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杨浦区201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上海市杨浦区201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杨浦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5年5月

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

(一)默写〔15分

1.,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

2.几处早莺争暖树,。〔《钱塘湖春行》

3.终日不成章,。〔《迢迢牵牛星》

4.场主积薪其中,。〔《狼》

5.,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二)阅读古诗,完成6—7题〔4分

酬乐天XX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首联中的"巴山楚水"是指〔2分

7.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以同情感伤的情怀,回顾友人二十三年的凄凉贬谪生活。

B.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充满无限惆怅之情。

C.颈联运用比喻抒发诗人身世之感,其中也包含事物此消彼长的发展哲理。

D.尾联点明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8.选文的作者是〔朝代的〔2分

9.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来表达什么意思。〔3分

10.选文按照顺序描绘狼牙山美丽景色,先写变化之美,再写变化之美,给人以不同的美感。(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周敦颐为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③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委:抛弃,扔弃。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1.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⑴有狱.久不决〔〔2有狱久不决.〔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13.文中,敦颐"将弃官去"的根本原因是:〔

A.有囚法不当死,王逵却欲深治之。

B.王奎乃酷悍吏也,众莫敢与之争。

C.敦颐与王奎辩,王奎不听。

D.敦颐不愿为杀人以媚人之事

14.以下对周敦颐为官处世评价分析最不恰当

....的是〔3分

A.富有才能

B.机敏灵活

C.刚正不阿

D.不媚权贵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9分

开卷有益

曾纪鑫

①提及开卷,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开卷有益"。但到了科技发达、媒体多元、信息密集的今天,其实,只要我们稍加审视,便不难发现,开卷未必全有益。

②那些诲淫诲盗、低级趣味、观点偏颇、知识错误的书,开卷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身心健康。对此,俄国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道:"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变得更无知。"又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可见开卷之时,选择十分重要,既要避开引人误入歧途的坏书,又得挑选适合自己的好书。

③不同的书籍,于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层次的读者而言,其作用大相径庭。过去一直流行"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之说,仔细想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水浒传》中的英雄一百单八将,肝胆侠义,动不动就舞棒弄枪、打打杀杀,热血沸腾的少年时期,看得多了,自然会跃跃欲试,弄不好会惹出一身麻烦;而《三国演义》中的争斗较量,多以智慧、权谋、计策取胜,年纪一大,激情减少,阳刚渐失,血性不再,长期浸润其中,年迈之人会变得更加阴柔内敛,对身体、生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如果错位,青少年看了适合老年人读的书,要么不得要领,要么染上暮气,这种开卷,即便无害,也谈不上多么有益。

④况且不少书籍,良莠不齐,利害参半,即使优秀名著,也要注意摄取的角度。比如《红楼梦》,鲁迅先生便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们阅后,也不妨问问自己究竟看见了一些什么。答案自然不一,若与鲁迅先生所说的不同人物看见的那些物事作一比较,便可衡量一个人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以及心理健康程度。

⑤还有一种书籍,虽然无害,但信息过时、内容芜杂,徒增大脑负担。这样的书偶一涉之,当然无所谓,但看得多了,就会增加大脑负荷,影响工作生活,使自己变得平庸落伍。

⑥开卷有益,在于理解消化,将外在的知识、学问转化为内在的血肉。如果买椟还珠、盲目吸收,丢西瓜捡芝麻,或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辨滋味,或拘泥其中、运用不当,这种开卷不仅无益,反而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乃至恶果。

⑦开卷不能本末倒置。如果登岸舍筏,为知识而知识,将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

⑧开卷不要贪多求全。如果东翻一本西翻一册,东一榔头西一斧头,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就永远是"开卷",是快餐,是速食,会导致营养不良。

⑨开卷不能盲目跟风。如果流行什么就读什么,不仅变得平面、平庸、没有个性,肯定也成不了多大"气候"……

⑩一个人的思想内涵、素质修养、行事风格等,与阅读密切相关。读什么样的书,如何开卷,

不仅有学问,且学问甚大,不可不慎!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6.第错误!段运用俄国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话的用意是

〔2分

17.〔1第错误!、错误!段顺序不能调换,其理由是错误!;

错误!。〔4分

〔2下面的事实论据放在本文的哪一段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后来,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接受了忠告,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求,并留心把重点内容记挂,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放在段。因为〔3分

