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春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课南方地区第一框水乡孕育的城镇同步测试

2020春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课南方地区第一框水乡孕育的城镇同步测试

2020春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课南方地区第一框水乡孕育的城镇同步测试
2020春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课南方地区第一框水乡孕育的城镇同步测试

第二课南方地区

第一框水乡孕育的城镇[见学生用书P39]

1.太湖流域的自然环境

(1)太湖流域的位置:太湖流域位于__长江三角洲的南缘__,三面濒江临海。

(2)太湖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

①地形、土壤:地形以__平原__为主,__地势低平__,土壤肥沃。

②气候:属于__亚热带季风__气候,温暖湿润,__光__、__热__、__水__资源充足,__雨热同期__。

③河湖:太湖流域有闻名于世的__大运河__和__太湖__,还有大大小小的天然河湖与人工沟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江河湖海相通,可以发展__水产养殖__和__内河航运__,是我国著名的水乡。

(3)太湖流域的主要城市:上海、杭州、湖州、嘉兴、无锡、常州、常熟、苏州、吴江、昆山等。

◆思维延伸

太湖流域河网密布的原因

太湖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水量大且较为稳定,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因此积水成河,河网密布。

2.水乡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1)水乡城镇的兴起:

(2)水乡城镇的特色:__水__。

(3)水乡城镇的分布特点:城镇多__沿河__或__环湖__分布,众多的__河道__是城镇联系外界和物资进出的通道。

(4)水乡的房屋特点:

①位置:房屋__临河修建__。

②特点:利用木桩支架把阁楼建在河岸上,楼的一侧伸出水面,楼下有石筑的码头,石级直抵水边。

③目的:为了__洗涤、取水以及出行__的便利。

(5)水乡古镇:__乌镇__、__同里__、__周庄__等。

◆思维延伸

太湖流域

太湖流域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太湖流域河网总长度12万千米,土地总面积3万多平方千米。流域范围包括上海市(崇明区除外),江苏省的苏

州、无锡、常州、丹阳,浙江省的嘉兴、湖州全部和杭州的一部分。

3.水乡人们的生活

行走在太湖流域,__湖泊__、__河道__和千姿百态的__桥梁__是不变的风景。湖泊与河流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日常生活、生产所需要的水源,承载着人们的出行,还丰富着人们的饮食与文化。

归纳太湖流域人们的生活与水的关系:

4.太湖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__外向型经济__的迅猛发展,从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到__创新型经济__的蓬勃兴起……太湖周边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持续发展。更多的水乡村落建起成片的新式楼房,配备了现代化的公共设施,人们生活更加富裕。伴随着农业人口的“城镇化”过程,一座座新的城镇正悄然兴起,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选择题

1.太湖流域以下列哪种地形为主( B )

A.高原B.平原

C.盆地D.丘陵

2.水是水乡城镇的特色,至今还完整保留着水乡景观的古镇是( A ) A.乌镇、周庄B.西安、洛阳

C.扬州、宋城D.南京、上海

3.水乡城镇的最主要特色是( C )

A.手工业发达B.农业发达

C.水网密集D.商贸兴盛

4.太湖流域涉及的省级行政单位有( A )

①浙江②江苏③上海④安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既濒临太湖,又濒临京杭大运河的重要城市有( C )

A.吴江和上海B.苏州和上海

C.无锡和苏州D.苏州和杭州

6.下列关于太湖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河湖密布,有闻名世界的京杭大运河和太湖②太湖流域的同里有“过三桥”的习俗③自古以来是中国农业高产区,是典型的“鱼米之乡”④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暖湿,灌溉方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9年10月20日下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诗句或谚语中,描绘乌镇水乡城镇特色的是( B )

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B.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C.一日过四季,十里不同天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这种现象指的是河堤高于两岸的地势,形成“地上河”的景观;“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描绘的是乌镇水乡城镇特色;“一日过四季,十里不同天”描绘的是由于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山区不同的高度气温不同,植被表现为垂直变化,地表景观往往出现很大的差异,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出现“一日过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的是泰山的雄伟磅礴的气势。B项正确。

