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质在线分析技术的对比分析

煤质在线分析技术的对比分析

煤质在线分析技术的对比分析
煤质在线分析技术的对比分析

浅谈煤质在线分析技术的对比分析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几种煤质在线分析技术,并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情况,对这几种技术做了对比分析,供同行之间交流参考。

关键词:煤质;在线分析;技术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nd introduces several on-line analysis technology of coal quality,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ower production, the technology of several compared analysi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lleagues reference.

keywords: coal; online analysis;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p61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地域广,煤质差异较大。在火力发电的生产过程中,煤质的成分和特性对电力生产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燃煤电厂的煤质分析,现较多采用离线的实验室分析,要经过采样、缩分、制样、化验等环节,这一过程一般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锅炉运行人员获得煤质分析报告延迟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因此,大量的原煤是在缺乏煤质数据的状况下被燃烧的。而在煤种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未及时进行必要的运

浅议煤质检验中的误差分析及解决措施.

浅议煤质检验中的误差分析及解决措施 【摘要】煤质检验过程中在煤样采取、制备、分析化验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措施。 【关键词】煤质;检验;误差;措施 一、煤样的采取 (1)采样的最大误差。一是在采样过程中,在不具代表性的部位采样,没有遵循均匀布点,使每部分煤都有机会被采出的原则。二是采样单元不符合要求。如精煤应按品种,分用户以1000t(±100t)为一采样单元。三是子样数目和质量不符合要求。如在煤流、火车、汽车、船舶、煤堆未按照规定采取相应子样,并根据煤粒度确定每个子样的质量。四是采到的煤样由于保存不善,如水分损失或制备操作不当逝去原煤的代表性等。(2)煤样采取误差解决措施。化验室技术检查的一些统计资料指出采样、制样和化验三者对试样的代表性都有影响,但采样比制样、化验的影响要大得多,且不容易控制。主要是由于煤炭是粒度和组分都极不均匀的混合物,而且一批煤的数量往往又比较大。为了保证从中抽取的少量煤样尽可能地接近全部煤的平均质量,试样具有代表性,减少采样偏差,必须严格按照GB482煤层煤样采取方法、GB481生产煤样采取方法、GB475商品煤采取方法认真布点,运用数理统计原理确定所采子样个数子样质量,确定总样具有代表性,同时所采煤样的矿别、种类、日期、编号必须标识清楚。有条件的尽可能上新设备,使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采样,并至少半年核对一次采样精密度。 二、煤样制备 (1)煤样制备产生误差的原因。破碎:在破碎中或多次破碎都可能因粒度未达到要求引起误差,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筛子筛分引起误差。混合:人工混合时,可能因掺和不均匀引起误差。缩分:缩分中可能因保留和弃去部分太多太少引起误差。干燥:煤样干燥时因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间不够等引起误差。煤样制备中因样品标签错号丢失,相互混杂污染引起较大误差。(2)煤样制备误差解决措施。收到煤样后,应按来样标签逐项核对,并应将煤种、品种、粒度、采样地点、包括情况、煤样质量、收样和制备时间等项详细登记在册,并进行编号,认真编写煤样标签,写明化验编号、收样日期、制样日期,要求分析项目,必要时要标明样品粒度和质量。在制样前,应先根据GB474和相关测试方法标准检查制样设备和各种样筛确认其规格和性能符合要求。制样操作应严格按照制样标准进行,尽量做到一次破碎到所需粒度,避免多次破碎。缩分时尽量采用二分器缩分,如果采用堆锥四分法、棋盘缩分法缩分,一定把样品充分混匀,且缩分样品的粒度和缩分后保留样品的质量符合GB474规定。收到样品后应尽快加工制备(低变质煤在放置时易发生氧化变质),须预干燥时,干燥温度不能超过50℃,以免引起煤样发生变质。在样品加工的全过程中,样品对其对应的标签要始终相随、不错位、不错号、不发生标签丢失。制样人员在制备煤样的过程中,应穿专用鞋,以免污染煤样。对工艺特性测试项目用样的加工,严格规定的样品制备方法制样,使样品粒度组成和质量符合标准规定。每季度检查一次分析煤样的制样精密度。 三、分析化验

系统分析师2011年上午题(附答案)

