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韦伯“理性官僚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浅析韦伯“理性官僚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浅析韦伯“理性官僚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作者:沙俐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2期

中国的官僚体制历史悠久,是传统中国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历史成就。官僚制的理性化

特征有助于提升行政管理体制的效率,而另一方面其所内在蕴含的集权倾向,以及人浮于事、

机构重叠、权责不清的缺陷大大增加了社会治理的成本。基于韦伯关于官僚制的经典理论分析,需要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推进法治化等措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抑制官僚制的内在缺陷,进

一步推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

一、韦伯的理性官僚制

通过考察古代中国、古罗马、拜占庭帝国等国的前官僚制组织体制,韦伯(Max Weber)结合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官僚制理论。韦伯曾指出:“官僚制是法

理型支配(统治)的最纯粹方式。”目前学界较为认同的观点是:官僚制(bureaucracy),又称科层制,在管理学中它是一个中性词,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命令——

服从等为特征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形态,并非是官僚主义作风的同义语(刘力,2002)。官

僚制不是指一种政府类型,而是指一种行政管理体制,是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依照既定规则

持续运作的行为模式。这种行政管理体制越来越盛行于所有的政治体制,是实现统治目标最合

理的形式(张萍芬,2011)。

韦伯对西欧为何能够产生理性的资本主义形态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认为正是“理性化”成

为了西方历史上经久不衰的“理性主义”的内在动力,并逐渐扩张至经济、政治、法律及日常

生活等各个领域,其结果是推动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而这一“理性化”在政治领域

的表现,即为可预期的行政管理——理性的官僚制。(黄小勇,2002)韦伯认为以农业发展起

来的官僚制是非理性的,近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改变了那个时代的官僚制特性,现代工业造就

了一个高度分工、法制化的社会。因而,韦伯指出,只有建立在现代工业社会基础上的官僚制

才具有现代社会的理性因素,才能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文金福,2009)。

理性官僚制具有以下结构特征:(1)职能分工专门化。韦伯认为,组织根据分工的要求规定每一职位均有特定的权限范围,这样不仅有利于组织成员通过训练掌握专业的技能,更有利

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丁煌,2005)。(2)职责等级明确化。为能够实行大规模的责任制与协作,职位按等级依次排列,任何官员的行为方向都由处于更高一级的官员决定,下级职务接

受上一级职务的管理与监督,组织结构的形态像金字塔型。(3)规章制度规则化。在理性官僚制组织中,组织运行、成员间的活动与关系都受规则限制。这样有助于组织各部门协调一致,

规章的稳定性决定了科层制组织地稳定运行。(4)非人格化原则。韦伯认为,古代中国、古罗马的官僚制是建立在个人情感和好恶等非理性因素之上的,而非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之上,民主政治制度的典型是公、私事之间有明确的区分,并受法律支配。(5)人才任用绩效化。成员凭自己的专业所长、技术能力获得相应的工作和岗位,享受工资报酬。组织按成员的技术资

格授予某个职位,并根据成员的工作成绩与资历条件决定其晋升与加薪与否。(6)行政管理效率化。韦伯发现自秦以来中国就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前官僚组织管理制度,但却缺乏以管理为职

业的精神,获取俸禄成了官僚从政的最大动机,而现代西方的官僚组织区别于从前的最大特征是,出现了专业管理人员和职业的奉献精神(文金福等,2009)。

二、中国传统的官僚制

韦伯认为中国古代官僚制是一种“世袭官僚制”,是“相对非理性”的。王亚南(1981)

曾提到,中国古代的官僚制“不是被运用表达人民意志,图谋人民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

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他指出,

其形态存在延续性、包容性、贯彻性等特性,中国自秦汉以来至现代以前都是专制的、官僚的,是与西方不同的一种特殊政体。

(1)阶级层面。欧洲的专制官僚政治产生于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过程之中,而资产阶级不能在中国获得合法地位,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中国专制官僚政体的社会属性、中国

专制君主及官僚们的社会阶层属性是一大问题。因而,中国的官僚阶层,即士大夫阶层,既无

法代表贵族阶级利益,也无法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成了“自有特殊利益”群体。

(2)思想方面,“最便于专制”的儒术成了专制官僚统治不可或缺的维护。儒术所提倡的天道观、大一统及纲常教义等学说,为国家的掌管者们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使其取得了一种

“先天”存在的依据,继而使平定四方、统一国家成了必须和不得不为之的举措,最终运用一

种由国家到家庭,再到个人的纲常礼教来确立社会上无处不在的政治联系。

(3)经济支持。我国的专职官僚政体是随中国的封建地主经济的产生而出现的,因而我国古代官僚政治的高度发展离不开各朝各代的田制税法,这些田制税法构成了封建社会经济实力

的重要保障。

(4)社会制度。每种经济体制都会有与其适应的社会制度来相互辅佐,而由隋唐开创的科举制,对于官僚政体的强化,极大地弥补了原先官僚政体的不足。既实现了选贤任能,又体现

官僚社会的融通性,故此科举制对于官僚政治的这种补强作用,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后期官僚政

治的必要配合物。

三、中国官僚制现状及其弊端

中国尚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它具有诸多传统及现代因素。与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相适应,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组织通常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式组织。建国后,为建立健全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公有制经济,国家将传统组织以强制性手段进行改造或扬弃,

建立起新型的以管理为职能和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各类社会组织,如各种企事业单位、军队组织、公益性组织及农村中的生产组织等。这些社会组织除了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结合的本质特

征外,在管理方法上也具有类层级制的性质。但由于家族主义的传统已在人们心理上根深蒂固,传统家族式组织对现代组织的强大影响仍然

存在。

正如王亚南所说:“中国的官僚政治,必得在作为其社会基础的封建体制(买办的或官僚

的经济组织,最后仍是依存于封建的剥削关系)清除了,在作为其官与民对立的社会身份关系

洗脱了,从而必得让人民,让一般工农大众,普遍地自觉自动起来,参加并主导着政治革新运

动了,那才是它(官僚政治)真正寿终正寝的时候。”

我国现行的组织管理结构还很不完善,组织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许多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

几方面:

