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简介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简介

中国药科大学继续

教育学院

本(专)科生毕业论文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简介

姓名:

学号:

专业:

提交日期:

目录

摘要 (4)

引言.......................................................... . (4)

第一章中药炮制理论的简述 (6)

1.1 中药炮制的发展及述 (6)

1.2 古代中药炮制的具 (7)

第二章现代中药炮制技术及设备简介 (8)

2.1 净制术 (8)

2.2 切制术 (9)

2.3炮制术 (9)

2.4包装及贮藏术 (10)

2.5 中药制剂新技术述 (12)

第三章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摘要;中药饮片加工历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中国古代人从开始使用中药材便开启了药饮片加工的历史。根据不同的中药性味特点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的加工,改善药物的性味功用服用口感,降低毒性增强药物效果,逐步形成完善的中药炮制学科。随着时代发展,中药炮制出现了更多种的形式,中药炮制的方法也随着现代中药炮制机械的出现有了很多调整。新的炮制设的出现使中药饮片的质量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证,生产得以大规模进行。

关键词:中药饮片炮制

引言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

的制药技术。

第一章中药炮制理论的简述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自从我们的祖先在生活、生产的实践中认识和积累了医药知识并形如使用和服用中药,便出现了最早的炮制,他们对药材进行最简单的洗涤、打碎、敲成小块等,类似今年我们所讲的净制与切(碎)制。

随着人类发现了火及对火的利用,人们学会了利用火加工食物,开始了熟食,积累一定经验后把火也应用到了药材加工中,学会了用不同的加热方式进行药材炮制,如蒸、煮、炒、炙、煅等。长期的中药使用过程中,人们结合生活中的饮食,发明出用不同的辅料进行炮制方法,如使用油、盐、酒、醋、蜜、姜等。漫长的药材使用历史,我们的祖先积累了丰富的药材炮制经验,也对使用不同辅料和加工方法的药材特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形成了古代的中药炮制理论。

从我国现在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到第一部炮炙专著南北朝时代的《雷公炮炙论》、至我国第一部药典唐代《新修本草》,从宋代制度化的政府炮制规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至明代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从196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到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全国炮制规范》到各具地方特色的各地方中药炮制规范,这些无不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医药学专业人士一次次对中药使用方式方法的总结、分析,一次次比较,取长补短,使中药炮制理论趋于更加完善。

二、中药炮制的理论特点、分类及目的

中药炮制的特点是以中药的使用特点为基础的,包括五味归经理论、作用趋势(升降沉浮)理论、毒性理论、七情理论等中医辨症理论。五味所入理论认为“酸、苦、甘、辛、咸”分别主入肝、心、脾、肺、肾五脏。醋制入肝、盐制入肾、蜜制增加补脾益气作用。

中药有一药多用的特点。比如当归可生用,可酒制;山楂可生用、可清炒、可炒

焦;麻黄可生用,也可蜜制。不同的用法满足中医辩证论治不同的需要。

中药炮制理论的核心是中国的古代哲学体系,把五味理论与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五脏理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相联系;把人体做为一个整体,与世界做为一个整体相联系起来;把药物的属性与人体属性相联系起来。

中药炮制在古代区分较细,有雷公炮制十七法之说。现代由于加工工具的改进以及药物分析的发展,对于炮制有些比以前区别更细,有些在不影响药物效果的情况下对炮制功能效果相似的使用了同样的炮制方法。并且有些方法炮制的药物已经较少使用。

现代炮制大的分类有:净制、切制、炮制。净制包括挑拣、筛选、刮、刷、风选、水选(洗、润)等;切制包括软化、捣、碾、镑、锉、切制、水飞;炮制包括漂、泡、蒸、炒、煅(淬)、炙、煨、潬、发芽、发酵、制霜及部分法制法;炮炙按使用的辅料又可分酒炙、醋炙、蜜炙、盐炙、姜炙、药汁炙等。炮制的目的简单来讲为:减毒、增效、方便使用。

