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

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

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

1、六经辨证的概念: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具有普遍性的症候,从病理上加以概括,并以阴阳为纲,分为两大类病证,并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变特点,在阴阳两纲的基础上,又分为六个证型;即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合称为三阳证;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合称为三阴证。

2、六经辨证的意义:六经辨证主要适用于外感病辨证。通过六经分证,可以了解正邪盛衰及病势的进退缓急情况,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3、六经病证候:分三阳经证和三阴经证。

4、六经病证的传变规律:合病、并病、传经与直中。

一、六经病证

(一) 太阳病证

[临床表现]主脉主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证型有二种:

太阳中风证:发热恶风,有汗,脉浮缓。

太阳伤寒证: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

[证候分析]太阳病为正邪亢奋,交争肌表所致。

太阳中风主要病机,风邪伤卫,营卫失调所致。阳气浮越,则发热,营阴失守;则汗出,汗出肌腠疏松,故恶风。此属表虚证(与太阳伤寒表实相对而言)。

太阳伤寒主要病机:寒邪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寒邪伤阳则恶寒,阳气被郁则发热;寒为阴邪,凝涩营卫,故见诸痛;寒主收引,闭塞皮毛,故无汗;外寒内舍于肺,肺气失宣,故作喘;寒邪盛实,故脉紧。此证属太阳伤寒表实证。

(二) 阳明病证

[临床表现]阳明经证:身大热、汗大出、大渴引饮、面赤心烦、舌苔黄燥、脉洪大。

阳明腑证: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腹中矢气频转,甚者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边

尖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证候分析]阳明经证主要病机,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经脉,但尚未与肠中糟粕互结成燥屎,腑气尚通之证。

邪热内盛,则发热面赤;热盛津伤,故汗出口渴;热扰神志不宁,故心烦。舌、脉均为里实热之证。

阳明腑证主要病机,邪热传里,与肠中糟粕相搏,形成燥屎内结,腑气不行之证。

邪热传里,津液大伤,里热炽盛,故燥屎阻结于内而变生诸症;阳明经气旺于日晡,腑中实热,弥漫于经,则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邪热与糟粕结而不通,充斥肠间,则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燥矢内结,结而不通,气从下失,故腹中矢气频转;邪热炽盛上蒸而熏灼心宫,则谵语,狂乱,不得眠;热盛而津劫故舌苔干燥,起芒刺,甚或焦黑燥裂;燥热内结于肠,脉道壅滞而邪热迫急,故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三) 少阳病证

[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或薄黄,脉弦。

[证候分析]少阳位居半表半里,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少阳受病,邪热熏蒸,胆热上腾则口苦,津为热灼则咽干,少阳风火上腾则目眩;邪正相争,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正邪相争于表里之间则寒热往来,为少阳病特点之一。热郁少阳,经气不行,则胸胁苦满。胆病及肝,肝病气机不利而伤胃,胃失受纳与和降而嘿嘿不欲饮食,火热内郁,神志不安则心烦。肝胆受病,气机郁滞,其脉弦;津气凝聚故舌苔薄白,郁久化热则薄黄苔。

(四) 太阴病证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喜温喜按。舌苔腻,脉沉缓而弱。

[证候分析]寒邪伤之则阳虚气衰,脾胃升降失和,胃气不降则腹满呕吐;食不下,脾阳不振,脾湿失运,故腹痛,自利,喜温喜按。寒温不伤津液,则口不渴。苔白腻,脉象沉缓而弱为中焦虚寒,阳气衰

弱,不能上荣于舌,不能内充于脉所致。

(五) 少阴病证

[临床表现]少阴病属全身虚寒证,可从阴化寒,也可从阳化热,因而临床有少阴寒化与少阴热化证之分。

少阴寒化证:无热恶寒,脉微细,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脉微欲绝,反不恶寒,甚至面赤。

少阴热化证: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赤,脉象细数。

[证候分析]少阴寒化证:多为阳气不足,病邪入内,从阴化寒,呈现全身性的虚寒征象。少阴阳气衰微,阴寒独盛,故无热恶寒。阳气虚衰则脉微细。阳虚不能温养四肢则四肢厥冷。阳气衰微,神气失养则但欲寐。阳虚内不能温运脾胃,故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阴寒极盛于下,将残阳格拒于上,表现为阳浮于上的面赤等“戴阳”假象。

少阴热化证:少阴病热化证是阴虚阳亢,从阳化热,阴液受灼,不能上承则口燥咽干;水亏不能上济,心火独亢则心烦不寐。舌红尖赤,脉细数为阴虚阳亢之征。

(六) 厥阴病证

[临床表现]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证候分析]厥阴病的主症,表现为上热下寒,厥阴为阴之尽,阳并于上则上热,阴并于下则下寒。上焦则津伤热扰,故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下郁肠间虚寒,故饥不欲食,食则吐蛔。

