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82敬畏生命学案及答案

2016年82敬畏生命学案及答案

2016年82敬畏生命学案及答案
2016年82敬畏生命学案及答案

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

1.为什么要对生命产生敬畏心?

(1)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

艰难的。

(2)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丽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

到生命是、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的情怀。

(3)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它。

2.怎样理解生命至上?

(1)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高于

一切。

(2)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的生命同样重要。

(3)“仁者爱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

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3.怎样做到休戚与共?

(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

(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

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

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

合作探究热点剖析

1.生命至上

【关键词】跪着手术最美姿势

2016年3月5日,一张“淮安洪泽医生跪着手术”的照片感动无数网友,被称为“最美姿势”。照片中

的主人公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人民医院脑外科医生赵光元。3月3日下班后,他开始巡视病房,这时急诊来了位脑溢血患者急需手术。为了便于彻底清除患者脑部的血肿,医生要选择合适的姿势。而赵光元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手术时间长了,只能选择跪在地上为患者手术。4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赵光元

跪了近两个小时。

(1)为什么赵医生做手术的姿势被称为“最美姿势”?

(2)他的行为给你什么启发?

2.休戚与共

【关键词】特蕾莎修女慈善工作者

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因其一生致力于解除贫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位貌不惊人的修女,让无数被世俗社会抛弃的人,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获得尊严的补偿。她曾把一个濒临死亡的老人带回救护所,老人躺在床上,紧紧地握住修女的手,说:“我生活得像条狗,如今我死得像个人,谢谢你!”“用伟大的爱做小小的事”,特蕾莎修女一生践行的这个准则,不仅使她自己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试图唤醒全世界的良知。

(1)特蕾莎修女对贫苦人的爱体现了她什么样的生命观?结合特蕾莎修女的言行谈谈你对这种生命观的理解。

(2)你如果在街上见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乞讨者,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

第二框敬畏生命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

1.(1)脆弱的(2)坚强的敬畏(3)珍视

2.(1)生命价值(2)别人(3)推己及人

3.(1)关怀共同生活

(2)尊重关注关怀善待

(3)自愿选择道德的生活

合作探究热点剖析

1.点拨:(1)因为他尊重生命,把生命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为挽救生命而不懈努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2)我们也要树立生命至上观念,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不仅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遇到危险需要帮助时,尽可能伸出援手。‘

2.点拨:(1)敬畏生命。①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②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③“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④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⑤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2)只要回答体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即可。

感悟提升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畏生命的文化传统。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味着为人做事要学会敬重和畏惧,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1d8447443.html,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敬畏生命答案

敬畏生命 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的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甲】可是,渐渐地,【乙】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丙】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丁】我几乎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敬畏生命阅读答案】敬畏生命阅读答案。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 a (A.猛烈、B.强烈、C.剧烈、D.热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 b (A.得不偿失、B.事半功倍、C.惊心动魄、D.骇人听闻)的壮举。 1.根据上下文意,在a、b两处选择最适合的一个词语,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________ (2)________ 2.下面的四句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它们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把序号填在相应的空白处。 A.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吃惊。【敬畏生命阅读答案】文章敬畏生命阅读答案出自B.我当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是偶尔风起 C.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 D.我感到诧异和震惊。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揣摩文中加粗的时间短语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文中的“白色纤维”是指什么?文中的画曲线句子对“白色纤维”的描写的用意是什么? 5.如何理解文章中“我几乎第一次遇见生命”这句话?

河北省平泉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八课第2框敬畏生命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八课第2框敬畏生命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敬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标:能谨慎地处理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二、【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心。 难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追求生命的美好。 三、【自学指导】: 1、课前预习:认真熟读教材,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勾画在教材的相应位置。 2、小组要求:学习组长、政治学习组长认真负责,做好督促检查,确保共同提高。 四、【自主先学】: 1.为什么要对生命产生敬畏心? (1)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 是、、 (2)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丽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 味到生命是、的,生命 是、。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的情怀。 (3)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它。 2.怎样理解生命至上?(生命至上的内涵) (1)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 高于一切。 (2)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的生命同 样重要。

