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焦炉煤气制氢操作规程分解

焦炉煤气制氢操作规程分解

焦炉煤气制氢操作规程分解
焦炉煤气制氢操作规程分解

储配分公司大青站

制氢工段焦炉煤气提氢装置操作规程

第一章工艺技术规程

1.1 装置概况

1.1.1 装置简介

本装置建成于2012年2月,焦炉煤气处理量≥4208.41Nm3/h( 干基)。产品氢气流量2100Nm3/h。本装置主要采用6-2-2/V程序变压吸附工艺技术从焦炉煤气中提取高纯氢。整个过程主要分为预净化工序、提纯氢气的PSA 工序、氢气脱氧和干燥工序、产品压缩和装车五个工序。

1.1.2 工艺原理

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气体的吸附有选择性,以及气体在吸附剂上的吸附量随其分压的降低而减少的特性,实现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吸附剂的再生。

1.1.3工艺流程说明

焦炉煤气经过压缩机加压至0.76MPa后进入预净化工序,经过预处理器脱除萘、焦油等杂质后进入变压吸附工序。在吸附塔中氢气与其他杂质分离后进入脱氧干燥工序,纯度达99.99%的合格产品气经计量进入氢气压缩机压缩至20MPa 后装车。

1.1.4 工艺原则流程图:

焦炉煤气

1.2 工艺指标: 1.

2.1 原料气指标 原料气组成(干基) 组成

H 2

N 2

CO 2 CH 4

CO

O 2

CnH m

Σ

V% 56.7

3.2

2.7

26.3

7.7

0.9

2.5

100 原料气中杂质含量(mg/Nm3) 组成 萘 焦油 H 2S NH 3 mg/Nm 3

冬≤50 夏≤100

≤10

≤20

≤50

1.2.2 成品指标 组成

H 2

CO O 2 N 2 CO 2 CH 4 合计 V% 99.99

2

0.0005

0.0005

0.006

0.0001

0.001

100

1.2.3 公用工程指标 项目 压力及规格 温度 流量及容量 蒸汽

0.5MPa

饱和温度

夏天350kg/h 冬天430kg/h

仪表空气 0.4-0.6MPa 常温 100Nm3/h 循环水

给水0.4MPa

回水

给水28℃回水40℃

47t/h

预净化工序

变压吸附单元 氢气加压单元

脱氧、干燥单元

产品装车单元

0.25MPa

电220V 50HZ

380V 50HZ 安装容量:455KW 最大单台设备容量:132KW需要容量:382.86KW

低压氮气≧0.4MPa 常温开车初期一次

1000Nm3/h 1.2.4 主要操作条件

1. 预处理(100#)工序操作条件

吸附压力(MPa)0.6-0.8

吸附温度(℃)≦40

再生压力(MPa)0.02-0.04

再生温度(℃):进口150

再生温度(℃):出口冷吹后温度达到110℃为标

切换周期(h/T)12

其中:加热时间(h) 6

冷吹时间(h) 6

蒸汽压力(MPa)≧0.5

2. 变压吸附(200#)工序操作条件

项目名称指标流量原料气4208.41(设计)

(Nm3/h)产品气2100(设计)

浓度(%)原料气中氢56.7 产品气中氢99.9

步骤设计压力(MPa)时间(S)

A 吸附0.8 180

E1D 一均降0.8→0.51 30

E2D 二均降0.51→0.22 30

D 逆放0.22→0.02 30

V 抽空0.02→-0.08 120

E2R 二均升-0.08→0.22 30

E1R 一均升0.22→0.51 30

FR 终升0.51→0.76 90

循环周期540(设计)3. 脱氧干燥(300#)工序操作条件

脱氧部分催化剂反应温度(℃)80-100 空塔速度(h-1)

操作压力(MPa)0.8

产品气中氧含量(ppm)≤5

干燥塔部操作压力(MPa)0.7-0.8 温度(℃)40

再生压力(MPa)0.8

再生温度(℃):进口150

分出口≥环境温度+30

切换时间(h)干燥4h,加热4h,

冷吹4h

蒸汽压力(MPa)0.6

产品氢露点(℃)≤-60

第二章工艺装置操作指南

2.1 100#工序操作要点

2.1.1在操作中需定期取样分析净化后的原料气中C5组分的浓度,一般浓度控制在200ppm以下,否则要进行切换。2.1.2再生气加热结束标准是出口再生气温度达到50-60℃(或环境温度+30℃)再稳定半小时即可停止加热。

2.1.3再生气冷吹结束的标准是接近环境温度即可。

2.1.4 TSA工作时序表

步位 1 2 3 4 5 6 7 8 时间h 0.5 3.5 3.5 0.5 0.5 3.5 3.5 0.5 A塔 A D H C R B塔 D H C R A

2.2 200#工序操作要点

2.2.1每个吸附塔在一次循环中需经过吸附(A),第一次压力均衡降(E1D),第二次压力均衡降(E2D),逆向放空(D),抽空(V),二次压力均衡升(E2R),隔离(IS),第一次压力均衡升(E1R),最终升压(FR)等九个步骤。主要采用

6-2-2/V程序。

2.2.2装置运行方式。

运行方式在线吸

附床数

同时执行吸附步

骤的吸附床数

均压

次数

吸附床再

生步骤

6-2-2/V 6 2 2 逆放、抽空

6-2-2/V工艺步骤

分周期 1 2 3 4 5 6

时间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A塔 A 1D 2D D V V V V V V 2R IS IS 1R FR F R F R B塔1R FR F R F R A 1D 2D D V V V V V V 2R IS IS C塔V 2R IS IS 1R FR F R F R A 1D 2D D V V V V V D塔V V V V V 2R IS IS 1R FR F R F R A 1D 2D D V E塔1D 2D D V V V V V V 2R IS IS 1R FR F R F R A

F塔 A 1D 2D D V V V V V V 2R IS IS 1R FR F R F R A

2.2.3 按工艺要求设定好各个时间,微机处于步进状态。

2.2.4首次投料时,其量不超过正常流量的1/3,控制塔升压

力速度在0.2MPa/min以下,防止超流量操作。

HV-201开度给定:HV-201作用是控制终升气流的速度,正

常在完成终升步骤前5S左右,吸附塔压力应达到或接近吸

附压力。太快或太慢都会引起吸附塔压力较大波动。

2.2.5根据原料气量的大小,决定真空泵开启的数量。按照真

空泵操作规程启动真空泵。

2.2.6 调整氢气纯度要点:

1)提高吸附塔压力可提高H2纯度,但会降低氢回收率,300#氢气流量会下降

2)减小100#原料气流量,可减小200#吸附塔处理量,提高氢气纯度(此步调整流量不宜低于1500Nm3/h,因会影响300#再生温度不达标)

3)减小T6/T7时间,可提高氢纯度,但氢回收率会下降,300#氢气流量会下降。

4)真空度越大,吸附塔解析越彻底,氢纯度越高

2.3 300#工序时序表

压力MPa 0.7-0.8 0.7-0.8 0.7-0.8 时间h 4.0 4.0 4.0 4.0

干燥器A A H C

干燥器B H C A

与干燥器 A H A H 2.3.1从200#工序来的氢气通过加热器的温度一般为80-100℃(此温度随催化剂的使用年限及产品氢氧含量可适当提高)。

2.3.2再生加温的最初几小时内,虽然干燥器进口温度会很快升至150℃,但是出口温度可能会略有下降,但是随着加热时间的增长,出口温度会逐渐升高。

2.3.3在干燥部分正常运行中主要设定好FIC301回路的给定

值,设定的依据是再生塔的出口温度。影响再生塔出口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再生气流量和蒸汽流量。如果出口温度达不到100℃以上,将FIC301回路的设定值调小些(增大再生气流量,一般控制在500-1000塔再生效果较好),或增加蒸汽量。 2.3.4一旦产品氢中水含量超标,应提前切换干燥器。 2.3.5 300#再生塔加热器出口温度TE304在加热步骤需达到140-150℃,冷吹步骤时需吹到常温。