18.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开卷是有学问的:

一是我们选择书籍时应该注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要点

二是我们要注意读书的方法,要,不能、、。〔8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1分

一朵一朵的阳光

周海亮

①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头颅,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他穿过一条狭窄的土路,土路的尽头,趴着一座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男人在小屋前站定,擦一把汗,喘一口气,轻轻叩响铁锈斑斑的门环。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暗青色脑壳出现在他的面前。

②"你找谁?"男孩扶着斑驳的木门,打量着他。

③"我经过这里,迷路了。"男人专注地看着男孩,"能不能给我一碗水?"他目送着男孩进屋。然后在门前的树墩坐下。

④男孩端来了水。男人把一碗水一饮而尽。那是井水,清冽,甘甜,喝下去,顿消。男人满足地抹抹嘴,问男孩:"只有你一个人吗?你娘呢?"

⑤"她下地了。"男孩说,"她扛了锄头,那锄头比她还高;她说太阳太毒,正好可以晒死刚刚锄下来的杂草;她得走上半个小时才能到地头,她带了满满一壶水;她天黑才能回来,回来的路上她会打满一筐猪草;她回来后还得做饭,她坐在很高的凳子上往锅里贴玉米饼,她说他太累了,站不住;吃完饭她还得喂猪,或者去园子里浇菜……除了睡觉,她一点儿空闲都没有……我想帮她做饭,可是我不会,我只能帮她烧火……今天我生病了,我没陪她下地……"

⑥"你生病了吗?"男人关切地问他。

⑦"早晨拉肚子。不过现在好了。"男孩眨眨眼睛说。

⑧"你今年多大?"男人问他,"七岁?"

⑨"你怎么知道我七岁了?"男孩盯着男人。

⑩男人探了探身子,他想摸摸男孩青色的脑壳。男孩机警地跳开,说:"我不认识你。"

11 "你们怎么不住在村子里了?"男人尴尬地笑,收回手。

12 "本来是住在村子里的,后来我爹跑了,我们就搬到山上来……娘说她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所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我爹和别人打架,把人打残……他跑了……娘说他的罪,

顶多够判三年,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就出来了……可是他跑了。他怕坐牢。他不要娘了,不要我了……"

13 男孩又给男人一碗水,男人再次喝得精光。顿消,久违的舒适从牙齿直贯脚底。男人将空碗放在树墩上,问男孩:"你和你娘,打算就这样过下去吗?"男孩仰起头:"娘说,在这里等爹。"

14 "可是他逃走了。他怕坐牢,逃走了……你们还能等到他吗?"

15 "不知道。"男孩说,"我和我娘都不知道。可是娘说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有希望。如果他真的回来,如果他回来以后连家都没有了,他肯定会继续逃亡。那么,这一辈子,每一天,他都会提心吊胆……"

16 "就是说你和你娘仍然在乎他?"

17 "是的。他现在不是我爹,不是娘的男人。"男孩认真地说,"可是如果他回来,我想我和我娘,都会原谅他的。"

18 男人叹一口气,站起来,似乎要继续赶路。突然他顿住脚步,问男孩:"你们为什么要砍掉门前这些树?"

19 "因为树挡住了房子。"男孩说,"娘说万一哪一天,你爹知道我们住在这里,突然找回来,站在山腰,却看不到房子,那他心里,会有多失望呐!他会转身就走,再也不会回来吧?娘砍掉这些树,用了整整一个春天……"

20 男人沉默良久。太阳静静地喷射着火焰,世间的一切仿佛被烤成了灰烬。似乎,有生以来,男人还是头一次如此畅快地接受这样炙热的阳光。

21 他低下头,问男孩:"我能再喝一碗水吗?"

22 这一次,他随男孩进到屋里。他站在角落里,看阳光透过窗棂爬上灶台。

23 "看到了吗?"男孩说,"灶台上,有一朵阳光。"

24 "一朵?"

