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123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123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123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123

第一课

1.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a) 经济增长高速发展,22年来连续平均每年以9.5%的速度增长,与

原始的记录相比较翻了三番,其发展速度绝无仅有。

b) 进出口增长,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改革前,中国是内外经济。改

革以来,对外贸易增长14.4%--14.7%,连续22年平均每年14.5%,约

为20倍,78年外贸占当年GDP9.7%,如今为45%--中国的经济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目前世界上最大贸易国是美国,其次为日本,但美

国进出口贸易占GDP≤15%,日本也仅为16%-17%,中国进出口贸易

占GDP≥45%这在大国中是绝无仅有的。

2. 中国的经济规模目前是世界第7位,按购买力平均价算是世界第2

位。中国在未来的20-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维持年均8%--10%的增

长,这是有可能的(林教授个人的观点)。

依据: 经济增长即生产发展需要物质依托,要考虑各种要素最主要为以下几点

土地--包括自然资源,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劳动力--可增,但各国的差别不大。

资本--经济增长区别的关键所在。

a) 判断一国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要看该国资本增长的可能性有多大,

b) 其次看土地用以生产什么,若生产附加价值较高的产品,则经济

的增长会较大,反之亦然--产业结构的调整;

c) 技术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意义重大。(这里没有B点)

总结:最终依然看技术、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总体来说都将取决于技术的进步,若技术水平不提高,则资金不断积累只能使资金的边际回报率不断下降,使利率不断下降,就没有资金积累的积极性,若想有高效的资本积累则必需有技术的变迁与提高。

3. 若技术水平不提高,则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高的产业出现,没有新

技术就不会有新的技术部门,只有技术变迁,才能使各种资源从附

加值低的产业部门向附加价值高的产业部门转移。

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于技术变迁的潜力

4. 发展中国家技术变迁的可能性:

a) 和发达国家一样靠自创;技术变迁=技术的发明;

b) 第一次用的新技术可以是发达国家的旧技术,利用与发达国家的

技术层次差别,技术变迁=技术引进。

5. 技术发明需要多大的成本?

新技术的发明需要极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而且成功的概率很低;而且即使申请了专利后仍有相当一小部分不具备商业价值(USA 仅有10%专利有商业价值),即便有商业价值,也只有一小部分有世界市场,大部分市场狭小有限。

6. 为发达国家不得不做技术发明?

因为:①技术不进步,资金积累和产业结构调整都不能实现;资金回报率低,

②专利过期后,技术不能保护,别国引入,

7. 可以很快超过原发达国家吗?

发展中国家和发明技术,则成功率太低,成本也大;若引进技术,则只

能引入专利期之外的技术,这些技术常早已过期;引入新技术,所付的

价格也会相对过高,而且也只有发明该技术的成本的1/3,而且成功率近

100%,实际成本仍可能更低,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成本低,所以经济增长速度快,使资金积累和结构调整得到良性的发展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保证较高的增长速度。

如:日本80年代以前的高速发展

8. 看技术水平的差距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即人均收入。

水平的差距,我国现人均收入水平是美国的1/40,若我国维持10%的增

长,美国维持3%的增长,我们每年高7个百分点,30年以后,我们的经济规模与美国一样大(现为USA的1/8),那时人均收入才是美国的1/5(人口是USA的5倍),这代表我们还有很大的技术差距可以利用,还能引进技术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

9. 经济增长的潜力下隐藏的问题同样触目惊心。

a) 金融体系信用低。呆帐变坏帐的比率相当高(去年26%),亚洲

金融危机时,泰国呆坏帐15%,韩国不超过20%。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受冲击最小,更主要是因为人民币不可兑换,资本账户没有开

放,进入WTO后,人民币市场开放,呆坏帐比率如此之高,是很危险的。

b) 贪污腐化的现象愈演愈烈。造成社会的分配不公,不满情绪会向

贪官污吏发泄,若这些贪官污吏是制度造成的,则会引起社会对制度的不满。如:印度尼西亚在亚洲金融危机中。

c) 国有企业拥有劳动力60%,2/3的资产,70%的贷款,产值却不到30%,造成大的浪费和国家经济的沉重负担,不堪重负时只能让国企破产,由此造成的城市人口大量失业会成为社会危机爆发的突破点。

d) 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东部--中部--西部“基尼系数”中国

0.45%,这是个危险的标准。79--84年,增长快,城市差距缩小;85

年以后,城市差距扩大。92年超过78年的差别水平。主要是农村的经济增长停滞,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滞留,成为无产无业的流动人口,造成大量的社会问题。《第三只眼看中国》

e) 环境问题。如:北京的沙尘暴,自元以来的700年来发生了70次,40次在建国以后,13次在1999年。来源:《中国的奇迹》《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10. 关于技术的创新

产品的创新即发明新产品。如:计算器的发展

流程的创新即改进生产效率的创新,流程的创新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必要的和必须的;产品的创新同时也是需要的。只有有了新产品才可能会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有争议的是在最新产业的领域。如:计算机信息产业化,关键在于讨论要不要发明拥有自主权的技术。--这样的花费会很大。首先在尖端极研发上是要争取时间的,需应用已有的技术上要买专利;其次,是试制的费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因为发达国家的经验多一些=;再次,高级工程师,高等科学家的报酬和费用要高(为考虑到高精尖人才的国际流动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研发成本上的花费绝对数量是差不多的,虽然高技术产品研制出来后,成本价与销售价之间差距很大,表面看似乎利润很高,但是把研发的投入算进去后,资产回报率是很低的。

第二课

1. 发展-----首先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持续增加。(crease)物质层面

(基础还有公民健康生活的改进,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的改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公民素质,社会秩序等)。(develop)非物质层面。

2. 好的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环境的改善,环境的改善

经济增长--两种类型(库兹内斯提出)

前现代社会的增长;通常一个国家经济规模过大,经济和人口同

步增长,人均拥有的物资没有增长,生产水平没有明显提高。

如:欧洲,中国

现代社会的增长;经济规模增长,经济增长人口也增长,但人均

拥有的物资和收入也长期持续增长。整个国家的经济有持续的长

期稳定增长。人均收入增加,导致每个人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

(解释:收入增加,正规边际效用递减;工作的负边际效用不

变,自然会使人们的工作时间减少)。--这说明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它的必要条件是持续不断地技术发展。工业革命以后,技术

进步--收入增加--劳动时间少--技术要进一步变动才能保持发展。

3. 经济的发展会使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都有很大进步。

a) 产业结构的进步源于某一特定行业研发潜力的枯竭,新经济增长

点的转移;

b) 与需求有关,经济的发展引起需求结构的变化,需求有一定的弹

性,增加到无弹性阶段需求自然会转移--技术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进

步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现代经济越发展,农业人口和从事农业的人员就会越来越少,农产品需求的比例会越来越少,但是总量的绝对数值会增加。因而对农业生产也会有技术进步的强烈需求。

国家不能忽视农业生产。

4. 对于一国经济增长来说,技术的变迁很重要,制度的变迁也同样的

重要。如:原始的交换制度--地区市场--国内统一的市场--世界市

场。

5. 制度的定义:一套制订出来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基本上可

以分为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的制度。

正式的:经过政府统一规定的。

非正式的:乡规民俗等。

制度安排:许多制度安排过程的整体,若违反该安排会受到报复或惩罚或是法律的制裁。制度安排从单一安排到涉及到整个的上层建筑。

6. 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不同

维持某一制度是有成本的,但有胜于无。因为

a)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制度可以增加每个人的效用。如:人生的初

始阶段和末尾阶段是没有生产能力的,制度可以使人在没有生产能力时,能够获得维持生存供养;

b) 生产和生活都有很多风险,制度安排规范人们的互动行为通过交

换协调生产和消费的不一致;

c) 人的交流可以提高效率。如:规模经济的原理/社会分工的原理。

7. 需要制度,还有间接原因;

A) 经济活动中克服偶然性,相互协调的需要;

B) 克服搭便车的现象,力求公正。与此相关:意识形态三个特性:

a) 意识形态是一种世界观,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我

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世界观可以帮我们明确自己的位

置;

b) 意识形态可以分善恶。告诉我们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c) 意识形态和经验不一致时会崩溃,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减少一个社会多数人搭便车的可能性。多数人的这种行为是可以

用经济理性来分析的。但一旦碰上意识形态,经济理性便缺乏说

服力了。

8. (林教授认为)意识形态也可以用经济理性来分析。如:公民投票

的机会成本和心理收益,以意识形态来克服搭便车的现象类似

于“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造成的心理上认为会产生的机会成本来达到目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意识形态也是一种人力

资本,是要花时间培训的,会消耗资源,意识形态需花时间获得;

造成机会成本,需要培训并在一定时期内稳定--这正是资本的特

性。--意识形态,年轻人易变,老人则相反;改变意识形态是有成本的,是思想的拆旧建新。老人与年轻人相比,对旧的意识形态投入较多,成本大;意识形态给人的满足感对老人来说收益较小(因为来日无多),意识形态最重要的在于解释一个社会政治安排的合理性,因此对于政府来说意识形态有很大的外部性。

(什么是最优的制度安排?如何看待外国制度?为什么制度是变迁?如何进步?市场能否单独解决?政府扮何角色?如何起作用?优或劣?)

