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高考历史3年(2020-2022)真题汇编专题18 选修内容(学生版)

新高考历史3年(2020-2022)真题汇编专题18 选修内容(学生版)

三年(2020-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

专题18 选修内容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22年】

1.(2022·浙江·高考真题)梭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重新分配政治权利。这项措施

A.彻底化解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B.使不同等级公民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C.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D.开启了希腊文明史上最为鼎盛的“古典时代”

2.(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

——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

(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

3.(2022·湖南·高考真题)【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科举改革的谕旨,主要内容是:在乡试、会试中以策论取代八股文;调整乡试、会议三场考试的内客,将史论与政论列为第一场,时务与实学列为第二场,四书五经列为第三场;每场发榜一次,上榜者方可参加次场考试。这次改革因政变而中断。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新政的深入,废除科举犹如箭在弦上,不可阻挡。但废科举事关重大,阻力重重。于是,清政府采取回避的态度,对科举制进行局部改革。1901年6月至8月,清廷停止武科举,文科举取消八股,乡、会试改用策论,注重实学和时务,“考官阅卷,合

校三场,以定去取,不得偏重一场”。

——改编自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等(1)根据材料,比较1898年和1901年科举改革举措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年清政府重启科举改革的原因。

【2021年】

4.(2021·山东·高考真题)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5.(2021·河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贞观)十六年(642年)诏:氏族之盛,实系于冠冕;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燕赵右姓,多失衣冠之绪……名虽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自号膏梁之胄,不敦匹敌(配偶)之仪。问名惟在于窃赀,结褵(古时女子出嫁)必归于富室。乃有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媾,多纳货贿,有如贩鬻。或贬其家门,受屈辱于姻娅;或矜其旧族,行无礼于舅姑。积习成俗,迄今未已。……自今已后,明加告示,使识嫁娶之序,各合典礼,知朕意焉。其自今年六月禁卖婚。

(显庆)四年(659年)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范阳)卢浑、(范阳)卢辅、清河崔宗伯元孙,凡七姓十一家,不得自为婚姻。

——摘编自(宋)王溥《唐会要》(1)根据材料,概括诏书所反映的唐初婚姻现象,并据此分析当时统治者所面临的政治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唐初为解决上述政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6.(2021·河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0世纪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韩知古、韩延徽等人的帮助下建立政权。初创之时,辽境内除了有从事游牧的契丹、奚等民族,还有从事农耕的汉族。当时,“庶事草创”,没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对此,神册六年(921年),耶律阿保机对大臣道:“凡国家庶务,钜细各殊,若宪度不明,则何以为治?群下亦何由知禁”,于是命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其中,“治契丹及诸夷之法”为适用于契丹等游牧民族的法律,即《决狱法》。该法由耶律突吕不奉诏编撰,为辽朝最早的一部基本法典,对契丹等游牧民族的不同习惯法作了调整,保留了不少草原传统法律条文。“断以《律令》”即沿用唐朝律法断案,适用于汉族。

——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太祖法律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太祖法律改革的特点。

7.(2021·海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末京师大学堂的置废颇为曲折。甲午战争后,改革求变呼声起,光绪帝下旨兴建京师大学堂,工部尚书孙家鼐负责筹备工作。1898年9月27日,“在孙家鼐上奏筹备方案之后,光绪帝面见各军机大臣,对此没有进行太多的讨论,大学堂筹备被搁置”。1898年12月6日,上谕今“各直省添置学堂,实力举办”,“着由户部筹定的欺,按年拨给京师大学堂,以崇体割”。12月31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办。

1899年5月6日,因御史参奏京师大学堂“糜费过甚,请饬归并删除”,清廷要求孙家鼐对其整顿。7月17日,上谕批准孙家鼐因病续假,由吏部左侍郎、大学堂总教习许景澄“暂行管理”大学堂事务。1900年4月20日,许景澄上奏,称大学堂开办以来,图书、仪器购置费用在常年经费动支,未动用20万两开办经费,呈请缴还此款。适逢“庚子事变”,他再次奏请“暂行裁撤京师大学堂”,并说:“创建大学堂之意,原为讲求实学、中西并重,西学现非所急,而经史诸门,本有书院、官学”,不必另立学堂。7月9日,该折获准。

1901年9月14日,清廷颁布兴学上谕:“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1902年1月10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复办。

——摘编自蒋宝麟《从京师大学堂到学部:清末中央教育财政的形成》(1)根据材料,概括京师大学堂创办曲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识之士对待“西学”和“中学”态度转变的历程。

8.(2021·江苏·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治以前,受朱子学影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新法。明治时期,日本对王安石的关注提升。有人认为,当时日本国势与赵家相类,外患不在辽夏之下。后来,随着国家主义思潮膨胀,思想界对王安石的评价发生根本变化,赞扬其辅佐神宗,务在富国强兵。有人将宋神宗比拟为振兴王权、宣扬国威的路易十四,将王安石比作法国重商主义的典范范柯尔贝尔。更有留学西欧的学者引王安石为知己,认为其经济政策一改中国传统的退守主义,变为扩展财源的积极主义;取市易、青苗、均输等干涉主义手段,使国家握有利权;义取之以道,兴实利与人民,令国民不被其害。破空前古,正与当时泰西经济观念相同。

——摘编自张呈忠《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王安石变法研究》等(1)据材料概括说明明治时期日本思想家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认识产生的原因。

【2020年】

9.(2020·北京·高考真题)宋代自然灾害频发。王安石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

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希望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以下措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

