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3篇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3篇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3篇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3篇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3篇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东部的元宝街,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胡雪岩事业的颠峰时期,当时豪宅工程历时3年,于1875年竣工。下面是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嗨,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胡雪岩故居,我是担任本次讲解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林。

胡老先生是杭州人,在1878年创建了胡庆余堂。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之后,他就建造了这间院子。胡雪岩故居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5818平方米,造价据说耗费50万白银以上。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西边的轿厅,这里门扩五开间,高大空敞,华贵气派。你瞧,轿厅门楣还悬挂着那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匾:经商有道。

然后让我们看一看胡老先生会客的地方吧。来到碧延堂,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木雕、石雕、砖雕、堆雕、彩画......无奇不有,无品不精。这仿佛能让你看到那红顶商人与达官贵人们洽谈政事的样子呢!

故居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无疑是芝园了,看,明廊暗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庭院天井、峭壁假山、精雕门楼......还有那成群结队的大大小小的鱼儿们畅游在一汪池水中。这真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啊!

谢谢大家的光临,能抽空参观胡雪岩故居,再见!

篇二: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

现在大家来到的是"江南药王"胡雪岩的故居。胡雪岩名光墉(1823-1885)杭州人。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火、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故居建于同治十一年(1827)占地10.8亩,建筑面积为5800多平方米。宅内有十三楼,建筑构思巧妙,芝园中的假山参照了杭州飞来峰的形势;建筑工艺精致,砖雕、木雕、石雕、灰雕无品不精;建筑用材讲究,大量选用紫檀、楠木、银杏、中国榉等高档木材。全宅铜铸件就重达10余吨,竭尽豪华,堪称清末中国巨富第一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胡家子孙将故居抵债给他人,解放后又曾做过学校、工厂和居民用房。因缺乏保养,建筑日渐破败,1999年-2000年底,杭州市政府拨款,由杭州市文物保护所完成了故居的修复,于2001年1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

故居大门外的这条石板古巷,原为元代省府宝藏的所在地,因此取了一个象征财富的街名叫"元宝街"。故居总平面呈长方形,内部分为三条轴线;待客议事的中轴区,芝园观赏游玩的西轴区,生活居住的东轴区。进入正门,穿过门楼,来到轿厅,此"亭为中轴区的第一进,是客人停轿等候的地方。厅上所挂的分别为"奉扬仁风""经商有道"、"乐善好施"、"勉善成荣""承恩天赐"五块牌匾,其中"勉善成荣"匾是同治皇帝所赐的御匾。厅中还象征性的陈列了两座清式的轿子。

走过轿厅正对面是一座雕刻精美的砖雕门楼,上刻"修德延贤"意在勉励后代。我们向右拐,参观一下东部生活居住区,穿过明廊暗弄,来到融冬院,俗称花厅1,这是当时私下称的"角落里的姨太太"住的地方,庭院空间虽不大,但造园手法高超,小桥流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与融冬院相连的是颐夏院,又叫花厅2 ,厅内陈设的家具精致舒适,厅外环境优雅。看过了两座花厅,穿过一个小门,沿曲廊来到鸳鸯厅,此厅因南北建筑结构不同,故称

鸳鸯厅。厅后天井有聚宝盆图形的鹅暖石遗址。鸳鸯厅的北面为清雅堂,面阔7间,俗称新7间。楼上原为胡家子女居住,楼下为胡家宴请宾客的地方。我们现在从这个门洞出去,来到"和乐堂"俗称老7间,它是住宅区中的主体建筑。据记载胡雪岩有13位姨太太,为了方便与各位太太会面,并避免她们之间的醋意,想了一个好办法,安装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通话设施——一座大德律风,用十三根电线通向各房,只要认定门子,就可以召唤各位太太,声音清楚,省去了不少口舌,在和乐堂现在还可以见到当时的铜管和铜线,一楼7间现用琴、棋、书、画修饰其内。我们现在到的地方是"楠木厅",俗称边厅,建筑全部用楠木构筑,大家在这里可以嗅到楠木特有的香味,堪称厅中的精品。据说这是当时深得胡雪岩宠爱的"螺蛳太太"住的地方。楠木厅的对面是小厨房,陈设有灶台和厨房必备用具,还有灶神。参观完生活居住区,我们又回到中轴区,进入第二进院子,走过照厅,正厅百狮楼就在眼前,此厅是待客、迎宾、议事的主要活动场所,又是胡雪岩母亲与大太太居住的地方,是全宅最重要的建筑。因原来有100个紫檀磨成的狮子装饰栏杆故称"百狮楼"。这里的砖细墙有葫芦形、梅花形、立体几何形、圆形、方形、长方形、菱形等多种形式全国少有。

走出正厅,西侧便是西轴线观赏游览区的入口处,上题"芝园"时胡雪岩为了纪念父亲胡芝田而命名的。沿石阶而上,首先来到的是"影怜院",现在厅内装饰有仿当时日本定制的水法塔灯和英国人送给胡雪岩的两面大镜子,和与它相邻的是荟锦堂,楼上称御风楼,此楼是全园的制高点,站在楼上全园的景色尽收眼底。沿西边回廊,我们来到了洗秋院,俗称花厅4。胡雪岩当年建成芝园时,专门请了杭州的文人雅士来赏鉴标题,时值秋天,隔扇上装有五彩玻璃以蓝绿色调为主,这种气氛把秋天的气息清洗的一干二净,因此就有了"洗秋院"这个名字。

篇三: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我们走进一条小巷,路是石板路,更奇怪的是路口放着一个金元宝,后来我知道这条街就叫元宝街。沿着元宝街很快到了故居门口,我们直接就想进去参观,但被门口阿姨拦住,说要买票。这时候听爸爸嘀咕道:"这里还要买票啊?"

