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当代中国面临困境的原因

试析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当代中国面临困境的原因

试析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当代中国面临困境的原因
试析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当代中国面临困境的原因

历史的看待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当代中国面临的困境

2009年9月上旬初稿摘要: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应历史的看待。以往由于我们在思想上存在偏见,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认识不清。其实就历史的看,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前期自主、中期受控、后期反思的三个过程。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影响也经历了一定影响——全面影响——一定影响的往复历程。就当前马克思主义史学面临的危机,我们应历史的看待,加深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史学早日走出困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史学,顾名思义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一种社会历史认知。它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史学俨然就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唯一理论。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形势,故而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面临困境进行研究,以期找到限制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原因,使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新的形势下能够继续健康发展。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历史学自身的理论被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所取代”的局面不再存在,代之以多种理论的竞争。

①而在相互之间的争鸣中,马克思主义史观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被加以排挤,甚至是被否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部分是基于历史有太多的沉重包袱被背负,一部分是基于现实所面临着新情况。

首先就历史来说,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有历史的成因在里面,这是任何人不能否认的。自从二十世纪初梁启超提倡新史学以来,中国的史学不断的摆脱以往僵硬的、固定化的形式,向着适应社会新形势方向发展。加之中国面临的危难局面,使得中国学人不断的引进外来学说,以达到救国的目的。表现在史学领域就是,以新的史观来指导对以往历史的认知。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史学的现实功用。由于将各种思想与史学结合,故而当时的史学领域呈现的

是百家争鸣的景象。不过虽然各家的治史方法不同,但以史为用的目的却是相似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入中国的。

李大钊是较早的接受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人。这得益于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取得政权。代表工农的党取得政权,对于同样处于生活极端困苦下的中国民众是一个大的激励。加之俄国也似中国般贫弱,使李大钊看到俄国革命实践对中国的重要意义。故而他不惜余力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写有《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文章,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就当时来说,也确实产生了一定影响。不过就马克思主义史观来说,它本身并没有被多数人深入认识,有的只是被人当作新奇事物关注一时。如“日后成为国民党左派领袖的廖仲恺、朱执信,和右派中坚戴传贤(季陶)、胡汉民,以及三十年代倡导生物史观以抗衡唯物史观的青年党理论家常乃惠”等,都曾用唯物史观来研究中国历史。②可见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政治色彩远不如后来那般浓重。

最初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史学上“不仅要修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而且也不当它是说明历史变迁的‘唯一的科学’原理”。③这是由于李大钊的意图是救中国的危难,而不是像后来郭沫若那样带有政治目的的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后来共产党的史学理论家郭沫若、范文澜等人的唯物史观作品,不像先期马克思主义史家那样求真求实,而是政治因素过多的参杂在历史著作中。加之当时的史学流派众多,后人许冠三将这一时期的史学,分为史学新意、考证学派、方法学派、史料学派、史观学派等派别。因此唯物史观在史学界中所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有限,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影响较大的不是唯物史观。

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传播,固然有历史的因素在里面,但与其他的史学流派并无本质不同。都是先进中国人从外来引进的新的价值观,目的都是使中国能够尽快的摆脱受压制的地位。因此,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虽在后来有了政治色彩,但还不是很浓重,基本上是与其它的价值导向的史观在共同发展。这种竞争的关系,对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促使了史学全面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有利时机。史学研究的方法变得单一,唯物史观变成不变的真理。史学研究开始向唯物主义靠拢,在这期间以往的非唯物主义者面临着人格的分裂。为了适应新社会,这些人进行了积极的

自我改造。但思维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改变也注定是漫长的,不是短时间内能释怀的。故而出现“想和过处诀别,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但又积重难返,步履维艰;想努力学习新东西,但有总是陷入东施效颦的可笑境地;想在新发起各种运动、各种斗争中冲锋陷阵,表现自己,但又往往表演的过火、过分,让人生疑;想与过去的恩师一刀两断、划清界限,但又难以承受良知的折磨”。④这就是当时的知识分子的困惑。造成这种结果不是由于这些人幡然悔悟,心甘情愿的皈依于马克思主义史观,而是政治使然。政治的更迭,使史学研究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以往的历史观念被生生的砍断,造成后来史学工作者对唯物史观的过激反应。

