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圣心源》老师讲治鼻炎

《四圣心源》老师讲治鼻炎

《四圣心源》老师讲治鼻炎
《四圣心源》老师讲治鼻炎

《四圣心源》根尘不偶老师讲治鼻炎

鲜姜15克,白蔻3克,甘草3克,益智仁12克,枸杞子6克,丹皮6克,薄荷6克,紫菀6克,小蓟15克。

如果这小孩他吃这个方子呢,没有太明显的不适,你就可以吃上它一个月左右,应该就会一个明显的效果啦!

鼻炎主要症状是鼻子不太透气,老是“空、空、空”,或者是老是流鼻涕,只是喘气,不大通畅。从这个症状来讲,小孩鼻炎主要表现为鼻腔通气不畅,是这么一个主要症状。这个症状,是在面部鼻子这个地方,就是这个病的症状在上面。我们学《四圣心源》,黄元御有一句话:方见上热,当知下寒。意思就是你看见这个病人,上面热的时候,你要考虑他下面是寒呀。这是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讲,就是有一个整体观,鼻炎也是类似这种情况。那鼻炎这种通气不畅的症状,我们可以理解成上部的一种郁结。我们知道,肺开窍于鼻,肺气主降。所以凡是鼻炎,必然都是肺气出了问题,就是肺气不降,不能正常宣降,所以才导致鼻炎这个症状,这是从五官与内脏相表里的这个角度来讲。肺气不降,相当于黄元御讲的相火不降是类似的,只不过它没有表现为郁火,它表现为鼻炎。体质不同,它表现症状不一样,实际上是类似的。所以,凡是鼻炎,必然是肺气不降,肺气不能正常的宣降,也就相当于类似相火不降的情况。那我们就应该想到,相火不降,就是上热呀。鼻炎,炎是两个火,从西医是角度,发炎了,就是上面

有火呀。我们要考虑到下面肯定是有寒呀,那是肾阳虚,肾气不足。

从我个人在临床上接触鼻炎的孩子来看,所有鼻炎的孩子,都有肾气不足的因素。有的孩子可能轻一些,有的孩子可能重一些,都有。肾气不足往往容易导致中焦不运,中土不运,容易产生痰湿瘀滞中焦。那么这样的话,右路往下能降的道路就不通畅了,这也会加重肺气不降的症状。另外,肾气虚,左路升发无力。而左路升发无力的时候,左路容易产生郁滞。左路郁滞,就是木气不达,肝气不能顺畅地升发。肝气不升,肺气就不降,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如果我们从全局的角度来看,一个小小的鼻炎,已经把身体的一气周流的一圈都牵涉到了,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鼻炎。发现鼻炎,必然是肾气有问题,往往都伴有中焦不运的问题。如果时间久了,可能也会出现明显的左路郁滞。

当然,它最终的症状,表现在肺气上,表现在鼻炎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小孩本身升发之气比较旺盛。小孩的阳气,也就是肾阳还比较足,他这个升发有力,升发旺盛。所以相对来讲,虽然他也有肾虚,肾气不足的一面,但从疾病的表现来看,更多表现在远端,就是远离肾气的一端,那就是肺气,在上的肺气。离的它越远,它这股气就越弱,所以就表现出问题来了,其它的还相对好一些。小儿鼻炎单纯治鼻,如果是急性期,感冒了,出现的鼻炎,可能是单纯的肺气问题,这好办。按感冒来治,它很快就好了。凡是鼻炎,这小孩子的鼻炎基本上都是慢性鼻炎,都好长时间了,甚至都不是一年两年了,都好几年了。实际上,也没有太严重的症状,老是“空、空、

叽、叽”,老是气不顺,总是容易感冒,体质比较弱,这种情况比较多。赶上这小孩是肾气虚的特别重的那种,有可能会伴一些肾气虚的症状:如有的孩子会特别胆小呀,甚至容易尿床呀,这种情况。如果赶上这个小孩中土不运比较明显,这些孩子往往会表现食欲比较差,舌苔比较厚一些。也有个别孩子,性子比较急的,他会伴有比较明显的肝郁的情况,脾气感觉比较韧性,容易着急,容易发脾气,好动啊,这些情况。但是,不管是哪一种,这些孩子,其它症状都是兼症,他们主要表现症状都是鼻炎,鼻炎是相对明显持久的一个共同症状。

小孩父母一般的也是以鼻炎作为一个主诉来求治,去治疗。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去处理?因为这种鼻炎,大部分都是时间比较长的慢性鼻炎。有时候,也有急性发作的时候,赶上感冒了,可能比较厉害一些,如鼻涕比较多呀。感冒时急性发作,我们就按感冒去治疗就行了,这个就不讲了。我讲一下平时怎么治?平时,鼻子没有太明显症状,就是稍微有一点鼻子不透气。这种情况,我们按补肾气、运中焦、疏肝气、通达肺气,这五个方面,其实一气周流这一圈我们都兼顾着。你根据临床的情况,看这小孩,偏于哪方面?可以适当把哪一方面的药加重些。这个疾病,它的主要症状在上,主要是在鼻窍上,它的病根实际上是在下焦肾气。它的主要兼证,在中土不运和肝气郁结,可能会有这些兼症。而鼻炎,肺气不降,鼻窍不利,是它的主要的明显的表现出来的症状,这个我们也要兼顾去舒达肺气,通降肺气。

首先,还是先运转中土,中土为枢,这个病中土还是要顾一下。运转中土呢,还是我们以前那个小方:鲜姜、白蔻、甘草,这就可以。

另外,补肾是用哪个呢?小孩补肾气,我喜欢用益智仁和枸杞子。益智仁气相对比较清透,枸杞子既有补肾的作用,相对来讲还偏滋润一些。用这两个药,味道也比较好,小孩也比较愿意喝。如果小孩肾气虚得不是很厉害,可以把益智仁改成芦巴子也可以,或者小孩肝郁得比较明显的话,就把益智仁改成芦巴子。芦巴子既能补肾,升发之气相对也比较好,又有一股比较好的升发之气。益智仁是纯粹的偏补,芦巴子补中有发,稍微有一点区别。一般情况下,用益智仁就可以了。

那么疏肝的话,小儿的气相对来讲还是比较清透柔弱。所以疏肝的话不要用太利害的药,用点丹皮、薄荷就可以啦。我们对于这个小孩主要的临床症状,鼻炎这个问题我们是怎样去治。首先鼻炎鼻窍位于面部啊,它在上,属于清气居上的一个部位。所以用药呢,要用一些比较清透疏达能够疏通鼻窍之气的,我个人喜欢用紫菀和小蓟。紫菀是疏达肺气很好的一个药,比较柔和,能入于血分,而小蓟呢,就是咱们止血那个小蓟啊。有的地方叫什么,长了很多剌那个叫剌菜,有的地方就叫这么个名字。那小蓟这个药呢它是一个传统上认为它是一个止血的药,实际上小蓟是个很好的疏通气分的这么的一个药,它这个气比较锐利。因为小蓟用的是全草,主要是用它的叶子,叶子入肺气;另一方面叶子比较清轻,偏入上焦;这个东西长得一身剌,整个药气比较锐利,疏通效果很好。用这个小蓟来止血,实际上是用小蓟这般气来把疏通出血局部地方的瘀滞之气,通过这么一个效果来达到止血,也就是说通过它行气来止血,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理解。之所以这个,象这个外伤出血,手指头划了一下,划破了出血啦,你用一

