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

吴、越二国史实见诸文献,始自春秋。《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都有载。吴王阖闾都于姑苏,越王勾践都于会稽,这是史书上都注明了的。然而在这以前,吴、越的文化中心又在何方。关于吴都的地望,文献上记载是周太伯奔吴,初居梅里,后居姑苏,此两地皆在苏州、无锡之间,属太湖地域。但苏州、无锡一带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没有非常明显的商周文化因素,而宁镇地区长江北岸沿江地带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区却发现大量的西周时期的周文化因素与当地土著文化结合而形成的吴文化遗存。这说明吴文化的早期活动中心是在宁镇及安徽一带。

目录

吴越文化的分布

吴越文化的互相渗透

吴越文化的历史轨迹

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

重要时期

文化影响

吴越文化的典型代表

吴越文化名人

吴越文化的分布

吴越文化的互相渗透

吴越文化的历史轨迹

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

重要时期

文化影响

吴越文化的典型代表

吴越文化名人

?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吴越大讲坛

展开

河姆渡文化遗址

吴越文化的分布

历史

吴、越二国史实见诸文献,始自春秋。《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都有载。吴王阖闾都于姑苏,越王勾践都于会稽,这是史书上都注明了的。然而在这以前,吴、越的文化中心又在何方。关于吴都的地望,文献上记载是周太伯奔吴,初居梅里,后居姑苏,此两地皆在苏州、无锡之间,属太湖地域。但我们发现苏州、无锡一带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没有非常明显的商周文化因素,而宁镇地区长江北岸沿江地带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区却发现大量的西周时期的周文化因素与当地土著文化结合而形成的吴文化遗存。如南京的锁金村、安徽的屯溪等地。这说明吴文化的早期活动中心不在太湖流域的苏、无,而是在宁镇及安徽一带。

吴越文化

分布

从苏南的武进、无锡、常熟、苏州、吴县、宜兴到浙北的嘉兴、湖州、德清、临安,余杭,再到钱塘江南岸的萧山、诸暨、慈溪、绍兴、上虞、余姚等地的山脊上,密布着许多石屋建筑,时代从西周至战国时期。考古

学界或称其为墓葬,或说是住宅,还有的说是军事堡垒。不论其有何用途,这一大范围内都有这种石屋建筑。从其形制、出土器物相同看,它们应是同一性质的文化遗迹。而在吴文化遗存较密集的宁镇地区至今尚未发现此类遗迹。这说明吴文化与越文化的界限是十分清楚的。太湖地区属越文化的范围,而宁镇地区则是吴文化的中心。

吴越文化的互相渗透

历史

吴越文化

西周时期,吴越文化的疆域泾渭分明。到了春秋时期,宁镇地区的吴文化面貌产生了明显的越化,而太湖地区吴文化因素也多了起来。这些变化体现在墓葬中。宁镇地区的土墩墓中,西周时期的墓葬中出土有大量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多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类似,而到了春秋时期,特别是春秋晚期,青铜器就极少见了。到了春秋时期的墓葬中,虽然瓷器增多了,但几乎不见豆了。西周时期的炊器为鬲、,到了春秋则以釜、鼎为主,极少见鬲。由这些变化看,中原的因素明显减少,而越文化的因素则逐渐增多,并最终占主导地位。这说明越文化对吴文化进行了大量渗透和同化。如此强烈的变革只能是越族人的入侵所为。这与史书上所言吴越之乱相符。

吴越文化

在太湖地区也可找到吴文化的踪迹。吴国于春秋早期开始进入太湖地区,并向东部挺进,于春秋晚期占有姑苏并以此定都。在考古学上的体现就是春秋时期,太湖地区的青铜器增多。在太湖地区武进、无锡、苏州、昆明等地都有发现,这些青铜器具有吴文化的特点,时代都在春秋晚期。青铜

器这种贵重物品只有贵族才用得较多,往往是上层贵族的标志。太湖地区在春秋晚期出现大量吴文化特点的青铜器,说明吴国的统治者已于此时入主该地,吴人何时定都姑苏?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应在春秋晚期,可能为吴王阖闾时。吴国虽然在姑苏建都较晚。但吴、越两国的文化都早在春秋前期就已交融。吴文化的始创者应是周人。太伯奔吴与当地的土著融合,华夏化,形成了吴文化。当地的土著属何种系。据文献记载应属谁夷的一支。他们与邻近的古越族人有矛盾,彼此争战不休,其结果当然是文化的互相渗透。(来源:《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吴越文化地域空间

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地域空间:主要在上海,浙江,江苏,及福建与江西小部分。

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吴文化、越文化

无论吴越文化、海派文化抑或长三角文化,人们大多首先注目于对其空间概念的把握。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吴地文化”、“越地文化”这类地域文化概念,应当是确切的,开展相应的精致研究,也是必要的。在以往的文化研究中,曾经出现过将吴越文化等同于江浙文化的认识,也出现过将“吴文化”、“越文化”、“海派文化”相割裂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受行政区划的束缚,忽略了文化本身的同一性。

传承

回眸历史发展的长过程,“吴文化”和“越文化”“同俗并土、同气共俗”,逐渐在相互交融、激荡、流变与集成中形成统一的文化类型。从文化的源流与发展来看,传统的吴越文化,是海派文化乃至现今长三角文化的渊薮和根基,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与新生。这些为进一步把握吴越文化的内涵、特质及其价值取向,并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推进文化整合,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吴越文化

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绝非诸种文化因子之间单纯的“传”或“递”,也不是各种传承方式和路径的简单叠加。文化传承的本质,在于各种文化基因的累积和裂变,在于诸种传承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与相互作用,从而使文化具有流动性、延续性和再生性。

吴越文化的历史轨迹

历史

自商末周初起,吴和越两个国家分别在今天的江、浙地区逐渐形成,并于春秋时期相继称霸。这一地区在公元前11世纪“泰伯奔吴”之前,已经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这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马家浜文化时期和良渚文化时期的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到佐证。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六朝时期以前产生并存续于江浙地区的吴越文化,尚未形成一种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统一性和系统性的文化形态。直到六朝前期,吴越民众仍以尚武逞勇为风气。相比中原地区,吴越文化的落后是明显的。但就总体性状而言,粗犷中蕴涵精雅,是当时吴越文化的显著特征。从近年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春秋吴国大墓的玉器、青铜器中可以看出,吴越人已具有从粗犷中追求精雅的审美心理和实践创造力。

吴越文化

六朝至隋唐的晋室南渡,士族文化的阴柔特质及其对温婉、清秀、恬静的追求,改变了吴越文化的审美取向,逐步给其注入了“士族精神、书生气质”。南宋直至明清时期,吴越文化愈发向文弱、精致的方向生长。随着工商实业的萌芽,吴越文化除阴柔、精细之外,又平添了消费特征和奢华

之习。到清康乾盛世,苏、杭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堂,其间不论是经济、科技、教育,还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都成为这一文化走向高峰并在全国领先的标示,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近代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全国经济中心和南方文化中心逐步向上海转移,“海派文化”愈来愈被人们所接受和吸纳。建国以后,海派文化虽在特殊境遇中屡经波折,但其精神和理念仍得以顽强地传承和发展。所谓海派文化,绝非专指上海一地的文化,而应当被视为吴越文化在深厚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发展到近现代的一种必然结果。它标示的是,以上海为龙头和轴心的一种文化形态,其覆盖面应当包含如今的长三角地区,而其影响力则远远超越了这一区域的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植根于吴越文化传统的海派文化,日益被注入时代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长三角整个区域成为一片充满生机的热土,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比翼齐飞,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与小城镇的兴盛,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义乌现象相继出现,都不可能是彼此孤立的偶然因素使然,从这一区域的文化传承与更新中,就不难找到现实的注脚。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深度推进,上海作为长三角领头羊的地位愈加稳固。长三角一体化,不仅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区域文化无障碍互动、共同繁荣的急切呼唤。在这种情势下,海派文化必然要以更加博大的胸襟、更为自觉的主动性,不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从而在更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充分展现其文化的引领、统摄与辐射功能。

