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控制网络》题库(有答案)

《工业控制网络》题库(有答案)

一、概念题

1、现场总线

答: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2、模拟数据编码

答:分别用模拟信号的不同幅度、不同频率、不同相位来表达数据的0,1状态的,称为模拟数据编码。

3、数字数据编码

答:用高低电平的矩形脉冲信号来表达数据的0,1状态的,称为数字数据编码。

4、单极性码

答:信号电平是单极性的数字数据编码。

5、双极性编码

答:信号电平为正、负两种极性的数字数据编码。

6、归零码(RZ)

答:在每一位二进制信息传输之后均返回零电平的数字数据编码。

7、非归零码(NRZ)

答:在整个码元时间内维持有效电平的数字数据编码。

8、差分码

用电平的变化与否来代表逻辑“1”和“0的数字数据编码。

9、基带传输

答:就是在数字通信的信道上按数据波的原样进行传输,不包含有任何调制

10、载波传输

答:采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后实行传输。

11、单工通信

答:就是指传送的信息始终是一个方向,而不进行与此相反方向的传送。

12、半双工通信

答:是指信息流可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同一时刻只限于一个方向传输

13、全双工通信

是指能同时作双向通信。

14、广播式网络

答:仅有一条通信信道,由网络上的所有机器共享。短的消息,即按某种语法组织的分组或包,可以被任何机器发送并被其它所有的机器接收。分组的地址字段指明此分组应被哪台机器接收。一旦收到分组,各机器将检查它的地址字段。如果是发送给它的,则处理该分组,否则将它丢弃。

15、点到点网络

由一对对机器之间的多条连接构成。为了能从源到达目的地,这种网络上的分组可能必须通过一台或多台中间机器。

16、类

一组表示同种系统组件的对象。一个类是一个对象的一种概括。一个类中所有的对象在形式和行为上是相同的,但是它们可以包含不同的属性值。

17、实例

一个对象的一个明确的真实(物理)事件。

18、属性

一个对象的一个外部可视特性或特点的一种描述。

19、仅限组2服务器

一个UCMM非能力的和必须使用预定义主/从连接组来建立通信的从站。

20、预定义主/从连接组

一组便于典型主/从关系通信的连接。一个应用至应用连接的创建及配置所涉及的诸多步骤已在预定义主/从连接组的定义中被取消。而它所提供的方法使得可用较少的网络和设备资源来建立一个通信环境。

21、广播风暴

网络上的一个错误数据包的广播,它会引起多个主机立刻响应。一般说来,这种平等的错误数据包会引起风暴严重地成指数增长。

22、数据报

装载足够由一个源到目的计算机的路由信息的数据的一个自身含有的独立实体,而不需依靠源与目的计算机先前的信息交换和传输网络。

23、封装

分层协议使用的一种技术,即当前层将头部信息添加到来自上一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二、填空题

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硬件包括:通信线、连接在通信线上的设备;软件包括:组态工具软件、组态通信软件、控制器编程软件、用户程序软件、设备接口通信软件、设备功能软件、监控组态软件。

2、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总线设备主要分为6类:变送器/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监控/监视计算机;现场总线网桥/网关;其它现场总线设备,如人机界面、条形码识别器等。

3、现场总线具有数字化、开放性、分散性、互操作性、互换性、现场环境的适应性等特点。

4、进入“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国际标准IEC61158(ED2.0)中的现场总线类型有FF H1、ControlNet、Profibus、P-Net、FF HSE、SwiftNet、WorldFIP、Interbus。

5、进入“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现场总线国际标准IEC62026中的现场总线类型有AS-I、DeviceNet、SDS、Seriplex。

6、2002年10月8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我国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国家标准GB/T18858,其中包括了2个现场总线类型:AS-I和DeviceNet。

7、模拟数据编码的三种编码方法是:ASK(幅度键控)、FSK(频移键控)、PSK(相移键控)。

8、较为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形、环形、总线形和树形。

9、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有电话线、同轴电缆、双绞线、光导纤维电缆、无线与卫星通信。

10、传输介质的特性主要包括:物理特性、传输特性、连通特性、地理范围、抗干扰性、相对价格。

11、令牌传递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应具备以下几项功能:令牌传递算法、逻辑环的初始化、站插入算法、退出环路、恢复。

12、按连接距离分类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13、服务原语可分为请求、指示、响应、证实4类。

14、ISO 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分为7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5、TCP/IP参考模型分为4层,即主机至网络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16、标准格式的CAN数据帧,不计填充位,最短为44位,最长为108位。若计填充

位,最短为44位,最长为132位。

17、在CAN总线中存在5种不同的错误类型,即:位错误、填充错误、CRC错误、

形式错误、应答错误。

18、CAN总线在传输速率为5kbps及其以下时,传输距离可达10Km;传输距离在40m 及其以下时,传输速率可达1Mbps。

19、CAN总线报文传送由4种不同类型的帧表示和控制:数据帧、远程帧、错误帧、超载帧。

20、CAN总线数据帧由7个不同的位场组成:帧起始、仲裁场、控制场、数据场、CRC 场、应答场、帧结束。

21、DeviceNet现场总线的优点是开放、低价、可靠、高效。

22、DeviceNet现场总线网络上节点数最多可达64个,支持125kbps、250kbps、500kbps 三种波特率、总线长度可达500米。

23、DeviceNet现场总线支持位选通、轮询、状态改变(COS)、周期4种I/O数据触发方式。

24、在DeviceNet现场总线中,一个连接中一般包含3种类型的定时器,即:发送触发定时器、静止/看门狗定时器和生产停止定时器。

25、ControlNet现场总线使用的物理介质为RG6同轴电缆或光线。最大支持5个中继器。带中继器最大拓扑长度:使用同轴电缆5000米;使用光纤,30公里。可编址节点最多为99个。网络速度:5Mbps。干线终端电阻:75欧姆。

26、ControlNet现场总线的每个NUT被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预定时段、非预定时段和维护时段。

27、基金会现场总线的通信活动可以分为两类。由链路活动调度器(LAS)按照预定的调度时间表周期性发起的通信活动,称为受调度通信。在预定的调度时间表之外的时间,通过得到令牌的机会发送信息的通信方式称为非调度通信。

28、FF现场总线中的H1,若使用A型电缆,最大支持4个中继器,带中继器最大拓扑长度9500米,总线挂接设备最多为32台。网络速度:31.25kbps。

29、PROFIBUS现场总线由3个兼容部分组成,即PROFIBUS-DP、PROFIBUS-PA和PROFIBUS-FMS。

三、单选题

1、下面哪个国际标准不是关于现场总线的:

A.IEC61158

B.IEC62026

C.ISO11898

D.IEC1158 答案:(D)

2、现场总线是当今3C技术发展的结合点,这里的3C是指:

https://www.doczj.com/doc/5b18768153.html,PUTER、COMMUNICA TION、CONTROL

B.CHINA、COMPULSARY、CERTIFICATION

https://www.doczj.com/doc/5b18768153.html,PUTER、COMMUNICA TION、CONTENTS

D.CAD、CAPP、CAM 答案:(A)

3、下面哪个现场总线国际标准是关于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

A.IEC61158

B.IEC62026

C.ISO11898

D.IEC1158 答案:(B)

4、ControlNet现场总线是由下面哪个公司推出的:

A.Siemens

B.Boeing

C.Rockwell

D.Fisher-Rosemount 答案:(C)

5、在“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现场总线国际标准IEC62026中因协议不适合作为

设备层的通用协议而被移去的现场总线类型是:

A.AS-I

B.DeviceNet

C.Lontalk

D.Seriplex。答案:(C)

6、在关于“道路交通工具数字信息交换”的国际标准ISO11898和ISO11519中以下列

哪一通信速率区分高速和低速通信控制器局域网?

A.1Mbps

B.500Kbps

C.250 Kbps

D.125 Kbps 答案:(D)

7、下列哪种现场总线是建筑业国际公认的现场总线标准?