(3)“仁者爱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 地,如同一样。 3.怎样做到休戚与共?(怎样敬畏生命?) (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使我们意识 到。 (2)我们只有,也,谨慎地 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而 是。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 了。 五、【合作探究】 (一)、最佳选择 1.“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高龄孤寡老人刘盛兰拾荒助学子的感人事迹体现了他( )A. 珍爱生命,悦纳自我 B.不断进取,发展自我 C.敬畏生命,关爱他人 D.冷静客观,认识自我 2.佳木斯市女教师张丽莉在一辆汽车突然失控向学生冲去的一刹那,毅然向前一扑,拯救了两个花季生命,自己却永远失去了双腿。“最美女教师”的行为启示我们( )A.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B.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C.只有为他人付出生命的行为才最美丽 D.一个人的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己,我们在为自己活着的同时,也都为他人活着 3.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救援时,党和政府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是因为( ) A.人生的价值在于战胜挫折 B.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C.生命是顽强的,人的生命最具智慧 D.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4.浙江温岭发生一起火灾,消防车开着警报,但路上大小车辆不断加塞占道,耽误了灭火救人的宝贵时间,最终导致16人死亡。事后,人们发出了“为生命让路”的呐喊。“为生命让路”体现了( )A.人类的生命最具智慧 B.肯定、尊重和珍爱生命 C.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 D.每种生命都具有独特性 5.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动人,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下列做法中不能体现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是( )A.李某将滇池边一只受伤的海鸥及时送往救助站 B.

医学免疫学试卷-B(含答案~精品)

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免疫学》试卷B 适用专业及层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此试卷共4页,答案请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填写在试卷上者试卷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总分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异嗜性抗原 3.细胞因子 4. 调理作用 5. 佐剂 6. 免疫 7. ADCC 8. 补体 9. 单克隆抗体 10. 超敏反应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总分20分。请将最佳答案填在答题纸对应的题号下) 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超敏反应 B.移植排斥反应 C.自身免疫病 D.肿瘤 E.免疫缺陷病 2. 补体旁路激活途径中的C5 转化酶是: A.C3b4b B.C4b2b C.C 3bBb D.C3bnBb E.C4bnBb 3. 抗原表位: A.是抗原上与相应抗体结合的部位 B.是抗体上与相应抗原结合的部位 C.是补体上与相应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的部位 D.通常与抗原的凹陷部位相结合 E.是B或T细胞上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4. 免疫球蛋白(IgG)多肽的可变区为: A.N端轻链的1/4与重链的1/2 B.N端轻链的1/3与重链的1/4 C.N端轻链的1/2与重链的1/4 D.N端轻链的1/2与重链的1/2 E.N端轻链的1/2与重链的1/3 5.胃蛋白酶水解IgG的产物是: A.1个Fab和2个Fc B.1个Fc C.2个Fab D.2个Fab和1个Fc E.1 个F(ab′)2 和pFc′ 6. 连接SIgA二聚体的结构是: A.二硫键 B.共价键 C.分泌片 D.J链 E.铰链区 7.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是: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学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导学案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探问生命 第二框敬畏生命 学习目标: 1.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也包括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2.敬畏生命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是责任和使命; 3.学会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 重点: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难点: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一、预习导航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根据预习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重点知识。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有时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__________的、 ____________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 _________的情怀。 2.在外在东西面前,____________高于一切。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______________同样重要。 4.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5.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使用说明】结合课本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1.课本P94探究与分享: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 值得吗?为什么?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题库+答案)

免疫学习题集和参考答案 第一章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2.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法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E.印度 3. 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害无利 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4.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免疫耐受 E.自身免疫病 5. 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过强易导致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缺陷病 6.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7.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缺陷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8. 首次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破伤风类素素 C.肉毒类毒素 D.白喉类素素 E.白喉抗毒素 9. 首次应用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的科学家是 A.Pasteur B.Behring C.Jenner D.Border E.Burner 10.最早发明减毒活疫苗的科学家是 A.Jenner B.Koch C.Porter D.Burnet E.Pasteur 11.英国科学家Jenner发明了 A. 白喉抗毒素 B.狂犬疫苗 C.人痘苗 D.牛痘苗 E.卡介苗 12.创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学者是 A. .Koch和Pasteur B. Miller和Good C. Milstein和K?hler D. Tislius和Kabat E. Porter和Edelman 1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 Burnet B. Border C.Porter D. Jenner E.Pasteur 14.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粘附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 D、免疫分子、粘附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 E、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X型题】 1.免疫细胞包括 A.淋巴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抗原提呈细胞 D.粒细胞 E.红细胞 2.下列哪些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 A.巨噬细胞 B.T细胞

