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模块学习要求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模块学习要求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模块学习要求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模块学习要求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模块学习要求

(最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常规25条)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研读课标(指导纲要)、学习教材。认真研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从整体上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牢固地掌握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阅读和浏览相应的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资料光盘、学科专题网站,紧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了解学科技术前沿,更新学科知识体系,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第2条研究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兴趣需求、已有学科知识基础,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第3条准确全面设计教学预案 (1)教学设计应具备授课课题、设计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策略与手段、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与板书设计等内容。 (2)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在表述时应体现三位一体的思想。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往往较大,可设立多级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体现清晰的过程结构,应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安排教学环节,通过选用有效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环节与环节之间要注意衔接与过渡。 (4)根据教学目标经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预计学生的学习问题,预设各种教学方案。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范例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主题活动法”“游戏竞赛法”等,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与组合。 (5)板书设计要体现一节课的关键知识点,根据教学要求合理选择板书的呈现形式,并注意简练、规范、美观。 第4条科学编制教学计划。要以课程标准和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根据学生实际和学校的具体教学条件,科学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 第5条认真准备教学必须的软、硬件环境,整理开发教学相关资源。上课前要认真准备教学所需的计算机、网络、学习软件、练习平台等软、硬件环境,依据教学设计的需要,收集整理或自主设计制作教学所需的相关资料。设计制作必须的教学课件。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6条课堂引入应遵循简短、高效原则,要发挥计算机的技术优势、调动各种感官,以达到吸引学生和质疑问难的目的。要围绕教材重点、学习关键点精心组织教学提问,根据能力差异体现问题的开放性与层次性,问题的来源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师生交互、操作实践中动态生成的。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 (试行)

目录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第二部分课程结构、目标与模块内容概要……………………………………() 一、课程结构………………………………………………………………………() 二、课程目标………………………………………………………………………() 三、模块内容概要…………………………………………………………………()第三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四部分课堂教学评价建议……………………………………………………()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模块学习要求(试行)………………………() 一、音乐鉴赏………………………………………………………………………() 二、歌唱……………………………………………………………………………() 三、演奏……………………………………………………………………………() 四、创作……………………………………………………………………………() 五、音乐与舞蹈……………………………………………………………………() 六、音乐与戏剧表演………………………………………………………………()

2013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

2013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 (高中一年级) 京 ·竞赛时间2小时。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第1题选择题(16分)(每选2分,多选,对一错一不得分,无负分) (1)荧光棒发光的原理是利用H2O2氧化草酸酯产生能量,该能量传递给荧光物质而发光。草酸酯是一种粘稠度较高的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荧光棒发光,凑近可燃性气体,会导致气体燃烧 B.当荧光棒亮度减弱时,敲打荧光棒亮度可能增强 C.荧光棒放入冷冻室亮度可能减弱甚至消失 D.荧光棒发光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光能 (2)碘可能呈金属性,下列事实能说明这一事实的是() A.已经制得I(NO3)3、I(ClO4)3 2H2O等含I3+ 的化合物 B.已经制得IBr、ICl 等卤素互化物 C.碘易溶于KI溶液形成I3- D.I4O9 可以看成是碘酸盐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向碳酸氢镁溶液中滴加少量石灰水: Mg2+ +2HCO3-+2Ca2+ +4OH-=Mg(OH)2↓+2CaCO3↓+ H2O B.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Na2FeO4: 3ClO-+ 2Fe(OH)3 = 2FeO42-+3Cl-+ H2O + 4H+ C.向NaAI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制取AI(OH)3 AIO2-+ CO2 + 2H2O = AI(OH)3↓+ HCO3- D.漂白粉[主要成分Ca(ClO)2,Ca(OH)2]在空气中失效:

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词组半句翻译练习4

235.Almost a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speech given by Mr Green. 几乎所有的人对格林先生的发言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36.Only in this w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nglish.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精通英语。 237.Could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instructions myself? 我可以自己看一看说明书吗? 238.Some peop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ocolate. 有些人十分喜好(酷爱)吃巧克力。 239.He came back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 me. 他回来和我说几句话。 240.Students must ___________________to a good library. 学生必须有机会使用好的图书馆。 241.Fathe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ir children's personalities. 父亲对孩子们的个性有巨大的影响。 242.He ___________________ his ability since he failed in the exam. 自从考试不及格,他就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了信心。 243.News medi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eople's mind. 新闻媒介对人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244.We shall hav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o the manager about it. 我们除了向经理投诉这件事之外,别无选择。 245.You mu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old people. 你必须尊敬老年人。246.I hav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y roommate. 我和我的舍友相处有困难。 247.We saw him ____________________, so we stepped aside. 我们看见他正向我们走来, 就让到一边。 248.It is because of all these achievements that w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possibility of further progress. 就是这些成绩让我们对将来的发展怀着坚定的信念。 249.No one can ________________ the wheel of history. 没有人能够阻挡历史的车轮。 250.If he can just__________________ a little longer, we can get help to him. 如果他能再坚持一会儿, 我们就能使他得到帮助了。 251.They __________________ the hand of friendship to me. 他们向我伸出了友谊之手。 252.We__________________ finish the work before dark, but the heavy rain 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原计划在天黑以前干完这项工作, 可给大雨耽搁了。 I (39个) 253.He is always c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nger. 他面对危险总是镇静自若。 254.He is so mild that I have never heard him spea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总是很温和,以至于我从来没听过他大声说话。 255.________________, I'm glad you __________________ , for it will serve as a warning to you.

2015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

2015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 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2015年4月19日上午9:00-11:00)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竞赛时间2小时。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考试结束后,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笔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如下: 第1题 选择题(30分)(单选或多选,每题5分) (1)一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可能是NH 4Cl 、Na 2SO 4、(NH 4)2SO 4和KCl 中的一种,为确认 此溶液,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 A .NaOH B .Na 2CO 3 C .Ba(OH)2 D .BaCl 2 (2)已知反应:6FeBr 2 + 3Cl 2 = 2FeCl 3 + 4FeBr 3,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Cl 2不能氧化Br ? B .Br 2的氧化性强于Fe 3+ C .Fe 2+的还原性强于Br ? D .反应发生的条件是FeBr 2要过量 (3)红磷和黑磷互为同素异形体,磷的存在形式与 温度(T )和压力(p )有关,如右图所示(图 中的曲线表示两相平衡共存的区域)。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A .红磷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可以升华 B .红磷和黑磷的熔点都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 C .红磷、黑磷和液态磷可以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共存 D .在1000 K 、1×106 Pa 下,磷的稳定存在形式是气态

小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基本要求 丰乐镇中心小学为加强我校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特制定教学环节基本要求,各位教师必须认真执行。 一、计划要求 教师应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在开学伊始制定好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1、认真做好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尤其是班级学优生和学困生情况分析,要做到恰如其分,切合实际。 2、要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认真确定本学期要达到的各项教学目标。既要有基本要求,又应有较高要求。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创新意识的树立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3、要深入领会编者意图,吃透整册教材内容编排体系,熟知全册教材的前后联系及知识、能力各方面的衔接与迁移。 4、要合理编排好教学进度授课计划,课时安排以教师用书安排为基准。 5、必须认真选择好教研课题,拟定措施要得力,有促进作用。课后辅导对象要明确,辅导措施要有利于学生进步与发展。 6、期末必须认真总结,细心反馈,写好教学心得。 二、备课要求 1、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应做到六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备教具、备学具。

