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适应症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心绞痛、心肌梗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衰,心肌炎,高血压等;脑血管疾病如(TIA)、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脑动脉炎、中风后遗症等

周围血管性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其他:肺心病,肺炎,慢阻肺、肺间质疾病等;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消化系统炎症;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各种血管神经并发症;突发性耳聋、耳鸣;骨折,创伤;偏头痛,增生性瘢痕,疮痈肿胀、带状疱疹、及各种术后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每次100ml~200ml,每天1-2次,或遵医嘱,儿童及老年患者应遵医嘱。

不良反应与禁忌

【不良反应】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作用,偶见有皮疹。

【禁忌】

脑出血急性期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忌用。

【注意事项】

1、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特别是老年患者。

2、糖尿病患者用药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按每瓶加入普通胰岛素1-2u 来使用。

【配伍禁忌】本品不宜与碱性注射剂一起配伍。

用药人群

【老年用药】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按规定使用一疗程(14天),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无明显变化;30例平均年龄66岁慢性肺心病患者按规定使用本品10至14天未见不良反应。其他疾病的老年患者在使用本品的过程中,按规定用法用量均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报导,建议老年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药理特性

【药物相作用】不宜与碱性注射剂一起配伍。

【药理毒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活血化瘀,通心养脉。本品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组织器官缺血和组织器官梗阻的作用。

【药代动力学】主要成份为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静脉滴注后在体内吸收完全,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肝、心、肺、脑、胆、脾、小肠和肾脏等器官。其中,以肝、心、肺、脑、肾等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药物浓度最高,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在脑中持久存在。药物消除快,主要经生物转化消除,绝大部分经肾脏从尿液排出,极少许从粪便排出。当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可使体内分布速率及总清除率显着减少,半衰期延长,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强。

丹红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是把中药丹参、按科学配方提取的复方制剂。中药丹参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而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二者均为

治疗的常用药。丹红注射液能够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情况。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证见胸痛,胸闷,心悸,口眼歪斜,言语蹇涩,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等症;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静脉注射,一次

4ml,加入50%20ml稀释后缓慢注射,一日1~2次;静脉滴注,一次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1~2次;伴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时,改用%的生理盐水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偶见头晕,头痛,心悸,发热,皮疹,停药后均能回复正常。罕见过敏性休克。

【禁忌】有出血倾向者禁用,孕妇忌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在同一容器内使用

(2)本品为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发现药液再现混浊、沉淀、变色、漏气等现象时不能使用。

评价:丹红注射液对动物的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的影响.结论丹红注射液对犬有一定的降低收缩压作用,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对犬的呼吸系统和小鼠的神经系统无显着影响.

3.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环状动静脉血栓湿重、血栓形成抑制率、血液流变学等为指标,观察丹红抗凝抑栓

的作用.结果:丹红注射液各剂量组均可显着降低家兔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抑制家兔血栓形成,减轻血栓湿重等作用.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显着的抗凝抑栓作用.

临床研究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CH)、肝硬化(LC)疗效

1.观察了丹红注射液对(CH)、肝硬化(LC)疗效。治疗组(50例)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静脉点滴丹红注射液,连续2个疗程。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肝治疗。动态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甲襞微循环(Nmc)及肝纤维化指标,用于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各项主要指标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

对照组除血清(ALT)及Nmc中血流态外,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治疗后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除血白蛋白(Alb)及Nmc管襻形态外,其他指标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或P<。丹红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肝病患者微循环,恢复肝功能,阻断肝纤维化的形成。

对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患者慢性脑供血不足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丹红注射液40ml/d治疗,对照组用20ml/d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数据采用SPSS进行统计处理,治疗前后用配对比较u检验。结果丹红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都有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具有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降低血液黏稠度作用,

丹红注射液组P<,复方丹参注射液P<,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结论丹红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均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具有改善脑血流动

力学和降低血液黏稠度作用,为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丹红注射液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评价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3.评价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静滴,两组应用其他常规治疗药物相同。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

(P<)。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恢复梗死区,尤其是梗死周边缺血半暗区脑细胞的功能,并在预防脑心综合征上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建议推广使用。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治疗后按缺损分值的减少判断疗效。(1)基本痊愈: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2)显着进步: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l~3级;(3)进步: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以下;(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1)两组血液流变指标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见表1。(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18.53±10.15分,

治疗后8.44±2.15分;对照组治疗前18.37±10.77分,治疗后为11.98±1.23分。两组治疗后积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O1)。治疗组66例中基本痊愈16例,显着进步24例,进步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42%;对照组66例中基本痊愈6例,显着进步18例,进步2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1.21%。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图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为阻滞剂,通过阻止Ca2+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脑血管、冠状血管和外周血管扩张,从而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本品能增强腺苷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作用,降低氧耗。本品能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使CAMP 数量增加。本品还能提高红细胞的和变形性,提高其通过细小血管的能力,降低血液的粘性,改善微循环。本品通过提高脑血管的血流量,改善脑的代谢。

药代动力学

本品吸收迅速,正常人口服200mg后约30—45分钟可达最大血药浓度;人静脉、肌肉注射和口服后的血浆药物半衰期分别为30、60和75分钟,尿药半衰期在100-120分钟之间。动物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口服后在体内分布广泛,其中以肾、肝、甲状腺、肾上腺等含量较高;另外,对哺乳和怀孕的大鼠研究发现,该药在乳汁中有明显的分泌,且其浓度较血中为高,同时亦有少量药物可透过胎盘。本品主要以原型从尿中排

出,正常人口服200或400mg,在24小时后尿药排泄率约为口服剂量的50%-70%。此外,本品在体内可转化为不同程度的去甲基代谢物。

适应症

1、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脑外伤后遗症。

2、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如用于治疗心肌梗塞,应配合有关药物综合治疗。

3、: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动脉炎、雷诺氏病等。

临床研究

【功效主治】1、脑动脉硬化、脑动脉供血不足、TA、脑醒塞、、脑出血等。2、颅脑损伤、脑手术后恢复期、脑外伤后遗症等。3、心血疾病,用于、、,心肌梗塞患者应配合相关药物治疗。4、各种创伤、骨折的治疗,尤其是脊髓损伤、血管吻合术、骨折、严重软组织损伤等患者的治疗。5、糖尿病引起的微循环障碍(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6、其它外周血管性疾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炎、雷诺病等。7、眼底血管硬化、阻塞、缺血所致疾病,缺血所致耳蜗前庭功能失调、突发性耳聋、耳鸣、眩晕等

