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确定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初始比例的方法

文章编号 :1671-2579(2007)02-0158- 02 确定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初始比例的方法 游玉石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17) 摘 要:以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AC -13型级配筛分结果及目标级配范围为例,介绍如何利用Excel 电子工作表的L IN EST 函数,方便、准确、快速地计算出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初始比例。 关键词:L IN EST 函数;矿料级配;比例计算 收稿日期:2006-09-20 作者简介:游玉石,男,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E -mail :yys @https://www.doczj.com/doc/5a19117137.html, 矿料的组成设计指在满足该集料级配范围的条件下,确定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重量比例的过程。目前确定矿料组成设计的方法大多采用手工试算法或图解法,其中手工试算法需要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经验,而图解法进行矿料级配设计比较费时且繁琐。本文利用Excel 中的L IN EST 函数来确定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初始比例较为方便,且计算更为准确,可反复调整,适用于各种层次的设计人员,并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 L IN ES T 函数介绍 L IN EST 函数是Microsoft Office 软件中Excel 电子工作表的一种统计函数,该函数是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已知数据进行最佳直线拟合,并返回描述此直线 的数组。因为此函数返回数值数组,所以必须以数组公式的形式输入。 该函数的直线公式为:y =m x +b 或y =m 1x 1+m 2x 2+…+b (如果有多个区域的x 值),式中:因变量 y 是自变量x 的函数值;m 值是与每个x 值相对应的 系数;b 为常量。y 、x 和m 可以是向量。L IN EST 函 数返回的数组为{m n ,m n -1,…,m 1,b}。 该函数的语法关系式为:L IN EST (known _y ′s ,known_x ′s ,const ,stat s )式中:known_y ′s 是关系表达式y =m x +b 中已知的y 值集合。如果数组known _y ′s 在单独一列中,则known_x ′s 的每一列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变量。 known_x ′s 是关系表达式y =m x +b 中已知的可 选x 值集合。数组known_x ′s 可以包含一组或多组变量。如果只用到一个变量,只要known _y ′s 和known_x ′s 维数相同,它们可以是任何形状的区域。如果用到多个变量,则known_y ′s 必须为向量(即必须为一行或一列)。如果省略known_x ′s ,则假设该数组为{1,2,3,…},其大小与known_y ′s 相同。 const 为一逻辑值,用于指定是否将常量b 强制设 为0。如果const 为TRU E 或省略,b 将按正常计算。如果const 为FAL SE ,b 将被设为0,并同时调整m 值使y =m x 。 stat s 为一逻辑值,指定是否返回附加回归统计值。如果stat s 为TRU E ,则L IN EST 函数返回附加回归统计值,这时返回的数组为{m n ,m n -1,…,m 1,b;se n ,se n -1,…,se 1,se b ;r 2,se y ;F ,d f ;ss r eg ,ss r esid }。如果stat s 为FAL SE 或省略,则L IN EST 函数只返回系数m 和常量b 。 2 L IN ES T 函数应用 现结合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AC -13型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介绍如何利用L IN EST 函数来确定矿料级配的矿料初始比例。具体应用框图见图1。2.1 输入各种矿料的筛分数据 筛分数据的采集主要来源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中 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的室内筛分结果,然后将不同孔 8 51 中 外 公 路 第27卷 第2期 2007年4月

沥青混合料(题)

沥青混合料 一、填空题 1、沥青混合料是经人工合理选择组成的矿质混合料,与适量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2、沥青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分类,可分为、、 、、。 3、沥青混合料按矿质材料的级配类型分类,可分为和。 4、沥青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类,可分为、、和。 5、沥青混合料按沥青混合料制造工艺分类可分为、、 ,目前公路工程中最常用的是。 6、目前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理论有和两种。 7、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有、、三个类型。 8、沥青与矿料之间的吸附作用有与。 9、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与。 10、根据沥青与矿料相互作用原理,沥青用量要适量,使混合料中形成足够多的沥青,尽量减少沥青。 11、沥青混合料若用的是石油沥青,为提高其粘结力则应优先选用矿料。 12、我国现行国标规定,采用试验和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其技术指标项目包括、和。 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和三个阶段。 14、在AC—25C中,AC表示;25表示;C表示。 15、沥青混合料悬浮—密实结构中的粗集料数量比较,不能形成骨架。它的粘聚力比较,内摩阻角比较,因而高温稳定性。 16、标准马歇尔试件的直径为mm,高度为mm。 17、目前最常用的沥青路面包括、、和等。 18、沥青混合料按施工温度可分为和。 19、沥青混合料按混合料密实度可分为、和。 20、沥青混合料是和的总称。

