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7-03世说新语选

107-03世说新语选

107-03世说新语选
107-03世说新语选

、寫作背景

、劉義慶與《世說新語》

(一)劉義慶掌故

(二)世說新語一一中國三部說話寶典(【左傳】、【戰國策】、【世說新語】)之一

第三課世說新語選

(一) 詠絮之才

(二) 雪夜訪戴 (三) 絕妙好辭

劉義慶

三、國學常識

(一)魏晉南北朝的【筆記】小說一一【志人】小說、【志怪】小說

(二)中國古典小說流變簡介

(三)「一會兒」相似詞

四、課文深究

五、難句精解

1.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詠左思招隱詩—寫王子猷醒來,品酒賞雪,吟詠招隱詩,一連串悠閒雅緻的行為,觸發訪高人雅士戴安道的動機

六、形音義比較

七、字形辨析(相同偏旁)

八、修辭舉隅一一「析字」中的「離合」

世说新语对比阅读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题 一、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未若 ..雪骤 ..柳絮因风起俄而 撒盐空中差可拟 ...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入门不顾. 下车引.之太丘舍去. 2、翻译下列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人惭,下车引之。 3、《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4、指出下列称呼所指代的对象: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家君: 5、《咏雪》中的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6、《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甲文)咏雪(略) (乙文)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fǔ,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甲文选自(朝代)人(姓名)组织编写的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 2、两篇文章都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甲文是。乙文则是(用课文原句填空)。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中三个儿女的回答都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B.甲文最后交代兄女(道韫)的身份,暗示谢太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C. 乙文的故事主旨在于说明人的先见之明。 D.两篇文章都涉及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甲文不同角度咏雪,乙文相同角度强调修补防盗。 4.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只填序号)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 敬词有 谦词有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裁如星点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解释下列词语 ①内集②俄而 ③欣然④智子 7.翻译句子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谢太健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 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间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0.下列向子中加点词语与成语中的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项是( ) A.白雪纷纷何所似.(似.是而非)B.散盐空中差可拟.(无可比拟.) C.待君久不至,已.去(死而后已.)D.友人惭.(大言不惭.) 2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无礼。 22.翻译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日。 (2)尊君在不? 23.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 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24.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人认为元方用无礼应对讨无礼,有失涵养,不值得 推崇。你觉得呢? 【答案】 20. C 2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2.(1)一会儿,雪越下越大,谢太傅高兴地说。(2)你父亲在吗? 23.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 2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20.A项“似”意思都是“像”;B项“拟”意思都是“相比”;C项“已”意思分别是“已 经∕停止”;D项“惭”意思都是“惭愧”。故选C。 21.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这 句话意思是: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根据意思划分节奏即可。 22.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 略的成分补充完整。俄而:一会儿;骤:急,紧;欣然:高兴地样子;不:通“否”。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 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23.解答此题首先要紧密结合对联的要求,如语意相关,词性相对。上联有“陈元方”字样,可考虑下联中出现乙文中的人物“谢道韫”;上联中“驳客”是事件,可对应乙文中事件 “咏雪”,上联中人物品质“义正词严”,下联要结合乙文中内容组织语言对出“形神皆 备”。据此分析拟写下联即可。 24.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答题时首先明确观点,然后阐述自己的理由。可 答失礼,理由是: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是父亲的朋友,属于长辈, 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可答不失礼,理由是:友人失约在先,是无信,友人骂元方之父,是无礼,对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即可。 选自《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年代:南朝宋 参考译文: 【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 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 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

《世说新语》阅读题和答案

林道人①诣谢公②。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⑥见!”(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信:传信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东阳时始总角()(2)再遣信令还() (3)而太傅留之()(4)谢公语同坐曰() 2.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3分) 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3.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2分) 参考答案:22.⑴才⑵派⑶他,代东阳(或谢朗)⑷告诉或“对……说”评分标准:每词1分,第⑶题只写出“他”,得0.5分。共4分。23.新妇少遭家难/ 一生所寄/ 唯在此儿。评分标准:第一处2分,第二处1分,共3分。24.⑴新病起; ⑵一生所寄,唯在此儿。评分标准:两个要点,答到一点得1分。用自己的话表述意对也可。共2分。 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①车骑②。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白——告诉。②车骑——车骑将军桓冲。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⑴甚以为忿()⑵家人咸以惊骇()⑶云是变怪()⑷果如之() 2、“取诸兄弟鹅悉杀之”句中的“之”,与下列哪个选项中“之”的用法相同() A、何陋之有 B、录毕,走送之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辍耕之垄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⑴很、非常、十分⑵都⑶说⑷果然、果真2、B 3、没有什么能引来怪异,应该是桓南郡开玩笑罢了!4、斗鹅“每不如,甚以为忿”表明他心胸狭窄,“夜往鹅栏”“取诸兄弟鹅悉杀之”表明他也是一个凶残的人。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胡贼攻,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子令吾去,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而还,一郡并获全。(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高一国文补充教材-世说新语选