系统分析师2011年上午题(附答案) ●以下关于面向对象设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1)。 (1) A. 类的属性用于封装数据,类的方法用于封装行为 B.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思想包括抽象、封装和可扩展性 C.对象继承和多态可用来实现可扩展性 D.对象持久化是指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加载到内存中供应用程序访问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银行信息系统,“账户类”应设计为(2),“账户管理员类“应设 计为(3)。 (2) A.控制类 B.边界类 C.接口类 D.实体类 (3) A.控制类 B.边界类 C.接口类 D.实体类 ●遵循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应用(4)原则可扩 展已有的系统,并为之提供新的行为;(5)原则建议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应尽量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 (4) A.开闭 B.里氏替换 C.依赖倒置 D.接口隔离 (5) A.里氏替换 B.依赖倒置 C.接口隔离 D.最小知识 ●下面病毒中,属于蠕虫病毒的是(6)。 (6) A.CIH病毒 B.特洛伊木马病毒 C.罗密欧和朱丽叶病毒 D. Melissa病毒 ●某数字签名系统如下图所示。网上传送的报文是(7),如果A否认发送,作为证据的 是(8)。 发送方接收方 (7) A.P B.DA(P) C.EB(DA(P)) D.DA (8) A.P B.DA(P) C.EB(DA(P)) D.DA ●以下关于域本地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9)。 (9) A.成员可来自森林的任何域,仅可访问本地域内的资源 B.成员可来自森林的任何域,可访问任何域中的资源 C.成员仅可来自本地域,仅可访问本地域内的资源 D.成员仅可来自本地域,可访问任何域中的资源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知识产权法属于(10)。 (10)A.经济法 B.行政法 C.刑法 D.民法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11)并经权利人采取 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1)A.新颖性 B.实用性 C.创造性 D.前瞻性 ●2001年发布的ITIL(IT基础架构库)2.0版本中,ITIL的主体框架被扩充为六个主要 的模块,(12)模块处于最中心的位置。 (12)A.服务管理 B.应用管理 C.业务管理 D.ICT基础设施管理 ●信息标准化是解决“信息孤岛”的重要途径,也是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 互操作的基础。作为信息化标准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流行的(13)以开放的自我描述方式定义了数据结构,在描述数据内容的同时能突出对结构的描述,从而体现出数据之间的关系。这样组织的数据对于应用程序和用户都是友好的、可操作的。

化学专业分析化学方向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分析化学方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广博的化学基本知识、系统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基本 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熟练掌握英语和必要的计算 机应用基础知识,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科技 管理的综合能力。培养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适 宜继续攻读化学及相关的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也可到大中型企业、科 研机构、高校及事业单位从事科研、开发、教学与管理工作。 二、修读课程要求(按知识层次): 课程按知识层次设置分类及学分比例表: 分类 学分 比例 通 修 课 70.5 44.1% 学科群基础课 52.5 32.8.% 专业核心课 12 7.5% 专业方向课 9 5.6% 自由选修课程 8 5% 毕 业 论 文 8 5% 合 计 160 100% 1、通修课程设置:70.5学分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建议年级 军事理论 1 人文科学素养 4 英语类 8 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选班上课,具体情况说明见《修订原则》中通修课设置英语类部分。 数学类16 单变量微积分 120 6 秋1年级多变量微积分 120 6 春1年级线性代数(B1) 80 4 春、秋1年级 物理类(乙型) 15 力学与热学 80 4 春1年级电磁学(A) 80 4 秋2年级光学与原子物理 80 4 春2年级大学物理-基础实验 60 1.5 春1年级大学物理-综合实验 60 1.5 秋2年级 政治类15 形势与政策(讲座) 1 秋1年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0 2 秋1年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60 3 秋1年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0 3 春1年级重要思想概论 60 3 秋2年级重要思想概论实践 120 3 秋* 2年级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2012版)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目标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订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订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考试要求 (1)掌握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 (2)掌握开发信息系统所需的综合技术知识(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等); (3)熟悉企业或政府信息化建设,并掌握组织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知识; (4)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方法; (5)熟悉信息系统开发标准; (6)掌握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 (7)熟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与方法; (8)掌握应用数学、经济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 (9)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 3.考试科目设置 (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系统分析设计案例,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 (3)系统分析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 1.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 1.1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各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点与应用(SMP、MPP等) ·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2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结构 ·操作系统基本原理 ·操作系统性能优化 ·网络操作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 1.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常用的协议标准 ·网络的互连与常用网络设备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应用 1.4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结构和性能评价 ·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库工程 1.5 中间件 ·异构与通用服务、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s) 1.6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 ·C/S与B/S结构、分布式系统 ·系统配置方法(双份、双重、热备份、容错、集群) ·性能计算(响应时间、吞吐量、TAT) ·性能设计(系统调整、Amdahl解决方案、响应特性、负载均衡) ·性能指标(SPEC-Int、SPEC-Fp、TPC、Gibson mix、响应时间) ·性能评估 1.7 计算机应用 ·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自动控制、科学计算 ·远程通信服务、Web计算 ·多媒体压缩、编码与存储技术 ·人工智能、模式识别 2. 信息化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论文