①实行均输法②兴建水利工程③鼓励百姓养马④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2020·山东·高考真题)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11.(2020·浙江·高考真题)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A.推翻了君主制度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D.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12.(2020·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个地方叫做克里特(希腊最大岛屿),在酒绿色的海中央……那里居民稠密,有数不清的数量,九十个城市(邦)林立在岛上。

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迎来了它的“古典时代”,其中尤以雅典为著。雅典成为修昔底德口中“希腊的学校”。所有重要人士都曾在此生活。

——摘引自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等材料二公元前4世纪中期的希腊世界是富裕而复杂的世界。哲学家则解决他们直面的老问题,他们发展出来的方法,以及他们给出的答案及其困惑,为近代哲学思想开山奠基。典型者如亚里士多德虽接近了唯物主义,但其唯物论并不彻底。……公元前2世纪30年代,罗马贵族彻底吸收了希腊化的希腊文化,并创造了具有自我风格的希腊化文化。他们和在7世纪及其后的阿拉伯人将希腊遗产传诸后世,影响至今。

——摘编自〔美〕莫里斯等《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古希腊文明形成的两大要素,指出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例举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的重要改革。

(2)阅读材料二,为什么说亚里士多德的“唯物论并不彻底”,结合所学,加以阐述。用一句话指出罗马在“吸收”“创造”“将希腊遗产传诸后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22年】

1.(2022·浙江·高考真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波谲云诡。“1898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德国海军计划,几年间就成为英国关切的根源。……英国人逐渐而谨慎地摆脱了他们过去外交上的孤立地位。1902年,他们跟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以反对其共同的敌人俄国。……(1904年)英法两国政府一致同意忘却……所积累的旧怨。……由于对德国的企图越发感到捉摸不透,英国人也同样有接受调解的愿望。1907年,英俄两国从过去的对手变成了盟友”。该材料反映出英国的外交取向是()

A.“结伴不结盟”B.“集体安全”

C.“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D.“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2.(2022·浙江·高考真题)一战前,德国按速决战思想制定了作战计划,提出“必须避免两线同时作战,德国必须扑在最强大最有力最危险的那个敌人即法国身上,迅速击溃它”。下列项中,导致该“作战计划”破产的因素有

①比利时和法国军队的顽强抵抗②俄军出人意料地攻大东普鲁士

③英国很快参战④新型武器坦克的使用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2022·浙江·高考真题)1940年5月,德军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将英法联军主力围困于某地。英国海军动用几千艘各类船只,冒着德军的轰炸和炮击,将33万多名联军官兵撤到英国,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该地位于下图(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4.(2022·湖南·高考真题)【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以前,一般认为国家拥有诉诸战争的权利。进入20世纪以后,国际社会开始通过法律形式限制战争权。主要相关条款如下:

《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第十二条第1款:“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联盟会员国并约定无论如何,非俟仲裁员裁决或法庭判决或行政院报告后三个月届满以前,不得从事战争。”

《非战公约》(1928年)第一条:“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二条:“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联合国宪章》(1945年)第二条第4款:“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第四十二条:“安全理事会……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第五十一条:“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

——节选自世界知识出版社《国际条约集》(1)根据材料,归纳国际社会在限制战争权方面的阶段性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限制战争权的背景。5.(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战之前保守党长期在英国执政,相当多的重要成员都属于极为富有的阶层,内阁大臣们也多来自工业和商业大家族。保守党人主张纳粹德国应当得到支持,认为它是对抗布尔什维克主义向西蔓延的堡垒。在保守党执政下的英国,伦敦的各大银行给纳粹德国提供了大量商业信贷,英德贸易使德国获得相当可观的英镑外汇,由此,德国重新武装具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相当多的英国银行家和商人在同德国的生意中赚取了丰厚利润;对他们来说,通过与德国维持良好关系获取私人利益的重要性要大于国家利益。1939年4月,苏联建议成立英法苏三国联盟,民意测验表明84%的英国人赞成该倡议,保守党政府却坚决地拒绝了。

——摘编自(英)桑德拉·哈尔珀琳《现代欧洲的战争与社会变迁》(1)概括二战爆发之前英国保守党政府对纳粹德国的政策,并简述其后果。

(2)指出影响英国保守党政府对德政策的因素。

【2021年】

6.(2021·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瑟·摩尔兰德所绘漫画《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反映的是1918年8月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一次会战。结合所学,分析此时战争形势,正确的是

注:撤退的德军士兵与追击中的坦克

A.坦克决定了战争胜负

B.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C.东线战事胶着,转入持久阵地战

D.协约国在西线大规模反攻,战线已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7.(2021·湖北·高考真题)下图为二战期间五国军火生产情况,其中的变化反映出

1940~1944年五国军火产值(单位:10亿美元)

A.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B.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

C.冷战对峙态势初步形成D.多极化世界格局已出现

8.(2021·天津·高考真题)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盟国军队实施的某重大军事行动示意图。该军事行动达成的直接政治后果是

A.欧洲第二战场开辟B.轴心国集团的瓦解

C.反法西斯战争根本转折完成D.联合国成员国的进一步增加

9.(2021·浙江·高考真题)读下表,分析下列选项,与之相符的是

美国《租借法》的主要供应类别及主要对象国(1941-1945年)

②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

③有助于美国资本进入各国市场

④提出法案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图所示漫画《屠龙者》以战火中的伦敦城为背景,丘吉尔身披战甲,成功斩杀来犯的巨龙。配文为:“这条龙已被彻底地斩杀了,现在让我们来迎战下一条吧。”该画作

A.充满了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期待B.表达了英国不列颠之战后的必胜信念C.肯定了英国赢得阿拉曼战役的重大意义D.称赞了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的《大西洋宪章》

11.(2021·山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在衰退吗?