走进胡雪岩故居的大门,就看到了一处处风景,"我们该去哪呢?"我情不自禁地说出来。爸爸笑着说:"我们就跟着旅行团的导游走,还能听听典故呢!""好!"我点着头说。刚进入正门,步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大阔气的大堂,里面播放着京剧音乐,大堂让我们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接着我们来到了百狮楼,百狮楼门口有一只只小狮子头,他们都对着我。它们的嘴裂开来好像在笑着对我说:"欢迎光临!"一进门满屋子都是狮子头,好像我来到了一个狮子世界。这个百狮楼是给胡雪岩的母亲住的地方,我想胡雪岩的母亲应该非常喜欢狮子!走出百狮楼,我们又来到了楠木厅。楠木厅主要是用楠木做的,那

是胡雪岩子女居住过的地方。在楠木厅的正中央,放着一架古琴,古代的人们都喜欢弹古琴。所以放着古琴!因为我会弹古筝,所以很想上去拨弄几下呢!

然后我们到了芝园,芝园是胡雪岩的后花园,非常美!花园中有假山、有楼阁、有水池、有小桥。沿着台阶往下走,就是一个大洞,洞里面弯弯曲曲,像一条长龙。我感觉走在里面有点冷,但看见洞里的灰石在灯光的照射下,变成了黄色的,看上去暖暖的,一下子让人忘记了冷。走出洞,眼前便有几座小桥,下面流着泉水。几朵小花把后花园点缀得十分美丽,满池的金鱼在水中悠闲自在地游着。

最后我们又参观了小厨房。小厨房里面放着许多烧菜做的用品,小厨房的外面,有一口井,如果想要喝水,直接到井里打水。我们不知不觉参观完了故居,今天的收获很大,不但参观了美丽而又富丽堂皇的故居,而且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胡雪岩创立的胡庆余堂,我在路过河坊街时,经常看到络绎不绝的人走进走出,让很多病人看好了病,让我知道中药的神奇!我还依稀记得死去的太公以前经常去那里看病。

听说后来胡雪岩破产了,但他的一生还是值得后人尊敬的,他的胡庆余堂为后人做了贡献,成了中国非常着名的医药馆。希望胡庆余堂永远开下去,治好更多的病人,造福于后人!

【导游】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关键字】导游 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 现在大家离开的是“江南药王”胡雪岩的故居。胡雪岩名光墉()杭州人。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火、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故居建于同治十一年(1827)占地亩,建筑面积为5800多平方米。宅内有十三楼,建筑构思巧妙,芝园中的假山参照了杭州飞来峰的形势;建筑工艺精致,砖雕、木雕、石雕、灰雕无品不精;建筑用材讲究,大量选用紫檀、楠木、银杏、榉等高档木材。全宅铜铸件就重达10余吨,竭尽豪华,堪称清末巨富第一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胡家子孙将故居抵债给他人,解放后又曾做过学校、工厂和居民用房。因缺乏保养,建筑日渐破败,1999年XX年底,杭州市政府拨款,由杭州市文物保护所完成了故居的修复,于XX年1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 故居大门外的这条石板古巷,原为元代省府宝藏的所在地,因此取了一个象征财富的街名叫“元宝街”。故居总平面呈长方形,内部分为三条轴线;待客议事的中轴区,芝园观赏游玩的西轴区,生活居住的东轴区。进入正门,穿过门楼,离开轿厅,此”亭为中轴区的第一进,是客人停轿等候的地方。厅上所挂的分别为"奉扬仁风”“经商有道”、“乐善好施”、“勉善成荣”“承恩天赐”五块牌匾,其中“勉善成荣”匾是同治皇帝所赐的御匾。厅中还象征性的陈列了两座清式的轿子。 走过轿厅正对面是一座雕刻精美的砖雕门楼,上刻“修德延贤”意在勉励后代。我们向右拐,参观一下东部生活居住区,穿过明廊暗弄,离开融冬院,俗称花厅1,这是当时私下称的“角落里的姨太太”住的地方,庭院空间虽不大,但造园手法高超,小桥流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与融冬院相连的是颐夏院,又叫花厅2 ,厅内陈设的家具精致舒适,厅外环境优雅。看过了两座花厅,穿过一个小门,沿曲廊离开鸳鸯厅,此厅因南北建筑结构不同,故称鸳鸯厅。厅后天井有聚宝盆图形的鹅暖石遗址。鸳鸯厅的北面为清雅堂,面阔7间,俗称新7间。楼上原为胡家子女居住,楼下为胡家宴请宾客的地方。我们现在从这个门洞出去,离开“和乐堂”俗称老7间,它是住宅区中的主体建筑。据记载胡雪岩有13位姨太太,为了方便与各位太太会面,并避免她们之间的醋意,想了一个好办法,安装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通话设施——一座大德律风,用十三根电线通向各房,只要认定门子,就可以召唤各位太太,声音清楚,省去了不少口舌,在和乐堂现在还可以见到当时的铜管和铜线,一楼7间现用琴、棋、书、画修饰其内。 我们现在到的地方是“楠木厅”,俗称边厅,建筑全部用楠木构筑,大家在这里可以嗅到楠木特有的香味,堪称厅中的精品。据说这是当时深得胡雪岩宠爱的“螺蛳太太”住的地方。楠木厅的对面是小厨房,陈设有灶台和厨房必备用具,还有灶神。参观完生活居住区,我们又回到中轴区,进入第二进院子,走过照厅,正厅百狮楼就在眼前,此厅是待客、迎宾、议

