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垃圾填埋好氧生态修复案例武汉景弘环保

垃圾填埋好氧生态修复案例武汉景弘环保

垃圾填埋好氧生态修复案例武汉景弘环保
垃圾填埋好氧生态修复案例武汉景弘环保

垃圾填埋场好氧生态修复技术

一、公司简介

武汉景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注册资本1.38亿元,是新三板系统成份指数样本股,股票代码为430283。公司涉足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等三个环保领域,是通过立足自身核心技术研发,可为用户提供综合治理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拥有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专项乙级设计资质和环保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有:环保工程咨询、环保工程设计、环保工程总承包、环保设备设计制造及安装、环保设施运营及管理。

景弘环保作为综合型高新技术企业,拥有30余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其中研发的多项环保领域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包括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技术、依托国家863计划,治理PM2.5的“静电激发袋式除尘技术及设备”、同香港科技大学合作,联合研发的革命性的新型污水处理“SANI技术”等。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团队,有着丰富的大型建设工程管理和项目实施经验。同时,公司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和融资背景。作为在全国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挂牌的上市公司,公司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公司债券、通过海外金融机构发行债券等途径进行大额融资。

景弘环保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注重企业文化及团队建设。“呵护碧水蓝天,捍卫景秀家园”是景弘环保不懈的追求,景弘环保志在把更多更好的环保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带到客户身边。

二、技术简介

1.技术原理

好氧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在好氧条件下加速垃圾的生物降解,以达到对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目标的成套技术。

好氧生态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垃圾填埋场视为一个巨大的容器,在填埋堆体中埋设注气井、注液井和排气井,使用高压风机,通过管道和注气井,向垃圾填埋场中注入空气,空气中的氧参与垃圾中有机质的降解反应,在氧气和水的参与下,通过以好氧为主的生物反应、生物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使

垃圾中的可降解有机物快速降解,同时将收集的渗滤液和其他液体回注至垃圾堆体,使堆体中的有机物在适宜的含氧量、温度、湿度条件下,经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快速降解,使垃圾达到稳定状态,缩短垃圾分解的时间,垃圾中的污染物浓度大幅度降低,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

在好氧修复过程中,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通过排气井排除垃圾堆体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并带出好氧反应产生的热量。垃圾渗滤液不外排,通过回灌直接消耗在垃圾填埋场中,对环境不产生危害。治理结束后,无污染环境的气体和渗滤液产生。

好氧生态修复技术原理图

2.系统结构

好氧生态修复技术系统主要由5部分组成:气体系统、液体系统、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动力及辅助系统。

好氧生态修复技术系统结构图

3.技术特点及优势

序号好氧生态修复技术特点及优势

1 修复周期短,将常规厌氧降解30~50年的时间缩短到2~3年;

2 渗滤液回灌,降低了渗滤液排放负荷和处理费用;

3 修复过程没有二次污染,封场后无需维护;

4 工程建设周期短,主体工艺设备模块化集成,可重复使用在其他项目,降低了建设投资;

5 垃圾填埋场经好氧生态修复技术治理并建设成公园等设施后,大大提高了周边土地利用价值。

三、应用场景

1.垃圾污染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区面积的扩大,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根据2007年统计数据,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6亿吨。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中,填埋、堆肥、焚烧和其他分别占垃圾量的76.3%,2.6%, 12.1%和9.0%,因此垃圾填埋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最

主要方式。根据建设部统计,中国产生的这些生活垃圾中,44%进入卫生填埋场,5%被焚烧处置,2%被堆肥处理,29%被简易填埋,另外20%被随意丢弃、倾倒。目前大量生活垃圾运到城郊裸露堆放,历年堆存量高达40多亿吨,侵占土地5亿多平方米,有200多个城市受生活垃圾的包围的困扰。简易填埋、堆置等均应归为非控填埋,简易填埋场、简易堆放场则均称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由此可知,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仅有44%进入受控填埋场,而有近一半(49%)的填埋场(堆放场)处于失控状态。国家环保局统计,全国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每年因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亿元。

2.垃圾填埋场存在问题

当前,直接填埋仍然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一方面,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填埋城市生活垃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城市用地也越来越紧,地价也越来越高。如何节省城市的重要资源—土地,是当务之急,大势所趋。而污染土地再开发利用,创造其最大利用价值是政府部门更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没有经过处理的垃圾场,特别是非正规填埋场对大气、地下水和垃圾场附近的土地造成严重污染,对环境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在:

①大气污染:填埋场在厌氧条件下会产生大量的填埋气体,其成分主要为CH4和C02,还有少量的H2、N2、从、H2S等气体。

产生温室效应。甲烷(CH4)气体是潜在的温室气体,会导致生态失衡,它对臭氧层的破坏是CO2的40倍,产生的温室效应比CO2高20倍,它对全球变暖的危害仅次于C02,居第二位。

存在爆炸隐患。当沼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甲烷气5%-15%与空气混合)时,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和人员构成威胁。

填埋气体还可产生令人讨厌的臭气,污染空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填埋气的恶臭气味会引起人的不适,其中含有多种致癌、致畸的有机挥发物。这些气体如不采取适当措施加以回收处理,而直接向场外排放,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由于垃圾降解产生填埋气稳定产气时间较长,可达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因此,即使封场后仍然会对场地上的建筑物和人员造成威胁。

②水污染:垃圾填埋对水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垃圾渗滤液。这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淋刷和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来的污水。

渗滤液成分复杂,其中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奈、菲等芳香族化合物、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磷酸脂、邻苯二甲酸脂、酚类类和苯胺类化合物等。渗滤液对地面水的影响会长期存在,即使填埋场封闭后一段时期内仍有影响。渗滤液对地下水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主要表现在使地下水水质混浊,有臭味,COD、三氮含量高,油、酚污染严重,大肠菌群超标等。地下和地表水体的污染,必将会对周边地区的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③土壤污染。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玻璃、电池、塑料制品,它们直接进入土壤,会对土壤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构成严重威胁,使垃圾填埋场占用后的土地几乎全部成为废地。而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及人口稠密的东南沿海城市,填埋场建设也存在着无地可用的问题。

3.技术来源

“好氧生物反应器”来源上世纪末美国研究的“填埋场生物反应器”,该技术是近二十年才出现的垃圾填埋场治理新技术。目的是用科学的方法,使原有的垃圾加速降解,减少或解决垃圾场的环境污染,不仅可以增加垃圾场的使用空间,延长使用寿命,还能大大节省处理垃圾的用地。以前,好氧法被广泛地用于垃圾堆肥、活性淤泥和有机废水的处理,但用于固体垃圾的处理,特别是对填埋垃圾的处理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

采用好氧生物法进行有机垃圾降解,就是将新鲜空气加压后,用管道注入垃圾深处,同时把垃圾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抽出,并对反应物的温度与垃圾气体进行监控,激活垃圾中的微生物再生,创造出一个比较理想的有氧反应环境,使反应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加速有机物的降解,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再生,从而使垃圾场场地重新利用成为可能。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厌氧降解法提高降解速度30倍以上。治理周期短,一般在1-3年时间内完成厌氧自然降解过程需要50-100年才能完成的垃圾降解稳定化历程。