第三课

1. 传统经济发展是面的增加,人均是不增的;现代经济的增长更多地

体现在人均的增长上。

2. 制度:限制人们互动的一些规则。用以规范行为,保证公平,降低

交易成本。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意识形态,它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的成本。如:投票的例子到底有没有最优的制度安排?

3. 一个制度是可以提供制度服务的,如:养老的制度安排,原始社会

中,氏族的公共养老制度:封建的农业社会,养子防老,现代社会中,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安全网——制度不同,达到的目的都一样。

再如市场,以物易物——贝壳做交易中介——贵金属、等。

——制度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防止搭便车的行为等。

同一种服务,同一种功能可以由不同的制度安排达到,孰优孰劣,如何判定?——每种制度安排和它的存在与维护都有成本,能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某一特定目的即为最好。最低成本决定于需求的密度。效益的大小,交易的成本,而交易的成本又取决于当时的意识形态,判定一个制度安排,还要考察同一结构中的其他的制度安排的情况及对它的作用。不能简单地以时间的顺序做判断标准。

4. 需求密度,不能简单认为以物易物劣于货币中介,因为货币中介要

求政府,中央机构,其成本较高,但若交易不经常发生,则以物易物较优,若交换经常发生则货币中介的平均成本较低。

5. 效益大小。如:在制度中产权的界定是重要的,界定的价值(即效

益)越大,则制度安排较优。

6. 交易成本。如:产权界定,成本高时,有产权界定的制度不优;界

定的成本低时,(组织、技术)的发展,则有产权界定制度安排较优。

7. 如何看待发达国家的制度安排:

A) 一种制度安排是最优的,意味着我们在各种可达目的的可选择的制度中选择的成本最低的一个。

a) 考察制度。要考虑制度存在于其中的社会结构,社会的配套服

务,交易的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比较等入手。如:信用卡,在外国较便利,交易成本低;在中国,信誉经济不发达,社会信誉低,若全面推行,则可能会引起银行系统的全面崩溃。

b) 制度的变化。是因为制度提供的效用改变或是维护制度的成本

产生变化。此时若成本小于收益,则制度平衡被打破,变化得以实现。

B) 效用变化的引发因素:

a) 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的价格相对下降,不再稀缺;

b) 生产的发展;

c) 承担风险的能力提高,氏族组织的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

的生产制度

d) 经济交易密度的增加。如:导致较固定的市场模式出现——制

度的需求一直在变化。

C) 制度的变化与可选择的制度集合的变化也有关系,比如:从外国引进的先进制度等/政府政策的变动,政府可以有强制的力量使某些制度不合理,从而排除出选择范围:或是对选择行为体施加限制。

8. 制度的变动

a) 自发的,产生的前提是制度不均衡,变动以后能带来效益的净增,但自发变动的产生要克服相当大的困难,因为制度的约束力量由集体产生,所以制度的变动需群体的共识和协调行动,群体行动中很容易产生搭便车的现象,要克服这种公共选择行为的失败,需有一个制度创新领袖的出现,他需付出巨大代价,但成功后亦可获

得很大回报,但这种领袖并非总能适时出现在一个制度变化快,经

济发展迅速的社会中,依赖于自发的制度变动是低效的且不能达到

最优,因而需要借助政府的协调力量。

b) 强制性的,依赖于政府决策,政府可以用强制的公共行政力量来

克服公共选择行为中的搭便车行为,但其负面影响似乎更大,社会

成本高,《经济增长的理论》美国一派观点认为政府是社会中各集

团的利益的协调和相互妥协。(林教授的观点)认为政府的行为相

当程度上反映了政府领导人的行为,研究政府的行为最好的方法就

是研究政府领导人的行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因为政府可以合法

使用暴力政府力量远远超过任何一个社会集团的力量,领导人在合

法的范围内有很大的空间可以以自己的意志来影响政府决策,同

时,领导人委托官僚执行其决策,官僚也会制约领袖的意志和决

策,领袖作为有自主行为的个体,与官僚系统互动表现出来的政策

行为即是政府的行为。

9. 政府调节失败的原因:

a) 最高领袖的个人的偏好与效用;

b) 意识形态的僵化,领导人为降低统治成本会倡导一种意识形态,

若该意识形态改变,则领导人会下台,但生产的发展又必然引起变

革意识形态的要求,领导人作为理性的个体,不会允许变动,会造

成意识形态僵化;

c) 官僚体制与委托代理之间的冲突,官僚与领导人之间是不同的利

益主体,官僚往往会牺牲领导人的利益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d) 任何最高领导人的存在都要靠社会群体的支持,任何制度的变迁

都反映了利益的重新分配,使一些利益集团受损,从而动摇统治的

基础,领导人从统治利益的目的考虑不愿意做任何变动。

e) 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如:多数发达国家中的理论对发展中国

家,不发达国家不定就适用,尤其是在转型国家中,特例更多,即

便是以先进的理论来指导,也会因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而犯教条的

错误。

[下次课——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谜],

1. 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技术变迁导致的是人口的增加而非人均物资的增

加,但后现代社会是双向增长,尤其是人均物资社会增加迅速?

2. 为什么亚洲人口的增长如此迅速?

3. 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技术是平和经济发展都在一个相当高的和平

上,为什么在后现代社会中技术创新能力落后。

第四课

1. 根据帕金斯的研究

1368(明朝前后)人口6500万粮食514亿斤

1957 人口64700万粮食4630亿斤

人口约增长了10倍粮食也增加了约10倍

人均粮食: 1368年 790斤/人 1957年 719斤/人

耕地面积: 1368年 3.7亿亩 139斤/亩

1957年 16.8亿亩 276斤/亩增加了一倍

例:80年代,美---大房子小黑白电视;日---小房子大的彩色电视。为什么?

:相对价格不一样,日本地少房价高,美国房价相对低,房子和电视是可替代产品——人的选择受相对价格的影响很大。

做选择时,考虑:

a) 相对价格的差别

b)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收入好

2. 变动会引起预算的变化,选择还受到收入弹性的影响。

A. 前现代社会中,技术变迁引起产量增加而生活水平不变,生活水平的

提高是指非必需品的消费增加,必需品的基本消费相对稳定,变动不

大。

生活水平=必需品+非必需品(生活水平的标志)

前现代社会中技术变迁主要导致人口的增加,非必需品的消费变化不大。

(人口增加使必需品的总量增加),孩子的养育,部分地是社会老年保障

体系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养子是必需品,成本高时就少,成本低

时就多,在古代(即前现代社会中),养子的成本决定于粮食等必需品的

价格,在前代社会中,技术的变迁主要集中在养子(必需品)方面,(技

术的变迁会带来两个效应——收入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导致的结果是

人口增加,生活水平不见得提高。

农业非必需品孩子

收入效应 + +/—

相对价格 — —

收入刚开始增加时,收入效应是正的,当收入增高到一定水平,收入效应就会变成负的,(必需品消费相对地减少)。

3. 谜底一;技术的变迁应超出农业的范围,集中于工业的范围,发展

的策略性在于使技术的变迁集中于工业,电子产品,前沿产业等方

面,发展不仅意味着必须品的满足,还意味着医疗水平技术水平的

提高。

B. 为什么亚洲人口增长迅速?中国人口如此之多?(林教授个人认

为)

解释一: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足以解释,反

则:中国东西部的人口密度不同,孟加拉和巴基斯坦文化相似但人口密度差别大,孟大于巴。

解释二:地理环境差异对生产的限制。地形不同,农产品不同;降水

量、降水区域的不同。适宜生产作物的季节不同;中国的情况(地形、气候等)适于种植水稻,南方以水稻为主,亩产相对高,养人成本相对低;北方以小麦、谷子为主,亩产相对低,养人成本相对高——所以,南方人口大于北方人口;南亚人口大于北方亚洲人口;同样,孟加拉主要以产水稻为主,巴基斯坦主要以产小麦为主,所以孟的人口大于巴的人口(密度)。

4. 谜底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对人口的影响至关重要。

C. 为什么从前现代社会到后现代社会转变时,中国的技术创新由先进到

落后?