应该说在长期非正常的政治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史学一直处于被独尊的地位。但它的发展却被扭曲了。马克思主义史学长期关注的是政治斗争,较少的关注事实中的历史。没能以马克思主义史观去认识历史,而是人为的冠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进行非马的研究。这种单一的,战时史学气息很浓的研究导向,被后人指责为缺乏事实求是。战时史学就是指“在战争中产生的,以‘战时历史观念’为灵魂,从属于救亡与战争的史学规范,它由‘战时历史框架’‘战时学术导向’‘战时文化心理’和‘战时历史观念’等几重内容构成”。⑤总之,它的政治气息较浓重,以至于很多问题都是被现行确定,然后再去加以补充讨论。如历史上的‘五朵金花’的问题,长期是中国史学界讨论的重点。五个问题是中国古史的分期、农民战争问题、近代史分期问题、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就这些问题来说,是否在中国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就值得讨论的问题。不过由于政治的诉求,这些问题就变成了讨论的基点。事实上“这些问题背后都有明确的非学术诉求,所以有关它们的讨论,动辄牵连整个意识形态领域,有时会直接演化为社会政治事件”。⑥不过就史学来说,还是有一定贡献的。王学典教授认为这是假问题,但是是真学术,有很多问题,在讨论中得到了认识。

综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史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以往的那种各种史观并行存在的局面不复存在,代之以唯物史观一统天下。原有的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都在尽力的学习唯物史观,向“真理”靠齐。这种人为的强行改变人的思想,对人进行洗脑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知识分子的原有价值导向,相反,激起了其内在的反抗情绪。正是由于环境处于不利的地位,使得这些“被改造的”

知识分子,将不满埋于心里,维持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表面繁荣的现象。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没能按照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方法去研究。很多问题被歪曲,加以逢迎政治的需要,丧失了史家独立的地位。没有思考只有盲从。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没能以让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其正确性。反而,成了限制史学正常发展的代名词。

进入新时期,社会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往的紧张的气氛不再,代之以宽松的舒适的环境。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摆脱了过去的一言堂,言必称唯物的做法。各种治史思想再度兴盛起来。史学呈现着积极发展的态势,这种态势表现为原有的研究面扩大,新的研究方法在史学上的应用,新的价值导向的产生等方面。不过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却遇到了难题,面临着认识危机。它的主体性很快的丧失了,甚至处于受批判的地位。以至于很多人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一些问题展开了论战。其实就出现的情况来说,结合历史与现实是不难认清的。

第一,史学发展有自己的内在规律性。一般来说,每一种史学观念都有一定的生长土壤,生存周期。在正常的环境下,它会在其生存周期后自行结束它的影响。不过这种结束是以它的影响力消失为前提。以往的历史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还没有都处于终结阶段。故而,它会在适当的情况下,再次出现。就新时期史学多样发展来说,可以看作是对以往史观的再次接续。

第二,长期压制下的彻底否定。由于史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唯物史观指导下,其他观点处于被打压、批判的地位。故而马克思主义史学被看作是限制思考的工具,而非认识历史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史观无形中变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所以抨击马克思主义史学就被看作是维护自由。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马克思主义史学是权威,批判权威有助于提高自己学说的地位。因此,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新形势下才会不断的受到误解。

第三、后现代下史学本身呈现的反传统。新时期处于后现代时期,后现代表现为反传统认知。后现代涉及的领域包括方方面面,这其中也包括史学。史学的后现代,多半是对以往用一种新的价值观来评判。它颠覆了以往的认知标准,对马克思主义史学进行了梳理,得出来不同原有的结论。其实就马克思主义史学来说,它本身是一种价值导向,是一种评判历史的尺度。不过这种尺度,由于众所

