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上海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上海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上海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上海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上海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上海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成绩绝不能不劳而获,除了汗流满面而外,没有其他获取的方法。中考频道的小编会及时为广大考生提供2015年上海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有需要的考生可以在考题公布后刷新本页面(按ctrl+F5),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5上海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发布入口

以下是上海2015年全部科目的试题发布入口:

2015年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松江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三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5.1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水光潋滟晴方好,。(《饮湖上初晴后雨》) 2.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3.纤纤擢素手,。(《迢迢牵牛星》) 4.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斯是陋室,。(《陋室铭》)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下列与“一览众山小”在语意上互为因果的一句是。(2分) A.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 C.阴阳割昏晓 D.荡胸生曾云 7.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 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8.甲乙两文的作者分别是、(人名)。(2分) 9.甲乙两文都描绘了百姓的生活现状,前者是“”;后者最能表现百姓生活惨状的四字短语是“”,而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6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七擒孟获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①所服,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营阵,曰:“此军如何?”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使观营阵,若止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南人不复反矣。”于是亮进军,南中平。 【注释】①夷汉: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和汉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亮使.观营阵()(2)向.不知虚实()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于是令生致之。 12.首擒孟获后,为了让孟获降服,诸葛亮所做的努力是“”、“”。(2分) 13.下列对“南中平”原因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亮率军在南中“所战皆捷”,战所不胜。 B.诸葛亮擒获了孟获,让南中人失去了主心骨。 C.诸葛亮运用攻心策略让孟获和南人主动归顺。 D.诸葛亮代表着天威,南中人根本不敢去反抗。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流光溢彩的艺术宫殿——上海大剧院 ①上海大剧院坐落于上海人民广场,由法国夏邦杰建筑公司设计公司设计,整个建筑宛如音符串织而成的水晶宫殿,时时向人们展示着它额迷人风采和先进的设计理念。 ②这座流光溢彩的艺术宫殿,无论在造型还是装饰上处处可以感受到它那浓郁的文化韵味。100米长、91米宽、重达6075吨稍微弧形拱顶如大鹏展翅,巨大的整体透明幕墙和晶莹的彩釉玻璃散发着淡淡的光泽,传递出轻盈而生动地浪漫气息。透过幕墙放眼四望,大剧院与壮丽的人民广场融为一体,打开了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用不锈钢锁和不锈钢蛙爪构成的股东结构,将幕墙牢牢锁定,又在空灵剔透中掺入了几分凝重。在大厅内缓缓而行,大理石的地坪黑白相间,好似一排排钢琴琴键;垂吊而下的一盏盏吊灯,宛如一架硕大的钢管风琴。步入贵宾厅,弧形在墙面形似流动的五线谱,镶嵌的墙灯象征着乐曲间隙的区域,一件件古朴的青铜器和精美的雕塑,更烘托出浓浓的文化氛围。 ③走进观众厅,不觉眼前一亮:黑色大理石的地面、红色的大幕和观众坐席、金色的木装饰和舞台两侧深灰的墙面,组合成庄重典雅的色调。从前排到末排,坡高5米,即使最后一排的观众,视线也完全无障碍。意大利特制的座椅分外舒适,每个座位底下都有一个空调出风口,送风特别均匀。而每排观众席的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夜来城外一尺雪,。(《卖炭翁》) 2.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 ,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4. 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5. 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丙句: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 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 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 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 A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 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常坐临安市肆观棋 A 常找高手过招 B 观摩他人下棋 C 善于知识迁移 D 善于思考领悟 E 坚信天下无敌 12. 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è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2015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 2.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4.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5.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渴望能建功报国的雄心壮志 丙句:渴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甲句并不是与题目直接相关)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大苏泛赤壁 大苏指苏轼(人名)水波不兴 兴:起 尝贻余核舟一 译句(王叔远曾经送 给了我一个桃核雕刻成 的小船)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2分) A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B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④某:我。

评语(2015上海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

评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来源:学+科+网]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8.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6分) ?小学三年级时,___; ?十多年后,___ 19.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句式?该句反映了我当时___和___心理。(3分) 20. 第?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4分) 21. 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201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上海市2015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3.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4.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 (柳永《蝶恋花》) 5.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6.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 .三句诗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全篇。 B .三句诗的内容或写眼前,或写将来。 C .三句诗传递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有关。 D .三句诗的内容都与题目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 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9.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3分) ( ) A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 .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陆象山① 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② 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③ 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④ 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著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④某:我。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常坐临安市肆观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 ( )( )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 A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B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陆象山①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②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③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曰:“某④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容的书。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常坐临安市肆观棋 11. 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 A常找高手过招B观摩他人下棋 C善于知识迁移D善于思考领悟 E坚信天下无敌 12. 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 è穿越丝绸之路来到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为起点,传播到蒙古、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

精品 2015年上海(全套)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上海(全套)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 目录 2015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上海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上海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上海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夜来城外一尺雪,。(《卖炭翁》) 2.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 ,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4. 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5. 山水之乐,。(《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2分)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丙句:。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 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 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 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 文学常识大苏泛赤壁大苏指(人名) 词语解释水波不兴兴: 句子翻译尝贻余核舟一译句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 A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 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常坐临安市肆观棋 11. 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 A 常找高手过招 B 观摩他人下棋 C 善于知识迁移 D 善于思考领悟 E 坚信天下无敌 12.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4分) 。

