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第四节 电力系统低频减载

第三章第四节 电力系统低频减载

第三章第四节  电力系统低频减载
第三章第四节  电力系统低频减载

第四节电力系统低频减载

一、概述

1)事故情况下,系统可能产生严重的有功缺额,因而导致系统频率大幅度下降。2)所缺功率已经大大超过系统热备用容量,只能在系统频率降到某值以下,采取切除相应用户的办法来减少系统的有功缺额,使系统频率保持在事故允许的限额之内。

3)这种办法称为按频率自动减负荷。中文简拼为“ZPJH”,英文为UFLS(Under Frequency Load Shedding)。

二、系统频率的事故限额

(1)系统频率降低使厂用机械的出力大为下降,有时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直至频率雪崩。

(2)系统频率降低使励磁机等的转速也相应降低,当励磁电流一定时,发送的无功功率会随着频率的降低而减少,可能造成系统稳定的破坏。

发生在局部的或某个厂的有功电源方面的事故可能演变成整个电力系统的灾难。

(3)电力系统频率变化对用户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频率变化将引起异步电动机转速的变化,有这些电动机驱动的纺织、

造纸等机械产品的质量将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残、次品。

②系统频率降低将使电动机的转速和功率降低,导致传动机械的出力降

低。

③国防部门和工业使用的测量、控制等电子设备将因为频率的波动而影

响准确性和工作性能,频率过低时甚至无法工作。“电力工业技术管

理法规”中规定的频率偏差范围为±0.2~±0.5Hz。

(4)汽轮机对频率的限制。频率下降会危及汽轮机叶片的安全。因为一般汽轮机叶片的设计都要求其自然频率充分躲开它的额定转速及其倍率值。系统频率下降时有可能因机械共振造成过大的振动应力而使叶片损伤。容量在300MW 以上的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对频率的变化尤为敏感。例如我国进口的某350MW机组,频率为48.5Hz时,要求发瞬时信号,频率为47.5Hz时要求30s跳闸,频率为47Hz时,要求0s跳闸。进口的某600MW机组,当频率降至47.5Hz时,要求9s跳闸。

(5)频率升高对大机组的影响。电力系统因故障被解列成几个部分时,有的区域因有功严重缺额而造成频率下降,但有的区域却因有功过剩而造成频率升高,从而危及大机组的安全运行。例如美国1978年的一个电网解列,其中1个区域频率升高,六个电厂中的14台大机组跳闸。我国进口某600MW机组,当频率升至52Hz时,要求小于0.3s跳闸。

(6)频率对核能电厂的影响。核能电厂的反应堆冷却介质泵对供电频率有严格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泵将自动断开,使反应堆停止运行。

综上所述,运行规程要求电力系统的频率不能长时期的运行在49.5~49Hz 以下;事故情况下不能较长时间的停留在47Hz以下,瞬时值则不能低于45Hz。

所以在电力系统发生有功功率缺额的事故时,必须迅速断开相应的用户,使频率维持在运行人员可以从容处理的水平上。然后在逐步恢复到正常值。由此可见,按频率自动减负荷装置“ZPJH ”是电力系统一种有力的反事故措施。 三、系统频率的动态特性

电力系统出现功率缺额时,系统的稳定频率f ∞必然低于额定频率f e ,系统频率从f e 变化到f ∞的过程就反映出电力系统的动态频率特性。系统频率变化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按指数规律变化,其表示式为

()e T f f f f f t

e -

∞∞-+=

(3-46)

式中

f ∞——由功率缺额引起的另一个稳定

运行频率

T f ——系统频率变化的时间常数,它与系统等值机组惯性常数以及负荷调

节效应系数

*L K 有关,一般在(4~10)间。大系统T f 较大,小系统T f 较小。

四、自动低频减载(按频率自动减负荷装置“ZPJH ”)的工作原理

f e

f f ∞

f 图3-23 系统的动态频率特性

f f 1(∞f e f f 2(∞f )

0(∞f

“轮”:计算点f

1、f

2

……f

n

点1:系统发生了大量的有功功率缺额

点2:频率下降到f

1,第一轮继电器起动,经一定时间t

1

?