周知的原因,没能发挥它的功用。故而马克思主义史学所表现出来的多是一种不真实的存在,叫人难以信服,这损害了它的权威性。

史学本身发展的多元化,决定了其不可能存在唯一的“真理”。史学的研究,有很大的主观性在里面,虽然我们力图要摒弃这种主观,但事实上是很难剔除的。正是由于这种主观性在里面,故而历史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不会存在绝对的真实。由于历史的这一特性,使得史家在著史中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导向、社会认知、著述方法,这就决定了历史可能存在不同。事实上,沃尔什在他的《历史哲学导论》中,就谈及到历史的配景论,认识到人的不同认知。所以这就决定了史家在相互之间很难说服对方的情况下,导致了史学发展的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了众多史学流派中的一支,而不是全部。因此,马克思主义史学相对于以往没落就是一种正常现象。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以往的发展中被背负了太多的包袱,以至于不能轻装上阵。很多假问题被当成学术问题长时间的讨论,使马克思主义史学自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这些问题本身存在着很大理论缺陷,很容易加以反驳。当新时期的到来时,这些历史造成的错误使马克思主义史学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很多以往长期肯定的问题,面临着否定,这对自身的威信来说有很大损伤。另一方面,若不否定以往的错误,认识已走入死胡同,研究难以继续深入下去。

其实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最初三十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导向所引起的。社会本身很复杂,单纯的政治化,显然会弊病百出。史学本身的主体性地位在无形中丧失,沦为政治的附庸。其实,马克思主义史学应该是认识社会历史的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它的存在有其价值,这也就是将其从神坛上请下来,但不能彻底抛弃的原因。

就目前马克思主义史学面临的困境,其实是以往错误政策导致的,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时代环境、价值观的多样化等等。不过马克思主义史学在面临着危机时,也同样存在着机遇。我们应该检讨一下自己对以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解,杜绝断章取义式的解读,使马克思主义史观能够在史学研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对此我们要认真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内涵,要勇于抛弃以往的错误认识,还原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史观。摆脱外在的一切束缚,使马克思主义者能够以真理为追求的动力,不断的促进史学健康的发展。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史学才能摆脱

困境,走向新的高峰。

注释:

①张剑平.新时期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成就[J].河北学刊,2007年.第1期.

②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M].岳麓书社,2003年.第298页.

③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M].岳麓书社,2003年.第301页.

④王学典.痛苦的人格分裂——五十年代初期的史界传统学人[J].1995年.第5期.

⑤王学典.五朵金花:意识形态语境中的学术论战[J].文史知识.2002年.第1期.

⑥王学典.“假问题”与“真学术”:中国社会形态问题讨论的一点思考[J].《东岳论丛》21卷4期.2000年7月.第96-97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编号:D002 开课单位:社科部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总学时数:36 学分:2 主讲教师:熊絮茸 【教学目的】 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注重政治性和学术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开启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比较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战略思维能力。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及要求】 导论 导论分析了20 世纪人类社会的成就和问题、进入21 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理论内涵以及如何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并系统阐述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本讲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2)总体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主要观点。(3)学习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一讲分析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主要变化,为认识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明确中国的定位提供了基本背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基本特征,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形势严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理解和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明确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虽然可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崭新武器,却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还需要做到将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也就是如何认识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最终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客观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古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古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家安设的理论也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这个“承”和“进”恰恰就体现在这些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上。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二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也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共同的理论基础。同时,他们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绝不意味着贬低或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而是体现和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代中国又有了新的成果,体现和强调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种批判的 研究》读书报告 哲学系12级龙婕1200014955 摘要:《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来源,第二部分作者对生产力决定论作了批判,并且提出了一种替代性理论,最后一部分,作者叙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基础和上层建筑。本文我主要论述前两部分,即对马克思所提出的生产力决定论和作者对此提出的反驳作说明。 要想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各种观点,首先要对他们在著作中所提到的关键概念有所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关系、生产方式这四个概念,首先应该被加以解释。科恩和麦克默特里对马克思著作中的生产力的概念总结为“任何被用于或能够被用于创造某种物质使用价值的东西”1,因此,生产力是“生产主体能够运用的某种设施,(部分)作为这种运用的结果,生产得以进行”2。生产关系的概念从它的作用加以界定,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生产力的使用权,决定生产过程的产出,即社会财富的分配形式。关于劳动关系。目前有两种解释可供选择,一种是将劳动关系视为一种独立概念,另一种是将其视为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对于生产方式的使用,马克思本人也存在着至少两种以上的使用方式,它可能是指执行生产的方式,有时候也被用以指代生产力。对这些基本术语的理解,对我们理解马克思观点有重要影响。 马克思首次以成熟形势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相信他已经发现了历史的真正基础,那就是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它所产生的市民社会。受到达尔文、傅立叶、圣西门、亚当·斯密等人的影响,主要是黑格尔和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使马克思形成了这样一种历史观。著名的“四阶段理论”将人类社会划分为狩猎、放牧、农业、商业四个阶段,划分的标准是人类谋求生存手段的不同,亚当·斯密在这个框架下进行研究,每个阶段有与之相对应的所有权关系、法律等我们暂时称之为“上层建筑”的东西。马克思和斯密一样,相信人有自主能动的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的倾向,强调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性。“那些使一定的生产力能够得到利用的条件,是社会的一定阶级实行统治的条件”3。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论证“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他们根 1麦克默特里:《马克思世界观的结构》,普林斯顿,1978年出版,第55页。 2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第32页。 3