分析化学论文 ——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法是利用酸和碱在水中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可用于测定酸、碱和两性物质。其基本反应为O H OH H 2-?++,也称中和法,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进行容量分析的方法。用酸作滴定剂可以测定碱,用碱作滴定剂可以测定酸,这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分析方法,最常用的酸标准溶液是盐酸,有时也用硝酸和硫酸。标定它们的基准物质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1、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 如果以i c 表示第i 种离子的平衡浓度,i a 表示活度,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i i i c a γ= 比例系数i γ称为i 离子的活度系数,它反映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之间偏差的大小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可将其视为理想溶液,离子的活度系数可视为1 。 对于稀溶液(<0.11 mol -?L )中离子的活度系数,可以采用德拜—休克尔公式来计算,即 ???? ? ?????+=I B 1I z 512.0lg -a 2i i γ 式中,i z 为i 离子的电荷数;B 是常数,25℃时为0.00328; a 为离子体积参数,约等于水化离子的有效半径,以pm 计;I 为溶液的离子强度。当离子强度较小时,可不考虑水化离 子的大小,即 I z 512.0lg -2i i =γ 在进行近似计算时也可采用此公式。 假设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为 ++?+HB A B HA - 当反应物及生成物均以活度表示时,其平衡常数为 HA B HB A a a a -a K += 式中的 K 称为活度常数,又叫热力学常数,他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若各组分都用平衡常数表示,则

[][][][] HA B A HB K - c + = 此时的平衡常数c K 成为浓度常数。 -A H B c K K γγ+≈ 可见,只有当温度和离子强度一定时,浓度常数才是一定的。 若+ HB 用活度表示,则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HA B A a K - - HB mix += mix K 称为混合常数。 显然,mix K 也与温度和离子强度有关。在实际工作中,由于+H 或-OH 的活度很容易用pH 计测得,因此它们常用活度表示,其他有关组分则多用浓度表示。在这 种情况下,用混合常数来进行有关计算较为方便。 2、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与分布分数δ 酸碱平衡体系中,通常同时存在多种酸碱组分,这些组分的浓度,随溶液中+ H 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总浓度的分数,成为分布分数。 如一元酸醋酸 [][][][][][] +++=+== H K H Ac HAc HAc c HAc a -1 δ [][][][][] + +=+== H K K Ac HAc Ac c Ac a a --- δ 101=+δδ 多元酸如草酸,设草酸的总浓度为c ,2δ,1δ和0δ分别表示422O C H ,- 42O HC 和 -242O C 的分布分数,则 [][][]2 1 1 a a a 2 22 K K H K H H ++= + ++δ [][][]2 1 1 1 a a a 2 a 1K K H K H H K ++= +++δ [][][]2 1 1 a a a 2 22 K K H K H H ++= + ++δ 3、缓冲溶液中pH 的计算

