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发展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发展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发展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发展

浅谈巴洛克风格的妆容

浅谈巴洛克风格的妆容 巴洛克是十七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起源于1600年,流行于1750年. 到了十八世纪除了中欧和北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葡萄牙语bann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思为不合常规,有的特指各种外形有瑕疵的珍珠。它最早表现在建筑上,19世纪以后才成为一种艺术风格的名称,代表着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它的表现形式有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只讨论和我们有关的妆容方面。 这个时代分有两个时期: 一、荷兰风时期: 1,妆容:这时期的女子面部都很饱满,双颊丰满,眉毛纤细,樱桃小口,下巴圆润,眼睛明亮。铅白粉是当时女子喜爱的化妆品,在脸上涂得很厚。流行黑色眉毛与睫毛,牙齿也要定期进行美白。 2,发型与头饰:这时期的女子梳发辫或系发髻,上面装饰缎带蝴蝶结,还喜欢带款式多样的帽子。 二、法国风时期: 1,妆容:巴洛克时期的女子都爱化妆,只是法国宫廷的女性将化妆技巧发展到了极致。这时期流行可爱圆润的娃娃脸,双颊丰满,眉毛细长,嘴唇饱满,鼻子尖挺,眼睛里透出一种安详的神情。她们习惯用抹涂脂粉的方法让自己看起来很纯洁,再抹上胭脂烘托脸的娇嫩,红色的嘴唇显得很性感,画上淡淡的眉毛,有时还会点上假痣来掩饰

瑕疵。到了18世纪,脸部的胭脂红已经扩散到整个面颊甚至眼部周围。 2,发型与头饰:这一时期的女子使用假发,发型风格逐渐改变,留海渐渐消失,面部两侧的头发有所增加,17世纪60年代用金属丝束扎起来,70年代开始流行短而随意的卷曲发型,大部分的头发梳成圆形,17世纪末期,女子还流行夸张的高发髻,形状有20几种,用假发、缎带和铁丝撑着竖立在头上,头饰为帽子和头巾。 这一时期因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对时装的热情推动和奢侈生活而名声大噪。 以下是巴洛克风格的现代演绎: 1,时尚妆:华丽的巴洛克风格,翠绿的眼影搭配华丽的桃红腮红幻变出大片的效果。眼妆部分用假睫毛和眼线胶加强了效果,电人无极限。 2,新娘妆:汲取巴洛克风格的华丽精致,复古妆容犹如清晨的第一

西方歌剧-巴洛克时期,论文

西方歌剧 - 巴洛克时期 引言:歌剧(opera )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一.歌剧的起源与确立 然而歌剧作为一个体裁的真正起源却发生在16世纪末的佛罗伦萨。最初是此地的一群文人为了复兴古希腊时期的戏剧传统而作,因为他们认为复调技法破坏了诗歌歌词意义的表达。 第一部歌剧是1597年上演,由利努契尼所作剧本、佩里作曲的《达芙妮》,但是由于这部作品的乐谱只剩下残片,所以通常把1600年上演的,同样由利努契尼所作剧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优丽狄茜》当成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歌剧。 二.巴洛克斯时期歌剧 1)历史背景 西方音乐史上,1600年—1750年称为巴洛克时期。巴洛克(Baroque )一词是法语,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 ),意为“不规则的、鳞茎状的珍珠”。巴洛克一词最早用于建筑艺术中,批评建筑师把更适用于金盒子和餐具等小物品的装饰用到大型的建筑装饰中。17世纪流行的建筑风格叫作巴洛克式。特点是规模宏大,大量采用圆柱、圆顶和大量精细甚至奢侈的装饰。在艺术批评史上巴洛克一词一直带有某种贬意。表示变形、奇异、夸张、怪诞的风格。可是这一词在音乐史中并没有明显的贬意。 17世纪欧洲已跨入近代的历史,几个世纪的商业革命已摧毁了停滞的中世纪行会经济。国家规模扩展,国王权力的增大,欧洲政治专制主义时代正向着鼎盛发展。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运动,使欧洲的教会处于分裂的复杂对立状态,导致了宗教派别间及专制君主间的大规模战争。这也是科学振兴的时代,培根、笛卡尔、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之父们为人类翻开了科学思维的新篇页。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与其他艺术交相辉映,呈现出比往昔更加繁荣的艺术景象。当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已达到最后巅峰,法国古典主义戏剧流派勃勃兴起的时候,意大利的音乐家显示时期 体裁 体裁详情 古希腊 时期 悲剧 歌剧产生的根源 中世纪 时期 宗教剧及其后来的神秘据和奇迹剧 专门表演圣经故事,有朗诵,有独唱,有合唱,也有角色和动作表演 田园剧 表现生活场景为主,例如爱情,饮酒,打猎等等,通 过音乐、诗歌和戏剧手段表现 文艺复兴时期 牧歌剧 用牧歌这种体裁来为诗歌中的戏剧性场面谱曲,或者 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 幕间剧 穿插在当时喜剧各幕间成了一个相关联故事的幕间 剧。(歌剧最直接的起源)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以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为标志。意大利歌剧中流传至今的优秀曲目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创作中的古典艺术精品。这些歌曲可称得上是世界声乐作品中一枝独放的奇葩,虽然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仍以主题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旋律声部优美、流畅;钢琴伴奏的织体简洁、纯朴;以及歌唱风格柔美、抒情等特征为世界各地的声乐爱好者和歌唱家们所珍爱。这些歌曲在当今的声乐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巴洛克音乐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弦乐的音色更能体现出巴洛克的特色。巴洛克时期的三个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蒂和亨德尔。巴赫是德国最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又是管风琴演奏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约翰·受难曲》、《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等。巴赫的作品对近代西洋音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西欧他有"音乐之父"和"不可超越的大师"的荣称。亨德尔,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主要作品有《弥赛亚》、《哈利路亚》等。他的作品熔德国严谨的对位法、意大利的独唱艺术和英国的合唱传统于一炉,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他同巴赫、维瓦尔第一起,为辉煌的巴洛克时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维瓦尔第,巴洛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他的音乐天才启迪了后来的