【化学成分】马来酸桂哌齐特,化学名为:(E)-1-{4-[(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基)]1-1哌嗪}乙酰吡咯啶顺丁烯二酸盐。

【药理作用】本品为阻滞剂,通过阻止Ca2+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脑血管、冠状血管和外周血管扩张,从而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本品能增强腺苷和环磷酸腺苷

(cAMP)的作用,降低氧耗。本品能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使cAMP 数量增加。本品还能提高红细胞的和变形性,提高其通过细小血管的能力,降低血液的粘性,改善微循环。本品通过提高脑血管的血流量,改善脑的代谢。

【不良反应】1血液①粒性白细胞减少:偶尔发生粒性白细胞减少,如有发烧、头痛、无力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进行血液检查。②有时会发生白细胞减少,偶尔发生血小板减少时,应仔细观察症状并立即停药。2消化系统有时有腹泻、腹痛、便秘、胃痛、胃胀等肠胃道功能紊乱等副作用。3神经系统有时会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偶尔有瞌睡症状。4皮肤有时会出现皮疹、发痒、发疹症状。5肝有时会出现肝酶值升高,如AST、ALT、BUN,偶有AL-P升高。

【禁忌症】1脑内出血后止血不完全者(止血困难的人)。2白血球减少者;服用本品造成白血球减少史的患者及对本品过敏的患者禁用。不良反应

1、血液

①粒性白细胞减少:偶尔发生粒性白细胞减少,如有发烧、头痛、无力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进行血液检查。

②有时会发生白细胞减少,偶尔发生血小板减少时,应仔细观察症状并立即停药。

2、消化系统

有时有腹泻、腹痛、便秘、胃痛、胃胀等肠胃道功能紊乱等副作用。

3、神经系统

有时会头痛、头晕、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偶尔有瞌睡症状。

4、皮肤

有时会出现皮疹、发痒、发疹症状。

5、肝

有时会出现肝酶值升高,如AST、ALT、BUN,偶有AL—P升高。注意事项

1、服本药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

2、服本药期间,考虑临床效果及副作用的程度再慎重决定,给药1—2,若未见效果可停止服用。

3.有白血球减少症状病史的人禁用。

4、由于存在引发颗粒性白血球缺乏症的可能,建议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是否有炎症、发热、溃疡和其它可能由于治疗引发的症状。一旦此类症状发生应停止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根据动物致畸试验结果,本品对孕妇及有可能怀孕的妇女有致畸可能性,孕妇慎用。本品在乳汁中有明显的分泌,且浓度较血中高,故哺乳期妇女慎用。

【儿童用药】

尚无儿童安全性的资料,不推荐儿童使用。

【老年人用药】

应适当减低用药剂量。

【禁忌】

1、脑内出血后止血不完全者(止血困难的人)。

2、白血球减少者。

服用本品造成白血球减少史的患者及对本品过敏的患者禁用。

灯盏花注射液

【适应症】

本品可使血管扩张、动脉血流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可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瘫痪)、缺血性卒中、风湿痛、胃痛、牙痛、感冒、骨髓炎等

【用量用法】

用量:9~15g,煎服。

【规格】灯盏细辛注射液:本品乙醇提取物的灭菌水溶液,每支2ml,含黄酮5mg。

银杏达莫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说明书

【通用名称】银杏达莫注射液

【英文名称】GinkgoLeafExtractandDipyridamoleInjection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5ml(支)含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每10ml(支)含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黄色澄明流体。

【药理毒理】1.药理心脑血管扩张药。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脉血管、脑血管,改善脑缺血产生的症状和记忆功能。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板聚集,

高浓度(50μg/ml)可抑制血小板释放。作用机制可能为(1)抑制血小板、上皮细胞和红细胞摄取腺苷,治疗浓度~μg/dl)时该抑制作用成剂量依赖性。局部腺苷浓度增高,作用于血小板的A2受体,刺激腺苷酸环化酶,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增多。通过这一途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胶原和二磷酸腺苷(ADP)等刺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2)抑制各种组织中的磷酸二酯酶(PDE)。治疗浓度抑制环磷酸鸟苷磷酸二酯酶(cGMP-PDE),对cAMP-PDE的抑制作用弱,因而强化内皮舒张因子(EDRF)引起的cGMP浓度增高。(3)抑制血栓烷素A2(TXA2)形成,TXA2是血小板活性的强力激动剂。(4)增强内源性PGI2的作用。本品能减慢麻醉猫和犬心率,对猫冠脉结扎所致心肌缺血有明显防治作用,并能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明显,能改善缺血组织供血,降低耗氧量,迅速修复因缺血而损伤的细胞组织。2.毒理大鼠长期毒性实验表明,3个剂量组(人用量的125、及倍)腹腔注射给药30天,未见毒性反应。

【药代动力学】血浆半衰期(t1/2)为2~3小时。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在肝内代谢,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从胆汁排泌。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血栓栓塞性疾病。

【用法和用量】静脉滴注。成人一次10~25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一日2次。

【不良反应】1.偶有恶心、呕吐、头晕、皮肤过敏反应发生。2.罕见心绞痛加重,一旦停药,症状立即消失。

【注意事项】

1.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2.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同用时,易引起出血倾向。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同用时,易引起出血倾向。【贮藏】密闭保存。

【是否处方】{处方}

血栓心脉宁胶囊——治疗脑血栓的理想药物

【功效主治】

开窍醒神,活血化瘀。适用于脑血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等症。

【化学成分】

川芎、水蛭、麝香、牛黄、蟾酥等。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家兔缓性心肌缺血作用,具有较强的抗冠状血管痉挛所致心肌损伤作用,具有心肌的营养性血流作用。降血脂、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

【成份】

川芎、槐花、丹参、水蛭、毛冬青、人工牛黄、人工麝香、人参茎叶总皂苷、冰片、蟾酥。

【性状】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粉末;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

益气活血,开窍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胸痹,症见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胶囊药品名称】