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

江南文化的中心与代表。

今天不论研究吴越文化,还是海派文化,都必须将其置于长三角文明的大背景中。惟此方能历史地发展地把握其主体文脉与核心精神。长三角文化与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相承相继、一路走来,充分展现了归并和重塑传统优势的强大整合力。在当今新形势下,要使之得到应有的张扬和推进,再造长三角区域文化新的辉煌,对其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的充分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一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文,溯(长)江、环(太)湖、濒海的“山水形胜”,造就了吴越文化缔造者的文化习性与人文精神,注定了这一方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今天更要不断强化这

种开放开拓的自觉意识,努力将长三角文化打造成“包孕吴越”、“汇通大海”的多元文化体。

聪慧机敏、灵动睿智

二是,聪慧机敏、灵动睿智。吴越文化的创生和传承,既是优越地理环境的造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晶。吴越人民世代相袭的聪明才智,非但赋予锦绣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铸出由这些精雅文化形式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重视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风。长三角文化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位,理当对其予以充分吸纳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经世致用、务实求真

三是,经世致用、务实求真。吴越之地商品经济率先起步,市民阶层形成较早,实业传统、工商精神、务实个性和平民风格等,都是吴越文化包括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毫无疑义,大力弘扬崇真向善、淳朴平实、诚信守份的精神,正是目前思想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重任。长三角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求实、务实风格的延续。

敢为人先、超越自我

四是,敢为人先、超越自我。善于创造、勇于创新是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共同的秉性,也是这一区域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生动力。只有始终坚持这种永不止息的创新精神,增强突破意识,摆脱狭隘的视域和地域羁绊,才能进一步助推长三角区域的文化整合,在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不断谱写新的华章。

重要时期

唐帝国灭亡后,东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从帝国统治下解放出来的东亚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被北方帝国殖民统治数百年后,吴越民族重获独立。吴越国位于今天的浙江及苏南一带。从西元886年开始,钱氏家族在这一地区保持了近百年的统治。钱氏父子鼓励农耕、修筑水坝、兴佛重教。在当时东亚各国中,吴越国是国运最长久,人民最安宁,经济最繁荣的国家。而杭州,这个唐帝国统治时期的三等小城,也在这短短几十年间一跃成为十余万人家的大都会,被称为“东南第一州”。

西元10世纪初,唐帝国气数已尽,各地盗匪猖獗,兵变频繁,农民起义和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荼。乱世之中,英雄迭出,西元852年一个男婴在一户普通的农户家出生了,谁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正是这个不起眼的男婴在吴越成就了一番霸业,建立了当时东亚最为富庶安定的吴越国。

杭州,唐帝国时期的一个边缘支郡,城墙单薄,战略地位险恶。在杭州刚刚站稳脚跟的钱镠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修筑城墙,扩展版图,修建堤坝,为杭州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安全,稳定、繁荣昌盛的基础。在钱镠的领导下,杭州开始了历史上最初的大规模建设。

在吴越民间建有许多钱王庙、海神庙,直到今天仍是香火不断,钱王被作为神灵供奉于庙堂,这位人间的吴越国国王在吴越百姓的信仰中,替代了能呼风唤雨的海龙王。

越州,浙东的中心,粮食的重要产地。然而由于鉴湖无人管理,堤坝破败,百姓常年受水患之苦。钱镠在位期间重兴水利,发动民工修治鉴湖,在吴越国境内到处回响着兴修水利的劳动号子。

1996年的一天,一位杭州的农民为烧砖来到山脚下取土,就是这无心的举措使得一座钱氏古墓重见天日了。古墓中布满华丽的彩绘,生动的浮雕,精妙的天文图象,考古者也发现了秘色青瓷,琳琅美玉。康陵古墓的发掘仿佛揭开了历史的神秘面纱,一时教人心驰神往,一千年前的吴越盛世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东亚佛教在晚唐帝国时期曾遭受致命性的打击。唐武宗会昌灭佛,使得佛教在北方几近铲除。然而至今我们都能在吴越地区看到大量同一时期的佛像、佛塔。钱氏家族的尊佛重教使得佛教南下,并终于在吴越国境内重新兴盛起来。也使吴越成为著名的“东南佛国”。

西元975年,宋与吴越联军攻破南唐首都金陵,南唐灭亡,宋帝国的征服之矛直指吴越。钱俶,吴越的末代国王,他内心矛盾痛苦来到先王陵庙,跪拜以泣,然而为了百姓免遭战争之苦,他没有选择抵抗,一个安定富饶的吴越国再次被北方帝国吞并,繁重的赋税和残酷的掠夺随之降临在吴越百姓的头上。钱俶没有再回来,但吴越民族却生生不息,从未消亡,他们将永远生活在东海之滨的这片沃土上。

文化影响

吴文化、越文化都起源于长三角地区,随着历史的演变,吴越文化所蕴涵的内容和精粹,不断丰富和促进长三角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研究吴越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和谐共存的吴越文化

吴文化和越文化,都起源和发展于长三角地区。在古代,吴和越是活动于今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的原始居民,是东南地区的两个土著部族。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这两个部族实际上同属于古越族

—“百越”,是“百越”的分支。百越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分布于我国东南及南部,甚至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也有百越的足迹。“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吕氏春秋·恃君篇》高诱注云:

“越有百种”,其中于越、句吴、杨越、闽越、南越、东越、山越、骆越、瓯越等,都是越族中著名的分支。百越支系虽然繁多,但有许多相同之处。吴文化和越文化虽然分别在江浙不同地区,但同属长江文明的支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吸纳,相互交融。《越绝书》记载说:“吴越为邻,同俗并土”、“吴越二邦,同气共俗”。《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云:“吴与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吕氏春秋·知化》亦云:“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经古籍记载和考古证实,可以看出吴越的相同特征:一是稻作文化相同,由于气候地理都适于稻作生长,水稻种植都成为吴越的主业;二是淡水养殖业相同,由于地处水乡泽国,有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渔业就成了吴越的经济重要行业。林乃燊指出:“真正的淡水养殖业,大概起源于春秋时的吴越”。三是制造工艺相同,吴越都制造几何印文陶器。从近年出土的“夫差自乍其元用剑”(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和“越王勾践自乍用剑”(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其制作工艺水平和风格特征均无多大差别;四是语言相同,吴越古语都是讲越语,吴语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而来;五是习俗相同,如《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太伯、仲雍二人本荆蛮”后“文身断发”,而《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也有“文身断发,批草莱而邑焉”的记载。这种习俗固然与图腾崇拜有关,也反映出吴越先民的审美意识。另外,在葬俗上,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是吴越地区相同的埋葬方式。

二、和而不同的吴越文化

吴越两地比邻相处,其先民皆为百越族,有许多相同的文化特征。但是,吴越两地,由于地域的不同及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也产生了吴文化与越文化的不同魅力。

一是地域文化对吴越文化的影响。

在历史发展中,吴文化主要是接受了周文化的影响。太伯、仲雍来到吴地,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文化,使吴人耳目一新。东汉桓帝时的吴郡太守麋豹在《泰伯墓碑记》中肯定了中原文化对吴文化的影响:“数年之间,人民殷富,教化大治,东南礼乐实始基焉”。

而当时的越文化,同吴文化相比,就相对保守。《吕氏春秋·遇合篇》载:“客有以吹籁见越王者,羽、角、宫、徴、商不谬,越王不善,为野音,而反善之”。《越绝书》(卷八)记载:勾践迁都琅琊后孔子曾往谒见,为述五帝三王之道,勾践以俗异为由辞谢之。这说明越国更注重本土文化,注重鲜明的越地土著特色,这也导致越文化与吴文化在历史演变中的差异和区别。

二是生存环境对吴越文化的影响。

吴地处在太湖流域的平原上,农业生产比较发达,水陆交通便捷,商品流通便利,社会生活相对稳定,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而越地临海滨江,山多平地少,俗称“七山二水一分田”,虽有林、牧、渔、副多种经

营,但与吴地相比,生活空间就相对狭隘和闭塞。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吴文化的内涵就多一些典雅、精巧和柔美,越文化就多一些通俗、朴野和阳刚。吴人虽精明,却安于守成;越人虽朴野,却敢于冒险。这些,无疑对吴越经济的不同模式,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是相互争霸对吴越文化的影响。

