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棉籽油相关知识

棉籽油相关知识

棉籽油相关知识
棉籽油相关知识

棉籽油相关知识

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评定毛棉油的质量标准,但部分省、市、地区制有企业标准。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4.0-55.0%,亚油酸能抑制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此外,棉籽油中还含有21.6%-24.8%的棕榈酸、1.9-2.4%的硬脂酸,18%-30.7%的油酸,0-0.1%的花生酸,人体对棉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棉籽油在工业上一般可用于生产肥皂、甘油、油墨、润滑油及农药溶剂。

棉籽油是棉花种植业的副产品,是世界各国的食用油之一。去壳后棉仁含油近40%。棉花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产于河南、河北及江苏、湖北,其次是四川、山东、湖南及浙江等省。棉籽油也是我国重要食用油之一。

毛棉油具有令人不快的气味和苦味,色泽很深。毛棉油色深的主要原因是油中含油约1%的游离棉酚及其衍生物、磷脂和固醇等。进行精炼时,棉酚及树脂、粘液等均可基本除去,含量仅剩0.01%或更少。得到淡黄色,无异味,宜于食用的棉清油。

毛棉油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棉花成熟后的气候条件。如干燥时得到的油质量好,潮湿或贮存水分大时油质差。从潮湿或败坏的棉籽中取得的毛油酸价高。

棉籽油的理化常数:

相对密度(d20℃4℃) 0.9170-0.9250

折光指数(n20℃D) 1.4675-1.4750

凝固点(℃)5左右

脂肪酸凝固点(℃)32-38

粘度9左右

碘值103-115

皂化值191-199

不皂化物(%) 0.5-1.5

总脂肪酸含量(%) 95-96

棉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软脂酸约22

硬脂酸 2

油酸19

亚油酸57

棉籽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故凝固点较高,在较低温度下即变稠乃至凝固。经冬化(即冷冻)滤除硬脂的棉籽油,在0℃冷冻5小时仍澄清透明,这种棉籽油叫“冬化棉油”,可作凉拌油脂。滤出的则叫“棉籽硬脂”,为淡黄色的奶酪状脂肪,可作为人造奶油的原料,

也可作为猪脂的代用品。

棉籽油的颜色反应:棉籽油与1%的二硫化碳及氯苯溶液共热时有灵敏的红色反应,称为

“哈尔芬试验”。

棉籽油GB1537-2003

棉籽原油质量指标

项目质量指标

气味、滋味具有棉籽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水分及挥发物(%)≤ 0.20

不溶性杂质(%)≤ 0.20

酸值(mgKOH/g)≤ 4.0

过氧化值(mmol/kg)≤ 7.5

溶剂残留量(mg/kg)≤ 100

注:红色字部分指标强制。

压榨成品棉籽油、浸出成品棉籽油质量指标

项目质量指标

一级二级三级

色泽(比色槽25.4mm)≤————黄35红8.0 色泽(比色槽133.4mm)≤黄35红3.5 黄35红5.0

气味、滋味无气味、口感好气味、口感良好具有棉籽油固有的

味和滋味,无异味

透明度澄清、透明澄清、透明——

水分及挥发物(%)≤ 0.05 0.05 0.20

不溶性杂质(%)≤ 0.05 0.05 0.05

酸值(mgKOH/g)≤ 0.20 0.30 1.0

过氧化值(mmol/kg)≤ 5.0 5.0 6.0 加热试验(280℃)————无析出物,罗维朋比色:

黄色值不变,红色值增

加小于0.4

含皂量(%)≤———— 0.03

烟点(℃)≥ 215 205 ——

冷冻试验(0℃储藏5.5h)澄清、透明————

溶剂残留量(mg/kg)浸出油不得检出不得检出≤50溶剂残留量(mg/kg)压榨油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注:1、划有“——”者不做检测。压榨油和一、二级浸出油的溶剂残留量检出值小于10mg/kg时,视为未检出。2、黑体部分指标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棉籽色拉油

?引自:

https://www.doczj.com/doc/442267565.html,/ifm/consultation/2004-2-10/12521.shtml 2004-02-10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籽色拉油的特征指标、质量指标、检验规则、检验方法及包装、运输

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棉籽毛油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冬化等工序精制而成的棉籽色拉

油。

2 技术要求

2.1 特征指标

折光指数() 1.4690~1.4750

比重() 0.9170~0.9250

碘价(gl/100g) 99~123

皂化价(mgKOH/g) 189~198

2.2 质量指标

---------------------------------------------------------------------- 项目指标---------------------------------------------------------------------- 透明度澄清、透明

气味、滋味无气味、口感好

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 Y35 R3.5

水分及挥发物,% ≤ 0.05

杂质,% ≤ 0.05

酸价,mgKOH/g ≤ 0.30

过氧化值,meq/kg ≤ 10

不皂化物,% ≤ 1.5

冷冻试验(0℃冷藏5.5h以上)澄清、透明

烟点,℃ ≥ 220

2.3 卫生标准,按GB 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执行。

2.4 本产品不得掺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矿物油等。

3 检验规则

3.1 产品出厂(交货)必须进行出厂交收检验。检验样品应妥善保存一个月,以备复

检。

3.2 本标准之特征指标按需要进行抽检;质量指标实行全部项目检验;卫生指标按GB

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执行。

3.3 检验取样方法按GB 5524《植物油脂检验扦样、分样法》执行。

3.4 检验结果中质量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就不能采用本标准的产品名称。

4 检验方法

4.1 折光指数:按GB 5527《植物油脂检验折光指数测定法》执行。

4.2 比重:按GB 5526《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执行。

4.3 碘价:按GB 5532《植物油脂检验碘价测定法》执行。

4.4 皂化价:按GB 5534《植物油脂检验皂化价测定法》执行。

4.5 透明度:按GB 5525《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之1透

明度鉴定执行。

4.6 气味、滋味:按GB 5525之3气味、滋味鉴定执行。

4.7 色泽:按GB 5525之2色泽鉴定执行。

4.8 水分及挥发物:按GB 5528《植物油脂检验水分及挥发物测定法》之3真空烘箱

法执行。

4.9 杂质:按GB 5529《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法》执行。

4.10 酸价:按GB 5530《植物油脂检验酸价测定法》执行,其中取样量改为10g,氢

氧化钾标准溶液浓度改为0.05N,平行检验结果误差改为0.04mgKOH/g。

4.11 过氧化值:按GB 5538《植物油脂检验油脂酸试验及过氧化值测定法》之2过氧

化值测定执行。

4.12 不皂化物:

4.12.1 乙醚法:按GB 5535《植物油脂检验不皂化物测定法》执行。

4.12.2 石油醚法:按GB 7653《大豆色拉油》附录A执行。

4.13 冷冻试验:按GB 7653附录C执行。

4.14 烟点:按GB 7653附录B执行。

5 包装、运输和贮存

5.1 包装容器必须专用、清洁、干燥和密封,应符合食品卫生和安全要求。

5.2 标签按GB 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执行。

5.3 应贮存于低温、干燥和避光处。

5.4 运输要注意安全,防止渗漏、污染和标签脱落。

附录说明:

