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永冠杯”第三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评选结果公告

“永冠杯”第三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评选结果公告

“永冠杯”第三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评选结果公告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铸造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沈阳铸造研究所等单位发起主办的“永冠杯”第三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于2011年6月在辽宁大连启动以来,得到了一些院校的积极响应与支持,经过各参赛学校的积极组织和精心准备,有37所学校的210份工艺方案进入了决赛阶段,其中,本科生作品164个,硕士研究生作品46个。共有754名学生参加了本届大赛。决赛阶段的评选工作于2012年4月1-3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

本届大赛评选工作由大赛评选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评选委员会由各参赛学校代表、铸造行业专家等组成。评委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组织原则,制定了评选办法。大赛组织者对进入决赛阶段的全部参赛作品进行了认真的审查,使参评作品中作者个人信息和参赛单位信息满足一致性,保证了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在评选工作中,根据大赛指定的6种零件,评委被分成6个评审组,并对各组参赛作品进行了认真负责的评阅。评委们根据参赛者对零件的理解和分析、工艺设计水平、铸造工艺设计手段、工艺文件编写质量等四个方面给出评分,最终评出各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本科生组获奖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一等奖

序号 获奖学校 获奖学生 指导老师

1 太原科技大学 王宇君、赵明松、张孟琪、石岩 王荣峰

2 内蒙古工业大学 王大伟、马俊杰、王进锋、孙志东、张宏民 王建民、曾怡丹

3 大连理工大学 段传成、陈雅超、刘宜萱 王同敏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张兆龙、许鹏宇、王佳、杨微 徐丽娟、肖树龙

5 吉林大学 王邦勇、秦鑫冬、魏阿娟、黄柏敏 王金国、郭威

6 沈阳工业大学 邬天赐、王家文、梁祎迪 白彦华

7 太原理工大学 颜洪明、张文磊、柴建美、杨红娟 韩富银、杨文甫

二等奖

序号 获奖学校 获奖学生 指导老师

1 贵州大学 董百波、娄玉滔、韦大往、何建春、平水靖 申荣华、陈之奇

2 黑龙江科技学院 杜景彤、赵胜利 毛新宇、梁维中、王振廷

3 兰州理工大学 胡瑛、齐伟利、赵云志、钱晨辉 苏义祥、肖荣振

4 吉林大学 陈捷、陈苇、王相国、李丹丹、郝雨 王金国、王慧远

5 山东理工大学 李计明、宋大伟、张衍军、吴康俊 盛文斌、陈宗民

6 沈阳工业大学 王赛、张磊、唐萌、张子慧、鲁博智 李润霞、于宝义

7 沈阳工业大学 刘晨、龙海燕、 张峰、王松伟、孙士杰、王铭源 王峰

8 黑龙江科技学院 苗乾坤、顾红亮 梁维中、毛新宇、王振廷

9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张罗、赵杰峰 范宏训

10 重庆大学 冯国卫、蒋煜、齐文 王开

11 江苏大学 白伟伟、何磊、郭海龙 傅明喜、郑成琪

12 太原理工大学 何冬、王振强、刘阳、王伟伟 许春香、游志勇

13 贵州大学 杨雪、朱杰、朱凯、沙琦闳、曹华、梅小琴 申荣华、李晓棠

14 佳木斯大学 王麒光、杨丽、李俊生 荣守范、王红英、秦相阁

15 内蒙古工业大学 高延鹏、刘宇航、方亚妮、王皓 王建民、李小飞

16 兰州理工大学 胡婷、韩海定、罗敬平、穆成成 阎峰云

17 南昌航空大学 单保杰、黄昊 蔡长春、熊博文、卢百平

18 江苏大学 张瑞、古丽帕日?尼加提、依帕尔克孜?吐尔洪、吐尔孙娜依?吐尔洪贾志宏

19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许健、蔡海波 于赟、李小平

20 内蒙古工业大学 韩杰、谢利明、王鹏、魏东、康瑞 王建民、刘向东

21 佳木斯大学 杨帝、姜利伟、沙文龙 荣守范、郭继伟、张敬强

22 合肥工业大学 刘杰、吴跃、姚彭彭、钟瑶瑶、王 梅 王建民、贾鲁、何顺荣、苏勇

23 黑龙江科技学院 雷黎、宋道挺 梁维中、毛新宇

24 山东大学 田延荣、王志峰、陈鹏 田学雷

三等奖

序号 获奖学校 获奖学生 指导老师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丁锐、李杰、周扬 肖树龙、徐丽娟