学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有哪些收获

学习了《xx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收获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得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即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把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结合起来,这是理论界的共见,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与当代走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为前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任务为关照。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突出表现为时代性和实践性。 依据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不同内容和特点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相互承接的两大发展阶段,产生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两大理论体系。在90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我们形成了三条基本经验,即: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实现这一基本原则,关键在于从时代要求和社会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探索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永葆这一活力源泉,关键在于全面把握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特征,强固这一根本特征,关键在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与创造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把握科学内涵、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基本规律,是为了更科学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和当代中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着重关注三大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而完备的唯物哲学,它不但在实践基础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局限,并且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彻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科学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和一般规律,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打破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的一统天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使人类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第一次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基本原理。其基本内容是: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存在都要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和人类社会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离开了物质生产实践,失去了物质生活资料,人和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也就没有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了。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内容。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来源于社会存在,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是社会存在的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多样性,使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也是复杂多样的,表现为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等等。总之,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第三,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或早或迟的变化。社会存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地、历史地变化着的,因而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总是与社会存在的变化相适应,这表现在社会意识的变化、更替,再现在人类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总之,社会意识总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早或迟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发展。 唯物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前提下,也充分肯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肯定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这样,唯物史首次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做出了全面而科学的回答,为人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认识各种社会现象,说明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奠定了科学历史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治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成为完备的彻底的科学体系,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长期统治,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无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在历史领域都没有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于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这前,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解决,打破了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领域的一统天下。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人们正确观察社会历史提供了根本的科学方法