总之,凡是抗病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弱,病势虚弱的为三阴证。三阳病中太阳病在表,阳明病属里热实证,而少阳属半表半里证。三阴病中太阳病里虚寒证,少阴病属全身虚寒证,又有少阴寒化证与少阴热化证之分,而厥阴病又有上热下寒和厥热胜复的不同转机。

二、六经病证发病与传变规律

(一) 合病

两经和两经以上的同时发病叫合病,如太阳伤寒病与阳明病同时出现,为“太阳阳明合病”,三阳经同病叫“三阳合病”等。

(二) 并病

凡一经病末罢,又见它经证候的,称为并病。如太阳病,发汗不彻而见阳明病证,

叫太阳阳明并病,达与两经或两经以上同时发病者显然是不同的。

(三) 传变规律

1、传经: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变,由一经证候转变为另一经证候,为“传经”。

影响传经因素,决定受邪轻重,正气强弱及治疗情况。

传经规律:

(1)循经传:按六经次序相传,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2)越经传:不按循经传规律,膈一经或阴二经相传。如太阳—→阳明,越少阳:太阳—→太阴,越少阳、阳明。

(3)表里传:相为表里两经相传,太阳—→少阴,阳明—→太阴,少阳—→厥阴。

2、直中:凡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径中阴经,表现出三阴经证候的为直中。

3、病转阳: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阴病转阳证,即三阴病转变为三阳证,为病转阳。

病转阳,预示正气末复,有向食之机。

中医诊断学歌诀

中医诊断学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内容,望闻问切与辩证,望诊观察四方面,全身局部舌排物。闻诊切记两方面,听声音和嗅气味,问诊症状及病史,脉诊按诊属切诊。 二、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 诊病要知三原理,司外揣内表知里,见微知著局把体,以常达变标衡异。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诊断遵循三原则,整体观念要考虑,四诊合参免误诊,辨病辨证相结合。 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发展史,重要医家医著寻,黄帝内经奠基础,伤寒杂病论六经。西晋王叔和脉经,最早脉学专著书。最早病历是诊籍,诸病源候论病源。世医得效方十怪,二十七脉出濒湖,张景岳编十问歌,脉诀汇辨六纲脉,诊家枢要元滑寿,宋代陈言创三因,卫气营血叶天士,三焦辨证吴鞠通。敖氏伤寒金镜录,最早舌诊专著书,彩图辨舌指南书,曹炳章著重要书。上篇诊法四诊总括 四诊望闻问切明神色形态舌诊称闻诊听声嗅气味问以言审切指凭四诊合参查全面整体症状辨病情第一章问诊问诊总括 问诊一般内容多主症现病既往何个人生活家族史重点景岳十问歌 一、问诊的方法 问诊首先抓主诉,重视主症了一般,问诊直接问病人,语言通俗又易懂,避免主观和片面,防止暗示性套问,危重病人要细心,果断迅速快诊断。 二、问诊的一般内容 (―)问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问姓名性别婚否和年龄民族职业和籍贯现住单位记录清(二)问主症和现病史主症主要自觉症现病发展经过情治疗效果和兼症辨证论治此为凭(三)问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既往病史诊可参家族患病查相传个人嗜欲和习惯亦有影响问周全 三、问现在症状 问诊现症是首件十问歌诀有贡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倶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数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一)问寒热 (1)恶寒发热恶寒发热同时呈新病外感表证名寒重热轻属表寒伤风热轻而恶风表热热重恶寒轻 (2)但寒不热但寒不热里寒证久病肢冷内损阳新病畏寒腹冷痛寒邪直中在胃肠 (3)但热不寒但热不寒里热证壮热邪实热蒸腾热有定时名潮热阴虚湿温热阳明长期微热自觉热郁热气虚或阴虚 (4)寒热往来寒热往来无规律胸胁苦满病少阳疟疾寒热定时发先后交替寒热强 (二)问汗 汗为阳热蒸津缘寒热虚实问周全表虚伤风汗自出表实无汗感风寒自汗阳虚动尤甚盗汗阴虚潮热烦大汗不止绝汗居冷汗热汗亡阳阴病变转折出战汗冷汗阳气虚或惊壮热汗蒸里实热黄汗风湿热邪蒸头面汗出上焦热半身汗见中风瘫手足心汗阴虚证中焦湿热脾虚关下焦湿热蒸阴汗心脾心肾心胸汗 (三)问疼痛 (1)问疼痛的性质