2、教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重、难点,有教学双向互动,师生共研的主要环节,新授课必须要有板书设计。教案要体现教师教学上的特色风格,不允许一味抄袭教参与别人教案。 3、教师备课要做到功在课前,效在课堂,要坚持隔周集体备课制,绝不允许课后备及大量超前备。 4、教师按教案授课后,必须认真小结,写好教后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反思不足之处,拟定整改意见及探究思路,帮助自身教学提高。 5、凡参与集体备课教师,课前一定要把中心发言人教案与自身实际及学生个体相结合进行合理修改,授后务必要从“认同、反思、探究”三方面写好教后感。 三、上课要求 1、教师要严密组织课堂教学,坚持教书育人,管教管导,严格要求学生,要建立良好课堂教学秩序,严禁教师课堂上借故离开或接待客人、接听电话。 2、教师上课一定要携带教案,避免盲目性,杜绝随意性,要注意讲练结合,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注重学法指导及学生能力培养。要形成擅于打破“一言堂”,敢于建立“群言堂”的课堂教学氛围。 3、教师课堂仪表要端庄,教态要亲切。语言要准确、清楚,要说普通话,板书要准确,画图要规范,字迹须工整,要按要求完成每节课教学任务,严格做到不拖堂、不欠帐。

北京市2020年春季普通高中语文会考(新课程)试卷北京版必修5

2020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新课程) 语文试卷 一(10分。共5道小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搭讪.(sh ān ) 哽咽.(yè) 扣人心弦.(xu án) B .联袂.(mèi ) 跻.(j ǐ)身 叱咤.(ch à)风云 C .溯.(shuò)源 装帧.(zhēn ) 针砭.(bi ǎn )时弊 D .灼.(zhuó)热 悄. (qi ǎo)然 浮想联翩.(pi ā n ) 2.“斗”是我国的一种量器,人们也常借用它来形容事物的大或小。下列句子中的 “斗”, 用于形容“小”的一项是 A. 李白斗.酒诗百篇。 B. 他身居斗.室,笔耕不辍。 C. 我斗.胆地说一句:“这件事您做错了。” D. 著名学者钱钟书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3.根据下面语段内容,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苏州园林中的留园从序曲部分的园门进入,经过发展阶段的曲廊、小院,再 考场 号 座 位 序 号

经过为高潮准备的绿阴,到达高潮部分的五峰仙馆。,好像是一首江南丝竹乐,又像是一部田园交响曲。可见,。它的设计借助音乐艺术手法,巧妙地处理了统一、比例和均衡等问题。 A.这连续的景物音乐使留园更加完美 B.这和谐的乐章音乐使留园更加完美 C.这连续的景物留园如同凝固的音乐 D.这和谐的乐章留园如同凝固的音乐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 A.《祝福》选自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作品借祥林嫂这一形象批判了宗法制度与封建礼教。 B.《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及其门人、后学所著,其中许多寓言想像奇特、语言瑰丽。 C.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戏曲家,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D.契诃夫用批判和讽刺的笔法在世界文学画廊中留下了柯瓦连科这样一个“套中人”的形象。 5.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久在樊笼里,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 B.千岩万转路不定,倚石迷花忽已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D.千呼万唤使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二、阅读《赤壁赋》(节选),完成6—9题。(10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北京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高一)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007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 (高中一年级) ·竞赛时间2小时。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答题纸及试题纸(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或钢笔答题,使用红色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方指定位置,写在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答题纸按密封线封装。 1.(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科学家正拟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即把足球型的C60分子熔进Si80的分子中,外围的硅原子与里面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关于这种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它是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B.它是一种硅酸盐C.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D.它是一种高聚物 2.(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1 mol Na2O2晶体中阴离子的个数为2N A B.1 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1mol任何气体单质都含有2N A个原子 D.31 g白磷含有1.5 N A的共用电子对 3.(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初步生成物是(B)。 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 4.(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B )。 A.Cl 2溶于水:Cl 2 + H 2O ==2H++ Cl-+ ClO- B.向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气体: 2CO32-+ H 2O + SO2 ==2HCO3-+ SO32- C.用氨水吸收少量的SO2:NH3·H 2O + SO2 ==NH4++ HSO3- D.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恰好为中性: Ba2++ OH-+ H++ SO 42-==BaSO4↓+ H 2O 5.(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 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A.1:7 B.1:9 C.1:5 D.2:9 6.(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有一种混合气体,它可能由CO、CO2、SO2、HCl 中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列物质的现象如下:先通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析出;通过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再通过炽热的氧化铜,固体变成红色;最后通过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该混合气体组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D)。 A.肯定不含有CO2 B.只含有SO2和CO C.含有SO2、CO、和CO2,可能含HCl D.含有HCl、SO2和CO,可能含CO2 7.(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2+、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B)。 A.质子数c >b B.离子的还原性Y2->Z-C.氢化物的稳定性H 2Y <HZ D.原子半径X <W 8.(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使5.6 L CO2气体迅速通过Na2O2固体后得到4.48 L(标准状况下)气体,这4.48 L气体的质量为(C)。 A.8.8 g B.6.4 g C.8.2 g D.6.2 g 第二题(2007年北京高一竞赛)(共8分)运用原子和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B、N、P所形成的下列化合物的性质: (1)B F3、BCl3为非极性分子,而NH3、NCl3、PH3却都是极性分子。为什