郭沫若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成就与不足_何晓明

应该出现一点争论,就不去研究了。有些问题要讲清楚,是需要深入展开讨论的。”说到社会经济形态问题,他说:“关于社会经济形态问题,即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问题,以及中国历史为什么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是可以也是应该讨论的,但是不要停留在字面上、概念上,要深入一些、实际一些。”他认为,中国的历史学应该很好地总结一下。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到今天已经九十多年了。史学的成绩在哪?大家共同的认识都有哪些?不要一会儿这样,一会儿又那样。中国历史学在世界历史上应该有它一定的地位。不能一切肯定,也不能一切否定。实际上,用某一种意见、观点来一统天下是不可能的。毛泽东主张历史学要“百家争鸣”,所以我们要认真地讨论。他呼吁:“现在,我们应该考虑中国的历史学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像现在这样冷清,不正常。”他认为,老问题还是可以讨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哪些是值得肯定的,也可以讨论。有的研究不一定能得出大家都同意的结论,但是大家共同来建设,共同来研讨,是有好处的。①林甘泉先生讲的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个人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哪些是值得肯定的,也可以讨论”,这就是一种辩证地看待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态度,这就意味包括郭沫若在内的老一辈史学家的学术观点也是可以讨论、可以总结的。 今天,我们研讨郭沫若,不仅仅是要公正地确认他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同时也是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一个很好的机会。结合具体的史学家来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比空泛的研究更能深入,对推进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设更有实效。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同时也要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郭沫若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成就与不足 何晓明(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郭沫若是毫无疑义的开山式人物和人格化代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辉煌成就与不足,在他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成果中,都有典型的体现。 第一,郭沫若是第一位主动、自觉运用唯物史观系统研究中国历史的学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者。 一般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都是从李大钊的《史学要论》讲起。如果说李大钊的《史学要论》在中国史坛率先高扬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那么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指导中国历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在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郭沫若是最早提倡唯物史观指导地位的学者。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对此大事件,郭沫若“虽然没有见到太阳,但对太阳的热与光已经感受到了”,并且“对于这新社会生出了作进一步了解的要求”。②1919年,在诗歌《匪徒颂》中,他热烈赞颂包括列宁在内的“古今中外的真正的匪徒们”,为一切“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学说革命”的“匪徒们”三呼“万岁”。1921年,在《女神》序诗中,郭沫若称“我是个无产阶级者”,愿意把“私有”的《女神》“公开”,去唤起“可爱的兄弟姐妹”。1922年10月,他明确 ①② 参见林甘泉:《让史学研究热络起来》,《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5期。《郭沫若同志答青年问》,《文学知识》1959年6月号。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和对当前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意义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带有奠基性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2)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具体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和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命运和出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民族化、当代化、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如果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至今已有158年了。马克思主义于德国产生后,就把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崇高使命。而要实现这样的伟大理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必然要走出德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民族化过程。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58年前,它要继续指导当今和将来的世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就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以新的内容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以使自己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也就是说要不断与时俱进,实现其当代化和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当代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体现出巨大的理论威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针对性和生命力,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光明前景。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命运和出路 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近代以来,西方的两种革命理论,即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都先后传到中国,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先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进行了英勇的改良或暴力斗争,虽取得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的胜利,但旧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向失败。后来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马克思主义并以其作为救国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国革命才有了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先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正是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才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仍至关重要。要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中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无疑是十分艰巨的。我们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的生机活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等,都离不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所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和出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壮大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关。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坚持、运用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产物。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离开或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那就不叫共产党了。 是否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从我们党85年的历程来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明“左”倾错误就是以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来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搞革命,因而给党和红军造成了严重危害。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文化大革命”,我们党所犯的一系列“左”的错误,反映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有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我们党的事业才能胜利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论文详解

评分 注:1、无评卷人签名试卷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阅卷,使用红色。用铅笔阅卷无效。