欧洲的黑暗时代培根指出: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是指引人们走出黑暗时代的最重要因素。

意义:

火药:摧毁封建城堡

指南针:发现新大陆,开拓市场

印刷、造纸:降低了知识传播和积累的成本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是由中国传入的。

工业硬指标:如,钢铁,宋代人均钢铁产量列世界之首;明时铁农具工艺精湛,远播邻国,比欧洲先进近百年。

经济制度:中比欧进步,资本市场很早萌芽;与此同时,欧洲处于农奴的阶段,土地不能自由买卖。如:中国秦朝已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全国的市场统一贸易统一,

5. 中国第一个商业“投机商”范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且成功。

结出投机理论“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即贵卖贱买,与现代投机

理论如出一辙。当时能判断贵贱是依赖于良好的市场环境,“论其有

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证明当时

农民的生产是商业化的生产而非自己自足的封闭生产,在短期内可以

聚积大量财富,至少需要全国性的市场。

——以上可以说明,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世界的先进水平。

6. 公元元年时,中国是西汉,欧洲是罗马帝国,二者财富不相上下,之

后,罗马帝国分崩离析成封建小帝国,统一市场缺乏,分工越来越不

细,生产发展缓慢,实际生产生活水平是下降的,中国从汉以后大都

分时间都是大一统。社会、生产、科技、文化一直持续发展,至宋

时,物质财富达到鼎盛,从技术水平上说,宋时也是高峰,比当时代

的欧洲高出几十层次,这可以在《马可·波罗行说》和亚当·斯密的

《国富论》中有关记载中看到,18世纪末,跟中国相比,西方完全是

一个农业的,贫穷的,落后的经济,然而,100年后,19世纪,一切

都发生了完全相反的变化。直接的原因是工业革命在欧洲发生,但为

什么中国完全具备了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都没有发生呢?李约瑟对中

西方生产水平的比较。

中国强盛欧洲强盛

16、17世纪趋于平衡欧洲

工业革命以后前现代社会

7. 中国衰落的原因何在?——伟大文明的衰落和落裂。如:埃及、罗

马、希腊、中国的文明一脉相承,究竟能否避免古希腊、古埃及的命

运,取决于文明内部技术创新的能力能否恢复。创新能力丧失。

解释一: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崇尚权威,没有创新精神;道家,

讲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缺乏挑战自然精神。

解释二:中国大一统,而欧洲小国多,竞争激烈,促进创新。

第一种解释受马克斯·韦伯的支持,提出新教与资本主义伦理精神,文化

是很难改变的,若文化论的解释成立,则前景悲观;若政治一统论的解

释成立,则也不可能从政治的分散上找到解决方法。

现在研究这一理论的误区:能解释以前繁盛的理论不能解释现在的落后,能解释现在落后的理论不能解释以前的繁荣——缺乏说服力。

解释三:英国经济学家,马克·恩维“高水平均衡陷阱”50年代发展经济时

提出的概念,其时,罗斯托提出“起飞理论”(Take--off)经济增长快要使

的资本达到GDP的12%或更高,据此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落后,剩余产

品少,投资达不到10%,就陷入到“均衡陷阱”中,称“高水平”是因为绝对

的产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在前现代社会中,中国是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安排,各活动于经济中的人提供很大积极性,以私有产权为主(欧:农奴制),官员流动性大,新技

术,新办法的传播快,(欧洲封建贵族闭且固定)。但中国的儒家文化中对“后代”的强调,使中国人口快速增加,但同时土地的增长缓慢。——

[赵刚提出]劳动力的增多使劳动力成本下降,而机器被制造出来即是为了

替代劳动力,劳动力的低廉使得机器的需求很小,同时人口多,使剩余少难以增加投资。

[马克·恩维提出]人口多,剩余就少,不足以支持机器的购买和技术的支

持。因而,当工业革命到来时,劳动力廉价,剩余又少,致使工业革命难以发生;而欧洲劳动力昂贵,机器替代劳动力的需求大,且剩余多,能够

支付,迎合了工业革命的需要。——这一理论是错误的,它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因果);任何理论即使逻辑正确要使理论与观察到的现象相一致才能证明是正确的。

第五课

1. 理论是节约信息的工具,用尽可能少的东西解释复杂的现实。

利用最简单的几个假设和前提解释尽可能多的现象,通常每个理论都会有多个推论,只有当每个推论都与观察到的事实相符时,该理论才能保留,关于“高水平流动性陷阱”。

内部逻辑不自恰,认为单位田地上增加劳动力会使劳动的边际产生出下降这包含了一个隐蔽的前提,即技术水平不变,事实上,技术水平是可以提高的,技术提高的条件下,增加单位田地上的劳动投入,是可以不使边际劳动产出下降的。

与经验不符,13、14世纪(宋代)是中国技术变迁最快的时期,之后变迁速度放慢,中国的人口有长期增加的趋势,耕地的变化,没有人口快,事实上,中国的剩余多于低(高)水平均衡所讲的投资水平,因此是有能力投资的。

13亿

1亿6千万

1亿1千500斤

6300万

1亿4000万

3000万 5000万 8000万

东汉末年南北朝隋唐

2. 从近代经验来看,据维斯·金研究,在1933年时,中国社会消费有

1/3是非必要消费,这一非必要的消费是可以节约下来用于投资的

(剩余)在一五计划时,(1953——1958),农业仍使用传统技术,

但年均投资积累率占国民总产值的25%以上,那时的人口比明清时的

人口多得多,但仍有1/4以上的剩余可以用于投资,那么,明清时应

至少会有多于1/4以上的剩余可以用于投资,因而认为人口增多剩余

减少无法投资的看法是不合经验的。

另有认为剩余虽有,但劳动力价格下降,所以仍然缺乏对工业革命的需求,但据统计,30年代中国农民一年平均才有一个半月的农闲时间,而且主要来自北方农民的冬闲,长江流域以南农民几乎没有闲暇,这种状况下,价格足够低的机器设备是有很大需求的,但这涉及到技术的革

命,是没有供给的问题。

3. 为什么中国没有工业革命?

[需求不足说]——没有根据的解释。因为好的技术是增产出降成本,这样的技术总是有需求的。

欧洲:18世纪以后迅速,

到现在在加速

技术变迁速度

中国:18世纪以前技术变迁

通常把工业革命定义纺织业的机械化和蒸汽机的使用。

(林教授个人观点)工业革命主要使的人类生产在18世纪以后有了很

大变化,不简单地是使用了纺织技术的机械化,中国在14世纪时就已

达到西方工业革命前的机械水平,但即便有新发明没有后继也难有技

术的再进步,工革命最主要的是在18世纪中叶时在英国为首的西方技

术变迁的速度提升且持续至今。在前工业社会中,中国在技术变迁上

是领先的外优势:18世纪中叶以后,优势转为劣,原因是技术变迁的方式改变,在前现代社会中,工人农民的经验是技术变迁的来源,知识分子是脱离生产的。18世纪中叶以后,技术变动之源由“经验”(无意识的,工作副产品)变成了“实验”(主动的,有意识地寻找新技

术)。19世纪是“科学+实验”(在科学的指导下实验)。

4. 技术是如何组织生产要素以达到目标产出的一种知识,把技术抽象

成有价格的知识,假设有单位的成本投入,产出可以用单位价值衡

量的商品,产出与成本之比定义为生产率。

技术分布曲线移动,代表不同的生产力

发明发明可能曲线

现在生产率

把各种可能的技术在平面上用点标示,会形成技术分布曲线

定义为常态分布,则曲线下的每点,都表示名种产出的可能性

在图上标示“发明”。——发明或发现一个新技术,带来的生产率水平比现在的产率水平高,(发明只可能在现有生产率水平的正向侧),任何发明都是尝试错误过程,尝试错误发明新技术的概率的高低取决于发明可能,曲线的面积,面积越大概率越高。(如上图发明曲线的移动)。如何移动?正向移动。如何扩大面积,提高概率。

取决于:a个人的聪明才智;b使用的原材料,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生产力;c对自然的认识程度,科学的程度,有不同的科学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人在同样的技术水平下右侧的面积大小不同概率不同。

(林教授个人观点)从以上模型得出三个

——发明一个较好的新技术的概率与尝试错误的次数是正相关的,(给定其它条件)。

——给定尝试错误的次数和分布曲线,则现有技术水平越高,发明新技术的概率越低(负相关)。欧洲已爆发的科学革命。

——提高科学知识的水平或改进可用的材料,技术发明的可能概率就会越

高(正相关)