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

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 1、六经辨证的概念: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具有普遍性的症候,从病理上加以概括,并以阴阳为纲,分为两大类病证,并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变特点,在阴阳两纲的基础上,又分为六个证型;即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合称为三阳证;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合称为三阴证。 2、六经辨证的意义:六经辨证主要适用于外感病辨证。通过六经分证,可以了解正邪盛衰及病势的进退缓急情况,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3、六经病证候:分三阳经证和三阴经证。 4、六经病证的传变规律:合病、并病、传经与直中。 一、六经病证 (一) 太阳病证 [临床表现]主脉主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证型有二种: 太阳中风证:发热恶风,有汗,脉浮缓。 太阳伤寒证: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 [证候分析]太阳病为正邪亢奋,交争肌表所致。 太阳中风主要病机,风邪伤卫,营卫失调所致。阳气浮越,则发热,营阴失守;则汗出,汗出肌腠疏松,故恶风。此属表虚证(与太阳伤寒表实相对而言)。 太阳伤寒主要病机:寒邪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寒邪伤阳则恶寒,阳气被郁则发热;寒为阴邪,凝涩营卫,故见诸痛;寒主收引,闭塞皮毛,故无汗;外寒内舍于肺,肺气失宣,故作喘;寒邪盛实,故脉紧。此证属太阳伤寒表实证。 (二) 阳明病证 [临床表现]阳明经证:身大热、汗大出、大渴引饮、面赤心烦、舌苔黄燥、脉洪大。 阳明腑证: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腹中矢气频转,甚者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边

尖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证候分析]阳明经证主要病机,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经脉,但尚未与肠中糟粕互结成燥屎,腑气尚通之证。 邪热内盛,则发热面赤;热盛津伤,故汗出口渴;热扰神志不宁,故心烦。舌、脉均为里实热之证。 阳明腑证主要病机,邪热传里,与肠中糟粕相搏,形成燥屎内结,腑气不行之证。 邪热传里,津液大伤,里热炽盛,故燥屎阻结于内而变生诸症;阳明经气旺于日晡,腑中实热,弥漫于经,则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邪热与糟粕结而不通,充斥肠间,则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燥矢内结,结而不通,气从下失,故腹中矢气频转;邪热炽盛上蒸而熏灼心宫,则谵语,狂乱,不得眠;热盛而津劫故舌苔干燥,起芒刺,甚或焦黑燥裂;燥热内结于肠,脉道壅滞而邪热迫急,故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三) 少阳病证 [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或薄黄,脉弦。 [证候分析]少阳位居半表半里,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少阳受病,邪热熏蒸,胆热上腾则口苦,津为热灼则咽干,少阳风火上腾则目眩;邪正相争,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正邪相争于表里之间则寒热往来,为少阳病特点之一。热郁少阳,经气不行,则胸胁苦满。胆病及肝,肝病气机不利而伤胃,胃失受纳与和降而嘿嘿不欲饮食,火热内郁,神志不安则心烦。肝胆受病,气机郁滞,其脉弦;津气凝聚故舌苔薄白,郁久化热则薄黄苔。 (四) 太阴病证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喜温喜按。舌苔腻,脉沉缓而弱。 [证候分析]寒邪伤之则阳虚气衰,脾胃升降失和,胃气不降则腹满呕吐;食不下,脾阳不振,脾湿失运,故腹痛,自利,喜温喜按。寒温不伤津液,则口不渴。苔白腻,脉象沉缓而弱为中焦虚寒,阳气衰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诊断学 第十二单元 六经辨证

第十二单元六经辨证 创立“六经辩证”的医家是——张仲景(张机) 六经 三阳三阴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 太阳病证 临床表现:恶风寒、脉浮、头项强痛 太阳中风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治法:调和营卫,祛风解肌 方剂: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太阳伤寒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剂: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 太阳变证 栀子豉汤证——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恼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身热、汗出,气喘,咳嗽,咯痰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下利不止、身热汗出、气喘 真武汤证——心悸、头晕、站立不稳、发热 栀子豉汤证——清宣郁热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清宣肺热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清热止利,表里双解 真武汤证——温阳利水 阳明病证 主要病机——“胃家实”(胃肠燥实证) 阳明病热证 临床表现——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 治法——辛寒清热 方药——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白虎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的鉴别要点

阳明病实证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错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 治法——攻下实热,荡涤燥结 方药——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大承气汤证的鉴别要点 少阳病证 少阳病本证 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脉弦 治法——和解少阳 方药——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大枣、半夏) 少阳变证 大柴胡汤证——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 治法:和解少阳、泻热通腑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烦惊谵语、小便不利 治法:和解枢机、驱邪畅气 太阴病证 太阴病本病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大便泄泻,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或弱 治法——温中健脾,散寒燥湿 方药——四逆汤或理中汤 甘草、干姜、附子(四逆汤)。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理中汤)。 太阴病兼变证 太阴病兼表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痛,便溏、脉浮 治法——轻散表寒 方药——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太阴腹痛证 临床表现——腹满时痛或大实痛,拒按

中医执业中医诊断学第十二单元 六经辨证(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单元六经辨证 一、A1 1、下列哪一项不是少阳证的表现 A、寒热往来 B、心烦欲呕 C、大便燥结 D、胸胁苦满 E、口苦目眩 2、症见口苦,咽干,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脉弦,此为 A、太阳经证 B、太阳腑证 C、少阳病证 D、阳明经证 E、阳明腑证 3、下列选项中,不属阳明病热证主要表现的是 A、大热 B、便秘 C、大汗 D、大渴 E、脉洪大