A.Lonworks

B.HART

https://www.doczj.com/doc/5b18768153.html,-Link

D.Sensoplex2 答案:(A)

8、双绞线按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目的是

A.使各线对之间易于区别

B.使各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最小

C.使各线对的韧性更强

D.以上皆不是答案:(B)

9、SJA1000是:

A.CAN控制器接口芯片

B.CAN控制器驱动芯片

C.在片CAN控制器芯片

D.独立CAN控制器芯片答案:(D)

10、标准格式的CAN数据帧,不计填充位,

A.最短为41位,最长为105位

B.最短为42位,最长为106位

C.最短为44位,最长为108位

D.最短为47位,最长为111位答案:(C)

11、标准格式的CAN数据帧,若计填充位,

A.最短为42位,最长为125位

B.最短为42位,最长为129位

C.最短为44位,最长为127位

D.最短为44位,最长为132位答案:(D)

12、CAN总线使用的数据编码是:

A.归零码(RZ)

B.非归零码(NRZ)

C.曼彻斯特编码

D.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答案:(B)

13、在CAN总线中,当错误计数值大于多少时,说明总线被严重干扰?

A.96

B.127

C.128

D.255 答案:(A)

14、在CAN总线2.0B技术规范中,扩展帧具有的标识符位数为:

A.8位

B.11位

C.15位

D.29位答案:(D)

15、ISO11898对CAN总线典型电平规定如下:

A.显性:V CAN–H=V CAN–L=2.5V,V diff =0V;隐性:V CAN–H=3.5V,V CAN–L=1.5V, V diff

=2V。

B.隐性:V CAN–H=V CAN–L=2.5V,V diff =0V;显性:V CAN–H=3.5V,V CAN–L=1.5V, V diff

=2V。

C.显性:V CAN–H=1.75V,V CAN–L=3.25V, V diff =-1.5V;隐性:V CAN–H=4V,V CAN–L

=1V,V diff =3V。

D.隐性:V CAN–H=1.75V,V CAN–L=3.25V, V diff =-1.5V;显性:V CAN–H=4V,V CAN–L

=1V,V diff =3V。答案:(B)

16、CAN总线两端应加终端电阻,其标准阻值为:

A.75Ω

B.120Ω

C.200Ω

D.330Ω答案:(B)

17、CAN总线中,若具有下列报文ID的4个标准格式数据帧争用总线,胜出的是:

A.11001100001

B.11001101001

C.11001000001

D.11001000010 答案:(C)

18、使用晶振频率为16MHz的独立CAN控制器SJA1000,若BTR0=01Hex,

BTR1=1Chex,则由其所决定的位速率是:

A.1Mbps

B.500kbps

C.250kbps

D.125kbps 答案:(C)

19、独立CAN控制器SJA1000采用BasicCAN模式,关于其接收滤波公式,下列

表述正确的是:

A.(ID.10-ID.3)先和(AC.7-AC.0)同或,再和(AM.7-AM.0)或,若值为0xFF,则接

B.(ID.10-ID.3)先和(A

C.7-AC.0)异或,再和(AM.7-AM.0)或,若值为0xFF,则接

C.(I

D.10-ID.3)先和(AC.7-AC.0)按位同或,再和(AM.7-AM.0)按位或,若值为

0xFF,则接收

D.(ID.10-ID.3)先和(AC.7-AC.0)按位异或,再和(AM.7-AM.0)按位或,若值为

0xFF,则接收答案:(C)

20、使用CAN控制器接口PCA82C250的CAN总线系统,总线至少可连接多少个

节点?

A.32个

B.64个

C.110个

D.127个答案:(C)

21、负责组织和管理基金会现场总线的国际组织是:

A.CI

B.FF

C.ODV A

D.PI 答案:(B)

22、在DeviceNet现场总线中,若显式请求报文的服务区字节内容为0x05,则在该

报文的响应报文中的服务区字节内容为:

A.0x00

B.0x05

C.0x85

D.0xC5 答案:(C)

23、在DeviceNet现场总线I/O连接中,使用分段协议取决于下面哪种情况?

A.须发送的数据超过7字节

B.须发送的数据超过8字节

C.生产_连接_长度属性值超过7

D.生产_连接_长度属性值超过8 答案:(D)

24、在ControlNet现场总线中,若一个Lpacket含有3个字节标签,9字节的链路

数据,则长度区所表示的字节对的数值为:

A. 6

B.7

C.8

D.9 答案:(C)

25、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推出的DeviceNet、ControlNet和EhterNet/IP其网络层、

传输层和应用层皆使用CIP公共规范。CIP是下列哪组英文的缩写?

A.Carriage and lnsurance Paid to

B.China Internet People

C.Control and Information Protocol

D.Controlled Insurance Programs 答案:(C)

26、由国际互联网编号分配权威组织(IANA)分配给EtherNet/IP的TCP和UDP

端口号是:

A.0x0015

B.0x0019

C.0x0050

D.0xAF12 答案:(D)

27、在下列现场总线中,不使用曼彻斯特编码的是:

A.ControNet

B.DeviceNet

C.FF

D.PROFIBUS 答案:(B)

28、在下列现场总线中,媒体访问控制机制不使用令牌的是:

A.ControNet

B.DeviceNet

C.FF

D.PROFIBUS 答案:(B)

四、判断题

1、现场总线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或现场总线系统/网络往往是不做区分的。(正确)

2、差分码不可能是归零码。(正确)

3、光纤传输采用幅移键控ASK调制方法,即亮度调制。(正确)

4、多模光纤性能优于单模光纤。(错误)

5、光纤不受外界电磁干扰与噪声的影响(正确)

6、CSMA的1-坚持退避算法缺点是介质的利用率较低。(错误)

7、令牌访问原理可用于环形网络,构成令牌环形网;也可用于总线网,构成令牌总线

网络。(正确)

8、CAN总线在传输距离为10Km时,其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Mbps。(错误)

9、标准格式的CAN报文标识符(11位)可达2048个。(错误)

10、CAN总线数据帧的数据长度码DLC指明数据场的字节数目,为4位,允许的

数据字节数目为0,1,……,14,15。(错误)

11、CAN总线数据帧中参与CRC计算的有帧起始、仲裁场、控制场、数据场,不

包括填充位。(正确)

12、CAN总线远程帧不存在数据场,所以DLC的数值应永远被设置为0。(错误)

13、CAN总线错误帧中的错误标志叠加区的长度可为6至12位。(正确)

14、CAN总线中,数据帧和远程帧均以帧间空间与总线上前面所传的帧分隔开。

(正确)

15、根据CAN总线2.0B技术规范规定,在同一个CAN总线网络系统中,不允许

标准帧与扩展帧同时使用。(错误)

16、根据CAN总线2.0B技术规范规定,标准格式数据帧最多可传送8字节数据,

而扩展格式数据帧最多可传送24字节数据。(错误)

17、在CAN总线中,无论是数据帧还是远程帧,仲裁场即是指标识符,控制场即

是指DLC。(错误)

18、在CAN总线中,标识符的高7位不能全是隐性位。(正确)

19、在CAN总线2.0技术规范中,振荡器容差额定值提高到1.58%,使得采用陶

瓷振荡器即可达到CAN总线最高通信速率1Mbps。(错误)

20、在CAN总线中,当引起重同步的沿的相位误差数值大于重同步跳转宽度时,

若相位误差为正,则相位缓冲段1延长数值等于重同步跳转宽度;若相位误差为负

时,则相位缓冲段2缩短数值等于重同步跳转宽度。(正确)

21、在DeviceNet现场总线中,实例ID值0表示类本身。(正确)

22、在DeviceNet现场总线中,一个I/O报文中数据的含义被相应的连接ID隐含。

(正确)

23、在DeviceNet现场总线中,一个显式报文的含义/预期用途是在CAN数据场中

被指明的。(正确)

24、在DeviceNet现场总线中,当一个连接被建立时,终点使用一个报文ID与MAC

ID结合来产生一个连接ID。(正确)

25、在DeviceNet现场总线的组1、组2、组3、组4报文中,优先级最高的是组4

报文。(错误)

26、在DeviceNet现场总线中,组3报文ID值7无效,不被使用。(正确)

27、在DeviceNet现场总线中,显式信息连接为无条件的点对点连接。(正确)

