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湖南常德市一中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2021届湖南常德市一中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2021届湖南常德市一中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2021届湖南常德市一中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2020年银川一中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银川一中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班级___姓名___学号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茶文化源远流长。据传茶的发现约于公元前2700多年的神农时代。最早祖先们利用的是野生茶树,人工栽培约在3000多年前,巴蜀地区是中国茶树的起源地之一。东晋史书《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当地所产茶叶作贡品,说明当时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而后茶的栽培从巴蜀地区南下云贵,东移楚湘,转粤赣闽,入江浙,北移淮河流域,形成广阔的产茶区。 原始社会人类在对植物的长期食用中发现茶树叶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就把它熬煮成茶水作饮料。长期以来,茶只是用来治病,大约到西周初期,茶叶才发展为茶食,即“生煮羹饭”,后又成为祭品,最终从煮水清饮改进到泡饮。 秦以前,各地语言文字不统一,茶的名称众说纷纭。商周时茶叶首次有了名字,叫“荼”,因其苦涩,又叫“苦荼”。据唐代陆羽《茶经》载,唐以前,茶有“荼”、“贾”等名,自《茶经》问世后,正式将“荼”字减去一横,称之为“茶”。 春秋战国时期,茶叶已传至黄河中下游地区。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到了汉代,茶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西汉王褒在《僮约》中提到“武阳买荼”,说明当时已有了专卖茶叶的茶叶市场。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的风气传播到长江中下游,茶叶已成为待客、宴会、祭礼的饮料。南齐武帝临终遗诏说:“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惟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从此茶叶成为祭祀时必备的祭品。 唐代中期,饮茶之风盛行全国。各地制茶技术日益提高,出现很多名茶。有关茶的诗歌众多,据统计,李白、杜甫等100多人写了400多篇涉及茶事的诗歌,唐代还首次出现描绘饮茶场面的绘画。宋代,茶成为普及的饮料,特别是上层社会嗜茶成风。制茶的技术达到了精巧奢华的地步,如龙凤团饼茶的制作技术就非常复杂,有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等工序。1391年,明太祖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茶牙以进”。皇室提倡饮用散茶,民间蔚然成风,并将煎煮法改为冲泡法,这是饮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明代茶的加工炒制方法和品饮都有了创新,出现了炒青技术和功夫茶艺,从而推动了名茶发展和许多茶类的创新。 茶自发现以后,通过各种渠道传向国外。目前世界上50多个产茶国的茶种、饮茶风尚都来自中国。中国茶叶约在汉代就传入日本,唐代又有大批日本僧人来华,回国时带回茶种。中国茶叶传入欧洲是在1607年。东印度公司成立的第二年,荷兰船首次将茶由澳门转运到爪哇。1669年,英国印度公司把14万磅茶叶运到英国,当时只在伦敦咖啡馆中供应少量中国茶。17世纪初明神宗万历年间,中国大使将少量茶叶运入俄国,大量输入是在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后,1893年,俄国聘请中国茶工发展茶叶生产。此后中国茶叶又从欧洲和中国传入了东南亚各国。 1. 下列选项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西周时,作为中国茶树的起源地之一的巴蜀地区的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所产茶叶已作为贡品。 B. 西周初年,茶叶的功用由治病发展为泡饮,其间经历茶食、煮水清饮和祭品三个发展阶段。 C. 西汉时已有了专卖茶叶的茶叶市场,茶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D. 魏晋南北朝时,饮茶的风气已传至长江中下游,茶叶成为祭祀时必备的祭品。 2. 中国茶“通过各种渠道传向国外”,对“各种渠道”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019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高考数学精品复习资料 2019.5 绝密★启用前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 科 数 学 (银川一中第一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22~24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已知全集U=R ,集合{}lg(1)A x y x ==-,集合{}B y y ==, 则A∩(C U B)= A .[1,2] B .[1,2) C .(1,2] D .(1,2) 2.已知直线m 、n 和平面α,则m ∥n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 A .m 、n 与α成等角 B. m ⊥α且n ⊥α C. m ∥α且n α? D .m ∥α且n ∥α 3.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2n n S a =?-,则2a =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Mn—55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9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行为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实现能源的清洁利用,就需开发新能源 C.更新采煤、采油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D.落实资源的“3R”发展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2.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类 3.下列有关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A.D2、T2、H2互为同素异形体 B.甲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C.石墨、金刚石互为同位素 D.乙烷和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氮气分子的结构式:N≡N C.F-的结构示意图: D.NaCl的电子式: 5.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B.H2与O2的燃烧反应 C.铝与稀盐酸反应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6.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7.下列金属的冶炼不适宜用热还原法来冶炼的是 A.铁 B.铜 C.铅 D.钠 8.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宁夏银川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银川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上)高一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测量“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可用哪一组仪器( ) A .米尺,弹簧秤,秒表 B .米尺,测力计,秒表 C .量筒,天平,秒表 D .米尺,天平,秒表 2.如图所示,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 作用于同一点O ,合力最小的是( ) 3.沼泽地的下面蕴藏着丰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泽地积累的植物残体,它的纤维状和海绵状的物理结构导致人在其上面行走时容易下陷(设在下陷过程中,泥炭对人的阻力不计)。如果整个下陷的过程是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匀速运动,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加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 B .在减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 C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是先大于后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小总是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4.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轨迹上某一点的速度方向( ) A .与该点加速度方向相同 B .与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垂直 C .与物体在该点所受合力方向相同 D .就在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上 5.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运动速度的大小等于分运动速度大小之和 B .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 .合运动和分运动所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 D .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加速度不可能是恒定的 6.如图所示,一物体用一轻绳悬挂于O 点,用力F 拉住物体,要使 轻绳与竖直方向保持θ=66°角不变,且F 最小,则F 与竖直方向 的夹角应为( ) A .90° B .66° C .24° D .0°

