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word版本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word版本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word版本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word版本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

石云亮

(重庆一三六地质矿产公司重庆401147)

尾矿库分类划归非煤矿山

内容提要: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误区重重。本文用驳论剖析辨识误区,用立论探讨辨识方法。驳论提出两个论点,即:1.用矿山的炸药库存量来辨识非煤矿山

重大危险源,标准不正确。2. 将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套用到非煤矿山辨识

重大危险源,方法不正确。立论探讨露天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提出三条辨识标准。

即采高、岩层倾角、受限空间危险性辨识系数k。

主题词: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方法;安全;标准

一、问题

非煤矿山数量多、分布广。重大危险源辨识,误区重重。业界长期以来,误用辨识标准,误辨重大危险源,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安全监管,误导了监管的注意点。

以重庆为例,多年来安评报告辨识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一直用矿山炸药存量来作尺度:炸药库的民爆物品存量、生产现场的民爆物品暂存量。即:炸药库的核准库存量在50吨及以上或雷管存量在1吨及以上的,矿山就存在重大危险源;矿山生产场所(开采现场)的炸药存量在5吨及以上或雷管存量在0.1吨以上的,矿山就存在重大危险源。反之,矿山就不存在重大危险源。

这样的辨识是错误的,从来也没有这样的辨识依据。

重庆的辨识,是查矿山民爆物品使用证的核准存量,不查炸药库的致害半径,不查炸药库的建筑结构。对于矿山状况,露天矿山纵然在100m高差的边坡直壁开采,硐采矿山纵然冒顶危险显现,安评报告也只辨识炸药库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依据

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先后颁布过两个标准:

1、国标《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2000年颁布并实施。以下简称“国标2000”。

2、国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2009年3月31日颁布,2009年12月1日实施。以下简称“国标2009”。

下面引述相关章节。

国标2000:

国标2000,明确表述“不适用于‘采掘业’”。排除得直接,排除得不留余地。

国标2009,在国标2000基础上再次明确适用范围,直接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强调避免歧义。对国标2000“不适用于‘采掘业’”的限定词,修改为“不适用于‘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这个“除外”是前瞻未来采矿工艺、采矿方法的可能变化,在条文外延上预留空间。

我们知道,采矿工艺如今已不限于过去的炮采、水采、机采,还有了化学采,正在试验细菌采。采矿方法也由过去露采、硐采、抽采的截然分开,转向交融通汇的发展趋势,汽化开采法、溶解开采法等抽采方法正在有条件地替代硐采。瓦斯抽

采技术(抽放变抽采),地下限氧燃烧技术(水煤气汽化),地下燃烧技术(热电)等,在科技进步和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应用渐多。在更多的新技术中,有物理方法,有化学方法。在化学方法中一部分工艺是借助于酸、碱、有机溶剂等危险化学品来实现的。因此,国标2009将适用范围修改为:“不适用于‘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是针对这一块。矿山是直接使用炸药、雷管,不存在“加工工艺”环节,也不伴随相应的配制、存储行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炸药是没有理由被包含进适用范围来。GB 18218-2009,逻辑是严密的。

GB 18218-2009生效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第40号令《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三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标准辨识确定,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总局55号令《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规定:“民用爆炸物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和城镇燃气的经营活动,不适用本办法。”两个总局令再次划界,排除民爆物品。

解读GB 18218这两个时间跨度十年的版本以及总局40号令、55号令,已经证明:用炸药库存量作尺度来辨识非煤矿山的重大危险源,是安评机构对法规、标准的误读误解误判,从来都没有依据。重庆多年来的辨识是错误的。

剖析错误,再剖析为什么会错误。将有利于避免今后类似地犯错误。

笔者分析了重庆多年的安评报告若干份,初步推断:用炸药存量来辨识重大危险源,其根源是早期安评工作起步,报告缺乏模版借鉴,套用了教科书或培训教材中危化品的辨识案例作方法,2000年颁布GB 18218-2000后,安评报告又模仿危化品的辨识方法对炸药库存量和生产现场暂存量做区分,并套用有爆炸特性的化学品的临界值。2009年颁布GB 18218-2009,国标取消了生产场所和存储区之间的临界量的区别。于是有的安评机构放弃了作区分;有的安评机构则继续套用过去的版本作区分。由此就出现了有区分的辨识和不区分的辨识,并一直延续至今。

笔者做过了解,不少安评机构甚至于至今都不知道国家没有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这件事。不避讳地讲,对标准理解不深,是主观原因;缺失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是客观原因。顺便提及一句,煤矿迄今也缺失重大危险源的辨

识标准,在煤矿的安评报告中误辨误判也是普遍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也用危化品案例来讲授重大危险源辨识,但没有指出这种辨识方法有局限——不适用于非煤矿山。真理逾越一步是谬误。安评机构的错误就是源自误套方法而出现误辨误判,前车之鉴,值得注意。

以上分析说明:用矿山的炸药库存量来辨识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标准不正确。将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套用到非煤矿山辨识重大危险源,方法不正确。

三、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

那么,非煤矿山究竟有无重大危险源?如果有,又该如何判定?

