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优秀教案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优秀教案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优秀教案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优秀教案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6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扩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重点】

1.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6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扩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你知道出游时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安全。

如果迷路了,应该怎么辨别方向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学习一下吧。

2.相关链接:

指南针: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

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2.练一练,巩固学生字音的识记情况;

3.认识多音字,掌握不同读音所对应的不同含义;

4.检查识字情况:摘苹果;

5.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不做重点,了解即可);

6.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

7.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指:“扌”中的提收笔指向右部的上下两部分之间。右部上部略宽于下部。

帮:“巾”窄于上部,居中,竖沿竖中线行笔。整个字写紧凑。

碰:右边第一笔点高于左边“石”的第一横。最后一横在“石”下面起笔。

积:“口”比禾木旁稍低。“只”的撇穿插到禾木旁点的下面,末笔是长点。

8.练一练,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能够正确书写。

四、指导朗读

朗读课文,说说文中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

五、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初读课文后,我掌握了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并且感悟到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复习导入:用摘苹果的方法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二、品读释疑

1.随文讲解,理解文意: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串珠问题1)(课后第1题)

大自然的指南针有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2)大自然的这些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串珠问题2)

①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a.“向导”表示太阳可以给人们指引方向。“忠实”说明了太阳很忠诚,不会骗人,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地相信它。“指点”在这里是“指”的意思,意思是太阳在天上为人们指路。

b.太阳为什么是忠实的向导?

因为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说它是忠实的向导。

②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要是你能认出它,就不会在黑夜里

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北极星比作指路灯。

③要是碰上阴雨天,大树也会来帮忙。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a.“帮忙”是把大树当成了人来写,表明大树也有指示方向的作用。

b.为什么树叶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因为靠南边,阳光充足,树叶长得多而密。

④雪特别怕太阳,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

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

“怕”运用拟人地修辞手法,把雪当成人来写。

⑤选一选:

太阳能指点方向是因为( C ),北极星能指点方向因为( B ),看大树辨别方向,是通过( D ),观察雪辨别方向,是通过( A )。

A.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得慢的是南方。

B.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C.中午的时候在南方,树影正指着北方。

D.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3)品读课文,想一想大自然的人们为什么可以利用这些指南针辨别方向?(串珠问题3)

因为人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了解了这些事物的特点。

(4)要想运用大自然的指南针,我们应该怎么做? (串珠问题4)

①要想运用大自然的指南针,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勤于思考的心。只要认真观察,多动脑筋,我们就能有所发现。

②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只要你仔细观察,多多去想。

a.这句话告诉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能利用大自然,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能以大自然为助手。

b.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最后一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是前后呼应的关系。

(5)阅读方法解密:首尾呼应

(6)仿写: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天然指南针,请仿照课文的句式,自己写一小节。

示例:在晴朗的日子里,

可以借助向日葵来判定方向,

向日葵花饼每天是随着太阳光的方向而移动的,

看看花饼对着的方向就是太阳的照射方向。

2.主题延伸

大自然中,你还发现哪些“天然的指南针”?

示例:根据树木的年轮辨别方向:观察树木的断面,年轮较为稀疏的是南方,年轮较为紧密的是北方。

房屋:我国北方房屋的门一般是向南开的。

3.一课一法一练:运用好首尾呼应

①这首诗歌开头和结尾都是“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这几句,它们在内容、结构上都很相似,文字也差不多,只有最后半句内容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密,同时起到了概括全文、突出中心的作用。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做到首尾呼应, 要在文章

的结尾处有意识地照应开头部分的词语或句子。

②练一练:选择一个主题,写一个开头和结尾,要做到首尾呼应。

示例:开头:淅淅沥沥的雨,没完没了地下着,真烦人。最后一门课终于考完了,同学们都有说有笑地回去了。我一个人留在教室里,想到刚才考场上发生的事情,心里堵堵的。唉!我该不该向老师说清楚呢?

