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角膜及眼表疾病

角膜及眼表疾病

角膜及眼表疾病
角膜及眼表疾病

角膜及眼表疾病

p27Kip1基因RNA干扰对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黄渝侃1张明昌1王勇2范可顺1张光红1 1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眼科2武汉爱尔眼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细胞周期性激酶抑制剂p27Kip1的小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对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有发夹状结构的三条p27Kip1-shRNA对应模板DNA序列,并构建无关序列HK-shRNA作为阴性对照。构建并鉴定重组质粒Pgenesil-P1、Pgenesil-P2,Pgenesil-P3和Pgenesil-HK。以脂质体法将4种重组质粒分别导入牛角膜内皮细胞。稳定转染后RT-PCR法和Westem blot法检测牛角膜内皮细胞内p27KiplmRNA及蛋白水平,筛选出抑制效果最好的阳性siRNA质粒。用MTT法检测该质粒组及对照组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酶切及测序证实4个重组质粒均构建成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genesil-P1、Pgenesil-P2,Pgenesil-P3各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受到抑制,尤以PgenesiI-P3抑制效果最明显。空白对照组与Pgenesil-HK无显著性差异。与空白对照及阴性siRNA 相比,Pgenesil-P3组牛角膜内皮细胞生长增快,增殖能力增强,G1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比例增加。结论针对细胞周期性激酶抑制剂p27Kip1的shRNA可有效降低其的表达水平,并可使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提高。RNA干扰介导的p27Kip1基因沉默可能是促进角膜内皮细胞再生的有效手段。

角膜Q值的测量分析

沈政伟商旭敏尹禾吴金桃李丽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430070

【摘要】目的研究中国人轻中度近视眼角膜Q值及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Allegretto wave topolyzer角膜地形图仪检测122例(244眼)轻中度近视眼角膜地形图,计算角膜Q值,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122例轻中度近视眼角膜平均Q30值右眼为-0.30±0.15,左眼为-0.31±0.14,左右眼Q30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Q值与K值及屈光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中国人轻中度近视眼角膜呈中央屈力高而周边屈力低的长椭圆体,其角膜Q值基本呈正态分布。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王媛唐逸斐

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眼科 430040

【摘要】目的观察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4O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前眼压控制正常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I组2O例)行单纯白内障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另一组(II组2O 例)行白内障超乳+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二组患者眼压、视力情况。结果 I组术后平均视力O.5,术后平均眼压13.3mmHg(1mmHg=O.133kpa),II 组术后平均视力O.5,术后平均眼压11.8mmHg两组比较眼压及视力情况均无显著异常(P>O.05)。结论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若发病时间短,术前眼压控制正常范围,采用单纯白内障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恢复有用视力控制眼压满意的理想效果。

角膜移植治疗角膜及眼表疾病98例临床观察

曾波周雄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眼科 430070

【摘要】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及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疾病及眼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101眼)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及板层角膜移植或角膜移植联合手术,观察术后视力、排斥反应、继发青光眼及原发病复发情况。结果随访6-24月,平均13.8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视力无明显变化,排斥反应11例(12眼),原发病复发3例(3眼),继发青光眼10例(10眼)。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视力无明显变化。未见排除反应、原发病复发及继发青光眼。结论角膜移植是治疗严重角膜疾病及眼表疾病有效手术方式,积极预防及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可提高角膜移植成功率。

角膜干细胞移植或带活性角膜缘板层移植

联合羊膜移植在眼表成型中的应用

姜冬玲陈宏黄琼肖青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眼科

【摘要】目的探讨角膜干细胞移植或带活性角膜缘的板层角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在眼表成型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结膜囊狭窄、睑球粘连、结角膜假性胬肉、血管化角膜混浊等引起眼表变形、泪液动力学改变、眼球运动障碍、眼内翻倒睫及视力下降等患者应用角膜干细胞移植或带活性角膜缘的板层角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行结膜囊重建及眼表成型。结果57例患者平均随访4~27月,2例因同种异体排斥反应,角膜再次血管化混浊;5例轻度、3例中度结膜囊缩短;其余患者均能较好的重建眼表。结论角膜干细胞移植或带活性角膜缘的板层角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眼表成型效果良好。

翼状胬肉显微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初步观察

彭斌万玮黄琼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430060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翼状胬内显微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6年4月对46例56眼翼状胬肉(包括8只眼复发性翼状胬肉)行显微镜下根治性切除术,而后取自体上方游离的带角膜缘的球结膜修补角巩膜暴露区。术后用贝复舒滴眼液qid连用一周,停药。术后第一天开始用典必殊滴眼液q3h,并逐渐减量,持续用25天。结果随访观察3~12个月,平均7个月,翼状胬肉治愈率96.5%。术后视力:0.1以下者0眼,0.12~0.3者40眼,0.4~0.6者14眼,0.7以上者2眼。所有病例角膜上皮3~6天内修复,结膜充血水肿在2~4周内消退,刺激症状轻微。结论显微镜下翼状胬肉根治性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最大限度地彻底切除病变组织,配合术后合理用药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局部应用Everolimus延长大鼠同种植片

存活的实验研究

李晓青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

【摘要】目的 Everolimus是一种新型的增生信号抑制剂,它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活性。以前的研究显示全身应用该药能显著延长实验性同种角膜移植的存活时间。通

常局部应用免疫调节剂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本实验研究局部应用Everolimus防治大鼠同科,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将MHCI/II完全不相容的供体DA大鼠的3.5mm 角膜植片移植给45只Lewis雌性大鼠。并随机分为三组:0.025%Everolimus治疗组,0.05%Everolimus治疗组,载体治疗组。所有治疗于手术当天开始,一日五次。每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植片混浊水肿情况并进行分级。另外取角膜移植术后7天的植片行realt-time PCR,检测细胞因子IL-1O、IFN-及细胞表面标记CD3、CD25的表达。结果局部应用0.05%、0.025%的Everolimus能显著延长角膜植片的生存时间,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1±6.57days,16.4±2.3days。与对照组比(MST13.3±1.7days)有显著差异。(P<0.001)real-time PCR显示局部应用Everolimus后,CD3,CD25,IL-1O和IFN-的mRNA水平均有所升高,但仅IL—10有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5)。结论这些资料显示局部应用Everolimus能显著延长大鼠同种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