2.3.6 预干燥器塔底温度TE305在预干燥器加热时温度在140-150℃,在预干燥器吸附时,温度在常温。 注:FV301全关时会影响300#出气量(管径较小) 第三章、装置开车规程 3.1 开车系统图:

3.2 开车前各系统检查

3.2.1(I/P )- 每次开车前应按制氢系统开车前确认表进行 检查并填写。

3.2.2 (I )- 检查100#、200#、300#工序程序切换步序和运行步序是否正常(与上一次停车时状态比对)。

氢气充车

300#投料

氢气纯度达标 启动氢压机 启真空泵

启水泵

送N2、空气

送100#、300#加热器蒸汽

启煤气压缩机

100#投料

200#投料 脱氧加热器送蒸汽

3.2.3(I/P)- 检查水压、水温是否正常。

3.2.4(I/P)- 检查仪表风压力是否正常。

3.3 开车前状态确认

3.3.1 (P)- 确认所有调节阀的旁通阀门、所有管道及设备的排污阀门、放空阀门以及安全阀的旁通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3.3.2 (P)- 确认预净化器A(或B)进出口阀门KV101A (KV101B)、KV102A(KV102B)处于开启状态。

3.3.3 (P)- 确认所有调节阀、安全阀的前后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储配工段的氢气和解析气入罐阀门开启状态)。

3.3.4(I/P)- 确认原料气压缩机正常。

3.3.5 (I)- 确认程序开始时处于工作的塔

注:

1、首次开车时需用干燥的氮气对整个装置进行严格的置换,使整个装置的氧含量在0.5%以下。如果不预先将系统中的氧置换掉,在开车初期特别是200#工序会形成爆炸混合物而引

起爆炸燃烧。以上工作完成后将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2、100#、300#吸附塔根据上次停车的状态选择即将投入工作的塔。若上次停车时该塔处于冷吹即将结束可直接步进至该塔工作,若上次停车时该塔处于加热未完的状态,需继续进行加热步骤直至该塔再生彻底后再投入使用。

3.4 开车操作

3.4.1 100#工序开车

3.4.1.1 [P]–启动水泵

3.4.1.2 [P]–开启100#再生加热器蒸汽阀门

3.4.1.3 [P]–开启HV110,HV121、HV122、HV421、HV422手动阀门

3.4.1.4 [P]- 开启N2去真空泵阀门

3.4.1.5 [P]- 启动原料气压缩机,开FV101将原料气送入装置区

3.4.1.6 [I]–100#工序PLC画面选定已再生完毕的塔为吸附步骤,另一个塔为再生步骤(手动改自动,自检改输出)注:FV101阀门开启时注意阀门前后压差不要太大

3.4.2 200#工序开车

3.4.2.1 [I] - 选定解析完毕的两个塔处于吸附状态。按程序设定查看各个阀门开关状态是否正确。(手动改自动,自检改输出)

3.4.2.2 [I] - PV-201处于手动状态,开度30%;HV-202处于手动状态,开度30%;HV-201处于自动状态,给定值10%;PV-202处于手动状态,开度20%。

3.4.2.3(I)- 100#工序缓慢向200#工序投料,投料初期由于量比较小,需要控制吸附塔的压力升高不超过0.2MPa/min,以防止超流量操作。

3.4.2.4 [P]-200#启动完毕,启动真空泵(与PLC的A、B系列对应)

3.4.2.5(I)- 当吸附压力升到0.1MPa时,步进一次,这样反复切换四次后将PICA-201设定自动,并将给定值设在0.7-0.8MPa之间。

3.4.2.6 (I)- 吸附压力每升高0.1-0.2MPa后,程控系统步进切换一次,一直升至0.7-0.8MPa之间。在此过程中注意调整顺放和最终升压流量。升压速度可由100#工序供给的气量来调节。

3.4.2.7 (I)- 当吸附塔压力升高至0.7-0.8MPa时,但产品氢气浓度达不到要求时,打开HV239将产品氢气放空或送至气柜,直至产品氢气浓度达到99.5%后,再向300#工序送气,并将原料气流量逐渐增至满负荷4208Nm3/h.

3.4.3 300#工序开车

3.4.3.1 [I]- 选择干燥器T0301A/B工作。

3.4.3.2 [I]- 将FV-301手动开度30%,(旁通阀打开控制流量在流量计流量范围内)。PICA-301投入自动运行,设定值为0.7-0.8MPa。氧含量不合格(大于10ppm)的产品氢气经阀门送至气柜。当氢气中含氧量小于10ppm、露点低于-60℃时,合格产品氢气由PV-301经产品气缓冲罐送往氢气压缩机进行压缩充车。

3.4.3.3 [I]-待300#工序稳定,开启蒸汽阀使加热步骤正常。

3.4.3.4产品H2达到指标,且有充车操作指令时按照H2压缩机操作规程启动膜压机。 第四章 装置停车规程 4.1. 停车系统图

4.2 停车操作

4.2.1正常停车(保压停车) 4.2.1.1 [I]- 停原料气压缩机。

4.2.1.2 [I/P]- 100-300#工序PLC 上自动改手动,输出改自检

4.2.1.3 [I]- 停真空泵

4.2.1.4 [P]- 停氢气压缩机充车 4.2.1.5 [P]- 停系统蒸汽

4.2.1.6 [P]- 关闭系统的总进出口阀门 4.2.1.7 [P]- 停止水泵 4.2.1 .8 [P]- 停在线分析仪 4.2.2 紧急停车

4.2.2.1 [I]- 通知高压储配工段停0.8MPa 压缩机,停止向制氢系统送入原料气 4.2.2.2

[I]- 100#-300#自动改手动,输出改自检。

停原料气压缩机

停系统蒸汽 100-300#工序自动改手动/输出改自检

停氢气压缩机

停真空泵

关闭系统总进出口阀门 停水泵

停在线分析仪

4.2.2.3[P]-停真空泵。

4.2.2.4 [P]-停氢气压缩机

4.2.3 系统停车泄压

4.2.3.1 [I]- 通知高压储配工段停0.8MPa压缩机,停止向制氢系统送入原料气

4.2.3.2 [I]-100#、200#、300#运行程序置于“手动”和“自检”状态。

4.2.3.3 [P]-关闭系统总进口和总出口手阀

4.2.3.4 [P]- 100#压力通过解析气阀门放压至气柜压力,200#压力通过HV227将抽真空的塔补压至微正压,其他塔通过放散将压力放至常压,300#,400#压力可通过氢气缓冲罐放压至气柜压力

4.3、停车后再启动

4.3.1正常停车后的再启动。

可按原始开车的办法启动整个装置,是否用氮气置换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4.3.2紧急停车后的再启动

若紧急停车后全工序已泄压,则再启动可按原始开车办法进行,若紧急停车后未泄压,则按如下步骤进行;

4.3.2.1[I]-检查200#运行程序与现有工序的步骤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通过“步进”方法使之一,此时,200#运行程序处于“暂停”和“自检”状态。

4.3.2.2[I]-通知高压储配工段启0.8MPa压缩机,开启阀向100#系统逐渐送入原料气,当压力达到0.80Mpa时,将运行程序退出“暂停”状态,200#退出“自检”状态此时,程序开始自动运行;

4.3.2.3[I]-按正常运行的调节方法进行调整,使之产品纯度尽快合格

第五章其它过程操作规程

5.1 5-2-1/V

当吸附塔工作过程中出现仪表问题,需要切除一塔时,工作程序切换至5-2-1程序,切入切出要求见5.2

5.2 4-1-1/V

当吸附塔工作过程中出现工艺问题程序需切换至4-1-1程序,切入切出时需按下列原则进行操作。

塔切出时:无条件限制,可直接切出。

塔切入时:1、3、5塔常压切入(因其切入后步骤为抽真空)