湖南省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湖南省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 1. (2分) (2017高二上·河北期中)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50mL澄清饱和石灰水的烧杯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 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 . 有气体生成 C . 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 . 溶液变浑浊 2. (2分) (2016高一上·邵东期末) 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 . NaCl B . Al(OH)3 C . FeCl2 D . CO 3. (2分)下列反应中铁元素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A . FeS+2HCl=FeCl2+H2S↑ B . Fe+H2SO4=FeSO4+ H2↑ C . Fe2O3+3CO2Fe+3CO2 D . 2FeCl3+Cu=2FeCl2+CuCl2 4. (2分) (2017高一上·衡水期末) 向100mL 1.0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0.5mol?L﹣1的NaOH 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的量的理论曲线图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2017·湛江模拟) 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在酸性条件下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Cu2+ Fe2+ NO3﹣ Cl﹣ B . K+ Mg2+HCO3﹣SO42﹣ C . S2﹣ Na+ K+、Cl﹣ D . Ba2+Na+ I﹣ NO3﹣

6. (2分) (2016高三上·大连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Li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Li2O2 B . 将SO2通入过量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可生成BaSO4沉淀 C . 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最终溶液呈红色 D . 将稀硫酸滴加到Fe(NO3)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7. (2分)将17.6克Fe2O3和Cu的混合物溶解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再加铁粉9.8克,待铁粉溶解后,溶液中无Fe3+ ,此过程共产生2.24升H2(标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混合物中Cu全部被氧化为Cu2+以后,Cu2+又全部被还原 B . 混合物中Cu全部被氧化为Cu2+以后,Cu2+又部分被还原 C . 混合物中Cu部分被氧化为Cu2+以后,Cu2+又全部被还原 D . 混合物中Cu部分被氧化为Cu2+以后,Cu2+又部分被还原 8. (2分)下列各物质中,既能通过金属与氯气反应,又能通过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 . CuCl2 B . FeCl2 C . FeCl3 D . MgCl2 9. (2分) (2018高一上·辽阳期末) 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可溶性铝盐与过量强碱溶液的反应,其生成物有一定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都有H2O生成 B . 都有H2生成 C . 都有AlO2-生成 D . 都有Al3+生成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试题卷 (银川一中第一次模拟考试)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i .设集合 A =「0,2,468,i0?, B = \ x2x-3 “,则 A B = A.人8? B. ^0,2,6? C.「0,2^ D.「2,4,6^ z 2 +3 2.复数 z =1 —2i ,则 - z-1 A . 2i B . -2 C. -2i D .2 3?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网购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为评估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 F 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共享单车使用量的稳定程度的是 A . X i , X 2 , , X n 的平均数 B . X i , X 2 , , X n 的标准差 C. X i , X 2 , , X n 的最大值 D ? X i , X 2 , , X n 的中位数 4?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有a 3a ii =4a 7,数列{g }是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S ., 绝密★启用前 选了 n 座城市作实验基地, 这n 座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量 (单位:人次/天)分别为X i , X 2 , , X n , A . 26 B . 52 C T .78 2 T D . 104 5.如图,在 ABC 中,AN 二 NC , P 是BN 上 3 1 一点,若 AP =tAB — AC ,则实数t 的值为 3 2 r 2 c 1 3 A.— B . C . D (5 3 5 6 4 且6二a ?,则弘二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答第II卷时,须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填涂至答题卡上;第II卷的答案,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各题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II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据此你认为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A.天然气燃烧B.金刚石变成石墨 C.氯化钠熔化D.五氧化二磷吸水 2.天然皮革是()A.纤维素制品B.脂肪类物质 C.橡胶制品D.凝固和变性的蛋白质 3.某些不合格的建筑装饰材料,会缓慢释放出浓度过高、影响健康的气体,这些气体最常见的是()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甲苯等有机物蒸气和甲醛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必定相同。 B.在氢气和水中,均含有微量的氘,且在氢元素中氘的原子百分数相同。 C.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现已经知道了109种元素,就是知道了109种原子。 5.A、B是同周期元素,如果A原子半径比B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两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A强于B B.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C.A的金属性比B的金属性强 D.A的阴离子比B的阴离子还原性弱 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 8.关于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为正极 C.在外电路,电子流出正极 D.是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9.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可与C2H6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乙醇B.溴水 C.氧气D.酸性高锰酸钾 10.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C、H、O个数之比为1:2:3 B.分子中C、H个数之比为1:2 C.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 D.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为为CH4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X、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阳离子的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X>Y>Z B.Y>X>Z C.Z>X>Y D.Z>Y>X 12.反应4A(s) + 3B(g) = 2C(g) + 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