巴洛克大音乐家,尤其是他丰富的作品和新颖的、科学的歌剧创作方法,刺激了现代意大利作曲家的好奇心。下面,我们具体的说一下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 一、旋律特点。 旋律作为构成歌曲的首要要素,是人们感受并理解歌曲音乐的最直接载体,蕴藏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这一时期的歌曲具有篇幅短小但艺术表现独立而完整的特点,为了更好地表达作曲家对生命浓缩的感受,展现内心世界丰富的情感,作曲家在旋律上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歌曲一般具有音域不宽,音程以级进为主,旋律优美、流畅自然,感情真挚细腻,即使偶尔出现一些音程的大跳,也是为了情感表达的需要。 二、伴奏织体的特点。 巴洛克时期,在音乐上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数字低音”,它的运用构成了一种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织体——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这种织体的优点在于:它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低声部和高声部这两个基本的旋律线条。我们现在接触到的乐谱是根据当时的“数字低音”而编配的钢琴伴奏谱,所以伴奏织体具有上述的特点。 三、演唱风格的特点。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的演唱和作品一样简单,不矫揉造作,宁静又连贯。演唱者必须严格按照谱面的要求,不能随意加快、放慢或者延长,尤其是有装饰音的乐句,必须认真对待装饰音中的每个音符,使

巴洛克时期键盘音乐的演奏风格

巴洛克时期键盘音乐的演奏风格 作为一名钢琴学习者,把握作品的演奏风格与提高个人演奏技术是同等重要的。纵观西方钢琴艺术发展,钢琴音乐的创作风格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时期:巴洛克风格时期、维也纳古典主义风格时期、浪漫主义风格时期、印象主义及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 四个风格时期中,距离我们最远的是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种艺术风格,16世纪末期产生于意大利,17世纪盛行于整个欧洲。巴洛克风格表现在各个艺术领域,内涵也极为复杂,但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气氛热烈紧张,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巴洛克时期,器乐艺术开始与声乐艺术并驾齐驱,作为音乐艺术最主要的两种表现方式,开始走向世界各自独立发展的道路。 在巴洛克时期的器乐中,键盘乐器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既用于演奏通奏低音的声部,也可以用来独奏。这一时期的键盘乐器可分为羽管键琴(也称“拨弦古钢琴”)、楔槌键琴(也称“击弦古钢琴”)和管风琴三种主要形态。在古钢琴发展中有两个盛期:英国伊丽莎白时期的拨弦古钢琴在钢琴艺术史上被称为“古钢琴第一盛期;在法国形成的羽管键琴音乐的繁荣时期是钢琴艺术史上的“古钢琴第二盛期”。 在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有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Bach)、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George Friderie Handel)以及多美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Searlatti),他们的键盘音乐作品在学习钢琴演奏的各个阶段中都有所涉及。但是,很多人在演奏他们的作品时,经常会与后来的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演奏风格混淆不清,造成学习和演奏上的诸多问题。因此,在学习、演奏巴洛克键盘音乐时,正确理解和把握其演奏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 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总体来说,速度中庸,音乐平衡、庄严。由于古钢琴音量非常小,钢片拨弦有局限性,所以力度上没有很大的变化,只是采用音区式力度和阶梯式力度,不能做渐强、减弱起伏的变化。和声上以复调音乐为主,产生了对位法,即在大小调式的基础上把不同的旋律线条按一定原则组织起来,不仅要求横向线条独立,同时还要主意纵向的和声关系。复调音乐是多层面、多线条、多重性的复杂思维,在声音上重视每个音的触键,不但每个音符要有良好的音质,同时还要注意每个线条的歌唱性。奏法上也非常讲究。当时古钢琴演奏强调表现力时靠奏法和装饰音,通常有两种奏法,即连奏和断奏。由于这一时期铺面上没有奏法的标记,所以只能靠演奏着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弹成连奏或断奏,大致有两种基本原则:1.音阶性-----级进的音弹成连奏。2.三度以上的音处理成断奏,或者是八分音符弹成断奏,十六分音符弹成连奏。装饰音在巴洛克时期非常重,它是为了使旋律更美,更富趣味性,同时也是为了弥补当时你的古钢琴的局限性而大量出现的一种记法。 复调性是巴洛克钢琴音乐的的重要特点。巴赫的音乐充满内部结构的平衡 与美感,是复调性程度最高的。亨德尔的作品相比较之下具有更多主调成分,但仍带有十分强烈的复调倾向。D·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则基本上以主调写法为主体,

