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幼儿卫生学教案第二章

最新幼儿卫生学教案第二章

最新幼儿卫生学教案第二章
最新幼儿卫生学教案第二章

课时教学计划

四、学蓠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一)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防止脊柱和胸廓畸形

正确的姿势不仅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骨架,达到形体美,还可以减少肌肉疲劳,提高肌肉的工作效率。

(二)合理组织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经常到户外活动,接受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的刺激,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阳光中的红外线,能使人体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紫外线照射在人体皮肤上,可使皮肤内的7一脱氢胆固醇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有利于防止佝偻病。组织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全面发展动作

学前儿童的动作正处于迅速的发生和发展阶段,在组织活动时要注意多样化,还应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来发展小儿的动作。在活动中应让孩子的两臂交替使用,上下肢均参与活动。避免经常单一地使用某些肌肉、骨骼,如让幼儿长时间站立等。幼儿园不宜开展拔河、长跑、长时间的踢球等剧烈运动。(如各种游戏活动、模仿等)

2、保证安全,防止伤害事故

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趣运动。牵拉小儿的手臂时避免用力过猛,防止脱臼和肌肉损伤。小儿应避免从高处跳到硬的地面上,以免使组成髋骨的各骨移位,影响正常愈合,甚至对女孩成年后的生育造成不良影响.

(三)供给足够的营养

小儿应多摄取含钙、磷、维生素D、蛋白质等丰富的食品,如小虾皮、蛋黄、牛奶、鱼肝油、动物肝脏、豆制品等,以利促进骨的钙化和肌肉的发育。

(四)衣服、鞋帽应宽松适度

小儿不要穿戴过小过紧的衣服、鞋帽,以免影响骨骼、肌肉的发育。反之,过肥、过大、过长的衣服、鞋帽,不仅造成活动不便,还会影响动作的发展。

思考与练习

1.

4、如何保护学前儿童的运动系统?

循环系统

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各组织要不断地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又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

碳和废物不断地排出体外,这个过程主要由循环系统完成。孽至多荽鱼娥贩戮巴

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起主要的作用,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一个遍布全身的封闭式的管道系统,血液、一/、∥—、,、——/~“~—、—~

在这个封闭的管道系统里循环流动。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装置。

一、血液循环系统

(一)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

√啵孽堡塑粤芝曼量必史她缎蹙靼感。血细胞是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冬三叁懊?宴

、细胞、血小板。正常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

1.血浆

血浆中含有90%~92%的水分,8%~l0%的溶质。在溶质中以血浆蛋白质含量最多,还有

少量葡萄糖、无机盐等,主要机能是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

、、∥,—、一r…一“一…一m.~.一。、b…~h一∥7。、—”~一…—、.

2.红细胞

红细胞(又称红血球)为无核的双面凹陷圆饼状细胞,因含有血红蛋白而呈红色,其主要成分

是血红蛋白。红细胞的喜戮萝逗搏粤绝骐、为坦惨运输氧篡塑三氢傻碳。红细胞的平均寿

\/—、∥7。、、~,4~、∥一、、一/~/、一一\一一一、—、~

命约为120丢。。

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因性别、年龄、地域和机体状态而不同。正常成年人含有红细胞的数

量:男性为(4.o~5.5)×1012/i。,血红蛋白为1409/I。;女性为(3.5~5.o)×l012/L左右,血红蛋

白为l209/L。新生儿的红细胞较成人多;高原地区的人,红细胞数目较多;剧烈运动时比安静时要多。

正常人血红蛋白的浓度与红细胞的数目有密切关系,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多,血红蛋白的浓度

也高。贫血时,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的浓度常同时减少,但两者不一定平行下降。某些情况下,红细胞数量可减少较多,而血红蛋白的浓度并不降低;反之,也有红细胞数量减少不多,而血红蛋白浓度则降低比较显著。

\/≮电红.i瞻堕持点是典壁皇氯怎筻盒圣宴!鼻三蓼鹪硪结俞,哆赋文—囊焦碧基冬猃?由于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亲和力比与氧的亲和力约大200倍,空气中只要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体内就可能有较多的血红蛋白与之结合,这时能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将减少,从而出现缺氧症状或窒息,例如煤气中毒的发生。\一一、一\r“一、一

3.白细胞

白细胞(又称白血球)无色有核,比红细胞稍大。正常成人在安静时,血液中所含白细胞总数

为(4~10)×109/L,平均7X109/L左右,它的平均寿命为几天到十几天。

白细胞分5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嗜醛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吒。.中-瞧粒!堑堕塑蓑篓!熙茗堡喽作思,能吞噬侵入体蜜.煦徼勒塑厶体杰身坯延:裹煮熟受掾

…一一F‘”。~^一删~”’%“~.““~___H___^,——…u-…”…一~……一一’’q%№M 目m帆+*_i……、f+孓z‘’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尚不十分清楚,淋巴细胞具有免疫功能。

4.血小板

的细胞,

血小板无色、无核,形状不规则,血液中含血小板总数为(100~300)×109/L。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血凝。它的平均寿命是3~5天。、一一~—一“

(二).心脏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心脏是人体的“生命之泵”。它通过自身节律性的活动——按自身特有的规律收缩、舒张,来实现血液在全身循环往复的流动。

心脏位于胸腔内,两肺之间,膈肌上方;大小相当于自己的拳头;形状似桃,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底朝上偏向右方,是血管出入处(图2—7)。