2005年和2012年,总局针对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提出过两个征求意见稿:

1、《关于征求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函》(安监总协调函字〔2005〕3号,2005年6月22日)。以下简称“总局2005函”。

2、《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综合部关于征求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导则等四项标准修改意见的函》(应指综协调函〔2012〕4号,2012年7月20日)。以下简称“总局2012函”

下面引述相关章节。

总局2005函,这样描述:

金属非金属矿山(井工开采),满足下列六个条件之一者,即为重大危险源。

(1)井下炸药的最大贮存量在6t以上的矿井;

(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透水淹井危险的矿井;

(3)瓦斯矿井或存在有害有毒气体大量涌出可能的矿井。

(4)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

(5)开采有冲击地压倾向的深埋硬岩矿床的矿井。

(6)其他应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矿井。

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者,即为重大危险源。

(1)全库容1000万m3以上或坝高60m以上的尾矿库,即一、二、三等尾矿库。

(2)一旦发生最大程度的溃坝事故,可能造成下游居民死亡50人以上的尾矿库;

(3)一旦发生失事,将会对下游的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及其他重要设施造成严重危害,或有毒有害物质会大面积扩散的尾矿库。

总局2012函,这样描述: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符合下列6个条件之一的矿井,即为重大危险源。

(1)水文地质复杂,采掘工程和矿井安全受水害威胁的矿井;

续前

(2)发现过瓦斯的矿井;

(3)有冒顶危险矿井;

(4)有自燃发火危险矿井;

(5)发生过岩爆的矿井;

(6)开采深度在800米以上矿井。

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满足下列2个条件之一的,即为重大危险源。

(1)全库容100万立方;

(2)总坝高30米。

两个函件时间跨度7年,均先后选择在国标两个版本颁布之后下发,这传达了一个信息:非煤矿山存在重大危险源,国家层面一直在探寻辨识方法。

据了解,总局2012函有可能升格为AQ标准,成为强制性条款。

遗憾的是,两个函件均没有提出露天矿山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这无疑给业界继续留下了困惑。

四、露天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

笔者关心重大危险源辨识多年,这里探讨性地提出露天矿山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供权威部门参考。

“标准”: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在敞露地表的采矿场,开采有用矿物的矿山(煤矿除外)。

重大危险源:依据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辨识确定的危险设备、设施

或场所。

辨识标的物:采矿场。

辨识单元:作业面。

辨识依据: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作业面,符合下列3个条件之一的,即为重大危险源。

(1)边坡作业面,直壁高度≥30m或伞檐高度≥10m;

(2)受限空间作业面(含凹陷开采作业面),k=h/s≥1.2;

式中:k,辨识系数h,宕面的最大壁高s,宕面的平均宽度(3)岩层倾角25°~55°且作业面出现临空外倾结构面。

下面简述依据。

方法和思路。关于标准,国家有《标准化法》,总局有《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总局令第9号,2006.10.20)。这里借鉴国标GB 18218-2000/2009的制定思路,即:①从定义出发,②筛选辨识标的物,③确定指标体系,④附录和注释。笔者这里的工作只是供权威部门参考,故只做②③两步。

筛选辨识标的物。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引自GB 18218-2000/2009:“……依据有关规定辨识确定的危险设备、设施或场所。”在“设备、设施或场所”这三类辨识

标的物中,排序GB 18218-2000/2009和总局2005函/总局2012函中的相关关键词(下表),再结合露天矿山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排序,通过筛分,最后选取了“场所”作为辨识标的物。

表1 辨识依据的关注点

能量

致害效果

(人员伤亡数/财产损失额)

致害半径物质特性

GB 18218-2000 √√√GB 18218-2009 √√√总局2005函√√

总局2012函√

注:GB 18218-2000,能量:《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致害半径:≯500m。

GB 18218-2009,能量:《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致害半径:≯500m。

总局2005函,能量:水害、瓦斯、自燃、冲击地压、井下库存炸药量≥6t。

致害效果:尾矿库下游死亡50人以上、或发生其他严重事件。

总局2012函,能量:水害、瓦斯、冒顶、自燃、岩爆。

结论:能量指标是共同的选取。

表2 辨识依据的选择

物体/物质自身

作业环境

(人机环关系)

事故既往史

(统计学规律)

人为诱因

(触发条件)

GB 18218-2000 √

GB 18218-2009 √

总局2005函√√

总局2012函√√

注:GB 18218-2000 / GB 18218-2009,辨识标的物:危险化学品

总局2005函 / 总局2012函,辨识标的物:地下矿山井筒、尾矿库库容和坝体。

事故既往史:有过瓦斯、冲击地压、水患、自燃。

结论:物质的状态是共同的选取。

根据事故定义,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重大危险源是事故的最大风险源,在风险三要素中:事故风险(R)是危险源(H)、触发条件(P)、事故烈度(L)的函数,相互关系见下图。风险R用三维函数表示,R=f(H,L,P)。