浅谈巴洛克时期的钢琴演奏风格

摘要 在巴洛克时期,随着古钢琴的日益完善,古钢琴音乐发展到了极为繁荣和辉煌的阶段,被作曲家们推向了极致。他们不但继承了之前文艺复兴时期古钢琴作品精致细腻的优点,又摒弃了诸如有些拘谨呆板、不够自然等不足,使作品更加生动活跃。这一时期发明了钢琴并经过制琴者的不断努力和改进,钢琴已经传播到了一些国家,并且专门为钢琴而作的音乐已经出现。 本文通过对巴洛克时期的艺术特征以及代表人物的作品的介绍,分析了巴洛克时代的钢琴演奏风格。 关键词巴洛克钢琴演奏风格

Abstract In the Baroque perio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lavichord music, the clavichord music has developed to a stage that is very prosperous and glorious, composers made it to the top stage. They are not only take full of the advantages that works for Clavichord in the Renaissance period , but also get rid of some disadvantage such as inflexible ,formal and not natural enough, the works become more and more activ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piano is invented and with the continuous efforts and improvements by violin makers ,the piano has been Broadcasted to a number of countries, and the music that specifically made for the piano appeared.This article make a analysis of the style of piano playing in the Baroque period through the to the art characteristic in the Baroque period as well as make a introduction of the style of piano playing at that time. Key words: Baroque, piano, the style of piano playing

巴洛克时期音乐精要

第二节巴洛克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 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与发展 1.音乐史上第一部歌剧是诞生于1597年,里努契尼作剧,培里作曲的《达芙妮》。2.1600年被称为歌剧的诞生年。 3.歌剧诞生于意大利弗罗伦萨。 4.歌剧的发展: ⑴罗马歌剧代表人:卡瓦利埃里,代表作《灵魂与躯体》 ⑵威尼斯歌剧代表人:蒙特威尔第,代表作《奥菲欧》是其第一部歌剧。 ⑶那波里歌剧的代表人:阿·斯卡拉第。 贡献:确定了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典型形式。 5.1637年在威尼斯建立了欧洲第一座公开演出的歌剧院。 法国歌剧——17世纪 法国歌剧代表人:吕利。贡献:确立了法国歌剧形式“抒情悲剧”。 代表作:《卡德缪斯和赫尔米昂》(1673年,第一部真正的抒情悲剧) 英国歌剧——17世纪 英国歌剧代表人:波塞尔,代表作《狄东与伊尼》。 其他声乐体裁 清唱剧和康塔塔都是产生于17世纪初的意大利。 器乐音乐 1.巴洛克时期对风琴音乐贡献最大的国家:德国。 2.17世纪德国管风琴音乐代表人:布克斯特胡德。(17世纪) 3.巴洛克时期对古钢琴音乐贡献最大的国家:法国。 4.法国古钢琴音乐代表人:F·库普兰(罗克克风格代表)。 5.小提琴音乐代表人: ⑴维瓦尔第(意大利)代表作:《四季》贡献:确立了古典小提琴协奏曲的结构样式。 ⑵塔蒂尼代表作《魔鬼的颤音》 第三节巴赫与亨德尔 巴赫——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西方音乐之父) 1.巴赫的音乐创作 ⑴声乐作品:康塔塔①世俗康塔塔《咖啡康塔塔》②宗教康塔塔《宗教改革康塔塔》 ⑵受难曲:《马太受难曲》 ⑶弥撒曲:《b小调弥撒曲》 ⑷钢琴音乐:《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⑸管风琴音乐:《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⑹管弦乐曲:《布兰登堡协奏曲》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巴洛克(Baroque)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种艺术风格,其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关于巴洛克一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意大利B.克罗齐等人认为源于Baroco。指逻辑学中三段论式的一个专门术语:一是认为源于葡萄牙语Ba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为各种外形不规则的珍珠,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离经叛道的事物。巴洛克16世纪末期产生于意大利,17世纪盛行整个欧洲。18世纪初期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仍有较大的影响。巴洛克风格表现在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各个领域,内涵极为复杂,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使17世纪整个欧洲的建筑及艺术设计呈现出巴洛克气势雄伟、强烈奔放的特点。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设计作品,使我们欣赏到这个时期艺术家们智慧的结晶,领悟到他们艺术设计的精巧构思和创作技艺。领略到他们卓著的艺术思维能力。 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义。有怪异、奇特、粗野或推理错误上的含义。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直到20世纪上半叶,人们对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才给予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巴洛克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与反宗教改革有关,巴洛克是为教会服务并被宗教利用。教会是其最强有力的支柱。学者王明道将巴洛克的艺术特色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色彩;二是它