本标准由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归口。

本标准由商业部西安油脂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艳霞、鲍元奇、何洪钧、谢阶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 1988-09-20批准 1989-05-01实施

棉籽高级烹调油GB 9850.2-88

2007年09月11日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籽高级烹调油的特征指标、质量指标、检验规则、检验方法及包装、

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棉籽毛油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等工序精制而成的棉籽高级

烹调油。

2 技术要求

2.1 特征指标

折光指数 1.4690~1.4750

比重 0.9170~0.9250

碘价(gl/100g) 99~120

皂化价(mgKOH/g) 189~198

2.2 质量指标

2.3 卫生标准,按GB 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执行。

2.4 本产品不得掺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矿物油等。

3 检验规则

3.1 产品出厂(交货)必须进行出厂交收检验。检验样品应妥善保存一个月,以备复

检。

3.2 本标准之特征指标按需要进行抽检;质量指标实行全部项目检验;卫生指标按GB

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执行。

3.3 检验取样方法按GB 5524《植物油脂检验扦样、分样法》执行。

检验结果中质量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就不能采用本标准的产品名称。

项目指标

透明度澄清、透明

气味、滋味无气味、口感好

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 Y35 R5.0

水分及挥发物,% ≤ 0.05

杂质,% ≤ 0.05

酸价,mgKOH/g ≤ 0.50

过氧化值,meq/kg ≤ 10

不皂化物,% ≤ 1.5

烟点,℃ ≥ 210

4 检验方法

4.1 折光指数:按GB 5527《植物油脂检验折光指数测定法》执行。

4.2 比重:按GB 5526《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执行。

4.3 碘价:按GB 5532《植物油脂检验碘价测定法》执行。

4.4 皂化价:按GB 5534《植物油脂检验皂化价测定法》执行。

4.5 透明度:按GB 5525《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之1透明

度鉴定执行。

4.6 气味、滋味:按GB 5525之3气味、滋味鉴定执行。

4.7 色泽:按GB 5525之2色泽鉴定执行。

4.8 水分及挥发物:按GB 5528《植物油脂检验水分及挥发物测定法》之3真空烘箱法

执行。

4.9 杂质:按GB 5529《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法》执行。

4.10 酸价:按GB 5530《植物油脂检验酸价测定法》执行,其中取样量改为10g,氢

氧化钾标准溶液浓度改为0.05N,平行检验结果误差改为0.04mgKOH/g。

4.11 过氧化值:按GB 5538《植物油脂检验油脂酸试验及过氧化值测定法》之2过氧

化值测定执行。

4.12 不皂化物:

4.12.1 乙醚法:按GB 5535《植物油脂检验不皂化物测定法》执行。

4.12.2 石油醚法:按GB 7653《大豆色拉油》附录A执行。

4.13 烟点:按GB 7653附录B执行。

5 包装、运输和贮存

5.1 包装容器必须专用、清洁、干燥和密封,应符合食品卫生和安全要求。

5.2 标签按GB 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执行。

5.3 应贮存于低温、干燥和避光处。

5.4 运输要注意安全,防止渗漏、污染和标签脱落。

附录说明:

本标准由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归口。

本标准由商业部西安油脂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艳霞、鲍元奇、何洪钧、谢阶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 1988-09-20批准 1989-05-01实施

影响棉油行情的六大因素、市场预测及经营策略!

在中国市场,豆油是老大,棉油连老三也排不上。

一、棉油不同于豆油,但棉油行情是跟着豆油走的。也就是说,棉油行情和国内豆油

行情是一致的。

二、因中国是食用油进口大国,国内豆油行情和是跟着国外豆油行情走的。也就是说,

国内豆油行情和国外豆油行情是一致的。

三、因豆油是由大豆压榨而来,那么豆油行情是跟大豆行情走的。也就是说,豆油行

情和大豆行情是一致的。

四、从一、二、三条,就不难看出棉油行情在根本上是跟国际大豆行情走的。也就是

说,棉油行情和国际大豆行情是一致的。

五、所以,所有棉油生产商或经销商,就要关注国内外大豆及豆油的现货和期货行情

及市场预期,才能对棉油的行情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分析。

六、棉油与其它油脂不同的地方在于,棉油行情受气候影响大。因棉油凝结点低,一

旦天气寒冷,棉油的市场需求将减缓,行情就会随之下落。

针对以上几点因素,就不难分析出棉油行情走向,估计在2月底左右,棉油行情将强

力上扬。

一、节后天气转暖前,油脂经销售商将大量备货,棉油将十分抢手。

2007年11月份,在天气未转冷前,三级棉油与三、四级豆油的吨价差为800元左右,而目前的价差达到了1550元以上,也就是说,棉油将随着春天的来临,棉油与豆油的价差

将恢复正常价差。

二、内地此次发生空前雪灾,给农业遭受重创,大面积冬菜籽油绝收,这无疑给棉油

行情带来了利好前景。

三、国际大豆目前仍是供不应求,大豆期货仍处于牛市当中,目前的美国大豆到中国港口的分销价格在4850元/吨至4900元/吨之间,成本因素支撑食用油行情,业内人士及普遍看涨2008年食用油市场,棉油也受益匪浅。

总的来说,受气候、外盘及市场供需等因素影响,在2008年3月至5月,在棉油将成为比其他油脂更赚钱的品种,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投入下,棉油相对于其它油脂品种得到

更多的回报与利润。

而随着食用油行情的预期上行,新赛公司的经营前景是看好的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设计说明书

蚌埠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姓名: 学号: 系别:电子与车辆工程系 专业:2013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指导老师:陈兴强

目录 1序言 (2) 2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3) 3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5) 4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6) 5工序设计 (11) 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3) 7设计心得体会 (22) 8参考文献 (23)

序言 课程设计作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程理论学习的综合运用,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系统的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设计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和应用。达到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次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巩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可或缺的一次实践。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零件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设计说明书图示传动轴零件属于阶梯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 2.零件的工艺分析 传动轴毛坯材料为45。该材料属于优质碳素钢,经热处理(淬火加高温回火)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即具有较高的的强度和较高的塑性、韧性,一般用来制作机床主轴,机床齿轮和其他受力不大的轴类零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规定了主要轴颈、轴头、外圆、键槽以及轴肩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因此,该传动轴的关键工序是轴头、轴颈、键槽、外圆及轴肩的加工。