ATB FUNGUS 2与E-test法检测眼部感染

真菌药物敏感性的比较

曾庆延吴凤英牛晓光秦光勇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ATB FUNGUS 2试条检测眼部感染真菌药物敏感性的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8月-2006年3月临床分离眼部感染真菌标本66株,分别采用法国梅里埃ATB FUNGUS 2试条与E-test法检测眼部致病真菌对3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显著性。结果 ATB FUNGUS 2试条与E-test法同时检测伊曲康唑(ITR)、氟康唑(FCA)和两性霉素B(AMB),这3种药物药敏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7.8%、94.2%和100%,经配对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TB FUNGUS 2试条操作方法简便,价格适中,可判读抗真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适用于进行眼部感染真菌药敏试验。

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泪膜的变化

柯敏张分队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430071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泪膜变化。方法跟踪观察2006年4月至2006年10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2型糖尿病白内障

患者50例(80眼)A组,及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8例(158眼)B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d、30d、90d角膜知觉,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 up time,BUT),以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SIt)等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比较,A 组BUT缩短,Fl增多,SIt减少,角膜知觉减退、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干眼症状,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7d:与术前比较A组和B组干眼症状加重,角膜知觉减退,BUT缩短,SIt和Fl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30d:与术前比较,A 组干眼症状加重,角膜知觉减退,BUT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Fl和SIt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干眼症状,BUT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角膜知觉,Fl和SIt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90d:与术前比较两组干眼症状,角膜知觉,BUT,Fl 和SIt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泪膜功能较差,是干眼的易患人群,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早期泪膜稳定性明显下降且恢复

穿透性角膜移植与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

植入联合手术的探讨

李家璋李拓李红艳宋秀胜吴青松

杨方列饶玉萍包煜芝王静

恩施州中心医院眼科中心 445000

【摘要】目的对1997年-2006年期间角膜混浊合并白内障患者作穿透性角膜移植(PKP)联合白内障囊外摘出术(ECCE)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疗效分析。方法对11例(11眼)患者施行三联手术,随访6-36个月,观察视力及屈光状态,角膜植片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 11眼中有8眼视力获得不同程度提高(72%),角膜植片透明9例(81.8%)。混浊2眼(18%),3例患者发生高眼压,1例行抗青光眼手术,结论三联手术具有手术次数少,减少了对角膜移植片的损伤,有利于角膜移植片的存活,同时恢复视力周期短、手术效果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生物羊膜移植对结膜肿瘤切除后结膜囊重建的疗效评

黄明泉叶婴茀

武汉市儿童医院眼科 430016

【摘要】目的评估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结膜肿瘤切除后结膜囊重建的疗效。方

法采用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结膜肿瘤切除后20例21眼,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结果 21眼治愈,无复发。结论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结膜肿瘤切除后结膜囊重建安全有效。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的疗效观察

周雄周和政王百川陈华新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眼科 430070

【摘要】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对28例32眼圆锥角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其中男24例28眼,女4例4眼,年龄16-31岁,平均21.4岁。手术操作按常规的角膜移植手术进行。植片均从内皮面压切取得,直径比植床大0.25mm或与植床等大,选择环钻直径以切除圆锥底为准,手术以10-0尼龙线连续缝合,术后1年左右拆除缝线。结果术后随访1-2年,植片全部透明,透明率达100%。1眼术后1月发生上皮型排斥反应,1眼术后12月发生植片排斥反应,排斥反应发生率为6.3%,1眼术后10月出现创口裂开。所有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于圆锥角膜,尤其是已有瘢痕形成的晚期病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可彻底切除病变的角膜组织,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且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最佳选择。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146例临床报告

李随王斌

随州曾都医院眼科 441300

【摘要】2000年1月-2006年1月间收治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24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46例)和对照组(10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结合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内服。对于病程较短、起病较急、卡痛明显、视力下降不算太甚的患者,治以疏风清热,解毒平肝为主,方用银翘散加味;对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患者,治以滋阴养肝,解毒散瘀为主,方用甘露饮加味。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46例中,显效79例,有效4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1.78%;对照组102例中,显效42例,有效34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74.5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角膜病专科出科考试题10月

角膜病专科出科考 一、选择题 1. 对酸或碱性烧伤急救而言,最重要的是() A.滴入消炎眼药水 B.彻底冲洗眼部 C.滴入碱性或酸性药物 D.结膜下注射维生素C 2.下列哪种角膜炎最危险() A.绿脓杆菌性角膜炎 B.真菌性角膜炎 C.匍行性角膜溃疡 D.棘阿米巴性角膜炎 3.哪种检测方法有助于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结膜炎() A.结膜分泌物刮片 B.免疫荧光 C.检测血清抗体效价 D.结膜分泌物涂片 4.真菌性角膜炎治疗时,哪一项不正确() A.并发虹睫炎者可用1%匹罗卡品点眼 B.忌用皮质类固醇 C.保守治疗无效时,可手术 D.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 5.细菌感染引起的角膜溃疡的特点不正确的有() A溃疡常位于角膜中央 B溃疡表面粗糙、干燥 C溃疡边缘锐利,有穿掘状外观 D溃疡常为圆形 6. 眼部滴用的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不包括() A泡性结膜角膜炎 B角膜基质炎 C真菌性角膜炎 D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7. 哪项不是地图-点状-指纹状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的表现( ) A.可反复出现上皮剥脱 B.角膜中央上皮层及基底膜可出现灰白色小点,地图样线和指纹状细小线条混浊C.可应用角膜上皮黏性润滑剂 D.病变常表现为单眼 8. 下列哪个不是慢性细菌性结膜炎的致病菌(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Morax-Axenfeld双杆菌 C.萘瑟淋球菌 D.大肠杆菌 9. 关于ShirmerⅠ、Ⅱ、Ⅲ试验( ) A.前二者<15mm/5min为低分泌 B.前二者<1Omm/5min为低分泌 C.前二者<14mm/5min为低分泌 D.前二者<12mm/5min为低分泌 10.关于棘阿米巴角膜炎,何者不对( ) A.常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角膜溃疡