2 合肥工业大学 张凌川、杨超、路腾腾、杜承信 贾鲁、王建民、何顺荣、苏勇

3 太原理工大学 王妍、王福海、王康技、张新娜 王红霞、张金山

4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童鹤 于赟、雷卫宁

5 山东大学 万海云、陶进威、梁建华、鲁子龙、李阳 郑洪亮

6 南昌航空大学 王涛、赵孟辉、江萍萍 芦刚、严青松

7 大连理工大学 郭晓亮、王晗、郝建宇、蔡秋菊 郝海

8 太原科技大学 任玉芹、高俊岭、廖维中、蒋欣 王荣峰

9 江苏大学 张丽、苗旭月、张弛、刘发强 贾志宏

10 沈阳工业大学 康成、王宇、黄照官、刘飞 白彦华

11 大连理工大学 陈慧渊、王琦林、王斌斌 郝海

12 太原科技大学 刘瑞朋、李彩燕、耿雪峰 王荣峰

13 太原科技大学 赵浩、赵学、韦宗余、鲁茂波 王荣峰

14 沈阳工业大学 李光宇、孙锋、刘宏兴、李平林、付兵 李强

15 华中科技大学 张洲、童旭航、方阳 万里、廖敦明

16 内蒙古工业大学 张锋、卜红强、杨永清、吴润梅、张慧 王建民、李小飞

17 贵州大学 符静枫、项琳、吴远发、皮正睿、曹中发 彭和宜、黄放

18 大连理工大学 孙敏、余晴、宗硕、孟浩 曹志强

19 南昌航空大学 姜仕林、黄辉煌 卢百平、熊博文、蔡长春

20 兰州理工大学 杨海龙、闫欢欢、蔡笃浩、张九零 路阳、冯力

21 上海大学 董祎俊、林鹰昊 杨弋涛

22 大连交通大学 陈航、杨惠、尉凯晨 杨军、艾秀兰

23 合肥工业大学 陈清玲、刘冠华、王宪镇、蒋剑伟、杜松涛 王建民、苏勇、贾鲁、何顺荣

24 山东理工大学 郝占喜、焦赛桂、田荣荣 盛文斌、陈宗民

25 华中科技大学 苑云辉、涂进秋、刘玉杰 吴志超

26 太原科技大学 杜凯成、孙娜、张秀丽、陈佳玉、闫东亮 王荣峰

27 合肥工业大学 刘利兵、陈勇、郭威、张上卿 王建民、何顺荣、苏勇、贾鲁

28 沈阳工业大学 封骥、高祥、李想、侯昀磊、吴婷婷 黄宏军

29 沈阳工业大学 袁德滨、王小峰、薛丞丞、朱思宇 白彦华

30 福州大学 李敬鑫、丘润贵、黄伟熔 王连登、何福善

3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卓长龙、邵斌、钟逸群 田竟、徐丽娟

32 大连理工大学 赵玉飞、车晋达、张侃、樊超楠 刘兵

33 合肥工业大学 徐凡博、陈诚、胡林月、张弛远、夏明旷 贾鲁、王建民、苏勇、何顺荣

34 华中科技大学 陈康欣、程鹏、贾朝阳、陈相 廖敦明

35 山东理工大学 叶小龙、鹿杰、柴金康 盛文斌、陈宗民

36 华中科技大学 刘略、刘锦涛、张友陈、冷美英、马恒岳 周建新

37 昆明理工大学 李梦飞、范萍萍 张希俊

38 大连理工大学 姬艳硕、靳群、胡常青、牛悦、霍凤莉 卢一平

39 江苏科技大学 刘兆朋、郝瑞彪 陈静、周应国

40 吉林大学 孙伟龙、刘睿华、许忠华、黄亚玲、徐焕超 王金国、邱丰

41 山东建筑大学 崔树永、张 龙、李 杰、吴绪湘、张黎明 刘喜俊、张普庆

42 福州大学 苏宁铸、刘燕荣、黄自立 王连登、何福善

43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承鑫、张长驰、姜明序 田竟、肖树龙

44 昆明理工大学 成见、毛林忠 丁恒敏

45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邱满元、王军、郑伟、雷贝贝 范宏训

46 兰州理工大学 何儒、麻丽钦、王文静、刘伟 刘洪军、李亚敏

47 大连理工大学 王宁超、冯一帆、于航、韩佳兴 卢一平

48 贵州大学 文厚林、宋建伟、高原、杨文、贾德硕、肖龙祥 申荣华、丁旭

49 山东理工大学 赵聪超、郎贤增 盛文斌、陈宗民

50 福州大学 陈祥彬、叶福东 王连登、何福善

优秀奖

序号 获奖学校 获奖学生 指导老师

1 福州大学 李云江、廖贤康、苏俊杰 王连登、何福善

2 昆明理工大学 张俊、文洪象 卢德宏、黎振华

3 攀枝花学院 刘海、胡洋、陈江波、蒋源 周洪、王军

4 湘潭大学 周书博、胡亮、彭林、柳松 董文正、李应明

5 佳木斯大学 洪光、孙彩云、王力伟 夏春艳、朱永长、刘新英

6 江苏科技大学 杨杨、路丽梅、佘凯、吴浩 刘宁

7 上海大学 赵小满、叶旋 杨弋涛

8 石家庄铁道大学 王刚、杨竣猛、张瑞博、许继鹏 智小慧

9 河南理工大学 汤朋、于金棒、刘小辉、吴晓冬、康乐、金通、赵建飞 历长云

10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杨进、唐全敏、罗磊、董才智 范宏训

11 河南科技大学 王军振、李瑞民、王伟番、吴红光 宋延沛、游龙

12 西安文理学院 晁勇、郝娜、李思颖、李小艳、李聪、郭磊 何斌锋

13 华中科技大学 夏思婕、李小华 董选普

14 山东建筑大学 郭山泉、张燕涛、徐立军、戴玉强 张普庆、赵忠魁

15 福州大学 林贞、罗旭云 王连登、何福善

16 昆明理工大学 张斌、刘泽俄、周道 张希俊

17 合肥工业大学 吴鹤、梁啸、王久林、朱振西、王思艳 何顺荣、贾鲁、王建民、苏勇

18 吉林大学 赵广涛 赵玉谦

19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李雄、贺栋、李卉 范宏训

20 河南科技大学 张振辉、邱朋涛、李金千、苑凤海 王爱琴

21 沈阳工业大学 李龙、付学开、耿一东、姜蓉、张立君 郭志强

22 华中科技大学 毕宇、杨盼、陈锦诚、谭玉凤 董选普

23 昆明理工大学 杨永学、赵泽军 丁恒敏

24 大连理工大学 胡钟尹、韩晔、王倩怡 刘兵

25 河南科技大学 褚保林、田海龙、王高虎、张金雨 张国赏

26 山东理工大学 唐新颖、王刚 盛文斌、陈宗民

27 山东建筑大学 王瑞、苏晓建、曹鑫 赵忠魁、刘喜俊

28 华中科技大学 潘智鹏、袁梓豪、邓仕阳 叶升平

29 沈阳工业大学 秦刚、张俊伟、孙建锋、王骏飞、李剑 毛萍莉

30 西安文理学院 赵坚、李佩华 何斌锋

31 河南科技大学 鈡鑫豪、赵淼文、贾文泽、史晓楠 宋延沛

32 太原科技大学 刘正俊、周珊珊、王森、胡啸 王荣峰

33 河南理工大学 王学朝、王春艳、马亚鑫、黄沛、郭姗姗、宋亚雨、王款 历长云

34 石家庄铁道大学 张爱祥、马磊、刘旭蕊、许晓龙 智小慧、乔丰立

35 清华大学 闫文韬、孙林根 荆涛

36 湘潭大学 龙宇金、孙俊楠、王万权、唐历 董文正、林启权

37 攀枝花学院 刘海涛、罗林、温小华、罗议明 周洪、王军

38 昆明理工大学 吴皓航、陈俊源 黎振华、卢德宏

39 沈阳理工大学 刘燚、王有维、刘浩、黄蓉、黄海凤、侯向阳、董伟 杜晓明、朱丽娟

40 福州大学 陈美羡、徐远蒙 王连登、何福善

41 山东建筑大学 刘明亮、王先晁、宋国梁、槐衍山 刘喜俊

42 沈阳工业大学 佟艳娇、张亮、孙建红、杨叶、穆腾阳 于宝义、李润霞

43 江苏大学 黎梧湾、杨艳、吴丛飞 贾志宏

44 河南科技大学 谷窕窕、王亚萍、张灵彦、安慧玲 上官宝

45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叶涛、张坷、王东、梁莉、陈琳娜 范宏训

46 河南理工大学 黄帅、陈松、李秋东、谭啸、郑可、蒋松山、耿振博 米国发

47 昆明理工大学 崔欢欢、范利娇 张希俊

48 河南科技大学 冯江涛、周应好、付加攀、靳俊杰 王爱琴、宋延沛

49 大连理工大学 齐艳阳、王云赫、李雨朦、邹杨 卢一平

50 河南科技大学 安占沛、王俊坦、王晓卡、钱奏 游龙、宋延沛

51 攀枝花学院 罗舒卫、杨斌、袁波、谢梦 周洪、邹建新

52 湘潭大学 杨辅、高蕾、何茂勋、罗彦为 董文正、林启权

53 华中科技大学 朱亮、闫聪 吴志超

54 清华大学 任崇宇、黄程保、曾锦乐、臧振、欧阳良琦 荆涛

55 江苏科技大学 洪贵、邵昌亮、王兴、韩莲 张小立

56 黑龙江科技学院 侯子军、李玖龙 毛新宇、梁维中、王振廷

57 石家庄铁道大学 代利国、许兴旺、余彬彬、郭春军 智小慧

58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王强、田野、雷思涌 范宏训

59 河南科技大学 程贺伟、苗灿、赵艺博、张恒 上官宝、宋延沛

60 贵州大学 田晶、蒋波、张正举、王锋波、邓福猛 姜云、彭和宜

61 福州大学 傅华安、和铁映 王连登、何福善

62 湘潭大学 周宏亮、郑云、王爽、周凯 林启权、董文正

63 大连理工大学 李鹏、尚兆辉、赵刚 叶飞

64 太原理工大学 孟娜娜、楚海萍、李锐锋 韩富银、杨文甫

65 清华大学 贺阿亚达、吴骏巍 荆涛

66 昆明理工大学 代连坤、杨熙 卢德宏、黎振华

67 大连交通大学 张娟娟、杨斌 杨军、艾秀兰

68 大连理工大学 吴威德、刘鑫、陈磊、段志祥、张贵杰 卢一平、王丹虹

69 石家庄铁道大学 郭金龙、张立业、武文杰、付雨泽、谢向懂 智小慧、乔丰立

70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陈文智、赖承超、陈婷、田中华、吴德权 范宏训、袁有录