(1)权力过于集中。容易造成个人独断和决策失误,不能充分调动和保护下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组织领导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滥用职权、欺上瞒下、压制民主、打击

报复等问题。另外,走后门、拉关系、大搞不正之风现象仍然严重。(2)机构重叠,权责不清。组织机构臃肿、层次重叠导致了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等现象。因党政干预过多而造

成的权责不清,影响了各类社会组织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3)组织行为缺乏理性,“人格

化”的倾向明显。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着国家经

济生活的主导地位,进而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了浓厚的小农意识和家族观念。社会的经济文化活

动也长期局限在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群体之中。(4)法制化程度较低。当代中国官僚制受传统行政文化影响,两千多年的“人治”思想还没有彻底根除,法制不健全,奖惩缺乏公平

和效率。因而上文提到的腐败问题得以发生。

四、理性官僚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是基于西方文化和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于中国的行政改革来说,借鉴和学习官僚制

的管理经验,甚至在行政体制的设计中引入官僚制的因素也是必要的,但要完全根据韦伯的理

性官僚制度出发,在中国构建官僚制,则是不可取的。我们必须从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国情

出发,同时考虑我国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在吸收、借鉴官僚制的合理性、合法性的基础上,发育、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体制,使我国行政组织尽快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

韦伯的理性官僚制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如下:

(一)强调行政管理的高效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里,官员的腐败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政坛,官员的职业道德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为人民服务的

意识有待加强。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指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

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二)现代行政管理要求摒弃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建立法治型政府。

在韦伯看来,官僚制以非人格化的形式,否定了以往那种以门第、血缘、等级高低来获取

官职和晋升的做法,从而使理性因素在公共领域得以张扬和发展。就中国而言,中国的行政组

织面临着摆脱传统惯性约束的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行政组织更多地带有传统官僚制

的色彩,如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技术化水平比较低,很难实现政府的高效运作;讲门第、拉

关系等传统因素始终困扰着中国的行政组织朝理性的方向迈进;重人治、轻法治,重身份、轻

契约很大程度上占据了理性精神成长的空间;行政管理以“以身份取向”凌驾于“成绩取向”

之上,扼杀了官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等。因此,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所提出的

非人格化管理恰恰是中国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所缺乏的,这些因素对中国的行政管理改革具有

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提升法制精神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典型的特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塑造了中国沉厚的封建文化,重德治、轻法治是中国古代治国的理念。今天,我们正在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它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建立法治型政府形象。十

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韦伯理性官僚制面临的挑战及思考

韦伯理性官僚制面临的挑战及思考 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 是 20 世纪最杰出的德国社会学家,他的学术研究视野非常宽阔,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等多个领域。他提出的官僚制理论具有丰厚的思想内蕴,在公共行政学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理性官僚制: 行政组织的权威理论 现代国家的行政组织,无论是私人组织还是公共组织,都可追溯到韦伯的理性官僚制。官僚制又称科层制,是以授权———分层、集权———统一、命令———服从为特征,以专业化和世俗化的职业官僚为管理主体,以行政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为目标,高度重视组织内部的专业化分工,按照职位和职能对权威资源进行配置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同市场经济、理性的法律以及民主的政治体制相适应的,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组织管理复杂化的需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 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合法权力: 传统权力,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法定权力,由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韦伯认为正 是统治者及其行政管理人员行使权力、被统治者服从、权力转化为权威时,组织秩序才得以维护。历史上能被社会接受的合法统治大致有三种纯粹的类型,即传统型统治、魅力 型统治和合法型统治。传统型统治建立在相信传统的神圣性和由传统授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的合法性之上的; 而魅力型统治是建立在非凡的献身于一个人以及由他创立的制度的神 圣性或者英雄气概之上; 合法型统治则服从于非人格化的制度和由它所确定的上级领导, 相信统治者是合法受命而为。 在官僚制理论体系中,“合法性”和“合理性”是权威基础和组织理论的核心,一切关于 韦伯官僚制的研究都需要从这两个基本概念出发,才能把握其真谛。所谓合法性就是促使人们服从某种命令的动机,韦伯是现代合法性理论的奠基者,他认为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权威或统治都必须以某种合法性为基础。合理性概念则是官僚制理论的一个学理预设,在该理论中,韦伯是预先确立合理性概念,再去设计其理性官僚制模型的。他认为,传统型统治和魅力型统治属于非理性的统治,都不宜作为现代官僚行政管理组织的基础,而合法型统治属于理性的统治,可以作为现代官僚行政管理组织的基础。韦伯这些思想受当时社会文化和形势的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为构建中国公共管理体系提供一定的思想借鉴。 二、理性官僚制面临的挑战