21、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理论是研究高温状态对的影响。 22、通常沥青-集料混合料按其组成结构可分为、和三类。 23、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和两个参数。 24、我国现行标准规定,采用、方法来评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25、我国现行规范采用、、和等指标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2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和三个阶段。 27、沥青混合料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可分为和两个步骤。 28、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如不符合要求,可采用掺加的方法来提高水稳定性。 29、马歇尔模数是和的比值,可以间接反映沥青混合料的能力。 30、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性质为、、、和。 二、选择题 1、特粗式沥青混合料是指()等于或大于31.5mm的沥青混合料。 A、最大粒径 B、平均粒径 C、最小粒径 D、公称最大粒径 2、在沥青混合料AM—20中,AM指的是() A、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 B、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C、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D、密实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 3、关于沥青混合料骨架—空隙结构的特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粗集料比较多 B、空隙率大 C、耐久性好 D、热稳定性好 4、关于沥青混合料骨架—密实结构的特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密实度大 B、是沥青混合料中差的一种结构类型 C、具有较高内摩阻角 D、具有较高粘聚力 5、关于沥青与矿料在界面上的交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矿质集料颗粒对于包裹在表面上的沥青分子只具有物理吸附作用 B、矿质集料颗粒对于包裹在表面上的沥青分子只具有化学吸附作用 C、物理吸附比化学吸附强 D、化学吸附比物理吸附强; 6、关于沥青与矿粉用量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沥青用量越大,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越大

试验检测继续教育答案成品湿法橡胶沥青在断级配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智能化管控可以达到路面施工()%的覆盖 A.50 B.60 C.70 D.100 E.90 答案:D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2题 运料车用()进行定位 A.天线 B.GPS C.电子标签 D.IFRD E.手机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题 摊铺机用()进行现场数据显示 A.电视机 B.手机 C.PAD D.LED显示器 E.投影 答案:C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4题 压路机操作手可以通过()实时查看路面碾压遍数 A.手机 B.车载平板电脑 C.电子标签

E.投影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 路面摊铺质量用()个指标评价 A.1 B.2 C.3 D.4 E.5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6题 路面压实质量用()个指标评价 A.1 B.2 C.3 D.4 E.5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7题 以下可能是成品湿法橡胶沥青中胶粉的合理掺量的是()。 A.5% B.10% C.20% D.50% E.8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8题 目前研究的RV3型橡胶沥青主要用于()铺装结构。 A.水泥路面加铺 B.防水粘结层 C.干线公路面层 D.钢桥面等特殊高要求铺装层 E.沥青路面中下面层 答案:D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9题 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设计成品湿法橡胶沥青SMA 时,其适宜击实次数为双面()次。 A.25 B.50 C.70 D.75 E.100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0题 采用高黏高弹橡胶沥青(RV3)设计混合料时,可以推荐的油石比是() A.7% B.6% C.5% D.4% E.3%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1题 润扬长江大桥钢桥面铺装修复工程采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是()

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

沥青公路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目录 一、摘要、引言 (1) 二、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 (1) 三、原材料选择与准备 (1) 四、矿料配合比设计 (3) 五、马歇尔试验 (3) 六、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3) 七、配合比设计检验 (4) 八、工程应用实例 (4) 九、结束语 (5) 十、参考文献 (6)

摘要:本文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实例,论述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品质的几点重要因素,包括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原材料选择与准备、矿料配合比设计、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配合比设计检验。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原材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最佳沥青用量 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特别是公路运输业显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公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迅速增长,车速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沥青路面的病害现象(如泛油、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对路面的正常使用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影响沥青面层使用性能的关键是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本文就结合工程实例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探讨。 一、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 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是确保沥青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的前提。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是设计级配应根据公路等级、工程性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材料品种等因素,通过对条件大体相当的工程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调整确定。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C型),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对冬季温度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较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F型),并取较低的设计空隙率。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上层宜使用中粒式及细粒式,且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1/2,中、下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采用双层或三层式结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中应有一层及一层以上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以防水下渗。若上面层采用Ⅱ型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应采用Ⅰ型沥青混凝土,AM型开级配沥青碎石不宜作面层,仅可做联结层。 二、原材料选择与准备 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检验,这也是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确定原材料应根据设计文件对路面结构和使用品质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级配问题的分析

沥青混合料级配问题的分析 摘要: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好级配的管理工作,是提高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本文从级配要求、加工矿料要求、施工过程控制等多方面阐述控制好级配管理工作。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级配、筛孔、矿料通过率。 一、前言 一个好的级配设计应该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施工操作性好及变异性小、容易被压实,尤其是经得起车辆荷载的考验,确保沥青路面不过早产生损坏。工程上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施工使用的材料与配合比设计使用的材料不一致。导致混合料级配混乱,最终导致沥青混合料质量的下降,孔隙率、压实度均达不到设计的要求,造成路面破损过早出现。 二、级配问题分析及控制要求 从我省部分大中修公路养护检测中的级配数据情况看,大多数地区混合料抽提后的筛分的公称最大粒径、4.75mm、0.075mm基本符合要求,但是 2.36mm 筛孔的通过率则不是很理想,总的问题是2.36mm筛孔的通过率偏小,大致看来,问题并不大,4个重要的筛孔,只有2.36mm通过率存在一定问题。其实不然,综合整体的数据看,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4.75mm以上的筛孔通过率普遍偏大,而且靠上限,4.75mm筛孔基本符合规范要求,4.75mm以下则通过率普遍偏小,而且靠下限。虽然曲线成S型,但是上限和下限的跨度过大,造成空隙率偏大。再在上述路段做渗水试验,几乎成了大孔隙排水式沥青混合料路面,这显然与沥青混凝土的路面的技术要求是不相符的。通车后,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容易造成空隙被压缩,车辙变形等严重病害的过早出现。 如何实现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良好?首先严格执行规范的要求。由于它适用区域较广,适用于不同道路等级、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交通条件、不同层次等情况,所以这个范围已经规定的很宽。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工程规定的设计级配范围。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宜根据公路等级、气候及交通条件规范要求选择采用粗型(C型)或细型(F型)混合料,并在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内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通常情况下工程设计级配范围不宜超出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的要求。采用粗型(C型)或细型(F型)的混合料。对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C型),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对冬季温度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较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F型),并取较低的设计空隙率。 其次要重点控制关键的几个筛孔。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中公称最大粒径、

