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光热模拟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声光热模拟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声光热模拟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声光热模拟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初中声光热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番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6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2.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C.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4.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岳阳年平均气温42℃B.某中学生质量50kg

C.正常人1s内心跳75次D.物理教科书长260cm

5.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

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

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6.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热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B.在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变模糊是液化现象

C.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小水珠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7.夏日,荷花盛开,漫步在荷塘边,闻到淡淡的花香,这是因为()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8.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C.0℃的冰变成0℃的水时,其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9.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

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C.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大,热值越大

D.热值和热机效率都是定值,与外界条件无关

10.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乙冲程是排气冲程

C.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丁冲程是吸气冲程

11.如图,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12.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A.40°B.50°C.80°D.100°

13.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A.变大6m B.变大5m C.不变6m D.不变8m 14.下列图中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B.C.D.

15.由于视觉原因,用鱼叉刺向水里的鱼往往难于成功。图中能正确解释刺不到鱼的光路图是()

A.B. C.D.

16.李艳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原理”实验时,当蜡烛距凸透镜30cm时,在距透镜15cm 的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则光屏上()A.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像B.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像

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像D.不一定是实像

17.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8.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B.二极管、三极管使用了硅、锗等半导体材料

C.随着科技发展,将来可以制造出不消耗能量而不停对外做功的机器

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蕴藏量较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二.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目中的横线上方(每空1分,共25分)

19.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20.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具有;晚上从远处看烟花,总是先看到亮光后听到声音,说明在空气中光速声速(选填“大于”或“小于”)。

21.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它,这是光的现象;午后,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现象。

22.手机通讯靠传送。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瓶内手机,发现手机发出的铃声和闪烁的光,如图所示。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这说明真空①,②。

23.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部分近视同学为看到黑板上的字,他们戴的是近视眼镜,该近视眼镜是(选填“凸”或“凹”)透镜。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是(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25.寒冷的冬天小刚坐在车窗封闭的爸爸的车里,发现挡风玻璃侧出现了“白雾”,于是他叫爸爸打开车内空调,“白雾”由于发生很快就会消失(填物态变化名称)。26.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装着冰鲜鱼的袋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袋子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7.夏天到了,许多人购置了水垫和水枕来防暑降温。水垫和水枕用水作致冷剂效果较好,是因为水的较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方式改变了人体的内能。28.天然气属于能源(选填“一次”或“二次”);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发生的核(选填“裂变”或“聚变”)。

29.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实现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冲程。某品牌汽车运行100km耗油8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要放出J 的热量。(汽油的热值q=4.6×107J/kg)

三.作图题:(共3小题,满分6分)

30.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1.请画出如图反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32.如图所示,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四.探究题:(共4小题,满分19分)

33.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如果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测得的温度为℃。

(2)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熔化时间是min。

声光效应实验

时间:2014年7月7日 ——声光效应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课题解析: 声光效应:超声波通过介质时会造成介质的局部压缩和伸长而产生弹性应变,该应变随时间和空间作周期性变化,使介质出现疏密相间的现象,如同一个相位光栅。当光通过这一受到超声波扰动的介质时就会发生衍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声光效应。 实验目的: 1、观察超声驻波场中光的衍射现象 2、观察超声驻波场的像,测量声波在晶体中的速度 实验器材: 仪器与用具光学实验导轨(1m)、633nm半导体激光器、声光晶体、光信号放大器、声光效应实验电源(驻波声光调制器)、OPT-1A功率指示计以及白屏、光拦探头、一维位移架、MP3及数据线、小孔屏、光电探头、透镜(f=100mm)、光具座、传输线、电源线 主机箱面板功能: 主机箱“声光效应试验电源”主要功能为声光晶体驱动电压的输出与输出电压的指示,频率调节,被调制信号的接受与放大和还原,各面板元器件作用于功能如下: 1.表头:3位半数字表头,用于指示声光晶体驱动电压的大小,该显示数值可通过电压旋钮进行调节。 2.电压旋钮:调整范围0-12V,实验一般调到最大。 3.频率旋钮:调整范围9-11MHz,调整至适当频率使衍射效果最佳,频率值可在示波器或频率上读出(均需自备)。 4.驱动输出:Q9插座,与声光晶体相连接。 5.波形插座:Q9插座,为输出驱动波形,一般与示波器1通道连接