浅析韦伯“理性官僚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浅析韦伯“理性官僚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作者:沙俐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2期 中国的官僚体制历史悠久,是传统中国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历史成就。官僚制的理性化 特征有助于提升行政管理体制的效率,而另一方面其所内在蕴含的集权倾向,以及人浮于事、 机构重叠、权责不清的缺陷大大增加了社会治理的成本。基于韦伯关于官僚制的经典理论分析,需要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推进法治化等措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抑制官僚制的内在缺陷,进 一步推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 一、韦伯的理性官僚制 通过考察古代中国、古罗马、拜占庭帝国等国的前官僚制组织体制,韦伯(Max Weber)结合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官僚制理论。韦伯曾指出:“官僚制是法 理型支配(统治)的最纯粹方式。”目前学界较为认同的观点是:官僚制(bureaucracy),又称科层制,在管理学中它是一个中性词,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命令—— 服从等为特征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形态,并非是官僚主义作风的同义语(刘力,2002)。官 僚制不是指一种政府类型,而是指一种行政管理体制,是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依照既定规则 持续运作的行为模式。这种行政管理体制越来越盛行于所有的政治体制,是实现统治目标最合 理的形式(张萍芬,2011)。 韦伯对西欧为何能够产生理性的资本主义形态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认为正是“理性化”成 为了西方历史上经久不衰的“理性主义”的内在动力,并逐渐扩张至经济、政治、法律及日常 生活等各个领域,其结果是推动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而这一“理性化”在政治领域 的表现,即为可预期的行政管理——理性的官僚制。(黄小勇,2002)韦伯认为以农业发展起 来的官僚制是非理性的,近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改变了那个时代的官僚制特性,现代工业造就 了一个高度分工、法制化的社会。因而,韦伯指出,只有建立在现代工业社会基础上的官僚制 才具有现代社会的理性因素,才能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文金福,2009)。 理性官僚制具有以下结构特征:(1)职能分工专门化。韦伯认为,组织根据分工的要求规定每一职位均有特定的权限范围,这样不仅有利于组织成员通过训练掌握专业的技能,更有利 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丁煌,2005)。(2)职责等级明确化。为能够实行大规模的责任制与协作,职位按等级依次排列,任何官员的行为方向都由处于更高一级的官员决定,下级职务接 受上一级职务的管理与监督,组织结构的形态像金字塔型。(3)规章制度规则化。在理性官僚制组织中,组织运行、成员间的活动与关系都受规则限制。这样有助于组织各部门协调一致, 规章的稳定性决定了科层制组织地稳定运行。(4)非人格化原则。韦伯认为,古代中国、古罗马的官僚制是建立在个人情感和好恶等非理性因素之上的,而非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之上,民主政治制度的典型是公、私事之间有明确的区分,并受法律支配。(5)人才任用绩效化。成员凭自己的专业所长、技术能力获得相应的工作和岗位,享受工资报酬。组织按成员的技术资 格授予某个职位,并根据成员的工作成绩与资历条件决定其晋升与加薪与否。(6)行政管理效率化。韦伯发现自秦以来中国就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前官僚组织管理制度,但却缺乏以管理为职 业的精神,获取俸禄成了官僚从政的最大动机,而现代西方的官僚组织区别于从前的最大特征是,出现了专业管理人员和职业的奉献精神(文金福等,2009)。 二、中国传统的官僚制

试评韦伯组织在现代管理中的意义

试评韦伯组织理论在今天管理实践中的意义 1.韦伯组织体系的特征: 官僚制作为一种行政管理体制,韦伯认为官僚制是一种社会形态,而且必不可少;其在现代社会中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作为一种理想状态中的组织形式,官僚制也有着很多特征。简言之,无非就是层级制、连续性、非人格化、法理化和专业化等。 明确的分工 形成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 人员的任用 职业管理人员 正式的规则和纪律 非人格化 2.对现代管理实践的意义: 从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势来看,任何性质的社会均存在着一种来足以调整自身结构来不断适应发展需要的潜在的动力。官僚制理论的内在价值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绝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属,其对社会主义的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官僚制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协调统一与专业化、知识化管理,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如:滋生官僚主义,行政效率低下;组织僵化以致缺乏创造性,同时也导致了应变能力和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较差;缺乏竞争机制以及信息沟通受阻等。 韦伯官僚制中根据实际成绩选拔官员,根据职责择优培训,通过档案信息进行控制。现今地方政府官员职责权限过大,其管理的很多事务均超出了本职工作,从而导致管理的低效率,增加更多的任务,招致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出现这种情况重要的原因还是缺乏合理的分工。 韦伯所说的官僚制的一个特征就是实行层级制,即组织内部权力自上而下进行分配,下级机关处于上级监督和控制之下。这显然是我们所不提倡的。其忽视了下级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过分的集中权利和强化等级管理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所以要减少行政层级,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构建服务性政府。 在中国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政府存在巨大的外部收益或成本、不可分割性收益等系列问题。无疑官僚制理论对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而言还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从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产生到现在拥有充足的生命力,其理论仍然被一些专家学者探讨和研究,其所蕴含的组织理论博大精深,远远超出了行政学研究的实际眼界,西方国家的一些改革遵循的仍然是韦伯官僚制理性的原则。 我们应结合中国国情,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提倡韦伯所倡导的“理性精神”以及法制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提倡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建设服务性政府。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公共管理运动”对理性官僚制弊端的批判。尽管其存

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中国行政改革中的适用性分析

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中国行政改革中的适用性分 析 摘要:官僚制因为适应了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传统公共行政的 支柱范式之一。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起,西方各国的官僚制逐渐出现种 种的现实困境,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席卷西方世界。官僚制和 新公共管理理论谁更适用于中国的行政改革呢?笔者认为目前中国仍然存 在着发展和完善官僚制的土壤,但是新公共管理的运行环境发育并不成熟,因此,官僚制更适用于当前的中国行政改革,但新公共管理理论也给我们 提供了许多启示。目前我国行政改革的路径选择是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 弥补和完善官僚制。 关键词:官僚制;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性;行政改革背景;弥补与 完善 一、官僚制的产生与理性特征 官僚制(英文为Bureaucracy)主要由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设计,是传统公共行政的支柱范式之一,是一种以授权——分层、集权—— 统一、指挥——服从为特征的组织结构形态和管理模式。这一模式主要产 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西方世界正处于从旧的、以家族为基础 的企业制度向大规模的资本主义企业制过渡的转折点,其工业化过程相当 迅速,但发展受到了封建制的严重束缚,各类大型组织的快速增长要求管 理的合理化,迫切需要一种稳定、严密、有效、精确的管理体系,因此, 官僚制应运而生。 基于对工业化时代特征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所作的概括和总结, 韦伯设计的理想型官僚制突出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层级制。 行政组织按权力自上而下排列成严格的等级层次结构体系,行政权力根据

