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功能学评价程序-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为验证保健食品各种保健作用和安全性而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2 评价的基本原则

对保健食品的要求

受试样品必须符合本程序对受试样品的要求,并就其来源、组成、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等提供详细说明。

提供与试食试验同批次受试样品的卫生学检测报告,其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受试样品必须已经过动物实验证实,确定其具有需验证的某种特定的保健功能。对照物品可以用安慰剂,也可以用具有验证保健功能作用的阳性物。

原则上人体试食试验应在动物功能学实验有效的前提下进行。

人体试食试验受试样品必需经过动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并确认为安全的食品。

试验前的准备

拟定计划方案及进度,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经本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试食试验设计要求、受试样品的性质、期限等,选择一定数量的受试者。试食试验报告中试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例数不少于50人,且试验的脱离率一般不得超过20%。

开始试用前要根据受试样品性质,估计试用后可能产生的反应,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受试者的要求

选择受试者必须严格遵照自愿的原则,根据所需判定功能的要求进行选择。

确定受试对象后要进行谈话,使受试者充分了解试食试验的目的、内容、安排及有关事项,解答受试者提出的与试验有关的问题,消除可能产生的疑虑。

受试者必须有可靠的病史,以排除可能干扰试验目的的各种因素。

志愿受试者应填写参加试验的知情同意书,并接受知情同意书上确定的陈述“我已获得有关试食试验食物的功能及安全性等有关资料,并了解了试验目的、要求和安排,自愿参加试验,遵守试验的要求和纪律,积极主动配合,如实反映试验过程中的反应,逐日记录活动和生理的重要事件,接受规定的检查。”志愿受试者和主要研究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志愿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后应经试食试验负责单位批准。

试食试验期限原则上不得少于30天(特殊情况除外),必要时可以适当延长。对试验实施者的要求

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志愿受试者,以保障受试者的健康为前提。

进行人体试食试验的单位应是卫生部认定的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机构。如需进行与医院共同实施的人体试食试验,功能学检验机构必须选择三级甲等医院共同进行。

与主要研究者取得密切联系,指导受试者的日常活动,监督检查受试者遵守试验有关规定。

在志愿者身上采集各种生物样品应详细记录采集样品的种类、数量、次数、采集方法和采集日期。

负责人体试食试验的主要研究者应具有副高级职称。

试验观察指标的确定

根据受试样品的性质和作用确定观察的指标,一般应包括:

在被确定为志愿受试者之前应进行系统的常规体检(进行心电图、胸透和腹部B超检查),试验结束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重复心电图、胸透和腹部B超检查。在受试期间应取得下列资料:

主观感觉(体力和精神的)。

进食状况。

生理指标(血压、心率等),症状和体征。

常规的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必要时做白细胞分类),生化指标(转氨酶、血清蛋白质、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尿素、肌酐、血脂、血糖等)。

功效性指标,即与保健作用有关的指标,如抗氧化功能、减肥功能等方面的指标。

3 给受试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或经济补偿。

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功能学评价程序-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为验证保健食品各种保健作用和安全性而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2 评价的基本原则 对保健食品的要求 受试样品必须符合本程序对受试样品的要求,并就其来源、组成、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等提供详细说明。 提供与试食试验同批次受试样品的卫生学检测报告,其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受试样品必须已经过动物实验证实,确定其具有需验证的某种特定的保健功能。对照物品可以用安慰剂,也可以用具有验证保健功能作用的阳性物。 原则上人体试食试验应在动物功能学实验有效的前提下进行。 人体试食试验受试样品必需经过动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并确认为安全的食品。 试验前的准备 拟定计划方案及进度,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经本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试食试验设计要求、受试样品的性质、期限等,选择一定数量的受试者。试食试验报告中试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例数不少于50人,且试验的脱离率一般不得超过20%。 开始试用前要根据受试样品性质,估计试用后可能产生的反应,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受试者的要求

选择受试者必须严格遵照自愿的原则,根据所需判定功能的要求进行选择。 确定受试对象后要进行谈话,使受试者充分了解试食试验的目的、内容、安排及有关事项,解答受试者提出的与试验有关的问题,消除可能产生的疑虑。 受试者必须有可靠的病史,以排除可能干扰试验目的的各种因素。 志愿受试者应填写参加试验的知情同意书,并接受知情同意书上确定的陈述“我已获得有关试食试验食物的功能及安全性等有关资料,并了解了试验目的、要求和安排,自愿参加试验,遵守试验的要求和纪律,积极主动配合,如实反映试验过程中的反应,逐日记录活动和生理的重要事件,接受规定的检查。”志愿受试者和主要研究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志愿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后应经试食试验负责单位批准。 试食试验期限原则上不得少于30天(特殊情况除外),必要时可以适当延长。对试验实施者的要求 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志愿受试者,以保障受试者的健康为前提。 进行人体试食试验的单位应是卫生部认定的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机构。如需进行与医院共同实施的人体试食试验,功能学检验机构必须选择三级甲等医院共同进行。 与主要研究者取得密切联系,指导受试者的日常活动,监督检查受试者遵守试验有关规定。 在志愿者身上采集各种生物样品应详细记录采集样品的种类、数量、次数、采集方法和采集日期。 负责人体试食试验的主要研究者应具有副高级职称。 试验观察指标的确定 根据受试样品的性质和作用确定观察的指标,一般应包括:

-保健食品各功能需要做的动物及人体试验

保健食品各功能需要做的动物及人体试验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卫生学试验、稳定性试验、复核检验 (一)只要求动物实验的项目有: 1. 增强免疫力功能检验方法 主要指标:细胞免疫功能 体液免疫功能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 NK细胞活性测定 判定:四项指标中任两项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不认可增强单项免疫力功能。 2. 改善睡眠功能检验方法 主要指标:戊巴比妥纳睡眠时间实验 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 戊巴比妥钠(或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判定:3项实验中任2项阳性,且直接睡眠作用。 注意事项:对动物进行直接睡眠实验时,也要同样注意进行30天灌胃。 3. 缓解体力疲劳检验方法 主要指标:血乳酸 血清尿素 肝糖原/肌糖原 动物负重游泳实验 判定:负重游泳实验结果阳性,血乳酸曲线下面积、血清尿素、肝糖/肌糖原3项生化指标中任2项指标阳性。 注意事项: (1)对同批受试样品进行违禁药物的检测。 (2)在负重游泳实验时,酒类样品测试当天可以不灌胃。 4. 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检验方法 主要指标:常压耐缺氧实验 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 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 判定:三项试验中任二项实验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每批实验动物的体重尽量保持一致。 5. 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检验方法 主要指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骨髓细胞DNA含量或骨髓有核细胞数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 血/组织中SOD活性实验 血清溶血素含量实验 判定:以上5项实验中任3选项进行实验,3项实验中任何2项实验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选用小鼠,受试样品于照射前给予14~30天,照射后仍然给予

受试物,必要时可延至45天。 6. 增加骨密度功能检验方法 根据受试样品作用的原理不同,分为方案一(补钙为主的受试物)和方案二(不含钙或不以补钙为主的受试物)两种。 主要指标:体重 骨钙含量 骨密度 判定:(方案一)骨钙含量/骨密度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且不低于相应剂量的碳酸钙对照组,钙的吸收率不低于碳酸钙对照组。 (方案二)①不含钙的产品:骨钙含量/骨密度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加,其它指标(体重除外)不显著低于卵巢切除+溶剂组。②不以补钙为主(可少量含钙)的产品:骨钙含量/骨密度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低于相应剂量的碳酸钙对照组,其它指标(体重除外)不显著低于卵巢切除+溶剂组。 注意事项: (1)使用未批准用于食品的钙的化合物,除必做主要指标外,还必须进行钙吸收率的测定;使用属营养强化剂范围内的钙源及来自普通食品的钙源可以不进行钙的吸收率实验。 (2)必须使用单光子骨矿密度仪或双能X线骨密度仪或其它相关仪器测量股骨中点及股骨远心端的单位面积骨矿含量。 7.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检验方法 根据样品的用途进行选择,方案一(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和方案二(酒精肝损伤模型) 方案一 主要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判定:模型成立的前提下,ALT或AST任一项指标阳性,病理结果阳性。 方案二 主要指标: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甘油三酯+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判定: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可判定该受试物具有对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性保护作用①肝脏MDA、GSH、TG三项指标结果阳性;② 肝脏MDA、GSH、TG三指标中任2项指标阳性,且肝脏病理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报告中需提供列表详细描述肝脏病理情况。 (二)只要求人体实验的项目有: 1. 缓解视疲劳功能试验 受试对象:为儿童、青少年或成人,长期用眼,视力易疲劳者。排除患有眼部疾病者、短期内服用与受试物功能有关的物品者或长期服用其它有关治疗视力的药物或使用其它治疗方法者。 要求: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均衡性检验。 2. 祛痤疮功能试验 受试对象:选择临床痤疮I-III度的自愿健康受试者,排除因病理性原因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要求:

保健食品四大检测试验

保健食品四大检测试验 一、保健食品卫生学检测 1、卫生学试验检验项目的确定: 根据产品的详细配方和原料组成、主要工艺、剂型及其他相关资料,依据保健食品和各类食品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确定卫生学检验项目。 2、卫生学试验常用检验方法 ?《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方法》 GB/T5009.1- 203-2003 GB/T5009.23;190;191-2006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 GB/T4789.1-31;33-35-2003 ?每个指标都要列出具体的检验方法,如一个指标的标准检验方法有多个,要列出具体用的是哪一个方法。 3、确定卫生学试验检验项目的主要依据之一是GB16740《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感官指标 ?净含量 ?铅、总砷、总汞 ?微生物 (1)单件定量包装产品净含量允许负偏差

(2)铅、总砷、总汞 检测方法: 铅GB/T5009.12-2003 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二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三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总砷GB/T5009.11-2003 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第二法:银盐法 第三法:砷斑法 总汞GB/T5009.17-2003 第一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二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3)微生物指标 检测方法: ?菌落总数:GB/T4789.2-2003 ?大肠菌群:GB/T4789.3-2003