结尾:淅淅沥沥的雨还在下着,我撑着伞,迈着轻快的步走在被雨水冲得格外明净的石子路上。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愉快,因为我今天有两个巨大的收获:其一,我战胜了自己,没有帮人作弊;其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师生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

三、本课小结

1.课文主旨

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核心问题)

本文以诗歌的形式讲述了在野外迷路后辨别方向的四种方法,告诉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就会发现大自然里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它们会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2.本课小结:这是一首文字秀丽,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它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让我们感悟到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让我们懂得了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结构图示

出示结构图示,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五、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六、作业布置

同学们,请想一想,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指南针呢?板书设计:

《王顺友事迹观后感》

《王顺友事迹观后感》 平凡蕴藏的伟大 xx年2月9日晚8。00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盛典上,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入选“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顺友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邮政职工,是中国邮政的骄傲。 王顺友,一个在普通人生中铸就忠诚信念,用朴实心灵书写自我华美篇章的典范。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20年的艰难困苦、20年的为民服务、20年经历了多少艰难万险、20年作了多少好人好事……他始终如一,忠诚履行邮政工作者的职责,从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从没有丢失过一份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一桩桩、一件件极其普通、极其平常,但对大山里的群众来讲却是极为重要的小事。这些小事汇集起来就集中体现了王顺友所代表的“马班邮路”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艰苦奋斗精神; 体现了他们牢记使命、尽职尽责的忠诚敬业精神; 体现了他们方便群众、热情服务和利民为民精神; 体现了他们公而忘私、豁达乐观和甘于奉献精神。 “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也幸福”,这就是王顺友的真实写照,他的形象是那么质朴、纯真、丰满、鲜活,震撼人心,平凡中蕴藏的伟大,平凡中透出的精神。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

事”,王顺友做到了。他二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他的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让中国人民感动,更值得我们邮政职工去学习和发扬光大。 我们和王顺友是同行,但是,我们为什么在优于王顺友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情况下却难有作为呢。原因就在于缺少王顺友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因此,我们更应该把学习王顺友精神落到实处,以王顺友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忠诚如铁、责任如山、亲民如水、生命如歌、情深似海的可贵精神。 王顺友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王顺友所代表的“马班精神”激励着每一名邮政职工。因此,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洗去心中的浮躁,擦掉思想的龌龊,洗涤态度的虚假,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忠诚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立足本职、勤勉工作,忠实履行邮政普遍服务职责。淡泊名利,公而忘私,把远大理想和人生追求落实到工作岗位上。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邮政职工的新形象,为邮政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内容仅供参考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名师教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学习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学习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大家喜欢去郊游吗?要是迷了路可怎么办?一起来学习方法吧! 2、有这样的体验吗?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 3、谈谈你郊游时候的感想。 4、今天这堂课,咱们共同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播放音乐欣赏:郊游) 5、齐读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观察一下这篇课文和前面学到的课文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不是自然段的结构,而是从中间空行断开。每断开一次就是一个小节。)认识小节。 2、学生尝试找出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并在每一个小节前面标出序号。 3、引导学生明确课文结构有6个小节组成。 4、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小节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7、我们读一读课文,你学到了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呢? 8、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稠、稀、渠、闯。 (1)比较认知“稠”和“稀:两个字都是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而且两个是反义词,比较容易识记。 (2)“渠”字强调偏旁是“木”,上下结构,不要记成左右结构。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木”的字呢?(预设:梨、栗、李……)(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生字。)(3)“闯”字强调读音为三声。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结合图片,拆解汉字掌握识记。) 5、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大家喜欢去郊游吗?要是迷了路可怎么办?一起来学习方法吧!一来起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huānɡ)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会帮助你辨(biàn)别方向。 (认真读,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2、太阳是个忠(zhōnɡ)实(shí)的向导(dǎo),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2018新人教部编本二年级下册第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公开课教案

2018新人教部编本二年级下册第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0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正确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作为教学重点,把掌握一些 辨别方向的方法作为难点。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准备:PPT 收集有关辨别方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有一天,小红帽去姥姥家送蛋糕和葡萄酒,走着走

着她来到一片树林里,小红帽迷路了,非常着急。你们能想办法帮助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就能从中找出一些好办法,帮助小红帽找到姥姥家。(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轻声读课文,口述学习目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初读情况 1)复习词语:天然指南针辨别忠心向导 树影一盏灯北极星稠稀 沟渠分辨需要观察慌张 指名读、齐读 2)大声读课文,边读边用“---”标出课文讲了几种天然指南针? 2、交流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 板书: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过渡:看来同学们对这篇课文的预习非常的充分,我想很多小朋友一定把课文读得很流畅了。谁来读读第一小节?

