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版)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五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六节研究性学习能源的开发利用

(统编版)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五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六节研究性学习能源的开发利用

(统编版)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五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六节研究性学习能源的开发利用
(统编版)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五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六节研究性学习能源的开发利用

第五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研究性学习——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目标定位] 1.了解能源与环境.2.知道能源开发和利用带来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3.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节约能源的意识.

一、能源与环境、温室效应和酸雨

[导学探究] 你知道产生温室效应和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吗?

答案产生温室效应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碳,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知识梳理]

1.温室效应

(1)成因: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含量增大而形成的,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

(2)危害: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疾病增多等.

(3)改善措施:调整能源结构,控制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具体措施:一是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开发新能源.

(4)新能源

①清洁能源:如:核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沼气等.

②新能源特点:污染少,可再生或资源丰富.

2.酸雨

(1)定义:pH值小于5.6的降水.

(2)成因: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在降水过程中溶入雨水,使其成为酸雨.

(3)危害:酸雨影响人的健康,危害生态系统,使土壤酸化、贫瘠,腐蚀建筑物和艺术品等.

(4)防治:①健全法规,强化管理,控制排放.②发展清洁煤技术,减少燃烧过程SO2的排放.③通过改造发动机,安装汽车尾气净化器,用无铅汽油代替含铅汽油等手段,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二、能量降退与节约能源

[导学探究] 流动的水带动水磨做功,由于磨盘和粮食之间的摩擦和挤压,使磨盘和粮食的温度升高,水流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变成了内能,这些内能最终流散到周围的环境中,我们没有办法把这些流散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可见,内能与机械能相比,哪种能量的品

质低?

答案内能

[知识梳理]

1.能量降退

(1)能量降退:能量可利用程度降低的现象.

(2)能量降退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

(3)能量降退虽然不会使能的总量减少,却会导致能量品质的降低(填“降低”或“提高”),它实际上将能量从高度有用的形式降级为不大有用的形式.

2.节约能源

能量虽然不会减少,但能源会越来越少,所以要节约能源.

三、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1.新能源的开发

(1)太阳能:有直接加热物体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有利用半导体材料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等,主要问题是只有白天工作,还要受天气影响,会妨碍大规模使用太阳能,要研究储存太阳能的方法.

(2)水能:水能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可以开发梯级电站.

(3)核能:是一个巨大的能源,通过原子反应堆进行核发电,主要应注意核泄漏、控制核污染.

(4)风能:为了增加风力发电的功率,通常把很多风车建在一起,成为“风车田”.我国的新疆、内蒙古等地已经开始大规模利用风力发电.

2.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目前的任务是采用环境能源技术,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变垃圾为能源;汽车尾气问题,达到废气“零”排放;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问题,解决废物、废水、废气等污染问题,要变废为宝.

一、能源与环境

例1(多选)关于温室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辐射到地球上,由此产生了温室效应

B.石油和煤炭燃烧时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由此产生了温室效应

C.温室效应使得地面气温上升、两极冰雪融化

D.温室效应使得土壤酸化

答案BC

解析温室效应的产生是由于石油和煤炭的燃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它的危害是使地面气温上升、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海水和河流倒灌等,故选项

B、C正确.

例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试完成以下三个题目:

(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 ( )

A.酸雨

B.臭氧层的破坏

C.人口的急剧增长

D.温室效应

(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

A.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

B.大气中SO2含量的增加

C.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

D.大气中氟利昂含量增加

(3)大气臭氧层 ( )

A.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所以那里的温度较低

B.能散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之害

C.是大气层中存在臭氧的唯一场所,我们应该加以保护

D.吸收大量的太阳紫外线,减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

答案(1)C (2)B (3)D

解析(1)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的危害,臭氧层的破坏导致大气层的保护作用减弱,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普遍变暖,因此正确的选项是C.

(2)酸雨形成的基本原因主要与煤炭和石油燃烧以及工业生产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污染物有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污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分别转化为硫酸和硝酸,混入雨水或者雪水中,使其酸度增加,同时酸雨的形成还与大气中其他的碱性物质有关,如空气中的氧化钙、土壤中的硫酸钙以及其他碱性物质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因此正确的选项为B.

(3)大量的紫外线的照射可以对人和牲畜造成伤害,而大气臭氧层主要是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减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从而对地球上的生物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正确的选项为D.

二、能量降退与节约能源

例3(多选)下列对能量降退理解正确的是( )

A.能量降退说明能量在不断减少

B.能量降退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C.能量降退说明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但可以凭空消失

D.能量降退从能量角度反映出自然界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

答案BD

解析 在发生能量转化的宏观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能量最终转化为流散到周围环境中的内能,无法再回收利用,这种现象叫能量降退.能量降退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的能量既没有减少,也没有消失,它从能量角度反映出自然界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故A 、C 错,B 、D 对.

三、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例4 下列供热方式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用煤做燃料供热

B .用石油做燃料供热

C .用天然气或煤气做燃料供热

D .用太阳灶供热

答案 D

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利用,使人类获得大量的内能.但由于这些燃料中含有杂质以及燃烧的不充分,使得废气中含有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污染了大气.而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的能源,应大力推广,故答案应选

D.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与环境????? 温室效应????? 成因危害防治措施酸雨????? 成因危害防治措施能量降退与节约能源

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1.(能源与环境)酸雨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影响很大,为了减少酸雨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燃料脱硫 ③在已经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④多种植美人蕉、银杏等植物 ⑤开发新能源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答案 A

解析酸雨主要是由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所释放的SO2和氮氧化物在降水过程中溶入雨水中形成的.因而为减少酸雨的影响,少用煤作燃料和燃料脱硫是有效的方法.开发新能源也是减少煤使用量的方法,另外美人蕉和银杏对SO2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所以①、②、④、⑤正确,应选A.