吴越两国以及周围列国为争霸一方,相互为敌,战事不断,先是吴国战胜越国,再是越国灭掉吴国,后又楚国灭掉越国,秦国又灭楚国。在这漫长的战乱和争斗中,吴越文化与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既交相辉映,相互渗透、多元交融,又相互转化、变换、释放各自的文化能量。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力,又影响和作用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三、吴越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夏、商、周时期,还是部族封邦建国的时代,当时居于中原的是华夏族,华夏族是由夏族、商族、周族经过相互融合而成的民族,居于四周的有蛮、夷、戎、狄以及江南、岭南的百越等族。在周代,汉民族还未形成,中国还未统一,中华传统文化体系还未确立,所以当时的吴越文化以及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都是形成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源。华夏族融合了蛮、夷、戎、狄、百越等各族后,到秦汉时形成汉族。汉族得名于汉代,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也在汉代形成。汉文化既有统一性和共同性,但也有各地区的不同特色。所以吴文化和越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有兼收并蓄的一面,又有个性独特的一面,有此而为中华大文化不断增光添色。

四、吴越文化与长三角经济

吴越文化

中华文化主要由南北二元耦合的,北方以黄河文化为标识,南方以长江文化为标识。长江文化主要由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组成。按照地域来说,吴越文化就是长江中下游文化。由此可见,吴越文化就是长三角文化。研究吴越文化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就特别有意义。

在长三角这块土地上滋生和发展的吴越文化,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少具有以下几点核心精神:一是具有内在自觉的心态,促进了经济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使长三角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二是具有超越自我的创新意识,既超越地域的局限,又超越自身观念的局限,创造性地发展,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取得了显著成就;三是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无论是创办经济实业,还是发展社会事业,都十分重视人的自身创造力,在生产实践中特别重视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四是具有重文重教的文化理念,大约在东汉以后,吴越地区就出现了一种对高层次文化和艺术不断追求的全民意识,藏书、读书风气盛行,优秀人才、优秀作品不断出现,使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结构和民俗风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今该地区各类人才辈出,各门类的能工巧匠俯首皆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越文化的典型代表

1:吴语,以苏州话,上海话,宁波话等最为典型

2:昆曲,世界文化遗产,600年历史,百戏之祖,

3:越剧:现今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以爱情为主题,以婉转柔美的唱腔,儒雅的女小生为主要亮点

4: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

5:梁祝传说

吴越文化

6:白蛇传说

7:师爷文化:绍兴

8:杭州西湖

9:宁波天一阁藏书文化

10:佛教禅宗天台宗

11: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

12:西塘,堪称"活着的千年古镇

13:乌镇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

14:河姆渡遗址

15:唐诗之路

16: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说唱艺术。

吴越文化名人

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周文宾,徐祯卿

扬州八怪,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汪士慎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

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史学家。年轻时参加明末反宦官斗争,

为“复社”首领。后聚兵抗清,失败后隐居乡间,致力著述,

写成《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文海》等,开明代以来我国民主思想之先河。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创立“心学”,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38卷。

史称其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严光(公元前37-?)字子陵。

朱之瑜(1602-1682)号舜水,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

孙武——春秋吴国军事思想家;陆逊——中国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张旭——中国唐代书法家;张籍——中国唐代诗人;范仲淹——北宋政治家;范成大——南宋诗人;蒯祥——明代杰出的建筑大师;沈周——明代吴门画派创始人;文徵明——明代杰出画家;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唐寅——画家、文学家;祝允明——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徐祯卿——明代文学家;柳亚子——中国近代诗人

陆游,徐渭

余秋雨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鲁迅

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

计成,字无否,江苏苏州吴江县人,生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他不仅能以画意造园,而且也能诗善画,他主持建造了三处当时著名的园林—常州吴玄的东帝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著《园冶》。

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以来,随着文化产业发展宏观环境的日趋优化,文化经济政策、管理机制、市场格局等服务保障的明显加强,浙江逐步形成了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文化旅游、健身服务、演艺娱乐等优势服务产业以及印刷包装、工艺美术制造、文体用品制造等优势文化产品制造业,形成了文体用品批发、出版物批发、新华书店、邮政报刊发行等多渠道、多形式、多种所有制的文化产品流通格局,呈现出社会积极参与、民间资本愈益增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良好趋势,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均得到有效提升。

2006年浙江省发改委和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了《浙江省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南》,第一次对浙江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重点领域和扶持措施进行了全面梳理,以推动非公有资本,外商、港澳资本和文化人才集聚浙江投资文化产业。

2010年前,浙江文化产业发展将达到以下目标:形成一批在全国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主导产业,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核心竞争力突出的文化产业区块,形成5个以上产值超100亿元、10个以上产值超50亿元的重点文化产业区块。

吴越大讲坛

吴越大讲坛,是浙江一网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国离退休人才网)于2011年2月创办的吴越文化系列高品质栏目,是应全国离退休人才网广大老年会员以及长三角地区各大高校教授、专家、学者的热切要求而开设的百科讲坛,旨在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具代表性、最吸引人的文化选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学者进行深入评说,展现吴越地区的文化、艺术、地理、人文、经济等古今发展状况,并通过联系社会热点话题,力求在展示吴越古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保持前卫的思想个性,不断弘扬人文精神,追求学术创新,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社科知识,提升社会理性。全国离退休人才网“吴越大讲坛”是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的文化窗口,是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文化课堂,是交流思想文化、增进社会共识的高端平台。

荆楚文化知识

绩考网荆楚文化知识测试 (市社科联供稿) 1.“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出自( a )。 a.《左传》 b.《吕氏春秋》 c.《战国策》 2.楚国最初受封时国都在( a )。 a.丹阳(今河南淅川) b.郢都 c.襄阳 3.春秋五霸指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 b )。 a.楚成王 b.楚庄王 c.楚灵王 4.奠定战国时期楚国“宣威之治”的基础的是( c )。 a.商鞅变法 b. 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5.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赵、魏、秦、( b )。 a.宋 b. 韩 c.吴 6.战国时期主张“合纵”抗秦的代表人物是( c ) a.张仪 b. 公孙衍 c.苏秦 7.“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出自( b )。 a.《战国策》 b.《史记》 c. 《汉书》 8.楚国从熊绎受西周成王“封以子男之田”始,到秦将王翦灭楚止,前后历经约( b )年。 a.700 b.800 c.900 9.( c )位居青铜礼器之首,是国家权利的象征。 a.盏 b.敦 c.鼎

10.簋是一种食物器具,也是一种( c ) a.乐器 b.兵器 c.礼器 11.( b )出土的编钟,是楚国编钟里数量最多、整体最重的一组。 a.淅川下寺 b.随州曾候乙墓 c.楚故都纪南城 12.在楚国出土的青铜兵器中,剑数量最多,最著名的是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的( b )。 a.越王州勾剑 b.越王勾践剑 c.越王鹿郢剑 13.楚国铜镜独具特色,( c )曾是楚国的制镜中心。 a.湖北江陵 b.安徽寿县 c.湖南长沙 14.青铜器制造工艺主要有陶范法、失蜡法和( c )。 a.熔炼法 b.浇注法 c.铸镶法 15.楚国漆器主要包括实用器物、( c )、工艺品和丧葬用品。 a.兵器 b.礼器 c.娱乐器物 16.下列不属于楚国漆乐器代表的是( a ) a.笛 b.瑟 c. 笙 17.( c)为古代“八音”之首,是礼乐制度的重要载体之一。 a.琴 b.箫 c.钟 18.辟邪,既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又是( c )。 a.家具用品 b. 装饰用品 c. 墓葬守护神器