角膜病病例

角膜病病例 病例分析一 患者,男性,45岁,农民。因“右眼眼红眼痛、视朦1月。”就诊。 患者于1月前在收割稻谷时右眼不慎被谷粒弹伤,当时觉右眼疼痛、异物感,无畏光流泪,无虹视复视,无视力下降,无眼前闪光感及黑影遮挡,患者未治疗。2天后自觉右眼视朦,视远模糊不清,伴眼红、异物感、畏强光,患者曾在当地卫生院就诊,诊断为“右眼角膜炎”,对症治疗(具体诊治经过、用药用量不详)后,症状无好转。 检查:,右眼睫状充血,角膜中央见4×5mm灰白色溃疡,溃疡表面有牙膏样物质附着,角膜后斑块状沉着物,前房灰白色积脓1mm。 问题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问题2:还要做哪些检查 问题3:如何治疗 问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B真菌性角膜溃疡 C 病毒性角膜溃疡D淋球菌性结膜炎 问题:首选药物() A 多黏菌素 B 庆大霉素 C 无环鸟苷 D 那他霉素 【长期医嘱】 1、按眼科常规护理 2、II 级护理 3、普食(***饮食) 4、视力、裂隙灯检查qd 5、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qd 6、氟康唑注射液200ml iv drop qd 7、Inj 5%DS 100ml 炎琥宁160mg iv drop qd 8、Inj 5%DS 100ml Inj Inosine iv drop qd Inj VitC 9、伊曲康唑200mg qd 10、Tab VitBco 2片tid 11、克霉唑+贝复舒眼膏包右眼qn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 ?尿常规 ?大便常规 ?ECG

?胸部正侧位片 ?刮片培养+药敏 ?氟康唑滴眼液8ml X1支 Sig: gtt od qid ?克霉唑滴眼液8ml X1支 Sig: gtt od qid ?贝复舒滴眼液8ml X1支 Sig: gtt od qid ?克霉唑眼膏3g X1支 Sig: gtt od qn ?小牛血去蛋白眼凝胶8ml X1支 Sig: gtt od qn 病例分析二 于×,女,58岁,因右眼红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2天就诊。 患者2天前右眼进一异物(可能是灰尘),请人用发卡取出,次日感右眼眼红、疼痛、怕光流泪、视力下降,自行点“氯霉素眼水”治疗1日,症状未见减轻,反而加重,遂来医院就诊。 检查:Vod手动/眼前10cm ,右眼球结膜充血水肿,整个角膜水肿混浊,见黄绿色环形溃疡,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附着,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眼底窥不清;左眼未见异常。 问题1:还要做哪些检查 问题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问题3:如何治疗 答案1:还要做涂片检查 细菌培养+药敏检查 血常规 ECG 答案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炎(右) 病例分析三 辛×,女,26岁,干部。因左眼红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1周就诊。 患者于1周前感冒发热后开始出现左眼红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不清,无虹视复视,无眼前闪光感及黑影遮挡。患者自行点“环丙沙星滴眼液”治疗(具体用法用量不祥),症状无好转,遂来医院就诊。 既往史:左眼经常红痛、畏光流泪。 病例分析三 查体:视力右眼,左眼,左眼球睫状充血,角膜轻度水肿,知觉减退,中央可见树枝状溃疡,FL(+),KP(-),前房(-) ,余未见异常。 问题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问题2:如何治疗 【长期医嘱】

眼表疾病

第一节眼表概述 眼表(ocular surface)的解剖学含义指起始于上下眼睑缘灰线之间的眼球表面全部粘膜上皮,包括角膜上皮和结膜上皮。这一概念强调了角膜上皮与结膜上皮在维系眼表健康时相互依赖的关系,但是清晰视觉功能的获得和维持不仅要有健康的眼表上皮,还要求眼球表面必须覆盖一层稳定的泪膜。正常及稳定的泪膜是维持眼表上皮正常结构及功能的基础,而眼表上皮细胞(包括杯状细胞及非杯状细胞)分泌的粘蛋白成分又参与泪膜的构成。因此眼表上皮和泪膜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任何一方的异常不仅影响另一方,同时也导致眼表功能的异常,进而影响视功能及引起眼的不适感觉。因此具有临床意义的眼表包括结膜、角膜、眼睑、泪器及泪道,泛指参与维持眼球表面健康的防护体系中的所有外眼附属器。 一、眼睑在维持眼表健康中的作用 眼睑的主动性和非随意性闭睑动作对眼球的保护非常重要,当外界刺激出现时,眼睑会发生保护性闭睑反射,这种反射以视神经或听神经为传入弧,面神经为传出弧,保护性闭睑动作可使角、结膜等眼表组织避免与外界损伤因素的接触。更为重要的是眼睑的非随意瞬目动作是形成稳定泪膜的重要条件之一,正常人一般每5s~10s发生一次,其作用在于将泪膜均匀地涂布于眼表,并且对眼表泪液的流量及蒸发速度进行相应调节,维持眼表泪膜的稳定性。非随意瞬目反射由三叉神经的眼支作为传入弧,面神经为传出弧来完成。 眼睑的保护性反射一旦受损,会使眼表易于遭受到外界有害因素的侵袭,引起眼表及角膜损害。如严重的化学伤、热烧伤以及机械性外伤造成眼睑缺损时,不仅给患者美容上带来痛苦,还常由于眼球的暴露和瞬目功能的损害,导致泪液过度蒸发以及泪液流体动力分布障碍,加重了干眼严重程度和眼表上皮的损害,引起暴露性角膜溃疡,甚至角膜穿孔失明,因此进行其他眼表重建手术和角膜移植手术前必须先行眼睑重建。 二、泪液和泪膜 (一)泪液一般性状 正常眼表面覆盖着一层泪膜,因为泪膜-空气界面是光线进入眼内的第一个折射表面,保持一个稳定健康的泪膜是获得清晰视觉的重要前提。泪膜从外至内可分为脂质层、水样液层和粘蛋白层(图6-1)。目前对于泪膜的精确结构尚存在争论,传统意义上认为,位于最表面的脂质层厚约0.1μm(睑裂开放时),中间水样层为7μm厚,最内侧则是20~50nm厚的粘蛋白层。现在认为泪膜厚约40μm,水样层与粘蛋白层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泪膜的大部分则由此种粘蛋白凝胶构成。 正常情况下,泪液的生成速率为1.2μl/min,折射指数为1.336。结膜囊内泪液体积为 7μl±2μl,角膜表面的体积为7.0μl。其中清蛋白占蛋白总量60%,球蛋白和溶菌酶各占20%。泪液中还含有IgA、IgG、IgE等免疫球蛋白,IgA含量最多,由泪腺中浆细胞分泌。溶菌酶和r-球蛋白以及其它抗菌成份共同组成眼表的第一道防御屏障。泪液中K+、Na+和Cl-浓度高于血浆。泪液中还有少量葡萄糖(5mg/dl)、尿素(0.04mg/dl),其浓度随血液中葡萄糖和尿素水平变化发生相应改变。泪液PH值范围5.20~8.35,平均7.35,正常情况下泪液为等渗性,渗透压295~309mOsm/L。 (二)泪液的分泌 脂质层由睑板腺分泌,睑板腺具有丰富的神经支配,主要是胆碱能神经纤维,此外睑板腺上既有雌激素受体又有雄激素受体,这些受体的存在提示性激素在睑板腺分泌方面具有调节功能。眼睑瞬目可促使睑板腺释放脂质。据估计,瞬目时大约50~70g的重力施于眼球上,眼球平均后退1.5mm,脂质被挤至角膜表面参与泪膜的形成。脂质层可减少泪液蒸发,保证闭睑时的水密状态。睑板腺功能障碍会引起泪膜不稳定。 泪膜中间层为水液层,由主、副泪腺分泌,富含盐类和蛋白质。角膜、结膜和鼻粘膜上分布有第V对脑神经的刺激性受体,传出通路较为迂回,副交感神经在浅表的岩神经处与第VII对脑神经分开,