好氧生物反应器技术可广泛应用在有垫层或无垫层的正规或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上,使用于封场后或正在运行的垃圾填埋场。美国环保署和其他机构公认“好氧反应处理提高分解速率,减少有害和有气味气体的释放,并且提高渗滤液的品质。这些优点对改造填埋场、减少污染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日本,有些垃圾填埋场设计使用了好氧反应器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沼气的排放。好氧反应能提高分解速率,减少有害和有味气体的排放,并且提高渗滤液的品质。

通过对垃圾简易填埋场进行好氧生态修复,2年确保堆体有机质含量、场区空气质量、填埋气体浓度、堆体沉降指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场地利用技术要求》规定的“中度利用”要求。

4.技术效益

1)环境效益

圾填埋场封场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将极大的改善填埋场及其周边的环境状况,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一方面,彻底消除垃圾长期堆填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消除环境与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对治理后的场地进行绿化或园林建设等合理开发利用,将在治理污染之后产生显著的环境改善效应,有利于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卫生的城市,有利于创造一个更加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社会效益

环境状况的改善的同时,还将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首先,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沼气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渗滤液污染水体,通过治理能够根除填埋场的恶臭,彻底解决渗滤液问题,让老百姓呼吸新鲜的空气,饮用干净的水源,这完全符合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其社会效益不言而喻。

第二,它将缓解广大市民对城市环境卫生状况的不满,提高市民对城市建设的满意率,增强市民的主人翁责任感。

第三,垃圾填埋场采取生态修复治理后,将主要用于公园的建设,作为永久性公园长期存在,将为市民提供一个新的大型的休闲娱乐场所,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也使广大市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第四,优美的环境也将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和旅游环境,对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经济效益

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治理后用于公园建设,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其间接经济效益不可轻视。

首先,垃圾填埋场经过修复治理后,即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综合开发利用,将需要20年以上的稳定化过程缩短至2年时间内,可大大节约长期维护管理费用。

第二,垃圾填埋场采取好氧降解快速稳定技术进行修复治理,是减少温室气

体排放的措施之一,以色列的Taibee填埋场,C02减排量(可实现CO2减排14万吨)已获得《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许可上市交易。因此,对于垃圾填埋场治理,可以减少CO2排放量,这在全球范围内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有着非常积极的经济意义。

第三,治理后的填埋场土地,由于污染和安全的问题已彻底解除,能够释放被污染的土地资源,符合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场地迅速实现复合利用用于公园建设,降低成本土地资源,也使需要20年以上时间闲置的场地在2年之内即可进行开发利用。

第四,该场地治理并建设公园等设施后,将使场地近周的环境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周边土地利用价值将会显著提升,周边土地的可利用性也将大大提高,使区域土地资源整体利用效果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城市建设与管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应用实例

1.实施背景

金口垃圾填埋场位于武汉市张公堤城市公园西段,1998年为解决汉口地区的垃圾出路而兴建,日处理垃圾2000余吨,为当时武汉最大垃圾填埋场,长年的垃圾掩埋让这片土壤中积聚了大量的重金属、水质污染物,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垃圾场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市政府决定提前关闭金口垃圾填埋场。金口垃圾场累计填埋垃圾量约为503万立方米,2005年6月,这座当时武汉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提前“退役”。关闭后这里依然臭气刺鼻,成为周边居民投诉的焦点。2.治理前的概况

金口垃圾填埋场关闭后,未进行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封场,仅进行了较为简易的覆盖和撒种草籽绿化的工作,局部填埋年限较长的区域种有少量树木。由于该场建设年代较为久远,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套水平均较低,防渗方式为夫然粘土层防渗,填埋沼气采取沼气井导出直接排空,垃圾渗滤液收集后经过简单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场区内污水处理系统已基本失去功能,填埋区域建有沼气井约100座,部分沼气井已损毁,填埋场严重影响周边环境。

场地污染物主要为:垃圾层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介于7%与10%间,

污染成份主要为NH3-N氮化物与氯化物污染;填埋区内甲烷浓度较高,甲烷浓度介于4.3%-62.6%之间。

3.系统结构

好氧生态修复技术系统主要由5部分组成:气体系统、液体系统、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动力及辅助系统。

1)气体系统

气体系统包括注气/抽气系统和气体净化系统,也是该技术的核心系统。气体系统是指为了实现垃圾填埋场的好氧修复,向垃圾堆体中注入空气,并将反应生成的垃圾填埋气体抽取出来,处理达标后排入大气中,从而保证正常的好氧修复工艺和物质循环的系统。

清洁空气经注气风机加压进入配气站,分配到各二级管道中,最终注入到垃圾堆体。空气加压后温度升高,需经换热器降温。

堆体内的气体经过气水分离后进入抽气风机,由风机抽吸至气体净化器进行洗涤、消除异味,最终排放至大气。

抽气、注气管道设置流量计和压力表,现场显示瞬时流量、累积流量以及气压,并将信号远传至中控室上位机中。

此外,为了实时监测垃圾堆体内气体浓度,监测井中布设气体采样管,并通过AEMS分析气体成份及浓度,为抽气、注气设备运行提供数据支持。气体成份及浓度监测数据远传至中控室上位机。

气体系统工艺流程图如下:

气体系统工艺流程图

气体系统设备区

①抽气/注气子系统

注气子系统作用是通过注气风机将空气通过管路注入注气井中,以提高垃圾

堆体的含氧量、保证好氧修复正常进行和加速堆体降解。

抽气/注气子系统风机设备

抽气子系统作用是抽取好氧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垃圾填埋气和未参与反应或过量的空气。

两者相结合组成一个空气循环系统。

为了防止管道积水、堵塞,抽气、注气子系统可根据工作情况相互切换使用。

抽气、注气井是气体进出填埋场堆体的通气口,井内设置抽注气三级管道、温湿度监测套管。其中,注气井设1根注气管道,抽气井设1根注气管道、1根

温度检测套管。

抽气/注气子系统管路

抽气/注气子系统管路

此外,为了对垃圾堆体内部进行检测,填埋场区设置综合监测井,井内设1根温湿度监测套管、1根气体采样套管。

②气体净化子系统

抽气子系统抽出来的混合气体,通过风机送至气体净化系统进行处理。气体净化系统主体为多级填料湿式净化塔,混合气体在塔内经过喷淋洗涤、降尘、降温和脱水后排入下一级处理单元。塔内脱水填料层是净化塔的核心组成部分,起到分离气液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拦截废气中粉尘、颗粒物和絮状物。多级填料湿式净化塔为圆形塔体,由贮液箱、水泵、填料层、喷淋段、进风段、布气层、支撑层、脱水填料层、出风段和排水系统等组成。

经多级预处理后的混合气体,存在可能的臭味污染问题。本工艺采用把异味控制器安装在多级填料湿式净装置出口和烟囱之间的管路中的办法,异味控制器内的粒子为天然植物脱臭分子,该粒子通过分子间非极性相互作用与臭气分子发生非共价结合,从而大大稳定该类分子,降低其活性与刺激性,从而达到彻底去除臭味的效果。经异味控制器处理后的混合气体通过离心风机引高至15米进行高空排放。

气体净化子系统工艺流程图

2)液体系统

液体系统包括渗滤液收集和回灌系统。垃圾堆体内产生的渗滤液,通过潜污泵抽吸至收集池中,经过药剂调理达到回灌使用条件,再用输送泵回灌到垃圾堆体中,降低渗滤液外排处理负荷和费用。