学校学科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学校学科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落实课程标准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校建立如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备课基本要求 1.备课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 2.各学科提倡实行超前一周备课并写好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步骤、练习作业、时间安排等,课后要有教后反思。 3.教师备课要做到:一备课程标准,教案必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二备教材,内容包括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三备学生,做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四备方法,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学法应与教法同步,在备教法同时,围绕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基础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来指导学法。 4.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作用,并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5.备课(写教案)必须在课前完成。学期备课要在开学上课前完成;单元备课要在教本单元新课前备好;课时备课要在上新课前完成。 6.自然科学应做的实验,教师备课时要亲自操作一次,并准备好

必要仪器设备,以保证上课时实验成功与安全。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要预先协调好,以免上课时手忙脚乱,耽误上课时间。 7.教务处将在每学期期中、期末会同教研组长定期检查备课、作业;平时根据需要不定时检查。 二、上课基本要求 1.按课表上课。课程调度权属教务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不得私自调课、代课。 2.教学目标要明确,教材处理要科学,教学方法要新颖、切合实际,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大力提倡借助学校数字化平台实施教学。 3.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10分钟应准备好教材、资料、备课本、书写工具、演示仪器、教具等。教师进入教室,不许中途出入,不许在课中令学生出堂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 4.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正。在教室里不准抽烟,不坐着上课,不挖苦讽刺、体罚学生。 5.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堂规则,教学行为规范。到点上课不迟到,按时下课不拖堂。 6.认真组织教学(英语课用英语组织教学),严格课堂纪律。 7.每一堂课要达到下述基本要求:①目的明确;②讲授正确;③重点突出;④难点突破;⑤讲练结合;⑥效果落实。 8.教师上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9.课堂讲授坚持启发式,杜绝满堂灌。讲授范围和详略依课程标准、教材而定,依教学目标而定,依学生学情而定。讲授的主旨在于

学科教学基本要求(高中化学)

专题一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一些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 第一讲氯、溴、碘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及要求】 二、学习要求 1.知道氯气的颜色、状态、水溶性和毒性;知道漂粉精的主要成分、制法和漂白原理;了解溴和碘的物理性质;知道碘与淀粉的显色特点。 2.理解氯气与铁、氢气、氢氧化钠、水的反应;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氯、溴、碘单质的非金属性差异;理解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认识海水提取溴和海带提取碘的主要原理和步骤。 第二讲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及要求】 二、学习要求 1.知道硫酸与硫酸盐的用途。 2.理解硫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硫化氢的毒性、气味、强还原性;理解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理解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及亚硫酸的弱酸性;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认识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化学原理。 第三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及要求】