28、在DeviceNet现场总线中,一个设备有且仅有一个DeviceNet对象。(错误)

29、在DeviceNet现场总线中,DeviceNet对象的分配信息里的主站的MAC ID值

若为255,则表明已被分配预定义主/从连接组给主站255。(错误)

30、在DeviceNet现场总线中,一个DeviceNet对象有且仅有一个实例,其ID为

01。(正确)

31、DeviceNet现场总线中,在仅限组2设备上线后,但在预定义主/从连接组分配

前,仅限组2未连接显式请求报文端口和重复MAC ID检验报文端口是仅激活的端

口。(正确)

32、在ControlNet现场总线中,根据数据编码规则,MAC_ND符号由于在整个码

元时间内没有电平跳变,违反曼彻斯特编码规则,故不使用。(错误)

33、在EtherNet/IP中,无论何时使用UDP来发送一个封装报文,整个报文都应在

一个独立的UDP数据包中被发送。(正确)

五、简答题

1、简述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

答:(1)现场总线是现场通信网络;(2)现场总线是数字通信网络;(3)现场总线是开放互连网络;(4)现场总线是现场设备互连网络;(5)现场总线是结构与功能高度分散的系统;(6)现场设备的互操作性与互换性。

2、简述现场总线的优点。

答:(1)导线和连接附件大量减少;(2)仪表和输入/输出转换器(卡件)大量减少;(3)设计、安装和调试费用大大降低;(4)维护开销大幅度下降;(5)系统可靠性提高;(6)系统测量与控制精度提高;(7)系统具有优异的远程监控功能;(8)系统具有强大的(远程)故障诊断功能;(9)设备配置、网络组态和系统集成方便自由;(10)现场设备更换和系统扩展更为方便;(11)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构建创造了重要条件。

3、简述IEC61158国际标准不得不采纳多种现场总线的原因。

答: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技术原因。目前尚没有一种现场总线对所有应用领域在技术上都是最优的。每种现场总线都有其适用范围。二是利益驱动。出于保护自身投资利益的需要,各大公司和总线组织都力争使自己支持的现场总线成为国际标准。相互讨价还价,导致多种现场总线进入了IEC61158。

4、简述宽带网与基带网的主要区别。

答:一是数据传输速率不同,基带网的数据速率范围为0~10 Mb/s,宽带网可达0~400 Mb/s;二是宽带网可划分为多条基带信道,提供良好的通信路径。

5、简述不坚持、1-坚持和P-坚持三种CSMA坚持退避算法。

答:

不坚持CSMA。假如介质是空闲的,则发送。假如介质是忙的,则等待一段随机时间,重复第一步。

1-坚持CSMA。假如介质是空闲的,则发送。假如介质是忙的,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

闲,立即发送。假如冲突发生,则等待一段随机时间,重复第一步。

P-坚持CSMA。假如介质是空闲的,则以P的概率发送,或以(1—P)的概率延迟一个时间单位后重复处理。该时间单位等于最大的传输延迟。假如介质是忙,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重复第一步。

6、简述服务与协议的关系。

答:服务和协议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服务是各层向它上层提供的一组原语(操作)。尽管服务定义了该层能够代表它的上层完成的操作,但丝毫也未涉及这些操作是如何完成的。服务定义了两层之间的接口,上层是服务用户,下层是服务提供者。

与之相对比,协议是定义同层对等实体之间交换的帧、分组和报文的格式及意义的一组规则。实体利用协议来实现它们的服务定义。只要不改变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实体可以任意地改变它们的协议。这样,服务和协议就被完全分离开来。

7、简述CAN总线的非破坏性逐位仲裁机制。

答:当多个节点同时开始向总线发送报文时,通过逐一比较发送位与监听到的位,发送较低优先级报文的节点会主动停止发送,而发送最高优先级报文的节点不受任何影响地继续发送报文。

8、如何区分CAN总线的标准格式数据帧、标准格式远程帧、扩展格式数据帧、扩展格式远程帧?

答:对于标准格式数据帧,11位标识符后是2个显性位;对于标准格式远程帧,11位标识符后是一个隐性位和一个显性位。据此可将标准格式数据帧与标准格式远程帧分开。对于扩展格式数据帧、扩展格式远程帧,11位标识符后为两个隐性位,据此可将扩展格式数据帧、扩展格式远程帧与标准格式数据帧、标准格式远程帧分开。而扩展格式数据帧、扩展格式远程帧之间可由扩展ID后的RTR位分开:扩展格式数据帧中RTR位为显性位,扩展格式远程帧中RTR位为隐性位。

9、简述MAC(煤体访问控制子层)的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控制方案。

答:先听再讲。一个站要发送,首先需监听总线,以决定介质上是否存在其它站的发送信号。如果介质是空闲的,则可以发送。如果介质是忙的,则等待一定间隔后重试。每个工作站发送信息之后,还要继续监听线路,判定是否有其它站正在与本站同时向传输线发送,一旦发现,便中止当前发送。

10、简述DeviceNet与CAN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中的主要区别。

答:CAN的最高通信速率可达1Mbps,DeviceNet只用了125 kbps、250 kbps、500kbps 三种速率;DeviceNet只使用了CAN2.0A中的有关定义,并不支持CAN2.0B中的扩展报文格式;在CAN定义的4种帧类型中,DeviceNet不使用其中的远程帧。

11、简述ControlNet现场总线中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答: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允许一个发送设备(生产者)与多个接收设备(消费者)之间交换时间紧要的应用信息,而不需将发往多个目的的数据发送多次,这可通过将每条正被生产并发往网络媒体上的应用信息附加上一个唯一的标识符来完成。任何需要一条特定应用信息的设备仅通过相应的标识符对网络媒体上的数据进行过滤。多个设备可接收来自一个生产设备所生产的相同的应用信息。

12、简述ControlNet现场总线的隐性令牌传送机制。

答:各节点监视所收到的每个MAC帧的源MAC ID,且每个DLL在MAC帧结束时将“隐性令牌寄存器”设为所收到的MAC ID加1。若隐性令牌寄存器等于本地MAC ID,则节点可发送一个MAC帧。其余情况下,节点监视来自已被“隐性令牌寄存器”识别的节点的一个新的MAC帧,或因已被识别的节点发送失败所产生的超时值。总之,“隐性令牌”

会自动前进到下一个MACID。所有节点的“隐性令牌寄存器”含有相同值以防止媒体上的碰撞。

六、分析综合题

1、CAN现场总线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均使用SJA1000,采用CAN2.0A规范,发送器发送的4个报文的ID分别为:

(1)11001100001;

(2)11001101001;

(3)11001000001;

(4)11001001001。

欲使接收器只接收报文(1)、(3),应如何设置接收器SJA1000的ACR和AMR?

答:SJA1000采用CAN2.0A规范,其接收滤波公式为报文ID的ID.10-ID.3先与ACR 的AC.7-AC.0按位同或,所得8位二进制数再与AMR的AM.7-AM.0按位或,最终的结果如果为二进制数11111111,则具有该ID的报文被接收,否则拒收。报文ID的ID.2-ID.0不参与接收滤波。观察上述四个报文ID,并经验算得知ACR=11001100(二进制)、AMR=00000100(二进制)为本题的一个易见解。

2、在一个DeviceNe现场总线系统中,MAC ID值为1的主站分别与MAC ID值为2、4、8、16、32的从站建立了预定义主/从连接组关系,这些从站都只接收主站给自己的位选通命令和轮询命令,并对其进行响应。若使用独立CAN控制器SJA1000,则这些从站如何通过配置SJA1000的AC和AM寄存器实现滤波机制?