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极力强调动感。运动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关注作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五是讲究综合性,吸收文学、戏剧、音乐领域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七是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17世纪这个时期是有史以来人类生产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新的社会制度诞生并取代旧的社会制度的时期。进入17世纪,资产阶级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开始在政治上与封建势力较量。整个欧洲历经磨难——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动乱,席卷整个欧洲,极大地震撼了欧洲国家。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和君主制取代教会统治;经济上出现商业资本主义和君主商业;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集于君主一身,并以国家的形式出现.形成前所未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能力。以德国为战场.因路德教会和罗马天主教的冲突引起。几乎所有的欧洲实力国家都卷人了这场举世闻名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这场战争具有德国内战和国际混战的双重特点。在威斯特伐利亚和平法之后.这场恐怖的战争才结束,每个德国小诸侯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变革与争斗.剧烈地改变着各国的面貌。30年的战争导致宗教问题目趋严重,最终把北欧和南欧分成新教和天主教两大宗教派别阵地。德国和西班牙王朝逐渐衰落。尤其在时装潮流中的统治地位也日趋降低。英国内战连绵不断。灾难接踵而来,使它无暇顾及时装式样。丹麦和瑞典对战争的加入有扩张疆土的意图,但最终也消耗了国力。意大利因西班牙的统治而日趋衰败.失去

美的无定形存在_浅谈巴洛克艺术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 第23卷 第2期 ?146? 美的无定形存在 ——浅谈巴洛克艺术 徐 波,吴蔷薇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巴洛克意味着运动、追求新奇、热衷于无穷、不安和对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胆融合。巴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本文从“巴洛克艺术概念”、“ 巴洛克艺术兴起的原因及特点”、“ 巴洛克艺术的历史”、“ 巴洛克艺术的表现”等方面对巴洛克艺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巴洛克;建筑风格;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1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08)02-0146-02 一、巴洛克艺术概念 巴洛克(Baroque)一词本义是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一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影响很大。意大利B.克罗齐等人认为源出于Baroco,原本是逻辑学中三段论式的一个专门术语;另一说认为源出于葡萄牙语ba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为各种外形不规则的珍珠,引申为“不合常规”。17世纪末叶以前最初将巴洛克运用于艺术批评,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也就是离经叛道的事物。18世纪用作贬义,一般指称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情况。一直到19世纪中叶都是用于贬义而非艺术风格的名称。1888年H.韦尔夫林发表《文艺复兴运动与巴洛克》一书,对巴洛克风格作了系统论述,从此确定了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概念。20世纪西方学者对巴洛克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赋予它不同的意义,但当做一种艺术风格理解仍是主流。 二、巴洛克艺术兴起的原因及特点 巴洛克一词一开始主要针对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风格而言。巴洛克艺术(Baroque art)是十七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初发源于17世纪教皇统治的罗马,那时意大利是欧洲艺术中心,但在巴洛克后期,欧洲艺术中心移转到法国,它并没有明确的艺术风格,只能算是一种爱好和时尚。 文艺复兴意味着平衡、适中、庄重、理性与逻辑;而巴洛克却意味着运动、追求新奇、热中于无穷、不安和对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胆融合。巴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 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十七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极利用艺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 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故亦是“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它的特点是力图表现或暗示无穷感:例如伸向地平线的道路,展现无际天空幻觉的壁画,运用变换透视效果使其变得扑迷离的镜面手法;强调光线:设计一种人为光线,而非自然的光,产生一种戏剧性气氛,创造比文艺复兴更有立体感、深度感、层次感的空间,造成轮廓线模糊,构图有机化,而有整体感;追求戏剧性、夸张、透视的效果,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三、巴洛克艺术的历史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 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迭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 作者简介:徐波,男,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教师。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国贸学院 10国贸(6)班莫果佳 2010220167 一.巴洛克时期的定义 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巴洛克时期,是以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为标志的。意大利歌剧中流传至今的优秀曲目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创作中的古典艺术精品。这些歌曲可称得上是世界声乐作品中一枝独放的奇葩,虽然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仍以主题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旋律声部优美、流畅;钢琴伴奏的织体简洁、纯朴;以及歌唱风格柔美、抒情等特征为世界各地的声乐爱好者和歌唱家们所珍爱。这些歌曲在当今的声乐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二.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三个阶段 巴洛克风格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随着文艺复兴的衰落和反宗教改革潮流的蔓延,在意大利以及天主教甚至新教世界中,艺术和音乐比纳入具有新的教会精神的文化氛围中。在古典主义形式的完美、平衡、和谐被打乱之后,综合、调和以及刻意的修饰成为新一代风格教会为自己的世界从建筑形式上提供了富丽堂皇、瑰丽精致的形式,同时也给音乐打下了自己的文化烙印。巴洛克时期音乐课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阶段——1600-1640是巴洛克风格的形成期;中期阶段——1640-1690是巴洛克风格的定型期和晚期阶——1690-1750是巴罗的风格的盛期,也是完善期。 三.巴洛克音乐的特点 巴洛克音乐的一些特点,它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巴洛克音乐是后期发展的一个基础。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弦乐的音色更能体现出巴洛克的特色。那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蒂和亨德尔。巴赫是音乐之父,由此可见他的威望之高。维瓦尔蒂凭着他的《四季》一举成名天下知。亨德尔是旋律大师,他的作品有一种优雅!他们所留下来的东西是巴洛克时期的一大笔财富! 下面,我们具体的说一下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 巴洛克时期,综合、调和以及刻意的修饰、精美成为新一代的艺术风格特征。虽然艺术中文艺复兴式的人文精神并未消失,但是音乐主要成为新的教会精神和宫廷贵族时尚生活的表达方式。在不同作品的表现中,风格又是多样而综合的。17世纪中期在音乐风格方面采用的普遍分类,是教堂风格(如声乐复调)、室内乐