配合比设计对集料的级配的选用

1 配合比集料的级配选用的依据凡施工中要使用集料的工程,其施工技术规范都对集料的级配范围有明确规定。但是在有些工程,因为工程质量对集料的级配较为敏感,在施工规范中除对集料的级配范围规定外,还对一些关键筛孔的筛分通过的质量百分率(或累计筛余质量百分率),提出特别要求,如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7.3.6.3条规定‘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 75mm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在细集料的级配范围表中的注:②中规定‘……除5.00、0.63、0.16号筛孔外,其余各筛孔累计筛余允许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不得大于5%。’④中规定‘对于高强泵送混凝土用砂……2.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大于15%,0.3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等,但对其他筛孔的级配范围中值的筛分通过质量百分率(或累计筛余质量百分率)的波动允许百分率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能以级配范围作为配合比的集料选用的依据,和施工工地在集料进行抽检试验时,对集料的级配判定是否合格的控制依据。而较为合理的、适用的、理想的集料的级配,应该首选级配范围的中值。但要设计好一个经济合理的、适用的、理想的配合比,还要考虑集料的级配以外的其他一些有关的因素。 2 配合比设计集料的级配选用的两种方法:施工所用集料的采购备料,都是先控制一个最大、最小粒径范围,然后在此范围分几个档次,采购进场2~5种不同规格的集料,由配合比设计人员根据规定集料的级配要求,计算出各种规格的集料用量比例,作为施工配料和备料进场的依据。目前集料的级配计算、选用常用的方法有如下两种: 2.1粗放型选择法:根据实际进场各种集料筛分试验的级配结果,依据规范规定的级配要求,用试算法、图解法或专用的电脑软件,计算出各种集料组合时所占的比例,并按此比例计算集料的合成级配,绘制级配结果曲线图。一般情况下只要集料中各级颗粒含量不超出规定的级配组成范围曲线(即处于上限和下限曲线之内),且关键筛孔的通过量符合规定,则应认为是合格的,可以用于配合比的试配试验,试配试验也可能获得成功。按规范规定的条文评判此配合比所用集料的级配,好似无懈可击,但若由于某些因素影响使得进场的集料本身颗粒级配不够理想,或由于进场的品种较少,致使合成级配曲线形成上下较大的波折,更甚者还会出现个别点处于级配曲线的极边沿,不是一条圆滑的、接近级配的中值的理想曲线,就应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持怀疑态度。在施工实施中若遇进场集料因加工等问题,造成级配的波动是趋向级配的中值有利方面波动,则可原谅,否则,则更加远离了级配的中值,对质量控制的影响就难于估计。因此在审核该配合比设计集料的级配时,不能单纯以不超出级配范围为满足,而应对集料的级配作认真的调整,从原材料上检查原因,按照级配曲线的缺陷,改换进场集料的品种,或增加新的品种,以满足集料的级配要求。但如此处理有些施工单位因经济利益关系,较难接受,按现行规范规定要求,应如何说服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置,尚无良策。 2.2 中值型选择法:首先对进场集料认真检验,根据各种不同规格的集料试验筛分结果,用试算法、图解法或专用的电脑软件,计算出各种集料组合时所占的比例,并按此比例计算集料的合成级配,评判合成级配曲线,是否接近规范规定的集料的级配范围的中值,根据施工经验一般不要超出要求的级配中值的上下2~3%为宜(规范有规定