品名:参松养心胶囊

汉语拼音:ShensongYangxinJiaonang

【参松养心胶囊成份】

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南五味子、龙骨。

【参松养心胶囊性状】

参松养心胶囊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味苦。

【参松养心胶囊药理作用】

临床前药理学试验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可使CaC12所致的小鼠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使乌头碱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使哇巴因所致的豚鼠室早、室速及室颤时哇巴因的用量增加;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参松养心胶囊可减轻心律失常的程度,使血清CK、LDH 水平及丙二醛含量降低,使血清SOD活性和心肌组织Na+、K+-ATP酶

活性增加;参松养心胶囊可使麻醉犬动脉血压、冠脉阻力及心肌耗氧量降低;使大鼠体外血栓长度缩短、血栓重量减轻。

【参松养心胶囊功能主治】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引起的冠心病室性早搏,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多梦,盗汗,神倦懒言等。

【参松养心胶囊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参松养心胶囊不良反应】

个别患者服药期间可出现胃胀。

【参松养心胶囊注意事项】

应注意配合原发性疾病的治疗。

【参松养心胶囊规格】

稳心颗粒

稳心颗粒是由党参、、三七、琥珀、甘松等制成的颗粒剂,分为含糖型和无糖型。主要成份为黄芩苷,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定悸安神的功效,临床上适用于早搏、房颤及快速型心律失常等症。

步长稳心颗粒

摘要

目的:观察对心律失常的疗效。

方法:选择社区家庭病床及门诊心律失常,口服步长稳心颗粒,每次1袋(9g),每日3次,疗程4周。患者用药前做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步长稳心颗粒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效果稳定,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对治疗心律失常有一定疗效,总有效率%。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随着我国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增高,心律失常发病率亦增高,临床常用心律平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由于心律平在使用时有局限性,如致心律失常作用,有心力衰竭时禁忌使用,不能长期使用,长期使用可增加病死率,以及患者在认识上的差异(西药副作用大,中药无毒副作用)而导致依从性差,稳心颗粒是临床上针对心律失常治疗的中药制剂,对其疗效我们作临床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病例为2002年6月~2003年12月间的社区家庭病床及门诊就诊心律失常病例共62例。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36~86岁,平均年龄岁。冠心病40例,高血压心脏病12例,6例,心肌炎4例,心律失常种类:室上性(房性、结性)早搏25例,37例。

方法

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服用,患者口服步长稳心颗粒每次1袋(9g),每日3次,温水冲服,服药期间未加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服药4周为一疗程,在用药前后做普通心电图及做一次24h动态心电图,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制定的心律失常疗效标准[1]。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早搏消失或减少9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明确改善,早搏减少50%~9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早搏无明显变化或减少<50%。

2结果

治疗结果

如表1所示。

表1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有效率例(略)

结果显示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不良反应

(1)例病人出现口干,轻度头晕,停药后消失。(2)治疗结束后,复查肝、肾功能无异常。

3讨论

步长稳心颗粒冲剂由党参、、三七、琥珀、甘松组成,其中党参、黄精性,益气养阴、健脾化源;三七、甘松性温理气化瘀、开郁醒脾;琥珀

性甘平,护脉、活血利水;研究表明稳心颗粒具有益气养阴、宁心复脉、活血化瘀、定悸安神功效,对早搏、房颤及快速型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疗效[2]。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稳心颗粒具有增加心肌细胞膜钾外流同时对过度的钠内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经大量的临床应用,稳心颗粒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无诱发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证据,口服安全有效,为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开辟了一新的途径[4]。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它具有膜的抑制,延长动作电位时间作用,能打断折返机制,从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稳心颗粒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增强心肌顺应性,降低血液黏度,减慢心率,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后负荷的药物,能改善冠心病人的心舒功能[5]。本文结果显示,步长稳心颗粒冲剂治疗心律失常有效率%,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效果稳定、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品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的功能。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胸闷胸痛。适用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属上述症候者。孕妇慎用,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其他稳心颗粒

稳心颗粒是根据临床验方制成,其主要成分是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五味子等药物,其主治气阳两虚兼心脉淤阳所致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心悸,头晕,胸闷,胸痛,适用于心律失常,室性早

博,房性早博,交界性早博等,我们所观察的患者中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与胺碘酮治疗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

【摘要】

目的:稳心颗粒与胺碘酮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方法:将8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和胺碘酮对照组,两组患者同时服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稳心颗粒组给稳心颗粒9克,一日三次,温水冲服,胺碘酮组给胺碘酮一日三次服,一周后减为一日两次,第三周减为一日一次维持两周后停药,都观察4周,同时检测24小时心电图,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片。

结果:稳心颗粒组和胺碘酮组治疗前后比较,房性早博,室性早博,交界性早博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两组疗效相当。结论:稳心颗粒对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与胺碘酮作用相当。

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2-2005年间收治冠心病心律失常80例,诊断都符合WHO 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标准,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40例,男30人,女10人-,年龄45--85岁,平均岁,室性早博30例,房性早博8例,交界性早博2例,胺碘酮组40例,男28人,女12人,年龄50-80岁,平均65岁,室性早博25例,房性早博10人,交界性早博5例,2方法:两组患者都接受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常规治疗,同时有高血压,高血脂者控制血压,降血脂治疗,在此基础上,稳心颗粒组加稳心颗粒9

克,一日三次冲服,胺碘酮组加胺碘酮一日三次服,一周后改为一日两次服,第三周改为一日一次服,维持两周后停药,两组都观察4周。用药前后都检查,肝功,肾功,甲状腺功能及胸片。

疗效评定指标:

3.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室性早博,房性早博,交界性早博改善情况见表1。

两组抗心律失常疗效比较见表2。

2例口服胺碘酮后出现恶心,1例出现过敏。

表1冠心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稳心颗粒说明书

名称

中文名:稳心颗粒汉语拼音:WenxinKeli

性状

本品为棕色颗粒;味甜,微苦。

药理作用

经动物试验,其结果表明,本品对心律失常有较好的调整,可改善微循环,并增强心肌的收缩力。

主要成分

党参、黄精、三七、甘松、琥珀等。

功能与主治

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胸闷胸痛,适用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属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疗程4周,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偶见轻度头晕、恶心,一般不影响用药。

【维奥欣】薯蓣皂苷片(24片装)-东盛科技

适应症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辅助治疗。亦可用于并发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等症的患者。

功能主治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辅助治疗。亦可用于并发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等症的患者。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空腹服用时偶有胃肠不适