工作需要自上而下逐级分解,上下级之间的职权关系严格按等级划定;二 是制度化。组织形成一套严格的成文的规章制度体系,行政人员必须在制 度章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按法规有序地行使职权;三是非人格化。行政人 员以严格排除私人感情的精神去处理公务,“不看人办事”,而是用理性 的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四是合理分工和专业化。行政组织进行明确分工,组织内部的岗位根据组织本身的需要由相应的专业人才来承担,并靠 专业知识进行组织管理,为此,官僚组织必须提供系统全面的专业培训, 促使行政人员改进办事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最终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官僚制为现代组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成为自工 业社会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组织模式。官僚制之所以成为迄今为止最有效的 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是因为它迎合了工业化大生产和行政管理复杂化的 现实需要。 因此,官僚制的产生和发展要以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为基础,只 要官僚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没有消失,官僚制仍然是一种占主流地位的管 理模式,仍然会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二、官僚制的困境与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官僚制的修正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逐步由工业社会迈向后工业社会, 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等给社会各个层面带来巨大冲击,政府与企业之间相 互渗透,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大量出现,全球一体化浪潮滚滚而来。与此 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不断改变,利益需求多元化,工作价值 观方面开始摈弃机械、僵化的程序性工作,追求更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工作。随着官僚制外部环境的改变,官僚制行政模式陷入困境:(1)强调层 级制使行政组织等级森严,大量资源和决策集中到高层,使基层组织虚弱,降低了基层组织服务的灵活性、适应性、创造性。另一方面,科层制官僚

韦伯的理性化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韦伯的理性化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摘要:马克斯·韦伯通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对当时和后世影 响巨大的“理性化”的现代性的命题。在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分析中,韦伯从各个角度对资本主义的理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理性化是理解韦伯社会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韦伯的现代性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分析现代性理论来说,有着经典价值和启示意义,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理性化;现代性;意义 在社会学百年的发展历史上,不同的学者对韦伯的理性化思想进行了阐述,但他们主要把韦伯的理性化思想表述为社会理性化不断扩大、不断分化的过程。不仅被用于对西方现代性的解释,而且也被应用于对中国现代性的解释。 一、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性学说 德国伟大的社会理论家,马克斯·韦伯是社会学思想史上的一朵奇葩,与马克思、迪尔凯姆并列为社会理论的三大传统之一。韦伯主要从文化层面考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论述了为什么在当时资本主义只出现在西方,而没有出现在中国或印度等其他非西方国家。他通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所发生的特殊辩证关系的研究和对世界几大文明体系的分析,提出了现代性问题中的“理性化”概念。这样一来,韦伯就把“现代性”问题转化成了理性的问题,现代性批判在他那里则变成了理性批判。韦伯的理性化思想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的理性化导致社会理性化因素不断的增长,引起社会的不断分化;另一方面理性主义日益增长的社会各领域、各理性行为者、甚至是理性化的国家相互之间不断的互动、交融与整合,从而促进整个系统、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世界的更加合理性。本文试图对韦伯的理性化思想进行简单的梳理,并阐述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二、“理性化”的现代性的多意重义 韦伯的“理性化”的现代性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是宽广和深远的,而且,他的学说与思想并未因时代变迁而有所褪色.相反地,在此时此刻,韦伯于上世纪初提出的许多问题仍然有着莫大的“现实性”,他的以理性的态度思考社会发展的现代性思想吸引着我们不断地加以设释,他的针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社会哲学观,认为经济不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相反经济活动的形式取决于首先是宗教伦理因素的观点,引起了诸多研究学者对韦伯的经久不衰的论争。 (一)理论层次上的意义 韦伯的著作没有自己特定的风格.从他的语言形式、文字使用和作品篇幅上,可以看出他的文章全凭自己的兴趣和主题为转移。韦伯既没有像马克思那样创立一个学派,没有在政治和学术上创造出一个主义,也没有设想出一种明确的意识形态。在关注人的“理性”时,韦伯对近代西方为什么能发展出“理性的”经济组织、法律政治制度、科技知识等现象有相当完备的解释。他的“理性化”概念,概括了西方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并从“世界史”角度来比较和分析人类文明中曾经产生过的不同“理性主义”类型。他注意到了社会发展的时间性和一致性,从现代经济的理性化、现代文化的理性化、现代官僚制管理的理性化和现代个人伦理的理性化上,反应了社会和人的“理性化”。在关注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上,韦伯并没有像启蒙时代的思想家那样,一昧乐观地歌颂“进步”。韦伯指出了当时的危机现象,现代性科技的高度发展并不能解决意义瓦解与人类渴望自由的根本问题,甚至反而加深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浅谈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

浅谈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 [摘要]“官僚制”这一概念有两重含义。韦伯在历史考察中所使用的是广义的 官僚制概念,所以,在这个概念中包含着中国和西方古代的官僚制形式,而当前 学术界经常使用的官僚制概念是一种狭义的官僚制概念,是特指与近代社会一道 成长起来的现代官僚制,即现代形式的官僚体系。现代官僚体系作为一种理论范 式而定型则是马克斯韦伯的功劳,正是他从理论上对这种组织形式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了这类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原则,所以人们往往把韦伯看作官僚制组织的设 计者。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官僚制;合理性 一、关于韦伯 马克斯.韦伯作为“组织理论之父”,在行政学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 最大的贡献当属提出了官僚制组织理论,它被称为是公共行政组织史上最重要的 理论之一。而韦伯除了是行政学家和政治学家,他还是社会学家,因此他的研究 中不仅有政治学思想,同时融合了社会学理论,他的理论也是被称为“政治社会学” 思想。 现代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作为西方管理制研究理论基石的《论官僚制》一文 的作者,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亦是古典管理理论的先驱之一。他认为, 尽管社会组织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质,但是权威和控制是各类 社会组织都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他指出,任何一种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威 作为基础的,权威能消除混乱,带来秩序,没有权威的组织是无法实现组织目标的。权力是无视人们的反对,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 命令时出于自愿:魅力型权威,使人敬仰;传统型权威,使人服从;而法理性权威,则带来理性思考。与之相对应的是“神秘化组织”、“传统的组织”、和“合理化一合法化组织”,其中每一种组织形态都意味着其独特的管理机构或管 理体制。而在韦伯看来,只有这种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才是“理想 的官僚制”,这也是他备加推崇的组织形式。 二、韦伯眼中的官僚制 官僚制也被称为是行政制或科层制。韦伯认为的官僚制与我们一般意义上认 为的受到人们反对的官僚主义的,低效率的组织是两回事,他指的是组织结构中 的某些特点,并且这种制度应该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具有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等特征。 社会可以说是在人类的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那么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 互相联系,集合,从而形成组织。所以在韦伯看来,“人类社会实际上是组织的