1、导学第1小节: (l)指名读第1小节 (2)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指南针 (3)小结:第1小节讲如果在野外迷了路,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4)指导朗读第1小节。 2、导读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小组合作,默读课文第2-5小节,想一想,看看课文介绍了了哪些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针?天然的指南针是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完成表格 (2)、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 (a)太阳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理解“向导”“忠实” 相机指导书写“忠” 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小结:晴天,可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 (b)利用北极星辨别方向: 出示多媒体课件,指导看“星象图”。 指导朗读。 练习说话。 小结:在黑夜里可以利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

部编版二语下《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

部编版二语下《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四种天然指南针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教师检测、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2.通过两两交流、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不仅理解课文,也可体验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激趣导入。 1.如果你迷路了,会怎样想?(板书:慌张,理解词语的意思。)

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学了之后,就是迷了路你也不会害怕。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标出小节序号。 2.我会读生字。(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bānɡzhùdǎo yǒnɡluàn chuǎnɡpènɡtèjīxū 帮助导永乱闯碰特积需 (1)读第一行生字: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师生共同订正: “乱”三拼音节、前鼻音,“助、闯”是翘舌音,“帮、永、碰”为后鼻音。 代表读,开火车读,齐读。 出示: huānɡbiàn zhōnɡshízhǎn chóu xīqú 慌辨忠实盏稠稀渠 (2)指名读第二行生字,纠正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忠、实、盏、稠”是翘舌音,“辨”是前鼻音,“慌”是后鼻音。 (3)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评价后再读。 3.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中考话题作文:坚守为话题

中考话题作文:坚守为话题 马班邮路上一个人一匹马,用一生的脚步踏出一条架在山区里的 绿色通道。无可否认,他很平凡。但我们更应肯定,他确实伟大。在 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一走就是几十年。就算是一捧粗沙,也早就被 磨成润珠了。倘若少了这份坚持,我们又去哪里寻找这份感动,寻觅 这种精神? 坚持让平凡变成伟大。但是浅尝辄止也同样让一位天才黯然神伤。 他是一个神话,一个物理世界的传奇人物;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他开启了科学历程的新纪元。但有一次他失败了。在想 黑洞研究的过程中,他中途放弃了。因为这个问题的结论与他预想的 相反。不过就在几年之后,他的这个结论却成为另一位物理学家获得 成功的一个重要依据。他懊悔地说:“我本来是可其成功的,但是我 放弃了!” 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了每个人一把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无论你 是谁,只要你抓住了坚持这把钥匙,成功的曙光就会毫不吝啬的照向你。但一旦放弃了他,就算是近在咫尺的胜利女神也会悄然离开。 《浮士德》一步几十年血汗著成的巨著,包含了一位作家一生的 努力。相比于今天的快餐文化,那里面写满了坚持。在这个物欲横流 纸醉金迷的社会里,人们往往只注意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通往成功最 重要的因素——坚持。为什么古今中外无可计数的作品随时间的流逝 而烟消云散?为什么几十年著述而成的《本才纲目》流传至今?又为 什么天才的爱因斯坦会懊悔不已?又为什么一个平凡的邮差永驻人们 心间?是坚持!坚持着以理念已被封为创业者的必备素质之一。有了 坚持,才能劈荆斩棘,才能一千次的跌倒有一千零一次的站起。好多 人抱怨,自己坚持了,自己努力了,为什么还不成功?那是因为坚持 还没有累积到足以成功的高度。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优秀教案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6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扩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重点】 1.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6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扩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你知道出游时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安全。 如果迷路了,应该怎么辨别方向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学习一下吧。 2.相关链接: 指南针: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

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2.练一练,巩固学生字音的识记情况; 3.认识多音字,掌握不同读音所对应的不同含义; 4.检查识字情况:摘苹果; 5.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不做重点,了解即可); 6.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 7.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指:“扌”中的提收笔指向右部的上下两部分之间。右部上部略宽于下部。 帮:“巾”窄于上部,居中,竖沿竖中线行笔。整个字写紧凑。 碰:右边第一笔点高于左边“石”的第一横。最后一横在“石”下面起笔。 积:“口”比禾木旁稍低。“只”的撇穿插到禾木旁点的下面,末笔是长点。 8.练一练,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能够正确书写。 四、指导朗读 朗读课文,说说文中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