2、4、6塔0.1-0.2MPa压力下切入(因其切入

后步骤为均升)。

第六章事故处理预案

6.1、突发事故预案

见制氢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6.2、装置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导致装置运行

不正常,引起产品纯度下降。但在故障原因尚未确定以前,装置继续运行。操作人员应在短时间内,判断故障原因,决定停运或继续运行的决定。如有重大问题,则应紧急停车。可能发生的故障与处理方法:

6.2.1、程控阀动作失灵:

故障原因处理方法

1、程控系统信号无输出1、检查程控系统程序及接线

2、电磁滑阀线圈损坏2、更换线圈

3、电磁滑阀不换向3、修理或更换电磁滑阀

4、程控阀汽缸内有异物4、清理异物

5、仪表空气压力太低5、开启仪表空气起源阀

6、仪表空气压力太低6、提高仪表空气压力至0.4~

0.6Mpa

7、程控阀气缸串气7、更换汽缸密封圈

6.2.2、程控阀内漏:

故障原因处理办法

1、阀门密封面上有异物1、清理异物

2、阀门密封面被损坏2、更换密封材料

6.2.3、程控阀外漏:

故障原因处理办法

1、阀门阀杆处螺帽松动1、压紧螺帽

2、阀门阀杆处密封填料损坏2、更换密封填料

6.2.4、调节阀动作失灵:

故障原因处理办法

1、程控系统信号无输出1、检查程控系统程序及接线

2、程控系统设置不正确2、设置正确的给定值

3、仪表空气气源阀未开启3、开启仪表空气气源阀

4、阀门定位器设置不正确4、调整阀门定位器设置

5、阀芯位置过高或过低5、调整阀芯位置

6、调节阀薄膜损坏6、更换薄膜

6.2.5、停电:

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由于无信号输出,所有程控阀自动关闭,装置于停运状态。按紧急停车处理。

6.2.6、仪表空气压力下降或停气:

程控阀要求的仪表空气压力为0.4~0.6Mpa。一旦仪表空气压力大幅度降低,甚至停气。程控阀的动作会不正常。导致程控阀或全系统混乱。产品不合格,按临时停车处理。第七章周期性作业规程

7.1 压缩机系统

序号运转时

检查及维修内容

1 每日压缩机运转工况检查,并记入运转记录

冷凝水排放,并将排放间隔时间记入运转记录

检查稀油站、油箱游标的位置

2 每周检查稀油站油箱、油标,油位下降情况,做记录,并及时加油

3 每月首次运转的压缩机第一个月末必须更换运动机构润滑油,同时清洗油系统的进口油过滤器,稀油站,油过滤器,油冷却器、齿轮、油泵、机身油池及整个油管路。

4 每季首次运行的第一季度应作如下检查维修

1)清洗运动机构润滑油系统的各油过滤器2)检查安全阀工作的灵敏性,如有必要更换其阀座

3)清洗压缩机气阀,将气阀密封面磨损情况及气阀弹簧疲劳情况记入运转记录

正常运转时的检查及维修

1)清洗油过滤器

2)检查压缩机安全阀工作的灵敏性及可靠性,并进行维修

5 每半年检查运动部件润滑油质量(粘度、清洁度),如有必要更换润滑油。(首次运转的压缩机必须此时更换润滑油,并对运动机构油系统进行全面清洗)

进行压缩机气、油、水报警、联锁功能检查并

记录。所有仪表装置工作是否正常,不正常应修理或更换。

清洗压缩机气阀,检查密封面磨损情况,对已有损坏的气阀应予更换,待维修后再继续使用。为了不影响主机的正常运转需要更换全部气阀弹簧并将以上情况全部记入运转记录。检查压缩机各运动部位的配合间隙,并记如运转记录。

检查连杆螺母的松紧及止动情况

检查活塞紧固螺帽及止动情况

检查各级活塞及活塞环的磨损情况并记入运转记录

清洗活塞杆填料及填料冷却系统,并对填料各密封元件进行磨损检查,且记入运转记录

6 每年检查运动机构润滑油质量,如有必要更换润滑油

全面清洗运动机构润滑油系统

清洗气缸的气道及水道,并对气缸镜面磨损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入运转记录。要对气缸以后运转维修计划有一初步安排。

全面清洗、检查气阀、填料、活塞环及支撑环等易损件,对已坏及磨损严重的易损件进行更

换并记入“运转记录”。

检查各运动部件的配合间隙及磨损情况记入运转记录

清洗压缩机辅机和气管路系统,管路及阀门,对可能产生积炭的部位,更应精细。清洗时积碳严重处应将情况记入“运转记录”,并查找原因,改进操作条件。

7 每两年对压缩机进行全面维修,检查和清洗压缩机主辅机所有系统。对主机部件应全部解体,对曲轴、连杆、十字头、所有轴承、活塞杆、密封件、活塞、活塞环、气缸等进行全面清洗检查,记录各滑动表面的磨损情况,并更换全部易损部件及密封件(O型圈),全部维修后,再按安装规定组装。

7.2真空泵

7.2.1真空泵第一次运行100h需换油,第二次运行1000h 需换油,以后运行2000-2500h换油。

7.2.2 1000h需检查吸排气阀、活塞环、十字头、连杆、密封填料等。

7.2.3 2000-2500h应进行大修。

7.2.4 连续运行8000h连杆螺钉、螺母需报废更换。

7.3 循环水系统

7.3.1 每日对水循环系统进行检查,记录系统运行数据。7.3.2 每年向冷却塔上的风机注油,并更换传送带。

第八章仪表控制系统操作规程

8.1 PLC系统概述

本装置自控系统采用SIMENS S7-300 PLC逻辑控制系统,控制范围:包括预处理、PSA-H2及干燥等4个工序在内的所有程控阀、阀位检测及装置压力、温度、流量、分析、调节等监控回路。动力设备(膜压机、真空泵)开停状态。

S7-300 PLC

8.2 主要工艺操作仪表逻辑控制说明

本装置共有主流程图5页,报警画面1页,调节阀画面1页。

主要功能键介绍:

手动/自动-功能键处于手动状态时,所有程控阀门、手

变压吸附技术在焦炉煤气制氢中的应用

变压吸附技术在焦炉煤气制氢中的应用 戴四新 (厦门市建坤实业发展公司,福建厦门 361012) 摘要:介绍了变压吸附(PSA)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于焦炉煤气提氢的Sysiv和Bergbau PSA制氢典型工艺。指出PSA技术是近年国内外发展最快、技术最成熟、成本最低的煤气制氢方法,在国内焦炉煤气制氢中最具发展前途,应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变压吸附(PSA)技术;焦炉煤气;制氢技术 中图分类号:TQ02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620(2002)02-0065-02 Application of the Pressure Shift Absorbing Technique in Hydrogen Making Process from COG DAI Si-xin (Xiamen Jiankun Industry Developing Corp.,Xiamen 361012,China) Abstract:The basic pinciple of the Pressure Shift Absorbing(PSA) Technique and the representative technics(Sysiv and Bergban)of it`s application for hydrogen making process from COG are discribing.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 recend pas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SA technique for the hydrogen-making process from COG is the most rapid and the technique is also the most perfect and economical way in the world,and it has the best developing foreground in hydrogen-making process from COG in China.It should be expanded and applied widely soon. Key words:pressure shift absorbing(PSA);coke oven gas(COG);hydrogen making technology