高一國文補充教材-世說新語選 有關六朝士人行為所呈現的風貌,劉大杰說:「他們都在追求各種理想,有的講清靜無為,有的講逍遙自適,有 的講養生長壽,有的講縱慾享樂,有的講田園隱逸,有的講樂天安命,他們的行為理論雖有不同,根本卻一致,都 具有求逸樂、反傳統、排聖哲、非禮法的思想基礎。」而這種風尚即是所謂「魏晉風度」、「名士風流」。 ◎題解 一、世說:是中國古代志人軼事小說的先河,也是記敘軼聞雋語筆記小說的先驅,更是後代記人記事小品文的典範,亦是寫 實文學的代表。無論在文字表達、語言呈現、人物的勾畫都極富藝術價值,不少精練含蓄、雋永傳神的語言成了詩詞中常用的典故、辭彙,亦有不少事列成為後來戲曲和小說的題材,甚而仿其體例著作新書,亦所在多有。 二、世說新語簡介 ◆名稱:世說新語原名世說,唐時稱世說新書。 ◆體裁:筆記小說。 ◆撰述背景:東漢後,喜品評人物,魏晉又尚清談,助談之書於是興起,世說乃箇中翹楚。 ◆內容:所記多為東漢至東晉二百三十年間高士清談、人物評論和機智對應的故事。共一千一百三十則軼聞瑣事。 ◆體例:全書共三十六門,起自德行(上卷: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終於仇隙,以類相從。依其內容 可大致分為四大類。 (1)描寫魏晉名士的道德修養──如德行、方正、自新、賢媛等門。 (2)描寫魏晉士人的才能稟賦──如言語、政事、文學、捷悟、夙慧、術解、巧藝等門。 (3)描寫不同人物的情感特性──如雅量、豪爽、傷逝、任誕、簡傲、棲逸、輕詆、假譎、儉嗇、忿狷、讒險等門。 (4)描寫人物的日常生活及人際關係──如寵禮、排調、棲逸、企羨、規箴、容止、仇隙、紕漏、黜免、輕詆等門。 三、筆記小說:文言小說中的一種。篇幅短小,缺乏完整結構和具體描繪,類似後來的「筆記」,故稱筆記小說。 四、清談:魏晉時士大夫專門研究討論玄理,內容以老莊思想為主,不涉現實實務,時人稱為「清談」。 ◎世說新語的文學特色 一、善於塑造人物形象 世說中所載人物都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所載事跡也是根據相關史籍和舊聞纂輯、提煉而成,並非編撰者的杜撰。 世說就其總體上講不是虛構的,但其中又有虛構的成分,例如:周處除三害的故事雖早經前人證明為虛構,但向來膾 炙人口,影響世道人心極大。編撰者雖未親見其事,卻仍能以傳神之筆作細緻生動的描寫,其中顯然有合理想像和創 造的成分,為其價值所在。 二、通過對比刻劃人物 漢、魏、兩晉盛行人物品鑑之風,而人物品鑑又往往通過比較來對照其特點和優劣。例如: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 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德行第十三 則) 三、抓住個性化的言行以摹寫人物的神韻 摹寫人物,狀其形貌容易,寫其精神則難。世說中往往通過一、二特異的言行,使人物在簡短的篇幅中瞬間神情 躍然,氣韻生動。例如:著名的王羲之「坦腹東床」的故事。王羲之與眾不同的舉動,恰顯示了他那種率性任真、自 然曠達的神情氣韻 郗太傅(按:即郗鑒)在京口(今江蘇省丹徒縣),遣門生與王丞相(按:即王導)書,求女。丞相語郗信(按: 晉人稱使者為「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咸自矜持。唯有 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郗公云:「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雅量第十九則) 四、簡約玄澹的語言風格 魏、晉時期的玄學家們探求玄理,講究玄虛澹遠,不落言筌;世說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清談之書,其中有大量名 言雋語,記錄了魏、晉名士清談論辯的言辭吐屬,其敘述語言可歸結為以下幾個特點:

世说新语课外阅读(答案)

《世说新语》课外阅读参考答案 一、小者最胜 1.(1)一起(2)谁(3)好(4)到……去,拜访 2.贤明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 3.示例1:同意,谢公通过二人的言谈看出他们不同的品性,证明沉默是金的道理。 示例2:不同意,谢公仅凭一次见面就下定论,未免有些草率。(言之有理即可) 4.寒温而已 5. 寡言沉稳(答出寡言、说话少、沉稳,均得分)、处变不惊。(或镇定自若、遇事不慌乱等,意到即可,均得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 参考译文: 王徽之兄弟三人一起去拜访谢公(谢安),子猷(王徽之)、子重(王操之)两人说了很多俗事,子敬(王献之)只是略作寒暄而已。三兄弟走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公:" 刚才的三位贤士,哪个最好?" 谢公说:“小的最出色。”客人问:“怎么知道的呢?”谢公说:“贤明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根据这个推知的。” 二、孙子荆以有才 1、⑴佩服⑵当时⑶没有谁⑷让 2、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 3、⑴、孙子荆抬起头说:“让你们这类人活着,却让这个人死了!” ⑵、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了。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4、子猷的悼念方式是弹琴,孙子荆的悼念方式是学驴叫。 子猷与子敬有着深刻的手足之情,子敬“素好琴”,子猷奔丧时抚琴即像抚人,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哀思;王武子生前喜欢听孙子荆学驴叫,孙子荆以驴鸣代替悲歌,表达丧友之痛。参考译文 孙子荆(孙楚西晋诗人)仗着自己有才华,很少有他看得起的人,唯独敬重王武子(王济)。王武子去世后,名士们都来吊唁。孙子荆后到,面对尸体痛哭,客人们也受感染跟着流泪。孙子荆哭罢,对着灵床说:“你一直喜欢我学驴叫,今天我学给你听。”他叫的声音和真的一样,客人们都笑了。孙子荆抬起头来说道:“让你们这些人活着,却让这样的人死了!” 三、钟毓兄弟小时 1.(1)因∥共偷食药酒(2)毓∥拜而后饮 得分技巧解析:句首关联词,主谓间要停顿。 2.(1)乘机。(2)他们。(3)用来。 3.(1)他们的父亲刚巧醒来,暂且故意装睡,看他们怎么样。 (2)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4.钟毓的性格拘守礼节,即使是偷也还念念不忘礼节,其实是有点迂腐。钟会的性格则能见机行事,既然偷为大非礼,还讲究什么拜的小礼节。 得分技巧解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作比较。 【参考译文】 钟毓兄弟小时候在父亲午睡时,乘机一起偷药酒喝。他们的父亲刚巧醒来,暂且故意装睡,看他们怎么样。钟毓行礼后才喝酒,钟会只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行礼,钟毓回答说:“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父亲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行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 四、王蓝田①性急

世说新语5篇文言文试题

《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阅读题 2017级9班刘鸿正出题 ①陈仲举礼贤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为士则( ) (2)登车揽辔( ) (3)为豫章太守( ) (4)主薄白( )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2)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三、从本文可以看出陈仲举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投舒丧命 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 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沉含父子于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为( ) 荆州守文( ) 意表行事( ) 含不从( ) 二、翻译下列文言文。 1.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 2?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 三、从短文来分析,王应是个怎样的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发? ③许允丑妻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 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一、解释加点字词。 奇丑( ) 允无复入理( ) 故当有意( ) 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 ) 二、翻译文言文。 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 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 三、你认为许允是个怎样的人?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