湖南省2021版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湖南省2021版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18高一上·玉溪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直径介于1 nm ~ 100 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 . 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C .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D .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2. (2分) (2016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NA表示阿伏加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2.4g Mg在足量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 . 标准状况下,5.6L 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C . 氢原子数为0.4NA的CH3OH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0.4NA D . 0.1L0.5mol/L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05NA 3. (2分) (2017高一上·玉溪期末)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肥皂水、氢氧化铁胶体均属于胶体 B .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 C . 用平行光线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 . Fe(OH)3 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4. (2分) (2016高一上·安庆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后分液,水层从上口倒出 B .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C . 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D . 可用量筒准确量取9.5mL水 5. (2分) (2016高二上·邓州开学考) 下列实验方法及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用NaOH溶液来鉴别NH4Cl和KCl B . 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来鉴别NH4Cl和NH4NO3 C .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D . 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KNO3 6. (2分) (2017高一上·赣榆期中)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 A . 稀硫酸 B . 稀氢氧化钠溶液 C . 硫酸铜溶液 D . 氯化铵溶液 7. (2分)将一定量的镁、铝合金溶于100mL 2mol/L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mol/L NaOH溶液,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V2=400mL B . 0≤V1<280mL C . 加入NaOH溶液的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最大量可能为0.18mol D . 当V1=160mL时,n(Mg)=0.04mol

202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202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已知集合2{|40}A x x =-<,{|326}B x x =-<<,则(A B =I ) A .3(,2)2 - B .(2,2)- C .3(,3)2 - D .(2,3)- 2.(5分)复数12z i =+,若复数1z ,2z 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关于虚轴对称,则12(z z = ) A .5- B .5 C .34i -+ D .34i - 3.(5分)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 A .2()f x x = B .||()2x f x = C .2 1 ()|| f x lo g x = D .()sin f x x = 4.(5分)已知向量a r ,b r ,其中|||2a b ==r ,且()a b a -⊥r r r ,则a r 与b r 的夹角是( ) A . 6 π B . 4 π C . 2 π D . 3 π 5.(5分)为了坚决打赢新冠状病毒的攻坚战,阻击战,某小区对小区内的2000名居民进行模排,各年龄段男、女生人数如表.已知在小区的居民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20岁50-岁女居民的概率是0.19.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小区抽取64名居民,则应在50岁以上抽取的女居民人数为( ) A .24 B .16 C .8 D .12 6.(5分)我国古代《九章算术》将上下两个平行平面为矩形的六面体称为刍薨.如图是一个刍童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及侧视图均为等腰梯形,两底的长分别为2和6,高为2,则该刍童的体积为( )