天然气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一目的:制定锅炉安全操作规程,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及正常的生产供汽需要。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锅炉操作及安全管理。 三责任者:动力车间、司炉工。 四正文: 1 点火操作 1.1 点火前应检查烟道及锅炉各附属设备、安全附件等是否正常,确认合格后方可准备点火; 1.2 检查锅炉水位计、水阀门必须处于打开位置; 1.3 检查软水罐水位,然后开启水泵上水,上水时注意水位变化情况,杜绝假水位,若缺水可手动上水; 1.4 点火时燃烧器应先启动鼓风机吹扫,排除烟道中可能残存的可燃气体或沉积物,然后将进入点火前自检程序,如点火程序异常应停机处理。 1.5 检查控制柜上的各个旋钮,均应处于正常位置,并无损,手动/自动、上水、燃烧器旋钮,应放在自动位置,大火/小火位置应处于小火位置上。 1.6 先打开总电源开关,再开启燃气阀门;打开控制盘总开关,使其处自动操作状态,预备点火,延时后将自动点火。 1.7 点火时先小火运行然后转大火,使锅炉各部位受热均匀。冷炉启动时,须先小火升压至0.3 MPa,然后转大火运行。点火至投入运行应保持两小时左右。 1.8 锅炉运行后应检查天然气流量是否正常,一般小火时为≤70m3/h,大火时140~160 m3/h。 2 升压操作 2.1 升压时应平稳操作,先水火后大火,同时注意排污减压,以免锅筒及炉体受损。 2.2 当气压上升到0.2~0.3MPa 时,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拧紧螺丝时应侧身进行,所用扳手长度不得超过20倍螺丝直径。同时检查给水设备,注意各阀门有无泄露现象。 2.3 当气压上升到工作压力后,再冲洗一次水位表。 3 运行操作 3.1 供汽前应通知用汽部门作好准备,开启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进行排水、暖管,然后将主汽阀缓缓开启至最大,再回转半圈防止阀芯咬死; 3.2 运行中要经常监视水位变化情况,保持水位计显示准确、清晰。每班至少冲洗水位计两次,水 1

制氢站操作规程

一、目的: 保证制氢运行工作正常、安全、有序;使制氢运行人员的各项操作有章可循,为制氢运行人员提供操作的指导规范;保障机组的稳定运行。 二、范围: 适用于6号机组制氢站运行人员。 三、职责 规范作业,杜绝违章操作,保障生产安全稳定运行。 四、内容: 4、1、制氢设备生产工艺流程。 4、1.1、氢气系统 电解槽氢分离器氢洗涤器氢气冷却器氢气捕滴器氢气气水分离器氢气动薄膜调节阀干燥器 储氢罐氢母管发电机 4、1.2、氧气系统 电解槽氧分离器氧洗涤器氧气冷却器氧气捕滴器氧气器水分离器氧气动薄膜调节阀排空 4.2、主要设备参数和有关技术标准

4.3 4.3.1、必须按厂家规定进行水压试验,要求严密不漏。4.3.2、电解槽正、负极、电解隔间电压对地绝缘良好。4.3.3、检查应备有足够合格的电解液。 电解液的配制。 30℃时,10%NaOH、15%KOH溶液比重分别为1.1043、1.180。30℃时,26%NaOH、30%KOH溶液比重分别为1.28、1.281。 待碱液配好后加入2% 0V 2 O 5 添加剂。 4.3.4、分析仪器及其所用的溶液已准备好。 4.3.5、检查应有足够的氮气。 4.3.6、检查安全工具应齐全。 4.3.7、联系热工检查有关表计应完好。 4.3.8、联系电气电工检查电气设备,并向硅整流送电。 4.3.9、检查电解槽及氢系统应用水冲洗。 4.3.9.1、启动配碱泵将原料水打进制氢系统,启动碱液循环泵,清洗电解槽,清洗1小时,停泵、打开槽底排污阀排污。 4.3.9.2、重复上述操作3~4次,直到排液清洁为止。 4、4、气密检验 4.4.1、按6.6.3.9.1操作将原料水打入制氢机,至分离器液位计中部。4.4.2、关闭制氢机所有外连阀门,打开系统中(包括制氢、干燥系统)所有阀门,通过充氮阀向制氢机充氮,使压力缓慢升至3.2MPa,关充氮阀,用肥皂水检查各气路连接部位和阀门是否漏气,并观察液路有无漏液,确认不漏后,保压12小时,泄漏率以平均每小时小于0.5%为合格。 4、5、按工艺要求的碱量进行配碱,缓慢加入KOH(化学纯)待完全溶解后,加入碱液 重量的2%0V 2O 5 添加剂(按工艺要求添加),则电解液配好。 4.6、对微氧仪、露点仪进行调校。 6.7、检查各极框之间,正负极输电铜排间有无短路或有无金属导体,或有无电解液泄漏现象,民现后必须排除。 4.8、仔细检查整流变压器各个接点、可控硅整流柜各回路及正极输电铜排对地的绝缘性,严防短路。 4.9、用15%KOH溶液试车24小时(开停车操作同正常操作规程),然后将其排污。4.10、检查制氢装置的冷却水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4.11、干燥装置开车前准备 4.11.1、控制柜通电,检查装置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4、11、2、设定干燥器、加热器上下部温度,各为400~450℃和300~350℃。4.11.3、系统进行氮气置换。 4.12、气动部分 4.12.1、接通气源后,分别检查气体过滤减压器的输出是否为0.14MPa,然后用肥皂水检查气动管路及仪表接头是否漏气(每三个月定期检查一次)。

燃气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燃气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1、凡操作锅炉的人员必须熟知所操作锅炉的性能和有关安全知识,持证上岗。非本岗人员严禁操作。值班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做好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交接班应将设备及运行的安全情况进行交底。交接班时要检查锅炉是否完好。 2、锅炉及安全附件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锅炉运行前应具备的条件和检查项目:①检查天然气压力是否正常,天然气过滤是否正常通气,燃烧时油泵及过滤器应能正常过油,打开天然气供气阀门燃油时应打开供油阀门;②检查水泵是否正常,并打开给水系统各部位阀门、风门,手动位置时烟道应在打开的位置,应将电控柜上泵选择开关选择在适当的位置;③检查安全附件应处在正常的位置上,水位表、压力表应处在开的位置上; ④各操作部位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⑤除氧器能正常运行;⑥软化水设备能正常运行,软化水应符和GB1576的标准,软水箱内水位正常,水泵运行无故障。 4、开机①接通电控柜的电源总开光,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故障是否有信号,如果无信号应采取相应措施或检查修理,排除故障;②燃烧器进入自动清扫、点火、部分负荷、全负荷运行状态;③在升至一定压力时,应进行定期排污一次,如蒸汽锅炉冲洗水位表一次,并检查炉内水位; 5、炉水控制指标:①炉水碱度6~26mmol/L。②炉水含氧量≤0、1mg/L。 ③给水硬度≤0、03mmol/L。④炉水PH值10~1 26、正常停炉:①关闭锅炉运行开关。②关闭天燃气阀门。③锅筒内压力降低。④锅筒内水位处于高水位。⑤检查排污阀是否关闭严密。⑥关闭锅炉上水泵阀门。⑦关闭电源总开关 7、事故停炉:①当发现锅炉本体产生异常现象,安全控制装置失灵应按动紧急断开钮,停止锅炉运行;②锅炉给水泵损坏,调解装置失灵,应按动紧急断开钮,停止锅炉运行;③当电力燃料方面出现问题时应采取按动急断开钮;④当有危害锅炉或人身安全现象时均应采取紧急停炉; 8、临时停电注意事项:①迅速关闭主蒸汽阀、防止锅筒失水;②关闭电源总开关和天然气阀门;③关闭锅炉表面排污阀门防止锅炉出现其它故障;④关闭除氧器供气阀门;⑤按正常停炉顺序,检查锅炉燃料,汽、水阀门是否符合停炉要求。

燃气锅炉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燃气锅炉安全操作规程(通用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燃气锅炉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1.凡操作锅炉的人员必须熟知所操作锅炉的性能和有关安全知识,持证上岗。非本岗人员严禁操作。值班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做好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交接班应将设备及运行的安全情况进行交底。交接班时要检查锅炉是否完好。 2.锅炉及安全附件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锅炉运行前应具备的条件和检查项目: ①检查天然气压力是否正常,天然气过滤是否正常通气,燃烧时油泵及过滤器应能正常过油,打开天然气供气阀门燃油时应打开供油阀门; ②检查水泵是否正常,并打开给水系统各部位阀门、风门,手动位置时烟道应在打开的位置,应将电控柜上泵选择开关选择在适当的位置;