注意事项

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禁忌

2011-10-31参附注射液质量标准公示

参附注射液 Shenfu Zhusheye 【处方】红参附片(黑顺片)聚山梨酯80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或淡黄棕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1)取本品30ml,置分液漏斗中,加三氯甲烷30ml振摇,静置,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水2ml使溶解,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溶液10ml,超声处理30分钟,吸收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红参对照药材1g,加乙醇30ml,置水浴中回流提取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 使溶解,滤过,滤液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20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25ml,加于C18固相萃取小柱(先以甲醇15ml活化,再以15ml水平衡),以水3ml冲洗,再以30%甲醇1ml冲洗,继以甲醇1ml 洗脱,收集甲醇液,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VI D)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和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流动相A,以0.1 mol·L-1醋酸铵(每1000ml含冰醋酸0.5ml)为流动相B,A-B(15∶85)洗脱;检测波长为235 nm。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 【检查】双酯型生物碱取本品10ml,加氨水调pH值至10-11,加乙醚萃取4次,每次1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对照品各2.0mg,加无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评价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评价 发表时间:2018-10-15T15:21:47.02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作者:赵义 [导读]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以此评价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应用价值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江西萍乡 337000 摘要:目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以此评价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患者例数60例,选择时间:2015年3月~2017年9月,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常规西药治疗、常规西药+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按照简单随机法进行分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平均每周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心绞痛平均每周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够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冠心病心绞痛;心绞痛持续时间;系统评价; 冠心病心绞痛是近年来发生率极高的一类心血管病症,多种因素均会诱发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致病机制,且冠状动脉狭窄会致使患者机体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血小板聚集,致使其血粘度增加和引发血管痉挛,造成血栓不稳定,最终造成大幅度的冠脉血流减少,引发器质性病变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本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以此评价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患者例数60例,选择时间:2015年3月~2017年9月,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常规西药治疗、常规西药+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按照简单随机法进行分组)。 对照组:组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中有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6~56岁,平均(46.66±5.32)岁;病程2~10年,平均(6.62±2.11)年。 研究组:组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中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5~57岁,平均(46.57±5.29)岁;病程1~11年,平均(6.59±2.09)年。 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基线资料数据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硝酸甘油、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进行常规西药治疗。 研究组:在服用对照组药物的基础上另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剂量100 mL),每天注射1次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 1.3观察项目 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平均每周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 显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即患者的胸痛、胸闷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好转,即患者的胸痛、胸闷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无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无改善,即患者的胸痛、胸闷症状无好转。 1.4数据处理 SPSS21.0系统软件处理研究数据指标,涉及计数、计量资料类型,表现形式用率、均数,P<0.05则差异明显。 2.结果 表1:治疗总有效率表 3.讨论 多种因素均会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且大多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是突然发作,十分容易发生猝死情况;急服硝酸甘油是临床中常见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传统方式,但是服用硝酸甘油后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如:恶心、头痛、心慌、血压波动等[1],于是我们寻求一种安全性更好,副作用小的药物,现代中药学证实,丹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够扩张血管,将冠脉血液流量大大增强,同时也能将患者的心肌兴奋性有效降低,对心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对内部微循环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2],同时,川芎嗪则可以对血小板的凝聚起

不合理用药举例

不合理用药举例 头孢曲松钠的临床不合理使用被警示 头孢曲松钠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统计显示,抗感染药不良事件报告比例接近总体报告的50%;头孢曲松钠不良事件报告总数、严重报告数量在抗感染药中均占较高比例,死亡病例报告数量位居抗感染药首位。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门对头孢曲松钠的临床不合理使用提出警示。 头孢曲松钠的不合理使用在临床上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呢?从2007年下半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开始对此品种进行全面评价,整个评价工作历时半年之久,经过全面系统的评价,头孢曲松钠合理使用下,利益明显大于风险;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广泛存在,不合理用药使得用药的风险明显扩大,不良事件数量明显增加。记者约请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有关专家对头孢曲松钠的临床不合理使用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相应建议。 用药不对症 不合理使用问题一:超出适应症用药(用药不对症) 头孢曲松钠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17岁,因胃肠型感冒来院就诊,使用头孢曲松钠后意识模糊。立即停用头孢曲松钠,10分钟后自觉症状好转。 专家分析:头孢曲松钠并不适用于胃肠型感冒,一般适用于严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腹腔感染、肾盂肾炎、盆腔炎性疾病、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国家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显示,严重病例中超适应症用药约占严重病例报告总数的10%。 超剂量用药 不合理使用问题二:儿童超剂量用药 典型病例:患儿,男性,4岁,体重11kg,因支气管炎给予头孢曲松钠2g。1分钟后,患儿出现流涕、口吐白痰,立即关闭输液,进行抢救,30 分钟后,抢救无效死亡。 专家分析:头孢曲松钠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提示,儿童静脉给药每日剂量为体重20-80mg/kg。国家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显示,部分儿童患者存在超剂量使用的情况。 药物混合使用

长春西汀注射液

长春西汀注射液 适应症为改善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等诱发的各种症状。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0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 内,缓慢滴注(滴注速度不能超过80滴/分钟). 奥拉西坦注射液 适应症为用于脑损伤及其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的治疗。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中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营养障碍性疾病(缺血性损害、颅脑外伤)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 2.末稍动脉、静脉循环障碍及其引起的动脉血管病,腿部溃疡。 3.皮肤移植术;皮肤烧伤、烫伤、糜烂;愈合伤口(创伤、褥疮);放射所致的皮肤、粘膜损伤。300ml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灯盏花素注射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葡萄糖注射液 血塞通注射液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中风偏瘫、瘀血阻络证;动脉粥状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脑栓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见淤血阻络证者。葡萄糖注射液 天麻素注射液

用于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综合症及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症(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枕骨大神经痛等)亦可用于脑外伤性综合症、眩晕症如美尼尔病、药性眩晕、外伤性眩晕、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元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 葛根素注射液 可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5%葡萄糖注射液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适应症为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葡萄糖注射液. 胞二磷胆碱注射液 用于治疗急性颅脑外伤和脑部手术后的意识障碍。对脑所致的偏瘫可逐渐恢复四肢的功能,亦可用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损伤引起的功能和意识障碍。葡萄糖注射液 注射用盐酸吡硫醇本品适用于脑外伤后遗症、脑炎及脑膜炎后遗症等的头晕胀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的改善;亦用于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性精神症状。 苦碟子注射液功能活血止痛、清热祛瘀。用于瘀血闭阻的胸痹,证见:胸闷、心痛,口苦,舌暗红或存瘀斑等。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病状者。亦可用于脑梗塞者。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 甲钴胺注射液适应症为用于周围神经病。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巨