比较表1、表2发现,两个国标及两个总局函对风险的辨识模型均选择单因素法,即R=f(x)作为判别式,而未采用三维函数R=f(H,L,P)作判别式。这个过程简化了标准制定难度,也便利了生产实践中操作。由此借鉴权威机构的思路,也采用单因素法遴选露天矿山重大危险源,即在风险源中遴选R=f(x)中的x项。

遴选露天矿山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定义:依据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辨识确定的危险设备、设施或场所。在“设备、设施、场所”的三者中,排序

露天矿山危险源,能量最大的是“场所”。即x=H。

?场所再细分是采矿场(人工干预形成或自然地貌形成)。

?势能是能量的主要形式。岩石崩塌、滑移、危石是露天矿山势能致危的主要载体。

?露天采矿场可分三种类型:凸形山包型、边坡型、受限空间型(含凹陷地形)。三者的共同点是边坡。故辨识单元选定为:边坡作业面和受限

空间作业面。临空外倾结构面可归并入其中。

?边坡作业面:岩壁高度是势能的衡量尺度。受限空间作业面:受限比例(壁高和宕面宽度之比)是宕面被掩埋的危险程度。

指标:

?参数值,以重庆矿山为分析样本,粗略统计及简单计算而得。(计算略)

?辨识结论:非煤矿山露天作业面,符合下列3个条件之一的,即为重大危险源。

?总局在拟设的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尾矿库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还采用了指数法进行危险度分级。笔者认为,辨识之后再作分级,

对于安全监管和矿山生产实践意义不大。因此,这里不做危险度分级。

结论:整理以上内容,由此提出露天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指标和方法。

五、结论

综上所述,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误区重重。本文用驳论剖析辨识误区,用立论探讨辨识方法。驳论提出两个论点,即:

1.用矿山的炸药库存量来辨识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标准不正确。

2.将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套用到非煤矿山辨识重大危险源,方法不

正确。

立论探讨露天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提出三条辨识标准。即采高、岩层倾角、受限空间危险性辨识系数k。供权威部门参考。

六、建议

指出重大危险源辨识错误不是最终目的,建议重庆市安监局组织专家在国家层面尚未发布辨识标准之前,建立重庆的地方标准先行先试,指导安评工作。方法纵然不尽完善,也比全市长期误辨误判或不辨不判要好。本文提出辨识方法意在于此。

参考文献:

[1]GB 18218-2000,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2]GB 18218-2009,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3]总局令第9号,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2006.10.20

[4]总局,安监总协调函字〔2005〕3号,关于征求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

和《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函》, 2005.06

[5]总局,应指综协调函〔2012〕4号,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综合部关于征求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导则等四项标准修改意见的函, 2012.07

[6]孙猛,吴宗之,张宏元,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中国安全

科学学报,2003年13期

[7]王喜奎,吴宗之,孙猛,魏利军,关于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修订的探讨,中国安全科

学学报,2007年1期

[8]张金山,孙晶,白豹,露天金属矿山危险源辨识及预先危险分析体系的研究,有色金

属(矿山部分),2010.09

[9]张甫仁,景国勋,顾志凡,许考,论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焦作工学院

[10]刘永成,浅谈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其控制措施,山西焦煤科技,2010 年1 月第1 期

[11]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2010年度安全评价机构专项检查情况

的通报,安监总厅规划〔2011〕20号,2011.02.14

[12]石云亮,关于硐采矿山和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个人建议,与总局的信函,

2012.08.17

[13]崔维贤,安全评价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培训课件,2012.10.31

【全文5978字,其中正文5268字,内容提要194字,尾注516字】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

前言 原平福鑫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位于原平市楼板寨乡北庄村东约1 km处一荒山谷内,沟大体呈西北-东南向,西北高东南低,高差约50m,可利用沟长约400m,沟底平缓,坡度约5%,平均宽度约20m,两侧山坡较陡峭,高差约20米,山坡下部见卵石透晶体,为河流冲击物,该库为四等山谷型尾矿库。行政区划隶属原平市楼板寨乡管辖区间有县乡公路通原平、忻州市,交通较为便利。 该选矿厂年处理原矿40.0万t,年产生废石5万t,年需处理的尾矿砂20万m3。 2011年10月委托山西省冶金设计院对尾矿库进行了设计,设计尾矿库总坝高为36m,总库容98.48万m3,有效库容78.78万m3,服务年限为4.4年,为四等山谷型尾矿库。 按照山西省延期许可的有关要求,2012年8月委托忻州市安科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对尾矿库进行了安全验收评价,并通过了由忻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和人员对尾矿库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现场核查。2012年12月14日领取了尾矿库《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晋)FM安许证字〔2012〕6644号),有效期由2012年12月14日至2015年12月13日。 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约1km的沟谷内,尾矿库库区所在沟谷为西北-东南向。沟谷较窄,沟底平均宽约20m左右,长约400m。两岸为陡峻的黄土地形地貌,相对高差在50米以上。沟谷为“V” 字形,下垫面为黄土与卵石漂石组成的混合土。尾矿库下游为沟谷地带,没有村庄及重要设施,

