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一、无菌操作技术

1、定义

是指在执行实验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无菌操作技术是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是保证微生物实验准确和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2、内容

无菌操作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

1)创造无菌的培养环境。包括提供密闭的培养容器、培养容器的灭菌、培养基的灭菌等;

2)在操作和培养过程中防止一切其它微生物的侵入的措施。包括紫外线杀菌、甲醛熏蒸、超净台的消毒与检测、操作工具、器皿灭菌、操作方法等。

3、无菌操作原则

1)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接种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2)在操作前20~30分钟要先启动超净台和紫外灯,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3次后使用。严禁用手直接拿无菌物品,如瓶塞等,而必须用消毒的钳、镊子等;

3)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能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4)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5)接种环或接种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须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

6)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倾倒平板应在超净台内操作,并且在开启和加盖瓶塞时需反复用酒精灯烧。

二、无菌操作的环境要求

1、无菌室

(1)无菌室的结构:更衣间、缓冲间、操作间;

(2)无菌室的消毒和防污染

?每日(使用前)紫外线照射(0.5~1小时);

?每月用新洁尔灭擦拭地面和墙壁一次的方式进行消毒;

?每季度用甲醛、乳酸、过氧乙酸熏蒸(2小时),特殊情况下可增加熏蒸频次。

(3)无菌室使用要求

①无菌室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拭擦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②无菌室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线,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拭擦,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③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室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在无菌室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

2、超净工作台

超净台的使用与保养:

(1)风速稳定,且符合要求;

(2)使用前开启紫外灯照射30分钟以上;

(3)让超净台预工作10-15分钟;

(4)使用完毕后,用70%酒精将台面和台内四周擦拭干净。

3、无菌器材

(1)灭菌器材:玻璃器皿、培养基、无菌衣等;

(2)消毒器材:无菌室内的凳子、试管架、天平、工作台、手等。

(3)无菌间一般只允许放置无菌操作台、转椅等物品;无菌操作台上一般只允许摆放以下物品:酒精灯、打火机、接种针、消毒棉球、洗耳球、镊子、油性笔、灭菌平皿、试管架、灭菌吸管、电子天平、250ml灭菌三角瓶、培养基、均质器等。

三、无菌操作的基本技术

1、无菌接种操作

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工具(如接种针和吸管等)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含菌材料(如样品、菌苔或菌悬液等)于培养基上,这个过程叫做无菌接种操作。

2、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无菌操作要求

(1)在操作中不应有大幅度或快速的动作;

(2)使用玻璃器皿应轻取轻放;

(3)在正火焰上方操作;

(4)接种用具在使用前、后都必须灼烧灭菌;

(5)在接种培养物时,协作应轻、准;

(6)不能用嘴直接吸吹吸管;

(7)带有菌液的吸管、玻片等器材应及时置于盛有5%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

3、无菌操作技术详细图解

(2

(3)错误示范

一、接种

1、接种定义

接种: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做接种。

2、接种工具

在实验室中,用得最多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接种针。有时滴管、吸管也可作为接种工具进行液体接种。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要将菌液均匀涂布时,需要用到涂布棒。

1.接种针 2.接种环 3.接种钩 4.5.玻璃涂棒 6.接种圈7.接种锄8.小解剖刀

3、微生物检验常见接种方法

平板划线分离法--分区划线分离法

①用接种环先将培养物涂布于平板1区并作数次划线,再在2、3……区依次划线;

②每划完一个区域,转动培养皿约70度角,并将接种环灭菌一次,待冷后再划下一区域;

③每一区域的划线均接触上一区域的接种线1~2次,使接种量逐渐减少,以获得单个菌落;

④其他操作与上述曲线划线分离法相同。

(2)斜面接种法

主要用于经划线分离培养所获得的单个菌落的移种,以及观察细菌的某些培养特征。

以菌种移种为例,其接种方法是:

①取一菌种管和培养基管,置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间,拇指压住两管底部上侧面,使菌种管位于外侧,培养基管位于内侧;

②右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旋松两管棉塞。火焰灭菌接种环;

④将已灭菌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中,从斜面上取菌少许,迅速伸入待接种的培养基管中,在斜面底部向上划一条直线,然后从底部起向上作曲折连续划线,直至斜面上方顶端;

⑤取出接种环,火焰灭菌管口,塞上棉塞(先塞内管);最后将接种环经火焰灭菌放好;

⑥做好标识,置35℃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斜面培养一般形成均匀一致的菌苔。一般可观察表面、透明度、

(3)涂布接种法

涂布法接种是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计算活菌数,还可以利用其在平板表面生长形成菌苔的特点用于检测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抑杀效应。

原理:将一定浓度,一定量的待分离菌液移到已凝固的培养基平板上,再用涂布棒快速地将其均匀涂布,使长出单菌落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4)液体接种法(肉汤接种)

①如斜面接种法持好菌种管及培养基管;

②灭菌接种环,从菌种管取菌,伸入培养基管中,在接近液面的管壁上方轻轻研磨,并沾取少许培养基液体调和,使细菌混合于培养基的液体中。液体培养基一般以18~24小时培养后观察生长特征。

肉汤培养可观察如下几项:

a.发育程度:有无生长、微弱、中等、旺盛;

b.混浊度:有无及程度(混、中等、微混、透明)、均匀混浊、有颗粒、絮状生长;

c.沉淀:有无及量多少、性状(粉状、颗粒状、絮状、沾性);

d.表面:有无生长、性状(膜状、环状)、菌膜厚薄及表面特征(光滑、颗粒、皱状);

e.其他:有无特殊气味,色素。如果是糖发酵培养基则主要观察是否产酸和有无气体。

(5)穿刺接种法(半固体接种)

多用于保存菌种、观察动力及厌氧培养等也可以用于观察细菌的某些生化反应。

①如斜面接种法持好菌种管及培养基管;

②以灭菌接种针从菌种管取菌,垂直刺入培养基的中心(半固体或一般琼脂高层)直达近管底部(但不能完全刺到管底),接种针应沿原路退出;