25 "是的,娘这么说的。娘说阳光都是一朵一朵的,聚到一起,抱成团,就连成了片,就有了春天。分开,又变成一朵一朵,就有了冬天。一朵一朵的阳光聚聚合合,就像世上的人们,就像家。"男孩把盛满水的碗递给男人,"娘还说,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某一天,也会照着爹的脸呢。"

26 男人喝光第三碗水。他蹲下来,细细打量男孩的脸。男人终于流下一滴泪,为男孩,为男孩的母亲,也为自己。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哽咽着,塞给男孩。他说:"从此以后,你和你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

27 照片上,有年轻的男人、年轻的女人,以及年幼的男孩。

28 男人走出屋子,走进阳光之中。一朵一朵的阳光,抱成了团,连成了片,让男人不想再逃了……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大意。〔2分

20.根据文意,请分别为第4段和第13段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并说明理由。〔6分

第错误!段:顿消第错误!段:顿消

A:酷热 B:燥热

21.第错误!段和第错误!段中,男人对七月的阳光有着截然不同的反映,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错误!段中"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头颅,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一句采用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3分

(2)请你谈谈对第错误!段中"太阳静静地喷射着火焰,世间的一切仿佛被烤成了灰烬。似乎,有生以来,男人还是头一次如此畅快地接受这样炙热的阳光。"一句的理解。〔3分

22.以下对男人描写及作用的分析,最恰当...

的一项是〔 〔3分 A.第错误!段划线句属动作描写,传神地描绘出男人由于天气炎热以及长时间奔波后的疲累情态。

B.第错误!段划线句属动作描写,写出男人见到多年未见的儿子时情不自禁流露的喜爱、关切之情。

C.第错误!段划线句属肖像描写,反衬男人内心的极不平静,体现亲情的召唤和内心怯懦斗争的激烈。

D.第错误!段划线句属动作描写,写出此时男人内心的沉重,心疼、感动、愧疚、懊悔……百感交集。

23.文中男人和男孩的对话将一个女人的美丽心灵充分展现,文中的女人是一个、、、、心中有爱的美好女子。〔4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24、给下面这则消息选择一个标题,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记者从我区招生办获悉:今年我区普通高中招生体检工作于4月上旬展开以来,近5000名中考参考学生的体检工作,正在指定的区工人医院有序进行。

据介绍,为了搞好今年的体检工作,区卫生系统、区招办提前做了大量工作,体检医院克服任务重、时间紧、经费少的困难,抽调技术过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全力保障体检工作顺利进行。区招办干部也分别深入到体检医院

,现场听取考生、家长、学校的意见,解答和宣传考试招生政策,帮助他们解读继续的问题。

预计体检工作将于5月初结束。

A.我区今年4月上旬起开展普通高中招生体检工作。

B.我区中考学生体检工作正在工人医院有序进行。

C.我区全力保障体检工作顺利进行。

D.我区今年中考体检工作有序进行。

25.记者在采访体检工作中了解到,学生健康状况面临着体能〔如肺活量等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营养过剩等问题,这和中学生平时体育锻炼不足有很大关系。为此,某校开展了中学生

成因主体看,可从、、、四个方面寻找原因。〔4分

26.请你针对以上中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原因,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4分错误!

错误!