5. 可以解释在前现代社会中中国的科技水平高于西方,经济发展水平

比西方高,在前现代社会中依赖经验,中国的人口多意味着经验积

累多,技术发明的概率大。

北方以旱作为主,南方开发后,南方以稻作物为主,生产不同,生产工具也不同,耕作的方式变迁,引起生产工具、技术和运输技术的改进和加速,后来放慢是因为工具和技术的创新提高了生产率(由北向南移时),生产率水平的不断右移,使得发明可能曲线正向的面积不断变小,这时即使人口增长尝试错误的次数也增长,技术发明概率仍是下降的(技术分布曲线是不变的)。——遇到瓶颈。

6. 科学革命的两个主要内涵。

A) 用数学模型表达思想

B) 以实验验证数学模型

西欧进入科学革命时代(16世纪)后人口(即经验)就变得不那么重

要了,技术革新的加快若不是伴随着曲线的右移,则迟早会遭遇瓶

颈,会在技术发明加速之后停滞,因而技术革命后,西方又致力于基

础科学的研究,提高对自然的认识,使技术分布曲线不停地右移,即

技术发明加速则加速度一直存在。了解工业革命为什么曲线没有在中

国发生,就要了解科学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即为什么曲线没

有及时地正向移动。首先,数学保证了理论的传播和普及,语言则易

产生误解。其次,科学实验检验可以淘汰伪科学的难点,另外,人们

的好奇心对技术的变迁也是一种推动。李约瑟认为欧洲封建社会的崩

溃之后,出现了活跃的商业社会和现代科学,而中国则一直是封建的

大一统,“土农工商”一直是把商业价值排在最后,但事实上中国的民

间商业一直都很发达,且李约瑟的隐舍前提是“科学强国”但科学对技

术的实际振动作用是在19世纪才出现的,这之前科学和技术是没有直

接的关系的,科学和财富在19世纪以前是没有因果关系的,另有中国

学者钱文源认为中国的大一统没有竞争,欧洲分封制据,有竞争,为强盛

因而支持科学研究,但事实上200年前,对科研的支持仅源于好奇,是奢侈

消费,而不是出于强盛的目的;另一方面,大一统的制度更有利于集中财

力进行科学研究,反而是竞争不利于财力的集中,更何况中国一直处于外族环围的状态,不能说是没有竞争,“激励机制”。

a) 科学革命与传统体系相抵触,对统一的意识形态有很大冲击。

但是古代欧洲思想控制很严重,统一宗教。一种方法行不通而转

向另一城邦概率高。

b) 概率和支持---中国大一统支持比较多。

(林教授个人观点)关键是好奇心是天生的,但数学和控制实验的能力

则是后天学来的,后天学的便有投入与产出的考虑,通常好奇心很强的人

IQ也会很高,对社会成就的期望就会高,而中国汉以后就是完整的官僚体

系,推荐——士族——科举(也有灌输意识形态的考虑,考四书五经,

没有数学)社会成就好最高标准是仕途,做数学的投入产出率低。

[对比:在欧洲,封建贵族依赖于纯粹的血缘,社会封闭,只能转而寻求

其它社会成就实现的途径]科举制在宋朝臻于完善这是一种成功的社会制

度创新,但它的代价是使那些有好奇心的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致力于科

学研究。

7. 科学的回报率是最高的,IQ高的人吸引去参加科举。

第六课

1. 背四书五经,变为统治阶级的一部份。欧洲官僚体系较浅,中国官

僚体制深。为什么考四书五经?儒家是思想价值特别注重人的行为规

范,君臣关系,道德标准,科举考试提供统一教材,社会以此为统

一。

价值(解释为什么官员效忠皇帝—人,均所得中国四书五经把效忠作为道德)中国 523 614

英国 1756 6847

美国 1287 9573

西方的经济水平以加速度增长而中国的增长缓慢,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

后日益衰落,受到强宰制,而中国的士大夫又有很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

观念,理想——现实的冲突,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主线,国际普通舆论

认为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可胜。如:洋务运动——甲午战争证明其失败。

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一方,在其明治维新以前和中国一样,是一个闭关锁国的落后的农业国,为什么中国和日本有不同的发展道路,根本在于知识分子、政治组织。

中国,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其皮毛,器物层面。组织现代化。

日本,明治维新,君主立宪,资义制度,制度性变革,不能救国

中国直至百日维新才提出制定变革的要求,但被封建势力扼杀,清朝也进行改革,但无甚效果,一战后,中虽为战胜国,但受不公正待遇,引起国内的“五四”运动,提出“德赛”口号,要求变革旧文化。同时,孙中山领导的民主运动在进行中,(社会组织费孝通——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A 器物——B 社会组织——C 经济基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精神价值(依次提升)。

2. 五四运动提出学习“德赛”,全盘西方化,[但是一个文化很难在短期

内“西方”,尤其是在价值的方面,关于行为的取向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的,是文化熏陶的结果,一旦形成则很难改变]。若全盘西化是中强盛的必要条件,则中国强盛的机会渺然!

思考:除去全盘西化,中国有没有其它可行的强盛途径。

3. 同时,社会主义思潮发展——社会原因:

A) 鉴于中国近代的悲惨史,国人对西方积怨深,19——20世纪初,

同时,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处于早期粗糙发展阶段,对社会福利漠

不关心,社会问题尖锐,作为西方资义的对立面的社义描述了一个

理想社会,易被接受。

B) 社义中的部分理想与儒家的“大同世界”相类,相通性使更容易接

受。

C) 苏联的经验,革命的成功使苏联放弃了不平等条约,计划经济给

苏联带来的飞速发展,经济军事实力的空前提高,同时,西方资义

的大萧条时期与之形成强烈对比,苏联成功的例子有极大的吸引

力,表现在: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主主义对共产主义的吸纳;一

政策上,“联俄联共辅助农工”的政策的确立。

4. 在此背景下,共产党成立且发展,但早期在各大城市中组织的工人

运动都不成功。

问题:俄在城市组织工人暴动采取得了革命成功,为什么中国不能?

回答:俄国的工业是俄资本家拥有的,若工人暴动,则政府必会派出警察等武装力量维持秩序,工人与政府的直接对抗,使工人可以赢得公众同情,使对政府公正性的评估下降,导致政府的颠覆;中国的工业多掌握在外国列强手中,矛盾的焦点在公众与帝义之间,国民党政府在其中反而能获得更多的凝聚力,合法性和公众支持力更为巩固。

毛泽东,由农村入手,农村中地主与农民的对立尖锐,且国民党政府的控制力量弱,农村包围城市的政策有很大操作空间-----成功。

抗战胜利后的内战,中共提出“新民主主义”开始着手于解决国内阶级对立的问题,并提出有创建性的方法,学习西方的精神和制度。

5. 战争胜利后,为什么反而放弃了创建性的方法而全盘照搬苏联

的“期大林模式”

是因为苏联要解决的问题,碰到的困难和面临的条件都是一样的,所以采取的方法也只能是一样的,面临的目标:快速工业化,面临的条件:落后的农业国。所以模式也一样,从重工业的特性看,重工业的发展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发展需进口大量的机器设备,一次性投资大,从发展中国家的特性看,生产的剩余少,资本短缺,资本的价格(利率)会相对较高,剩余少,出口就少外汇也就少,外汇会很贵;在贫穷的农业社会中,剩余少转化成的现金就少,储蓄进银行的话交易成本高,于是自持造成的结果是资金分散,资本动员的难度很大。

资本密集重工业优先发展落后的农业经济(见后)

矛盾

解决

1929年斯大林形成的计划经济模式。

6. 利率过高,不利于资本的集结和长期投资——政府会压低利率

汇率的畸形提高——政府不得不人为地扭曲,压低汇率。

资金分散,动员困难,只能提高已建成企业的利润——政府不得不压低原材料价格,压低投入成本,压低工人工资。为保证工资压低后工人的正常生活——政府压低生活必需价格。

7. 扭曲各类价格信号——宏观政策环境。

导致:①供给稀缺

②需求过大

匈牙利某经济学家说“社义经济是短缺经济”。

如何保证在稀缺的情况下,各类投入能集中到迫切发展的产业上面

1) 政府计划

2) 行政配置

8. 计划经济是因为对价格信号的扭曲决定的,而非由社会主义性质决

定的。

宏观经济的扭曲不仅会影响到资源利用上的计划取代市场,也会影响到微观经济发展的多方面。

若利润由个人资本家掌握,则由于追求最大利润的驱使,会把利润投入到收益较商的轻工业方面;为了保证国家重工业的发展,只能实行工业国有化,——这导致企业,企业家都没有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导致:

1) 一个企业是否赢利不取决于它的经营状况而取决于它所属的工业

部门,利润的大小不能成为判别企业经营者能力的标准。

2) 没有竞争,因而没有一个平均利润率的概念,因而没有参照系。

若给企业经营者以自主权,则等于给其以损公肥私的机会。

9. 到农业的制度安排:

1) 统购统销。基于压低原材料价格的需求,若以低价从当时的农村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123

第一课 1.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a) 经济增长高速发展,22年来连续平均每年以9.5%的速度增长,与 原始的记录相比较翻了三番,其发展速度绝无仅有。 b) 进出口增长,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改革前,中国是内外经济。改 革以来,对外贸易增长14.4%--14.7%,连续22年平均每年14.5%,约 为20倍,78年外贸占当年GDP9.7%,如今为45%--中国的经济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目前世界上最大贸易国是美国,其次为日本,但美 国进出口贸易占GDP≤15%,日本也仅为16%-17%,中国进出口贸易 占GDP≥45%这在大国中是绝无仅有的。 2. 中国的经济规模目前是世界第7位,按购买力平均价算是世界第2 位。中国在未来的20-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维持年均8%--10%的增 长,这是有可能的(林教授个人的观点)。 依据: 经济增长即生产发展需要物质依托,要考虑各种要素最主要为以下几点 土地--包括自然资源,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劳动力--可增,但各国的差别不大。 资本--经济增长区别的关键所在。 a) 判断一国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要看该国资本增长的可能性有多大, b) 其次看土地用以生产什么,若生产附加价值较高的产品,则经济 的增长会较大,反之亦然--产业结构的调整; c) 技术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意义重大。(这里没有B点) 总结:最终依然看技术、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总体来说都将取决于技术的进步,若技术水平不提高,则资金不断积累只能使资金的边际回报率不断下降,使利率不断下降,就没有资金积累的积极性,若想有高效的资本积累则必需有技术的变迁与提高。 3. 若技术水平不提高,则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高的产业出现,没有新 技术就不会有新的技术部门,只有技术变迁,才能使各种资源从附 加值低的产业部门向附加价值高的产业部门转移。 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于技术变迁的潜力

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不需要政府扶持,可以占有很大的市场获取利润,随后就能再投资,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挥比较优势,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了,政府能动员的资源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就好了。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比较好,在社会问题上也解决得比较好,就业、社会救济、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这是和经济增长以及政府财力越来越强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讲演者小传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有著作13本,其中《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被翻译成6种语言出版,《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与《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分别获1992及2001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2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粮食与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授予1993年度最佳政策论文奖,2000年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评为1980至1998年内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获颁经典引文奖。1997年被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学会授予约翰·克劳夫爵士奖。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978年底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1978-2004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4%,2004年GDP的规模为1978年的10.3倍,而世界同期的年均GDP 增长率仅为2.8%;中国国际贸易年均增长16.7%,贸易规模增长了56倍,进出口额由1 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47亿美元,同期贸易依存度由9.5%增长到69.3%;中国的发展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的人民币没有贬值,为东亚经济的迅速复苏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在中国虽然是一个存量的小国,但是,已经成为增量的大国。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主要来源,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有可能在本世纪中叶前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经济。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特性 世界上大多数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是赶超战略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然而,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是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与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相冲突,使重工业优先增长无法借助于市场机制得以实现。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就是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人为地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即压低资本、外汇、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的价格,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于是,适应于重工业优先增长的赶超战略,一套以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为内容的宏观政策环境就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对经济资源

林毅夫谈经济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林毅夫谈经济学方法论这是一篇林老师的学生与林老师之间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这篇对话不管是对我这种跨专业的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经济学基础的的学生来说,都受益良多,同时也回答了我心中的很多疑惑。总体来说,本文回答了同学们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许多问题:什么是经济学方法论、什么是经济学理论、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的地位、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等等但是总结起来就是一点即我们如何做学问。我想用一句话总结我的学习心得,那就是“一体、二常、三归纳、四个把握”。 一体指的是“理性”是经济学的本体,任何经济学的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个本体的基础上。从理性的角度出发解释社会现象是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本质区别。不以这个出发点来解释社会现象的理论就不是经济学的理论,反过来,如果以理性为出发点来观察解释社会经济现象,即使所观察、解释的现象和金钱和物资利益无关,也是经济学的理论。但是这个理性不是没有限制的,它是“一个人在决策的时候,在他所知的可能的选择方案中,总是会做出他认为的最佳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性是有界的。但是在构建模型时,如果无界理性就可以很好的解释、预测现象、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引入有界理性、从而保证模型的简单明了。 “二常”指的是“常有”和“常无”。我们现在作为学生,,首要的着力点应该在于做好经济学和数学的基本训练、多看理论文献、日积月累这样才能达到林老师所说的“豁然贯通”。所谓常有就是我们心中要常有对经济学的追求。而当我们在做研究时就应该有“常无”的心态,不能把理论当作真理本身。虽然“理性”作为经济学的本体是不变的,但是选择的限制确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切忌用现有的理论来套用所要分析的现象。 而“三归纳”指的是林老师提出的“一分析,三归纳”的方法。一分析是指“本质特征分析法”,即在分析一个现象时,首先想清楚谁是这个现象的主要决策者,以及他的目标、目标的特性,他所处的环境的特性等等。而想要找到这些目标和特性,就要借助归纳的方法,包括当代横向的归纳,历史纵向的归纳和多现象综合归纳,即“三归纳”。反复交替进行分析和归纳我们才能建立逻辑的自洽,推论与现象相符的理论。 “四个把握”则是告诉我们做学问的原则以及如何成为一位对社会进步作贡献的经济学家。首先,我们要清楚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差别,在推动社会进步是,要从改变决定内生变量的外生变量入手才能有效改变内生变量,否则不仅事与愿违更有可能令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我们现在国有企业改革强调产权和治理结构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所以不可能根本改变国企软约束的情况。其次,在外生

林毅夫4.24北大演讲: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林毅夫)2014-04-24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我国未来经济发展 光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高级论坛(92期)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今天(2014年4月24日)晚上7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高级论坛在光华管理学院阿里巴巴报告厅举行,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创办人、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就当期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进行了演讲。林教授的主要观点包括: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速衰退,不应当忽略国际经济波动的外因;中国经济增长需要以来内需,但转向消费拉动经济并不科学;中国经济崩溃论的反驳与“8%增长20年”论的解释。 作为一个苦逼本科经济狗,楼主有幸参与了这次活动,并进行了全程笔记。窃以为演讲中的很多观点,逻辑和事实都有利于大家对现阶段经济形势的理解,故不避辛劳,第一时间整理于此贴,以供参阅评论。 特此声明: 1. 本贴涉及所有论点、理论、思想,知识产权归林毅夫教授所有,楼主在此传播,目的是促进广大吧友对经济状况的概括性认识和理解,不含有任何营利目的; 2. 本帖是楼主基于现场笔记、记忆事后整理,并非林毅夫教授讲座原文,任何断章取义,对于任何借本帖中只言片语对林毅夫教授进行人身攻击的言论,楼主对其引用的真实性不予承认; 3. 楼主欢迎诸位吧友对本帖内容进行积极讨论,不欢迎人身攻击、意识形态论和地域黑。 基本事实:中国的经济发展从1979到2013,35年持续9.8%增长。1979年大陆的人均收入是最贫穷非洲国家的三分之一;现在达到6800美元,变成一个中等偏上收入国家,6.8亿人摆脱世界贫困线(1.25美元/天)的标准。 近一两年以来,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很可能崩溃,现在的6800美元不过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距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到底会不会像一些学者预测的那样,高速增长不可持续、功亏一篑?这是一个关键的课题。个人、企业的发展无法脱离经济的大环境,只有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我们的所学才能有用武之地。今晚就分析一下大家所关心的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性问题进行讨论。 因为中国是现在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贸易体,要了解中国必须放眼世界。我的目的是分析中国持续发展的前景,但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国际经济形势切入。 2008年,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突然爆发了全球经济危机,当时确实来势汹汹,发达国家的股市突然下跌了40%,发展中国家普遍下跌50%,国际贸易萎缩一般,失业率急剧增加。即使在发展状况较好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出现2000多万的失业。从各种经济指标来看,甚至比1929年大萧条的来势更加危急。G20年底会议商定采取三个方面的共同应对措施:挽救受到危机影响的银行、采取积极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坚持自由贸易。我国4万亿政策后迅速止跌回升,2009年9.2,2010年10.4,2011年9.3,表现鹤立鸡群,拉动了世界复苏。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表现也普遍比较好(印度,巴西,等)。

林毅夫投资公开课文字版(未删减版)