有学者认为,1870—1910年代的英国日渐走向衰退,英国真的在衰退吗?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有关英国工业生产的一组数据

甲: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材料二案例:坎布里亚的兴衰

13-17世纪,坎布里亚一直是英国北部的纺织业重地,很早就利用水力进行生产。1780 年代以后,坎布里亚使用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进行生产的工厂越来越多,19世纪中期,它的纺织业发展达到鼎盛,由于较少使用蒸汽动力,约自1870年代起,在内外的激烈竞争下,坎布里亚的坊织业逐渐走向衰弱,到20世纪初已全面没落。

——[英]约翰.马歇尔《坎布里亚工业化的阶段》材料三

(1)材料一这类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英国经济状况的反映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

(3)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4)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

(5)考量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兴衰,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12.(2021·海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1年,法国国防部长马奇诺在“停战车厢”揭幕仪式上说,要追念那些伟大的逝者,再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德意志帝国在这片具有历史意义的空地上吞下败果。1934年7月13~16日,前往贡比涅森林朝圣的法国老兵J.埃泰写道:“在这片森林中一个庄严的角落,可怕的噩梦得以终结……,胜利者应当自豪,失败者则应感到羞耻。”利用复仇情绪上台的德国纳粹党在1940年占领法国后,德军凯尔特将军在“停战车厢”内宣称:“对德意志民族的摧残与羞辱肇始于此。”法国投降仪式结束后,德军将这节车厢运到柏林。

20世纪50年代,“停战车厢”重回贡比涅森林,两国民众面对过往时,愈发呈现出一种平和、包容、理性的态度。2018年11月10日下午,法国总统与德国总理在贡比涅森林“停战车厢”前共同参加一战停战百年的纪念活动,携手跨越历史恩怨,开创了合作的新篇。

——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1)根据材料,概括“停战车厢”在法德两国人民心目中象征意义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社会原因。

13.(2021·湖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6年爆发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加剧了阿拉伯各国与以色列的冲突与矛盾。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发动军事进攻,数天之内便占领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并攻入苏伊士运河区,后来双方在联合国调停下停火,这场战争仅6天即告结束,史称“六日战争”。战争使以色列控制面积增加到原来的4倍。战争发生后,来自世界各地犹太人以及美国政府的援助大量涌入以色列。这使以色列犹太人原有的忧患意识明显消退,许多人追逐物质享受,不愿再从事艰苦的生产劳动。战争的残酷性也使一些人转向宗教,宗教领袖与宗教政党在世俗犹太人中的影响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一般民众的鹰派倾向不断加强,以色列政府在处理

阿以关系问题上的态度也日趋强硬。

——摘编自张倩红、宋静静《“六日战争”对以色列社会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日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六日战争”的影响。

【2020年】

14.(2020·山东·高考真题)英国学者彼得.哈格特为阐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编绘了一张假想国地图。如图所示为其中的四类因素。1938年,法西斯德国制造了苏台德问题,进而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这一事件的起因可以归类于

A.①B.②C.③D.④15.(2020·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是发表于1941年12月29日的漫画《活力少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画家将罗斯福和丘吉尔同框,用漫画的形式提前祝福反法西斯战争中新的世界组织和安全机制的诞生。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大西洋宪章》翌日发表B.《联合国家宣言》即将签署

C.《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草签D.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拟定完成16.(2020·浙江·高考真题)战争犹如一场瘟疫。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次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绝对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生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预见到后来事实上政治的结果是如此巨大,其他结果是如此之可怕。……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

——摘编自〔美〕费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战争的死亡人数两三倍地增加,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致使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国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和一些其他民族受到侵略,也消灭了所有政见相左的人士。集中营的规模及其惨绝人寰前所未见。……于是,民主社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努力,落实两点事宜:对战犯进行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以及成立联合国。

——摘自〔西〕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材料三 1939年,情报显示德国正加紧研制原子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积极推动美国原子弹研制。曼哈顿计划启动后,爱因斯坦时常提供一些帮助。1945年,他对原子弹的使用表示了巨大担忧。《时代》和《新闻周刊》却将“原子弹之父”和“始作俑者”送给了爱因斯坦,他看《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提出:“科学家应该集中起来议论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战争带来的危害。我们在这个场合,不是作为哪一个民族的成员出现,而是作为人类的

一员出现。”

——摘编自〔美〕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等(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并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犹太人和中国人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指出纽伦堡和东京审判的意义。

(3)20世纪的战争与以往不同,20世纪的和平来之不易。认真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指出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反思。从汲取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的视角,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所昭示的真理以及人类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17.(2020·海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3年,“十月战争”爆发后,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以减少石油产量作为开展大规模石油斗争的第一步,10月22日,绝大多数阿拉伯产油国宣布减产。早在10月16日,海湾6国宣布将海湾石油标价提高70%,20日,沙特阿拉伯率先宣布对美国实行全面石油禁运。接着,其他阿拉伯产油国纷纷响应。12月23日,海湾6国再次决定从1974年1月1日起将原油价格提高128%。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后,美国约有12%的石油供应受到影响,约有2万个加油站关闭;平均每天有300次航班被取消;汽车工业大幅度减产、滞销。1973年11月5日,英国因石油供应短缺而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年底,联邦德国的失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近40%,荷兰被迫实行石油配给制,日本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概括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的主要手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的积极作用。