王顺友事迹简介50字 王顺友事迹观后感

王顺友事迹简介50字王顺友事迹观后感 平凡蕴藏的伟大 2019年2月9日晚8:00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盛典上,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入选“20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顺友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邮政职工,是中国邮政的骄傲。 王顺友,一个在普通人生中铸就忠诚信念,用朴实心灵书写自我华美篇章的典范。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20年的艰难困苦、20年的为民服务、20年经历了多少艰难万险、20年作了多少好人好事……他始终如一,忠诚履行邮政工作者的职责,从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从没有丢失过一份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一桩桩、一件件极其普通、极其平常,但对大山里的群众来讲却是极为重要的小事。这些小事汇集起来就集中体现了王顺友所代表的“马班邮路”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艰苦奋斗精神;体现了他们牢记使命、尽职尽责的忠诚敬业精神;体现了他们方便群众、热情服务和利民为民精神;体现了他们公而忘私、豁达乐观和甘于奉献精神。 “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也幸福”,这就是王顺友的真实写照,他的形象是那么质朴、纯真、丰满、鲜活,震撼人心,平凡中蕴藏的伟大,平凡中透出的精神。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王顺友做到了。他二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他的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让中国人民感动,更值得我们邮政职工去学习和发扬光大。 我们和王顺友是同行,但是,我们为什么在优于王顺友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情况下却难有作为呢?原因就在于缺少王顺友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因此,我们更应该把学习王顺友精神落到实处,以王顺友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忠诚如铁、责任如山、亲民如水、生命如歌、情深似海的可贵精神。 王顺友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王顺友所代表的“马班精神”激励着每一名邮政职工。因此,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洗去心中的浮躁,擦掉思想的龌龊,洗涤态度的虚假,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忠诚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立足本职、勤勉工作,忠实履行邮政普遍服务职责。淡泊名利,公而忘私,把远大理想和人生追求落实到工作岗位上。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邮政职工的新形象,为邮政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2018春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与情趣。 3.掌握四种天然指南针的用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掌握四种天然指南针的用法。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课时两课时。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作者:戴巴禄 􀀋要是①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huānɡ)张②。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③的指南针, 会帮助(zhù)你辨(biàn)别④方向。[句导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在野外迷路了,不用慌张,因为会有很多办法帮助我们辨别方向。“指南针”就是可以转动的用磁石制成的测定方向的仪器,常用于航海、旅行和行军中。这里的“指南针”

指的是大自然里的自然现象,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节导读:写如果你在野外迷路了,不用慌张,大自然中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 􀀌太阳是个忠(zhōnɡ)实(shí)⑤的向导 (dǎo)⑥,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句导读:指出如果天空有太阳,就可以靠它来辨别方向。]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节导读:本小节告诉我们辨别方向的第一个办法:如果天空有太阳,就可以根据不同时间太阳所在的不同位置来确认方向。 􀀍北极星是盏(zhǎn)⑦指路灯, 它永(yǒnɡ)远高挂在北方。[句导读:晚上,北极星出现在北方的天空,所以航海和旅行的人在晴天的晚上常常靠它辨认方向。] 要是你能认出它, 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chuǎnɡ)。 节导读:本小节告诉我们辨别方向的第二个办法:如果是在晴天的晚上迷路,我们就可以靠北极星来辨认方向,它总在北方的天空。 􀀎要是碰(pènɡ)上阴雨天,

爱岗敬业演讲稿恪尽职守倾情奉献

爱岗敬业演讲稿恪尽职守倾情奉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恪尽职守倾情奉献》。 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20年来他步行26万公里,每年至 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时刻面对着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20年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丢失一封邮件。他就是xx年感动中国人物王顺友,作为马班邮路上 一名普通的邮递员,他创造了世界邮政历史上的传奇,靠的是什么呢?是职业精神!正如推选评语写道:“王顺友表现出来的职业性,令人肃然起敬。只要具有这样的职业性,再平凡的工作都会呈现出一种不平凡的伟大”。这正是王顺友感动中国的实质所在。他这种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恪尽职守,首先要敬业。所谓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认真、负责 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千方百计地把自己承担的各项任务完成好。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将个人价值与工作岗位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生命价值才能得到完美展现。