心脏为一中空的肌性器官。后上部为左心房、右心房,两者之间以房间膈分开;前下部为左

心室、右心室,两者之间以室间膈分开。左心房、室间有二尖瓣,右心房、室间有三尖瓣。此外,主

动脉、肺动脉与心室之间也有瓣膜。瓣膜的作用是阻止血液倒流(图2—8)。1

之霎然蛾慰当堕粤量叫每搏输审量,成人霉静状鸯每搏输出量约为70ml,如果心率按。

每分钟75次计算,则每分输出量约为5250ml。’

\声血管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X管遍布撤除角膜、毛发、指(趾)甲等处外。

零负羞盂瑟向及基筻譬篁童型型!堕-坌塑

脉、墼黪塑毛缎媳

布篇嚣然鬻器

布在身体较深啦部位鲁在体表个别郡位,叟口朊鄙朗

瘸动脉、颈部的颈总动脉等也能摸到动脉的搏动。

动脉管壁较厚,富有弹性,血流速度快。

、~—7、一/1-一/7一、~一——、-一

管漂黧鬻籍菘淼孟

篁壁较量萋避。骘红堡货塑竖较少堂墅塑黑苎型∑墨

癍蘧度较燃蠢量姒。较大的静脉具有由内膜

3.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网状结构,人体内毛细血管分布最广,其管壁极薄,由一层扁

平矗五斋赢磊瀛嘉磊藩薇:i{漉蕊“至i孬薮液之间物质、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极慢,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物质、气体又抉明王妥物所。

(四)血液循环

一一麴嚣莹蓑懋鬣

、称总血液循邪一。握擐蜷餮翻≥同,思皿憋僚黝、义万

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图2—9)。

’I’~……。一

1.体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排出一主动脉及各级动脉一

全身各部组织的毛细血管网(实现物质、气体交

换)一各级静脉一上、下腔静脉一右心房。

2.肺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排出一肺动脉一肺泡壁毛细

血管(释放二氧化碳,携带氧气)一肺静脉一左

心房。’

心脏本身由冠状动脉供给营养,在主动脉根

部左右两侧,发出两条动脉,即冠状动脉,其分支

形成毛细血管网。冠状动脉病变时,粤影响心脏

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脏的病变。昝。;毋驽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称血

压。血压是促进血液循环的重要因素,心脏收缩

时,血液流动对血管壁的最高压力称收缩压。心

脏舒张时,血液流动对血管壁的最低压力称舒张

压。血压的数值随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成人正常收缩压为12·o~18·7kPa (90~140mmHg),舒张压为6.67~12.0kPa(50~90mmHg)。

二、游巴系统

未被毛细血管所吸收的、可流动的少量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液,淋巴液在淋

巴系统中运行称为淋巴循环。则系箕是亩琳巴戗淋巴结、脾、扁桃体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运

煎全身港虽液厶静脉w“此外,淋巴结j扁桃体和脾还有生成淋巴细胞、清除体内微生物等有害物一i“……~“~ulM“‘…、~,,——~—,p~∥”~”~—、~、一一’,rm~

质和生成抗体等免疫作用。“。+

1.淋巴管

淋巴管是淋巴液流经的管道。全身各组织的细胞之问,分布着许多细小的盲管,叫毛细淋巴

管,毛细淋巴管逐渐汇合成越来越大的淋巴管。

幼儿教育学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得目标、任务与原则练习 一、填空 1、就是我国现阶段一切教育活动得出发点与归宿。 2、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得依据就是 ; 。 3、就是实现教育目标得重要保证。 4、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得原则即在教育得过程中,促进幼儿 , , 。 5、与就是幼儿园教育得全部内容。 6、就是幼儿园得基本活动。 7、“要知道梨子得味道,您就得亲口尝一尝”体现了幼儿园教育得得原则。 8、就是幼儿最重要得学习内容与学习途径。 二、选择 1、教育得根本问题就是 ( ) A、教育目得 B、教育内容 C、教育目标 D、教学方法 2、幼儿园最重要得学习内容与学习途径就是( ) A、游戏活动 B、生活活动 C、自由活动

D、幼儿教育实践活动 3、我国首次提出“四有新人”就是在 ( ) A、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得指示》; B、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得若干历史问题得决议》; C、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得决定》; D、1995年,《中华人民共与国教育法》 4、幼儿园得任务包括( ) A、对幼儿实施保育 B、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 C、为幼儿园盈利 D、对幼儿实施教育 5、教师在集体教学时,结合分组教学。这种做法主要体现得教育原则就是( ) A、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B、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得原则 C、保教结合得原则 D、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得原则 6、下列关于幼儿教育目标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幼儿园教育目标能否贯彻实施完全就是行政管理部门得事情。 B、教育目得就是幼儿园教育目标得唯一依据 C、教育目标得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得年龄特征

D、幼儿园教育目标就是依据家长得不同要求提出来得。 7、幼儿园除了具有对幼儿实施保育与教育之外,还具有( )任务。 A、开发智力,培养自理能力 B、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C、培养幼儿与社会沟通得能力 D、培养社会所需要得人 8、“要知道梨子得味道,您就得亲口尝一尝。”体现了幼儿园教育得( )原则 A、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得原则 B、保教结合得原则 C、教育得活动性与活动得多样性原则 D、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得原则 9、幼儿园教育目标就是依据教育目得并结合幼儿园教育得( )提出来得。 A、方法与手段 B、性质与任务 C、原则与规律 D、原则与方法 10、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就是我国幼儿教育得基本出发点,也就是我国( )所规定得幼儿教育得任务 A、教育法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法律法规 D、幼儿教育法规