8.参加本次大会的代表,可能看到的当地人文特色有( C )

①临河建屋,古桥众多②快船是当地居民目前主要的交通工具③地势低平,河网密布④餐桌上摆放着太湖银鱼、白鱼、白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快船是当地居民传统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因此②中说是“当地居民目前主要的交通工具”说法错误;③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属于自然特色而不是人文特色,排除。

二、非选择题

9.读“太湖流域图”,回答问题。

(1)太湖流域位于__长江三角洲__的南缘,三面__濒江临海__,以平原为主。

(2)说说太湖流域成为中国农业高产地区的原因。

【答案】优越的灌溉条件;肥沃的土壤等。

(3)请你列举一些太湖流域著名的水乡小镇。

【答案】盛泽、南浔、乌镇、周庄等。

(4)请简述太湖流域城镇发展的一般过程。

【答案】农村百姓进行交易活动的场所、货物的集散地——交易的频繁、交易人数的增多、商品的丰富——出现店铺、街道、简单的手工作坊——出现以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为生的人

——出现小城镇。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

新课标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 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信息的特征》 课题:第1课 一、案例背景信息 模块/章节第1单元第1课信息的特征 年级:七年级 所用教材版本:初中信息技术青岛出版社 学时数:1课时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认识信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意识,养成善于甄别信息的习惯。 2.内容分析 重、难点和疑点 信息的特征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教学阶段及其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提高兴趣 读“阅读与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回答 信息传递的错误 创设情趣学习新知新授信息的特征: 1. 信息无处不在 2. 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3. 信息具有价值性 4. 信息具有时效性 5. 信息具有共享性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之中。 信息必须借助于某种物质载体才能得以呈现。

信息是有价值的。 信息是有时间限制的 信息可以无限使用,公平共享 作业P4大显身手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是理论课,需要学生了解信息的特征有哪些,会区分信息的正与误 板书信息的特征: 1信息无处不在 2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3信息具有价值性 4信息具有时效性 5信息具有共享性 课题:第2课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活 一、案例背景信息 模块/章节第1单元第2课 年级:七年级 所用教材版本:初中信息技术青岛出版社 学时数:1课时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第一单元因特网应用 第1节网络世界巡礼 学习目标: 1、知道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功能、分类; 2、能说出因特网的由来,区分IP地址与域名; 3、知道因特网的连接方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感受网络的强大功能。 2、通过学习学会并分享自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他问”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IP地址与域名。 教学难点:因特网的连接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上网吗?你了解网络吗?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寻神奇的网络世界。 二、学习目标: 1、知道计算机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 2、了解因特网的由来,知道IP址的概念、组成及域名的含义。 3、感受网络的强大功能。 三、自学指导一: 根据教材“网络基本知识”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有哪些?各举例说明。 3、依据网络覆盖的范围来划分,计算机 网络分为哪几类?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为哪一类? 学生通过自学找出相关内容,由其他同学来评论是否正确?教师再对其进行评价补充。 四、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类型、分类。 2、知道了IP地址的含义、组成,对域名有了一定的了解。

3、感受到了网络的强大功能 当堂训练: 1、依据网络覆盖的范围来划分,计算机网络分为() A.局域网 B.乡镇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2、下列IP地址格式正确的是() A . 218、75、135、111 B . 218.275.1.123 C . 222.135.0.178 D . 222.258.125.3 3、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有() A.数据通信 B.聊天 C.资源共享 D.分布处理 4、https://www.doczj.com/doc/502468217.html,是几级域名?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5、说说你喜欢的网站? 教学后记: 第2节在信息海洋中获取信息 学习目标: 4、知道搜索引擎的概念; 5、知道使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学习能根据要检索信息选择恰当的检索方法。 4、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通过搜索引擎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其信息素养; 4、通过“你问”,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搜索引擎检索信息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三、导入