?霉菌:GB/T4789.15-2003 ?酵母:GB/T4789.15-2003 ?致病菌(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 沙门氏菌:GB/T4789.4-2003 志贺氏菌:GB/T4789.5-2003 金黄色葡萄球菌:GB/T4789.10-2003 溶血性链球菌:GB/T4789.11-2003 从安全性角度出发,测定胶囊类样品的铅、总砷、总汞、微生物指标时须包括胶囊皮。 (4)其他经常检测的卫生学指标

保健食品试验注册检验规范

保健食品注册检验复核检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保健食品注册检验、产品质量复核检验工作,保证其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保健食品注册检验、产品质量复核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保健食品注册检验(以下称注册检验)是指申请人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保健食品注册申请前,按照有关规定,在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以下称注册检验机构)所进行的产品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卫生学试验、稳定性试验等。 保健食品产品质量复核检验(以下称复核检验)是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保健食品注册申请后,注册检验机构按照申请人申报的产品质量标准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样品所进行的全项目检验。 第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注册检验、复核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注册检验机构应当依法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遴选确定,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以及本办法的规定,开展注册检验、复核检验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保健食品注册检验、产品质量复核检验报告(以下均称检验报告)。 注册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检验报告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条注册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从事注册检验、复核检验工作,应当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并保证出具的检验报告客观、公正和准

确,不得出具虚假的检验报告。 第七条同一产品的复核检验不得由承担该产品注册检验工作的注册检验机构进行。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抽样时,应当保证抽样的代表性,抽样过程不得影响所抽样品的质量。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第九条申请注册检验的单位(以下称申请单位)申请国产保健食品注册检验的,应当向产品试制所在地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抽样申请,填写抽样申请表。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收到抽样申请表后,应当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规定及时派员到产品试制现场进行抽样并封样,同时填写抽样单。 申请单位应当将封样和抽样单一并提交注册检验机构。 第十条申请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及《保健食品注册检验复核检验规范》(以下称《检验规范》)的有关要求,向注册检验机构提交保健食品注册检验申请表及有关资料,国产保健食品提供封样样品、进口保健食品提供未启封的市售样品,并按有关规定缴纳注册检验费用。 注册检验机构应当按照《检验规范》的要求,对检验样品及有关资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出具保健食品注册检验受理通知书(以下称注册检验受理通知书),进行注册检验受理编号,并与申请单位签订协议书。 第十一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保健食品注册申请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注册检验机构发出保健食品产品质量复核检验通知书(以下称复核检验通知书),并提供产品质量标准和连续三个批号规定

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 规程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功能学评价程序-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为验证保健食品各种保健作用和安全性而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2 评价的基本原则 对保健食品的要求 受试样品必须符合本程序对受试样品的要求,并就其来源、组成、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等提供详细说明。 提供与试食试验同批次受试样品的卫生学检测报告,其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受试样品必须已经过动物实验证实,确定其具有需验证的某种特定的保健功能。对照物品可以用安慰剂,也可以用具有验证保健功能作用的阳性物。 原则上人体试食试验应在动物功能学实验有效的前提下进行。 人体试食试验受试样品必需经过动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并确认为安全的食品。 试验前的准备 拟定计划方案及进度,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经本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 根据试食试验设计要求、受试样品的性质、期限等,选择一定数量的受试者。试食试验报告中试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例数不少于50人,且试验的脱离率一般不得超过20%。

开始试用前要根据受试样品性质,估计试用后可能产生的反应,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受试者的要求 选择受试者必须严格遵照自愿的原则,根据所需判定功能的要求进行选择。确定受试对象后要进行谈话,使受试者充分了解试食试验的目的、内容、安排及有关事项,解答受试者提出的与试验有关的问题,消除可能产生的疑虑。受试者必须有可靠的病史,以排除可能干扰试验目的的各种因素。 志愿受试者应填写参加试验的知情同意书,并接受知情同意书上确定的陈述“我已获得有关试食试验食物的功能及安全性等有关资料,并了解了试验目的、要求和安排,自愿参加试验,遵守试验的要求和纪律,积极主动配合,如实反映试验过程中的反应,逐日记录活动和生理的重要事件,接受规定的检查。”志愿受试者和主要研究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志愿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后应经试食试验负责单位批准。 试食试验期限原则上不得少于30天(特殊情况除外),必要时可以适当延长。 对试验实施者的要求 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志愿受试者,以保障受试者的健康为前提。 进行人体试食试验的单位应是卫生部认定的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机构。如需进行与医院共同实施的人体试食试验,功能学检验机构必须选择三级甲等医院共同进行。 与主要研究者取得密切联系,指导受试者的日常活动,监督检查受试者遵守试验有关规定。