【推荐】读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官僚制有感

读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官僚制有 感 基于韦伯官僚制理论评析“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 ——读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官僚制有感 摘要: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理性官僚制模式理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一书中的第十一章有关于官僚制理论的章节,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前“互联网+政府服务”的困境和成都市武侯区“互联网+政府服务”建设的经验,为推进“互联网+政府服务”的运行和建设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官僚制,理性官僚制,互联网+政务服务 一、概括 韦伯所描述的官僚组织结构形式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根据韦伯对组织权力结构类型的定义,组织权力可以分为传统型权力、法理型权力和魅力型权力。理想的官僚组织结构是以法理型权力为基础的。马克思·韦伯认为,官僚制是一种具有集权统一、命令服从等特点的组织形式,是现代社会法治的行政组织体系。 1、现代官僚制的特征 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韦伯所提出的现代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规则决定官员管辖权限。组织中存在着由法律或行政规章决定管辖权限的原则,每个组织成员的工作范围都被这种方式明确划分好,按照各自的专业化进行明确分工。(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根据职务等级原则

和申诉渠道原则建立了公认的上级监督下级的上下级体系。(3)企业管理建立在正式文件的基础上。现代公务员岗位管理必须以规范的法律文件或相应的行政文件的形式表达信息的确定性内容,并以此来区分公私活动,使之成为公务员身份的视觉符号。(4)专业的人员岗位管理制度。根据人员的专业能力来选拔人才,并且根据每个人能力的具体情况来设置他们应该工作的岗位,专职专人,通常也都是以某个专业化领域的培训为前提,培训出适合这项工作的官员。(5)任命工作的基础是官员工作能力的充分发挥。官员一经正式任命,无论其在政府部门的工作是否受到规范,都必须付出其全部工作能力(6)机构管理遵循普遍规则。规则在大体上是稳定的,并且可以学会的,有关这个规则的知识是官员们拥有的特殊技术专长。 2、官僚制发展前提及长存原因 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如果没有货币经济,官僚制结构很可能无法避免实质性的内在变化,所以货币经济的发展对于官僚制能够长久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稳定的税收制度才是官僚制能够存在并且长期发展的先决条件。在以实物形式分配固定收入的时代,官员在经济上的地位与企业纳税人相似。这意味着将买卖官职作为组织和个人的收入来源,这种组织被称为俸禄制官职组织。但这种以实物形式为官员提供资金的服务和用益权转移,往往导致官僚主义的废除。只有一个完全发达的货币经济体系才能为这样一个税收体系提供可靠的基础,货币经济越高度发达,国家行政机构就会越官僚。 官僚化的基础始终在于行政任务能够在质和量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韦伯官僚制的理论局限及启示

韦伯官僚制的理论局限及启示 韦伯管理理论(weber’s management theory)又称行政组织理论、“科层组织论”、官僚模式理论。指通过公职或职位来管理,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的一种管理 理论。 1、明确分工 对每个职工上的非政府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存有明晰的规定,并做为正式宣布职责并 使之合法化。 2、权利体系 官员们按职务的级别和权力等级展开精心安排,构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等级严格的指挥 系统,每个职务均存有明晰的职权范围。 3、规范录用 人员的提拔全然根据职务建议,通过正式宣布的考核和教育、训练去同时实现。每个 职位上的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同时,无法随意撤职。 4、管理职业化 管理人员存有紧固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晋升制度,就是一种职业管理人员,而不是非 政府的所有者。 5、公私有别 管理人员在非政府中的职务活动应与私人事务区别上开,公私事务之间理应明晰的界限。管理人员没非政府财产的所有权,并且无法滥用职权。 6、遵守规则和纪律 非政府中包含管理人员在内的所有成员必须严格遵守非政府的规则和纪律,以保证统 一性。 韦伯的理论受到了挑战。官僚制与官僚制理论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官僚 制作为实践中的一种国家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的方式有着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只不过长 期以来人们并没有对这种制度作出定义,正是在马克斯。 韦伯为这种制度并作了命名并明确提出了官僚新制的“合理性”建议之后,人们才已 经开始高度关注这一统治者和管理制度的基本形式和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明确 提出官僚制建设和改良的方案。而至了20世纪70年代末,当一切关于官僚制建设和改良 的方案都宣告失利之后,便发生了“挥别官僚制”的猛烈呼声。

应用文-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r\n 【摘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传统行政历史的国家而言,仅仅靠传统的思维定式、 方式来控制或减少政府管理的不科学性来降低行政成本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只有借鉴国外新行政管理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构建具有国际行政管理先进水平的约束机制,才能促进我国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分析了西方的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方行政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启示自1887年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威尔逊在《 学季刊》上 《行政学研究》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应该把行政管理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研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00多年来,西方的行政管理理论不断 创新,有力地促进了西方 的发展和科学进步。研究西方行政理论变革,笔者认为,对我国进一步搞好改革和提升管理水平有借鉴意义。 一、西方行政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 1.传统公共行政理论阐释 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威尔逊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当时政党分肥制和日益扩大的行

政机构运作效率低下问题。而此时企业 由于运用科学管理,重视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壮大,自然成为行政组织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作为他所提倡的新型公共行政研究的一部分,威尔逊提出,应该用行政管理的稳定原则——企业式原则——来指导公共机构的运作。威尔逊认为,为了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应该以私有经济企业的行政管理为榜样。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也是对工业革命前期的反映,韦伯认为官僚组织好像是一架精心设计的机器,旨在执行某些功能,而机器上的每一个部件都为机器发挥最大的功能起着它们各自的作用。 2.新公共行政理论阐释 新公共行政理论来源于针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存在问题的探讨。1968年在塞拉丘斯大学米诺布鲁克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其目的是让公共行政领域中最有前途的年轻学者走到一起来讨论他们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因此隐含了一种意味,即讨论他们的研究会与该领域成名学者的方法有何不同,后来他们提交的 和评论被结集出版,命名为《走向新公共行政》。它高举社会公平的大旗,关注意义和价值,着重建立规范理论,以期促使未来的人类社会放射出一线曙光。新公共行政认为,公共行政的合法性是建立在满足受益者的需求和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公共行政要关注公共利益的实现,更要关注少数族群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公共行政要关注和致力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新公共管理理论阐释 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国际性思潮,它于20世纪后期发端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迅速扩展到其他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新公共管理有各种不同的称谓,如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学、管理主义、企业化政府、重塑政府等。20世纪后期全球化、信息化与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和政府面临的

