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东华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2020年东华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东华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1.简要说出华严宗的“四法界”说

【答案】华严宗将法界分为四种。即为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所谓“事法界”。是说一切众生色心诸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名为“事法”。他所指的即是现象世界。所谓“理法界”,是说一切众生色心等量,虽然有差别,而体性为一,同于一理。故名为“理法界”。既是无差别性的宇宙真理,也就是真知、佛性、发型等。“理事无碍法界”是指实相之理因事而显,千差万别的事物则由得理而存,理事交融,互为依缘而不为障碍,故名“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是说一切有分齐的事法,表面上虽然有差别,而从一心所显这一角度看,则性质为一,故能称性通融,一一相即,大小相融,重重无尽,故名“事事无碍法界”。这四种法界代表了对世界的不同层次的认识。华严宗认为,前三种均是凡夫的认识,后一种属于佛智,只有事事无碍法界,才是佛智的最高境界。

2.孔子的理想国

【答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礼记?礼运》)理想是现实的折射,道学家由于对现实不满而提出自己的主张,描绘一番理想图景。而理想的存在正是人生的目标和动力,有了对理想国的定义和憧憬,孔子一生的追求和奉献也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3.如何理解王阳明的良知说?

【答案】“良知说”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良知思想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本体的层面,即“良知本体”或“良知心体”;一是功夫的方面,即致良知。阳明“良知”的观念来自于孟子。在孟子那里,良知是代表人的先验的道德良心。孟子曾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阳明对此有继承,他说:“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强调良知的本有及其自发性。不过,阳明又从心学的立场上,结合“天理”思想,把良知提高到了本体论的高度。他说:“良知就是天理”,从天理的角度来说,良知不仅具有绝对性,而且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良知的内涵是什么呢?阳明特别强调“是非之心”,良知作为一种先验的道德知觉能力,对是非具有判断、监控、指导的作用。这种道德知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感官知觉。

晚年,阳明又结合《大学》的解释,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因为良知本身从存在形式具有“发用流行”的特点,即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当下,所以致良知就是要在这些场合把握良知,着实用工夫。即“随时就事上致良知”,“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之中。”这也就是象山在事上磨练的功夫。

阳明致良知观念其实包含三个方面:“扩充”、“至极”、“实行”。就是要扩充良知而至其极,自然也包括诉诸实践。一方面是指人应扩充自己的良知,扩充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是指把良知所知付诸事件中,从内外两方面加强为善去恶的道德实践。

总之,致良知作为一种工夫学说,是指实在的道德实践,与知识的积累无关。在阳明看来是一种简易

直接的工夫,一反朱子格物穷理的支离。这也是阳明晚年的思想宗旨,阳明说:“吾生平所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4.什么是缘起性空?这一理论对人生是如何诠释的?有何现实的指导意义?

【答案】(1)缘起性空思想在佛法中的地位

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佛法的纲宗。《法华经》(卷一《方便品第二》)说佛陀出世的目的,就是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启迪觉悟。佛的智慧和觉悟,在大乘经里指的是般若波罗蜜及一切种智或一切智智。般若的具体内容就是缘起性空律。释迦牟尼曾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因此缘起是佛法的核心。

早期佛教的“诸法因缘生,还从因缘灭。”是指一切事物都是仗因托缘而生起的,也是由各种因缘(条件)而坏灭的。初期大乘的学者们就对缘起法作了深入的探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由缘起,才说明它是性空的;由性空才能有缘起。“缘起性空”成了一体两面,相互依存而缺一不可的。中期大乘时代,出现了龙树、提婆二位大论师,极力发挥了性空的学说,使缘起性空思想达到了巅峰。

佛教一切学派的演变,不论见解如何分歧,大乘小乘、空宗有宗、显宗密宗,虽然众彩纷呈,但都不能偏离佛法的根本大义--缘起。如业感缘起、性空缘起、阿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等,并依此而说明有情的生死流转与圣者的涅盘解脱。