敬畏生命_教案

敬畏生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懂得对生命的敬畏,知道对生命产生敬畏的原因,能自觉敬畏生命、珍视生命。 2.懂得生命至上,既要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3.知道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二)能力目标 1.提髙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学习能力和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让其懂得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的道理。 2.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 3.立志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敬畏生命。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 方法1:图片导入。 1.教师:同学们,生命不止属于自己,也属于我们身边所有人,因此我们应该珍爱生命;然而生命是脆弱的,如在5.12大地震中,有69197个鲜活的生命顷刻间离我们而去。请同学们看教材的一组图片,思考提出的问题。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相关问题。 3.学生回答,教师纠偏。 4.教师归纳:人们通过各种形式举行哀悼纪念活动,表达了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对祖先、先烈和死难者同胞的哀思之情。今天,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敬畏生命》。 教师板书,导人新课。 方法2: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也是坚强的、有力量的。2014年,为找寻失联

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共有26个国家提供了数亿美元的国际协助。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 学生A:值得,因为生命是崇高的,也是神圣的。 学生B:值得,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非常棒。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有关生命的话题“敬畏生命”。 教师板书,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 自学提纲: (1)为什么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为什么说敬畏生命,能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3)怎样正确理解“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过程: 1.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并阅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思考提出的问题。 2.对相关板块中提出的问题,从生命的角度,和同座同学探讨、交流。 3.学生汇报探讨结果,教师纠偏。 4.师生共同归纳: (1)有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有时我们又会感受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所以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而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还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2)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从同学们探讨的结果和汇报的情况,我们可以得知: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三、全员互动,交流共享 多媒体播放课件,创设情境: 一辆公交车突然着火,满车的乘客被困在车厢里。许多人不顾危险上前救人,有的人站在远处边看边指指点点。

2016年82敬畏生命学案及答案

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 1.为什么要对生命产生敬畏心? (1)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 艰难的。 (2)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丽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 到生命是、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的情怀。 (3)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它。 2.怎样理解生命至上? (1)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高于 一切。 (2)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的生命同样重要。 (3)“仁者爱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 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3.怎样做到休戚与共? (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 (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 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 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 合作探究热点剖析 1.生命至上 【关键词】跪着手术最美姿势 2016年3月5日,一张“淮安洪泽医生跪着手术”的照片感动无数网友,被称为“最美姿势”。照片中

的主人公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人民医院脑外科医生赵光元。3月3日下班后,他开始巡视病房,这时急诊来了位脑溢血患者急需手术。为了便于彻底清除患者脑部的血肿,医生要选择合适的姿势。而赵光元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手术时间长了,只能选择跪在地上为患者手术。4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赵光元 跪了近两个小时。 (1)为什么赵医生做手术的姿势被称为“最美姿势”? (2)他的行为给你什么启发? 2.休戚与共 【关键词】特蕾莎修女慈善工作者 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因其一生致力于解除贫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位貌不惊人的修女,让无数被世俗社会抛弃的人,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获得尊严的补偿。她曾把一个濒临死亡的老人带回救护所,老人躺在床上,紧紧地握住修女的手,说:“我生活得像条狗,如今我死得像个人,谢谢你!”“用伟大的爱做小小的事”,特蕾莎修女一生践行的这个准则,不仅使她自己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试图唤醒全世界的良知。 (1)特蕾莎修女对贫苦人的爱体现了她什么样的生命观?结合特蕾莎修女的言行谈谈你对这种生命观的理解。 (2)你如果在街上见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乞讨者,会怎么做?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1)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 【教材分析】本框有两目,“生命至上”引导生命感悟生命的脆弱和坚强,认识到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用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生命。“休戚与共”引导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帮助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再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 【学生分析】受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学生中普遍有一种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想法,对未来的希望、对生命的意义缺少思考,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感。这种虚度年华的现象滋生出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以迫在眉急了。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谨慎地处理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2.知识目标:知道生命是脆弱的、坚强的,明确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培养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重点】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难点】: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感。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教师准备】根据教材中“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的内容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珍爱生命的故事。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出示图片:清明祭祖和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圈 说说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敬畏生命 一、生命至上 (一)学生自主学习课本94---95页: 教师出示预习提示: 1、举例说明生命是顽强的、艰难的。(自然灾害、意外灾害、车祸等会使人瞬间生命。) 2、举例说明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身体坚强的人顽强生活、灾难发生数日后被救起的人坚强生活、病人与疾病顽强斗争等。) 3、怎样理解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提示: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4、生命至上,是否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提示: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同学们自主学习后,师生总结归纳。 (二)探究与分享 1、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讨论94、95页三个“探究与分享”提出的问题。 2、小组中选出一名学生做记录,把讨论的答案记录在纸上。 3、教师多媒体出示探究与分享的材料。 4、检查讨论的结果。