6.音频插座:3.5mm耳机插座,用于输入音频信号。 实验原理: 1.声波是一种弹性波(纵向应力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它使介质产生相应的弹性形变,从而激起介质中各介质点沿声波的传播方向振动,引起介质的密度呈疏密相间的交替变化,因此,介质的折射率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超声场作用的这部分如同一个光学的“相位光栅”,该光栅间距(光栅常数)等于声波波长λ。当光波通过此介质时,就会产生光的衍射。其衍射光的强度、频率、方向等都随着超声场的变化而变化。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分为行波和驻波两种形式。图1所示为某一瞬间超声行波的情况,其中深色部分表示介质受到压缩、密度增大,相应的折射率也增大,而白色部分表示介质密度减少,对应的折射率也减少。在行波声场作用下,介质折射率的增大或减小交替变化,并以声速v(一般为10^3m/s量级)向前推进。由于声速仅为光速的数十万分之一,所以对光波来说,运动的“声光栅”可以看作是静止的。 2.晶体声光效应实验:利用石英晶体/ZF6驻波声光调制器,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声光晶体:声光晶体由压电换能器(XO0切石英晶体)和声光互作用介质(ZF6)组成。为了在声光介质中形成驻波,沿声传播方向上声光介质的两个面要严格平行,平行度要优于λ/5。压电换能器与声光介质焊接成一体。二是驱动源:驱动源是一个正弦波高频功率信号发生器。驱动源提供的正弦高频功率信号(见图3a),通过匹配网络加到压电换能器上,换能器发出的超声波沿x正方向传播,到达对面后,被全反射,反射波沿x负方向传播,声光介质中如同存在两列频率相同、振幅相等且沿相反方向传播的超声波。 图3b所示就是这种波在十个彼此相等的瞬时间隔时的情况。沿正x方向传播的发射波用虚线表示;沿负x方向传播的反射波用实线表示;它们的叠加点划线表示。不难看出,叠加波具有相同的波长,只是在空间不产生位移。这种由两个彼此相对的行波组成的振动称为驻波。在驻波中,彼此相距λ/2的各点完全不振动,这些点称为波节。位于两波节中间的点是波腹,这些点上的振动最大。另外,显而易见的是每隔1/2T秒,振动即完全消失(图1b中从上往下数3,5,7,9行的瞬时),驻波的最大值也位于这些瞬时间隔的中间(2,4,6,8,10),而且每经过这个时间间隔,在波腹处的振动的相位相反。

声光热典型实验有答案

二中分校初二物理期末复习-----典型实验 一、声现象 1、实验一:用橡皮槌敲击音叉 实验二:真空罩中的闹铃 实验三: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 一 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 将微小振动 放大 听到声音,但看不到振动. 现象:__乒乓球被弹起(水面溅起水花),听到声音___. 说明:__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或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1)实验现象: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__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____ _. (2)推理:若没有空气,将___听不到声音_ ___。 (3)该实验说明:_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改变每次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为了控制变量,让每次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 (1)实验现象:_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音调越低. (2)该实验说明:_音调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发出声音。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既可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乙实验(选填“甲”或“乙”)。 3.如图19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如图19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现象说明空气能传声,声音能传递能量 . 4.如图所示,拿一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 次慢些,发生明显变化的声音的特征量是__音调________,这说明 该特征量跟发声体振动的_频率_____有关。 5.下列实验或实例,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往鼓面上撤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用手按住鼓面,泡沫屑停止跳动,鼓声消失.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用手机甲拨打放在真空罩的手机乙,能看到手机乙显示手机甲的,却听不到手机乙响铃.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6.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

声光热综合测试题

声光热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12×3分=36分) 1、下列能源中,不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 B.、硅光电池供电 C.水流的能量 D.核能 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3、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吧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小王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2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图2 5、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 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 6、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 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 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 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 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7、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 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8、在下图中,表示内燃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甲、丁、乙、丙

中考物理声光热练习题一

中考物理声光热练习题一 命题人:康老师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8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个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每小题3分 共30分) 1、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2、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放热 C.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固现象 ’ D.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中吸热 3、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图12-8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 ) A B C D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时 间 t /min m 温度t /℃ 时 间 t /min m 温度t /℃ 时 间 t /min m 温度t /℃ 时 间 t /min m 温度t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5、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 忧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风吹草低现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D.“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6、下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 图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 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ABCD B.ACD C.AB D.CD 8、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 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9、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声光热综合测试题