四、写作〔60分

27.以"我的初三这一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

3.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上海市杨浦区201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杨浦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5年5月 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 (一)默写〔15分 1.,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 2.几处早莺争暖树,。〔《钱塘湖春行》 3.终日不成章,。〔《迢迢牵牛星》 4.场主积薪其中,。〔《狼》 5.,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二)阅读古诗,完成6—7题〔4分 酬乐天XX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首联中的"巴山楚水"是指〔2分 7.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以同情感伤的情怀,回顾友人二十三年的凄凉贬谪生活。 B.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充满无限惆怅之情。 C.颈联运用比喻抒发诗人身世之感,其中也包含事物此消彼长的发展哲理。 D.尾联点明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8.选文的作者是〔朝代的〔2分 9.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来表达什么意思。〔3分 10.选文按照顺序描绘狼牙山美丽景色,先写变化之美,再写变化之美,给人以不同的美感。(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周敦颐为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③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委:抛弃,扔弃。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1.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⑴有狱.久不决〔〔2有狱久不决.〔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2015年杨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杨浦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 (一)默写(1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后全无叶底花。(《雨晴》) 2、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4、以为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黔之驴》) 5、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 (二)阅读古诗,完成6-7题(4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诗中“澹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壮观景象,气象恢宏博大。 B.“若”字表明作者写的是虚景,即诗句表达的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C.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使意境瑰丽开阔。 D.诗句较之“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的描绘,更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①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②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③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④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⑥ 8、选文作者是清朝__________派古文家____________(人名)。(2分) 9、联系上下文,“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一句作者描述“山”的视角是()(3分) A.平视B.仰视C.侧视D.俯视 10、根据文意,下列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起笔交代戊申那天天气阴晦,五更时分,作者与友人在日观亭坐候日出的情景。B.“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生动展现了日出前风扬积雪,云雾弥漫的环境和气势。 C.选文第⑥句,作者写回视西峰“而皆若偻”,令人联想到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选文主要通过日出前后云霞色彩的鲜明变化,勾勒出日出的雄伟、壮丽景象。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2015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杨浦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 语文学科试卷 (答案做在答题卡上)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5年1月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天书有字又有情——为韩美林《天书》序 李学勤 ⑴韩美林先生这部新作,是出版社友人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拿给我看的。每次观览,总 会有新的强烈感受,开始是惊奇,继之是震撼,最后则是欢喜赞叹,不管怎样都是语言所 难形容的。 ⑵这实在是一部“天书”,你称之为书法也可,称之为绘画也可,视之为文字也可,视 之为符号也无不可。出于现代人之手,而所表达体现的,是几千年前岩画、铭刻那种深邃 神秘的文化精神。迸发喷涌的奇思妙想,根源于古代,但在说不出摸不着的地方,又显然 超越了古代的范畴。既然是“天书”,就不能解读,也不应解读。韩美林先生再三力嘱, 要我在这里写点什么。我虽学习古文字有年,对如此新颖的创意体认究竟有限,下面几段 话均属题外,是耶非耶,只好请大家来评判了。 ⑶文明时代有哪些标志,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一直存在争议,可是大家都承认,文字是 文明断不可缺的。人类有了文字,才算得上进入文明时代,才真正由自然的动物状态脱离 出来,实现了天、人的分立。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无怪乎古代传说予以重视,讲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了。文字是一种符号,符号还有多种多样,而只有文字能够代表事物,记录思想,并且传播到远方以及后世。其他符号,比如数字算是同文字最相像的,性质便 大有区别。其实符号都是需要专门考察的,有一种很流行的学问叫符号学,我曾极感兴趣,在找来几本书读后大失所望,因为其中不如我设想的能回答上面所说的那类问题。 ⑷有些学者想从文字产生演变的历史过程来探索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因此文字起源的研 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注意。按照当前西方学者的成果,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的楔形文 字出现最早,其原始形态现在已可上推到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左右,许多作品就说这是文字 的起源了。他们以为世界古代的所有文字都有同一的起源,在某一地方最先发明了文字, 随后流布到其他所在,于其影响下出现各种文字。这种观点,近年已逐渐为事实所纠正。 一些高水准的新作,如我几次介绍过的W?森纳主编的《文字的起源》,业已肯定各国的古 文字会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而且将过去很少涉及的中国古文字包括在内。 ⑸中国对古文字的研究起步甚早,至少在汉代就已经有了。许慎《说文解字》收录的古文、籀文,今天看主要是当时见到的战国文字。北宋以下重点转移到金文(bronze

【2023年上海市初中三模化学卷】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九年级化学及答案

杨浦区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二) 综合测试试卷 2023.5 (满分13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 l.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二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Cu-64Zn-65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题,共20分) 1~14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4分。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的燃烧 B.雕刻石像 C.丝绸制衣 D.工业制氧 2.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河水 C.蒸馏水 D.苏打水 3.氢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的是 A.电解水 B.燃烧氢气 C.氢气液化 D.碳酸分解 4.焰色反应时,火焰呈黄色的是 A.CO(NH)2 B.NaNO3 C.(NH4)2CO3 D.Ca3(PO4)2 5.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体积增大 B.间隔增大 C.质量增大 D.个数增多 6.氧化物与X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则X是 A.混合物B.金属氧化物 C.化合物 D.单质 7.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木炭:发出白光 B.铁丝:火星四射 C.红磷:大量白烟D.硫粉:淡蓝色火焰