③经培养后半固体培养基可观察到:沿穿刺线生长,线外的培养基清亮表示细菌无动力;穿刺线模糊不清,或沿穿刺线向外扩散生长,或整个培养基混浊表示细菌有动力。

二、分离纯化

1、几个定义

混和培养物:含有一种以上的微生物培养物称为混和培养物(Mixed culture);

纯培养:如果在一个菌落中所有细胞均来自于一个亲代细胞,那么这个菌落称为纯培养(Pure culture);

分离纯化:在进行菌种鉴定时,所用的微生物一般均要求为纯的培养物,得到纯培养的过程称为分离纯化。包括倾注平板法、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等等。

2、倾注平板法(倒平板)

将无菌培养皿放入生物安全柜或净化台中,然后分别倒入15ml已融化并且冷却至45℃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待凝固之后,把这平板倒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单一细胞经过多次增殖后形成一个菌落,取单个菌落制成悬液,重复上述步骤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物。整个操作过程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三、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微生物的生长,除了受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外,还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营养物浓度、温度、水分、氧气、pH等。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培养的方式和条件也不尽相同。通常分为:

1、一般培养法(需氧培养)

培养温度:25~37℃。

2、厌氧培养方法

(1)简易的厌氧培养法:

A、庖肉培养法

B、铁丝圈厌氧培养法

C、焦性没食子酸法

(2)厌氧罐法

(3)厌氧手套箱法

厌氧缸法:

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

厌氧罐法:

装入待培养的对象,然后密闭罐盖,接着可采用抽真空→灌氮→抽真空→灌氮→抽真空→灌混合气(N2∶CO2∶H2=80∶10∶10,V/V)。

3、二氧化碳培养法

(1)烛缸法

(2)二氧化碳置换法

(3)化学法

每一升用重碳酸钠0.4克与浓盐酸0.35亳升加入。

(4

四、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

1、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观察(1)在固体培养基上,观察:

第一篇 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

第一章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一、形态学检查 意义:1.为后续的进一步检验提供参考依据 2.迅速了解标本中有无细菌及菌量的大致情况 3.对少数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细菌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为临床选用抗菌 药物治疗起重要的提示作用。 分为:染色标本和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1、不染色标本的检查: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及运动情况。常用方法有压滴法和悬滴法。 2、染色标本检查:检查的内容:对标本合格与否进行评价;了解标本有无细菌及大致菌量;根据细菌形态、染色性质等对病原菌初步识别分类,决定进一步的生化反应鉴定血清学鉴定、并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帮助。 常用染色方法有:革兰染色(常用)、抗酸染色(结核病、麻风病)、荧光染色(结核、麻风、白喉、痢疾)、负染色(墨汁负染色法用于新型隐球菌检查)、特殊染色(鞭毛染色、荚膜染色、异染颗粒(白喉))。 二、培养与分离技术(关键) 目的:鉴定细菌的种类和保存菌种,为进一步确定细菌的致病性、药物敏感性提供依据。 牛肉膏无糖,可作为肠道细菌鉴别培养基的基础成分。 流感嗜血杆菌需要X因子和V因子。 理想的凝固物质具有的特性:本身不被细菌利用;在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凝固点的温度对微生物无害;不因消毒灭菌而破坏,透明度好,黏着力强。(琼脂最合适) 半固体培养基琼脂含量 0.3%~0.5%;固体培养基1.5%~2.0%。 培养基质量检验:1、无菌试验:将灭菌后的培养基置35℃温箱培养过夜,判定是否灭菌合格。2、效果检验:按不同的培养要求,接种相应菌种(符合要求的标准菌种),观察细菌的生长、菌落形态、色素、溶血及生化反应等特征,判断培养基是否符合要求。 制备好的培养基存放于冷暗处或4℃冰箱,一般不超过七天,如果用塑料袋密封。保存期可延长,但至多两周。 专性需氧: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 微需氧菌(5%氧气、10%二氧化碳、85%氮气):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 专性厌氧菌:破伤风梭菌、脆弱拟杆菌 二氧化碳培养(5%~10%二氧化碳):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布鲁菌 菌落是单个细菌在培养基上分裂繁殖而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 菌苔是由众多菌落连接而成的细菌群落。 三、生物化学鉴定技术 1、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 2、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 3、碳源利用试验 4、呼吸酶类试验 5、其他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四)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选择题 A 型题 1.下列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中哪种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A 霍乱弧菌 B 肉毒杆菌 C 白喉杆菌 D 链球菌 E 破伤风杆菌 2.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方法是: A 清创处理 B 有效抗生素治疗 C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D A+B E A+B+C 3.当一民工因铁钉深刺足底造成外伤送医院急诊时,医生应首先考虑给予注射 A.破伤风类毒素 B.破伤风抗毒素 C.白百破三联疫苗 D.丙种球蛋白 E.破伤风菌苗 4.王某,48岁,建筑工人;因牙关紧闭、四肢痉孪而入院。8天前,右脚被铁钉扎伤,伤口深,但几日后自愈。5日后右腿有些麻木和疼痛,且咀嚼不便,吞咽困难,最后全身抽搐,四肢痉挛。入院诊断为破伤风,请问下述哪项是最佳治疗原则 A 注射青霉素 B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白百破疫苗 C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青霉素 D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E 注射青霉素和白百破疫苗 5.鉴定破伤风杆菌有无致病性的最重要的根据是 A G+细长杆菌 B 顶端圆形芽孢 C 有周身鞭毛 D 专性厌氧生长 E 产生特异性外毒素 6.破伤风梭菌除致破伤风病外,还能引起何种疾病E A.菌血症 B.食物中毒