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名词解释(翻译并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CAM(cell adhesion molecules) 2、ADCC(antibody-deppendent-mediated cytotoxicity) 3、TD-Ag (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4、Adjuvant 5、Epitope 二选择题:(每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30分) 1、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D、有利无害 E、有害无利 2、不成熟B细胞表达的mIg主要为() A、mIgA B、mIgM C、mIgD D、mIgG E、mIgE 3、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 B、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 子 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 D、免疫分子、黏膜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 E、免疫细胞、黏膜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 4、科学家Jenner发明了() A、白喉抗毒素 B、狂犬疫苗 C、人痘苗 D、牛痘苗 E、卡介苗 5、关于抗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抗体都是体外产生的 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黏膜表面及分泌液中 C、抗体是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D、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 E、抗体是指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6、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A、CH区 B、VH区 C、VH与VL区 D、VL区 E、CL 区 7、在种系发生过程中最早出现的Ig是() A、IgG B、IgD C、IgE D、IgM E、IgA 8、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所需离子相同 B、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C、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即MAC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E、激活物质相同 9、与mIg共同组成BCR复合物的是() A、CD19和CD21 B、CD28和CD152 C、CD79a和CD79b D、CD80和 CD86 E、CD40和CD40L 10、下列物质中,属分泌型模式识别受体的是() A、α-防御素 B、甘露糖受体 C、乳铁蛋白 D、C-反应蛋 白 E、Toll样受体 11、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 是() A.IgG2 B.IgG3 C.IgE D.SIgA E.IgM 12、胸腺是() A.外周免疫器官B.T 细胞与外来特异性抗原相遇的场所C.中枢免疫器官 D.B 细胞获得抗原特异性受体的场所E.巨噬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13、有多个重复B表位的抗原是:() A. Supper antigen B. TD-Ag C. TI-Ag D. 构象决定 基 E. 线性决定基 14、哪两类Ig 的H 链有4 个CH 功能区:() A.IgA 和IgG B.IgE 和IgM C.IgD 和IgG D.IgA 和 IgM E.IgD 和IgE 15、直接特异杀伤靶细胞的是:()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