七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第一课认识WPS文字处理软件 【教学设计思想】: 在七年级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用计算机写作》(写字板),同学们已经树立起了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这一节再来学习另外一种文字处理软件——WPS。在学习WPS软件时,应该让学生对WPS有整体的认识,树立学生热爱国产软件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WPS软件的启动、退出及窗口的组成。 (2)了解WPS中的菜单的简单使用。 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启动、退出WPS的技能 (2)培养学生使用WPS进行文字排版技能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的兴趣 (2)提高学生对国产软件的热爱之情,树立爱国之心 【教学重点】: (1)WPS的启动、退出(2)WPS窗口的组成 【教学难点】: WPS的菜单及快捷工具的使用 【教材及学生分析】: 在初一年级中,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软件,比如写字板,具有了文字处理的相关概念。而WPS 作为一种国产文字处理软件,更应该让学生掌握。所以这节课要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同时树立热爱国产软件的信心。 【教学媒体】: 教学文档、WPS软件、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内容及教法设计】: 老师以引导、提示为主,层层深入,讲述WPS软件相关知识、启动、退出。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用WPS 写作 【教学设计思 想】: 在上一课,已经学习了WPS 的启动和退出,对WPS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在用WPS 进行写作时,还有很多的细节知识还有待进一歩学习。所以在这一节中,就来学习WPS 中文字的录入、编辑、排版操作。在学习这一节知识时,有的知识学生比较熟悉,就略讲,重点在学生感到陌生的地方。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分析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分析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分析 教材简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位于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我养我的》的第二。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我的准备,引导学生在前开展与内容相关的探究活动,为堂上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我的研究,主要通过三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家乡的实际讨论、交流,丰富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认识,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第三部分——读格言,进一步深化爱家乡的感情,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第四部分——“我还想……”启发学生关注家张的环境和资的保护,更加热爱家乡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他人、社会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进下不了解社会和品德开成有迫切的需要,因本程的开放性、社会性、实践性活动比较强,大多数学生能乐于积极参于到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一小部分学生没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需要老师上格外关注并督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家乡的、地形、资等自然概况和家乡的主要经济特点;懂得自然环境、当地经济特点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家乡的气候、地形、资等的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关注家乡的环境、资保护。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认识家乡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物产及工农业产品和人们的经济收入,认识自然环境与当地经济特点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 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关注家乡的环境、资保护。教法学法 探究法、情境引导法、合作交流法。授地点 四一、四二教室时安排 3时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内容较全的中国地图。2、学生准备家乡地图。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是我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测试题(含答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泄塘处处蛙”所描述的地区是 ( ) A华南地区 B.江淮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2.两千多年前,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就与西部地区的人们相互往来。他们在茫茫沙海和戈壁上开凿,了贯穿东西的路线,这条路线获得的美称是 ( ) A.商业之路 B.瓷器之路 C.丝绸之路 D.石油之路 3.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山地的是 ( ) A. B. C. D. 4.下列是某学生沿东经870绘制的四幅天山山脉地形剖面图,其中绘制正确的是 ( ) A. B. C. D. 5.中学生联谊会上,四位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家乡,下列表述属于x藏自治区的是 ( ) A.我们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远方的客人 B.我的家乡群山环绕,是“天府之国” C.我们这里石林广布,吸引了众多游客 D.我的家乡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 6.我国著名的水乡主要集中分布在 ( ) A.鄱阳湖流域 B.洞庭湖流域 C.洪泽湖流域 D.太湖流域. 7.青藏地区发展牧业的有利条件有 ( ) ①草场面积大②气候寒冷、干旱,适合牧草生长③耕地面积小④牧草的营养成分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是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因为它们( ) ①耐寒②对牧草的需求不大③能适应缺氧的高原环境④能适应低气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对上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海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 B.京九铁路与京沪铁路在这里交汇 C.上海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 D.上海是仅次于北京的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活动特色鲜明。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图,回答第10~12题。 10.四幅图片中,反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图片①代表的省区,物产有 ( ) A.石油、天然气 B. 哈密瓜、柑橘 C.三河牛、三河马 D.长绒棉、牦牛 12.对图片④地区的生产、生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传统民居以竹楼为主 B. 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C. 农牧业生产现代化程 度很高D.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13.下面是同学小陈收集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供参考)