长江文化体系中的吴越文化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 1998年 第4期 长江文化体系中的吴越文化 丁家钟Ξ3 贺云翱 摘 要:长江文化是指长江流域地区文化特性和文化集结的总和与集聚,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作为内涵广博的文化体系,它由巴蜀文化、荆楚—湖湘文 化、吴越文化三个亚系组成,其中吴越文化生存于长江下游地区。广义的吴越文化指有人类 产生以来存在于先秦时代吴、越立国地区的一切文化现象,它具有“饭稻羹鱼”的经济结构和 饮食习惯,以及善驾舟、鸟崇拜、干栏式建筑、 “文身断发”习俗、尚绿、灵动、情感细腻等文化特征。吴越文化在勇于开拓和善于开放的文化心态作用下,不断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调整和更 新文化内涵与机制,同时始终保持特色与传统,其发达的玉文化、瓷文化、丝绸文化体现了“丽 质秀色”的品性,对中华文明特质的形成有着殊多贡献。 关键词:长江文化 吴越文化 在“多元一体”(费孝通先生语)的中华文明体系中,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无疑是两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它们互相存在,互相撞击,互相融会,互相补充,从而造成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刚柔互济、绚丽多姿、绵延不绝的特性。直到今天,“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仍在呼唤着“长江文化”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以不断增进我们民族的活力和激情。 在传统学术研究中,“黄河文化”一直占有主要位置,但从80年代后期以来,“长江文化”逐渐受到学术界尤其是历史学界的普遍关注,它以新的资料和新的视角大大拓展了中国文化史研究的视野,使人们了解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过程要比过去的认识复杂得多。应该说,长江文化课题的提出和起初的研究,与考古学发现有直接关联,从170多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到8000多年前的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水稻栽培技术,从7000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的漆器、干栏式建筑工艺及牙雕、制陶、发达的原始农业到5000年前左右的良渚文化制玉体系的形成,从3000多年前浙、赣一带原始瓷器烧制工艺的广泛使用到江西新干大洋洲、四川三星堆、皖南沿江地带青铜铸造业的兴起,从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出现的5000多年前的古城群落到2000多年前富有特征的楚国礼仪重器的相继出土,这一系列的文物大发现刷新了以往的历史文献记录,修改着过去一个个已成的学术结论,迫使人们面对大量新的科研材料,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国文明的渊源、初发地域、发生过程、结构与体系、后来演变的动力机制、发展规律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由此,“长江文化”作为一项涉及多学科的学术课题吸引了各方面学者的参与。 Ξ苏州大学管理学院讲师(苏州215006)

荆楚文化的八大特点

荆楚文化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其内涵可概括为八大系列: 1、炎帝神农文化。 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 2、楚国历史文化。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富矿。 3、秦汉三国文化。 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是当时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云梦古泽、睡虎地和龙岗秦简、张家山汉简、汉明妃王昭君、汉光武帝刘秀、文学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湖北境内还是魏、蜀、吴三国犬牙交错、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谲云诡,惊心动魄,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区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4、清江巴土文化。 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优良的民族素质。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同时,以恩施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也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发展湖北特色经济的重要地区。 5、名山古寺文化。 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武当山是道教名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此外,荆山、大别山、大洪山、齐岳山、九宫山和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仙佛寺、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以及荆州天星观、武昌长春观等众多的名山古寺以及钟祥明显陵等名胜古迹,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6、长江三峡文化。 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和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随着三峡枢纽工程的蓄水发电和胜利竣工,其举世雄奇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和峡江两岸奇特的风土民俗,形成了具有浓厚峡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构成了三峡文化的鲜明特色。 7、江城武汉文化。 武汉地处两江交汇之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南方连接中原的战略据点。

无锡的文化旅游现状和待开发方向

无锡的文化旅游现状和待开发方向-旅游管理 无锡的文化旅游现状和待开发方向 陈枫叶 无锡市坐落于太湖畔,风景优美,有“太湖明珠”之称。无锡也是一个旅游城市,在当前“文化旅游”理念兴起的风潮下,我认为无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并成为其特色,促进其旅游业的发展。 一、什么是文化旅游 我们把文化旅游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文化旅游以“文化”为旅游对象,强调“感知”、“体验”的旅游过程。相比普通的观光旅游,它提升了旅游效率,以获得文化知识或文化体验为主,是比较高级的旅游类型。 二、无锡的现有的文化旅游景点 无锡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之于无锡,并不陌生,吴文化、佛教文化等。 另一方面,灵山景区的开发已经较有文化旅游理念,比如九孔灌浴景点和梵宫景点等。下面我分别详细分析: (一)九龙灌浴 九龙灌浴的主体是全身鎏金的小太子坐于巨型莲花之中的造型,造像宏伟壮观,但其音乐表演的设计更符合文化旅游的理念:随着音乐奏响、莲花开合,太子佛从中徐徐升起,在九龙喷水形成的水幕中自转一周,当乐声飞扬、泉水灵动,给观赏者全新的视觉和心灵感受,动态地再现了佛祖释迎牟尼诞生时的场景。(二)灵山梵宫

位于灵山胜境景区的东侧的灵山梵宫,绿树掩映,碧水环抱,庄严神圣,气势磅礴。梵宫的建造,从细节到打造的活动,都很注重游客的体验:走在高大的梵宫廊厅,如同漫步在艺术的长廊,廊厅两侧“世界佛教传法图”的巨幅油画,以时间为序,以佛教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为主题,生动地展示着佛教传播交流的历史图景;廊厅中央的塔厅,华美、辉煌,气宇轩昂的穹顶、超大体量的渗透佛教元素的东阳木雕,都给人们以神圣神奇之感;梵宫的镇宫之宝——巨制琉璃浮雕“华藏世界”,展示了佛教“华藏世界”的光明、圆融和智慧;集佛教论坛、梵音演艺于一体的多功能超大型圣坛,把当代光影声控、室内场景制作等高科技手段运用到极致的极品之作,不定期举行中外佛教论坛,并每天定时上演传奇剧目《觉悟之路》的圣地。 (三)佛教文化博览馆: 佛教文化博览馆,也是一个具有文化旅游理念的景点。它展示了中国丰富的佛教文化内容。整个展馆面积宏大,展馆众多,格调高雅,利用详尽的文字介绍、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形式,向游客全面展示着佛教的历史起源、传播、流变。(四)灵山佛教活动 灵山的文化旅游理念还表现在其举办的各类型活动中,比如、佛诞法会、无锡灵山盛会等,这些活动让游客参与到佛教的文化当中去;甚至佛教协会第七届第三次理事会议、世界佛教论坛也曾在灵山举行,使得灵山景区的档次不与一般宗教景区相同。当地人的佛教意识逐渐增强,参与佛教活动的兴趣随之越来越浓厚,甚至越来越多人成为信徒,都是灵山体验性文化旅游的发展成果。 三、无锡尚可开发的文化旅游方向 (一)灵山佛教文化旅游

回荡千年的怒吼:吴越民族英雄方腊小传

回荡千年的怒吼:吴越民族英雄方腊小传 在《水浒传》中,方腊是作为反派boss之一出场的人物。在帝国史观的荼毒下,不知有多少人为他杀戮梁山好汉的行为切齿。在左派眼中,他又是“中国历史”中一个“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在上述两种观点中,方腊的本来模样早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事实上,方腊起义军的活动范围一直在吴越本土,起义军的绝大多数将士也都是吴越民众。在北宋帝国极度残暴的统治下,他曾领导过一场吴越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反抗,对横行肆虐的侵略者发出了回荡千年的怒吼。这篇传记,便是笔者对这位吴越民族英雄的纪念文字。五代十国早期形势图一、人间地狱:北宋对吴越的黑暗统治 在北宋帝国征服吴越之前,吴越国本是一片远离黄淮战乱的乐土。史载,在吴越历代钱王的开明统治下,吴越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天下。在唐末,因钱塘江口海潮袭击,吴越曾有数千万亩良田化为泽国。公元910年,伟大的吴越王钱镠主持兴建“捍海石塘”,并于太湖、钱塘湖地区大力治水,使吴越境内免受水患,形成野无弃田的繁荣景象。978年,吴越忠懿王钱弘俶降宋,吴越人的无边苦难随之开始。吴越国开国君主,吴越太祖钱镠(852-932)。钱塘潮与古海塘 杭州西湖东岸柳浪闻莺公园内,始建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

的钱王祠。自北宋帝国侵占吴越后,吴越国时代的海堤和水利设施纷纷失修。随着北宋前期吴越人口不断增长,原有水利工程不敷使用的问题日益凸显。在此情况下,宋帝国仍继续横征暴敛,将大批吴越财富运往开封。熙宁年间(1068—1077),宋帝国开始推行所谓的“新法”,吴越民众的负担更加沉重,惨绝人寰的灾难随之而来。连年的洪水淹没了苏州、杭州境内的无数土地和百姓,接踵而至的瘟疫又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到元祐时期(1086—1094),又一次特大水灾席卷了苏州、常州、秀州。1091年,巴蜀名士苏轼在杭州为官时,曾如实记载了当时北吴的惨景:苏、湖、常三郡水通为一,农民栖于丘墓,舟筏行于市井。父老皆言:耳目未尝闻见,流殍之势甚于熙宁。臣闻熙宁中,杭州死者五十余万,苏州三十余万,未数他郡。饥疫大作,苏、湖、秀三州人死过半。虽积水稍退,露出泥田,然皆无可作田塍。有田无人,有人无粮,有粮无种,有种无牛。殍死之余,人如鬼腊!由苏轼的记载可知,熙宁时期的水灾仅在苏、杭两地便造成至少80余万人死亡,而元祐年间的灾情又远过熙宁。据《中国人口史》所作的保守估计,两次灾难共造成至少120万人死亡。而当时,整个两浙路的人口也不过是1000万左右。也就是说,在这两次灾难中,至少一成多的吴越人死去了,灾区的幸存者也都蓬头垢面、形同鬼腊。北吴大地,化为一座人间地狱。《水浒传》智取生辰纲插图,