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22年】

1.(2022·浙江·高考真题)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2.(2022·山东·高考真题)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D.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3.(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徐建寅(1845-1901),科学家徐寿之子,从小研习“格致之学”,怀抱科学救国理想。早年效力于翻译西方科学书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1874年,研制成功硝酸,产品广泛应用于火药制造。1875年,被任命为山东机器局总办,营建兵工厂,“躬自创造,未尝延用西人”,1879年,受命负责到欧洲考察造舰、兵工,“留心访询”,订购舰只。在德国订造的两艘铁甲船后来成为北洋舰队的主力“镇远”舰和“定远”舰。在欧洲期间,还悉心考察近代工业技术和管理制度,所撰《欧游杂录》详细记录了多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并绘制了许多草图。这部书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份珍贵资料,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外国停止供应火药,他创办火药厂,亲自试制无烟火药,“日手杵臼,亲自研炼”,很快获得成功。后试验室不幸发生爆炸,他献出了宝贵生命。

——摘编自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1)概括徐建寅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贡献。

(2)简述詹天佑、徐建寅等中国近代科学家的共同精神品质。

【2021年】

4.(2021·天津·高考真题)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5.(2021·海南·高考真题)《论语·子罕》有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反映了孔子

A.具有尊卑等级的观念B.拥有博爱节俭的美德

C.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D.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6.(2021·浙江·高考真题)有法国政治家评价拿破仑:“没有多少人能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以外还影响着如此许多之人。如果说他的辉煌能够抵挡时间的侵蚀,那是因为他的生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产生了一种亲密的回响。”并称赞他帮助塑造了现代法国。下列项中,最能体现拿破仑“帮助塑造了现代法国”的是

A.发动“雾月政变”B.编纂《民法典》

C.废除雇佣兵制D.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大捷7.(2021·浙江·高考真题)史载,拿破仑曾向政府力陈一项计划,“不但可夺英国人在地中海中之商权,而且可断其东通印度之孔道”,实则拿破仑存心“仿古代亚历山大之东征”,若政府陷于“无以自存之域,然后彼可树救国之帜幡然返国矣”。此计划是

A.远征意大利B.对英国实施“大陆封锁”

C.远征埃及D.与英国争夺戈雷岛

8.(2021·浙江·高考真题)历史人物评价常易引发讨论,如对商的王、曹操、武则天等人,古今史家众说纷纭。尤其是新材料的发现会引发新一波的讨论,以曹操墓的发现为例,一时

曾有“不堪寂寞,曹操出土”的说辞。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和方法,合理的是

A.知人论世,以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

B.与时俱进,以今日之价值标准全面衡量前人之是非

C.察言观行,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侧重动机而非效果

D.综合考量,看是否符合历史运动趋势推动社会进步

9.(2021·福建·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陆皓东(1868-1895),生于广东香山的一个商人家庭。他明辨事理、刚强不屈,自幼与孙中山交好。1883年,孙中山自檀香山回国,两人交往更加密切,陆皓东接受了许多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1890年,陆皓东自上海南下,往返于香港、广州,探求革命救国途径。1893年,他与孙中山等人在广州筹划创设革命组织,决定以“驱逐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1895年,兴中会总部在香港成立,开始策划武装起义,计划袭取广州为革命根据地。陆皓东亲自绘制了起义所用的军旗,并在广州协助指挥调度。后起义计划泄密,陆皓东为销毁革命党人名册而未能及时撒离,在指挥机关被捕。面对清朝官吏的严刑审讯;他坚贞不屈,慷慨陈词:“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遂英勇就义。

——摘编自李新等主编《中华民国史·人物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皓东走上革命救国道路的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陆皓东在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功绩。10.(2021·河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熊庆来(1893—1969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曾选拔和培养严济感、华罗庚、陈省身、杨乐、张广厚等科学家。

1921年,熊庆来从法国公费留学归来。之后,他在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讲授球面三角、高等算学分析等课程,编写讲义和教科书。1930年,创办我国第一个正式的数学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算学系研究部。1932年,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世界数学会议,后在法国巴黎庞加烈研究所研究函数论。1933年,获得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其定义的“无穷级”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熊氏定理”。1936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份数学学报,并任编委。1937年至1949年,任云南大学校长,使该校获得较大发展。1949年夏,赴法参加国际教育会议后留居巴黎。1953年,周恩来总理函邀熊庆来回国,他因病未能成行,但表示“工作只为个人生活,以留异国,殊觉无甚意义”,愿回国发挥所长。在周恩来总理再次邀请下,1957年,熊庆来如愿归国,满怀热情地表示:“愿在社会主义的光芒中尽瘁于祖国的学术建设事业。”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所,熊庆来以“不知老之已至”的精神,与病魔搏斗,撰写许多科研论文及介绍性文章,还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发表卓有见解的学术讲演,提出研究方向,受到全国数学工作者的尊敬。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人物传》

(1)根据材料,概括熊庆来取得的突出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熊庆来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11.(2021·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徐渭,字文长,浙江绍兴人,曾师从王阳明门徒季本,研习王阳明的学说。徐渭一生科场不顺,贫困潦倒,但诗文书画皆精。他的画广泛吸收宋、元以来诸家技法,但不受其束缚,处处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宣泄与个性追求,在晚明画坛独树一帜。他开创的大写意手法,对后世写意画影响很大。徐渭还是公认的南杂剧代表作家,创作的《四声猿》等代表了明代杂剧的最高水平。当时,北曲、南戏并存。他认为北曲多为“马上之音”“杀伐之声”;对南戏则赞誉颇多,认为尽管多为市井之声,却“句句都是本色语”。对于南戏中的昆山腔,他认为“听之最足荡人”。他的称扬有助于昆山腔在大江南北的传播。在明代后期兴起的市民文学艺术中,徐渭以强调“本色”和追求“自然”的鲜明特点而留名史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简述徐渭在文学艺术上能够取得成就的社会条件。