戈公振故居导游词.doc

戈公振故居导游词 戈公振故居位于江苏东台市城内兰香巷9号,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民居,砖木结构,3进间,"寿"字图案花墙,六面壁板,格扇门窗,占地面积247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90平方米。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戈公振故居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戈公振故居导游词范文1: 戈公振故居位于东台市城内兰香巷9号,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民居,砖木结构,3进间,"寿"字图案花墙,六面壁板,格扇门窗,占地面积247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90平方米。由周巍峙题匾的"戈公振纪念馆"即设立在故居内。故居内,由吴志超雕塑的戈公振汉白玉半身像在馆厅正中,陈列有《戈公振生平业绩展览》,详细介绍了戈氏光辉的一生。展出了戈公振学习、写作、出国考察以及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的历史照片0余张,还有戈公振与孙中山、蔡元培、黄炎培、胡适、郑振铎等人的往来书信和他办报时留下的遗物,以及戈公振撰写《中国报学史》的手稿等。为纪念戈公振先生,江苏省新闻学会设立了"戈公振新闻奖",为我省新闻界最高奖。还拍制了《戈公振》电视剧,公映后受到社会的好评并获奖。戈公振故居已列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盐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常年对外开放。 该书中最能反映戈公振个人风格的是他的几篇"结论"。第一篇总结中国古代的报刊发展,开篇从秦朝的言禁开始,历数历代的言论政策,各种典故信手拈来,短短15行,就把中国20xx多年封建帝制

的言论政策说尽了。最后得出结论:"专制之下,言禁必严,势也!"后两段,一段写官报的作用,一段分析官报为什么不发达,字数都不多,每段7行左右,也是引经据典,说理透彻。揭示了中国封建统治者在 "民可使由,不可使知"的统治哲学指导下,遏制了中国古代报业的发展。全文一气呵成,气势磅礴,足见戈公振的古文功底深厚!第二篇"结论"总结的是中国近代早期报业,第三篇"结论"总结的是清末报业的发展。新闻史的书一般文笔都比较谨慎,就事论事,即便是介绍到历史背景也多是简略的、客观的提一下,不含个人感情在其中。但是戈公振的几篇结论都饱含了浓厚的个人情感。尤其是第三篇"结论",他开篇就写道:"以庞大之中国,败于蕞尔之日本,遗传惟我独尊之梦,至斯方憬然觉悟。在野之有识者,知政治之有待改革,而又无柄可操,则不得不借报纸以发抒其意见,亦势也。" 类似这样富有情感的语句在其他的几篇的结论中,也是比比皆是,使文章更具亲和力。除了笔锋常带感情,戈公振对人对事的点评都是很精确、独到。比如他提到维新派及维新派报纸失败的原因,就指出:"然此派实力薄弱,而视天下事太易,故其发为议论也,燏煌光怪而有余;其施于政治也,诚实恳挚而不足。殆清室徒有变法之名,无以慰人民之望,于是种族之学说起,与维新派立于对峙之地位。"这样的点评也是随处可见,让人眼睛一亮。该书的第四篇"结论"总结的是民国以来的报业。也许谈论的是作者正在生活的时代,所以作者的情感格外的暴露在外,批评也格外尖锐。一开篇作者就下判断:"民国以来之报纸,舍一部分之杂志外,其精神远逊于清末。盖有为之

杭州西湖导游词3篇(完整版)

杭州西湖导游词3篇 杭州西湖导游词3篇 杭州西湖导游词一: 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美丽西湖之行的导游: 方子方。让我们随着船徐徐开动,开始游览美丽的西湖吧! 西湖位于: 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部。西湖水面面积为 4.37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平均深 27米,最深处在5米左右。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柳浪闻莺,柳浪闻莺是南山风景线上离市区最近的一个公园,也是西湖旧十景之一。柳树是公园主景。请看两旁,这里汇集了500株春柳,这些垂柳,以景遇意,两旁的柳树,各种各样,非常好看,公园南面杆弯枝斜的那种,在微风吹拂下,左摇右摆的,就像是贵妃醉酒,称为醉柳 现在,我们来到了传说中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断桥。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它名气最大。大家往下看,下面就是波光粼粼的湖面,湖面被阳光照射着,像许多金子撒在湖面上,很漂亮!大家注意,不要乱丢垃圾,现在可以在这里拍照、休息。 好了,今天就游览到这里,最后祝大家: 旅途愉快,再见! 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导游词二: Hi!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美丽西湖之行的导游: 石涵晓。让我们随着船的徐徐开动,开始游览与瑞士莱蒙湖并称为当世东西辉映明珠的杭州西湖。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它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观而享誉中外。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异地形。传说三潭印月是一只大香炉的三只脚,而这只大香炉则倒扣着一条黑鱼精,香炉的三只脚伸出水面就成了三潭印月。每当中秋之夜,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乘船到达三个石塔,并在每个塔中心点上一支蜡烛,再在洞口蒙一层薄纸,圆形的洞放出了蜡烛的光芒,远看像月亮一样。而且每个石塔有五个洞,而三个石塔总共可映印出十五个月和影,加上天上一个,倒影一个,最后一个嘛,就是我们的心中月。十八个月亮这一奇异景致,只有在月朗天青的中秋之夜才能观赏得到。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传说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断桥,断桥残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它以冬雪时远观桥面,若隐若现于湖面而称著。现在的断桥,是1921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你们知道它有多长吗? 13米? 10米? 9米? 恭喜这位游客,你答对了,它长 8.8米,宽 8.6米,这孔的长度就有 6.1米。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下雪,便会营造出与别的地方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每当雪后初晴,来断桥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岭一带如铺琼砌玉,晶莹朗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各位朋友,欢迎来杭州旅游!我们面前这条河,就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它纵贯南北,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南北水上干线。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嘉兴的运河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1985年呼吁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郑孝燮、罗哲文两位权威专家曾说:“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 京杭大运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世事沧桑,运河几度兴衰。三年前,按照还河于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要求,杭州全面启动“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一句话概括工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一馆两场三园两带六埠十五桥。 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就是运河一期工程最北端——北星公园,它因紧邻北星桥而得名,大家注意公园里这7组江南水乡风格的建筑,它们是按“北斗七星”位置整体布局的,中间最高的观景阁取名北星阁,意喻北极星。夜晚上北星阁东望,可见广场上七星闪耀,非常漂亮。 请问有谁看过建筑大师陈从周先生的文章《故乡》?陈从周先生所说的“故乡”,就指运河边的青莎古镇。 大家现在游览的,就是依《故乡》描述设计的青莎公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浓浓古镇味,路边一丛丛的是芒草,园里还种了文竹和凤尾,樱花、紫荆花交杂其间,到了春天,你