科学技术进步与马克思主义发展 xxx a,xxx b (a.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xxxx,武汉430063; (b.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汉430063)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成为二十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两种制度反复较量中最深刻的影响因素。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以来,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迁,人类生活的世界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制度变迁中发挥的这种巨大作用,特别是对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们却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借鉴,论证了资本主义在回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局限性,反映了社会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制度优势,也为社会主义未来发展找到了借鉴。与此相对应的,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对科学技术革命所做的积极回应,特别是市场制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巨大成功,也给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发展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推动物质生产的进步和改善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两个方面来体现的。物质文明的发展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而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①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科学的基本含义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活动,而技术则是这种认识成果的运用,我们今天把两者连在一起合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过是说明了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在马克思之前,事实上还没有人提出这种观点,即把科学和科学技术进步看成是由社会经济因素直接决定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带动一个主要因素。马克思说明了科学是“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是其精髓的抽象的反映”,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的道理。②根据科学和技术涵义上的不同,本文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历史上只发生了两次,第一次科学革命导致了牛顿力学为标志的经典科学体系的建立;第二次科学革命是指上世纪初发生的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以及现代化学、生物学等的科学体系的形成。从关键性的技术创新将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的视角来看,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本质含义是一样的,这样的革命在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四次。第一次的蒸汽机技术革命,科学还没有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规模和深度参与到技术革命之中,从第二次电力技术革命开始,科学才开始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发挥其关键性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依据曾 ①袁银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42页。 ②Ю·А·奥夫钦尼科夫:《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技术进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1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内容由以下阐述: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具有其独创性的丰富理论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其基础性部分。所谓基础性,就是说这一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奠基性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所谓开创性,就是说这一重要思想面向新世纪,着眼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具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主要用来指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是关于中国建设的理论,主要用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它们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正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起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的基本原理都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对我国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有指导意义。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把无处无时不起指导作用的思想方法,称为思想路线。由于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因而我们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时,首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或思想路线的指导。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简称唯物史观。只有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才能正确认识文化的起源、实质,文化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文化对其他社会现象的作用,文化的传承,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各种哲学的文化观各不相同,有多少哲学就有多少文化观。作为文化整体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的文化观,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还在形成中。但无论如何,认识一种文化现象、处理一个文化问题,任何人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观指导。 第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新理论概括。这种指导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避免“左”或右的偏向。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文化问题 正确的指导包含对指导思想的分析,对客观对象的分析和概括,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论的真理性才是可靠的,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文化究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这是今天还没有充分解决的理论问题。文化不是一类感性事物,无法根据其感性特征而把文化从其他事物中区别出来。我们对文化的界说大体上有一共识,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诚然,作为精神产品,必有物质载体,但物质载体不等于文化,物质载体虽然是感性的,载于其上的文化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究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有必要认真研究。文化是三大社会领域之一,要弄清楚它的内容问题应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当然会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循着作为社会存在之精神反映及其成果把文化因素区别出来。例如,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关系区别出技术、自然科学、经济理论,从人们之间的交往和关系区别出语言、文字等。对政治领域的精神活动和文化领域本身的精神活动,也是如此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我们就能比较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了。 总之,指导不仅是在指导思想中进行逻辑演绎的过程,也是在指导思想下深入实际,对实际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下面,就其中几个重要问题略陈己见。 第一,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问题。至今,还没有大家都认同的科学文化观,即文化哲学,因此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中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这个任务,必须以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来指导才有可能完成。科学的文化哲学之所以难于形成,是由于人们对其对象的理解各式各样。应该采取多数人在理论研究中的理解。在理论研究中,各家各派、东西方往往把经济、政治和文化并列为人类社会三大类活动和现象,把文化界定为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也就是一种可以与经济、政治比较清楚地区分开来的东西。有了比较明确的对象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它作进一步研究。进一步研究应该包括,对它的环境的研究和对它本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学陶兰 201330080918 摘要:二十世纪初期是中国饱受凌辱的时期,也是中国爱国人士不断为解救祖国寻找出路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有人尝试西方资本主义,有人试图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有人也试图走民主社会道路,可是这些方法都一一失败了。而自从中国共产党从俄国引进了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中国人民以后,中国的革命面貌就发生了变化,并最终在随后的不断斗争中解救了中国。自那以后,中国的发展改革以及崛起的道路就一直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在整整一个世纪里,马克思主义不仅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形态,而且也作为指导社会变革的思想旗帜,深深影响着中国。而中国共产党9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探索、不断取得新成果的历史。本文试图简单重现历史,浅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历程,中国化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裂变。经济上,封建经济基础逐渐瓦解成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政治上,历史上那种大一统的集权专制统治受到资本主义各国争相分割中国实力范围的挑战;思想文化上,历史悠久、独成一脉并影响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于西风东渐而呈式微的态势。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国情状况的恶化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辛亥革命的成功,使中国开始了新的生存奋斗。然而“共和其名,专制其实”的现象是人们逐渐认识到革命风暴过后,中国社会不仅没有让人感觉到气象一新,反而迷茫在更加混乱的遭遇之中。一大批革命者、思想家痛苦地认识到,衰落的中国并没有因为帝制的推翻而获得新生,革命的使命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社会的变革还需要另辟蹊径。 一、马克思在中国的初期传播 1915年,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为标志,一场带有启蒙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在中国掀起。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开辟人类社会新纪元的历史价值,促成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救过救民道路的视线转移。对于十月革命,李大钊凭借其灵敏的政治洞察力作出了深刻评论。1918年7月他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称“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表露对十月革命胜利的欣喜心声。此后其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一篇极其重要的文献,代表着李大钊在当时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也在十月革命的触动下,从原先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取得的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所以我们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中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繁荣富强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伟大成果才得以全面展开并达到成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未竟之业。他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真正实事求是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之路。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它是我们党实现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邓小平理论的崭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成果是: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勇气和求实精神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飞跃,体现了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个成果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原因与影响分析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原因与影响分析 发布日期:2013-07-10 发布:https://www.doczj.com/doc/5618080969.html, 2013年第5期目录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越来越多的药企热衷生产非药品药企转…“限塑令”五年有喜有忧,菜场仍我行…武汉招聘企业不看文凭看情商EQ测试…《劳动合同法》背景下调整企业用工的…试论紧急医疗干涉权行使的正当性论民意与刑事司法活动的关系试论公证机构的性质浅谈对自认的认识退休返聘人员法律地位思考浅谈法律谈判参与者资格及内容网络反腐应走法治化制度化道路微博人格权侵权构成要件生活垃圾产生清洁能源循环产业冲刺千…论城市房屋拆迁中居民权益的保护工程造价鉴定依赖症与“以鉴代审”的…村委会选举中贿选现象的成因及其制度… 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是历史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的体现。而且,中国的发展状况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实际载体。 中国论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5618080969.html,/5/view-4192460.htm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原因分析 (一)中国革命斗争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我国十月革命后开始了广泛的传播。在国际形势和中国革命同处于危机的状态,李大钊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在不断地探索进行鉴别,在摆脱了各种资产阶级的影响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在后来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引入中国,在与中国国情的融合下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指导中国实践的发展。 在革命斗争的危难时期,众多的救亡图存的思想不断涌现,在当时的理论界形成“百家争鸣”的态势。而且在当时的领导人毛泽东的倡导下,要摒弃洪秀全和孙中山等人这些不适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的革命理论。所以,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革命首先要反帝反封建,谋求自身的发展,实现富强图存。十月革命的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所以没有明确理论指导的中国人迅速地对此做出了回应。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加强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二)中国无产阶级基础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需要深厚的阶级基础,而当时的中国国情正好满足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促使人民团结一心,为共同的自由和独立进行斗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外国列强忙于相互之间的争斗和战争,无暇顾及我国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中国的压迫,而且美日等国在华掠夺的资源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此形式下,我国的民族经济和国外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我国的工人阶级队伍逐步扩大,力量越来越强大。 同时,我国的无产阶级发展还存在自身的发展特性。在帝国主义、中国官僚和殖民、民族阶级都在谋求自身发展。我国的无产资产经济在艰难中求生,但是由于我国无产阶级的构成多是贫下中农和破产的农民,所以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很亲密,利于组成联盟,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对于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学说,正好是代表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其革命精神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符,才形成了较为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思想文化的成熟 我国当时的思想文化基础主要是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被称之为“思想启蒙运动”。