8.氢氧化镁可治疗胃酸过多:Mg(OH)2+2HCI=MgCl2+2H2O,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9.有关虾青素(C40H52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96个原子构成 B.它是一种氧化物 C.它的式量是596 D.氢元素的百分含董最高 10.根据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是 A.N2 B.NO C.N2O3 D.N2O5 11.物质用途正确的是 A.食盐水用于清洗伤口 B.烧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明矾用作水的消毒剂 D.氮气用作火箭燃料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4P+5O2=2P2O5 B.NaOH+CuSO4=Na2SO4+Cu(OH)2↓ C.CO2+Ca(OH)2=CaCO3+3H2O D.Fe+2HCl=FeCl2+H2 1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鉴别N2和CO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B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剂 C除去锌粉中的铜粉加入过量稀硫酸后过滤 D除去CO2中的O2将气体缓慢通过灼热的铜网 14.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Cu(NO3)2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是3种 B.b点时,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变大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Zn(NO3)2和Cu(NO)2中 D.d点时,过滤所得滤渣是Cu和Ag的混合物 15~17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分。有2个正确选项的,选对l个得1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 15.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是放热反应B一定有氧化物生成

2020年杨浦区初三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

2020年杨浦区初三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100分钟)全文结束》》年5月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2、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望岳》) 3、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 4、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历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对本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通过描绘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的落差,引发诗人怅然之感。B 、颔联通过描绘白云下水天相接之景,表达诗人物是人非的惆怅感。C 、颈联通过描绘登楼远眺晴空下茂盛的草木,引起下联诗人的乡愁。D 、尾联通过描绘日暮乡关的朦胧江景,表

达诗人漂泊异地的思乡之情。(3)阅读下文,完成第814题。(12分)宋弘责桓谭(宋)弘荐沛国①桓谭,为议郎、给事中②。帝③令谭鼓琴,爱其繁声④。弘闻之,不悦;伺谭内出⑤,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⑥之,且曰:“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①沛国:古地名。②议郎、给事中:官职名称。③帝:指东汉光武帝刘秀。④繁声:此指花音曲子,类似靡靡之音。下文的“郑声”亦同此。⑤内出:从宫内出来。⑥让:责备。 11、解释加点字。(4分)(1)为议郎、给事中为()(2)不与席而让之与() 12、下列对“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能自己改邪归正吗?还是让人用法律检举你呢? B、(你)能自己改邪归正吗?还是让你们用法律互相检举呢? C、(你)能自己改正(过失)吗?还是让人用法律检举你呢?

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数学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4分)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A.B.C.D.2.020020002 2.(4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 C.D. 3.(4分)关于x的方程x2﹣mx﹣1=0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D.不能确定的 4.(4分)下列关于向量的等式中,正确的是() A.=B.+=C.+=+D.+(﹣)= 5.(4分)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A.菱形B.矩形C.正方形D.等腰梯形 6.(4分)已知半径分别是3和5的两个圆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圆的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是() A.d>8 B.d>2 C.0≤d<2 D.d>8或d<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4分)化简:﹣=. 8.(4分)a6÷a2=. 9.(4分)如果关于x二次三项式x2﹣6x+m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因式,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10.(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1.(4分)函数的定义域是. 12.(4分)当k>2时,一次函数y=kx+k﹣1的图象经过象限.

13.(4分)超市为了制定某个时间段收银台开放方案,统计了这个时间段本超市收银台排队付款的等待时间,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等待时间0分钟到1分钟表示大于或等于0分钟而小于1分钟,其他类同).这个时间段内顾客等待时间不少于6分钟的人数为. 14.(4分)下面图形: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从中任取一个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为.15.(4分)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440°,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是度. 16.(4分)如图,一人乘雪橇沿坡比1:的斜坡笔直滑下72米,那么他下降的高度为米. 17.(4分)如图,矩形ABCD中,AB=2,BC=4,点A、B分别在y轴、x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第一象限,如果∠OAB=30°,那么点C的坐标是. 18.(4分)把图一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B、C两点恰好重合落在AD边上的点P处(如图二).已知∠MPN=90°,PM=3,PN=4,那么矩形纸片ABCD的面积为.