安徽省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安徽省舒城干汊河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填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硫酸、纯碱、水 B.分散系——空气、水玻璃、盐酸 C.非电解质——液氯、乙醇、NH3 D.强氧化剂——盐酸、硫酸、硝酸 2.实验室配制1 mol·L-1盐酸250 mL,下列不需用的仪器是 A.250 mL容量瓶B.托盘天平 C.胶头滴管D.烧杯 3.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4.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②0.5 mol H2所占体积为11.2 L 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为22.4 L ④标准状况下,28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A.①③⑤B.④⑥ C.③④⑥D.①④⑥ 6.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宁夏银川一中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高一期末考试 数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计算() sin 600-o 的值是( ) A . 12 B .32 C .32- D .1 2 - 2.若0tan <α,且ααcos sin >,则α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设向量(2,4)a =r 与向量(,6)b x =r 共线,则实数x =( ) A .2 B .3 C .4 D .6 4.函数2sin cos 4 4 +-=x x y 的最小周期是( ) A .π B .π2 C . 2 π D . 4π 5.为了得到函数3sin 26y x π?? =- ?? ?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3sin 6y x π?? =- ?? ?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的( ) A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B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 2 倍,纵坐标不变 C .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 D .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 2 倍,横坐标不变 6.在ABC ?中,已知2AB =,1BC =,3AC =,则AB BC BC CA CA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 A .-4 B .-2 C .0 D .4 7.若)0(13 7 cos sin πααα<<=+,则=αtan ( ) A .3 1 - B . 5 12 C .5 12- D . 31 8.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x y 2=上,则) 4 2sin(π θ+的值为( ) A .10 2 7- B . 102 7 C .10 2- D . 10 2

┃试卷合集3套┃湖南省常德市2023届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 B.物质的量就是指物质的质量 C.摩尔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 D.物质的量适用于计量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 2.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 A.铝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B.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C.铝不与碱反应D.铝不与酸反应 3.一定温度下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B.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4.海带中含有碘元素,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提取碘:①通足量氯气②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③加入CCl4振荡④过滤⑤用分液漏斗分液。合理的操作顺序为()。A.③—①—②—⑤—④ B.②—④—①—③—⑤ C.①—③—⑤—②—④ D.②—①—③—④—⑤ 5.H2S在O2中不完全燃烧生成S和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的H2S和O2的总能量高于S和H2O的总能量B.微粒半径:O2-> S2-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D.非金属性:S > O 6.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主要的反应是() A.氧化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聚合反应 7.在探究乙醇的有关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步骤及现象实验结论 在酒精试样中加入少量CuSO4·5H2O,搅拌,试管底 A 酒精试样中一定含有水 部有蓝色晶体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期中考试

20XX年中学测试 中 学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21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期中考试 第Ⅰ卷(阅读70分) 甲必考题(40分) 一、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1-3题。 构成知识的必须是真实信息,真实信息是对事物在时空中的结构、状态和变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等情况的客观表述。信息可以传递、复制、扩散而不损耗。信息是构成有生命物质的基本要素,生物通过遗传信息将自身的性状从一代传向下一代,通过各种感官、神经系统和激素感知和传递信息,协调身体内各器官的活动。 人身体最重要的器官就是集中收集、存贮、传递、分析和调控信息的大脑,它决定人的思维,指挥人的活动,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创造的最精细的处理信息的器官,直到现在,大脑的某些功能仍然超出最先进的电脑,但电脑赶超的速度很快,电脑具有更高功能的时期很快将会到来。 生物是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信息,但它们所获得的通常是局部的、表面的信息,有时是虚假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获取真实信息、是形成知识的必要方法。 信息在构成社会组织,进行社会活动,形成有序状态,或引发社会各种危机,破坏社会稳定等环节中起重要作用。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关键。在竞争中,掌握和控制信息至关重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制造假信息,破坏敌方信息系统的信息战,已经成为当今主要的作战方式。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正在加速经济的发展、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和社会的全面变革。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模式,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中,网络和信息产品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的增长将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微型化、移动化、服务化、参与式和交互式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社会信息化的主要方向。 (节选自《新华文摘》20XX年第9期《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一,作者周光召) 1.下列对“真实信息”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真实信息是通过遗传信息传递的、经过大脑分析的生物性状。