棵鲜的小蓟揉把揉把将它按到出血伤口的地方,过一会血就止住了。实际就是它通过疏通局部这个一气,因为凡是出血必然有瘀血,它这种锐利疏通之力就可以将局部瘀滞打开。打开之后气血就可以正常流通啦,它就不会因为瘀血阻住,这气整个血液都流不过去它就不停往外流,通过疏通作用让血液回归正道就不会再出血,应该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小蓟这味药是个很好疏通气分这样的一味药,它可以入于上焦入于肺气,同时它能止血嘛,又能入于血分。那紫菀疏通效果比较缓和,而小蓟疏通效果相对比较犀利一些。一缓一急,一轻一重。因为小蓟这个呢,鲜的小蓟它药气比较犀利的。我们一般用的是药房晒干的小蓟,那个药气就比较弱啦,它实际上也不会太利害。那么,这两个药呢,主要是疏通鼻窍,我用它流通肺气,用它来疏通鼻窍。因为凡是鼻炎啊,它必然鼻窍局部会有明显的瘀结,甚至是有形的瘀结,有的鼻夹增生变厚,那么这种瘀结呢,是天长日久已经比较重啦,你不可能用这个麻黄附子这样的药快刀砍乱麻马上就疏通,马上就好!很难,只能用一些相对比较柔和,药势柔和,但药气比较犀利,能够作用比较持久,能够将瘀结通开,我感觉这两个药是相对不错的。这样我们这个治疗小儿鼻炎方子就出来啦!

我把这个药量给大家念一下,小儿他这个鼻炎呢,它这个不在于说一天二天的把它治好而是在于慢慢地养,把肾气养足了,把脾胃调好啦,把整个鼻窍瘀结给它疏通好啦,它自然慢慢就好啦,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共九味药,九是乾卦,乾属金,合于金气这也不错,呵呵!这个量呢?因小孩呢,

这种小孩一般都是不会太大,大部分都是这个十岁以下的孩子,五六岁的孩子多见可能,所以量不需要太大。鲜姜15克,白蔻3克,甘草3克,益智仁12克,枸杞子6克,丹皮6克,薄荷6克,紫菀6克,小蓟15克,这个量就可以了,小孩的量,大人在这量的基础上可以加倍。那这个方子治疗小孩鼻炎,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呢?如果这小孩他吃这个方子呢,没有太明显的不适,你就可以吃上它一个月左右,应该就会一个明显的效果啦!

当然我们讲这个这些孩子呢,不同的孩子他可能这个症状表现还是有区别的。有的可能偏于肾虚,有的可能偏于中土不运,有的可能偏于肝气郁,鼻炎本身的症状也可能有的偏寒有的偏热啊,有的偏急,有的偏缓也不太一样,就是根据症状可以在这方子的基础上灵活把药量调整一下,也可以随症加味。比如说赶上感冒啦,加上一点治感冒的宣通肺气,解表的可以用一点。如果这孩子肝郁得比较利害,左路疏达木气的药可以多用一些。肾气虚比较利害,补肾的药可以多用一些,或量加重一些。中焦这个郁滞比较重的话,那么运中焦化痰的可以多用一些。这个基础方供大家化裁用的,主要跟大家讲一个思路。那么这是讲小儿的鼻炎,这个治疗小儿鼻炎这个方子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不敢说有奇效,只要是慢慢养慢慢治会应该慢慢好转的。因为鼻炎这个药很难说一天就治好,所以这个跟小孩治鼻炎呢,也要把握一个心态,因为它不是,实际这种慢性鼻炎,它并不是单纯的就像感冒一样三天二天就能好。一个单纯的鼻炎问题,它实际上是孩子全身问题的一个集中体现,它主要体现在鼻炎上,所以如果从这个疗床来讲

或者从这个整个肾气恢复周期来讲,我估计最快也得三个月左右,大人恢复身体要六个月,小孩快一点估计要三个月。这才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体质改变,那么所有的病都会改变,我们就是根据他的症状,在某一方面加强疏通,治病就是这么一个思路。

变应性鼻炎试题及答案

变应性鼻炎 1.鼻超敏反应发生与下列哪种细胞有关: A.杯状细胞 B.浆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2.变应性鼻炎发作时,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A.IgM B.IgG C.IgD D.IgE E.IgI 3.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常见的变应原是; A.螨 B.真菌 C.风媒花粉 D.羽毛 E.细菌感染 4.治疗花粉症最有效的方法是: A.鼻腔应用糖皮质激素 B.翼管神经切断术 C.免疫疗法 D.避免与变应原接触 E.变应原检测 5.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属于: A.1型变态反应 B.2型变态反应 C.3型变态反应 D.4型变态反应 6.在变态反应性鼻炎治疗中,封闭抗体的产生与脱敏的剂量有关,为何不采取持续增大脱敏的剂量,以增加治疗效果 A.大剂量不产生封闭效应 B.大剂量可导致感染 C.大剂量使炎性介质分泌增加,引起严重症状,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 D.大剂量可导致并发症 E.大剂量有毒 7.下列哪项不是变应性鼻炎介质细胞颗粒分泌的介质: A.激肽 B.前列腺素 C.单核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细胞趋化因子

