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一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一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一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一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

班级:姓名自我评价(A B C)

教学目标:

1、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2.、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3、掌握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

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是什么产业?(工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工业的相关知识。

一、自主学习

问题1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

②社会经济因素:

探究活动1:阅读P67图3-2-2, 回答:工厂进行区位选择的目的是什么? 工厂理想的区位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

探究活动2:工厂现实的区位选择要依据什么?

探究活动3:读P69表3-2-1完成下列表格

归类:(将序号填入相应工业部门)①汽水厂②有色金属冶炼厂③普通服装厂④制鞋厂⑤水产品加工厂⑥集成电路厂⑦飞机制造厂⑧水果罐头厂⑨印刷厂

承转:前面我们是从横向的角度认识了工业区位因素问题,现在我们再纵向的观察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问题2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在工业发展早期:______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_______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______和______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3)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 _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_ 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___________也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对工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探究活动4:读下图和下列文字材料思考问题:

资料1 我国20世纪50年代扩建的鞍山钢铁企业,拥有职工50万人,70年代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兴建的宝山钢铁企业,规模与鞍钢差不多,起初需职工3万人,现在职工不足2万人,且大中专毕业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资料2 下表是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1吨生铁所需原料和燃料的变化资料.

资料3:鞍钢区位图、宝钢区位图:

1、鞍钢、宝钢的主导因素是什么?这一现象说明工业区位因素出现了什么变化,正常吗?

2、还有哪些变化吗?

探究活动5:阅读P68知识窗,试分析印度的班加罗尔成为世界闻名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的影响因素?

二、课堂总结

让学生结合黑板板书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作总结,教师辅助引导

三、反思质疑

四、课堂检测:

1.《高中同步导学》P59 第2题

2.《高中同步导学》P60当堂导测1、2、3、4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三单元 第2讲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鲁教版(1)

最新 考纲 1.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 成条件与发展特点。2.工业生产 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 识 体 系 考纲 解读 1.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 素,掌握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运用工业区位理论进行工业区 位的合理选择。2.结合实例说明 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 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既受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2.工业指向类型 工业类型工业特点及区位选择部门举例 原料指向 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 输成本较高,应接近原料产地 甘蔗(或甜菜)制糖、水产品 加工、水果罐头厂、采矿业市场指向 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 输成本较高,应接近消费市场 啤酒厂、瓶装饮料厂、家具 厂、印刷厂 动力指向 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应接近能源供 应地 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工业劳动力指 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 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鞋帽、 包带、制伞等工业 技术指向 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院校和科 技发达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 密仪表、创意产业 3.区位因素的变化 (1)经济技术因素 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原料、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2)环境因素 主要影响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的区位

选择。 (3)社会因素 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等成为重要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结构 (2)工业指向类型易错易混辨析 工业区位选择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时,不能生搬硬 一般原则特殊案例 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属廉价劳 动力指向型 微电子(集成电路)、高级时装则属技术指向型 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属原料指向型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则属市场指向型,广东发展石化工业除接近市场外,还利用其海运优势运输原料和产品 铜矿石品位低,运输量大,粗铜冶炼宜接近原料产地精解铜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需要靠近火电或水电基地,而铜制品厂则要接近市场地 瓶装饮料厂一般要接近消费 市场 但从长远来看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普通家具厂因产品不便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在林区建立的家具厂则属于原料指向型,跨国公司在我国沿海设立高档家具厂则是为了利用廉价土地、劳动力,降低成本,占领市场 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指向型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则是为了接近市场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上海地区的棉纺织工业则属市场指向型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原因