幼儿卫生学教案第一章

第1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 教学任务: 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和相应的保健措施,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好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重点及难点: 婴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保健。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1、生命的起源问题:最早的生物从哪儿来呢?即原始生命是哪里来的? 生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命起源是化学进 化的结果 2、辩论:先有鸡蛋?先有鸡? 新课讲授: 一、概述 1、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含义 细胞: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一般由质膜、细 胞质和核(或拟核)构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的种类:神经细胞(寿命最长) 细胞的特点:能分裂(生长)但分裂次数有限, 癌细胞:无穷分裂细胞,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分析人体细胞的元素组成可发现有如下规律: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 (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O 65% C 18% H 10% N 3% P 1.4% S 0.3% 其他元素少于3% (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 C 55.99% O 14.62% N 9.33% H 7.46% Ca 4.67% P 3.11% K 1.09% S 0.78% Mg 0.16% ①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是C。在人体细胞干重中C的含量达到55.99% (鲜重中C的含量达18%) ②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有4种:C、H、O、N。在细胞中这四种元素的含量,占组成细胞元素总量的90%左右。 ③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有6种:C、H、O、N、P、S。这6种元素占细胞总量的97%。 (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幼儿教育学第二章试题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一、填空 1、是我国现阶段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是;。 3、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4、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即在教育的过程中,促进幼 儿,,。 5、和是幼儿园教育的全部内容。 6、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7、“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得亲口尝一尝”体现了幼儿园教育 的的原则。 8、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 二、选择 1、教育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教育目标 D.教学方法 2、幼儿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是() A.游戏活动 B.生活活动 C.自由活动 D.幼儿教育实践活动 3、我国首次提出“四有新人”是在() A.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1985年,《中国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幼儿园的任务包括() A.对幼儿实施保育 B.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 C.为幼儿园盈利 D.对幼儿实施教育 5、教师在集体教学时,结合分组教学。这种做法主要体现的教育原则是() A.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B.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C.保教结合的原则 D.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6、下列关于幼儿教育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幼儿园教育目标能否贯彻实施完全是行政管理部门的事情。 B.教育目的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唯一依据 C.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D.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依据家长的不同要求提出来的。 7、幼儿园除了具有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之外,还具有()任务。

幼儿卫生学第三章、第四章练习题2

幼儿卫生学第三章、第四章练习题2 一、选择题 1、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A.运动过量 B.缺乏运动 C.感冒 D.皮肤病 2、小儿大便呈蛋花样,眼窝凹陷、口唇干裂,此小儿患有 A.单纯疱疹性口腔炎 B.细菌性痢疾 C.婴幼儿腹泻 D.流行性乙型脑炎 3、下列哪些症状不属于佝偻病 A.可出现肢体、头部、口唇颤抖 B.动作发育迟缓 C.条件反射形成迟缓,语言发育晚 D.X型腿 4、肥胖症是指小儿体重超过相应身高应有体重的 A.10% B.15% C.20% D.30% 5、小儿患急性结膜炎,不可以涂 A.1%龙胆紫液 B.0.5%新霉素眼药水 C. 0.25%氯霉素眼药水 D. 0.1%利福平眼药水 6、蛔虫卵在体外经多长时间可发育成感染性虫卵 A.6小时 B.4周 C.1个月 D.2个半月 7、病儿面色苍白,精神和食欲不振,因肠出血,粪便呈柏油样,小儿患有 A.蛔虫病 B.细菌性痢疾 C.蛲虫病 D.钩虫病 8、在病儿的皮肤上同时见到红色斑、水疱、结痂三种类型的皮疹,患有 A.麻疹 B.水疱 C.水痘 D.风疹 9、风疹的潜伏期多为 A.4-8天 B.10-21天 C.1个月 D.1-6个月 10、滴耳药水,滴药后要保持原姿势多长时间 A.2分钟 B.3-5分钟 C.5-10分钟 D.2-3小时 11、关于对较大儿童胸外心脏挤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垂直向下用力 B.可挤压左胸乳头处 C.每分钟按压80次左右 D.挤压面积不可过大 12、屏气发作的多发年龄是 A.2岁以前 B.2岁半以前 C.3岁以前 D.6岁以前 13、3-6岁幼儿一昼夜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4小时 14、幼儿进餐,每顿饭约多长时间 A.3-5分钟 B.5-10分钟 C.20-30分钟 D.60分钟 15、给幼儿配膳时,优质蛋白质应占蛋白质总量的 A.20% B.35% C.40% D.50% 16、幼儿园建筑楼梯栏杆间距不得大于 A.12厘米 B.14厘米 C.16厘米 D.26厘米

幼儿教育学第二章练习题

幼儿教育学第二章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 )。 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行为目标 2.( )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 B.全面发展 C.局部发展 D.智力发展 3.( )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A.学前教育目标 B.学前教育手段 C.学前教育启蒙 D.学前教育内容 4.社会要求与( )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B.教育机构 C.政府 D.父母 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 。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6.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 )。 A.为儿童将来的职业做准备 B.培养儿童成为专家 C.培养特长儿童 D.培养完整儿童 7、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为() A、教育 B、保育 C、游戏 D、日常活动 8、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是()原则的要求。 A、教育的活动性 B、尊重儿童人格尊严 C、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D、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

9. 教师随意呵斥或惩罚儿童,这违背了幼儿园()教育原则的要求。 A、面向全体 B、重视个别差异 C、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 D、保教结合 10.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 A.保育活动B。教育活动 C.游戏活动 D.保育、教育活动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3.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三、判断题 1.幼儿教育主要是教师的事情,保育员主要安排好幼儿的生活就可以了。() 2.幼儿与成人享有同等的权利。() 3.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4. 实施集体、小组、个别教育与面向全体、照顾个别差异不是一回事。() 5.教育资源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6.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功能没有什么区别。() 7.教育应该使所有的儿童都达到同等水平。()