2.(能源与环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能是一种常规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气叫做常规能源

C.大量消耗常规能源产生了“温室效应”

D.燃烧煤炭时生成的二氧化硫使雨水酸度升高,形成酸雨

答案 A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常规能源,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等则属于新能源.3.(能源降退与节约能源)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观点不正确的( )

A.能源是有限的,无节制地利用能源,是一种盲目的短期行为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在对能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D.不断开发新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机、加强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

答案 B

解析能量是守恒的,但由于能量降退,使得能利用的能源越来越少.

4.(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为了倡导“代碳生活”,我们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下列能源中的 ( )

A.石油 B.太阳能 C.天然气 D.煤炭

答案 B

解析要减小碳排放,就必需利用非化石能源,即能源中不能含有C元素,而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都含有C元素,故应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故B正确.

题组一能源与环境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一般将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

B.无氟冰箱的使用会使臭氧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C.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多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白色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答案 B

2.CO2气体几乎不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大气中CO2浓度增加能使地表温度因受太阳辐射而上升;另外,它还有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热辐射的作用,阻碍了地球周围的热量向外层空间的排放,使整个地球就像一个大温室一样,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急剧增加会导致气温的逐步上升,使全球气候变暖.请回答:

(1)大气中CO2增多产生的效应称为( )

A.光热效应B.光电效应

C.光气效应D.温室效应

(2)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植物和生物物种灭绝

B.大量燃料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的燃烧

C.人口剧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

D.自然因素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

答案(1)D (2)B

3.下列不属于火力发电厂的污染的是 ( )

A.排放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

B.废渣污染水土

C.酸雨

D.破坏大气臭氧层

答案 D

解析煤中的可燃性硫经在锅炉中高温燃烧,大部分氧化为二氧化硫,其中只有0.5%~5%再氧化为三氧化硫.在大气中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的速度非常缓慢,但在相对湿度较大、颗粒物存在时,可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此外,在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并有氧化氮存在时,可发生光化学反应而生成三氧化硫和硫酸酸雾,这些气体对人体和动、植物均有害.大气中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粉煤灰渣,是煤燃烧后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及部分微量元素.粉煤灰既是“废”也是“资源”.如不很好处置而排入江河湖海,则会造成水体污染;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故属于火力发电厂的污染;破坏大气臭氧层的气体主要是氟利昂,不属于火力发电厂的污染.

题组二能量降退与节约能源

4.下列关于能量降退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能量降退使能的总量减少,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能量降退是指散失在环境中的内能不容易收集起来被人类利用

C.各种形式的能量向内能的转化,是能够自动发生的

D.能量降退导致能量品质的降低

答案 A

5.下列现象属于能量降退的有( )

A.利用水能发电转化为电能

B.电能通过灯泡中的电阻丝转化为光能

C.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火炉把房子烤暖

答案 D

解析能量降退是指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最终流散在周围环境中无法重新收集并加以利用的现象,能够重新收集并加以利用的能不能称为能量降退.本题中的电能、光能都可以重新收集并加以利用,如用光作能源的手表等.只有当用电灯照明时的光能被墙壁吸收之后变为周围环境的内能,才无法重新收集并加以利用,但本题没有告诉该光能用来做什么,故不能算能量降退.火炉把房子烤暖后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并流散在周围的环境中,无法重新收集并加以利用,属于能量降退.

6.能源利用的过程实质上是( )

A.能量的消失过程

B.能量的创造过程

C.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D.能量的转化、传递并且逐渐消失的过程

答案 C

解析能源利用的过程是做功或热传递的过程,前者是能量的转化,后者是能量的转移.题组三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7.(多选)下面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能源是有限的,特别是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C.大量消耗常规能源会使环境恶化,故提倡开发利用新能源

D.核能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比燃烧石油、煤炭大

答案BC

解析尽管能量守恒,但耗散的能量无法重新收集利用,所以能源是有限的,特别是常规能源,A项错,B项对.常规能源的利用比核能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大,C项对,D项错.8.作为新型燃料,从环保角度看,氢气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在自然界里存在氢气B.氢气轻,便于携带

C.燃烧氢气污染小D.氢气燃烧发热量高

答案 C

解析氢气燃烧生成水,所以对环境污染小.

9.关于能源的开发和节约,你认为下列哪些观点是错误的( )

A.常规能源是有限的,无节制地利用常规能源,如石油之类,是一种盲目的短期行为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担心能源枯竭实在是一种杞人忧天的表现

C.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要同时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

D.通过核聚变和平利用核能是目前开发新能源的一种新途径

答案 B

解析虽然能量守恒,但能量的耗散导致能量的品质降低及不可再利用,也往往对环境产生破坏,从而应开发新型的清洁型的能源,故B选项错.