③检查安全附件应处在正常的位置上,水位表、压力表应处在开的位置上; ④各操作部位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 ⑤除氧器能正常运行; ⑥软化水设备能正常运行,软化水应符和GB1576的标准,软水箱内水位正常,水泵运行无故障。 4.开机 ①接通电控柜的电源总开光,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故障是否有信号,如果无信号应采取相应措施或检查修理,排除故障; ②燃烧器进入自动清扫、点火、部分负荷、全负荷运行状态; ③在升至一定压力时,应进行定期排污一次,如蒸汽锅炉冲洗水位表一次,并检查炉内水位; 5.炉水控制指标: ①炉水碱度6~26mmol/L ②炉水含氧量≤0.1mg/L ③给水硬度≤0.03mmol/L

焦炉煤气制氢新工艺

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氢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焦炉煤气变压吸附(PSA)制氢工艺利用焦化公司富余放散的焦炉煤气,从杂质极多、难提纯的气体中长周期、稳定、连续地提取纯氢,不仅解决了焦化公司富余煤气放散燃烧对大气的污染问题;而且还减少了大量焦炭能源的耗用及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污问题;是一个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环保型项目;同时也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多方受益的科技创新项目。该装置首次采用先进可靠的新工艺,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观,对推进国内PSA技术进步也有重大意义。 1942年德国发表了第一篇无热吸附净化空气的文献、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联合碳化物(Union Carbide)公司首次实现了变压吸附四床工艺技术工业化,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变压吸附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装置数量剧增,装置规模不断扩大,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轻工及环保等领域。本套大规模、低成木提纯氢气装罝,是用难以净化的焦炉煤气为原料,国内还没有同类型的装置,并且走在了世界同行业的前列。 1、焦炉煤气PSA制氢新工艺。 传统的焦炉煤气制氢工艺按照正常的净化分离步骤是: 焦炉煤气首先经过焦化系统的预处理,脱除大部分烃类物质;经初步净化后的原料气再经过湿法脱硫、干法脱萘、压缩机、精脱萘、精脱硫和变温吸附(TSA)系统,最后利用PSA制氢工艺提纯氢气,整个系统设备投资大、工业处理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操作不易控制、生产成本高、废物排放量大,因此用焦炉煤气PSA制氢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没有被大规模的应用到工业生产当中。 本装置釆用的生产工艺是目前国内焦炉煤气PSA制氢工艺中较先进的生产工艺,它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能解决焦炉煤气制氢过程中杂质难分离的问题,从而推动了焦炉煤气PSA制氢的发展。该工艺的特点是: 焦炉煤气压缩采用分步压缩法、冷冻净化及二段脱硫法等新工艺技术。 1.1工艺流程。 PSA制氢新工艺如图1所示。

燃气锅炉操作规程

燃气锅炉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燃气压力是否正常,管道阀门有无泄漏,阀门开关是否到位。 2,试验燃气报警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可靠,按下试验按钮风机能否启动。 3,检查软化水系统是否正常,保证软水器处于工作状态,水箱水位正常。 4,检查锅炉、除污器阀门开关是否正常。5,除氧器能正常运行 6,软化水设备能正常运行。软化水应符合GB/576的标准,软水箱内水位正常,水泵运行无故障。 二、开机 1,接通电控柜的电源总开关、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故障是否有信号。如果无信号应采取相应措施或检查修理,排除故障。 2,燃烧器进入自动清扫、点火,部分负荷、全负荷运行状态。 3,在升至一定压力时,应进行定期排污一次,并检查炉内水位。

三、运行中的巡查工作: 1,开启锅炉电源,监视锅炉正常点火运行,检查火焰状态,检查各部件运转 声响有无异常。 2,巡视锅炉升温状况,大小火转换控制状况是否正常。 3,巡视天然气压力是否正常稳定,天然气流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以判断过 滤器是否堵塞。 4,巡视水泵压力是否正常,有无异响。 四、事故停炉 1,当发现锅炉本体产生异常现象,安全控制装置失灵,应按动紧急断开钮,停止锅炉运行。 2,锅炉给水泵损坏,调解装置失灵,应按动紧急断开按钮,停止锅炉运行 3,当电力燃料方面出现问题时应采取按动紧急断开按钮 4,当有危害锅炉或者人身安全现象时均应采取紧急停炉措施

五、临时停电注意事项 1,迅速关闭主蒸汽阀,防止锅筒失水 2,关闭电源总开关和天然气阀门 3,关闭锅炉连续排污阀门防止锅炉出现其它故障 4,关闭除氧气供气阀门 5,按正常停炉顺序,检查锅炉燃料、气、水阀门是否符合停炉要求 六、燃气不足时注意事项 1,迅速与天然气调度取得联系,问清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可行的措施 2,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及领导 3,随时观察燃烧情况,火焰正常为麦黄色. 燃气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来源:本站整理作者:申德锋 燃气锅炉的使用规程 燃油燃气锅炉房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 按锅炉人员配备,分别规定班组长、司炉工、维修工、油料入库检查人员、

焦炉煤气制取氢气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焦炉煤气制取氢气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摘要:在煤炭炼焦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焦炉煤气。往日工业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产生的焦炉煤气一般都是直接排放,这不仅是资源浪费现象,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在对焦炉煤气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因其含有大量的氢气,而氢气作为清洁的能源以及在钢铁行业的广泛应用,所以对焦炉煤气制氢工艺的研究一直是焦炉煤气深度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就焦炉煤气制氢工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焦炉煤气;氢气;工业应用 首先来说,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日益注重环保的今天,其重要地位不得而知;其次,氢气作为还原气体,在钢铁行业中也有广泛的引用;另外,在双氧水项目中,氢气也是其主要的原料之一;最后,在焦化装置与焦油加氢工艺联产,能充分利用焦化装置的优势,通过一系列工艺程序制取氢气,为后续焦油加氢提供必备的原料。以上这些原因使得人们对氢气制取工艺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对焦炉煤气的成分检测发现,焦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氢气,这就催生了一系列焦炉煤气制氢工艺的发展。常见的焦炉煤气制氢工艺主要有变压吸附法(PSA)、变温吸附法(TSA)、深度冷冻法、膜分离法等 一焦炉煤气制氢工艺简介 在实验室研究过程中,以甲烷为原料采用蒸汽转换法或者以液氨为原料采用氨裂解法等也能产生氢气,但这些方法的成本都太高,不值得推广应用。而焦炉煤气中的氢气含量丰富,焦化厂可以充分利用其工艺优势,将焦炉煤气净化、转化后提取氢气 1.焦炉煤气制氢原理 变压吸附(PSA)分离技术是一种非低温的分离技术,利用不同气体在吸附剂上吸附性能的差异,以及同种气体在吸附剂上的吸附性能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实现混合气体中各种气体的分离。 2.工艺流程图 图1 焦炉煤气制氢工艺流程图 由图1可知,本制氢装置共分为6个主要工艺过程:预净化工序、精脱萘工序、PSA一1(PSA—c0:/R)工序、PSA一2(PSA—CH。)工序、净化压缩工序和转化变换工序以及PSA一3(PSA-H,)工序 二、焦炉煤气制氢技术应用

制氢站使用维护说明书(天津大陆)