C.组织坏死 D.坏死性肠炎 E.以上均不是 7.下列搭配哪项不恰当: A 大肠杆菌EHEC组——出血性肠炎 B 炭疽杆菌——气性坏疽 C 破伤风杆菌——脐带风 D 淋球菌——尿道炎 E 脑膜炎球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8.不是肉毒梭菌特点的是 A 芽胞位于菌体次极端,菌体呈网球拍状 B 严格厌氧 C 致病物质主要是肉毒毒素 D 引起疾病主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E 肉毒毒素作用机制是阻止神经组织释放乙酰胆碱 B型题 A 常因滥用抗生素所致的疾病 B 常经呼吸道所致的疾病 C 常经消化道所致的疾病 D 常经产道所致的疾病 E 常因战伤所致的疾病 1.假膜性肠炎 2.气性坏疽 3.肉毒中毒 X型题 1.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较常见的细菌有 A 金葡菌 B 伤寒杆菌 C 产气荚膜杆菌 D 破伤风杆菌 E 副溶血性弧菌 2.产气荚膜芽孢梭菌引起的疾病有 A 气性坏疽 B 坏死性肠炎 C 产褥热 D 食物中毒 E 伪膜性肠炎 3.有迁徙性生长现象的是 A 链球菌 B 变形杆菌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12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12 一、最佳选择题 1. SS琼脂培养基属于 A.厌氧培养基 B.营养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特殊培养基 答案:D SS琼脂含有抑制剂胆盐、煌绿、硫代硫酸钠,对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肠道致病菌则无明显抑制作用,是沙门菌属及志贺菌属的强选择培养基。 2. 从脑脊液中分离培养,能在血平板上生长的细菌最可能是 A.脑膜炎奈瑟菌 B.军团菌 C.变形杆菌 D.伤寒沙门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A 脑膜炎奈瑟菌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引起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可从脑脊液中分离培养,而且培养条件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含有血清或血液的培养基上方能生长。 3. 病毒长期保存最好的方法是 A.-20℃冰箱 B.-80℃冰箱 C.-70℃冰箱

答案:D 冷冻干燥法是保存病毒最好的方法,用此方法病毒可长期保存。 4. 痰标本涂片抗酸染色,如镜检找到抗酸杆菌,报告时符号“++”代表 A.多数视野能发现1~9个以上的抗酸杆菌 B.多数视野发现10个或10个以上的抗酸杆菌 C.全片发现1~2个抗酸杆菌 D.全片发现1~9个抗酸杆菌 E.全片未发现抗酸杆菌 答案:A 痰标本检查结核分枝杆菌,行涂片与抗酸染色,如镜检时多数视野能发现1~9个以上的抗酸杆菌,可报告“++”。 5. SPA是指 A.肺炎克雷伯杆菌A蛋白 B.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 C.链球菌A蛋白 D.表皮葡萄球菌A蛋白 E.大肠埃希菌A蛋白 答案:B SP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血清中的IgG类抗体的Fc段非特异结合,常用作协同凝集试验。 6. 结核分枝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出现的现象是 A.混浊生长 B.沉淀生长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试题

一、选择题(A型): !、下列细菌中哪一种细菌在血平板上一般不出现溶血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甲型链球菌 D、肺炎双球菌 2、进行玻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不需要下列哪种材料? A、免血浆 B、生理盐水 C、2%红细胞悬液 D、待检细菌 3、UMI系统不包括下列哪一项试验? A、尿素酶 B、甲基红 C、靛基质 D、动力 4、麦康凯培养基和克氏双糖铁共有的成分是: A、葡萄糖 B、酚红 C、中性红 D、乳糖 5、对浓汁标本进行细菌学鉴定,下列哪一项试验一般不包括在内? A、涂片染色镜检 B、血平板分离培养 C、血浆凝固酶试验 D、抗"O"试验 6、乙链在血清肉汤中的生长情况是: A、完全沉淀生长 B、均匀混浊生长 C、部分沉淀生长 D、形成菌膜 7、甲基红试验和VP试验阳性表明被检菌具有以下哪一特性: A、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B、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 C、生成甲醇、甲醛 D、以上全部 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霍乱弧菌的特点 A、有动力 B、抵抗力较强 C、耐碱不耐酸 D、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人是唯一易感者 9、对于一个脓汁标本,首先应进行的检验步骤是: A、涂片镜检 B、接种血平板 C、含硫氨基酸 D、苯丙氨酸 10、抗"O"试验管法中,溶血素应预先用还原剂处理,原因是: A、还原被氧化的S溶血素,恢复溶血能力 B、溶血素O对热不敏感 C、溶血素S对氧敏感 D、以上全错 11、观察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典型形态,选择哪一种培养基可得理想结果: A、普通琼脂平板 B、普通肉汤 C、血琼脂平板 D、血清肉汤 12、对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标本采送,哪一种是错误的? A、低温 B、保温 C、防干燥 D、快速 13、区别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可采用下列哪种试验? A、氧化酶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葡萄糖发酵 D、动力试验 14、下列哪一项可用于区别肺炎双球菌和甲型链球菌? A、胆汁溶菌试验和甘露醇发酵试验 B、溶血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 C、菊糖发酵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 D、溶血试验和菊糖发酵试验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一、无菌操作技术 1、定义 是指在执行实验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无菌操作技术是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是保证微生物实验准确和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2、内容 无菌操作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 1)创造无菌的培养环境。包括提供密闭的培养容器、培养容器的灭菌、培养基的灭菌等; 2)在操作和培养过程中防止一切其它微生物的侵入的措施。包括紫外线杀菌、甲醛熏蒸、超净台的消毒与检测、操作工具、器皿灭菌、操作方法等。 3、无菌操作原则 1)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接种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2)在操作前20~30分钟要先启动超净台和紫外灯,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3次后使用。严禁用手直接拿无菌物品,如瓶塞等,而必须用消毒的钳、镊子等; 3)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能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4)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5)接种环或接种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须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 6)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倾倒平板应在超净台内操作,并且在开启和加盖瓶塞时需反复用酒精灯烧。 二、无菌操作的环境要求 1、无菌室 (1)无菌室的结构:更衣间、缓冲间、操作间;

(完整版)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1 目的 1.1学习掌握微生物的几种接种技术 1.2 建立无菌操作的概念,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环节 2 实验说明 将微生物的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品移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技术称之为接种。接种是微生物实验及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技术。无论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纯化或鉴定以及有关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及生理研究都必须进行接种。接种的关键是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如操作不慎引起污染,则实验结果就不可靠,影响下一步工作的进行。 3 实验器材 3.1 器械和用品 酒精灯,玻璃铅笔,火柴,试管架、接种环、接种针、接种钩、滴管、移液管、三角型接种棒等接种工具。 3.2 菌种和培养基 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培养基:普通琼脂斜面和平板,营养肉汤,普通琼脂高层(直立柱)。 4 实验流程 斜面接种法→液体接种法→固体接种法→穿刺接种法。 5 操作步骤 5.1 斜面接种法 斜面接种法主要用于接种纯菌,使其增殖后用以鉴定或保存菌种。 通常先从平板培养基上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或挑取斜面,肉汤中的纯培养物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操作应在无菌室、接种柜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先点燃酒精灯。 将菌种斜面培养基(简称菌种管)与待接种的新鲜斜面培养基(简称接种管)持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之间,菌种管在前,接种管在后,斜面向上管口对齐,应斜持试管呈45~0度角,并能清楚地看到两个试管的斜面,注意不要持成水平,以免管底凝集水浸湿培养基表面。以右手在火焰旁转动两管棉塞,使其松动,以便接种时易于取出。