第三章化学热力学

第三章化学热力学 (g) + O2(g) ?H2O(l)(298K)的Q p与Q V之差(kJ·mol-1)是………………………() (A)(B) (C)(D) 2.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其中和热是kJ·mol-1,H+(aq) + OH-(aq) = H2O(l),= kJ·mol-1,则1 mol HCN 在溶液中电离的热效应(kJ·mol-1)是……………() (A)(B) (C)(D) 3.已知2PbS(s) + 3O2(g) = 2PbO(s) + 2SO2(g) ,= kJ·mol-1 ,则该反应的Q V值是…………………………………………………………………………() (A)(B) (C)(D) 4.如果体系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变到初始状态,则体系的………………………() (A)Q = 0 W = 0 ΔU = 0 ΔH = 0 (B)Q 0 W 0 ΔU = 0 ΔH = Q (C)Q = WΔU = Q - WΔH = 0 (D)Q WΔU = Q - WΔH = 5.在一定温度下:(1) C(石墨) + O2(g) = CO2(g) ΔH1 ;(2) C(金刚石) + O2(g) = CO2(g) ΔH2;(3) C(石墨) = C(金刚石) ΔH3 = kJ·mol-1,其中ΔH1和ΔH2的关系是…………………………………………………………………() (A)ΔH1>ΔH2(B)ΔH1<ΔH2 (C)ΔH1=ΔH2(D)不能判断 6.若两个液态组分混合形成理想溶液,则混合过程的…………………………………( (A)ΔV = 0 ΔH = 0 ΔS = 0 ΔG = 0(B)ΔV > 0 ΔH < 0 ΔS < 0 ΔG > 0 (C)ΔH = 0 ΔV = 0 ΔS > 0 ΔG < 0 (D)ΔH > 0 ΔV < 0 ΔG< 0 ΔS > 0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 如图,一个质量为m 的T 形活塞在气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体积可忽略不计,距气缸底部h 0处连接一U 形细管(管内气体的体积可忽略)。初始时,封闭气体温度为T 0,活塞距离气缸底部1.5h 0,两边水银柱存在高度差。已知水银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 0,气缸横截面积为S ,活塞竖直部分高为1.2h 0,重力加速度为g 。 (1)通过制冷装置缓慢降低气体温度,当温度为多少时两边水银面恰好相平? (2)从开始至两水银面恰好相平的过程,若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 ,求气体内能的变化。 【参考答案】(1) (2)0.3h 0(p 0S +mg )–Q 【试题解析】(1)初态时,气体压强,体积V 1=1.5h 0S ,温度为T 0 要使两边水银面相平,气缸内气体的压强p 2=p 0,此时活塞下端一定与气缸底接触,V 2=1.2h 0 设此时温度为T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解得 (2)从开始至活塞竖直部分恰与气缸底接触,体积变小,气体压强不变,外界对气体做功,其后体积不变,外界对气体不做功,故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 =p 1ΔV =()×0.3h 0S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 =W –Q =0.3h 0(p 0S +mg )–Q 【知识补给】 状态变化与内能变化 中学常见的状态变化主要有等温变化、等容变化、等压变化和绝热变化。 000455p ST p S mg +10mg p p S =+11220p V p V T T =000455p ST T p S mg =+0mg p S +

(1)等温变化:理想气体的内能等于分子动能,不变;一般气体的分子间距较大,分子间作用力为引力,体积增大,则分子势能增大,内能增大。 (2)等容变化:理想气体的内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一般气体分子势能不变,温度升高时分子动能增大,内能增大;体积不变则外界对气体不做功,内能变化只与热传递有关。 (3)等压变化:理想气体的内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一般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速率增大,压强不变,则分子数密度应减小,即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都增大,内能增大。(4)绝热变化:与外界无热交换,内能变化只与体积变化,即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有关;理想气体的体积增大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一般气体的体积增大时,内能减小,分子势能增大,分子动能减小,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少 如图所示为密闭的气缸,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 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 J,缸内气体的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 J 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 J 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 J 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 J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B→C为等压过程,D→A为等容过程。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解答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1-1 气体体积功的计算式dV P W e ?-=中,为什么要用环境的压力e P ?在什么情 况下可用体系的压力体P ? 答: 在体系发生定压变化过程时,气体体积功的计算式dV P W e ?-=中, 可用体系的压力体P 代替e P 。 1-2 298K 时,5mol 的理想气体,在(1)定温可逆膨胀为原体积的 2 倍; ( 2 ) 定压下加热到373K ;(3)定容下加热到373K 。已知 C v,m = 28.28J·mol -1·K -1。 计算三过程的Q 、W 、△U 、△H 和△S 。 解 (1) △U = △H = 0 kJ V V nRT W Q 587.82ln 298314.85ln 1 2=??==-= 11 282.282ln 314.85ln -?=?==?K J V V nR S (2) kJ nC Q H m P P 72.13)298373(,=-==? kJ nC U m V 61.10)298373(,=-=? W = △U – Q P =- 3.12 kJ 112,07.41298 373ln )314.828.28(5ln -?=+?==?K J T T nC S m P (3) kJ nC Q U m V V 61.10)298373(,=-==? kJ nC H m P 72.13)298373(,=-=? W = 0 112,74.31298 373ln 28.285ln -?=?==?K J T T nC S m V 1-3容器内有理想气体,n=2mol , P=10P θ,T=300K 。求(1) 在空气中膨胀了1dm 3, 做功多少? (2) 膨胀到容器内压力为 lP θ,做了多少功?(3)膨胀时外压总比气体的压力小 dP , 问容器内气体压力降到 lP θ时,气体做多少功? W f dl p A dl p dV δ=-?=-??=-?外外外