(2)缘起的定义

①所谓“缘起”,就是说:从世俗谛而言,一切诸法即世间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存在,世间上没有孤立独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如果没有因缘关系,一切皆不能成就,即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②所谓“性空”,就是说:从圣义谛而言,一切诸法即一切由众多因缘和合而生起的宇宙万物,都没有常住不变的自性,只是一个假名施设而已,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其本性是空的;即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如《中论》的《观四谛品》中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③二者的关系:缘起与性空又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的,因为没有一样事物不是从因缘和合而生起的,所以也就没有一样事物不是性空的。相反的,也正因为一切事物都是性空的,所以才能有因缘和合而生起一切事物。如果没有性空,一切事物也就都不可能生起。于有中见空:一切法有即非有,当体即空。于空中说有:一切法非有而有,历历分明。执其一端,沉空着有,即成外道。佛说空是以缘起为宗,见缘起即见空,见空即见缘起。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如《中论》的《四谛品》又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法不成。”

(3)对缘起性空义对宇宙人生的诠释:

缘起的定义就是:有“因”有“缘”,因缘和合而有“果”。世间上的一切者因缘生起,都离不开因果法则。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例如,花的种子种下去,它在能够开花结果,必定要有土壤、阳光、空气、水份、肥料等很多的因缘,才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能够生而为人,在过去生中,有宿世的因、宿世的业,现在到了人间来,还要有现世的缘,因缘聚合了,才能产生果。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法虽然深奥难懂,不过从因果法则的六条定律,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缘起性空”。

①果从因生:缘起的先决条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缘”,条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万事万物主要的、内在的条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缘”是外在的条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间

接力。所以,万有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缘,这就是“果从因生”的理则。内缘、外缘。

②相由缘现:“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这个“境”就是因缘,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本身并无自性,所以说“缘起性空”;由於无自主性,所以能随著缘生而现,缘灭而散,因此说“相由缘现”。内缘:心;外缘:所缘境。

③事待理成:宇宙万法的生起,固然是要有因有缘,但是在因缘果报的生起上,还有著普遍的理则,也就是因果的法则。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能得豆,种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违背了这个“理”则,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说“事待理成”。

④多从一有: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是有很多个;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从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种籽埋到泥土里,经过灌溉施肥,而后长大开花,结出一树累累的果实,这都是由一粒种籽而来。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种,“一文施舍万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多从一有”的理论根据。增长广大

⑤有依空立:世间上的人,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空是没有。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那里?世界虚空不空,森罗罗万象如何安放?因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经》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龙树菩萨在《中论.观四谛品》中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论根据。

⑥佛是人成:佛陀悟道之初,曾经宣示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烦恼无明覆盖,因此不能证得;只要断除无明,拂麈去垢,开显佛性,自能证悟成佛,因此有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卷一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证。

缘起性空正如拳头与手掌,五个指头合起来成为一个拳头,这叫缘起;放下来变成手掌,这叫性空。因为性空,所以才能缘起;因为缘起,故知本性是空。缘起性空的道理不容易懂,但是人生各种关系的存在,却都离开不了缘起性空的道理。

(4)现实意义

舍利弗是佛世印度的著名学者,听到佛的弟子马胜比丘说“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的偈语,叹为希有。并将其内容转告他的好友目犍连,于是他二人带领二百弟子随佛出家。古代佛塔的露盘上,都刻有这首偈,把它当作佛的法身来供养,所以这首偈被称为“法身舍利”。

实际上“缘起”和“空”的概念是相同的。说缘起是说没有自性(空)即缘生缘灭;说空是说缘生缘灭即无自性(空)。见空即见法,见法即见佛。须菩提解空第一,佛说他是第一个见佛的人。《涅槃经》说:“佛性者第一义空,第一义空者即是智慧”。

缘起性空律,催人觉悟,称为佛性;为诸法本,称为法身;永不变易,称为真如;性非虚妄,称为实相;其体常觉,称为菩提;寂而不动,称为涅槃;万法之性,称为法性。我们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像《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性空)而生其心(缘起)”,终日无住,终日生心,终日生心,终日无住,则无障不除,无累不尽,无苦不灭,无道不成。

禅宗追所求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其所悟所见,亦即此也。

5.朱熹和陆九渊哲学争论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朱熹和陆九渊都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二者之争是理学内部的思想讨论。朱熹和陆九渊哲学争论共有两次,一次是鹅湖之会,另一次是在朱熹和陆九渊晚年,因为周敦颐学说的无极、太极问题发生的争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