集料配比设计方法

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有数解法和图解法两大类,两类设计方法均需要在两个已知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第一个条件是各种集料的级配参数;第二个条件是根据设计要求、技术规范或理论计算,确定矿质混合料目标级配范围。本节介绍数解法中的试算法、规划求解法,以及图解法中的修正平衡面积法。 一、数解法 数解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几种已知级配的集料j 配制成满足目标级配要求的矿质混合料M ,混合料M 在某一筛孔i 上的颗粒是由这几种集料提供的。混合料的级配参数由式(4-38)或式(4-39)确定。 )()()(i j i j i M X a a ?=∑ (4-38) )()()(i j i j i M X P P ?=∑ (4-39) 式中:)(i M a —矿质混合料在筛孔i 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i j a —某一集料j 在筛孔i 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i M P —矿质混合料在筛孔i 上的通过百分率(%) )(i j P —某一集料j 在筛孔i 上的通过百分率(%) )(i j X —某一集料j 在矿质混合料中的质量百分率(%) 将已知集料的级配参数和矿质混合料的目标级配参数代入式(4-38)或式(4-39),可以建立数个方程,方程的个数等于标准筛的个数,然后可以用正则方程法求解,也可以用试算法或规划求解法确定各个集料的用量。 (1)试算法设计步骤 采用试算法求解,需要已知各个集料和矿质混合料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以三种集料为例,介绍试算法的求解步骤。 1)基本计算方程的建立 设有A 、B 、 C 的三种集料在某一筛孔i 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分别为)(i A a 、)(i B a 、)(i C a ,欲配制成矿质混合料M ,混合料M 中在相应筛孔i 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设计值为)(i M a 。假设A 、B 、C 三种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分别为 X 、Y 、Z ,由此得式(4-40)和式(4-41) : X +Y +Z =100 (4-40) X ·)(i A a +Y ·)(i B a +Z ·)(i C a =)(i M a (4-41)

沥青混合料A卷

1.一般来说,沥青的粘度越大,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越大。 2.在进行沥青混合料质量检测时,当采集的试样温度下降不符合温度要求时,只允许加热一次,加热不宜超过 4 小时。 3. 表干法测定沥青混合料密度时,称得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为,试件的水中质量为,表干质量为,则该试件的吸水率为 %。 4.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标准试件的制作时,在击实结束后,立即用镊子取掉上下面的滤纸,测得试件高度为,高度不符合±的要求,应作调整,又测得该试件质量为,调整后沥青混合料质量为以上都不对。 A. B. C. D. 以上都不对以上都不对 5.对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级配进行筛分时,已知:筛孔上累计筛余为%, mm筛孔上累计筛余为%,筛孔上分计筛余为%,求筛孔上通过率为 % 6. 某一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如下:,,,(kN)则该组马歇尔稳定度为 kN 。 7.试验室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测得,试件宽300mm,采取曲柄连杆驱动加载轮往返运行方式,对应于时间t1的变形量为,对应于时间t2的变形量为,试验轮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则该试件的动稳定度为1500 次/mm。 8.沥青混合料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时,测得烧杯质量为,烧杯及试验用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烧杯及黏附在烧杯上的沥青混合料、细集料等总质量,则沥青析漏损失为%。 9.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将(减少)。 10.沥青混合料中集料优先采用碱性。 11.沥青混合料试件质量为1200g,高度为65.5mm,成型标准高度63.5mm的试件,混合料用量约为1163 。 12.随着沥青含量增加,普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稳定度变化趋势将呈抛物线变化。 13.某型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换算后最佳沥青用量为%。

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成品湿法橡胶沥青在断级配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第1题 智能化管控可以达到路面施工()%的覆盖 A.50 B.60 C.70 D.100 E.90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题 运料车用()进行定位 A.天线 B.GPS C.电子标签 D.IFRD E.手机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题 摊铺机用()进行现场数据显示 A.电视机 B.手机 C.PAD D.LED显示器 E.投影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题 压路机操作手可以通过()实时查看路面碾压遍数

A.手机 B.车载平板电脑 C.电子标签 D.IFRD E.投影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 路面摊铺质量用()个指标评价 A.1 B.2 C.3 D.4 E.5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6题 路面压实质量用()个指标评价 A.1 B.2 C.3 D.4 E.5 答案:B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7题 以下可能是成品湿法橡胶沥青中胶粉的合理掺量的是()。 A.5% B.10%

D.50% E.8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8题 目前研究的RV3型橡胶沥青主要用于()铺装结构。 A.水泥路面加铺 B.防水粘结层 C.干线公路面层 D.钢桥面等特殊高要求铺装层 E.沥青路面中下面层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第9题 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设计成品湿法橡胶沥青SMA 时,其适宜击实次数为双面()次。 A.25 B.50 C.70 D.75 E.100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0题 采用高黏高弹橡胶沥青(RV3)设计混合料时,可以推荐的油石比是() A.7% B.6% C.5% D.4%

T 0725-2000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检验方法

T 0725-2000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检验方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供评定沥青里面施工质量时使用。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2. 1 标准筛:方孔筛,在尺寸为5 3. 0mm, 37. 5mm, 31. 5mm、26. 5mm、19. 0mm、 16.0mm、13. 2mm、9.5mm、 4. 75mm、2.36mm、1. 18mm,0. 6mm、0.3mm、0. 15mm、0. 075mm 的标准筛系列中,根据沥青混合料级配选用相应的筛号,标准筛必须有密封圈、盖和底。 2.2天平:感量不大于0. lg 2.3摇筛机。 2.4 烘箱:装有温度自动控制器。 2.5 其他:样品盘、毛刷等。 3、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 3.1.1按照本规程T0701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从拌和厂选取代表性样品。 3.1.2 将沥青混合料试样按本规程T0722等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试验方法抽提沥青后,将全部矿质混合料放入样品盘中置温度105'C ±5℃烘干,并冷却至室温。 3.1.3按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要求,选用全部或部分需要筛孔的标准筛,作施工质量检验时,至少应包括0.075nun、2.36mm、 4.75mm 及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等5个筛孔,按大小顺序排列成套筛。 3.2 试验步骤 3.2.1将抽提后的全部矿料试样称量,准确至0.1g。 3.2.2将标准筛带筛底置摇筛机上,并将矿质混合料置于筛内,盖妥筛盖后,压紧摇筛机,开动摇筛机筛分 l0min 取下套筛后,按筛孔大小顺序,在一清洁

