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史重要概念解读(二)

中国古代史重要概念解读(二)

中国古代史重要概念解读(二)

1、中国古代选官制演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大体经历了先秦的世官制(贵族世代继承)、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察举制(官吏察访推荐中央任命)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分科考试选官),反映选官由血缘到推荐德性才能再到公平考试选拔的标准变化,体现官吏的任免越来越集中到中央皇帝手中,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现,也体现统治集团治国理政水平素质的提高。

2、二府三司:宋代中央机构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合称“二府三司”。宋代,增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增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政权,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通过机构分权,削弱了宰相权力,加强了皇权。

3、防弊之政:北宋之时通过防微杜渐确保政治格局与统治秩序稳定的政治措施。第一原则是收权,即将地方权力收日中央,从制度上保证藩镇割据局面不再复现,包括“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第二原则是分权,即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令其互相牵制,防止专擅,包括分相权、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等;第三原则是重文轻武,大力抬高文官、士人地位,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鼓励台谏言事,强化监察工作,逐渐形成了“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和“与士大夫治天下”的传统“家法”。

4、分化事权:中国古代为加强集权而采取的措施。唐沿袭和完善隋的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分权,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北宋在宰相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军权,设三司使分割财权。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以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便于中央集权。

5、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秋,辽国君主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因宰相寇准的力劝至澶州督战。宋真宗也赞同议和,于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在宋朝称澶渊部,故史称“澶渊之盟”。此盟约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宋节省巨额战争开支,以较少的代价换取战争难以达到的效果,促进宋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6、偏安一隅:封建王朝不能统治全国,苟且安于仅存的部分通统治地区。靖康之变后,宋王室失去淮河以北的土地,赵构定都临安,主和派得势,故不思收复北方土地,与金耻辱的议和,仅以保有江南一隅,史称“偏安江南”。

7、宋代商业革命:指宋代在商业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如坊市制度被打破;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纸币和信用票据的出现与大量使用;围绕大城市的镇市大批出现,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以水陆交通线为网络,以镇市、村市为网络交结点的多级市场结构。

8、经济作物: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主要种植目的为赚取高回报,而不以提供粮食为其目标。经济作物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棉花、油料、麻类、桑柞丝、茶叶、糖料、蔬菜、果品、药材等。

9、榷场:是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辽、宋、西夏、金等政权虽处于对峙状态,但因生活的需要各政权仍有商业往来。设有官吏监督,商人在榷场交易需交纳商税和牙钱。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地点也会变化。有利于边境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少数民族政权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丰富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加强各民族政权间经济文化联系,促进民族交融。

10、经济重心南移:指中国古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变化:南方经济优势逐渐凸显并最终超过北方。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始于隋唐,完成于南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主要是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一系列变化:南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南粮北运等。

11、元朝海运:元朝,经济重心在南方,政治中心在北方,将南方物资运至北方成为重要的任务,海运成本低,运输量大,改变了当时中国历史上用漕运来运粮的情况,是当时运粮的一种转折。在当时海运开发了之后,南北的沟通就更加的频繁了,而且还非常的便捷,对南北经济

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2、南北分卷:北宋时,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对南方考生,不完全公平;体现了区域公平的原则,影响深远;有利于北方人参与政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

13、南北面官制: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两套行政体制。北面官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民族所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者一般是契丹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重心所在。南面官是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较重要的机构有汉人枢密院和尚书省,由于决策权掌握在北面官机构,所以南面官中书省、门下省都有名无实。

14、猛安谋克:金朝管理女真民族的一套管理系统。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他们大批迁入中原,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15、元朝行省制:元代确立的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中央设立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使中书省权力,受中央节制,重大民政呈报中书省,军政呈报枢密院。行省是地方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没有中央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而且还有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此外中央通过御史台进行监督,通过省官互迁加以控制。元后,我国依然沿用行省设置,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16、三司(明朝):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权力较大,威胁中央集权。明初,废行省,设13个布政使司,在地方上实行省、府、县三级制,在省一级设立三位长官,布政使:主管民政和财政;按察使:掌管司法;都指挥使:掌管军事,互不统属,分别归辖于中央相关部门。三司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但造成地方权力过于分散,行政效率低,不利于地方建设。明中后期,在三司之上设巡抚、总督,整合地方权力,提高行政效率,为清朝所沿用并称为定制。

17、内阁:明初,朱元璋为加强君主专制,废丞相,罢中书省,置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明成祖即位后,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清朝,随着军机处的设立,内阁逐渐被架空。

18、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在七次航行中,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郑和下西洋从某种意义上说,起到了招徕各国朝贡使者,为之扫清海道的作用,标志着明初朝贡贸易达到了鼎盛时期。