巩膜病

第一节概述 巩膜为眼球壁最外层,质地坚韧、呈瓷白色。巩膜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少量弹性纤维致密交错排列而成,纤维束之间有少量成纤维细胞和少量色素细胞。巩膜前表面有球结膜和筋膜覆盖,不与外界直接接触;内表面则毗邻脉络膜上腔。巩膜内细胞成分和血管很少,这种组织学特点决定了巩膜的病理改变比较单一,通常表现为巩膜胶原纤维的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和肉芽肿性增殖反应,形成炎性结节或弥漫性炎性病变。由于巩膜血管和神经少,代谢缓慢,不易发病;但一旦发生炎症,病程易迁延反复,组织修复能力缓慢,对药物治疗反应不明显,此外,巩膜伤口也较难愈合。 巩膜病以炎症最常见,其次为巩膜变性。巩膜炎容易发生在血管相对较多的巩膜表层结缔组织,即表层巩膜炎。巩膜变性则主要发生于巩膜本身。巩膜病的临床特点是病程长,反复发作。发作症状为疼痛、畏光、流泪。炎症后巩膜变薄,可透见其下的黑色葡萄膜,或在眼内压的作用下,形成巩膜葡萄肿。巩膜炎症常可累及邻近组织,出现角膜炎、葡萄膜炎、白内障及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对症状明显的患者多需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根据炎症累及部位巩膜炎可分为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 第二节表层巩膜炎 表层巩膜炎(episcleritis)是一种复发性、暂时性、自限性巩膜表层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好发于20~50岁青壮年,约1/3的患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患者可表现为眼红,但无明显刺激症状。炎症常累及于巩膜赤道前,多见于角膜缘至直肌附着点的区域内,并以睑裂暴露部位最常见,复发病变可出现在原部位或在不同部位。表层巩膜炎可反复发病,持续数年。目前表层巩膜炎的病因尚未明了,多认为是外源性抗原抗体过敏反应。患者可伴发红斑痤疮、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感染、或胶原血管病。根据临床表现不同,表层巩膜炎可分为结节性表层巩膜炎和单纯性表层巩膜炎。 一、结节性表层巩膜炎 结节性表层巩膜炎(nodular episcleritis)较常见,常急性发病,以局限性充血性结节样隆起为特征。结节多为单发,也可表现为多个结节。结节呈暗红色,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3mm,可被推动。结节及周围结膜充血和水肿。有疼痛和压痛,以及轻度刺激症状,但一般不影响视力。每次发病持续约2~4周左右,炎症逐渐消退,2/3的患者可多次复发,长期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可使局部巩膜变薄。 二、单纯性表层巩膜炎 单纯性表层巩膜炎(simple episcleritis)发病突然,每次持续1天至数天,然后自然消退。发病时病变部位巩膜表层和球结膜呈扇形局限性或弥漫性充血水肿,呈暗红色外观。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灼热感和轻微疼痛,有时可伴有眼睑神经血管性水肿,视力多不受影响。偶有患者出现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痉挛,引起瞳孔缩小和暂时性近视。本病可多次反复发病,妇女多于月经期发作,但复发部位不固定。少数长期不愈者,多伴有相关系统性疾病。 表层巩膜炎应与结膜炎相鉴别。结膜炎充血弥漫,且多伴有分泌物,而巩膜炎多局限在角膜缘至直肌附着点的区域内,不累及睑结膜,充血血管呈放射状垂直从角膜缘向后延伸,这是结膜炎与表层巩膜炎的鉴别要点。表层巩膜炎充血和水肿仅局限在巩膜表层,不累及其下的巩膜,通过裂隙灯光束可