百度文库-典型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典型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豆油、花生油、芝麻油 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是我国大宗油脂,其脂肪酸组成均以油酸、亚油酸为主,是人类主要食用油脂,如果油料品质好,制取工艺科学,则其毛油的品质是较好的。一般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于1%,经过粗炼即能达到普通食用油的品质,其精制油的精炼工艺也较简单。两种品级食用油的精炼工艺如下: 1.一级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 操作条件:过滤后的毛油含杂不大于0.2%,水化温度60-65℃,加水量为毛油胶质含量的3~3.5倍,水化搅拌时间30~40分钟,沉降分离时间不少于6小时,干燥温度不低于95℃,操作时极限真空6.6kPa(50mmHg).若有残留溶剂时,根据卓品科技工程师现场经验,脱溶温度160~170℃左右,极限真空为4.0kPa,脱溶时间需要3小时。 2.精制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脱色脱臭)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16~18Be’,超量碱添加量为理论

碱量的10%~25%,有时还先添加油量0.05%~0.20%的磷酸(浓度为85%),脱皂温度 70~82℃,洗涤温度95℃左右,软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20%,吸附脱色温度95~98℃,极限真空为4.0~4.7kPa。脱色温度下的操作时间为20分钟左右,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量的2.5~5%,分离白土时的过滤温度不大于70℃。脱臭温度180℃左右,极限真空为 0.67kPa(5mmHg),气提蒸汽通量30~50千克/吨油·小时,脱臭时间’6~7小时,柠檬酸添加量为油量的0.02%(配制成乙醇溶液)在90℃油温时加入,根据卓品科技工程师现场经验,安全过滤温度不高于70℃。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菜籽油 菜籽油是世界性的大宗油脂之一,是含芥酸的半干性油类,除低芥酸菜籽油外,其余品种菜籽制得的菜籽油均含有较高的芥酸,含量约占脂肪酸组成的26.3%~57%,高芥酸菜油营养结构不及低芥酸菜油,但特别适合于制造船舶润滑油和轮胎等工业用油。 由于制油过程中芥子甙在芥子酶作用下发生水解,菜籽毛油中均含有一定量的含硫化合物,从而影响食用。一般的粗炼工艺对硫化物的脱除率甚低,因此,从卫生观点出发,食用菜籽油应该进行精制。目前市售菜籽油的品级有粗炼油、精制油和冷餐油,其精炼工艺流程分列如下: 1.一级菜籽油精炼工艺流程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20-28Be’,超量碱为理论碱的

棉籽油是什么

棉籽油是什么 油在我们的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关注食物的热量,食物的脂肪含量,养生注意了很多细节,但可能我们忘记了油这个关键的环节,选择什么食用油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任何菜肴都离不开油,所以今天我们来探讨棉籽油,那么到底棉籽油是什么呢? 棉籽油从字面理解我们知道就是采用棉花的籽榨出来的油,棉籽油的颜色比起其它的食用油来说颜色更加的深,棉籽油对我们人体的作用和功效明显,棉籽油里面含有大量我们身体需要的脂肪酸,棉籽油用来搭配动物的脂肪最佳。 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0%,精炼后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人体对棉清油的吸化吸收率为98%。 1、中国学者发现,食用粗制棉籽油可造成生精细胞损害,导致睾丸萎缩,而无精子产生,造成不育。 我国曾有产棉区的农民因长期多量食用粗制棉籽油后,导致睾丸萎缩,而造成不育。棉酚,这是一种含酚毒甙,是很强的杀精药物,棉酚对肝、血管、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较大。游离棉酚

还能影响男性大多数性欲减退。 2、脱除棉酚的精炼棉籽油是可以食用的,不会产生上述不利情况。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油脂中棉酚含量小于0.02%。当棉油中棉酚不高于0.02%时对人体是没有影响的。 3、棉籽油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 上文我们认识了棉籽油是什么,棉籽油就是采用棉籽压榨出来的食用油,棉籽油是我们日常最为常见的食用油,棉籽油的功效和作用相当广泛,在了解了什么是棉籽油后,我们就能在选择食用油上面懂得如何选取。

棉籽油怎么吃

棉籽油怎么吃 现在的食用油的类型有很多,我们在平时吃的最多的应该都是大豆油,色拉油,花生油,葵花油,各种油的成分都是不一样的,味道也不同,食用油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是一种必备品。做什么菜都是离不开食用油的,那么大家吃过棉籽油吗,知道棉籽油怎么吃吗? 现在有很多的食用油,我们在平时吃的油应该也是不一样的,大豆油大家应该都会经常吃到,食用油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和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关系的,棉籽油也已经很常见了,那么棉籽油怎么吃呢? 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0%,精炼后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人体对棉清油的吸化吸收率为98%。 咱们北方人爱吃炸油条、炸油饼,大家也都知道,用过一次的油呢,会变得发黑、不够清澈,这和食用油在煎炒烹炸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有关系。而棉籽油因为富含维生素E,它的抗氧化作用就比其它食用油要好一些。棉籽油和其他油品一样,按照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二三级油呢,因为还含有部分饱和性

脂肪酸,特别适合做煎炸油。它的一级油就相当于过去的色拉油,能够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保持流动性,因此棉籽油还可以用于凉拌菜。 棉籽油的危害 我国学者发现,食用粗制棉籽油可造成生精细胞损害,睾丸萎缩而无精子产生造成不育。笔者分析58例无精子症,棉籽油病因占17。24%。其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应在产棉区提倡不食或少食粗制棉籽油,可防止不育症发生。 然而,由于近年来,私营小榨油作坊遍布各地,棉农手中的棉籽又未集中处理,导致粗制棉油又开始泛滥于各地,更有甚者,贩卖食用香油掺入棉籽油,使食用粗制棉籽油中毒的病例近来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急性棉籽油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头晕、四肢麻木、周身乏力、嗜睡、烦躁、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进一步可发展为肺水肿、黄疸、肝昏迷、肾功能损害,最后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由于食用粗制棉籽油中毒多是渐进、积蓄过程,因此,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疲劳乏力、发热(多为中、低度中毒)、皮肤发红、无汗或少汗、皮肤瘙痒如针刺、呼吸急促、胸闷,在日光下,症状加重等慢性中毒病例。久而久之,在女性可伴有月经失调、闭经,男性可发生不育症。 棉籽油怎么吃大家应该知道了,我们在平时吃的食用油上一定要有很多注意的,现在的地沟油也已经很多了,我们在平时一定要买有质量保证的油,一定不要为了便宜,买一些不正规厂家生产的油,经常吃这样的油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很不好的。