二、学习要求 1.NO、NO2的性质。 2.理解硝酸与硝酸盐的性质。 第四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及要求】 二、学习要求 1.知道铁的物理性质,知道合金的概念、优良特点及其与用途的关系。 2.理解铁与氧气、硫、氯气、盐酸、硫酸铜溶液、水等的反应;理解铁在浓硫酸中的钝化现象。 第五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及要求】 二、学习要求 1.知道铝的物理性质,铝及其合金的用途。 2.理解铝的原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理解铝和氧气、盐酸、水及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第二单元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讲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二、学习要求 1.知道有机物的特点。 2.理解同系物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学会书写C4~C5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理解结构式、结构

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课程方案.docx

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课程设置方案 (试行) 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自 2007 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起,北京市普通高中全部进行课程改革实验。为体现新课程“适应社会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的特点,落实《北京市实施教 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同时兼顾朝阳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请各校参照执行。 一、高中课程结构 朝阳区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 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2、科目 每一个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共 12-13 个科目。 3、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二、课程说明及课程设置 (一)课程说明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并通过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 普通高中学生须修满三年并且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一 定的学分,总学分达到 144 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 116 学分、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设置的选修模块至少获得 22 学分、学习学校自主开设 的选修模块至少获得 6 学分。 必修 116 学分包括:语文 10 学分、外语 10 学分、数学 10 学分、思想政治 8 学分、历史 6 学分、地理 6 学分、物理 6 学分、化学 6 学 分、生物 6 学分、技术 8 学分(其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 4 学分)、艺术 6 学分(或音乐、美术各 3 学分)、体育与健康 11 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学分、社区服务 2 学分、社会实践 6 学分。 学生修满 144 学分之后,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选修更多的模块,并获得更多的学分。 高三下学期学校开设一定的选修课,同时安排总复习。 (二)课程设置(见附表) 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课程模块设置分为四个层次五种类型, 即:必修模块、必选模块、选修模块(含指定选修模块和建议选修模块)和校本模块。 (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建议

上海中考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完整版)-初中数学

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数学 第一单元数与运算 一、数的整除 1.内容要目 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因数和倍数、素数和合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素因数;能被2和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基本要求 (1)知道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因数和倍数、公倍数和公因素等的意义;知道能被2、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会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素和最小公倍数。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会正确地分解素因数,并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难点是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4.知识结构 二、实数 1.内容要目 实数的概念,实数的运算。近似计算以及科学记数法。 2.基本要求 (1)理解开方及方根的意义,知道无理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理解实数概念,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的法制,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 (3)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初步掌握估算、近似计算的基本方法和科学记数法。3.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实数概念,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

难点是认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知识结构 第二单元 方程与代数 一、整式与分式 1.内容要目 代数式,整式的加减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和除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单项式的乘法和除法,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的乘法。 乘法公式:2 2 2 2 2 ()();()2a b a b a b a b a ab b +-=-±=±+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最简分式,通分,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加减法,整数的指数幂,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2.基本要求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代数式的有关概念。 (2)通过列代数式,掌握文字语言与数学式子的表述之间的转换,领悟字母“代”数的数学思想;会求代数式的值。 (3)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掌握平方差公式、两数和(差)的平方公式。 (4)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二次项系数为1时的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等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5)理解分式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6)理解正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关整数指数幂的乘(除)、乘方等运算的法则。 说明 ①在求代数式的值时,不涉及繁难的计算;②不涉及繁难的整式运算,多项式除法中的除式限为单项式;③在因式分解中,被分解的多项式不超过四项,不涉及添项、拆项等技巧;④不涉及繁复的分式运算。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整式与分式的运算,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难点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因式分解及代数式的混合运算。

初三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最新】初三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初三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毕业会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9_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该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女29人.这些学生都来自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如:寻树平.张银燕.王淑平.吴大平等.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如:喻希.喻德强.寻秀荣.吴硕.甄玲等,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材分析: 1.用学生进入现代社会从事现代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基础内容教育学生.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增加了一些金属和有机物的内容,编写了空气和水的污染与防止污染,硬水.氢能源,金属与人体的关系,以及常见的化肥和农药等内容. 2.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体系是从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空气,水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子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些,使重点较突出. 3.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根据一个合格公民的需要精选教材,从深度,广度以及习题难度上合理安排.按照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需要〝掌握〞.〝理解〞的内容做为教学的重点,而对要求