8.控制变应性鼻炎症状的主要局部用药是() A盐酸麻黄碱滴鼻液 B0.5%的诺氟沙星滴鼻液 C达芬霖喷鼻剂 D辅舒良喷鼻剂 E链霉素滴鼻剂 9病人鼻溢液稀薄透明如水样,分泌物检查见嗜酸粒细胞和少量黏蛋白,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鼻炎早期 B变应性鼻炎发作期 C急性鼻炎中期 D脑脊液鼻漏 E慢性单纯性鼻炎 10变应性鼻炎可见() A喷嚏,鼻痒 B鼻黏膜充血 C血清中正常 D大量的水样涕 E鼻黏膜红肿 11变应性鼻炎发作时,鼻黏膜苍白的原因是() A鼻腔阻力血管收缩,鼻涕增多 B鼻腔容量血管扩张,黏膜水肿 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D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强 E迷走神经敏感性增加 12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色酐酸钠的作用是() A与组胺竞争效应细胞膜上的组胺受体发挥抗HI受体作用 B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断肥大细胞脱颗粒和释放介质 C抗胆碱药,抑制胆碱能神经的活性 D收缩血管 E抑制免疫 13变应性鼻炎发作时,鼻涕增多的原因是() A鼻腔阻力血管收缩,鼻涕增多 B鼻腔容量血管扩张,黏膜水肿 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D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腺体增生 E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腺体减少 14变应性鼻炎发作时,黏膜水肿的原因是() A鼻腔阻力血管收缩,鼻涕增多 B鼻腔容量血管扩张,黏膜水肿 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D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加 E迷走神经敏感性增加 15变应性鼻炎发作时,喷嚏频作的原因是()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 文档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 圣心, 文稿, 讲座, 老师, 录音 今天继续讲四圣心源。以前脉法讲完了,下面继续往下讲四圣心源卷四,也就是各科辩证这方面。黄元御先生在开始写的这段话我给大 家念一下: 人不能有生而无死,而死多不尽其年。外有伐性之斧①,内有腐肠之药②,重以万念纷驰,百感忧劳,往往未壮而衰,未老而病。顾保炼不谨,既失之东隅③,而医药无差,冀挽之桑榆④。古圣不作,医法中乖,贵阴贱阳,反经背道,轻则饮药而病加,重乃逢医而人废,金将军且将玉碎,石学士未必瓦全。叹竖子之侵陵⑤,痛鬼伯⑥之催促,书穷烛灭,百慨俱集。作劳伤解。 这段是黄元御先生对各家杂病写的序。现在给大家讲《劳伤解》。按着黄元御先生的分法,先讲的是中气,劳伤就是说,首先是阴亏、 阳亏、气亏、血亏、精亏,然后分别加以阐释。 先看《劳伤解》的中气篇,黄先生说百病所生皆由于中气不得运转有关系。所以虚劳篇先讲以中气为主,在过去道家里修证就是说,五行四象皆己土,就是说四象五行,四象就是大象运转的几种状态,五行就是五种运动状态,不管是升降浮沉,前后左右,不同的变化跟象的转化都需要中气的运作,而中气的盈缩恰恰又是整个现象的归纳。先天的变化,我们人之生,先成精,从精气的角度说,先天的部分由一团元精、元气、元阳组成。其实这些是一个东西,它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用的情况下名字叫的不同而已,然后这一元真气有盈有缩,这一元真气的盈缩合于天地就会产生推动我们人体的种种的气血周流,经脉运行,等等,所以元气的根本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来 源。 郑钦安先生就把握住了这点,然后从一元盈缩立本,来治疗大病重病,这是非常高明的,能把所有疑惑、病机归为一,把阴阳归结为一,这是在古今医家中十分罕见的。我们讲的是先天是一元真气,而后天的饮食在于先天的元气,先天元气不可能一下受损,也不可能瞬间受到扼制,因为平常人生的很多病都属于杂病,极危重的状况都是暂时的或者比较少见的,而在杂病的调理之中就以后天脾胃、中气的运转为根本,而中气的运转又受先天原火的温煦,所以这两点其实是不矛盾的。 我们学习黄元御的四象中气运转的观念的时候,不要把一元盈缩忘掉,每个病都是这样,它表面上是中气运转四象浮沉这种关系,但底面又是一元盈缩,所以一元之际有亏的时候,我们就要建立起大的观念来调理。为什么很多病人要加附子呢,因为很多病人有元阳亏虚的一方面,所以重用附子,很多杂病很容易收到效果。黄元御这篇“中气”节可以说讲的十分的浅显,大家读过一篇就会有这种感觉,但是要把“中气”节,中气之往来,与五行的关系,牢牢的在脑子里建立起来,然后每一动念,见了病人的症状,一动念分析,每个症 状的分析过程之中都牢牢的建立起来这个观念,是非常不容易的。 首先中气又分阴阳,体为阴,阴中生阳,所以升清,脾阴可以生达阳气,所以又称脾阴又称脾阳。对胃来说《内经》上始终谈的都是胃阳,因为胃为腑,体为阳,用为阴,胃通降为本,所以我们又称胃阴,胃是喜湿而恶燥,脾是喜燥而恶湿,所以临床经常遇见脾湿而胃 燥这种现象。 黄芽汤立足于脾湿,人参、甘草、茯苓、干姜,中气之至崇阳补火,用的是中焦培土泻水,然后是温补中焦阳气为主,脾湿不化就要利

耳鼻喉科 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试行版)

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主要症状: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 主要体征:鼻黏膜肿胀,色淡白或色红,鼻腔可有清稀分泌物。 病程: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病史:部分病人可有过敏史及家族史。 具备2个主症以上,结合局部体征即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 变应性鼻炎包括: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1.病史及症状:具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发作期间具有鼻痒、喷嚏、流清涕、和鼻塞4项症状中至少3项。 2.检查:鼻腔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或充血、肿胀。变应原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至少1种为(++)或(++)以上。有条件者可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查。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每年发病季节基本一致,且与致敏花粉传粉期相符合,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主要以室外变应原(花粉)为主;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在1年内半数以上的日子里有上述症状,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主要以室内变应原(螨、室内尘土等)为主。 (二)证候诊断 1.肺气虚寒证 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平素畏风怕冷,自汗,咳嗽痰稀,气短,面色苍白;鼻黏膜肿胀淡白,鼻腔分泌物清稀;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2.脾气虚弱证 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伴有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困倦;鼻黏膜色淡,肿胀明显;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印,脉细弱。 3.肾阳不足证 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样;伴有形寒肢冷,夜尿清长,神疲乏力,腰膝痠软;鼻黏膜水肿苍白,鼻腔分泌物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4.肺经伏热证

四圣心源脉法解

四圣心源脉法解 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流溢经络,会于气口, 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医法无传,脉理遂湮,金简长封,玉字永埋。 方书累架,七诊之义无闻, 医录连床,九候之法莫著, 既迷罔于心中,复绵昧于指下, 使踟蹰之余,命饱庸妄之毒手。 顾此恨恨,废卷永怀,作脉法解。 寸口脉法 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精华,游溢经络,以化气血。气血周流,现于气口,以成尺寸。 气口者,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也。 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关者,阴阳之中气也。寸口在鱼际之分,关上在大渊之分,尺中在经渠之分。

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 肝胆候于左关,脾胃候于右关, 肾与膀胱,候于两尺,心主三焦,随水下蛰,亦附此焉。 《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傍,则季胁也, 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两关部也。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两寸部也。前以候前,后以候后。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 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谨调尺寸,而表里上下,于此得矣。 盖肺主藏气,而朝百脉,十二经之气,皆受之于肺。 平旦寅初,肺气流布,起于寸口,营运十二经中,周而复始。 一日一夜,五十度毕,次日平旦寅初,复会于寸口。 寸口者,脉之大会,此曰寸口,乃寸尺三部之总名,非但鱼际己也。 故十二经之盛衰,悉见于此。 《灵枢·经脉》:经脉者,常不可见也,

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此气口所以独为五脏主也。气口即寸口。手之三阳,自手走头, 大小肠腑虽至浊,而经行头上,则为至清,故与心肺同候于两寸,越人十难,实为定法。 近人乃欲候大小肠于两尺,乖谬极矣﹗ 寸口人迎脉法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 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 太阴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候五脏, 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腑。 以太阴为五脏之首,阳明为六腑之长也。 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虚则人迎大而寸口小, 腑阳衰则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则寸口小而人迎大。 《灵枢·禁服》:

季节性鼻炎的最佳治疗方法0001

季节性鼻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又称花粉性鼻炎。那么要如何治疗呢?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季节性鼻炎的最佳治疗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1.药物治疗 局部应用1%麻黄素液滴鼻、1%苯海拉明麻黄素液、0.25%氢化可的松液或酮替酚液滴鼻。可以缓解鼻塞症状。 抗组织胺药物:这类药物包括扑尔敏、赛赓啶和非那根等,为组 胺H1受体拮抗剂。使用方便,见效快,但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副作用。现常用的有克敏能,开瑞坦等,由于抗组织胺有多种而且每个人对抗其嗜睡副作用的体质不同。 类固醇激素: 低剂量之类固醇也是常用的,如强的松、地塞米松,久用可产生 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故多局部应用。 色甘酸钠: 为肥大细胞稳定剂。以粉沫喷入鼻腔,每日4次,每日约20mg。酮替粉:既有阻止介质细胞脱颗粒的作用,又有拮抗组胺的作用,但也有嗜睡副作用。每次口服1mg,每日1 ~2次。 OPC葡多安:OPC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从根本上阻断过敏反应的发生。因其没有副作用,适宜

任何人群。 2.等离子无创治疗 鼻炎症状较严重者,可选择在内窥镜直视下,用低温等离子选择性切断筛前神经及翼管神经,以降低鼻腔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改善鼻腔通气功能。 3.避免疗法 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从平常生活作息上寻找容易发病的事、物时,而尽量予以避免。 4.鼻内注射法 此乃是在鼻腔内直接注射类固醇制剂,因效果好、持续时间长且不会造成全身性的副作用,所以有多人喜爱接受此疗法。 5.物理疗法 电烧或冷冻疗法是针对肿胀之下鼻甲,施以电烧灼或用液态氮来使其萎缩。雷射:有二氧化碳雷射及铷雅克雷射等。二氧化碳雷射是造成黏膜表面之气化。而铷雅克雷射是造成深部组织之破坏而使鼻甲萎缩。 6.减敏疗法 这是在测出过敏原之情况下以微量稀释之过敏原溶液逐量长期注射,以达到人体能对此抗原产生耐受性的方法,不过此法因要病人 长期配合且效果介于50-70%之间,所以许多病人配合度不佳。 7.手术 若用任何方法皆无效且鼻塞严重时,则可实施下鼻甲部份切除, 并配合鼻中隔弯曲的矫正来治疗病人之鼻塞。

行者老师:脉法解 弦脉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脉法解弦脉(2009-08-27 20:35:30) 标签:脉法健康分类:中医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大海之源 时间: 2008/10/4 18:50 文章来源:民间中医网,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s://www.doczj.com/doc/3a11446787.html,/ ======================================= = 弦脉是脉象中比较重要的一部脉,在我以前所强调的四时脉法中,四时五行脉法中,弦脉为春生之脉。它在我们临床治疗中是经常遇见的。仲景有所谓七残贼脉,七种脉象,是病脉,而弦脉为首。为什么呢?我们讲的四时五行脉法中,以五种脉象来类比五脏六腑所生。春弦,夏洪,秋毛,冬石,(长夏)缓,这五种脉象。这四时的五种脉象仔细体会呢,反应了一个人体的阴阳盈缩的大象。根据这五种脉象人们这种现象,然后根据这五种现象,然后就可以类比出二十五脉。这也是难经脉法类比出来根据脉法来判断出: 弦属木,是春生之象,什么是弦脉呢?如按琴弦,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感觉呢?如循刀刃,初春之脉象,弦而有胃气,如揭长竿末梢,在我们临床之中,六部脉象,现在已经过了春天了,到了夏季,这个时候呢,脉象呢,弦象已经比较少见了,在初夏的时候还有点弦,所以说呢,弦在春季主肝木之象,肝木主一身生长之气,只要六部脉象出现了弦脉,我们的脉象呢,是以一股生生不已的生气为根本的,脉要有胃气,胃气呢,是和缓之象,在这之上呢,阳气有生发有收藏,生发之象呢就是弦脉。就是我们讲的脉有弦意,这个弦意呢,往往是生气受到郁遏,生气收到郁遏,脉见弦象,肝木之气欲升不得升的时候,就显示出来肝木之气过旺,肝木过旺,自然克伐脾土,乙木贼土,乙木克土的话,胃气受到克伐,人得胃气则生,胃气少则病,胃气亡则亡。 所以对于我们脉法来讲,六残贼脉之首就是弦脉。弦多胃少为肝病,弦多无胃为真脏脉,关

常见鼻炎分类与症状

常见鼻炎分类与症状 鼻炎分很多种类:有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干酪性鼻炎等,今天爱之屋鼻炎康复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鼻炎症状。 1、急性鼻炎:急性感染所致,俗称“伤风”或“感冒”,可有全身症状。主要症状为鼻堵塞和分泌物增多,早期为清水样涕,后变为粘液脓性鼻涕,病人可有低热和全身不适 2、慢性鼻炎:由急性鼻炎发展而来,与合并细菌继发感染、治疗不彻底和反复发作有关。长期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导致头晕脑胀,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粘脓性鼻涕常倒流入咽腔,出现咳嗽、多痰。主要症状为鼻堵塞,轻者为间歇性或交替性,重者为持续性,鼻分泌物增多。严重者需进行手术治疗。 3、过敏性鼻炎:症状是突然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且反复发作。一年四季均犯病者叫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仅在固定的季节中发作者叫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当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内大量清鼻涕存留。一遇粉尘、动物皮毛、花粉、吹空调冷风等过敏源,就连续性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涕、伴有耳闷、耳鸣的人 4、慢性肥厚性鼻炎:由慢性单纯性鼻炎而来,是长期慢性炎症、淤血而使鼻粘膜、鼻甲出现增生所致。严重鼻塞,长期张着嘴巴呼吸,导致咽喉干燥、恶心、干呕、总有异物感、嗅觉减退。 5、萎缩性鼻炎:主要是鼻粘膜、骨膜和鼻甲骨萎缩;由于鼻组织萎缩,虽然鼻腔比较宽大,但鼻粘膜却丧失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且因鼻内干痴形成,患者仍感通气不畅。当有细菌感染时,其毒素及排泄物等产生恶臭气味。呼吸恶臭、鼻腔分泌物呈块状、管筒状脓痂,不易擤出,用力抠出干痂时,有少量鼻出血。 6、干酪性鼻炎:是一种罕见的鼻病。临床特征为鼻内干酪样物积聚,有恶臭,日久侵蚀软组织和骨质,发生鼻内、外畸形。在干酪样物质中发现有脱落上皮、坏死组织、化脓细胞、胆固醇。

