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护理分析

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24T15:38:25.8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5期供稿作者:伍树红 [导读]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人民医院妇科宫外孕这种异位妊娠在临床中并不常见,但是研究资料表明,近几年其发病率正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增长趋势。 伍树红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人民医院妇科江苏淮安 211700) 【摘要】目的:对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中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甲氨蝶呤保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49例,回顾性分析以上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对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总结。结果:10~42d左右患者的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18.5±7.5)d;45例患者的孕囊在6~10d左右均已排除,并且没有出现阴道大量出血的情况,治愈率为91.8%,另外4例患者因保守治疗失败而转为手术治疗。结论:在对宫外孕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的同时,给予一系列精心、规范的护理措施能够大大提高治愈率,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甲氨蝶呤;宫外孕;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5-0012-02 宫外孕这种异位妊娠在临床中并不常见,但是研究资料表明,近几年其发病率正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增长趋势,这种特殊的妊娠方式容易使患者出现大出血,并对孕妇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1]。甲氨蝶呤是临床上用来治疗该病的保守治疗方式,而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也格外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采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的49例患者的护理资料,并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甲氨蝶呤保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49例,年龄最小的患者19岁,年龄最大的患者41岁,中位年龄:(25.8±4.7)岁;月经紊乱、不规则流血的患者有24例,停经史明确的患者有14例,停经史不明确的患者有11例;22例初产妇患者,27例经产妇患者。以上所有患者均没有任何药物治疗禁忌证;患者均未出现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的情况;患者的妊娠包块直径在4cm以内。 1.2 方法 1.2.1心理护理宫外孕孕妇由于对该疾病的认识有限以及担心丧失生育功能等因素的影响,通常会存在严重的心理负担,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紧张、害怕以及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用和蔼、温柔的态度与患者交谈,用专业的知识来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宣教,对患者详细说明宫外孕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2]。 1.2.2用药护理在对宫外孕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时,一般是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等决定甲氨蝶呤的使用剂量,因此护理人员要认真、准确的测量患者的体重、身高;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药物进行配置,避免出现遗漏药液、药物外漏等情况。患者服用药物后,要鼓励患者多饮水,是药物对肾脏、肝脏的损害减轻;同时要详细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防止患者因不良反应而惶恐、紧张;同时要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如果患者存在口腔溃疡,则可以给予患者地塞米松注射液或者口腔溃疡膜等进行治疗[3]。 1.2.3病情观察由于该病有可能造成腹腔内大出血,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腹痛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下腹撕裂疼痛以及血压下降等临床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等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对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在采用甲氨蝶呤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后,患者2~3d左右会出现下腹隐痛的情况,一般情况下2~3d有腹痛的症状会减轻患者消失;要对患者的尿β-HCG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的β-HCG出现逐渐上升或者持续下降的情况,则需要给予积极的处理,避免出现晚期出血的情况[4]。 1.2.4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卧床休息,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给予患者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并给予患者水果、蔬菜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以保证大便通畅;治疗后1月内不能进行性生活,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锻炼身体。 2.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49例宫外孕患者在经过甲氨蝶呤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为3815~187241mU/ml,平均:(69542.5±52111.2)mU/ml;大约10~42d左右患者的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18.5±7.5)d;本组中有45例患者的孕囊在6~10d左右均已排除,并且没有出现阴道大量出血的情况,治愈率为91.8%,另外4例患者因保守治疗失败而转为手术治疗。 3.讨论 宫外孕这种特殊的妊娠方式在近几年呈现出发病人群年轻化、未婚化、首孕化的趋势,临床上主要采用药流、常规刮宫、手术等方式来治疗该病,但是刮宫、手术治疗等方法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身体伤害,并且容易造成大出血的情况,从而导致子宫切除,使患者不再具备生育能力。