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1917年,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人民阔步推进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的学说,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告诉我们: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因而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 情况相结合,通过实践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然而在建党初期,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作语录,只注意他们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社会,。这种态度看起来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看起来思想无比革命,实际上思维十分保守。一旦采用这种思想来指

导实践,很容易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中国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后不得不进行长征便是由这种 态度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理论科学,目标明确,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因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艰苦的实践和探索,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动力,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的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最终中华民族取得了独立,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带领全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医治战争创伤、实行“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此后,在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从理论上提出并初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积累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试析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当代中国面临困境的原因

历史的看待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当代中国面临的困境 2009年9月上旬初稿摘要: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应历史的看待。以往由于我们在思想上存在偏见,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认识不清。其实就历史的看,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前期自主、中期受控、后期反思的三个过程。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影响也经历了一定影响——全面影响——一定影响的往复历程。就当前马克思主义史学面临的危机,我们应历史的看待,加深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史学早日走出困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史学,顾名思义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一种社会历史认知。它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史学俨然就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唯一理论。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形势,故而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面临困境进行研究,以期找到限制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原因,使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新的形势下能够继续健康发展。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历史学自身的理论被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所取代”的局面不再存在,代之以多种理论的竞争。 ①而在相互之间的争鸣中,马克思主义史观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被加以排挤,甚至是被否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部分是基于历史有太多的沉重包袱被背负,一部分是基于现实所面临着新情况。 首先就历史来说,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有历史的成因在里面,这是任何人不能否认的。自从二十世纪初梁启超提倡新史学以来,中国的史学不断的摆脱以往僵硬的、固定化的形式,向着适应社会新形势方向发展。加之中国面临的危难局面,使得中国学人不断的引进外来学说,以达到救国的目的。表现在史学领域就是,以新的史观来指导对以往历史的认知。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史学的现实功用。由于将各种思想与史学结合,故而当时的史学领域呈现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