19、倭寇: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倭寇出没中国东部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戚继光等人平定倭寇,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20、朝贡贸易:朝贡贸易亦称"随贡贸易"、"贡舶贸易"。宋代以后中国政府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中国进行的贸易。明代实行贡舶制度,在通商口岸设市舶提举司,管理朝贡和朝贡贸易。朝贡贸易是封贡体系的衍生物,也是海禁政策催生的产物,以厚往薄来为原则的官方贸易。

21、自然经济: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是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社会生产力

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典型的男耕女织,其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与商品经济对立,随着商品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逐步解体。

22、商帮: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队伍的扩大和商业竞争的需要,区域商人群体逐渐形成,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乡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为场所的商人群体。明清朝时以晋商,徽商等最为活跃,他们活动范围遍及全国、远涉海外,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23、清朝军机处:为了适应西北军务需要,清朝雍正开始设立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来又由单纯军务处理逐渐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该机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主要中枢权力机构,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其特点是简、速、密。军机大臣参与机要,无决策权,只能跪受笔录、秉承旨意,是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的表现,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4、奏折制度(密折制度):清朝部分官员可单独向皇帝呈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奏折制度。这种官员与皇帝的联系方式,迅速、机密,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过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25、改土归流: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在西南各民族聚居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司由当地民族首领世袭担任宣慰使、知府、知州等职务。虽然土司承袭在形式上必须经过中央批准,并承担缴纳赋税、出兵助战等义务,但还有一定的割据性。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改土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区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6、“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在"一口通商"时期,"十三行"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天子南库",与亚洲、欧美主要国家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1757年,随着乾隆皇帝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位于珠江边上的中外交易场所,十三行口岸洋船聚集,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欧洲、拉美、南亚、东洋和大洋洲的环球贸易航线,是清政府闭关政策下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此机构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妨碍了中西贸易的发展。

27、海禁政策: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多次下令“片板不许入海”,严禁民间从事海外贸易,并以严刑峻法惩处违禁者。当时,海外贸易唯一的合法途径是由官方控制和垄断的“朝贡贸易”。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朝廷颁布“迁海令”,实行较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该政策扼杀了中外交往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中国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但客观上维护了国内的安定起到一定自卫的作用。

28、明清手工工场:明朝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机户拥有资金和织机,开设厂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清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但到鸦片战争前依然始终徘徊在萌芽状态,由于腐朽封建制度的严重阻扰,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9、格物致知:出处《大学》,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到了南宋朱熹提高到了特别崇高的位置。这是他寻求“理”的客观唯心主义途径,主张探究考察研究事物的原理(格物)从而求得知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致知)。与南宋陆九渊的“本心体悟”主观唯心主义的求理途径截然相反。

30、宋明理学:在东汉魏晋时期道教、佛教直接冲击削弱儒学统治地位的背景下,北宋士大夫利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而掀起的儒学复兴运动,北宋五子开创理学,南宋朱熹建立理学体系,

南宋陆九渊和明朝王守仁心学推进理学新发展,使儒学进入稳定成熟的新阶段,这也是儒学对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吸收的结果。由于该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和哲学思辨的最高范畴,故称“理学”,也称“新儒学”、“道学”、“宋学”。

31、经世致用:“经世”指的是“经国济世”,解释为:治理世事;“致用”解释为:尽其所用。强调要学习对现实社会有用的东西,研究学问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不要空谈,要活学活用。这是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曦等对传统道学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的批判,形成了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对后人影响很大。近代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康梁学西方改良运动都是具体体现。

32、工商皆本:最早是明末清初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提出。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中国自战国提出的重农抑商思想阻碍生产力发展。他认为商是和农业一样都是本业,并非末业。希望不再压制工商业,使工商农均衡发展。该主张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符合时代潮流。

33、明清之际的民主启蒙思想:以有批判精神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为代表,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其思想界活跃是对理学正统的冲击,同时也是儒学发展到新阶段,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但是没有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也始终没有跳出地主阶级儒学思想的范畴。

34、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由于长期的农耕文明和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在思想特点上表现为:往往重视社会人文科学,疏忽自然科学技术;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重视总结实践经验,疏忽理论概括抽象,所以造成古代中国传统学术只是在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历法等实用之学水平先进,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专制主义封建制度阻碍,更加造成了近代科学发展迟缓于西方欧洲。

35、中国画:相对西洋画,又称国画,使用特制的笔、墨、纸、砚为做画工具,以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为题材,以工笔和写意为表现技法。以意境为灵魂的山水画是精粹,最能表现个性和文化素养的文人画也占有主要地位。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6、中国市民文学:又称城市文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出现,为满足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话本、传奇、小说都是其作品形式。

37、重农抑商政策:又称“重本抑末”、“强本抑末”。商鞅变法明确规定重农抑商的原则,以后历代王朝大多执行。该政策是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在封建社会前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到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活力压抑越来越明显,使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得不到正常发展,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38、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号称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反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仅对古代中国,而且外传后对欧洲乃至近代世界都产生重大影响。突出说明了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社会效益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