答:根据预定义主/从连接组标识符区的定义:

从站2应接收的报文为:主站1对其位选通命令报文=10 000001 000B;主站1对其轮

询命令报文=10 000010 101B。

从站4应接收的报文为:主站1对其位选通命令报文=10 000001 000B;主站1对其轮

询命令报文=10 000100 101B。

从站8应接收的报文为:主站1对其位选通命令报文=10 000001 000B;主站1对其轮

询命令报文=10 001000 101B。

从站16应接收的报文为:主站1对其位选通命令报文=10 000001 000B;主站1对其轮

询命令报文=10 010000 101B。

从站32应接收的报文为:主站1对其位选通命令报文=10 000001 000B;主站1对其轮

询命令报文=10 100000 101B。

根据SJA1000滤波公式,只有CID的高8位参与滤波,为使各从站只接收主站给自己

的位选通命令和轮询命令,可知:下列配置是本题的一组易见解。

从站2:AC=10000010B;AM=00000011B。

从站4:AC=10000100B;AM=00000101B。

从站8:AC=10001000B;AM=00001001B。

从站16:AC=10010000B;AM=00010001B。

从站32:AC=10100000B;AM=00100001B。

3、CAN节点使用SJA1000,振荡器频率为16MHz,若使波特率为1Mbps,如何设置SJA1000的BTR0和BTR1?

答:

BTR0各位为:

SJW.1/ SJW.0/BRP.5/BRP.4/BRP.3/BRP.2/BRP.1/BRP.0

BTR1各位为:

SAM/TSEG2.2/TSEG2.1/TSEG2.0/TSEG1.3/TSEG1.2/TSEG1.1/TSEG1.0

因tCLK=1/fXTAL=1/16M=62.5纳秒,

则CAN系统时钟tscl =2 tCLK BRP=125BRP纳秒。

若使波特率为1Mbps,则每一位的位时间T须为1微秒(即1000纳秒),令其含有p (8-25的整数)个CAN系统时钟,则应使125*p*BRP=1000,故波特率预引比例因子BRP=1,p=8。

因BRP=32BRP.5+16BRP.4+8BRP.3+4BRP.2+2BRP.1+BRP.0+1,

故BRP.5-BRP.0各位皆应为0。

可取同步跳转宽度(不应超过下文的pTSEG1或pTSEG2)SJW为1,则SJW.1-SJW.0各位皆应为0。

故解得BTR0=0x00。

因波特率为1Mbps,属高速总线,所以应采用1次采样,SAM取值0。

因每一位时间T=tSYNCSEG+tTSEG1+tTSEG2,

所以有:p=pSYNCSEG+pTSEG1+pTSEG2

8=1+ pTSEG1+pTSEG2

可令pTSEG1=5,pTSEG2=2

则TSEG2.2=0、TSEG2.1=0、TSEG2.0=1

TSEG1.3=0、TSEG1.2=1、TSEG1.1=0、TSEG1.0=0

故解得BTR1=0x14。

所以BTR0=0x00、BTR1=0x14为本题的一组解。

(另外,本题还可有其它解,BTR0、BTR1可分别为0x00、0x23;0x40、0x14;0x40、0x23;0x80、0x23。)

4、一个设备,需以250微秒为周期,每次发送8个字节的I/O数据到DeviceNet总线上,请为其选择合理的总线通信速率。若使用SJA1000独立CAN控制器,晶振频率为16MHz,请设计出BTR0和BTR1的值。

答:根据题意,若满足要求,DeviceNet总线通信速率应不小于444kbps(即111x1000000÷250),因为DeviceNet只使用125kbps、250 kbps、500 kbps三种通信速率,故只有选择500kbps,才能满足要求。

BTR0各位为:

SJW.1/ SJW.0/BRP.5/BRP.4/BRP.3/BRP.2/BRP.1/BRP.0

BTR1各位为:

SAM/TSEG2.2/TSEG2.1/TSEG2.0/TSEG1.3/TSEG1.2/TSEG1.1/TSEG1.0

因tCLK=1/fXTAL=1/16M=62.5纳秒,

则CAN系统时钟tscl =2 tCLK BRP=125BRP纳秒。

若使波特率为500kbps,则每一位的位时间T须为2微秒(即2000纳秒),令其含有p (8-25的整数)个CAN系统时钟,则应使125*p*BRP=2000,故波特率预引比例因子BRP=1,p=16。

因BRP=32BRP.5+16BRP.4+8BRP.3+4BRP.2+2BRP.1+BRP.0+1,

故BRP.5-BRP.0各位皆应为0。

可取同步跳转宽度(不应超过下文的pTSEG1或pTSEG2)SJW为1,则SJW.1-SJW.0各位皆应为0。

故解得BTR0=0x00。

因波特率为500kbps,属高速总线,所以应采用1次采样,SAM取值0。

因每一位时间T=tSYNCSEG+tTSEG1+tTSEG2,

所以有:p=pSYNCSEG+pTSEG1+pTSEG2

16=1+ pTSEG1+pTSEG2

可令pTSEG1=13,pTSEG2=2

则TSEG2.2=0、TSEG2.1=0、TSEG2.0=1

TSEG1.3=1、TSEG1.2=1、TSEG1.1=0、TSEG1.0=0

故解得BTR1=0x1C。

所以BTR0=0x00、BTR1=0x1C为本题的一组解。

(本体答案不唯一,还有其它解)

5、DeviceNet现场总线预定义主从连接组标示符如下图所示,现使用轮询连接,主站的MAC ID=01,从站的MAC ID分别为9、11、12、62。试给出主站发给每一个从站的轮询命令报文的CID和每一个从站轮询响应报文的CID?

答:

主站发往从站轮询命令报文应使用组2报文ID=5;

6、在一个DeviceNet总线系统中,MAC ID值为1的主站分别与MAC ID值为3、12、48的从站建立了预定义主/从连接组关系。已知各从站的DeviceNet对象实例1的分配选择字节为:3号从站——0x50;12号从站——0x06;48号从站——0x05。并且3号从站是客户机。请写出它们之间按上述主/从关系进行通信的连接ID(CID)。

答:

根据分配选择字节的定义,

3号从站被主站1分配的是状态改变(COS)连接,且从站是客户机。故根据预定义

主/从连接组标识符区的定义,得:

3号从站对主站1的COS请求报文=0 1101 000011B,即CID=343hex;

主站1对3号从站的COS响应报文=10 000011 010B,即CID=41Ahex。

12号从站被主站1分配的是位选通和轮询连接,故根据预定义主/从连接组标识符区

的定义,得:

主站1对12号从站的位选通请求报文=10 000001 000B,即CID=408hex;

12号从站对主站1的位选通响应报文=0 1110 001100B,即CID=38Chex。

主站1对12号从站的轮询请求报文=10 001100 101B,即CID=465hex;

12号从站对主站1的轮询响应报文=0 1111 001100B,即CID=3CChex。

48号从站被主站1分配的是位选通和显式连接,故根据预定义主/从连接组标识符区的定义,得:

主站1对48号从站的位选通请求报文=10 000001 000B,即CID=408hex;

48号从站对主站1的位选通响应报文=0 1110 110000B,即CID=3B0hex。

主站1对48号从站的显式请求报文=10 110000 100B,即CID=584hex;

48号从站对主站1的显式响应报文=10 110000 011B,即CID=583hex。

7、请根据CAN2.0A规范,推导其数据帧在考虑位填充情况下的最大位数计算公式。

答:

不考虑位填充情况下,CAN2.0A数据帧格式如下:

帧起始(1位)+标识符(11位)+RTR位(1位)+保留位(2位)+数据长度码(4位)+数据场(0-64位)+CRC序列(15位)+CRC界定符(1位)+ACK间隙(1位)+ACK 界定符(1位)+帧结束(7位)

其中,CRC界定符、应答场、帧结束有固定格式,不参加位填充。

按CAN规范,发送数据帧时,发送器在数值相同的5个连续位后会填充1位补码。可以知道,当数据帧具有类似下列模式时,填充位数最多:

1111100001111000011110000……

经总结,可以给出如下公式:

44+8s+[(34+8s-1)/4]

其中:s为数据场字节数,[ ]代表只取整数部分。

参考信息:

图1 预定义主/从连接组标识符区定义

图2 DeviceNet对象实例属性中分配选择字节内容定义

[(ID.10-ID.3)≡(AC.7-AC.0)](AM.7-AM.0)≡11111111

图3 SJA1000的BasicCAN模式报文滤波公式

图4 SJA1000的总线定时寄存器0(BTR0)各位说明

图5 SJA1000的总线定时寄存器1(BTR1)各位说明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缓和曲线2.纵断面3.横净距4.选线5.渠化交通 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 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 2.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有、、。 3.纵断面设计线是由和组成。 4.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 6.沿河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8.平面交叉口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 9.平面交叉口的类型有、、、 10.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三种。三、判断、改错(20分,判断0.5分,改错1.5分) 1.各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速度。() 2.《公路设计规范》推荐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6V(m);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2V(m)。() 3.某S型曲线,平曲线1的圆曲线半径R 1=625m,缓和曲线长度L s1 =100m;平曲线2的圆曲线 半径R 2=500m,缓和曲线长度L s2 =80m,则其回旋线参数A 1 / A 2 =1.5625。() 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8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 min =7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70m。() 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 h 的确定,速度V为设计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最大值。()6.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坡,不填不挖的折线。() 7.纵坡设计中,当某一坡度的长度接近或达到《标准》规定的最大坡长时,应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但其长度不受限制。() 8.越岭线的垭口选定后,路线的展线方案就已确定;过岭标高与展线方案无关,仅影响工程数的量的大小。() 9.环形交叉口,对于圆形中心岛半径的确定,是按照环道上的设计速度来确定。()

工业控制网络实验报告

工业控制网络实验报告 班级:信科14-4班 姓名:温华强 学号:08143080

实验四 S7-200与S7-300(S7-400)的以太网通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STEP 7 Micro/WIN32软件; 2.学会如何使用以太网建立S7-200与S7300之间的通讯; 3.掌握S7-200与S7300之间的以太网通讯是如何进行的; 二、实验必备条件 1.带有STEP 7和STEP 7 Micro/WIN32(版本 3.2 SP1以上)软件的编程设备; 2.PC/PPI 电缆和PC适配器或者 CP5611/5511/5411 和MPI电缆; 3.一个CPU22X,符合以下类型要求: CPU 222 Rel. 1.10 或以上、CPU 224 Rel. 1.10 或以上、CPU 226 Rel. 1.00 或以上、CPU 226XM Rel. 1.00 或以上; 4.一个CP243-1,订货号为 6GK7 243-1EX00-0XE0; 5.一个HUB和网络电缆或者以太网直连电缆; 6.一套 S7-300/400 PLC 包括以下器件:电源、CPU、CP343-1或CP443-1 三、实验步骤 1.将CP243-1配置为CLIENT。使用STEP 7 Micro/WIN32中的向导程序。在命令菜单中选择Tools--> Ethernet Wizard。 2.点击Next>按钮,系统会提示您在使用向导程序之前,要先对程序进行编译。点击Yes编译程序。

3.在此处选择模块的位置。在线的情况下,您也可以用Read Modules按钮搜寻在线的CP243-1模块。点击Next>按钮。 4.在此处填写IP地址、子网掩码、通讯类型,点击Next>按钮。

2010年春季学期《工业控制网络》试题

哈工大 2010 年 春 季学期 工业控制网络 试题A 一、填空题(共5分,每空0.5分) 1、罗克韦尔推出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三层网络结构,其设 备层、控制层、信息层三层网络分别为:DeviceNet 、ControlNet 、 EtherNet/IP 。 2、传输介质的特性主要包括:物理特性、传输特性、连通特性、地理范围、抗干扰性、相对价格。 3、DeviceNet 现场总线网络上节点数最多可达64个,支持 125kbps 、250kbps 、500kbps 三种波特率。 二、单选题(共5分,每小题 1分) 1、下列哪种现场总线是建筑业国际公认的现场总线标准? A. L onworks B. HART C. C C-Link D. Sensoplex2 答:( A ) 第 1 页 (共 11页)

试题:工业控制网络班号:姓名: 2、CAN控制器接口PCA82C250的作用可归纳为: A. 驱动和隔离 B. 驱动和保护 C. 保护和隔离 D. 以上都不是答:(B ) 3、独立CAN控制器SJA1000采用BasicCAN模式,关于其接收滤波公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ID.10-ID.3)先和(AC.7-AC.0)同或,再和(AM.7-AM.0)或,若值为0xFF,则接收 B. (ID.10-ID.3)先和(A C.7-AC.0)异或,再和(AM.7-AM.0)或,若值为0xFF,则接收 C. (I D.10-ID.3)先和(AC.7-AC.0)按位同或,再和(AM.7-AM.0)按位或,若值为0xFF,则接收 D. (ID.10-ID.3)先和(AC.7-AC.0)按位异或,再和(AM.7-AM.0)按位或,若值为0xFF,则接收答:(C ) 4、在DeviceNet现场总线I/O连接中,使用分段协议取决于下面哪种情况? A. 须发送的数据超过7字节 B. 须发送的数据超过8字节 C. 生产_连接_长度属性值超过7 D. 生产_连接_长度属性值超过8 答:(D ) 5、ControlNet现场总线是由下面哪个公司推出的: A. S iemens B. Boeing C. R ockwell D. Fisher-Rosemount 答:(C ) 第 2 页(共11页)

自动化题库

单选题 1.下列情况中(B )属于疏忽误差。 A.算错数造成的误差; B.记录错误造成的误差; C.安装错误造成的误差; D.看错刻度造成的误差2.仪表的精度级别是指仪表的(E )。 A.误差;B.基本误差;C.最大误差;D.允许误差;E.基本误差和最大允许值 3.仪表的精度与(B )有关。 A.相对误差;B.绝对误差;C.测量范围;D基本误差 4. 我们无法控制的误差是(D )。 A.疏忽误差;D,缓变误差;C.随机误差;D系统误差 5.由仪表内部元件老化过程所引起的误差称为( B )。 A.疏忽误差;B.缓变误差;C.随机误差;D.系统误差 6.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简称是( D )。 A.DCS;B.BMS;C.CRT; D. PLC 7.压力表在现场的安装需( A )。 A.垂直;B.倾斜;C.水平;D.任意角度 8.测4~20mA电流信号时用以下哪些工具:(B) A.螺丝刀B.万用表C.校验仪(气压)D.试电笔 9.220V AC电压可用以下工具测量其电压值:(C) A.24V直流电源B.电笔C.万用表AC~档D.校验仪(气压) 10.测量仪表按测量方式分类:(A) A.直接测量B.接触式测量C.非接触式测量 11.1~5VDC用以下供电。(C) A.24V直流电源B.万用表C.1~24V直流电源D.24V交流电源 12.直流电与交流电说的是:(C) A.24V 电B.220V电C.经过整流滤波后的交流电为直流电 13.温度测量仪表中,红外线测温仪属于(D) A.热电偶温度计B.热电阻温度计C.光学高温计D.辐射高温计 14.仪表量程为8 MPa,当变送器显示50%时,测量输出值应为;(D) A.1MPa B.2MPa C.3MPa D.4MPa 15.压力的单位是(C)。 A.N牛顿B.Kg公斤C.Pa帕斯卡D.千克 16.密度的基本单位(A) A.Kg/m3 B.N/cm3 C.Kg/m2 D.P/m2 17.压力表的使用范围一般在它量程的1/3-2/3处,如果低于1/3则(C ) A.精度等级下降B.因压力过低而没指示C.相对误差增加。D.相对误差减小。 18.我们常提到的PLC是( B )。 A.可编程序调节器B.可编程序控制器C.集散控制系统 19.调节系统在受干扰作用后,在调节器的控制下被调参数随时间而变化。这个过程(D )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不变化D.衰减振荡 20、指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某一截面的流体的体积或质量,测量的是(C ) A.压力B.温度C.流量D.液位 多选题 1.按误差数值表示的方法,误差可以分为(A、B、C) A.绝对误差 B.相对误差 C.引用误差 D.系统误差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汇编

学习-----好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 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 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 _____________ 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卫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0)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 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 )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兰。其中高速、 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_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三)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 (三阶段设计)三种。 二、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A )。 A专供汽车行驶B 专供小客车行驶C 混合交通行驶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年平均昼夜交诵量B日平均小时交诵量 C 最大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C )。 A公路设计时的交诵量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C )。 A 1000-4000 辆 B 3000-7500 辆 C 5000~15000 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B )。 A设计车辆 B 交通量C 设计车速