1.2 古代中药炮制的工具

中药炮制的工具随着中药材使用的发展而不停的在改进,到目前为止,一些古代使用的工具仍在使用,有一些则被先进的现代文明发明的器械、机械所代替。

一、戥子

一种小型的杆秤,学名戥秤,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是古代称量比较精细的工具,其结构与现在使用的杆称一样,称量范围小,精密度高。其由戥子杆、戥子盘、戥子锤、提绳组成。戥子杆是戥子的关键部件,古代选材有象牙,乌木,青铜,动物硬骨等,现代一般采用黄铜或硬质红木。戥子盘,是放置称量物品的器皿,一般是由青铜铸造而成,也有的是由紫铜板冲压而成。戥子锤,又叫秤铊,也是由青铜铸造。提绳为提起整个戥子及所称物品的绳类物品,相当于杠杆的支点,使用韧性较强的绳子。戥子一直沿用1斤(现在的600克)等于16两(相当于现在的37.5克)的非十进位制单位。直至1959年,国务院才发布了计量单位一律改为10两为1斤(现在的500克)的命令。所以,早期戥子都是按1斤(600克)等于16两设计的。现在的戥子称量都是以克为分度,范围为50克,250克,500克等。目前较传统的中药调剂还在使用戥子作为称量工具。

二、药碾

船型制品,配有扁圆型饼状研具,在药碾槽时往返碾压,达到粉碎的目的,是我

国传统碾药用具之一。以生铁、铜或石材制成。用以将药材研碾为细面,以便进一步制作丸、散、膏、丹等成药。由于现代粉碎机械效率高,粉碎效果好,药碾已很少用来粉碎,多用于制绒。

三、铜杵臼

舂捣药物器皿,常置于售药柜台前备用。又叫铜盅,多用铜制成,少量使用石盅。调剂时把坚硬不易煮出有效成分的药材打碎,一般种子类、矿物类、贝壳类多使用此物品。现在的中药调剂中还在经常使用。

四、药罐储药工具,多为陶、瓷品。

六、药锅中药煎煮器皿,古代以陶器居多。现代多为瓷、不锈钢、紫砂等制成。

七、铡刀以铁、铜制成。目前手工制仍有使用。

八、铜锅炮制有特殊要求的药材时使用。

九、镑刀用于镑质地坚硬(多为角质类)药材薄片。

第二章现代中药炮制技术及设备简介

现代炮制对古人的炮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加工工具进行改良或重新设计,使生产更简便,产量更大。

2.1 净制技术

净制技术主要分为:清除杂质、除去非药用部位、分离不同药用部位、其他的加工。

清除杂质包括挑选、颠法、筛选、风选、洗、漂操作。挑选指挑拣去药村中的杂质及霉变品;或按药材大小、精细等规格进行分档。颠法指按药材重量或形状不同用簸箕的原理使不同部分或整、碎部分分离。球形药材杂质可用抛车(螺旋分离器)进行分离。筛选指用不同网眼的网筛把药材的杂质分离或把药材按大小分级,常用振荡式筛药机、摇摆式多级筛和电磁振动筛等。风选用来除去药材中的轻质杂质或把轻质的药材选出来,常用的风选设备有滑栅式风选机及去石机等。药材的洗涤设备主要分两类,一类为多用的滚筒式洗药机,另一类为籽实类药材清洗机。漂泡多用于毒性药材的炮制,多用不锈钢泡药池进行操作。

除去非药用部位:分去皮壳、去毛、去刺、去芦、去头尾足翅。此类操作多为人工作业,去皮、去刺、去毛、去核可以使用除毛机。

分离不同药用部位:分为去根及去木质茎、去心、去瓤核等。

其他加工:碾捣和制绒。碾捣的目的是便于调剂、制剂,把质地坚硬或形体小的药物进行捣碎,多为矿物类、甲壳类、果实种子类、根茎类(川贝母、法半夏、三七等),菌类(雷丸)。常用设备有电动石碾及各种粉碎机。制绒:大腹皮、艾叶、麻黄等,多用碾盘或碾船炮制。

2.2 切制技术

中药饮片的切制是为了提高汤剂的质量,便于炮炙与制剂,利于调配与贮藏,利于鉴别。切制之前一般先进行药材的软化,根据药材性质及性状的不同,软化可分为:淋、洗、抢水洗、泡、润、蒸煮加热软化等。润药常用的方法为人工润药和使用真空润药机进行润药。

常用饮片的规格:极薄片、薄片、厚片、直片、斜片、丝、段、块。

切制方法:人工切制方法主要使用切药刀、镑刀、刨刀、锉刀、斧头等,现在多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切药机分为剁刀式切药机、旋转式切药机,多功能切药机、镑片机、超微细粉碎机。