(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

热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只知道下列那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质量、体积、和摩尔质量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运动 C.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 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3.铜的摩尔质量为μ(kg/ mol),密度为ρ(kg/m3),若阿伏加徳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中哪个是错误 ..的 A.1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μ B.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 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μ / N A)kg D.一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μ / ρN A)m3 4.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 B.气体能充满任何仪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D.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而斥力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 5.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温度,内能增量相同 B.一定量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C.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减少 D.一定质量的气体吸热,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 6.质量是18g的水,18g的水蒸气,32g的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时A.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B.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C.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它们的内能不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 D.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7.有一桶水温度是均匀的,在桶底部水中有一个小气泡缓缓浮至水面,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若不计气泡中空气分子的势能变化,则 A.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吸收热量 B.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放出热量 C.气泡中的空气内能增加,吸收热量 D.气泡中的空气内能不变,放出热量 8.关于气体压强,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讲,气体的压强就是单位面积的器壁所受压力的大小 B.从微观上讲,气体的压强是大量的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不断撞击器壁产生的 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的重力所产生的 D.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1Pa=1N/m2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参考答案

第一章 2.计算下行反应的标准反应焓变△r Hθm: 解:①2Al(s) + Fe2O3(s) → Al2O3(s) + 2Fe(s) △f Hθm(kJ?mol-1) 0 -824.2 -1675.7 0 △r Hθm=△f Hθm(Al2O3,s)+2△f Hθm(Fe,s)-2△f Hθm(Al,s) - △f Hθm(Fe2O3 ,s) = -1675.7 + 2×0 - 2×0 - (-824.2) = - 851.5 (kJ?mol-1) ②C2H2 (g) + H2(g) → C2H4(g) △f Hθm(kJ?mol-1) 226.73 0 52.26 △r Hθm = △f Hθm(C2H4 ,g) - △f Hθm(C2H2,g) - △f Hθm(H2,g) = 52.26 - 226.73 - 0 = -174.47 (kJ?mol-1) 3. 由下列化学方程式计算液体过氧化氢在298 K时的△f Hθm(H2O2,l): ① H2 (g) + 1/2O2 (g) = H2O (g) △r Hθm = - 214.82 kJ?mol-1 ② 2H(g) + O(g) = H2O (g) △r Hθm = - 926.92 kJ?mol-1 ③ 2H(g) + 2O(g) = H2O2 (g) △r Hθm = - 1070.6 kJ?mol-1 ④ 2O(g) = O2 (g) △r Hθm = - 498.34 kJ?mol-1 ⑤ H2O2 (l) = H2O2 (g) △r Hθm= 51.46 kJ?mol-1 解:方法1:根据盖斯定律有: [(方程①-方程②+方程③-方程⑤)×2-方程④]÷2可得以下方程 ⑥H2(g)+O2(g)=H2O2(l) △r Hθm △r Hθm=[(△r Hθ1-△r Hθ2+△r Hθ3-△r Hθ5) ×2-△r Hθ4] ÷2 ={[-214.82-(-926.92)+(-1070.6)-51.46] ×2-(-498.34)} ÷2 =[(-409.96)×2+498.34] ÷2 =(-321.58) ÷2 = -160.79(kJ?mol-1) △f Hθm(H2O2 ,l)= △r Hθm= -160.79 kJ?mol-1 方法2:(1)由①可知H2O的△f Hθm(H2O,g)= - 214.82 kJ?mol-1 (2)根据④计算O的△f Hθm(O,g) 2O(g) = O2 (g) △r Hθm = - 498.34 kJ?mol-1 △r Hθm = △f Hθm(O2 ,g)- 2△f Hθm(O,g) = 0 - 2△f Hθm(O,g) = - 498.34 kJ?mol-1 △f Hθm(O,g)= 249.17 kJ?mol-1 (3) 根据②求算△f Hθm(H,g) 2H(g) + O(g) = H2O (g) △r Hθm = - 926.92 kJ?mol-1 △f Hθm(kJ?mol-1) 249.17 - 214.82 △r Hθm = △f Hθm(H2O,g) - 2△f Hθm(H,g) -△f Hθm(O,g) = - 214.82 - 2△f Hθm(H,g)- 249.17 = - 926.92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自测题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自测题 一、是非题: 1. 内能△U 的改变值,可通过测定Q 和W 算出。由于内能是状态函数。因此。热和功也是状态函数。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示式△U=Q+W 适用于包括电功的一切宏观变化。 3. 由于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 ,所以反应式配平系数不同,该反应的反应热也不同。 4. 反应的热效应就是反应的焓变。 5. 凡是体系的温度升高,就一定吸热;而温度不变,体系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6. 如果某反应的△r G θ > 0,则该反应不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7. 任何一个反应不论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则该反应的△r G θ总是等于生成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之和减去反应物标准生成自由能之和。 8. 设计出来的某反应,如果△r G > 0,则表示这个反应无论如何是无法进行的。 9. 如果一反应△r H θ和△r S θ都是负值,表示这个反应无论如何是无法进行的。 10. 化学反应的发生常伴有热效应,通常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11. 自发反应一定是快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就是不能发生的反应。 二、选择题: 1.如果某一体系从状态A 变到状态B 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经C 到B 状态;另一种是经D 到E ,最后到B 状态。体系内能的改变值为( ) A.△U > 0; B.△U<0; C.△U = 0 D.△U = U B - U A . 2. 在下列反应中,Q p =Q v 的反应为( ) A. CaCO 3(s) →CaO(s)+CO 2(g) B. N 2(g)+3H 2(g) →2NH 3(g) C. C(s)+O 2(g) →CO 2(g) D. 2H 2(g)+O 2(g) →2H 2O (l ) 3.下列有关热效应的正确说法是( ) A.石墨始终在298K 温度下燃烧放出的热量; B.石墨燃烧后,使CO 2的温度恢复到石墨燃烧时的起始温度,并只做体积功; C.石墨与CO 2在燃烧温度时的热效应; D.其焓变值是人为规定的。 4. 下列各反应的θ?m rH (298)值中,恰为化合物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 ) A. 2H (g)+ 1/2O 2(g)→H 2O (l ) B. 2H 2(g)+O 2(g)→2H 2O (l ) C. N 2(g)+3H 2(g)→2NH 3(g) D. 1/2N 2(g) +3/2H 2(g)→NH 3(g) 5. 环境对系统作10kJ 的功,而系统失去5kJ 的热量给环境,则系统的内能变化为 ( ) A. -15kJ B. 5kJ C. -5kJ D. 15kJ 6.如果X 是原子,X 2是实际存在的分子,反应 X 2(g) ━━ 2X(g)的△r H 应该是( ) A.负值 B.正值 C.零 D.不一定 7.下列哪一种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为零? ( ) A.Br 2(g) B. Br -(aq) C.Br 2(l) D.Br 2(aq) 8.室温下,下列哪一正向反应熵变数值最大?(不必查表)( ) A.CO 2(g)→ C(s) + O 2(g) B.2SO 3(g) → 2SO 2(g) + O 2(g) C.CaSO 4·2H 2O(s) → CaSO 4(s) + 2H 2O(l) D.2NH 3(g) → 3H 2(g) + N 2(g) 9. 下列各组符号所代表的性质均属状态函数的是 ( )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3.15 2mol Hg(l)在沸点温度(630K)蒸发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为109.12kJ。则汞的标准摩尔蒸发热ΔvapHm=(54.46)kJ ;该过程中对环境做功W=(10.48kJ),ΔU=(98.64kJ),ΔS=(173.2J·K-1),ΔG=(0) 3.16 有A,B,C,D四个反应,在298K时的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分别为反应 A B C D Δ 10.5 1.80 -126 -11.7 rHm/(kJ·m ol-1) Δ 30.0 -113 84.0 -105 rSm/(kJ·m ol-1) 则在标准状态下,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C),任何温度都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B);另两个反应中,在温度高于(77)℃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A),在温度低于(-161.6)℃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D) 3.17 1mol液态的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g)和H2O(l),则该反应的Qp与Qv的差值(-3.72)kJ(温度25℃) 3.18 已知25℃时,ΔfHm(Br,g)=30.71kJ·mol-1,ΔfGm(Br,g)