(2)概述徐渭在文学艺术史上的贡献。

【2020年】

12.(2020·江苏·高考真题)康熙帝一生,投入颇多的精力整饬吏治、研究吏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康熙帝毕生亲理朝政,在处理政务中直接了解官员。总督、巡抚等地方重要文武官员离京赴任前陛辞,康熙都留心考察官吏,有针对性地与他们研讨问题,并及时予以指示和纠正。除地方大员外,他还严格考察和整饬在京部院官员。康熙十九年(1680)五月,谕诸臣“大臣为小臣之表率,源清则流洁”,严防官场不良风气上行下效。他认为“吏尤以廉为贵也”,一向注意发现并培养清正廉洁的典型。他发现和表彰的清官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后,训属吏,剔积弊,“官吏望风改操”。康熙在《廉静论》中指出:“民安而吏称其职矣,吏称其职而天下治矣。”由于长期不懈地整饬吏治,政治局势得以稳定,康熙也就有力量实现他的抱负,建设强盛的大清帝国。

——摘编自孟昭信《康熙评传》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归纳康熙帝考察官吏的举措,概括他的吏治思想。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熙帝整饬吏治所取得的实效。

13.(2020·江苏·高考真题)章学诚是清代的著名学者,主张将地方志纳入史书的范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地方志简称方志,是记述地方疆城沿革、古迹险要、人物、物产、风俗的著作。章学

诚积极提倡编修方志,并参与或指导一些地方的修志工作,形成了一套编修方志的理论。他提出的修志主张有“乘二便,尽三长,去五难,除八忌,而立四体,以归四要”。其中所谓乘二便者:地近易核;时近迹真也。这是说要利用两个便利条件,既然是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事情,就应当就近核实,以免以讹传讹。所谓尽三长者:识足以断凡例;明足以决去取;公足以绝请托也。这是说编修方志的人应该具备并充分发挥三方面的长处,“识”即是卓识,对体例有正确的认识;“明”即是对所掌握的材料具有清晰的认识;“公”即是具有公正的“志德”,谢绝一切不合原则的请托。

——摘编自严昌洪《中国近代史史料学》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章学诚的修志主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章学诚的修志主张。

14.(2020·海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宋文学家苏轼(1037~1101),也是北宋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儒学著述之功,主要凝聚于《易传》《书传》《论语说》三部著作。《书传》完全撰写于海南儋州,其他两部也是在儋州最终修订完成。苏轼在儋州创作的诗词、赋、杂记等各类诗文作品,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内心情感,以及海南岛的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在海南期间,虽然受制于诸多条件,苏轼仍“不免时时弄笔翰”。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渡海帖》,是苏轼在海南时期书法作品中唯一的存世墨迹。苏轼之前,虽有来自中原的有识之士在海南提倡文化教育,但无实质性的效果。苏轼居儋期间,大力传播中原文化,推行教育,在其身边聚集了一批好学青年,尤其是琼州学子姜唐佐,专程至儋州向苏轼求学。临别时,苏轼写诗赠云:“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鼓励他说:“子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后来,姜唐佐果然中举,改写了在此之前海南岛从来没有本土籍举人的历史。

——摘编自李景新《论苏东坡的海南功业》等(1)根据材料,概括苏轼在海南的主要业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轼对宋词的突出贡献。

15.(2020·浙江·高考真题)一个英雄的成长,离不开榜样的力量,了解杰出人物的思想、活动,洞悉风云际会的人类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拿破仑)在巴黎军……也是整天埋头读书。小伙子喜欢斯巴达人的生活方式,对法兰西纨绔子弟的挥霍无度极为反感。……在驻防的城市埋头读书,以极为灵验的本能选读那些将来对他有用的书:大炮,它的原理和历史;围攻术;柏拉图的《理想国》;波斯、雅典、斯巴达城邦的政体……现在保存有拿破仑的一整套习字簿,里面有他的笔记.从中发现一幅撒克逊七王国的地图,上面有三个世纪的国王名单;条目,古代克里特赛跑的种类;条目,小亚细亚希腊要塞的清单。

——摘自【德】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

材料二自1792年后欧洲有战争之事,乃引起法国之建设共和。然不久有一盖世之英雄不但统治法国,而且为西部欧洲大部分地方之霸主。彼并引入法国革命之改革事业于其治下之国中,而且因合并德国之小邦及覆灭神圣罗马帝国之故建他日欧洲一大强国之根基。

——摘自何炳松《欧洲大历史》材料三拿破仑逝后,黑兹利特称他为“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人”,并在自己新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拿破仑在欧洲“制服了封建国王们,这些国王们原本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是“自由的堡垒,在这座堡垒里,人民可以高举自由的旗帜对抗封建世袭制度。”

——摘引自【英】阿利斯泰尔·霍恩《拿破仑:文治与武功》(1)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关注希腊的原因,并概括说明古代希腊奥林匹亚竞技会的性质。

(2)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引入法国革命之改革事业于其治下之国中”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中拿破仑在欧洲“制服了封建国王们”的提示,简要概括他在这方面的贡献。

新高考历史3年(2020-2022)真题汇编专题18 选修内容(学生版)