王羲之故居英语导游词

导游考试导游词:王羲之故居英语导游词 Calligraphy is regareded in china as the art of writing,beautiful handwriting with brush, or study of the rule and techniques of this art. As a traditional art, calligraphy occupies the same position as painting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t. In China, many people can write a good hand but only a few of them could become calligrapher. It takes paintaking effort and years of assidicous practice to qualify oneself as an artist in this field. One of the great masters in calligraphy in chinese history is WangXiZhi, he has exerted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nese calligraphers and scholars. Today we will visit his Former Residence WangXi Zhi is an outstanding calligrapher, he was versed in nearly all kinds of styles of calligraphy. His work the preface of LanTing Poems Collection written in running hand is esteemed as the best running hand work in the world. His wonderful calligraphy has long shocked and is admired by calligraphers of all ages. Lets go inside the main gate. This pool is the inkstone rinsing pool, covering an area of 3000 square meters, why we call it inkstone rinsing Pool?There is a story of WangXiZhi, it says that when he was a child he blackened all the water of a pond in front of his house by washing his writing implements every day after practice. The characters are 洗砚池 .About 10 meters north of the pool is a flatled towering 2 meters above the ground and covering an area of 150 square meters.called Drying Terrace, for drying their writtings in the sun.The west part is the 100 meter long calligraphy corrider, displaying handwritings of famous calligraphers in China.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calligraphy, you can have a look and pratice by yourself.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 浙江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27293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Tour guide of Hu Xueyan's former residence in Hangzhou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胡老先生是杭州人,在1878年创建了胡庆余堂。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之后,他就建造了这间院子。胡雪岩故居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5818平方米,造价据说耗费50万白银以上。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西边的轿厅,这里门扩五开间,高大空敞,华贵气派。你瞧,轿厅门楣还悬挂着那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匾:经商有道。 然后让我们看一看胡老先生会客的地方吧。来到碧延堂,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木雕、石雕、砖雕、堆雕、彩画……无奇不有,无品不精。这仿佛能让你看到那红顶商人与达官贵人们洽谈政事的样子呢! 故居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无疑是芝园了,看,明廊暗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庭院天井、峭壁假山、精雕门楼……还有那成群结队的XX小小的鱼儿们畅游在一汪池水中。这真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啊! 谢谢大家的光临,能抽空参观胡雪岩故居,再见!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 现在大家来到的是“江南药王”胡雪岩的故居。胡雪岩名光墉(1823-1885)杭州人。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

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火、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故居建于同治十一年(1827)占地10.8亩,建筑面积为5800多平方米。宅内有十三楼,建筑构思巧妙,芝园中的假山参照了杭州飞来峰的形势;建筑工艺精致,砖雕、木雕、石雕、灰雕无品不精;建筑用材讲究,大量选用紫檀、楠木、银杏、中国榉等高档木材。全宅铜铸件就重达10余吨,竭尽豪华,堪称清末中国巨富第一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胡家子孙将故居抵债给他人,解放后又曾做过学校、工厂和居民用房。因缺乏保养,建筑日渐破败,1999年-20xx 年底,杭州市政府拨款,由杭州市文物保护所完成了故居的修复,于20xx年1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 故居大门外的这条石板古巷,原为元代省府宝藏的所在地,因此取了一个象征财富的街名叫“元宝街”。故居总平面呈长方形,内部分为三条轴线;待客议事的中轴区,芝园观赏游玩的西轴区,生活居住的东轴区。进入正门,穿过门楼,来到轿厅,此”亭为中轴区的第一进,是客人停轿等候的地方。厅上所挂的分别为"奉扬仁风”“经商有道”、“乐善好施”、“勉善成荣”“承恩天赐”五块牌匾,其中“勉善成荣”匾是同治皇帝所赐的御匾。厅中还象征性的陈列了两座清式的轿子。 走过轿厅正对面是一座雕刻精美的砖雕门楼,上刻“修德延贤”意在勉励后代。我们向右拐,参观一下东部生活居住区,穿过明廊暗弄,来到融冬院,俗称花厅1,这是当时私下称的“角落里的姨太太”住的地方,庭院空间虽不大,但造园手法高超,小桥流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与融冬院相连的是颐夏院,又叫花厅2 ,厅内陈设的家具精致舒适,厅外

广州中山纪念堂导游词介绍5篇

广州中山纪念堂导游词介绍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搜集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导游词介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广州中山纪念堂导游词介绍(1) 广州市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1929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1963年对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在6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了铁栅栏,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更显气势恢宏。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为62000

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高52米,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个。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1936年,广州市各界人士在此举行禁烟大游行;1945年9月,驻广州地区的日本侵略军在这里签字投降解放后,每年各种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省市的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都在这里举行,如教育基金百万行、广州国际集体婚礼、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等等。 解放前夕,纪念堂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解放后,人民政府从五十年代初开始至1988年曾七次拨出专款对各项设施进行修葺和完善。1998年再次拨款6000万元,对纪念堂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性大维修,更换了中央空调、灯光、音响、座椅,重新改造了贵宾室,化妆间、舞台,增加了消防喷淋系统和保安监控系统,堂前中山塑像改用铜材铸造,对广场、环境亦作了进一步的美化,使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物焕发出勃勃生机,从80年代初向游人开放以来,它更是成了广州主要的游览胜地,成为中外人士喜爱的参观游览胜地。可以说,中山纪念堂的政治影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较好的表现。