第三章 角膜病

第三章角膜病、巩膜病 A:型题(118-128) 118.角膜代谢所需的氧主要来源于E A.角膜缘血管网 B.房水 C.泪液 D.神经支 E.空气 119.角膜哪一层结构损伤后生长较快,且不留瘢痕A A.上皮细胞层 B.前弹力层 C.基质层 D.后弹力层 E.内皮细胞层 120.角膜组织中哪一层结构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且损伤后不能再生E A.上皮细胞层 B.前弹力层 C.基质层 D.后弹力层 E.内皮细胞层 121.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是由于B A.第Ⅵ对颅神经麻痹所引起 B.第V对颅神经麻痹所引起 C. 角膜失去眼睑保护所引起 D.角膜上皮剥脱引起 E.以上均不是 122.单纯疱疹病毒可引起哪些疾病,除了E A. 树枝状角膜炎 B.地图状角膜炎 C. 盘状角膜炎 D.坏死性角膜基质炎 E.蚕蚀性角膜溃疡 123. 以下关于角膜的观点哪一个不正确B A.角膜屈光力占眼球全部屈光力的3/4 B.角膜由于没有血管,处于免疫赦免地位,故可认为是免疫赦免器官 C.角膜周边部及角膜缘易发生免疫性疾病,而感染性疾病易发生于角膜中央部D.角膜老年环是角膜周边部基质内类脂质沉着,为一种退行性改变,不需治疗E.早期圆锥角膜可戴硬性角膜接触镜,以达到矫正视力和阻止病情发展的目的124.真菌性角膜炎的确诊可根据的是D A.病史 B.刮片细胞学检查 C. 溃疡形态 D.刮片找到菌丝 E.药物治疗效果

125.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最主要药物是D A.庆大霉素滴眼液 B.磺胺醋酰钠滴眼液 C. 链霉素滴眼液 D.两性霉素滴眼液 E.氯霉素滴眼液 126.各型巩膜炎中疼痛或压痛较轻的是D A. 结节性前巩膜炎 B.弥漫性前巩膜炎 C. 坏死性巩膜炎 D.穿孔性巩膜软化症 E.后巩膜炎 127.巩膜炎中症状较重、病变发展较快的一种是C A.结节性前巩膜炎 B.弥漫性前巩膜炎 C.坏死性巩膜炎 D.穿孔性巩膜软化 E.后巩膜炎 128.角膜水肿可见于下列情况,除了A A. 地图-点状-指纹状营养不良 B.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C.前段坏死 D.玻璃体接触综合征 E.后部多形性营养不良 A2型题(129-133) 129.患儿,1岁半,慢性腹泻3个月,身体消瘦呈营养不良,精神委靡,皮肤干燥,双眼结膜污暗,角膜基质软化溶解。你认为由于缺乏哪种维生素A A. 维生素A B.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维生素E E.维生素D 130.患者男性,30岁,左眼细菌性角膜溃疡愈合后遗留角膜瘢痕性混浊,较厚,白色,但仍可透见虹膜的称为C A.角膜云翳 B.角膜白斑 C. 角膜斑翳 D.角膜瘘 E.角膜溃疡 131.有一患者患真菌性角膜炎,其致病菌不包括C A.镰刀菌属 B.念珠菌属 C. 链球菌属 D.酵母菌属

第六章 眼表疾病

第六章眼表疾病 【导读】眼表及眼表疾病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外伤、炎症等各种损伤因素均可导致角膜、结膜上皮表型发生改变,角膜新生血管化,干眼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进而造成患者视功能障碍,因此眼表结构和功能的正常是清晰视觉获得的前提条件。本章节系统地对眼表的概念和内涵、眼表疾病的种类、以及代表性眼表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进行了阐述。 第一节概述 眼表(ocular surface)的解剖学含义指起始于上下眼睑缘灰线之间的眼球表面全部粘膜上皮,包括角膜上皮和结膜上皮。这一概念强调了角膜上皮与结膜上皮在维系眼表健康时相互依赖的关系,但是清晰视觉功能的获得和维持不仅要有健康的眼表上皮,还要求眼球表面必须覆盖一层稳定的泪膜。正常及稳定的泪膜是维持眼表上皮正常结构及功能的基础,而眼表上皮细胞(包括杯状细胞及非杯状细胞)分泌的粘蛋白成分又参与泪膜的构成。因此眼表上皮和泪膜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任何一方的异常不仅影响另一方,同时也导致眼表功能的异常,进而影响视功能及引起眼的不适感觉。因此具有临床意义的眼表包括结膜、角膜、眼睑、泪器及泪道,

泛指参与维持眼球表面健康的防护体系中的所有外眼附属器。 一、眼睑在维持眼表健康中的作用 眼睑的主动性和非随意性闭睑动作对眼球的保护非常重要,当外界刺激出现时,眼睑会发生保护性闭睑反射,这种反射以视神经或听神经为传入弧,面神经为传出弧,保护性闭睑动作可使角、结膜等眼表组织避免与外界损伤因素的接触。更为重要的是眼睑的非随意瞬目动作是形成稳定泪膜的重要条件之一,正常人一般每5s~10s发生一次,其作用在于将泪膜均匀地涂布于眼表,并且对眼表泪液的流量及蒸发速度进行相应调节,维持眼表泪膜的稳定性。非随意瞬目反射由三叉神经的眼支作为传入弧,面神经为传出弧来完成。 眼睑的保护性反射一旦受损,会使眼表易于遭受到外界有害因素的侵袭,引起眼表及角膜损害。如严重的化学伤、热烧伤以及机械性外伤造成眼睑缺损时,不仅给患者美容上带来痛苦,还常由于眼球的暴露和瞬目功能的损害,导致泪液过度蒸发以及泪液流体动力分布障碍,加重了干眼严重程度和眼表上皮的损害,引起暴露性角膜溃疡,甚至角膜穿孔失明,因此进行其他眼表重建手术和角膜移植手术前必须先行眼睑重建。