高一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

高一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 2、晶体类型的判断 ⑴从性质上判断: 熔沸点和硬度;(高:原子晶体;中:离子晶体;低:分子晶体) 熔融状态的导电性。(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用此实验方法可以区分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⑵从组成上判断(建议:晶体类型一定要判断清楚,尤其是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要分清) 方法:一是看构成晶体微粒的种类,二是看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步骤:⑴金属单质:金属晶体⑵金属阳离子或者铵根离子:离子晶体 ⑶四种原子晶体(金刚石、硅、二氧化硅和碳化硅) ⑷非金属元素组成,不是铵盐、原子晶体,一般就是分子晶体。(稀有气体形成分子晶体) 3 4、食盐晶体中,Na占据立方体顶点、面心,Cl占据棱中点、体心,每个Na 同时吸引6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6个Na 干冰中,二氧化碳分子占据面心和顶点,只有分子晶体化学式一般才是分子式,其他晶体不存在分子,故没有分子式,只是化学式。 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中都存在四面体结构,键角10928 四、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 a、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 公式v=△c / △t=△n /( V△t) ⑴速率大小比较应该将其转变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且单位一致。各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该反应的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⑵在一定温度下,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单位体积内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物

质的量浓度为常数,故不能用固体和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b、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 浓度其它条件不变时,浓度增大,速率增大 温度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速率增大 压强其它条件不变时,仅对气体参加的反应有影响压强增大,速率增大 催化剂(正) 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其他反应物颗粒大小,反应物接触面等 2、化学平衡 a、可逆反应:一个反应在向正方向进行的同时又向逆方向进行的反应 如N2 +2H3 催化剂高温高压 --+ 2NH3 b、化学平衡的建立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如图 速率 时间 c、化学平衡的五大特点 逆可逆反应:可逆才存在平衡的问题 等v(正)=v(逆):平衡的时候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定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平衡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就不会发生变化了动是一个动态平衡:平衡的时候化学反应并没有停止,只是因为v(正)=v(逆) 变条件改变,化学平衡也随之改变 d、化学平衡状态判断⑴浓度恒定⑵速率相等(关键看物理量建立平衡前和平衡后是否始终保持一致,若始终保持一致,即使这个物理量一定,也不能判断已经达到平衡,若不一致

湖南省长沙市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酸雨是指PH<7的雨水,酸雨长时间放置,酸性变强 B. 用排空气法收集NO C. 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可以快速制氨气,经氯化钙干燥后得到纯净的氨气 D. 2NH 3 +Cl 2 =6HCl+N 2 ,因此可以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 CO 2 的比例模型 C. NH 4 Cl的电子式:________ D. H 2 F + 的电子式: 3.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8g H 2 16 O 和20g H 2 18 O 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1L 1mol/L的KAl(SO 4 ) 2 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2N A C. 0.2mol的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分子数目为0.3N A D. 反应N 2 +3H 2 2NH 3 达平衡时,每消耗3molH 2 同时有2N A 个N-H 键断裂 4. 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其一氯代物的数目不相等的是( ) A. 正戊烷和正己烷________ B. 新戊烷和2-甲基丙烷 C. 环戊烷和乙烷________ D. 丙烷和2,3-二甲基丁烷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常温下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p

6. 选项 X Y Z A SO 2 NaClO溶液 CO 2 B 盐酸浓硫酸 Cu C NH 3 O 2 Mg D Na 2 O 2 H 2 O SiO 2 A. A B. B C. C D. D 7.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利用图甲装置,可快速制取氨气 B. 利用图乙装置,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CH 3 CH 2 OH和CH 3 COOC 2 H 5 混合液 C. 利用图丙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酸性KMnO 4 溶液氧化 D. 利用图丁装置,可说明浓H 2 SO 4 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 2 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A. H 2 和 D 2 互为同素异形体 B. 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C. 和是同一种物质 D. 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是 HO-CH 2 CH 2 -OH 9. 氮氧化铝( AlON )是一种高硬度防弹材料,可以在高温下由反应 Al 2 O 3 +C+N 2 2AlON+CO 合成,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 上述反应中氮气作还原剂 B. 氮氧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3 C. 氮氧化铝晶体中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 D. 根据氮氧化铝晶体的硬度可推断其晶体类型可能与石英相同