大豆油生产工艺

大豆油生产工艺 1.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 2.以花生果为例:清理→剥壳→破碎→轧胚→蒸炒→压榨→花生原油(毛油) 3.2.浸出法制油工艺流程 4.以大豆为例: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浸出→蒸发→汽提→大豆原油(毛油)5.3.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6.原油(毛油)→过滤→水化(脱胶)→碱炼(脱酸)→脱色→脱臭→成品油 油脂精炼 毛油一般指从浸出或压榨工序由植物油料中提取的含有不宜食用(或工业用)的某些杂质的油脂。 毛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除中性油外,毛油中还含有非甘油酯物质(统称杂质),其种类、性质、状态,大致可分为机械杂质、脂溶性杂质和水溶性杂质等三大类。 1﹒油脂精炼的目的和方法 (1)油脂精炼的目的油脂精炼,通常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毛油中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油脂的食用价值和安全贮藏,而且给深加工带来困难,但精炼的目的,又非将油中所有的杂质都除去,而是将其中对食用、贮藏、工业生产等有害无益的杂质除去,如棉酚、蛋白质、磷脂、黏液、水分等都除去,而有益的"杂质",如生育酚等要保留。因此,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用途,将不需要的和有害的杂质从油脂中除去,得到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成品油,就是油脂精炼的目的。 (2)油脂精炼的方法根据操作特点和所选用的原料,油脂精炼的方法可大致分为机械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三种。

上述精炼方法往往不能截然分开。有时采用一种方法,同时会产生另一种精炼作用。例如碱炼(中和游离脂肪酸)是典型的化学法,然而,中和反应生产的皂脚能吸附部分色素、粘液和蛋白质等,并一起从油中分离出来。由此可见,碱炼时伴有物理化学过程。 油脂精炼是比较复杂而具有灵活性的工作,必须根据油脂精炼的目的,兼顾技术条件和经济效益,选择合适的精炼方法。 2﹒机械方法 (1)沉淀 K沉淀原理沉淀是利用油和杂质的不同比重,借助重力的作用,达到自然分离二者的一种方法。 L沉淀设备沉淀设备有油池、油槽、油罐、油箱和油桶等容器。 M沉淀方法沉淀时,将毛油置于沉淀设备内,一般在20~30℃温度下静止,使之自然沉淀。由于很多杂质的颗粒较小,与油的比重差别不大。因此,杂质的自然沉淀速度很慢。另外,因油脂的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提高油的温度,可加快某些杂质的沉淀速度。但是,提高温度也会使磷脂等杂质在油中的溶解度增大而造成分离不完全,故应适可而止。 沉淀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其所需的时间很长(有时要10多天),又因水和磷脂等胶体杂质不能完全除去,油脂易产生氧化、水解而增大酸值,影响油脂质量,不仅如此,它还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所以,这种纯粹的沉淀法,只适用于小规模的乡镇企业。 (2)过滤

籽棉与棉籽加工流程和成本分析

籽棉与棉籽加工流程和成本分析 皮棉作为一种战略物资资源,其流转过程是:棉农家中零散籽棉→籽棉收购企业→皮棉加工企业→棉纺织企业。在籽棉开始收购阶段,籽棉价格由棉农与籽棉收购企业供求关系决定。此时是籽棉价格决定当期皮棉价格走势。在籽棉大规模收购后,籽棉完成从棉农到皮棉加工企业的转移。此时籽棉收购加工成本应该是皮棉价格的支撑阻力线。籽棉收购完成后,此时皮棉价格由棉花企业和棉纺织企业供求关系决定。现在通过籽棉加工成本的分析来了解影响皮棉价格的基本因素。 籽棉经扎花(使棉纤维与棉籽分离的工艺)得到皮棉、不孕籽和棉籽。加工不孕籽可得到18-25mm长度的清弹棉,清弹棉可理解为长度等级较低的棉花。棉籽经三道剥绒后可得短绒和光籽,头道绒长度12-16mm,可纺低级纱;二道绒长度12mm以下,可纺人造丝;三道绒长度3mm以下,纤维素含量较高,可制成粘胶纤维。 如无特殊说明,短绒通常是指第一、二道混绒。籽经脱壳后得到棉仁与棉籽壳,后者木质素含量较高,种菇类或菌类效果好,也可做合成木材的填充物。棉仁经榨油后可得棉籽油与棉粕,故棉籽也是重要的油料。棉花及其副产品加工流程见图一。 棉花及其副产品加工流程图(略) 单位籽棉能生产皮棉的数量叫衣分率。内地棉的衣分率为33%

-35%,新疆棉为38%-40%。衣分是个很重要的指标。今年10月份以前,籽棉收购价较高,造成市场棉价坚挺的假象,但部分投资者没有注意到扎花厂对收购籽棉的衣分要求相当高,并以此降低皮棉销售成本,因此后期皮棉价格的下降空间较大。应出皮棉与实出皮棉的差占应出皮棉的比率称衣亏率。衣亏率太高皮棉损失较大,衣亏率太低则皮棉中短纤维含量较高。国家规定皮棉加工的标准衣亏率为2.5%-4%,如折算成占籽棉损耗则1、2级皮棉约为1%,3、4级皮棉约为1.5%。 不孕籽经加工可得到回收棉进而得到清弹棉。据了解,清弹棉产量约占皮棉产量的2%,目前市价在7000元/吨左右。有些加工厂虽无力加工清弹棉,但可出售不孕籽。由此每生产1吨皮棉可补贴成本不低于100元。 棉籽在扎花过程中会有1%的损耗。通常每公斤棉籽的出扎花厂价比到棉籽加工厂价要低至少4-6分钱,以作中间环节的损耗及利润。 经剥绒、脱壳和榨油等工艺后,1000公斤棉籽约可得到90公斤混绒,150公斤棉籽油(内地棉籽出油率10%-14%,新疆棉籽出油率18%),棉籽壳280公斤,棉粕420公斤。一吨棉籽加工费通常为170元。具体成本核算可见表一。

棉籽油行情

棉籽油行情 以下棉籽油行情均为2010年7月1日的市场行情。 1)湖北地区 湖北黄冈黄梅地区油厂棉油出厂报价在7000元/吨左右,较前一日持平,但仍难以放量,目前以周边小户采购为主;荆门地区油厂棉油出厂报价维持在7100元/吨左右,较前一日下跌100元/吨,需求仍疲软。 2)河北藁城 河北藁城地区大型油厂棉籽零星收购价格在 1.26-1.27元/斤(毛籽含油10-11%,水分12%),较前一日持平;今日当地油厂棉油出厂报价在7000-7100元/吨,成交在710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需求仍显疲软;棉壳(小壳)出厂报价在1450-146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品质好些的棉短绒出厂价在8100-820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成交尚好。 3)山东夏津 山东夏津地区油厂棉籽到厂价在1.30元/斤(毛籽含油11-11.5%,水分12%),较前一日持平;今日当地油厂棉油出厂价提高到6600-680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需求稍有好转;今日当地棉壳(中壳)出厂报价在1280-1350元/吨,品质稍逊些的价格在1250元/吨左右,较前一日持平,成交一般;品质好些的棉短绒出厂报价维持在8100-8150元/吨,品质稍逊些的价格在8000元/吨左右,品质一般的价格在7800-790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成交一般。 4)山西运城 山西运城地区油厂棉籽到厂价维持在1.30元/斤(毛籽含油11.5%,水分12%),较前一日持平;今日当地油厂棉油出厂价维持在7300-735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成交仍清淡,市场观望气氛较浓;棉壳(中壳)出厂报价在1430元/吨,稍好些的价格在145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 5)河南地区 河南棉籽市场报价稳定,价格在1.30元/斤左右,含油率10%,多数停收,近日南阳地区毛棉籽报价1.15元/斤附近,含油13-14 %左右,水分13-15%,棉