民间中医网无中生有老师医学系列讲座

民间中医网无中生有老师医学系列讲座 无中生有老师临证辩象01:一气漫谈 首先非常感谢大海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前一段时间看网上的帖子的时候,看大家对行者老师讲的这个讲座,认为临床讲的少了一点,正好大海组织了这么一个经方与现代临床,这么一个互相交流的讲座,邀请我过来跟大家聊一聊。 实际上从咱们这个真正的学中医的高手看来,治病是一些层次比较低一点的,你像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里,陶弘景在开头就讲,“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妙也”。道家修养这些先生们认为开点药啊,治病啊,这些都是小事情,或者说是一些层次比较低的,跟修道啊养生悟道这些事情相比,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一些事情,不值得一提,所以我想行者老师在这个临床这方面讲的比较少应该是也有这方面的意思。在这方面呢,利用这个讲座的机会我把我的一些临床的一些经验跟大家共同沟通一下,主要是运用四圣心源这一套理论,在临床上进行运用的一些体会,跟大家互相交流,互相鼓鼓劲,把咱们学中医的信心再坚定一些,让学的更好一些。 对于这个经典的学习,内经啊,伤寒啊,神农本草经啊,这些都很重要,而后世的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我认为也算是经典吧。跟古人的这些经典论著我觉得可以相提并论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论述。那么对这么一句话,我个人认为呢,这个一个人你学中医你的理论高度决定你的临证水平。理论都搞不清楚的话,可能你真是学了一辈子的中医还不知道中医是怎么回事,有时候也看到大家在网上好多讨论,这个中医到底怎么学,是不是我把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倒背如流,就可以学好了吗?也不是那么简单,实际上中医最核心的东西他讲的是道。道这个东西,老子在道德经上说道可道非常道,道这个东西一旦用文字用语言给他表达出来,他已经不是道了,所以这个东西有时候无法用这个语言,用文字用一些具体而有形的东西来表示出来,这是很难的。他的实质跟我们这些描述是有差距的,包括《黄帝内经》、包括《伤寒论》、包括《神农本草经》,包括黄元御先生写的《四圣心源》,这些都是经典的理论,他讲的都是利用文字这一种形式来启示我们,引导我们去认识这么一个道理,并不是说,这些文字本身就是一个道,这个大家要有这种认识。比如说我看的这个伤寒论的某一条,抓住伤寒论的条文不放了,天天去研究去对比,做一些文字上的探讨,我觉得这是做文字游戏,单凭在文字上做游戏的话,真的是很难以上比较高的层次,很难突破的。 那中医怎么运用呢,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呢?就像行者老师啊,有时候在讲座当中也经常给大家讲到,你要去体证,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要修道了,要体验了。李时珍还是谁啊说过,经络这些东西如果不是能够内观,只有那种修道比较好,练过功,他自己能感受到或者观察到,内心经络气血的运行,那些人才能言道,你才能知道这个中医是什么,只有那个时候才算是对中医的学习你才能说是入了门,才能说是一个比较合格的中医。那要做到这一点呢对我们一般人来讲不是很容易的,古代的人都是仙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这个咱们普通人很难做到这一点。我这个人呢也比较懒,很多古代道家讲的修各种功,修身养性,进行修炼的话,说实话我也没做过。 那么怎么能达到这种接近于道的状态,怎么样才能感受到道的这种真实状态呢?我个人有懒人有懒办法吧,我个人以尽可能的多吃素,平时呢我很少吃肉,基本上以吃素为主,如果吃素能坚持半年,慢慢的你的身体会变得比较清净起来。到那个时候呢你无论是给病人摸脉还是对药物一些气味的体验,还有对这个经文的一些体验,你比方说有时候,打个比方说经文上讲,“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四时脉象,那我们单凭这个文字表面上去理解,弦如竹竿,洪就像潮水一样潮起潮落,比较大,毛就是浮而偏沉,这种单纯上文字上的理解就比较浅显,如果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了这个冬至以后立春前后,那个时候你摸病人的脉,

治疗季节性鼻炎最有效的方法

治疗季节性鼻炎最有效的方法 治疗季节性鼻炎最有效的方法1、传统的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治疗,如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它试图通过刺激粘膜毛细血管反射性收缩,来达到是鼻腔脱敏、消炎的目的,但这种治疗手段不但副作用大,而且无法帮助鼻粘膜建立起免疫功能,所以药物依赖性强,见效缓慢。 2、传统手术疗法:比如药物烧灼术、电灼术和电烙术等手术方法,使下鼻甲肥厚的粘膜组织坏死,待愈后疤痕形成,鼻甲缩小,以改善通气和引流。由于这些方法对人体鼻腔正常生理组织的损伤比较大,现已逐渐少用。 3、微创治疗: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季节性鼻炎,该技术能针对季节性鼻炎的发病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一举解决了传统手术的诸多缺点,将手术变为一种区别于传统的保护性、人性化的治疗手段。 治疗季节性鼻炎的日常方法食疗 将蒜削除根皮装入酒坛中,再灌满醋至浸没蒜瓣为止,然后密封。一个月后启封,边食蒜、边用小口瓶装上蒜醋,每晚对准鼻孔熏半小时,能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不妨试试。 按摩 “搓揉穴位治疗鼻炎”的步骤是: 1.用双食指的外侧来回地搓鼻梁两侧的上下,共搓200下,

搓揉到鼻梁有发热的感觉。 2.用双食指尖揉动鼻孔两侧的“迎香”穴位,共揉动200下。“迎香”穴位于鼻翼根部正侧方的小凹陷处。 3.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上下揉动右手的“合谷”穴位200下,再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上下揉动左手的“合谷”穴位200下。“合谷”穴位于拇指与食指分叉的凹陷处。 季节性鼻炎的症状 1.鼻塞: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会出现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2.多涕:常为黏液性或粘脓性,偶成脓性。脓性多于季发性感染后出现。 3.嗅觉下降: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4.头痛、头昏: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 5.全身表现:多数人有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

行者老师:脉法 迟数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脉法迟数(2009-08-27 20:16:04) 作者: 大海之源 时间: 2008/8/19 21:18 文章来源:民间中医网,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s://www.doczj.com/doc/3a11446787.html,/ ======================================== 上节课,我们讲得是浮沉,浮沉在脉法里面从位数形势来分,可以说主要讲得是脉位,就说位于表还是位于里,浮沉之间的脉位,位数,接下来我就要讲讲这个数,脉搏的迟数,脉率的问题,可见呢这个迟数,何为迟数,脉搏为什么会产生迟数的差别,是不是,这个脉搏为什么会迟,为什么会数,它是由哪些脏气构成,它是由何气主之,这个是关键的,只有了解这个,这个搞明白了以后,然后再要谈迟数的时候,心里就不会一片茫然。 首先脉迟,《内经》和内难都这样说,迟则在脏,数则在腑,有这种说法,就说迟脉呢,是因为气机升达不足,偏于阴位,所以敛藏有余,导致这种脉动稽迟这种现象,而数脉呢,受位在腑,是偏于阳份,阳化有余,而阴化不足,这就是脉数,但是我今天给大家讲,我们主要是测得从桡动脉来观察一身的,独取寸口,寸口之脉呢这个脉动主血脉,这血脉之搏动呢光顾两点,一点是血,一点是气,这脉候脉气,候那个什么,候营血. 在这里呢营血不充,他会体现脉体就会细涩,气机不能达,它就会显迟或者弱,这是两种不同的脉,就我们一般临床上讲的,就是某个病人迟脉,就说经常会遇到在看古医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就是左寸脉数,或者是尺脉滑数,大家都知道就说按照一般的常识来说吧,就说六部脉是一数皆数,一迟皆迟,它应该是六部脉的脉率是相等是一样的,至于说六部脉的脉率不一样,这种现象非常少见,我们今天先不谈这个。 就说古人为什么会单独择取出来一部脉,说数说迟呢?这是因为,按照《内经》的观点来说,察脉的时候要察独,察独了以后,有一部脉异于其它五部脉象,病位就在这一部,然后整个脉象又是数脉,所以在这一部脉,然后滑数、弦数,然后来阐述它的变化,但这一部脉数,证明其它部脉也数,所以关于这一点来说,我们还是要清楚,是不是,六部脉迟数一般……