肌肉注射甲氨蝶呤在治疗宫外孕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简便易行、对患者损害小、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并且能够使患者的生育功能得以保留,对手术造成的瘢痕及周围组织粘连情况进行了有效避免,使重复宫外妊娠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但是由于甲氨蝶呤这种抗代谢类的抗肿瘤药物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精心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在患者治疗期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同时注意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并进行对症处理,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科学的护理措施使保证甲氨蝶呤治疗成功的重要前提。 在本次研究中,49例宫外孕患者在经过甲氨蝶呤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工作后,大约10~42d左右患者的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18.5±7.5)d;45例患者的孕囊在6~10d左右均已排除,并且没有出现阴道大量出血的情况,治愈率为91.8%,另外4例患者因保守治疗失败而转为手术治疗。综上所述,在对宫外孕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的同时,给予一系列精心、规范的护理措施能够大大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秋平.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108例宫外孕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4(06):120-121. [2] 储成美,陈娟.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护理要点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6):8018-8019.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全科临床论著·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艳环 【摘要】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异位妊娠患者并随机分为 两组,单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者30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者30例为观察组,两组均治疗2 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β-HCG值、包块大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β-HCG及包块直径分别为(1200.5?126.2)IU/L、(1.5?0.4)cm,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β-HCG及包块直径分别为(1368.3?122.5)IU/L、(2.1?0.6)cm,两组患者本身与 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相比甲氨蝶呤联合米 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且患者血β-HCG值、包块大小下降更为显著,较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疗效更佳,在严格掌 握药物治疗适应征的情况下可作为首选疗法。 【关键词】异位妊娠;药物治疗;米非司酮;甲氨蝶呤 【中图分类号】R714.22R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52(2013)01-0012-02 Clinical Efficacy Analysis of Influences of Methorexate Joint Mifepristone on Ectopic Pregnancy ZHANG Yan-huan.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Bozhou,Bozhou236800,Anhu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ethorexate with mifepris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Methods60cases of ectopic pregnanc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ne with methorexate therapy and30 cases as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mifepristone in the treatment of30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two weeks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serumβ-HCG,package block size.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to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93.33%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73.33%,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of bloodβ-HCG and mass diameter were(1200.5?126.2)IU/L,(1.5?0.4)cm,control group patients after bloodβ-HCG and mass diameter were(1368.3?122.5)IU/L,(2.1?0.6)cm,two groups of the patients themselve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but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had statistics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two groups compared methorexate with mifepristone in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effect,and the bloodβ-HCG values,lump size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a single metho-rexate treatment effect,in the strict control of drug treatment indications cases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therapy. 