18种食用油你了解几种

一:棉籽油: 用法:炒菜,炖菜。 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 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4.0-55.0%, 亚油酸能抑制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此外,棉籽油中还含有21.6%-24.8%的棕榈酸、1.9-2.4%的硬脂酸,18%-30.7%的油酸,0-0.1%的花生酸,人体对棉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 二:大豆油: 用法:炒菜,炸食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心脑血管病变。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豆腥味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油酸的生成,则可基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 三:菜籽油: 用法:炒菜,炸食 菜籽油是以油菜籽经过制浸而成的油,又称“菜油”,是我国食用油品种之一。

菜籽油呈深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辣味.一般需经碱、脱色、脱臭等处理方可食用。菜籽油的粘度大,皂化值在半干性油中为最小、芥酸含量高,以此可以来鉴别菜籽油。 菜籽油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食用油,它的消化利用率可达99%。除此之外,工业上还可以作为润滑油、卒火用油、金属防腐剂以及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四:椰子油: 椰子油得自椰子肉(干),为白色或淡黄色脂肪。椰子肉(干)含油65%-74%、水分4%-7%。椰子树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岛上或大陆沿岸。我国的主要产区是海南省、雷州半岛、云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 由于椰子油中含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同时可挥发性的脂肪酸含量力15%-20%(其中水溶性脂肪酸占2%),因此椰子油具有如下特点: 1.在乙醇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一份椰子油可溶解于两份乙醇(95%)中。 2.室温下呈凝固状态。 3.比较容易酸败,因为椰子油中含有相当数量的低级脂肪酸。 4.椰子油的平均分子量较小。 5.椰子油的碘值小,皂化值较大。椰子油在其它油品中的百分含量-般可用混合油的皂化值计算出来。 6.椰子油中不皂化物的含量约0.3%,其中三分之二是固醇,还有生育酚及角鲨烯。 椰子油是良好的食用油脂,也是人造奶油的上等原料。椰子油中类脂物的含量很少。椰子油是香皂皂基的主要配方之-,它的中等长度碳链的脂肪酸含量是制造航海用皂的主要原料。 五:调和油:

牡丹籽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牡丹籽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郑州宏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制油设备,精油和色素提取设备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油脂设备加工具有丰富的经验,今天宏日机械为大家详细介绍牡丹籽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1)精炼工艺流程 1、粗炼牡丹籽油精炼工艺流程 操作要点:过滤除杂操作要求同前述工艺。碱化操作温度为9℃左右,碱液浓度为15°Bé,添加量占油量的1.36%左右,Al2(SO4)3(水溶液浓度为14%~24%),添加量占油量的0.25%~0.5%,碱化反应时间为70min左右,脱蜡分离温度为16~18℃,其余操作参阅前述工艺。

2、精制牡丹籽油工艺流程 操作要点: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18~22°Bé,超量碱添加量为理论碱量的10%~25%,有时还先添加油量的0.05%~0.20%的磷酸(浓度为85%),脱皂温度70~82℃,洗涤温度95℃左右,软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20%。连续真空干燥脱水,温度90~95℃,操作绝对压力为 2.5~ 4.0 kPa。吸附脱色温度为105~100℃,操作绝对压力为 2.5~ 4.0 kPa,脱色温度下的操作时间为30 min左右,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量的 1%~4%。利用立式叶片过滤机分离白土时的过滤温度不低于100℃。脱色油中P≤5 ppm、Fe≤0.1ppm、Cu≤0.01ppm。脱臭温度240~260℃左右,操作绝对压力260~650Pa,汽提蒸汽通入量油量的0.5%~2%,脱臭时间 40~120min,柠檬酸(浓度 5%)添加量为油量的0.02%~

0.04%,安全过滤温度不高于70℃。 (2)精炼脱酸工艺 碱炼法碱炼,是用碱中和游离脂肪酸,并同时除去部分其他杂质的一种精炼方法。所用的碱有多种,例如石灰、有机碱、纯碱和烧碱等。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是烧碱。 碱炼的基本原理碱炼的原理是碱溶液与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式如下: RCOOH+NaOH→RCOONa+H2O 除了中和反应外,还有某些物理化学作用。 ①烧碱能中和毛油中游离脂肪酸,使之生成钠皂(通称为皂脚),它在油中成为不易溶解的胶状物而沉淀。 ②皂脚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因此,相当数量的其他杂质(如蛋

棉籽油的功效与作用

棉籽油的功效与作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油在我们生活占了很重要的地位,那么选择什么食用油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我们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吃得好,如果我们很好的食疗原料,可是却搭配了地沟油,那不止养生的效果大打折扣,有时候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选择什么油非常重要,今天我们来探讨棉籽油。 棉籽油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棉花的籽榨出来的油,棉籽油的颜色比起其它的食用油来说颜色深红一点,棉籽油具有很多功效和作用是因为它里面含有大量我们身体需要的脂肪酸,棉籽油最适合和动物的脂肪搭配。 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0%,精炼后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人体对棉清油的吸化吸收率为98%。 1、中国学者发现,食用粗制棉籽油可造成生精细胞损害,导致睾丸萎缩,而无精子产生,造成不育。 我国曾有产棉区的农民因长期多量食用粗制棉籽油后,导致睾丸萎缩,而造成不育。棉酚,这是一种含酚毒甙,是很强的杀

精药物,棉酚对肝、血管、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较大。游离棉酚还能影响男性大多数性欲减退。 2、脱除棉酚的精炼棉籽油是可以食用的,不会产生上述不利情况。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油脂中棉酚含量小于0.02%。当棉油中棉酚不高于0.02%时对人体是没有影响的。 3、棉籽油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 上文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棉籽油,就是采用面子压榨出来的食用油,棉籽油是我们日常可以多选择的食用油,它的功效和作用很广泛,棉籽油有利于控制胆固醇含量的上升,所以以后我们在生活中选择食用油要多个心眼,选择养生的油才行。