声光热综合测试题

声光热综合测试题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声光热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12×3分=36分) 1、下列能源中,不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 B.、硅光电池供电 C.水流的能量 D.核能 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3、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吧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小王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2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图2 5、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 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 6、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 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 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 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 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 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7、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 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8、在下图中,表示内燃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甲、丁、乙、丙 9、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械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有关解释中错误 ..的是 A.体温计用水银做测温液体,主要是因为水银的密度 很大 B.牙医借助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看清牙齿的背面

九年级物理声光热专题测试

2016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声光热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计60分) 1.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学生听到教师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B.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水中速度快 D.真空不能传声 2.关于老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大 B.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大 C.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小 D.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小 3.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4.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 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 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 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 5.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6.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则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很可能是() A.4cm B.8cm C.10cm D.18cm 7.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影”,如“做手影游戏”、“看电影”、“湖中树的倒影”、“用照相机摄影”等。以上词语中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折射 B.倒影──平面镜成像 C.摄影──光的反射 D.电影──光的直线传播 8.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阳光下人的影子 B.人在河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人在湖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D.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9.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 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 大 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整 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整 10.如图所示,CD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B 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入射角是()

初中物理声光热测试题(含答案)

声光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4分) 1.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估测值,最贴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袋方便面质量为100g B.教室内黑板的长度为15m C.百米短跑成绩为7.28s D.托起一枚鸡蛋用力20N 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一线 3.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 4.如下图甲,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5.一盏探照灯装在西面看台上,灯光朝东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底的中央,在将游泳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 A.向东移动 B.向西移动 C.先向东移动后向西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 6.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冰水 甲乙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杯壁出现水珠的过程中发生了汽化现象 C.甲、乙两杯杯壁出现水珠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7.有一体积为3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237g则() 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7.9g/cm3 C.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减小 D.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减少 8.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区发生7.0级地震.医护人员在灾后救援时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听诊器听伤员的心跳声和呼吸声,能起到改变这些声音音色的作用 B.用B超诊断伤员内脏是否受到损伤,利用了次声波传播时能量损失小的特点 C.救护站的红十字标志之所以是红色,因为红十字标志只反射红光 D.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了针筒 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性 B.小提琴演凑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响度 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D.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0.下列各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水中的“白云” B.经放大镜放大的“字” C.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D.树的影子中圆形的“光斑” 11.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6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到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 A.小于6m B.等于6m C.大于6m D.无法判定 1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这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冬天的湖面出现冰层,这是凝华现象 13.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以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A.﹣173℃ B.﹣100℃ C. 273℃D. 100℃ 14.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 )

声光调制实验

成绩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操作性实验) 课程名称:物理光学 实验题目:声光调制实验指导教师: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得与任务 1、观察声光调制得偏转现象 2、测试声光调制得幅度特性 3、显示声光调制偏转曲线 4、观察声光调制随频率偏转现象 5、测试声光调制频率偏转特性 6、测量声光调制器得衍射效率 7、测量超声波得波速 8、声光调制与光通讯实验演示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声光调制实验仪 图1 声光调制实验仪装置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声光调制原理:

当声波在某些介质中传播时,会随时间与空间得周期性得弹性应变,造成介质密度(或光折射率)得周期变化、介质随超声应变与折射率变化得这一特性,可使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发生衍射,从而产生声光效应:存在于超声波中得此类介质可视为一种由声波形成得位相光栅(称为声光栅),其光栅得栅距(光栅常数)即为声波波长。当一束平行光束通过声光介质时,光波就会被该声光栅所衍射而改变光得传播方向,并使光强在空间作重新分布。 声光器件由声光介质与换能器两部分组成。前者常用得有钼酸铅(PM)、氧化碲等,后者为由射频压电换能器组成得超声波发生器、如图1所示为声光调制原理图。 射频信号 图2 声光调制得原理 图1 声光调制原理 理论分析指出,当入射角(入射光与超声波面间得夹角)满足以下条件时,衍射光最强。 (1) 式中N为衍射光得级数,、k分别为入射光得波长与波数,与K分别为超声波得波长与波数 声光衍射主要分为布拉格(Bragg)衍射与喇曼—奈斯(Raman-Nath)衍射两种类型、前者通常声频较高,声光作用程较长;后者则反之。由于布拉格衍射效率较高,故一般声光器件主要工作在仅出现一级光(N=1)得布拉格区。 满足布拉格衍射得条件就是: (2) (式中F与分别为超声波得频率与速度,为光波得波长) 当满足入射角较小,且得布拉格衍射条件下,由(1)式可知,此时 ,并有最强得正一级(或负一级)得衍射光呈现。 入射(掠射)角与衍射角之与称为偏转角(参见图1),由(2)式: (3)