4、下列哪项不是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 A、发热 B、无汗 C、恶风 D、干呕 E、脉浮缓 5、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无汗,脉浮紧,辨证为 A、太阳中风证 B、太阳蓄水证 C、太阳蓄血证 D、太阳伤寒证 E、少阳证 6、下列哪项不是太阴病证的临床表现 A、腹胀满 B、腹痛 C、脉沉缓 D、便秘 E、四肢欠温 7、症见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辩证为 A、少阴热化证 B、少阳病证

C、阳明经证 D、心肾不交证 E、心血虚证 8、下列哪项不是少阴寒化证的临床表现 A、自利口渴 B、四肢厥冷 C、小便色黄 D、但欲寐 E、欲吐不吐 9、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称为 A、传经 B、循经传 C、越经传 D、表里传 E、并病 10、厥阴病寒证的治法是 A、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B、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C、温经散寒,健脾和中 D、温经散寒,温通经脉

E、温经散寒,养血止痛 11、伤寒初起不从阳经传入,病邪直入三阴者称为 A、合病 B、并病 C、循经传 D、越经传 E、直中 二、B 1、A.太阳中风证 B.太阳伤寒证 C.阳明病实证 D.少阴病寒化证 E.厥阴病寒证 <1> 、以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 A B C D E <2> 、以恶风、汗出、脉浮缓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 A B C D E

中医诊断学讲义——六经辨证

中医诊断学讲义——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 太阳病证 太阳经证是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所表现的证候。 太阳中风证 太阳中风证是指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卫强营弱所表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辨证要点:本证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太阳伤寒证 太阳伤寒证是指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辨证要点:本证以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为辨证要点。3 太阳腑证(太阳蓄水证、太阳蓄血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 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内传太阳之腑所表现的证候。 太阳蓄水证 太阳蓄水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气内传太阳膀胱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停蓄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小腹满,小便不利,口渴,或水入则吐,脉浮或浮数。 辨证要点:本证以小腹满、小便不利与太阳经证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太阳蓄血证

太阳蓄血证是指太阳经证未解,邪热内传,邪热与瘀血互结于少腹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辨证要点:本证以少腹急硬、小便自利、便黑为辨证要点。 阳明病证 阳明病证指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内传阳明,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阳明病证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阳明经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 阳明经证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而肠中糟粕尚未结成燥屎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大热,汗出,口渴引饮,或心烦躁扰,气粗似喘,面赤,苔黄燥,脉洪大。 辨证要点:本证以壮热、汗出、口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阳明腑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 阳明腑证指邪热内炽阳明之腑,并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阻滞肠道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甚则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辨证要点:本证以潮热汗出、腹满硬痛、大便秘结、苔黄燥、脉沉实为辨证要点。 少阳病证 少阳病证指邪犯少阳,正邪分争,枢机不利,胆火内郁,经气不畅所表现的证候。 少阳病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辨证要点:本证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为辨证要点。

中医诊断学辨证歌诀

中医诊断学辨证歌诀 我们传播:中医药文化 | 医道 | 药道 | 人文 | 视觉 1《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疏肝散,抑郁胸闷太息短,胁肋胀刺两相兼,急躁易怒病在肝,经期不调乳胀痛,舌苔薄白脉沉弦。 2《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见雀目,头晕眼涩肢麻木,胁肋隐痛面无华,手足震颤难持物,行则肢摇立不稳,视物昏花足难步,甲枯舌淡脉弦细,草枣木瓜加四物。 3《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一贯煎,视物模糊两眼干,胁痛潮热或低热,盗汗唇燥口苦烦,舌红少津尿黄赤,便结咽干细数弦。 4《肝胆湿热》 湿热之邪在肝胆,身目俱黄腹胀满,口苦胁痛带下黄,尿道灼痛尿黄短,纳呆舌腻脉数弦,龙胆茵陈用之痊。 5《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面目红,口苦咽干耳鸣聋,头痛眩晕烦易怒,胁肋灼痛耳流脓,舌红苔黄脉弦数,泻肝龙荟用之雄。 6《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头晕眩,耳聋耳鸣口咽干,失眠健忘肢麻震,目涩舌红脉急弦,麻震天麻钩藤饮,晕眩杞菊地黄丸。 7《肝风内动总歌》