计算机教案 七年级 下册

第一课计算机资源管理

第二课文件和文件夹 一、目的: 1.了解文件、文件名及文件夹的概念; 2.了解计算机中文件的存放方式; 二、重点:文件、文件名、文件夹的概念及文件的存放; 三、难点:文件、文件名及文件夹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新授课,讲练结合,临控教学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我们的生活需要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和劳动,如校园里的领导是校长,那么同学们就是接受管理的人员;这就好比我们的所学的“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是管理计算机的领导层,但是“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又是怎样管理好计算机里面的信息呢? 通过提问,挖掘学生的想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课前热身 讨论:我们通过电脑来处理文章、表格、声音、图像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电脑中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呢?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所有的信息都是保存在存储介质上的,并且由“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进行管理。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4、5页的内容。 课件展示文件和文件夹——文件的概念; 明确:文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信息存储的基本单元,是关于某个主题的信息的集合。而这些信息可以是一张图形、一幅图像、一系列数据、一段文字、一段声音、一帧动画等等。 3.教师展示五个文件:“班级规章制度.doc”、“我的学校.doc”、“同一首 歌.wav”、“童话.wav”、“我的照片.bmp”。 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总结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课件展示文件名的组成 班级规章制度. doc 主文件名小圆点扩展名/后辍名 明确:主文件名和扩展名之间用小圆点“.”隔开,给文件命名时,一般是用文件的主题内容作为该文件的主文件名,以便查找和区别文件;文件的扩展名用来表示文件的类型。 课件展示在同一磁盘的同一个文件夹中,不能有两个主文件名和扩展名都相同的文件。 学生活动:复制两至三次同一个文件到同一个文件夹下,请几位同学说出结果。

吉林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教学设计(全册) 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教学设计(全册),此为本人多年备课精心整理后的成果。我还会上传其他年级的信息技术全册教学设计,敬请关注。 XXXX-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信息技术备课 年级:七年级 姓名:XXX 单位: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三、教学方法: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四、教具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五、课型:新授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 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https://www.doczj.com/doc/502468217.html,/doc/1396e03b3c1ec5da51e2700f.html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主要经济特点,懂的自然环境、当地经济特点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开展对家乡气候、地形、资源的探究活动。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关注家乡的环境、资源保护。 教学重、难点: 懂的自然环境、当地经济特点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1.搜集家乡自然环境、资源的文字、图片等。 2.搜集家乡的工农业产品的实物、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议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美丽的邹城》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议一议。 我们邹城不光美丽,而且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经济发展的图片如:煤矿、电厂农产品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美丽富饶的邹城离不开勤劳的人民,谁来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3.读一读。课本p7 四.说一说。 家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物产,所以古人就有“一寸山河一寸金”的赞美。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家乡的物产。 1.调查汇报。各小组将调查、了解家乡的物产和工业产品在小组内交流,并填在卡片上。 2.全班交流。 五.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家乡的人和事和大家交流。 2.家乡的自然环境为世代人民提供了生活所必需的资源,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资源。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主要经济特点,懂的自然环境、当地经济特点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开展对家乡气候、地形、资源的探究活动。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关注家乡的环境、资源保护。 教学重、难点: 懂的自然环境、当地经济特点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1.搜集家乡自然环境、资源的文字、图片等。 2.搜集家乡的工农业产品的实物、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议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美丽的邹城》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议一议。 我们邹城不光美丽,而且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经济发展的图片如:煤矿、电厂农产品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美丽富饶的邹城离不开勤劳的人民,谁来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3. 读一读。课本p7 四.说一说。 家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物产,所以古人就有“一寸山河一寸金”的赞美。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家乡的物产。 1.调查汇报。各小组将调查、了解家乡的物产和工业产品在小组内交流,并填在卡片上。 2.全班交流。 五.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家乡的人和事?和大家交流。 2.家乡的自然环境为世代人民提供了生活所必需的资源,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资源。我们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上学期使用)