没有开采价值的矿床。 初期坝为黄土碾压坝,断面为梯形,坝基标高约942.0m,坝顶标高约957.00m,坝高15.0m,坝顶宽5.0m,坝顶长约35 m,在标高948.5m处设置一马道,宽为3m。外坡坡比1:2.50。外坡用干选废石护坡并长有植被。初期坝脚设排渗棱体,排水棱体为干砌石构成,断面为梯形。 筑坝方式采用上游式筑坝,堆积坝断面为梯形,现堆积坝坝顶高程960.00m,高度3.00m,堆积坝坝顶宽5m。堆积坝平均外坡总坡比1:5,坝内坡比1:2.0。外坡用干选废石护坡。现场观察坝体未发现有裂缝、沉降、变形等现象。 尾矿库总库容98.48万m3,有效库容78.78万m3,根据现状尾矿库实测图和现场实地勘察,现状总坝高为18m,现尾矿库约堆积库容20.66万m3,剩余有效库容约58.12万m3。按年需处理的尾矿砂13.33万m3计算,剩余服务年限4.4年。 尾矿库排洪釆用排水斜槽一消力池的排洪系统,排洪斜槽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拱形结构,上部为半圆形,尺寸为:宽0.8m、高1.0m。 排洪斜槽的出口处设置有消力池,尺寸为:长5.2m,宽3.7m,深2.4m。 库内排洪系统:排水井内径为1.6m,排水井框架为四根立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排水井进水宽0.8m×高3.20m×4个。共设排水井3个。现排水井1即将被堆积尾矿砂淹埋,高出滩面大约1.0m。排水管为内径1.6m、长约350米的水泥预制管,埋设在尾矿库的底部,首端与排水井相连,排水管出初期坝后排水管内径为1.5m,尾端与消力池相连,消力池为浆砌石结构,长9.0m×宽6.0m×深1.6m,洪水经出口浆砌石导流渠排入下游河道。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 (2)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 重大危险源——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我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中,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安全生产法》解释为: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安全生产法》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掘业; d)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危险物质hazardous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单元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临界量threshold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重大事故major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重大危险源majorhazard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生产场所worksite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贮存区storearea 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重大危险源辨识 4.1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2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4.2.1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品名引用GB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 1.爆炸性物质 2.易燃物质 3.活性化学物质 4.有毒物质 4.2.2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与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基本相同,只是因为工艺条件较为稳定,临界量数值较大,具体数值见表1~表4。 4.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表3及表4规定的临界

印发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工作安排

印发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工作安 排 关于印发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 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 安监总管一〔2016〕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协调小组对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2016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研究提出了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二○一一年五月三日 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 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6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尾矿库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精神的贯彻落实,扎实开展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任务依然艰巨繁重,需要各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求实现整治行动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切实推动尾矿库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形势的进一步持续稳定好转。 2016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了《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对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作出具体部署。各地区、各有关单位围绕促进尾矿库安全和环保形势稳定好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着力推动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国务院《通知》下发后,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及时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具体落实措施,明确了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打击非法违法行为等要求,对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等作出了新规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尾矿库企业也结合实际制定了贯彻实施的具体办法和细则,采取了可行、管用的措施,强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晋中市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对公司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对照GB18218-2009,储存危化品的量超过临界量是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 q2/Q2 + … + qn/Qn ≥1,q为实际用量,Q为临界量。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公司危险化学品储存明细 液氯储存区内储存有氯气瓶,每瓶1t,最大储存20瓶。所以晋中市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氯气最大储存量是20t,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内容,氯气的临界量是5t,q/Q值>1。 所以晋中市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液氯储存区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

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 式中: 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4)、校正系数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3:

《尾矿库安全规程》

《尾矿库安全规程》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一、工作简况 现行行业标准《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以下简称“《规程》”)自2006年3月1日实施以来,在规范尾矿库建设、运行、安全管理、保障尾矿库安全生产、预防尾矿库事故和保护尾矿库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依法进行尾矿库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依据。但该《规程》已实行十多年,随着尾矿库建设技术的发展和《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50863-2013)的颁布实施,现行《规程》在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⑴现行的《规程》与现行的《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50863-2013)部分条款产生冲突,现行《规程》中尾矿库防洪标准、尾矿坝稳定计算等要求均与现行《尾矿设施设计规范》中的要求不一致; ⑵现行《规程》中条文“其他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和干式处理的尾矿库可参照执行”,未明确规定干式堆存尾矿库、锰渣库应执行本《规程》; ⑶近年来尾矿干式堆存、模袋法尾矿筑坝等新技术被逐步应用,现行《规程》中未包含这部分新技术的特殊规定; ⑷现行《规程》中对锰渣库、赤泥库的特殊要求未作出规定; ⑸现行《规程》中关于尾矿回采的内容不够全面; ⑹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化改革的要求,根据原国家安监总局主持完成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领域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和评估研究