2020沪教版物理中考冲刺讲解练习:声光热实验(基础)知识讲解

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基础) 责编: 【中考展望】 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1、测量型实验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正确操作,是考查其他实验的基础。熟悉各种仪器及仪表的操作规则是解决这类测量型实验的基础。 2、实验考查中对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实验操作顺序的考查是当前中考考点之一。要快速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明确各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各实验操作顺序,当然,要在平时真正做过实验,而不是背实验,才能把这类习题回答好。 3、熟练地操作书本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是实验复习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方能真正提高动手能力。 4、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些“探索性”“设计性”实验,这类实验不仅能充分反映教师在平时物理教学中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而且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这种题型仍是今后中考的热点。在扎实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平时要多加练习。 【方法点拨】 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原理定方向 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 (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 (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 (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 (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 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 (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通过这个物理量对周围的影响或与别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确定这个物理量的大小,然后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待测物理量的值。 4、实验的设计性 这种方法是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简单、合理、便于操作的实验过程,然后应用物理公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待测物理量的表达式。 5、实验的开放性

初中物理声光热测试题

声光热测试卷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是()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振动停止,发声不停止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3、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 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 5.我们曾经体验过以下声现象,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 A.放在密闭玻璃罩里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的空气抽走后,铃声变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6.“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汽化和升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熔化 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 D.冬天,瑞雪纷飞 8.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9.当室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 速蒸发,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10.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晶体声光调制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晶体声光调制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十三晶体声光效应与声光调制实验 实验十三晶体声光效应与声光调制实验 当光波通过受到超声波扰动的介质时会发生衍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声光效应,它是光波与介质中声波相互作用的结果。声光效应可以用于控制激光束的频率、方向和强度,利用声光效应制成的各种声光器件,如声光调制器、声光偏转器和可调谐滤光器等,在激光技术、光信息处理和集成光通信技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声光效应的原理和实验规律; 2.观察喇曼-奈斯(Ranman—nath)衍射的实验条件和特点; 3.利用声光效应测量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测量声光器件的衍射效率和带宽; 5.了解声光效应在新技术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当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将引起介质的弹性应变作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周期性变化,并且导致介质的折射率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光束通过有超声波的介质后就会产生衍射现象,这就是声光效应。有超声波传播的介质如同一个相位光栅。根据超声波频率的高低或声光相互作用长度的长短,可以将光与弹性声波作用产生的衍射分为两种类型,即喇曼—奈斯型衍射和布拉格型衍射。 1.喇曼-奈斯衍射 当超声波频率较低、声光相互作用距离较小时,即 ?2 l?s20 平面光波沿z轴入射,就相当于通过一个相位光 栅,将产生喇曼-奈斯衍射,如图2所示。 根据相关理论可以证明以下结论: (1)各级衍射角θ满足下列关系: sin??m??0(1) s 其中,λ0为入射激光波长,λs为超声波波长,m=0,±1,±2,±3,?。 (2)各级衍射光强与入射光强之比为: Im2?Jm(?)(2)I入 其中,Jm(?)为m阶贝塞尔函数,??

声光热中考题精选(一)

α M 《声、光、热》中考题精选(一) 一、1.探究实验回顾: ⑴小红在探究光反射的定律时,得到下列几组数据: 请你仔细观察这个表格,有一组数据有错误。请你将错误之处圈出来,并改正在表格内。 ⑵小组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如上图所示, 当把蜡烛放在 点时,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回答问题: ⑴ 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 装了一块能够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 ,如右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 水平地面直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α= ;午后,随 着太阳西斜,α应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 ⑵一条光线与凸透镜主光轴夹角为60°,斜向上入射到放在主光轴上方 的平面镜上,如右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请完成经平面镜反 射后的光路图,并标明光射向平面镜时的反射角的度数。 3.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照图那样,让一束光沿着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 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 射角 入射角,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回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 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 ,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 线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 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 光线。 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刚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了老师,老师 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⑴根据小明和小刚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 ①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生全反射( ) ②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也会发生全反射 ( ) ⑵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学过的知识,请你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① ;② 。 4.小强一组的同学类比着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凹面镜的成像 做了如下的研究。研究中他们得到了如下的光路图: (1)说明凹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 (2)在研究凹面镜的成像实验中,他们记录了如下的实验现象: 物体的位置 光屏上有无像 像的情况 A 有 倒立缩小 B 有 倒立放大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现象,他们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二.热拓展 1、收集信息探究: 自行车胎气打得太足,在阳光下容易爆裂 铁轨之间要留缝隙,否则天热易变形 次数 1 2 3 4 角i /o 10 30 40 60 角r /o 10 30 50 60