右手持接种环柄,将接种环垂直放在火焰上灼烧。镍铬丝部分(环和丝)必须烧红,以达到灭菌目的,然后将除手柄部分的金属杆全用火焰灼烧一遍,尤其是接镍铬丝的螺口部分,要彻底灼烧以免灭菌不彻底。用右手的小指和手掌之间及无名指和小指之间拨出试管棉塞,将试管口在火焰上通过,以杀灭可能沾污的微生物。棉塞应始终夹在手中如掉落应更换无菌棉塞。 将灼烧灭菌的接种环插入菌种管内,先接触无菌苔生长的培养基上,待冷却后再从斜面上刮取少许菌苔取出,接种环不能通过火焰,应在火焰旁迅速插入接种管。在试管中由下往上做S形划线。接种完毕,接种环应通过火焰抽出管口,并迅速塞上棉塞。再重新仔细灼烧接种环后,放回原处,并塞紧棉塞。将接种管贴好标签或用玻璃铅笔划好标记后再放入试管架,即可进行培养。 5.2 液体接种法 多用于增菌液进行增菌培养,也可用纯培养菌接种液体培养基进行生化试验,其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与斜面接种法基本相同,仅将不同点介绍如下: 由斜面培养物接种至液体培养基:用接种环从斜面上沾取少许菌苔,接至液体培养基时应在管内靠近液面试管壁上将菌苔轻轻研磨并轻轻振荡,或将接种环在液体内振摇几次即可。如接种霉菌菌种时,若用接种环不易挑起培养物时,可用接种钩或接种铲进行。 由液体培养物接种液体培养基时,可用接种环或接种针沾取少许液体移至新液体培养基即可。也可根据需要用吸管、滴管或注射器吸取培养液移至新液体培养基即可(图4-5)。 接种液体培养物时应特别注意勿使菌液溅在工作台上或其他器皿上,以免造成污染。如有溅污,可用酒精棉球灼烧灭菌后,再用消毒液擦净。凡吸过菌液的吸管或滴管,应立即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 5.3 固体接种法 普通斜面和平板接种均属于固体接种,斜面接种法已讲了,不再赘述。固体接种的另一种形式是接种固体曲料,进行固体发酵。按所用菌种或种子菌来源不同可分为: 用菌液接种固体料,包括用菌苔刮洗制成的菌悬液和直接培养的种子发酵液。接种时按无菌操作将菌液直接倒入固体料中,搅拌均匀。但要注意接种所用水容量要计算在固体料总加水量之内,否则会使接种后含水量加大,影响培养效果。 用固体种子接种固体料。包括用孢子粉、菌丝孢子混合种子菌或其他固体培养的种子菌。将种子菌于无菌条件下直接倒入无菌的固体料中即可,但必须充分搅拌使之混合均匀。一般是先把种子菌和少部分固体料混匀后再拌大堆料。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A1题型 1.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屏障结构包括 A、皮肤与粘膜 B、血脑屏障 C、胎盘屏障 D、免疫系统 E、A、B和C 答案E 2. 有关内毒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均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 B、其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C、160℃,2~4小时才被破坏 D、毒害效应具有组织器官选择性 E、毒性作用较弱 答案D 3. 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度称为毒力 B、毒力主要由侵袭力和毒素所决定 C、破伤风毒素属于内毒素 D、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宿主机体的防御功能,并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E、以上均不是 答案C 4. 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外毒素 A、脂多糖 B、痉挛毒素 C、肉毒毒素 D、表皮剥脱毒素 E、霍乱肠毒素

答案A 5. 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外毒素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产毒性大肠杆菌肠毒素 C、白喉毒素 D、表皮剥脱毒素 E、类脂A 答案E 6. 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包括 A、发热反应 B、白细胞反应 C、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D、以上都是 E、A和C 答案D 7. 慢性志贺菌感染的病程一般在()以上 A、两周 B、一个月 C、两个月 D、六周 E、七周 答案C 8. 志贺菌随饮食进入体内,导致人体发病,其潜伏期一般为 A、一天之内 B、1-3天 C、5-7天 D、7-8天 E、8天以后 答案B 9. 下列关于结核分支杆菌描述正确的是

A、类脂质为胞壁中含量最多的成分 B、产生外毒素 C、产生内毒素 D、耐药性低 E、一般采用革兰氏染色 答案A 10. 我国的卫生标准中,每升饮用水中不得超过()个大肠杆菌 A、1 B、3 C、5 D、7 E、8 答案B 11. 大肠杆菌指数测定时,37℃培养24小时,能发酵乳糖()为阳性 A、产酸 B、产酸产气 C、产酸不产气 D、产气不产酸 E、以上都不产生 答案B 12. 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A、脑膜炎奈瑟菌 B、结核分支杆菌 C、铜绿假单细胞 D、枯草芽孢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答案C 13. 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 A、大肠杆菌 B、铜绿假单细胞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专科)作业题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题,共60分) 1. 请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屏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隙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番红染液复染后呈红色。 应注意的问题。 2.请简述细菌培养中所用的培养基的种类及各自的用途。 常用的细菌培养基有营养肉汤和营养琼脂培养基。 营养肉汤用于一般细菌培养、复壮、增菌等,也可用于消毒剂定性消毒效果测定营养琼脂培养基是一种无选择性的较低营养成分的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细菌菌落计数,也可以用于细菌的传代和增菌,但一般不用于细菌的鉴定(除非该细菌菌落有比较特殊的形态特征).只适合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生长. 3.平板菌落计数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