荆楚文化素材

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其内涵可概括为十大系列: 荆楚文化炎帝神农文化 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 荆楚文化楚国历史文化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八音齐全的音乐、偃蹇连蜷的舞蹈、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代表同期的最高水平。 荆楚文化秦汉三国文化 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是当时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云梦古泽、睡虎地和龙岗秦简、张家山汉简、汉明妃王昭君、汉光武帝刘秀、文学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湖北境内还是魏、蜀、吴三国犬牙交错、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谲云诡,惊心动魄,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区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荆楚文化清江巴土文化 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优良的民族素质。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同时,以恩施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也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发展湖北特色经济的重要地区。 荆楚文化名山古寺文化 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武当山是道教名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此外,荆山、大别山、大洪山、齐岳山、九宫山和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仙佛寺、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以及荆州天星观、武昌长春观等众多的名山古寺以及钟祥明显陵等名胜古迹,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荆楚文化长江三峡文化 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和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随着三峡枢纽工程的蓄水发电和胜利竣工,其举世雄奇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和峡江两岸奇特的风土民俗,形成了具有浓厚峡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构成了三峡文化的鲜明特色。 荆楚文化地方戏曲文化 汉剧角色齐全,长于抒情;楚剧语言质朴,乡土气息浓厚;黄梅采茶戏唱腔丰富,感染力强;荆州花鼓戏,声腔优美雅俗共赏。说唱艺术有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汉滩小曲、汉川善书等,丰富多彩。 荆楚文化民间艺术文化 宜昌夷陵区的民间版画、安陆的民间漫画、丹江口伍家沟村的民间故事、黄梅县的桃花和木版年画、阳新的布贴、通山的木雕等,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这些地方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 荆楚文化江城武汉文化 武汉地处两江交汇之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南方连接中原的战略据点。以商代盘龙城为标志,3500多年的建城史使武汉积淀了底蕴丰厚的文化。明清以后,武汉逐步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近现代以来更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和重要

各旅游区域的特色

关东文化、林海雪原旅游区:黑、吉、辽 燕赵文化、京都要地旅游区:京、津、河北 黄河文明、名山胜迹旅游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 吴越文化、水乡园林旅游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荆楚文化、名山大湖旅游区:湖北、湖南、江西 民族风情、岩溶山水旅游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 岭南文化、南国风情旅游区:广东、福建、海南 多元文化、海岛风光旅游区:台湾、香港、澳门 丝路文化、草原风光旅游区: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 藏族文化、雪域高原旅游区:西藏、青海 关东文化、林海雪原旅游区:黑、吉、辽 关东文化旅游区特色的旅游资源:冰雪文化、湿地文化、宗教文化、流人文化、边疆文化。首先,在物质文化方面,它的生产结构在明清时期呈现出从农业、渔猎、采集、游牧并存向以农业为主、其他为辅的转变,到清末民初以后,随着汉族人口的大量出关,进一步形成农业生产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基础的结构。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就产生了农家旅游,农家乐等系列旅游资源。 其次,在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方面,关东文化区别于中原和关内其他文化的特点表现为:以豪放、旷达、质朴厚重、宽厚包容而绝少排他性为特点的关东人群体性格特征。这也就产生了许多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游、民俗风情游、休闲度假游、工农业游等,民间剪纸画﹑东北大秧歌、东北民歌和莲花落等等都是关东的特色文化。 这些特色的文化传统对现代人紧张的生活节奏有着很好的调节作用,对于南方的人们北方的冰雪文化旅游更是一个很好吸引效应,还有北方人民特有的豪放、旷达、质朴厚重、宽厚包容的精神及丰富的文化底蕴都对全国游客甚至是全球游客都有很的吸引力。 燕赵文化、京都要地旅游区:京、津、河北 自元朝以来,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就在河北省中心位置。北京是燕赵大地的主体区域之一,并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京都文化。无疑,京都文化是燕赵文化也就是河北文化的一部分。河北其他区域的人虽然在说话口音上与北京人有所差别,但其共性还是主要的。所以,河北大地是孕育京都文化的母体。京都文化是燕赵文化的子文化。这是燕赵文化的特征之一,也是其区域优势之一。 京都文化突起于河北的腹心,由于政治优势,对其周边地区有强大的辐射力,并影响了省内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所以,在河北各地区之间又产生了若干子文化区。河北南北部地区的文化有所不同,东西部地区文化更是有一定差异,表现出了不同地区的地域特性。就语言口音区分,河北省可分为冀西北、冀东、天津、冀中、冀中南、冀南等子文化区。这些区域文化有燕赵文化的共性,又有一定的个性。河北有着文武兼备的文化底蕴,并且还是个文化产业大省 近代中国,就文化产业而言,基本上为戏剧、曲艺、绘画、杂技几大类。可以说,北京的文化产业基本为同属燕赵文化的京都文化及河北文化所占据。 清末及民国,戏剧是当时最大文化产业。河北是有全国影响力的戏剧大省。当时,各种戏剧的戏班进京,都要经过河北冀中地区。这促进了河北戏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以昆曲为例,虽然源于江苏昆山,但传入燕赵大地后,形成了以保定高阳为中心的北派昆曲。在此推动下,河北不仅有邯郸的平落,石家庄的丝弦,保定的老调,唐山唐剧等小剧种,而且还产生了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即河北梆子及评剧。河北梆子产生过被誉为“女伶之首”的刘喜奎。评

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吴越文化又称江浙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浙的地域文化。下面给大家说说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供大家阅读! 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中心与代表。 今天不论研究吴越文化,还是海派文化,都必须将其置于长三角文明的大背景中。惟此方能历史地发展地把握其主体文脉与核心精神。长三角文化与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相承相继、一路走来,充分展现了归并和重塑传统优势的强大整合力。在当今新形势下,要使之得到应有的张扬和推进,再造长三角区域文化新的辉煌,对其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的充分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 海纳百川 一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文,溯(长)江、环(太)湖、濒海的“山水形胜”,造就了吴越文化缔造者的文化习性与人文精神,注定了这一方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今天更要不断强化这种开放开拓的自觉意识,努力将长三角文化打造成“包孕吴越”、“汇通大海”的多元文化体。 聪慧机敏 二是,聪慧机敏、灵动睿智。吴越文化的创生和传承,既是优越地理环境的造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晶。吴越人民世代相袭的聪

明才智,非但赋予锦绣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铸出由这些精雅文化形式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重视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风。长三角文化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位,理当对其予以充分吸纳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经世致用 三是,经世致用、务实求真。吴越之地商品经济率先起步,市民阶层形成较早,实业传统、工商精神、务实个性和平民风格等,都是吴越文化包括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毫无疑义,大力弘扬崇真向善、淳朴平实、诚信守份的精神,正是如今思想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重任。长三角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求实、务实风格的延续。 敢为人先 四是,敢为人先、超越自我。善于创造、勇于创新是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共同的秉性,也是这一区域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生动力。只有始终坚持这种永不止息的创新精神,增强突破意识,摆脱狭隘的视域和地域羁绊,才能进一步助推长三角区域的文化整合,在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不断谱写新的华章。 吴越文化的影响吴文化、越文化都起源于长三角地区,随着历史的演变,吴越文化所蕴涵的内容和精粹,不断丰富和促进长三角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研究吴越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