林毅夫投资公开课资料 一、第一节 1、授课 非常高兴有机会阐述我对经济发展以及中国未来前景的一些看法,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管在国际经济还是国内经济方面都有一些突出问题,引起不少争议。其中一个观点说中国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都是投资的比重比较高,这种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错误的,中国应该走上一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我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她唯一可持续的动力是投资(国家增长可持续的动力是投资)。如果改为以投资拉动增长,开始的时候或许可以实现几年的增长,但不是可持续的,可能会带来危机。 国内对我这个看法有争议,我从世界银行回来以后一直在倡导发展经济学必须反思,应该将结构经济学作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波思潮,但是现在反过来看,少数在转型过程当中,取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像中国、柬埔寨、越南,推行的恰恰是当时被认为最糟的渐进的双轨制的经济。而且实际上这种渐进的双轨制最早推行的不是中国,是70年代的小岛国毛里求斯。原来被认为最糟的双轨制为什么取得的发展绩效又是最好的呢,因为双轨制一方面在继续给结构主义所形成的那些大产业,在结构转型过程中给他们必要的保护补贴,保持经济稳定,第二方面,又放开在原来的经济结构上受到抑制的这些劳动力密集型的符合比较优势产业的进入跟政府在企业进入上面的因势利导,因此这些发展中国家按照这种方式就能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稳定跟快速发展就是这么来的。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双轨制在中国的改革确实是中国在过去这三十多年平均每年都能够达到9.8%的增长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但是双轨制的改革也带来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收入分配越来越恶化,以及腐败、贪污的情形也越来越普及化,为什么在经

林毅夫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 林毅夫孙希芳 在《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一文中,作者在对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进行一系列批评之后,提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战略。” [1] 进而,作者认为,“新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作为产业结构政策的一个重要支撑,要支持、促进新兴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根据中国加入WTO后的国际贸易环境和有保护的出口促进战略的取向,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适度干预和有效干预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要重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合理运用。”[2] 然后,作者介绍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 鉴于原文的基本论点建立在对林毅夫所倡导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批评基础之上,但是这些评论表明作者和作者用以支持自己观点的文章对于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理解有诸多的偏颇,因此,本文拟对林毅夫等提出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作一较完整的阐述,说明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所隐含的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含义,并对《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一文作一简要评论。 一、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从经济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乃至赶上发达国家,是每个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现代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发展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就此问题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理论假说,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这些发展模式与发展理论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是基于对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若干经验教训的观察,通过对大量历史证据的归纳而系统提出的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 1. 要素禀赋结构、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的目标 不论传统发展经济学文献中的“大推进”、“中心―外围理论”等各种发展学说,还是实践中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进口替代战略,实际上都把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差异看作是落后经济与发达经济的根本差别,因此,都把提升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作为经济发展和“赶上”发达国家的同义语(Rosenstein-Rodan, 1943; Prebisch, 1959; Chenery ,1961)。但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一个经济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 林毅夫与其合作者提出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认为,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别。所谓要素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存量的相对份额。自然资源通常是给定的,劳动力增加的速度取决于人口的增长率,各国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惟一可以有巨大的增长差别的资源是资本。[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人均资本的存量上有很大的差距。另外,不同国家在资本的积累率上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当我们讨论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时,通常指资本相对丰裕程度的提高。 一国最具竞争能力的产业、技术结构(或者说产业区段[4])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一个经济系统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总体水平的升级,从根本上说,依赖于该经济中要

论经济学方法(林毅夫)

《论经济学方法》 ——林毅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不管在什么社会里,人都是理性的。所谓理性指的是一个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在他可作的选择中,总会选择他认为是最好的选择。(P9)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有几种解释不同的贸易为什么产生的理论,开始时李嘉图是从技术的不同来解释,俄林是从要素禀赋的不同来解释,克鲁格曼是用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来解释,这几种理论都可以用来解释贸易的产生。通常在以技术不来解释贸易的模型中,一般假设要素禀赋相同;用要素放置于下为解释贸易时,一般假定技术相同,不存在规模经济;用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来解释贸易时,一般假定要素禀赋相同。(P23) 弗里德曼提出的初评经济学中最著名的一条准则就是“假设的不相关性”,他认为,只要理论的预测与现实一致,那么理论的基础假设是否真实就不是重要的。(P29)“一分析,三归纳”方法。“一分析”指的是要了解谁是决策者,决策者的限制条件、选择范围是什么,选择范围里面每个可选方案的特性是什么,它的相对机会成本是多少。“三归纳”一是当代横向归纳法,在同一个时代里面,就同一问题的不同决策者作选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二是历史纵向归纳法,即从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考察。三是多现象综合归纳法,也就是将一时一地同时发生的多个现象综合分析,归纳出这些现象背后共同的原因,而不是孤立地分析各个同时发生的现象。(P46) 竞争优势理论的内容有四点:第一,按照这个国家相对比较丰富的要素来选择产业;第二,发展国内市场规模较大的产业;第三,发展能产生群聚的产业;第四,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但是在这四个条件中,除了市场规模外,其他三个条件决定于是否按照第一个条件,也就是是否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产业。因为如果不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产业的话,企业就没有自生能力,而企业如果没有自生能力,就不会形成群聚。因此,不能把竞争优势中的四个条件并列,等价对待,也不能说竞争优势取代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其实是内含于比较优势的,顶多是比较优势的补充。(P48)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目前的金融学理论中把金融体系的动员资金、配置资金、分散风险的功能并列,当这三个功能并列而且这些功能不可得兼时,就不会有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仔细想一下,金融体系的这三个功能当中哪个是最基本的?配置资金的功能应该是最基本的。因为给定现在的金融资源总量,如果配置是最优的,那么产生的剩余就最多,而且有了最优的配置,资金的回报率就最高,在剩余中可用来作为积累的就最多,因此,下一期可以动员的资金就最多,所以动员的功能是人性于配置的功能。最优的配置是什么?就是把资金配置给经济中最有竞争力的产业中的最有效的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发达国家,它最有竞争力的产业应该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大,而且主要是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R&D区段,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成功与否不知道,研发成功了,市场是否接受不知道,所以要面临很大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发展中国家有后发优势,资金相对稀缺,所以最有比较优势的、最有竞争力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其中的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对资金的需求规模比较小,而且,生产的是成熟的产品,应用的是成熟的技术,基本上没有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的。所以,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都要面对资金使用者也就是企业家的经营能力风险和道德风险,但是相对来说,发达国家要面对更多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因为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相对较小,企业家经营能力风险和道德风险就变成主要风险。那么,哪一种金融安排最容易解决企业家经营能力和道德风险?当然就是面对面的金融方式,也就是说非正规的金融借贷和以地区性的中小银行为基础的金融借贷。所以,任何国家在发展阶段早期都侧重于非正规金融和以中小银行为基础的金融。(P50)

林毅夫 论经济学方法

《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读书报告 财政学201220105 欧健利这是一篇林老师的学生与林老师之间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教导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善于运用理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总体来说,本文回答了同学们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许多问题:什么是经济学方法论、什么是经济学理论、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地位、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等等,总结起来就是一点即我们如何做学问。 一、林毅夫教授经济学方法论思想第1部分 林毅夫教授认为经济学关于“人是理性的、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化实现”的假设是经济学的“体”,而解释各种经济现象的经济理论是“用”。他认为,应该按照“体”与“用”的关系对待各种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家应该有“常无”的心态,不要将已有的经济理论作为出发点固守不放,应该坚持不放的是“经济学关于人是理性的假设”。可以说,正确对待经济学的“体”与经济学的“用”之间的关系是林毅夫教授经济学方法论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他最为强调的内容。 林毅夫教授在课堂上还引用大量传统思想中的精华来阐释这一关系,其中包括: (1)“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原意:有道德的人(大人),说的话不一定守信(言不必信),做的事不一定果决(信不必果) ,但留意于通权达变,而以“义”为衡量的标准(惟义所在)。 (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篇》(孔子) 原意:“毋意”,就是不凭空揣测;“毋必”就是不绝对肯定;“毋固”就是不固执己见;“毋我”就是不自以为是。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原意:作为菩萨,无论他的见修行果,皆不应有所住,不应有任何执著,内心不能系于任何一个实有法上。《金刚经》 (4)“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道德经》(老子) 原意: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有一个统一的、共同的起始。这个起始,就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本根。如果认识并掌握了这个本根,就可以理解由此而产生的万事万物。遵循这个本根的原则,终身不会有危险。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十讲 - 第二讲:李约瑟之谜