39、焚书坑儒:秦朝统一初期,秦始皇为加强专制统治所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政策。“焚书”指焚烧禁止一切不利思想统治的书籍,除医药、卜筮、种树等实用价值的书籍及秦国官定史书、政府负责管理的文献外。“坑儒”指逮捕审问坑杀散布反对统治言论的儒生。这些行为虽然当时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场浩劫,使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限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摧残了人才。从汉代以来,长期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

40、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初期,儒生董仲舒吸收诸子百家思想,迎合汉武帝加强思想文化专制而提出并被汉武帝采纳的主张。强调“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儒学独尊,使文化的一统成为政治一统的根基。自此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同时儒学地位上升,儒学思想逐渐被封建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同时也影响古中国思想、文化和教育等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进步有积极意义。

中国古代史重要概念解读(二)

中国古代史重要概念解读(二) 1、中国古代选官制演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大体经历了先秦的世官制(贵族世代继承)、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察举制(官吏察访推荐中央任命)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分科考试选官),反映选官由血缘到推荐德性才能再到公平考试选拔的标准变化,体现官吏的任免越来越集中到中央皇帝手中,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现,也体现统治集团治国理政水平素质的提高。 2、二府三司:宋代中央机构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合称“二府三司”。宋代,增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增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政权,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通过机构分权,削弱了宰相权力,加强了皇权。 3、防弊之政:北宋之时通过防微杜渐确保政治格局与统治秩序稳定的政治措施。第一原则是收权,即将地方权力收日中央,从制度上保证藩镇割据局面不再复现,包括“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第二原则是分权,即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令其互相牵制,防止专擅,包括分相权、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等;第三原则是重文轻武,大力抬高文官、士人地位,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鼓励台谏言事,强化监察工作,逐渐形成了“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和“与士大夫治天下”的传统“家法”。 4、分化事权:中国古代为加强集权而采取的措施。唐沿袭和完善隋的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分权,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北宋在宰相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军权,设三司使分割财权。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以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便于中央集权。 5、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秋,辽国君主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因宰相寇准的力劝至澶州督战。宋真宗也赞同议和,于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在宋朝称澶渊部,故史称“澶渊之盟”。此盟约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宋节省巨额战争开支,以较少的代价换取战争难以达到的效果,促进宋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6、偏安一隅:封建王朝不能统治全国,苟且安于仅存的部分通统治地区。靖康之变后,宋王室失去淮河以北的土地,赵构定都临安,主和派得势,故不思收复北方土地,与金耻辱的议和,仅以保有江南一隅,史称“偏安江南”。 7、宋代商业革命:指宋代在商业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如坊市制度被打破;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纸币和信用票据的出现与大量使用;围绕大城市的镇市大批出现,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以水陆交通线为网络,以镇市、村市为网络交结点的多级市场结构。 8、经济作物: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主要种植目的为赚取高回报,而不以提供粮食为其目标。经济作物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棉花、油料、麻类、桑柞丝、茶叶、糖料、蔬菜、果品、药材等。 9、榷场:是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辽、宋、西夏、金等政权虽处于对峙状态,但因生活的需要各政权仍有商业往来。设有官吏监督,商人在榷场交易需交纳商税和牙钱。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地点也会变化。有利于边境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少数民族政权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丰富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加强各民族政权间经济文化联系,促进民族交融。 10、经济重心南移:指中国古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变化:南方经济优势逐渐凸显并最终超过北方。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始于隋唐,完成于南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主要是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一系列变化:南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南粮北运等。 11、元朝海运:元朝,经济重心在南方,政治中心在北方,将南方物资运至北方成为重要的任务,海运成本低,运输量大,改变了当时中国历史上用漕运来运粮的情况,是当时运粮的一种转折。