三年(2020-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 专题18 选修内容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22年】 1.(2022·浙江·高考真题)梭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重新分配政治权利。这项措施 A.彻底化解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B.使不同等级公民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C.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D.开启了希腊文明史上最为鼎盛的“古典时代” 2.(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 ——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 (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 3.(2022·湖南·高考真题)【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科举改革的谕旨,主要内容是:在乡试、会试中以策论取代八股文;调整乡试、会议三场考试的内客,将史论与政论列为第一场,时务与实学列为第二场,四书五经列为第三场;每场发榜一次,上榜者方可参加次场考试。这次改革因政变而中断。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新政的深入,废除科举犹如箭在弦上,不可阻挡。但废科举事关重大,阻力重重。于是,清政府采取回避的态度,对科举制进行局部改革。1901年6月至8月,清廷停止武科举,文科举取消八股,乡、会试改用策论,注重实学和时务,“考官阅卷,合

精品解析: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文综历史高考真题解析(参考版)

A.《旧唐书》的记载相对客观B.所有的信息皆可互相证实 C.墓志采用了《旧唐书》记载D.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 5.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繁荣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 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 8.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 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 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 9.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A.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B.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 C.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 10.如图为1808年欧洲的一幅时事漫画,名为《蛛网里的科西嘉蜘蛛》,图中心的“蜘蛛”代表法国,左上角的“苍蝇”是指英国。该漫画反映的是()

A.维也纳体系的建立B.拿破仑战争的局势 C.拿破仑帝国的覆灭D.英国推行绥靖政策 11.1854~1868年间,日本出版了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的译著或著作达数百部。此外,幕藩及其开办的各类讲习所聘请各国专家直接授课或指导技术实践。这一系列举措() A.摧毁了封建守旧势力的统治基础B.实现了西方科技的本土化 C.表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D.有助于推动日本的近代化 12.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长期肆意干涉拉丁美洲事务。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美国政府武力入侵的同时,更侧重于用“民主化”与“和平演变”的手段干预拉美地区事务。1999年,美国政府推出“新干涉主义”,竭力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充当“世界法官”。后冷战时代,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同时,拉美地区成立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组织,在运用自身力量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凸显了越来越洪亮的“拉美声音”。2013年11月,美国政府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然而就在当天,又对古巴进行了抨击。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对委内瑞拉等国的内政进行了干涉。 ——摘编自徐世澄主编《帝国霸权与拉丁美洲》等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中国同东南亚各国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1997年,东南亚地区爆发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行动,对缓解危机、稳定东南亚地区经济乃至世界金融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东盟各方面关系全面加强: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硕果累累,人文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广泛共识2021年11月,

卷02 中国近现代史 - 三年(2020-2022)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分类整理(原卷版)

卷02·中国近现代史 一、中国近现代的政治 (2022·全国乙)1.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2022·全国乙)2.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2022·全国甲)3.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 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 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 (2021·全国乙)4.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儒学地位颠覆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D.西学深入民心 (2021·全国乙)5.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 A.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 (2021·全国甲)6.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文档版(原卷)含答案

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 1.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 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 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 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 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D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2.“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 .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 .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 .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 .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3.图1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 .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 .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 .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 .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手,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 .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 .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 .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 .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5.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A .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 .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 .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 .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6.如表反映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2020年高考真题:历史(新课标ⅲ)【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如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4分)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3.(4分)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4.(4分)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5.(4分)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6.(4分)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7.(4分)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 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 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 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 8.(4分)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9.(4分)1549~1560年,约4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 A.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C.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D.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 10.(4分)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 这一主张() A.赋予各州主权B.恢复邦联制度 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11.(4分)如图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绘画流派()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新高考地区专用(含答案 )

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 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全国·高考真题)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 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国接受天子分封并进行世袭统治,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垦田数量增多,推动了诸侯国内部分封规模的扩大,D项正确;井田制在战国改革变法中被废除,排除A项;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实力 增强,传统分封体制受到冲击,天子权威日益削弱,排除B项;诸侯国大夫的采邑不断增多,实力逐渐增强,将会危及诸侯国君权力,排除C项。故选D。 2.(2021·湖北·统考高考真题)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 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 该责问方式体现了() A.君权削弱B.中央集权 C.吏治腐败D.豪强崛起 【答案】B 【详解】据题意可知,东汉汉顺帝由于名士樊英没有顺从朝廷的征召而责问地方郡县,地方官府则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由此体现了汉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是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B项正确;该责问方式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强化,而非君权削弱、吏治腐败和 豪强崛起,排除ACD项。故选B项。

(高考历史)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文档版(答案)

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B 4. A 5. D 6. A 7. C 8. D 9. D 10. B 11. C 12. C 13. B 14. C 15. C 二、非选择题 16. 观点一:历史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说明: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为缩减行政支出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 观点二:地理学: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说明:在地方,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当时南北各地均置侨州。郡、县,“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因为造成“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情形。隋文帝统治时期,根据户口的多少划分州县;隋炀帝在位时期改州为郡,置司隶刺史,分部。观点三:政治学: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 说明:隋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州郡县三级制;隋文帝为缩减行政支出,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隋炀帝时实行郡县制,其目的都是加强中央集权。 17. 原因:李超是当时新女性代表,她冲破家庭和世俗势力阻拦,赴京求学;虽然贫病交加,却仍然坚持理想,最终病死在医院;引发了人们对旧家庭制度的批判;连带引发了女子教育问题、财产继承问题的讨论。 出路:解放思想,反对重男轻女,实现男女平等等。 18. 略,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无固定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示例:《工人新村》赏析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原卷版)-三年(2020-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