煤质分析流程及方法

一.煤质分析的基本流程: 1.商品煤质人工采取 2.煤样的制备 3.煤中全水分的测定(1h) 4.煤的工业分析(水分30min、灰分2h30min、挥发分20min) 5.煤的发热量测定(25min) 6.煤中全硫的测定 二.商品煤质人工采取方法GB/T 475-2008 三. 煤样的制备方法GB 474-2008 1.全水分煤样的制样程序 全水分煤样-----13mm-------3kg------6mm-------1.25kg-------全水分测定试样 13mm-------3kg用九点法;6mm-------1.25kg用二分器法。 2.一般分析试验煤样 2.1制样程序 一般煤样-----25mm-----40kg-----13mm-----15kg-----空气干燥-----3mm-----700g-----0.2mm-----60~300g-----一般分析试验煤样 2.2空气干燥 把试样放入40℃的干燥箱内,恒温干燥1h。 2.3破碎 把试样放入粉碎机中粉碎3min。 四.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211-2007 1.放好空坩埚和盖好盖子后,按开始。 2.称完坩埚后,听到放样提示后,打开盖子放入 3.0~5.0g样品,再盖好。 3.然后按确定就自动完成试验过程。 五.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包括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1.水分的测定 1.1放好空坩埚和盖好盖子后,按开始。 1.2称完坩埚后,听到放样提示后,打开盖子放入0.8~1.2g样品,再盖好。 1.3然后按确定就自动完成试验过程。 2.灰分的测定(缓慢灰化法) 2.1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中,称取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 2.2将灰皿送入炉温不超过100℃的马弗炉恒温区中,关上炉门并使炉门留有15mm左右的缝隙。在不少于30min的时间内将炉温缓慢升至5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30min。继续升温到(815±10)℃,并在此温度下灼烧1h。 2.3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到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3.挥发分的测定 3.1在预先于900℃温度下灼烧至质量恒定的带盖瓷坩埚中,称取粒度小于0.2mm 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然后轻轻振动坩埚,使煤样摊平,盖上盖,放在坩埚架上。 3.2将马弗炉预先加热至920℃左右。打开炉门,迅速将放有坩埚的坩埚架送入恒温区,立即关上炉门并计时,准确加热7min。坩埚及坩埚架放入后,要求炉温在3min内恢复至(900±10)℃,此后保持在(900±10)℃,否则此次试验作废。加热时间包括温度恢复时间在内。 注:马弗炉预先加热温度可视马弗炉具体情况调节,以保证在放入坩埚及坩埚架后,炉温在3min内恢复至(900±10)℃为准。 3.3 从炉中取出坩埚,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六.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213-2008 1.在燃烧皿中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 2.在熔断式点火的情况下,取一段已知质量的点火丝,把两端分别接在氧弹的两

系统分析师通过总结

系统分析师通过总结 从7月8号公布系统分析师成绩到今天16号,我几乎是天天上希赛论坛查看关于合格线的帖子,今天合格线公布了,仍然是45分。其实这都是意料中的,但就是心里有点不放心,因为这次考试我的上午基础和案例的成绩都是50多分,论文正好45分。这已经是第三次参加系统分析师考试了(前两次基本上没怎么看书)。第一次是2007年5月,案例分析43分,基础知识、论文通过;第二次是2007年12月,基础知识通过,案例分析42分,论文仅仅40分。不管怎么说,第三次也算顺利通过了,也算是对参加系统分析师考试一年半以来的一次完美总结吧(只能说是考试的总结,以后的路会更长)。下面就把我这一年来考系统分析师的过程简单总结,不能算是经验,只算是给正在考系分考友的一点借鉴,毕竟我在复习考试的过程中也走过不少的弯路。 谈到系统分析师,很多人都觉得特别难。在论坛里也看到很多人说复习一周就通过了。如果让我评论难度的话,我只能说不难,但是要想顺利考过不太容易。 我开始考系分时的基础就是大学刚毕业时的计算机水平,根本没有什么项目经验。在决定考系统分析师之后,我买了《系统分析师考试辅导》、《系统分析师常用工具》、《系统分析设计与技术》、《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系统分析师考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试题分类精解》、《系统分析师考试论文试题分类分析与范文》。我就针对系分考试的三门说一下每门的复习过程。 首先是上午的基础知识考试。我觉得基础知识考试是三门里面最好复习的一门,基本上每次的考试都是《系统分析师考试辅导》里面的题型。我觉得如果想顺利通过上午的考试,只要把《考试辅导》里面专门针对上午考试的内容完全掌握了,通过是没什么问题。因为每次的题型大同小异,而且重复率特别高,特别是UML部分和软件工程那一章,更是重点中的重点。我考了三次,上午都通过了,完全靠的就是《考试辅导》。 第二门案例分析。我觉得虽然要求有项目实践经验,但是完全靠书本复习也是可以通过的。对于第二门我主要看的书籍就是《系统分析师考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试题分类精解》和《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这两本书是必看的。也就是你如果真的能把这两本书中讲到的都吃透可,案例分析也不成问题。但我说的“吃透”,必须是真正的弄明白,比如说《技术指南》里面介绍的每种技术,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1当下的发展水平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第一,生产的效率低下。就我国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存在一个盲区,重点就在于生产的效率较低。 在化学工程的研究的过程中,生产技术首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环境污染的现象依旧没有被制止。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的化学生 产的实验的过程中,材料的运用做不到理想的反应,反应现象达不 到预计的效果。在这一系列的生产实验的过程中,事实上,环境污 染的现象已经在悄然的发生了,化学实验所产生的残留物、化学实 验败北过程中所造成的化学污染。实验过程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现象 十分的严重,经济浪费更是不在话下,极大的降低了生产的效率水平。另一方面,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化学产品的使用效率低下,根本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第二,化学工程的生产过程,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化学污染在当下我国的环境污染的 比重中占了较大成分。重工业,尤其是金属工业所产生的污染现象 尤为严重。在对水资源的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废弃水中的金属含量 严格的超过了安全性能的指标。水资源的污染,也会对地下的土质 产生影响,而土质又会影响农业的产值,这样看来,化学生产所造 成的污染现象是严重的。另外,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废弃水的直 接排放,给自然环境同样造成了污染。第三,化学工程的不连贯性,很容易生产的间断性,从而影响生产的进度,尤其是当它发生了不 合理的间断的时候,很快就会对整个生产的过程产生影响。由此看来,生产效率的低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生产的不合理的 间断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阻碍着化学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2我国化工生产工艺解析 从上文中,对于我国目前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我国的化工生产工艺还不是非常完善。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化学的生产工艺需要有哪些改进呢?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采取哪些最 新的化学生产工艺能够降低化学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呢?第一,化学生