幼儿卫生学教案第1章

第1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教学内容:第二节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教学任务: 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免疫生长发育相应的保健措施,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好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教学重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人体有八大系统,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生长发育。 新课讲授: 提问 1、什么是生长? 生物体由小到大的过程即生长。人的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 2、什么是发育? 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的分化和不断完善,以及体力、智力和心理的发展。 生长发育有规律 一、年龄阶段划分法 提问:你现在处在什么期? 从受精卵到发育成熟 20年 1、医学上的划分法 胚发育期受精卵开始妊娠前8周 胎儿期妊娠前8周后直到出生 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

什么是围产期? 从孕期满28周到出生1周 婴儿期(乳儿期)满月到1周岁 幼儿期:出生后第2和第3年 学前期:指3~6或7岁 学龄期6~7岁至11~12岁 青春发育:女11~12岁到17~18岁; 女13~15岁到19~21岁 2、教育学的划分法 从妊娠到14岁划分为6个阶段 胎儿期妊娠前8周后直到出生 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 婴儿期(乳儿期)满月到1周岁 幼儿期:出生后1-3年 学龄前期或幼儿期:指3-7岁 学龄期7-14岁 二、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A、速率不同时快时慢 第1年身高20-25CM 体重增加6-7KG 第2年身高10CM 体重增加2.5-3.5KG 2年后速度急剧下降 B、长度比例不同 头尾规律:一个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头部只增大了一倍,躯干增长2倍,上肢增长3倍,下肢增长4倍。 C、各系统的的发育不均衡 神经系统、淋巴系统发育快 生殖系统发育慢 2、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遗传、环境 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后天因素(环境因素) A、营养

幼儿卫生学第四章练习题

《幼儿卫生学》第四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安排幼儿的生活环节时,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是()。 A、1—2小时 B、2—3小时 C、3—4小时 D、4—5小时 2、为幼儿配制膳食时,动物蛋白质及豆类蛋白质不少于总蛋白质的()。 A、40% B、45% C、50% D、55% 3、确定膳食制度的两个基本问题是正确分配食物数量和()。 A、合理安排就餐时间 B、每周更换食谱 C、合理烹调 D、编制食谱 4、幼儿园有合理的膳食制度,其中早餐的热量分配正确的是()。 A、20%—25% B、25%—30% C、30%—35% D、35%—40% 5、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 A、低温 B、养料多 C、水分多 D、时间长 6、为了儿童的安全,幼儿园楼梯的坡度不宜大于() A、20度 B、25度 C、30度 D、35度 7、为使幼儿来幼儿园的途中安全,幼儿园应离开铁路线至少()米以上。 A、200 B、300 C、400 D、500 8、幼儿园的绿化面积应占全园地面积的()。 A、30%—40% B、35%—45% C、40%—50% D、45%—55% 9、下列属于幼儿园内建筑物主体的是()。

A、盥洗室 B、隔离室 C、储藏室 D、厨房 10、室内微小气候不包括下列哪项?() A、气温 B、气压 C、气流 D、气湿 11、活动室是幼儿园儿童活动的中心,应该有足够的空间,每名儿童所占面积不应少于()平方米。 A、1.5 B、2 C、2.5 D、3 12、冬季,应使幼儿园的室内气温维持在()摄氏度左右。 A、12—14 B、14—16 C、16—18 D、18—20 13、儿童书包的重量不应超过儿童应有体重的()。 A、五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八分之一 D、十分之一 二、简答题 1、幼儿园内晨、午、晚间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2、安排合理生活日程的意义是什么? 3、制定一日生活日程的依据有哪些? 4、执行生活制度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5、膳食计划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6、怎样预防传染病? 7、在幼儿园我们应怎样组织好儿童的活动? 8、我们应该对儿童进行哪些方面的安全教育? 9、幼儿园的基本用房包括哪几部分? 10、幼儿园主要的生活环节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一、 二、1.答:幼儿园晨、午、晚间的检查的内容包括:一问、二摸、三看、四查。

幼儿卫生学习题第二章

幼儿卫生学习题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营养素 2、热能 3、基础代谢 4、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5、膳食纤维 6、三大产热营养素 7、人工喂养 8、必需氨基酸 9、维生素A原 二、填空题 1、人体需从膳食中摄取的六大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营养素对人体有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修补旧组织,增生新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有、、和提供热能。 4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可以转化为DHA ,俗称,对和有促进作用。一般说来,植物脂肪中所含脂肪酸较多,营养价值较 5__________氨基酸是指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须由供给的氨基酸。 6非洲、亚洲等有些国家的许多幼儿头大、肚大,却皮包骨头,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造成的。严重的营养不良可以造成幼儿___________的智力障碍 7、菠菜、苋菜等含钙丰富,但_______________含量也高,会与钙形成难以吸收的________________。 8.给幼儿提供膳食时,多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含量丰富的食物,有利于钙的吸收。____________ 食物中含钙量最高,且易于吸收和利用,幼儿应该多食 9.铁是合成的原料,用于缺铁性贫血辅助治疗的维生素是 。 10、婴幼儿智力发育的最大威胁是缺乏。克汀病”的主要症状有聋、、和傻.碘是合成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原料。海带、紫菜等__________________中含碘最丰富。 11维生素A缺乏会使不能合成,导致夜盲症。 12维生素B1为水溶性的,它是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在__________环境中极易被破坏。 13、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有、、和增强免疫力。 14.引起口角炎、舌炎的原因是缺乏____________。 15、幼儿膳食中要求每日总热量摄入糖类占_________________,脂肪占25%—30%,蛋白质占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植物蛋白质混合食用,使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得以互相补充,从而提高混合食物的营养价值,称为_______________。 17、动物性食物中含蛋白质较丰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性食物中____________及其制品、____________的蛋白质含量丰富。 18、钙能参与凝血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的要素。 三、选择题