制氢站 1 水电解制氢装置用途------------------------------------------------ 2 2 水电解制氢装置工作原理-------------------------------------------- 2 2.1 水电解制氢原理---------------------------------------------- 2 2.2 氢气干燥工作原理-------------------------------------------- 2 3 FDQG10/3.2-IV 型水电解制氢干燥装置系统详述: ----------------------- 2 3.1 氢气制备及干燥系统------------------------------------------ 2 3.2 除盐水冷却系统---------------------------------------------- 3 3.3 气体分配系统------------------------------------------------ 3 3.4 储气系统---------------------------------------------------- 4 3.5 仪表气系统-------------------------------------------------- 4 3.6 制氢干燥部分主要设备的功能简述-------------------------------- 4 4 制氢干燥系统工作流程---------------------------------------------- 5 4.1 制氢干燥设备作业简介---------------------------------------- 5 4.2 制氢干燥设备加水、补碱简介------------------------------------ 6 4.3 配碱:------------------------------------------------------ 6 4.5 碱液从系统回收至碱箱----------------------------------------- 7 4.6 制氢干燥过程------------------------------------------------ 7 4.7 N 2 置换流程------------------------------------------------ 10 5 FDQG10/3.2-IV 型循环水电解制氢及干燥操作规程 --------------------- 10 5.1 工艺部分开车前准备----------------------------------------- 10 5.2 气动部分开车前的准备---------------------------------------- 12 5.3 开车顺序--------------------------------------------------- 12 5.4 正常操作及维护--------------------------------------------- 14 5.5 正常情况下停车--------------------------------------------- 15 5.6 非正常情况下停车------------------------------------------- 15 6 水电解制氢干燥装置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6 6.1 水电解制氢装置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16 6.2 氢气干燥装置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19 7 自控仪表的检修--------------------------------------------------- 20 8 水电解制氢装置安全注意事项--------------------------------------- 20附表一------------------------------------------------------------- 22

焦炉煤气制氢新工艺模板

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氢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焦炉煤气变压吸附(PSA)制氢工艺利用焦化公司富余放散的焦炉煤气, 从杂质极多、难提纯的气体中长周期、稳定、连续地提取纯氢, 不但解决了焦化公司富余煤气放散燃烧对大气的污染问题;而且还减少了大量焦炭能源的耗用及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污问题; 是一个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环保型项目; 同时也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多方受益的科技创新项目。该装置首次采用先进可靠的新工艺, 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观, 对推进国内PSA技术进步也有重大意义。 1942年德国发表了第一篇无热吸附净化空气的文献、20世纪60年代初, 美国联合碳化物(Union Carbide)公司首次实现了变压吸附四床工艺技术工业化,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 变压吸附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装置数量剧增, 装置规模不断扩大, 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轻工及环保等领域。本套大规模、低成木提纯氢气装罝, 是用难以净化的焦炉煤气为原料, 国内还没有同类型的装置, 而且走在了世界同行业的前列。 1、焦炉煤气PSA制氢新工艺。 传统的焦炉煤气制氢工艺按照正常的净化分离步骤是: 焦炉煤气首先经过焦化系统的预处理, 脱除大部分烃类物质; 经初步净化后的原料气再经过湿法脱硫、干法脱萘、压缩机、精脱萘、精脱硫和变温吸附(TSA)系统, 最后利用PSA制氢工艺提纯氢气, 整

个系统设备投资大、工业处理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操作不易控制、生产成本高、废物排放量大, 因此用焦炉煤气PSA制氢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没有被大规模的应用到工业生产当中。 本装置釆用的生产工艺是当前国内焦炉煤气PSA制氢工艺中较先进的生产工艺, 它生产成本低、效率高, 能解决焦炉煤气制氢过程中杂质难分离的问题, 从而推动了焦炉煤气PSA制氢的发展。该工艺的特点是: 焦炉煤气压缩采用分步压缩法、冷冻净化及二段脱硫法等新工艺技术。 1.1工艺流程。 PSA制氢新工艺如图1所示。 该裝罝工艺流程分为5个工序: A、原料气压缩工序(简称100#工序), B、冷冻净化分离(简称200#工序) , C、PSA-C/R工序及精脱硫工序( 简称300#工序) , D、半成品气压缩( 简称400#工序) E、PSA-H2工序及脱氧工序(简称500#工序) 。 裝置所用的原料气来自焦炉煤气, 因净化难度高, 故气体质量较差, 分离等级较低。表1为原料煤气组成。

燃气锅炉操作规程指引

1.45 燃气锅炉操作指引 1.45.1 启炉前准备 1)检查锅炉供气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0.04MPa

2)关闭使用锅炉的供气阀门; 3)关闭总电源 1.45.4注意事项: 1)凡操作锅炉的人员必须熟知所操作设备的性能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值班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做好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交接班时要检查锅炉是否完好主供气管线 2)锅炉及安全附件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气体温度低于零下4℃时,可启动燃气锅炉; 4)锅炉运行时,炉体压力不得超过0.098 Mpa; 5)锅炉供气压力大于0.04 MPa; 6)设备锅炉使用电压220~380V/50Hz; 7)设备停用且室外温度低于0℃时,将循环水系统中热媒水排尽,并保持电、气在常开状态; 8)观察水处理的树脂及盐位消耗情况,盐箱内盐液应在饱和状态(有固体颗粒盐存在)且盐位不低于1/3盐箱高度,否则应及时添加; 9)设定参数时,停炉温度设定高于使用温度10℃,水泵开启温度低于使用温度,且各参数已经设定好,未经站长允许不得修改。

焦炉煤气制氢操作规程分解

储配分公司大青站 制氢工段焦炉煤气提氢装置操作规程 第一章工艺技术规程 1.1 装置概况 1.1.1 装置简介 本装置建成于2012年2月,焦炉煤气处理量≥4208.41Nm3/h( 干基)。产品氢气流量2100Nm3/h。本装置主要采用6-2-2/V程序变压吸附工艺技术从焦炉煤气中提取高纯氢。整个过程主要分为预净化工序、提纯氢气的PSA 工序、氢气脱氧和干燥工序、产品压缩和装车五个工序。 1.1.2 工艺原理 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气体的吸附有选择性,以及气体在吸附剂上的吸附量随其分压的降低而减少的特性,实现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吸附剂的再生。 1.1.3工艺流程说明 焦炉煤气经过压缩机加压至0.76MPa后进入预净化工序,经过预处理器脱除萘、焦油等杂质后进入变压吸附工序。在吸附塔中氢气与其他杂质分离后进入脱氧干燥工序,纯度达99.99%的合格产品气经计量进入氢气压缩机压缩至20MPa 后装车。 1.1.4 工艺原则流程图:

焦炉煤气 1.2 工艺指标: 1. 2.1 原料气指标 原料气组成(干基) 组成 H 2 N 2 CO 2 CH 4 CO O 2 CnH m Σ V% 56.7 3.2 2.7 26.3 7.7 0.9 2.5 100 原料气中杂质含量(mg/Nm3) 组成 萘 焦油 H 2S NH 3 mg/Nm 3 冬≤50 夏≤100 ≤10 ≤20 ≤50 1.2.2 成品指标 组成 H 2 CO O 2 N 2 CO 2 CH 4 合计 V% 99.99 2 0.0005 0.0005 0.006 0.0001 0.001 100 1.2.3 公用工程指标 项目 压力及规格 温度 流量及容量 蒸汽 0.5MPa 饱和温度 夏天350kg/h 冬天430kg/h 仪表空气 0.4-0.6MPa 常温 100Nm3/h 循环水 给水0.4MPa 回水 给水28℃回水40℃ 47t/h 预净化工序 变压吸附单元 氢气加压单元 脱氧、干燥单元 产品装车单元