2015年杨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杨浦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分)一、文言文阅读(共3915分)(一)默写()(《雨晴》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后全无叶底花。)(《题破山寺后禅院》2、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3、)(《黔之驴》4、以为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5、亭亭净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6-7题(4(二)阅读古诗,完成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分)(26、诗中“澹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2、下列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7 .诗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壮观景象,气象恢宏博大。A “若”字表明作者写的是虚景,即诗句表达的 是诗人的主观感受。B.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使意境瑰丽开阔。. C .诗句 较之“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的描绘,更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D 8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登泰山记(节选)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①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②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③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④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⑥ 8、选文作者是清朝__________派古文家____________(人名)。(2分) 9、联系上下文,“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一句作者描述“山”的视角是()(3分) A.平视B.仰视C.侧视D.俯视 10、根据文意,下列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起笔交代戊申那天天气阴晦,五更时分,作者与友人在日观亭坐候日出的情景。B.“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生动展现了日出前风扬积雪,云雾弥漫的环境和气势。 C.选文第⑥句,作者写回视西峰“而皆若偻”,令人联想到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选文主要通过日出前后云霞色彩的鲜明变化,勾勒出日出的雄伟、壮丽景象。 分)12题(11-14(四)阅读下文,完成. 张齐贤明察

上海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①夜来城外一尺雪,。〔《卖炭翁》〕 ②,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③,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④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⑤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考点】古诗〔词〕文名句默写.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1〕晓驾炭车辗冰辙;注意“辙”不要写成“撤”. 〔2〕盈盈一水间;注意“盈盈”不要写成“莹莹”. 〔3〕晴川历历汉阳树;注意“历历”不要写成“厉厉”. 〔4〕为伊消得人憔悴;注意“憔悴”都竖心旁. 〔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注意“寓”是寄托的意思,不要写错. 【点评】此题考查古诗文的积累,注意识记正确,不要出现错别字.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丙句: 7. 以下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考点】诗歌阅读综合;诗歌意境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 【分析】此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解答】〔1〕甲句: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外表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乙句: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风格,充满阳刚之美. 丙句: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比照,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2〕甲文与标题无关,D项“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错误,第一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与诗题无关,故选D. 答案: 〔1〕渴望能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望能登顶泰山、俯瞰一切的气概; 〔2〕D. 译文: 甲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乙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

【语文亮点给力答案六上】苏教版亮点给力语文六下答案

【语文亮点给力答案六上】苏教版亮点给力语文六下答案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下面是范文小编整理的苏教版亮点给力语文六下答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亮点给力语文六下答案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卷相应区域,做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lǐ bài cū bào fěi cuì ɡé ɡù dǐnɡ 某īn ( ) ( ) ( ) ( ) 2.照样子,给下面的汉字加偏旁部首,组成字,再组词。(3分) 3.照例子写词语。(2分) 例:表示“红”的意思的词语:赤朱丹彤 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选词填空。(2分) 精通精美精心精密精湛精华 展厅里展出的每一件( )的玉器,工艺制作极其( ),这些作品都是雕刻艺术家经过( )计算,( )设计才制作出来的极品。 5.我们积累了很多像“人才济济”这样的成语,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写这样的成语,使句子生动形象。(2分) 胡老师( )从北方大城市来到这个南方小镇教书。一大早,校长带他

进( )的校园,跨进( )的六(2)班,他既兴奋又担心。同学们看着这个( )高个小伙,一下子就议论开了。 6.课本传真。(7分) ①这学期,我们从课本中懂得了不少人生哲理:实践出真知,正如《文心 雕龙》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要正直,恰如迈哈福兹在《平民史诗》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正如《墨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人要讲诚信,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狐独》中所说“_______________”。(4分) ②“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 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卖火柴的小女孩》) 文中有两个“幸福”,这两个“幸福”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加工句子。(5分) ①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暂时落后了,还是有希望的。 加上关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爸爸对我说,让我放学后在学校门口等他,他来接我回家。 改为直接对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一滴水,可以用来滋润禾苗,让禾苗泛发出生命的绿色; 一滴水,可以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滴水,可以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6分) ①写临别赠言。(3分)