地氯雷他定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地氯雷他定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6例季节性变异性鼻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87.1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鼻塞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鼻塞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觀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28%,对照组为 2.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4,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抗过敏及抗组胺效果比较理想,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关键词地氯雷他定;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为临床常见性鼻科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成为全球重要的健康问题[1]。临床上常采用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为了更好的对该药在季节性变异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作者对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6例季节性变异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共收治156例季节性变异性鼻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观察组男49例,女29例;年龄13~62岁,平均年龄(3 2.3±9.9)岁;对照组男47例,女31例;年龄10~64岁,平均年龄(3 3.5±10.2)岁。所有患者心电图检查正常,未合并严重血管、肝肾功能异常等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地氯雷他定(恩理思,深圳信立泰药液股份有效公司,国药准字H20020092)治疗,口服,1次/d,5 mg/次,持续12 d。对照组患者予以氯雷他定(开瑞坦,比利时Schering-Plough Labo N.V.,注册证号H20100394)治疗,口服,10 mg/次,1次/d,持续12 d。 1. 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临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临床体征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没有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以参考文献[2]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鼻塞改善程度进行评价。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 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6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四圣心源劳伤解三2008730 今天和大家继续讨论劳伤解关于阳虚的部分,上节课和大家讨论的是关于阴虚的部分。 阴虚这一部分主要讲了关于黄元御先生关于气机如何潜降、敛藏,而且对中气的枢转这一问题。上节课关于阴虚这一类治法和理解,黄元御先生一般喜欢用参芪,参芪这些用药在他的理论里面属于潜降一路的,因为参芪补气,肺主气,气足而能潜降,所以对于很多虚损的病人,关于参芪的运用,偏于右路的不得潜降这一类的。这一点区别于近代大部医家的理解:右路属阴,一路以敛降含藏涵藏为主,而参芪升脾阳,提脾气,偏于左路。大家认识着眼点不同,其实意思是一样的。 今天主要讲阳虚。原文:“阳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气是曰阳根。阳气长养,爰生木火,阳性浮动,其根一生,则浮动而亲上,性也,(这也就是说,本乎上者亲上,像《内经》里讲的:“天气下为雨,地气上为云。”这也是一种天地阴阳之气互相求索而得来的。)而木火之生长,全赖脾土之升,脾土左升,木生于东而火长于南,纯阳之位,阴气萌滋,此金水收藏之根本也。 很多虚损的病人,之所以阳气不能缓升上来,就是因为后天之本亏了以后,阳气衰陷于下。这个时候,一用热药,病人来了就要说,我不能补,也不能温,我一温了就上火,一补了就郁滞。这是因为中土有郁滞。中土不能枢转,一温的话,就会陷于下,或者逆于上,不能沿左路升达上去。很多人如果这个道理不清楚的话,就不能看明白这个问题。 当然,我们今天讲的这里面的一些道理,结合到最近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医院有个老专家,说:“你怎么咳嗽都用热药呢?”在他看来,咳嗽都属于肺热,肺是阳明燥金之气,肺气闭郁,则燥化,燥比较多。而为什么又老用温燥的药呢?我就说:“肺胃相连,脾胃寒湿,肺中虽然有燥热,但是脾胃是寒湿的。脾胃寒湿一去,燥金之气自然潜降。火即归元,自然咳嗽就消失了。所以在用药的时候,中焦需要清降胃气,还要温中。如果上焦化火,可以佐以一些清降阳明、少阳之药,而不必专门去清肺热。除非是上焦肺气闭阻,确实是阳明、少阳化现为主症了,再置入白虎、柴胡这些方义进去。” 他又问一个问题:“你这一副药里,既用热药,又用凉药,这进去以后,不是互相抵消了?”我说:“这个我问题这么简单,我当初从来没认为这是个问题。”既然他们能问出来,看来这个问题现在非常普遍。这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历代很多医书中,没有专门的去讲它,再一个,由于到了现代来说,很多人由于他医学理论方面差,不懂,过去古人讲,药物有归经,四气五味各从其性。就像一拨人一样,你虽然把他们临时组合在一起,好像是一个意识。但是把他们分开,他们又会各从其性,各自归类。所以说药物也是一样,药物一旦入胃之大海,经过胃气的鼓荡以后,就会各从其性,他们取向就会各有所偏。有轻清者,有药性沉重者,有为首,有为次。有行近,有行远。 所以,根据每个药的不同药性,它们就会有相类似的归经,产生归经,作用于脏腑就会有差别。所以在中药里,寒热温凉,各从其性。同样,我们讲的这个温阳篇里,首先,木火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之天人解一:阴阳五行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天人解一:阴阳五行 这是黄元御先生对伤寒论的重要贡献的体现,我们先学习天人解,这样更有利于理解黄元御先生对这个先后天,气血生化的观念是比较有利的。黄元御先生呢,他这个对阴阳六气,还有五行的理解。以前看过河图的人都知道,就是说,基于生化的角度,就是说五行顺生,生化的角度来理解。 应该前面就是:“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为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这是黄元御先生,就是说,关于阴阳变化分判,做的一个简单的陈述。关于阴阳如何分判呢?这一点,就是说,是一个比较难于理解的过程。需要靠大家仔细的思维,精思达到一定的境界,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真正体会到。我们先这样,通理上给大家讲讲。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这是什么?就是说,我们这个纷纭的世界之中,如我们思维变化,然后是周围事情纷杂的状态之中呢,都属于万物千奇百变的这种状态之中。这已经是一种万物奔腾的状态,要能归纳到阴阳,这之间需要有过程。内经上讲,“大之可外,小之一十百千”,这是阴阳的变化之道。阴阳呢,是我们先贤先圣对事物一个分判的方法。其实,就是说分判的一个名词吧。 在周易《系辞》中,就讲到这样,“圣人立阴阳以类万物之情。”这个万物纷杂各有不同,我们去用什么理解它?我们去用我们这个一心,我们用我们的意念,体会万物的不同情状,怎么去体会呢?就是说,简单分判为阴阳来体会。阴阳对事物初期的进行分判。这个阴阳的分判,不是对事物的分判,而是对我们一心的分判。 这比如,我们体会这事物,怎么样体会?以事物相应合产生相应和产生共鸣,同气相求。另外呢,是一股寒气,你体会的时候,你也是一股收束之气来感应它。感应之后,然后这就是,我们是一个纯净的状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或者是一潭静水一样,来感应外在的变化。这时外在开散的变化,我们就会受到开散迹象的影响,也会有开散的波动。所以呢,这个阴阳是对从我们以一意测万物的角度来进行分判的。 所以说,取类比象,开始对万物有所感应,然后去取类比象。“一气混茫,阴阳未判”,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状态。我们认识事物的状态能达到“一气混茫,阴阳未判”,这是一种泯灭了对事物的分别与差别的判断。把我们平常对事物差别的这种判断,还有这种分别之心,先逐渐安藏起