专题15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2022年】 无 【2021年】 1.(2021·海南·高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苏南行署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苏北与山东,他们对当地的方言、生活习惯存在隔膜感。苏南行署通过各级民政机关执行苏南区党委制定的抚恤措施,还通过发动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对解放战争中牺牲军人的家属提供经济补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这体现了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B.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初步形成 C.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步进行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2.(2021·北京·高考真题)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在当地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召开民族代表座谈会,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人民日报》对此发表社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各民族人民大众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该团旨在 ①清除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②落实《共同纲领》制定的相关民族政策 ③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④检查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3.(2021·浙江·高考真题)1949年,毛泽东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施政纲领 C.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D.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20年】 4.(2020·北京·高考真题)如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

(网络收集版)2022年新高考湖北历史高考真题文档版(答案)

湖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 A B D A D B D D C C D C A B A 二、非选择题 17.(14分) (1)①编撰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种类繁多;既有综合性农书,也有专门性农书;在古代科技类书籍中名列前茅;共计有260多种;(2分) ②内容丰富或范围广泛;包括农林牧副渔各方面;或包括农业工具、技术、作物等多个方面(2分) ③内容来源多元或兼容并包;或来自前人著述,或来自作者亲身体验和观察,或吸收西方农业科技。(2分) (2)比较: ①异:北方以旱地麦作为主,注重防旱保墒;(2分)南方以水田稻作为主,注重水资源利用。(2分) ②同:精耕细作,土地集约经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维持土壤肥力,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每点2分,满分不超过4分) 18.(14分) (1)变化:组织化程度由低到高,从自发行动到有政党领导。(2分) 关系:反帝爱国运动促进了社会各界的组织联合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社会各界的联合和党的领导促进了反帝爱国运动更高水平的发展。二者密切关联,相互促进。(4分) (2)原因: ①时代背景:西方侵略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救亡图存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 ②经济阶级:民族工业不断发展,新兴社会阶级的壮大; ③思想文化:进步思想的传播,民众得到启蒙; ④政党组织:新型政党的建立,尤其在中国共产党建立、领导下,社会组织、动员能力不断提高; 19.(12分)

(1)特点: ①19世纪:浪漫主义(追求自由个性)、民族主义; ②20世纪:大众化、通俗化、多元化 (2)重要因素: ①社会政治的变革(法国大革命、民族解放运动等); ②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无线电广播、音乐录制技术等); ③大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 ④文化的交流交融加强(全球化的发展) ⑤音乐家的传承与创新。(每个点2分,满分不超过8分) 20.(12分) 示例1 人在历史旅途中 照片,往往定格了历史的一瞬间,前人的“生活”,是后人眼中的“历史”。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剪发令”,视剪发为新国民的象征,开启了剪发易服的移风易俗之旅。图2所展示的梅兰芳,正是这一大历史的写照。照片中,梅兰芳剪辫后的新影,干净、利落、阳光,跃然成为民国的新民之一。 图4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每个人都用来之不易的考试迎接自己新的命运——关于知识和希望的命运。对于每个生活中的个体来说,这是个人一生中的关键一刻。对于历史而言,这是中国的关键一刻。 照片中的梅兰芳和考场中的考生,皆是历史中的人。照片让我们看到人在历史中的真实状态,人也在永远的历史旅途中。此刻的“我”,终将是历史中的“他”。

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22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18史学常识方法理论(解析版) 考点一:史料(或史实) 01.(2022年上海单科13)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A.侧重口述史料收集B.具有史料考证意识 C.留意史学文学价值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02.(2 022年上海单科15)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往往由于视角、史料的差异而产生不一样的解释。下列选项中,由于新史料的发觉而导致不同解释的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被称为“发觉新大陆”,也被称为“文明的相遇” B.魏晋南北朝被称为“分裂的时代”,也被视为“思想的自由时代” C.欧洲中世纪被称为“黑暗的时代”,也被目为“田园牧歌的时代” D.商朝一度被认为是“传奇中的时代”,也被认为是“信史时代” 03.(2 022年山东文综38)(24分)某历史爱好小组以“20世纪学校国的社会进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争辩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甲:图9为爱好小组依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依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漫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仆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预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抵制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敬重我个人的人格,乐观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炽,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争辩该课题时,爱好小组为什么要搜集、争辩材料甲?(4分) (2)依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爱好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6分)

2022新高考历史总复习应用专题--第十八单元 后“冷战”时代(解析版)

2022新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八单元后“冷战”时代 应用创新篇 【应用集训】 1.(2020山东聊城一模,14)有西方学者认为,“通过国际媒体传入的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想象,引发了整个东欧的民主化运动”,“媒体关于共产主义政府政策失灵和西方生活方式的报道侵蚀了其政权的合法性”。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国际媒体”主要充当了( ) A.雅尔塔体制的捍卫者 B.世界动荡的助推器 C.东欧剧变的始作俑者 D.西方和平演变的推手 答案D 2.(2020安徽合肥质检二,35)关于两德统一,美国有关人物的回忆录多将德国统一事件置于美苏关系、美欧关系等大的政治框架之下,无限放大美国在统一中的作用。而苏联有关人物的回忆录,详细地叙述了德国统一中戈尔巴乔夫的所想所做,认为德国的统一首先应归功于戈尔巴乔夫和布什。由此可见,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不能准确记述历史事实 B.亲历者的回忆录最为真实 C.比其他史料可信度更高 D.难免受到叙述者主观影响 答案D 3.(2020湖北武汉质检,35)1988年,斯坦福大学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决定把西方文明这门课程改成包括黑人、拉丁美洲、亚洲内容在内的一种世界文明概述。1990年,英国的一些历史学家进行了类似的争论。这表明在20世纪末期欧美( ) A.社会精神危机影响文明史研究 B.开始重视亚非拉文明的研究 C.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逐渐增强 D.历史学率先突破西方中心论 答案C 4.(2021届广东惠州调研,16)二战后,“共同体”一词的使用更为广泛。这些共同体理念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关注在具体问题领域内的联合,如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智慧共同体等;第二类则重视区域层面的联合,如欧洲共同体、东非共同体和加勒比共同体等。“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反映了( ) A.区域集团化放缓 B.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全球化进程加快 答案D 5.(2020山东济南历城二中期末,15)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美国影视公司拍摄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影片一时风靡全球,以致“中国人在电影院花钱看老外拍的中国故事”。这一现象( ) A.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 B.得益于美国资本对外扩张 C.说明中国经济影响力提高 D.反映了区域经济壁垒消除 答案A 6.(2019广东江门一模,35)近年来,经济区域集团在国际舞台上不仅扮演着经济角色,而且扮演着政治角色。各集团成员为追求共同的经济利益必然谋求政治上的联合,一些中小国家以集团化的形式和力量,推动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这表明( ) A.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即将形成 B.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 C.经济区域集团已转向以政治合作为主