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并进行实践。 二、精讲: 1、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2、信息的获取: 人们主要用眼及其它感官来获取信息。 3、信息的处理: 人工处理 机器处理: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处理。 4、信息社会: 三、小结: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处理方法 四、学生练习: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 1、通信技术的应用 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科学处理 数据处理 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 办公自动化 人工智能 多媒体应用 网络应用 三、小结: 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练习: 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 什么是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 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目的:了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1、计算机的KCB-300发展历程 2、通信技术的发展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小型化 网络化 4、生物计算机 三、小结: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四、练习:

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那几代? 2、计算机向什么方向发展? 3、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情况怎样? 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教学内容: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以及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几个特征。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 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一定都生过病,人为什么么会生病,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感染了病毒。不但人体会感染病毒,电脑也会感染病毒。计算机病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各类媒体对计算机病毒的报道越来越多。同学们一定听说过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很多危害,下面我们请同学来交流一下你们听说过的病毒以及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一些什么危害。 (请同学交流) 二.新授: (一)信息安全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其实啊,电脑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就像“写字板”“画图”一样,不过“写字板”“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做事情,而电脑病毒只会给我们的电脑搞破坏。 刚刚同学们讲了很多病毒以及它们的危害,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电脑病毒的特征: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部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 信

第一章文字处理 第一节信息时代的文字处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字处理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2.能列举日常生活中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若干实例;3.知道文字处理软件有多种。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从铅字排版到计算机排版的变化,初步领会模拟人工工作过程、实现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功能是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2.通过对不同文字处理软件使用界面及功能菜单的观察和分析,逐步培养自学新软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文字处理是人们从古到今都存在的进行信息记载和传播的需要,感受文字处理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2.感受现代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产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的自觉愿望,增强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件操作及其应用方法的信心。 教学重点:1.体会文字处理是人们从古到今都存在的进行信息记载和传播的需要,知道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变化;2.让学生经历观察与发现的思维过程,探讨应用以往软件使用经验学习、了解新软件的方法,逐步培养软件学习的迁移能力。教学难点: 1.领会模拟人工工作过程以及实现其需要的功能是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工作思路;2.初步从不同文字处理软件的观察、比较中发现它们的一些功能异同点。 教学过程: 1、文字处理的变迁古代蔡伦发明造纸术和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举例子:印章、北京奥运的中国印曾经广泛使用的“铅字排版”印刷。举例子:铅球、核的防护、铅笔不是铅做的。现代的“计算机排版”优点:整洁、干;争、方便、环保、快速 2、计算机文字处理进入生活名片、贺卡、信封、个人文集、纪念册、书报杂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主题课程设计

主题课程教学设计 一级主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设计意图: (一)设计思路 1.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地理环境下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理解生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2.本主题的设计体现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引导,以问题引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并由此获得认识和体验,了解不同环境中的不同风俗习惯。 3.教科书在本单元为学生提供大量学材,一方面为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深入探究学习提供必要的素材。 (二)主题活动分析 1.本主题活动内容构建以生活问题为基础,通过资料呈现、问题引领、探究提示等方式将我国不同纬度、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民族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发现环境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启发性很强。

2.本主题活动体现出对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的 训练。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思考生活与环 境的关系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问题,使学生逐步掌握正 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3.教科书呈现图文并茂,尤其是图片的呈现对于某些对教学 内容具有陌生感的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提示性,是很好的学 习兴趣催化剂。 4.本主题活动设计从“了解资料,建立初步感受——形成 认识,问题引导——全面了解,深入探究——解决问题,发 现规律”这一脉络,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有效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提升。 5.本活动设计还体现了一些现在全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河流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引 导学生探究解决的方案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很好的 引导作用。 教学目标: 1、借助地图能准确说出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黄土高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图片等借助报告、幻灯片等说出不同