为避免垃圾开挖恶臭肆逸,有效保证渗滤液自然收集,收集井采用竖向收集形式,四周钻梅花孔,包裹长丝土工布,通过浮球液位开关,控制潜污泵定期抽排渗滤液至收集池存储。

渗滤液收集井

渗滤液经过PH值调理后,达到回灌要求,经过泵输送至垃圾堆体内。末端管道采用横井方式布设在垃圾堆体浅层,管道四周采用碎石填充,横井管道底部开梅花孔,让渗滤液以滴灌、渗流方式均匀回灌。

药剂调理罐

3)监测系统

通过先进的专用监测仪器,对垃圾堆体的温度、湿度、气体成份(LFG,包括CO2、CH4、O2、H2S等)和气体液体流量进行监测分析,并提供至中控室;

温湿度监测子系统:将温湿度探头置入钻井中,根据垃圾堆体深度按上、中、

下位置布设探头,经过数据采集器以GPS无线方式传输至中控室,实现实时、在线监控;

气体监测子系统:在综合监测井内敷设气体采样管道,引至集中的气体监测分析仪,得到垃圾堆体内气体成份和浓度。采样频率可以设置,采集数据可以上传至控制室。

气体监测分析仪

沉降监测子系统:在修复区中间隔25m均匀布置沉降观测点,定期测量沉降数据,通过沉降趋势可以判定垃圾堆体的稳定性。

4)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好氧修复运行管理的核心。所有的监测信息和参数及时地被记录下来,专用软件对这些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运算,然后,根据预设条件,得出最佳设备和设施运行参数,并由自动控制系统对设备和设施进行自动调节。

控制系统处理的主要监测数据包括监测系统所检测的全部项目:垃圾填埋场的温度、湿度、垃圾填埋气产量及主要气体成分(CO2、CH4、O2、CO、H2S 等)。

控制系统主要控制的设备和设施及参数主要包括:渗滤液的注入量和注入速率、渗滤液的抽取量和抽取速率、渗滤液的正常存储量、空气注入系统注入空气的量和压力、空气抽取和排放系统抽取空气的压力和量等。

根据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对功能设备、气体净化器、渗滤液泵等进行智能运行控制,以实现最佳运行效果。

主要由风机、泵等设备的控制系统组成。

潜污泵置于渗滤液收集井中,通过浮球液位控制,可以现场手动操作控制及自动控制2种方式。

阀门转换器,根据工艺控制需要,抽气、注气管路需要定期的进行切换,通过现场手动控制箱及远程中控室画面控制电动蝶阀组切换工作状态,实现管线切换功能。

风机系统是好氧生态修复的主要工艺设备,用电负荷大,采用现场就地控制及远程中控两种方式,变频调控风机转速,实现抽气注气风量的控制。

高度的自动化控制,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管理工作轻松便捷、扁平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运行成本。

5)动力及辅助系统

动力及辅助系统对整个系统提供动力和辅助功能,以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4.实施效果

1)有机质含量

垃圾中有机质含量由修复前的12.40 %~13.38 %下降至修复后的9.07 %~10.23 %,为垃圾稳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垃圾有机质平均降解趋势图

2)CH4浓度

CH4浓度平均值由修复前的11.3%~32.7%下降至修复后的0.6%~1.0%,CH4浓度最高值由修复前的50.2%~60.6%下降至修复后的2.7%~3.6%,经修复后气

体中的CO2、CO、H2S等气体浓度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提高了气体中O2的浓度,大大改善了空气质量。

气体浓度平均降解趋势图

3)地面沉降

垃圾堆体修复前地面沉降未达到稳定,修复过程中累积沉降51.73cm,修复后垃圾堆体基本趋于稳定,为用作公园等建设场地提供了条件。

地面沉降趋势图

金口垃圾填埋场治理前后数据对比表

序号项目修复前修复后

1 有机质含量12.40 %~13.38 % 9.07 %~10.23%

2 CH4浓度平

均值

11.3%~32.7% 0.6%~1.0%

3 CH4浓度最

高值

50.2%~60.6% 2.7%~3.6%

4 地面沉降未稳定,修复中累积沉降

51.73cm

趋于稳定

5 渗滤液COD 2327.3 mg/L~3034.2 mg/L 248.2 mg/L~453.9 mg/L

6 渗滤液BOD 1065.2 mg/L~2271.6mg/L 124.6 mg/L~197.1mg/L

通过好氧生态修复技术对武汉金口垃圾填埋场修复治理2年后,该垃圾场的堆体有机质含量、场区空气质量、填埋气体浓度、堆体沉降指标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场地利用技术要求》规定的“中度利用”要求。

填埋场场地利用标准一览表

项目低度利用中度利用高度利用

利用方式人与场地非长期接

触,主要包括草地、

林地、农地等

人与场地不定期接触,

主要包括小公园、运动

场、运动型公园、野生

动物园、游乐场、高尔

夫球场等

人与场地长期接触,

主要包括学校、办公

区、工业区、住宅区

利用范围草地、农地、森林公园一般仓储或工业厂房封场年限/a 较短,≥ 3 稍长,≥ 5 长,≥10

填埋场有机质含

稍高,< 20% 较低,< 16% 低,< 9%

地表水水质满足GB3838相关要满足GB3838相关要求满足GB3838相关要

堆体中填埋气不影响植物生长

甲烷浓度≤5% 甲烷浓度5%~1% 甲烷浓度< 1%

二氧化碳浓度<1.5%

场地区域大气质量-- 达到GB3095三级标准

达到GB3095三级标

恶臭指标-- 达到GB14554三级标准达到GB14554三级标准

堆体沉降大,>35cm/a 不均匀,(10~30)cm/a 小,(1~5)cm/a

植被恢复恢复初期(以草本植

物生长为主)

恢复中期(出现了乔灌

木植物)

恢复后期(植物生长

旺盛,包括各类草本、

花卉、乔木、灌木等)

金口垃圾填埋场过去是一片废弃的土地,上面杂草丛生,可见塑料、布袋、橡胶等垃圾,垃圾场内有绿色的污水,顺着小沟渠流向低洼地带,散发阵阵腥臭味。

金口垃圾填埋场周边有银湖御园、银湖鑫城、卧龙丽景湾等近10个楼盘,周边居民约10万余人。垃圾场里垃圾堆成山,周边居民经常可闻到阵阵臭味,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金口垃圾填埋场经修复后极大改善垃圾填埋场及其周边的环境状况,彻底消除垃圾长期堆填可能给周边居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金口垃圾填埋场项目已于2014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合格标准,并在修复完成的项目上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这一项目让武汉市从巴黎捧回“C40城市气候领袖奖”的“最佳固体废物治理奖”。