巴洛克音乐有哪些

巴洛克音乐有哪些? 莫札特(Mozart) D大调第七号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第五号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交响曲「哈佛纳」、D大调交响曲「布拉格」、G小调第40号交响曲、A大调第29号交响曲 贝多芬(Beethoven)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降E大调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 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 降B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 海顿(Haydn) F大调第67号交响曲、B大调第69号交响曲、降B大调第五号钢琴协奏曲、C 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G大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C大调第101号交响曲「时钟」、G 大调第54号交响曲、G大调第94号交响曲 布拉姆斯(Brahms) D大调小提琴协奏· 古典音乐不但能提升人们的精神,把人类的心灵从世俗的烦嚣中释放出来,对人脑吸收和记忆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巴洛克音乐每分钟60拍,节拍稳健庄重,刚好和人脑放松而清醒时的a波频率同步。音乐刺激了头脑天生的模式,强化了它们从事逻辑推理的功能,不但对於数理智能有提升作用,更适合於语言的学习。§主动音乐会---ˉ莫札特(Mozart) D大调第七号小提琴协奏曲ˉ莫札特(Mozart) A大调第五号小提琴协奏曲ˉ莫札特(Mozart) D大调交响曲「哈佛纳」ˉ莫札特(Mozart) D大调交响曲「布拉格」ˉ莫札特(Mozart) G小调第40号交响曲ˉ莫札特(Mozart) A大调第29号交响曲ˉ贝多芬(Beethoven)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ˉ贝多芬(Beethoven) 降E大调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ˉ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 降B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ˉ海顿(Haydn) F大调第67号交响曲ˉ海顿(Haydn) B大调第69号交响曲ˉ海顿(Haydn) 降B大调第五号钢琴协奏曲ˉ海顿(Haydn) C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ˉ海顿(Haydn) G大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ˉ海顿(Haydn) C大调第101号交响曲「时钟」ˉ海顿(Haydn) G大调第54号交响曲ˉ海顿(Haydn) G大调第94号交响曲ˉ布拉姆斯(Brahms) D大调小提琴协奏§复习功课时所用的乐曲---ˉ莫札特(Mozart) 21号C大调钢琴协奏曲K467 ˉ莫札特(Mozart)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ˉ贝多芬(Beethoven) 降E大调第五号钢琴协奏曲ˉ巴哈(Bach) 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ˉ巴海贝尔(Pachelbel) 卡农(选自卡农与格) ˉ韦瓦第(Vivaldi) D大调第三号长笛协奏曲§放松身心所用的乐曲---ˉ韩德尔(Handel) F 大调竖琴协奏曲(稍缓板) ,作品四,第五号ˉ韩德尔(Handel) 降B大调竖琴与鲁特琴协奏曲(稍缓板) ,作品四,第六号ˉ韩德尔(Handel) C大调大协奏曲「亚历山大的盛宴」§作笔记时的巴洛克风格乐曲---ˉ巴海贝尔(Pachelbel) D大调卡农ˉ巴哈(Bach)第三号组曲「G弦之歌」ˉ巴哈(Bach) F小调协奏曲第二乐章ˉ韦瓦第(Vivaldi) 四季协奏曲春季,最缓板ˉ韦瓦第(Vivaldi) C大调短笛协奏曲ˉ阿尔比诺尼(Albinoni) 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作品九