在当时海运开发了之后,南北的沟通就更加的频繁了,而且还非常的便捷,对南北经济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国古代史解读二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国古代史解读二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张书林 古代史第一章的子目如下: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形成 第一节华夏文明的起源 一、传说中的三皇五帝 二、古代国家的形成 三、分封制与宗法制 四、井田制 第二节大变革时代 一、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 二、变法运动的兴起 三、剧烈变化的政治体制 四、学在官府与百家争鸣 五、铁器时代 从子目来看,华夏文明的起源中,古代国家的形成、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都与我们的中学课本内容没有多大差别。大变革时代中的变法运动、剧烈变化的政治体制、百家争鸣、铁器时代也与我们中学课本所说的没有多大差别。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具体内容,究竟有哪些观点和实际例子值得我们注意。 1】关于夏朝,游彪是这样说的: 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有意识地扶植其子启的势力,在他长期刻意的安排下,启在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建立了夏王朝,禅让制为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公共权力”日益蜕变为个人及家族权力的结果。夏王朝建立后,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管理机关被彻底改造为维护夏后氏王权的国家机器,因而有学者认为“启的夺权是质变,是野蛮与文明、部落制度与国家的分野”。 夏王朝建立后,夏朝君王建立了一套贯彻和维护王权的强制性机关,从而成为取代联盟管理机关的专政机构。同时,在地方上分封夏后氏同姓和异姓方国诸侯,使他们与夏王建立君臣名分的政治纽带,成为夏后氏家族的统治机器在全国各地的延伸。从这个意义上说,夏朝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王朝。 这里定义禹刻意培养启,启的夺权具有由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的本质意义,但是,作者刻意避免使用“五种社会形态”。后一段说了分封制出现于夏朝。 2】关于商朝,他强调了内外服制度: 我国早期国家的一些基本制度,在商朝时期确立、完善而为后来的周朝所承袭并全面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外服制”。所谓“内”、“外”,分别指商王直接统治地区和诸侯国地区。商王直接统治的中心地区又称为“王畿”,由内服百官治理;中心地区以外的土地是由商王分封或由他承认的诸侯国管理,他们与商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上下级的臣属关系。这种国家结构在西周时演绎成分封体制,从而更加完善。“内外服”的国家结构,是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独具特色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 3】关于西周,他强调了比较完整的统治网络: 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族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逐渐建立起一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这是以姬姓周室宗族为主干框架而融合诸族后形成的,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决策下,分封同姓、异姓诸侯来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名词 1.“中国” (1)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周围其它地区称作四方。后成为我国的专称。√(常用) (2)指春秋战国时中原地区各个诸侯国。 (3)京师。 2.历史、史前史 "史"为官名,殷有史,驻守边疆之武官,春秋时有外史、左史、南史等。记载历史之书籍称史。 历史:又称“史”是对过去的记 录 史前史: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 3.《春秋》 《春秋》,又称《麟经》(《麟史》)。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传春秋时左丘明所作,详事实)、《谷梁传》(战国鲁人谷梁赤撰,释义例)和《公羊传》(旧题战国齐人公羊高撰,释义例)。 4.《史记》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全书一百三十篇或卷,分作本纪、世家、表、书、列传五部分。司马迁继承并发展了汉以前各种史书的优点,建立了全新的体系。司马迁作《史记》善于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所用语言生动形象,繁简得当。《隋书?经籍志》列为史部(四部之一),以《史记》居首。 5.北京人 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拉丁语:Homo erectus pekinensis),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共十万件以上。关于其年代的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约在距今50万年前。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已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6.山顶洞人 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山洞顶部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34年由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发掘,主持人裴文中。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在尸体旁放置赤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改变世界的事件,这些事件 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在这些历史文献中,诸如《资治 通鉴》、《史记》、《左传》等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文选。在 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些文选中出现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 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 一、《资治通鉴》 1. 朝代: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的时期,主要分为上古时期、夏商周、秦汉至五代、宋元明清四大朝代等。 2. 相国:指历史上的一种官名,意为国家的第一位辅助官员,主要负 责国家的内政和外交事务。 3. 巨吏:指历史上的一种官名,意为官职高,才干出众的官员。 4. 政治体制:指政治的组织形式、制度和程序,是国家政治和社会制 度的基本构成部分。 5. 逆贼:指反对君权、进行反叛和叛乱的人。 二、《史记》 1. 太康之书:《史记》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记录了太康之后的历史事件,被认为是《史记》作者司马迁自己的代表作。