煤质分析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煤质分析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篇一:煤质分析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煤质分析技术毕业 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阳煤集团五矿 实习时间:XX年9月24日到10月21日 指导教师:权新保 学生姓名:安波 学号:XX618 专业:煤质分析技术 XX 年 10 月 28 日 煤质分析技术毕业实习报告 XX618安波煤质分析技术专业XX班级 实习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尽管时间很短,但感受是深刻的,收获是丰硕的。此次毕业实习是我真正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期,是学完专业知识后的一次较全面而又深入的现场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是煤质分析专业学生学完所有课程后,毕业之前的一个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巩固和扩

大所学知识,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综合运用,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生产实际知识,为毕业设计搜集、整理和分析所需的资料。毕业实习是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自己的一次磨练,是一次较为深入生产专业实习,是我们进行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我的实习内容和感受做一些总结:本次实习的时间是XX年9月24日至10月21日,实习的主要地点是阳煤集团五矿及其下属洗煤厂。 单位介绍:阳煤集团五矿位于阳泉市以南平定县境内,北距市区18公里,东距平定县城6公里,太旧高速公路和铁路专用线立体交叉,贯穿矿区中部,通讯、交通便利,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型生产矿井之一。矿井井田面积平方公里,主采8#、15#煤层,可采储量46311万吨,服务年限84年。采、掘、开、机、运、通、选、销、供等工种和专业,成龙配套,形成了独立的生产体系,生产的煤种主要有:喷粉精煤、洗中块、洗小块、末煤、煤泥、中煤等,销往全国7个省市170多个用户,主供冶金、电力工业,并出口巴西、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大装备投入,提高机械化程度。采煤由建矿之初的普采、高档普采到 92年12月一举实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从分层综采到一次采全高放顶煤综采,

煤炭化验室仪器配置煤炭检测指标常识概述与解释

全套煤炭化验室仪器配置煤质化验指标解释煤炭检测仪器设备配置煤质分析包括很多内容,常规检验只要是煤炭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硫含量,发热量等项目。煤质分析仪器适用 于热电、热源、化工、电力、煤炭、冶金、石化、质检、环保、水泥、砖厂、造纸、化肥、橡胶、新型建材、焦化、地勘、科研院等行业部门。煤质分析仪器应用于煤炭行业已有20 多年的历史,其稳定的销量足以证明其价值。煤质分析仪器通过提供实时信息为煤厂各煤 种的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如果依赖煤炭化验室,这些数据只能在采样 后的数小时甚至数天后才能得到。煤炭化验指标是检测煤炭好坏以及使用方式及用途的直 接表现,那么煤炭化验指标有哪些呢? 第一个指标、煤炭发热量(Q )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的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往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发热量国际单位为百万焦耳/千克 (MJ/kg ) ,常用单位大卡斤克,换算关系为:1MJ / kg =239 . 14kcal / kg ? 1J = 0.239gcal ? 1cal= 4 . l8J 。如发热量550kcaL/ g , 5500kcal / kg=550÷239 . 14 = 23MJ/kg .为便于比较,我们在衡量煤炭时消耗时,要把实际使用的不同发热量的煤炭换算成标准煤, 标准煤的发热量为29 . 27MJ/kg ( 700okcal / kg )。国内贸易常用发热量标准为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它反映煤炭的应用效果,但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水分等,因 此Qnet,ar 不能反映煤的真实品质。国际贸易通用发热量标准为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 ( Qnet,ar) ,它能较为正确的反映煤的真实品质,不受水分等外界因素影响。在同等水分、灰分等情况下,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比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高1.25MJ/g ( 300kcal / kg)左右. 第二个指标:煤炭全硫份(St) 煤炭全硫份St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 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第三个指标、煤炭水分分析(M ) 煤炭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即分析水份,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不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 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 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水分每增加2 % ,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 第四个指标、煤炭灰分(A )