报告》制定的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尾矿库安全规程》将修订为第一层次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但现行《规程》中很多条款为非强制性规定,很多条款以“可”作规定,不满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因此,对该《规程》进行修编,并由行业标准升格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对提升尾矿库安全管理,保障尾矿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化改革的要求,对现有尾矿库安全方面的标准和标准体系进行整合简化,能更好地发挥该《规程》在尾矿库全生命周期安全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作用。 基于以上原因,原国家安监总局提出的《“十三五”期间拟制修订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中将《尾矿库安全规程》纳入修订计划,《尾矿库安全规程》由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此次修订工作的牵头单位。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接到任务后,及时编制了该《规程》的编制计划及编制大纲,并于2017年3月20日召集编制组在北京召开了《规程》编制启动会,本次启动会确定了编制组,初步确定了《规程》编制范围及编制要求,讨论了《规程》框架,明确了各参编单位的分工及各阶段的工作节点。会议确定由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矿山事业部尾矿室主任岑建和国家安监总局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技术中心技术总监田文旗作为项目负责人,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春黄金设计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河北铜源矿山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为本《规程》的参编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1) 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有关原理,进行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一、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1、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初步可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两类。对危险和有害因数的辨识应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角度入手,动态分析识别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数的种类和危险程度,从而找到整改措施来加以治理。 2、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存在于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施工现场经验不丰富、素质较低的人员当中。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表明70%以上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因此应严禁“三违”。 存在于分部、分项工艺过程、施工机械运行过程和物料的重大危险源:(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 (2)施工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因安全防护不到位、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 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临时电漏电遇地下室积水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

(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存在于施工自然环境中的重大危险源 (1)人工挖孔桩、隧道掘进、地下市政工程接口、室内装修、挖掘机作业时损坏地下燃气管道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中毒意外。 (2)深基坑、隧道、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支撑等设施失稳,坍塌,造成施工场所破坏、人员伤亡。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3)海上施工作业由于受自然气象条件如台风、汛、雷电、风暴潮等侵袭易发生翻船人亡且群死群伤意外。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2) 3、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 (1)厨房与临建宿舍安全间距不符合要求,施工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要求、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或人员窒息中毒意外;工地饮食因卫生不符合卫生标准,造成集体中毒或疾病意外。 (2)临时简易帐篷搭设不符合安全间距要求,易发生火烧连营的意外。(3)电线私拉乱接,直接与金属结构或钢管接触,易发生触电及火灾等意外。 (4)临建设施撤除时房顶发生整体坍塌,作业人员踏空、踩虚造成伤亡意外。 4、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害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危害主要有:高处坠落、坍塌、物体

我国尾矿库安全的概况

我国尾矿库安全的概况 这个方案(深入开展尾矿库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披露的数据显示,2005年到2011年全国尾矿库共发生事故或环境安全事件70起、死亡和失踪353人。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尾矿库12273座,按安全状况划分,有危库54座,险库100座,病库1069座,正常库11050座。安监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有12523座尾矿库,其中危库、险库和病库为2098座,普遍存在浸润线过高、调洪库容不够、坝体裂缝现象严重、坝体安全观测设施不健全等重大安全与环保隐患。另外,四、五等小型库占尾矿库总数的95.4%,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较低。2010年和2011年每年发生6起尾矿库事故。摘要: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是矿山三大控制性工程之一。其安全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山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和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自然环境,而对尾矿库安全专篇关键技术的研究是尾矿库安全运行的关键。 目前,国内外在尾矿库安全运行体系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为了预防和减少尾矿库事故,探索现代中小型尾矿库安全技术,为我国大量未经正规设计的中小型尾矿库今后的安全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本论文根据最新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结合工程实际,对尖尖山尾矿库进行了初步设计,并就安全专篇中的关键技术做了专项研究。尾矿库的建设市场很大,老库要改造,新库要建造。而尾矿库的设计是控制尾矿库工程质量的关键,优秀的设计方案和设计质量是保证尾矿库( 坝) 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基础。 论文参考国内外最新理论、方法,在尾矿库防洪计算中采用推理公式法进行洪水计算,防洪标准按照初期30~50年一遇洪水,中、后期为100~200年一遇洪水。参照已建成重力坝工程,初拟坝体断面尺寸,通过稳定和应力计算,再进行修正,最后确定初期坝坝体的断面尺寸;后期堆积坝采用山坡土及坑口废石堆筑子坝,筑坝方式参照工程规范及已建类似工程,拟采用水力冲积法—坝顶分散放矿方式,并由排渗管井与排渗盲沟共同组成后期坝的立体排渗系统,以期降低坝内浸润线;最后根据计算剖面、荷载工况、计算力学参数进行堆坝稳定性计算。通过对尾矿库的变形监测、库水位监测和库下游地下水监测确保尾矿库的运行安全。洪水计算是安全分析的基础,渗流和稳定性计算是分析的重点,而监测方案是对安全的检测和对计算的验证。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尾矿库风险分级及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课题建立的全国尾矿库基础数据库显示,中国现有11946座尾矿库。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300余座尾矿库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为实现通过科技手段加强对尾矿库危库、险库、