2. 三统历:指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历法,主要根据天文观测结果制定。 3. 天官:指历史上负责天文学和历法制定的官员。 4. 君主:指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通常是国家的创立者或家族的首领。 5. 大司马:历史上的一种重要官职,负责众多军队的指挥和管理。 三、《左传》 1. 周天子:指周朝的天子,作为守护中华文化的王朝,周天子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2. 邨:指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通常由3到5个村庄组成。 3. 大夫:指历史上的重要官员,负责管理国家的行政、外交和军事事务等。 4. 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基本制度,主要由封建王朝、封建贵族和农民组成,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核心。 5. 礼仪:指中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和文化体系,主要包括婚姻、葬礼、祭祀等方面,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总之,中国历史中的经典文选,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窗口。在这些经典文选中,出现的重要名词和概念,对我们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有很大的帮助。希望本篇文章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中国古代史重要概念和问题

重要概念和问题 1.为什么说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A.夏朝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机器:设置了军队,制订了刑法,修造了监狱,建筑了城墙,所以说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B.从阶级关系上看,夏朝的主要阶级有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和平民。奴隶阶级是统治阶级,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所以夏王朝的政权的性质是奴隶制的。 2.如何看待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和国人暴动的性质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都是由于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夏桀和商纣的暴虐无道引起的,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斗争都是反抗奴隶制国家暴虐统治的正义斗争。同时也是奴隶主阶级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国人”是平民,举行暴动的是平民和奴隶,所以国人暴动是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斗争。(注意:课本上只讲了平民,没有奴隶。) 3.关于分封制问题 A.性质: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 B.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C.对象和做法: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D.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务,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E.重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F.作用: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拓展了疆域。 G.崩溃:春秋时期,分封制崩溃。 ①崩溃的原因: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②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4.关于井田制问题 A.性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本质上的周王私有。 B.发展过程:开始实行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因耕地阡陌纵横,象“井”字形状,故称为井田。 C.权利和义务: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 D.所反映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本质上归奴隶主阶级所有,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 E.瓦解: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②过程:春秋以前,私田已经出现。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耕作技术提高,私田进一步发展。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的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 5.如何看待春秋诸侯争霸战争 A.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东周王室衰微。 ②生产力的发展,使土地的价值提高,③诸侯国的实力增强。 B.目的:春秋时期是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 C.性质:“春秋无义战”,争霸战争实质上都是为了满足奴隶主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私欲。 D.影响: ①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②客观上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争霸战争的结果是大国拓展了疆域,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加强了集权的趋势,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另一方面,争霸战争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

中国古代史概述中考历史考点复习

中国古代史概述中考历史考点复习 阅读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接收历史信息的主要途径。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中国古代史概述中考历史考点复习,感想您的每一次阅读。 中国古代史概述中考历史考点复习 一、中国古代朝代顺序: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二、中国古代史七个历史阶段特征: 1、史前时代——中华文明起源 2、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3、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5、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7、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国家统一和分裂: 1、三个长期统一时期:秦汉,隋唐,元明清 2、三个分裂时期: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 注意: (1)中国第一个国家:夏朝 (2)中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3)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元朝 四、主要朝代疆域 五、纪年方式

1、公元纪年(耶稣诞生为公元元年) ①计算的年代都是公元前或公元后的直接相减: 例:公元1895年到公元2020年相差多少年? 2020-1895=125年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相差多少年? 2070-1600=470年 ②计算的年代一个在公元前,一个在公元后,则二者相加减1(没公元零年)。 例: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1年相差多少年? 221+221-1=441年 2、世纪纪年(100年1个世纪) ①世纪计算: 取年代十位数(不包括十位数)前的数加1. 例:27年是公元1世纪;618年是公元7世纪;2015年是公元21世纪;公元前2070年是公元前21世纪。 ②年代: 年份的十位数上的数字称为年代(00-20不用年代,说某世纪初) 例:1978年为20世纪70年代;1911年为20世纪初 ③初期和末期: 公元后,年代大的为末期,小的为初期。 例:2019年是21世纪初期 公元前,年代大的为初期,小的为末期 例:公元前2019年为21世纪末期 3、年号纪年: 从汉武帝开始有年号纪年 4、民国纪年: (1912年为民国元年) ①根据年份算民国几年:年份-1911年:1949-1911=38即1949年是民国38年 ②根据民国几年算年份:民国几年+1911年:民国25年

高三历史:高考核心知识点解读(中国古代史)素材 旧人教版

高考历史核心知识点解读·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 1.西周的制度 分封制和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重要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l〕井田制:①含义: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内容: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诸侯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由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那时耕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③瓦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2〕分封制:①含义: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②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裔,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以巩固边疆、捍卫王室。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周王作战。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有鲁、齐、燕、卫、晋、宋等。③意义:分封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③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2.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和影响 〔1〕实质:春秋争霸是奴隶主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是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X和掠夺的私欲。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性的。所以说“春秋无义战〞。

〔2〕消极后果:战争连年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3〕积极作用:一是加速了奴隶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形成。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二是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三是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在大国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各国为争霸的需要,都进行改革以增强国力,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 〔1〕春秋改革: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的“初税亩〞。二者实质上承认土地私有制。 〔2〕战国变法:主要有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和秦国的商鞅变法等。各国在变法中,都对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改造,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得以确立,战国时期的变法实质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建立。 〔3〕对商鞅变法的认识: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方面的变革。通过变法,秦国逐渐强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变法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有消极影响。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②措施正确得当。 ③敢于同旧势力进行坚决斗争。④得到国君秦孝公的支持。 4.对儒、法、道家思想的综合认识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

初三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必修课程。了解历史的 重要概念、事件和人物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至关重要。在初三历史中考中,有一些必背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和总结。本文将对初三历史中 考必背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一、世界古代文明 1. 两河流域文明:指的是古代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2. 希腊古代文明:以雅典为中心,重要代表人物有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等。 3. 罗马古代文明:由罗马城邦发展为罗马帝国,成为西方文化的摇篮。 二、中国古代史 1. 三皇五帝:指的是炎帝、黄帝、蚩尤、伏羲、女娲、神农。 2. 夏商周: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阶段,规定了王朝更替的制度。 3. 春秋战国:中国古代历史的分裂时期,孔子、孟子等思想家活跃 于此时期。 4. 秦汉时代: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之一。