切制后的饮片需进行干燥,饮片干燥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类。自然干燥指晒干或阴干,人工干燥指使用烘干设备进行干燥。

人工干燥的设备有:翻板式干燥机、热风干燥机、带式干燥机、远红外干燥装置、隧道式烘箱、电热恒温干燥箱、热风循环烘箱、微波干燥装箱等。从能源使用上分为:燃料型(天然气,油料)、蒸汽型、电能型。

2.3 炮制技术

中药的炮制分:炒、烫、炙、煅、蒸、煮、掸、复制法、发酵法、发芽法、煨法、制霜法、提净法、水飞法。

炒分清炒和辅料炒。清炒根据炒的时间长短及火力大小又分为炒黄、炒焦、为炭。辅料炒指使用辅料与药材共同炒制,炒好后再分离开,辅料不与炒好的饮片同入药,常用麸炒、米炒、土炒等。健脾胃的药多麸炒取“资其谷气”之用;米炒有“润燥而泽”的作用,多用于昆虫类及补益类的药物炒制;土炒一般炒制补脾和健脾胃的药物。滚筒式炒药机泛应用于药物的炒制、烫制及炙制,常用电或天然气作为热源。

烫:包括砂烫(或叫砂炒),蛤粉烫(炒)、滑石粉烫(炒)等。

炙:指药物中拌入液体辅料,吸收后进行炒炙;或是先将药物炒至一定程度再定量喷洒液体辅料进行炒炙。炙法包括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油炙等。酒炙升提,醋炙入肝,盐炙入肾,姜炙入脾、温散,蜜炙入肺、甘缓、增益元阳,油炙增

强补益作用、利于粉碎。

煅:分明煅、煅淬、闷煅。煅淬常用醋、酒、水作为淬液。煅制常用箱式电阻炉或是煅炉,以电为热源,易于控制温度。闷煅常用两铁锅相扣来作业。

蒸:分清蒸、酒蒸、醋蒸、黑豆汁蒸、豆腐蒸等。常用设备为蒸煮锅或是蒸箱,多以蒸汽为热源;大量生产使用回转式蒸药机及卧式热压灭菌柜。

煮:有清水煮、甘草水煮、豆腐煮等煮法。

掸:药物在沸水中短暂煮制,达到种皮与种仁分离的效果。

药材的蒸、煮、炖、掸多采用蒸汽夹层锅。

复制法:指药材用一种或数种辅料,按照炮制方法的先后顺序进行多次炮制的操作,多用于毒性药材的炮制,如天南星、白附子等。

发酵法:常用的有六神曲、半夏曲、建神曲、沉香曲,淡豆豉、百药煎等。其中淡豆豉与百药煎是用药料直接发酵,其他几种都是药料与面粉一起发酵。

发芽法:麦芽、谷芽(稻芽)、大豆黄卷等。使用发芽机或简易的发芽缸操作。

煨:面裹或草纸裹再进行炒制,然后除去面层或纸层。豆蔻、诃子常用此法炮制。

制霜法:分为去油制霜和析出结晶制霜,析出结晶霜主要用于生产西瓜霜,去油制霜多用于去除种子类药物的油脂,制取粉末。去油制霜主要有巴豆、千金子、大风子、木鳖子、柏子仁、瓜蒌子、苦杏仁、苏子等。

提净法:某些矿物药的再结晶方法,如芒硝、硇砂等。

水飞法:制取极细粉的一种方式,利用不溶于水的药物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进行分离,获得细粉。如朱砂、雄黄、滑石、珍珠、炉甘石等。现代技术已经可以把物料粉碎到足够应用的程度,所以水飞现在使用较少。主要有球磨机、乳钵研磨机、棍式微粉机等多种微细粉碎设备。