点3:断开一部分用户,这就是第一次对功率缺额进行的计算。

点3-4:如果功率缺额比较大,第一次计算不能求到系统有功功率缺额的数值,那么频率还会继续下降,很显然由于切除了一部分负荷,功率缺额已经减小,所有频率将按3-4的曲线而不是3-3'曲线继续下降。

点4:当频率下降到f

2时,ZPJH的第二轮频率继电器启动,经一定时间t

2

?后

点5:又断开了接于第二轮频率继电器上的用户。

点5-6:系统有功功率缺额得到补偿。频率开始沿5~6曲线回升,最后稳定在f

)2(

。逐次逼近:进行一次次的计算,直到找到系统功率缺额的数值(同时也断开了相应的用户)。即系统频率重新稳定下来或出现回升时,这个过程才会结束。

五、最大功率缺额的确定

1)保证在系统发生最大可能的功率缺额时,也能断开相应的用户,避免系统的瓦解,使频率趋于稳定。

2)对系统中可能发生的最大功率缺额应作具体分析:有的按系统中断开最大容量的机组来考虑;有的要按断开发电厂高压母线来考虑等。如果系统有可能解列成几部分运行时,还必须考虑解列后各部分可能发生的最大功率缺额,这时整个系统的最大功率缺额应按各部分最大功率缺额之和来考虑。,所以这是一项要从系统调度角度进行协调的任务。

4) 系统功率最大缺额确定以后,就可以考虑接于减负荷装置上的负荷的总数。要求恢复频率f hf 可以低于额定频率。

5) 考虑到负荷调节效应,接于减负荷装置上的负荷总功率P JH 可以比最大功率缺额P qe 小些。根据负荷调节效应系数公式

%

%/)(/)(*f P f P f f f P P P K fhf fhf e

e fhe

fhe fhf L ????==

--=

**

可以得到

***

=-=--hf L e

hf

e L JH

x JH qe f K f f f K P P P P ?

或 *

***--=

hf l hf x l qe JH f K f P K P P ??1

(3-47) 式中

f hf *?——恢复频率偏差的相对值,并=

?f hf *f f f e

hf

e -;

x P ——减负荷前系统用户的总功率。

式(3-47)中所有功率都是额定频率下的数值。

例 3-3 某系统的用户总功率为fhe P =2800MW ,系统最大的功率缺额P qe =900MW ,负荷调节效应系数*L K =2,自动减负荷动作后,希望恢复频率值f hf =48Hz ,求接入减负荷装置的负荷总功率P JH 。

解 减负荷动作后,残留的频率偏差相对值

f hf *?04.050

48

50=-=

由式(3-47)得

*

f ?图3-25 例3-3示意图

P JH 04

.021280004.02900?-??-=

=734MW

六、各轮动作功率的选择 1) 第一级动作频率

一般第一级动作频率选择要高一些,减负荷控制装置的效果就好一些。但是又可能在系统备用容量还未来得及发挥作用,而使频率暂时下降时,不必要地断开部分用户。一般的一级启动频率整定在49Hz 。 2) 最后一轮的动作频率

对高温高压火电厂,在频率低于46~46.5Hz 时,厂用电已不能正常工作。在频率低于45Hz 时,电压可能大量降低,严重时,可能使电力网瓦解。因此,自动减负荷装置最后一轮的动作频率最好不低于46~46.5Hz ;当然对于备用容量充裕的火电系统和以水电为主的系统,如果必要,也允许稍低一些,但不应低于45Hz 。 3)前后两级动作的频率间隔

前后两级动作的时间间隔是受频率测量元件的动作误差和开关固有跳闸时间限制的。最严重的情况是前一级测量元件具有负误差、后一级具有正误差,相应的频率误差为

y t e f f f f ?+?+?=?2

(3-48)

