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第四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第四章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一、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先进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超越以往一切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

●(一)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所坚持和追求的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的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

在精神之魂

●(二)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三)吸纳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纳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是中华文明的气质

●二、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人民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最广大人民的价值

追求,引导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

●(一)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立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立场

●(二)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三、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真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真正的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契合,与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而且因其

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真实可信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以往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其真实性

●(二)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实质

●“普世价值”就是一种极具迷惑性、欺骗性并且带有鲜明政治倾向的价值观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四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四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重要知识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4.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练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核心价值观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2018年3月,()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A.十九届一中全会 B.十九届二中全会 C.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马克思主义理论 C.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4.()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马克思主义理论 C.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5.()是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根本价值态度。 A.爱国 B.诚信 C.敬业 D.友善 6.()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 A.先进性 B.人民性 C.真实性 D.实践性 7.()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高度发展、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重要标志。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爱岗、敬业、公平、正义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正因其深深地扎根于()的生动实践之中。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9.深深地根植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 A.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理基础知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中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关键阶段,应该义不容辞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重要任务认真抓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价值、价值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支配、影响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采取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中心、主导和支配的地位,是人们深层次的信念系统,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是价值观念体系的统帅和灵魂 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彻落实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是我校教职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积极思考的一个问题。11月22日,在校工会召开的教职工学习十七大专题座谈会上,与会教职工对此畅谈了体会和感受。 大家一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大家一致表示,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带头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传身教,自觉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和引路人。 文法学院教师孙超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论述精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切实与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 今年“两会”期间,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

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从个人的德的认识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人们在认清人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按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求人们信奉和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主要有三个维度:最高层面的无私奉献、一心为公;中间层面的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最低层面的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从社会的德的认识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人们在认清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好道德的发展问题。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与这五个社会形态相适应,道德也先后出现了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而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对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是对西方先进道德理念的吸收和借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 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 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4 、社会主义荣辱 观。(是基础)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 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它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

振 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 凝聚力。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以“ 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刻,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成员都能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所依托、有所体现。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待,明确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堪称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政治宣言、思想指南、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创新性、实践性和人民性。 党的十八大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待,明确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堪称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政治宣言、思想指南、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创新性、实践性和人民性。大会报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部署,其中,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用24字简要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生长点,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精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不可分、有机统一: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与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原则与依据;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精髓,是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价值理念,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要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及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它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刻,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

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成员都能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所依托、有所体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 一是主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反映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明确的主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主导性的内在根据在于它的先进性。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了一元化指导思想,明确了共同追求,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先进性要求。 二是现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当今时代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只有立足时代发展要求,反映时代发展特点,针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引领作用。 三是包容性。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为促进创造活力的迸发提供了条件,也为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资源。但同时应该看到,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序性,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引领,势必导致价值失序甚至社会秩序的紊乱。因而,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引向深入,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价值观,通过倡导积极、支持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就是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家的重要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今天我们兴奋的看到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以人为主体来展开的,又是为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就要坚持以文化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之中。 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对于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创作的主体内涵,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生动形象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产品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要把握群众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加强对新的文化品种、文化形式的研究和引导,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标准和评价尺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价值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一般价值观,二是核心价值观。在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有些价值观处于从属地位。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它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普遍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时代与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是现实理性和走向未来的价值积淀,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没有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就会缺乏现实的基础和动力,更难有效地推进和发展。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和作用的发挥一定要与现实相衔接,才有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它的成型和系统化,必将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潜入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进而作为人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下来,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效用。 第二,民族性。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中国社会由封闭到开放,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必须构建新的核心价值观,但同时应当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历史久远的伟大民族,过去、现在和将来,其核心价值观只能在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不能切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价值传统。当然,对于历史文化血脉和价值传统,我们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

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第四章

思想道德与法治 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1.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主要反映的是现实的人的需求与事物属性之间的关系。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立场和态度,是对价值及其相关内容的基 本观点和看法。价值观在人们的观念体系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与世界观人生观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价值观对人的具体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 ●价值观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价值观蕴含着特定的阶级立场。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 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的阶级属性、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一致性。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是促进社会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标准的根本要求。 民主指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和谐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的自我身心的有机统一。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是社会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是绝大多数人的、实质上的、真正的自由;是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是与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自由。 平等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平等,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平等,是实实在在的平等,是要人人人能够公平行使社会权利、履行社会义务、分享社会成果,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 公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尽最大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的精神支撑。它包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进行阐述。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态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即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核心的力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具的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理念既是国家的根本,也是人民的愿望。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源泉,是社会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强调了人民主体地位,突出了人民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权、人类尊严、公平正义等价值,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国家和社会。 二、追求和平、发展、合作 和平、发展、合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大要素。这种理念的独特性体现在其尊重国际关系和人类生存前途。这种精神代表了进步文明的标志,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一理念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为合理和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世界上哪些落后、贫困、不安定的国家走向和平、繁荣和发展。在世界和平与稳定状况日益恶化的今天,这一理念的优势显得更加明显。