2015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绝对权威)

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2015分钟)100分,考 试时间150(满分考生注意:题。26本试卷共1 请将所 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2 分)39一、文言文(分)15(一)默写((《卖炭翁》)。 夜来城外一尺雪,1. (《迢迢牵牛星》),脉脉不得语。2. 3. (《黄鹤楼》),芳草萋萋鹦鹉洲。(《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4. (《醉翁亭记》)。山水之乐, 5. 6-7(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分)4题((《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江城子〃密州出猎》)【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天狼。(《望岳》)【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 别写出渴望的内容。(6. 分)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 忧愁乙句:丙句:分)2)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7. 三句诗都在感情高潮 时结束全篇。 A三句诗的内容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B 三句 诗传递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相关。C 三句诗的内容都与题目 有直接关联。 D 分)8题(8-9(三)阅读下文,完成第明有 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 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 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 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

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分)6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 础积累表。(8. 词语解释文学常识句子翻译尝贻余核舟一 水波不兴大苏泛赤壁)(人名)1大苏指()3(译句) 2兴:( 分)6)(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9. 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B 覆盖在船舱上的 箬篷清晰可见。 A D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C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分)11题(12—10(四) 阅读下文,完成第②①‚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陆象山手,愿求 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③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 乃起谢曰:‚此《河图》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④‛天下无敌手矣。反饶得某一先,今官人之棋,皆饶一先。凡来着 者,是临安第一手棋,‚某象山笑而去。④某: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②肆:店铺。【注】①陆象山, 南宋哲学家。我。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0. 分)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分)4)() (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11. 观摩他人下棋 B 常找高手过招 A C 善于思考领悟 D 善 于知识迁移坚信天下无敌 E 分)4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12. 分)40二、现代文((一)阅读下文,完成第分)18题(17—13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 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年,考古学家在我1991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 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2500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条的先人。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它的普及与商贸密 切相关。③面条横跨亚欧,的美誉,‚面条天堂‛áb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 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6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èsh商途中, 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 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④传说中世纪初期, 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60世纪20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 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 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 食,可汤食,亿块现代版干面10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50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结果会怎么样 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条——方便面,座埃菲铁塔!327建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 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 在泰国,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事不绝。 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 殷切希望。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

上海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海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LT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①夜来城外一尺雪,。(《卖炭翁》) ②,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③,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④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⑤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考点】古诗(词)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1)晓驾炭车辗冰辙;注意“辙”不要写成“撤”. (2)盈盈一水间;注意“盈盈”不要写成“莹莹”. (3)晴川历历汉阳树;注意“历历”不要写成“厉厉”. (4)为伊消得人憔悴;注意“憔悴”都竖心旁. (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注意“寓”是寄托的意思,不要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积累,注意识记正确,不要出现错别字.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丙句: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考点】诗歌阅读综合;诗歌意境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 【分析】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解答】(1)甲句: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乙句: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丙句: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2)甲文与标题无关,D项“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错误,第一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与诗题无关,故选D. 答案: (1)渴望能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望能登顶泰山、俯瞰一切的气概; (2)D. 译文: 甲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乙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

2015上海中考语文作文解析

2015上海中考语文作文解析 2015年6月13日上午9:00-10:40,上海市一年一度的中考拉开了序幕,第一场语文卷考试,此次作文题目依然保持了历年上海中考作文的出题思路:命题式作文,即:“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同样,对于考生来言,此题目审题看似难度不大,大家肯定会想到什么努力学习突破困难之类,或者为梦想努力的过程。其实想写好,我们不必非写此类不可。如何打破思维写出深邃并富有梯度的中考作文呢? 2015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目特点解析 题目: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从形式上看这是个主谓短语,若加上句号就是个句子,但是特殊的是这个句子从意义上并不完整。我们需要打开思路来进行解析。从成分上入手。 一、状语成分----不止一次 这个状语是表频率时间状语,也就是文章一定要体现多次,这个多次是围绕一个目标或境界来努力的。而且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你的认识和境界最好有层进性。 二、主语----我 主语“我”是文章主人公,要写亲身经历的的事情,所以,这个题一旦限制了,就好入手了。一定要明白,“我”不是线索人物,而是主人公。 三、谓语---“尝试” “尝试”这个词的字典意义是“指人的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挑战,尝试,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也就是说,是挑战。挑战自己之前没做过的行为。但是得有目的,不然,那就是没有意义了。你有什么目标?要什么发现?要了解什么……。围绕这个点去构思。 四、状语---“努力” 这里又一个状语“努力”,直接来修饰“尝试”的,也就是说,奋力去尝试。其实表明了态度。这个过程要体现出来。 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向有四大类: 1、成长感悟类 2、感恩感动类 3、励志素养类 4、审美感悟类 第一类:成长感悟 此类作品,可以结合题目“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写出自己变化的。其实,成长类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努力尝试:为梦想奋斗、为目标努力捅破学习方式或方法写出亲身经历的剪影 比如:你为了某个比赛,去突破学习中的障碍或心理的障碍 2、努力尝试改变自己的弱点:自卑、怯懦、任性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