第二章 幼儿教育学

第二章学前儿童观 ?一、儿童观和儿童观发展的历史演变 ?(一)儿童观的概念 ?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二)儿童观发展的历史演变 ? 1.儿童是“小大人”——儿童是“缩小”的大人,儿童是小大人,儿童和大人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有的话,那也只是外在不同。 应该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儿童。 ? 2.儿童是“白板”——儿童刚生下来时,心灵就如一块白板,成人可以任意将其塑造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儿童的发展是周围环境的产物。洛克《教育漫话》。 ? 3.儿童是“有罪的”——儿童一生下来,就充满了罪恶,是有罪的羔羊,卑贱无知,需要成人对他们严加管教,约束,使儿童能赎罪。 ? 4.儿童是“花草树木”——儿童观上的一个飞跃,开始把儿童看作是一个独立存在价值的实体,儿童有自己的权利、思想、情感和需要。 5.儿童是“私有财产” ?儿童是父母婚姻的结晶,产生于母体,归父母所有,是父母的隶属品,属于私有财产,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与其抚养人

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依附关系。 ? 6.儿童是“未来的资源” ?儿童是国家的财富,是国家潜力最大的资源,未来的兵源和劳动力。对儿童进行教育,是对未来进行最有价值的投资。 ?7.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儿童在体力、智力、情感、社会性、道德等许多方面,都不同于成人,他们是正在发展中的人,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行动者,应该有主动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 真题选讲: 选择题: ? 1.人本位儿童观认为( )。 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B.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C.儿童是国家的财富D.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 2.______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培尔 名词解释题: 儿童观 二、儿童的权利与儿童权力观的发展 (一)儿童的权利 每个儿童出生都拥有出生权、姓名权、国籍权、生存权、发展

幼儿卫生学重点讲义

《学前卫生学》 章节重点内容 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及生长发育 1.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最重要形态指标为身高和体重。 2.脊柱生理性弯曲: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 3.牵拉肘: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 4.“婴儿抚触”: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用双手对婴儿进行有顺序、 有手法技巧的抚触,来达到保健的目的。 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6.牵拉肘: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 《 7.隐睾:婴儿出生后,一侧或两侧睾丸未降至阴囊 8.腕骨钙化:八块腕骨,全部钙化,大约在10岁 9.新生儿期:从出生到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 10.关节:可以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 11.前囟晚闭:是指前囟在1岁半尚未闭合。 12.促进生长发育的后天因素:营养,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体格 锻炼;合理的生活安排;以及积极防治各种常见病,传染病和寄

生虫病 13.生理性远视:5岁以前可以有生理性远视。婴幼儿眼球的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称为生理性远视。随着眼球的发育,眼球前后距离变长,一般到5岁左右,就可成为正视(正常视力)。 14.上行性泌尿道感染:细菌经尿道上行,到达膀胱、肾脏,所引起 的泌尿道感染,叫上行性泌尿道感染。 15.婴幼儿的耳咽管的特点:比较短,管腔宽,位置平直。 第二章婴幼儿营养 / 1.维生素A的来源:一类来自动物性食品中的维生素A,另一类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 2.含锌丰富的食物:锌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鱼、肉、奶、蛋等。 3.添加辅食的目的:补充乳类中营养成分的不足,增加营养促进生长发育,为断奶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做好准备。 4.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的因素: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乳糖和氨基酸也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植酸和草酸可与钙形成不溶解的钙盐,不利于钙的吸收。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类、虾皮、紫菜、海带、芝麻酱等。 5.热能:由食物所供给的产热营养素在代谢过程中氧化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称为热能。 6.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因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

幼儿教育学复习习题文档

《幼儿教育学》第一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学前教育理论以独立的学科出现在欧洲的时间是() 19世纪初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20世纪末 2、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 行知福禄贝尔卢梭蒙台梭利 3、被誉为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的是() 马卡连柯卢梭福禄贝尔蒙台梭利 4、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北”之称,即指有鹤琴,有() 汉良之洞雪门宗林 5、我国幼儿园是对()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6 2 3 4 6、1903年中国第一个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在()成立 武昌 7、在蒙台梭利学校里任教的教师有三个教学任务,分别为() 观察指导、示、准备 观察指导、准备教具、创设环境 制定教育目标、准备教具、示 制定教育目标、创设环境、示 8“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是()提出的。 皮亚杰鹤琴行知杜威 9、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10、()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夸美纽斯卢梭洛克福禄贝尔

二、名词解释 1、幼儿教育 2、白板说 3、教育 三、简答题 1、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识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2、简述幼儿教育的意义 3、行知认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他主的“六大解放“包含哪些容? 4、如何看待幼儿教师的体罚行为? 5、比较福禄贝尔与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异同 《幼儿教育学》第二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重点发展全面发展局部发展智力发展 2、()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学前教育目标学前教育手段学前教育启蒙学前教育容 3、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 综合教育启蒙教育独立性教育适宜性教育 4、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独立自主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保教结合原则综合性原则 5、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 要指() 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儿童的自选活动儿童的游戏活 动 6、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 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尊重儿童原则实践性原则 7、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