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4.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的意义。 食品的微生物学指标主要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三个项目。其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是最重要、最常检的检验项目。 检测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可以了解食品在生产中,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包装受外界污染的情况.从而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一般来说、菌落总数越多,说明食品的卫生质量越差,遭受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而菌落总数仅少量存在时,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或者几乎不存在。但上述规则也有例外,有些食品成品的菌落总数并不高,但由于已有细菌繁殖并已产生了毒素,且毒素性状稳定,仍存留于食品中;再有一些食品如酸泡菜和酸乳等,本身就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制成的,且是活菌制品。因此,菌落总数的测定对评价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质量有着一定的卫生指标的作用,但本能单凭此一项指标来判定食品的卫生质量,还必须配合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检验,才能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价。大肠菌群是水源污染的指示菌,当饮用水中检查出大肠菌群时,即证实水已被粪便污染,对人是有害的,是不卫生的。同样,食品中若有大肠菌群存在,也会影响人的健康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2题,共40分) 1. 纯净水样品中的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 国家饮用水标准GB 5749-85规定,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 cfu/g(ml),所用 的方法是稀释平板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等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为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培训考试试卷A

微生物室上岗人员操作技术基础测试卷A(化妆品) 说明:1.本试卷命题范围为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标准汇编·操作规程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 2.本测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20分,时间为120分钟 3.本测试在人员入职后进行,以检验人员对工作的掌握程度。 姓名:测试时间:年月日 阅卷:成绩: 一、填空题(44*1) 1.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项目包括:、、 、、。 液体供检样品前处理时,水溶性样品用溶解,油溶性样品用溶解。 4.在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时,虎红培养基中含有,以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 5. 化妆品粪大肠菌群检测时,报告被检样品中检出粪大肠菌群应符合的条件:、、 、。 6.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为:革兰氏,排列成 状,芽孢,荚膜,致病性葡萄球菌。 7.在电压220V时,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在室温为20~25℃的使用情况下,紫外线辐射强度(垂直1m处)应≥ 8.卵磷脂吐温80培养基灭菌条件为℃高压灭菌分钟. 9.金黄色葡萄球菌在 Baird-Parker 平板上, 菌落直径为 ,颜色呈 ,边缘为色 ,周围为一带 ,在其外层有一 .圈。一般认为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有致病力. 10.检测粪大肠菌群时,所用的双料乳糖胆盐培养基中,溴甲酚紫的作用是 培养基原理是:蛋白胨提供源和源;糖是大肠菌群可发酵的糖类;磷酸氢二钾是;琼脂是培养基凝固剂; 伊红和美蓝是剂和剂,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沉淀,形成色菌落或具黑色中心的外围的菌落。 12.高压灭菌锅必须每个月进行一次灭菌效果评价,用菌进行评价检验,而平时也要用进行检测。 13. 10-1 和10-2两个稀释度每ml的菌落数分别是260,28,则菌落总数报告值为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与检验》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 2.肥达反应 3.内基小体 4. 噬菌体: 5.血浆凝固酶 6.败血症 7.灭菌 8.药物敏感试验 9.外 - 斐氏试验 10.L 型细菌 11.菌群失调:12.微生物 13.细菌 14.最小抑菌浓度 15.菌落 16.汹涌发酵 17.无菌操作18.流感杆菌“卫星现象” 19.培养基 20.包涵体 21.正常菌群 22. 内毒素 23. 干扰现象: 24.菌血症 25菌丝: 二.填空题 1 L 型细菌是指()。 2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3 细菌 H-O 变异是指()。 4 药敏试验所用标准培养基是,所用菌液相当于()个细菌/ ml ,细菌接种采用()划线接种法。 5 细菌致病因素包括()、()和()。 6 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包括()、()、()和()四种类型。 7 不染色标本检查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的()。 8 影响革兰染色结果的关键步骤是()。 9 有动力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穿刺接种线(),无动力细菌穿刺接种线()。 10 糖发酵试验用于观察细菌分解糖是否产()和()。 11 靛基质试验的原理为,细菌产生的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而生成(),此代谢产物与加入的试剂反应,生成()。 12 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分为()、()和()三种类型。 13 葡萄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链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 14 呈现脐窝状菌落的球菌是()。 15 抗 O 试验是测定病人血清中()抗体效价的试验,用于风湿热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16 血平板上呈现草绿色溶血环的病原性球菌是()和()。 17 IMViC 试验包括()、()、()和()四项试验。 18 分解乳糖的细菌在肠道选择平板上呈现()菌落,不分解乳糖则为()菌落。 19 KIA 斜面红色表明,底层黄色、有气泡表明()、(),有黑色沉淀表明()试验阳性 20 霍乱弧菌生物型包括()和()。 21 AIDS 的传染源是()和(),传播途径主要有(),()和()。 22 真菌菌落有()、()和()三种。 23 病毒培养方法有()、()和()。 24 病毒的基本结构由()和()组成,有些病毒还具有()。 25 流感病毒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三型,其中容易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是其中的()型。 26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和物品的操作方法称为()。 27 含菌量较多的标本(如粪便)的接种通常采用()接种法。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24含答案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24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1. 脑膜炎奈瑟菌初次分离培养时需提供 A.5~10%CO2 B.1%CO2 C.5~10%O2 D.0.9%NaCl E.10%CaCl2 答案:A 2. 溶脲脲原体生长的最适pH是 A.6.0~6.5 B.6.5~7.5 C.7.2~7.4 D.7.5~8.0 E.7.0~7.5 答案:A 3. 能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大肠埃希菌是 A.EPEC B.EIEC C.ETEC D.EHEC E.EAggEC

答案:C 4. 梅毒螺旋体感染局部出现无痛性硬性下疳见于 A.一期梅毒 B.二期梅毒 C.三期梅毒 D.四期梅毒 E.五期梅毒 答案:A 5. 噬菌体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3种形态 A.蝌蚪形、微球形和细杆形 B.螺旋形、蝌蚪形和细杆形 C.双球形、丝形和螺旋形 D.蝌蚪形、丝形和细杆形 E.蝌蚪形、微球形和丝形 答案:A 6. 基础琼脂培养基中的成分不包括 A.琼脂 B.牛肉膏 C.蛋白胨 D.NaCl E.水解酪蛋白 答案:E