修复前

修复后

金口垃圾填埋场经好氧生态修复技术治理后,由昔日脏乱不堪,路人掩鼻而过的垃圾场,已经变成了景色秀美的城市景观。

垃圾填埋场:世界最大的生态修复案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012203166.html, 垃圾填埋场:世界最大的生态修复案例 作者:曹丽陈娜胡朝辉廖朱玮陈朱琦 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6年第03期 本文介绍了武汉市金口垃圾填埋场502万立方库区通过好氧生物反应器,加速老填埋场稳定化的生态修复技术。这一工程是世界范围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老填埋场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修复后的填埋场减少了对周边的环境污染,成为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场址,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引言 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的出路,大都以填埋作为最主要的方法。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技术的制约,很多大中城市初期投资建设的填埋场未按卫生填埋场的标准进行设计,后期亦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因此出现了一个只有在我国才有的概念——存量垃圾,即堆放于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和不达标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中的生活垃圾。 根据《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有卫生填埋场、简易填埋场和以填埋为主的综合处理场共计1549座,总占地面积36262公顷,综合处理能力421776吨/日。而在未来的5-15年内,将有1469座填埋场陆续被填满。除此之外,各地还存 在着大量小规模的垃圾堆放点。这些“存量垃圾”正在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安全问题。比如,填埋气中含有甲烷和硫化氢等,不但带有难闻的恶臭,还会引发温室效应、污染大气,带来爆炸和火灾等安全隐患;垃圾渗沥液中更是含有大量的氨氮、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及土壤,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原有的填埋场已从城市边缘变为城市的中心或居住区,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正在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制约因素。 国家技术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50869-2013)规定:“填埋场土地利用前应作出场地稳定化鉴定、土地利用论证。”但是在自然状态下,老填埋场的存量垃圾稳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至少需要50-100年。因此,如何对老填埋场进行有效治理,使其在短期内快速转化为安全稳定、可以利用的建设用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发【2010】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工作意见》指出,各省(区、市)要开展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和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排查和环境风险评估,并制定治理计划。国务院于2012年4月19日转批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将存量垃圾的治理列入生活垃圾无害化的六大重点任务之一,明确提出了对垃圾简易处理或堆放的设施和场所进行整治,对已封场的垃圾填埋场和旧垃圾场要进行生态修复、改造的建设任务。“十二五”期间,预计实施存量垃圾治理项目1882个,其中不达标的填埋场改造项目503个,封场项目802个,非正规堆放点治理项目577个。国务院在2012年128号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

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及建议

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及建议 摘要: 多年来,我国北方草地生态主要由于超载的人口,加上不适宜的追求眼前利益的政策引导,滥垦、滥牧、滥采、滥伐,造成大面积的草地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恶化。文章阐释了草地沙漠化的成因、现状;提出了必须由国家高度重视治理、全民行动、长期坚持治理才能解决草地生态问题及遵循客观规律保护建设利用草地,恢复自然生态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草原生态;恢复;草地沙化 草原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全球草原总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3。草原是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但却养育了全球近1/3的人口,人们的食物结构中有11.5%来自草原。同时,草原又具有保护陆地生态环境多样性、减少沙尘危害、减少水患、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但是,在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干扰以及近年来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全球有近一半的草原已经退化或正在退化。草原退化已成为当今全球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 1 草原沙化原因及现状 1.1 草原沙化是自然现象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 草原是介于荒漠与夏绿阔叶林带之间的地区,草原上的植物属于夏绿旱生性草本群落类型。草原气候的特点在于比夏绿阔叶林带干旱,但比荒漠要湿润。如果气候持续比原来更加干旱时草原便向荒漠过渡,这就是荒漠化的过程。沙漠化是一个环境退化现象。地质时期形成的沙漠,有的一直处于裸露状态,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即是如此。另一类沙漠,主要是平沙地,被后来出现的黄土层和土壤层所覆盖,处于潜伏状态。这种被埋藏在地表以下的粉沙,被称作“古风成沙”。由于人类将森林伐尽,将野草烧光,其结果是将地表土搞得支离破碎,在表层土薄的地方,地下潜伏的粉沙便暴露出来。由于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季风强烈,地下暴露的粉沙便四处吹扬,形成地表沙层,聚起沙丘。于是原先的草地、耕地变成了现在的沙漠。中国北方的许多沙漠都是人造沙漠,如毛乌苏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等。人造沙漠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存在,在非洲、美洲分布广泛。草地的沙漠化使大气侯变得干燥,土地滋生能力

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矿坑花园(经典的生态修复案例)

矿坑花园位于上海植物园西北角,通过绿环道路和辰山河边主路与整个植物园相连。辰山采石坑属人工采矿遗迹,20世纪以来采石,南坡半座山头已被削去。为保护矿山遗迹,加快生态矿山、美化环境建设,结合上海辰山植物园的建设,这里被批准建设成为一个精致的、有特色的修复式花园。 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工业活动,采石业伴随着漫长的文明进程而发展,见证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掠夺和破坏。采石工业剥离表层植被,剧烈改变地形,造成水土流失、景观破坏和生境破碎化,是生态退化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类型。矿坑花园总体面积为4.3公顷左右,由高度不同的四层级构成:山体、台地、平台、深潭。其中,山体表面较平整无层次且风化相对严重,无明显纹理和凸凹,无裂纹,立面有直开的矩形通风口,显突兀。台地上植被茂盛,靠近岩壁的位置现状留有洞库的出入口6个;平台部分为采石留下的断面,地势较平,边缘地区有生长良好的水杉林;深潭面积在1公顷左右,与平台层高差约52m,潭水清澈,有自然形成的岛屿和植被带来一丝生机。

这样一个项目中,设计师面临很多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修复严重退化的生态环境。场地内植被稀少,物种贫乏,岩石风化、水土流失严重。第二个挑战是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矿坑遗址的景观价值。因此,如何重新建立矿坑和人们之间的恰当联系成为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设计师选择了同时用“加减法”应对采石矿坑特殊形态的生态修复设计原则:采取“加法”策略通过地形重塑和增加植被来构建新的生物群落。针对裸露的山体崖壁,设计师

没有采取常规的包裹方法,而是尊重崖壁景观的真实性。在出于安全考虑的有效避让前提下,设计师采取了不加干预的“减法”策略,使崖壁在雨水、阳光等自然条件下进行自我修复。对于存留的台地边缘挡土墙,设计师用锈钢板这种带有工业印记的材料,对其进行包裹,形成有节奏变化和光影韵律的景观界面。

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根据有关统计报告,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每个城市人一天要产生1到1.2公斤的垃圾。而100万人的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就有1000吨,这1000吨是什么概念你可能想象不到,其实就相当于大型货轮的排水量。我们每天制造出那么多垃圾,之后我们把它丢入垃圾桶内。然后它会被送到垃圾分类的地方,分类之后可以填埋的垃圾再进行垃圾填埋。而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个大型的垃圾填埋场。但是真的垃圾填埋完就没事了吗?其实不然,填埋的垃圾还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不进行妥善的无害化处理和后续的生态修复,这片一千多亩的土地就会变成无法利用的废地,还会继续危害周围的生态环境。 一些研究者跑到工业时代开始以后的垃圾填埋场打洞,把里面的东西挖出来看看。发现,经过几十年至一百多年的填埋,除了部分有机质分解了以外,其它基本都保持原貌。我们现在填埋的垃圾,要分解成泥土样的东西,恐怕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可能实现目前,中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还很不好,这给垃圾的再利用和污染的管控都造成了许多麻烦。大量的可回收垃圾被迫与低价值的不可回收垃圾混合,极大地降低了其利用价值。每年因垃圾分类不妥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百亿元。 而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是指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污染的土壤上,而该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元素具有特殊的吸收富集能力,将植物收获并进行妥善处理后即可将该中污染物移出土体,达到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目的。因为垃圾填埋场填埋的主要是城市生活垃圾,是可供植物生长的良好有机肥源。通过植物生长,既起到固土保水,降