热轧板带钢生产工艺分析

热轧板带钢生产工艺分析 学生姓名:舒锐 学号:20122329 年级专业:2012级6班

所谓生产工艺流程就是把产品的生产工序按次序排列起来。正确制定工艺过程是轧钢车间工艺设计的重要内容。制定轧钢生产工艺过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质量符合要求的产品,其次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追求轧机的高产量,并能做到降低各种原料、材料消耗,降低产品成本。因此,正确制定产品工艺过程,对于工艺过程合理化,对于充分发挥轧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已制定的生产方案,在充分完成产品产量质量要求的前提条件下,用最大可能的低消耗、最少的设备、最小的车间面积、最低的劳动成本,并有利于产品的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有较好的劳动条件,最好的经济效益,具体的原则包括:产品的技术条件,生产规模大小,产品成本和工人的劳动条件。 热轧板带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是:原料的清理准备,坯料的加热,轧制,轧后冷却,精整和质量检查等工序,对于特殊要求的钢种,在加热后不需经过热处理等工序。本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1.板坯的选择和轧前准备 板坯的选择主要是板坯的几何尺寸和重量的确定。板坯的厚度选择要根据产品厚度,考虑板坯连铸机和热轧带钢轧机的生产能力。一般板坯的厚度为150-250mm,最厚为 300-350mm。板坯的宽度选择决定于成品宽度,一般板坯宽度比成品宽度大50mm左右。目前板坯宽度可达到2300mm。 通常热连轧带钢的板卷重量为20-30t,最重为45t。板卷的单位宽度的重量不断提高,一般可达到15-25kg/mm,最终可达36kg/mm。 板坯的轧前准备包括板坯的清理和板坯加热工序。板坯加热的送坯方式有板坯冷装炉、板坯热装炉、直接热装炉、和直接轧制四种。板坯入炉前要进行检查,对板坯有表面缺陷的要进行处理,采用冷装炉。对无缺陷的板坯用后三种方

油脂精炼工艺(new)

油脂精炼工艺 一、油脂精炼工艺的一般过程 食用植物油脂的精炼工艺可分为一般食用油脂精炼、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及特殊油脂精炼,其精炼流程依油脂产品的用途和品质要求而不同,几种主要品级的食用植物油脂精炼流程如下。 (一)一般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国标二级油(原料油要求色泽浅、酸值低于4、不含污染物)工艺流程(Ⅰ) ┌———→脱溶→———┐ 2、国标二级油(原料油为品质较差的毛油,含污染物)工艺流程(Ⅱ) ┌———→脱溶→———┐ 3、国标一级油工艺流程 ┌———→脱溶→———┐ (二)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精制食用油(含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工艺流程 ┌——→脱蜡→——┐ 2、精制冷餐油(色拉油)工艺流程 (三)食品专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酯交换→—┐ 二、典型油脂精炼工艺 (一)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 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是我国大宗油脂。若原料品质好、取油工艺合理,则毛油的品质较好,游离脂肪酸含量一般低于2%,容易精炼。 1、粗炼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 → ↓

油脚处理←—— 操作条件:滤后毛油含杂不大于0.2%,水化温度 90~95℃,加水量为毛油胶质含量的 3~3.5倍,水化时间30~40min,沉降分离时间 4 h,干燥温度不低于 90℃,操作绝对压力 4.0 kPa,若精炼浸出毛油时,脱溶温度160℃左右,操作压力不大于4.0kPa,脱溶时间 l~3 h。 2、精制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连续脱酸、间歇式脱色脱臭) ↓ ↓↓↓↑↓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18~22°Bé,超量碱添加量为理论碱量的10%~25%,有时还先添加油量的0.05%~0.20%的磷酸(浓度为85%),脱皂温度70~82℃,洗涤温度95℃左右,软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20%。吸附脱色温度为80~90℃,操作绝对压力为 2.5~ 4.0 kPa,脱色温度下的操作时间为20 min 左右,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量的 2.5%~5%,分离白土时的过滤温度不大于 70℃。脱色油中p<5 ppm、Fe<0.1ppm、Cu<0.01ppm,不含白土,脱臭温度230℃左右,操作绝对压力260~650Pa,汽提蒸汽通入量8~16 kg/t· h,脱臭时间 4~6 h,柠檬酸(浓度 5%)添加量为油量的0.02%~0.04%,安全过滤温度不高于70℃。 (二)棉籽油 棉籽油也是主要的食用油。但毛棉油中含有棉酚(含量约l%)、胶质和蜡质(含量视制油棉胚含壳量而异),品质较差,不宜直接食用,其精炼工艺也较为复杂。 1、粗炼棉清油精炼工艺流程(连续式) ↓↓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20~28°Bé,超量碱为理论碱的10%~25%,脱皂温度 70~95℃,转鼓冲洗水添加量为 25~1001/h,进油压力0.l~0.3 MPa,出油背压力0.1~0.3 MPa,洗涤温度85~90℃,洗涤水添加量为油

棉籽油的食用方法

棉籽油的食用方法 花生油、玉米油、火麻油等植物油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用油,但你吃过棉籽油吗?棉籽油其实也是我们生活中一种较好的食用油,它相对花生油来说,只是吃的人较少。当然,棉籽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油,但食用不当或吃到劣质的棉籽油,都会对身体有害。 要想保证吃到健康的棉籽油,首先要学会选购技巧,还有适当的食用方法。那么,棉籽油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呢?最常见的有炒菜调料,糕点配料。为了您的身体健康,在食用棉籽油之前必须要有所了解。 棉籽油即是以棉花籽榨的油,分为压榨棉籽油、浸出棉籽油、转基因棉籽油、棉籽原油、成品棉籽油几种。颜色较其它油深红,精炼后可供人食用,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但食用粗制棉籽油可造成生精细胞损害,导致无精不育。

★烹调方法 不可食用粗制的棉籽油,食用久了,对人体有害。 ★选购技巧 好的棉籽油应该是色泽黄色至棕色,表面看起来清亮透明的,如果那些表面看起来浑浊的,是劣质的棉籽油,对人体有害。 ★食用方法 棉籽油炒肉:棉籽油可以用来烹饪肉类,炒肉时添加少许棉籽油可调动其香浓,开胃美味。 棉籽油做糕点:棉籽油可作糕点。在制作萝卜糕、千层糕等

糕点时加入少许棉籽油风味尤佳。 ★搭配宜忌 ★宜:棉籽油和肉食搭配,营养、美味。 ★功效: 补血养血、补气益气、增强记忆力、开胃消食、除皱、养颜、抗衰老、有助发育。 ★保存秘诀 棉籽油一般都是瓶装的,可以放置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生活妙招 棉籽油缓解伤疤:脸上有刮伤的痕迹,可以用沾点棉籽油,可以缓解疼痛,轻微的可以治愈,效果显著。 棉籽油是生活中一道非常好的食用油,其营养成分丰富,并且还有助于增加食欲、抵抗衰老、提高记忆力、缓解疼痛等功效。但是,在食用棉籽油的过程中,也要讲究食用方法、饮食搭配、保存技巧等,否则可能会有害身体健康。

典型油脂的精炼工艺(1)