荆楚文化的哲学底蕴

荆楚文化的哲学底蕴 作者:张武、梅珍生 在一体多元的中华文化中,荆楚文化自春秋战国时期起,便放射出璀烂夺目的光芒。从主张“天生?民,有物有则”的尹吉甫,到主张“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的季梁;从帮助越王勾践“施民所善、去民所恶”的文种,到“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从张扬“南方之强”的老庄,到两度作楚兰陵令而晚年退居兰陵从事著述的荀况等;一代代哲人的深沉睿智,使荆楚文化之树获得了丰厚的滋养。荆楚文化所表现的致思方式,在中华文化中,也具有独特的性格魅力。 荆楚文化的哲学智慧首先体现在极大的包容性。出于史官的道家者流对楚文化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老庄哲学即其代表。道家的平等、宽容精神深刻地影响了楚文化的精神。老子的《道德经》揭示了宽容是正义的前提条件,也是最接近自然法则的心态。庄子反复措意于大小之辩,在通过对大和小、有限和无限的比较中,克服了“一曲之士”的主观片面。他肯定百家之学“皆有所长,时有所用”。 这种包容的态度,成就了楚文化精神底蕴的第一个特色。正如现代著名文学史家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所指出:“荆楚之地,僻处南方,故老子之书,其说杳冥而深远。及庄、列之徒承之,其旨远,其义隐,其为文也,纵而后反,寓实于虚,肆以荒唐谲怪之词,渊乎其有思,茫乎其不可测矣。屈子之文,音哀思,矢耿介,慕灵修,芳草美人,托词喻物,志行芳洁,符于二《南》之比兴。 而叙事记游,遗尘超物,荒唐谲怪,复与庄、列相同。”《庄》、《骚》之间这种“用心恢奇,逞辞荒诞”、“宏逸变幻”的特征,既是楚国江汉川泽自然环境的折射,又是“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国语?楚语下》)的文化包容意识的体现。 荆楚哲学的第二个特色是重义理,善思辨。无论是先秦时的老庄学派,还是两汉荆州新学、南北朝至隋唐的湖北佛学以及近代江汉新学,其学术特征均重哲理与思辨,具有较为突出的思辨性。 在南北文化分野中,产生于江汉潇湘间、以泽国为主要地理特征的道家学说,表现出了崇尚虚无,活泼进取,“大抵遗弃尘世,渺视宇宙,以自然为主,以谦逊为宗”的特征。他们学“究天人之际”,深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的宇宙精神,体现了人与天、地、道同大的自觉意识,又具有齐同物我、平视神人的博大眼光。 因而有的学者将先秦道家视为中国轴心时代“哲学的突破”的代表,而它所展示的正是楚文化精神的思辨特色。作为楚文化精髓的道家哲学,它的思辨性还表现在对“有”与“无”这对哲学范畴的理解上。道家对短暂的“物”与永恒的“道”的分别,不仅为同时代的其他诸家所不及,而且可以与古希腊的哲学理论一比高低,它比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区分,具有更高的抽象性与思辨性。

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 吴、越二国史实见诸文献,始自春秋。《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都有载。吴王阖闾都于姑苏,越王勾践都于会稽,这是史书上都注明了的。然而在这以前,吴、越的文化中心又在何方。关于吴都的地望,文献上记载是周太伯奔吴,初居梅里,后居姑苏,此两地皆在苏州、无锡之间,属太湖地域。但苏州、无锡一带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没有非常明显的商周文化因素,而宁镇地区长江北岸沿江地带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区却发现大量的西周时期的周文化因素与当地土著文化结合而形成的吴文化遗存。这说明吴文化的早期活动中心是在宁镇及安徽一带。 目录 吴越文化的分布 吴越文化的互相渗透 吴越文化的历史轨迹 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 重要时期 文化影响 吴越文化的典型代表 吴越文化名人 吴越文化的分布 吴越文化的互相渗透 吴越文化的历史轨迹 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 重要时期 文化影响 吴越文化的典型代表 吴越文化名人 ?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吴越大讲坛 展开

河姆渡文化遗址 吴越文化的分布 历史 吴、越二国史实见诸文献,始自春秋。《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都有载。吴王阖闾都于姑苏,越王勾践都于会稽,这是史书上都注明了的。然而在这以前,吴、越的文化中心又在何方。关于吴都的地望,文献上记载是周太伯奔吴,初居梅里,后居姑苏,此两地皆在苏州、无锡之间,属太湖地域。但我们发现苏州、无锡一带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没有非常明显的商周文化因素,而宁镇地区长江北岸沿江地带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区却发现大量的西周时期的周文化因素与当地土著文化结合而形成的吴文化遗存。如南京的锁金村、安徽的屯溪等地。这说明吴文化的早期活动中心不在太湖流域的苏、无,而是在宁镇及安徽一带。 吴越文化 分布 从苏南的武进、无锡、常熟、苏州、吴县、宜兴到浙北的嘉兴、湖州、德清、临安,余杭,再到钱塘江南岸的萧山、诸暨、慈溪、绍兴、上虞、余姚等地的山脊上,密布着许多石屋建筑,时代从西周至战国时期。考古

吴文化的特色和意义

吴文化的特色和意义 吴文化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泛称吴地文化、江南文化、吴越文化、苏州文化等。其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 不同的区域文化,其间都蕴藏着一些生生不息的精神理念。要充分了解并发挥区域特色文化的作用,首先就必须探本求源,深刻揭示其本质内涵,全面把握其发展演进脉络。 从吴文化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来看,吴地中心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这里山明水秀、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气候温润,降水充沛,加之庞大的太湖水、长江水、运河水等水体,构成了吴人及其文化赖以生存的水乡泽国,成为吴地显著的地域特色。水成了吴地居民不可缺少的物质与精神元素。 自然环境在文化的生成过程中,对文化特征的培育与影响是真实的。吴文化以水为标识,是水的文化,其最直观的表象特征与水直接相关。一是秀美的水乡特色。谈起吴地,湖山、古镇、

小桥、流水、园林、曲径、荷池等精致小巧、优美典雅的自然文化景观就会自然浮现眼前。吴人的生活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水,是吴地居民不可缺少的物质与精神因素,对吴人的生产、生活以至性格特征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影响。吴文化就其主导性、基础性特征来说,是具有水的清新气息。吴人衣食住行中的蚕桑丝绸、稻米鱼虾、城和村、桥和船等,莫不与水相关。吴文化尽显江南水乡和谐秀美的特性。二是婉约的吴语文化。吴语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方言。吴侬软语清秀斯文、谦逊温和。吴语文化突显其了细腻、灵动的特点。吴地居民用吴语交流,用吴语抒发感情,从事创作,产生了极富人文特色和情韵的吴语文化艺术。如:纯朴清新、温柔敦厚的吴歌、吴乐,委婉清丽、悠扬动听的锡剧、昆曲、评弹等,倍受人们喜爱并代代相传。三是温良的民风习性。天然的湖光山色,和谐的水乡环境,加之吴人长期偏安一隅,得以修养生息、修身养性。文化的生态化取向培养起了吴人温良、平和、安祥的性格。外柔内刚是吴地民风习性的典型性征。吴地民俗,清丽委婉。无锡泥人“大阿福”和“老寿星”,笑容可掬、和谐可亲,即是写照。 但凡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肯定呈现着一些不同的特点,但作为一个长期葆有文化稳定性的形态,其内核一定存有一以贯之的文化精神。吴文化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成这样几点:一是厚