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案 课题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2课时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能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的分析,理解地理环境要素 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结合实例分析,掌握由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 自身没有的新功能。 3.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湖泊的演化过程的分析,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统一的变化过程。 4.结合东北森林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修建水库利弊的辩论,理解某一地理要 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情感、 态度与 价值观 1.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对水库建设的辩论,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 一的整体的观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体会自然的和谐美,养成善待环境,热爱自 然,尊重自然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 点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以土壤形成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难点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随笔情景 导入 【投影图片】泰宁金湖景区风光、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长江三角洲的景 观图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学生讨论】图片上反映出自然环境是有哪些地理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有无 相互联系?构成地理环境的这些要素,他们之间是彼此孤立的吗?(不是)那 么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举例说明图中地理要素间如何相互联系? 【教师小结】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是纷 繁复杂的,他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气候→生物: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植物生长茂盛,物种丰富; 气候→水文:降水丰富,河流众多; 植被→地貌: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等。 水文→地貌:流水的侵蚀使黄土高原的地表变得千沟万壑。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解读:教材标题——工业生产 (一)工业生产指的是什么? 工业产品的生产与什么相关?工厂。工厂就是生产工业产品的地方。 (二)为什么取“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这个标题? 既然工厂才是生产工业产品的地方,那么探究“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实质,就是探究生产不同品类工业品的工厂如何匹配到其最适宜建厂的地理环境。 综上,我们可以让工业生产具体化一下,来给课本换个标题,直达其课本章节本质,即“工厂如何选址”。 二、解读:工厂如何选址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发展优先快速进入了初级工业化阶段。 为何称其为初级?因为在这个阶段,推动西方工业工厂生产的是以经验为导向的改良型蒸汽机。 当时蒸汽机烧煤的,单体的蒸汽机的体量在今天看仍然十分巨大,改良型蒸汽机作为工业化下的动力,首先就需要足够的土地去建设足够改良型蒸汽机来推动工厂的工业生产,其次,蒸汽机的传输动力借助的是水蒸气,而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乃至至今的蒸汽轮机,因为工作原理的原因,其规模化运作都需要大量的淡水。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称其为初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劳动力大量需求。当时的工业生产主要围绕的多是诸如棉纺织、钢铁冶炼等。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没有电脑、没有脉动生产线、没有AI协助、工业物联网,靠的就是劳动力单体的简单累加,所以当时这类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巨大的。 此外,因为技术的限制、当时蒸汽动力的大规模使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要应用点还是在对动力需求比较大的工业品的生产上。尤其是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改进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这一阶段的交通运输的规模及运力在如今看来都是非常小的,所以单位运输成本要高的多。在一些特定工业品的生产中,考量运输跟产出比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例如,原料铁矿石跟工业产品钢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练习题

淄博实验中学高三地理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某一区域资源和能源分布图(图1)”,其中实曲线为河流,B为特大城市。 据此回答1 —3题。 1 ?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不可能是 A.煤炭、石油化工 B. 水电、火电 C.天然气、钢铁 D. 木材加工、太阳能工业 2. A处每次截流都选在11月份的河流水文特点是 A.丰水期 B. 不结冰 C.枯水期 D. 运输淡季 3?对该地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以燃煤为主,形成重酸雨区( pHv 4.5 ) □水电站Q火电站 ■煤田 ▲铁矿 □天然气?城市 Ml石,由 匸雨水值线 B. 盆地地形,不易使SQ扩散 C. 因工程建设不当,导致生态破坏严重 D. 终年多雾,易形成酸雾 4.读右图,有关图中四个商品粮基地的说法, A. 甲的区位优势因素是土壤肥沃 B. 乙的决定性条件是水源 C. 丙的水热条件结合好 D. 丁的余粮大量输往港、澳 不正确的是 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并最终把首钢系统全部迁出北京。 5—6 题。 5.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 压缩企业用地规模,平抑北京土地价 格不断上涨的趋势 B. 降低生产性耗水,彻底解决北京地区 水资源紧张的矛盾 C. 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推动北京城区 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结合图3,回答 D.减少生产中的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6.首钢将新址选在曹妃甸,考虑的有利区位因素是 A.更加方便钢材出口 C.新址周围环境清新优美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图(图 B .进一步降低劳动力费用 D .接近原料产地,海运便利 4),回答7—8题。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 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 2、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生变化。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二、自然带1.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25°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之间)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包括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以及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由于受海洋水汽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 1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分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三、情感目标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 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素材库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 1)描述一下你在的地区自然环境系统要素有哪些?要素间关系如何?(答:土壤、气 候、水文、生物、地形等)(2)全球地理环境系统有哪些自然要素?(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