系统分析师通过的经验

系统分析师通过的经验(晓松网络工作室) 一、看希赛(csai)的书: 《系统分析师考试辅导》、《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系统分析师常用 工具》、《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系统分析师考试论文试题分类分析 与范文》、《系统分析师考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试题分类精解》, 一共6本书就可以了。重点看这6本书! 二、早上理论: (1)主要看《系统分析师考试辅导》和《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同时经常阅读希塞网的“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测试”、“信息化与CIO”、“技术应用”等5个频道,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动态。有机会阅读《程序员》杂志,这本杂志有很多最新的技术和项目管理相关的知识。 (2)上午的PV操作\进程调度\作业管理\死锁\段页式管理\设备管理\I\O控制,即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方面的考点,大概有15分左右,故要重点关注! (3)上午考试,不要提前交卷,对所选的答案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确认和检查. (4)上午重要的知识点:UML相关,各种图;数据库及网络安全;标准化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及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计算机体系结构及流水线技术等;存储器及虚拟存储器技术;软件工程;面向对象方法;XML的层次结果和标记符的含义;SOA;数据仓库等. 三、下午1-案例分析: (1)主要阅读《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系统分析师考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试题分类精解》。 (2)同时看一下希塞培训资料里面的“新技术资料”。 (3)下午1的重点考察内容: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新技术应用;数据库理论体系相关; (4)下午1的答案最好是固定自述的1/2。第一题为必答,一般是一道理论题,千万不能留空白.就算不会,也要拼凑一些观点出来. (5)每次考试的下午1的4道选答题中,必有一道实时系统的题,故可以重点学习实时系统,考试的时候就能顺利通过! 四、下午论文写作 (1)主要阅读《系统分析师常用工具》、《系统分析师考试论文试题分类分析与范文》。 (2)一般前一次系分考试的下午1的试题,会成为这一次考试的论文。故可以重点关注前一次考试的下午1的试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论文的准备。 (3)论文基本上都是取自<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里面的知识点. (4)论文的主要考点: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还有数据库、开发工具、嵌入式/实时控制。(5)论文分为摘要和正文两大部分:摘要400-500个字。正文在2000-3000字左右。论文首先是400-500字的项目背景和开发组织、人员、大致过程简介的摘要。然后正文接着详细讨论措施/方法/技术等,大概2000-3000字左右;最后是对项目的总结和遐想。论文中,主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然后介绍自己使用的一些工具,再穿插经济方面考量和自己思想上的

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70302 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 发展的并能从事分析化学方面的科研、教学和应用开发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较高道德修养并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 2.掌握坚实的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和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 严谨的科研态度;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正确选择分析方法,熟练使用现代分析技术和仪器以及对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和评价等能力;具有 从事分析化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和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专业论文摘要。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及现代信息工具。 3.具有健康的体魄,品行端正,诚实守信。 二、学习年限 学制:3年,学习年限为2-3年。 三、研究方向 1、现代分析技术 2、资源分析化学 3、药物分析 四、培养方式 硕士课程学习与阅读专业文献相结合,导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厚扎 根基与进行研究相结合。 第一学年,重点学习公共课、专业学位课及选修的非学位课,同时按指导教 师要求阅读专业文献;进入实验室熟悉工作环境及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第 二学年,重点进行专业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同时修满培养环节学分。第三学年,完成学位论文写作并通过论文答辩。在三个学年度里,必须完成培养环节所要求 的培养内容。 五、课程设置(见附一) 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课程总学分为27-30学分,培养环节学分不 少于4学分。学位课为15学分和非学位课为12-15学分。除数学、英语、政治外,18学时为1学分。学位课程54学时3学分,非学位课程36学时2学分。 如果选择学位课作为非学位课,则为54学时2学分。课程必须在第一学年内全 部修完。 六.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 硕士生一般在修满规定学分的基础上,应系统阅读本学科文献并在导师指

矿物分析-岩石矿物分析第四版

书名:岩石矿物分析第四版主编;尹明、李家熙 开本;16开精装4册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2011-3 定价;600.00元 优惠价:480元