5.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南北朝时期分裂为南朝和北朝。 三、近代史 1. 近代中国历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 4. 20世纪中国历史: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 四、世界史 1. 文艺复兴:标志着文化和经济的复苏,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 2. 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思想推动科学迅速发展,以哥白尼、伽利略为代表人物。 3. 工业革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带来了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变化。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20世纪初,是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一场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的战争。

七上历史的名词解释

七上历史的名词解释 七年级上学期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历史名词,这些名词代表了丰富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其中一些名词进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历史知识。 第一个名词是“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被认为是三皇五帝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根据史书的记载,夏朝由禹国君夏禹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为后来的朝代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名词是“商朝”。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大约从公元前16世纪持续到公元前11世纪。商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标志着城邦制度的形成和青铜文化的繁荣。商朝的中心地区是黄河流域,商朝统治者利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建立了强大的国家。 接下来是“周朝”。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从公元前11世纪持续到公元前256年。周朝被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时期是周朝的鼎盛时期,君主制度得到巩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而东周时期则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政权逐渐衰落。 另一个名词是“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70年持续到公元前221年。这个时期的中国发生了许多割据和争霸的战争,国家割据,小国才子辈出,思想文化繁荣。著名的人物如孔子、老子、墨子等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活动的。 最后一个词是“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秦始皇统治。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在秦朝时期,秦始皇进行了许多变革,比如修筑了万里长城和兵马俑,实施了一系列的统一标准,如文字、货币、车辆等,统一度量衡。

2023年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必背24个高频概念(精悍)

2023年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必背24个高 频概念(精悍) 1.家国同构 内涵 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一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 外延 将在家“孝亲”的血缘情感转化为为国“孝忠”的爱国情怀,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2.学在官府 内涵 是夏、商、西周文化教育制度的特点,指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为官府所掌握 外延

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私学逐渐兴起,出现了学术下移的局面,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3.工商食官 内涵 商周时期工商业归国家管理的制度。手工业者和商贾为官府效力,其衣食由官府提供 外延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出现和周王室的衰微,工商食官制度逐渐衰落 4.官僚政治 内涵 在官吏选拔和任命的基础上,按照职能分工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 外延 演变;春秋战国时期萌芽,秦朝正式确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意义:官僚政治下,国家的政治统治更加规范化,人才的流动性加强,整体而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5.礼乐制度 内涵 西周时期产生的分别亲疏贵贱、尊卑上下的权益认同制度,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外延 不同等级的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有着严格的区别。该制度有利于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 的局面,但礼乐制度并没有消失,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直存在 6.大一统 内涵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大,指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随着秦汉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大一统逐渐引申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高度统一 外延

国史的名词解释

国史的名词解释 国史,简称史,是指关于一个国家或一国历史的记载和研究。通过对国史的深 入学习和研究,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历史事件、社会变迁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下面将对国史相关的一些术语和概念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国史的意义和内涵。 一、史书 史书是一种记录和记载国家历史的著作形式。史书通常包括各时期的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史书之一是《史记》,它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所著,涵盖了从夏朝到汉朝的历史内容。除了《史记》,《资治通鉴》和《史通》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通史。 二、古代史 古代史是指继原始社会之后,较早的历史时期,通常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开始,直到近代历史的时期。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每个国家对古代史的界定会有所不同。例如,中国的古代史通常指从夏朝(公元前约2070年)开始,一直到西 汉朝(公元前202年)结束。 三、近代史 近代史是指从近代时期开始,直到现在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近代史 的界定也存在差异。中国的近代史通常指从鸦片战争(1840年)开始,一直到现代。近代史的主要特点是工业化、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国内外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化。 四、革命

革命是指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革命通常包括政权更迭、 社会结构变动、政治制度改革等内容。著名的历史革命包括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辛亥革命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文化转型 文化转型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的文化形态发生较大变化。不同历史时 期和地区的文化转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中国的文化转型可以从封建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来看,其中包括儒家文化的传统维系和西方文化的融合等。 六、历史学家 历史学家是专门从事历史学研究的学者。他们通过对史书、史料和考古遗址等 的研究,来还原过去的历史场景,并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解读。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了解和把握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七、史学 史学是研究历史的学科。它包括历史的记载和研究方法、历史事件的解读和分 析等。史学研究可以分为不同的学科领域,例如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通过史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和影响。 总结起来,国史是关于一个国家或一国历史的记载和研究。通过对国史相关术 语和概念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史的意义和内涵。史书、古代史、近代史、革命、文化转型、历史学家和史学等都是国史领域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通过学习国史,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建设更好的未来提供参考。

中国古代史分类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史分类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从上古时代到清朝结束,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史按照时期、朝代、政治制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类归纳。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史进行分类总结,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上古时代 上古时代,也称为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上古时期的特点主要包括传说中的三代(夏、商、周)、礼乐文化的形成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等。传说中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夏朝是按照世袭制度进行统治的。 二、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此时,中国分裂成多个小国,争夺不断。其中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是这个时期的两个重要概念。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和学派,像孔子、老子和墨子等等,他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兴起。在秦朝的统治下,中国实行了各项变革,比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和法律等。而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此外,