【Key words】Ectopic pregnancy;Drug therapy;Mifepristone;Methorexate 异位妊娠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也是造成患者腹腔内出血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妇女的健康与生命安全[1]。随着B超技术的发展及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β-HCG)的监护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有了明显提高,为药物治疗提供了条件[2]。我科自2009年8月-2011年8月期间对30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科自2009年8月-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年龄20 35岁,平均年龄(26.4?5.2)岁,未产妇42例,经产妇18例;超声检查显示妊娠包块最大直径≤4cm,血β-HCG≤3000IU/L,所有患者异位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生命体征平稳,肝肾功能和血象均正常,且患者无甲氨蝶呤或米非司酮治疗禁忌[3]。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 基金项目:安徽省卫生厅课题(201003251) 作者单位:236800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组,30例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按50mg/m2剂量单次肌注甲氨蝶呤。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在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当日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75mg,服药后2 h进食,当日晚餐后2h服用米非司酮75mg,连续服用6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即1个疗程[4]。治疗2周后,检测患者血β-HCG和血孕酮,并采用B超检查观察妊娠包块大小。 1.3疗效标准有效:患者腹痛或下腹不适等临床症状消失,血β-HCG和血孕酮均下降,β-HCG下降超过30% 50%以上,孕酮小于15nmol/L,腹部B超检查观察妊娠包块消失、缩小或无扩大迹象。无效:患者腹痛等临床症状加剧,疗程结束后,血β-HCG和血孕酮下降<30%或未下降甚至增,下降<30%或未下降或增高,盆腔包块未缩小,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手术适应征给予剖腹探查或转手术治疗。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 21 ·中华全科医学2013年1月第11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January2013,Vol.11,No.1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手术配合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手术配合。方法对45例采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心理护理、物品准备及术中良好的配合。结果 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腹腔治疗异位妊娠的手术配合强调心理护理,手术体位的正确安置和护士的默契配合,以及护士需要了解手术方式,熟悉手术步骤,确保手术器械的正常运转。[关键词]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配合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其优点如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身体美观等适应现在女性患者的心理要求,而引起越来越多女性患者的青睐。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5月应用腹腔镜诊治异位妊娠4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患者术前初步诊断均为异位妊娠,年龄19~40岁,平均28岁。根治性手术,即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切除术30例,其中单纯输卵管切除19例,输卵管切除+盆腔粘连松解7例,输卵管切除+子宫肌瘤剔除2例,输卵管切除+右卵巢囊肿剥除2例。保守性手术,即腹腔镜下行清除妊娠囊、修复保留输卵管的手术15例。手术时间为30~90min,术后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开腹手术6h,患者伤口恢复快,疗效显著。 2 术前准备 2.1 术前巡回护士访视患者巡回护士要了解病情及诊断,了解药物过敏史和禁食的情况,查看各种检查及手术方式。与患者交谈,介绍手术与麻醉的情况,让患者与家属充分了解手术方案,施行腹腔镜治疗的目的,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2 仪器准备术前将腹腔镜监视器、摄像主机、冷光源、气腹机、电凝器、co2筒放置手术间。接通电源,检查仪器性能是否完好,安装co2筒,检查筒内压力是否充足,冷光源、电凝器是否正常工作。随后将电刀导线放入戊二醛杀菌机内消毒。 2.3 器械准备普通器械及敷料高压蒸气灭菌,腹腔镜器械在术前30min用广州汇日医用(内镜)灭菌器灭菌。备好开腹器械及血管器械,以备手术中转或误伤血管之急用。 3 术中配合 3.1 术中心理护理巡回护士在手术室门口迎接患者,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温和的语言详细交待注意事项,耐心讲解回答有关的问题,介绍手术组人员及手术室环境。麻醉期间,巡回护士始终不离开患者,随时察患者情绪变化,通过引导减轻或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使其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 3.2 麻醉与体位全部病例采取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体位采用截石位。患者全麻后将臀部置于手术床背板下缘,骶骨超出下缘5cm左右,双下肢分别置于托腿板上,将托腿板尽量向水平方向调整,同时在托腿板与小腿间垫一软枕。腿外展不宜过大,以免损伤腓总神经,在右侧大腿外侧安置好电极板后再用束缚带固定。输液的右侧手臂放在搁手板上,最大外展度≤90°,以免损伤臂丛神经,缚多功能监测仪袖带的左手臂置于身体一侧,并固定于中单下。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护理方法及研究进展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护理方法及研究进展 摘要】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均称宫外孕。