第二讲:李约瑟之谜和中国经济由盛而衰的原因 一.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 . 1.Angus Maddison. 1995. 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 1820-1992. 一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 2.技术:在工业革命以前的1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先进的国家。(Francis Bacon认为使欧洲从黑暗的中世纪转变为现代世纪的发明是纸张、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但是他不知道这些都是中国发明的)(Francis Bacon (1561-1626)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versatile English writer of the 17th century, Francis Bacon wrote on a broad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ethics, philosophy, science, law, history, and politics. Bacon helped usher in the era of modern scientific thought by developing a reasoning process called induction. Induction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general conclusions are drawn from particular situations.)3.中国是世界上最工业化的国家,在11世纪时年产15万顿铁,其产量为欧洲的6倍。 4.社会经济制度: 土地私有,高度的社会分工,劳动力自由流动,高效运行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陶朱公) “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论其有余 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投机的原则 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价格由市场的供给 和需求决定

中国经济专题课程大纲-2015春

解读中国经济课程大纲 林毅夫 本课将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提出《新结构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与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来分析中国长期的兴衰,以及在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课程将着重讨论: 1、为何我国在漫长的前现代时期文明鼎盛,而到现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2、为何我国在19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绩效很差,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却取得了奇迹般的增长? 3、为何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的总体绩效很好,然而却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地区差距扩大、腐败现象蔓延、国际收支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进行改革才能取得稳定、健康、快速、和谐的发长? 4、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阴影不散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应该怎样应对才能趋利避害? 5、我国当前经济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包括,中国经济增长是否是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币汇率是否低估、资本账户是否应该开放、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等。 这门课的教材为: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主要参考教材为: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林毅夫,《从西潮到东风:我在世行四年对世界重大经济问题的思考和见解》,中信出版社,2012. 林毅夫,《繁荣的求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林毅夫,《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的农业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1版。 本课程有两次考试,期中考日期为4月24日,期中考的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期末考日期为6月12日,期末考占50%。课程共4次平时作业,共占总成绩20%。此外,本课还设置论文竞赛、课程讨论两项课程活动,活动优秀者除可获得任课教师亲自颁发的奖励外,还可在既有的课程总成绩上获得最高5分的直接加分奖励。 本课程所有关于作业、考试、讲义、课程安排等教学教务的信息、通知和安排,以及公开讨论和答疑,都将在课程讨论版面上进行,请选课同学务必随时关注本课课程讨论版面。同时,课程相关资料,也将及时上传到课程公共邮箱和网盘,供选课同学查看、下载。 课程讨论版面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1a10104428.html,/showforum-257.aspx 课程公共电子邮箱地址: zjzlin2015@https://www.doczj.com/doc/1a10104428.html,密码:ChineseEconomy 课程网盘: 百度云网盘:用户名:zjzlin2012 密码:ChineseEconomy 助教:杨雨成:yyc80604@https://www.doczj.com/doc/1a10104428.html, 付雪晴:fuxueqing93@https://www.doczj.com/doc/1a10104428.html, 苏晓童:xiaotongsu.pku@https://www.doczj.com/doc/1a10104428.html,

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_理论_政策和难点

《产经评论》2013年11月第6期 ·探索与争鸣· [收稿日期]2013-09-24 [作者简介]杨永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学理论与应用。 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政策和难点 杨永华 [摘要]近年,林毅夫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据说有可能是发展经济学继结构主义和华盛顿共识之后 的第三波理论浪潮的重要流派。新结构经济学认为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内生于它的要素禀赋结构,持续的经济发展是由要素禀赋的变化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的。新结构经济学得出了与旧结构经济学不同的理论结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核心作用,把进口替代看做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爬升产业阶梯的自然现象;政府发挥积极作用。新结构经济学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发展、外国资本、贸易政策、人类发展方面得出了一些新的政策启示,但是新结构经济学也存在着一些理论难点。 [关键词]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旧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298(2013)06-0150-08[引用方式]杨永华.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政策和难点[J ] .产经评论,2013,4(6):150-157.一引言 近年,林毅夫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北京大学《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4期发表的《新结构经济学— ——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可能是向国内读者推出新结构经济学的第一篇学术论文。2012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同时出版《新结构经济学— ——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念框架》、《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等著作,这些著作比较完整地展示出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新结构经济学是值得重视的。这不是因为提出者林毅夫曾任过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而是因为新结构经济学可能预示着发展经济学将要发生重要的理论转折。发展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诞生60多年来,从其理论发展线索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二波:旧结构经济学和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由林毅夫与他的同事提出来的新结构经济学可能预示着第三波理论的出现。 在发展经济学形成时期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张培刚先生的哈佛大学博士论文《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被称为中国发展经济学的海外版与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成果的集大成,是发展经济学形 成时期的重要著作。现在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 ,也许可以称为中国发展经济学海外版的第二部,很可能是发展经济学学说史上第三波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新结构经济学在发展经济学的学说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研究。 二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新结构经济学提出来后,学术界很关心新结构经济学究竟新在什么地方?林毅夫本人也多次解释· 051·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 导言 本文借鉴西方经济学近年来在信息,产权,交易费用,诱致性创新,家庭生产,公共选 择以及国家理论等领域内所取得的进展来分析社会制度的功能,以及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机制.这样做的用意在于表明:制度能提供有用的服务,制度选择及制度变迁可以用"需求 -供给"这—经典的理论构架来进行分析.文中对经济制度变迁中国家的作用给予特别的注意. 对制度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点之一.与此相反,传统的新古典 经济学却把现代西方经济的制度视若当然.在建立经济模型时,明确界定的产权,完备的信 息和无摩擦交易一般均被当作暗含的假设.再加上对生产和效用函数特征——即所谓"古典环境"所作的假设,福利经济学上两个有名的最优定理在市场经济中似乎就有可能实现了: 首先,如果存在完全竞争,资源配置就会是帕累托最优;其次,任何在技术上可行的特定的 帕累托最优都可以通过建立自由市场和适当的要素所有制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被缩减为生产函数的同义词(参考书目71),除市场之外的制度安排没有考虑的必要(因为市场 能更有效地执行资源配置功能),而政府的干预也只有在"古典"环境因受侵犯而导致市场 失灵时才被允许施行. 然而,即使在最先进的经济中,也存在着与市场并列的不同制度.大型现代科层制企业 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制度,与市场发生竞争.已经有人指出,现代科 层制企业的发明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发明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扩张垄断权的欲望(参考书目70).政府也远不是那种其功能只限于提供法律和秩序以及保护产权的"最 小国家".制度市场中不同的制度之间会发生竞争.正如舒尔茨所指出的;"显然,特定的制 度确实至关重要,它们动不动就变化,而且事实上也正在变化着,人们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和 社会福利正试图对不同的制度变迁作出社会选择."(参考书目60,第1114页)传统经济学 将现行的市场制度当作既定不变的假设条件,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它在对付多种经济问题时的可用性. 无摩擦交易,完备的信息和明确界定的产权等假设条件,在处理不发达地区(那里的要 素和产品市场不完全)的许多经济问题和理解历史的演进过程时显得尤其不适当.在过去几年里,一些经济学家试图扩展新古典学派的分析构架以便把制度当作内生变量进行处理.信息和交易费用在确定市场经济(参考书目4,70,72),原始社会(参考书目52)和农村经 济(参考书目9)中的有效制度时所起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样的分析构架也 被扩展后再用来解释制度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变迁(参考书目10,16,27,28,44,45, 58).本文也试图在已有的诸多文献的基础上再作出进一步的讨论. 本文的基本论点如下:在任何社会(无论原始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都面临 不确定性和灾难发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他拥有工作能力的生命周期又很有限.他希望活 下去,并希望达到高层次的满足.制度可以定义为社会中个人所遵循的行为规则.制度可以 被设计成人类对付不确定性和增加个人效用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无论它是市场 的还是非市场的都可以提供有用的服务.与任何其他服务一样,制度性服务的获得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在技术条件给定的前提下,交易费用是社会竞争性制度安排选择中的核心,用最 少费用提供给定量服务的制度安排,将是合乎理想的制度安排.从某种现行制度安排转变到另一种不同制度安排的过程,是一种费用昂贵的过程;除非转变到新制度安排的个人净收益超过制度变迁的费用,否则就不会发生自发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通常需要集体行动.因此"搭便车(freeriber )"是制度变迁所固有的问题.而且,制度安排一旦被创始就会成为公 共货品.所以,由自发过程提供的新制度安排的供给将少于最佳供给.社会中各种制度安排 是彼此关联的.不参照社会中其他相关的制度安排,就无法估价某个特定制度安排的效率.