71 兰州理工大学 李世龙、杨帆、高晓慧、李俊儒 刘洪军、李亚敏

72 大连理工大学 张博特、周厚友、刘伟、姜龙 周文龙

73 河南科技大学 李贺龙、 李亮亮、吴鹏飞、刘华锋 张国赏

74 江苏大学 房媛媛、刘婷、杨艳伟、高鹏 贾志宏

75 西安文理学院 徐乐 何斌锋

76 贵州大学 汪希奎、陈润辉、谭体伟、刘碧丽 梅益、申荣华

77 山东理工大学 张桂华、王传果 盛文斌、陈宗民

78 长春大学 冯艺弛、田小宙、王赵华、王成强 李庆华

79 哈尔滨理工大学 吴翔、郭逢凯、赵伟涛、辛北平 王丽萍、马旭梁

80 攀枝花学院 钟万顺、范青林、吕海波、韩小龙 周洪、邹建新

81 长春大学 张虓、常磊、丁汇洋、李杨 李庆华

82 昆明理工大学 周文、高泽帅 黎振华、卢德宏

83 大连理工大学 赵灿、李兆辉、张飞、田滔、邓洁 段玉平

研究生组获奖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一等奖

序号 获奖学校 获奖学生 指导老师

1 吉林大学 李进彪、杨治政、刘永佳、李倩、肖为 王金国、王慧远

2 河南科技大学 时晓飞、冯志明、赵振凯、林耀华 宋延沛

二等奖

序号 获奖学校 获奖学生 指导老师

1 江苏大学 王明智、吴秀川、王顺成 贾志宏

2 沈阳工业大学 焦文祝、孙菊、勾洋洋 李润霞、于宝义

3 江苏大学 石腊梅 王雷刚

4 南昌航空大学 朱佩兰、陈胜娜、杨振 熊博文、卢百平、蔡长春

5 沈阳工业大学 吴雪丰、刘哲、方虹泽、吴秀刚 李润霞、李晨希

6 内蒙古工业大学 王晓龙、王伟利、王培军、张成凯、张明明、陈志军 王建民、曾怡丹

三等奖

序号 获奖学校 获奖学生 指导老师

1 沈阳工业大学 高双、宋艳磊、赵希柱、于泳 于宝义、李润霞

2 哈尔滨理工大学 罗佳鹏、陈添、张守伟、赵思聪、王凯锋 王丽萍

3 大连理工大学 毛庆凯、李志博 姚山

4 太原科技大学 张淑凯、王翠峰、裴丹丹、栗玉杰 王录才、游晓红

5 河南科技大学 兖立鹏、路王珂、倪增磊、邵星海 王爱琴、谢敬佩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玉、徐海龙、张海龙、罗啸 徐丽娟、田竟

7 南昌航空大学 王芳、徐帅、李康 严青松、芦刚

8 吉林大学 李永丰、王启龙、赵艳青 王金国、王慧远

9 兰州理工大学 高飞、周超、李经纬、王可 阎峰云

10 江苏大学 陈学美、田辉 王雷刚

11 华中科技大学 刘富初、宗晓明、李雪洁、余少强 樊自田

12 合肥工业大学 杨栋、喻建军 王建民、贾鲁

13 沈阳工业大学 罗倩倩、高天娇、李阳、王庆 于宝义、李润霞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石明星、孙宏喆 徐丽娟、肖树龙

优秀奖

序号 获奖学校 获奖学生 指导老师

1 贵州大学 王伟奇、吴彦文、王琨、李新福、张俊文 申荣华、彭和宜

2 内蒙古工业大学 苗树庭、王浩、范雷、王栋祺、李慧敏、赵洋、冯华、胡蓉 王建民、刘向东

3 福州大学 李兆祥 何福善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曾庆轩、何福龙、汤颖乔 田竟、徐丽娟

5 合肥工业大学 张旭、张先锋、朱云 王建民

6 佳木斯大学 周海涛 荣守范、王静、吕奎龙

7 大连交通大学 关晓强、李玉龙 杨军、肖殿照

8 上海大学 赵仕超、叶经政、谢柯 杨弋涛、翟启杰

9 兰州理工大学 谢军太、路永新、赵霞霞、王建吉 苏义祥、黄建龙

10 南昌航空大学 邹春红、周剑、涂紫鹏 张守银、徐志锋

11 沈阳工业大学 邸金南、刘超、吴东津 毛萍莉

12 福州大学 杨小宝、沈鹏飞 王连登、魏喆良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于雷、王占涛、贾小静 肖树龙、吴士平

14 合肥工业大学 李纪龙、张文进、石文超、董飞、王崇 贾鲁、祖方遒、王建民

15 江苏科技大学 刘涛、高杏燕 李敬勇

16 华南理工大学 李俊文、邹纯 赵海东

17 河南理工大学 胡玉昆、陈立林、郑喜平 米国发

18 大连理工大学 田阔、沈炜 姚山

19 沈阳工业大学 郭忠奎、刘诗阳、姚博 刘伟华

20 贵州大学 陈流、刘倩、吴康平 黄放、梅益

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梁华森、陈卓、吴东辉 吴士平、肖树龙

22 华中科技大学 熊康、雷鸣、谭剑锋、蒋华伟 吴志超

23 贵州大学 吴玉忠、冯睿、张锋、王孝国 黄放

24 华中科技大学 徐奇、易娜、黄刚 叶升平

特此公告。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日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模版

前言 注: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用此模板,将模板中标题的内容删除,然后按“无格式文本”粘贴上自己论文内容即可。 1.复制所选的内容。 2.“编辑”---“选择性粘贴”---“无格式文本” 本文给出了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写作规范和排版格式要求。 前言示例: 本设计是针对《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所安排的一次课程设计,是对这门课程的一次总结,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并查阅相关书籍完成设计。 本设计的液料为液氨,它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分子式NH ,分子量17.03,相对密度0.7714g/L,熔点-77.7℃,沸 3 点-33.35℃,自燃点651.11℃,蒸汽压1013.08kPa(25.7℃)。氨在20℃水中溶解度34%,25℃时,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10%,在甲醇中溶解度16%,溶于氯仿、乙醚,它是许多元素和化合物的良好溶剂。水溶液呈碱性。液态氨将侵蚀某些塑料制品,橡胶和涂层。 设计基本思路:本设计综合考虑环境条件、介质的理化性质等因素,结合给定的工艺参数,机械按容器的选材、壁厚计算、强度核算、附件选择、焊缝标准的设计顺序,分别对储罐的筒体、封头、人孔接管、人孔补强、接管、管法兰、液位计、鞍座、焊接形式进行了设计和选择。设备的选择大都有相应的执行标准,设计时可以直接选用符合设计条件的标准设备零部件,也有一些设备没有相应标准,则选择合适的非标设备。 各项设计参数都正确参考了行业使用标准或国家标准,这样让设计有章可循,并考虑到结构方面的要求,合理地进行设计。 前言格式:中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首行缩进2个字符,两端对齐”。英文字体“Times New Roman,小四号”。篇幅以一页为限。