杭州西湖导游词5篇合集

杭州西湖导游词5篇合集 杭州西湖导游词1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导游妞儿。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欣赏西湖秀丽的景色。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西湖无论是睛天还是雨天景色都非常美。祝大家玩得开心、愉快。 在您的正前方,一排排卫士似的柳树挺拔的站在西湖前面,发誓不让西湖受到一点儿伤害。湖边的垂柳分别由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组成,一个个披着翠绿的、细细的长发,配合着风儿哥哥的琴音和湖水姐姐的舞蹈轻轻飘动。哥哥的琴音停了,姐姐的舞步也停了。她们才慢慢安静下来。这就是柳浪闻莺了。 绕过杨柳依依的长堤,我们看到西湖甜甜的笑着。那个狡猾的家伙,她深知自己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波光闪闪的湖面是游客们夸也夸不完,作家们都无法描写的美。现在你们是不是想到美丽的湖中去呢?请大家不要把垃圾扔到湖里,自觉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湖的中央,三个小岛像三个包子,包着凉亭和休息的人们浮在水面上。它们分别叫小瀛洲、湖心亭和阮公墩,合称湖上三岛。小瀛洲旁边的湖水中有三个宝塔,尖尖的塔顶下面有五个大小相

同的圆洞。农历八月十五那天,人们在塔里点燃蜡烛,湖面上就能有无数个月亮,每个都那么圆,那么亮。这就是著名的三潭映月。 朋友们,西湖的景色是不是很美呢?别急,你们晚上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我们有可能会欣赏到雨天的西湖。 杭州西湖导游词2 杭州西湖苏堤是北宋元佑五年(1090),诗人苏轼(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得名的由来编辑 《元史》记载,元佑五年(1090)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曾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苏东坡主持修筑的堤岸,大约是日后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下这一条堤岸的雏形。虽说是雏形,但是,构成这一条堤岸最著名的六条桥,即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都已经有了。据说,这些名字都出自苏东坡的锦心绣口。苏东坡本人的诗歌中,有关于修筑这条堤岸的清楚记载:"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轼在颍州》) 南宋开始,苏东坡主持修建的这一条堤岸,已经成为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苏堤春晓"。不过,可以肯定,今天游人所见的苏堤,早已不复苏东坡修筑的原样,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增补修葺,整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3篇(完整版)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3篇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3篇 1: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1X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 作为运河城的扬州,在新的世纪,应对运河文化资源加以大力开发和利用,通过旅游让古老的运河文化为扬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扬州三湾,河道曲折,当初运河的开挖者为了消除地面高度差,使运河的水面保持平缓,便采取了延长河道以降低坡度的办法,所以就把这段运河开挖得弯弯曲曲。这个方法是我国古代河工们的杰出创造。以前所流传的弯弯曲曲是为了不破坏扬州风水的说法是不对的。从旅游美学的角度来看,古运河的三湾段因其弯道给人们以特殊的变化莫测的忽远忽近的视角空间,将是古运河旅游线上的一大卖点。 古运河扬州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30公里,沿岸有几十个景点,其旅游价值极高,它集长江和运河、天然和人工、历史和现实、经济和文化、新线和老线、城市和乡村于一体,构成一条色彩斑斓、风情万种、景色各异、内涵丰富的旅游线路。更为令人称奇的是,作为一条新开发的旅游线,与长江风情旅游线相呼应、相连接,从长江与运河

交界的古镇瓜洲上船,经过古运河到东关古渡换船,就能非常自然地与我市已经形成多年的乾隆水上游览线自然连接,这就完全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古城扬州历史上车马少于船的特色,使游客感受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 2: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 去古运河玩喽!去古运河玩喽! 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听说古运河畔已被整治成优美的风景区,我早就想去看,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不一会儿,我们就整装出发了。 刚到渡江桥,就发现桥上已经建起了仿古楼阁,楼阁在灯光的照射下,让人感受到了咱们扬州古代文化的意蕴。桥下古运河碧波荡漾,两岸灯光自上而下,层次感很强,灯光五颜六色,河面波光粼粼,古运河被映照得更加妩媚迷人。远远望去,古运河在两岸灯光的衬托下真像一条玉带。河边游人如织,很多人拿出照相机不时按着快门。我也按捺不住自己,向爸爸要了照相机,解放桥、跃进桥、康山园、东关炮台、扬州园林甲天下横幅我一连拍了好多张风景照。 听说,这条长1746米、贯通南北的运河是一条人工河,是隋炀帝为了能到咱们扬州看琼花,让老百姓开凿的。古运河流淌了一千多年,孕育了扬州千余年文化,哺育了扬州几十代子孙。天长日久,市区古运河两岸挤满了低矮的住房,显得凌乱不堪。前两年,扬州市政府决定花大力气整治运河周边环境,建设古运河风光带。如今古运河旧貌换新颜,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在霓虹灯的照射下,古运河重新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如果你和我一样,晚上去游玩,保证你会流连忘返!