202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

202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集合{1A =-,0,1},A 的子集中,含有元素0的子集共有( )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2.(5分)复数32(1)(i i += ) A .2 B .2- C .2i D .2i - 3.(5分)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正数,且23952a a a =g ,21a =,则1(a = ) A . 1 2 B . 2 C .2 D .2 4.(5分)已知m R ∈,“函数21x y m =+-有零点”是“函数log m y x =在(0,)+∞上为减函数”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5分)若函数()cos f x x ax =-+为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 B .[1,)+∞ C .(1,)-+∞ D .(1,)+∞ 6.(5分)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23 B .25 C 43 D 53 7.(5分)我国古代名著《庄子g 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思为:一尺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都截不完.现将该木棍依此规律截取,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功能就是计算截取7天后所剩木棍的长度(单位:尺),则①②③处

可分别填入的是() ①②③ A7 i??1 s s i =-1 i i=+ B128 i??1 s s i =-2 i i = C7 i??1 2 s s i =-1 i i=+ D128 i??1 2 s s i =-2 i i = A.A B.B C.C D.D 8.(5分)若2 3 1 ()n x x +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为32,则其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A.1B.5C.10D.20 9.(5分)在平面区域{(,)|0} 2 y x M x y x x y ? ? =? ?+ ? … … ? 内随机取一点P,则点P在圆222 x y +=内部的概率() A. 8 π B. 4 π C. 2 π D. 3 4 π 10.(5分)已知直线l,m,平面α、β、γ,给出下列命题: ①// lα,// lβ,m αβ= I,则//l m; ②// αβ,// βγ,mα ⊥,则mγ ⊥;

人教版高一下期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1 高一下期期末化学调研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第I 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2分) 1.化学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物质世界的重要科学依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推广使用清洁燃料以减少环境污染,如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均是烃类 B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C .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煤的干馏、煤气化和煤液化而获得洁净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 D .工业上利用金属活泼性不同,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冶炼金属,如电解法冶炼铝、热还原法冶炼铁、热分解法冶炼铜 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 .Ba (OH )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 C .灼热的碳与CO 2的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3.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得是( ) A .淀粉和纤维素 B .甲烷和乙烷 C .12C 和14C D .蔗糖和麦芽糖 4.如图所示能够组成原电池,并且产生明显的电流的是( ) 5.等质量的三份锌a 、b 和c ,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a 中同时加入适量CuSO 4溶液,b 中加入适量 CH 3COONa 溶液,C 中不加入其他物质。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H 2的总体积(V )与时间(t )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6.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组合是( ) ①CH 3CH=CH 2+ Br 2 CH 3CHBrCH 2Br ②CH 3COOH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③2CH 3CH 2OH +O 2――→催化剂 △2CH 3CHO +2H 2O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在其他条件具备时,若一反应较难进行,则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参加反应的分子的能量普遍较低 ②参加反应的分子的能量普遍较高 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次数较少 ④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次数较多 ⑤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较小 ⑥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较大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8.物质(t -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 -BuNO)22(t -BuNO) ΔH =+50.5 kJ·mol - 1, Ea =90.4 kJ·mol - 1。下列图象合理的是 ( ) 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 .)(2)()(22g HCl g Cl g H =+ 1 184.6H K J m o l -?=-? B .)(2)()(2)(2224g O H g CO g O g CH +=+ 1 802.3H K J m o l -?=-? C .1 2221885518);1(18)(16)(25)(2-?-=?+=+mol KJ H O H g CO g O g H C D .)()(2 1 )(22g CO g O g CO =+ 1283H KJ mol -?=-? 10.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试剂M 是盐酸 ②流程中的反应全部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操作b 只是过滤 ④用海水晒盐后的饱和溶液加石灰乳制Mg(OH)2 ⑤电解熔融MgCl 2比电解熔融的MgO 制金属镁更节约能量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 C .④⑤ D .①④⑤ 浓硫酸 △ CCl 4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高一期末考试 英语试卷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70分) 答卷要求:将第一卷试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为笔答部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交答题卡和第二卷。 一、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will Mike come back? A. At 4:30. B. At 5:00. C. At 5:30. 2.What does the man study in his spare time? A. Jazz. B. Painting. C. English. 3.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store. B. In a hospital. C. In a school. 4.How much should the woman pay without the discount? A. 50 dollars. B.100 dollars. C. 200 dollars. 5.Where is the woman’s brother probably now? A. In Paris. B. In Beijing. C. In New York.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What is the man probably doing? A. Doing his homework. B. Washing the dishes. C. Reading a newspaper. 7.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Customer and clerk. C. Mother and son.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Where does the man plan to go at the weekend? A. The woods. B. The beach. C. The mountains. 9.What does the man tell the woman to bring at las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