肝风内动分四种,肝阳热血阴虚风,眩晕欲仆兼抽搐,手足震颤为特征。 (1)肝阳化风: 眩晕欲仆头胀痛,语謇肢颤头摇动,手足麻木履不正,卒然倒地人不醒,舌红白腻弦有力,镇肝熄风便有功。 (2)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手足抽,颈项强直目上勾,角弓反张牙关紧,高热神昏躁狂求,弦数有力舌红绛,羚羊安宫可解忧。 (3)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肢体麻,手足震颤面无华,眩晕耳鸣肉瞬动,肝血亏虚不荣甲,舌淡苔白脉弦细,阿胶鸡子最容恰。 (4)阴虚生风: 阴虚生风两病源,外感热病阴液干,内伤久病肝阴虚,筋脉失养病势缓,外感卫气营血辨,内伤肝阴虚内观 8《胆郁痰扰证》 胆郁痰扰卧不宁,痰热乘胆是病情,失眠眩晕且惊悸,口苦呕恶兼耳鸣,胸胁胀痛苔黄腻,黄连温胆最有灵。 (脉弦滑略数) 9《胆热壅滞证》 大柴胡汤胆热壅,往来寒热便不通,尿黄口苦呕不止,两胁拘急并且疼,舌红苔黄脉弦数,少阳发热此方宗。 10《肝胆虚烦不寐》 肝胆虚烦难入睡,视物昏花气力亏,易惊多梦口干苦,总由肝阴血气亏,舌淡苔白弦细数,酸枣仁汤可入寐。 11《寒滞肝脉》 寒滞肝脉见寒疝,少腹冷痛牵睾丸,阴囊收缩得热缓,晄白唇青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辨证学 绪论 以八纲辨证为纲,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卫气营血、六经 及三焦辨证为目, 总论 第一章辨证学的形成与发展 1.八纲辨证 “八纲”一词最早出现于祝味菊著《伤寒质难》中。 2.六经辨证 3.脏腑辨证 4.温病辨证 第二章审症、辨证、诊病的中医诊断体系 一、症、证、病的基本概念 症——病人自身感觉到的异常变化及医生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体征, 即“症”包括症状与体征,是疾病和证候的外在表象。 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邪正关系。 反映出病变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疾病——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邪正相争,阴阳失调,产生特殊的病理变化,构成不同的病机及有规律的演变过程, 具体表现出若干固定的症状和相应的证候。疾病一般包括致病因素、病理性质、临床症状和体征、演变规律及预后等。 第一章八纲辨证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纲辨证 阴阳——归纳疾病类别

表里——辨别疾病部位的深浅 寒热——疾病性质 虚实——邪正斗争的盛衰 第一节表里辨证 表里 体表脏腑 六腑五脏 经络脏腑 三阳经三阴经 皮肤筋骨 【临床表现】 表里 病位皮毛、肌腠、经络脏腑、骨髓 一、表证 定义——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的证候。 一、表证 病因——感受六淫之邪,即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热之邪等。 《景岳全书·传忠录》:“表证者,邪气之自外而入者也,凡风寒暑湿燥火,气有不正,皆是也。” 【临床表现】 寒热——恶寒(或恶风)发热 (或自觉无发热)、 头身——头身疼痛、 苔脉——舌苔薄白,脉浮, 兼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咽喉痒或痛,喷嚏,微有咳嗽。 发病特点表证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1.起病急 2.病情轻

中医知识简练分享记忆和考点:中医诊断学

中医知识简练分享记忆和考点:中医诊断学 第十二章六经辩证 〖概述〗 (1)六经辨证:是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证候,以阴阳为总纲,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两大类,分别从邪正斗争关系、病变部位、病势进退缓急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并作为指导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 (2)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即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病理阶段,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类,用以说明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 (3)三焦辨证:是清代吴鞠通依据《黄帝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念,将外感温热病的证候归纳为上、中、下三焦病证,用以阐明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热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表现及其传变规律,并指导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 (4)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所反映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并进而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及其病机的一种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源于《素问· 热论》,由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正式创立,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医家不断将其发扬光大;卫气营血辨证源于《黄帝内经》,由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正式创立;三焦辨证源于《黄帝内经》,由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正式创立。 一、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灵枢· 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伤寒病的发生,是人体感受六淫之中风寒之邪,始从皮毛、肌腠,渐循经络,由表及里,进而传至脏腑。因此,它的病理变化,当病邪浅在肌表经络,则表现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六经辩证之六经病的传变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六经辩证之六经病的传变 传变是疾病本身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某些阶段性的表现,也是人体脏腑经络相互关系发生紊乱而依次传递的表现。一般认为:“传”是指疾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病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发生性质的转变。六经病证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密切相关,故一经的病变常常会涉及到另一经,从而表现出合病,并病及传经的病证候。 合病: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出现相应的证候。而无先后次第之分。如太阳经病证和阳明经证同时出现,称“太阳阳明合病”;三阳病同病的为“三阳合病”。 并病: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并病。无先后次第之分。如少阳病未愈,进一步发展而又涉及阳明,称“少阳阳明并病”。 传经: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传经与否,取决于体质的强弱,感邪的轻重,治疗的当否三个方面。如邪盛正衰,则发生传变,正盛邪退,则病转痊愈。身体强壮者,病变多传三阳;体质虚弱者,病变多传三阴。此外,误汗、误下,也能传入阳明,更可以不经少阳,阳明而经传三阴。但三阴病也不一定从阳经传来,有时外邪可以直中三阴。传经的一般规律有: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传人阳明,阳明不愈,传入少阳;三阳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