《咏雪》课后练习题 1、本文选自南朝宋组织编著的一书。 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 ..()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 俄而 ..()何.()所似.()..()雪骤.()欣然 差.()可拟.()未若 ..()柳絮因.()风起 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公大笑乐。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分析古今词义 ①与儿女 ..都在外地 ..讲论文义老人的儿女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 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7、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 ①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②咏雪的直接原因: ③两个比喻句分别是:; ④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⑤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 ⑥暗示谢太傅赞赏谢道韫才气的句子: 8、谢太傅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为什么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9、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咏雪》习题答案: 1、刘义庆、《世说新语》 2、(家庭聚会)(讲解诗文)(就是)(不久,一会儿)(急速、大)(高兴的样子) (什么)(像)(大致、差不多)(相比)(不如,比不上)(凭借) 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儿女:①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②孩子、儿子和女儿。 拟:①相比②计划、筹划 5、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欢快、轻松、融洽 6、暗示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7、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6)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9、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10、“柳絮”一喻好,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而“因风起”写出雪花漫天飞舞之态,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生动传神,而且“柳絮”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世说新语》选篇教学教材

《世说新语》选篇

《世说新语》课外古文选篇 1、《泰山桂树》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①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②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④,下为渊泉所润。当斯⑤之时,桂树焉⑥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①足下:对人的敬称,多用于同辈之间。家君:尊称别人的父亲,或者对人称自己的父亲。②荷:担负,承受。③阿:山脚。④沾:浸润。⑤斯:这⑥焉:怎么 【翻译】 有人问陈季方说:“您的父亲太丘,有什么功德,而担负了天下如此好的声名?”季方说:“我对于我的父亲就好像生长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树,上面是万丈高的陡壁山峰,下面有无法测量的深渊;树顶被甘露沾湿,树根为泉水滋润,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哪里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渊有多深?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启示】 用泰山之高、深渊之深来衬托陈太丘的学问之高和懂得道理之多。 启示:我们应该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2、《割席分坐》

管宁①、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 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时人,不仕而终。②轩冕:此单指车子。 【翻译】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启示】 从择友的角度: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应该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交友应慎重。 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应加强自己品德修养,学习应专注,这样才有机会成才。 3、《王祥事后母》 王祥事①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②好,母恒③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④之。值⑤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⑥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注释】 ①事:侍奉,服侍。②殊:很。③恒:常常。④斫:砍杀。⑤值:正逢,恰巧遇到。

世说新语比较阅读文言文

一.比较阅读文言文《童趣》和《咏雪》:【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 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 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 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 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项为之强()徐喷以烟()为之怡然称快() 鞭数十()驱之别院 ( )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 公欣然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雪寒日内集能张目对日 B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撒盐空中差可拟 C、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 D、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 3.翻译句子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未若柳絮因风起 4.甲乙两文都包含生活情趣,甲文通过 , 及鞭打虾蟆三件事写出作者儿 时的“物外之趣”;而乙文通过“”和“”来比拟“大雪 纷纷”,写出了谢太傅一家“讲论文义“时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甲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5. 乙文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比拟“大雪纷纷”,妙趣横生,结合两篇短文你认为怎 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呢? 二.比较阅读文言文《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 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 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 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俄而雪骤()撒盐空中差可拟( ) 柳絮因风起( ) 陈太丘与友期行( ) 太丘舍去( ) 去后乃至( )

世说新语 篇文言文试题 (答案)

①陈仲举礼贤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为士则.(准则,标准)(2)登车揽.辔(拿,提) (3)为.豫章太守(担任) (4)主薄白.(报告,禀报)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2)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我礼敬贤人,(不先进官属),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三、从本文可以看出陈仲举是一个怎样的人? 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且有独特的施政方针,就是敬贤礼士。②投舒丧命 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 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 ..,岂 能作意表 ..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沉含父子于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为.(担任)荆州守文 ..(谨守成法) 意表 ..行事(意料之外)从.(听从) 二、翻译下列文言文。 1.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 大将军平时和江州关系如何,你却要投奔他?" 2.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 江州在别人强大的时候,能坚持自己的主张,和别人强制他的想法抗争,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三、从短文来分析,王应是个怎样的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发? 王应是个有敏锐的洞察力,但是却不能坚持主见的人。启发:为人处世要善于分析自己身处的环境、背景,在关键时刻要,能够权衡利弊,善于抉择。 ③许允丑妻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 ..。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 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 ..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一、解释加点字词。 奇丑 ..(容貌特别丑陋)允无复入理.(意愿) 故当 ..有意(必定,自然)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料想)二、翻译文言文。 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

世说新语(精选)