声光调制实验讲义

声光调制实验讲义 前言 早在本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声光衍射的实验研究。60年代激光器的问世为声光现象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光源,促进了声光效应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迅速发展。声光效应为控制激光束的频率、方向和强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利用声光效应制成的声光器件,如声光调制器、声光偏转器和可调谐滤光器等,在激光技术、光信号处理和集成光通讯技术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声光效应已广泛应用于声学、光学和光电子学。近年来,随着声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广泛地开始采用声光器件在激光腔内进行锁膜或作为连续器件的Q 开关。由于声光器件具有输入电压低驱动功率小、温度稳定性好、能承受较大光功率、光学系统简单、响应时间快、控制方便等优点,加之新一代的优质声光材料的发现,使声光器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它将不断地满足工业、科学、军事等方面的需求。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声光器件工作原理。 2、掌握声光相互作用原理。 3、观察布拉格衍射现象。 4、研究声光调制和声光偏转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 (一)激光调制技术的发展 激光是一种光频电磁波,具有良好的相干性,与无线电波相似,可以用来作为传递信息的载波。激光具有很高的频率(约1013~1015Hz)可供利用的频带很宽,故传递信息的容量大。再有,光具有极短的波长和极快的传递速度,加上光波的独立传播特性,可以借助光学系统,把一个面上的二维信息以很高的分辨率瞬间传递到另一个面上,为二维并行光学信息处理提供条件。所以激光是

传递信息(包括语言、文字、图象、符号等)的一种很理想的光源。 要用激光作为信息的载体,就必须解决如何将信息加到激光上的问题,例如激光电话,就需要将语言信息加在于激光,由激光“携带”信息通过一定的传输通道(大气、光纤等)送到接收器,再由光接收器鉴别并还原成原来的信息,从而完成通话的目的。这种将信息加载于激光的过程称之为调制,完成这一过程的装置成为调制器。其中激光成为载波,起控制作用的低频信息称为调制信号。 激光光波的电场强度是e c=A c cos(ωc t+фc),式中,A c为振幅,ωc为角频率,фc为相位角。既然激光具有振幅、频率、相位、强度、偏振等参量,如果能够利用某种物理方法改变光波的某一参量,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那么激光就受到了信号的调制,达到“运载”信息的目的。实现激光调制的方法很多,根据调制器和激光器的相对关系,可以分为内调制和外调制两种。内调制是指加载调制信号是在激光振荡过程中进行的,即以调制信号去改变激光器的振荡参数,从而改变激光输出特性以实现调制。例如,注入式半导体激光器是用调制信号直接改变它的泵浦驱动电流,使输出的激光强度受到调制(这种方式也称为直接调制)。还有一种内调制方式是在激光谐振腔内放置调制元件,用调制信号控制元件的物理特性的变化,以改变谐振腔的参数,从而改变激光器输出特性。内调制主要用在光通信的注入式半导体光源中。外调制是指激光形成之后,在激光器外的电路上放置调制器,用调制信号改变调制器的物理特性,当激光通过调制器时,就会使光波的某参量受到调制。由于外调制的调整方便,而且对激光器没有影响,同时外调制方式不受半导体器件工作速率的限制,故它比内调制的调制速率高(约高一个数量级),调制带宽要宽得多,所以在未来的高速率、大容量的光通信激光信息处理应用中,更受人们的重视。 激光调制技术为光通信、光信息处理等应用提供了很好的信息载波源,随着各种调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空间光调制器的研究和发展,大大推动了光通信、实时光信息处理、光计算、光存储等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 (二)声光调制的物理基础 1,弹光效应