参附注射液产品手册

参附注射液产品手册 深圳三九医药贸易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部分参附注射液背景资料 (2) 第二部分产品资料 (3) 【参附方解】 (3) 【功能主治】 (3) 【功能主治之中、西医描述对照】 (3) 【05版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参附注射液解读】 (3) 【药理作用】 (4) 【用法用量】 (6) 【产品各领域应用总结】 (7) 第三部分常见问题解答 (9) 1、999参附注射液有哪些特点? (9) 2、参附汤(参附注射液)仅能治疗阳气虚脱的厥脱症(休克)吗? (9) 3、附子属剧毒药物,为什么说参附注射液安全无毒? (10) 4、有医生认为附子大辛大热,夏月或南方应少用,对此如何解答? (11) 5、如何理解参附注射液对心律失常的双向调节作用? (11) 6、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可否使用参附注射液? (12) 7、病人初用参附注射液有时有躁热感觉,请问是什何原因?如何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8、参附注射液能否与其他药物混入同一容器中使用? (12) 9、有医生因看到参附可活血化淤便认为可引起出血,对此如何解释? (13) 10、什么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参附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什么? (14) 11、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到底可用到多大剂量? (14) 12、参附注射液肿瘤领域的应用原则? (15) 13、参附、参麦、生脉三种药物作用比较有何异同? (15)

第一部分参附注射液背景资料 参附历程小记 悠悠千年参附汤,疗效虽好用不便; 三九投入七年力,注射制剂方始成。 减毒工艺获专利,毒性附子换新颜; 患者受益医者赞,医保目录列为甲。 不可沽名停不前,宜将研究续前行; 药材来源G A P ,指纹图谱控质量。 虽然中药多靶点,机理研究不可轻; 投入巨资立项目,参附课题探究竟。 更当发奋又图强,继续深入进行中; 杏林先辈若无恙,定当欣慰并惊叹! 公元1253年,宋代著名医家严永和在其《济生方》中记载参附汤,此后便为历代医家所 继承和发扬,成为方剂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1980年,雅安三九联合华西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中医药研究所等单位开始 研制参附注射液 1983年,卫生部将该研究列为全国中医急救药物研究国家重点课题 1985年,参附注射液研制成功并试产试销 1987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参附注射液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 1987年,参附注射液正式独家生产上市 1992年,参附注射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首批“全国中医院急诊室必备中成药” 1995年,参附注射液被国家药监局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1996年,参附注射液“附子减毒增效工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 200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参附注射液“附子减毒增效工艺”专利权 2000年,“附子减毒增效工艺专利”荣获“中国专利十五年成就展最佳项目奖” 2000年,参附注射液入选国家医保甲类药品目录,2004年再次入选 2002年,参附注射液质量控制工艺“指纹图谱”研究开始,并于2006年通过验收 2003年,雅安三九建立吉林集安人参GAP种植基地、四川江油附子GAP种植基地 2003年,卫生部999中药注射剂研究基金项目成立并实施,进一步探索参附注射液临床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适应症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心绞痛、心肌梗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衰,心肌炎,高血压等;脑血管疾病如(TIA)、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脑动脉炎、中风后遗症等 周围血管性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其他:肺心病,肺炎,慢阻肺、肺间质疾病等;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消化系统炎症;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各种血管神经并发症;突发性耳聋、耳鸣;骨折,创伤;偏头痛,增生性瘢痕,疮痈肿胀、带状疱疹、及各种术后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每次100ml~200ml,每天1-2次,或遵医嘱,儿童及老年患者应遵医嘱。 不良反应与禁忌 【不良反应】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作用,偶见有皮疹。 【禁忌】 脑出血急性期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忌用。 【注意事项】 1、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特别是老年患者。 2、糖尿病患者用药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按每瓶加入普通胰岛素1-2u 来使用。 【配伍禁忌】本品不宜与碱性注射剂一起配伍。

用药人群 【老年用药】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按规定使用一疗程(14天),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无明显变化;30例平均年龄66岁慢性肺心病患者按规定使用本品10至14天未见不良反应。其他疾病的老年患者在使用本品的过程中,按规定用法用量均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报导,建议老年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药理特性 【药物相作用】不宜与碱性注射剂一起配伍。 【药理毒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活血化瘀,通心养脉。本品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组织器官缺血和组织器官梗阻的作用。 【药代动力学】主要成份为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静脉滴注后在体内吸收完全,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肝、心、肺、脑、胆、脾、小肠和肾脏等器官。其中,以肝、心、肺、脑、肾等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药物浓度最高,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在脑中持久存在。药物消除快,主要经生物转化消除,绝大部分经肾脏从尿液排出,极少许从粪便排出。当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可使体内分布速率及总清除率显着减少,半衰期延长,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强。 丹红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是把中药丹参、按科学配方提取的复方制剂。中药丹参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而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二者均为