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纯答案版)

参考答案 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 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 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 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题,每小题 1.D 2.B 3.C 4.A 5.A 6.C 7.C 8.A 9.A 10.C 11.D 12.C 13.B 14.C 15.B 16.B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17.(1)基本情况:英国女性穿着中国服饰;贵族豪宅采用中国丝绸装饰;工匠设计带中国元素的纺织品,吸收中国服装裁剪方法;艺术家汲取中国元素进行艺术创作。 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航路开通;近代商品贸易发展。 (2)特点:晚清时多集中于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政府颁布法令进行推广;人民态度两极分化;吸收外国元素对中国服饰进行改造。 (3)意义:推动中西方文化在借鉴中向前发展;增进中西方相互了解;推动着世界服饰文化的发展。18.(1)内容:优恤商贾;减免商税,推动官府公平采购;放松专卖政策;教商贾读书。 (2)影响:促进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明初城市繁荣;带动通俗文艺发展。 19.我和妈妈去旅游

(网络收集版)2023年新高考山东卷历史高考真题文档版(无答案)

机密★启用前 2023年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 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A. 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 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 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 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2. 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 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A. 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B. 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C. 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 D. 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3. 图1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A. 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 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 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 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历史试题第1 页 ( 共8 页)

4.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 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 …… 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A. 扩 大 地 方 权 力 B. 恢 复 郡 国 并 行 制 度 C. 健 全 中 央 机 构 D. 简 化 官 员 选 任 程 5. 表1为1871~1921年中国进口的棉布、棉纱、钢铁、米等四类货物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 情况。其中甲是 表 A. 钢铁 比重 年份 货物 甲 乙 丙 T 1871~1873 2.8 30.2 0.9 0.9 1881~1883 5.8 22.8 0.3 1.1 1891~1893 14.6 20.5 5.9 1.8 1901~1903 18.6 19.7 4.2 1.7 1909~1911 12.8 16.7 4.8 3.0 1919~1921 9.6 18.4 2.4 5.0 B.棉纱 棉布 6. 图2为1919年12月《少年社会》的创刊宣言。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 少年社会有两个意思:(一)少年的社会。(二)社会的少年。 少年的社会,是有少年精神气象的社会——进步的社会。 社会的少年,是有社会生活情感的少年——协助的少年。 …… 怎样使现在少年变成社会的少年,现在社会变成少年的社会,这就是我们的宗旨。 .… 图 2 A. 互助协作是挽救危亡的主要手段 B. 人的解放和社会改造是时代使命 C. 青年学生是宣传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D. 理性觉醒和教育革新是革命的前提 7.1938年7月,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正式成立。剧团演出时,会在戏台两边挂起“中国气派, 民族形式,工农大众,喜闻乐见;明白世理,尽情尽理,有说有笑、红火热闹”的对联 民众剧团常年在边区巡回演出,深受欢迎。该剧团的主要任务是 A. 创新民族文化宣传方式 B. 团结工农建设边区政权 C. 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 D. 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8.1956年,毛泽东在淡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 一性,也要有独立性。 ……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 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B. 适 度 发 挥 市 场 的 调 节 作 用 A. 适 当 提 高 工 厂 的 生 产 经 营 自 主 权 D. 鼓 励 个 体 私 营 经 济 的 发 展 C. 平 衡 工 商 企 业 改 造 中 的 公 私 关 系 历史试题 第 2 页 ( 共 8 页 ) C. 米 . D

2020-2022年全国高考历史真题汇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2020-2022全国高考真题历史汇编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一、单选题 1.(2022·浙江·高考真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某国际会议上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作出的重要贡献有 A.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 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阐述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2.(2021·江苏·高考真题)如图《通不过去》(图中有“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基本原则”及排队情形)意在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 A.提升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B.推动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阻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D.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3.(2021·北京·高考真题)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在当地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召开民族代表座谈会,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人民日报》对此发表社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各民族人民大众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该团旨在 ①清除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 ②落实《共同纲领》制定的相关民族政策 ③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 ④检查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4.(2021·山东·高考真题)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5.(2021·山东·高考真题)如图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它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目标是 A.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D.构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6.(2021·浙江·高考真题)2005年1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堪称中非合作典范的中非峰会在北京召开。与会领导人郑重宣示,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回顾历史,下列项中,体现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史实有 ①1954年,日内瓦协议达成,结束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非洲民族独立国家掀起建交高潮 ③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的不结盟运动诞生 ④阿尔及利亚等国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21·湖南·高考真题)如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