汉朝还开辟了对外贸易的丝绸之路,对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大约从公元220年持续到58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分裂成多个国家,其中魏、晋、南北朝是主要的政权。这一时期文人墨客活跃,文化繁盛,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作品,尤以魏晋文化最为著名。 五、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大约从公元581年开始,到公元907年结束。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状态,统一了中国。唐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和强盛的朝代之一,统治期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唐朝还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巅峰时期,诗歌、绘画和雕塑等方面都有很多杰出的作品。 六、宋代及明清时期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朝廷的政权大约从公元960年开始,到公元1279年被蒙古人所灭。宋朝时期,中国经济、农业和商业得到了大发展,科技和文化也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雕版印刷和火药的发明等。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两个王朝,政治制度经历了一些变革,对外交往也有所发展。这个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和农业经济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重点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概念 1. 中国古代史通常指的是从中华文明起源到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这段历史包括了朝代更替、政治制度演变、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等诸多方面。 2. 历史事件的影响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之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重大变革。 二、第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包括朝代更替、重要事件、人物评价等。这一单元的历史背景对理解当前世界非常重要。 三、知识点详解 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开始。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甲骨文的朝代。商朝的政治制度、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3. 西周:西周时期,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典章制度和文化遗产。 4.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政治上诸侯争霸,文化上百家争鸣,科技上发明丰富。 5.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制度。 四、重要时间点

1. 朝代建立时间:夏朝约始于公元前2070年,商朝约始于公元前1600年,西周约始于公元前1046年。 2. 重要事件:如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秦始皇统一六国等。 3. 重要人物:如夏禹、商汤、周武王、秦始皇等。 五、复习与巩固 1. 请根据以上知识点,尝试总结出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 2. 请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并谈谈你的理解。 六、结语 以上就是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记忆和理解。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参考,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历史学习,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下历史重点知识点

高一下历史重点知识点 历史是一面镜子,借助历史的追溯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实,规划未来。高中历史课程作为人文科学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理解和分析能力。下面将介绍高一下学期历史的重点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 高一下学期的中国古代史主要涵盖了两个重要时期: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以及隋唐到五代十国时期。 1. 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184年-589年) 这一时期标志着东汉王朝的瓦解,中国进入了一个政治动荡和分裂的时期。其中,三国时期是此阶段最重要的时期,主要涉及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个势力之间的角逐。 2. 隋唐到五代十国时期(589年-979年) 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的统一与分裂。隋朝的建立和秦朝的统一不仅在政治上起到重要作用,也对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而唐朝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它大力发 展科学、文化和经济,启蒙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大发展。 二、世界史 高一下学期的世界史主要涵盖了两个重要时期:中世纪和近现代。 1. 中世纪(5世纪-15世纪) 中世纪是西方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涉及到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封建主义的崛起和教会改革。此外,十字军东征和蒙古帝国 的兴起也是这一时期值得关注的重要事件。 2. 近现代(16世纪-20世纪) 近现代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冲突的时期,其中涉及了欧洲大航海 时代、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等重要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引发了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巨大改变,直 接影响到了近代世界格局的形成。 三、常见历史概念及其解读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历史概念。这 些历史概念包括但不限于:封建制度、等级制度、民族国家、文 化交流、三权分立、人权等。对于每一个概念,我们需要了解其 定义、起源、影响以及当代意义。 四、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在高一下 学期,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如文献资 料分析、考古学、田野调查等。了解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理解历史事件,挖掘历史背后的真相。 总结起来,高一下学期的历史重点知识点包括中国古代史的东 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以及隋唐到五代十国时期,世界史的中世纪 和近现代,常见历史概念及其解读,以及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 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 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有 远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中国古代历史的多方面解读

中国古代历史的多方面解读中国古代历史是一个绵延数千年的文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动人的故事传说。然而,如何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解读,一直是历史学家、文化学者和大众所持续关注的问题。中国古代历史的多方面解读,涉及到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文化和艺术等多个领域,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研究和理解。 一、历史学的视角 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的学科,主要包括书面历史、口述历史、考古学和文物考古学等。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历史,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政治方面,中国的历史可以分为许多朝代和时期,如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每个朝代都有独特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传承,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和理解来说,这些朝代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经济方面,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如黄河文明时期的牧业、农业和手工业;商代时期的以玉器、青铜器、陶器

三大器为代表的商品经济;以及汉代时期的盛唐时期的海上丝绸 之路等等。经济因素的变化往往影响到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 转型过程,如中世纪的欧洲、亚洲的繁荣和萎缩都与经济因素有 密切的关系。 社会方面,中国古代社会分阶级制度,主要包括贵族、士人、 农民和工商业者等。这些不同的社会阶层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 面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和变革,对中国古代历史所代表的社会发展 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化方面,中国古代文化繁荣复杂,涉及到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技等多个层面。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是尊重传统,以社会稳定为主要目标,强调礼仪与道德,重视家庭和家族,注 重儒家思想的传承,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及其开放性的态度。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文化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考古学的视角 考古学是研究古代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学科,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中国古代历史的多方面解读中,考古学的角度也是不可忽视的。