7. 流感病毒中易引起大规模流行的是 A.甲型流感病毒 B.乙型流感病毒 C.丙型流感病毒 D.甲型流感病毒和丙型流感病毒 E.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 答案:A 8. 白喉毒素的作用机制是 A.阻断上下神经元之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的传递 B.增强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C.使细胞内延伸因子2灭活,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D.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释放乙酰胆碱 E.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 答案:C 9. 煮沸法杀死芽胞最短需要 A.10min B.20min C.1h D.1.5h E.2h 答案:C 10. 大肠埃希菌O157:H7是 A.EPEC的主要血清型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5)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A1题型 1、人类ABO血型抗原包括 A、A抗原 B、B抗原 C、O抗原 D、AB抗原 E、A抗原和B抗原 答案:E 2、ABO血型物质在人体中可引起哪几种Ab产生 A、抗B抗体 B、抗AB抗体 C、抗A抗体 D、抗O抗体 E、抗A和抗B抗体 答案:E 3、免疫耐受就是 A、非特异性无反应性 B、特异性无反应性 C、机体无反应性 D、免疫抑制性 E、对任何抗原都不反应 答案:B 4、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 A、IgE B、IgA C、活化B细胞 D、活化T细胞 E、活化NK细胞

答案:D 5、佐剂作用是 A、将Ag送入机体各部位 B、将Ag固定在局部 C、增强Ag免疫原性 D、赋予Ag免疫原性 E、增强机体对Ag的免疫应答 答案:E 6、下列哪种物质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A、IgG B、干扰素 C、IgA D、前列腺素 E、补体 答案:E 7、TDH 细胞是 A、产生Ab细胞 B、天然杀伤细胞 C、细胞毒细胞 D、迟发变态反应T细胞 E、依Ab杀伤T细胞 答案:D 8、关于霍乱弧菌是否侵入上皮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侵入 B、侵入 C、在特定条件下侵入 D、具有侵袭基因的霍乱弧菌侵入 E、侵入后局限于上皮细胞内 答案:A 9、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溶血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A、α、β溶血素 B、α、γ溶血素 C、β、γ溶血素 D、δ、ε溶血素 E、α、γ溶血素 答案:A 10、与其他肺部感染病原菌相比较,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特点是 A、产生外毒素 B、具有内毒素 C、产生溶血素 D、产生绿脓素 E、具有菌毛 答案:D 11、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含有荚膜多糖抗原称作: A、V抗原 B、M抗原 C、A抗原 D、X抗原 E、S抗原 答案:B 12、下列关于铜绿假单胞菌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革兰氏阳性球菌 B、革兰氏阳性杆菌 C、无芽孢 D、具有荚膜 E、无鞭毛 答案:C 13、下列何种微生物具有荚膜结构 A、军团菌 B、支原体

最新29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汇总

29微生物检验技术基 础知识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 、D、 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屏障结构包括 A皮肤与黏膜 B血脑脊液屏障 C胎盘屏障 D免疫系统 E B和C 2有关内毒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均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其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C160℃,2~4小时才被破坏 D毒害效应具有组织器官选择性 E毒性作用较弱 3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 B毒力主要由侵袭力和毒素所决定 C破伤风毒素属于内毒素 D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宿主机体的防御功能,并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E以上均不是 4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外毒素 A 脂多糖 B 痉挛毒素 C 肉毒毒素 D 表皮剥脱毒素 E霍乱肠毒素 5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外毒素 A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产毒性大肠杆菌肠毒素 C 白喉毒素 D 表皮剥脱毒素 E 类脂A 6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包括 A发热反应 B白细胞反应 C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D以上都是 E A和C 7慢性志贺菌感染的病程一般在多少以上A2周 B1个月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C 2个月 D6周 E 7周 8志贺菌随饮食进入体内,导致人体发病,其潜伏期一般为 A1天之内 B1~3天 C5~7天 D7~8天 E 8天以后 9下列关于结核分枝杆菌描述正确的是A类脂质为胞壁中含量最多的成分 B产生外毒素 C产生内毒素 D耐药性低 E 一般采用革兰染色 10我国的卫生标准中,每升饮用水中不得超过多少个大肠杆菌 A1个 B 3个 C 5个 D7个E8个 11大肠杆菌指数测定时,37℃培养24小时,能发酵乳糖并具有下列何种特征者为阳性 A产酸 B产酸产气 C产酸不产气 D产气不产酸 E以上都不产生 12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阴性菌 A脑膜炎奈瑟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铜绿假单细胞 D枯草芽胞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13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阳性杆菌 A大肠杆菌 B铜绿假单细胞 C产气肠杆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肺炎克雷伯杆菌 14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阴性球菌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2、(正常菌群)条件致病性微生物——临床上多引起内源性感染。 3、G+菌特有成分:磷壁酸(重要表面抗原,可用于细菌血清学分型)(外毒素) 4、G-菌特有成分:外膜层(由脂多糖(内毒素)、脂质双层(磷脂)、脂蛋白) 5、G+菌和G-菌细胞壁的共同成分是肽聚糖。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G-菌无。是溶菌酶、青霉素作用部位) 6、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核质(染色体)、质粒(存在于胞质,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转位因子 7、细菌特殊结构:荚膜(保护,致病,抗原性,鉴别)、芽胞、鞭毛(运动器官)、菌毛(普通菌毛—粘附,致病性;性菌毛—接合方式转移遗传物质)*将芽胞是否被杀死而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8、L型(细胞壁缺陷)菌落:①“油煎蛋”(荷包蛋)样菌落(典型L型细菌)。②颗粒型菌落(简称G型菌落)③丝状菌落(简称F型菌落)。高渗环境生长。(环丙沙星) 9、自营菌:以无机物为原料;异营菌(腐生菌:以无生命的有机物质为营养物质;寄生菌:以宿主体内有机物为原料),所有致病菌都是异营菌。 10、细菌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生长因子。 11、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在对数期以几何级数增长 12、细菌分类(伯杰)等级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小分类单位)。 13、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是: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和厌氧培养法; 14、通常由正常无菌部位采取的标本接种血平板,置于空气或含5%~ 10%CO2的气缸中培养,大部分细菌可于24~48h生长良好。 15、血清学诊断时,一般要在病程早期和晚期分别采血清标本2~3份检查,抗体效价呈4倍或以上增长才有价值。 16、透射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细菌内部的超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适于对细菌表面结构及附件的观察。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确保高压效果的可靠性。 【适用范围】 蒸气式高压锅。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操作方法】 1.将水加到高压锅内至其刻度线,将欲灭菌物品放入锅内,关闭锅门,拧紧螺丝并确认已经封闭。 2.打开排气阀。 3.打开蒸汽开关,向锅内输入蒸汽或接通电源,使产生蒸汽。 4.观察排气阀的排气情况,待排出的气体由冷气变为蒸汽,压力表达到0.05mPa 时,关闭排气阀。 5.观察压力表,当压力升至0.15mPa时,开始计时。 6.压力达0.15mPa后,可调节进气阀,减少进气量,维持压力并使其稳定在 0.15mPa。电加热时,可切断电源,维持压力持续15分钟,至多不超过30分 钟,否则营养物质破坏。 7.关闭进气阀门或切断电源,让锅内物品自然冷却,不可马上打开排气阀,以免发生意外。 8.待锅内压力降为零时,可打开锅盖,取出物品。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 日期 06年06月06日