内容简介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版,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尹明、李家熙主编。该书是在1991年《岩石矿物分析》第三版基础上由50多家省局和地方地质分析测试部门的技术骨干重新修改补充编著而成,总结了全国广大地质分析科技工作者近20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共计600万字,将于2011年1月地质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四册,保留了部分具有权威性、传统(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新增了很多成熟、实用、行之有效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突显了痕量、超痕量多元素分析技术(几乎涉及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以及现代地质与环境调查中的有机物、形态、价态分析技术等。 主要内容如下:

全书分为四个分册。 第一分册是地质分析基础知识及通用技术,共868页。 第二分册是岩石、非金属和黑色金属矿石分析,共862页。 第三分册是有色、稀有、分散、稀土、贵金属矿石及铀钍矿石分析,共967页。 第四分册是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共1252页。 本书总结了广大地质分析工作者进20年来取得的科 研成果,是来自55家单位的62位编委参与编著、 历时5年完成的全国地质实验分析测试领域的大型著作,可供大家日常参考。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版是记录岩矿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的知识宝库,总结了当前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分析技术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当前分析 仪器技术的进步与地质实验室装备的水平,可为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球化学调查、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矿产综合利用与评价、环保行业、 进出口矿产品商检等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人员参考

2017年第二季度煤质分析报告精彩试题(含问题详解)

华润电力(XX )有限公司 2017年度第二季度化学专业考试试题 (煤质分析部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组:____________ 监考人:___________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遵守考场纪律,保持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煤的工业分析项目包括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是通过计算得出的。 答案: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2、一般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是___ __,按下压把,对住火焰_______喷射。 答案:拔下销子,根部 3、我司量热仪标定现用苯甲酸热值是___________J/g ;SDC5015型量热仪用点火丝热值是________J ;氧弹充氧压力为___________Mpa,充氧时间为____ _s 。 答案:26473,25,2.8—3.0,30—45 4、现行的“数字修约规则”是__ _ __。使用该规则时,该测量值中被修约的那个数字等于或小于4时,该数字__ _ __;20.03含 位有效数字;0.30712含 位有效数字。 答案:四舍六入五成双,应舍去,4,5 5、国标中规定水分的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_法作为仲裁方法。 答案:空气干燥法,通氮干燥法,微波干燥法,通氮干燥法 6、称量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杠杆平衡原理 7、煤的分析基高位热值表示为 ,收到基低位热值表示为 。

答案:Q gr,ad ,Q net,ar 8、在制样时,如果煤样水分大,影响进一步破碎、缩分时,应适当地进行__ ____。 答案:干燥 9、以挥发分为例,请写出常用煤的分析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答案:Var,Vad,Vd,Vdaf 10、煤的挥发分大小与___ ___和___ ___有关,挥发分测定前应预先将炉 温升至_____ ℃;在挥发分质量分数为20.00%~40.00%时,对其精密度的要 求为:重复性限Vad%________ __,再现性临界差Vd%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时间,920℃,0.5,1 11、发热量测定结果以_______或_______表示。 答案:J/g,MJ/kg 12、我司化验室现用7t标煤干基高位热值及不确定度范围为_________,单位为 _______。 答案:31.29±0.2,MJ/Kg 13、化验室分析用煤样的粒度为__________,留存煤样的粒度为__________。 答案:0.2mm,3mm 14、干燥箱装有鼓风装置,目的是使箱内的________ ______和_____ __________。 答案:温度更加均匀,加速水分的蒸发 15、目前我司环保数据要求中,净烟气SO 2及NO x 不允许超过_________mg/m3,其 中,对烟气流量的要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 _____________;净烟气氧量双机运行时一般在_______________之间,净烟气氧量单机运行时,引风机停运,氧量为______ ______,引风机运行,氧量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00,净烟气烟气流量≥(#1机组原烟气流量+#2机组原烟气流量),净烟气烟气流量≤1.1×(#1机组原烟气流量+#2机组原烟气流量),6%-8%,6%-9%,10%-12%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空气干燥法测定全水时采用的煤粒度是≤13mm。() 答案:×

化学师范生毕业论文

化学师范生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初中化学学案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 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理科 专业化学(师范) 学号1209410003 姓名聂俊 指导教师唐永强 2016年 5 月 4 日

摘要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如何打好教育基础,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学习中使学生各方面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创新意识,顺应时代要求等等,都对现代教育的高效性提出了要求,顺应而出的便是学案应用于学生日常学习中。我们将聚焦于学案教学模式下,通过分析实际情况,结合实际经验,针对学生情况,制定完整的学案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乐于获取新知识等方面。如何将学案应用好便成为当下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案教学模式是现在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学案教学的应用需联系家长,学生和教师三方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学案;化学课堂结构;应用性;学案教学模式