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 验规程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功能学评价程序-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为验证保健食品各种保健作用和安全性而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2 评价的基本原则 对保健食品的要求 受试样品必须符合本程序对受试样品的要求,并就其来源、组成、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等提供详细说明。 提供与试食试验同批次受试样品的卫生学检测报告,其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受试样品必须已经过动物实验证实,确定其具有需验证的某种特定的保健功能。对照物品可以用安慰剂,也可以用具有验证保健功能作用的阳性物。 原则上人体试食试验应在动物功能学实验有效的前提下进行。 人体试食试验受试样品必需经过动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并确认为安全的食品。 试验前的准备 拟定计划方案及进度,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经本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试食试验设计要求、受试样品的性质、期限等,选择一定数量的受试者。试食试验报告中试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例数不少于50人,且试验的脱离率一般不得超过20%。 开始试用前要根据受试样品性质,估计试用后可能产生的反应,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受试者的要求 选择受试者必须严格遵照自愿的原则,根据所需判定功能的要求进行选择。确定受试对象后要进行谈话,使受试者充分了解试食试验的目的、内容、安排及有关事项,解答受试者提出的与试验有关的问题,消除可能产生的疑虑。 受试者必须有可靠的病史,以排除可能干扰试验目的的各种因素。 志愿受试者应填写参加试验的知情同意书,并接受知情同意书上确定的陈述“我已获得有关试食试验食物的功能及安全性等有关资料,并了解了试验目的、要求和安排,自愿参加试验,遵守试验的要求和纪律,积极主动配合,如实反映试验过程中的反应,逐日记录活动和生理的重要事件,接受规定的检查。”志愿受试者和主要研究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志愿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后应经试食试验负责单位批准。 试食试验期限原则上不得少于30天(特殊情况除外),必要时可以适当延长。 对试验实施者的要求 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志愿受试者,以保障受试者的健康为前提。 进行人体试食试验的单位应是卫生部认定的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机构。如需进行与医院共同实施的人体试食试验,功能学检验机构必须选择三级甲等医院共同进行。 与主要研究者取得密切联系,指导受试者的日常活动,监督检查受试者遵守试验有关规定。 在志愿者身上采集各种生物样品应详细记录采集样品的种类、数量、次数、采集方法和采集日期。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和检验方法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统一程序和检验方法。 本程序和检验方法适用于评价食品的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改善记忆、促进生长发育、抗疲劳、减肥、耐缺氧、抗辐射、抗突变、抑制肿瘤、调节血脂、改善性功能等作用。 本程序和检验方法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2进行食品保健作用评价的基本要求 2.1对受试物的要求 2.1.1提供受试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等有关资料。 2.1.2受试物必须是规格化的产品,即符合既定的生产工艺、配方及质量标准。 2.1.3提供受试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资料,受试物必须是已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确认为安全的物质。 2.2对实验动物的要求 2.2.1根据各种试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常用大鼠和小鼠,品系不限,推荐使用近交系动物。 2.2.2动物的性别不限,可根据试验要进行选择。动物的数量的要求为小鼠每组至少10只(单一性别),大鼠每组至少8只(单一性别)。动物的年龄可根据具体试验要而定。 2.2.3动物应达到二级实验动物的要求。 2.3给受试物的剂量及时间 2.3.1各种试验至少应设3个剂量组,1个对照组,必要时可设阳性对照组。剂量选择应合理,尽可能找出最低有效剂量。在3个剂量组中,其中一个剂量应相当于人推荐摄入量的5-10倍左右。 2.3.2给受试物的时间应根据具体试验而定,原则上至少1个月。 3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3.1免疫调节作用 3.1.1试验项目 3.1.1.1.1脏器/体重比值 胸腺/体重比值 脾脏/体重比值 3.1.1.1.2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迟发型变态反应 3.1.1.1.3体液免疫功能测定 抗体生成细胞检测 血清溶血素测定 3.1.1.1.4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 小鼠碳廓清试验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 3.1.1.1.5NK细胞活性测定 3.1.1.2人体试食试验 3.1.1.2.1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3.1.1.2.2体液免疫功能试验 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IgG、IgA、IgM 3.1.1.2.3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测定 吞噬与杀菌试验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1996年7月18日卫监发[1996]38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和检验方法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统一程序和检验方法。 本程序和检验方法适用于评价食品的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改善记忆、促进生长发育、抗疲劳、减肥、耐缺氧、抗辐射、抗突变、抑制肿瘤、调节血脂、改善性功能等作用。 本程序和检验方法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2.进行食品保健作用评价的基本要求 2.1对受试物的要求 2.1.1提供受试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等有关资料。 2.1.2受试物必须是规格化的产品,即符合既定的生产工艺、配方及质量标准。 2.1.3提供受试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资料,受试物必须是已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确认为安全的物质。 2.2对实验动物的要求 2.2.1根据各种试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常用大鼠和小鼠,品系不限,推荐使用近交系动物。 2.2.2 动物的性别不限,可根据试验需要进行选择。动物的数量的要求为小鼠每组至少10只(单一性别),大鼠每组至少8只(单一性别)。动物的年龄可根据具体试验需要而定。 2.2.3 动物应达到二级实验动物的要求。 2.3 给受试物的剂量及时间

2.3.1 各种试验至少应设3个剂量组,1个对照组,必要时可设阳性对照组。剂量选择应合理,尽可能找出最低有效剂量。在3个剂量组中,其中一个剂量应相当于人推荐摄入量的5-10倍左右。 2.3.2 给受试物的时间应根据具体试验而定,原则上至少1个月。 3.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3.1 免疫调节作用 3.1.1 试验项目 3.1.1.1.1 脏器/体重比值 胸腺/体重比值 脾脏/体重比值 3.1.1.1.2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迟发型变态反应 3.1.1.1.3 体液免疫功能测定 抗体生成细胞检测 血清溶血素测定 3.1.1.1.4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 小鼠碳廓清试验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 3.1.1.1.5 N细胞活性测定 3.1.1.2 人体试食试验 3.1.1.2.1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3.1.1.2.2 体液免疫功能试验 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IgG、IgA、IgM 3.1.1.2.3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测定