=3.14kJ·mol-1,则Br2(l)的标准摩尔蒸发熵为(92.52)J·mol-1·K-1,正常沸点为(58.93)℃ 3.19 反应2HgO(s)===2Hg(l)+O2(g)ΔrHm=181.4kJ·mol-1,则ΔfHm(HgO,s)=(-90.7kJ·mol-1)。已知Ar(Hg)=201,生成1gHg(l)的焓变是(0.451)kJ 3.20 已知反应CaCO3(s)===CaO(s)+CO2(g)在298K时ΔrGm=130kJ·mol-1,1200K时ΔrGm=-15.3kJ·mol-1,则该反应的ΔrHm 为(161J·mol-1·K-1) 3.21 将下列物质按摩尔熵值由小到大排列,其顺序为 Li(s))0 3.23 若3mol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该过程的Q,W,ΔU,ΔH,ΔS,ΔG中不为零的是(ΔS,ΔG)

高中物理-物体的内能练习

高中物理-物体的内能练习 A级抓基础 1.下列物理量与物体的内能无关的是( ) A.物体的温度B.物体的体积 C.质量D.物体的运动速度 解析: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以及所含的分子数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动能与分子的势能的和叫作这个分子的内能 B.物体的分子势能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 C.物体的速度增大时,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小 D.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其温度可能增加 解析: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A错误;宏观上,物体的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温度无关,B错误;物体的内能与其速度无关,所以物体的速度增大,内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速度减小,其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C、D正确. 答案:CD 3.下列有关“温度”的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反映了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C.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温度升高时物体的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将增大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而对某个确定的分子来说,其热运动的情况无法确定,不能用温度反映.故A、D错而B对;温度不升高而仅使分子的势能增加,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 答案:B 4.一块10 ℃的铁和一块10 ℃的铝相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的分子动能之和与铝的分子动能之和相等 B.铁的每个分子动能与铝的每个分子的动能相等

C.铁的分子平均速率与铝的分子平均速率相等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两物体的温度相等时,说明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因为温度是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由于没有说明铁与铝的质量,只有当它们所含分子数目相等,分子动能才相等,故A错;分子平均动能相等,但对每个分子而言,它运动的速率是变化的,且每个分子的速率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分子的动能相等的说法不正确,故B错;虽然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但铁分子、铝分子质量不等,因此分子 平均速率不等,M铝<M铁,- v 铝> - v 铁,所以C错. 答案:D 5.(多选)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解析:分子间距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即r2=r0.当r小于r1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大于r1小于r2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大于r2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所以A错,B、C正确.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D错误. 答案:BC B级提能力 6.(多选)当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和温度都相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B.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 C.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相等 D.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归纳全面很好