硝酸行业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硝酸行业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硝酸行业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新版) 1.1重大危险源要素分析: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距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场所或设施。 危险物质指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当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上述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该单元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本厂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具有易燃、易爆、有毒、高温、高压及生产过程连续性的特点。其中间产品半水煤气(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半水煤气中的硫化氢和甲烷、以及产品氨、甲醇均属于GB18218-2009标准中所列的危险物质。这些物质在设备失效、泄漏、

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窒息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另外,建设项目中使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锅炉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安监管协调至【2004】56号)中要求重大危险源申报的危险能量储存设施。 因此,从存在危险物质和危险能量设施方面看,该评价区域具备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必要条件。有鉴于此,应该进一步对生产过程中危险物质的种类、每种危险物质的具体数量以及设备操作条件等进行认真地分析和计算,以便最终科学的确认该厂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1.2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是依据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进行辨识。辨识方法是当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上述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该单元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判断项目区域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另一种方法是按《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普查申报

第六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

第六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 本章学习要点 ◆熟悉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掌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 ◆熟悉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和相关制度 ◆掌握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客 ◆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检查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一、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其中,危险物质指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单元指一个(套 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 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重大危险源可以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其中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存;贮存区指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 144

我国在进行重大危险源的申报、普查工作中,将重大危险源分为七大类: (1)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贮罐); (2)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库); (3)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 (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 (5)压力管道; (6)锅炉; (7)压力容器。 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称危险源辨识,即找出可能引发事故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场的特征。危险源辩识是控制事故发生的第一步,只有识别出危险源的存在,找出导致故的根源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安全程度。 (一)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1)辨识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性质、损害能力。在进行危险源 辨识时应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如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等。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还需考虑危险源从哪个方面对身体进行伤害,能够对多大的范围内造成多大的伤害伤害的持续时间有多长等。 (2)辨识危险源的数量。危险与安全之间经常在于量的差别,

尾矿库安全现状措施

探究我国尾矿库安全现状及管理措施 摘要:通过概述我国尾矿库现状及已经出现的安全问题,可以看出我国尾矿库的总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虽然针对我国尾矿库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一些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及自动在线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但由于尾矿库的安全生产运行和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还要更加严格管理并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才能有效避免尾矿库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与环境问题。 1 安全现状 2006年至2012年以来,共有17个省内发生过尾矿库事故。其中河北、陕西发生次数最多,分别为8次和9 次。据统计,尾矿库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四类:安全隐患、自然灾害、监管不力、安全监测不到位等。安全隐患最为普遍,发生了2 5起。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有17起。企业监管不力有5起。安全监测不到位有3起。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尾矿库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只有对其进行分析,排除危险因素,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1.1 安全隐患 (1)尾矿库大都采用上游法筑坝。尾矿坝筑坝方式一般有上游法筑坝、下游法筑坝及中线法筑坝。由于上游法筑坝建设费用和运营费低、管理方便、适用性强且工艺简单,绝大数尾矿库采用上游法筑坝。但采用上游法筑坝的坝体,其沉积密度 偏低、浸润线高、渗流难控制、稳定性不足,导致了许多尾矿库

溃坝事故的发生。 (2)尾矿库安全设计标准低,多数尾矿库未经过正规设计。根据调研,目前全国有2787座(占总数的36.19%)尾矿库是由企业建造,未经设计单位设计。它们极不规范,在关系尾矿库的整体安全的坝体稳定性、排渗设计及防洪能力方面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民营中小型矿山的尾矿库大部分不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而我国尾矿库小型库居多。属于二等及往上的库,四等及以下小型尾矿库占90%以上,这部分尾矿库安全级别很低,易发生事故。 1.2 自然灾害 我国尾矿库有相当一部分处于易发生自然灾害区域,应格外注意自然灾害的防治。例如:地震是我们无法控制和消除的地质灾害,它对尾矿库有致命性的破坏,强烈的地震会导致尾矿坝坝体的滑坡、裂缝以及排洪构筑物的错位、变形、倒塌,甚至会引起库内水漫顶垮坝,进一步发生溃坝。 1.3 监管不力 (1)多数尾矿库的安全评价工作不到位。根据《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规定至少每3 年,各尾矿库要进行一次安全现状评价。但国内一部分尾矿库从未进行过安全现状评价,也未对其坝体稳定和防洪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受诸多因素影响,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减少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极易出现事故。很大一部分尾矿库的安全度低,这也反映了尾矿库的安全评价工作的不合格,这些危库、险库、病库有很大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记录