制氢站安全操作规程

制氢站安全操作规 程 1

制氢站安全操作规程 一、液氨制氢炉操作 1.检查气、电、水各系统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问题, 应先排除故障后, 才能进行下步工作。 2.进行触媒活化: 通电使设备升温至650℃, 然后打开放空阀, 并立即打开氨阀, 通入氨气, 此时氢阀关闭, 气体不经过净化系统。等到嗅出氨的刺激性味道不大时, 活化就可停止。 3.接通水源打开氢阀, 关闭放空阀, 可正常送气。 4.停车, 切断电源。先关氨气阀, 再关氢气阀, 最后切断水源。 5.操作过程中, 注意防爆防火。操作者严禁吸烟, 设备周围不准进行明火作业或有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工作人员不得穿有带钉子的鞋。如果需要在氢炉附近动火, 必须事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含氢量不得大于3%, 并经过安技部门同意后才可进行。 6.经常检查设备密封性, 自动温度控制是否灵敏可靠。 7.触媒需更换时的现象: (1)氨分解率降低, 气体刺激性增加; (2)分解氨的火焰颜色由深橘红变黄色; (3)系统阻力的增加, 从压力表读数可判断。

8.更换触煤程序: (1)松开与分解炉并联的各气体进出口、接头, 取出热电偶; (2)把整个设备向一侧倾斜; (3)抽出炉底的挡板, 并取出炉底的石棉板然后把分解炉由下部抽出; (4)将分解炉倒置, 使法兰朝上, 松开紧固螺钉, 移开法兰; (5)把炉内触媒倒出来, 并清洁炉体; (6)装入新鲜触媒约10千克。粘度为7~9毫米的3千克, 9~13毫米的7千克, 分层装入, 并用氨进行检漏试验; (7)将分解炉装入设备并检查设备密封性。 二、电解槽 1.电解槽新装后, 应检查装配质量, 绝缘情况, 电气系统管道等气液系统是否正确。 2.配制电解液要用导管将苛性钠注入气液分离塔, 流至电解槽体, 注意液面至标线内。 3.测量电解槽槽体电解液浓度合格后开车。 4.电解槽最好长期处于低挡使用, 例如, 其中电流、电压及槽温不得超过规定。 5.每班当班人员, 每小时做一次爆鸣试验。 6.调整气液分离器的压力与温度。如发现贮气框压力过大, 氢气管道堵塞, 抽出封瓶中的水。如发现硫酸干燥瓶失效应立即更换。 7.电解槽每年大修一次, 每半年小修一次, 每三个月清洗一次。过滤器每月清洗。每周检测一次电源是否合符规定。必要时作全面检测。如有异常,

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氢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平顶山市三源制氢有限公司由中国神马集团、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该公司年产万纯氢,采用地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氢项目是一个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地环保型工程.它直接把两大公司地主生产系统联在一起,充分利用了平顶山煤业集团天宏焦化公司富余放散地焦炉煤气,从杂质极多、难提纯地气体中长周期、稳定、连续地提取纯氢,以较低地生产成本解决了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因扩产万尼龙盐而急需解决地原料问题.项目地建成投产,不仅解决了平顶山煤业集团天宏焦化公司富余煤气放散燃烧对大气地污染问题;而且还减少了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因扩产需增加地高额投资和大量耗用焦炭能源及废水、废气、废渣地排污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多方受益地科技创新项目.该装置规模为目前国内最大,首次采用先进可靠地新工艺,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观,对推进国内技术进步也有重大意义. 年德国发表了第一篇无热吸附净化空气地文献,世纪年代初,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首次实现了变压吸附四床工艺技术地工业化,进入世纪年代后,变压吸附技术获得了迅速地发展.装置数量剧增,装置规模不断扩大,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轻工及环保等领域.平顶山三源制氢公司这套大规模低成本提纯氢气装置,是以一种难以净化地焦炉煤气为原料,在国内还没有同类型地装置,特别是其产品——高纯氢用于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地尼龙盐公司,更是国内首创,走在了世界同行业地前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焦炉煤气制氢新工艺 传统地焦炉煤气制氢工艺按照正常地净化分离步骤是:焦炉煤气首先经过焦化系统地预处理,脱除大部分烃类物质;经初步净化后地原料气再经过湿法脱硫、干法脱萘、压缩机、精脱萘、精脱硫和变温吸附()系统,最后利用制氢工艺提纯氢气,整个系统设备投资大、工业处理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操作不易控制、生产成本高、废物排放量大,因此用焦炉煤气制氢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地限制,所以没有被大规模地应用到工业生产当中.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平顶山市三源制氢有限公司所采用地生产工艺是对四川同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地工艺方案进行优化后地再组合,是目前国内焦炉煤气制氢工艺中最先进地生产工艺,它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能解决焦炉煤气制氢过程中杂质难分离地问题,从而推动了焦炉煤气制氢地发展.该工艺地特点是:焦炉煤气压缩采用分步压缩法、冷冻净化及二段脱硫法等新工艺技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工艺流程 制氢新工艺如图(略)所示. 该装置工艺流程分为个工序:①原料气压缩工序(简称工序),②冷冻净化分离(简称工序),③工序及精脱硫工序(简称工序),④半成品气压缩(简称工序),⑤工序及脱氧工序(简称工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装置所用地原料气来自平顶山煤业集团天宏焦化公司地焦炉煤气,该公司地焦炉煤气主要用于锅炉、化工产品原料气及城市煤气;因净化难度高,故气体质量较差,分离等级较低,因此杂质地净化分离均以该公司使用地这套工艺装置来实现.表为原料煤气组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表原料煤气组成 组成 体积分数 续表 组成萘总焦油苯 ()×× 质量浓度 · 工序中,首先把焦炉煤气通过螺杆压缩机对煤气进行加压,将煤气压力从加压至,并经冷却器冷却至℃后输出.经压缩冷却后地煤气含有机械水、焦油、萘、苯等组分,易对后工序吸附剂造成中毒或吸附剂性能下降,该装置设计冰机冷冻分离工序(冷却器为一开一备)对上述杂质进行脱除,此时,重组分物质被析出停留在分离器内,当冷却器前后压差高于设定值或运行一段时间后,自动切换至另一个系统,对停止运行地系统进入加热吹扫,利用低压蒸汽对冷却器和分离器内附着地重组分进行吹除,完成后处于待用状态,经分离后,仍有微量重组分杂质蒸汽带入煤气中,随着装置运行时间地增长,会逐步造成后续工段吸附剂中毒,所以,在冷冻分离后增加了除油器,主要

燃气蒸汽锅炉操作规程完整

10t/h 燃气锅炉操作规程 编制:王世锋 校对: 审核:

东营奥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部分锅炉简介........................................................................................................ 一、WNS 型系列蒸汽锅炉的型号意义 (1) 二、锅炉结构和技术特点 (1) 三、锅炉及除氧器结构介绍 (2) 四、煮炉 (4) 第二部分锅炉使用说明................................................................................................. 一、燃气锅炉的运行 (5) 二、锅炉的升火及升温 (6) 三、锅炉的停炉 (7) 四、锅炉的排污 (8) 五、水位计的冲洗 (8) 六、锅炉水质分析方法 (9) 七、正常运行与管理 (10) 八、锅炉运行中常见事故处理 (11) 九、锅炉辅助设备表 (14) 十、附表:锅炉控制器使用说明 (15)

第一部分锅炉简介 一、WNS 型系列蒸汽锅炉的型号意义 以WNS10-1.25-Y (Q)为例:表示卧式内燃锅炉,额定蒸发量为10t/h ,额定蒸汽压力1.25MPa ,蒸汽温度为饱和温度,燃用油(气)的蒸汽锅炉。 二、锅炉结构和技术特点 1、WNS 系列全自动燃油(气)蒸汽锅炉,采用快装卧式内燃双回程湿背烟火管 锅炉型式。锅炉本体采用下置式波形炉胆,回燃室和波形炉胆、螺纹烟管相连接。高温 烟气火焰在炉胆内进行辐射放热后,经回燃室折向螺纹烟管进行对流传热后,进入前烟箱;高温烟气向后进入节能冷凝器,经充分换热后,最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2、WNS 系列全自动蒸汽锅炉,采用快装卧式内燃三回程湿背烟火管锅炉型式, 其中1t/h 的锅炉为中心回焰燃烧结构,其余的为顺流燃烧结构。锅炉本体采用下置式波形炉胆,烟气分三个回程,燃料在炉胆内正压燃烧,经过回烟室进入对流螺纹烟管,再 从前烟箱折回对流烟管,再进入节能器进行对流传热,最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烟气三 回程在炉内的停留时间长,利于降低排烟温底,提高锅炉效率。 3、锅炉前烟箱装有活动烟箱盖,拆、装检修方便。锅炉配有整体式燃烧器,具有 启动快,效率高,高度自动化等特点,适用于各种需要提供生活、民用及工业用蒸汽的 地方。 4、锅炉具有超气压保护、水位自动调节、缺水保护、意外熄火停炉保护、程序启 动等完善功能。