《敬畏生命》教案设计 学习目的: 1、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 2、品味文中精妙的语言。 3、训练朗读,领悟积淀语感。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训练朗读。 学习难点: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 教具:幻灯机 学习过程: 一、整体把握 1、老师范读《敬畏生命》。 2、学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思考:(思考的问题都由多媒体放映) 1 我们从出生开始, 2 就不 3 停地接触到各种生命, 4 但是作者为什么说“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 思考后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因为这一次他“真的看到了”那群种子“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这生命让“我感到诧异和震撼”,让我“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状的敬畏。”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让我觉得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 ②作者为什么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 思考后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生命的“投资”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壮举”。成千上万的种子在不分昼夜的飘散,却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为生命,所以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 二、品味语言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一段,老师指导。(思考的问题都由幻灯片投影) 思考:①“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 ———为什么用“长得不能再长”,而不用“漫长”或“很长”之类的词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长得不能再长”说明长到了极点,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若换成“漫长”“很长”则表达不出这种效果。 ②“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颗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 ———若把起其换成“我起先…,忽然发现湖边有几颗正在飘散一些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白色的纤维,…,”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定语后置,以示强调。若把定语还原,则不能突出纤维的特征——“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 2、学生各自放声朗读第一段。 三、四人小组朗读剩下文段(每人一段),小组互评。 小组内积极讨论(按老师的方法设计问题,品味语言,特别是对表现作者敬畏生命的语句重点品味),老师巡回指导。 全班交流,老师引导,补充小结。 板书: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 第二框《敬畏生命》 【课标依据】 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自尊自强”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课程标准第二部分,“在集体中成长”中的“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课以“探问生命”为题,表明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既然生命是不可预知的,所以要正确对待生命,不仅要善待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不能漠视他人的生命,要谨慎对待生命问题,处理生命关系。使学生懂得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要珍爱他人生命,推己及人。 【学情分析】 进入初中以来,学生对于生命的思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源于对于生命的敬畏。在人的一生当中,生命都是值得思考的命题,在初中这个阶段,学生会面临很多新问题。我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生命?我应该如何看待他人的生命?我的生命与他人生命的关系? 这些成长中的学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新问题,是人生成长赐予的礼物,是一个人从儿童阶段向成年人角色做准备的重要机遇。“敬畏生命”,通过生命坚强与脆弱的对比,开启敬畏生命的主题,引领学生认识生命的珍贵性,以及对待他人生命甚至是大自然生物的生命的关爱。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推己及人,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生命至上。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设计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参与能力。 情境分析法:利用情境材料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体验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己对生命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认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生命初体验 师:穿梭在匆匆的街头,有谁会守望你的健康?总有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但却有谁会在乎你飞得累不累?在忙也不要忘了自己的健康,毕竟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呢只有一次,那是自然赋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所以,请关爱生命吧,这节课就让我们从敬畏生命开始。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姓名:学号:记分: 一单选择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填在括号内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B )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脾 2.人类T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C ) A.E受体 B.IgG Fc受体 C.C3b受体 D.DHA受体 E.IL—2受体3.关于IgA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E ) A.二聚体IgA结合抗原的亲合力,高于单体IgA B.IgA1主要存在于血清中C.sIgA是膜局部免疫的最重要因素 D.sIgA具有免疫排除功能 E.以上均正确4.与类风湿因子有关的Ig是( C ) A.IgG B.IgA C.IgM D.IgD E. IgE 5.惟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 A )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6.决定Ig的类和亚类的部位是( D ) A.VL十VH B.VL十CL C.铰链区 D.DH E.CL 7.体液补体抑制因子是( D ) A.C1qB.IgG1 C.IL-2 D.H因子 E.B因子 8.各种单体抗体分子都有的特性是( B ) A.分子量在10万以下 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C.H链与L链借非共价键相联 D.能结合补体 E.能促进吞噬9.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不包括( C ) A.肿瘤的诊断 B.肿瘤的治疗 C.血清Cl-含量测定 D.激素水平测定 E.细胞受体测定 10.关于细胞因子( E ) A.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的 B.单一细胞因子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C.细胞因子可以自分泌和旁分泌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D.细胞因子的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 E.以上均正确 11.既属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又属于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的是( D ) A.IL-6受体、IL-2受体 B.IL-2受体、IL-4受体 C.IFN-α受体、IFN-γ受体 D.IL-8受体 E.IL-1受体 12.宿主的天然抵抗力( A ) A.经遗传而获得 B.感染病原微生物而获得 C.接种菌苗或疫苗而获得 D.母体的抗体(IgG)通过胎盘给婴儿而获得 E.给宿主转输致敏巴细胞而获得 13.5种免疫球蛋白的划分是根据( D ) A.H链和L链均不同 B.V区不同 C.L链不同 D.H链不同 E.连接H链的二硫键位置和数目不同

《敬畏生命》导学案

《xx生命》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培养心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培养爱护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坚守生命道德底线。 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繁复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理解敬畏生命,既对自己生命爱护,又关怀他人生命。 二、学习任务 教学环节一:思 任务一:平邑矿难救援长达36天之久,由于地势繁复、风险大,所以救援难度非常大。在整个救援中,国内外50多名水文、地质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调集了600余台(套)矿山救援设备;现场救援人员最多时近千人……,救援时间之长、情况之险、规模之大,刷新了中国救援历史。 请思考:你认为花费如此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救援值得吗?为什么? 学习总结:1.你认为人的生命有怎样的特点?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 任务二:习主席曾指出:生命高于一切,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没有什么比生命更严重。只要生命还在,一切都还有盼头,生活就还有希望。 请思考:习主席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 学习总结:1.你怎样看待生命价值? 2.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生命价值观? 任务三:一名救援专家说:这是从业30年来遇到的最繁复救援。