《幼儿卫生学》第二章单元测试试题

《幼儿卫生学》第二章 单元测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不能被吸收的糖类称为。 2.维生素 A,D,E,K 等不溶于水,称为。 3.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4.在人体内含量少于体重0.01%的矿物质元素,称为,目前已知有种是人体所必需的。 5. 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6. 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体内多种酶合成。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对维持头发、皮肤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7.膳食中的铁可分为和;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将所选答案填入答题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在体内有节约蛋白质作用的物质是() A脂肪 B无机盐 C碳水化合物 D 水 2.幼儿对水的需要量大致占体重的()。 A、70% B、60% C、65% D、80% 3.缺乏维生素A,容易使暗适应能力减弱,产生()。 A、坏血病 B、脚气病 C、佝偻病 D、夜盲症 4.具有保护和固定内脏器官功能的营养素是 a A.脂类 B.蛋白质 C.碳水化合物 D.微量元素 5.儿童热能消耗所特有的部分为() A基础代谢 B生长发育 C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D活动 6.不属于婴儿添加辅食的目的是() A补充乳类的不足 B 促进生长发育 C 为断奶做准备 D 为早萌牙做准备7.对体内脂类代谢特别是胆固醇代谢十分重要的是() A必需脂肪酸 B 膳食纤维 C 无机盐 D 维生素 8.体腔、眼球、关节等器官的良好润滑剂是() A矿物质 B 水 C 维生素 D 膳食纤维 9.某幼儿有异食癖表现,这可能是由于缺乏() A铁 B 锌 C 碘 D 维生素A 10.具有抗生酮作用的营养素是() A脂类 B 蛋白质 C 碳水化合物 D 微量元素 11.如果儿童脑和内耳发育受到严重障碍,有智残等现象,这可能()A铁缺乏症 B 锌缺乏症 C 碘缺乏症D钙缺乏症 12.具有促进机体吸收不溶于水的A、D等维生素功能的营养素是( ) A.脂类 B.蛋白质 C.碳水化合物 D.微量元素 13.富含铁的食物是( ) A.虾皮 B.猪肝 C.胡萝卜 D.西红柿 14.大部分存在于红细胞中的微量元素是 A.钙 B.铁 C.锌 D.碘 15.下列食物中含膳食纤维比较多的是() A牛肉 B鱼 C鸡蛋 D 地瓜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维生素: 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3.营养素: 4.基础代谢: 5.非必需氨基酸

幼儿卫生学辅导教案-学生版

《幼儿卫生学》辅导资料 第一部分生理基础 1.儿童骨骼成分有什么特点?针对这些组织儿童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2.为什么用鼻呼吸?张口呼吸有什么害处? 3.儿童声带有什么特点?怎样保护嗓音? 4.乳牙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5.为什么要特别保护六龄齿? 6.情绪对消化功能有什么影响? 7.儿童皮肤有哪些特点?怎样护理? 8.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利用优势原则、镶嵌式活动原则和动力定型原则? 9.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是什么? 练习题 一、人体概述 (一)单选题 1、人体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应 B.适应 C.反射 D.兴奋三、多选题 3、人体从形态上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A.头 B.颈 C.躯干 D.四肢 E.手 F.脚 4、人体内含量最高,合起来占总量的96%左右的元素是: A.碳 B.钙 C.氢 D.钠 E.氮 F.氧 5、肌肉组织的主要功能有: A.吸收 B.保护 C.收缩 D.舒张 E.分泌 F.排泄 6、结缔组织由数量较少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它的功能是: A.连结 B.保护 C.支持 D.吸收 E.分泌 F.营养 7、酶催化作用的显著特点是: A.专一性 B.高效性 C. 长效性 D.与温度无关,与酸碱度有关 E.与温度有关,与酸碱度无关 F.与温度和酸碱度有关 8、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它包括等环节: A.感觉器官 B.感受器 C.传入神经 D.神经中枢 E.传出神经 F.效应器 (二)判断题 1、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是器官。 2、人体的各个系统是孤立的、独自行动的。 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4、新陈代谢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5、儿童期的异化作用一般大于同化作用。 6、神经调节的作用比作体液调节的作用持续的时间长,作用的范围广。 二、运动系统 (一)单选题 1、骨折后,对骨起愈合作用的是() A.骨髓 B.骨膜 C.骨松质 D.骨密质 2、成年人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 A.骨膜 B.骨髓腔 C.骨密质 D.骨松质

幼儿卫生学课程标准

二、幼儿卫生学课程教学标准 幼儿卫生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幼儿卫生学》是研究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维护和增进幼儿身体健康,促进幼儿正常发育的一门科学。它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并称“三学”。本课程是学习“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等课程的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各部分机能尚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是一项日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下一代人的身体素质。通过《幼儿卫生学》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理解并掌握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幼儿的营养、幼儿园常见疾病和传染病的症状及预防、常见的护理技术和急救技术、幼儿园的集体儿童保健等。能分析幼儿实际生活中的生理现象,采取正确的措施保证幼儿的健康,同时提高自身的卫生水平,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做好准备。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幼儿卫生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了解人体的基本 形态和结构; (2)理解幼儿八大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感觉器官的特点,掌握其保 育要点;

(3)了解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及规律;掌握一些必需的幼儿园常用的科学知识。 (4)掌握六大营养素的营养意义及来源,懂得幼儿膳食的配置; (5)熟悉幼儿常见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 (6)了解学前儿童一日生活的安排与卫生要求、及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 (7)掌握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的内容;掌握患儿的基本护理技能和急救术。 (8)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诱因及矫正。 2 .能力目标 (1)懂得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利用大脑皮质活动的三大规律; (2)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幼儿的身高、体重、头围,会看身高发育标准曲线图; (3)能运用营养学基础知识及配膳原则对幼儿食谱进行分析评价; (4)能对幼儿常见意外进行初步处理; (5)能较熟练地进行体温测量、物理降温、滴眼药、鼻腔 滴药、及外耳道滴药等。 3.素质目标 (1)具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2)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素质;