巴洛克时期声乐音乐的发展

巴洛克时期声乐音乐的发展 摘要 巴洛克时期创作了大量永垂千史的的声乐作品,作品中涵盖了浓厚的艺术趣味。这些声乐作品不仅内容强烈反映人性主义的光辉,肯定人的理性,同时运用广泛的题材、优美的旋律和新的节奏记号把音乐表现的酣畅淋漓,许多力度表情记号也用来暗示音乐的强弱变化,从而进一步加深音乐的表现力,还有高贵典雅、雄伟庄严、内省而极富哲理性的音乐风格,正是由于这些丰富的艺术特征,才使其在四百多年的音乐长河中一直颇受人们的喜爱。 关键词:巴洛克时期声乐发展特点 1.绪论 1.1 声乐音乐的相关概念 1.1.1 声乐的概念 声乐(vocal music),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声乐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2006年中国又出现了原生态唱法。通常声乐指美声唱法。 1.1.2 声乐的分类 1.女高音 女高音的音域通常是从中央c即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三组的c。演唱女高音的歌手,由于音色、音域和演唱技巧的差别,又可以分为抒情、花腔和戏剧三类。 2.女中音 女中音的音域和音色都在女高音和女低音之间。音域通常从中央c下面小字组的a到小字二组的a 。 3.女低音 女低音是女声中最低的声部,音域通常从中央c下面小字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f。音色不如女高音明亮,但比较丰满坚实。 4.男高音 男高音是男声的最高声部,音域通常从中央c即小一字组的c到小字三组的c。按音色的特点可分为抒情和戏剧二类。 5.男中音

男中音的音域和音色介乎男高音和男低音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兼有两者的特色。音域一般从小字组的降A到小字二组的降a。 6.男低音 男低音是男声的最低音。音域通常从小字组的e到小字二组的e。按音色的特点还可细分为抒情男低音和深厚男低音等。男低音的音色深沉浑厚,擅于表现庄严雄伟和苍劲沉着的感情。 1.1.3 声乐的唱法 所谓“唱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有的演唱模式,这种模式直接影响着演唱的外在表现风格。 1.2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在西方音乐史中,巴洛克时期是指1600-1750的150年历史,巴洛克音乐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巴洛克音乐是后期发展的一个基础。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 2.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历史背景 2.1 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的进步,特别是实验科学的进步,成为新的音乐风格的重要源泉之一。社会崇尚理性主义,科学家的新观念和成就深刻的影响了音乐的发展。(十二平均律、和声学等) 2.2 宗教兴盛 该时期是宗教兴盛的时期。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斗争对艺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代表中产阶级利益的新教和代表封建旧王朝的天主教,都在利用巴洛克这种新的艺术风格为自身服务。 2.3 社会环境 西方殖民化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中产阶级累积的财富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其次,贵族宫廷成为重要的音乐文化中心。

简论巴洛克时期的歌剧

简论巴洛克时期的歌剧 巴洛克这一名词在音乐史上是用来代表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这段时期的音乐。“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文,有“美丽的贝壳”、“幻想”、“不规则”、“任性”等意;从字义上看可说是具有轻蔑的意义,指艺术上的奇形怪状。她更多的是指建筑、美术等艺术风格,音乐上便是指深受这种风格影响的音乐。 巴洛克音乐风格此时期有着显著的特征: 1.在对位法上,复调音乐达到全盛,并向主调风格上有了较大的转移。 2.在和声、数字低音的使用导致了和声学的诞生,在调性上,大小调取代了中古调式;在音乐术语上,首次出现了指示乐曲速度或表情的术语;在装饰曲调、变化主题、终止式以及对位的处理,都更自由、深刻。巴洛克时期产生了许多新的音乐体裁:歌剧、清唱剧等。 歌剧是将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的综合艺术。其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悲剧以及中世纪的礼仪剧、神秘剧和奇迹剧,此外16世纪末的牧歌喜剧也可以说是歌剧的先驱。 歌剧最早产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早期的歌剧创造出一种新的音乐风格;旋律紧密结合歌词,但又不同于歌唱性的旋律,这实际上是一种节奏自由的朗诵调,在最初的歌剧中也使用合唱,一种新的带伴奏的单声部的声乐曲是主要的、新生的东西。 意大利歌剧的生产和发展,不仅限于佛罗伦萨一地,后来在罗

马、威尼斯也都有发展。 法国是意大利以外发展歌剧最盛的地方,它与17世纪后半期,受意大利歌剧影响而产生,并且创造出具有本国特色的歌剧艺术。 在法国歌剧产生之前,巴黎经常上演意大利歌剧,比较重要的有罗西的《奥菲欧》、加波罗利的《达第与彼利奥的婚礼》等。17世纪后半叶法国歌剧的领导着为吕利。他生于佛罗伦萨,14岁来到巴黎。他会唱,会弹六弦琴和拉小提琴。20岁被选入王宫当乐师,最终当上路易十四的宫廷乐长。在吕利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法国歌剧有所衰落,直到拉摩出现,法国歌剧才真正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16世纪的英国,流行一种“假面具”,他是一种宫廷内娱乐性的话题,题材多属神秘性和寓言性。“假面具”中有歌唱、咏诗、舞会、合唱和器乐曲,也有朗诵调,演出时带有假面具最著名的假面具是亨利〃勒威斯作曲的《高姆斯》。 而真正成为歌剧的,且以英文写作的歌剧为布鲁所作的《威留斯和阿多尼斯》,但这格局显然是深受法国和意大利歌剧的影响,而真正把英国的歌剧写成民族歌剧的当数普赛尔。 普赛尔曾是教堂乐师和宫廷作曲家,最初他致力于宗教音乐,后来开始投身歌剧的创作。他研究了法国和意大利的作品,希望建立英国的民族歌剧。他所写的歌剧在声乐方面与意大利歌剧有许多共同的之处,但是普赛尔的创作又有自己的特征,那就是与英国的民族有紧密联系。他的歌剧尽管受到法国、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但独具个人风格的歌剧,使英国歌剧在欧洲独树一帜。