梁辰鱼浣纱记四十五出取材于卧薪尝胆的吴越春秋历史故事

梁辰鱼《浣纱记》:四十五出,取材于“卧薪尝胆”的吴越春秋历史故事。 1、情节:吴王夫差、宰相伍员(伍子胥)和太宰伯嚭率大军攻打越国。在生死存亡之际,越王勾践与上大夫范蠡、下大夫文种共同定下贿赂求降的大计。由文种带玉帛黄金以及二名美女贿赂吴国太宰伯嚭,乞求伯嚭在吴王面前美言,允许越王入吴君为其臣,妻为其妾,为求保存越国的一息尚存。伯嚭笑纳贿赂后,不顾相国伍员的反对,通融吴王接受勾践。勾践夫妻和范蠡在吴国委曲求全三年后,获得了赦免,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范蠡将自己的未婚妻子,举世无双的美女西施献给夫差,使吴王荒淫糜烂,杀太子,刺死相国伍员。此长彼消,越国终于一举打败吴国,杀死吴王,伯嚭。功成名就,范蠡带西施泛舟五湖。 2、艺术特色: 一是在传统的历史故事中注入深厚的政治内容,歌颂越国君臣奋发图强的精神,批评吴国的政治黑暗,形象的阐述了物极必反的哲学理念; 二是表现了对历史兴亡的反思,流露了历史虚无的情绪; 三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范蠡的深谋远虑,忠君爱国,西施的深明大义,其中第七出对伯嚭的刻画非常成功,当文种贿赂伯嚭时,伯嚭先是发怒,接着回嗔作笑,之后大笑,再后命令小厮杀羊、杀牛,最后完全答应为越王效劳; 四是在文辞方面,受《琵琶记》典雅和《香囊记》骈俪的影响,宾白多用骈语,曲词虽不艳丽,但多用典故。 3、在中国戏曲历史上的价值:一是《浣纱记》是用改定的昆山腔进行演唱的第一个剧本,使昆山腔迅速流行,在中国戏曲声腔发展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成就了不少经久不衰的折子戏;二是《浣纱记》对历史兴亡的思考,确立了明清传奇的一个基本的母题;三是将才子佳人故事穿插于血雨腥风的政治兴亡之中,确立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写作方法模式。 4、范蠡与西施的爱情:西施与范蠡自由真心相爱,但为了国家,他们忍痛存爱,西施忍辱赴吴,显示了先大家后小家的非凡情操,跳出了个人恩怨、卿卿我我的狭窄圈子;当灭吴功成以后,范蠡不为贞洁观念自我拘束,与西施结为正式夫妻(传说中周武王打败商纣王以后,把妲己赐予周公);《浣纱记》虽然以范蠡与西施的爱情贯穿始终,但在情节的安排上,这条线索却并不鲜明。

9.1吴越文化旅游区

教 案 首 页

教 案 纸 年 月 日第9章 山水神秀——吴越文化旅游区 教学任 务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任务一:认识吴越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新课导入】 播放吴越文化旅游区的风光,配合优美画面,教师导入:孩童时候,我们从电视上看到了江南,体会到了江南柔和的美;上学了,在诗人种种赞颂江南的诗中,体会到了江南安详的美;江南是一块神圣的土地,也是一句妙不可言的古诗。现在,我将带领大家置身江南,去体会江南的美。【讲授过程】 一、旅游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教师以模拟导游形式,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将吴越文化旅游区的山水旅游资源串联起来进行介绍,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1.名山、秀水集中,结合巧妙 名山:黄山、九华山、庐山、、雁荡山、普陀山、天柱山、天台山、天目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等。 胜水:全国五大淡水湖中除洞庭湖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全都集中在本区。太湖、巢湖、玄武湖等湖泊游,以及大运河沿岸游,已成为领略江南风物的最佳旅游线路。

2.气候温暖湿润,适游期长 二、旅游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1.经济繁荣,旅游城镇密集居全国之首 2.古典园林居全国之冠,誉满全球 展示园林图片,通过知识问答方式进行。 3.吴越文化特色鲜明,享誉世界 (1)婉转悠扬的文化艺术 听:欣赏昆曲、江南丝竹、越剧、评弹等艺术。 (2)富丽古雅的锦绣工艺 观:图片展示南京云锦、苏州宋锦、苏州刺绣。 (3)冠绝海内的文房四宝 观:图片展示安徽的徽墨、歙砚、宣纸,浙江的湖笔等“文房四宝”,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4)名扬四海的景德镇陶瓷艺术 (5)风味独特的苏、徽名菜与吴羹珍馐 图片展示菜肴,然后让学生猜测菜名、菜种。 4.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和发达 展示交通地图,使学生领会发达的交通。 【课后总结】 学生归纳本节课的收获。 任务二:畅游上海游览区【新课导入】 同学们,想必大家早听说上海的繁华与美丽,可是上海的繁荣、美丽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上海,亲身体会那种西式化的美丽。 【讲授过程】 一、概况

沿太湖地区历史文化概述

吴江沿太湖地区历史文化概述 吴江,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北接苏州,南近杭州,东邻上海,西濒碧波万顷的太湖。自古以来,吴江与太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西部重镇震泽的名字就是太湖的古称,现松陵、横扇、七都三镇均濒临太湖,湖岸线共计长达50余公里。 吴江素有“太湖东岸明珠”的美誉,其沿太湖地区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有着许多著名的文化古遗址 吴江全市的文化古遗址和文物出土点共达10余处,其中离太湖10公里左右的梅堰龙南村落遗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为太湖流域发现的良渚文化第一座村落遗址,其布局充分体现了以河道为中轴的江南水乡特色。在该遗址北面两公里尚有一处古遗址,名为袁家埭遗址,1960年,考古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存,其中出土了蚕纹壶和纺轮等文物,证明具有“丝绸之府”之称的吴江,养蚕丝织的历史堪为悠久。与吴越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有着密切关系的震泽蠡泽湖遗址离太湖也不远,1983年,经南京博物院发掘,出土了新石器时代和商代的陶器、陶片、圣水牛头骨等。2004年,同里遗址的发掘成果更是引起考古界的关注,共出土了376件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其中有距今五、六千年历史的玉器25件。 二、留有吴越春秋等各个历史时代的遗迹、记载、传说 (一)、大禹治水遗迹 《越绝书》云:“太湖周回三万六千顷,《禹贡》之震泽。”相传当年大禹治水奔走在今太湖流域,现古镇震泽东端尚存有一座纪念大禹治水的古桥——禹迹桥,桥北堍有一座初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的

慈云寺塔,构成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拱桥塔影”景观。在震泽镇南有一个湖泊,名为蠡泽湖,原名斩龙潭,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力斩黑龙于此,故名。 (二)、吴越相争遗迹 1、吴越古战场遗迹。《左传》上记载:“(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三月,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山而陈。越子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吴师分以御之。越子以三军潜涉,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这其中的“笠泽”,据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勾吴史集》注释,就是吴江境内的吴淞江入太湖处。《国语》中云:“……于是吴王起师,军于江北,越王军于江南。越王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明日将舟战于江(吴淞江)……”后汉赵晔所撰的《吴越春秋》中则写得更为明白:“……于是吴悉兵屯于江北,越军于江南……明日,将战于江……越王追奔攻吴,兵入江阳松陵……”,这其中的“松陵”即是现吴江市区所在地——松陵镇。 现七都、庙港一带在吴越春秋时,先属吴国,后属越国,所处地带为湖滨滩地,为通往太湖洞庭东、西山的必经之地,因此,首当其冲成为吴越争霸的战场。据有关史志和地方志记载,吴越5次水上大战均与七都、庙港等地有关,至今,七都镇庙港社区尚有一个名为“吴越战”的自然村,一直传说着这里为当年吴越相争的战场,曾出土“战国青铜剑”,现藏吴江博物馆。另吴江博物馆还收藏有从七都、横扇、松陵等地出土、收集的铜矛、铜戈、铜刀、青铜剑等春秋战国时兵器10余件。 2、韭溪。平望镇西北、距太湖五、六公里处,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绿如碧玉,贴着民居,驮着小桥,舔着水田,逶迤向前。这条小溪,本无名,当年,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作了人质囚于姑