2015年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杨浦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 语文学科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5年4月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5分)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秩序的改变 (1)一种新的、重要的传媒,往往会给旧的文化秩序带来强烈的冲击,迫使其转变观念或改变运行轨道。如印刷术发明后宗教书籍的大量发行打破了贵族和传教士对宗教及其他知识的垄断,教会的“知识权威”逐渐崩溃,旧有的文化等级秩序就此被扭转。 (2)而今天,互联网上的一些迹象,可能导致一些本已根深蒂固的观念或事物的变迁。首先,印刷时代深入人心的“作者”概念将会发生异变,甚至完全消失。远古时代许多口语作品,如《荷马史诗》、《吉尔伽美什》、《罗摩衍那》等,都没有明确的作者,他们来源于民间多人创作,在一代代远古人群的口口相传中经过多次增删润色而形成经典。现代“作者”概念是在书面文化出现之后,作为个体的作者可能被确凿查考并且其著作权受到尊重的情况下才形成的。但这一现象有可能在将来受到挑战,因为互联网、数字化传播、影像制作程序等的媒介技术,将导致新一轮的“集体创作”现象出现。如:网民使用软件修改、增删某张有趣的图片,经多次转发和反复改绘后成为广为人知的网络作品。数字时代的艺术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复现了远古时代初民们歌咏史诗的情景:每个讲故事的民间艺人都在一次次重述中为史诗增添自己的精彩构思,而他们的名字则散落在漫长反复的流转迁徙中。 (3) 如果一部电影是某个程序依据过去的成千上万个文学故事、电影故事的元素重新组合编织而成,它的作者是谁呢?电脑、程序员,还是所有艺术先辈? (4)还有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随着游戏画面像素的提升和故事情节的复杂精致,使得高端游戏越来越接近电影故事片。于是“电影游戏”、“互动式电影”的跨门类产品便诞生并迅速增值起来。 (5)游戏在美学上可以给电影提供的主要表现在:互动情节和开放性结局。玩家可以参与各个环节的发展,改变情节走向,获得不同结果。从电影的发展史来看,其实也存在着一个从“独断 ..”式结局走向“开放性”结局的过程。不少故事片事实上早已具备了与游戏相似的思路,只是到目前为止,电影的情节走向仍然是由导演设臵的。在未来,观众则可能会加入情节的互动过程,通过观影时的操作去影响故事结局。 (6)但是,游戏式电影从根本上说不应成为电影主流,它们只应是电影产业中“娱乐片”这一分支的组成部分。因为传统电影和游戏的本质在于:电影以观赏为主,好电影除了情节引人之外,还应该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和超越性的哲理意味;游戏则以互动为主,给人以饱满强烈的感官刺激,提供消遣时间的愉快方式,但游戏结束后一般不会产生意蕴回味和思想提升。因此,二者的结合不应该成为影像艺术的主潮。 (7)总之,未来影像媒介与技术的发展可能出现更多混融、越界的文化现象。互联网这个包罗万象的媒介将催生出更多融会多种文化形式的影像产品,冲击和重组传统的文化和艺术的秩序。 1、文章第(5)段的“独断”指。(1分) 2、本文从两方面阐述“新媒介对传统文化秩序的改变”。它们是:(2分) (1) (2) 3、把下列句子组织起来填入第(3)段方框处,语言连贯的一项是()(3分) ①而电脑技术的发展必定将对传统“作者”观念造成冲击

上海市静安区、青浦区201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静安区、青浦区201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LT

静安区、青浦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5.1 第一部分阅读 (90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人面不知何处去,。(《题都城南庄》) 2.,无言谁会凭阑意。(《蝶恋花>) 3.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 4.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 ,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陆游,_______(朝代)文学家。“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出自他的另一首作品《__________________》。 7.第6题提到的这句诗和本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最相近,它们都表达了作者始终坚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 桃花源记(节选)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关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杨浦区2015年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和答案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杨浦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 ,一点飞鸿影下。(《天净沙•秋》) 2.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望极春愁,。 (《蝶恋花》) 4.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5.呼嘘毒疠,。(《捕蛇者说》) (二)阅读古诗词,完成6-7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既点明了,又为战士出征增添气氛。(2分) 7.列说法最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B.这首词中“可怜”一词,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为悲壮,表现作者壮志难酬。 C.这首词描写了吹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D.这首词成功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8.本文作者是时期的。选文中“先帝”是指。(3分) 9.选文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请写出两个:和。(2分) 10.请简要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要点。(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 - 14题(12分) 杨震1孤贫好学,明欧阳《尚书》,通达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2,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 邓骘闻而辟®之,时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吏、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④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官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选自《资治通鉴•杨震四知》)【注释】①杨震:字伯起,东汉名臣。②礼命:任命。③辟(bi):征辟,长官召请下面的人做官。 ④茂才: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称秀才为“茂才”。秀才,指才能优秀的人,是汉代作为举荐人员的科目之一,与明清科举考试时的秀才不是一回事。 11.解释加点字。(4分) (1)当之郡之() (2)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2023年上海市初中三模语文卷】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九年级语文及答案