幼儿卫生学第二章测试题

<<幼儿卫生学>>第二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品。 A.牛奶B.母乳C.奶粉D.葡萄糖 2.下列对“母乳的成分更有利于脑的发育’,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母乳含有丰富的牛磺酸 B.母乳含有较多的乳糖 C.母乳喂养,能提供较多的热能D.母乳中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颗粒小3.三大产热营养素为( ) A.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脂类和矿物质 C.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D.脂类、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 4.非必需氨基酸是指( ) A.人体所不需要的氨基酸 B.人体内可以合成或可由别的氨基酸转化而成的氨基酸 C.不能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 D.合成太慢的氨基酸 5.下列食品中含铁最多的是( ) A.海带B.发菜C.紫菜D.黑木耳 6.下列食物中含锌最多的是( ) A.鸡肝B.猪肝C.紫菜(干)D.黄豆 7.缺碘最严重的后果是( ) A.造成粗脖子B.智力低下C.身体残疾D.影响生长发育 8.儿童患夜盲症的原因是身体缺乏( ) A.维生素B2; B.维生素C; C.维生素A; D.维生素D 9.新生儿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 A.80%B.70%C.65%D.50% 10.儿童患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 ) A.维生素C B.维生素A C.维生素 D.维生素D 11.母乳喂养最迟不宜超过( ) A.3岁 B.2岁 C.1岁半 D.1岁 12.以下说法正确的为( ) A.母乳喂养,不需添加辅助食品 B.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不需加辅助食品 C.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都需要加辅助食品D.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不需要加辅助食品 13.人体所需的能量是由食物中的热能营养素,即三大产热营养素在机体内经( A、消化 B、吸收 C、释放 D、氧化。 14.为幼儿供应能量在总能量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来自于()。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无机盐。 15.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最主要靠()。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维生素。 16.()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无机盐。 17.幼儿生长发育时期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共()种。 A、8 B、9 C、10 D、11 18.最能保持人体体温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水 19.人体内的()以上的钙在骨骼和牙齿中。产生的。) A、90% B、95% C、98% D、99% 20.()能促进磷的吸收。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1.幼儿缺()会表现为厌食、味觉降低,生长发育缓慢,严重的会患异食癖。 A、锌 B、铁 C、镁 D、铜 22.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尤其是与()有密切关系。 A、钙 B、铁 C、酶 D、碘 23.与正常视觉功能有关,能维持夜视功能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4.维生素A只存在于()食品中。 A、植物性 B、动物性 C、乳类 D、保健 25.幼儿获得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经常接受()。 A、治疗 B、保健 C、水浴 D、日照 26.()是治疗坏血病的特效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7.幼儿体内水分较成人多,约占体重的()。 A、55%—60% B、60%—65% C、65%—70% D、70%—75% 28.儿童基础代谢率较成人高出()。 A、10%—20% B、30%—35% C、20%—30% D、10%—15%

幼儿教育学习题第二章_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得目标、任务与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得目标就是指( )。 A.全园教育目标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行为目标 2.( )就是我国一贯得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 B.全面发展 C.局部发展D.智力发展 3.( )就是教育目得在学龄前儿童阶段得具体化。 A.学前教育目标 B.学前教育手段 C.学前教育启蒙 D.学前教育内容 7.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8.活动性原则源自于()得“做中学”。 A.皮亚杰 B.夸美纽斯 C.福禄倍尔D.杜威 9.发展适宜性原则就是当今幼教界提倡得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教育原则得就是()。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 D.英国幼儿教育协会 10.幼儿教育发展得规模与速度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文化水平 D.环境因素 11.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得活动主要指( )。 A.教师设计与指导得活动 B.儿童主动积极得活动 C.儿童得自选活动 D.儿童得游戏活动

12.社会要求与()就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得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与规律 B.教育机构 C.政府 D.父母 13.( )就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得人员。 A.园长 B.阿姨 C.保育员D.幼儿教师 14.保育员应具备心理素质与()。A.合作精神 B.爱心 C.专业素质 D.丰富得知识 1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就是保育,只有上课才就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得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得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 。 A.发挥一日生活得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16.幼儿园教育得任务就是( )。 A.为儿童将来得职业做准备

幼儿卫生学第四章复习题

幼儿卫生学第四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晨、午、晚间检查的内容的是() A 测血压 B 查视力 C 看精神 D 量体重 2、下列关于幼儿膳食的安排,最合理的是() A 一日三餐 B 两餐间隔5小时 C 以蛋白质为主 D 一日三餐一点 3、为便于儿童上下楼和安全,幼儿园楼梯坡度不宜大于() A 30度 B 40度 C 50度 D 60度 4、在安排幼儿的生活环节时,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是() A 1~2小时 B 2~3小时 C 3~4小时 D 4~5小时 5、为幼儿配制膳食时,动物蛋白质及豆类蛋白质不少于总蛋白质的() A 40% B 45% C 50% D 55% 6、确定膳食制度的两个基本问题是正确分配食物数量和() A 合理安排就餐时间 B 每周更换食谱 C 合理烹调 D 编制食谱 7、幼儿园有合理的膳食制度,其中早餐的热量分配正确的是() A 20%~25% B 25%~30% C 30%~35% D 35%~40% 8、幼儿园建筑不宜超过_____层。()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9、儿童的床宽为儿童肩宽的____倍() A 1 B 2 C 3 D 4