请思考:在救援环境极其阴恶的情况下,在这场救援中为什么能创造36天的生命奇迹? 学习总结:1.生命奇迹是怎样产生的? 2.你对“生命至上”有怎样的认识? 教学环节二:悟 任务一:你认为“扶”还是“不扶?” 结合你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展开辩论 任务二: 哲学家史怀泽的名言:“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 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结合友好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友好价值观,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调和的坚实基础。 学习总结:1.你认为生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2.你如何理解“xx生命”? 任务三: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一群人,例如无臂的钢琴家刘伟、在即将坍塌的危楼中挽救了68个生命的“中国好邻居”…… 学习总结:1.你看样看待他们的行为? 2.请列举出xx生命的正确做法 教学环节三:行 任务一: 撰写“爱护生命、关爱他人”实践活动倡议书 三、学习反馈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 同种异型抗原( A) A.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的遗传标记不同 B.同一种属的所有个体分布相同 C.是定义同种类型蛋白的抗原 D.不能诱导同一种属动物间的免疫应答 E.在免疫球蛋白中,只限于 2.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是(E ) A.2 B.3 C. D. E. 3.哪两类的H 链有4 个功能区:(B ) A.和 B.和 C.和 D.和 E.和 4.在旁路激活途径中C3 转化酶是(A) 5b6789n 4b2b3b 4b2b 3 5b678 5.半抗原:(D ) A.只有和载体结合后才能和抗体分子特异结合 B.是大分子物质C.通常是多肽D.本身没有免疫原性E.本身没有抗原 6 .①外源性抗原的递呈,②胸腺内阳性选择,③细胞杀伤过程,④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上述哪些过程与限制性有关(A)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E.①+④ 7.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D 12345-9 13245-9 C. C14325-9 14235-9 12453-9 8.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B ) 区区区 区区 9.下列哪种作用特点是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 E ) A.网络性B.重叠性C.多效性D.高效性E.特异性 10.人类的定位的染色体是D A.第9 对染色体B.第17 对染色体C.第2 对染色体D.第6 对染色体 E.第22 对染色体 11.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C ) 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 C.同种异体抗原D.异嗜性抗原E.超抗原 12.可被胃蛋水解酶切成为B A.2 段段 (’)2 段′段 C.2 段′段 段段 (’)2 段段 13.免疫对机体( C ) A.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造成损伤B.有利C.有利也有害 D.有害E.无利也无害

敬畏生命-教案

第2课时敬畏生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重点难点】 重点:生命至上。 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学习方式】 讨论法、汇报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清明祭祖,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5·12人们寄托哀思。 学生讨论:这些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师:生命无上,我们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 二、开展活动、讲授新课 【活动一:情境分析】播放失联客机及寻找情景 1、问题: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 2、引导学生分析。 3、答案提示:我认为是值得的,因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社会,对家属的责任。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4、请学生列举类似的情境。 【活动二:名言警示】 1、学生读自己搜集的生命重要的名言。 2、结合陶行知的警示思考:(1)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 (2)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 3、答案提示:(1)在旧中国,不少人迫于生计的压力,无暇顾及他人的生命。 (2)告诉我们,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活动三:小品赏析】