浅谈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艺术风格_李萌

1引言 艺术好比一朵鲜花,它不可能永葆青春,总有枯萎凋谢失去光彩之时。当历史的车轮步入了17世纪的大门,西方的艺术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文艺复兴运动的逐渐衰落把欧洲带入了崭新的时期。而该时期表现在艺术上的设计风格主要分为两种: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 纵观西方美术史,我们会发现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艺术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明显特征,它既区别于之前的文艺复兴,又有别于之后的新古典主义,它在他有限的生命时间段里以不同于 浅谈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艺术风格 李萌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系,河南郑州450044) 摘要:巴洛克式与洛可可式是16-18世纪流行于欧洲最主要的艺术风格,它们在西方美术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介绍了两种艺术所产生的时间、文化背景及其代表艺术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出两种艺术形式所各自呈现出的艺术风貌,从而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异同点。 关键词:巴洛克;洛可可;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O-05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ontheArtStyleofBaroqueandRococo LIMeng (ArtDepartmentofHenanBusinessCollege,HenanZhengzhou450044)Keywords:Baroque;Rococo;artstyle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科技支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加强数据中心的建设、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构建产品的平台、测试的平台、企业管理的平台,形成核心的软装备,用这些新型的软装备和厂房、设备、生产线等硬装备共同装备企业新型的工业能力体系。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软装备、硬装备和企业的生产手段、生产流程的集成,才能形成创新平台,才能形成数字化生产线,形成企业管理平台。如果说硬装备是新型工业化的前提,是厂房、设备、生产线等固定有形资源的实施保障,软装备则是实现新型工业化,构建新型工业能力的灵魂,软装备促成信息化共享的流程、规范,软件措施加速数字化建设。在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联合攻克技术难题,不仅要开展单向的自主创新,更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注重工程集成的创新,用信息化的手段把企业软硬装备支撑起来,形成企业生产能力的硬装备,形成企业进行设计、制造、管理、控制的软装备,形成企业创新能力的灵魂。通过集成硬装备和软装备,构筑现代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平台,提升整个企业信息化创新能力,支持产品不断创新和实时发展。 5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企业的科学管理直接决定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我们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经验,重点开展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应用、进销存管理应用、生产制造管理应用、分销管理应用、客户管理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商业智能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突出搭建企业管理平台,主要以ERP及GRM软件为技术,把企业经营决策、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物质配套采购集成起来,支撑企业管理流程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要和集团总部、骨干院所分厂进行业务上的协同管理,和决策信息实行全面共享,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综合业务指标的获取,实现整个集团公司的治理和对各个分厂公司现场情况的了解,达到企业商务运营电子化、管理高效化、企业效益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明全.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J].企业活力.2004,(03). [2]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申林.走出信息化的陷阱[J].企业研究.2003,(01). 李萌:浅谈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艺术风格 27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吴胜明 巴洛克时期地定义 “巴洛克”()这一术语很可能源自葡萄牙文地“”意是形状不规则地珍珠,该词最初用来表示对世纪末到十八世纪中期产生地某些艺术作品地嘲弄和鄙视.如果“巴洛克”不再是贬义词了,而是用来广泛地指称那一时期地艺术和音乐.巴洛克时期地艺术创作及其丰富且数量庞大,因而通常将这一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巴洛克”运动起源于意大利,是反宗教改革运动地一部分,巴洛克地影响和精神匀速传遍了欧洲各地,尤其是德国南部和奥利地.在这里,罗马天主教会地反宗教改革运动在对抗北方新教地斗争中最为成功,尽管巴洛克精神起初于反宗教改革运动相互联系,但是它也成为了新教改革中同样不可或缺地组织部分,并且实际上遍及了精神和世俗地所有地艺术表现形式,宗教,政治,经济和科学领域地一些重要运动也影响了巴洛克时期地艺术活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巴洛克时期音乐地三个阶段 巴洛克风格地产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地时间过程.随着文艺复兴地衰落和反宗教改革潮流地蔓延,在意大利以及天主教甚至新教世界中,艺术和音乐比纳入具有新地教会精神地文化氛围中.在古典主义形式地完美、平衡、和谐被打乱之后,综合、调和以及刻意地修饰成为新一代风格教会为自己地世界从建筑形式上提供了富丽堂皇、瑰丽精致地形式,同时也给音乐打下了自己地文化烙印.巴洛克时期音乐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阶段——是巴洛克风格地形成期;中期阶段——是巴洛克风格地定型期和晚期阶——是巴罗地风格地盛期,也是完善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巴洛克音乐地风格与作曲家 新地巴洛克风格,常被称为“现代风格”它是以巴洛克自身有地一些风格性作曲手段为特点,其实一种手段是以单旋律来写地,这种风格地旋律线条为一种风格简单地和弦伴奏所支撑,这也就是所谓地主调风格,其特点是自由地节奏,戏剧性地停顿和非对称地乐句,作曲家通过更具有旋律性地段落来减弱音乐表达地单调,这最终催生了宣叙调和咏叹调在单身风格地差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巴洛克地另一特征是“竞走风格”在这一风格中,作曲家在和声风格或者是对位风格地作品中使用了器乐和声乐,巴洛克晚期地很多声乐和器乐音乐形式都来自这一写作风格,也就是所谓带有复调性地风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旋律 旋律写作多种多样,有宣叙调地宣讲性风格,也有巴洛克晚期咏叹调和器乐旋律地极其华丽地风格,后者旋律写作过程中,短小地音型发展成为了具有相当地长度和复杂性地旋律线条,在宣叙调风格中,宣讲性风格对现在人地耳朵来说似乎是一种对旋律地否定,主导者形式结构.宣叙调为巴洛克早起地地作曲家创造,代表了这样一种旋律乐思,即结构完全取决于语词上地考虑.有两种形式得到了运用,一种是“清宣叙调”和“带伴奏地宣叙调”前者是只有低音为声部伴奏,后者是更具有戏剧性地,由乐队进行伴奏.带伴奏地宣叙调通常用于康塔塔或者歌剧或者清唱剧这样地戏剧形式中引入咏叹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和声 巴洛克时期,在音乐上地一个突出地特点就是“数字低音”,它地运用构成了一种典型地巴洛克音乐织体——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这种织体地优点在于:它强调地是两端地声部,即低声部和高声部这两个基本地旋律线条.我们现在接触到地乐谱是根据当时地“数字低音”而编配地钢琴伴奏谱,所以伴奏织体具有上述地特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半音化手法和不协和音响在巴洛克音乐中得到了自由地运用,以此来达到表现性地目地,键