杨浦区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三模) 语文学科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13分) 1.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知困,________。(《礼记·虽有嘉肴》) 4.老师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来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启发同学们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 (二)阅读下面两文,完成第5-10题。(2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孔夫人家传 ①夫人孔氏,名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越明年,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先生曰:“尔读书不过记名姓耳,不似尔弟兄博取科名也。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耶?”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 ②庚午,夫人二十四岁,是年三月来嫔①于我。暇犹手不释卷,偶感复尔吟咏,我从事鞅掌②,愧弗能和。夫人曰;“尘俗纷沓中,惟此可渝灵府③耳。” (节选自《韵香阁诗草》)【注释】①嫔:嫁。②鞅掌:事务纷扰繁忙。③渝灵府:浸润心田。 5.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之分。“家君”是________称,通常是指________(1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下车引.之()(2)犹手不释.卷()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浦区中考语文三模卷(附答案)

杨浦区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6年5月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40分) (一)默写(15分) 1.草色烟光残照里,。(《蝶恋花》)2.,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不见去年人,。(《生查子·元夕》)4.,皆叹惋。(《桃花源记》)5.山水之乐,。(《醉翁亭记》)(二)阅读下列诗曲,完成第6——7题。(4分) 【甲】钱塘湖春行 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水仙子·咏江南

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6.【甲】【乙】两诗曲中作者直抒胸臆、表达情感的词是“”(填写一个字)(2分) 7.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甲】诗通过对莺燕、花草的描写,体现了江南的一片生机。B.【乙】曲通过富有层次的描写,体现了江南的闲适祥和之景。C.【甲】【乙】两诗曲都写出了江南春天的风景美和人情美。D.【甲】【乙】两诗曲都写出了江南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甲】 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

上海杨浦区初三三模语文试卷

2016年上海中考模拟卷 初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16年杨浦区三模)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草色烟光残照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不见去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查子·元夕》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叹惋。《桃花源记》 5.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曲,完成第6-7题(4分) (甲)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甲】【乙】两诗曲中作者直抒胸臆,表达情感的词是_____。(2分)

7.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甲】诗通过对莺燕、花草的描写,体现了江南的一片生机。 B.【乙】曲通过富有层次的描写,体现了江南的闲适祥和之景。 C.【甲】【乙】两诗曲都写出了江南春天的风景美和人情美。 D.【甲】【乙】两诗曲都写出了江南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甲】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乙】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愚公移山》出自_______家学派经典著作《____________》。(2分) 9.(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 ..的一项是()(2分)

上海市杨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杨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格列佛为利立浦特王国立下了大功,但后来得罪了皇帝,皇帝坚持要将他砍头,还对他用可耻手段扑灭寝宫大火的事怀恨在心。 B.武松是《水浒》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报,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C.鲁滨逊给野人起“星期五”这个名字,主要是自己在星期五这天救了他,这样既便于称呼,也可以纪念这个日子。 D.《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蜇伏矫健狙击手坚如磐石矢志不渝 B.暮霭松驰订书机仗义执言不可思议 C.告罄坐落造假帐责无旁贷开诚布公 D.描摹怂恿发祥地心浮气躁稍纵即逝 3.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增城区教育局扎实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 B.现在,他已经回国了,就职于广州大学体育教授,继续从事他所喜爱的足球事业。 C.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成长发展。 D.“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位志愿者值守西湖边两平方米的“微笑亭”,多年来风雨无阻,志愿服务时数累计超过1.1万小时以上,让各地游客备感暖心。 B.如果吃饭时玩手机,血液就要分出一大部分供应给大脑和眼睛,这会严重导致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受到影响,造成消化不良。 C.在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动制度创新方面,杭州积极发挥了试点市、示范市的引领作用,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D.以APP为主要形态的电子家庭作业或许具备即时上传、实时交互、大数据分析等优势,但归根结底由商业的利益在驱动是无疑的。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的一项() A.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呐喊》中的人物。

201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5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夜来城外一尺雪,。(《卖炭翁》) 2.,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4.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5.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6.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2分)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丙句: 7.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 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 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 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 9.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 A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 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