确保培养箱温度恒定。 【适用范围】 各种类型隔水式、温度设定为27℃、35℃、42℃、56℃培养箱。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操作方法】 1.培养箱应放置于水平地面(或坚固的水平台),电源电压须匹配。 2.从注水口先将隔水箱内的水注满到浮标要求的位置。 3.将温度调节旋扭调至所需温度,然后将电源开关拨至“开”处。 4.每次使用时应在培养箱顶部插入标准温度计,监测实际温度。 5.培养箱工作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10C以内。 6.培养箱正面贴有温度记录表,记录每天上班和下班时温度,如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指示该温度的刻度应划上红圈,并把修正温度记录下来。 7.培养箱内外应保持清洁。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 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 日期 06年06月06日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微生物学及检验)模拟试卷5.doc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微生物学及检验)模拟试 卷5 1 下列微生物中,属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A)细菌 (B)支原体 (C)衣原体 (D)病毒 (E)放线菌 2 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A)病毒 (B)细菌 (C)支原体 (D)立克次体 (E)真菌 3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A)形态微小,结构简单

(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C)二分裂方式繁殖 (D)有细胞壁 (E)对抗生素敏感 4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是( ) (A)典型的核结构 (B)体积微小 (C)有细胞壁 (D)无完整细胞器 (E)对抗生素敏感 5 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核质 (D)细胞壁 (E)菌毛

6 质粒是细胞的( ) (A)核质DNA (B)胞质DNA (C)核质RNA (D)胞质RNA (E)极体 7 下列不是细菌的特殊结构的是( ) (A)异染颗粒 (B)荚膜 (C)芽胞 (D)菌毛 (E)鞭毛 8 关于菌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见于革兰阴性菌 (B)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 (C)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

(D)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E)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9 血琼脂上的溶血环不包括( ) (A)δ溶血 (B)α溶血 (C)β溶血 (D)γ溶血 (E)双环溶血 10 细菌L型的特点错误的是( ) (A)对青霉素敏感性降低 (B)对表面活性剂敏感性增高(C)革兰染色均为阳性 (D)高度多形性 (E)抗原性改变 11 细菌按抗原结构不同而分为( ) (A)血清型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副高高级病例分析题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副高、高级)病例分析题 一个23岁男子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1.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脑膜炎球菌 B.杜克嗜血杆菌 C.溶脲脲原体 D.淋病奈瑟菌 E.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 2.治疗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头孢曲松与强力霉素联用 C.强力霉素 D.磺胺增效剂-磺胺甲基异噁唑 E.万古霉素 3.该病原体在缺乏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具有抗吞噬作用,这主要是由哪种抗原所致: A.荚膜 B.菌毛 C.外膜蛋白 D.IgA蛋白酶 E.脂多糖 4.如果在患者脓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认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 A.溶脲脲原体 B.梅毒螺旋体 C.单纯疱疹病毒 D.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K E.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1、L2或L3

一个1岁女孩因阵发性严重咳嗽而入院。发作时,连续咳嗽5~20次,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大量粘液性带泡分泌物。患者咳嗽终止前,随着空气最后涌入肺部,发出喘鸣音。其它临床症状有:鼻和眼结膜出血,眶膜水肿,淋巴细胞性白细胞增多。病人无发热,咽喉部无假膜。该女孩尚未接受常规计划免疫。 5.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A.百日咳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流感病毒 E.白喉杆菌 6.已与病孩密切接触的未受免疫儿童和成人,应采取哪种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A.白喉抗毒素 B.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 C.红霉素 D.头孢曲松 D.金刚烷胺 7.病人发病过程中所见的过度分泌是由于: A.灭活延长因子2的毒素 B.激活膜结合Gi蛋白而提高胞内cAMP水平的毒素 C.降解SIgA抗体的IgA蛋白酶 D.切断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神经氨酸与相邻糖基的联结链的一种表面酶 E.病理免疫损伤 8.分离培养该病原体应采用: A.鲍-金培养基 B.巧克力培养基 C.鸡胚接种 D.吕氏血清培养基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8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8 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1. 虫媒病毒的传递者是 A.家畜 B.啮齿类动物 C.媒介昆虫 D.野生动物 E.家禽 答案:C 某些病毒通过媒介昆虫叮咬传播,称为虫媒病毒,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2. 不属于虫媒病毒病的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森林脑炎 C.黄热病 D.血吸虫病 E.登革出血热 答案:D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侵入人体引起的,当人或哺乳动物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时,尾蚴侵入皮肤,成为童虫,再发育成成虫,产卵。血吸虫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有致病作用。 3. 乙脑病毒分离和培养的细胞是 A.C6/36细胞 B.人胚肾细胞 C.猴肾细胞