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 第一讲: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重点数据: 1820年,中国GDP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1840-1979年,中国GDP仅占全球的5%左右 1979年,中国人均收入210美元,就是当时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4428美元,约为美国的9% 1978-20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9、9%,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16、3% 国际大循环的发展战略 该经济发展战略由王健教授提出,主张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加工业务来进一步开放中国的沿海地带,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在于引进外资发展经济。该战略的具体措施为“大进大出”、“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方式与引进外资。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1、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1978年中国农村约有 2、5亿人生活在温饱线下,2010年减少到2688万。 2、改善了全球贫困人口的生活。中国加入WTO,向国外输出大量质优价廉的生活必需品,改善了穷人的生活。 3、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定。1997年10月开始的东亚危机中,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通过大量采购,使东亚经济迅速恢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通过4万亿人民币的刺激经济方案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最为重要的一支力量。 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潜力 关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存在发展论与崩溃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经济增长从生产函数的角度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生产要素、产业机构、技术与制度。其中对实践操作意义最大的就是技术,其余三个因素事实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技术变迁的可能性与速度。 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在自然资源(土地、原材料等)、劳动力、资本三大生产要素中,变动可能性最大的就是资本。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资本积累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而有些国家只有10-15%。但如果技术不进步,即使资本积累速度很快,但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也会不断下降,资本积累的积极性也就会越来越低。结论:一国的资本积累速度取决于该国技术变迁的速度,只有维持比较快速的技术变迁,才能在资本积累的同时打破资本回报不断下降的规律,维持较高的资本积累的积极性。 技术创新的两种方式。一就是产品创新,新的不同的产品出来,取代旧的落后的产品;二就是流程创新,即产品不发生变化,但以成本更低、更有效率的方式组织生产。 技术变迁与创新的两种机制:1、自主研发;2、国外引进。 技术引进与后发优势。依靠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与经验,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用较低成本实现自身的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效率的提高,增加资本回报率,并通过快速的资本积累,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引进技术的成本低,技术变迁速度快,这就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1、收入不平等及城乡差距扩大; 2、资源利用无效率及环境不平衡;

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 第一讲: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重点数据: 1820年,中国GDP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1840-1979年,中国GDP仅占全球的5%左右 1979年,中国人均收入210美元,是当时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4428美元,约为美国的9% 1978-20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9.9%,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16.3% 国际大循环的发展战略 该经济发展战略由王健教授提出,主张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加工业务来进一步开放中国的沿海地带,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在于引进外资发展经济。该战略的具体措施为“大进大出”、“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方式和引进外资。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1、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1978年中国农村约有2.5亿人生活在温饱线下,2010年减少到2688万。 2、改善了全球贫困人口的生活。中国加入WTO,向国外输出大量质优价廉的生活必需品,改善了穷人的生活。 3、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定。1997年10月开始的东亚危机中,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通过大量采购,使东亚经济迅速恢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通过4万亿人民币的刺激经济方案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最为重要的一支力量。 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潜力 关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存在发展论和崩溃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经济增长从生产函数的角度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生产要素、产业机构、技术和制度。其中对实践操作意义最大的是技术,其余三个因素事实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技术变迁的可能性和速度。 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在自然资源(土地、原材料等)、劳动力、资本三大生产要素中,变动可能性最大的是资本。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资本积累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而有些国家只有10-15%。但如果技术不进步,即使资本积累速度很快,但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也会不断下降,资本积累的积极性也就会越来越低。结论:一国的资本积累速度取决于该国技术变迁的速度,只有维持比较快速的技术变迁,才能在资本积累的同时打破资本回报不断下降的规律,维持较高的资本积累的积极性。 技术创新的两种方式。一是产品创新,新的不同的产品出来,取代旧的落后的产品;二是流程创新,即产品不发生变化,但以成本更低、更有效率的方式组织生产。 技术变迁和创新的两种机制:1、自主研发;2、国外引进。 技术引进与后发优势。依靠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用较低成本实现自身的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效率的提高,增加资本回报率,并通过快速的资本积累,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引进技术的成本低,技术变迁速度快,这是改革开

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 [译者说明]2012年9月18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应邀到南京农业大学作题为《解读中国经济》的学术报告。林教授兼任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此次学术报告既是南京农业大学110周年校庆活动重大内容之一,也是经济管理学院名家讲坛系列讲座之一。 精彩的学术报告获得广大师生的热烈反响。为了进一步传播林毅夫教授的学术思想,主办方根据报告录音整理了一份记录稿,希望经林教授审定后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林教授提出,由于报告的内容主要取自收集在邹至庄主编《Handbook on Chinese Economy 》的一书中(尚未出版),建议我们直接把该文翻译成中文发表。我们欣然接受林毅夫教授的建议,十分感谢林教授对南京农业大学和本刊的支持。 原文没有摘要和关键词。翻译中如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由译者负责,预先向林教授和广大读者致意。 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871) 在超过1000年的前现代化时期,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即使到了19世纪,中国仍然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Angus Maddison 的计算,1820年中国GDP 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见图1)。但是,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西方迅速崛起,而中国则不断下滑;随着经济衰落,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面前节节失败并沦落为半殖民地,20个国家在开放的港口城市获得各种治外法权。中国不仅被外国人控制了海关收入,而且被迫割让领土给英国、日本和俄罗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精英们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同伴一样努力奋斗,力图使中国重新成为受人尊敬的强大国家,但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中国GDP 的份额缩减为全球的5%,并且长期停留在这一低水平上,直至1979年(见图1)。 数据来源: Maddison ,2010. 图1 中国GDP 占全球经济的份额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彻底改变了中国经济命运。从那时开始, 收稿日期:2013-01-21 作者简介:林毅夫,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 学、中国经济改革。 * 本文部分内容取自Lin (2012a ):Demystifying the Chinese Economy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原文为英文,由钟甫宁教授翻译。 网络出版时间:2013-01-25 10:08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1a10104428.html,/kcms/detail/32.1600.C.20130125.1008.001.html

林毅夫的结构经济学

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 作者:汤向阳时间:2012-07-07 浏览次数:224 次 在林毅夫提出“新结构经济学”之前,全球经济学界已经有两版发展经济学,分别是二战后流行的“结构主义”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盛行的“华盛顿共识”。前者强调政府作用,要求发展中国家发展重工业等“进口替代”产业;后者则强调市场作用,要求发展中国家实行私有化和市场化。但是,这两者都没能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 “新结构经济学”采纳了“旧结构主义”关于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产业机构不断调整和升级的过程这一观点,提出了国家应该在发现、培育和扶持具有比较优势产业上扮演积极的角色。为了具体指导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政策,林毅夫将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结合起来,提出了“增长识别与协调”(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六大步骤。它们也被称之为“新结构经济学”下的发展“食谱”。 “双轨制”国家的成功 80年代以后,各个国家开始进行改革转型。最早开始改革并成功转型的是毛里求斯。它在五十、六十、七十年代也曾推行“进口替代”战略,出现了很多扭曲。从80年代开始,它推行跟中国类似的“双轨制”,给予既有产业必要的补贴保护(国家的作用),但是放开了对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进入(市场的作用)。这种“双轨制”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和越南的改革相对成功,也受益于此。 前苏联国家中转型效果较好的也都是因为“双轨制”。它们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或者逐渐转向市场经济。但是政府在转型和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相当积极的角色。所以它们既有原来旧“结构主义”所强调的政府干预,

也有“华盛顿共识”所强调的市场作用,但它们既不是“华盛顿共识”,也不是旧“结构主义”。 作为一个国际机构,世界银行的理论政策自然会受到主流舆论的影响。比如说它在80年代以前受“结构主义”的影响,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大项目、大产业和大基础设施。但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所以它在80年代后转向“华盛顿共识”。 1994年,世行出版了《东亚的奇迹》一书,解释东亚经济鹤立鸡群的原因在于它推行的是“出口导向”政策,既坚持市场方向,也要求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2004年,世行又出了《九十年代的经验》一书,总结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十年转型。它发现转型比较好的国家都有一些按照它们特定情况制定的政策。这也跟“华盛顿共识”不同。后者推出了一个推荐所有国家遵行的政策组合;2008年,世行总结二战后13个实现平均7%的年经济增长且维持25年的经济体的发展经验后发现,它们有5个共同特征:第一,开放型经济,而非内向型的经济;第二,宏观经济稳定,没有大起大落的情形;第三,比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第四,以市场为基础;第五,有一个相当有为的、有能的政府来推动经济发展。这五个共同特征跟“华盛顿共识”和旧“结构主义”理论都不一样。 超越凯恩斯主义 “新结构经济学”是应用新古典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它的变迁。发展本身是一个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变动的过程。所有国家在现代经济出现以前都是农业经济;要变成现代国家,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要大幅下降,从原来的90%,变成20%到30%,最后变成发达国家的不到5%;原来大量人口生活在农村,现代国家人口都在城市。结构变迁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新结构经济学”认为,现代经济发展在本质上依然是一个技术、产业、软性制度和基础设施结构不断变动的过程。它的基本理论前提是:任何经济结构都是内生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