(3)通过分析环境系统要素你得出什么结论?(答:无论全球还是局部地区地理环境都是由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制约、渗透的整体)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92 阅读材料“生物循环” ,思考生物循环的概念、一般过程及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简单讲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板书】1、生物循环 【过渡】我们既然知道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92?93案例1对其作 出回答? 【学生回答】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2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案 课题: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2课时课型:新课 高一地理 主备人:李海初审人:先中乾复审人:龙学军执行时间:2016 年12 月1 日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标准解读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要真正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仅靠这样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本条“标 准”要求通过具体实例,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加以理解。关于地理环 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和本模块已涉及了许多内容,学习 时只需要适当的复习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关键是要落 实到一定的区域,“标准”中要求的“举例”,即是指举一定的区域(最好是学 生学习过的区域)为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还应注意其“现状”和“变化” 两方面的内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 体特征相统一。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形成干旱 的环境特征,其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都体现出干旱环境的特征。另一 方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 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例如,滥伐森林和植树造林都 会对地理环境带来一系列的不同影响。由此,人类在改造某环境要素时,应注意 对其他要素以至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最新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高一地理组 一、大纲解读 1.了解农业生产的概念、基本特点和分类 2.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和主要的区位因素 3.利用材料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 4.理解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5.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和条件 6.多以区域图的形式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7.根据每年一号文件的相关惠农政策,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区域农业的发展特点8.结合热点地区农业,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特征及发展方向 9.结合区域图考查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进而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分析主要的区位因素。 2、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论及其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材内容分析 鲁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本节内容主要有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个模块组成,这三个模块的内容之间看起来直接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的明显,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讲授说明它们之间彼此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知识,其中“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教材中仅仅是以一幅图片和简短的文字内容来作了介绍,但是在整个这一节内容中占有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后面的两部分内容尤其是“农业的地域类型”是以此内容作为铺垫的,故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将其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对待,要仔细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三大因素和各个因素中的子因素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具体影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自然条件是一个最重要的条件;而在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较高,市场发育程度完善的情况下,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则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要注意这两者的不同。第二部分“农业地域类型”只是从当今世界存在的十余种农业地域类型中选取“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和“混合农业”三种来讲述,这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别具有占有土地面积广阔、涉及人口众多和发达国家的主要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活动”中介绍的“美国商品谷物生产”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达到学生对此内容的了解。第三部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段,提出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也要花一定的时间来进行仔细的分析,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由于采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壤的盐渍化”如果不对此内容进行板图的演示,仅一带而过,学生将无法搞懂这一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卷首语中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龙井茶到日本种植的不好?以问题的方式导入,从而导出农业区位及区位条件。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讲义(经典打印版)

第十四讲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考纲展示】1.工业区位因素。2.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3.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 一、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二、工业指向类型 意产业 一般原则特殊案例

三、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考虑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与盛行风 向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源污染:远离水源地和城市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2)考虑污染程度?? ? 无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区 轻度污染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近郊 严重污染工业应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地方 四、工业区位的变化 区是世界著名的时尚专区,街区内集聚了众多的时装企业,集时装设计、销售等于一体。这些时装企业一般不直接加工时装,而是将加工环节转给分包企业,生产灵活、产品款多量少,价格相宜。据此完成1~3题。 1.时装企业在洛杉矶时尚街区集聚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 .原材料 C.市场 D .劳动力 2.从事时装加工的分包企业大多分布在洛杉矶,主要目的是( ) A.节约工厂建设成本 B.获取高素质劳动力 C.缩短产品流通时间 D.延长时装产业链条 3.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洛杉矶时装企业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 A.快速更新产品 B .改进生产技术 C.扩大生产规模 D .拓展国际市场 (2019·高考全国卷Ⅲ)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