泵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泵盖铸造工艺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 1.铸造工艺分析 (1) 1.1零件介绍 (1) 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 (1) 1.3技术要求分析 (1) 1.4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2) 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2) 2.1确定铸造方法 (2) 2.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2) 2.3确定型内铸件数目 (3) 2.4不铸出孔及槽的确定 (3) 2.5机械加工余量和铸造圆角的确定 (3) 2.6起模斜度和分型负数的确定 (5) 2.7砂芯的确定 (7) 2.8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7) 2.9冒口的确定 (7) 2.10浇注系统的确定 (8) 3.芯盒的设计 (9) 3.1芯盒材质和分盒方式的确定 (9) 4.总结 (9) 参考资料 (10)

1.铸造工艺分析 零件简介: 1.1零件介绍: 零件名称:泵盖 零件材料:HT200 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 大批量生产,零件图如下:

1.3技术要求分析 按照国家标准,对于HT200,其抗拉强度应达到200Mpa。铸件在使用时工作条件较好,但此铸件需起隔爆作用,按照技术要求,需在粗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及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另外,铸件清砂后,焖火铲除毛刺喷砂后喷G04-6铁红过氯乙烯底漆。除此外无特殊技术要求。 注:其中φ21H7内孔为重要加工面,不允许存在气孔、夹砂等铸造缺陷。 1.4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灰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1)流动性。灰铸铁的熔点较低,结晶温度范围较小,在适宜的浇注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容易填充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且不易产生气孔、浇不足、冷隔等缺陷。 (2)收缩性。灰铸铁的浇注温度较低,凝固中发生共析石墨化转变,使其线收缩小,产生的铸造应力也较小,所以铸件出现翘曲变形和开裂的倾向以及形成缩孔、缩松的倾向都较小。 (3)灰铁充型能力好,强度较高,耐磨、耐热性好,减振性良好,铸造性较好,但需人工时效。 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2.1确定铸造方法 铸件材质为HT200,,其轮廓尺寸25×φ110,属中小件,联结结构合理,符合灰铸铁铸造要求,可以进行铸造工艺设计。采用湿砂型机器造型大批量生产。 采用湿砂型机器脱箱造型,热芯盒水玻璃砂射芯机制芯。 2.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浇注位置选择原则: (1)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呈直立状态; (2)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 (3)应有利于铸件的补缩; (4)应保证铸件有良好的金属液导入位置,保证铸件能充满; (5)应尽量少用或不用砂芯; (6)应使合型、浇注和补缩位置一致。

“玉柴杯”铸造工技能竞赛理论试题题库及答案

“玉柴杯”铸造工技能竞赛理论试题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35题,每题1分) 1.在浇注温度和铸型工艺因素等条件正常的情况下,铸件愈简单,壁厚愈厚,则对金属液流动的阻力___ __。 2.金属的性质对铸件的残余应力影响很大,金属的弹性模量越大,合金材料线收缩系数越大,合金的导热性能越差,铸件的残余应力也___ __。 3.在铸型中固定砂芯的主要方法有:___ ___和芯卡固定两种。 4.在选择砂箱造型的砂箱尺寸时,最主要考虑,箱带与砂箱四周的___ __。 5.铸钢件,球墨铸铁件和高大灰铸铁件,在一般情况下采用__ _浇注系统。 6.工艺出品率又叫铸件收得率或铸造回收率。它是铸件毛重与比值的百分数。 7.活块造型是将有阻碍起模部分的砂型制成可以搬运的砂块,便于起模。活砂是构成砂型的一部分,而不是。 8. 影响铸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工艺方案、工艺参数、_ 。 9.目前,修补铸件用得最广的方法是_ 。 10.模底板与砂箱之间用__ 定位。 11.当铸件时,合金温度降低越快,愈不容易浇满。 12.合金的流动性对铸件质量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能获得健全铸件,对铸件有利。 13.金属液从浇入铸型冷却凝固至室温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称。 14.从直浇道到内浇道的截面积逐渐扩大的浇注系统称。 15.封闭式浇注系统,内浇道截面积,它具有较好的挡渣能力。 16.铸铁件浇注系统的计算,首先应确定,然后根据比例,确定其它部分截面积。 17.铸型浇注时,内浇道至外浇道液面的高度,与内浇道以上铸件高度之差,称为。 18.内浇道在铸件上的位置应符合铸件的或方法。 19.难以锯割的冒口最好使用。 20.冒口应尽量放在铸件的部位,以利于冒口液柱重力进行。 21.芯骨、砂箱、压铁等铸件可选用。 22.对称模样分模造型时,分型负数应分布在。 23.模样的各部分应标号,标志各自的作用和位置,便于应用。 24.铸件质量包括: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和三个方面。 25.压力试验主要用于检查铸件的缺陷。 26.的作用是将砂块连同铸件一起从砂箱中捅出,送到落砂机上进行落砂。 27.消除铸铁件铸造应力的常用方法是。 28.采用外冷铁的实质是改变铸型某部分造型材料的蓄热系数,以控制铸件的。 29.铸件热裂表面严重氧化而没有金属光泽;铸钢件裂纹表面近似,铝合金则呈。 30.对于要求较高,单件生产的重要铸件和大量生产的铸件,除了要详细绘制铸造工艺图外,还应绘制铸件图、等。 31.热芯盒的排气方式主要有、间隙排气和排气塞排气三种。 32.每增加1%硅的质量分数,可使共晶点碳的质量分数下降。 33.铸态球墨铸铁首要的任务是避免铸态组织中有残留的自由渗碳体,并强调采用孕育。 34.芯头有定位、支撑和作用,一般分为垂直芯头和水平芯头。 35.ZL110属于铸造铝硅合金,那么ZL201属于铸造合金。 二、判断题(55题,对画√,错画×) 1、根据经验:每吨铸件约需消耗1t的新砂。()

铸造工艺学设计说明书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零件名称:联轴器 指导老师:范宏训 设计人:邱满元 学号:T833-1-34

目录 1零件概述 (1) 1.1零件信息 (1) 1.2技术要求 (2) 2铸造工艺方案拟定 (2) 2.1 分型面选择 (3) 2.2浇注位置选择 (4) 3铸造主要参数 (4) 4 浇注系统设计计算 (4) 5 冒口设计 (5) 6砂芯设计 (6) 7模板 (7) 8 参考文献 (9) 9总结 (9)

1零件概述 1.1零件信息 名称:联轴器材料:球墨铸铁 外形尺寸:φ120X80 体积: 298.4cm2 质量: 2.16kg 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零件二位图如下图所示 零件三维图如图1.1所示 图1.1 联轴器三维图

1.2技术要求 (1)铸件加工后,加工面不得有任何的铸造缺陷,非加工表面不得有明显 的夹渣、凹陷、砂眼和裂纹;。 (2)该零件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3)保证该件受力较大的工作部分的力学性能。 2铸造工艺方案拟定 1 、铸造工艺图如图所示,分型面、加工余量、拔模斜度如图所示 对于单个零件,其冒口及浇注系统初步定为如下图所示,浇注位置和冒 口正好选在热节最大的地方 冒口 浇注系统