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以及印象派音乐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音乐倾向于表现宗教题材,并且华丽而复杂,且作品时间冗长。但与中世纪不同,用调性概念取代了教会制定的调式音阶,拓宽了音乐的创作领域。 在音乐手法上,多采用复调手法,多旋律线配合进行,强调复调对位手法。 巴洛克的另一音乐特点是对于浑厚低音的需求。其特定手法“通奏低音”或“持续低音”,使作品从头到尾都被饱满的低音部托起。 巴洛克的主要形式为复调,包括对比式复调(旋律线的互相对比)与模仿式复调(旋律线的先后模仿);“卡农”“赋格”为常见曲式。 代表人物:巴赫,亨德尔 《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J.S.巴赫音乐中器乐曲往往通过节奏的对比与变化,来表现复杂的均衡关系。通过这种均衡关系而作复调处理,对位、变化,达到一种极丰富的循环。 代表作品:《阿尔米拉》,《尼罗》,《哈利路亚》 亨德尔的曲风雄伟、崇高,所创作的清唱剧是戏剧性的英雄史诗。则更是以其震撼的气势,洗练而悠长的旋律,以及教堂圣歌的庄重典雅,而成为传世佳作。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手法是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并用。 由于相比较巴洛克的宗教性,古典主义更加理性与自然,故曲式更加的自由,章节之间的情感变化较呆板的巴洛克更为起伏。但曲式与节奏依旧非常规则整齐。 古典乐乐章包括四部分

1.快板,奏鸣曲式等,戏剧性的陈述两个对立主题 2.慢板,为三段体或变奏曲,赋予哲理性与思考 3.小快板,小步舞曲等,表现出矛盾后的闲暇 4.快板,呈现胜利凯歌的欢庆场面 古典主义确立了近代古典曲式,包括协奏曲式、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等代表人物:贝多芬,莫扎特 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欢乐颂》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在音乐表现上,充满豪迈的气息,并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含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浪漫主义】 主题悠长而不均匀,相比较古典派,节奏更自由随性,更加不稳定,且与古典派和巴洛克的感情控制相反,浪漫主义的情感变化非常大。 浪漫主义乐派更加情感化,曲式非精确化,主题节奏非整齐化。 “弹性速度”手法多见,并且摒弃了“通奏低音”的手法,不使用固定音型。相比较古典乐,除了情感的大起伏,音乐变幻也更加的不可预料,以体现非理性。 代表人物:肖邦,舒曼 主要以《钢琴协奏曲》,《叙事曲》等钢琴曲为主,被誉为“钢琴诗人”。这些作品能激起无穷的情感体验,大多优美、文雅、富有歌唱性。他运用优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