保健食品检测试验(DOC)

保健食品检测试验 一、保健食品卫生学检测 1、卫生学试验检验项目的确定: 根据产品的详细配方和原料组成、主要工艺、剂型及其他相关资料,依据保健食品和各类食品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确定卫生学检验项目。 2、卫生学试验常用检验方法 《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方法》 GB/T5009.1- 203-2003 GB/T5009.23;190;191-2006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 GB/T4789.1-31;33-35-2003 每个指标都要列出具体的检验方法,如一个指标的标准检验方法有多个,要列出具体用的是哪一个方法。 3、确定卫生学试验检验项目的主要依据之一是 GB16740《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感官指标 净含量 铅、总砷、总汞 微生物 (1)单件定量包装产品净含量允许负偏差

(2)铅、总砷、总汞 检测方法: 铅GB/T5009.12-2003 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二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三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总砷GB/T5009.11-2003 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第二法:银盐法 第三法:砷斑法 总汞GB/T5009.17-2003 第一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二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3)微生物指标 检测方法: 菌落总数:GB/T4789.2-2003 大肠菌群:GB/T4789.3-2003 霉菌:GB/T4789.15-2003 酵母:GB/T4789.15-2003 致病菌(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 沙门氏菌:GB/T4789.4-2003 志贺氏菌:GB/T4789.5-2003 金黄色葡萄球菌:GB/T4789.10-2003 溶血性链球菌:GB/T4789.11-2003 从安全性角度出发,测定胶囊类样品的铅、总砷、总汞、微生物指标时须包括胶囊皮。

保健食品稳定性试验

保健食品稳定性试验 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等要求,根据样品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稳定性试验设计和研究。 一、基本原则 (一)保健食品稳定性试验是指保健食品通过一定程序和方法的试验,考察样品的感官、化学、物理及生物学的变化情况。 (二)通过稳定性试验,考察样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温度、相对湿度等)的感官、化学、物理及生物学随时间增加其变化程度和规律,从而判断样品包装、贮存条件和保质期内的稳定性。 (三)根据样品特性不同,稳定性试验可采取短期试验、长期试验或加速试验。 1.短期试验:该类样品保质期一般在6个月以内(含6个月),在常温或说明书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考察其稳定性。 2.长期试验:该类样品一般保质期为6个月以上,在说明书规定的条件下考察样品稳定性。 3.加速试验:该类样品一般保质期为2年,为缩短考察时间,可在加速条件下进行稳定性试验,在加速条件下考察样品的感官、化学、物理及生物学方面的变化。 根据本样品的特性,采用加速试验。 二、试验要求 (一)样品分类。 1.普通样品。对贮存条件没有特殊要求的样品,可在常温条件下贮存,如固体类样品(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粉剂等);液体类样品(口服液、饮料、酒剂等)。 2.特殊样品。对贮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样品,如益生菌类、鲜蜂王浆类等。 受试样品有片剂、胶囊剂,均为普通样品,可在常温下贮存。 (二)样品批次、取样和用量。应符合现行法规,满足稳定性试验的要求。

依据《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加速实验应采用3批中试以上规模样品进行。 依据《中药、天然药物中试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试研究的投料量为制剂处方量(以制成1000 个制剂单位计算)的10倍以上。也就是说,1个批次即要生产10000粒;3个批次,则共需生产30000粒。 每次取样500粒进行各项指标检测。 (三)样品包装及试验放置条件。稳定性试验的样品所用包装材料、规格和封装条件应与产品质量标准、说明书中的要求一致。 1.普通样品。加速试验应置于温度37±2℃、相对湿度RH75±5%、避免光线直射的条件下贮存3个月。 2.药品包装。选用药用白色塑料瓶,200cc,HDPE材质,不易破损、密封性能好、防潮、卫生,符合药品包装的特殊要求,可不经清洗和烘干,即可直接用于药品包装。 片剂规格:每片含药0.25g,100片/瓶。 胶囊剂规格:每粒含药0.3g,100粒/瓶。 封装条件:密避,防潮。 (四)试验时间。稳定性试验中应设置多个考察时间点,其考察时间点应根据对样品的性质(感官、理化、生物学)了解及其变化的趋势设定。 1.普通样品。加速试验一般考察时间为3个月,即对放置0、1、2、3个月样品进行考察。0月数据可以使用同批次样品卫生学试验结果。 (五)考察指标。应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规定的方法,对申请人送检样品的卫生学及其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指标在保质期内的变化情况进行的检测。 1.卫生学指标 依据GB 1674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项下规定进行检查,主要考查微生物限量。 2.相关质量指标