行者老师讲:苍术白术

行者老师讲:苍术白术 苍术与白术大家好,今天开始给大家讲《神农本草经》的白术。 “白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本经里面的术代表白术和苍术,是两种,更偏于白术。按照古人取类比象,白术就是它整个切面偏于白色,苍术偏于青黑色,大家看看饮片炮制,这两种不同。中医取类比象白色入肺经,敛降,而苍青色属木,升发。所以从这两点说,在术的基本作用上,白术跟苍术这两种药物产生出一升一降的差别。苍术比较燥烈一些,白术润一些,这是因为白术它里面质地汁液浓稠一些,大家如果尝过的话就知道。 我们常用苍术燥湿,来推中焦湿热结聚。为什么用苍术呢?因为苍青之色,主木气生发,中焦只有木气生发上来,郁滞才能打开。所谓中土有郁滞,什么郁滞啊?中土是靠木来疏泄的,如果木不能疏土的话,就会导致土木不和,这在中医卦象中讲是剥卦,而那个土木相和是一阳来复的复卦象。所以中焦有寒湿,壅滞比较明显的话,一般不用白术而用苍术。中焦禀赋不足,形质上不足,有着津血不足,一般考虑用白术。白术可以养脾精,苍术偏于振奋脾阳。这两味药在基本作用上升降是稍微有所区别的。白术,伤寒论中经常是“若

大便干者加白术四两”,这是桂枝附子汤。从这点上来看,白术有润通肠道,润大便的作用,临床上很多人也这样用。脾虚大便干的病人,经常只加生白术一味药,加二三十克,在全方之中就会产生效果。 下边按照原文给大家讲讲。 “白术味苦温”,白术苍术都是苦温的,苍术苦温稍微浓重一些,苦能燥湿。 “主风寒湿痹,死肌”,这是作用部位显示出来了。苍术白术本身是入中土的,风寒湿痹,湿为主,湿去则痹不成。痹,着而为痹。痹症必须待在一个地方,要不然邪气没法停留和凝聚。死肌呢,肌肤长期淤阻,慢慢产生溃烂,与黄芪的“痈疽久败疮”,黄芪里有个“主大风”、“久败疮”,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它可以入脾胃经,脾主四肢肌肉,可以医治溃烂。所以临床上,痈疮溃疡,烂了一个大洞,整个肌肉都溃烂掉了,这种情况下用药得当的话,肌肉还是会慢慢长起来的。痉,是什么?伤寒论中讲刚痉柔痉,这是外感病。这里的痉指什么?是指抽搐,筋脉不和,这里主要讲的痉很多药都可以治疗,但白术治这个的不同。白术治的这个是什么?是因为中土湿聚了,津液不能荣养经脉了,导致的这种痉。这种痉一般是说白术化湿的作用,白术既能化湿,又能润养筋脉的枯燥,这是它独特的作用。但是临床上真正要治这类病的话,一般要白术茯苓干姜一块用,中土湿气燥化了以后,津

鼻炎百科知识(全)

鼻炎生活饮食注意事项 1、要进行体育锻炼,每天早上起来跑步,有助于增强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 2、日常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的食物,鱼虾等腥味的食物要少吃。 3、用手按摩鼻的两侧,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4、用盐水洗鼻可以有效地清洁鼻腔,能调节鼻的湿度和促进鼻腔的血液循环。 5、要提防感冒,感冒也会容易引发鼻炎的。 川芎猪脑汤 【配方】猪脑2副,川芎15克,辛夷花10克。 【用法】猪脑洗净,剔去筋膜,将川芎,辛夷花煎水取汁,入猪脑和盐、胡椒,炖熟,分二次吃。 【功效】行气活血,补脑通窍。 【主治】气滞血瘀之慢性鼻炎。 2 橘红酒 【配方】白酒500克,橘红30克。 【用祛】橘红浸入白酒中,封固1个月。每晚睡前服一小盅(约20毫升)。 【功效】行气活络通窍。 【主治】气滞血瘀之慢性鼻炎。 3 桃仁粥 【配方】桃仁10克,当归6克,粳米50克。 【用法】桃仁去皮尖研碎,当归煎水取汁,与粳米一起如常法煮粥,一次食。 【功效】活血化瘀,养胃利窍。 【主治】气滞血瘀之慢性鼻炎。 4 枣泥豆包 【配方】大枣(去核)250克,白扁豆1000克,面粉1000克。 【用法】扁豆水煮,至软时加入去核之大枣再煮,至水将尽豆能捣碎时离火,趁热将扁豆、大枣作成泥状,作陷;面粉和好发酵,发好后加适量苏打或碱揉匀,擀皮,包进扁豆枣泥,做成豆色(大小不拘)蒸熟,作主食。 【功效】健脾利湿,养胃利窍。 【主治】肺脾气虚之慢性鼻炎。 黄芪鸡 【配方】生黄芪120克,母鸡1只(约750~1000克),芫荽20克,佐料适量。