菏泽市XXXX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过程记录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来进行的。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一个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 q1/Q1+q2/Q2+…+q n/Q n≥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 n———各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公司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边缘距离均不超过500m,按一个单元进行辨识。 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公司1,3-丁二烯、丙烯腈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是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且已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见下表:

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2011]40号)的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如下: 1.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 作为分级指标。 2.R 的计算方法 ???? ? ?+???++=n n n Q q Q q Q q R βββα22 2111 式中: 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 —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2和表3: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办法

第六部分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办法 1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和分级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产采选企业或组织。 本办法不适用于核原料矿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办法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办法,然而,鼓励根据本办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办法。 AQ2006-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YS5418-95《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3术语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办法。 3.1尾矿库 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 3.2全库容 某坝顶标高时尾矿库的全部库容,包括有效库容、死水库容、蓄水库容、调洪库容和安全库容等五部分。 3.3有效库容 某坝顶标高时,初期坝内坡面、堆坝外坡面以里(对下游式尾矿筑坝则为坝内坡面以里),沉积滩面以下,库底以上的空间,即容纳尾矿的库容。 3.4调洪库容 某坝顶标高时,最高沉积滩面、库底、正常水位三者以上,最高洪水位以下的空间。 3.5总库容

设计最终堆积标高时的全库容。 3.6尾矿坝 贮存尾矿和水的尾矿库外围坝体构筑物,一般指初期坝和堆积坝。 3.7初期坝 基建中用当地材料筑成的,作为堆积坝的排渗体和支撑体的坝。 3.8堆积坝 生产过程中在初期坝坝顶以上用尾矿充填堆筑而成的坝。 3.9上游式(尾矿筑坝法) 在初期坝上游方向充填堆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3.10中线式(尾矿筑坝法) 在初期坝轴线处用旋流分级粗砂冲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3.11下游式(尾矿筑坝法) 在初期坝下游方向用旋流分级粗砂冲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3.12沉积滩 水力冲积尾矿形成的沉积体表层,常指露出水面部分。 3.13滩顶 沉积滩面与堆积坝外坡的交线,为沉积滩的最高点。 3.14滩长 由滩顶至库内水边线的距离。 3.15坝高 对初期坝和中线式、下游式筑坝为坝顶与坝轴线处坝底的高差。 3.16总坝高 与总库容相对应的最终堆积标高时的坝高。 3.17堆坝高度或堆积高度 尾矿堆积坝坝顶与初期坝坝顶的高差。 3.18最小干滩长度 设计洪水位时的干滩长度。 3.19最小安全超高 尾矿坝沉积滩顶至设计洪水位的高差。

山西省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调查报告

山西省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调查报告 2013-09-25 14:00:55 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分享到:更多 2008年9月8日7时58分,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塔公司)980沟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造成277人死亡、4人失踪、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619.2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张德江副总理、马凯国务委员等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组织搜救工作,认真负责地做好善后工作,迅速查清事故原因,依法追究责任,并要求举一反三,切实把加强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张德江副总理和马凯国务委员分别亲临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并到医院看望受伤人员。山西省委、省政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总工会有关负责同志先后到现场指导事故抢险和救援工作。 根据《安全生产法》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报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成立了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王德学任组长,监察部副部长郝明金、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鸣起、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等任副组长的国务院山西省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总工会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等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组成,同时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和“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的要求认真开展调查工作。专门聘请了国内有关尾矿库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参