浅谈对不合理用药的认识

发表时间:2013-7-29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0期供稿作者:王春丹 [导读] 医师处方配伍合理,剂量准确,药师严格审校调配,发药准确无误,护士正确的使用配伍可以杜绝不合理用药。 王春丹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韩家园林业局职工医院 165125) 【摘要】目的浅谈对不合理用药的认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医师处方配伍合理,剂量准确,药师严格审校调配,发药准确无误,护士正确的使 用配伍可以杜绝不合理用药。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治病也能致病。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药源性疾病对人类健 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理性看待药源性疾病,充分了解药物性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和 禁忌证,合理使用药物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危害的重要前提。 因各种药物都有其固有的独特作用和代谢途径,联合用药不仅产生协同,还会产生拮 抗作用,不仅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有时还会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因此,做好临床合理 用药、走出误区是临床医师和药剂人员共同的责任。当前临床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 健康的杀手。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指出:目前,药品临床使用环节普遍存在超适应 证用药、超剂量用药、超浓度给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遵守操作规程、静脉给药速度过 快等问题。因此,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性是一个值得医护人员思考的问题。 一、不合理用药的表现 目前我国临床用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表现。有病症未得到治疗:患者患有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疾病或症状,但没有得到治疗,包括得不到药物和因误 诊而未给予需要的药物。选用药物不当:指患者存在用药病症,但选用的药物不对症,对 特殊患者有用药禁忌或者合并用药配伍失当等。临床上,以抗生素药物的滥用最为严重。 往往是有了症状,既不管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也不管病原菌的种类,一律统统首选强效、广谱抗生素,而忽视抗生素选用的基本原则,即首选药物一定考虑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用药不足:包括剂量太小和疗程不足,多发生在因畏惧药物不良反应、预防用药或以为病 情减轻而过早停药的情况下。用药过量或过分:给患者使用了对症的药物,但剂量过大或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79例分析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79例分析 摘要:目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9月脑梗塞79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1次/d。结果治疗组79例,总有效率98.6%。对照组43例,总有效率65.2%,两组总有效率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脑梗死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急性脑梗塞 Clinical Analysis of 79 Case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Salviae Miltiorrhizae Liguspyragine Hydrochloride and Glucose Injection Treatment LI Ze-qin,LIU Yun-sheng (Tuanfe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Tuanfeng 438000,Hu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Salviae Miltiorrhizae Liguspyragine Hydrochloride and Glucose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select 2012 January ~ 2013 September 79 cas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中医医院辅助用药管理规定

中医医院关于《辅助用药及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管理规 定》的通知 医院各科室: 为了进一步加强辅助用药的管理,促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防止临床辅助药的过度使用,因病施治,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结合本院实际,特制订我院辅助用药管理规定。 一、管理组织 由医院药事委员会和医务部承担辅助用药的管理工作,其职责如下: 1、制定医院合理用药的目标和要求; 2、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相关知识培训; 3、对临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4、定期公布全院药品的使用情况并通报医师合理用药评价情况;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对科室及个人的处罚决定。 二、辅助用药的定义 辅助用药是一类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品(包括中药和西药),在疾病治疗中可以适当补充人体必需物质,降低主治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力,常用于预防或者治疗肿瘤、肝病、以及心血管等重大疾病疾病的辅助治疗。 三、辅助用药及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1、辅助用药在给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及治疗辅助的同时,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有的药物甚至会发 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药物会对机体功能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因此医师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结合患者病情和化验指标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在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2、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 3、医师在用药中应考虑药物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

高档药,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管理办法 1、我院对辅助用药及中药注射剂实行分类管理,根据药品在疗效、临床适应症是否明确以及药品 价格等因素,将辅助用药及中药注射剂分为Ⅰ、Ⅱ、Ⅲ类。其中:Ⅰ类药品:疗效确切、适应症比较明确,价格相对低廉的品种。Ⅱ类药品:安全有效、价格稍高的品种,应控制在临床的广泛使用。Ⅲ类药品:临床适应症广泛、药品价格昂贵者,应严格控制使用。 2、我院辅助用药及中药注射剂必须由具有处方权资格的医师开具,其中住院医师处方权限为Ⅰ 类药品;主治医师的处方权限为Ⅰ类药品和Ⅱ类药品;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处方权限为的处方权限为Ⅰ类药品、Ⅱ类药品和Ⅲ类药品。 3、医师越权开具药品时,必须有上级医师同意并签字;临床应用疗程超过7天或三种辅助用药,必须进行科内讨论并经科室主任批准,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4、医务部每月随机对科室辅助用药及进行督导,依据药品说明书,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1)无适应症或超出说明书适应症范围用药;(2)存在用药禁忌症;(3)医师越权限使用。(4)联合应用三种辅助用药或疗程超过7天,无主任审批意见。 5、我院现有辅助用药品种及分类目录见附件。 三、奖惩措施 1、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本科室合理用药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本科室合理用药进行管理在日常用药分析及督导检查。 2、对在一年这的督导检查中,未查出不规范用药的科室予以2000元奖金的奖励。 3、对存在不合理使用辅助用药及中药注射剂的科室及个人,分别进行以下处理: (1)对科室的处理:一年内被查出存在一次不合理用药的科室予以院内公示,一年内被查出存在两次不合理用药的科室,扣发科室主任一个月职务津贴;一年内被查出存在三次不合理用药的科室,扣发科室奖金2000元,科室主任两个月职务津贴。