角膜病病例

角膜病病例 病例分析一 ●患者,男性,45岁,农民。因“右眼眼红眼痛、视朦1月。”就诊。 ●患者于1月前在收割稻谷时右眼不慎被谷粒弹伤,当时觉右眼疼痛、异物感,无畏 光流泪,无虹视复视,无视力下降,无眼前闪光感及黑影遮挡,患者未治疗。2天后自觉右眼视朦,视远模糊不清,伴眼红、异物感、畏强光,患者曾在当地卫生院就诊,诊断为“右眼角膜炎”,对症治疗(具体诊治经过、用药用量不详)后,症状无好转。 ●检查:Vod0.5 os1.0,右眼睫状充血,角膜中央见4×5mm灰白色溃疡,溃疡表面 有牙膏样物质附着,角膜后斑块状沉着物,前房灰白色积脓1mm。 问题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问题2:还要做哪些检查? 问题3:如何治疗? ●问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B真菌性角膜溃疡 C 病毒性角膜溃疡 D淋球菌性结膜炎 ●问题:首选药物() A 多黏菌素 B 庆大霉素 C 无环鸟苷 D 那他霉素 【长期医嘱】 1、按眼科常规护理 2、 II 级护理 3、普食(***饮食) 4、视力、裂隙灯检查qd 5、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qd 6、氟康唑注射液200ml iv drop qd 7、Inj 5%DS 100ml 炎琥宁 160mg iv drop qd 8、Inj 5%DS 100ml Inj Inosine 0.4 iv drop qd InjVitC 2.0 9、伊曲康唑200mg qd 10、Tab VitBco 2片 tid 11、克霉唑+贝复舒眼膏包右眼 qn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 ?尿常规 ?大便常规 ?ECG

?胸部正侧位片 ?刮片培养+药敏 ?氟康唑滴眼液 8ml X1支 Sig: gttodqid ?克霉唑滴眼液 8ml X1支 Sig: gttodqid ?贝复舒滴眼液 8ml X1支 Sig: gttodqid ?克霉唑眼膏 3g X1支 Sig: gttodqn ?小牛血去蛋白眼凝胶 8ml X1支 Sig: gttodqn 病例分析二 ●于×,女,58岁,因右眼红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2天就诊。 患者2天前右眼进一异物(可能是灰尘),请人用发卡取出,次日感右眼眼红、疼痛、怕光流泪、视力下降,自行点“氯霉素眼水”治疗1日,症状未见减轻,反而加重,遂来医院就诊。 ●检查:Vod手动/眼前10cm os1.0,右眼球结膜充血水肿,整个角膜水肿混浊, 见黄绿色环形溃疡,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附着,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眼底窥不清;左眼未见异常。 问题1:还要做哪些检查? 问题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问题3:如何治疗? 答案1:还要做涂片检查 细菌培养+药敏检查 血常规 ECG 答案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炎(右) ●病例分析三 ●辛×,女,26岁,干部。因左眼红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1周就诊。 患者于1周前感冒发热后开始出现左眼红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不清,无虹视复视,无眼前闪光感及黑影遮挡。患者自行点“环丙沙星滴眼液”治疗(具体用法用量不祥),症状无好转,遂来医院就诊。 ●既往史:左眼经常红痛、畏光流泪。 ●病例分析三 ●查体:视力右眼1.2,左眼0.3,左眼球睫状充血,角膜轻度水肿,知觉减退,中 央可见树枝状溃疡,FL(+),KP(-),前房(-) ,余未见异常。 问题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问题2:如何治疗? 【长期医嘱】

GO-眼表疾病指数评分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电话家庭地址省市填写本问卷日期第几次就诊 以下由主治大夫填写

请在每题相应的序号前打√ 1. 过去一周中,是否有对光线敏感症状? Have you experienced that the eyes are sensitive to light during the last week? (1)总是出现。All of the time. (2)大部分时间出现。Most of the time. (3)一半时间出现。Half of the time. (4)偶尔出现。Some of the time. (5)没有出现。None of the time. 2. 过去一周中,眼睛是否出现异物感? Have you experienced that the eyes feel gritty during the last week? (1)总是出现。All of the time. (2)大部分时间出现。Most of the time. (3)一半时间出现。Half of the time. (4)偶尔出现。Some of the time. (5)没有出现。None of the time. 3. 过去一周中,眼睛是否感觉疼痛或发酸? Have you experienced painful or sore eyes during the last week? (1)总是出现。All of the time. (2)大部分时间出现。Most of the time. (3)一半时间出现。Half of the time. (4)偶尔出现。Some of the time. (5)没有出现。None of the time. 4. 过去一周中,眼睛是否出现看东西模糊的情况? Have you experienced blurred vision during the last week? (1)总是出现。All of the time. (2)大部分时间出现。Most of the time. (3)一半时间出现。Half of the time. (4)偶尔出现。Some of the time. (5)没有出现。None of the time.

角膜及眼表疾病

角膜及眼表疾病 p27Kip1基因RNA干扰对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黄渝侃1张明昌1王勇2范可顺1张光红1 1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眼科2武汉爱尔眼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细胞周期性激酶抑制剂p27Kip1的小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对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有发夹状结构的三条p27Kip1-shRNA对应模板DNA序列,并构建无关序列HK-shRNA作为阴性对照。构建并鉴定重组质粒Pgenesil-P1、Pgenesil-P2,Pgenesil-P3和Pgenesil-HK。以脂质体法将4种重组质粒分别导入牛角膜内皮细胞。稳定转染后RT-PCR法和Westem blot法检测牛角膜内皮细胞内p27KiplmRNA及蛋白水平,筛选出抑制效果最好的阳性siRNA质粒。用MTT法检测该质粒组及对照组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酶切及测序证实4个重组质粒均构建成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genesil-P1、Pgenesil-P2,Pgenesil-P3各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受到抑制,尤以PgenesiI-P3抑制效果最明显。空白对照组与Pgenesil-HK无显著性差异。与空白对照及阴性siRNA 相比,Pgenesil-P3组牛角膜内皮细胞生长增快,增殖能力增强,G1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比例增加。结论针对细胞周期性激酶抑制剂p27Kip1的shRNA可有效降低其的表达水平,并可使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提高。RNA干扰介导的p27Kip1基因沉默可能是促进角膜内皮细胞再生的有效手段。 角膜Q值的测量分析 沈政伟商旭敏尹禾吴金桃李丽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430070 【摘要】目的研究中国人轻中度近视眼角膜Q值及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Allegretto wave topolyzer角膜地形图仪检测122例(244眼)轻中度近视眼角膜地形图,计算角膜Q值,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122例轻中度近视眼角膜平均Q30值右眼为-0.30±0.15,左眼为-0.31±0.14,左右眼Q30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Q值与K值及屈光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中国人轻中度近视眼角膜呈中央屈力高而周边屈力低的长椭圆体,其角膜Q值基本呈正态分布。