北京高一化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 (高中一年级) ·竞赛时间2小时。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第1题选择题(16分)(每选2分,多选,对一错一不得分,无负分) (1)荧光棒发光的原理是利用H2O2氧化草酸酯产生能量,该能量传递给荧光物质而发光。草酸酯是一种粘稠度较高的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荧光棒发光,凑近可燃性气体,会导致气体燃烧 B.当荧光棒亮度减弱时,敲打荧光棒亮度可能增强 C.荧光棒放入冷冻室亮度可能减弱甚至消失 D.荧光棒发光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光能 (2)碘可能呈金属性,下列事实能说明这一事实的是() A.已经制得I(NO3)3、I(ClO4)3 2H2O等含I3+ 的化合物 B.已经制得IBr、ICl 等卤素互化物 C.碘易溶于KI溶液形成I3- D.I4O9 可以看成是碘酸盐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向碳酸氢镁溶液中滴加少量石灰水: Mg2+ +2HCO3-+2Ca2+ +4OH-=Mg(OH)2↓+2CaCO3↓+ H2O B.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Na2FeO4: 3ClO-+ 2Fe(OH)3 = 2FeO42-+3Cl-+ H2O + 4H+ C.向NaAI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制取AI(OH)3 AIO2-+ CO2 + 2H2O = AI(OH)3↓+ HCO3- D.漂白粉[主要成分Ca(ClO)2,Ca(OH)2]在空气中失效: ClO-+ CO2 + H2O = HClO + HCO3- (4)主族元素M和N,M位于短周期,且M2-和N+ 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和N的原子序数之差为11 B.M和N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1 C.M和N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D.M和N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8 (5)将Cl2通入熔融的硫磺制得S2Cl2,S2Cl2是黄红色油状发烟液体,遇水分解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溶液变浑浊;S2Cl2与NaOH 溶液反应得到澄清溶液。S2Cl2在合成橡胶,硬水软化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有关S2Cl2的叙述正确的有() A.S2Cl2的结构简式:Cl-S-S-Cl

045106学科教学(化学)

045106学科教学(化学) 2016年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科专业介绍 化学学科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办学层次和学科比较齐全的一级学科,为我校四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有机化学学科2003年被确立为海南省重点学科,2006年获得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2010年获得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化学学科所在化学与化工学院下设化学系、应用化学系、制药工程系、热带药用植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水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海南热带药用植物与香料开发应用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等机构。 现在,本学科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成果显着的教学科研团队。学科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位31人;博士生导师4人。其中包括国家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多人。近5年承担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80多篇,被国内外同行在学术论文中多次引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申请专利21项,授权6项。学科已经在热带药用植物化学和药理活性研究领域形成优势与特色。培养的研究生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得多项国家奖学金和海南省创新科研课题资助。 二.研究方向简介 化学教育方向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博士1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海南省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专家、“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特聘培训指导专家3人;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并完成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其以上课题4项;着作4部;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3项。指导师范生参加国家级比赛获得二等奖项,三等奖、优秀奖各一项。 本学科以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际结合为主旨,立足基础教育化学教学第一线,深入研究化学基础教学教育,积极转化研究成果,使化学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推动海南基础教育(化学)的改革与发展。目前,海南省80% 以上的中学化学教师接受过我校的培养或培训,其中包括中学校长、学科带头人、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等。学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与基础教育衔接,构建多元课