2016级《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

《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ANN803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教学时数:56 学时其中实践56 学时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的网络通讯基本原理,面向底层PLC控制,构建控制网络,人机交互界面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实现远程监视及优化控制,并以工程实践为例,从整体上掌握现代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过程。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掌握HMI的设计方法;结合S7-300 PLC工程实例,达到一定运用能力。 三、主要仪器设备 I/A S小型集散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试验方式:综合设计 2、基本要求: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 五、考核与报告(小四号黑体字) 1、考核方式:以平时考核(考勤、课堂组织纪律、课堂讨论发言)、平时实训完成度和期末考试(大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实训操作成绩(30%)+期末成绩(50%) 3、报告填写要求:不少于6次 六、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小四号黑体字) 序号实验名称内容提要 实验 学时 每组 人数 实验 属性 开出 要求 备注 1 集散控制系统的组 态 1、掌握软件组态 2、学习集散控制方法 8 6 验证必做 2 基于DCS的温度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必做 3 基于DCS的液位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掌握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验证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选做 4 基于FCS的温度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掌握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验证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必做 5 基于FCS的液位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掌握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验证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必做 6 PROFIBUS-DP应用1、掌握网络系统故障及诊断 2、掌握STEP7使用方法 8 6 综合选做 7 HMI组态软件 1、掌握HMI的使用 2、完成基本PLC功能 8 6 综合选做 七、教材及实践指导书 1、使用教材:陈在平.《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参考教材: 杨卫华.《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何衍庆,俞金寿.《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自动化考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类:填空题 一.填空题 1.自动化控制系统按被控量的时间特性分为(连续量)和(离散量)。 2.PLC 全称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DCS全称为( 集散控制系统) 。 3.输入输出单元是(PLC )与工业过程控制现场之间的连接部件。 4.PLC的工作方式是(周期扫描方式)。 5. 冗余设计可采用(热备份)或(冷备份)。 6.MPI 接口一般的默认传输速率(187.5 )kbps,PROFIBUS-DP接口主要用于连接(分布式)I/O, 传输速率(12 )Mbps. 7. (授权)是使用软件的“钥匙”,只用将他安装好,软件才能正常使用。 8. 自动控制系统按照系统按结构分类,有(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复 合)控制系统。 9. 自动控制系统按照闭环数目分类(单回路)控制系统(多回路)控制系统。 10. 自动控制系统的方块图由串联、(并联)、(反馈)三种基本形式组成。 11. 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 单工) 、(半双工)和(全双工)。 12. 最常用的两种多路复用技术为(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其中,前者 是同一时间同时传送多路信号,而后者是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 轮流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 13. 在TCP/IP 层次模型中与OSI 参考模型第四层( 运输层) 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TCP ) 和(UDP),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 14.局域网使用的三种典型拓朴结构是(总线型)、(环形网)、(星型网)。 15.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中,共分七个层次,其中最下面的三个层次从下到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16、每台PLC至少有一个(CPU),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 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 存器中。 17、PLC的对外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种(I/O 接口模块)与外界联系的。 18、PLC具有通信联网的功能,它使(PLC与PLC )之间、PLC与上位计算机以及其他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2013

实 验 一 Automation Studio 的使用和基本程序编程及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utomation Studio 的基本使用技巧和方法 2、熟悉Automation Studio 的基本命令 3、学会和掌握Automation Studio 程序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装有Automation Studio编程软件;贝加莱PLC-2003一台; 各PC机与PLC-2003通过RS232电缆连接进行通信。 详见附录一。 三、实验内容 熟悉并练习Automation Studio的使用,用选定的编程语言编制、调试控制程序。Automation Studio是贝加莱公司为其自动化控制设备PLC(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开发的一种可使用多种编程语言的PLC开发环境,如附录二所示。 1.PLC硬件配置: 根据所给实验装置,使用Automation Studio对系统硬件进行配置。 配置方法见本指导书附录B。 2.实验程序1: 使用Automation Basic或其它PLC编程语言,编制一段小控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利用实验装置上的第一个模拟量旋钮(电位器),来控制模拟量输

出,当旋转该电位器时,第一个模拟量输出随之变化,旋钮逆时针旋到底时(模拟量输入为最小值0),要求模拟量输出为0(光柱无显示),当旋钮顺时针旋到底时(模拟量输入为最大值32767),要求模拟量输出为最大值(光柱全显示); 同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的状态正好与第一个模拟量输出相反。 3.实验程序2: 使用Automation Basic或其它PLC编程语言,编制一段小控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利用实验装置上的两个开关,来控制模拟量输出,当接通(合上)其中一个开关(另一个应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一个模拟量输出从0开始随时间逐渐增大,达到其最大值后,再从0开始…,周而复始;当接通(合上)另一个开关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从0开始随时间逐渐增大,达到其最大值后,再从0开始…,同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从其最大值开始随时间逐渐减小,达到0后,再从其最大值开始…,周而复始。 四. 思考题 1.在Automation Studio中为什么要对PLC系统硬件进行配置? 2.为什么要为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命名? 3.为用户程序选择循环周期的原则是什么? 4.Automation Studio为用户提供多种编程语言有什么好处?

工业控制网络考试题汇总

1,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其体系结构 模拟仪表控制系统(分散的)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集中的) 集散控制系统(分散控制,集中管理)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2,DCS的结构:分散过程控制装置部分;集中操作和管理系统部分;通信部分 特点:分散控制,集中管理 3,现场总线的基本概念 现场总线定义为应用在生产现场,在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通信系统,也被称为开放式,数字式,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 国际ISEC61158对现场总线的定义: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4,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总先设备分为:变送器,传感器,执行器,驱动器,控制器,控制监控器,网络互联设备,其他现场总线设备。 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系统的开放性;互可操作性与互用性;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的自治化;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6·IEC61158第二版现场总线标准类型:IEC61158TS; ControlNet Tm;profibus Tm p-Net;FF HSE ;SwiftNet Tm WorldFIP Interbus 7·通信系统的组成:信息源;(发送、接收)设备;信息接受者;传输介质 8·数据编码的编码方式:数字编码、模拟编码 9·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机器优缺点:(1)星型结构:缺点:可靠性低 (2)环形结构:优点:键路控制简化缺点:节点数量较多时会影响通信速度,另外,环是封闭的不便于扩展。 (3)总线型结构:优点:结构简单,便于扩展缺点:通信距离短。 10·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11·ISO/OSI模型将各种协议分为七层:物理层、键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12·RS-232与RS485的区别: RS-232:她规定数据信号按照负逻辑进行工作,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25针的接口插件,最高的传输速率为19.2kbit/s,最大传输距离为15m,主要用于只有一个发送器和接收器的通信线路,采用MAX232芯RS-485:它可以在一条通信线路上接多个发送器和接收器,(最多可接受32个),9针D型插头连接器,半双工工作方式,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ps,最大传输距离为1200m,采用MAX485芯片。 13·网络访问控制协议:时分多路访问法;查询法;令牌法;带有冲突的载波帧听多路访问法;扩展环形法。 14`PROFIBUS的三个兼容的协议:PROFIBUS-DP PROFIBUS-PA PROFIBUS-FMS 15·总线存取控制机制的系统配置: 纯主--主系统(令牌传递机制) 纯主—从系统(主从机制) 混合系统 16·PROFIBUS-DP的设备类型:一级DP 主站;二级DP主站;DP从站17·PROFIBUS控制系统的组成:一类主站;二类主站;从站 18·现场设备是否具有profibus接口可分为三种形式:总线接0型;单一总线型;混合型。 19·西门子S7-300有哪些模块:电源模块ps;CPU模块;SM模块;IM模块;FM 模块;CP模块。 20`step-7功能:项目管理;硬件组态,网络组态;软件编程;运行监控。21·step-7组成:SIMATIC Manager ;符号编辑器;硬件配置;通信;信息功能。22·step-7软件的三中编程语言:梯形图;功能块图;语句表。 23·WinAC的功能:控制功能;计算功能;可视化功能;网络功能;工艺技术功能。24·WinAC的特点:提高处理性能;满足实时性能;简化通信接口;降低网络负担;易于集成用户控制要求;编程调试简单方便;节省投资成本;节约安装空间。