阅读伴我行?文 【编者按】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床。人生就是一场生命的修行;阅读,有你相伴,我们的旅程将会异彩纷呈!《世说新语》选读 (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①。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②。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③。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人廨。”④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⑤。吾之礼贤,有何不可!”《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陈仲举:名蕃,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当时宦官专权,他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未成,反被害。按:这一句说他的言行是士人、世人的榜样。士:读书人。②登车揽辔:坐上车子,拿起缰绳。这里指走马上任。揽,拿住;辔,牲口的嚼子和缰绳。③豫章:豫章郡,郡的首府在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县)。太守:郡的行政长官。徐孺子:名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隐士。④主簿:官名,主管文书簿籍,是属官之首。白:陈述;禀报。府君:对太守的称呼。太守办公的地方称府,所以称大守为府君。廨(xia):官署;衙门。⑤式商容之闾:在商容居住的里巷门外立标志来表彰他。式,等于表,表彰;商容是商纣时的大夫,当时被认为是贤人;闾,指里巷。 (2)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①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②。《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荀巨伯:东汉人,因重视友谊而闻名。胡:古时西方、北方各少数民族统称胡。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②班军:班师;出征的军队调回去。 (3)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①。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捉:握;拿。掷:扔;抛。②席:坐席,是古人的坐具。轩冕:大夫以上的贵族坐的车和戴的礼帽。这里是指有达官贵人过门。宁、歆:上文称管,这里称宁,同指管宁;上文称华,这里称歆,同指华歆。古文惯例,人名已见子上文时,就可以单称姓或名。废:放弃;放下。 (4)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①。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②!”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避难(nàn):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辄:立即;就。②疑:迟疑;犹豫不决。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5)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①,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②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③,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④。《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行炙人:传递菜肴的仆役。炙,烤肉。因:于是;就。辍己:指自己停下来不吃,让出自己那一份。②嗤(chī):讥笑。③左右:帮助。④所以:缘

《世说新语》选篇

《世说新语》课外古文选篇 1、《泰山桂树》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①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②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④,下为渊泉所润。当斯⑤之时,桂树焉⑥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①足下:对人的敬称,多用于同辈之间。家君:尊称别人的父亲,或者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②荷:担负,承受。③阿:山脚。④沾:浸润。⑤斯:这⑥焉:怎么 【翻译】 有人问陈季方说:“您的父亲太丘,有什么功德,而担负了天下如此好的声名?”季方说:“我对于我的父亲就好像生长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树,上面是万丈高的陡壁山峰,下面有无法测量的深渊;树顶被甘露沾湿,树根为泉水滋润,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哪里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渊有多深?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启示】 用泰山之高、深渊之深来衬托陈太丘的学问之高和懂得道理之多。 启示:我们应该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2、《割席分坐》 管宁①、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注释】 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时人,不仕而终。②轩冕:此单指车子。 【翻译】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启示】 从择友的角度: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应该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交友应慎重。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应加强自己品德修养,学习应专注,这样才有机会成才。 3、《王祥事后母》 王祥事①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②好,母恒③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④之。值⑤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⑥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注释】 ①事:侍奉,服侍。②殊:很。③恒:常常。④斫:砍杀。⑤值:正逢,恰巧遇到。 ⑥憾:因……而遗憾。 【翻译】 王祥对待他的后母朱夫人非常谦谨。家里有一棵李子树,果实快熟了,后母要王祥看守着,不能让一颗果实掉到地上。有时遇到刮风下雨的时候,王祥就会奔向果树,抱着果树哭泣,哀求果实不要掉落下来。王祥曾经在别的床上睡觉,后母亲自前往要偷偷砍死王祥。正当那时王祥起床了,后母空砍在被子上。等到王祥回来,知道了后母因为没能杀死他而遗憾不已,因此跪在后母面前请求她杀死自己。后母于是被王祥所感动,从此爱护他如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