阻,终传厥阴。一说有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相传者;越经传:是不按上述循经次序,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不传少阳、阳明而直传太阴。越经传的原因,多由病邪旺盛,正气不足所致;表里传:即是相为表里的经相传。例如太阳传入少阴,少阳传入厥阴,阳明传入太阴,是邪盛正虚由实转虚,病情加剧的证候,与越经传含义不同。 直中:凡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径中阴经,表现出三阴征候的为直中。 以上所述,都属由外传内,由阳转阴。此外,还有一种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阴病转阳证。所谓阴病转阳,就是本为三阴病而转变为三阳证,为正气渐复,病有向愈的征象。 六经辩证之少阴病证与厥阴病证 少阴病证,是指少阴心肾阳虚,虚寒内盛所表现出的全身性虚弱的一类临床证候。少阴病证为六经病变发展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病至少阴,心肾机能衰减,抗病能力减弱,或从阴化寒或从阳化热,因而在临床上有寒化、热化两种不同证候。 少阴进化证:少阴进化证,是指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而阳气衰弱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脉微欲绝,反不恶寒,甚至面赤。

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之太阳病证

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之太阳病证 1.“六经辨证”是哪位医家创立的 A.华佗 B.成无己 C.王叔和 D.张机 E.张元素 2.太阳伤寒证可见 A.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 B.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C.小腹胀满,小便不利 D.小腹胀满,小便自利 E.腹痛拒按,大便秘结 3.太阳伤寒证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恶寒发热 B.有汗脉缓 C.项强痛 D.无汗而喘 E.身体疼痛

4.太阳中风证的脉象是 A.洪数 B.滑数 C.浮数 D.细弱 E.浮缓 5.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 A.有无头痛 B.有无恶寒 C.有无汗出 D.有无发热 E.有无恶风 答案解析 1、【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六经辨证是由东汉,张机(字仲景)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根据伤寒病的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种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太阳伤寒证是指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卫阳被遏,毛窍闭伏,以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3、【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太阳伤寒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 4、【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太阳中风证以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中风证基本病机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唯其汗出,故又称表虚证;伤寒证的基本病机是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无汗、脉浮紧为特点,唯其无汗,故又称表实证。

第十二单元六经辨析 六经辨证是由东汉,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根据伤寒病的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种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 六经辨证,就是以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将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等六类证候,用来阐述外感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治疗。 细目一太阳病证 要点一太阳病证提纲

《中医诊断学》:六经辩证

《中医诊断学》:六经辩证 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一、六经病证的分类 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证候。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由阳经入阴经。病邪的轻重、体质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决定传变的主要因素。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正气得复,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因而针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证候,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确定何经为病,进而明确该病证的病因病机,确立相应的治法,列出一定的方药,这正是六经病证分类的意义所在。 (一)太阳病证 太阳病证,是指邪自外入或病由内发,致使太阳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临床证候。太阳,是阳气旺盛之经,主一身之表,簇摄营卫,为一身之藩篱,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外邪侵袭人体,大多从太阳而入,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太阳经气不

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二)