官僚制在中国现状与发展论文

官僚制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摘要:韦伯理性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想的组织模型,其应用对资本主义的兴起与繁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伴随着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的转向,现实中的官僚制呈现出许多的不足与缺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与得摒弃官僚制的呼声的高 涨使韦伯理性官僚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理性官僚制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因此,理性官僚制应成为现代中国行政组织转型的目标导向。 关键词:官僚制官僚主义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体制改革,其价值取向和理性官僚制是一致的。但比照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特点,相对于西方的官僚制而言,仍明显存在着许多差距。19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了理性官僚制组织理论。“官僚制”本意是指实施管理的社会行政机构。管理学中“官僚制”的概念范畴得到扩大,它是一种合理的统治形式,理性是这种统治的基本价值取向。韦伯所主张的理性官僚制主要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各组织,尤其是为其行政组织、政党组织与企业组织的有效运转服务。 一、理性官僚制的内涵 理性官僚制即科层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官僚制为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官僚制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职能分工专门化。必须从事的正常活动以正式规定的形式进行责任划分落实,具有清楚的职责范围。明确每人的权力与责任,并把这些权力与责任作为正式职责而使之合法化。成员按分工专精于自己的岗位职责的工作。 第二,职责等级明确化。为能够实行大规模的责任制与协作,职位按等级依次排列,任何官员的行为方向都由处于更高一级的官员决定,下级职务接受上一级职务管理与监督。 第三,成员非人格化。成员不得滥用大权,应本着严肃与谨慎的非人格化精神,不参杂个人好恶褒贬,成员办事不影响组织的理性决策;公事与私事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个人服从对象不是拥有特定职务的个人,而是其特定的职务;组织成员都按严格的法令与规章对待工作和业务交往,确保组织目标的实施。 二、中国官僚制不足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一)中国官僚制不足的表现 1、中国官僚制缺乏法律法规的基本支撑。 至今为止,我国没有统一的行政组织法和编制法,也缺乏各个部门的行政组织法和编制法,更没有推进改革的相关法律,已有的个别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也因缺乏详细明确的责任条款而难以有效 实施。 2、中国官僚制缺乏韦伯所言的必要理性精神,是一种“人格化”的管理制度。 由于传统的官僚制组织缺乏必要的规则和程序,组织官员们为

理性官僚制论文:借鉴与超越官僚制

理性官僚制论文:借鉴与超越官僚制 摘要中国这艘航行在发展大潮中的巨轮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之际,这就对身为掌舵者的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权力结构更加合理、政府执政形式更加高效、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等等。然而政府却面临着传统官僚制的影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双重压力,所以行政改革势在必行。由于国情的不同,中国的行政改革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扬弃中国传统官僚制中的消极因素,吸取精华;另一方面吸收理性官僚制的积极因素,结合中国国情实现对理性官僚制的超越。这是中国行政改革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理性官僚制传统官僚制行政改革 20世纪70年代,西方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危机的爆发也严重影响了公共行政的发展,大部分国家都不同程度的面对着行政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财政赤字等行政问题。因此,行政改革的呼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几乎所有的现代化国家都在行政改革的大潮中跃跃欲试。众所周知,西方国家在20世纪以官僚制体制为基础开展的公共行政活动曾经给这些国家的行政发展带来了巨大成功。但是,理性官僚制的行政体制也并非完美无瑕,也同样存在诸多缺点,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行政改革的进程中吸取官僚制发展中的积

极因素,在吸收这些积极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实现改革上的创新。 一、理性官僚制的内涵 “官僚制”一词来源于法国,最初的字面意思是“官员的统治”。在19世纪,“官僚制”一词充满了贬义色彩,各国学者纷纷用这个术语指责官员的效率低下、目光短浅和飞扬跋扈的态度,而真正的在学术的方向上系统全面的研究“官僚制”一词,并把它看作一种组织形式和体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韦伯所说的官僚制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在理性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府行政体系应当体现出以下几项原则:第一,固定的官员管辖权;第二,机构等级制度和多层权力机构原则;第三,机构的管理建立在书面文件的基础之上;第四,专业化的机构官员;第五,对各级官员保证终身雇佣的关系,领取固定薪金和养老保障金,官员的人身地位得到社会的尊重。可以看出,官僚制体制是一种职责明确、制度严格、层次分明、官员称职的行政管理体系,在这种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府机关能够取得最高效率。 二、我国行政改革面临的环境和挑战 卢梭曾经说过:“如同没有任何一件衣服适合所有人的身体一样,也没有任何一种固定的制度适合所有国家”。同