选修3-3热学知识点归纳 一、分子运动论 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体积 分子体积很小,它的直径数量级是 (2)分子质量 分子质量很小,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 (3)阿伏伽德罗常数(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 1摩尔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这个数的测量值: 设微观量为: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 宏观量为: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V 1、物质质量M 、摩尔质量μ、物质密度ρ. 分子质量: 分子体积: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平均占据的空间大小) 分子直径: 球体模型: V d N =3A )2(34π 303 A 6=6=ππV N V d (固体、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立方体模型:3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 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分子的数量.A 1 A 1A A N V V N V M N V N M n ====ρμρμ 2.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1)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实验事实:扩散现象和布郎运动。 (2)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不是分子本身的 运动,但它间接地反映了液体(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实验中画出的布朗运动路线的折线,不是微粒运动的真实轨迹。 因为图中的每一段折线,是每隔30s 时间观察到的微粒位置的连线,就是在这短短的30s 内,小颗粒的运动也是极不规则的。 (4)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大量液体分子(或气体)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时,对悬浮在其中的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简言之:液体(或气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 (5)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 1.1mol 的理想气体,初态体积为25L,温度为100℃。计算分别通过下列四个不同过程,恒温膨胀到体积为100L时,物系所做的功。 (1)可逆膨胀; (2)向真空膨胀; (3)先在外压等于体积为50L时气体的平衡压力下,使气体膨胀到50L,然后再在外压等于体积为100L时气体的平衡压力下进行膨胀; (4)在外压等于终态压力下进行膨胀。 计算的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①4299.07J ②0 ③3101162J ④2325.84J )2.1 mol理想气体由202650Pa、10L时恒容升温,使压力升到2026500Pa。 再恒压压缩至体积为1L。求整个过程的W、Q、ΔU及ΔH。 3.已知1molCaCO3 ( s )在900℃、101325Pa下分解为CaO(s)和CO2(g)时吸热178KJ,计算此过程的Q、W、ΔU及ΔH。 4.已知水蒸气的平均恒压摩尔热容C p,m=34.1J·K-1?mol-1,现将1 Kg100℃的水蒸气在101325Pa下,升温至400℃,求过程的W、Q及水蒸气的ΔU 和ΔH。 5.1Kg空气由25℃经绝热膨胀到-55℃。设空气为理想气体,相对分子质量近似取29,C v,m为20.92 J·K-1?mol-1。求过程的Q、W、ΔU及ΔH。6.在容积为200L的容器中放有20℃、253313Pa的某理想气体,已知其C p,m=1.4C v,m,求其C v,m值。若该气体的热容近似为常数,试求恒容下加热该

气体至80℃时所需的热是多少。 7.2 mol理想气体,分别经下列三个过程由298K、202650Pa变到298K、101325Pa,分别计算W、Q、ΔU和ΔH的值。 (1)自由膨胀; (2)始终对抗恒外压101325Pa膨胀; (3)可逆膨胀。 8.计算下列相变过程的W、Q、ΔU及ΔH。 (1)1g水在101325Pa、100℃下蒸发为蒸汽(设为理想气体)。 (2)1g水在100℃、当外界压力恒为50662.5Pa时,恒温蒸发,然后,将蒸气慢慢加压到100℃、101325Pa。 (3)将1g、100℃、101325Pa的水突然移放到恒温100℃的真空箱中,水气即充满整个真空箱,测其压力为101325Pa。(正常沸点时,水的摩尔汽化热为40662 J?mol-1)。 比较三个过程的计算结果,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9.计算在298K、101325Pa时下列反应的ΔrH°。 Fe2O3 ( s )+3CO( g ) →2Fe(s)++3CO2 ( g ) 有关热力学数据如下: 物质Fe2O3 ( s ) CO( g ) Fe(s) CO2 ( g )

高中物理-热和内能练习题

高中物理-热和内能练习题 我夯基我达标 1.关于物体内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保持不变 B.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C.一定质量的物体在热膨胀过程中内能不一定增加 D.一定质量的物体在体积保持不变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 思路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却没有对外做功,故内能增加,A错误.一定质量的气体在膨胀过程中,可能吸热,也可能不吸热,还有可能放热,但一定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增加,故B错误.物体热膨胀一定是吸收了热量,对外做功不一定小于吸收的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加,C正确.物体体积不变,温度可以改变,内能随之变化,D错误. 答案: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B.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D.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思路解析:气体的内能由做功和热传递共同决定,任何一个因素不能起决定作用,所以A、B选项错误.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低,分子平均动能越小. 答案: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热量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D.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思路解析:物体放出热量,有可能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温度不一定会降低;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动能可能不变,物体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故

B 错. C 项违背自然规律,故错误. 答案: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融的铁块化成铁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大,则物体中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物体的内能增大 C.A 、B 两物体接触时有热量从物体A 传到物体B,这说明物体A 的内能大于物体B 的内能 D.A 、B 两物体的温度相同时,A 、B 两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分子的平均速率也可能不同 思路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对温度和内能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温度不变时,内能可能变化.两物体温度相同时,内能可能不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但由式k E = 2 1 m v 2知平均速率v 可能不同,故A 项错,D 项正确.最易错的是认为有热量从A 传到B,肯定A 的内能大,其实有热量从A 传到B 只说明A 的温度高,但内能还要看它们的总分子数和分子势能这些因素,故C 错.机械运动的速度增加与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无关,故B 错. 答案:D 5.一定量的气体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并对外做功,则此过程的末态与初态相比( ) A.气体内能一定增加 B.气体内能一定减少 C.气体内能一定不变 D.气体内能是增是减不能确定 思路解析:气体的内能是由热传递和做功共同决定的,现在吸收热量和对外做功同时进行,不知道具体的数值关系,因此无法判断,所以D 项正确. 答案:D 6.关于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很大 B.物体的机械能损失时,内能却可以增加 C.物体的内能损失时,机械能必然减少