1、播放郝建的《扶与不扶》 2、学生谈感受。 3、教材P95探究与分享 思考: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4、答案提示:不是。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活动四:情境表演】 1、根据教材P96的情境,学生表演。 2、学生谈启示。 3、答案提示: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关怀,尊重他人的生命,我们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活动五:】 1、出示图片,学生分析图片 2、思考: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3、答案提示:(1)“让座”让我感受到对孕妇的关爱,“蹲下去”体现了对生活困难的人,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献一份爱心;“陪伴和分享”感受到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奉献中提升自我;“我是你的拐杖”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拥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关怀。 (2)共同的态度:我们要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对生命的敬畏,是我们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活动六:】教材P97探究与分享及下面相关链接“四种道德潜能”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3、教师讲解:四种道德的潜能。 4、小结: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资源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四、总结收获、情感提升 五、当堂检测、查缺补漏 填空题: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有时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_ _崇高_ _的、_ _神圣_ _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_ _敬畏_ _的情怀。 2.在外在东西面前,生命价值__ 高于一切_ _。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_ _同样重要_ _。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姓名: 学号:记分: 一单选择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填在括号内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B ) 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 2.人类T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C ) A.E受体B.IgG Fc受体C.C3b受体D.DHA受体E.IL—2受体3.关于IgA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E ) A.二聚体IgA结合抗原的亲合力,高于单体IgA B.IgA1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C.sIgA是膜局部免疫的最重要因素D.sIgA具有免疫排除功能E.以上均正确4.与类风湿因子有关的Ig是( C ) A.IgG B.IgA C.IgM D.IgD E. IgE 5.惟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 A )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6.决定Ig的类和亚类的部位是( D ) A.VL十VH B.VL十CL C.铰链区D.DH E.CL 7.体液补体抑制因子是( D ) A.C1qB.IgG1 C.IL-2 D.H因子E.B因子 8.各种单体抗体分子都有的特性是( B ) A.分子量在10万以下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C.H链与L链借非共价键相联D.能结合补体E.能促进吞噬 9.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不包括( C ) A.肿瘤的诊断B.肿瘤的治疗C.血清Cl-含量测定 D.激素水平测定E.细胞受体测定 10.关于细胞因子( E ) A.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的B.单一细胞因子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C.细胞因子可以自分泌和旁分泌两种方式发挥作用D.细胞因子的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E.以上均正确 11.既属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又属于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的是( D ) 受体IL-4受体、IL-2.B 受体IL-2受体、IL-6.A. C.IFN-α受体、IFN-γ受体D.IL-8受体 E.IL-1受体 12.宿主的天然抵抗力( A ) A.经遗传而获得B.感染病原微生物而获得 C.接种菌苗或疫苗而获得D.母体的抗体(IgG)通过胎盘给婴儿而获得 E.给宿主转输致敏巴细胞而获得

大理大学医学免疫学本科试卷参考答案

《医学免疫学》本科试卷(第1套)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CBBD, 6-10:BCEDE, 11-15:DEBCB, 16-20:BECBB 二、填空题 1. 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2. 抗原自身因素、机体因素、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 3. 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集落刺激因子(CSF)、生长因子(GF) 4. 特异性结合抗原、调理作用、中和作用、通过胎盘、ADCC、介导超敏反应等。 5. 美洲商陆、植物血凝素、刀豆蛋白A。 三、是非题 1-5:√√√×√; 6-10:√×××× 四、名词解释 1.人工主动免疫:抗原性物质(疫苗、类毒素等)免疫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预防感染的措施。

2.超敏反应:过敏原再次刺激机体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3.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摄取抗原物质、加工处理,并以抗原肽信息递呈给T细胞识别的一类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为专职APC。 4.抗原决定基: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5.免疫耐受: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下,不产生特异性致敏淋巴细胞和抗体,从而不引起正免疫应答的现象。 五、问答题 1、试述佐剂的概念及其作用机制。 (1)概念: (2)作用机制: 1)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延缓降解和消除; 2)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强抗原处理及递呈; 3)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2、试述体液免疫应答的的一般规律。

3、以TD抗原为例,简述CD8+Tc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1)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内源性抗原(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被APC处理,以抗原肽-MHC-I复合物递呈给CD8+T识别。(3分) 2)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双信号(TCR与抗原肽-MHC复合物结合;协同刺激信号)(3分) 3)效应性T(CTL)发挥功能:穿孔素/颗粒酶途径;Fas/FasL途径(3分) 4)记忆性T细胞形成:(1分) 《医学免疫学》本科试卷(第2套)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ADDE,6-10:ECEDA,11-15:BCDCA,16-20:EDBAB

《敬畏生命》教案

《敬畏生命》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生命的思考”中的“探问生命的”第二框——“敬畏生命”,引导学生懂得生命的珍贵。本框有两目,“生命至上”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脆弱和坚强,认识到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用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生命;“休戚与共”引导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帮助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再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 【学情分析】 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如何坚守善待生命的底线,追求生活的美好,对初中生来说是巨大的考验。引导学生探讨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怀,让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选择过上积极健康的道德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生命是脆弱的、坚强的;明确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能力目标 学会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在道德底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追求生命的美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教学难点】 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前课复习 欣赏胡杨树图片ppt1/2: 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说说图片给你的感受? 可能出现的回答:1)生命有时尽,但生命是可以延续的;2)胡杨树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生生不息、顽强拼搏…… 导入新 运用你的经验:展示ppt“清明祭祖”“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思考:说说上面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可能出现的回答:1)每个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2)对待逝去的人要心存敬畏…… 新课讲授 一、生命至上 观看PPT及p94探究与分享“马航事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