异位妊娠是妇产 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其中 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近来随着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的提高,输卵管妊娠在流产 或破裂前确诊者增多,采用保守手术明显增多,保守手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 轻妇女,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护理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病例,均进行保守治疗,其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44岁,孕龄42d-62d。 1.2 病例选择(1)病人愿意保守治疗;(2)有停经使阴道不规则流血伴有 下腹痛;(3)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或已破裂但血流动力学稳定,午休克现象;(4)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无甲氨蝶呤(MYX)用药禁忌症;(5)超声示 盆腔包块直径≤4cm;(6)血β-HCG水平≤2000 mIU/L。 1.3 治疗方法 25例病人采取甲氨蝶呤单次肌肉注射,根据病人体表面积 50mg/m2肌内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连服5d。在用药的第4天、第7天复查血β-HCG,若下降<15%,可于1周后重复用药1次,每周复查 血β-HCG和B超,直至降至正常。 1.4 结果本组25例病例中,19例治愈,血β-HCG值接近或达到正常,B超 示附近包块缩小50%以上,临床症状消失。6例保守治疗失败行手术治疗。 2 护理 2.1心理护理由于异位妊娠病人对疾病认识不足,特别是未婚、未育病人, 担心异位妊娠随时破裂,对以后生育功能有影响,由于保守治疗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病人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而放弃保守治疗,因此病人入院后要向病人讲解 有关知识、治疗方法,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告诉他们保守治疗的优越性,用 药可能出现的反应,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减轻心理压力,配合治疗护理。 2.2常规护理(1)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勿过早下床活动,并尽量避免突然 变换体位和增加腹压的动作如用力排便等。禁忌灌肠,防止内出血加重。(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血压、脉搏、呼吸,注意腹痛及面色变化,注意精神 状态,观察是否有出冷汗,表情淡漠、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脉压差 缩小等休克早期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汇报医生。密切观察有无腹痛,腹痛 性质、部位、程度及时间。[2]如腹痛加剧并伴随肛门坠胀感,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有移动性浊时同时出现阴道流血,提示宫外孕破裂,应立即进 行抢救同时手术治疗。(3)做好B超和HCG的动态监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血HCG的动态变化是治疗和诊断的参考依据,护士必须了解它的临床意义和正常值。如果血HCG下降,表明滋养细胞活性下降;血HCG降至正常,表明胚胎已 死亡;血HCG继续升高或者持续不降,表明胚胎还存活,随时都有破裂的危险,必须高度警惕,严密观察。 2.3药物不良反应甲氨蝶呤为抗肿瘤药,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口腔溃疡、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骨髓抑制等药物副反应,应向病人告知可能出现的 不良反应,大多数病人症状较轻,不予处理可缓解。密切注意血常规的变化,用 药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白细胞下降者给予升白细胞药物。同时应加强口腔护理,并做好饮食护理。

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异位妊娠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一般状况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组应用甲氨蝶呤肌内注射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4天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根据情况治疗2~3个疗程。服药1~3个疗程后,分别检测血β—HCG及盆腔B超孕卵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治愈率为88.57%,对照组治愈26例,治愈率为74.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优于米非司酮。两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孕卵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患者上述症状改善更明显。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优于米非司酮。患者能够保留生育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方便,作为保守治疗药物,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甲氨蝶呤,异位妊娠,疗效 ? 引言异位妊娠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妊娠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30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有报道发病率增加6倍,约占所有妊娠的2%。对异位妊娠的高度重视和诊断手段的发展,使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上升,准确性提高,相应的治疗手段也有了明显改进,由以往的内出血休克需急诊手术转变到药物保守治疗、门诊随访。因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异位妊娠的死亡率下降,从1970年的35·5/万下降到1995年的3/万以下。异位妊娠95%以上发生在输卵管,有报道输卵管妊娠引起的死亡占孕妇死亡总数的9% ~13%。传统的输卵管切除术对输卵管妊娠的治疗虽然安全可靠,但它减少了以后宫内妊娠的机会;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治疗方法,尽可能地保留了输卵管,为要求生育者提供了更多的受孕可能,且因不需开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而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Tanaka等于1982年首次报道采用甲氨蝶呤(MTX)成功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后,MTX逐渐应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疗效肯定的药物。本文就对MTX治疗异位妊娠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1 MTX治疗异位妊娠的机制与应用方案 1·1 MTX治疗的生物学作用MTX是一种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属于叶酸类似物,可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并抑制其作用,使四氢叶酸形成障碍,从而干扰RNA和DNA的合成。