高中物理专题-热力学定律

高中物理专题-热力学定律 在绝热气缸中封闭着两部分同种类的气体A和B,中间用绝热活塞隔开,活塞用销钉固定着。开始时两部分气体的体积和温度都相同,气体A的质量大于气体B的质量。撤去销钉后活塞可以自由移动,最后达到平衡。关于B部分气体的内能和压强的大小 A.内能增加,压强不变B.内能不变,压强不变 C.内能增加,压强增大D.内能不变,压强增大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因为气体A的质量大于气体B的质量,故开始时气体A的压强大于气体B的压强,撤去销钉后,A气体膨胀对B气体做功,故B气体内能增加,压强增大,选C。 【知识补给】 功和内能 (1)气体做功的特征是气体体积的变化,若气体只有压强的变化而无体积的变化,气体不做功。 (2)做功的对象是实物,故气体向真空膨胀不做功。 (3)理想气体被绝热压缩,则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体积减小,压强一定增大;理想气体绝热膨胀,则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压强一定增大。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热气缸竖直立于地面上,绝热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中,活塞静止时处于A位置。现将一重物轻轻地放在活塞上,活塞最终静止在B位置。则活塞在B位置时与活塞在A位置时相比较

A.气体的内能可能相同 B.气体的温度一定不同 C.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不变 D.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撞击单位面积气缸壁的次数一定增多 如图所示,绝热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气缸内用绝热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静止在图示位置现用力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在此过程中 A.外界对缸内气体做正功 B.缸内气体的内能不变 C.缸内气体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活塞单位面积的冲量增大 D.在单位时间内缸内气体分子与活塞碰撞的次数减少 如图所示,用绝热活塞把绝热容器隔成容积相同的两部分,先把活塞锁住,将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理想气体氢气和氧气分别充入容器的两部分,然后提起销子,使活塞可以无摩擦地滑动,当活塞平衡时 A.氢气的温度不变B.氢气的压强减小 C.氢气的体积减小D.氧气的温度升高 绝热气缸的质量为M,绝热活塞的质量为m,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气缸中密封一部分理想气体,最初气缸被销钉固定在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上。如图所示,现拔去销钉,让气缸在斜面上自由下滑,当活塞与气缸相对静止时,被封气体与原来气缸静止在斜面上时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压强不变B.气体的内能减小

高考物理热力学综合题

1.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B.空调机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少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 C.科技的进步可以使内燃机成为单一的热源热机 D.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使自然界的能量不断减少,形成“能源危机” 【答案】AB 【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解析】在外界帮助的情况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A 对;空调在制冷时,把室内的热量向室外释放,需要消耗电能,同时产生热量,所以向室外放出的热量大于从室内吸收的热量,B 对;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内燃机不可能成为单一热源的热机,C 错;因为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能源的消耗并不会使自然界的总能量减少,D 错。 2.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A)都具有确定的形状(B)体积都不易被压缩 (C)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D)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 答案:B 解析: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体积都不易被压缩,选项B正确。 3.已知湖水深度为20m,湖底水温为4℃,水面温度为17℃,大气压强为1.0×105Pa。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取g=10m/s2,ρ=1.0×103kg/m3) (A)12.8倍(B)8.5倍(C)3.1倍(D)2.1倍 答案:C 解析:湖底压强大约为3个大气压,由气体状态方程,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3.1倍,选项C正确。 4. 图6为某同学设计的喷水装置,内部装有2L水,上部密封1atm的空气0.5L,保持阀门关闭,再充入1atm的空气0.1L,设在所有过程中空可看作理想气体,且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充气后,密封气体压强增加 B.充气后,密封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C.打开阀门后,密封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D.打开阀门后,不再充气也能把水喷光 【答案】AB 【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解析】在外界帮助的情况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A 对;空调在制冷时,把室内的热量向室外释放,需要消耗电能,同时产生热量,所以向室外放出的热量大于从室内吸收的热量,B 对;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内燃机不可能成为单一热源的热机,C 错;因为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能源的消耗并不会使自然界的总能量减少,D 错。 5.A.[选修3-3](12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和为等温过程,和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习题及全解答