10、幼儿园应定期测量生长发育,一般每_____测量一次身高,每隔_____测量一次体重。() A 3个月 B 6个月3个月 C 6个月 D 1年 11、下列属于xx建筑物主体的是() A 盥洗室 B 隔离室 C 储藏室 D 厨房 12、活动室是幼儿园儿童活动的中心,每名幼儿所占面积不应少于() A 1.5平方米 B 2平方米 C 2.5平方米 D 3.5平方米 13、选择园址应符合的要求是() A 地势起伏不平 B 有足够的用地面积 C 菜市场附近 D 火车站附近 14、在幼儿园采取的安全措施中,做法错误的是() A 严格药品管理 B 家具做成圆角 C 教育幼儿不玩火 D 把食物放入冰箱杀死细菌 15、下列关于幼儿园安全措施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幼儿教师组织户外活动提前排除安全隐患,及时清点人数 B 为提高楼舍利用率,把幼儿园的五楼改造为幼儿活动室 C 把刀、剪等工具放在幼儿方便拿到的地方 D 把使用消毒打扫卫生列入幼儿值日生劳动内容 16、关于幼儿膳食的安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餐间隔以四小时为宜 B 3~6岁幼儿午后一次点心 C 农村幼儿园可于10点左右提供一次点心 D 晚餐宜营养全面

幼儿教育学复习题第二章幼儿园教育的目标(1)

幼儿教育学习题第二章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一、单项选 择题 1.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 ) 。 A. 全园教育目标B .中期目标 C .近期目标 D .行为目标 2. ( ) 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 B .全面发展 C.局部发展 D .智力发展 3. ( ) 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A.学前教育目标 B .学前教育手段 C.学前教育启蒙 D .学前教育内容 7. 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 .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 .综合性原则 8. 活动性原则源自于( ) 的“做中学”。 A.皮亚杰B .夸美纽斯 C.福禄倍尔 D .杜威 9.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 提出这一教育原则的是( ) 。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 .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D .英国幼儿教育协会 10.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 。 A.经济发展水平 B .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文化水平 D .环境因素

11.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要指( ) 。 A.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 B .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 C.儿童的自选活动 D .儿童的游戏活动 12.社会要求与( ) 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B .教育机构 C.政府 D .父母 13.( ) 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 A.园长B .阿姨C .保育员D .幼儿教师 14.保育员应具备心理素质与( ) 。 A.合作精神 B .爱心C .专业素质D .丰富的知识 1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 。 A. 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 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 尊重儿童原则D 16.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 ) 。 A.为儿童将来的职业做准备 C.培养特长儿童D 17.国家规定保育员的最低学历是 A.初中毕业学历B 实践性原则 B 培养儿童成为专家 培养完整儿童( ) 。 中专学历 小学毕业学历

幼儿卫生学教案

绪论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学前卫生学的概念。 2、了解学前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学前卫生学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视频、课件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幼儿卫生学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那么大家对这门课有什么了解呢? 新课讲授: 一、学前卫生学概念: 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师范学校的一重要门重要专业学科。 二、学前卫生学的主要任务: 1、研究幼儿机体发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2、影响幼儿健康的各种因素。 3、幼儿的卫生要求和保育措施。 三、学习幼儿卫生学的任务 1.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 2.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 补充内容: 四、学前儿童的年龄分段 1.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的第1个月内,即俗语所称的“月科孩子”。 2.婴儿期:是指出生后l~12个月,也有人称这个阶段为乳儿期。 3.幼儿前期:是指1周岁至3周岁阶段。 4.幼儿期:是指3~6岁,即幼儿园教育阶段,也称学龄前期。 5.学龄期:7~14岁。 单独讲述0—1岁幼儿的生长发育变化过程。 三翻: 三个月的时候,把小宝宝翻个身,趴着,能把头抬起来.在躺着的时候,可以自己翻侧身或者整个人翻过来趴着。

六坐: 六个月的时候,小宝宝会自己坐,而且坐的比较稳定,也就是不会突然就倒下,可以自己平衡身体。 七滚: 七个月的时候,可以在床上或者地上等平整的地方翻滚,不是头向下的翻滚,而是在平躺的情况下向同一个方向侧身,趴下,再侧身,再平躺,这样的翻滚,连续的,同一方向的,侧身翻转。 八爬: 八个月的时候,宝宝开始爬啦!开始由蠕虫类进化到爬虫类了,学会了四肢配合运动,开始爬行了。这时候要小心了,注意掉下床!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学幼儿卫生学?通过下面案例总结出来。 案例1: 这天,我看到晴晴在抠鼻子,好象出于习惯性似的,我马上叫她不要抠,并没有太在意。我走了一圈回来,又发现晴晴在抠鼻子,我还是叫她不要抠鼻子,我边说边拉开她的手,这时候晴晴挣扎开我的手,看着我说:“我的鼻子里面有东西。”我马上意识到什么,问:“有什么?”晴晴说:“有玩具!”这时吓了我一大跳,原来晴晴抠鼻子是因为她书包上的小铃铛吊饰掉下来了,她因为好奇于是就把小铃铛塞到鼻孔去了!幸好铃铛的位置不是很深,我马上带她去医生那里用夹子把铃铛夹了出来。 我在想,如果我当时疏忽了晴晴的情况,认为她只是习惯地抠鼻子而不去理会,那么后果不敢想象。 案例2: 2000年4月20日上午7点30分,年仅6岁的佳佳(化名)由其父亲送到宁波市北仑区某幼儿园门口,值班老师检查了卫生情况后,她独自入园到三楼教室时,在三楼走廊上碰到开水的水桶,被开水烫成十级伤残。 案例3 1999年12月8日下午两点多,在萧山某幼儿园大(3)班就读的6岁女孩丹丹(化名)在午睡起床时不慎从上铺摔了下来,由于幼儿园老师的大意,致使病情延误,最后只能实施开颅手术保持了她的性命。 五、学习幼儿卫生学的意义 1、为我们进入幼儿园工作奠定基础。 2、为我们学习其他相关专业奠定基础。 六、学习幼儿卫生学的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身作则。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