吴越文化的特点及成因

吴越文化的特点及成因 吴越文化是长江下游的区域文化 ,其中心文化区是太湖、钱塘江流域。包括今天的江苏、浙江、上海地区,影响到安徽东部和江西的东北部。七千年间 ,吴越文化的民族性发生过沧桑巨变 ,楚败越以前基本上是夷越文化 ,秦灭越后基本上是汉族文化。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雨量充沛,农业极为发达。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国经济和文化重心逐渐从北方转移到这里。到明清时期,沿海的地理优势充分显露出来,商业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城市极为繁荣。以“吴侬软语”为特征的吴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构成独特的语言文化系统,强化了这里的区域文化特征。文化风格细腻、恬淡、婉转、雅致、清新,与北方各区域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现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吴越文化的特点及其成因: 一、吴越文化的演变特征及成因 先秦时期的吴越文化,尚未形成一种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统一性和系统性的文化形态。比中原地区,吴越文化的落后是明显的。但就总体性状而言,粗犷中蕴涵精雅,是当时吴越文化的显著特征。从近年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春秋吴国大墓的玉器、青铜器中可以看出,吴越人已具有从粗犷中追求精雅的审美心理和实践创造力。 过去,研究吴越文化,人们都把精力集中于先秦时期,那只是狭义的吴越文化。广义的吴越文化,应包括古今。作为广义的吴越文化,汉代是文化转型的关键阶段,非着力研究不可。 先秦时期的吴越文化,虽受华夏文化的深度影响,但基本上还是夷越文化,是中国诸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发达的一支。汉代的吴越文化,则是中国主流文化——汉族文化的一个区域型。吴越文化的这一转型过程,开始于楚威王败越,剧变于秦皇、汉武时期。这段时期,吴越地区的越人大量入海南奔,楚人与中原人先后进入吴越,由于主导人口与基本居民发生变换,使吴越文化的民族性随之激变。文化转型的趋向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依次展开的。到西汉中后期,皖南、宁镇、太湖平原、宁绍平原已基本汉化。到六朝时期,浙江南部地区也由北向南渐次完成汉化。 一.中原人入主吴越 公元前222年,秦灭越。次年,秦统一中国,分全国为36郡。吴越地区设会稽与鄣二郡。会稽郡所在吴县(今苏州),辖境约当苏南太湖流域、浙江省仙霞岭、牛头山、天台山以北和安徽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之地,西汉时曾扩大到福建全省。鄣郡治所在浙江安吉西北,故城犹在,辖境约当苏南大茅山以西至皖南新安江以北之地。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将鄣郡更名为丹阳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各郡县官员基本上都由中原人担任。中原人南下取代了楚人、越人的统治地位。例如后来的东吴四大姓之一的吴县陆氏家族,原为中原世族,西汉时陆烈被委任为吴县令,子孙发展成

荆楚文化教案 湖北文化教案

荆楚文化 知识目标:了解荆楚文化的历史渊源、荆楚大地的历史积淀和精神特质;掌握荆楚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荆楚文化的精神内涵,及荆楚文化对湖北旅游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 荆楚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荆楚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一、荆楚文化的历史渊源 “荆楚”作为湖北的代称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故名“湖北”。 清时省会武昌古称“鄂州”,故简称“鄂” 荆楚文化:南方文化的典型代表 荆楚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特点:开放、兼容、进取、自强不息、富有浪漫主义特色和多远价值取向 补充:楚国简史 西周时期建立的诸侯国之一,公元前1115年,周成王封楚人首领熊怿在楚地,楚国正式建立。楚国成立后,筚路蓝缕,垦荒建设,逐渐发展成南方最重要的诸侯国。到了春秋时期,楚国不断与周边国家发生战争,楚庄王继位后,攻灭庸国,降服郑国,大败晋国,止戈为武,之后又降服宋国,至此,中原各国中,除晋、齐、鲁外,全部尊楚庄王为霸主,是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后吴国伍子胥、孙武攻打楚国,楚国一度迁都避难,险些灭国,在秦国、越国帮助下才勉强复国。战国时期,楚国继续扩大领地,国力不断增强,又任命吴起主持变法,在中原大地发展的风生水起,可惜不久后楚悼王病逝,吴起被杀,一场图强改革无疾而终。楚怀王继位后,任用屈原等人变法,但因反对势力过于强大,半途而废。之后楚国连续败给秦国,国力大衰,终于在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 二、荆楚文化艺术 (一)建筑艺术 1荆州古城:荆州古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曾是楚国的官船码头和渚宫,后成为江陵县治所,出现了最初城廓。经过三百五十多年的风雨,现存的古城墙大部分为明末清初建筑 2、黄鹤楼 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 天下江山第一楼 天下绝景 补充:黄鹤楼崔颢唐 译文对照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3、里份 武汉市独特的民居形式、二层小楼、类似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 武汉里份大体可以分为几种:一部分为市民自发建设的,这种里份规划较差,房子狭小,多用木结构,生活设施不完善,但也最具市民味,如原汉正街的满春里; 一部分为一些富商合力出资建设,有点早期房地产开发的意味。这些里份规划较好,建筑多为二层小楼,外观整齐,里份内的通道宽敞,生活设施齐备,如车站路友益街附近的太平里、新成里,里份内房屋为单元联排式,中间是堂屋,侧面是正房,后面有楼梯及厨房,有的还有后院;

荆楚建筑风格

1.1楚历史艺术品提取建筑元素 楚文化中的艺术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广泛地联系着。这些艺术品通过造型、色彩、纹样、材料上的特色及卓越的技艺,反映着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们的审美观念。从中我们也可以提炼出“楚建筑”的一些元素特征。 (1)造型特征 研究“楚文化”的学者将楚建筑的美学特征归纳为十个方面:即线型之美、和谐之美、因借之美、空灵之美、朦胧之美、超拔之美、绝艳之美、怪异之美、恢闳之美、运动之美。依笔者浅见,从楚历史艺术品中,最能反映楚建筑造型特征的是线型之美、空灵之美、超拔之美。·线型之美 在各种线条中,楚人对曲线最为钟情。曲线造型以流畅而富于韵律感为主导。这一样式风格的特征,极易从直观上把握。楚式家具、小座屏、虎座凤架鼓、虎座立凤的造型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古代楚人对充盈在宇宙万物间的运动感、律动感的绝妙表达。这与楚人对生命运动形式的喜好,对生命活力的崇尚有关,也与楚艺术那种上天人地、游目骋怀的流观审美观照方式相密切联系。 楚建筑群体里的馆、阁、楼、堂、台、榭、亭、障、回廊、池岸、曲桥、小河、幽径都是浓淡有别、长短不一的“线条”,细部的翼檐飞角也是具有流动感的曲线。楚人在建筑活动中高度重视曲线的美学思想,不仅在中国上古建筑中独步一时,而且影响到后世中国园林,甚至波及到西方。 ·空灵之美 空灵轻盈的风格,从楚漆器的造型意识中最能体现。楚漆器喜用透雕的形式,常常镂刻精美的几何纹、动植物纹和自然景物纹,给人以精致空透的感觉。湖北省江陵县出土的漆耳杯,杯口呈椭圆形,弧壁坦底,有双耳的基本形,给人以异常轻巧灵便的感觉,古人因以“羽觞”名之,确切而有诗意。 楚建筑的空灵美,主要体现在空间上的变化。其楼阁相当开放,楼内外空间流通渗透,追求与自然的亲近。四周设有隔扇的阁,每方设窗的轩,位于高台或水中的敞露的榭,有顶无墙的亭,以及有盖无壁的廊等,无一不是将人们的视觉引向室外空间。这种似有若无,似静而动的渗透性空间,即所谓的“灰空间”。涵蕴于楚建筑中的虚实互补、有无相生的“空灵”美学思想,使建筑的内涵与形式获得完整、深广、多变的意境。 ·超拔之美 在楚艺术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通常采用夸张的比例来反映物体,因此楚艺术品中的空间也并非那种可度量的三维空间,而是一种不可度量的幻化空间。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鹿角立鹤,鹤颈比其细高腿还长一倍,鹤首上的鹿角也是其翅膀的两倍,这种超常规的比例,将整个物体的尺度拔高,令人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轻快的,仿佛离开大地般的超脱感和升腾感。 楚建筑的超拔,有文献记载考证。楚台寓超拔于峻高,楚都城则寓超拔于伟岸。楚建筑中的挺拔升腾的造型与辽阔深邃的空间感结合在一起的美学特征,体现了楚人对宇宙永叵、无限的追求和赞美意识,也是中国建筑艺术中“不拘于物,不滞于心”,从有限中去追求无限的审美方式的意匠源泉。 (2)装饰色彩 楚艺术色彩的主色调是红色,因楚人有尚赤之风。尚赤,这与楚人先祖祝融氏在远古之世掌观象授时、燔燎祭天之职有关。也即是说,楚艺术中的那种以红黑色的强烈对比为基调再敷陈五彩,深邃、幽远、虚玄与斑斓、缤纷、悦目,深沉的哲理感受与愉悦的感官刺激;心灵的震慑与感官的享受奇特地交汇融混在一起的惊彩绝艳的色彩效果,来源于楚人的远古图腾观念和祖先崇拜意识。文献记载,章华台“丹楹刻桷”就是以“丹”——赤色为主色调。 楚艺术中的色彩表现方式基于一种抽象的色彩意识,它在色彩表现方面的艺术追求倾向,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