实验卷一:声光热实验

《声光热》实验练习 1、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______________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____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 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_______(能/不能);理由:_______________ (4)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 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 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 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判断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平面成像特点:①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 竖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移动,使蜡烛B 与A 的像完全重合,记下A 与B 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A ,重做实验. ②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___. ③移去蜡烛B ,在其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光屏上 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蜡烛A 的像. 用外形相同的蜡烛B 来确定蜡烛A 成像的位置,运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法. 若把上述实验中的玻璃板换成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蜡烛A 和 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移动光屏可承接倒____________ 的实像. 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 桌面上,再把纸板ENF 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 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 点,纸板 FON 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 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 进行的操作是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 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纸板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初中物理声光热力电全套完整资料 精品

初中物理声光热力电全套完整资料 篇一:中考物理声光热力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2019中考物理声光热力专题综合训练注:总分150分,两个小时内完成。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8分)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2乐音的三个特征:、、。 (1)音调是指声音的,它与发声体的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跟发声体的、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不同;3人们用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减弱;(2)在中减弱;(3)在处减弱。 4光的三原色:、、。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反射角等于角。 (注:光路是的)5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折射光路是的)6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处,(2)调节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里,用镊子向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加上游码所对的。 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2)加减砝码要用,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放在托盘上。 7弹簧秤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节指针,使它指向;(2)认清;(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完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秤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力或的时候,总保持或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因而不能用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

声光热模拟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初中声光热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番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6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2.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C.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4.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岳阳年平均气温42℃B.某中学生质量50kg C.正常人1s内心跳75次D.物理教科书长260cm 5.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 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 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6.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热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B.在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变模糊是液化现象 C.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小水珠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7.夏日,荷花盛开,漫步在荷塘边,闻到淡淡的花香,这是因为()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8.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C.0℃的冰变成0℃的水时,其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晶体声光效应实验

实验25晶体声光效应实验 当光波通过受到超声波扰动的介质时会发生衍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声光效应,它是光波与介质中声波相互作用的结果。声光效应可以用于控制激光束的频率、方向和强度,利用声光效应制成的各种声光器件,如声光调制器、声光偏转器和可调谐滤光器等,在激光技术、光信息处理和集成光通信技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声光效应的原理和实验规律; 2.观察拉曼-奈斯衍射和布拉格衍射现象; 3.利用声光效应测量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测量声光器件的衍射效率和带宽; 5.了解声光效应的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二、实验仪器 [LOSG-Ⅱ型晶体声光效应实验系统] LOSG-Ⅱ型晶体声光效应实验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光路部分和声光效应实验仪两部分。光路部分包括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器电源,声光器件,精密旋转台,导轨,白屏等;实验仪包括超声波信号源,脉冲方波产生器,光电池、光功率计,脉冲信号解调器,频率计等。实验时,需另配双踪示波器。 主要部件的技术指标: 1.半导体激光器:波长635 nm,功率5 mw。 2.声光器件:工作波长633 nm,中心频率100MHz±0.5 MHz,衍射效率≥80%,脉冲重复频率≥1 MHz。 3.高频超声信号源: 工作频率80.0—120.0 MHz,步进1.0 MHz可调。输出功率≤700 mw可调;

4.脉冲方波产生器:工作频率581~4460 Hz 分40挡可调。 三、 实验原理 当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将引起介质的弹性应变作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周期性变化,并且导致介质的折射率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光束通过有超声波的介质后就会产生衍射现象,这就是声光效应。有超声波传播的介质如同一个相位光栅。根据超声波频率的高低或声光相互作用长度的长短,可以将光与弹性声波作用产生的衍射分为两种类型,即喇曼—奈斯型衍射和布拉格型衍射。 1.喇曼-奈斯衍射 当超声波频率较低、声光相互作用距离较小时,即0 2 2λλs l ≤,平面光波沿z 轴入射,就相当于通过一个相位光栅,将产生喇曼-奈斯衍射,如图2所示。 根据相关理论可以证明以下结论: (1)各级衍射角θ满足下列关系: s m λλθ0sin ?±= (1) 其中,λ0为入射激光波长,λs 为超声波波长,m=0,±1,±2,±3,…。 (2)各级衍射光强与入射光强之比为: )(2νm m J I I =入 (2) 其中,)(νm J 为m 阶贝塞尔函数,L μλπν0 2=。因为)()(22ννm m J J -=,所以零级极值两侧的光强是对称分布的。 (3)各级衍射光的频率由于产生了多普勒频移而各不相同,各级衍射光的频率为s m ωω±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