2008王羲之故居导游词

2008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来王羲之故居观光旅游。游览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王羲之和故居的情况。 临沂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前人曾以“灵秀钟毓,代有伟人”赞誉之。在临沂历代所出的名人中,以王羲之最为世人所崇,故人们又习惯地把临沂城称为“羲之故里”。 书圣王羲之,字逸少,公元303年出生于琅琊郡(今临沂市),361年去世,享年59岁,因曾为右军将军,又称“王右军”。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真、草、隶、篆俱佳,其书艺上师承前人,变革古法,创立今体和遒媚流更的书风,把今体书法推向了文人书法的极致,被后人誉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在我国书法史上并称“二王”。王羲之不仅在《晋书》有传,还有劳唐太宗亲笔撰写了一段专论,主要原因由于他的书法忒妙,受到唐太宗的“御赏”。唐太宗称赞他“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唐太宗是一个爱好书法的皇帝,他一生对王羲之的墨迹,真是气心慕手追,直到临死还留下遗言,将古今行书第一的《兰亭序》陪葬昭陵,留下了至今还争论不休的一桩公案。 王羲之家族属于琅琊王氏,西晋时,为琅琊国(郡)第一旺族。西晋末年,外受北方匈奴势力刘渊的威胁,内受“八王之乱”的影响,内忧外患政局动荡不安。这时,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建议南迁,并与王羲之的从伯王敦(为大将军)、王导(为丞相)辅佐司马睿渡江,拥立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王朝。名重一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居江南王、谢、郗、庾四家族之首。 为纪念我国历史上这位书法大师,1989年,由临沂地区行署、临沂市政府投资400余万元修复了王羲之故居,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0亩。1990年10月,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OO二年临沂市人民政府又投资7000多万元进行二期扩建,扩建后占地面积达到80多亩。内有砚池怀古、曲水流觞、夕阳普照、右军祠、左公祠、四宝台、鹅池水暖、千秋五贤等景区。是进行中国书法传统文化艺术寻根之旅的最佳去处。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门上方“王羲之故居”匾额是当时的中国书法协会主席启功先生的手笔。 进入南大门,首先看到的是砚池怀古。内有洗砚池、墨华轩、孝行桥、晋墨留香亭、无名碑亭、晋墨斋、晒书台、琅琊书院等景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池色如黑墨的水池,这就是当年王羲之练字洗笔砚的“洗砚池”。现在的洗砚池比过去要小,仅为当时的十分之一大。王羲之离临沂南迁时五岁,在旧时的名门望族五岁开始习字应是可信的。传说王羲之幼年每次练字完毕,都要到他家旁边的池塘里涮笔洗砚。他洗笔的同时还经常做“悬笔悬纸书”。他以水面为纸,悬腕悬笔而书,在水面上仔细体会笔尖与水面接触的细微感受,笔牵情走,意随笔动,达到了心笔合一的地步。天长日久,原本清澈透明的池水,也被墨汁染的乌黑了,留下了“池水尽墨”的千古美谈。即使历经千年,其色不变,后人称此池为“洗砚池”。其实,王家为书画世家,其父王旷善书,叔父王艺、王彬是有名的画家,尤其是王艺的书画,人称晋室第一,长于章草和飞白,善画人物、鸟兽、鱼龙。据南齐王僧虔《论书》记载:“自过江东,右军之前,唯艺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历史记载,晋朝时共有113名书法家,其中王家就占23位,所以,准确地说,洗砚池应是王家习书作画的几代子弟洗笔砚所染黑。 沿竹林西行,过“月季园”便是国内外首屈一指的中国当代书法碑廊,里面陈列着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石刻80余块。这些书法不仅是书法中的上乘之作,同时

胡雪岩故居导游词稿

胡雪岩故居导游词稿 引导语:胡雪岩故居从建筑到室内家具陈设,用料之考究,堪称清末巨商第一宅。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胡雪岩故居导游词稿,希望对大家有用。 【胡雪岩故居导游词稿一】嗨,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胡雪岩故居,我是担任本次讲解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林。 胡老先生是杭州人,在1878年创建了胡庆余堂。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之后,他就建造了这间院子。胡雪岩故居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5818平方米,造价据说耗费50万白银以上。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西边的轿厅,这里门扩五开间,高大空敞,华贵气派。你瞧,轿厅门楣还悬挂着那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匾:经商有道。 然后让我们看一看胡老先生会客的地方吧。来到碧延堂,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木雕、石雕、砖雕、堆雕、彩画……无奇不有,无品不精。这仿佛能让你看到那红顶商人与达官贵人们洽谈政事的样子呢! 故居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无疑是芝园了,看,明廊暗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庭院天井、峭壁假山、精雕门楼……还有那成群结队的大大小小的鱼儿们畅游在一汪池水中。这真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啊!

1885年,曾经富甲一时的胡雪岩在贫困潦倒下,结束了传奇的一生。随后,故居日渐破败,文物建筑受到严重破坏。XX年1月20日,胡雪岩故居经500多名能工巧匠16个月的日月施工后,正式对外开放。故居经过测绘、考古、设计和维修,才基本再现了120年前故居的风采,呈现给大家。 谢谢大家的光临,能抽空参观胡雪岩故居,再见! 【胡雪岩故居导游词稿二】各位游客你们好: 现在大家来到的是“江南药王”胡雪岩的故居。胡雪岩名光墉()杭州人。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火、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故居建于同治十一年(1827)占地亩,建筑面积为5800多平方米。宅内有十三楼,建筑构思巧妙,芝园中的假山参照了杭州飞来峰的形势;建筑工艺精致,砖雕、木雕、石雕、灰雕无品不精;建筑用材讲究,大量选用紫檀、楠木、银杏、榉等高档木材。全宅铜铸件就重达10余吨,竭尽豪华,堪称清末巨富第一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胡家子孙将故居抵债给他人,解放后又曾做过学校、工厂和居民用房。因缺乏保养,建筑日渐破败,1999年XX年底,杭州市政府拨款,由杭州市文物保护所完成了故居的修复,于XX 年1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

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_导游词

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 上海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是一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房。这幢房子原是一个德国人的私人别墅,从1948年到1963年,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达20xx年之久。下面是带来的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 进了宋庆龄故居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长廊,穿过长廊,就来到了大草坪,草坪上种着一棵古槐,名叫“凤凰国槐”它西面的树枝很高,东面的树枝很低,看起来很像一只凤凰,所以取名为“凤凰国槐”,它还曾被雷电劈过。再向前走就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宋奶奶住的地方,一进大门就是客厅,客厅是商议事情的地方,宋奶奶每次都把正对门的座位让给客人坐,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宋奶奶也非常喜欢运动,她把康乐棋看成一种运动,经常和工作人员打康乐棋。 再往楼上走就是书房、卧室和小厨房,宋奶奶经常和佣人一起做夜宵。我们再下楼往里走就是一个四合院,四合院里有西府海棠,西府海棠的花有淡淡的香味,而别的海棠却没有,在北京只有六棵。在四合院的中间立着一个剑石,它很像一把剑,所以称剑石,起镇宅辟邪的作用。我们出了大楼映入眼帘的是岁岁平安石,一块太湖石上写这四个大字,表示长寿的意思。岁岁平安石的上面就是瑰宝亭,亭上的梅花图案象征着宋奶奶高尚的品格。再往前走,就是宋奶奶生前十 1 / 5