为什么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为什么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动植物是怎样产生的?它们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前因后果的事是任何物质都遵循的 规律。事物都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这是生物学的证实的,例如人体的组成大部分是水分子,其次是碳分子,如果把动植物体进行高温干馏后,水分被蒸发掉,只剩下少量的黑色碳粉和其他极少量的碳水化合物。 我们先从含量最多的水开始进行研究,水是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水分子中还分大子水、中分子水和小分子水。自然界中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形态的水分存在,三种形态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相互转化,常温下的液态吸收热量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汽,水蒸气再吸收能量就会变成纳米水,再吸收能量就分解;反之水蒸气吸收能量就会变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吸收能量就会变成固态的冰,水的质量就会增加,每一次形态转化都有能量的变化,有变化就有摩擦和振动产生,就会有电磁场的变化。 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研究水时,发现水是有记忆的、听力、视力的功能,如水能储存水源地的信息;当水听到你对它说“你好或是听到欢快、流畅的音乐时,水会更加清澈,透明;反之,听到没有和谐振幅的调子,水会变得混浊不清,说明水分子会与外界的频率发生共振。 用示波器测量水的频率和波形,可以看到水的运动频率与水源地、形状有关,不同的水源地水分子的振幅、频率不同,振动的幅度大,摩擦大,频率就越高、频谱就越宽。 因为任何物质都有自己固定的运动频率,当外界的运动频率超过事物自身固有的频率,就会扰乱事物自生的平衡,例如现实中当人听到高于80分贝的声音,就会感到心烦意乱,血液循环加快,心率不齐、精神紧张;反之当听到过于低沉,或是频率混乱无序的声音,也会使人感到恐怖,绝望,心率过缓、甚至衰竭而死,大概就因为人是由水组成的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许就是水能储存水源地的信息的尔缘故吧。因为每一方土地的成分都不相同,这方土地出产的水,必然带有土地的信息和味道。 让我们来做实验, 1、在常温下将一瓶”云南山泉“产地是云南昆明呈贡,用两个大小不同的碗来盛水,用示波器来测量它的频率,发现小碗中的矿泉水频率是11-20KHz、大碗中矿泉水频率是 4.5-8KHz;再将碗中的水加热到沸腾,再用示波器测量,得到的水的频率依然是11-20KHz 和4.5-8KHz;这说明水的运动频率与盛水的容器的大小和形状有关。 试验2:在常温下,对矿泉水播放超过80分贝的高频率、刺耳的噪音,过一会儿后,发现水的运动频率也增高,但是频率波动在一个范围内达到最高点就会停止波动不变,这说明水会受外界的影响而改变自身的运动频率。 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等研究水时,测量了世界各地的水结晶现象图,得出水像人一样是有感情,这就是人如水的统一性。 我们再来研究土地的频率,取同一个地方泥土,用的示波器测量。在同一块土地(土质相同)的不同点测出的频率是不同的,有的是45-150KHz、有1-6KHz等范围的频率。当水和土(按照波的合成原理)混合后,不会改变它们固有的运动频率,现实中的三水组合也是如此,由山、石、土、木、金属等物质混合组成,只是它们的频率就更复杂,频谱就更宽。山水的形状不同,就直接影响波的反射、聚集的频谱的宽窄,波得强弱就不同。 就如人体的固有频谱越宽,性格就开朗,思路开阔、活跃,身心就越健康,就能更好的发挥本身的才能。 都说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肉体是灵魂的载体,灵魂能控制人的行为,这就人们常说的“外表光鲜,灵魂肮脏”的由来。那么灵魂有重量吗?