式中

e f ?——频率元件的最大误差;

f t ?——对应于t ?时间内的频率变化,一般可取0.15Hz ;

f y ?——两级间留有的频率裕度值,一般可取

0.05Hz 。

采用级数不多的低频减负荷控制措施,有时可能减负荷过多,使频率上升过高,有时又可能减负荷不足,造成频率下降过低。为此,可采用增加级数的和缩小各级之间级差的方法来解决。 七、各轮最佳断开功率的计算

1) 系统频率的最后稳定值在最大恢复频率f i hf ??max 与最小恢复频率f i hf ??min 之间 2) (f i hf ??max -f i hf ??min )是正比于ZPJH 第i 次的计算误差的

3) 当ZPJH 动作后,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最小时,ZPJH 就具有最高的选择性。 4) f hf min ?事实上等于特殊轮的动作频率f ts dz ?

5) 一般情况下,各轮的f i hf ??m ax 是不同的,而ZPJH 的最终计算误差则应按其中最大的计算。根据极值原理,显而易见,要使ZPJH 装置的误差为最小的条件是:

f hf 1max ??=f hf 2max ??=……=f n hf ??max =f hf 0

(3-49)

6) 各轮恢复频率的最大值f hf 0可考虑如下:当系统频率缓慢下降,并正好稳定在第i 轮继电器的动作频率f dzi 时,第i 轮继电器动作,并断开了相应的用户功率

P i ?,于是频率回升到这一轮的最大恢复频率f i hf ??max 。

特性a :表示第i 轮动作前的系统负荷调节特性;

特性b :表示第i 轮动作后的系统负荷调节特性。

f dzi f hf 0f e

f

按上述假定,第i 轮动作前频率正好稳定在

f dzi ,图中表示此时负荷调节效应的

补偿功率为P bi ?,根据负荷调节效应系数公式,有

e

DZI L i k k

x bi

f P K P P P ???*-==-∑1

1

式中 ∑?-=1

1

i k k P ——ZPJH 装置前1-i 轮断开的总负荷功率。

为了简化起见,把所有功率都以ZPJH 装置动作前的系统总负荷P x 的百分值来表示。则

e dzi L i k k bi

f P K P P ???*-=??

? ?

?

-=∑%100%1

1

如果此时轮到第i 轮动作了,频率就会回升到f hf 0,负荷调节效应的补偿功率

%0P bhf ?相应为

e h

f L i k k bfh f f K P P 01

10%100%???*-=??

?

??-=∑

由于

=?%P bi %0P bhf ?+%P i ?

所以 ()()?

?

????

??---??? ?

?-=**-=∑001

1

%100%hf e L e dzi hf L i k k i f f K f f f K P P ??

(3-50)

利用式(3-49)将各轮断开功率整理如表3-1。

ZPJH 装置各轮断开功率之和%1∑?=n

k k P 应等于ZPJH 装置总的减负荷功率

%P JH ,由式(3-47)可得,ZPJH 装置总得减负荷功率用系统全部负荷P x 的百

分值表示时,为

%12%%11

00∑=--=

-=*

**n k i hf L hf L qe JH P f K f K P P ???

(3-51)

表3-1 各轮断开功率

联立表3-1诸式及式(3-51)可解出f hf 0,然后在按表3-1逐轮求出应断开的功率。由于满足条件式(3-49),故ZPJH 装置的选择性最高各轮断开功率的地点,应经系统协调后统一安排。

图3-27 是用图解法求f hf 0的例子,

对应于K =2选择性级差为0.5Hz ,ZPJH 装置共七轮,各轮的动作频率在48~45Hz 间均匀分布的情况。图中曲线I 是由表3-1在假定不同的f hf 0下求

得的%1

∑?=n

k k P ;曲线II 是在不同的缺额

功率%P qe 时,根据式(3-51)画出的。

图3-27 求f nf 0的图解法

∑?=n

i i P 1

%

/4846

44

424038

4825.485.4875

.4836

%

50=P qe %

48%

45%

43Hz

f hf /0I

???