的浅盘上,再逐个进行手筛,于筛时可用手轻轻拍击筛框并经常地转动筛子,直至每分钟筛出量不超过筛上试样质量的0.1%时为止。 不得用手将颗粒塞过筛孔。筛下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试样一起过筛。 在筛分过程中,针对0.075mm筛的料,根据需要可参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的方法采用水筛法,或者对同一种混合料,适当进行几次干筛与湿筛的对比试验后,对0.075mm通过率进行适当的换算或修正。 3.2.3 称量各筛上筛余颗粒的质量,准确至0. lg。并将沾在滤纸、棉花上的矿粉及抽提掖中的矿粉计人矿料中通过0.075mm的矿粉含量中。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质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总质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总质量的1%。 4、计算 4.1 试样的分计筛余量按式(T0725-1)计算。 式中:Pi一一第i级试样的分计筛余量(%) mi一第i级筛上颗粒的质量比(g); m一一试样的质量( g )。 4.2 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准确至0.1%。 4.3 通过筛分百分率:用100减去各号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准确至0. 1g。 4.4 以筛孔尺寸为横坐标,各个筛孔的通过筛分百分率为纵坐标,绘制矿料组成级配曲线(图T 0725-1),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组成。

开级配沥青路面设计方案

开级配橡胶沥青路面 技术方案

目录 1、开级配沥青路面特点 (1) 1.1一般路面造成的问题 (1) 1.2透水路面优点 (1) 2、方案设计依据 (1) 3、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2) 4、混合料技术 (2) 4.1原材料要求 (2) 4.1.1 集料 (2) 4.1.2 填料(矿粉) (3) 4.1.3胶结料 (4) 4.1.4 添加剂 (4) 4.2 混合料质量要求 (4) 5、工程案例 (5)

1、开级配沥青路面特点 1.1一般路面造成的问题 绝大多数的城市道路、广场、商业街、步行道、停车场、小区和公园道路广泛使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大理石和花岗岩等不透水材料,城市地表逐渐被不透水面层覆盖。a、影响城市的水平衡b、影响城市地表植物的生长c、破坏了城市地表的的生态平衡d、地层下陷 其次,表面致密的路面在雨天不能及时排水,形成路表水膜或路面积水,使行车容易出现水漂、水雾,给行人和车辆行驶带来不便,增大了交通事故发生率。 同时,在暴雨时地面径流量急剧增高,很快出现峰值,加重了测试排水系统的负担,甚至引起洪涝灾害。 1.2透水路面优点 (1)环境友好型 A、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防止河流泛滥和水体污染 B、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提高道路生态环保效益 C、降低车辆行驶噪音 D、改善城市热循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2)行车安全舒适、高效 A、有效防止汽车行驶溅水,提高雨天行驶安全性 B、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 C、改善路面反射视觉效果 D、提高车辆燃油效率 E、冬天路面的反向蒸腾作用,透水路面的积雪比一般路面融化的更快 F、降低行车噪音 2、方案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混合料拌合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分类:按结合料:石油沥青混合料、煤沥青混合料 按施工温度:热拌热铺、冷拌冷铺、热板冷铺 按集料粒径: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 按集料级配:连续式、间断式 按混合料密实度: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 按混合料特性:道路工程、大桥桥面 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悬浮密实、骨架空隙、骨架密实 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原理:高温抗剪强度、粘聚力、内摩阻力、内摩擦角 沥青混合料强度影响因素:沥青粘度升混合料粘聚力升、沥青与矿料在界面上的交互作用、粒料比面和沥青用量、使用条件的影响(环境温度,荷载)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裂缝(横向、纵向、网状)、车辙(失稳型、结构型、磨耗型)、松散剥落、表面磨光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高温稳定性、低温抗烈性、水稳定性、抗老化性、抗滑能力、防渗水能力、施工和易性 沥青混合料变形特性:弹-粘-塑综合体 时间温度换算法则:试验温度一定,给定不同加载条件达到相同应变水平,相应的应力随加载速度加快或加载时间缩短而增大;加载速度一定,给定不同的试验温度,在相同时间达到相同应变水平时,材料相应的应变水平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劲度模量:材料在一定荷载作用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的应力与总应变之比。 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沥青劲度模量和沥青混合料中集料数量的函数。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内因:稳定性(摩阻:颗粒间摩阻力;粘结:沥青用量、集料表面积、集料密实度、集料流变性质)、混合料类型的影响、材料。外因:气候(气温、日照、热流、辐射、风雨)、荷载(重载、超载、行车速度) 高温稳定性评价常用方法:1马歇尔试验(参数是马歇尔稳定度、流值)2车辙试验(试验参数是动稳定度,测量的是车辙深度) 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机理:1温度骤降出现的横向收缩裂缝2温度疲劳裂缝(冬天开裂,春天弥合)3反射裂缝(温缩、干缩)4冻缩裂缝(基层冻缩设置防冻层可缓解)5由于综合原因造成的横向裂缝。 沥青混合料开裂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1沥青性质(油源、沥青温度敏感性小、沥青劲度、老化、含蜡量)2沥青混合料组成(沥青用量:最佳用量影响不大。矿料组成级配:中粒式比细粒式温度应力小)3路面结构(面层厚度:增加降低开裂,防止基层反射。基层:柔性基层,摩擦系数大。土基:黏土利于减小面层温度收缩)4施工(充分压实、预琚缝) 沥青混合料低温缩裂性能评价试验:间接拉伸试验(指标是劈裂强度、破坏变形、劲度模量)、弯曲破坏试验(弯拉应力、应变、劲度模量)、压缩试验(破坏强度、应变、模量)、直接拉伸试验(拉伸强度、应变、模量)、蠕变实验(直接拉伸蠕变、劈裂拉伸蠕变、弯曲蠕变)、应力松弛试验(松弛3mm残余应力、松弛模量)、收缩试验(温缩系数)、冻断试验(破坏温度、破坏强度)、切口小梁弯曲试验、C积分试验。