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二) 1.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是 A. 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B. 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 C. 虚烦不得眠,卧起不安,甚至胸中有窒塞感 D. 身热、汗出,气喘,咳嗽,咯痰,舌质红苔黄 E. 心悸、头晕,身体肌肉瞤动,震颤,站立不稳,发热 2.下列各项中,属太阳病主症主脉的是 A. 恶寒发热,头痛脉浮 B. 头身疼痛,恶寒无汗 C. 头项强痛,恶寒脉浮 D. 恶寒发热,汗出脉浮 E. 恶寒发热,无汗脉紧 3.少阳病本证的临床表现是 A. 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 B. 呕吐不止,剑突下急迫感,烦躁 C. 胸烦满,烦惊谵语,小便不利,一身尽重,难以转侧 D. 腹满而吐,食不下,大便泄泻,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 E. 恶寒,发热,头痛,便溏,脉浮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2.【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3.【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少阳病本证的临床表现是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 细目三少阳病证 要点一少阳病提纲 原文: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病证,是指邪气侵扰胆腑,邪正分争于半表半里之间,以致枢机不利,气失条畅所表现的证候。 要点二少阳病本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少阳病证指邪犯少阳胆腑,枢机不运,经气不利,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一) 临床表现 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脉弦。 辨证要点:本证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为辨证要点。 (二) 治法方药 (1)治法:和解少阳。 (2)代表方剂:小柴胡汤。 (3)药物: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大枣、半夏。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之《中医诊断学:六经辩证、卫生营血辩证、三焦辨证》单选126题题库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之《中医诊断学:六经辩证、卫生营血辩证、三焦辨证》 单选126题题库 1、持续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属于( ) A 、热灼营阴证 B 、热陷心包证 C 、热盛动血证 D 、热盛伤阴证 E 、热盛动风证 【答案】D 2、以身热而不恶寒,咳喘,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的属于( ) A 、热扰胸膈证 B 、热结肠道证 C 、邪热壅肺证 D 、热灼营阴证 E 、热陷心包证 【答案】C 3、太阳伤寒证的辨证要点是( A 、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 恶寒、无汗、头项痛、脉浮紧 【答案】A 4、烦惊谙语,小便不利属于( ) B 、恶寒、汗出、头身痛、脉浮 紧 E 、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缓 ) A 、大柴胡汤证 B 、小柴胡汤证 C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D 、桅子汤证 E 、吴茱萸汤证 【答案】C 5、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手太阴肺的病变属上焦病证 B 、足阳明胃的病变属中焦病证 C 、足太阴脾的病变属中焦病证 D 、手 厥阴心包的病变属下焦病证 E 、足少阴肾的病变属下焦病证 【答案】D 6、某男,19岁。发热3天。高热,口渴,大汗出。脉洪大,为 A 、阳明腑证 B 、太阳病证 C 、阳明经证 【答案】C 7、血分证与营分证的共有症状是() A 、吐血蚂血 B 、身热夜甚 C 、颈项强直 【答案】B 8、葛根黄苓黄连汤证的辨证要点是( ) A 、下利不止,身热汗出,气喘 B 、心悸,头晕,身体站立不稳,发热 C 、下利不止,心悸,头晕 D 、 身热,汗出,气喘,咳嗽,咯痰 E 、下利不止,气喘,咳嗽,咯痰 【答案】A 9、下列各项中,属于太阴病本证辨证要点的是 【答案】D 10、在六经传变中,太阳病传少阴称为( ) A 、合病 B 、表里传 C 、循环传 D 、直中 E 、越经传 【答案】B 11、热盛动血证的代表方是( ) A 、黄连阿胶汤 B 、犀角地黄汤 C 、桅子豉汤 D 、导赤承气汤 E 、至宝丹 【答案】B 12、患者身热,皖腹胀满疼痛,大便清垢不爽,舌苔黄腻,脉滑数。其临床意义是 A 、湿滞脾胃证 B 、阳明热结证 C 、湿热积滞肠腑证 D 、阳明热炽证 E 、湿热中阻证 【答案】C 13、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证代表方剂的药物组成是( ) A 、枳实、生锦纹、山楂、槟榔、厚朴、黄苓、神曲、连翘、紫草、木通、生甘草 B 、枳实、生锦纹、山楂、槟 榔、厚朴、黄连、麦芽、连翘、紫草、木通、生甘草 C 、枳实、生锦纹、山楂、槟榔、厚朴、黄连、神曲、连翘、 C 、恶寒、发热、头身痛、脉浮紧 D 、 D 、以上都不是 E 、少阳病证 D 、手足蠕动 E 、目睛上视 A 、消渴 B 、气上撞心 C 、心中疼热 D 、腹满时痛 E 、饥而不欲食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年8月第1版 序言 范中林老先生,潜心于医学,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善用经方,尤以舌诊见长。在掌握“六经”辨证的规律,治疗若干外感病和内伤杂病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特别对于许多虚寒证、疑难病疗效尤著。 范老积数十年的临床经验,经过初步整理,写成《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一书。这本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伤寒论》理论与实践的临床效果。有人说古方不能治今病,这是一种偏见。现在确实产生了一些不同于古代的疾病,但现在的外感病,很多很多的杂病,古代早已有之,至今并无什么变化,病还是这种病,不过现在不去探究,辨证不确切,经方不敢运用,对证下药甚鲜,不能起到六经辨证的效果,非《伤寒论》之过时也。 吕炳奎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 内容提要 本书选编了范中林医案69例。医案编排,以六经为序,即从太阳证病例开始,逐次按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等六经证病例编排而成。每例医案,均包括概况、病史、初诊、辨证、复诊和按语等项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1 太阳证发热(长期低热) (1) 2太阳证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4) 3太阳证眩晕(美尼尔氏综合症) (6) 4太阳证咳嗽(支气管扩张) (8) 5太阳证咳嗽 (10) 6太阳证哮喘 (12) 7太阳证刚痉(临产麻疹) (14) 8太阳证柔痉 (16) 9太阳证风湿 (18) 10太阳证风湿 (19) 11太阳证风寒湿痹(风湿) (21) 12太阳证历节病(风湿性关节炎) (24) 13太阳证风寒湿痹(坐骨神经痛) (26) 14太阳证风寒湿痹(周期性麻痹) (29) 15太阳证水疝 (34) 16阳明证呕吐(食管癌待查) (36) 17阳明证高热痿躄 (38) 18阳明证臌胀 (41) 19太阳阳明证泄泻(过敏性结肠炎) (42) 20太阳阳明证结胸 (45) 21少阳证发热 (47) 22少阳证癫狂 (48) 23太阳少阳证胁痛(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50) 24太阳少阳证腰痛 (53) 25太阴证视歧(复视、双目动脉硬化性网膜病变) (56) 26太阴证痰咳(慢性支气管炎) (60) 27太阴证寒呃(胃神经官能症) (63) 28太阴证胃脘痛 (64) 29太阴证水肿 (66)

中医诊断学复习资料全

中医诊断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 3、西汉淳如意创“诊籍” 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创辨证论治理论,奠定诊断学基础 5、《中藏经》—华佗诊病学术经验 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7、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对传染病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作出诊断 8、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 9、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10、施发《察病指南》是诊法专著 11、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论述危重疾病的十怪脉象 12、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 13、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 14、元朝敖氏《敖氏伤寒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15、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16、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17、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 18、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法则 中医诊断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诊察疾病,辨别证候的一门学科 诊断、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辨证—-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辩证思维 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 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症---即症状(患者个人感受)和体征(那个观察所得)的总称,