选择分型面的理由:1、保证铸件大部分位于下箱,温度分布较为合理,冒口 位置设计较为方便,便于补缩; 2、有要求的加工面都位于下型腔,其质量得到保证 3、铸件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加工余量——根据零件服役条件及加工部位精度要求,该零件主要工作面及尺寸有配合要求的部位是零件中间的连接孔,取加工余量3mm ,其他部位无; 收缩率——球墨铸铁,查表得收缩率为0.8%-1.2%,取ε=1.0% 拔模斜度——便于铸件从型腔中取出,取各处拔模斜度为1° 铸件质量——在增加铸件拔模斜度等工艺参数后计算的铸件体积为 298.4cm2,质量为2.16kg 4 浇注系统设计计算 铁液经球化,孕育处理后,温度下降,易氧化。因此要求浇注系统能大流量输送铁液,又有一定的挡渣能力。故薄壁小型球墨铸铁常用的封闭式浇注方式,它充型速度较快,又有挡渣能力,充型平稳。 用奥赞公式如公式4.1可计算阻流截面积: p L g H ut A 31.0G =∑ Gl 为浇注重量,该铸件质量Gc ≈2.16kg 出品率 %75~60=η,估算Gl=Gc/η≈2.5kg u 浇注系统流量损耗因素,查表得干型中小铸型阻力5.0≈u t 浇注时间 ,由 t=s √Gl 取=t 3s p H 为平均静压力头高度。 该方案可近似认为是中间浇注式,Hp ≈Ho-C/8。 式中C 为零件高度C ≈80cm ,0H 取140mm 得p H =130mm 。 故最小面积: 21335.031.0.5x82411.9cm A g ==???∑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结合《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及时更新工艺设计题目、增设工艺设计方案验证环节、引入任务驱动型自主学习模式、强化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以及改善考核方法等一系列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铸造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教学目标是能够运用所学铸造理论及工艺设计知识比较系统地学习掌握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方法,使学生能够制定出比较合理的铸造工艺,并设计出结构合理的工装模具;同时通过课程设计,也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设计绘图能力、查阅工艺设计资料的基本技能以及分析解决铸造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满足铸造行业用人需求。然而在《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课程设计题目陈旧且数量较少现有题目陈旧,缺乏时效性,与铸造生产实际脱节,致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很难达到铸造行业的需求。图纸数量较少,难以满足1人1题,甚至需要多人共用1题或每年重复使用,这就导致存在学生之间相互抄袭或抄袭往届学生作品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自主从事铸造工艺设计工作的能力。(2)缺乏工艺验证环节课程设计通常只包括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以及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等内容,而不进行实际生产验证,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判断工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3)教师指导不足通常1名老师指导1个班级的课程设计工作,人数在40人左右,这就导致指导教师无法详细指导每位学生。(4)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全

面课程考核更侧重于图纸质量以及设计说明书的规范性,而忽略了对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及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与评价。鉴于此,以《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核心课程建设为契机,本文归纳总结了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所采取的的改革与实践方法。 1.及时更新工艺设计题目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题目要做到推陈出新,以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为此建立了以企业实际在生产零件为主的课程设计零件图纸库,且图纸数量要多于专业人数,且要保证每年有10%以上的题目更新,以保证课程设计与企业生产实际接轨。图纸库的建立与更新由教研室每年定期审核通过,以保证图纸的规范性及零件结构复杂程度适中。课程设计分配设计任务时,保证1人1题,且指导教师要综合考虑所带学生的设计基础差异问题,题目的选择与分配要有难度区分,并在课程设计任务分配时给出明确说明及评分标准。 2.增设工艺设计方案验证环节 本课程增设了工艺设计方案验证环节,有两种不同方式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第一种验证方法是引入Procast及AnyCasting等铸造模拟软件对铸件充型、铸造温度场以及铸造缺陷出现的位置和数量等进行模拟分析,进而优化工艺设计方案。模拟仿真环节的引入有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工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使铸造工艺设计更符合铸造生产实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与应用软件的能力。第二种验证方法则是按照其工艺设计方案进行实际铸造生产,铸造生产可直接在校内铸造生产实训中心进行,该中心不仅有砂型铸造所需设备及原材料,且

支座铸造工艺课程设计3

2.1 确定零件材料及牌号 零件的支座的零件图如图所示,其轮廓尺寸为Φ80×200×110,平均壁厚30,支座底部需螺栓固定,留有2个螺栓孔,尺寸Φ15,可在铸件完成后切削加工,且有一定的表面精度要求。 支架在铸造过程中,应该选用灰铸铁作为材料。灰铸铁流动性好,易浇注,且收缩率最小,并且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减少,使铸件易于切削加工。采用砂型铸造,简单而且工艺性好。 此铸铁为200×110mm的灰铸铁件,其型号应为HT150。

2.2 铸造方案的拟定 2.2.1 铸型种类的选择 支座零件具有内腔,小孔,圆角,凸台以及锥角,形状较为复杂,表面质量无特殊要求,最大轮廓尺寸为200mm,应选用砂型铸造成形。又采用小批量生产,所以铸件类型应使用湿砂型铸造。这样灵活性大,生产率高,生产周期短,便于组织流水生产,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材料成本低,节省烘干设备、燃料、电力等。模样采用金属模是合理的。 2.2.2 画出零件图 图2 零件图

2.3 分型面的确定 2.3.1分型选择原则 分型面是指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分型面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铸件的尺寸精度、成本和生产率。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置于同一半型内 2.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目 3.分型面应尽量选用平面 4.便于下芯、合箱和检测 5.不使砂箱过高 6.受力件的分型面的选择不应削弱铸件结构强度 7.注意减轻铸件清理和机械加工量 2.3.2 几种分型方案 初步对支座进行分析,有以下四种方案Ⅰ,Ⅱ,Ⅲ,Ⅳ,如图3所示

图3 分型方案图 2.3.3 分析各个方案的优缺点 Ⅰ方案以支架的底面为分型面在分型面少而平的原则中,其分型面数量不仅少而且还平直,铸件全部放在下型,既便于型芯安放和检查,又可以使上型高度减低而便于合箱和检验壁厚,还有利于起摸及翻箱操作。 Ⅱ方案铸件没有能尽可能的位于同一半型内,这样会因为合箱对准误差使铸件产生偏错。也有可能因为合箱不严在垂直面上增加铸件尺寸。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机械工艺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底座铸造工艺设计 班级:机自1103 设计人: 学号: 指导教师:张锁梅、贾志新

前言 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其目的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录 一、工艺审核 (1) 1.数量与材料 (1) 2.图样 (1) 3.零件的结构性 (1) 二、成形工艺设计 (1) 1.确定工艺方案 (1) (1)浇注位置的选择 (2) (2)分型面的选择 (2) 2.确定铸造工艺参数 (4) (1)机械加工余量和铸出孔 (4) (2)浇注位置的选择 (5) (3)拔模斜度 (5) (4)铸造收缩率 (6) 3.砂芯设计 (6) 4.浇注系统的设计 (6) 5. 冷铁的设置 (6) 三、心得体会 (7)

铸造工艺及应用作业答案及复习资料..