2.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

4、沥青和沥青混合料 4.1了解: 4.1.1沥青混合料类型的划分 ①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C 、ATB ②连续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AM ③开级配沥青混合料:ATPB 、OGFC ④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SMA 4.1.2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①悬浮密实型结构:密实程度高、空隙率低,水稳定性好、低温抗裂和耐久性好,高温稳定性不好; ②骨架空隙结构:高温稳定性好,水稳定性和耐久性不好; ③骨架密实结构:具有上述两种结构的优点。 4.1.3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指在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能够抵抗车辆反复作用,不会产生显著永久变形,保证路面平整的特性。 4.1.4低温抗裂性 4.1.5水稳定性 4.1.6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概念及所代表的含义 4.2熟悉 4.2.1空隙率大小对混合料性能影响 空隙率过大:透水、耐久性差,高温稳定性差,易形成车辙、拥包或波浪 空隙率过小:抗滑性能差、影响夏季沥青材料的膨胀 4.2.2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量表示方法 沥青含量、油石比 4.2.3沥青含量和油石比的定义及二者之间的换算方法 沥青含量:沥青结合料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计Pa ; 油石比:沥青结合料质量与矿料总质量的比值,以百分率Pb 。 pb Pb +=1Pa ; Pa Pa Pb -=1 4.2.4马歇尔试件不同密度定义,常用密度检测方法 理论最大密度:假设沥青混合料被压实至完全密实,没有空隙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 表观相对密度:在规定条件下,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单位表观体积(混合料实体体积与不吸水的内部闭口孔隙体积之和)的干质量。 毛体积密度:单位毛体积(实体矿物成分体积+不吸水的闭口体积+能吸水的开口空隙所占体积)的干质量。 常用密度检测方法:水中重法、表干法、蜡封法、体积法 4.2.5不同密度检测方法的适用性 具体密度测定方法:

沥青混凝土详细分类

沥青混凝土中文名称: 沥青混凝土英文名称: asphalt concrete 定义1: 经过加热的骨料、填料和沥青、按适当的配合比所拌和成的均匀混合物,经压实后为沥青混凝土。定义2: 由沥青、填料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制而成。 拼音:liqing hunningtu 英文:bituminous concrete 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tong)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分类 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结合料不同,可分为石油沥青的和煤沥青的两大类;有些国家或地区亦有采用或掺用天然沥青拌制的。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 (5~7毫米以下)等数类。按混合料的密实程度不同,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等数类,开级配混合料也称沥青碎石。其中热拌热铺的密级配碎石混合料经久耐用,强度高,整体性好,是修筑高级沥青路面的代表性材料,应用得最广。各国对沥青混凝土制订有不同的规范,中国制定的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以空隙率10%及以下者称为沥青混凝土,又细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的孔隙率为3(或2)~6%,属密级配型;Ⅱ型为6~10%,属半开级配型;空隙率10%以上者称为沥青碎石,属开级配型;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有稳定度、流值和孔隙率等。 配料情况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另一是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矿粉细颗粒(大多小于0.074毫米)的巨大表面积使沥青材料形成薄膜,从而提高了沥青材料的粘结强度和温度稳定性;而锁结力则主要在粗集料颗粒之间产生。选择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时要兼顾两者,以达到加入适量沥青后混合料能形成密实、稳定、粗糙度适宜、经久耐用的路面。配合矿料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公式计算,也可以凭经验规定级配范围,中国目前采用经验曲线的级配范围。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适宜用量,应以试验室试验结果和工地实用情况来确定,一般在有关规范内均列有可资参考的沥青用量范围作为试配的指导。当矿料品种、级配范围、沥青稠度和种类、拌和设施、地区气候及交通特征较固定时,也可采用经验公式估算。 制备工艺 热拌的沥青混合料宜在集中地点用机械拌制。一般选用固定式热拌厂,在线路较长时宜选用移动式热拌机。冷拌的沥青混合料可以集中拌和,也可就地路拌。沥青拌和厂的主要设备包括:沥青加热锅、砂石贮存处、矿粉仓、加热滚筒、拌和机及称量设备、蒸汽锅炉、沥青泵及管道、除尘设施等,有些还有热集料的重新分筛和贮存设备(见沥青混合料拌和基地)。拌和机又可分为连续式和分批式两大类。在制备工艺上,过去多采用先将砂石料烘干加热后,再与热沥青和冷的矿粉拌和。近来,又发展一种先