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9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4~6题。 4.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B.离消费市场较近 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5.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 6.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D.设备费用 (2019·江淮十校模拟)一辆汽车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是三大核心部件,代表汽车制造中最为核心的技术,各种零部件工厂往往分布在许多地方。随着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加深,全球汽车零部件贸易格局重心向东亚、中东欧等地区偏移,而整车贸易格局却没有发生相应变化,而且汽车零部件的种类较多、生产更加分散,零部件贸易的全球化程度比整车贸易的更高。2019年起,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零部件出口国,但中国的整车出口量一直不大,2019年中国整车出口额仅占世界的1.4%,据此完成7~9题。 7.整车贸易全球化程度低于汽车零部件贸易的原因是整车() A.通关税率低B.运输费用低 C.生产门槛高D.生产成本低 8.中国整车出口量小是因为() A.对外交通不便B.国内市场广阔 C.汽车质量较低D.限制整车出口 9.中国在全球汽车零部件贸易网络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A.发动机组件贸易B.变速箱组件贸易 C.底盘组件贸易D.轮胎组件贸易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包头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全球稀土产业重心,被誉为 “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稀土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不可再 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包头的白云鄂博矿区,稀土储量世界第一,该 地稀土的大量出口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 题,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要求该地减少稀土的出口。下图为包 头附近矿产资源、交通及降水量分布图。 (1)指出包头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国家要求该地减少稀土出口的原因。 (3)说明包头发展钢铁工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将面临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考点二工业地域

地理知识点梳理-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影响因素: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2.部门差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选择受产业的特点及科学技术的影响,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差异较大。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区位选择目的分析如下表所示:

1.产生原因 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方式 1.自然条件 光照、热量、地形、土地和水分等。 2.技术经济因素 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3.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重点分析】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

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4.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2)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思路

农业地域类型 常见类型????? 热带种植园农业 地中海式农业混合型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和出口国,这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密不可分,现分析如下:

3.中美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相比,既有相似区位条件,也有不同之处。 (1)相似之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区位条件。 (2)不同之处: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农场由家庭经营,我国的农场一般是国营的;②美国特殊区位条件——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 ③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大面积可垦荒地、肥沃的黑土等。 (3)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 工业区位因素 主要区位因素 企业和政府在进行厂址选择时,为获得最佳效益,需要考虑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技术、信息、环境等多种因素,具体如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纲解读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知识清单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①含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②光合作用:植物:提供______;大气:提供______和______;土壤、水圈、岩石圈:提供________及________。 (2)平衡功能 含义: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________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如水土流失。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________的重要表现形式。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________状态的改变,如植被的破坏。 (2)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________变化。 参考答案 1.大气 土壤 水循环 生物循环 物质 能量 相互联系 合成与分解 叶绿素 有机物动植物的有机残体 无机物 能量物质 化学元素 有机界 无机界 光合作用 生物 2.叶绿素 CO 2 热量 水分 无机盐 3.统一 整体性 4.地理环境 环境 要点精析 要点一: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比较 组成要素:________、水、岩石、生物、________、地形 物质能量交换过程:________、________、岩石圈物质循环 整体性含义:各地理要素间进行着________迁移和________交换,形成了 一个________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整体性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光能,把CO 2和水及无机盐 合成为________,并且释放氧(O 2)。 分解作用:________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________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 过程 概念:有机质的________过程 意义:使________和________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联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和________ 生 物循环 早期大气成分:CO 2、CO 、CH 4、NH 3 氧的来源:植物的________ 氮的来源:部分来自________的作用 改造大气圈 改造水圈: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从水体吸收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改造岩石圈:生物参与岩石风化与土壤的形成。 结论: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 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生物在地理 环境形成与 演化中的作用 地 理 要素 间进行着物质与 能量的 交换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练习

图 10 荒 100° 110° 昆明 贵港末站 中 南 半 岛 皎漂首站 主要城市 管道 >500米 图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图11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A .商品谷物农业 B .水稻种植业 C .混合农业 D .乳畜业 2.两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 A .台风活动频繁 B .锋面活动频繁 C .气温变化大 D .季风的不稳定性 3.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 .培育良种 C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D .改良土壤 我国曾经的“三大荒”,如今已 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图10为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北大荒、西大荒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 .市场 交通 B .土壤 光照 C .热量 水源 D .热量 地形 5. 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 扩大至24°N ,其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农业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改善 D.农业政策的支持 6.关于图示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粮食商品率高 B. 粮食单产高 C. 农场规模大 D. 水利工程量小 右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25~26题。 7.由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自然条件 B .市场因素 C .农业技术 D .交通运输 水果玉米既可生食,也可煮熟吃,剥下籽粒能做菜,是一种新兴休闲、保健营养的食品。据此完成8题。

