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气能热水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空气能热水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空气能热水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空气能热水器项目总论

第二章空气能热水器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空气能热水器报告编写说明

第四章空气能热水器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第五章空气能热水器项目节能分析

第六章空气能热水器环境保护

第七章空气能热水器项目进度规划

第八章空气能热水器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九章空气能热水器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章空气能热水器项目评价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提出理由

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总书记强调,科技革命必然引发产业革命。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决不能仅仅落在经费上、填在表格里、发表在杂志上,而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转化为人民福祉。要坚持产业化导向,加强行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有力支撑。要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

“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需要坚持市场化策略,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技术与企业,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发挥市场优胜劣汰作用。”政府可以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另外,要支持创新,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商业模式,提升制造业活力,建立与市场的紧密联系。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

空气能热水器项目

(二)项目选址

泸州某某经济开发区

泸州,四川省地级市,古称“江阳”,别称酒城、江城。位于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2014年,泸州城镇化率达45.1%。2016年,泸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35平方公里、人口达136.2万人。泸州是长江上游重要港口,为四川省第一大港口和第三大航空港,成渝经济圈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世界白酒产业基地,国内唯一拥有两大知名白酒品牌的城市,中国唯一的酒城。泸州,自公元前161年西汉设江阳侯国以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先后获得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四川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2016年9月,泸州市入选“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之一。泸州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三)项目承办单位

泸州某某有限公司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在通信网络、IT、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与生态伙伴开放合作,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释放个人潜能,丰富家庭生活,激发组织创新。华为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推动世界进步。

2015-2017年主要财务指标一览表

二、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产品

该项目产品为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也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把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吸收进来,经过氟介质气化,然后通过压缩机压缩后增压升温,再通过换热器转化给水加热,压缩后的高温热能以此来加热水温。

(二)项目建设原则

兼顾处理好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和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政策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或“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立足点仅仅局限于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和新生力量,还必须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从国内外经验来看,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本身就会催化和孵化出一大批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例如,青岛红领制衣基于工业4.0理念打造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就使得传统服装产业焕发了新的生机。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张家口新能源综合应用试点等工作,使新兴产业集聚区成为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先行军。建立便捷高效的新药和医疗器械审批监管方式。加快低空空域开放试点,解决新能源领域弃风弃光问题,改进互联网、金融、环保、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监管,实行更开放更合理的准入政策。加快制定出台信用体系、众筹等领域相关法规和制度。

(三)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20686.77平方米(折合约31.03亩),代征公共用地面积848.16平方米,净用地面积19838.61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29.76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空气能热水器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空气能热水器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1.31%,建筑容积率1.0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86,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4061.71万元/公顷,建设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19838.61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4146.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257.1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5410.63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2638.53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仓储设施1547.41平方米,成品贮存设施1091.12平方米),办公用房1190.31平方米,职工宿舍456.29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561.43平方米(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不计容建筑面积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20257.19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360.93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3758.84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19838.61平方米。

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四、投资计划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总投资12579.2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58.4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4.06%;流动资金4520.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5.94%。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投资7996.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3.57%;其中:建筑工程投资3270.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设备购置费374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75%;安装工程费112.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9%;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53.9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99%(其中:土地使用权费601.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79%);预备费118.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4%。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61.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49%。某某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8138.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4.7%;申请银行借款总额3355.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67%(项目建设期申请银行固定资产借款1999.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89%。

五、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投入正常运营后主要生产空气能热水器类产品,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预期达纲年营业收入26592.85万元,总成本费用22900.16万元,税金及附加126.59万元,利润总额3566.1万元,利税总额4839.56万元,税后净利润2674.57万元,达纲年纳税总额2164.99万元;达纲年投资利润率28.35%,投资利税率38.47%,投资回报率21.26%,项目盈亏平衡点56.45%,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6.18%,财务净现值3496.56.176.17年,总投资收益率29.67%,资本金净利润率43.82%;提供就业职位266个,达纲年综合节能量10.22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19.99%,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节能效益。