Abstract In deepening education reform today, how to play a good basic education, realiz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daily study the students can get effective training, enhance students' scientific inquiry spirit, to stimulate the consciousness of innovation,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so on, the modern education, requests, adaptation and is the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in students' daily learning. We will focus on learning plan guidance mod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tudents, to develop complete incentive plan for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willing to acquire new knowledge. How will the plan application good moment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to address the problem.Case teaching mode is now a kind of new teaching mode,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to contact parents,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common effort. Key Words:teaching plan structure application case teaching model I

浅谈煤质在线分析技术的对比分析

浅谈煤质在线分析技术的对比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几种煤质在线分析技术,并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情况,对这几种技术做了对比分析,供同行之间交流参考。 关键词:煤质;在线分析;技术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nd introduces several on-line analysis technology of coal quality,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ower production, the technology of several compared analysi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lleagues reference. Keywords: coal; Online analysis; technology 一、前言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地域广,煤质差异较大。在火力发电的生产过程中,煤质的成分和特性对电力生产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燃煤电厂的煤质分析,现较多采用离线的实验室分析,要经过采样、缩分、制样、化验等环节,这一过程一般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锅炉运行人员获得煤质分析报告延迟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因此,大量的原煤是在缺乏煤质数据的状况下被燃烧的。而在煤种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未及时进行必要的运行调整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外,当电厂燃煤品质发生变化时,往往因没有快速、有效的煤质分析手段,使得无法及时掌握来煤的情况,不能正确地判定该煤是否适合于锅炉燃用,而盲目燃用造成的危害极大。在煤质的实验室分析中,还存在着一个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就是取样的代表性问题,尤其是在燃用混煤时。对不具代表性的煤样进行实验室分析,其误差将会很大,给运行人员造成假象,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是一个极大的误导。因此,煤质在线检测装置对火力发电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几种煤质在线分析技术 核探测作为一门比较成熟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尤其是γ射线,它不但穿透能力强,而且相对易于探测和解析,是很多分析技术的首选。在工业探测中,对于某些固体块状物质,其本身就可以放出γ射线,而所有的块状物质都可以通过中子轰击发射γ射线。因此在块状物料在线分析中,大多是利用γ射线来满足在不破坏其结构的前提下实现对其性质的分析。目前,各种煤质在线分析大多也是利用γ射线的分析技术来实现的。 1、双能γ射线灰分仪

系统分析师考点精要汇总(2021版)

第1章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 一、信息和信息化的概念(?) 1、什么是信息 维纳(Norbert Wiener):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但信息可转换为物质或能量。 香农(Claude E.Shannon):信息就是不确定性的减少。(引入热力学概念“熵”。),单位为比特。 哲学界:信息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方式。 其它:信息是事先不知道的报导。 信息和材料、能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 2、信息的基本属性 信息具有如下基本属性: 真伪性:真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不真实的信息价值可能为负。 层次性:信息一般和管理层一样,可以为战略层、策略层和执行层3个层次。 不完全性:客观事实的全部信息是不可能得到的。我们需要正确滤去不重要的信息、失真的信息,抽象出有用的信息。 滞后性: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因此信息必然落后于数据,加工需要时间。 扩压性:信息和实物不同,它可以扩散也可以压缩。 分享性:信息可以分享,这和物质不同,并且信息分享具有非零和性。 3、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对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传输、维护和使用的过程,这也构成了信息的生命周期。 (i)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指根据某种目的收集相关的原始信息,包括识别信息和采集信息两种基本活动。 (ii)信息存储。信息存储是将信息保存起来,以备将来使用。信息存储主要包括信息的逻辑组织和信息的物理存储。 (iii)信息加工。信息加工有基本加工和高级加工两方面的内容。 (iv)信息传输。信息传输是把信息从信息源通过信道发送到目的地的过程。广义上讲,信息传输将信息从一种存储介质转换到另一种存储介质上,或者从一种信息形式转化为另一种信息形式。 (v)信息维护。信息维护是对信息的更新和保护,利用各种程序和技术,来记录客观事物发生的变化以及防止信息的毁坏和泄露。其中,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等,保护包括备份、复制等。 (vi)信息使用。信息的使用包括两个问题:技术问题和如何实现价值转换问题。价值转换是信息使用概念上的深化,是信息内容使用的深度上的提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