(新课标)201X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9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专题提升练9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世界手套看中国,中国手套看嘉祥”,这是手套从业者津津乐道的一句流行语。中国手套名城山东嘉祥县具有防寒、滑雪、打猎、射击四大系列上百种手套产品的加工与生产能力,加工的手套95%销往国外市场。据此完成第1~2题。 1.影响手套加工企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原料 D.技术 2.数百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依托,向全县多数乡村辐射带动的发展格局。大量手套企业集聚有利于( ) 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协作②降低原料成本③增强集聚优势,降低运输成本④降低劳动力成本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从题干可以看出,手套的加工、生产在我国嘉祥,其销售是面向世界市场,嘉祥具有劳动力的优势,因而手套加工企业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劳动力。第2题,企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增强集聚优势,扩大生产规模,相关企业集中布局可以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共同面对市场的变化;由于相关企业相互靠近,从而降低了运输成本,但不会降低原料和劳动力成本。 某内陆省区石化总厂一家大型石化企业,其产品供应本省区,原油主要来自外地石油产区。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石化基地的位置最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影响该石化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力 B.原料

C.市场 D.技术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石化企业污染大气和水体,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和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因此该石化基地 的位置最合理的是乙处。第4题,该石化企业的产品供应本省区,原油主要来自外地石油产区,因此影 响该石化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2018·海南卷,6~7)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地处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森林覆盖率高,是传统的“木匠之乡”。2008年后,大批在沿海务工的南康木匠返乡开办家具企业,木材从东南亚进口,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销往全国各地。2016年,南康已有家具企业7500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人,产值达1010亿元。据此完成第5~6题。 5.南康木匠大批返乡开办家具企业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康资金雄厚 B.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C.南康木材丰富 D.沿海地区家具需求上升 6.目前,南康家具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增加木材进口 B.挖掘本地市场 C.加大宣传力度 D.组建企业集团 答案5.B 6.D 解析第5题,与我国沿海地区相比,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的南康经济相对落后,所以2008年前大批南康 木匠到沿海地区务工。2008年后,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促使南康木匠大批返乡,故B项正确,排除A项。南康森林覆盖率高,木材丰富,但南康家具产业所需木材从东南 亚进口且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同时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对中低端家具的需求较少,排除C、D两项。第6题,当前南康家具产业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附加值低,而且南康家具企业高达7500多家,企业多 而不强,市场竞争力较低,组建企业集团做大做强是其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故D项正确。增加木材进口、挖掘本地市场、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对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都非常有限,排除A、B、C三项。 读水泥工业的布局要求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城市的区域条件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该区域发展水泥工业市场条件不够理想,能对此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是( ) A.运输条件 B.水资源 C.政策 D.工厂用地 8.该区域发展水泥工业需要优先解决的突出问题是( )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分析角度 一般情况下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面貌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等。 (3)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 2.对策分析 根据不同的农业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平原区:土地增肥,增施有机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生态农业。 (2)林区: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丘陵山区: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发展立体农业。 (4)牧区:退耕还草,规定合理载畜量,培育人工草场,轮牧。 (5)灌溉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兴修水利,保证灌溉水源。 (6)环境问题: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 核心点三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 模式:①在哪里?(区域定位)→②有什么?(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③怎么样?(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④怎么办?(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从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2)区域农业特点及其形成因素:区域农业特点的描述一般包括农业区位、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农业分布区、耕作制度、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 (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措施: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提出措施建议,其分析模式可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第2节课题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简述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那些?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学习知识 1.完成下面的问题。 (a)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那些? 。 (b)完善下列因果关系分析,并分析其中体现了哪些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增多→全球→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淹没沿海低地。 2.阅读教材P64第一自然段内容,结合图3-2-2,根据图示各要素 箭头,举例说一说它们间的关系。 地理环境是有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阅读课本65页—66页“活动:厄尔尼诺现象”,初步感知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对当地以及全球其它地区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①秘鲁渔场的形成? (正常年份,由于风吹拂,赤道太平洋表层海水向流动,秘鲁沿岸海区强烈,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形成著名的秘鲁渔场) [归纳] 秘鲁渔场的形成反映出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生物、、气候)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它们作为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②厄尔尼诺现象对当地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反常年份,风减弱,赤道表层海水由西向东倒流,秘鲁附近海区减弱,营养物质减少,鱼类大量死亡,数以万计的海鸟因失去食物而饿死。与此同时,秘鲁沿岸地带暴雨成灾、洪水泛滥。) [归纳]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 ③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其它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世界许多地区都会出现气候异常,甚至发生自然灾害。 如赤道西太平洋沿岸的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出现等。我国的气候与厄尔尼诺现象也有关系) [归纳] 地理环境整体性还体现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测试题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测试题 2018/3/26 一、选择题 1.读“几种常见工业导向型模式图”,判断工厂区 位选择依次与图示a、b、c、d对应的是( ) A.食品厂、汽车厂、啤酒厂、微电子厂 B.炼铝厂、服装厂、芯片厂、家具制造厂 C.飞机制造厂、制鞋厂、汽水厂、电解铜厂 D.甘蔗制糖厂、电子装配厂、水产品加工厂、石油加工厂 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 据此完成2~4题。 2.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 3.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少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产地或消费市场 4.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 读“中国造纸业分布图”,回答5~6题。5.从图中可知,影响我国造纸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技术、政策 B.原料、交通 C.水源、市场 D.能源、劳动力 6.从环境角度分析,造纸厂应布局在( ) A.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B.城市河流的下游 C.远离居民区的位置 D.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双重危机:一是部分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二是某些智能制造重新回流美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影响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 市场运输成本 B. 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 C. 劳动力成本技术 D. 技术运输成本 8.美国提出了复兴制造业的策略,使制造业出现逆转移,下列制造业中较难回流的是( ) A. 汽车工业 B. 服装工业 C. 电子工业 D. 医药工业