上海市初级中学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本)学习要求

第一单元物质 本单元知识由太阳系、原子和密度等部分组成。在本单元中,主要学习物质的一些基本形态和关于宇宙的初步知识,其中密度概念是本单元的重点。 密度是初中物理力学中重要概念之一,且它与第五单元的压强、浮力知识有密切的联系。 密度概念是在生活实例、有关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控制变量等研究方法,分析归纳得出的。因此,在学习中要重视密度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伴随这一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1.知道太阳系。知道八大行星,知道地球及其卫星,感悟科学的宙观。 2.知道原子。知道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知道原子是很小的;认识科学家建立原子模型的过程及方法。 知道分子。知道分子动理论。知道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质量的概念。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探究,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同一物质与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从而理解用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定义密度,根据公式ρ=m/V熟练完成物质的密度、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计算;学会查密度表,记住的密度ρ水=1.0×103千克/米3。 知道密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学生实验: (1)学会用天平测质量。知道实验目的和器材;学会调节天平横梁使其平衡;能正确读出质量值;学会正确使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学会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知道实验目的和器材,学会用实验器材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能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结论;认识控制变量的方法。 (3)设计“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知道实验目的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选定实验器材;能根据实验测得数据鉴别物质。 说明 (1)不要求计算混合物质的密度。 (2)在“用天平测质童”的实验中,重点是天平的操作使用,不要求多涉及天平的工作

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中大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化学学科知识运用 第一章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及分析 第一节课程标准概述与解读 化学课程标准包含: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 一.前言包含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方面课程目标(三维)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内容包含 5个一级主题,19个二级主题 实施建议包含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初中化学课程性质: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课程基本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强调化学课程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强调化学实验与生活的关联性,倡导了多样化的学习评 价方式。 课程设计思路:1.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全面落实三维目标;2.倡导多样化学习方式;3.科学探究式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5个一级主题分别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 ㈠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是要素但并不是流程) 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初中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4.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处;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㈡身边的化学物质:四个二级主题 1.我们周围的空气; 2.水与常见的溶液; 3.金属与金属矿物; 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㈢物质构成的奥秘: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 四个二级主题:1.化学物质的多样性;2.微粒构成的物质;3.认识化学元素;4.物质组成表示 ㈣物质的化学变化:三个二级主题: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3.质量守恒定律 ㈤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二级主题: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2.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3.化学物质与健康; 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第二节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

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知识点梳理 1.词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褒词贬用,贬词褒用。 2.四种句式(按语气划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3.七种修辞方法: ①比喻:一定能还原出本体和喻体。具体形象地 ②拟人:赋予物以人的感情或言行。富有感情地 ③排比:结构、语气、意思相近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增强语势, 强调了…… ④对比:突出了…… ⑤设问:提示下文;引起注意和思考;突出…… ⑥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 ⑦夸张:揭示……特征;加强渲染力 4.十一种标点符号: 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破折号、书名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 5.记叙的顺序: ①顺叙 ②倒叙(将后发生的事写在前面,将先发生的事写在后面):使内容集中、对 比鲜明、使 结构有变化、叙述有波澜,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记叙过程中,插入相关情节,再接叙原来的事情):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文章更充实、周密,中心更鲜明。 6.说明的顺序: ①时间 ②空间——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 ③逻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具体到抽象、现象到本质、简单到复杂、性 质到功用。 7.议论文的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 8.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①叙述 ②描写: A.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B.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突出文章中心。 ③议论 ④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因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⑤说明 9.常见的四种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真切地说明了…… ②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 ③作比较:可以用同类或异类或同一事物的先后情况或完全对立的事物作比 较。具体地说 明了……的不同点,突出了…… ④列图表:直观、简洁地说明了…… 10.说明文语文的准确性。 11.议论文的论据: ①事实论据:事例、史实、数字。 ②理论论据:名言、谚语、格言、科学原理、定律、公式。 12.三种基本的论证方法: ①例证法(举例论证):具体而有力地论证了…… ②引证法(引用论证):具有说服力地论证了…… ③对比论证:突出地论证了…… 13.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4.结尾的作用:卒章显志,揭示中心、升华主旨;含蓄隽永、留给读者回味空间。 15.句式的特点:整句(形式整齐对称)的运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