????II

曲线I 和曲线II 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所求的f hf 0。为保证第一轮继电器的动作,应有f f dz hf 10>

,所以只有在%P qe >43%的系统(K =2)里,用

0.5Hz 级差时,采用

七轮才是必要的。当系统最大功率缺额小于43%时,可以将ZPJH 装置的轮数减少到六轮或者五轮;或设法减少级差频率,增多动作轮数,这对提高整个系统动作选择性是有利的。

八、特殊轮的功用与断开功率的选择

1) 第i 轮动作后,系统频率稳定在低于恢复频率的低限f i hf ??min 但又不足使1+i 轮减负荷装置动作 2) 特殊轮的动作频率=

f dzts f hf min ?

3) 它是在系统频率已比较稳定时动作的,因此其动作时限可以取系统频率时间常数T f 的2~3倍,一般为15~25s

4) 特殊轮断开功率可按以下两个极限条件来选择:

(1)当最后第二轮即n -1轮动作后,系统频率不回升反而降到最后一轮,即第n 轮动作频率f dzn 附近,但又不足使第n 轮动作时,则在特殊轮动作断开其所接用户功率后,系统频率应恢复到

f hf min ?以上,因此特殊轮应断的用户功率为

()

()

min min 11

%100%?*?*-=---?

?? ?

?∑-≥hf e L e dzn hf L n k k ts f f K f f f K P P ??

(3-52)

(2)当系统频率在第i 轮动作后稳定在稍低于特殊轮的动作频率f dzts ,特殊

轮动作断开其用户后,系统频率不应高于f hf 0,因此

()

()

001

1%100%hf e L e dzts hf L n k k ts f f K f f f K P P ---?

?? ?

?∑-≥**-=??

(3-53)

只有在按式(3-53)算出的%

?小于式(3-52)的数值时,才按式(3-52)选择

P ts

?。

%

P ts

九、ZPJH装置的时限

1)为了防止在系统发生振荡或系统电压短时间下降时ZPJH装置的误动作,要求装置能带有一些时限

2)但时限太长将使系统发生严重事故时,频率会危险地降低到临界值以下。因此一般可以取为0.2~0.3s。

3)参加自动减载的一部分负荷允许带稍长一些的时限,例如带5s时限,但是这部分负荷功率的数量必须控制在这样的范围内,即其余部分动作以后,保证系统频率不低于临界频率45Hz。

以上所述对ZPJH装置的一些计算方法不是绝对的,各个系统结合具体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有的系统减少自动减负荷的轮数,每轮带大量的用户功率,同一轮中不同用户用时限加以区别。有的大容量系统不考虑很严格的自动减负荷的频率选择性,各轮的动作频率相差很小,把自动减载的轮数分得很多,各轮得断开功率也选得较小等,这样实现起来比较简单,对大容量系统并不会带来其他矛盾。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