2020高中地理 第3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附2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鲁教版必修2

附2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1.了解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重点) 2.掌握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特点。 3.结合中心地理论理解影响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重难点 )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1.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1)分类: 服务业? ?? ?????? 生活性服务业????? 餐饮娱乐文化与旅游 家庭健康与养老 法律服务 生产性服务业????? 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 高技术服务业 商务服务业 (2)特点:复杂性、发展性和多样性。 (3)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并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 a .市场:市场需求影响服务产品的种类和发展潜力。 b .交通运输:影响服务业的空间布局。 c .劳动力: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需要劳动力数量较多,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 d .技术因素: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e .政府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因素,对服务业有明显吸引作用。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有利于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1)生活性服务业的布局大多分散进行。

(2)生产性服务业: ①特点: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以及集聚性等。 ②集聚区的区位优势 高素质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区位、规范化的政策环境、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市场。 3.案例:探究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1)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产品直接出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使用或销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 (2)影响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 a.地形:山区商业网点规模小而分散;平原商业网点规模大。 b.气候:气候差异及季节变化,影响居民商品消费需求。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等对零售业布局影响较大。 正误判断: (1)金融、信息等产业属于生活性服务业。( ) (2)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等行业,可布局在高等院校附近。( ) (3)现代物流产业等同于交通运输业。( ) (4)大型购物中心一般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和主要商业街沿线。( ) 【提示】(1)×生活性服务业包括餐饮娱乐、文化与旅游业、家庭健康与养老服务业以及法律服务等。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 (2)√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等行业,技术水平是其核心竞争力,往往布局在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地区。 (3)×现代物流业涉及交通、装缷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以及仓储业、批发业、零售业等诸多部门。 (4)√大型购物中心和商场规模大、等级高、付租能力强,一般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和主要商业街沿线。 [合作探究·攻重难]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1991年,印度政府在此设立了全国第一个软件科技园——印度软件科技园。经过10多年的发展,班加罗尔现已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号称亚洲的“硅谷”。 为扶持电子、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印度政府除了制定税收、贷款、投资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外,还在行政服务、外资政策和进出口等方面对入驻软件技术园区的企业实行优惠待遇,使入园公司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这里的技术力量雄厚,拥有班加罗尔大学以及国家科学研究所、拉曼研究所、国家宇航研究实验室、国家动力研究所等,每年输出上万名软件人才。通过先进的地面卫星站可随时与世界各地交流信息。此外,这里气候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