官僚制理论及其批判

官僚制理论及其批判 官僚制理论及其批判 【摘要】研究行政管理体制,官僚制是不可不研究的,自从官僚制产生的那一天起,学术界和管理界对他就褒贬不一,本文试图通过对官僚制理论的开展做出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通过分析得出对中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官僚制中国政府治理 在西方的行政管理开展史上,官僚制是行政管理理论开展史的里程碑,他表达了超越以前一切文明的重要技术进步。甚至可以这样说,研究公共行政学,对官僚制的研究是不可逾越的。对于官僚制,人们非常青睐他的理论架构,然而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作者试图通过对管理体制理论的开展及其演变做出梳理,并且对理论的开展做出分析,通过对官僚体制的分析得出对中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一、官僚制的定义及其演变开展 官僚制的内容及其丰富,官僚制又称“科层制〞,它是一种理性化的管理组织结构,它的根本职能是执行决策者的经任命产生的官员所组成的大型组织。它必须遵循一套特定的规那么与程序,有明确的权威登记,权责自上而下传递。 早在18世纪,西方学者就开始研究官僚制了,关于“官僚制〞这一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在法国哲学家格里姆的一封信中。到19世纪,官僚制被认为是一种政府的形式,这种征服形式的权力掌握在各个层级的官员手中。到19世纪后期美国学者威尔逊发表?行政研究?,他提出了“行政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政府应该做什么工作,政府应该怎么样用尽可能少的本钱去完成这些工作〞。他又进一步的提出了政治二分法的原那么,后来古德诺又将这一原那么发扬光大。到20世纪,马克斯.韦伯提出“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他的理论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理性化〞的根底之上的,他认为任何的一种组织都是是建立在一种权力之上,如果这个组织没有某种权力作为根底,那么他就不能正常的运行。韦伯认为理性——合法的权威才是理想组织形式的根底。韦伯的官僚制是以法理的权威为根底的,采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其成员的行为,是为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方法,是时代的进步,解决了传统社会组织管理的缺陷,以标准化的结构和秩序化的流程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建立秩序。自从韦伯提出理想官僚制以后,相关研究浩瀚如烟海,官僚制在他所产生的那个年代产生了很积极的作用,韦伯所提出的官僚制,以其精巧合理的层级结构、平等固定的法治精神、专业化分工,抛弃了经验管理过程中的人治因素,纠正了当初政府任人唯亲,下级对上级的依附作用,对官员决策的任意性和不可预测性等弊端给予纠正,倡导官员职业化,克服了当初党政别离对政府行政的影响,提高了政府的效率。官僚制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对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开展。然而在学术开展史上,对官僚制的研究却“鲜有正面形象〞,因为“官僚制〞的优越性是在其“理性〞的前提下实现的,然而现实并不以我们的假设所运行,“理性化的官僚组织理论〞自从提出的那一刻起就像所有理论一样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和批判。 二、对官僚制理论的批判 官僚制是以理性为根底的,祛除了人性因素。把人认为是一个个机械化的零件,这样必然

浅析韦伯官僚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韦伯官僚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班级: 姓名: 学号:

浅析韦伯官僚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官僚制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韦伯从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官僚制的内涵及其特征构建了官僚制,官僚制从诞生以来不断地遭到各种批评与指责,但是韦伯所开创的理性与科学的研究范式在目前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中国面对当前“官僚制”发展不足的现状,要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吸收官僚制的合理因素,并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官僚”体系。 关键词:韦伯;官僚制;理性;评价;现实意义 一、韦伯“官僚制”理论产生的背景 韦伯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官僚制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公共管理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题目中的官僚制,是韦伯意义上的现代理性官僚制,即以法理型权威为基础,以专业化官僚为管理主体,以层级制为组织形式,以理性制度为运作规则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僚制作为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模式,它的诞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社会政治背景 现代官僚制源起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19 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扫除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重重障碍。普鲁士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全面瓦解了容克的经济基础———封建庄园。为此普鲁士王朝把重要的军官职位和政府官位赐给容克作为补偿。统一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但是受到德国容克政权束缚,德国处在以旧的、家族为基础的企业制度向资本主义企业制度过渡的阶段。随着社会发展,行政管理事务变得复杂繁多,工业社会意欲突破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的传统的习俗、伦理及道德的束缚,而追求稳定的和有法律保障的制度形式成为资产阶级的普遍利益要求,行政管理日益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韦伯理性官僚制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得到产生和发展的。 (二)社会经济背景 近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促进了官僚制的产生与发展,官僚制作为一种稳定的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它极大地迎合并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机械化大生产的需要。德国在20 世纪初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结构受到工业制度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而文化价值体系和政治结构却仍然处于传统的封建价值观的控制 之下。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之后,随着各种组织

浅析理性官僚制度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浅析理性官僚制度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作者:李娅琳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9期 【摘要】马克思·韦伯的理性官僚制是现代行政官僚制的发展的初始 基本组织形态,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我们也应 认识到该理论存在着弊端,也受到了很多批判,本文通过分析该理论 的起源、内在特征及优缺点,提出我国现代化行政体制改革该如何将官僚制理论强化和改造,使之为新时代行政体制完善发展服务。 【关键词】官僚;理性;非人格化;批判 一、官僚、官僚制及理性官僚制理论 “官僚”一词,在中国古代历史里被认为是在衙门里专门从事行政工作的官吏人员,同时很让人容易联想到官僚作风、官僚主义等,颇具贬义性质,但是在英文释义里则没有这层贬义,更多的是一个中性词汇。 “官僚制”这一术语则起源于18世纪中期的法国,也被称为行政集权制,是一种以效率为中心的政府组织体系,工业革命后社会化大生产对行政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官僚制的产生则是很好地促进了政府管理由人治向法治,由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被视为行政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现代化管理体制。 “理性官僚制理论”则是由“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思·韦伯所提出,他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三类合法权利:一是传统权力,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二是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三是法定权力,由法律规定的权力。其中法定权利正是理想行政机构的组织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韦伯设计出了具有明确的分工、清晰的等级关系和详尽的规章制度,以精确、迅速、明确统一、严格地服从、节约时间、效率提升为目标,有训练有素的馆员组成政府管理机构的每个要素,就如同一台精致的机器一样,整个政府组织机构的运作就跟工业生产的机械化一样,以一种不掺杂个人情感,纯粹理性地追求效率提升。 二、理性官僚制的特征 (一)科层化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探析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探析 一、本文概述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作为社会学领域的杰出学者,他的“官僚制”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深入探析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揭示其内涵、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影响。文章将首先概述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官僚制的定义、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随后,本文将分析官僚制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探讨如何克服其固有的问题,以实现更为高效、公正的社会治理。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韦伯官僚制理论在不同国家、地区及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官僚制理论。通过对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二、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概述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他的官僚制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韦伯在他的著作《经济与社会》中,对官僚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组织形式,是现代社会中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权力运作方式。

在韦伯看来,官僚制是一种高度理性化、法制化和非人格化的组织形式。其核心特征包括:等级制原则,即组织内部按照权力和职责的层级关系进行划分,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法制化原则,即组织的运作和决策都基于明确的法规和规章制度,而非个人的主观意愿;非人格化原则,即组织中的成员在处理事务时,应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个人情感和偏好的影响。 韦伯认为,官僚制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具有诸多优点。它能够有效地解决大规模社会组织和复杂社会管理中的协调问题,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官僚制通过明确的权力和职责划分,能够有效地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官僚制通过法制化和非人格化的运作方式,能够减少个人情感和偏好对组织决策的影响,提高决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然而,韦伯也指出了官僚制的局限性和潜在问题。他认为,官僚制过于强调规则和程序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组织的僵化和缺乏灵活性。官僚制中的等级制原则可能会导致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权力的滥用,而非人格化原则则可能会忽视人的情感和需求,导致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抑制。 尽管如此,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仍然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分析现代社会组织形式的理论工具,