高中历史部编教材易错易混概念(中国古代史高频考点)整理汇总

高中历史易错易混概念 (中国古代史高频考点) 多元一体 【多元】中华文明具有多元性。一体:民族、文化的内聚性。 【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中原文化)作为政治文化实体被周边民族认同,各族同源同祖观念)、文化认同(儒家文化、礼乐文明)、制度认同(汉制))、民族交融多元聚为一体,一体容纳多元。“多元一体”既体现了充分尊重多元,坚持平等和谐,又凸显了高度认同一体,不断同心聚力。 分封制 【概念】又称“封建制度”,即封邦建国,拱卫王室,是西周时期实行的一种具有地方分权特点的管理制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考查方向】分封制的内容、影响(如加强地方管理、推动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民族交融。 【历史遗存】皇族分封、姓氏起源、地名简称等)、瓦解(2020全国卷楚国国君自立为王)、书本分封形势图(分封对象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特性)、分封制下同姓不婚的原则。 宗法制 【概念】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和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考查方向】一是宗法制的内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2019全国卷考查宗法制下王位继承问题)、二是宗法制的影响(特别是宗法观念及其表现:如家国国构的观念、儒家思想中的孝悌、尊卑等级观念、尊老爱幼的传统“父母官”、“长兄如父”的观念、宗族势力、族谱、家庭本位、重男轻女等) 【分封制与宗法制辨析】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体现了其家国一体、注重血缘宗族的统治特色。从“国”的角度上看即为分封制,从“宗族”或者“家”的角度上看即为宗法制,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等级秩序的一种制度保障。 史料中凡是涉及“家谱、宗祠、族规”“血缘亲疏”“嫡庶之辨”“祭祖”“亲属称谓”“落叶归根”“追根认祖”“重男轻女”等信息时先要考虑与宗法制的关联;凡是涉及“授民授疆土”“朝觐述职”“等级森严”等信息时,先要考虑与分封制的关联。 敬天保民 【概念】既敬重上天,又重视人民的作用。西周统治者从重神观念向重人观念转变,对后世“民本”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民本思想的渊源)。 百家争鸣 【概念】面对春秋战国的乱世,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力图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实质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争鸣主题是救世(为君主提供治理国家的方法);争鸣内容主要是学术和社会问题(如人性、人与自然关系、怎样治国理政等);争鸣特点是互相批驳又彼此吸收(如荀子隆礼重法的治国主张)。 小农经济 【概念】以家庭为单位(个体经营)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春秋战国时期形成,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自耕农经济、佃农经济都是属于小农经济。两汉时期的地主田庄经济不是小农经济(规模更大、多种经营)。但是小农经济、田庄经济、寺院经济都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立面是商品经济) 【考查方向】主要考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及影响(如2015全国卷考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中国的历史学派与历史观念

中国的历史学派与历史观念中国历史学派和历史观念是中国历史研究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历史学派是指在历史学研究中形成的一系列学说和研究方法,而历史观念则是指人们对历史的认知、理解和解释。 一、中国历史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历史学派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学家和著作。例如司马迁的《史记》被誉为中国历史学的奠基之作,他以史为鉴,总结了中国历史的经验教训,强调了个体与社会、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在隋唐时期,王韬提出了系统的历史学方法,他主张要实事求是地记录历史,并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而宋代的司马光则注重史料的辨析和整理,他强调历史的权威性和精确性。 明清时期,历史学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朱熹提出了“理学”观点,主张以经世致用为目标,注重实践和应用。而史学家范晔则强调了对历史事实的明确和准确理解。 二、不同历史学派的特点与观点 中国历史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反映了历史研究的进步,也反映了不同学者对历史认识的差异。在中国历史学研究中,可以明确几个重要的历史学派和他们的观点。 1. 传统历史学派

传统历史学派主张以正史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史书记载的历史事 件进行分析和解释。他们认为历史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注重 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例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代表了传 统历史学派的观点。 2. 唯物主义历史学派 唯物主义历史学派主张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来解释历史事件。他们认为历史是由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所推动的,历史的 发展受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制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就是唯物主义 历史学派的代表。 3. 文化史观历史学派 文化史观历史学派主张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历史。他们认为历史是 由于人类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发生的,文化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 动作用。例如,胡适就是代表了文化史观历史学派的观点。 三、中国历史观念的变迁与演进 中国历史观念的变迁与演进也是中国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历史 观念是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它可以反映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思 想变化。 在中国的历史观念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 强调天人合一、仁义道德等价值观念,对于中国历史的解释和评价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历史被看作是上承天命、下 责人事的一种宿命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