食用植物油脂 食用植物油脂的精炼工艺可分为一般食用油脂精炼、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及特殊油脂精炼,其精炼流程依油脂产品的用途和品质要求而不同,几种主要品级的食用植物油脂精炼流程如下。 (一)一般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国标二级油(原料油要求色泽浅、酸值低于4、不含污染物)工艺流程(I) 厂>脱溶f n 毛油一-> 过滤一-> 水化脱胶一-> 真空干燥一-> 二级食用油 2、国标二级油(原料油为品质较差的毛油,含污染物)工艺流程(H) 厂脱溶f n 毛油——过滤——碱炼脱酸一-水洗——真空干燥——二级食用油

3、国标一级油工艺流程 厂脱溶f n 毛油一-过滤一-脱胶一-真空干燥一-一级食用油 (二)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精制食用油(含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工艺流 毛油一-过滤一-脱胶一-脱酸一-真空干燥一-脱色 >脱臭一-> 过滤一-> 精制食用油 2、精制冷餐油(色拉油)工艺流程 毛油一-过滤一-脱胶一-脱酸一-真空干燥一-脱色 f脱臭f脱脂f精制冷餐油 (三)食品专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毛油一-过滤一-脱胶一-脱酸一-脱水一-脱色一-氢化一-后脱色一-分提一-脱臭

食品专用油脂 (一)大豆油、花生油 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是我国大宗油脂。若原料品质好、取油工艺合理,则毛油的品质较好,游离脂肪酸含量一般低于2%,容易精炼。 1、粗炼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 软水 J I —脱溶T n 过滤毛油T预热T水化T静置沉降T分离T含水脱胶油T干燥T粗炼食用油 回收油 <----- 油脚处理 < -------- 富油油脚 贫油油脚 操作条件:滤后毛油含杂不大于0.2% ,水化温度90?95 °C, 加水量为毛油胶质含量的3?3.5倍,水化时间30?40min,沉 降分离时间4h,干燥温度不低于90 C,操作绝对压力 4.0 kPa,若精炼浸出毛油时,脱溶温度160 C左右,操作压力不大于4.0kPa,脱溶时间I?3 h。

棉籽油相关知识

棉籽油相关知识 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评定毛棉油的质量标准,但部分省、市、地区制有企业标准。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4.0-55.0%,亚油酸能抑制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此外,棉籽油中还含有21.6%-24.8%的棕榈酸、1.9-2.4%的硬脂酸,18%-30.7%的油酸,0-0.1%的花生酸,人体对棉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棉籽油在工业上一般可用于生产肥皂、甘油、油墨、润滑油及农药溶剂。 棉籽油是棉花种植业的副产品,是世界各国的食用油之一。去壳后棉仁含油近40%。棉花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产于河南、河北及江苏、湖北,其次是四川、山东、湖南及浙江等省。棉籽油也是我国重要食用油之一。 毛棉油具有令人不快的气味和苦味,色泽很深。毛棉油色深的主要原因是油中含油约1%的游离棉酚及其衍生物、磷脂和固醇等。进行精炼时,棉酚及树脂、粘液等均可基本除去,含量仅剩0.01%或更少。得到淡黄色,无异味,宜于食用的棉清油。 毛棉油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棉花成熟后的气候条件。如干燥时得到的油质量好,潮湿或贮存水分大时油质差。从潮湿或败坏的棉籽中取得的毛油酸价高。 棉籽油的理化常数: 相对密度(d20℃4℃) 0.9170-0.9250 折光指数(n20℃D) 1.4675-1.4750 凝固点(℃)5左右 脂肪酸凝固点(℃)32-38 粘度9左右 碘值103-115 皂化值191-199 不皂化物(%) 0.5-1.5 总脂肪酸含量(%) 95-96 棉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软脂酸约22 硬脂酸 2 油酸19 亚油酸57 棉籽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故凝固点较高,在较低温度下即变稠乃至凝固。经冬化(即冷冻)滤除硬脂的棉籽油,在0℃冷冻5小时仍澄清透明,这种棉籽油叫“冬化棉油”,可作凉拌油脂。滤出的则叫“棉籽硬脂”,为淡黄色的奶酪状脂肪,可作为人造奶油的原料,

棉籽油到底能不能吃

三分钟快速了解:棉籽油到底能不能吃? 什么是棉籽油(cottonseedoil)? 你们知道庙里点灯用的油,还有妈妈的裁缝机要润滑的油,都是什么油吗? 答案是,都可能是棉籽油。有些庙里点灯用的油就是棉籽油,我们会听到的机器润滑剂「针车油」也是棉籽油,还有肥皂和化妆品原料也都用到棉籽油。 棉籽油是从哪边提炼出的油? 棉籽油是从棉花种子所提炼的。就像是葵花子,棉花的种子也具有油份。 早期,大家都要棉花,谁要棉籽,这东西根本就一文不值,大部分就是任其腐坏,不要它。但在19世纪初期的欧洲,因为工业革命带动了人口成长,还有遭逢拿破仑战争(1804-1815),所以欧陆面临了油和脂肪的短缺。哇!物以稀为贵。脂肪和油的需求增加,但供应却减少了,因此食用油的价格就大涨。这个时候,很多欧洲人都买不起煮饭用和照明用的油。 美国人就很聪明,看到欧洲人缺乏食用油,他们就利用种植棉花所日益增加的棉籽来榨油。不过,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棉籽外面有层硬壳,要脱壳在当时很困难。直到1857年,才发明脱壳机来解决此一问题。你们知道吗,以前西方人点灯还有用鲸鱼油、还有猪油的!从此之后,棉籽油就被用来当作点灯的油,早期的台湾社会也用棉籽油来点灯用。 然而,一些美国的无良商人与企业却动起脑筋将棉籽油来添加入动物脂肪之中,当然后来就被揭发。美国国会还立法,添加棉籽油的产品都必须印上猪油合成物(lardcompound)的字样。但聪明的商人还不罢手,他们开始将棉籽油和橄榄油混合。后来惹了很多欧洲国家不悦,就将美国橄榄油列入进口关税,甚至禁止进口,这些行政管控才使棉籽油的供应跌落下来。 有哪些食物使用棉籽油? 美国有家公司叫做宝碱(Procter&Gamble,P&G,台湾音译为宝侨),P&G公司就是取两个创办人名字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而来,威廉·普罗克特是制作蜡烛的,詹姆斯·甘布尔则是做肥皂的。他们又嗅到了棉籽油的价格在贬低后的商机,因为他们想要寻找取代昂贵的动物脂肪来生产蜡烛与肥皂,这两人决定改用棉籽油。更厉害的是,宝碱公司后来发现到棉籽油的可食用用途,宝碱公司将棉籽油氢化而开发出酷似猪油的植物起酥油Crisco。在那个年代,各大报纸的广告都可见到Crisco,还搭配免费食谱,甚至制播专属的烹饪节目。 宝碱有项很有名的产品,很多人应该吃过,那就是品客洋芋片(Pringles)。现在,品客已经卖给另一家公司家乐氏(Kellogg)了。 这也告诉我们,棉籽油已被推广到使用在色拉油、色拉酱、美乃滋、甚至洋芋片等零食上,因为具有它味道安定,不会掩盖原味,遇热不易起油烟等特质。但是到了二战期间,由于棉籽油的短缺和大豆油成本的下降,使得大豆油取代了棉籽油。 棉籽油氢化后可以开发出酷似猪油的起酥油,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棉籽油大约含有70%的不饱和脂肪酸,氢化后它的结构就改变了,转而具有90%以上的饱和脂肪酸。