六、节能分析

“空气能热水器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对生产工艺、电气设备、建筑等方面采取有效节能措施,年用电量329373.3千瓦?时,年总用水量4897.37立方米,年消耗天然气10标准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40.91吨标准煤/年;工业产值综合能耗1.54千克标准煤/万元,单位现价增加值综合能耗7.03千克标准煤/万元,单位营业收入电耗12.39千瓦?时/万元,低于2017年泸州、泸州单位GDP能耗和单位现价增加值能耗。根据测算,与其他备选生产工艺技术相比,达纲年综合节能量10.22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19.99%,因此,该项目属于能源利用效果较好的项目。

六、环保和清洁生产

绿色产品设计示范。推进绿色设计试点示范,开展典型产品绿色设计水平

评价试点,培育一批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制定绿色产品标准。到2020年,创建百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百家绿色设计中心,力争开发推广万种绿色产品。六、项目综合评价

本期工程项目总投资12579.2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996.96万元,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61.48万元,流动资金4520.78万元;经测算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达纲年营业收入26592.85万元,总成本费用22900.16万元,年利税总额4839.56万元,其中:税后净利润2674.57万元;纳税总额2164.99万元,其中:增值税1146.87万元,税金及附加126.59万元,年缴纳企业所得税891.53万元;年利润总额3566.1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6.18%,全部投资回收期6.17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3.95年,本期工程项目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期工程项目通过对主要生产工艺和设备从投资经济性和先进性两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选用的设备均具有当今国内外先进水平,具有生产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

当前,各地各部门的一项首要工作,就是学懂弄通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来,统一到落实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各项部署上来,落实主体责任、增强能力本领、找准短板弱项、解决实际问题、稳妥有序推进,确保经济工作明年开好局、起好步,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七、项目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五个转型:一是推进向创新驱动型转型。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着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二是推进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加快形成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从追求数量、粗放扩张转变为追求质量、提高效率。三是推进向智能融合型转型。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

深度融合,发展和推广先进制造模式,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市场、新的就业形态,提高运行效率,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智能处理、协同工作。四是推进向生产服务型转型。积极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五是推进向绿色低碳型转型。加强政策引导,依靠技术进步,加强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促进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运行方式。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似乎进入了一个波动率下降、各种指标较为稳定的平台期。然而在貌似平静的水面之下,实则暗流涌动。一方面,宏观经济的各方面均呈现出分化加剧的态势,另一方面,去杠杆、控风险的举措也可能产生显著的冲击与影响。乐观者与悲观者均盯住了分化的一个侧面,而把两种视角结合起来考虑,似乎才能把握中国经济的全貌。

泸州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城市,经过“三线建设”时期一大批央属企业的内迁带动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制造业的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集白酒、化工、机械、能源加工、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为一体的综合型制造业体系。到2020年,制造业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企业的市场机动反应迅速、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制造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进入西南制造强市行列。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约22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约到900亿元,年均增长10.5%左右;到2025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智能化制造水平达到全省前列,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重点行业单位制造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约40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约1300亿元,年均增速达8 %,在化工、机械等产业中培育1个产值过百亿元、3-5个产值过10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集团),建成西南领先的制造业发展高地,制造业强市地位进一步巩固。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酒类产业、化工产业、机械装备产业、资源加工产业4大优势特色制造业,实现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引进一批重点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发展一批重点产品,实现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通讯产业等5大高端制造业突破发展、高效发展和科学发展。到2025年,泸州“4+5”重点产业在全省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清理和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推进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打破区域垄断,统一市场监管。

走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子是实现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快速发展阶段,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导致资源能源需求强劲,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资源能源对外依存度高。2016年我国的原油产量2亿吨,世界排名第五,同年进口量已经达到3.8亿吨,一些预测机构甚至认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能达到80%。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低。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是美国、日本的2.8倍和4.3倍。钢铁、炼油、乙

烯、合成氨、电石等工业产品单位能耗较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0%。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工业污染物集中处理水平低,排放量大,2012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社会的90.9%,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加大。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制定行业技术规范,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制造过程绿色化。充分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专项建设资金等资金渠道及政府和社会资金合作模式,支持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推广绿色制造工艺。

第三章报告编写说明

所谓产业(项目)规划是国家或地方各级政府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对行业、专项和区域的发展目标、规模、速度,以及相应的步骤和措施等所做的设计、部署和安排。

第四章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本期工程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0686.77平方米(折合约31.03亩),其中:代征公共用地面积848.16平方米,净用地面积19838.61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29.76亩);计划建设主体工程和办公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构)筑物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