D.Hep—2细胞 E.PMK细胞 答案:A 培养乙脑病毒常用的细胞有C6/36、BHK21、Vero等,以C6/36最常用。 4. 螺旋体的特点不包括 A.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B.具有鞭毛 C.运动活跃 D.细长柔软呈螺旋状 E.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答案:B 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鞭毛。 5. 病毒的复制周期不包括 A.吸附与穿入 B.生物合成 C.二分裂 D.脱壳 E.释放 答案:C 病毒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繁殖后代。病毒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和释放5个步骤。 6. 患者,男性,40岁,农民。发热、剧烈头痛、皮疹,查有体虱。导致该症状的病原体是 A.莫氏立克次体 B.Q热立克次体 C.普氏立克次体

D.恙虫病立克次体 E.澳大利亚立克次体 答案:C 普氏立克次体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体虱是主要传播媒介。斑疹伤寒以高热、头痛、全身皮疹为主要特征。 7. 不属于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 A.热原质 B.维生素 C.抗生素 D.甲酸 E.细菌素 答案:D 细菌利用分解代谢中的产物和能量不断合成菌体自身成分,同时还合成一些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谢产物,包括热原质、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和维生素。 8. 兔肠段结扎试验检测LT,阳性结果判断标准为每立方厘米肠段的液体量大于 A.1ml B.1.5ml C.2ml D.2.5ml E.5ml 答案:A LT是不耐热肠毒素,可用兔肠段结扎试验检测,可使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肠液分泌大量增加,试验每立方厘米肠段的液体量>1ml为阳性。 9. 卡他布兰汉菌是 A.革兰阳性球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带答案)-3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1.在对病人进行诊断时,常采用血清学方法,Ag-Ab反应有许多特点,但Ag-Ab反应主要特点是 A、分阶段性 B、可逆性 C、敏感性高 D、特异性 E、非特异性 答案:D 2.革兰氏染色是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之一其媒染剂(卢戈氏碘液)所起的作用 A、增加摄取染料作用,不易脱色 B、固定初染细菌 C、对下一步脱色起促进作用 D、杀死细菌 E、破坏细菌细胞壁 答案:A 3.血清制品的保存常加一些防腐剂,防止杂菌生长,常用的是硫柳汞常用浓度为 A、0.001% B、0.01% C、0.1% D、1% E、10% 答案:B 4.能在SS琼脂上生长出的大肠埃希氏菌呈现______色 A、浅红 B、深红 C、微黄 D、无 E、深灰

答案:B 5.在用血清学方法诊断或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常采用Ag与Ab反应,进行此反应必须有电解质参与,电解质量与反应有关,当电解质超出最佳浓度时 A、提高反应敏感性 B、降低敏感性 C、不反应 D、反应不变 E、提高特异性 答案:A 6. 肺炎链球菌在临床上主要引起下列何种疾病 A、脓胸 B、大叶性肺炎 C、肺纤维化 D、肺结节 E、支气管炎 答案:B 7. 颗粒型细菌抗原(死或活菌)在哪种反应中采用 A、沉淀反应 B、琼脂扩散 C、中和试验 D、凝集试验 E、对流电泳 答案:D 8.抗酸染色的结果判定 A、菌体着兰色为抗酸菌 B、菌体着红色为抗酸菌 C、菌体着绿色为抗酸菌 D、菌体着黄色为抗酸 E、菌体无色为抗酸菌 答案:B

9. 下列何种培养基适合军团菌培养 A、庆大霉素培养基 B、BCYE琼脂培养基 C、巧克力平板 D、PPLO培养基 E、Korthof培养基 答案:B 10. 冻干菌种待完全干燥后,需将安瓶中空气抽成真空,当用真空火花检测器检测时,火花是什么颜色证明为真空 A、红色 B、黄色 C、白色 D、紫色 E、兰绿色 答案:D 11.戊烷脒选择性培养基,胆汁湟绿培养基适用于什么细菌培养 A、霍乱弧菌 B、白喉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布鲁氏菌 E、炭疽杆菌 答案:E 12.活性炭酵母琼脂培养基CYE是适用于培养什么细菌 A、分离鼠疫杆菌 B、布鲁氏菌培养 C、白喉杆菌培养 D、肠道细菌培养 E、军团菌的培养 答案:E 13.牛肉膏汤是常用的培养基,但它有一个特点是什么

微生物学检验重点知识总结

绪论 1.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微生物的分类。 一、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 1.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 繁殖快,代谢强 适应强,易变异 种类多,分布广 1.微生物类型 根据微生物大小、结构和组成不同分为三类型 2.病原微生物的定义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引起动物、植物或人类产生疾病的微生物。 3.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 (1)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最早观察到微生物;微生物学研究的创始人:巴斯德、科赫、李斯特 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肽聚糖结构及其化学组成;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 (一)细胞壁 化学组成与结构,革兰染色共有组分:肽聚糖 特殊组分:G+ 菌、G-菌不同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外膜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2.细胞壁的功能: (1)维持细菌固有形态和抵抗低渗作用。(2)物质交换作用。(3)屏障作用。(4)免疫作用。(5)致病作用。(6)与细菌药物敏感性有关。 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真核细胞基本相同,由磷脂和多种蛋白质组成,但不含胆固醇。 ?细菌细胞膜可形成一种特有的结构,称中介体。 2.细菌荚膜、鞭毛和菌毛的功能。 荚膜: 功能: 有抗吞噬和抵抗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增强细菌的侵袭力,构成细菌致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②具有免疫原性。③鉴别细菌和血清学分型 鞭毛:功能:细菌的运动器官 菌毛 普通菌毛:具有黏附性,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变异相关 3.芽胞结构特点、意义、与消毒灭菌的关系;细菌L型的形态特征、检验要点。 芽胞:某些细菌(主要为革兰阳性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浓缩脱水而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具有多层膜状结构、通透性很低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 L型细菌:细胞壁缺陷的细菌。 常发生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 根据细胞壁缺陷程度分: 原生质体(完全失去细胞壁,见于G+菌,仅在高渗环境中存活) 原生质球(细胞壁部分缺损,见于G-菌,在高渗或非高渗环境中均能存活) 4.G+菌和G-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及其意义。 第二节细菌的生理 细菌的生长条件,生长周期及各期的特点;IMViC试验的组成及机制;细菌分解及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意义。 细菌的生长繁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