眼科主治医师题-角膜病和巩膜病

眼科主治医师题-角膜病和巩膜病 1、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炎,下列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炎症,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减轻角膜瘢痕 B.糖皮质激素应与抗感染药物联合使用 C.对单纯病毒性角膜炎,上皮型禁用糖皮质激素,而基质型可酌情使用 D.真菌性角膜炎禁用糖皮质激素,即使溃疡愈合后形成角膜白斑,伴有大量角膜新生血管时也不应使用 E.角膜炎时慎用糖皮质激素的原因是它可能激活微生物,降低局部抵抗力,使感染扩散 2、绿脓杆菌导致角膜迅速融解坏死的主要原因是 A.绿脓杆菌生长速度快 B.角膜的微环境适合绿脓杆菌的生长 C.绿脓杆菌分泌的胶原酶降解角膜胶原纤维 D.引起了机体的抗原抗体反应 E.以上都不正确 3、对角膜炎的病理变化过程,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角膜炎病因不同,引起的病理变化过程也不同 B.角膜溃疡出现后弹力层膨出,经过有效积极的治疗,溃疡愈合形成

粘连性白斑 C.角膜溃疡愈合后出现角膜瘘,可继发眼内感染或青光眼 D.角膜病灶可以是致病微生物对角膜组织,细胞的直接破坏造成,也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免疫反应造成 E.角膜上皮病变愈合后仅留下角膜薄翳,而累及角膜基质的病变愈合后可留下角膜斑翳,角膜白斑 4、下面关于角膜炎病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角膜真菌感染有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因为眼部抗真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太少 B.在病毒性角膜炎中,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最常见,且致盲率最高 C.角膜炎的病因较广泛,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棘阿米巴等均可引起 D.感染性角膜炎常发生于角膜上皮缺损的基础上 E.患某些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性角膜炎 5、对蚕食性角膜溃疡的叙述,下列哪一种是错误的 A.位于角膜周边部,呈慢性过程,进行性发展 B.患者疼痛非常明显 C.典型的病灶浸润缘呈潜掘状 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有类风湿关节炎等系统性疾病 E.有的患者溃疡可逐渐修复,出现角膜瘢痕化,血管化,甚至假性胬

眼表疾病习题与答案

眼表疾病 A1型题 1.眼表是指:B A.角膜上皮 B. 上下睑缘间的整个粘膜上皮衬里 C.结膜上皮 D.泪膜 E.角膜和结膜 2.可考虑为泪膜不稳定的是:A A.BUT<10″ B. BUT<20″ C. BUT<30″ D. BUT<10分 E. BUT<1分 3.泪膜的厚度一般为:E A.1-5μm. B.40-50μm C. 50-70μm D. 31-80μm E. 7-10μm 4.Sj?gren综合征常伴有:E A.头痛. B.视物变形 C.虹视 D.眼前黑影飘动 E.口干和关节痛 5.可导致结膜干燥综合征的是A A.自身免疫性因素. B.慢性结膜炎 C.沙眼衣原体感染 D.维生素A缺乏 E.长期的屈光不正未经矫正 A2型题 6.患者,女,50岁,主诉双眼干涩不适1年余,查:双眼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上皮完整,荧光素染色(-),BUT<5″,Shirmer testⅠ<5mm。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A

A.干眼症 B.慢性结膜炎 C..急性结膜炎 D.过敏性结膜炎 E.角膜炎 A3型题 患者,60岁,女性诉双眼干涩不适5年,查:双眼结膜轻度充血,睑板腺开口扩张压迫眼睑可见希黄色物资溢出,角膜上皮完整,荧光素染色(-),BUT<5″,Shirmer testⅠ<5mm。 7.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A.睑板腺功能异常 B.慢性结膜炎 C.急性结膜炎 D.过敏性结膜炎 E. 睑缘炎 8.该患者常伴有的疾病是E A. 睑缘炎 B.急性角膜炎 C.急性结膜炎 D.过敏性结膜炎 E. 脂溢性皮炎 B1型题 问题9-11 A.泪腺和副泪腺 B.结膜杯状细胞 C.睑板腺 D.结膜杯状细胞和睑板腺 E.泪腺和Zeiss腺 9.分泌泪液脂质层的是C睑板腺 10.分泌泪液水样层的是A泪腺和副泪腺 11.分泌泪液粘蛋白层的是B结膜杯状细胞 问题12-13 A.角膜缘干细胞 B.结膜杯状细胞 C.睑缘处粘膜杯状细胞 D.结膜穹隆部和睑缘处粘膜上皮细胞 E.角膜基质层细胞

第五章 角膜病与巩膜病

第五章角膜病与巩膜病 学习目标:描述角膜炎的病理过程及转归;能够区别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体征及相关的鉴别诊断;能够说出糖皮质激素使用的适应症;陈述绿脓杆菌角膜溃疡的特点及治疗;阐述巩膜炎的特点及治疗措施;举例说明睫状充血与结膜充血的区别 角膜病包括炎症、创伤、变性、营养不良和先天异常。角膜病是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引角膜具有无血管、质地透明、含水成分相对恒定及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等特点,故角膜患病后病程长、症状明显,预后多留下永久性混浊。在角膜病中角膜炎最常见。 巩膜主要是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致密交织组成,其特点是细胞和血管结构少,不易发病。一旦出现病变,则病程长,组织修复能力及药物治疗效果差。发作主要症状为疼痛、畏光、流泪。炎症后巩膜可变薄,形成巩膜葡萄肿。