第3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1.状态函数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T、p、V、△U、△H、△G、S、G、Q p、Q u、Q、W、W e最大中哪些是状态函数?哪些属于广度性质?哪些属于强度性质? 答:状态函数的含义就是描述状态的宏观性质,如T、p、V、n、m、ρ等宏观物理量,因为体系的宏观性质与体系的状态之间存在对应的函数关系。状态函数的基本特点如下: (1)在条件一定时,状态一定,状态函数就有一定值,而且是唯一值。 (2)条件变化时,状态也将变化,但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取决于始态和终态,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 (3)状态函数的集合(和、差、积、商)也是状态函数。其中T、p、V、S、G是状态函数,V、S、G、H、U属于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T、p属于强度性质。 2.下列叙述是否正确?试解释之。 (1)Q p=△H,H是状态函数,所以Q p也是状态函数; (2)化学计量数与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和产物前面的配平系数相等; (3)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是同一个概念; (4)所有生成反应和燃烧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5)标准摩尔生成热是生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热; (6)H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热等于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热; (7)石墨和金刚石的燃烧热相等; (8)单质的标准生成热都为零; (9)稳定单质的△f HΘm、SΘm、△f GΘm均为零; (10)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所有放热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11)若△r H m和△r S m都为正值,则当温度升高时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增加; (12)冬天公路上撒盐以使冰融化,此时△r G m值的符号为负,△r S m值的符号为正。 答:(1)错。虽然H是状态函数,△H并不是状态函数,所以Qp当然不是状态函数;。 (2)错。因为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与反应计量方程式中反应物前面为正的系数不相等; (3)错。如气体的标准状况是指0℃和101.325KPa条件,而标准态对温度没有限定; (4)错。如由石墨生成金刚石的生成反应就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5)对。因某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热是由某物质生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热而命名的; (6)对。因H2O(l)的生成反应与H2(g)的燃烧反应是同一个反应; (7)错。因石墨和金刚石的燃烧反应虽最终产物相同,但反应的始态不同; (8)错。因为只有稳定单质的标准生成热才为零; (9)错。因为只有稳定单质的△f HΘm、△f GΘm为零,而稳定单质的SΘm在一般条件下并不为零; (10)对。因为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反应熵变趋近于零,反应热为影响反应自发的唯一因素; (11)对。因△r H m和△r S m都为正值,说明是吸热的、有可能自发的反应,升温有利; (12)对。因冰融化变水了,说明乃混乱度增大的自发过程,△r G m值必为负,△r S m值必为正。 3.1 mol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进行恒温可逆膨胀或恒温不可逆膨胀达到同一终态,因恒温可逆膨胀对外做功W r大于恒温不可逆膨胀对外做的功W ir,则Q r>Q ir。对否?为什么? 答:对。因为从同一始态到同一终态,热力学能变相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恒温可逆膨胀对外做功W r大于恒温不可逆膨胀对外做的功W ir,则恒温可逆膨胀从环境吸收的热Q必大于恒温不可逆膨胀从环境吸收的热Q ir。(△u=O r-W r= O-W; W r>W ir则Q r>Q ir)

高二物理 物体的内能典型例题

[例1]质量相等,温度都为100℃的水和水蒸气,它们的内能 [ ] A.相等 B.水的内能比水蒸气的内能大 C.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内能大 D.无法确定 [分析]物体的内能为物体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由分子之间相对位置所决定的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低,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小.质量相同的水和水蒸气的温度都为100℃时,水和水蒸气的分子数目相等,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相等的.由于水蒸气的体积比相同质量的水的体积来得大,也就是说水蒸气分子间的距离比水分子间的距离来得大,水蒸气分子势能比水分子势能来得大.所以,水蒸气的内能比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水的内能大. [答]C. [说明] 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可表示为: 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上式中v2的值越大,表示物体中速度大的分子占的比例增加. [例2]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机械能很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很大 B.物体的机械能损失时,内能却可能增加 C.物体的内能损失时,机械能必然会减少 D.物体的内能为零时,机械能可以不为零

E.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内能可以不为零 [分析]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对同一物体,不考虑形变时,机械能由其整体的宏观速度和相对地面的高度决定;内能则与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及其聚集状态有关,它跟物体整体的宏观速度(不计摩擦发热时)和高度一般无直接联系. 把物体缓缓地举得很高,使它处于很低温度的环境中,物体的机械能很大,但内能却不一定大,A错. 物体在空中因空气阻力匀速下落时,机械能有了损失,但因与空气摩擦使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会增加,B正确. 使物体保持静止,降低温度,当忽略物体的体积变化时,物体的内能减少,机械能可以认为不变.C错. 由于物体分子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机械能可以为零.D错,E正确. [答]B、E [例3]用力拉着铁块在水平地面上运动,铁块的机械能和内能有没有变化? [分析]应该分光滑接触和不光滑接触两种情况,而在不光滑接触时又有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种情况,即可根据机械能和内能的含义加以判断. [答]当地面光滑时,铁块由于受到外力后将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但势能保持不变.所以铁块的机械能增大.增大的机械能就等于外力对它所做的功.由于在运动过程中,铁块中所含的分子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都不发生改变,因此铁块的内能不变. 当地面不光滑时,铁块在运动中时刻受到地面摩擦力的作用.若所受外力等于地面的摩擦力,铁块作匀速运动,机械能不变.若所受外力大于地面的摩擦力,铁块作加速运动,机械能增加.在这两种情况下,铁块在运动过程中都要克服摩擦力做功.这些功转变为内能,其中一部分使铁块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铁块的内能有了变化.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热力学基础

一. 教学内容:热力学基础 (一)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 做功: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做功的数值来量度,外力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内能减少。 2. 热传递:它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传递的热量的数值来量度,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有温度差。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 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的总和。 2. 表达式:。 3. 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吸收热 量Q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取正值,物体内能 减少取负值。 (三)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 两种表述:(1)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有方向性。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是: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朝着分子热运动状态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4)熵是用来描述物体的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越高,物体的熵就越大。 (五)说明的问题 1. 第一类永动机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它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 第二类永动机也是无法实现的,它虽然不违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但却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六)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1. 能量与环境 (1)温室效应: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量提高,导致“温室效应”,使得地面温度上升,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等不良影响。 (2)酸雨污染:排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在降水过程中溶入雨水,使其形成酸雨,酸雨进入地表、江河、破坏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使生物死亡,破坏生态平衡,同时腐蚀建筑结构、工业装备、动力和通讯设备等,还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2. 能量耗散和能量降退 (1)能量耗散: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变成内能,而这些内能最终流散到周围的环境中,我们没有办法把这些流散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 (2)能量降退:从可被利用的价值来看,内能较之机械能、电能等,是一种低品质的能量。能量耗散不会使能的总量减少,却会导致能量品质的降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