MTX能够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停止发育,坏死、脱落,最终吸收,对以后的妊娠无毒副作用,也不增加流产率或胎儿畸形率以及其他肿瘤的发生率。研究表明:滋养细胞对MTX极其敏感,应用MTX几分钟后即可使滋养细胞内叶酸在无活性的氧化状态下积储, 1~24h内抑制细胞内胸腺嘧啶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致滋养细胞死亡。妊娠时滋养细胞处于增殖活跃状态,对MTX的抑制作用更加敏感。动物实验证明:目前临床采用的 MTX剂量不会损伤输卵管,当MTX用量超过1mg/kg后会引起输卵管超微结构紊乱,导致输卵管表面上皮韵律性蠕动能力的下降,通畅度受损,从而出现不孕和异位妊娠复发的后果。因此,MTX的剂量应限定在避免以上情况的最低剂量范围内。 1·2 MTX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MTX治疗异位妊娠主要适用于早期异位妊娠、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在患者血流动力学必须稳定的情况下,符合以下条件者: (1)诊断为未破裂或未流产型的早期输卵管妊娠。(2)输卵管直径小于4cm。(3)β-HCG值低于5000IU/L。 (4)无明显腹腔内出血,生命体征平稳。(5)某些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可疑绒毛残留。(6)其他部位的异位妊娠,如腹腔妊娠、子宫角妊娠和宫颈妊娠等,药物治疗后常能减少出血,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

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对46例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4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少,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受患者欢迎,加强护理是手术顺利的保证。 标签: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护理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近几年来腹腔镜手术在妇科得到了重视和普及,而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几乎完全替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随着医学科学发展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腹腔镜手术将现代妇科手术与内镜诊疗技术融为一体,在治疗异位妊娠方面显示了其独到的优势,并被患者普遍接受,腹腔镜已经成为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它具有创伤少,腹部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改变了传统的剖腹方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1临床资料 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妇科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46例,年龄18~41岁,平均30岁,均有停经,腹痛及不规则阴道流血,血hCG 阳性,经B超,阴道后穹窿穿刺等辅助检查,确诊异位妊娠,对所有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予以整体护理,术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大部分的患者在确诊为异位妊娠后都有紧张恐惧心理,尤其是初次妊娠担心以后的生育问题,加之对手术相关知识的缺乏,护士应向患者讲解异位妊娠的相关知识及腹腔镜手术的优点。腹腔镜手术创面小,能够降低发生盆腔脏器粘连和切口脂肪液化的几率,同时还能避免腹部大切口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大多数患者会接受该手术治疗。 2.1.2术前准备①完善各项检查:根据医嘱采集相应的血尿标本,做好各项检查。如三大常规,凝血全套,肝腎功能,三对半,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等。②皮肤准备;脐部皮肤清洁,用75%酒精棉擦净脐内污垢,动作轻柔。③肠道准备:非急诊手术患者术前2 d予口服庆大和甲硝唑,术前1 d下午14∶00测体温正常后予恒康正清冲服清洁肠道,并予流质饮食。术前1 d晚22∶00后禁食禁水,以防止术后麻醉意外。 2.2术后护理

腹腔镜手术和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腹腔镜手术和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微创手术对病人造成的创伤以及并发症要小于传统的外科手术。但是,由于其所特有的特点决定其有可能产生高碳酸血症、气体栓塞、气胸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有的来源于手术本身,有的来源于麻醉的处理不当。微创手术虽然创伤小,但是对麻醉医生围麻醉期管理相当关键。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发现术中发生的意外。 一气胸 气胸是微创手术比较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在一些腹腔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和腹腔镜下膈疝修补等手术中。在一定的麻醉深 度肌肉松弛良好条件下下,病人突然发生大幅度心率加快,与此同时气道压力升高,一定要首先考虑可能发生气胸。一方面,马上停止人工气腹,排净腹腔内气体。另一方面,听一侧呼吸音消失,胸部X线片可进一步明确诊断。而发生气胸的主要原因有术者术中分离腹腔粘连时伤及胸膜以及气管插管误入一侧支气管,潮气量过大造成。 二皮下气肿 皮下气肿是长时间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体格肥胖的老年病人。主要是因为气体经穿刺锥进入皮下,轻度的皮下气肿一般无需处理,术后很快自行吸收。而类似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等手术,术中需要头低足高位,有时会有大量气体通过穿刺锥进入皮下,遍布前胸、乳房、颈部甚至面部眼睑。血气分析结果显示病