分喜欢的老石榴桩景,他现在仍开花结果,一九八八年被誉为国宝盆景。它的上面是接福石,一块石头上写着篆书“接福”二字,宋奶奶每次接待客人时都要请客人在这里照相留念。 不知不觉地就结束了这次游览,我真是恋恋不舍,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还记载着宋奶奶伟大光荣的一生,值得大家去参观参观。 篇二:上海宋庆龄故居导游词 在上海宋庆龄故居里,曾经住过一代伟人—宋庆龄。她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4月23日,我们四年级同学到上海宋庆龄故居进行了实践考察活动。导游阿姨先带我们来到了后院,我们看到首先的是一群象征和平的鸽子。旁边是一个车库,这里停放着斯大林赠送的一辆“吉姆”牌轿车。 接着,我们来到了花木茂盛的花园,周围有常青的香樟树掩映,环境优美清净。从这里看,这幢洋房是一艘船型真是美丽至极。 参观了花园后,我们又来到了宋奶奶的卧室。过厅墙上挂着徐悲鸿赠送的"奔马"国画,还有宋奶奶去世后,黛丝·雅斯巴为她画的素描。进入客厅后,我们能看见北面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南面墙上挂着毛泽东主席1961年来此看望她时的留影。客厅对面是餐厅,在这间陈设简朴的小餐厅里,宋庆龄还宴请过来访的贵宾。导游阿姨又带我们来到了楼上,卧室内的一套藤木家具是宋庆龄结婚时父母送2 / 5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解说词 各位游客,这边是运河广场。提起我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两大壮举,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一城一河”,城是万里长城,河是京杭大运河。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这条河流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通枢纽,更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时空大动脉”,它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说起这条绵延千里的运河,大家或许更多的是敬佩。确实,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古运河,它的历史地位足以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各国就已经以军事目的开凿运河。隋朝,天下统一,中央为了加强对南北的管理,打通各段运河,隋之后的历朝历代,运河不断地修道改造,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的干线,并沿用至今。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的京杭大运河已破败不堪,多处河段淤塞,不能通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沟通了运河航道,建设了通航船闸。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加快建设运河的步伐迈得更大,公元2006年10月1日,总投资20亿元的运河一期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胜利峻工,至此,饱经风雨、历尽沧桑的古运河重放昔日的光彩。如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景观,无论是沿岸风光,还是乘漕舫船从水中观赏运河两岸的景色,都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杭州不光有西湖,运河风光更诱人”,运河杭州段,已经成为杭州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新景。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起余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桥梁、道路、古街、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主轴,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旅游黄金线。 现在运河广场上人山人海,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便在运河广场上。运河广场是建在运河的东面,离开博物馆,穿过人群,便走到运河边,连接西岸是一座古桥——

王羲之故居导游词

王羲之故居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来王羲之故居观光旅游。游览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王羲之和故居的情况。 临沂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前人曾以 ?灵秀钟毓,代有伟人?赞誉之。在临沂历代所出的名人中,以王羲之最为世人所崇,故人们又习惯地把临沂城称为?羲之故里?。 书圣王羲之,字逸少,公元303年出生于琅琊郡(今临沂市),361年去世,享年59岁,因曾为右军将军,又称?王右军?。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真、草、隶、篆俱佳,其书艺上师承前人,变革古法,创立今体和遒媚流更的书风,把今体书法推向了文人书法的极致,被后人誉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在我国书法史上并称?二王?。王羲之不仅在《晋书》有传,还有劳唐太宗亲笔撰写了一段专论,主要原因由于他的书法忒妙,受到唐太宗的?御赏?。唐太宗称赞他?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唐太宗是一个爱好书法的皇帝,他一生对王羲之的墨迹,真是气心慕手追,直到临死还留下遗言,将古今行书第一的《兰亭序》陪葬昭陵,留下了至今还争论不休的一桩公案。 王羲之家族属于琅琊王氏,西晋时,为琅琊国(郡)第一旺族。西晋末年,外受北方匈奴势力刘渊的威胁,内受?八王之乱?的影响,内忧外患政局动荡不安。这时,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建议南迁,并与王羲之的从伯王敦(为大将军)、王导(为丞相)辅佐司马睿渡江,拥立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王朝。名重一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居江南王、谢、郗、庾四家族之首。 为纪念我国历史上这位书法大师,1989年,由临沂地区行署、临沂市政府投资400余万元修复了王羲之故居,一期工程占 地面积20亩。1990年10月,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oo二年临沂市人民政府又投资7000多万元进行二期扩建,扩建后占地面积达到80多亩。内有砚池怀古、曲水流觞、夕阳普照、右军祠、左公祠、四宝台、鹅池水暖、千秋五贤等景区。是进行中国书法传统文化艺术寻根之旅的最佳去处。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门上方?王羲之故居?匾额是当时的中国书法协会主席启功先生的手笔。 进入南大门,首先看到的是砚池怀古。内有洗砚池、墨华轩、孝行桥、晋墨留香亭、无名碑亭、晋墨斋、晒书台、琅琊书院等景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池色如黑墨的水池,这就是当年王羲之练字洗笔砚的?洗砚池?。现在的洗砚池比过去要小,仅为当时的十分之一大。王羲之离临沂南迁时五岁,在旧时的名门望族五岁开始习字应是可信的。传说王羲之幼年每次练字完毕,都要到他家旁边的池塘里涮笔洗砚。他洗笔的同时还经常做?悬笔悬纸书?。他以水面为纸,悬腕悬笔而书,在水面上仔细体会笔尖与水面接触的细微感受,笔牵情走,意随笔动,达到了心笔合一的地步。天长日久,原本清澈透明的池水,也被墨汁染的乌黑了,留下了?池水尽墨?的千古美谈。即使历经千年,其色不变,后人称此池为?洗砚池?。其实,王家为书画世家,其父王旷善书,叔父王艺、王彬是有名的画家,尤其是王艺的书画,人称晋室第一,长于章草和飞白,善画人物、鸟兽、鱼龙。据南齐王僧虔《论书》记载:?自过江东,右军之前,唯艺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历史记载,晋朝时共有113名书法家,其中王家就占23位,所以,准确地说,洗砚池应是王家习书作画的几代子弟洗笔砚所染黑。 沿竹林西行,过?月季园?便是国内外首屈一指的中国当代 书法碑廊,里面陈列着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石刻80余块。这些书法不仅是书法中的上乘之作,同时也对王羲之的书法成就颂扬倍致,表达了后人对书圣的敬仰之情。有一幅楹联写得好:继永和雅兴集欧柳颜赵众家风范衍箕裘勿忘先贤,继淳化遗韵汇苏黄米蔡诸体精粹刊碑帖以昭后昆。 碑廊尽头东侧便是孝行桥。此桥虽小,但两边桥栏上刻有中国古代24孝的故事。中国人