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教学设计(全册)

XXXX-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备课 年级:七年级 姓名:XXX 单位: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三、教学方法: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四、教具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五、课型:新授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 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中心,促进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 信息社会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和挑战。 “四、信息高速公路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 王唯峰 1、初识Word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2.使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 4.使学生掌握在Word中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输入汉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键盘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Word字处理软件的用途和功能。 2.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教学难点】保存文档的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1.多媒体网络教室。2.教师准备好的文字素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展示用Word编辑的板报、日记、作文等样例,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 1.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你认为Word有哪些功能?Word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饰、排版、打印等功能。 2.启动Word 教师演示启动Word的两种方法: (1)“开始”按钮;(2)快捷方式图标。 3.认识Word窗口 教师提出要求:自学Word窗口的组成,完成书中第95页练习1(写出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名称)。 4.新建Word文档 自学新建文档的两种方法。自学后要求学生小结新建文档的方法。 (1)使用菜单。(2)使用工具栏按钮。 5.输入文字 14

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 6.保存文档 教师布置任务: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 新建一个文档,重新输入一篇文章,然后仍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3)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什么? 7.退出Word 如果退出Word,当前编辑的文章没有保存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处理? 三、课堂练习 启动Word,要求将练习3以“笑脸病毒”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小结,强调:①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在该段后会产生一个回车符,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②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DOC”;③Word中所有操作,通常都可以通过菜单中的选项实现,工具按钮可简化操作。 五、布置作业用Word写一篇日记。 【板书】

福建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全册

福 建 教 育 出 版 社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1~2课时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以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为主线,探究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的设计框架,安排了幻灯片模板设计与应用、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与应用、在幻灯片上制作表格等学习内容。其中幻灯片模板设计与应用、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与应用,是新的知识点并需要制作,学生对此有较大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而在幻灯片上制作表格,则与Word表格制作类似,可以采用与Word表格类比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本活动教学内容是在小学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上的提高与拓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为初中学生制作演示文稿作品建立起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教材以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树叶为什么变黄》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幻灯片模板设计与应用、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与应用、在幻灯片上制作表格等学习研究性学习服务。通过活动,学生能够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采集、加工所需的素材,并合理利用软件提供的功能集成各种媒体信息,达到呈现主题、表达创意的目的。 教材已经较详细描述了模板设计、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与应用的步骤,可以让学生参照课本内容自行模仿制作的过程,之后在创新活动中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让学生再设计一张自己想象的模板,给学生留下创意的空间;在幻灯片上制作表格则与Word表格类似,可以让学生参考在Word中制作表格的经验,在幻灯片上制作表格,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材最后的创新活动的内容较多,如要求学生将曾经做过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设计一个报告首页,老师需要为学生留足思考和制作的时间。建议3个问题,在课堂只要完成1个,其他作为思考内容或课外作业。 本活动教学时间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中,已经完成“演示文稿制作初步”知识模块的学习,对创建演示文稿、修饰幻灯片、放映幻灯片有初步的认识。但受学校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可能未能掌握上述知识,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设计时适当降低要求,在第一课时适当增加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的内容,可以通过弱化模板设计的内容以腾出时间。 幻灯片模板设计、主页面动画的设计,虽是新的知识点并需要制作,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同时教材列举了较为详细的步骤,可以交给学生模仿制作;在幻灯片上制作表格与Word表格制作类似,在本演示文稿制作中大量被采用,这部分学习可以采用Word表格类比的形式,提高学习效率。 本活动是对所学演示文稿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本活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演示文稿。 2.学会应用演示文稿的模板设计。 3.通过制作动感标题,学会应用幻灯片自动播放自定义动画。 4.掌握在幻灯片中运用表格展示实验数据。 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品社下册《第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 山东版

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家乡》的第一课。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即我的家乡在哪里、长江两岸是家乡、说说家乡的故事。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到经济、从地理环境到人文风情,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可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的家乡在哪里》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2、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地图,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四、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山东省地图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爱听歌曲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仔细的想一想:歌中所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到那儿去找找“我的家乡在哪里”。(板书课题) <二>、家乡探寻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63页的内容,请学生说说书上的同学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