人存在因二氧化碳蓄积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此时应立即停止手术, 排净腹腔内的残余气体,局部加压使气体尽量排除,过度通气同时更 换新鲜的钠石灰。 三气体栓塞 气体栓塞是腹腔镜手术中比较罕见的并发症,但绝对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很多外科医生造人工气腹时不再使用气腹针,所以产生气体栓塞的主要原因为人工气腹压力过高、病人术中血压过低、手术创面优活动的静脉断裂出血点以及手术时间较长等。治疗原则为缓解临床症状、稳定生命体征、控制气体输入和扩散。具体措施包括立即解除人工气腹、吸入纯氧、左侧卧头低位通过中心静脉插管抽出中央静脉右心房内气体、高压氧治疗。如发生心跳骤停按心肺复苏处理。 四二氧化碳蓄积 二氧化碳蓄积是腹腔镜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于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后一小时以上的手术。在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下,当病人术中心率血压持续缓慢增高时,首先考虑人氧化碳蓄积。主要的原因还是吸收过快而排除缓慢。此时应及时降低人工气腹压力,更换新鲜的钠石灰的同时过度通气。必要时血气分析来明确诊断。 五反流误吸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目前国内外对非破裂性输卵管妊娠均倾向于保守治疗。采用甲氨蝶呤(MTX)治疗非破裂性输卵管妊娠已被证实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的保守治疗方案。由于疾病治疗方案的特殊性,对相应的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年龄19—31岁,22例已婚,8例未婚,均有停经史和盆腔包块且包块3cm,有阴道流血并伴有一侧下腹隐痛,血B —HCG500—2000u/L。 1.2治疗方法 对于无内出血或仅有少量内出血、无休克、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采取药物治疗。目前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药物以MTX为首选。MTX是叶酸拮抗剂,能抑制四氢叶酸生成而干扰DNA的合成,使滋养细胞分裂受阻,胚胎发育停止而死亡。MTX杀胚迅速,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也不增加以后妊娠的流产率和畸胎率,是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安全可靠的方法。

1.3适应证 (1)生命体征稳定,无活动性腹腔内出血。(2)盆腔包块3cm。(3)无胎心搏动。(4)血B—HCG2000u/L。(5)肝肾功能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6)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7)要求并同意保守治疗或保留生育功能并签字者。 1.4治疗方案 采用MTX75mg溶于生理盐水40ml中,单次静脉注射为一疗程;给药期间应用B—HCG及B型超声严密监护。如用药后2周,B—HCG 呈下降趋势并3次阴性,症状缓解或消失,包块缩小为有效;若B—HCG不降或反而升高,症状不缓解或反而加重,或有内出血,应考虑手术治疗。 1.5效果评价 用药3天后B超检查胚囊萎缩,2次检查血B—HCG值明显下降,阴道出血减少,腹痛减轻,计为有效。 2结果 住院观察10-20天,药物治疗后B超显示胚囊萎缩29例;1例血B—HCG由治疗前2670u/L上升至治疗后的4560u/L,B超检查盆腔包块增大,故行剖腹探查,为输卵管壶腹部妊娠。1例自觉腹痛难忍,要求手术,术中见胚胎死亡,但内出血约500ml,1例在治疗过程中因疗效不明显.患者放弃而改为手术治疗。 3护理 3.1专科护理

腹腔镜与异位妊娠

腹腔镜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应用 董延磊朱琳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妇科,济南 250033) 受孕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即为异位妊娠。其主要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阔韧带妊娠等。其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国内外资料显示,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 [2]。由于异位妊娠破裂出血可导致患者死亡, 其一直被视为具有高度危险的妇科急腹症,所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在异位妊娠的诊治中变得极为重要。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和成熟,以及能量器械的改进,给异位妊娠的诊治带来了更好的选择。 一、腹腔镜与异位妊娠的诊断 如果异位妊娠发生破裂, 症状典型,通过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症状不明显的早期异位妊娠,诊断就不那么容易了。早期诊断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增加药物保守治疗成功几率, 也能大大降低因异位妊娠破裂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风险。目前,随着对疾病研究的深入,已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如妇科彩超检查(尤其经阴彩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连续测定、血孕酮检查以及诊刮等, 其中妇科彩超检查价值最肯定。对于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来说, 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可达70 %~ 87%,特异性可达85 %。但超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假阳性率可达9%,假阴性率可达13 %[3]。血β-HCG 的连续测定、血孕酮检查等均只能协助诊断,并不能确诊。临床工作中,若妇科彩超高度怀疑异位妊娠,要想更进一步证实,手术探查是必须的。因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性,其被视为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腹腔镜检查可以在确诊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但也有3%-4%的患者因妊娠囊过小而被漏诊,也可能因输卵管扩张和颜色改变而误诊[4]。通过病史体征辅助检查高度怀疑异位妊娠诊断的患者,若无保守治疗指征,应尽早施行腹腔镜检查术。冷金花等[5]认为,在下列情况下尤应施行腹腔镜检查:①血β-HCG>2 000U/L, 超声波未发现宫腔内孕囊;②血β-HCG <2 000U/L,诊刮未见绒毛, 而诊刮术后血β-HCG不下降或者继续升高者。 二、腹腔镜与异位妊娠的治疗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可以减少住院天数、缩短手术时间、

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

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 发表时间:2010-08-30T14:59:54.4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7期供稿作者:普兰华[导读] 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以外并发育的情形。 普兰华(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云南双柏 675100)【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7-0054-02 【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和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符合一定指征的42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各自指征分别入中药组、化疗组和综合治疗组进行保守治疗,并作疗效对比。