制氢站运行操作规程

制氢站系统 第一章系统描述及装置介绍 1、制氢站概述 制氢站设备由制氢系统、氢压机系统、储氢系统组成,其中制氢系统是HMXT 发生器,采用将直流电通入强碱溶液中电解水,产生氢气及氧气。产生的氢气经氢压机加压后通入储氢系统备用。 2、设备规范 3、工艺流程 3.1、电解液子系统 3.2、给水子系统 3.3、气体控制和调节子系统 碱液回流 碱液回流 3.4、氢气干燥子系统 HMXT干燥器系统包含一对内部装好的调节氢的干燥器。两干燥器经12小时吸附和解吸周期后自动切换。吸附6小时后,在线干燥器切换到离线开始其6小时的再生过程。该干燥器卸压,干燥器内的电阻加热器加热分子筛小球以释放

出吸附的水汽。少量的吹扫产品气用以经排气管驱赶水汽。吹扫气流是由位于干燥器之间的孔板(OR1)来控制的。在解吸后,断开加热元件,在返回到在线之前要让干燥器冷下来。 3.5、冷却水子系统 第二章制氢设备的启停及运行维护 1、制氢设备的初次启动 为了确保发生器初次起动或之后长期停车后的安全运行,应做以下检查试验,以证实经运输或长期停车期后系统是否保持完整。初次起动前需完成的程序列表如下: 1.1、系统压力试验 系统试压是一个诊断性程序,它用于开车前检查系统的完整性。估计气体在操作系统中泄漏的程度和位置可通过简单地断电,观察压力表来判断和用液漏检测器或肥皂水来确定漏点位置。下列的程序需要带压的惰性气源,如氮气。 试压程序如下: 1按电解液排污程序排尽电解液。 2断开发生器背面闷头接口上的氢和氧的排空管线。 3用一个T形接头连同一来源的惰性气到发生器背面的氧和氢的闷头接口上。 4用一个3/16吋(5㎜)的六角板手插到DPR1的顶部,逆时针方向转动打开此阀,当阀杆从最低位上升0。25吋时,此阀开启了。 5 DPR2重复步续4。 6慢慢地输入氮气直到氧压和氢压表两者上升10 Psig。 7关上氮输入阀关闭此系统。

焦炉煤气制氢操作手册模板

焦炉煤气制氢操作 手册

得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Nm3/h焦炉气提氢变压吸附装置 操作运行说明书 得一化工有限公司 二00七年八月 山西介休

第一章前言 一、概述 本装置是采用变压吸附(简称PSA)法从焦炉煤气( 简称COG) 中提取氢气, 改变操作条件可生产不同纯度的氢气。 本装置采用气相吸附工艺, 因此, 原料气中不应含有任何液体和固体。在启动和运转这套装置之前, 要求操作人员透彻地阅读本操作运行说明书, 因为不适当的操作会导致运行性能低劣和吸附剂的损坏。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压力均为表压, 组成浓度均为体积百分数, 流量除专门标注外均为标准状态下的流量。 二、设计参数 1、原料气组成: 原料气压力: ≥3Kpa (表压); 原料气温度: ≤40℃。 2、产品气压力: ≥1.2MPa (表压); 产品气流量: 600Nm3/h; 产品气温度: ≤40℃; 产品氢气纯度: H2≥99.9 % CO+CO2≤10PPm O2≤10PPm H2O≤30PPm S≤2PPm 3、解吸气压力: ~0.02Mpa (表压); 解吸气流量: ~550Nm3/h;

解吸气温度: ≤40℃。 4、解吸气组成: 第二章工艺说明 一、提氢工艺流程基本构成 本装置采用变压吸附技术从焦炉煤气中提取氢气, 焦炉煤气中杂质较多, 组成十分复杂, 随原料煤不同有较大变化, 除有大量的CH4和一定量的N2、CO、CO2、O2外还有少量的高碳烃类、萘、苯、无机硫、焦油等, 后者都是些高沸点、大分子量的组份, 很难在常温下解吸, 对变压吸附采用的吸附剂而言, 吸附能力相当强, 这些杂质组分会逐渐积累在吸附剂中而导致吸附剂性能下降, 因此本装置采用两种不同的吸附工艺, 变温吸附工艺和变压吸附工艺。经过脱萘脱油后压缩的焦炉煤气首先经过变温吸附工艺除去C5以上的烃类和其它高沸点杂质组份, 达到预净化焦炉煤气的目的, 然后再经过变压吸附工艺除去除氮、甲烷、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等气体组份, 获得纯度约为99.5%的氢气, 最后再经过精脱硫、脱氧、干燥系统的净化得到99.9%的产品氢气。除油脱萘器和预处理器的再生气来自变压吸附工序中的解吸气, 使用后的再生气经冷却后可返回解吸气管网。

制氢站设备运行操作规程

制氢站设备运行操作规程 1总则 1.1制氢岗位的任务和要求 1.1.1制备纯度、露点合格,数量充足的氢气,为发电机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条件; 1.1.2熟练地掌握制氢系统设备构造和微机操作技术,正确分析设备异常及故障,并能及时排除; 1.1.3配合做好氢冷发电机气体置换及化验工作,监控发电机氢气露点,督促有关单位保证其经常合格; 1.1.4氢系统及氢区动火时做好微氢测量工作; 1.1.5及时、认真、清楚地填写报表及日志。 1.2系统概况 制氢站选用河北电力设备厂DQ—10/3.2型中压水电解制氢装置两套,供二期4×210MW及三期2×300MW氢冷发电机用。电解过程是在碱性溶液中通以直流电使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主要反应为: 水的解离:2H2O→2H++2OH- 阳极:4OH--4e→2H2O+O2↑ 阴极:4H++4e→2H2↑ 设备主要包括整流柜、电解槽、氢分离洗涤器、氧分离器、捕滴器、氢气干燥装置、储氢罐、碱液循环泵、柱塞补水泵、闭式除盐水冷却装置、压缩空气罐等。每套电解制氢装置由微机自动化控制,即人工开机、自动停机及压力、差压、温度的自动调节,同时能够根据氢母管压力自动补氢、氢气干燥装置能够自动切换,事故报警齐全且智能处理。 1.3设备规范 1.3.1 系统参数 制氢装置型号DQ—10/3.2 数量两套 氢气产量10Nm3/h(20℃,0.1013MPa)

氧气产量5Nm3/h 氢、氧分离器液位差≤5mm 氢气纯度≥99.8% 氧气纯度≥99.2% 氢气湿度≤4g/ Nm3/H2 系统工作压力≤3.14Mpa(可在0.8~3.14Mpa之间压力下运行)1.3.2 电解槽 型号DQ-10-DC-00 数量2台 电解小室62个 分电流370A 电解槽额定电压62-72V 电解槽直流电耗 4.8KWh/Nm3 H2 电解槽总电流734A 电解槽工作温度≤90℃ 电解槽工作压力 3.2MPa 电解液26%NaOH或30%KOH 氢气产量10Nm3/h 氧气产量5Nm3/h 设备重量1700Kg 1.3.3 氢分离器 数量2台 容积0.06m3 设计压力 3.34Mp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