恪尽职守,还要专业。就是要“干一行、专一行”,成为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工作才有底气,事业才有生气。 恪尽职守的落脚点是倾情奉献。从王顺友身上,我读懂了什么叫无私奉献。20年来,他在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为方便百姓而甘绕远路、甘愿贴钱、甘心吃苦,他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有需要的群众。“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身染重病,抛家舍口,困难重重,但不论再苦再难,他都默默坚持。他把群众放在胸口,他让奉献成为习惯。他是爱岗敬业的楷模,无私奉献的典范,这应该成为我们所有人的精神追求! 朋友们,恪尽职守是我们的职责和本分,倾情奉献是我们的追求。让我们从平凡小事做起,从具体工作做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是电力能源处的李瑾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责任重于泰山”。

2020年邮政工作心得体会4篇

邮政工作心得体会4篇 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王顺友先进事迹后,为王顺友一生为邮政服务,忠于邮政事业感到敬佩。从中有几点以下-体会: 王顺友在木里县这样一个艰苦的条件下,二十年如一日,一年365天,其中330天都在外为人送邮件。那里地势险要,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悬崖,但他从来没有妥协过,没有耽误过一封邮件。他一天还要经过让我们难以想像的天气变化。我们应该学习王顺友同志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精神,鞭策着我在工作中努力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王顺友不管天冷天热,都是一身标致的邮政服装,可以看得出他对邮政事业是多么的热爱,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多么好的印象,让人们对邮政有了更深的感情。有一次,王顺友的邮包掉下了10米高的山下,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滚下去捡邮包,致使他的脸、手都肿得很高,脸也被划破了。从中可以看出他对邮政的忠诚和对工作的热爱。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忘我的精神,一心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还有一次,王顺友为学校送去打铃器时,当时天下着雨,他为了不让东西被打湿,自己亲手给它编织了一个竹篓,并准时不误的把东西送到学校。我们应该学习王顺友爱岗敬业的精神,一心想到人民,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同时,也提醒了我,在工作中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人们热情,做到最好。

王顺友一年在外,很少回家。为了人们的邮件能准时到达,他吃住在外,晚上在山上过夜,他尝尽了辛、酸、苦、辣,但为人们带去的却是欢乐和幸福。他却从不计较自己应该得到什么,总是为人们着想,在外没有人和他说话,他就用自己编的山歌来打发寂寞。他每走到一处,都会给人们带来欢笑,带去远方亲人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我们应该学习他对工作的积极和对事业的热爱,脚踏实地的为人民群众办好事。 作为一名邮政员工,我很荣幸,它平凡而神圣。其中,经历过许多酸甜苦辣,但每次繁忙后取得的成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所以我要忠实着自己的岗位,更要敬业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首先,优质的服务,稳定的心态,专业的业务水平,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必备素质。在客户服务方面:不管在遇到什么情况下,客户的一些要求,在遵循原则的情况下,我们应尽量满足客户,绝对不能感觉自己已经按规定办,自己没有做错,就以恶劣极端的态度面对客户,那样不仅贬低了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更严重影响了我们邮政的企业形象。所以说让客户满意才是真正的满意;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知识点+图文讲解 知识点 一、生字笔画笔顺 二、会写字及组词 指zhǐ(指点)(手指)(指甲) 针zhēn(指南针)(时针)(打针) 帮bāng(帮忙)(帮手)(帮工) 助zhù(帮助)(助手)(助理)

导dǎo(向导)(导游) (指导) 永yǒng(永远)(永久)(永生) 碰pèng(碰巧)(碰见)(碰巧) 特tè(特别)(特点)(特工) 积jī(积雪)(积极)(积水) 三、易错字 导:注意上面是“巳”,不要写成“已”。永:第二笔横折钩一笔写成。 四、多音字 空kōng(天空)kòng(空白) 正zhèng(正好)zhēng(正月) 分fēn(分数)fèn(水分) 五、近义词

慌张—惊慌天然—自然 分辨—辨别特别—格外 指点—指引忠实—忠诚 六、反义词 慌张—镇定忠实—狡猾 稠—稀阴—晴 七、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歌。全诗融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中许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诗歌易读易懂,节奏感强,诗句韵脚整齐,适合朗读。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观察自然,探究发现的美好愿望。 八、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 辨别方向的。

课文写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和沟渠里的积雪。 晴天,可以看太阳辨别方向,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晚上,可以靠北极星找到南北,北极星在的方向就是北方;阴雨天,可以让大树来帮忙,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冬天,还可以靠沟渠里的积雪分清南北,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案 新人教版