结果中药组和化疗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中药组和化疗组与综合治疗组治愈率差异明显(P<0.01),而且综合治疗组治疗时间较短,腹痛很快消失。结论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法,运用中药、氨甲喋呤、米非司酮、紫草根、蜈蚣粉、天花粉等药物联合治疗,达到降低血β-HCG值,抑制胚胎组织生长发育,并变性坏死脱落的目的。各种药物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补充,既缩短了治疗时间,也提高了治愈率,特别适用于需要保留生育功能及合并其它疾病不适于手术治疗的患者。 【关键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以外并发育的情形。此病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并逐渐趋向年轻、未婚未育者,保守治疗法的开展,对此类患者再次妊娠比较有利。 1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6月,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47例。其中:因内出血急诊手术70例,占47.6%;计划手术35例,占23.8%;保守治疗42例,占28.6%。 1.1治疗对象对符合和部分符合以下异位妊娠指征的患者,分组进行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并做对比研究。指征:(1)有腹痛史、停经史、不规则阴道流血史或具其中之两项。(2)妇科检查盆腔有囊性包块。(3)B超显示盆腔包块伴有少许游离液体。(4)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无急性内出血史。(5)血β-HCG值50-100U/L。(6)血β-HCG值<5000H/L。(7)肝肾功能正常。(8)外周血白细胞>4×109/L,血小板100×109/L。 1.2治疗方法及分组取得患者的知情和同意后,根据患者的指征分组采用下列治疗方法。中药组(12例):对符合指征(1)~(5)项的患者,入中药治疗组,采用中药进行止血、活血和消症治疗。方剂所用中药为:当归、丹参、赤芍、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三菱、莪术、紫草根、益母草、甘草。剂量随症状确定,每日一剂,连续服用至痊愈。化疗组(13例):对符合指征(1)~(4)、(6)~(8)项的患者,入化疗组,用氨甲喋呤0.4毫克/(千克体重.日)加于5%葡萄糖溶液1000毫升中静滴,5天为一疗程。第一个疗程结束后,停药一周行第二个疗程,以后连续治疗,直至痊愈。用药期间,2-3天复查血β-HCG值一次,每周复查肝肾功能和B超检查一次,同时禁用含叶酸类维生素和戒烟酒。综合治疗组(17例):对符合指征(1)~(8)项的患者,入综合治疗组,采用中药组、化疗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同时服用米非司酮50毫克/次(日服2次)、大剂量紫草根、蜈蚣粉、天花粉等治疗。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β-HCG值、肝肾功能和进行B超检查。 1.3治愈标准连续三次复查血β-HCG值正常或阴性、腹痛消除、阴道流血停止。 2 结果 2.1 中药组入组治疗12例,治愈9例(75%),失败3例(25%)。失败3例中,2例因在治疗过程中腹痛加剧而行手术,另1例在服药2周后血β-HCG值不下降而手术。 2.2 化疗组入组治疗13例,治愈11例(84.6%),失败2例(15.4%)。失败2例均因在治疗过程中内出血而急行手术。 2.3 综合治疗组入组治疗17例,治愈16例(94.1%),失败1例(5.9%)。失败的1例是患者在治疗2周后,对血β-HCG值下降不满意放弃治疗而手术。 2.4 治疗结果比对从以上治疗结果可以看出,中药组和化疗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中药组和化疗组与综合治疗组治愈率差异明显(P<0.01),而且综合治疗组治疗时间较短,腹痛很快消失。 3 讨论 3.1 国内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有医院率先应用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并取得一定效果。中药治疗异位妊娠主要是用中药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调动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利于血肿妊娠产物的吸收。中药治疗法虽无副作用,但见效慢,杀胚作用差,胎盘绒毛迅速变性坏死,易致反复内出血。 3.2 氨甲蝶呤是一种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四氢叶酸形成障碍,干扰脱氧核糖核酸是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已证明滋养细胞对其高度敏感,从而绒毛被破坏,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该药副反应轻,短时间内可自然恢复。 3.3 米非司酮是一种很强的抗孕激素药物,使脱模退化剥落,破坏孕囊的生存环境。 3.4 大剂量服用紫草根、蜈蚣粉、天花粉,可降低血β-HCG值,使妊娠黄本萎缩,不能维持妊娠。 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法,运用中药、氨甲喋呤、米非司酮、紫草根、蜈蚣粉、天花粉等药物联合治疗,达到降低血β-HCG值,抑制胚胎组织生长发育,并变性坏死脱落的目的。各种药物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补充,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治愈率,特别适用于需要保留生育功能及合并其它疾病不适于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前景较好。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六版.北京:人们卫生出版社,2004. [2] 林俊.异位妊娠. 北京:人们卫生出版社,2002. [3]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1998.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临床观察_朱立娟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朱立娟纳世丽(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风湿科攀枝花617000) 摘要:目的:观察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仅用维A酸类药物外用。结果:治疗组治愈ll例,显效9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95%CI=65.6~97.8%);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6例,好转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48.1%(95%CI=29.3~66.9%);两组综合疗效比较(Ⅱ=3.2531,P=0.0015),差异显著。结论: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外用维A酸类药物,其收益OR=0.13(95%CI=0.04~0.47),NNT=3(95%CI=1.35~3.54)。 