低垃圾土容量,改良土质的作用,又提高了土壤对植物的供水,供肥能力,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植物修复以其良好的净化效果、独特的经济效益,能耗低,简单易行以及有利于重建和恢复良好的生态系统等特点。 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会有大量的垃圾填埋场被大量的关闭,而现在使用的垃圾填埋技术会被逐渐低淘汰掉。这些垃圾填埋场被迫需要一个后续的处理,而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工程为我们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当然,修复垃圾填埋场只能避免原来的垃圾填埋造成的污染,而要妥善地处理垃圾,还需要大力推广垃圾分类机制,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污染治理中来。

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老日根村在全村范围内集中开展草原生态环境 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针对全村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部分社鼠害严重的现状,根据镇委、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村“两委”决定今冬明春在全村范围内开展草原生态卫生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到2010年6月底,全村草原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牧民定居点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善,实现冬春草场无鼠害目标。 二、主要任务及整治区域 (一)主要任务。各社要以此次整治活动为契机,全面动员、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劳力、集中力量,充分利用捕鼠夹等工具,采取多种方式随时、随地灭治,进一步加大对草场鼠害灭治工作,做到防治一片、控制一片、巩固一片,最终实现冬季草场无鼠害。对户与户交界的鼠害防治区域要相互延伸,户与户交界的防治区域相互延伸10米,做到不留“死角”,灭治效果明显。 (二)整治区域。根据镇委、镇政府的安排,我村的草场重点鼠害灭治面积要达到10万余亩(其中包含药物灭治4万余 (三)继续加强草原环境卫生整治。各社要集中时间,积

极清理、填埋、平整公路两侧、房前屋后、草场的垃圾、碎石、废弃垡墙、废弃土坑等。对生活垃圾清理做到日产日清,定点填埋;对牲畜圈舍内的粪便要及时处理,进行定期清扫、消毒,并做好草场施肥;对废弃土筏墙、废弃土坑要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平整,要做到无坑洼、无严重积水。通过力口强草原环境卫生整治,使人居环境和草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实施步骤 此次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12月10日至12月15日) 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建立组织机构,并按照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集中整治阶段(2009年12月16日一2010年5月30 日) 各社要集中灭治冬春草场鼠害和整治冬春草场、牧民定居点、道路两侧等环境卫生,打一场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完成规定的整治任务。 (三)总结整改阶段(2010年5月31日一6月25日) 先由各社负责进行初验、自查,尽快查漏补缺,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6月中旬由村“两委”对全村草原生态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总结评比,对整治效果明显的社进行表彰,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社进行处罚。

垃圾填埋好氧生态修复案例武汉景弘环保

垃圾填埋场好氧生态修复技术 一、公司简介 武汉景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注册资本1.38亿元,是新三板系统成份指数样本股,股票代码为430283。公司涉足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等三个环保领域,是通过立足自身核心技术研发,可为用户提供综合治理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拥有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专项乙级设计资质和环保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有:环保工程咨询、环保工程设计、环保工程总承包、环保设备设计制造及安装、环保设施运营及管理。 景弘环保作为综合型高新技术企业,拥有30余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其中研发的多项环保领域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包括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技术、依托国家863计划,治理PM2.5的“静电激发袋式除尘技术及设备”、同香港科技大学合作,联合研发的革命性的新型污水处理“SANI技术”等。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团队,有着丰富的大型建设工程管理和项目实施经验。同时,公司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和融资背景。作为在全国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挂牌的上市公司,公司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公司债券、通过海外金融机构发行债券等途径进行大额融资。 景弘环保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注重企业文化及团队建设。“呵护碧水蓝天,捍卫景秀家园”是景弘环保不懈的追求,景弘环保志在把更多更好的环保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带到客户身边。 二、技术简介 1.技术原理 好氧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在好氧条件下加速垃圾的生物降解,以达到对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目标的成套技术。 好氧生态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垃圾填埋场视为一个巨大的容器,在填埋堆体中埋设注气井、注液井和排气井,使用高压风机,通过管道和注气井,向垃圾填埋场中注入空气,空气中的氧参与垃圾中有机质的降解反应,在氧气和水的参与下,通过以好氧为主的生物反应、生物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使

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的生态研究

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的生态研究 一、研究草原生态恢复的重要性 草原资源是我国生态系统中天然形成的最有价值的生态屏障,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另外,它的生态功能也表现在调节气候、改良土壤、增肥地力、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等方面。 草原是蒙古民族生命之根,对游牧民族来说,草原是他们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他们生存的根本,蒙古民族关于保护爱护土地、草原的思想意识、法律法规及其贡献等都来自于蒙古民族把草原看成其生命之根的优良传统。草原生态恢复有利于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草原、植被是五畜的食物来源,从而只有草原生态得以恢复才能为五畜提供足够的食物,草原畜牧业才得以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的恢复给游牧经济提供存在和发展的空间,而作为经济基础的游牧经济的发展则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游牧文化提供和奠定了存在和发展的坚定基础。因此可以说,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对于保护和发展蒙古民族传统游牧文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由于草原多集中于西部和北部,地势高,土壤多呈沙性,沙源丰富,易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再加上多年来的超载过牧,我国的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目前我国90%的可利用草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沙化、退化和盐渍化的草原面积已经达到了1.35亿hm,出现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水位下降甚至断流、湖泊干涸、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以及沙尘暴次数增加等现象。草原生态“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生态系统恶性循环、逆行演替,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退化,使人类陷入了自身导演的生态困境之中,已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不仅使草原地区及其屏障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且更直接的影响是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甚至引发粮食安全问题。天然草地畜牧业是西部草原地区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牧区经济发展主要靠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使广大牧民丧失了基本生产生活资料,使得生物生产力降

环境生态修复案例

环境生态修复案例 1、可爱的蜣螂 1778年,英国人把7头公牛带到了澳大利亚,后来越来越多的牲畜被带到了那里,适宜的草场和气候使得牲畜大量繁殖,肥美的草场顿时拥挤起来,但是大量的粪便却成了令人头痛的问题,臭气熏天、蚊蝇滋生,使得当地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1960年,澳大利亚开始引进蜣螂。1968年―1982年共引进欧、亚、非等地的蜣螂45种,蜣螂不仅能够快速地清除地表的动物粪便,还可以控制粪便中蝇蛆的数量,破坏寄生虫的传播,不让其大量繁殖、传播疾病;同时它们把粪便埋入土中,为植物生长供给了养分。 2、植树造林 2019年6月17日就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纪念大会暨荒漠化防治国际研讨会中报告得出呼伦贝尔沙地治理概况截止2018年底,通过植树造林治理沙地795.32万亩。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市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917.58万亩,较2004年呈现持续缩减、效果明显的良好态势。植被盖度由原来的不足5%增长到32.5%以上,半固定沙地由原来的不足20%增长到41.66%以上,封育区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其实森林的作用不仅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有很大的作用对于修复生态环境,比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气候,消减噪音,吸收有毒气体和检测大气数据以及阻滞粉尘等作用,因此保护树木,植树造林是