自动化仪表试题题库

自动化仪表试题 一、填空题 1、按误差数值表示的方法,误差可分为()()()误差。 2、弹性式压力计是根据弹性零件的()与所受压力成比例的原理来工作的。当作用于弹性元件上的被测压力越大时,则弹性元件的()越大。 3、电容式压力器可分为()、()、()三种形式。 4、流量有()和()两种表示方法,其间关系为()。 5、当充满管道的液体通过节流装置时流速将在()处发生(),从而使()增加,而()降低。 6、管道凸出物和弯道的局部阻力对液体流动稳定性影响很大,所以,在流量计节流孔板前后必须留有适当长度()。 7、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是()、()。 8、对热阻与桥路的连接要优先采用()接法,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连接导线()变化带来的工作误差。 9、液体的密度与()和()有关系,其中气体的密度随()的升高而减小,随()的增大而增大,液体的密度则主要随()的升高而减小,而与()的变化关系不大。 10、一般简单的调节系统有()单元、()单元、()单元、()单元、()单元。 11、在分辨铂铑热电偶的正负极时,是根据偶丝的软硬程度来判断的,较硬的偶丝为()极。 12、温度越高,铂、镍、铜等测温材料的电阻越(),在热电阻温度计中,R0表示()时的电阻值,R100表示()时的电阻值。 二、选择题 1、工业现场压力表的示值表示被测参数的()。 A、动压 B、全压C静压D绝压 2、在管道上安装孔板时,如果将方向装反将会造成()。 A差压计倒指示B差压计指示变小C差压计指示变大D对差压计指示无影响 3、用分度号为K的热电偶和与其匹配的补偿导线测量温度,但在接线中把补偿导线的极性接反了,则仪表指示为()。 A偏大B偏小C不变D可能大也可能小 4、用电子电位差计测热电偶温度,如果热端温度升高20℃,室温冷端下降20℃则仪表的指示() A升高20℃B下降20℃C不变 5、现有一台精度等级为0.5级的测量仪表,量程为0-10000℃,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校验,最大绝对误差为60℃,求该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为()。 A、0.6% B、0.6 C、±0.5% 6、现有两台压力变送器第一台为1级0-600KPa,第二台为1级250-500KPa,

工业控制网络复习资料题

工业控制网络》复习题 一、概念题 1、现场总线: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2、模拟数据编码:分别用模拟信号的不同幅度、不同频率、不同相位来表达数据的0、1状态的,称为模拟数据编码。 3、数字数据编码:用高低电平的矩形脉冲信号来表达数据的0、1 状态的,称为数字数据编码。 4、单极性码:信号电平是单极性的数字数据编码。 5、双极性编码:信号电平为正、负两种极性的数字数据编码。 6、归零码(RZ):在每一位二进制信息传输之后均返回零电平的数字数据编码。 7、非归零码(NRZ ):在整个码元时间内维持有效电平的数字数据编码。 8、差分码:用电平的变化与否来代表逻辑“1”和“ 0”的数字数据编码。 9、基带传输:就是在数字通信的信道上按数据波的原样进行传输,不包含有任何调制。 10、载波传输:采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后实行传输。 11、单工通信:指传送的信息始终是一个方向,而不进行与此相反方向的传送。 12、半双工通信:指信息流可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同一时刻只限于一个方向传输。 13、全双工通信:指能同时作双向通信。 14、广播式网络:仅有一条通信信道,由网络上的所有机器共享。短的消息,即按某种语法组织的分组或包,可以被任何机器发送并被其它所有的机器接收。分组的地址字段指明此分组应被哪台机器接收。一旦收到分组,各机器将检查它的地址字段。如果是发送给它的,则处理该分组,否则将它丢弃。 15、点到点网络:由一对机器之间的多条连接构成。为了能从源到达目的地,这种网络上的分组可能必须通过一台或多台中间机器。 16、类:一组表示同种系统组件的对象。一个类是一个对象的一种概括。一个类中所有的对象在形式和行为上是相同的,但是它们可以包含不同的属性值。 17、实例:一个对象的一个明确的真实(物理)事件。 18、属性:一个对象的一个外部可视特性或特点的一种描述。

【信息化-精编】自动化练习题库

自动化练习题库

第一章自动控制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不可作为气动或电动控制系统标准信号的有___B_。 A.0.02~0.1MPaB.0.02~0.1PaC.0~10mAD.4~20mA 2一个环节的输出量变化取决于__D___。 A.输入量的变化B.反馈量C.环节特性D.A+C 3在定值控制系统中为确保其精度,常采用___C____。 A.开环控制系统B.闭环正反馈控制系统 C.闭环负反馈控制系统D.手动控制系统 4反馈控制系统中,若测量单元发生故障而无信号输出,这时被控量将_D_____。A.保持不变B.达到最大值C.达到最小值D.不能自动控制 5对于自动控制系统,最不利的扰动形式是_A______。 A.阶跃输入B.速度输入C.加速度输入D.脉冲输入 6在反馈控制系统中,调节单元根据_____B__的大小和方向,输出一个控制信号。A.给定位B.偏差C.测量值D.扰动量 7按偏差控制运行参数的控制系统是__B____系统。 A.正反馈B.负反馈C.逻辑控制D.随动控制 8一个控制系统比较理想的动态过程应该是_A_____。 A.衰减振荡B.等幅振荡C.发散振荡D.非周期过程 9在反馈控制系统中,为了达到消除静态偏差的目的,必须选用_____B_。A.正反馈B.负反馈 C.在偏差大时用正反馈D.在偏差值小时用负反馈 10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执行机构的输入是___B___。

A.被控参数的实际信号B.调节器的输出信号 C.被控参数的偏差信号D.被控参数的给定信号 11反馈控制系统中,为使控制对象正常运行而要加以控制的工况参数是_B_____。 A.给定值 B.被控量 C.扰动量A D.反馈量 12气动控制系统中,仪表之间的统一标准气压信号是__A_____ A.0.02~0.1MPaB.0.2~1.0MPaC.0.02~0.14MPaD.0.2~1.4MPa 13在柴油机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中,其控制对象是___C____。 A.淡水泵B,柴油机C.淡水冷却器D.三通调节阀 14对定值控制系统来说,其主要扰动是___C____。 A.电源或气源的波动B.给定值的变动 C.控制对象的负荷变化D.调节器参数整定不合适 15在燃油粘度控制系统中,其控制对象是_A______。 A.燃油加热器B.蒸汽调节阀C.燃油泵D.柴油机 16闭环系统的方框图中,输入量为偏差,输出为控制信号,则该环节是 A.调节单元B.测量单元C.执行机构D.控制对象 17船舶柴油机燃油粘度控制系统是____A___。 A.定值控制系统B.随动控动系统C.程序控制系统D.开环控制系统 18在以下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_A_____。 A.主机遥控换向逻辑回路B.燃油粘度自动控制系统 C主机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D.船舶自动舵控制系统 19在反馈控制系统中,被控量是指___D____。 A.设定值B.调节器的输出C.被控对象的输入D.被控对象的输出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专供汽车行驶;B专供小客车行驶;C混合交通行驶 2.《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日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二级公路所适应的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4000辆;辆以下;~15000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A.设计车辆;B.交通量;C.计算行车速度 6.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行车速度。 A.最小;B.最大;C.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 7.在计算行车速度较高的公路上,平均实际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 A. 大于; B.等于; C.小于 8.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 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 9.计算行车速度是决定公路()的基本要素。 A. 平面线形; B.纵面线形; C.横面线形; D.几何线形 10.横向力系数的定义为()。 A.汽车所受到的横向力; B.横向力与竖向力的比值; C. 横向力与垂向力的比值 11.当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时,f值取,超高横坡度采用,则圆曲线的一般最小半径值应为()。 A. 1417m;; 12.超高附加纵坡度(即超高渐变率),是指超高后的()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 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1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 B.路面未加宽时; C.路面加宽后 14.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若μ=,f=,b/2h=,则()。 A. 倾覆先于滑移; B.滑移先于倾覆; C.滑移于倾覆同时发生 15.汽车停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μ为()。 A. μ=0; B. μ>0; C. μ<0 16.汽车行驶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μ为()。 A. μ=0; B. μ>0; C. μ<0 17.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中进行。 A. 外侧; B.内侧; C.两侧 18.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视距的要求。 A. 停车; B.二倍的停车; C.超车