三、民主法制 民主法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种理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起的作用较大。这一理念遵循了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可以创造出一种更加公正、平等、互动和协作的关系。只有在这种基础上,才能使人们既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又有更大的快乐和幸福感。这种理念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更好地平衡市场和政府的权力,维护社会安定和公正,促进全球无战时期的发展和崛起。 四、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爱国主义是一个强有力的民族精神的凝聚力,也是维系国家和社会和谐的基石。爱国主义可以促进人们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全球化的时代中更好地维护各个领域的国家和民族利益。爱国主义的优势首先在于它强调了对人们的责任。爱国主义强调“有爱”情感,可以使人们更加热爱、尊敬和认同祖国、民族和文化,从而使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和共同道路形成良性循环。 五、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之一。党是人民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组织和领导。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这个国家西方的社会主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32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码:0111000111 2、英文名称:Ideo1ogica1andmora1ityandru1eof1aw 3、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4、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5、授课对象:2023级各专业 二、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相结合。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理和专题讨论,加深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 三、考核方式 以平时考核(课堂组织纪律、作业、讨论等)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成绩的评定: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四、教学时数分配

五、教学安排 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适应人生的新阶段,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自觉融入新时代,争做胸怀理想,肩负使命,敢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时代新人。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含义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自觉融入新时代以及怎样做一名时代新人?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 1、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大学生学会在科学理论指引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正确人生观的内容,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正确人生观的具体内容。 教学课时:6学时 教学内容: 1、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2、正确的人生观 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树立马克思 主义信仰,增强中国特色主义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理想当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教学重点:1、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2、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教学难点: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教学课时:6学时 教学内容: 1、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2、崇高的理想信念 3、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努力做忠诚的爱国者和时代的奋进者,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中国精神的青春风采。 教学重点:1、中国精神的内涵与价值;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3、弘扬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1、如何弘扬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2、如何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课时:8学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

性、时代性、先进性、现实性、民族性、开放性。 1、科学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包含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价值力量转化为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物质力量,是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体系。 2、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源于社会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思想反映和心理感知,其内容和形成发展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受制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全部社会生产关系。因此,任何意识形态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代发展的进程相一致,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必将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要求,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潮流,富有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德法简答题复习

“德法”简答题复习题 专题五 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答: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 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价值引领。 2.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答:⑴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⑵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⑶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精神指引? 答:(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3)推进社会团结奋进的“最大公约数”。 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答:(1)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 (2)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 (3)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5.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大学生应当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呢? 广大青年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专题六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⑴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⑵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⑶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7.简述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答:(1)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2)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3)注重人伦关系,重视道德义务; (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8.简述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答:(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而奋斗;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向德荣 党.的XX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概括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清晰而凝练,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新认识,让社会公众找到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为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确立了更加严整的理论指南。它的成型、培育和践行,必将潜入各族人民的思想和心灵深处,作为人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下来,发挥往复传承的价值传递效用。 通过学习思考,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主导性。在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有些价值观处于从属地位。“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我国各族人民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 2.共识性。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然需要最大限度地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获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的基本路径,能够将伟大实践、创新理论内化为人们内心的价值认同。为全国各族人民所接受的全局性、整体性特征,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必然产生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巨大合力。 3.普遍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核心价值体系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功能作者:陈留根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1期 摘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观念系统,其中的四个部分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整合性、实践性、包容性、层次性、民族性、开放性等六大特征;具有引领社会思潮、引导社会实践、凝聚社会共识、塑造健康人格等四大功能。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特征;功能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1-0006-0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政策,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特征、功能,既是一个紧迫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笔者拟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一)关于价值、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价值是一个哲学范畴。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可以看出,在马克思看来,价值的本质是事物的性质、属性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关系,以及人和其创造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关系。价值和价值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关系的看法,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包括价值理念、价值选择、价值评价、价值标准等意识要素。“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其反映的对象不是一般客体,而是客体属性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价值关系。”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对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的主观反映。价值体系也称为价值观体系,是指同一性质的价值观系统。价值理念、价值判断、价值标准、价值实现等构成一定的价值体系。 任何价值观或价值观体系都有以对应的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为其主体。在有阶级对立、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价值观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多元性;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人,他们的价值观念是不同的。一般说来,一个社会的利益关系越是复杂,其社会意识中的价值体系也越是复杂多样;在多种价值体系并存时,其中有占统治地位的价值体系,也有处于非统治地位的价值体系,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价值体系;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所认可、倡导、大力推广的价值体系通常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价值体系,它领导、规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但其他的价值体系也顽固地试图支配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8课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课题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课时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素质目标: 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切实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 min)→新课预热(3 min)→传授新知(15 min)课堂互动(5 min)→传授新知(15 min)→课堂互动(5 min) 第2节课:传授新知(15 min)→课堂互动(5 min)→讲解新知(15 min)→课堂互动(5 min)→课堂小结(3 min)→课后作业(2 min)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考勤(2 min)【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培养学生的组 织纪律性,掌握 学生的出勤情况 新课预热(3 min) 【教师】预习本节课重点内容,并让学生思考、讨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 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大学生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 义和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开始新课题: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预习本节 课内容,引导学 生思考,调动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习提纲 三个倡导: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一章: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1.价值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要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必然要求: 1.国际背景; 2.社会共识;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发展。 第二章: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思想的现实发展,更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的必然结果。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 1.人的解放---首要命题; 2.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核心命题; 3.公平正义---基本原则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资源: 重和谐、重理论、重民本、重爱国、重自强 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探索: 1.毛泽东代表的是为人民服务; 2.邓小平代表的是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民主法治、精神文明; 3.江泽民代表的是三个代表; 4.党的十六大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了新的内容。 个人层面:“至诚天道”和“礼乐之教”; 社会层面:“中正之道”和“天人合一”; 个人层面:“文明以止”和“保合太和”。 第三章: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1.坚持科学发展的发展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