铸造生产——指用熔融的液态合金注入预先制备好的铸型中使之 冷却、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毛 坯或零件过程,简称铸造。 2、铸造方法的分类 第一章 造型材料 型(芯)砂是由骨干材料、粘结材料和附加物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以粘土为粘结材料的粘土型(芯)砂主要由原砂、粘土、附加物和水配制而成。 常用的附加物:煤粉、渣油、淀粉 、锯末等 新砂和旧砂的处理 1.新砂的处理 新砂的处理常用的方法:筛分、水漂洗、酸浸洗、精选 、烘干等 2.旧砂的处理 拟采取措施:对旧砂进行通风冷却,降低温度;经破碎、磁选、过筛,除去杂物;干法碾搓,除去包覆膜、失效粘土及灰分;按一定比例添加原砂,补加新粘土、煤粉;调整含水分量,达到型砂性能要求。

CO2硬化法——向水玻璃砂制成的砂型(芯)中吹入CO2气体,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使型(芯)砂硬化; 三、C02-钠水玻璃砂的原材料、配方及混制工艺 (一)C02-钠水玻璃砂的原材料 铸钢件用原砂Si02含量应高。一般采用中等粒度的硅砂 涂料的基本组成 涂料一般由耐火粉料、粘结剂、悬浮剂、载液和助剂组成。 涂料的性能 (1)涂料的工艺性能涂料的工艺性能主要有饱沾性、涂刷性、流淌性、流平性、 渗透性等。 涂刷方法 涂料涂敷的方法有刷、喷、浸三种。 第二章铸型制备 14种造型方法有哪些? 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和假箱造型、活块和砂芯造型、活砂造型(抽砂造型)、多箱造型、实物造型、刮板造型、抽心模造型和劈箱造型、脱箱造型(活箱造型)、叠箱造型、模板造型、漏模造型、地坑造型 铸型的紧固方法 生产小型铸件的铸型由于抬箱力小,用压铁直接压在砂型上比较方便。 生产大中型铸件的铸型,一般用卡子、螺栓等紧固。 紧固铸型前需在分箱面的四角用铁片将上下砂箱问的缝隙垫实,以防止铸型紧固时砂芯或砂型被压溃。 地坑造型,一般用压铁压在盖箱上。 第三章浇注系统设计 铸铁件浇注系统的组成:浇口盆、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 为避免水平涡流,应采用浇包低位浇注大流充满,并且使浇口杯中液面高度(h)与直浇道直径(d)保持_定的比值(即h>6d)。

支座铸造工艺课程设计-2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院系:工学院机械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

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学院机械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1级 1班 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设计题目: 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课程名称: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5 月 22 日至 6 月 6 日共 2 周 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已知技术参数、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工作计划、所需相关资料)(纸张不够可加页) 1、已知技术参数 图1 支座零件图 2、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1 选择零件的铸型种类,并选择零件的材料牌号。 2 分析零件的结构,找出几种分型方案,并分别用符号标出。 3 从保证质量和简化工艺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佳分型方案,标出浇注位 置和造型方法。 4 画出零件的铸造工艺图(图上标出最佳浇注位置与分型面位置、画出机加工余 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型芯及型芯头,图下注明收缩量) 5 绘制出铸件图。

2)设计要求 1设计图样一律按工程制图要求,采用手绘或机绘完成,并用三号图纸出图。 2 按所设计内容及相应顺序要求,认真编写说明书(不少于3000字)。 3、工作计划 熟悉设计题目,查阅资料,做准备工作 1天 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1天 工艺设计和工艺计算 2天 绘制铸件铸造工艺图 1天 确定铸件铸造工艺步骤 2天 编写设计说明书 3天 答辩 1天 4.主要参考资料 《热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成形工艺设计》、《机械设计手册》 系主任审批意见: 审批人签名: 时间:2013年月日

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摘要 铸造是指将液态金属或合金浇注到与零件尺寸、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里,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铸造成形是机械类零件和毛坯成形的重要工艺方法之一,尤以适合于制造内腔和外形复杂的毛坯或零件。 本文主要分析了支座的结构,并根据其结构特点确定了它的砂型铸造工艺。支座是支撑其他零部件的重要承力零件,主要承受着径向压缩及轴向摩擦的作用,它具有结构稳定、形状简单、廉价实用等特点,故在机械零件的设计、加工制造中支座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设计了支座的砂型铸造工艺,包括铸型(型芯)及造型方法的选择、分型面选择和浇注位置的确定、浇注系统及冒口的设置、落砂清理及检验等。绘制了铸件的零件图及铸造工艺图。本文还对支座的铸造质量指标(包括加工余量、拔模斜度、收缩率及变形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估,以便于工艺更好的完善。 关键词:砂型铸造,浇注,加工余量,拔模斜度,收缩率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工艺分析 (1) 1、审阅零件图 (1) 2、零件的技术要求 (1) 3、零件的技术要求 (1) 4、确定毛坯的具体生产方法 (1) 5、审查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1)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1) 1、铸造方法的选择 (1) 2、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2) 3、浇注位置的确定 (2) 4、确定毛坯的具体生产方法 (2) 5、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2) 三、砂芯设计 (2) 1、水平砂芯设计 (3) 2、凹槽处采用自带型芯 (3) 四、工艺参数的确定 (3) 1. 加工余量 (3) 2.起模斜度 (4) 3. 铸造圆角 (4) 4. 铸造收缩率 (4) 5. 最小铸出孔 (4) 6、机械加工余量的选取 (4) 五、浇注系统设计 (4) 六、冒口及冷铁设计 (5) 七、铸造工艺图和铸件图 (6) 八、小结 (7) 九、参考文献 (8)

一、工艺分析 1、审阅零件图 查看零件图的具体尺寸与图纸绘制是否正确。 零件名称: 套筒座 工艺方法:铸造 零件材料:HT250 零件重量:3.1955kg 毛坯重量:4.3303kg 生产批量: 100件/年,为小批量生产 2、零件的技术要求 零件在铸造方面的技术要求:未铸造圆角半径:R=2~3 mm;时效处理。 3、选材的合理性 套筒座选用的材料是HT250,为灰铸铁。灰铸铁铸件的壁厚不应太薄,边角处应适当加厚,防止出现白口组织使该处既硬又难于加工。此零件用于支承,只要求能够承受抗压即可,选择材料HT250可以满足要求。 4、确定毛坯的具体生产方法 根据以上信息可知,由于零件属中型零件小批量生产,形状比较简单、壁厚比较均匀,且该材料为灰铸铁,所以确定毛坯的生产方法为砂型铸造,采用砂型铸造具有生产周期短,灵活性大、成本低的优点。 5、审查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铸件轮廓尺寸为162x134x133mm,查表得砂型铸造的最小壁厚为6mm,套筒座的壁厚符合其要求。在套筒座中最小壁厚为6mm,最大铸造壁厚为15mm。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1、铸造方法的选择 由于套筒座的年产量为100件,属小批量生产,且零件结构简单,所以确定毛坯的生产方法为砂型铸造,由于铸件的高度为133mm,浇注位置上没有较大的壁厚、材料为HT250不需要冷铁。所以砂型种类为湿型。 2、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选择造型方法为手工造型,造芯方法为手工刮板造芯。

永冠杯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

“永冠杯”第二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 铸件名称:B-十字头 自编代码:AB1990ZP 方案编号:[单击此处键入方案编号]