油库区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油库区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根据库区储存物品种类及数量,分析该库区是否为重大危险源。1、辨识程序选择辨识标准→识别危险物质→确定生产储存方式→划分辨识单元→计算危险物质存在量→确定该单元是否为重大危险源。2、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为《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标准。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重大危险源分为贮罐区、库区、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和尾矿库等九个方面。该油库输油管规格为DN200,设计压力1.6 Mpa,长度为2500m,按文件规定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中压力管道范围。3、确定危险物质根据该库区装卸储存危险物品种类分析,该库区装卸储存汽油和柴油,均为列入《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的危险物质。4、划分辨识单元《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规定:单元是指一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为重大危险源。该油库油码头为危险物质装卸场所、储罐区为危险物质贮存场所,两处相隔约2.5km,因此,将储罐区作为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单元、另由于输油管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因此将油码头及输油管作为装卸场所重大危险源的一个辨识单元。5、计算危险物质存在量,标准中危险物质临界量见表1表1 危险物质的临界量标准序号危险物质危险物质类别生产场所临界量贮存区临界量1汽油闪点<280C的易燃物质2022 柴油280C≤闪点<600C的易燃物质10010 6、危险物质临界量计算方法按《重大危险源辩识》标准中临界量的规定,比较单元内各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和标准中的临界量。若单元内危险物质有二种及以上,按标准规定的公式进行计算:q1/Q1 + q2/Q2 +……+qN/Qn ≥1式中:q1 q2 …qn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Q1 Q2 …Qn—与各种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和储存场所临界量。若计算结果大于或等于1,表明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7、辨识结果储罐区储罐库区为储存区,按贮存区临界量标准辨识,根据三级油库储存量分析计算,单元内汽油及柴油的存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征求意见稿)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产采选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原料矿山。 2 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 2.1 辨识依据 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以尾矿库为单元。辨识依据是尾矿库坝高、全库容和最大可能的事故后果。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不包括经安全验收、已封闭的尾矿库。对没有经过安全验收的已封闭的尾矿库,仍在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范围之内。 2.2 辨识方法 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者,即为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重大危险源。 ①全库容1000万m3以上或坝高60m以上的尾矿库,即一、二、三等尾矿库。 ②一旦发生最大程度的溃坝事故,可能造成下游居民死亡50人以上的尾矿库; ③一旦发生失事,将会对下游的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及其他重要设施造成严重危害,或有毒有害物质会大面积扩散的尾矿库。 3.3 说明 ①尾矿库的全库容和坝高 尾矿库溃坝的事故后果,主要由尾矿库的全库容和坝高,以及周围地形地貌、下游居民密度、农田和工业设施等情况来决定。尾矿库溃坝事故的能量,主要是具有很大势能的尾矿、水等。衡量尾矿库的能量两个指标即是全库容和坝高。 ②尾矿库的事故可能影响范围计算

根据尾矿库所处的地理位置、流域特征、地形地貌条件、设计防洪标准的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尾矿库现有库容、可能性溃坝的水力坡降,经分析计算,确定尾矿库一旦发生最大可能的溃坝事故所殃及的范围。现场勘察确定殃及范围内可能危及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③尾矿库事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员估算 根据可能殃及区内居民点的居民人数、居民点的位置及离坝距离、人口密集程度、房屋坚固程度及尾矿库的等别等因素,尾矿库溃坝事故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按以下经验公式估算。 S=∑(Ni×Ki) Ki=0.5K×K1i×K2i×K3i×K4i 式中: S一尾矿库事故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人; i一尾矿坝下游80倍坝高范围内,n个居民点的顺序数; Ni一第i个居民点的居民人数,人; Ki一第i个居民点的居民致死率; K一尾矿库等别系数; K1i一第i个居民点沿主河道到尾矿坝的距离系数; K2i一第i个居民点的房屋不坚固系数; K3i一第i个居民点的位置系数; K4i一第i个居民点的密集程度系数。 由于该式计算涉及许多系数选取,进一步简化,可采用下式估算: S=0.5×∑Ni+0.125×∑Mj S一尾矿库事故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人; i一尾矿坝下游10倍坝高范围内,n个居民点的顺序数; Ni一第i个居民点的居民人数,人;

尾矿库选址原则

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尾矿库是矿山项目环境评价的重点与关键,必须选址合理,库容满足服务年限要求,尾矿坝符合安全技术规程。 一、尾矿库库址的选择应遵守下列原则: (一)不宜位于工矿企业、大型水源地、水产基地和大型居民区上游。 (二)不应位于全国和省重点保护名胜古迹的上游。 (三)应避开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现象严重区域。 (四)不占或少占农田,不迁或少迁村庄。 (五)不宜位于有开采价质的矿床上面。 (六)汇水面积小,有足够的库容和初、终期库长。 (七)筑坝工程量小,生产管理方便。 (八)尾矿输送距离短,能自流或扬程小。 二、除必须满足上述原则外,笔者总结多个矿山环评实例和国家环保总局的相关环境法规,认为尾矿废和废石场的选址应重点注意: (一)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场址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场界距居民集中区500m以外。这是环评审查的重点,许多矿山项目的设计因为没有考虑这一环保要求,出现了尾矿库或废石场的选址与村庄、居民点距离不足500m的问题,导致选址被环评审批部门否定或造成大量居民搬迁。 (二)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 (三)不占用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采取措施落实严格保护耕地制度的通知》中规定:不准除法律规定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外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因此,在尾矿库和废石场的选址时,不应占用基本农田,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占用多少,就必须开垦与所占用的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依法交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四)符合企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尾矿库使用年限与选矿厂的生产年限相适应;小型选矿厂不宜少于5年,大、中型选矿厂不宜少于10年。同时,国家鼓励推广采用覆岩离层注将,利用尾矿、废石充填采空区等技术,减轻采空区上覆岩层塌陷。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0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 军事设施; c) 采掘业; d) 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危险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 单元 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 threshold 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 major 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

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 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 生产场所 work site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 贮存区 store area 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2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4.2.1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品名引用GB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 a)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1。 表1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 原辅料: 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 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 中间产物: 1、牛磺酸事业部: 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 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 副产品: 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 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 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

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 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 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