沥青混凝土的级配分类

沥青混凝土的级配分类

分类Classification 级配类型 Grade-mate 最大粒径 Max-grainsizex(mm)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Dense-graded Asphalt Concrete 粗粒式AC-25C AC-25F 26.5 中粒式 AC-20C AC-20F 19.0 AC-16C AC-16F 16.0 细粒式 AC-13C AC-13F 13.2 AC-10C AC-10F 9.5 半开级配沥青碎石中粒式 AM-20 19.0 AM-16 16.0 细粒式 AM-13 13.2 AM-10 9.5 沥青玛蹄脂碎石Stone Matrix asphalt SMA-16 16.0 SMA-13 13.2 SMA-10 9.5 SMA-5 4.75 彩色沥青产品 Color asphalt products AC-10 9.5 AC-5 4.75 乳化沥青产品 Emulsified asphalt products 阳离子乳化沥青 Cation emulsified asphalt 9.5 改性沥青产品Modified asphalt 可掺加PE、SBS、EVA、APAP、 APP等多种改性剂进行单一 或复合改性 9.5 开级配排水式磨耗 层中粒式 OGFC-16 16.0 OGFC-13 13.2 细粒式OGFC-10 9.5 密级配沥青稳定碎 石特粗式 ATB-40 37.5 ATB-30 31.5 粗粒式ATB-25 26.5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 石特粗式 ATPB-40 37.5 ATPB-30 31.5 粗粒式ATPB-25 26.5 冷拌沥青混凝土产品 弹性沥青混凝土产品 改性乳化、彩色改性乳化产品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复习要点及试题.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复习要点及试题 1粒子干涉理论 颗粒之间的空隙,应由次小一级颗粒所填充;其余空隙由再次级小颗粒所填充,但填隙的颗粒不得大于其间隙之距离,否则大小颗粒粒子之间势必发生干涉现象。因此,大小粒子之间应按一定数量分配,并从临界干涉的情况下可导出前分级粒度的间距计算公式 t-前粒级的间隙(等于次粒级的粒径d) D-前粒级的粒径 Ψ0-次粒级的理论实积率 Ψs-次粒级的实积率 2最大密度曲线n幂公式 实际矿料的级配应允许有一定的波动范围,故将富勒最大密度曲线应改为n次幂的通式,即 当n=1/2时为抛物线,即富勒曲线。 当n=0.45时,沥青混合料密度最大。 n=0.25-0.45时,水泥混凝土施工性能好。 0.3-0.7常用范围,可得级配的上限和下限。 泰波理论可用来解决连续级配的级配范围问题,故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3富勒理论 “级配曲线愈接近抛物线时,则其密度愈大”,因此,当级配曲线为抛物线时为最大密度曲线。

P-通过率 d-筛孔尺寸 K—统计参数 当d=D(集料最大粒径)时,P=100,则: 1 悬浮密实结构 特点:矿料颗粒连续存在,而且细集料含量较多,将较大颗粒挤开,使大颗粒不能形成骨架,而较小颗粒与沥青胶浆比较充分,将空隙填充密实,使大颗粒悬浮于较小颗粒与沥青胶浆之间,形成“悬浮-密实”结构。 路用性能特点:由于压实后密实度大,该类混合料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较好;但其高温性能对沥青的品质依赖性较大,由于沥青粘度降低,往往导致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变差。 ②骨架空隙结构 特点:采用连续开级配,粗集料含量高,彼此相互接触形成骨架;但细集料含量很少,不能充分填充粗集料件的空隙,形成所谓的“骨架-空隙”结构 路用性能特点:粗集料的骨架作用,使之高温稳定性好;由于细集料含量少,空隙未能充分填充,耐水害、抗疲劳和耐久性能较差,所以一般要求采用高粘稠沥青,以防止沥青老化和剥落 ③骨架密实结构 特点:采用间断级配,粗、细集料含量较高,中间料含量很少,使得粗集料能形成骨架,细集料和沥青胶浆又能充分填充骨架间的空隙,形成“骨架-密实”结构。 路用性能特点:该类混合料高低温性能均较好,具有较强的疲劳耐久特性;但间断级配在施工拌合过程中易产生离析现象,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使得混合料很难形成“骨架-密实”结构,要防止混合料生产、运输和摊铺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离析。 4劲度模量是温度(T)和载荷作用时间(t)的函数,是表征沥青粘性和弹性联合效应的指标. 沥青劲度模量的影响因素 (1)温度的影响 (2)时间的影响通常意义时间