2.4 包装及贮藏技术

一、包装技术

传统包装方法多用麻袋、苇席、筐、篓、蒲包、木箱木桶纸袋等。为了更好的保证饮片质量,方便运输、利于贮藏,现代技术做出了更多的包装形式来适合不种品类的饮片包装。

编织袋、塑料袋:防潮、防湿、能密封,但抗压性差。

小瓶、小袋:塑料、陶瓷、玻璃制成小包装器具,多用盛装贵重中药饮片(如

西红花、羚羊角片或粉、珍珠粉、西洋参等)。

真空包装:用透气性能低的复合材料制成,适用于易虫蛀、生霉、泛油、散失气味、风化、潮解及糖分多的中药饮片。

充气包装:使用透气性能低的复合材料制成,药材中充入惰性气体(氮气、二氧碳气体等)适用于花类及易变色易氧化的中药饮片包装。

除氧剂包装:在中药饮片包装内(低透气性包装)放入适量除氧剂及指示剂再密封,用于易虫蛀、氧化、霉变、油败的饮片包装。

无菌包装:对环境要求较高,用于直接入口饮片。防霉效果较好。

二、贮藏技术

传统储藏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性及效果都较好。常用的方法有:

密封贮藏法:使用缸、坛、罐、箱、桶等器具,或是堆垛以油布覆盖,现在常用密封袋等包装实现。

通风贮藏法:主要是门窗的持续通风,目前常用排风机及空气过滤等设备。

吸湿贮藏法:放入吸湿剂如生石灰、木炭、炉灰、草木灰等。现在小包装使用无水氯化钙、硅胶等吸湿剂,库房常安装除湿机、空调系统等来达到除湿目的。

对抗同贮贮藏法:把防虫类的药材与其他药材混合同贮达到以防虫目的。常用的防虫药物有:花椒、大蒜、吴茱萸、澄茄子、细辛、樟脑、牡丹皮等。

中药饮片的传统贮藏方法已完全不能适应饮片炮制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出现在中药贮存的使用中:

远红外干燥或微波干燥:可达到杀菌、杀虫、杀虫卵的作用。

气调法贮藏:调整库房内的空气,造成氧气的低浓度或是二氧化碳的高浓度,抑制虫或霉菌的活性。

气体灭菌:主要使用环氧乙烷或其混合气体,可与细菌蛋白质起反应,对各种细菌、霉菌、虫卵杀灭效果十分理想。

钴-60辐射后贮藏,杀虫效果显著,不影响药效,不产生毒性物质和致癌物质。

低温冷藏,成本较高,用于贵重饮片的贮存。

中药挥发油熏蒸后贮藏:机理是破坏霉菌结构。

无菌包装后贮藏,避免二次污染。

为增强中药饮片的耐存放性,避免药性的减弱,防止生虫霉变,经常是多种综合实施。

2.5 中药制剂新技术简述

中药的现代开发和应用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借鉴西方药剂技术,结合中药的特性,在对中医药传统经验的充分认识、理解、肯定的前提下,对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科技的发展为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理论和新辅料等条件,使中药制造业的发展逐步摆脱工业技术落后、工艺单一、产品技术含量低、新产品新技术推广慢、竞争力弱等问题。也使中药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目前出现的中药制剂技术繁多,有些处于实验阶段,有的已经可以小批量生产,有的也已经用于工业生产。常见的主要有超临界液体萃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技术、超微细粉碎技术、喷雾干燥技术、环糊精包合技术、微胶囊技术、冷冻干燥技术、中药缓释控制技术、中药靶向制剂技术等。

第三章总结

中药炮制是世界传统药学体系中较完整的体系,中药炮制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形成了千百年来维护中华民族世代健康繁衍的中医药理论。其独到的学科理论和突出的临床疗效,也较符合当代社会和人们解决难治疾病不断增多、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日益显现、现代社会以西医理论无法解释的亚健康问题等现状。中药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治病的基础,中药来自于天然药物,是中医用来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主要手段。

中药的炮制是保证中药质量,增强药物疗效有效方式,也是中医辩证诊治用药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药饮片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要求我们利用现代科技、工艺、设备促进中药炮制更健康发展,更加完善传统的中药理论。

参考文献

1 王琦,王龙虎.现代中药炮制与质量控制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2 谢秀琼等.现代中药制剂新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3 杨中林.中药炮制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年.

4 胡昌江.临床中药炮制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致谢词

在本篇论文完成的同时,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万老师。在万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论文才能如此顺利的完成。并且得到了其他老师的肯定。在本篇论文的完成过程中,万老师对我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细心地和我讲解论文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专业上的指导,信心上的鼓励。我能顺利完成本篇论文和老师的认真指导和辛苦的批改是分不开的,在此我由衷论文代写的向万老师表示感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