2018年老舍故居导游词-范文word版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老舍故居导游词 篇一:老舍导游词 zJefa “老舍纪念馆”导游词 【导游词开场白。“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老舍故居,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 , 其中解放前九处 , 解放后一处。乃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19 号)是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辞世 ,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 【导游词衔接。“游客朋友们对老舍先生有多少了解呢。。。。。。”】 老舍,生于1899年,于1966年辞世,中国现代作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先生在大杂院里度过了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这使他从小就深知城市贫民的生活并受到大杂院里传统艺术的熏陶。 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他写了一辈子北京,老舍和北京分不开,没有北京,就没有老舍。” 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其中乃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19 号),属解放后久居的地方,直至辞世 ,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 【导游词。“下面向各位朋友详细介绍老舍纪念馆。。。。。。”】 现纪念馆所在的“ 老舍故居” 是北京市人民政府 1987 年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 , 也就是老舍先生 1950 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我记忆中是用100匹布买下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乃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的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 【导游词。“大家看,这就是老舍故居的正门,门口的竖匾已经经历了上百年。。。。。。”】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老舍故居”,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硬山隔檩,纯木结构,整个院落布局紧凑。正门坐西朝东,灰瓦门楼,门扇为黑漆油饰。 【导游词。“大家跟我来,走进大门。。。。。。”】

中山纪念堂导游词

中山纪念堂导游词 (在去中山纪念堂的车上) 各位团友: 世界各地的华人对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果此时你还在回味游览过的羊城美景,那么,现在我将带各位到气势宏伟的中山纪念堂,参观这座纪念伟人的独特建筑,这里将给你留下一个更深刻的印象。 中国有许多地方都为纪念中山先生修建了建筑物,比如中山市的翠亨村孙中山故居、南京的中山陵、台湾的国父纪念馆等等,而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则是七十多年前广东人民和海外华侨出于对中山先生敬仰而捐款资助兴建的。话得从头说起,孙中山逝世的第二年,即1926年,当时的广东国民政府为纪念这位伟人的功绩,决定拨款白银一百万两在广州兴建中山纪念堂,由当时的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济深亲自主持此项工作,堂址选在越秀山南麓的总统府旧址。总统府在清朝为抚标箭道,后改为督练公所,辛亥革命后被军阀龙济光据为“振武上将军府”,1921年孙中山回粤就任非常大总统,成为总统府,1922年6月被叛军陈炯明部队炮击夷平。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纷纷筹资共建纪念堂,纪念堂选用著名设计师吕彦直的设计方案,由上海馥记营造厂承建,1929年奠基,1931年落成,共耗资110万两银元。解放后政府曾8次拨巨款对中山纪念堂堂体进行修缮和整治环境,现在已安装中央空调、高级舞台音响、灯光控制系统、消防监控中心,并修建了贵宾接待大厅,成为各界缅怀孙中山先生和文艺演出的重要场所。1985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位,中山纪念堂到了,请各位随我下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座闻名海内外的壮丽宏伟的宫殿式建筑。 (在中山纪念堂外) 各位团友,这座壮丽宏伟的宫殿式建筑就是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为 1.2万平方米,由东西南北四面重檐拱托着中央高耸的八角顶,堂顶镶盖宝蓝色的玻璃瓦,瓦面分高低四层,层层飞檐出卷。大堂正面檐悬挂着孙中山手写的“天下为公”的金字匾。檐下朱色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廊檐和具有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大堂四周基座和石阶梯级为花岗石,既庄重又典雅。整个建筑装饰辉煌富丽,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之作。 好了,我现在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有哪位知道,当时为什么要把这座华丽宏伟的建筑建在这个地方?对了,广州市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面的越秀山是市区内最高处,登临远眺,全城景物尽收眼底,南麓靠主要通道,交通方便。这里有一个别处所没有的条件,就是在山麓下疏落和杂乱的房屋中,有一幢清朝时间的督练公所,辛亥革命后改为督军衙署,孙中山先生1921年5月5日就任非常大总统,总统府就设在越秀山南面,也就是现在纪念堂东侧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一带,越秀山腰有座粤秀楼,这里是孙中山当年读书治事处。20年代初,孙中山和宋庆龄曾在这里从事革命工作。总统府与粤秀楼有一条约一里长的桥梁式过道也就是“天桥”相连接。所以,粤秀楼也可算是总统府的一部分。但1922年陈炯明叛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