沥青混合料试题

沥青混合料检测知识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 1、通常沥青用量超过最佳用量的(),就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明显降低。 A 0.30% B 0.50% C 0.80% D 1.00% 2、随理清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将()。 A 增加 B 出现峰值 C 减小 D 保持不变 3、随理清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稳定度将()。 A 增加 B 出现峰值 C 减小 D 保持不变 4、离心分离发测定沥青含量试验中,应考虑漏入抽提液中矿粉的含量,如果忽略该部分矿粉的质量,则测得结果较实际值() A 大 B 小 C 相同 D 保持不变 5、沥青马歇尔标准试件的高度()mm。 A 63.5±1.3 B 63.5±1.5 C 63.5±1.0 D 63.5±1.8 6、车辙试验主要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指标。 A 耐久性 B 低温抗裂性 C 高温稳定性 D 抗滑性 7、空隙率是由沥青混合料的()计算得到。 A 实测密度 B 最大理论密度 C 试验室密度 D 毛体积密度

8、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连续型或间断密级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大致在()之间 A.2%~6% B.3%~6% C.2%~7% D.3%~7% 9、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的区别在于()不同。 A 剩余空隙率 B 矿粉用量 C 集料最大粒径 D 油石比 10、密实—悬浮结构采用()类型,这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较差。 A 连续型密级配 B 连续型开及配 C 间断型密级配 D 间断型开及配 11、SMA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段型密级配形成()结构,减缓了夏季高温车辙的形成和冬季低温开裂的出现,是一种良好的路面结构类型。 A 悬浮—密实 B 密实—空隙 C 骨架—密实 C 骨架—悬浮 12、当低温()不足时,沥青混合料就会出现裂缝。 A 抗剪强度B抗拉强度C动稳定度D残留稳定度 13、()的目的是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A 冻融劈裂试验B车辙试验 C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D饱水实验 14、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密度将()。 A 保持不变 B 呈抛物线变化 C 递减 D 递增

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六、沥青软化点试验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比较方法水中重法表干法蜡封法计算用试件质量试件的空中质量试件的空中质量试件的空中质量计算用的试件体积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开口孔隙几乎可忽略)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连通表面的开口孔隙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连通表面的开口孔隙体积法试件的空中质量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连通表面的开口孔隙+表面凹陷软化点环与球软化点测定仪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包括密级配沥青混凝土、SMA和沥青温度碎石等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标准温度为25±0.5℃适用范围里去掉了原规程的Ⅰ、Ⅱ型,统称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对试验所用的试件包括了现场取芯样、切割的试件,提出了试件的保持条件,宜在阴凉处保存,温度不宜高于35℃,且放置在水平的平面上,保持试件不产生变形。因此留样室要规范。加了很多SHRP的研究内容,如有效相对密度、有效沥青含量、有效沥青膜厚度等。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对用于工程现场钻取芯样的方法应该按照T0710的步骤进行,如果钻取的芯样黏附有黏层油、透层油和松散颗粒,应

该清理干净。当现场芯样与多层沥青混合料联结时,一般要采用切割方法进行分离,并注意观察切割后的试件不能包含相邻层的混合料。在用表干法测定时,关键是在用拧干的毛巾擦拭试件表面时要将试件形成饱和面干状态,表面既不能有多余的水膜,又不能把吸入孔隙中的水分擦走。如果水从试件的开口孔隙中流出,测量的毛体积将会比实际值偏小,密度结果偏大;如果表面水没有擦干,试件的毛体积测量值将会偏大,密度结果偏小。沥青混合料的吸水率与集料的吸水率,其概念和设计方法是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吸水率为达到饱和面干状态时所吸收的水的体积与试件毛体积之比(体积比),而集料的吸水率是吸收水量与集料烘干质量之比(质量比)。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在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的计算方面,引进了美国等不少国家历来考虑集料吸收部分沥青这个重要的概念。由此,总的沥青用量分为沥青被集料吸入的部分和有效沥青用量两部分,集料的相对密度计算时,必须扣除集料内部被沥青占去的一部分体积,成为有效相对密度。本方法统一了计算沥青混合料空隙率、VMA、VFA等各项体积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方法。在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的计算方面,引进了美国等不少国家历来考虑集料吸收部分沥青这个重要的概念。增加了有效沥青用量、粉胶比、有效沥青体积百分率和沥青膜厚度等新参数计算方法。本次修订后,我国在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的计算上与美国现行方法基本一致,新修订的一些参数的计算方法较原方法差异较大,但基本概念是一致的。关于允许误差,AASHTO规定试件毛体积密度试验重复性允许误差为0.020g/cm3,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试验重复性的允许误差为0.020。八、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水中重法当试件非常致密,几乎不透水时,试件的表干质量与空中质量差别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用水中重法测定的表观密度代替表干法测定的毛体积密度是可以的。水中重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小于0.5%的密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表观相关密度或表观密度。标准温度为25±0.5℃。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不能采用此方法。本次修订统一试验温度。 6 九、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蜡封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标准温度为25±0.5℃本次修订统一试验温度。高温时蜡封法和表干法的结果相差不大,因此使用蜡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