保健食品检测试验

保健食品检测试验

保健食品检测试验 一、保健食品卫生学检测 1、卫生学试验检验项目的确定: 根据产品的详细配方和原料组成、主要工艺、剂型及其他相关资料,依据保健食品和各类食品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确定卫生学检验项目。 2、卫生学试验常用检验方法 《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方法》 GB/T5009.1- 203-2003 GB/T5009.23;190;191-2006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 GB/T4789.1-31;33-35-2003 每个指标都要列出具体的检验方法,如一个指标的标准检验方法有多个,要列出具体用的是哪一个方法。 3、确定卫生学试验检验项目的主要依据之一是 GB16740《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感官指标 净含量 铅、总砷、总汞 微生物 (1)单件定量包装产品净含量允许负偏差 净含量 Q 负偏差 Q的百分比g或mL 5g~50g 5mL~50mL 9 —50g~100g 50mL~100mL — 4.5 100g~200g 100mL~ 200mL 4.5 —200g~300g —9

200mL~ 300mL 300g~500g 300mL~ 500mL 3 — 500g~1kg 500mL~1L —15 1kg~10kg 1L~10L 1.5 —(2)铅、总砷、总汞 项目 限量 一般产 品 个别产品 铅≤ (以Pb 计,mg/kg )0.5 一般胶囊产品1.5;以藻 类和茶类*为原料的固 体饮料和胶囊产品2.0 总砷≤ (以As 计,mg/kg )0.3 以藻类和茶类*为原料 的固体饮料和所有胶囊 产品1.0 总汞≤(以Hg — 以藻类和茶类*为原料 的固体饮料和所有胶囊

保健食品 人体试食试验报告模板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遴选确定 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 (确定日期:2013年10月) 检验报告 检验受理编号 样品中文名称 申请单位 检验项目XXXX功能人体试验 年月日

声明 一、本检验报告仅对送检样品负责。 二、本检验报告涂改增删无效,未加盖单位印章无效,复印件无效。 三、本检验报告及我单位名称不得用于产品标签、广告、评优及商品 宣传等。 四、本检验报告一式三份,两份交送检单位,一份由我单位存档。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检验报告 注册检验受理编号:mm03220XXXXXX第1页/共页样品名称样品数量 样品性状样品规格 保存条件样品批号 申请单位保质期 生产企业收样日期年月日 检验类别XXXX功能人体试验检验日期年月日-年月日检验项目及依据 检验结果: 对整个结果的小结。(以下空白)

注册检验受理编号 GZ03220XXXXXX 第2页 / 共页 1 材料和方法 1.1样品:描述来源、性状、前处理方法、样品核准净含量、人体推荐剂量、保 存条件。 1.2 受试对象 1.2.1受试者纳入标准 1.2.2 受试者排除标准 1.3 试验设计与分组:描述对照设计、分组方法、分组依据。 1.4 食用剂量及时间:食用方法、食用剂量、食用时间、禁食要求、观察时间。 1.5 主要仪器、试剂及测试环境要求: 1.6 观察指标 1.6.1 一般状况:包括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血压等。 1.6.2 安全性观察 1.6. 2.1 血、尿、便常规检查:描述方法。 1.6. 2.2 肝、肾功能检查:描述方法。 1.6. 2.3 胸透、心电图、腹部B超:描述方法。 1.6.3 功效性观察:描述方法。 1.7 数据统计:描述方法。 1.8 结果判定 2 结果 2.1 一般状况:试食试验前后一般情况的描述或列表说明,并对表中内容作简要 论述。 2.2 对功效指标的影响:列表给出各项试验数据统计结果,并对表中内容作简要 论述。 2.3 对人体安全指标的影响:列表给出各项试验数据统计结果,并对表中内容作 简要论述。 3 小结 对整个试验作出小结。(以下空白)

保健食品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保健食品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增强免疫力功能 1.1 试验项目 1.1.1 体重 1.1.2 脏器/ 体重比值测定:胸腺/ 体重比值,脾脏/ 体重比值 1.1.3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 1.1.4 体液免疫功能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血清溶血素测定 1.1.5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1.1.6 NK 细胞活性测定 1.2.1 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1.2.2 采用正常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模型动物进行实验。 1.3 结果判定 增强免疫力功能判定:在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NK 细胞活性四个方面任两个方面结果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 其中细胞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 果阳性,可判定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结果阳性。体液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体液免疫功能测定结果阳性。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项目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结果阳性。NK 细胞活性测定实验的一个以上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NK 细胞活性结果阳性。 辅助降血糖功能 1.1 试验项目 1.1.1 动物实验 1.1.1.1 体重 1.1.1.2 空腹血糖 1.1.1.3 糖耐量 1.1.2 人体试食试验 1.1. 2.1 空腹血糖 1.1. 2.2 餐后1 小时血糖 1.1. 2.3 尿糖 2.1 试验原则 2.1.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2.1.2 除对高血糖模型动物进行所列指标的检测外,应进行受试样品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影响的观察。 2.1.3 人体试食试验应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2.1.4 应对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 2.1.5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1 结果判定 3.1.1 动物实验:空腹血糖和糖耐量二项指标中一项指标阳性,且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无影响,即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血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1.2 人体试食试验:空腹血糖、餐后1 个时血糖两项指标中一项指标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作用。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赵)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和检验方法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统一程序和检验方法。 本程序和检验方法适用于评价食品的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改善记忆、促进生长发育、抗疲劳、减肥、耐缺氧、抗辐射、抗突变、抑制肿瘤、调节血脂、改善性功能等作用。 本程序和检验方法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2 进行食品保健作用评价的基本要求 2.1 对受试物的要求 2.1.1 提供受试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等有关资料。 2.1.2 受试物必须是规格化的产品,即符合既定的生产工艺、配方及质量标准。 2.1.3 提供受试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资料,受试物必须是已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 评价确认为安全的物质。 2.2 对实验动物的要求 2.2.1 根据各种试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常用大鼠和小鼠,品系不限, 推荐使用近交系动物。 2.2.2 动物的性别不限,可根据试验需要进行选择。动物的数量的要求为小鼠每组至 少10只(单一性别),大鼠每组至少8只(单一性别)。动物的年龄可根据具体试 验需要而定。 2.2.3 动物应达到二级实验动物的要求。 2.3 给受试物的剂量及时间 2.3.1 各种试验至少应设3个剂量组,1个对照组,必要时可设阳性对照组。剂量选 择应合理,尽可能找出最低有效剂量。在3个剂量组中,其中一个剂量应相当 于人推荐摄入量的5-10倍左右。 2.3.2 给受试物的时间应根据具体试验而定,原则上至少1个月。 3 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3.1 免疫调节作用 3.1.1 试验项目 3.1.1.1.1 脏器/体重比值 胸腺/体重比值 脾脏/体重比值 3.1.1.1.2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迟发型变态反应 3.1.1.1.3 体液免疫功能测定 抗体生成细胞检测 血清溶血素测定 3.1.1.1.4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 小鼠碳廓清试验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 3.1.1.1.5 NK细胞活性测定