《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2、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难点: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感受议论文说理的严谨性。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课堂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 《敬业与乐业》,这节课我们 重点来研读“敬业”部分。 由“敬”导入。 观看,聆听 二、初步感知 提问,聆听,点评,引导1、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2、分析层次,体味语言。 3、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三、重点研读 聆听,引导,启发,点评1、带着问题阅读,思考。 2、分析层次,体味语言。 3、发言交流。 四、深入探究 聆听,引导,启发,点评1、比较阅读,讨论交流。 2、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五、课堂总结总结总结,笔记 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上的练习。 2、用今天课上学到的方法, 分析课文中的“乐业”部分。 听,记

《敬业与乐业》学案一 请给下面的文字排序,并说说排序的理由。 ①第一要敬业。②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③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④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⑤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我调整后的顺序是: 我这样排序的理由: 《敬业与乐业》学案二 1985年,20岁王顺友从走了一辈子马班邮路的父亲手中接过马缰绳,这一走就整整走了20年。 马班邮路走的都是高山和峡谷,人烟稀少,气候恶劣。大多数时候只能露天宿营,在山岩底下、草地上、大树底下搭个简易的帐篷就睡。一路上,先要爬山,翻海拔4000多米的察尔瓦雪山,气温在零下十几度,冷得要命;下山走到海拔1000多米的雅砻江河谷,气温40多度,又热得要命。饿了就啃几口糌粑面,渴了只能喝几口山泉水或吃几口冰块。 邮路上除了苦和累,还常常遇上危险的事。 1995年冬天,他送邮件到倮波乡,走到九十九道拐,突然,“呼”的一声,一只山鸡飞出来,把走在前面的骡子吓得乱踢乱跳。他赶忙跑上去,想拉住缰绳,哪晓得受惊的骡子抬起后蹄,正蹬在他的肚子上,痛得他当时就倒在地上,头上的汗大颗大颗的往下流。过了好一阵子,受惊的骡子才安静下来。休息了10多分钟以后,没有人来,他忍痛站起来,继续赶路。一路上,肚子越来越痛。实

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模拟试题

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模拟试题 一、请你选择(共20分)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单项选择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1.河南省委决定,从XX年4月开始,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领导干部五个方面的作风建设、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_________”主题教育活动。【 】 A.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落实科学发展观 C.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 D.讲正气、树新风 2. XX年2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中国的________为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 】 A. 陈冯富珍 B.李肇星 C. 唐家璇 D.沙祖康

3、普通居民老麦20年来始终义务抓小偷,在当地拥有很好的口碑。老麦是在【 】 A.加强自我防范 B.用法律保护自己 C.捍卫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D.自觉维护社会正义 4、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人认为“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这种致富观主要体现【 】

A.防止贫富悬殊,实现贫富均等 B、允许和鼓励先富,会出现两极分化 C.先富要带动后富,走向共富 D、共同富裕就是同时、同等富裕 ▲多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5、秋之交,正是换季商品打折、甩卖的旺季,许多商店的购物小票上印有“打折商品,概不退换”字样。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打折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为王顺友写颁奖词

感动中国2005年度获奖者王顺友的颁 奖词 颁奖词:他朴实的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篇二:颁奖词2012、4 《颁奖词三则》教学设计 隋淑芝 教学目标: 1(转载于:为王顺友写颁奖词).熟读三则颁奖词,了解三位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体会他们身上的精神力量。 2.了解颁奖词在内容表述和语言运用上的特点,仿写颁奖词,并在学写颁奖词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做人。 3.背诵三则颁奖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三位感动中国人物身上的精神力量。 2.了解颁奖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预习:1、了解并介绍《感动中国》栏目,写出几个你所知道的感动中国人物的 名字,搜集自己喜欢的颁奖词抄写下来。 2、查找邰丽华、陈建、马顺友的资料,阅读关于他们的感人故事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礼赞、巅峰、蓬勃、踯躅、飞雪传薪、 跋涉 4、写出你心中的疑难问题。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这个电视栏目吗?它一年一度,带领我们与感动相逢,与好人约会,带我们走进春天般的温暖中。它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它的名字叫——(《感动中国》) 师:这个栏目不知感动了多少中国人,尤其是主持人在宣读颁奖词时,那深刻、优美,饱含深情的语言感染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从2005年《感动中国》栏目中节选的三则颁奖词走进这些令人感动的人物。(板书课题:《颁奖词》三则) 二、检查预习 老师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谁来说说这三则颁奖词分别介绍了谁?这三个人中你最熟悉的是谁?你是怎么知道她的?(在春节晚会上看过她演出的舞蹈《千手观音》,在《理想点亮人生》这本书中,读过她的故事。) 三、精读感悟 (一)第一则颁奖词精讲引路 提到邰丽华的名字,每个人都不会忘记那让人赞叹不已、美轮美奂的舞蹈《千手观音》,让我们再来重温一次这美妙的舞蹈情境,好吗? 播放视频片段