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3、家禽的食物 1943年,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长期的干旱天气加上水患,给蝗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全国多地爆发蝗灾,遮天蔽日的蝗虫不断地吞噬着农作物,从人们的口中夺去那少的可怜的口粮。到了60年代末期,我国终于告别了蝗灾频发的历史,不过主要的治理手段仍是化学农药。随着化学农药的滥用,问题逐渐暴露出,生态被破坏,天敌被“误杀”,蝗虫产生耐药性,反而导致蝗灾发生频率再次上升。这时,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了“生物防治”,于是首先登场的便是最近大家熟知的鸡、鸭、等家禽。这些家禽不但吃蝗虫,还能卖钱增加经济效益。从而对生态修复产生了很大的意义。 4、水葫芦的天敌 我国在1901年将水葫芦最为花卉引入中国,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将水葫芦作为猪饲料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普遍推广,但是这将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地破坏,由于水葫芦的繁殖能力非常的强,并且会遮住阳光使得水面下的植被不能正常生长,造成水下生物食物链破坏从而使而水生动物死亡,在人们想尽办法去铲除水葫芦的时候,一位来自于乌干达的昆虫学家学家詹姆斯-奥格旺使用象鼻虫来消灭水葫芦,在投放象鼻虫五年后维多利亚湖里的水葫芦得到了控制,维多利亚湖又恢复到了往日的生机

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策略---以南昌市麦园垃圾场为例(1)

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策略 ---以南昌市麦园垃圾场为例 摘要:地球上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然而垃圾填埋场却占去了大量土地,成了地球伤疤,通过生态修复解决环境问题已刻不容缓,这将是环境治理的大趋势。最近这些年,垃圾处理已成为建设城市和整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国家开始把眼光投向垃圾资源化和景观化利用的研究,把垃圾填埋场视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用地、一种珍贵的土地资源,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将垃圾填埋场资源化和景观化,实现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景观改造;土壤修复;可持续发展 1选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根据2015年发布的《土十条》,土壤修复是继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之后又一个环保时代课题。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以填埋为主,不仅影响周边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等,还会对附近居民产生急性和慢性的有毒危害,进一步引发一连串的疾病[1]。同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垃圾填埋场逼近市区,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这些已到库容量的垃圾填埋场或者已废弃垃圾填埋场,如果对它们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绿化,不但能降低污染,缓解人地矛盾,还可以为居民创造新的美丽景观和游玩空间[2]。 南昌麦园垃圾处理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方向的南昌经开区蛟桥镇双岭村境内,距离市区约15千米,占地面积106.73公顷(其中填埋库区占地65.49公顷)。根据对国内外垃圾场生态修复理论的研究以及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垃圾场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的理论及经验,并在其指导下进行南昌麦园垃圾场的现状分析,提出一套更加适合该垃圾场循序渐进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模式,打造一个全新且有生命的多功能生态公园,也是为了让人们反思对大自然的伤害并有所改正。麦园垃圾场的生态景观改造对土地资源再利用、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对南昌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以及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都有重大意义,希望对麦园垃圾场以及其他待改造的垃圾场今后的生态景观改造提供借鉴与参考价值。 2.3项目概况 南昌麦园垃圾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方向的昌北开发区蛟桥镇双岭村境内,背靠梅岭国家森林公园,面向南昌市区,离南昌市西外环高速公路和铁路不足500米,距市区约15

XXX县垃圾填埋场及封场生态修复技术方案

XX县垃圾填埋场及封场生态修 复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一、XX县概况 (1) 二、地理位置与气候 (1) 三、行政区划 (2) 四、项目背景 (3)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 一、填埋场概况 (5) 二、现状问题分析 (8)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9) 第三章填埋场封场及生态修复编制依据及规范 (10) 一、编制目的 (10) 二、设计依据 (10) 二、设计标准和规范 (10) 三、设计原则 (11) 第四章填埋场封场工艺方案比选 (13) 一、填埋场封场工艺方案介绍 (13) 二、填埋场封场方案比选对照表 (16) 三、填埋场封场方案比选对照表 (18) 第五章垃圾堆放场封场及生态修复综合技术方案 (21) 一、堆放场面层垃圾分选处置 (22)

二、填埋场可燃性垃圾外运及处置方案 (31) 三、填埋场垃圾挡坝的建设 (33) 四、填埋场整体封场及生态修复 (36) 五、生态修复后的植被的管养及维护 (42) 六、封场后垃圾渗滤液处置提升改造 (48) 七、填埋场填埋气收集及处理系统建设 (53) 八、填埋场封场后环保监测方案 (55) 第六章工程投资费用估算 (59) 一、填埋场垃圾分选处理费用 (59) 二、可燃类垃圾外运及处置费用 (63) 三、填埋场封场建设费用(包含垃圾坝建设、填埋场封场、渗滤液处理站提标改造、开方燃炬系统) (67) 四、填埋场封场及生态修复总费用 (69) 五、后期运营管养费用(渗滤液处理、绿化管养、环境监测) .. 70 第七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73)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XX县概况 XX县是福建省福州下辖县,是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一批沿海开放县,“中国橄榄之乡”和福建省著名侨乡,素称“八闽首邑”。1913年由闽县和侯官县合并而成。位于福建省福州西南侧,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县内著名景点有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昙石山文化遗址、雪峰寺、马岚山、十八重溪风景区等。 截至2010年末,XX县下辖15个乡镇街道(1个街道、8个镇、6个乡)313个行政村(居),县人民政府驻甘蔗街道。常住人口为66.2万人,以汉族为主,有畲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旅居国外华侨11.6万人,港、澳、台同胞5.5万人,是福建省主要侨乡之一。 二、地理位置与气候 XX县是福建省福州下辖县,是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一批沿海开放县。位于福建省,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县内著名景点有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昙石山文化遗址、雪峰寺、马岚山、十八重溪风景区等。 XX县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XX县境内年平均气温14.8℃~19.5℃。一年中,以7~8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3.6℃~29.3℃;12月至翌年2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6℃~

山东省威海市华夏城矿坑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

山东省威海市华夏城矿坑生态修复及 价值实现案例 (一)案例背景山东省威海市华夏城景区位于里口山脉南端的龙山区域,原有生态环境良好,风光秀丽。上世纪70 年代末,龙山区域成为建筑石材集中开采区,先后入驻了26 家企业。经过30 年左右的开采,区域内矿坑多达44个,被毁山体3767 亩,森林植被损毁、粉尘和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问题突出,导致周边村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区域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和受损严重。 2003 年开始,威海市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资本融合”的模式,对龙山区域开展生态修复治理,由威海市华夏集团先后投资51.6 亿元,持续开展矿坑生态修复和旅游景区建设,探索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体规划、一体实施、一体见效”。经过十几年的接续努力,龙山区域的矿坑废墟转变为生态良好、风光旖旎的5A 级景区,带动了周边村庄和社区的繁荣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2018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华夏集团生态修复项目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 来”。