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及其因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方法: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实践经验,从医师、药师、患者多方面因素进行探究分析。结果:只有正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才能顺利解决不合理用药。结论:加强自身学习,杜绝不合理用药的发生,让患者承受最小的用药风险而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现状;探究 1 不合理用药的现状 1.1 选用药物不当:由于部分医生对药物知识的认知不足,在未了解患者与药物适应症的情况下进行用药,导致用药与药物适应症不相符,以至于患者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例如对儿童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会影响其骨骼发育。 1.2 剂量过大:给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过大。例如,静脉滴注林可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时常将1日用量一次给予,不仅会造成血药浓度过高,而且会引起患者神经肌肉阻滞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1.3 疗程过长: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中较常见。确定预防时间不按照卫生部指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例如甲状腺、乳腺等清洁手术,其预防时间多大于2天,违反基本治疗原则。 1.4 用药间隔不恰当:部分医生在使用青霉素滴注为1次/d。由于其半衰期为0.65~0.70h,所以用药3h后9成药物已被消除,血药浓度在24h内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在给药次数和时间上存在着不合理性。 1.5 不合理的药物配伍由于药物的理化性质不同,所以配伍后的药物其稳定性和疗效会受到影响。例如将维生素C 和核黄素配伍,维C还原性较强,核黄素为两性化合物,由于氧化性大于还原性,如若同时服用,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疗效降低。 2 不合理用药的因素。 2.1 医师因素(1)医术及治疗水平不高:医术和治疗水平会直接影响其用药的相关决策,由于医师治疗水平不足,单凭经验,导致诊断错误,忽视患者用药禁忌,引起不合理用药。(2)缺乏药物理论知识:由于医师对药物知识了解不足,仅凭临床用药和药效学方面的知识进行用药,而忽视了药物组成成分、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导致其不合理用药。(3)责任心不强、临床用药监控不力:在开处方或下达医嘱时写错患者的相关信息;未仔细询问患者用药史或未了解患者生理各方面情况,给患者使用禁忌药;对一些在治疗剂量就能使患者中毒的特殊药物,在未检测血(或尿)药浓度的情况下长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波立维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波立维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6-03T15:51:01.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0期供稿作者:傅康梅[导读] 二者合用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电图异常,整个疗程中无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失为治疗心绞痛有效措施,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傅康梅 (新疆石河子市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32000)【摘要】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波立维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75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波立维,用药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含硝酸甘油片数,以及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数。结果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波立维对控制心绞痛发作有效率为72%,心电图改善率为56%,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变。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波立维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 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波立维心绞痛心电图血液流变学【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09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rds men glucose injection combined wave d treatment angina pectori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75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and me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s invalid used glucose injection combined wave vertical dimension, attack frequency of angina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 observation, nitroglycerin piece count, and electrocardiogram, blood rheology indexes. Results and men glucose injection combined wave vertical dimension of control angina pectoris attack effective rate of 72%, electrocardiogram period was 56%, and blood rheology change obviously. Conclusion upon men glucose injection combined wave vertical dimension treatment angina pectoris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 suitable for basic-level hospital. 【Key words】Men and glucose injection wave vertical dimension angina pectoris electrocardiogram blood rheology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7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计劳累型心绞痛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年龄46~75岁,平均63岁,伴有高血压10例,糖尿病8例,均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 1.2方法 75例均经门诊或住院常规治疗无效,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ml,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波立维75mg,每日1次口服,用药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含硝酸甘油的片数,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1.3疗程评定标准同等劳动强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或心电图恢复正常为显效;发作次数减少50%~80%或静态心电图未完全恢复正常。但ST段较原来下移。大于等于1mm恢复到小于等于0.5mm或T波倒置变浅50%以上T波由平坦变位直立为有效;发作次数和/或心电图无变化为无效;发作次数增多和心电图ST段下移大于等于0.5mm,T波倒置加深大于等于50%或直立T波变为平坦、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为加重。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经spss11.0软件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患者用药前后测得数值做自身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心绞痛缓解(临床症状)情况。本组显效12例,有效率42例,总有效率为72%。从表一可以看出口服波立维及静点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d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含服硝酸甘油片数明显减少,经配对t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 2.2心电图疗效本组显效11例,改善31例,总改善率为56%。 2.3血液流变学变化见表一。 表一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x±s) 3 讨论 心绞痛是当前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循环血量减少。在心绞痛病人中,其血粘度和正常人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升高的全血粘度伴随着症状及病情的控制而下降。有研究提出,血液粘度增高是冠心病的诱因,也是其结果,调整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益于冠心病患者治疗。有利于控制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1]。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主要成分丹参素及盐酸川芎嗪等,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实验药理表明:丹参素能够缩小兔的心肌梗死范围并显著延长兔的心肌耐缺血时间[2],丹参素及川芎嗪均具有显著舒张离体猪冠状动脉作用。本组材料表明,参芎葡萄糖注射能够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72%,心肌缺血心电图总改善率为56%,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液黏度及血液切变应力。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抗心绞痛的原理为:一是川芎嗪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主要是使用细胞内CAMP水平增加,通过CAMP等系统介导,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浆ca2+的清除,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二是川芎还具有维持NO/ET平衡,通过CAMP介导而促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作用,从而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三是丹参及川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血小板,促进纤维蛋白降解,从而达到抗血栓形成作用,同时丹参素能提高红细胞表面负电荷,降低全血黏度,改善循环。波立维化学名称硫酸氯吡格雷,为血小板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及继发由ADP介导的糖蛋白复合物活化,因此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必须经生物转化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对血小板ADP 受体的作用是不可逆的,因此暴露于氯吡格雷的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受影响,血小板正常功能的恢复速率同血小板的更新一致,从第一天开始明星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增强并在3-7天达到稳态,一般在治疗5天内血小板聚集和出血时间逐渐回到基线水平。二者合用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电图异常,整个疗程中无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失为治疗心绞痛有效措施,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最新合理用药试题及答案

抗菌素合理用药试题 1、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 A 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B 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C 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 D 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不合理 E 疗程不合理 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A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E 非细菌感染也可以选择抗菌药物 3、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A 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B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C 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D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E以上都不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 特点制订,根据什么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A 病原菌 B 感染部位 C 感染严重程度 D 患者的体温 E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 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A 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C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E 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6、抗菌药物分哪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A 非限制使用 B 限制使用 C 特殊使用 D 随意使用 E 经验使用 四、判断题(10题)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管理要求,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 ) 2、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可局部滴耳。() 3、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中需要追加的情况见于手术时间长(>3小时)或术中失血量大(>1500mL)。() 4、新生儿禁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 5、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要求Ⅱ类切口的停药时间为3至7天。()

不合理用药表现及后果

不合理用药表现及后果 一、临床上不合理用药主要有以下表现: (1)诊断不准确,用药指征不明确; (2)给药剂量不准,用量过大或过小; (3)疗程长短失宜,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 (4)给药途径不适,未选择最佳给药途径(口服、肌注、静脉给药); (5)服用时间不当,不利于药物的药效发挥(如药物的半衰期)(如抗菌素的时间依赖性、浓度依赖性); (6)违反用药禁忌,有悖于明令规定的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及证候禁忌; (7)同类重复使用,因对药物的性能不熟,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同类药重复使用; (8)乱用贵重药品,因盲目自行购用,或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滥用贵重药品。 (9) 经验用药,未进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 (10)未按抗菌谱用药,用药周期。 二、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不合理用药常会导致不良后果,这些后果可以是单方面的,也可是综合性的;可以是轻微的,也可以危及生命。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浪费医药资源:不合理用药会造成医药资源的浪费,这可以是直接的,如重复给药、无病用药、无必要的合并用药等;也可以是间接的,如处置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等会增加医药资源的消耗,且常会被医务人员和患者忽视。 2.延误疾病的治疗:许多不合理用药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如用药错误或给药不足,会延误疾病治疗或导致疾病治疗不彻底,没有痊愈,容易复发,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师治疗的难度;而不适当的合并用药,则又会干扰药物的吸收和排泄,降低治疗效果等。 3.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有药物的因素,如品种混淆;有患者的因素,如过敏性体质、个体差异、特殊人群;选用药物不准确、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用法不适当,均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 4.造成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不合理用药常常会造成医疗事故,或称为药疗事故。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使用说明 【药品名称】 通用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汉语拼音:Shenxiong Putaotang Zhusheye 剂型:注射剂 【成分】盐酸川芎嗪和丹参素。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丹参相当于丹参素20㎎,盐酸川芎嗪100㎎,葡萄糖5.0g,甘油1.0ml。 化学名称:3,4-二羟基苯基乳酸。 【性状】本品为浅黄色至黄色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活血化瘀,通脉养心。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药代动力学】主要成份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静脉滴注后药物在体内吸收完全,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肝、心、肺、脑、胆、脾、小肠和肾脏等器官,其中,以肝、心、肺、脑等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药物浓度最高,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在脑中持久存在。药物消除快,主要经生物转化消除,绝大部分经肾脏从尿液排出,极少许从粪便排出。当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可使体内分布速率及总清除率显著减少,半衰期延长,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强。 【适应症】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心绞痛、心肌梗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衰,心肌炎,高血压等;脑血管疾病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炎、中风后遗症等; 周围血管性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其他:肺心病,肺炎,慢阻肺、肺间质疾病等;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消化系统炎症;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各种血管神经并发症;突发性耳聋、耳鸣;骨折,创伤;偏头痛,增生性瘢痕,疮痈肿胀、带状疱疹、及各种术后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不合理用药的危害及保证合理用药的措施