保健食品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功能学评价程序-保健食品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2009-08-28 17:58:48 来源:世健联浏览次数:70 网友评论0 条1增强免疫力功能 1.1 试验项目 1.1.1体重 1.1.2脏器/体重比值测定:胸腺/体重比值,脾脏/体重比值 1.1.3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 1.1.4 体液免疫功能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血清溶血素测定 1.1.5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 1.1.6 NK细胞活性测定 1.2 试验原则 1.2.1 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1.2.2 采用正常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模型动物进行实验。 1.3 结果判定 增强免疫力功能判定:在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NK 细胞活性四个方面任两个方面结果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 细胞免疫功能结果判定:细胞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结果阳性。 体液免疫功能结果判定:体液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体液免疫功能测定结果阳性。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结果判定: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项目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结果阳性。

NK细胞活性结果判定:NK细胞活性测定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NK细胞活性结果阳性。 2 辅助降血脂功能功能 2.1试验项目 2.1.1 动物实验 2.1.1.1体重 2.1.1.2血清总胆固醇 2.1.1.3甘油三酯 2.1.1.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1.2 人体试食试验 2.1.2.1血清总胆固醇 2.1.2.2甘油三酯 2.1.2.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2 试验原则: 2.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测项目。 2.2.2 动物实验选用脂代谢紊乱模型法,预防性或治疗性任选一种。 2.2.3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2.3 结果判定 2.3.1 动物实验: 2.3.1.1 辅助降血脂功能结果判定:在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项指标检测中血清总胆固醇?***腿?ザ?钪副暄粜裕?膳卸ǜ檬苁匝?犯ㄖ?笛??δ芏?锸笛榻峁?粜浴?/div>

保健食品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保健食品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等要求,根据样品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稳定性试验设计和研究。 一、基本原则 (一)保健食品稳定性试验是指保健食品通过一定程序和方法的试验,考察样品的感官、化学、物理及生物学的变化情况。 (二)通过稳定性试验,考察样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温度、相对湿度等)的感官、化学、物理及生物学随时间增加其变化程度和规律,从而判断样品包装、贮存条件和保质期内的稳定性。 (三)根据样品特性不同,稳定性试验可采取短期试验、长期试验或加速试验。 1.短期试验:该类样品保质期一般在6个月以内(含6个月),在常温或说明书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考察其稳定性。 2.长期试验:该类样品一般保质期为6个月以上,在说明书规定的条件下考察样品稳定性。 3.加速试验:该类样品一般保质期为2年,为缩短考察时间,可在加速条件下进行稳定性试验,在加速条件下考察样品的感官、化学、物理及生物学方面的变化。 二、试验要求 (一)样品分类。 1.普通样品。对贮存条件没有特殊要求的样品,可在常温条件下贮存,如固体类样品(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粉剂等);液体类样品(口服液、饮料、酒剂等)。 2.特殊样品。对贮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样品,如益生菌类、鲜蜂王浆类等。 (二)样品批次、取样和用量。应符合现行法规,满足稳定性试验的要求。 (三)样品包装及试验放置条件。稳定性试验的样品所用包装材料、规格和封装条件应与产品质量标准、说明书中的要求一致。 1.普通样品。加速试验应置于温度37±2℃、相对湿度RH75±5%、避免光线直射的条件下贮存3个月。短期试验、长期试验应在说明书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贮存,贮存时间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及说明书声称的保质期而定。 2.特殊样品。在说明书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贮存。 (四)试验时间。稳定性试验中应设置多个考察时间点,其考察时间点应根据对样品的性质(感官、理化、生物学)了解及其变化的趋势设定。 1.普通样品。长期试验一般考察时间应与样品保质期一致,如保质期定为2年的样品,则应对0、3、6、9、12、18、24个月样品进行检验。0月数据可以使用同批次样品卫生学试验结果。 加速试验一般考察时间为3个月,即对放置0、1、2、3个月样品进行考察。0月数据可以使用同批次样品卫生学试验结果。 2.特殊样品。在说明书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进行考察。保质期在3个月之内的,应在贮存0、终月(天)进行检测;保质期大于3个月的,应按每3个月检测一次(包括贮存0、终月)的原则进行考察。 (五)考察指标。应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规定的方法,对申请人送检样品的卫生学及其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指标在保质期内的变化情况进行的检测。 (六)检测方法。应按产品质量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稳定性试验考察指标的检测。 三、结果评价 保健食品稳定性试验结果评价是对试验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和判断,检测结果应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规定。 (一)贮存条件的确定。应参照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并结合保健食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同时参考同类已上市产品的贮存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适宜的产品贮存条件。 (二)直接接触保健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等的确定。一般应根据保健食品具体情况,结合稳定性研究结果,确定适宜的包装材料。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和检验方法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统一程序和检验方法。 本程序和检验方法适用于评价食品的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改善记忆、促进生长发育、抗疲劳、减肥、耐缺氧、抗辐射、抗突变、抑制肿瘤、调节血脂、改善性功能等作用。 本程序和检验方法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2 进行食品保健作用评价的基本要求 2.1 对受试物的要求 2.1.1 提供受试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等有关资料。 2.1.2 受试物必须是规格化的产品,即符合既定的生产工艺、配方及质量标准。 2.1.3 提供受试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资料,受试物必须是已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确认为安全的物质。 2.2 对实验动物的要求 2.2.1 根据各种试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常用大鼠和小鼠,品系不限,推荐使用近交系动物。 2.2.2 动物的性别不限,可根据试验需要进行选择。动物的数量的要求为小鼠每组至少10只(单一性别),大鼠每组至少8只(单一性别)。动物的年龄可根据具体试验需要而定。 2.2.3 动物应达到二级实验动物的要求。