(二)具体做法 一是明晰产权,明确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的实施主体。2003 年,威海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生态威海”发展战略,把关停龙山区域采石场和修复矿坑摆在突出位置,将采矿区调整规划为文化旅游控制区,同时引入有修复意愿的威海市华夏集团作为区域修复治理的主体。华夏集团先后投入2400 余万元用于获得中心矿区的经营权、采矿企业的搬迁补偿和地上附着物补助等,并租赁了周边村集体荒山荒地2586 亩,明确了拟修复区域的自然资源产权。随着生态修复的不断推进,华夏集团将修复与文旅产业、富民兴业相结合,通过市场公开竞争方式取得了223 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其中150 亩用于建设海洋馆、展馆等景区设施,73 亩用于建设与景区配套的酒店,为后续生态管护和景区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是开展矿坑生态修复,将矿坑废墟恢复为绿水青山。华夏集团根据山体受损情况,以达到最佳生态恢复效果为原则,分类开展受损山体综合治理和矿坑生态修复。通过土方回填、修复山体,针对威海市降水较少、矿坑断面高等实际情况,采用难度大、成本高的“拉土回填”方式填埋矿坑、修复受损山体,最大程度减少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恢复自然生态原貌。通过修建隧道、改善交通,针对部分山体被双面开采,山体破损极其严重、难以修复的情况,经充分论证,规划建设隧道,隧道上方覆土绿化、恢复植被。通过拦堤筑坝、储蓄水源,对于开采最为严重的矿坑,采用黄泥包底的原始工艺,修筑了35 个大小塘坝,经天然蓄水、自然渗漏后形成水系,为

干旱半干旱草原谐适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验示范研究

草原生态脆弱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验示范研究 一、立项背景 1、草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牧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4%。草地资源丰富,但由于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径流模数小,干旱半干旱区约占牧区面积的60%以上,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呈明显的地带性特点,造成水土资源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使得草原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在区域上表现出不同的演变趋势和发展模式。 2、脆弱草原生态系统的可逆性与谐适性 牧区由于大面积超载过牧和人类不合理利用及气候影响,使原本生态脆弱区,退化为荒漠化草原生态系统。从治理角度出发,沙退化草原采取措施后可加速其逆转。依据植被地带分布规律和自然条件,应用草原生态环境的谐适性基本原理,依靠草地自我修复能力,逐步恢复和发送草原生态环境。 3、现阶段,草原严重超载和退化情况下,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维护草原生态平衡重点是解决饲草料供给,如仅依靠轮牧、禁牧、休牧等维护性的措施,难以大幅度提高草原饲草供给能力和有效地保护草地资源永续利用。必须采用先进的水利技术措施,发展灌溉饲草料地和人工草地,极大地提高畜牧业第一性生产力。但区别于“草原垦荒”等破坏草原生态的无政府生产方式。是在可持续利用原则和水土资源有保障的条件下,通过能源、物源转换,确立畜牧业生产结构发展模型,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谐适性草原生态体系建立基础。 4、目前牧区草原畜牧业生产主要是依靠天然放牧养畜的单一生产结构形式,为改变草原生态环境,逆转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在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提下,需建立科学的种植、饲养、放牧等多元生产结构,采用先进的水利、水保综合技术集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谐适性牧区草原生态体系模式,促进牧区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5、根据牧区水资源短缺、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各异的实际,为

xx县垃圾填埋场与封场生态修复技术设计方案

xx县垃圾填埋场及封场生态修 复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一、**县概况 (1) 二、地理位置与气候 (1) 三、行政区划 (2) 四、项目背景 (3)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 一、填埋场概况 (5) 二、现状问题分析 (8)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9) 第三章填埋场封场及生态修复编制依据及规范 (10) 一、编制目的 (10) 二、设计依据 (10) 二、设计标准和规范 (10) 三、设计原则 (11) 第四章填埋场封场工艺方案比选 (13) 一、填埋场封场工艺方案介绍 (13) 二、填埋场封场方案比选对照表 (16) 三、填埋场封场方案比选对照表 (18) 第五章垃圾堆放场封场及生态修复综合技术方案 (21) 一、堆放场面层垃圾分选处置 (22)

二、填埋场可燃性垃圾外运及处置方案 (31) 三、填埋场垃圾挡坝的建设 (33) 四、填埋场整体封场及生态修复 (36) 五、生态修复后的植被的管养及维护 (42) 六、封场后垃圾渗滤液处置提升改造 (47) 七、填埋场填埋气收集及处理系统建设 (52) 八、填埋场封场后环保监测方案 (54) 第六章工程投资费用估算 (58) 一、填埋场垃圾分选处理费用 (58) 二、可燃类垃圾外运及处置费用 (62) 三、填埋场封场建设费用(包含垃圾坝建设、填埋场封场、渗滤液处理站提标改造、开方燃炬系统) (66) 四、填埋场封场及生态修复总费用 (68) 五、后期运营管养费用(渗滤液处理、绿化管养、环境监测) .. 69 第七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72)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县概况 **县是福建省福州下辖县,是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一批沿海开放县,“中国橄榄之乡”和福建省著名侨乡,素称“八闽首邑”。1913年由闽县和侯官县合并而成。位于福建省福州西南侧,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县内著名景点有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昙石山文化遗址、雪峰寺、马岚山、十八重溪风景区等。 截至2010年末,**县下辖15个乡镇街道(1个街道、8个镇、6个乡)313个行政村(居),县人民政府驻甘蔗街道。常住人口为66.2万人,以汉族为主,有畲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旅居国外华侨11.6万人,港、澳、台同胞5.5万人,是福建省主要侨乡之一。 二、地理位置与气候 **县是福建省福州下辖县,是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一批沿海开放县,“中国橄榄之乡”和福建省著名侨乡,素称“八闽首邑”。1913年由闽县和侯官县合并而成。位于福建省福州西南侧,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县内著名景点有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昙石山文化遗址、雪峰寺、马岚山、十八重溪风景区等。 **县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县境内年平均气温

对于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于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李旭东,孙喜光 辽宁省凤城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118100 摘要: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地球皮肤”的美誉。其生态、经济效益十 分明显。但是由于近些年全球范围内的粗放式经济发展及不恰当的生产方式给整个生态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致使包括草原生态系统在内的诸多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本文从极为基本的角度出发,对遭受破坏的草原生态恢复给予一点理论建议,希望在此项工作中能发挥一点作用。 关键词:草原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恢复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grassl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 work LI Xudong,SUN Xiguang Liaoning Province Fengcheng City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118100 Abstract: The prairi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and has a reputation of “Earth skin”. Its ecological, economic benefits are obvious. However, due to the ext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worldwide and improper mode of production to the entire ecosystem caused a very big impact, resulting in many ecosystems, including grassland ecosystem has been severely damaged. Starting from a very basic point of view, to give a little theory suggest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hopes to play a role in this work. Keywords: prairie ecosystem;producers;consumers;decomposers;recovery 1引言 草原,有着巨大生产能力的生态系统,是维系整个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一直处于转型阶段,致使大量传统粗放型生产模式依然存在,使得我国草原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的破坏。虽然局部好转,但是整体仍处于不断恶化的形势中[1]。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相关部门连续出台了多项措施,以遏制此种情况。但由于各地情况迥异,使得这项工作一直收效甚微。 理论很简单,但是付之于行动,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就如同实验室中生产某种产品很简单,可是一旦转入工业化生产,那就会遇到非常多的实际困难。为了减少这种实际生产中遇到困难,我们就从最为基本的理论开始,将其分析、细化,相信会有一定收获。 2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定义 无论是食物链分析、食物网分析还是能量金字塔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在宏观上都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分析问题。但是分析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究竟包含哪些内容,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到我们此项工作的完整性。如果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是片面的、不完整的,那么势必会造成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解决问题,结果还是事倍功半,不见成效。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很多人会只想到对于植被的恢复,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想到的。但这仅仅是一部分,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草原生态恢复新思路