【用法】母鸡会毛,净膛,将黄芪纳入鸡腹中缝合,放锅中,锅中加水井葱、姜等佐料,放火上炖,将熟时放入芫荽,做正餐主菜食之。 【功效】益气健身,因表通窍。 【主治】肺脾气虚之慢性鼻炎。 八大禁忌 一、鼻炎大多是着凉感冒引起的,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如晨跑、游泳、冷水浴、冷水洗脸等都可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寒冷的耐受力。 二、避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受凉、吸烟、饮酒鼻炎日常保健等,因为这些因素能使人体抵抗力下降,造成鼻黏膜调节功能变差,病毒乘虚而入而导致发病。 三、在秋冬季或感冒流行期间,外出戴口罩,避免公众集会,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对发病者做好隔离工作,对污染的室内可用白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四、可使用中草药预防,如受凉后可及早服用生姜、红糖水以及时祛除“寒邪”;感冒流行期间,可服用荆芥、防风、板蓝根等中草药。 五、早晨5点到10点,是花粉扩散高峰时间,最好不在户外久待。 六、及时更换、清洗床单、被罩,防止螨虫及其分泌物诱发过敏性鼻炎。 七、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或是使用空气过滤器,不要让鼻子太干燥。 八、香水、化妆品等都会刺激鼻腔黏膜而导致鼻窦炎,所以也要尽量避免接触。 食疗调理 中医治疗鼻炎,通常采用消炎、通窍,温中扶正祛邪诸法,而采用以下食疗也正是达到上述治疗作用。 1、丝瓜藤煲猪瘦肉,清热消炎,解毒通窍,主治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萎缩性鼻炎,鼻流脓涕,脑重头痛。 取近根部的丝瓜藤3~5克洗净,瘦猪肉60克切块,同放锅内煮汤,至熟加少许盐调味,饮汤吃肉,五次为一疗程,连用1~3个疗程自愈。 2、辛夷煮鸡蛋:通窍,止脓涕,祛头痛,滋养扶,主治慢性鼻窦炎,流脓涕。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天人解一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天人解一 这是黄元御先生对伤寒论的重要贡献的 体现,我们先学习天人解,这样更有利于理解黄元御先生对这个先后天,气血生化的观念是比较有利的。黄元御先生呢,他这个对阴阳六气,还有五行的理解。以前看过河图的人都知道,就是说,基于生化的角度,就是说五行顺生,生化的角度来理解。应该前面就是:“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为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这是黄元御先生,就是说,关于阴阳变化分判,做的一个简单的陈述。关于阴阳如何分判呢?这一点,就是说,是一个比较难于理解的过程。需要靠大家仔细的思维,精思达到一定的境界,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真正体会到。我们先这样,通理上给大家讲讲。“阴阳未判,一气混茫”这是什么?就是说,我们这个纷纭的世界之中,如我们思维变化,然后是周围事情纷杂的状态之中呢,都属于万物千奇百变的这种状态之中。这已经是一种万物奔腾的状态,要能归纳到阴阳,这之间需要有过程。内经上讲,“大之可外,小之一十百千”,这是阴阳的变化之道。阴阳呢,是我们先贤先圣对事物一个分判的方法。其实,就是说分判的一个名

词吧。在周易《系辞》中,就讲到这样,“圣人立阴阳以类万物之情。”这个万物纷杂各有不同,我们去用什么理解它?我们去用我们这个一心,我们用我们的意念,体会万物的不同情状,怎么去体会呢?就是说,简单分判为阴阳来体会。阴阳对事物初期的进行分判。这个阴阳的分判,不是对事物的分判,而是对我们一心的分判。 这比如,我们体会这事物,怎么样体会?以事物相应合产生相应和产生共鸣,同气相求。另外呢,是一股寒气,你体会的时候,你也是一股收束之气来感应它。感应之后,然后这就是,我们是一个纯净的状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或者是一潭静水一样,来感应外在的变化。这时外在开散的变化,我们就会受到开散迹象的影响,也会有开散的波动。所以呢,这个阴阳是对从我们以一意测万物的角度来进行分判的。 所以说,取类比象,开始对万物有所感应,然后去取类比象。“一气混茫,阴阳未判”,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状态。我们认识事物的状态能达到“一气混茫,阴阳未判”,这是一种泯灭了对事物的分别与差别的判断。把我们平常对事物差别的这种判断,还有这种分别之心,先逐渐安藏起来,静息下来。这个时候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派静象,是根净之象,没有动静,也没有阴阳。如果大家受过惊吓的话,受到猛的一件事情刺激的话,大家会脑子突然空一下,是不是呀?处在这种空空的状态之中呢,这种状态是

四圣心源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天人解一:阴阳五行

=========== 四圣心源: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 天人解一: xx 中医书籍大全中医经典教程中医论坛 这是黄元御先生对伤寒论的重要贡献的体现,我们先学习天人解,这样更有利于理解黄元御先生对这个先后天,气血生化的观念是比较有利的。黄元御先生呢,他这个对阴阳六气,还有五行的理解。以前看过河图的人都知道,就是说,基于生化的角度,就是说五行顺生,生化的角度来理解。 应该前面就是: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为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这是黄元御先生,就是说,关于阴阳变化分判,做的一个简单的陈述。关于阴阳如何分判呢?这一点,就是说,是一个比较难于理解的过程。需要靠大家仔细的思维,精思达到一定的境界,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真正体会到。我们先这样,通理上给大家讲讲。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这是什么?就是说,我们这个纷纭的世界之中,如我们思维变化,然后是周围事情纷杂的状态之中呢,都属于万物千奇百变的这种状态之中。这已经是一种万物奔腾的状态,要能归纳到阴阳,这之间需要有过程。内经上讲,“大之可外,小之一十百千”,这是阴阳的变化之道。阴阳呢,是我们先贤先圣对事物一个分判的方法。其实,就是说分判的一个名词吧。 在周易《系辞》中,就讲到这样,“圣人立阴阳以类万物之情。”这个万物纷杂各有不同,我们去用什么理解它?我们去用我们这个一心,我们用我们的意念,体会万物的不同情状,怎么去体会呢?就是说,简单分判为阴阳来体

会。阴阳对事物初期的进行分判。这个阴阳的分判,不是对事物的分判,而是对我们一心的分判。 这比如,我们体会这事物,怎么样体会?以事物相应合产生相应和产生共鸣,同气相求。另外呢,是一股寒气,你体会的时候,你也是一股收束之气来感应它。感应之后,然后这就是,我们是一个纯净的状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或者是一潭静水一样,来感应外在的变化。这时外在开散的变化,我们就会受到开散迹象的影响,也会有开散的波动。所以呢,这个阴阳是对从我们以一意测万物的角度来进行分判的。 所以说,取类比象,开始对万物有所感应,然后去取类比象。“一气混茫,阴阳未判”,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状态。我们认识事物的状态能达到“一气混茫,阴阳未判”,这是一种泯灭了对事物的分别与差别的判断。把我们平常对事物差别的这种判断,还有这种分别之心,先逐渐安藏起来,静息下来。这个时候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派静象,是根净之象,没有动静,也没有阴阳。 如果大家受过惊吓的话,受到猛的一件事情刺激的话,大家会脑子突然空一下,是不是呀?处在这种空空的状态之中呢,这种状态是我们每个人都体验的。今日今生没有体验,就是说,很多事也没体验过的。有体验过的,它就不会忘。就是说,在这种状态之下呢,我们对周围的事情也观察的一清二楚。周围的事情碰碰擦擦,什么各种状态,我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但我们没有随着它去运动,没有去进行运作。这种状态就叫做真静,就是一气混茫。 这种一气混茫的状态呢,是万物自现,是fo法所说的“圆”。圆明,一派圆明的状态。这时候呢,万物自现,各自的形象百千万种,但是你的心没有动,没有去应和它,这叫做阴阳未判。你去应和它,一动,这就是你有所取象,你有所取象的话,你这取象就有盈就有缩。有盈有缩之间就判出阴阳。盈缩之间呢,黄元御先生就判出清浊,其实这个不必要。一盈一缩之间就有向背,有向背就判出阴阳了。有向背,也就是谁在判别向背呢,是由一个中的坐标点,它来判断是向还是背?是正还是负?是阴还是阳?这一点就是天地人之间的中气。这是我们观察事物的本位,所以我们中国历来天文观象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本位。不是地心说,也不是日心说,也不是无穷宇宙之间的识辩,当下就是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