目录 1零件概述 (1) 1.1零件信息................................................................................... (1) 1.2技术要求 (1) 2铸造工艺方案拟定 (1) 2.1 铸造方法选择............................................................... . (1) 2.2 分型面选择 (1) 2.3浇注位置选择 (2) 3铸造主要参数 (3) 4 浇注系统设计计算 (3) 5 冒口设计 (4) 5.1模数与补缩分析 (4) 5.2冒口尺寸设计 (5) 6模拟与优化 (6) 6.1Procast主要参数设定 (6) 6.2整体思路 (7) 6.3模拟结果及分析 (8)

6.3.1表面状况 (8) 6.3.2内部缩孔情况 (9) 6.4加冒口模拟 (10) 6.5加冷铁模拟 (11) 7砂芯设计 (13) 8模板 (14)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4) 附图 (14)

1零件概述 1.1零件信息 名称:十字头 材料: QT450-12 外形尺寸:1140×605×256mm 体积: 41.878×103 cm 3 质量: 302kg 生产批量:中小批量生产(自定) 零件三维图如图1.1所示,具体尺寸件附件1。 1.2技术要求 (1)铸件加工后,加工面不得有任何的铸造缺陷,非加工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夹渣、凹陷, 上下型错模不得大于1mm 。 (2)保证该件受力较大的工作部分的力学性能。 2铸造工艺方案拟定 2.1 铸造方法选择 基于铸件的生产批量、铸件材料、尺寸、精度及技术要求等综合考虑,采用木模,自硬树脂砂,手工造型。 图1.1 零件三维图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前言 铸造工艺学课程就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与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设计则就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就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与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与其她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与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与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与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 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与手册等。 目录 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 1、1零件基本信息 (4) 1、2材料成分要求 (4) 1、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 1、3、1铸造尺寸公差与重量公差 (5) 1、3、2机械加工余量 (5) 1、3、3铸造收缩率 (5) 1、3、4拔模斜度 (5) 1、4其她工艺参数的确定 (5) 1、4、1工艺补正量 (5) 1、4、2分型负数 (5) 1、4、3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

端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

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端盖铸造工艺设计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及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 年7 月7 日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与要求 1.完成产品零件图、铸件铸造工艺图各一,铸造工艺图需要三维建模(完成3D图)。 2.完成芯盒装配图一。 3.完成铸型装配图一。 4.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15~20页),并将任务书及任务图放置首页。 二、设计容为2周 1. 绘制产品零件图、铸造工艺图及工艺图的3D图(2天)。 2.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确定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确定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收缩率,确定型芯、芯头间隙尺寸。(1天)。 3. 绘制芯盒装配图(1天)。 4. 绘制铸型装配图、即合箱图(包括流道计算共2天)。 5. 编制设计说明书(4天)。 三、主要参考资料 1. 亮峰主编,材料成形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2011. 2. 丁根宝主编,铸造工艺学上册[M] ,机械工业,1985. 3. 铸造手册编委会,铸造手册:第五卷[M] ,机械工业,1996. 4. 其文主编,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三版)[M],华中科技大学,2003.

摘要 本设计是端盖的铸造工艺设计。端盖的材料为QT400-15,结构简单,无复杂的型腔。根据端盖的零件图进行铸造工艺性分析,选择分型面,确定浇注位置、造型、造芯方法、铸造工艺参数并进行浇注系统、冒口和型芯的设计。在确定铸造工艺的基础上,设计模样、芯盒和砂箱,并利用CAD、Pro/E等设计软件绘制端盖零件图、芯盒装配图。 关键词:铸造;端盖;型芯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bout the casting process of end cap. The material of end cap is QT400-15. The end cap without complex cavity owns simple structures. Select the right parting line, pouring position, modeling method ,core making method, parameters of casting by analyzing the part drawing, then design gating system, riser, core. After the design of casting process, accomplish the part drawing of end cap and assembly drawing of core box with the aid of design software such as CAD and Pro/E. Keywords:Cast; End cap; Core

铸造工艺大赛-上冠说明书

“永冠杯”第三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 铸件名称:D—上冠 自编代码:[单击此处键入自编代码] 方案编号:[单击此处键入方案编号]

目录 摘要 (3) 1 零件结构及其技术条件的审查 (3) 1.1铸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3) 1.2技术条件的审查 (5) 2 型砂,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5) 2.1型砂 (5) 2.2涂料 (5) 2.3造型方法 (6) 2.4造芯方案 (6) 3 浇注位置的确定 (6) 3.1浇注位置选择示意 (6) 3.2浇注位置方案比较 (7) 4 分型面的确定 (8) 4.1分型面选择方安示意 (8) 4.2分型面选取的方案比较 (9) 5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10) 5.1铸造收缩率 (10) 5.2机械加工余量 (10) 5.3铸件尺寸公差 (11) 5.4起模斜度的确定 (11) 5.5最小铸出孔和槽的尺寸 (12) 6 砂芯的设计 (12) 6.1芯头的设计 (13) 6.2压环,积砂槽的设计 (14) 7 冒口的设计 (14) 7.1铸件各部分模数的计算 (14) 7.2外冷铁的计算 (16) 7.3冒口尺寸的确定 (17) 7.3.1顶圆柱形明冒口与校核 (17) 7.3.2顶腰圆形明冒口与校核 (19) 1

7.3.3顶环形明冒口与校核 (19) 8 浇注系统的设计 (21) 8.1浇注系统的类型 (21) 8.2确定内浇道在铸件上的位置,数量和金属液引入方向 (21) 8.3包孔直径的选择 (22) 8.4计算浇注时间并核算金属夜上升速度 (22) 8.5浇注系统各组元截面积的计算 (23) 8.6浇口窝的设计 (23) 8.7浇口杯的设计 (24) 9砂箱设计 (24) 9.1砂箱壁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24) 9.2砂箱外壁加强肋的布置形式和尺寸 (25) 9.3砂箱箱带的布置形式和尺寸 (26) 9.4砂箱吊运部分的结构和尺寸 (27) 10模底板设计 (29) 11芯盒的设计 (30) 11.1砂芯的修改 (30) 11.2芯骨的设计 (30) 11.3通气孔的设计 (31) 11.4芯盒的设计 (31) 11.5砂芯制作的步骤 (32) 12铸件凝固过程的模拟及分析 (33) 12.1铸件的凝固过程示意图 (34) 12.2铸件凝固完全后缩孔、缩松的分布 (34) 12.3铸件凝固过程的分析 (35) 13工艺调整方案 (36) 14关键环节质量控制 (36) 参考文献 (36) 2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前言 铸造工艺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设计则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和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和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 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等。

目录 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 零件基本信息 (4) 材料成分要求 (4)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 铸造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5) 机械加工余量 (5) 铸造收缩率 (5) 拔模斜度 (5) 其他工艺参数的确定 (5) 工艺补正量 (5) 分型负数 (5) 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 反变形量 (5) 分芯负数 (6) 铸造三维实体造型 (6) 上冠件图纸技术要求 (6) 上冠件结构工艺分析 (6) 基于UG零件的三维造型 (6) 软件简介 (6) 零件的三维造型图 (6) 第三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7) 工艺方案的确定 (7) 铸造方法 (7) 型(芯)砂配比 (8) 混砂工艺 (8) 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修补材料 (8) 铸造熔炼 (8) 熔炼设备 (9) 熔炼工艺 (9) 分型面的选择 (9) 砂箱大小及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10) 砂芯设计及排气 (11) 芯头的基本尺寸 (11) 芯撑、芯骨的设计 (12) 砂芯的排气 (12) 第四章浇冒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12) 浇注系统的类型及选择 (12) 浇注位置的选择 (12)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1)