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麦斜镇中心小学聂雪燕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启发学生儿童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难点: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方法:讲故事、自主探究、游戏、自我介绍等形式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1、插图和指南针等相关用具。 2、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辨别方向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齐读课题,由课题导入 师:“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你会怎么样?会不会感觉‘慌张’?”从而引导学生认读“慌张”这个生词。 2、进而引导学生复习生字词。 师:慌张是我们从课文中学到的新词,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遍。 幻灯片出示生字词语,学生举手点名认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二)细读课文 1、分析第一小节: (1)、集体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指名读第1小节,说一说读后知道了什么?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是指些什么? (幻灯片出示指南针图片,“指南针”原指用磁针制成的能指示南北方向的一种仪器,在课文中指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等。) 2、小结:第1小节讲如果在野外迷了路,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3、指导朗读第1小节。 (二)、自学、分析2—5小节: 1、默读第2-5小节,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2、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 (1)、太阳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思考: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找方向:出示多媒体课件,看“中午阳光树影图”。(中午,树影正指着北方。) 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学找方向:日出东方,日落西方。

思想政治中考考点强化训练

2007年中考考点强化训练(三)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现阶段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B、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C、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某班准备召开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题班会,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你认为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有() ①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②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③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④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选项中,体现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是() A、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B、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向洪战辉同学学习的通知》 C、中国科学院发布<(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D、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是()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B、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C、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 D、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 5、下列选项中,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正确的是() ①继承传统文化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②要结合时代特征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创新③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6、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国维艰。”这句话实质上强调() A、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 B、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C、牢记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D、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 7、从2005年12月3日起,中央电视台联合央视国际和新浪网发起了“最缺乏公德的行为”调查活动。根据投票结果,排出了十种“最缺乏公德的行为”。开展这些活动() 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②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措施③一定会彻底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发生④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基础练习+提优练习

zhēn bānɡ zhù dǎo yǒnɡ pènɡ tè jī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要是你在。 你辨别方向。

2,他在天空给你 。 3、北极星是盏它在北方。 。 4、要是。枝叶的 一面是,枝叶。 5 四、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zhù()子()意()下()人为乐 jī()木小()()水()会 五、选词填空。 慌张紧张 1、第一次上台表演,我有点儿()。 2、遇到危险,我们不要(),而要沉着镇定。 准确正确 3、你的这种想法非常() 4、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的方向。 六、照样子,写句子。 例: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 1、要是明天下雨了,。 2、要是。 例:北极星是盏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二、品读课文重点句子,完成练习。 1、“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这句话把太阳比作。 2、“北极星是盏路灯”,这句话把比作。 3、我也能写一个这样的比喻句: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四、把诗歌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要是碰上阴雨天,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大树也会来帮忙。可千万别。 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需要你,。1、找出诗歌中的两组反义词。 ()——()()——()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 (1)“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是说大自然有很多可以指示方向的事物。(2)只有大树才是天然的指南针。 五、下列自然现象中,哪些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在括号里打“√”。 1、树桩的年轮有疏有密。() 2、成群的蚂蚁忙着搬家。() 3、田埂、土堤和建筑,南面干燥,青草茂密,北面潮湿,易生青苔。()