大豆油加工设备的工艺流程

大豆油加工设备的工艺流程 郑州宏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制油设备,精油和色素提取设备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油脂设备加工具有丰富的经验,今天宏日机械为大家详细介绍大豆油加工设备的工艺流程! 一、大豆油加工设备的预处理压榨工艺 大豆的油脂制取工艺通常采用预处理直接浸出,个别情况下也采用冷榨工艺。 大豆油加工设备的大豆冷榨工艺流程: 大豆→清理→破碎→软化→轧胚→调温→压榨→豆饼。 大豆冷榨工艺中的软化温度一般不高于45℃~50℃,软化水分为10%~12%,轧胚厚度为0.4mm~0.5mm,入榨前的调质温度不高于

70℃。若采用ZX10型螺旋榨油机整籽冷榨时,则不需要轧胚。 传统的大豆预处理浸出工艺比较简单,先进的大豆预处理浸出工艺可采用脱皮、挤压膨化、湿热处理等技术,并且可以结合大豆脱皮前的干燥进行调质,省略软化工序,简化预处理工艺流程。 传统的大豆预处理工艺流程: 大豆→清理→破碎→软化→轧胚→干燥→浸出 一般的大豆脱皮预处理工艺流程: 大豆→清理→干燥→破碎→脱皮→软化→轧胚→浸出 大豆干燥调质脱皮预处理工艺流程: 大豆→清理→干燥调质→破碎→脱皮→轧胚→浸出 大豆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流程: 大豆→清理→干燥→破碎→软化→轧胚→挤压膨化→干燥→浸

出 大豆湿热预处理工艺流程: 大豆→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湿热处理→浸出 大豆的预处理浸出工艺还应与大豆蛋白生产、大豆综合利用以及大豆活性成分的提取结合起来。 二、油料的浸出 在浸出法取油生产工艺中,油料浸出工序应该是最重要的工艺过程。无论是生胚直接浸出、预榨饼浸出或膨化物料浸出,它们的浸出机理是相同的。但由于这些入浸原料的前处理工艺不同,油脂在其中的存在状态及物料性状不尽相同,因此在浸出工艺条件的选择和浸出设备的选型上有所差别。 浸出新工艺

油酸的生产工艺及应用

油酸的生产工艺及应用 油酸也称顺-9-十八(碳)烯酸,是天然油脂中含一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天然动、植物油中。油酸,尤其是高纯度油酸,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油漆油墨、涂料、矿物浮选剂、薄膜抗静电剂、爽滑剂、纺织助剂、炸药乳化剂等。油酸的金属盐被广泛地应用于表而活性剂、缓蚀剂等。油酸通过官能团的修饰,可用于润滑油、化工分析、制药等行业。 业俗称的“油酸”产品指的是十八碳的不饱和脂肪酸,是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的混合物,市场上,有的产品还是以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由于历史和习惯的问题,两者并未做严格区分,统称油酸。工业油酸按凝固点和用途分为:Y-4型、Y-8型、Y-10型(QB/T 2153-2010市场上有几种油酸命名方式,比如高纯度植物油酸、棉油/豆油油酸、地沟油酸、动物油酸。目前,国产量在70-80万吨,70%以上为高凝固点的豆油、棉籽油酸。市场鱼龙混杂,还有不少传统家庭作坊模式企业。油酸的原料来源多,应用围广泛,没有统一的质量指标,产品价格跨度大。 本文根据油酸的来源不同,对油酸进行了分类,研究了油酸的不同生产技术及其在表而活性剂方而的应用。油酸的分类我国工业油酸的主要原料有动(植)物油脂、酸化油(植物油精炼副产物)、泔水油、地沟油(餐饮业回收油)、妥尔油等。由于来源以及所采用工艺的不同,油酸的指标会有很大的出入,产品的应用也会有较大区别。 1.1动物油酸 动物油酸的主要来源是猪油、牛油和羊油,与植物油酸相比,动物油酸一般碘价较低,油酸含量低,整体产量小,市场容量少。主要应用于合成洗涤剂、金属防锈剂、塑料增塑剂、油墨油漆、复写纸、圆珠笔油等的原料,也是生产尼龙的中间体,在纺织助剂、原油回收、破乳剂方而也有一定的应用,具有优良的润滑性。 1.2酸化油油酸 酸化油是植物油在精炼过程的副产物油、皂脚经酸化得到的。酸化油经过脱色、脱臭、精馏等工艺,得到油酸。常见的有大豆油酸、

生产分析总结报告

生产分析总结报告 为实现创建现代化加工企业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总结经验、统一思想、理清工作思路、加强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全面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经营目标任务。根据《关于上报生产工艺、设备、质量专项分析报告的通知》的要求,将加工过程中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一、生产准备情况 加工工作严格按照有关工作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形成了由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完善内部管理工作机制,制定了企业内部管理日常监管流程、检查流程、内部违规调查处理流程等,健全完善了企业生产管理监督备案表、挑选及加工月报表、副产品及废弃原料管理监督备案表、副产品销售及废弃原料处理流向表,为企业做好内部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提升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ERP生产信息平台,实现仓储、分选整理物流和加工物流、成品仓储等信息共享,实现信息流程化、数据统一管理和业务联运,加强了内部管理的及时性;对产品副产品产出、成品发运、废弃处理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并进行动态检查;同时,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努力营造企业内部管理的良好氛围,形成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监督模式,确

保企业生产经营规范有序。 二、生产完成情况 优质的产品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加工厂认真贯彻执行“加工质量推进行动”实施意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实行负责和质量承诺制;积极找准质量与产量“双赢”结合点,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基础,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落实、过程有检查、结果有检验、生产工作有始有终、循环往复,形成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 从近年的对比情况看,日均加工量等指标有所下降,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受上年干旱气候的影响,原料质量情况与往年相比有差异,进出口加工的主要加工原料品质差,导致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因进出口产品要求高,为减少返料次数,操作工根据不同的原料,在控制上大都采用偏于中下限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对各工序工艺质量指标的控制较为保守,无形中也造成指标的下降。 三、生产加工分析 车间高度重视生产加工分析工作,以车间主要领导为责任人,成立以生产加工情况的统计分析为主要工作方向的综合工作组,配置了两名专职生产统计员、四名兼职统计员,负责车间的生产数据统计和加工分析工作。根据生产统计实际情况,针对各种基本生产数据、设备运行情况、加工工艺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