第一节角膜病一、角膜炎概述 【病因】 1.外源性感染 2.内源性感染 3.局部蔓延 【病理】

【临床表现】 1.角膜刺激症状:眼痛、畏光、流泪及眼睑痉挛 2.睫状充血 3.角膜混浊 4.角膜新生血管 5.严重角膜炎可并发虹膜睫状体炎 【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 二、细菌性角膜炎 【病因】 多发生在角膜外伤后或角膜异物剔除后的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假单胞菌等 【临床表现】 1.症状:眼红、轻度至中度眼痛、畏光、视力下降,分泌物增多

2.体征 ①主要体征:局限性角膜基质白色混浊 ②其他体征: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粘液脓性分泌物增多、前房 积脓、角膜变薄、后弹力层皱褶 【治疗】 1.急性期高浓度抗生素眼液高频率点眼:选择适当的广谱抗生素, 大力控制感染。如氯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杆菌肽、妥布霉素、多粘菌素B等配制的眼药水点眼,每15分钟或1~2小时点眼1次,必要时可有结膜下注射;若为绿脓杆菌感染,药物中首选多粘菌素B或粘菌素,庆大霉素次之。 2.充分散瞳,用1~3%阿托品液或眼膏点眼,每日1~3次;必要时 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0.2~0.3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如前房积脓量多,不见吸收或眼压升高时,可考虑前房穿刺术。 3.局部使用胶原酶抑制剂 4.口服维生素C、B等药物 5.病情不能控制,可能导致角膜穿孔者,可考虑治疗性角膜移植术

眼表疾病题库4-1-8

眼表疾病题库4-1-8

问题: [单选]关于干眼症的病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更年期妇女体内性激素水平改变 B.眼睑位置异常 C.长期长时间使用电脑 D.维生素A缺乏 E.神经支配异常 干眼的病因:眼表面的改变、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性激素水平的改变是干眼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

问题: [单选]泪膜不稳定即泪膜破裂时间低于() A.5秒 B.8秒 C.10秒 D.15秒 E.20秒 泪膜破裂时间:正常10~45秒,<10秒为泪膜不稳定。

问题: [单选]泪膜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提供光滑的光学面 B.湿润及保护角、结膜上皮 C.抑制微生物生长 D.向角膜提供营养物质 E.上述均不正确 (辽宁11选5 https://www.doczj.com/doc/639050129.html,)

问题: [多选]下述有关泪膜的正确论点为() A.泪膜表层为脂质层 B.泪膜的黏液层是泪膜中容量最大的部分,由主泪腺和副泪腺分泌 C.泪膜填补上皮间的不规则界面,保证角膜的光滑,湿润及保护角膜和结膜上皮 D.泪膜有营养角膜和抗微生物作用 E.泪膜有屈光作用 泪膜由外向内依次为脂质层、水液层和黏蛋白层。泪膜主要功能是①填补上皮间的不规则界面,保证角膜的光滑。②湿润及保护角膜和结膜上皮。③通过机械冲刷及内含的抗菌成分抑制微生物生长。④为角膜提供氧气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问题: [多选]保证泪膜的稳定需要以下哪些因素() A.泪膜的量正常 B.泪膜的成分正常 C.眼睑的结构正常 D.眼睑的运动正常 E.泪器的结构正常 泪膜的稳定取决于下列因素:①泪液质和量都正常。②眼睑的解剖、运动功能正常。③泪器的结构正常。

结膜疾病的几大类型

结膜疾病的几大类型 结膜疾病是所有在结膜上病症的一个总称,而结膜疾病最常见的就是结膜炎了,当然还有结膜干燥症、滤泡症等等病症。因此为了使更多的人可以了解结膜疾病的相关知识,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结膜疾病在临床上的类型。 结膜疾病有哪些类型: 结膜是覆盖于眼睑后部和眼球前部的一层质地透明的黏膜组织,富含神经和血管,大部分表面暴露于外界,很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外伤,或一些物理、化学性刺激而形成结膜疾病。正常情况下,结膜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但当防御能力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强时,将引起结膜组织的炎症。结膜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有些感染性的结膜炎具有传染性。 结膜疾病中最常见为炎症、具有传染性,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致病。其他还有变性或代谢性疾病,最常见为睑裂斑、结膜结石和翼状胬肉等。维生素 A 缺乏时表现为结膜上皮干燥症,典型表现为比托氏斑。另外还可由于炎症或外伤等所致实质性结膜干燥症。结膜肿瘤多为先天性、良性,如血管瘤、淋巴管瘤、皮样脂肪瘤等,可行手术切除。结膜疾病的分类如下: 1、结膜炎:结膜炎为一种由病毒、细菌或过敏物质引起的结膜炎症。 2、淋球菌性结膜炎:新生儿在通过产道时可以从母体传染上淋球菌性结膜炎。美国多数州立法要求常规给新生儿滴眼苭水,常用苭物为硝酸银,抗生素眼膏(如红霉素),以杀灭可引起淋球菌性结膜炎的细菌。成年人在性交中如果带菌的精液进入眼睛,也会感染上淋球菌性结膜炎,但成年人一般仅仅单眼受累。 3、沙眼:沙眼(粒性结膜炎,埃及眼炎)是一种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迁延性结膜炎症。 4、包涵体性结膜炎:包涵体性结膜炎是由衣原体引起的另一种结膜炎。 5、春季角结膜炎:春季角结膜炎是一种复发性结膜炎,常常双眼受累,并可损害角膜表层。 6、干性角结膜炎:干性角结膜炎为一种双眼长期干燥引起的结膜角膜脱水。 7、浅层巩膜炎:浅层巩膜炎为巩膜表层的炎症。 8、巩膜炎:巩膜炎是一种深层巩膜炎症,其表现为剧痛,巩膜变紫并可严重危害视力。巩膜炎可合并风湿性关节炎及其相关疾病,在严重病例,巩膜炎可引起眼球穿孔甚至眼球丧失。 9、良性新生物:结膜可发生两种良性新生物。一是睑裂黄斑,表现为角膜旁边一种黄色微隆起的新生物,本病影响美观,但一般不会引起严重问题,也不需要手术。另一种良性新生物是翼状胬肉,表现为结膜肥厚并长入角膜,其可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