是疾病过程表现个别、孤立的现象 病---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抗争所引起机体阴阳失调、生理功能失常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基本原则:审察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第二章四诊 一、望神 (一)望神的含意: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狭义──人体的精神活动:精神 目光、神志、面色、形态 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 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 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 面色:突然颧红如妆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 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饮食:突然思食、索食 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二、望面色 一般以望面部色泽为主 色与泽的关系 色与泽,又称“气色”色属阴,主血,反映血液的盈亏 泽属阳,主气,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盛衰 (四)常色与病色 1、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 (1)主色──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色泽 (2)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常色 2 五色主病 青主寒瘀痛经风戴阳证—面色苍白,却时而面红如妆,嫩红带白,游走不定,赤热虚实妆戴阳多为虚阳外越,此为真寒假热之危重证候黄主脾虚湿黄疸黄疸: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湿热熏蒸

中医诊断学复习资料

中医诊断学复习资料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 3、西汉淳如意创“诊籍” 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创辨证论治理论,奠定诊断学基础 5、《中藏经》—华佗诊病学术经验 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7、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对传染病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作出诊断 8、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 9、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10、施发《察病指南》是诊法专著 11、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论述危重疾病的十怪脉象 12、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 13、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 14、元朝敖氏《敖氏伤寒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15、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 16、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17、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 18、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法则 中医诊断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诊察疾病,辨别证候的一门学科 诊断、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辨证—-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辩证思维 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 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症---即症状(患者个人感受)和体征(那个观察所得)的总称,

是疾病过程表现个别、孤立的现象 病---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抗争所引起机体阴阳失调、生理功能失常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 基本原则:审察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第二章四诊 一、望神 (一)望神的含意: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狭义──人体的精神活动:精神 目光、神志、面色、形态 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 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 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 面色:突然颧红如妆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 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饮食:突然思食、索食 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一般以望面部色泽为主 色与泽的关系 色与泽,又称“气色”色属阴,主血,反映血液的盈亏 泽属阳,主气,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盛衰 (四)常色与病色 1、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 (1)主色──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色泽 (2)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常色 2 五色主病 青主寒瘀痛经风戴阳证—面色苍白,却时而面红如妆,嫩红带白,游走不定,赤热虚实妆戴阳多为虚阳外越,此为真寒假热之危重证候黄主脾虚湿黄疸黄疸: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湿热熏蒸

中医诊断学复习资料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 3、西汉淳如意创“诊籍” 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创辨证论治理论,奠定诊断学基础 5、《中藏经》—华佗诊病学术经验 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7、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对传染病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作出诊断 8、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 9、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10、施发《察病指南》是诊法专著 11、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论述危重疾病的十怪脉象 12、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 13、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 14、元朝敖氏《敖氏伤寒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15、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16、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17、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 18、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法则 中医诊断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诊察疾病,辨别证候的一门学科 诊断、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辨证—-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辩证思维

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 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症---即症状(患者个人感受)和体征(那个观察所得)的总称,是疾病过程表现个别、孤立的现象 病---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抗争所引起机体阴阳失调、生理功能失常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基本原则:审察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第二章四诊 一、望神 (一)望神的含意: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狭义──人体的精神活动:精神 •目光、神志、面色、形态 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 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 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 面色:突然颧红如妆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 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饮食:突然思食、索食 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二、望面色 •一般以望面部色泽为主

中医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辨证的理论与方法,以识别病证,推断病情,给防治疾病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0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通过“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 0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串了诊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 《难经》特别重视脉诊,其提出独取寸口诊脉法。 03、西汉·淳于意(仓公)创立“诊籍” 04、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创始人。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 05、东汉·华佗《中藏经》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 06、西晋·王叔和《脉经》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0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 08、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 09、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10、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11、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将病因归为三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为不内外因; 12、南宋·崔紫虚《崔氏脉诀》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 南宋·施发《察病指南》为诊法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13、元·敖氏《点点金》《金镜录》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现存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14、金元: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颇有贡献。 滑寿《诊家枢要》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 刘昉《幼幼新书》论述指纹在儿科诊断的重要意义。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15、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影响甚大。 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 明朝·李中梓《诊家正眼》 16、清代李延昰《脉诀汇辨》、周学霆《三指禅》、徐灵胎《洄溪脉学》、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都是论脉诊的著作。 张登《伤寒舌鉴》载有120图;梁玉瑜《舌鉴辨证》载图149幅。 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 林之翰《四诊抉微》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 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也有一定成就。 汪宏《望诊遵经》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辨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 喻嘉言《寓意草》提出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 17、温热类疾病: 明·吴又可《温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清:叶天士《外感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薛生白《湿热条辨》;余师愚《疫疹一得》;吴鞠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