草原生态恢复新思路 摘要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过度放牧及全球变化等原因,我国北方四大沙地植被严重退化,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国内外研究者围绕沙地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草原可持续性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然而,往往无法兼顾牧民收入和生态恢复的双重利益。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草原生态恢复的新思路—草原牧鸡,并在浑善达克沙地开展试验与示范。本文从草原牧鸡是否可行及为何开展草牧鸡两个方面展开综述,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草原牧鸡在浑善达克沙地的可行性,旨在为该创新思路的执行与示范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草原牧鸡;自由放养;生态恢复;可持续管理 中图分类号s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6-0037-02 0 引言 我国拥有天然草地近60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1.7%,约为全国耕地面积的3.2倍、天然林面积的3.4倍,是中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在缓解气候变暖、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长期的人为破坏及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草原退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口及牲畜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天然草场超载过牧严

重,可利用天然草地资源不断退化,导致草地生产能力降低,引发了土地沙漠化、碳汇丧失、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目前,已有90%的可利用草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严重威胁着国民的生存和国家的生态安全。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围绕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草原可持续性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如飞机播种、人工造林、生物网方格、舍饲轮牧、禁牧围封、季节休牧、人工草地建设、自然力修复等,然而,种种尝试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往往无法兼顾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利益,探寻生态治理新方法的任务依然艰巨。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以浑善达克沙地为试点,开展了新的探索,即草原牧鸡技术试验与示范推广,即示范推广放牧养殖各类小型禽类消费者(以鸡为主),控制大型消费者(以牛、羊为主)数量,改善经济结构,以期改善因牛羊过度啃食、践踏等引起的草原退化问题,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时保证当地牧民的经济效益。本文从草原牧鸡是否可行及为何开展草原牧鸡两个方面展开综述。 1 草原牧鸡的意义 1.1 草原牧鸡有利于提升草原固碳潜力,加快生态恢复步伐 草地是面积最大的绿色资源,具有固碳能力大、固碳成本相对低廉、固碳形式比较稳定、地球温度调节器等多重功能,是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保障。通过提高草地管理水平来增加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是一种低成本的固碳减排途径,其固碳形式稳

生态修复实践案例

生态修复实践案例 2018-02-12 17:20 公园 生态修复就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与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 本文与大家分享几则国外生态修复实践案例。 1、新加坡榜鹅水道公园 (Punggol Park) 榜鹅水道公园位于新加坡榜鹅镇,全长为4、2km。它原来就是一条跨越榜鹅镇的小型沟渠,现已成为新加坡最长的人工水渠。榜鹅镇原本就是新加坡东北边的一个偏僻小镇,而榜鹅水道的建设极大的推动了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并带动全镇迈向一座生态宜居之城。榜鹅水道由此被誉为“榜鹅威尼斯”。

榜鹅水道一共分为四个功能区:绿色画廊区、休闲娱乐区、遗产保护区与自然湾区。 在绿色画廊区内,游客可以悠闲地漫步,欣赏公园内的自然植被与野生动物。 在休闲娱乐区内,朋友或家庭可以在此聚会并享受沙滩时光,健身爱好者可以沿着水道两旁的绿道一边进行慢跑或骑行运动,一边欣赏周围的景色,同时设计者还设置了一个以水为主题的乐园,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嬉水的场所。 进入遗产保护区,人们可以瞧到榜鹅路旁的遗迹以及周边古老的大树,尤其为年老的居民带来怀旧的回忆。 而在自然湾区,游客可以聚集在一起欣赏美丽的滨水风光,同时也可以进多样化的休闲活动。

整个榜鹅水道的设计与施工都凸显了生态与环保的理念,原本的榜鹅水道由于水流动性不足,水质一直不能达到较高的标准。 设计师希望利用生态浮床与栽植红树林的方法净化水体,同时在水道两侧增加生态排水沟,使地表径流水在排入水道前进行净化。 另外为了解决水体含氧量偏低的问题,设计者还通过设置增氧泵与人工喷泉的方式增加水体的含氧量,从而使原本的死水转化为清洁水源,从而丰富了榜鹅水道的生物多样性。 在水道施工过程中,开凿水道时的废土也被重新利用,用于回填水道两侧的低洼地带。值得一提的就是,整个榜鹅水道公园内的慢行道均使用生态环保材料,连内部照明也全部采用节能灯。

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规划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得生态恢复规划 ——保定市无害化处理厂一、背景 (一)地理位置 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西康庄 (二)退化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得投入,对垃圾填埋场得需求量随之迅猛增加,其数量与规模也随之扩大。垃圾填埋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城镇建设发展得需要,但也给局部地区带来了一系列得环境问题,使原本生态价值很高得土地自然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威胁到城市得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影响空气质量,使周围植被生长受到抑制。现在存在相当数量得垃圾填埋场废弃地,对这些场地得生态进行恢复,景观进行重建将对城市空间景观与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深远得影响。 (三)对周围环境得影响 1、填埋气体对环境得影响: 1、1会加重温室效应; 1、2造成大气污染: 填埋气体导致其周边地区臭氧气体得形成,从而增加当地居民患癌得潜在可能性;其释放大量难闻得气体得成分中具有一定得毒性,因而也会对附近公众得健康构成危害; 1、3易于造成对植被得破坏: 生长于填埋场周边得植物,由于其根系附近得氧气直接被填埋气体所替换或者被甲烷氧化细菌所消耗,因而很容易窒息死亡。另外,高浓度得二氧化碳与填埋气体中得有毒微量气体成分也会影响到植物得正常生长; 1、4对地下水得污染: 一些挥发性得有机污染物可以随着填埋气体得扩散迁移到垃圾填埋场周围得地下水中,从而对地下水资源形成污染挥发性氢氧化合物得存在。 2、垃圾渗滤液对环境得影响: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较多得有毒成分,因此长期以来,这种渗滤液对周边地区得地表水与地下水得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垃圾渗滤液通常还能污染其周边地区得土壤与植被,并进而又给周边地区得植被重建与生态

6.4 草原生态环境的变化与保护措施

摘要 (2) 第一章前言 (3) 第二章新疆草原生态环境的现状 (3) 2.1新疆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3) 2.1.1草地的沙化、退化导致当地生产力急剧下降 (3) 2.1.2环境的破坏导致当地水土流失严重 (3) 2.1.3鼠害和虫害导致新疆草原生态恶化 (4) 第三章新疆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4) 3.1过度放牧的影响 (4) 3.2人为破坏现象比较严重 (4) 3.3降水偏少、气候干旱 (4) 3.4其他原因 (5) 第四章新疆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5) 4.1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5) 4.2水利基础设施急需建设 (5) 4.3积极发展节水农业 (6) 4.4提高鼠害的防治效果保护新疆草原的生态安全 (6) 4.5配套政策保障措施应补充到位 (6) 4.5.1环境恶化地区鼓励移民 (6) 4.5.2当地特色的牧区可适当的放宽草地的使用管理权限 (6) 4.5.3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政策,加大执法力度 (7)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草原对生态环境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我国新疆地区的草原辽阔、植被丰富,对当地的畜牧业发展和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滥砍滥伐现象以及草原退化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文章从现阶段新疆草原生态环境的现状出发,对新疆草原的沙化退化,虫害和鼠害以及环境的破坏进行了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过度放牧、人为破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从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建立基础水利工程,提高防治鼠害、虫害的力度,补充配套的政策法规这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草原;生态环境;变化;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