—102—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1月第1卷第1期 China J Misdiagnosis,January 2001,V ol 1?1 不合理用药的危害及保证合理用药的措施 赵逢平苗运明 山东省滕州市药品检验所277500 中图分类号:R45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6647(2001)01-0102-02 近几十年来,新药的不断涌现,一方面给人们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身体健康、保障人类正常、健康生活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方法,带给人类很大益处;另一方面,也大大地增加了医疗人员(医师、药师)在药物正确使用上的难度。由于药物滥用、误用(如抗生素的滥用、超剂量给药),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情况的普遍存在,导致了大量的药源性疾病,轻则使用药者增加痛苦,重则使人致残,甚至死亡,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费用,造成个人和社会的的经济损失。以患者为中心,保证药品质量,加强合理用药研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应引起社会特别是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更需要不懈的努力来对付它。 1不合理用药的严重性 1.1概况 20世纪磺胺、青霉素等药物的陆续问世,开辟了化学药物治疗的新纪元,人类终于找到了征服传染病、流行病、鼠疫、猩红热、肺炎、肺结核、淋病等的有效武器。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从盲目探索和经验主义办法寻找新药,进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投资、有多学科合作,严格管理地研究开发新药,取得辉煌成就[1]。为人们防治疾病提供了品种多样、数量充足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有效地保障了人们健康长寿,在这半个世纪,各国人均期望寿命从30多岁分别增至60多岁、70多岁、80多岁,反映出药物和药物治疗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1.2国际上不合理用药状况 随着药物和药物治疗的快速发展,不合理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逐渐被人们认识,称之为药源性危害或药害。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新药研究开发达高潮,英美等国生产上市药物达数万种,合并用药和长疗法不断增加,不合理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日益突出,60年代西欧发生的轰动世界的反应停事件,日本发生的氯碘喹事件均受到社会舆论谴责,引起医药界的广泛重视[2]。70年代,WHO指出,全球死亡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便采取多种方法监测,解决不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问题。在美国,80年代仍有10%的入院者是由于药害所致,12%的住院患者是处方用药不合理。 1.3国内不合理用药现象 50年代~70年代,我国药物疗法较简单,药物品种、数量均不多,不合理、不适当用药问题不突出,但也存在四环素牙、链毒素所致聋哑药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药工业的产值、利润、销售额以空前速度增长,国产药、三资企业产药、进口药品种、数量不断增长,医药市场十分繁荣,缺医少药现象在城市已不复存在。1984年,首届全国合理用药学术讨论会上,医学、药学专家一致认为:我国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存在。不合理、不适当用药主要表现为:1用药无适当指征或所用药无功效;o剂量过大或不足,疗程过长或过短,剂型不适当;?多药并用,注射液配伍禁忌发生率高;?功效更好、毒性更小的药物未选用,或功效相同但价格便宜的药物未选用等。近10a国内公开报道的2663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表明:不合理、不适当用药涉及的药物,以抗生素、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为主,普遍存在用药过多,指征过宽的错误。并过多使用静脉滴注这种给药途径。从回顾性药历分析所得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约为住院患者人次的10%~20%,其中5%的患者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死亡[3]。1991年有人报道说,据推算,每年在住院患者中死于药物不良反应人数为19.2万人,是19种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1倍。不合理、不适当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在我国也相当严重和普遍,在我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其中50万人属于严

参附注射液在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参附注射液在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关键词】参附注射液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输液;配伍;稳定性 [摘要]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在6种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分别考察参附注射液与几种常用输液在25 ℃配伍后外观、含量、pH值及紫外光谱的变化。结果:24 h内参附注射液与几种常用输液配伍后外观、pH值及紫外光谱均无显著变化,含量稳定>9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与几种常用输液配伍。 参附注射液是红参、黑附片的提取物主要含人参皂苷、水溶性生物碱,因为其良好的益气固脱、回阳救逆作用,已广泛运用于临床急救。特别是运用于抢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血压不升、四肢厥逆等情况,其疗效确切[1]。临床上以葡萄糖注射液等常用输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方式给药,而参附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鲜见报道。本文将参附注射液与常用的6种输液进行配伍,观察其pH值、外观及含量的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1.1 实验药品

参附注射液(三九企业集团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0619);5%葡萄糖注射液(四川省长江制药厂,批号040924)、10%葡萄糖注射液(德阳华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51021448)、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浙江天瑞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092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三九制药,批号H37020738)、碳酸氢钠注射液(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40827)、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氯化钠注射液(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批号Z45021357);人参皂苷Rb1、乌头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2 实验仪器 UV1601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PHS3C型精密pH 计(上海雷磁仪器厂)、高倍显微镜。 2 实验方法 2.1 外观检查和pH值测定 模拟临床常规用药浓度(每100 ml含1 g),取参附注射液10 ml分别加入到6种常用输液中,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于室温(25 ℃)室光条件下放置,混匀药液,分别在配伍后即刻3 h、6 h、12 h、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