材料成型过程控制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2.9.19至2012.10.15

目录 一、铸造工艺分析 (1) 二、砂芯设计 (3) 三、冒口设计 (5)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7) 五、沙箱铸件数量的确定 (10) 六、参考数目、资料 (11)

图1所示的事U型座,主要用于拆卸主轴上的皮带轮。 材料为ZG25(主要元素含量:W C%=0.22~0.32%,W Mn%=0.5~0.8%,W Si%=0.2~0.45%)。 技术要求:①未标示的铸造圆角半径R=3~5。②未标铸造倾斜度按工厂规格H59~21。③铸件应仔细地清理去掉毛刺及不平处。 图1

一、铸造工艺分析 1.确定铸型种类和造型、制芯方法 此铸件是铸钢件,铸件最大三维尺寸270x110x220 mm,为中小型铸件,铸件结构简单,仅有两个加工面,其他非加工面表面光洁度要求不高,采用温型普通机器造型,砂芯外形简单,采用热芯盒射芯机制芯。 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方案1:将铸件放置于下箱,分型面选取如图2所示,采用顶注式浇注,此方案浇注系统简单,不用翻箱操作;但是浇注时金属液对型腔冲刷力大,难以下芯,不便设置冒口进行补缩。容易产生夹砂、结疤类缺陷,补缩困难会形成缩孔、缩松结晶等缺陷。 方案2:将铸件放于上箱,分型面选取如图3所示,采用底注式浇注,此方案浇注系统相对复杂,下芯方便,可以将冒口设计在顶部,补缩效果好。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考虑,选择方案2较为合理。 图2 图3 铸件全部位于上箱,下表面为分型面 上 下 上 下

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名称:成型工艺及模具课程设计II 设计题目: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设计 院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1、设计任务 1.1、设计零件的铸造工艺图 1.2、设计绘制模板装配图 1.3、设计并绘制所需芯盒装配图 1.4、编写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2、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 2.1、生产性质:大批量生产 2.2、材料:HT200 2.3、零件加工方法: 零件上有多个孔,除中间的大孔需要铸造以外,其他孔在考虑加工余量后不宜铸造成型,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均不铸出。 造型方法:机器造型 造芯方法:手工制芯 2.4、主要技术要求: 满足HT200的机械性能要求,去毛刺及锐边,未注明圆角为R3-R5,未注明的筋和壁厚为8,铸造拔模斜度不大于2度,铸造表面不允取有缺陷。 3、零件图及立体图结构分析 3.1、零件图如下: 图1.零件主视图图2.零件左视图 3.2三维立体图如下: 图3.三维图(1) 图4.三维图(2) 4、工艺设计过程 4.1、铸造工艺设计方法及分析 4.1.1铸件壁厚 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铸件的最小允许壁厚与铸造的流动性密切相关。在普通砂型铸造的条件下,铸件最小允许壁厚见表1。 表1. 铸件最小允许壁厚引【1,表1-3】

查得灰铁铸件在100~200mm的轮廓尺寸下,最小允许壁厚为5~6mm。由零件图可知,零件中不存在壁厚小于设计要求的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壁厚小于最小壁厚要求的情况。 4.1.2造型、制芯方法 造型方法:该零件需批量生产,为中小型铸件,应创造条件采用技术先进的机器造型,暂选取水平分型顶杆范围可调节的造型机,型号为Z145A。 制芯方法:由生产条件决定,采用手工制芯。 4.1.3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当铸件的造型方法、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确定后,应当初步确定一箱中放几个铸件,作为进行浇冒口设计的依据。一箱中的铸件数目,应该是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越多越好。 本铸件在一砂箱中高约52mm,长约130mm,宽约100mm,重约2.75Kg。这里选用一箱四件,根据本铸件分型面的确定,可以先确定下箱的尺寸。根据铸件重量在<5kg时,查得模型的最小吃砂量a=20mm, h=30mm, c=40mm,d或e=30mm, f=30mm, g=200mm,其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如图5所示。先确定下箱的尺寸,再根据表格可以选择标准的砂箱。选用Z145A顶杆式起模的震实式造型机,砂箱最大内尺寸为500mm X 400mm X 300mm。根据本铸件的大概尺寸,在设计中采用一箱四件,因为浇注系统位于上箱,所以上砂箱的高度我们还要考虑到浇注系统才可以确定。铸件在砂箱中的放置方式初步设计为图6所示方式。 图5. 最小吃砂量示意图图6. 铸件排布的初步设计 4.2、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2.1铸件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在实际生产中,铸件的实际尺寸和重量与设计图纸所规定的尺寸和重量相比,总会有一些偏差,这种偏差愈小,铸件的精度也愈高。但铸造过程中影响铸件精度的因素很多,如铸造收缩率等工艺参数的选择,分型面、浇冒口系统和砂芯的设计,造型和制芯的工艺操作以及工艺装备本身的精度等。如果其中某个因素处理不当,就会降低铸件的精度。也不应该不顾铸件的要求和具体生产条件,盲目提高对铸件的精度要求,否则会导致铸件成本的提高和使工艺复杂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二级精度灰铸铁铸件的尺寸偏差如表2所示,重量偏差如表3所示。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解析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题目: 分工: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 1.1零件基本信息 (4) 1.2材料成分要求 (4) 1.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 1.3.1铸造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5) 1.3.2机械加工余量 (5) 1.3.3铸造收缩率 (5) 1.3.4拔模斜度 (5) 1.4其他工艺参数的确定 (5) 1.4.1工艺补正量 (5) 1.4.2分型负数 (5) 1.4.3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 1.4.4反变形量 (5) 1.4.5分芯负数 (6) 第二章铸造三维实体造型 (6) 2.1上冠件图纸技术要求 (6) 2.2上冠件结构工艺分析 (6) 2.3基于UG零件的三维造型 (6) 2.3.1软件简介 (6) 2.3.2零件的三维造型图 (6) 第三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7) 3.1工艺方案的确定 (7) 3.1.1铸造方法 (7) 3.1.2型(芯)砂配比 (8) 3.1.3混砂工艺 (8) 3.1.4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修补材料 (8) 3.2铸造熔炼 (8) 3.2.1熔炼设备 (9) 3.2.2熔炼工艺 (9) 3.3分型面的选择 (9) 3.4砂箱大小及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10) 3.5砂芯设计及排气 (11) 3.5.1芯头的基本尺寸 (11) 3.5.2芯撑、芯骨的设计 (12) 3.5.3砂芯的排气 (12) 第四章浇冒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12) 4.1浇注系统的类型及选择 (12) 4.2浇注位置的选择 (12)

4.3浇注系统各部分尺寸的计算 (13) 4.3.1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13) 4.3.2铁液在型内的上升速度 (13) 4.3.3浇注系统截面尺寸设计 (14) 4.4冒口设计计算 (14) 4.4.1铸件工艺出品率 (14) 4.4.2出气孔 (15) 4.4.3冒口的作用及位置确定 (15) 4.5冷铁设计及尺寸计算 (15) 4.5.1冷铁的选用及作用 (15) 4.5.2冷铁的尺寸及放置位置的选择 (15)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附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