2.3 给受试物的剂量及时间 2.3.1 各种试验至少应设3个剂量组,1个对照组,必要时可设阳性对照组。剂量选择应合理,尽可能找出最低有效剂量。在3个剂量组中,其中一个剂量应相当于人推荐摄入量的5-10倍左右。 2.3.2 给受试物的时间应根据具体试验而定,原则上至少1个月。 3 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3.1 免疫调节作用 3.1.1 试验项目 3.1.1.1.1 脏器/体重比值 胸腺/体重比值 脾脏/体重比值 3.1.1.1.2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迟发型变态反应 3.1.1.1.3 体液免疫功能测定 抗体生成细胞检测 血清溶血素测定 3.1.1.1.4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

保健食品注册检验复核检验规范总结.docx

保健食品注册检验复核检验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保健食品注册检验、产品质量复核检验(以下分别称注 册检验、复核检验)行为,依据《保健食品注册检验复核检验管理办法》 (以下称《检验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注册检验的申请和注册检验、复核检验的受理、样品检验、检验项目、检验时限、检验报告编制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注册检验、复核检验工作。 第三条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遴选确定的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 构(以下称注册检验机构)承担本规范规定的注册检验、复核检验工作, 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第四条申请注册检验的单位(以下称申请单位)申请国产保健食品 注册检验的,应当向产品试制所在地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抽 样申请,填写抽样申请表(见表 1)。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收到抽样申请表后,应当及时委派 2 名 以上抽样人员到产品试制现场,随机抽取同一名称、连续三个批号的样品,并用封签封样,填写抽样单(见表 2)。抽取样品的数量由申请单位确定。 第五条待抽样品应当包装完整,样品标签应当标明产品名称、保健 功能、规格、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申请单位名称、生产企业名称等 信息,允许无产品包装设计内容。 第六条抽样人员、申请单位的授权负责人应当在封签、抽样单上签

字,注明日期,并加盖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印章和申请单位公章。 抽样单一式五份,一份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留存,四份交申请 单位。 第七条委托生产的,申请单位(委托方)可委托实际生产企业(受 托方)在抽样申请表及抽样单中签字、盖章,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实际 生产企业提交抽样申请时应当出具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申请单 位公章的委托授权书。 第八条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抽样编号采用汉语拼音大写加 阿拉伯数字,编码共 17 位,如 GZC11000020090001 。 (一)前 3 位:保健食品及其检验类别代号( G 表示国产保健食品, Z 表示注册检验, C 表示抽样); (二)第 4 位至第 9 位: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见表 3 ); (三)第 10 位至第 13 位:抽样的年份号; (四)第 14 位至第 17 位:抽样的顺序编号。 第九条申请单位向注册检验机构提出注册检验申请,填写保健食品注册检验申请表(以下称注册检验申请表,见表 4)。同时,国产保健食品应当提供封样样品、抽样单及有关资料,进口保健食品应当提供未启封的市售样品 及有关资料。注册检验申请表和样品需经注册检验机构确认。注 册检验申请表一式两份,经注册检验机构确认后,一份注册检验机构留存,一份交申请单位。 第十条申请单位应当根据本规范第四章的要求确定检验项目。 申请单位应当向同一注册检验机构申请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和功能学动 物试验。 第十一条申请单位应当一次性提供注册检验所需包装完整的样品,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