级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

级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 术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ANN803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56学时其中实践56学时 教学时 数: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的网络通讯基本原理,面向底层PLC控制,构建控制网络,人机交互界面HMI(HumanMachineInterface)实现远程监视及优化控制,并以工程实践为例,从整体上掌握现代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过程。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掌握HMI的设计方法;结合S7-300PLC工程实例,达到一定运用能力。 三、主要仪器设备 I/AS小型集散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试验方式:综合设计 2、基本要求: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 五、考核与报告(小四号黑体字) 1、考核方式:以平时考核(考勤、课堂组织纪律、课堂讨论发言)、平时实训完成度和期末考试(大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实训操作成绩(30%)+期末成绩(50%) 3、报告填写要求:不少于6次 七、教材及实践指导书

1、使用教材:陈在平.《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参考教材: 杨卫华.《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何衍庆,俞金寿.《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工业控制网络复习题

《工业控制网络》复习题 一、概念题 1、现场总线: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2、模拟数据编码:分别用模拟信号的不同幅度、不同频率、不同相位来表达数据的0、1状态的,称为模拟数据编码。 3、数字数据编码:用高低电平的矩形脉冲信号来表达数据的0、1状态的,称为数字数据编码。 4、单极性码:信号电平是单极性的数字数据编码。 5、双极性编码:信号电平为正、负两种极性的数字数据编码。 6、归零码(RZ):在每一位二进制信息传输之后均返回零电平的数字数据编码。 7、非归零码(NRZ):在整个码元时间内维持有效电平的数字数据编码。 8、差分码:用电平的变化与否来代表逻辑“1”和“0”的数字数据编码。 9、基带传输:就是在数字通信的信道上按数据波的原样进行传输,不包含有任何调制。 10、载波传输:采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后实行传输。 11、单工通信:指传送的信息始终是一个方向,而不进行与此相反方向的传送。 12、半双工通信:指信息流可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同一时刻只限于一个方向传输。 13、全双工通信:指能同时作双向通信。 14、广播式网络:仅有一条通信信道,由网络上的所有机器共享。短的消息,即按某种语法组织的分组或包,可以被任何机器发送并被其它所有的机器接收。分组的地址字段指明此分组应被哪台机器接收。一旦收到分组,各机器将检查它的地址字段。如果是发送给它的,则处理该分组,否则将它丢弃。 15、点到点网络:由一对机器之间的多条连接构成。为了能从源到达目的地,这种网络上的分组可能必须通过一台或多台中间机器。 16、类:一组表示同种系统组件的对象。一个类是一个对象的一种概括。一个类中所有的对象在形式和行为上是相同的,但是它们可以包含不同的属性值。 17、实例:一个对象的一个明确的真实(物理)事件。 18、属性:一个对象的一个外部可视特性或特点的一种描述。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绪论 1.公路为什么要划分等级?公路分级的依据是什么?1997年11月26日交通部发布的《公路 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中是如何分级的? 2.简述设计速度的作用和道路设计时选用设计速度时考虑的因素 3.公路分级和城市道路分类的主要依据分别有哪些?并简述我国现行的公路分级和城市 道路分类情况。 4.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哪些?这些依据在公路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 5.叙述设计速度的定义。设计速度对道路平、纵面线形的哪些有直接影响? 6.高速公路与其他等级公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简述道路的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关系。 8.各级公路的设计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是最重要的指标。 10.公路设计中因设计交通量不同,在同一地形分区内分段采用不同公路等级时,相邻设计 路段的计算行车速度之差不宜超过km/h。 11.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分别是:快速路、、次干路、支路。 12.城市道路网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自由式、混合式。 1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的要求。A 行车视距 B 超车视距 C 停车视 距 D 会车视距 14.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 通量为( )。A.60000~80000辆 B.25000~55000辆C.65000~90000辆 D.60000~100000辆 15.已知某公路现在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8000辆/d,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试问20年后 的远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 A.47760辆/d B.46520辆/d C.45485辆/d D.44378辆/d 16.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服务水平是以( )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划分的。A.交通 流状态 B.车流密度 C.延误率 D.平均运行速度 17.一条车道在理想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h)可以通过的车辆数,叫()。A.基 本通行能力B.可能通行能力 C.设计通行能力 D.服务交通量 18.高速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为( )。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 19.一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 )。A.10年 B.20年 C.15年 D.5年

《工业控制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控制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T1060260 课程中文名称:工业控制网络 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IAL CONTROL NETWORK 总学时:40讲课学时:28 实验学时:12学分: 2.5 授课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电路集成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一、课程教学目的 工业控制网络即现场总线是3C(Computer,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技术发展汇集成的结合点,是信息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发展到现场的结果。现场总线是自动化及电气工程领域当前和今后的发展热点。现场总线已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国防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而且应用得越来越普遍。例如,对于电气工程领域,在现代电机驱动与控制装置(如变频器)中、在数字化变电站、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中、在智能电器中、在楼宇自动化装置中,几乎均要求配置现场总线通信接口;对于国防领域,在航空航天设备、舰船、装甲车辆中均使用了现场总线系统。 本课程以现场总线基本技术及其节点设计为主要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场总线通信与网络基本知识,学会阅读并理解现场总线协议/规范,能够设计一般设备的现场总线通信接口,掌握典型现场总线系统的基本应用技术,并为学生进行现场总线系统设计和现场总线分析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现场总线的基础知识、国际标准现场总线及其它主流现场总线协议/规范、现场总线节点设计以及现场总线系统应用技术基础。 第1章绪论 现场总线的发展历程、概念、组成、技术特点与优点,标准及应用领域。 第2章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基础 数据编码方式、信号传输方式、通信方式等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硬件组成与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协议分层、接口和服务、服务原语等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及其优缺点,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第3章控制器局域网——CAN CAN总线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CAN总线的技术特点,CAN节点的分层结构,CAN的一些基本概念,报文传送及其帧类型,错误类型及其界定,位定时要求,CAN总线基本技术阐释与分析,CAN控制器及接口芯片:SJA1000、82C250,CAN节点设计,CAN系统应用实例。 第4章DeviceNet DeviceNet简介,DeviceNet的连接(CAN标识符区的DeviceNet使用、连接建立概述、预定义主/从连接组、客户机和服务器的连接终点),DeviceNet信息协议(显式信息、输入/输出信息、分段/ 重组、重复MAC ID检测协议),DeviceNet通信对象类,网络访问状态机制,预定义主/从连接组,构建DeviceNet网络的步骤及所需的硬件和软件,DeviceNet节点设计、DeviceNet系统应用实例。 第5章ControlNet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试卷A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A. 设计车辆 B .交通 量 C. 设计车速 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 B. 内 侧 C .两侧同时 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 距 C .超车视距 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 转 C. 中轴旋转 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 B. 2% C.非定值 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 线 C.回旋曲线 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基边缘标高 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A)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 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 B )行驶。 A. 加速 B. 等 速 C. 减速 D. 无法确

定 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 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 B.平均运 距 C. 超运运距 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 B. 1:20 0 C. 1:500 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穿过城镇 B.离开城 镇 C.靠近城镇 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 长 C.外距 17、详细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B)。 A. 竣工决算 B. 施工图预 算 C. 设计概算 18、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终点桩号为K27+394.58,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 链57.94m,一处短链43.36m,则该路线总长( A )。 A.26029.16 m B.2738 0 m C.26000 m 1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B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 一般最小半径 B. 不设超高最小半 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20、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 C )。 A.平面、纵面综合设计成果 B.纵、横面综合设计成果 C.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2、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 、缓和曲线和圆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 于6V 。 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 统、高斯3o平面直角坐标系 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司机反映时间内行驶的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