理性官僚制非人格化特征的反思

理性官僚制非人格化特征的反思 高鑫 摘要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所具有的非人格化特征一直饱受争议,本文通过对于非人格化的管理应用于行政组织中的设想与推论,进行对于这一特征的反思,以探求官僚制的非人格化特征可以对于行政组织产生的积极影响,及其也可能对于行政组织发生的负面作用,从而得出我国在行政组织改革时对于非人格化所应该采取的运用方式。 关键词官僚制非人格化行政组织 一、问题的引出 在韦伯的理性官僚制制当中,非人格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为官僚制理论招致众多批判的原因之一。“理性官僚制的非人格化特征主要表达为在实行官僚制的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规、条例与正式文件等来规范人的行为的”①。“公事与私事之间有一条极为明确的界限,公务活动与私人生活的关系范围是截然分开的,不得掺杂个人的情感、偏好等非理性的因素;在组织成员之间的公务关系中存在的只是对事的关系而非对人的关系,人们在处理公务时应只考虑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而不应考虑任何私情关系”②。 “而行政组织作为典型实行官僚制的组织,其在形象上是作为社会与公众利益的代表者,力求实现国家对广泛的社会生活的有效领导与管理”③,因而对于行政组织的人员来说,公共利益

与私人利益的对比更加明显,理性官僚制的非人格化特征所将带来的影响也在行政组织中更为凸显。 在行政组织推行具有非人格化特征的管理,一方面由于行政组织本身的使命是要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即通常所说的公众利益;另一方面非人格化的管理会要求行政组织的人员在工作时排除私人情感的影响,因而其工作导向将能够更加贴近公众利益,给行政组织的运行带来一定意义。而同时理性官僚制的非人格化特征也是官僚制理论遭到许多批判的原因之一,因为其将工作中的人完全需要排除私人情感的作法,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不具备可行性之外,更多的理论上的批判则集中在非人格化与人性的对立,这种对立也可能给行政组织运行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理性官僚制非人格化特征的意义 理性官僚制的非人格化特征是与官僚制理论其他特征诸如层级节制、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等相互作用的,所以其为行政组织带来的意义也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即非人格化特征集中表达在实行官僚制的行政组织运行时的清廉程度、工作效率与公众信任三个方面。 (一)非人格化的管理利于保证行政组织的清廉程度 行政组织的清廉往往表达在行政组织人员在处理公共事务时,不考虑除规章、条例以及法规所涉及正当办事程序以外的其他因素,在反腐倡廉的当今,这些因素当中概括说来主要就是包括行政组织人员的私人交际关系以及私下与公共事务的利益方

官僚制

中国新阶段发展的官僚制 【摘要】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组织理论在公共行政学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官僚制的纵观分析以及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可以找出符合中国发展的官僚制度。纵观西方各国的行政改革运动,官僚制所包含的理性精神并不因为改革而被摒弃, 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新生, 它为我国的行政组织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韦伯官僚制理性唐斯行政组织改革中国国情现实意义 【正文】 官僚制的出现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如古代中国、古罗马、拜占庭帝国等都曾建立起高度完善的官僚制组织体制, 创造过古代辉煌的文明, 但是这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官僚制。 官僚制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学者V ·德顾耐于1745 年在描述普鲁士的政府形式时提出的。在19 世纪, “官僚制”这一术语充满了贬义, 各国学者用这个术语去斥责专制官员的繁文缛节、狭隘头脑和专横态度。而真正从学术上系统地分析“官僚制”一词、把它看作一种组织和体制并将之完善为一个社会学分析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20 世纪初,马克斯·韦伯对官僚制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韦伯现代官僚制是一种纯粹理想类型的官僚制,韦伯官僚制的理想性体现在韦伯抛弃了对官僚制进行“价值关联”的考虑上。他“放弃了西方若干世纪以来普遍采用的以叙述制度的价值规范为主的研究方式,转而以合理主义价值立场和类型化比较研究与发生学因果分析相结合的‘理想类型’的方法论”。韦伯把公职人员预设为“行政动物”,剥去了他们的所有感情价值和政治情感,以“价值无涉”的研究理论,用刚性的制度和法律建筑起现代官僚制的理论大厦,并开创了独特的官僚制研究范式。“价值无涉”使韦伯官僚制充满了学术上的浪漫色彩和理想上的崇高预期。因此,在西方官僚制没有招致人们的贬义理解。 20 世纪初,为了避免人们对韦伯提出的官僚制产生误解,有人将韦伯的官僚制翻译为“行政组织体系”、“科层制”或“集权制”。然而,“科层制”并不能完全揭示官僚制应有的内涵,“官僚制”比“科层制”包括的内容广泛得多。比如,与官僚制一样,虽然科层制也是一种严密的、合理的社会组织,提供熟练的专业活动,具有明确的权责划分和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金字塔式结构的权力配置和等级服从关系等特征,但是,科层制只具有官僚制的部分内涵。正如有学者认为:官僚制“可以包容‘科层制’的某些特征,但作为特殊形式的‘科层制’则无法完成对官僚制的解释”。如此看来,使用官僚制能够更好地表达韦伯的本意,但却容易使人们将其与中国传统官僚制产生文字联想,乃至发生理论误读。实际上,中国传统官僚制是古典类型的官僚制,而韦伯官僚制是现代类型的官僚制,二者相距甚远,具有本质上的差别。 韦伯所讲的理性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韦伯将权威分为三种传统型、个人魅力型和法理型三种。个人魅力型的权威,建立在个人信赖默示、英雄主义和楷模榜样的基础上;传统型权威,“建立一般的相信历来适用的传统的神圣性和由传统受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的合法性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