关键词:甲氨蝶呤银屑病维A酸类药物 中图分类号:R68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2)07-0038-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tic Arthritis Zhu Lijuan Na Shili(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Panzhihua City,Panzhihua China617000)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rapy of Methotrexate on psoriatic arthritis.Method:59cases of sick children suffered from psoriatic arthritis were divided into twogroups randomly.n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Methotrexate.anther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topical tretinoin.Result:In the treatment group ll cases were cured,9cases were excellent.8cases were effective and4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87.5%(95%CI=65.6~97.8%).In the control group2cases were cured,6 cases were excellent,5cases were effectiveand14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48.1%(95%CI=29.3~66.9%). The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H=3.2531,P=0.0015).Conclusion:ne curative effect of Methotrexate with on psoriatic arthriti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opical tretinoin.OR=0.13(95%CI=0.04~0.47),NNT=3(95%C11.35~3.54). Key word:Methotrexate Psoriatic Arthritis Topical tretinoin 银屑病关节炎(PA)是一种与银屑病(牛皮癣)有关的炎性关节病,病理改变主要为炎性滑膜炎,病程迁延,易复发,晚期可出现关节强直而致残。据调查,银屑病的发病率为1.23%,且银屑病关节炎占银屑病的0.69%[1]。银屑病关节炎病因尚不清楚,由于家族遗传病史,所以考虑有遗传因素。银屑病关节炎没有传染性,不通过接触传染。就像其他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和环境因素在疾病发展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2009年9月~2010年4月,笔者采用甲氨蝶呤的方法治疗银屑病关节炎32例,并与仅用西药治疗27例作对照,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符合Moll和Wright的银屑病关节炎(PA)诊断标准[2]:①至少有1个关节炎并持续3个月以上;②至少有银屑病皮损和一个指(趾)甲上有20个以上顶针样凹陷的小或甲剥离;③血清IgM型RF阴性。 1.2一般资料 收集符合全部上述诊断标准的该病患者59例,其中银屑皮疹发生在先44例,少关节炎型32例,多关节炎型119例,骶髂关节X线改变16例,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1例,女11例,男女之比为1.91∶1;皮疹发生年龄14~48岁,病程半年~30年;关节炎发生年龄20~40岁,病程4个月~22年。对照组27例,男21例,女6例;皮疹发生年龄14~40岁,病程11个月~28年;关节炎发生年龄20~39岁,病程8个月~29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西药治疗 采用联合用药,即甲氨蝶呤(MTX)+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NSAIDS选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其中一种,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停用;MTX口服10mg/周,连续3周逐渐加量至最大量20mg/周,3~6个月后减量维持1年。 对照组:维A酸类药物外用治疗。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皮损全部消退或PASI变化值>90%,关节红肿消退,无活动痛,功能恢复至病前水平,关节畸形可无改善;显效:PASI变化值61~90%,关节红肿消退,活动时偶有疼痛;好转:PASI变化值31~60%,关节红肿疼痛改善;无效:PASI变化值<30%,甚至加重,关节红肿疼痛无改善、功能障碍无进步。总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 3.2治疗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治疗6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药物不良反应 4例出现不良反应,症状表现为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皮疹、ALT升高、WBC下降。 4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认为,该病与遗传因素、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免疫功能紊乱及外界刺激有关。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已证实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巨噬细胞、Th1型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在银屑病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来有人提出,本病是由于某种未知抗原诱发激活T淋巴细胞。活化后的T细胞可以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如白介素(IL)-1、IL-6、IL-8、IL-12、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从而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增生、中性粒细胞聚集及血管增生[5]。以前一直认为Th1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证明,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的发病中亦发挥重要作用。P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该病与遗传因素、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免疫功能紊乱及外界刺激有关。有学者研究认为,PA患者皮肤和关节滑膜及血浆中高度表达TNF,TNF为介导炎症细胞激活的主要因子,它可以激活一系列的细胞因子,最终导致软骨及骨组织的损伤。本组88.5%患者关节炎症状发生在银屑病皮疹之后,与皮疹同时或先于皮疹发生分别占6.1%和5.4%。组别N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321198487.5% 对照组272651448.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