2、学生讨论: ⑴、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 ⑵、用什么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家乡? ⑶、学生交流、汇报。 ⑷、教师小结: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在同学们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三>、地图上找家乡 1、看地图,找家乡。 ⑴、出示中国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并给家乡家乡涂上颜色。 ⑵、看一看中国地图,看到它让你想到了什么?要是别人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怎么说?(引导学生用“我的家乡在省市镇”的形式来回答。) ⑶、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 ⑷、全班交流。 2、出示山东省地图,小组合作找家乡。 ⑴、过度:我们山东省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有好多地方呢。那我们家乡的省会在那呢?山东省的版图像什么呢?我们家乡的具体位置在哪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找找吧。 ⑵、小组合作,找家乡。 ⑶、全班交流。 ⑷、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⑸、教师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腹地中心。 3、认识地图图例、方位。 ⑴、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地图上的方位。教师介绍地图的简单图例、方位。 ⑵、开展“我们的邻居是谁”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家乡湖北与哪些省份相邻?它们在家乡的哪个方位? ⑶、小组代表发言。 ⑷、班级抢答赛:师提问学生抢答,巩固复习地图方位及家乡的邻省有哪些。 ⑸、完成87页填空,请学生独立在政区图上找到自己生活的地方。 ⑹、教师介绍《小资料》,学生自主谈一谈,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四>、全课总结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分析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一方水土养一 方人》教案分析 www.5y kj.co m 教材简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位于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我养我的》的第二课。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我的准备,引导学生在课前开展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探究活动,为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我的研究,主要通过三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家乡的实际讨论、交流,丰富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认识,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第三部分——读格言,进一步深化爱家乡的感情,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第四部分——“我还想……”启发学生关注家张的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更加热爱家乡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他人、社会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进下不了解社会和品德开成有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社会性、实践性活动比较强,大多数学生能乐于积极参于到活动

中来。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一小部分学生没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需要老师上课格外关注并督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家乡的、地形、资源等自然概况和家乡的主要经济特点;懂得自然环境、当地经济特点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家乡的气候、地形、资源等的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关注家乡的环境、资源保护。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认识家乡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物产及工农业产品和人们的经济收入,认识自然环境与当地经济特点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关注家乡的环境、资源保护。 教法学法 探究法、情境引导法、合作交流法。 授课地点 四一、四二教室 课时安排 3课时

最新整理初中信息技术2018七年级信

最新整理初中信息技术教案2018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快快乐乐去上学》复习学案 2018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快快乐乐去上学》复习学案 活动2快快乐乐去上学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学会制作动画作品,直观的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过程;通过剖析作品,了解动画的制作原理,熟悉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 2.初中教材七上UleadGIFAnimator可以制作简单的GIF动画,使学生对动画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Flash可以制作故事情节完整的动画,加深了对动画原理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图层概念,会根据设计的故事情节需要,添加不同的图层,安排动画内容。 (2)了解Flash制作动画的一般方法,能熟练运用渐变动画表达故事情节。 (3)熟悉“库”面板的有关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动画作品制作的过程。 (2)理解和掌握动画制作方法,感受动画作品的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欣赏动画作品能力。

(2)通过欣赏和制作动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元件,制作渐变动画。 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动画方式表达故事情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问动画的制作原理。 2.请学生口述上节课动画的制作过程。 二、欣赏并分析动画过程: 1.播放本节课要完成的动画。 2.把学生分成六组,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动画的过程和效果。 3.找小组代表分析动画的过程。 三、讲授新课补间动画: 介绍渐变动画原理,重点介绍动画制作过程的关键点,如元件,关键帧,动作属性等,让学生自学阅览室知识。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对已有知识进行扩展。 四、分析动画原理: 1.再次播放动画。 2.让学生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试着分析关键帧的定位和动作属性的设置。 (先小组讨论,然后分析动画中存在哪些渐变动画、动画实现的方法及关键帧的定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