中考名著阅读—中学生必掌握的名著之《世说新语》

中学生必掌握的名著之?世锐斯语〉〉

一、 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 —约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 ,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 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 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 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 k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 《典叙》、 《世说》 10卷、 《集林》200卷《幽明录》20卷《宣验记》13卷《 小说》10卷有《宋临川王刘义庆集》8卷《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刘孝标对《世说新语》加注。 刘孝标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5年(469)北魏攻下胄州,他随例被迫迁到平城,在那里出家,后又还俗。 齐永明4年(486)还江南,曾参加翻译佛经。该书的注是刘孝标回江南以后所作。他采用裴松之注《三 国志》 的办法,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 作。孝标征引繁富,引用的书籍达四百余种。后人注释该书的, 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 龚斌《世说新语校释》、 杨勇《世说新语校笺》。 二、 作品简介 文学色彩 《世说新语》 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铁事和玄言清谈, 也可以 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 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是由 南北朝 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 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 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上、 中 、 下三卷,分为德行、 言语、 政事、 文学、 方正、雅量等三 十六门,全书共一干多则, 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铁闻铁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 、 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书中 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千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 如《规簸(zhen) 》《贤媛(yuan) 》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 采自 《史记》 和《汉书》。 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世说新语》 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 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 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 僧侣, 都包括在内。 文学地位 《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 将相,或者隐士、 僧侣,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 活灵活现、 跃然纸上。

《世说新语》比较阅读文言文

一.比较阅读文言文《童趣》和《咏雪》: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 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 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 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 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 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 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项为之强.()徐.喷以烟()为之怡然 ..称快() 鞭.数十()驱.之别院 ( )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 . ). 公欣然 ..柳絮因风起( )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 未若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雪寒日.内集能张目对日. B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撒盐空中差可拟. C、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 D、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 3.翻译句子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未若柳絮因风起 4.甲乙两文都包含生活情趣,甲文通过 , 及鞭打虾蟆三件事写出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而乙文通过“”和“”来比拟“大雪纷纷”,写出了谢太傅一家“讲论文义“时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5.甲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完整word版世说新语阅读题和答案

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 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 “新妇少遭家难一 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 “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 选自《世说新语》 )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②谢公:谢安,东晋名 相,死后 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 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信:传信 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员。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 1)东阳时始总角( ) ( 3)而太傅留之( ) 2. 根据文意,用“ /”把文中画线部 分断成三个短句。 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3. 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 2 分) 参考答案: 22.⑴才 ⑵派 ⑶他,代东阳(或谢朗)⑷告诉或“对……说” 评 分标准:每词1分,第⑶题只写出“他”,得0.5分。共4分。 23.新妇少遭家难/ 一 生所寄/唯在此儿。评分标准:第一处2分,第二处1分,共3分。 24?⑴新病起; ⑵一生所寄,唯在此儿。评分标准:两个要点,答到一点得 1分。用自己的话表述意对也 可。共 2 分。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 参考答案: 1、⑴很、非常、十分⑵都⑶说⑷果然、果真 么能引来怪异,应该是桓南郡开玩笑罢了! 胸狭 窄,“夜往鹅栏” 荀巨伯 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子令吾去, 以求生, 子,而敢独止?”巨 伯曰: 辈无义之人, 而 入有义之国。”遂 而 还,一郡并获全。林道人①诣谢公②。 王夫人在壁后听之, 生所寄唯在此儿。 ” 朝士⑥见!” 2)再遣信令还( 4)谢公语同坐曰( ) ) 3 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 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①车骑②。车骑曰: ”问,果如之。 (选自《世说新语》) 壬诉。②车骑——车骑将军桓冲。 桓南郡小儿时, 兄弟鹅悉杀之。 当是南郡戏耳! [注释]①白一一口 1、 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⑴甚以为忿() ⑵家人咸以惊骇() ⑶云是变怪() 2、 “取诸兄弟鹅悉杀之”句中的“之” ,与下列哪个选项中“之”的用法相同() A 、何陋之有 B 、录毕,走送之 C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 无所致怪, ⑷果如之() D 、辍耕之垄上 4、斗鹅“每不如, 取诸兄弟鹅悉杀之”表明他也是一个凶残的人。 胡贼攻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 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2、 B 3、没有什 甚以为忿”表明他心 巨伯曰:“远来 , 郡尽空。汝何男 ”贼相谓曰: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世说新语年

2004-201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世说新语》 (一)课内选段 一、2004年大连市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 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 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9.“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 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2分) 10.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 译文: 1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2分) 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9.(2分)③ 10.(2分)D 11.(2分)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尉他们(用仁义安抚贫弱的人) 12.(2分)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②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 二、2004年恩施市 出行守时,交往守礼,乃基本的做人之道,但有时也会有相反的情况发生。请读下面这则故事。 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初中语文第五册第29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