感动中国的王顺友

平时少看电视的我那天晚有幸观看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让我再次感动上一回。在每一次感动的时候,心灵深处就会震颤一次,涌现出不少的思索、遐想,有对英模人物的敬重、感怀,有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珍惜,有对自己的鞭策、警醒,但体会最深的就是他们那种无私、坚韧、执着的奉献精神和极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最需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成熟,认识能力越来越强,不少的人们善于观望、比对,对岗位、工作做出较大余地的选择。可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邮递员王顺友却选择了孤独之旅,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今天,他只身一人,牵一匹马往返于崎岖的深山,每次行程三百六十多公里,历时十四、五天,他的邮递工作是大山上的人们与外界的唯一联系,他也成为山上百姓的一种依靠。他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与他相伴的只有一匹马,只有自己的歌声,喝的是山上的泥水,其艰苦、其狐独难以想象。他的这份工作在别人看来或许难以接受,但他却毫无怨言地挑起这负担子,承受着与家人分离的痛苦,伴随着风雨星月一路高歌。即使这种工作环境,他同样高度敬业,邮包掉入河中,不会游泳的他跳入河中保住邮件;被惊马踢破肠子后咬紧牙关坚持九天行程先把信件送到又接受治疗,险些丧命。这样的人,怎不让我们感动呢?细想一下,孔繁森、张思德也是这样自找“苦”吃,勇挑重担,孔繁森主动请缨到最艰苦的地方成为“大山的儿子”;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自甘平凡,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1944年他带领一班人到大山上烧木炭,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再回顾一下长征前期的瞿秋白,毅然选择留下来与敌军对抗,甘当保住大部队的一颗送死的“棋子”。许多工作是没有选择的,人人都去选择应心的工作,那些“压底”的活儿总该要有人去做;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苦、累、险、回报少而动摇、而见异思迁;要甘于平凡,勤于奉献,宁做“清凉山上的一颗草”(引自毛泽东对张思德的评价)。社会需要奉献精神。 我们公安交巡警同样有着苦、累、险,同样有别人不知的滋味作,但当我们看看他们的境遇就会有所知足,就会更加珍惜工作,热爱生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2)学会4个生字,会写9个字。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的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知道天然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利用哪些指南针才能辨别方向。(2)课文中涉及自然知识是教学的难点。如“天然的指南针”“忠实的向导”“指路灯”,以及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枝叶稀的一面是北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播放歌曲】 图中的这些小朋友都是城市中与家人走散了,最后孩子是在谁的帮助下找到家的? 生: 师:在城市中迷了路,除了求助于警察叔叔,还可以求助于谁?生1:生2

同学们的办法真多,通过刚才的谈话,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都特别爱思考,还个个都是勇于回答问题的小勇士。真了不起。在下面这节课,我们继续把我们的风采展现出来,好不好?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二导入 师:在城市中迷了路,我们可以求助于警察叔叔,可是如果是在野外迷了路我们该怎么找到回家的方向呢?相信学了这首小诗,我们一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举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板书课题】轻轻的读会产一美的享受,让我们轻轻的读一遍,默默的读会产生一些疑问,让我们默默的读一遍,大声的读会产生激情,让我们大声的读一遍,孩子们,通过刚才不同的读课题,你的小脑袋瓜里,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 问题真棒,爱学习的孩子就爱提问题。 我知道孩子们急于想知道答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小诗中, 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 师:来孩子们,坐端正,打开书,不着急,老师还有一个小提示呢。【自学提示】【师巡视】(有疑问的地方,用你喜欢的符号标一标,圈一圈。现在请把你圈出的生字读给同桌听一听,读好了你就夸夸他,读不对你就帮帮他。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条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导语写作技巧 20条 1.一语破的法 新闻是“抢”出来的,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9年4月20日午夜时分,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开始了震惊世界的渡江战斗。4月22日2时,新华社在播发如此重要的新闻时,导语仅用了一句话: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30万人渡过长江”,这就是当时人们最急于想要知道的新闻,其他的尽管按下后说。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更是干脆利落: 日本投降了! 5个字,一语破的,如雷贯耳,这篇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悬念”,又称“扣子”或“关子”,常用于文学作品和戏剧表演。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自然富有魅力。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新华社记者的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 全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么?你就得往下读。 美联社1981年6月13日播了该社驻伦敦记者的一条电讯稿,它的导语给人的“悬念”更玄: 据警察和目击者说,今天正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数百万臣民观看下骑马巡行伦敦中部时,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失业青年突然跑上前去,朝着女王连打六响空炮弹。 失业青年向女王开枪,这“关子”卖得够大的,不由得你不弄个明白才罢休。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放是为了更好地抓。一放一抓,先放后抓,看似消闲,却暗藏杀机,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 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前句说总统称“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后句却笔锋陡转,说总统的儿子正在“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