绪论 1、葛洲坝水电厂,输送容量达120万科kW;大亚湾核电厂单机容量达90万kW;上海外高桥火电厂装机容量320万kW,最大单机容量90万kW。我国交流输电最高电压等级达500kV。 2、电能在生产、传输和分配过程中遵循着功率平衡的原则。 3、发电厂转换生产电能,按一次能源的不同又分为火电厂,水电厂,核电厂 3、自动控制装置对送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按控制要求发出控制信息即控制指令,以实现其预定的控制目标。 3、电力系统自动监视和控制,其主要任务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4、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备运行的控制与操作的自动装置,是直接为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和保证电能质量服务的基础自动化设备。 5、同步发电机是转换产生电能的机械,它有两个可控输入量——动力元素和励磁电流。 6、电气设备的操作分正常操作和反事故操作。 7、发电厂、变电所等电力系统运行操作的安全装置,是为了保障电力系统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的监护装置。 8、电压和频率是电能质量的两个主要指标。 9、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操作是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操作的重要内容。 10、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两种类型:自动调节装置和自动操作装置 11、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中已广泛应用,有微机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以及分布式控制系统等。 12、频率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功功率潮流是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系统运行方式中的重要问题。 13、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载及其他安全自动控制装置:按频率自动减载装置是电力系统在事故情况下较为典型防止系统事故的安全自动装置。 第一章 14、自动装置的首要任务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采集并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后进入计算机,即数据采集和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15、自动装置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微型计算机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系统。 16、(简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部件 1)传感器 2)模拟多路开关 3)采样/保持器 4)A/D转换器 5)存储器 6)通信单元 7)CPU 16、传感器的作用是把压力、温度、转速等非电量或电压、电流、功率等电量转换为对应的电压或电流的弱电信号。 17、采样/保持器一般由模拟开关、保持电容器和缓冲放大器组成 18、A/D转化器是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影响数据采集速度和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19、一般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单元(CPU)。/ 20、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一般由稳压电源、机箱和不同功能的总线模板,以及键盘等外设接口组成。 21、定时器是STD总线的独立外设,具有可编程逻辑电路、选通电路和输出信号,可完成定时、计数以及实现“看门狗”功能等。 22、键盘显示板主要有键盘输入、显示输出、打印机接口等部分。 23、路由器的功能主要起到路由、中级、数据交换等功能。 24、采样过程:对连续的模拟信号x(t),按一定的时 间间隔 S T,抽取相应的瞬时值。 25、采样周期Ts决定了采样信号的质量和数量。 26、香农采样定理指出采样频率必须大于原模拟信号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 “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的电能供应是现代社会对电力事业的要求,自动化的电力系统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且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整体。本文试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作简要阐述。 标签:电力系统自动化探讨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总的发展趋势 1.1 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趋向于: ①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②在设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③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④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⑤在研究人员的构成上益需要多“兵种”的联合作战。 1.2 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则趋向于: ①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②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③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④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⑤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⑥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⑦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完成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扩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力系统已成为一个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和电力装备及电力电子(Power System Equiqments and Power Electronics)的统一体,简称为“CCCP”。其内涵不断深入,外延不断扩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直接可观可测的范围越来越广,能够闭环控制的对象越来越丰富。 2 具有变革性重要影响的三项新技术 2.1 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电力系统的控制研究与应用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基于传递函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阶段;线性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及多机系统协调控制阶段;智能控制阶段。电力系统控制面临的主要技术困难有: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陈珩)作业答案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陈珩) 作业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思考题、习题 1-1.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答: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设备所组成的网络称为电力网。 把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和电力系统合在一起称为动力系统。 1-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保证可靠地的持续供电(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4)环保性。 1-3.何为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其运行方式如何它们有什么特点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情况如何 答:星型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就是电力系统的中性点。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有直接接地和不接地以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直接接地供电可靠性低。系统中一相接地,接地相电流很大,必须迅速切除接地相甚至三相。不接地供电可靠性高,对绝缘水平的要求也高。系统中一相接地时,接地相电流不大,但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 我国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60kV及以下系统中性点不接地。 1-4.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相对地电压有什么变化单相接地电流的性质如何怎样计算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电压为0,非接地相电压升高 倍,即升高为线电压。单项接地电流为容性。接地相的对地电容电流应为其 倍非接地相对地电容电流,也就等于正常运行时一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可画向量图来解释) 1-5.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补偿方式有哪些电力系统一般采用哪种补偿方式为什么 消弧线圈就是电抗线圈。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一相接地时,接地点的接地相电流属容性电流,通过装消弧线圈,接地点的接地相电流中增加了一个感性分量,它和容性电流分量相抵消,减小接地点的电流。使电弧易于熄灭,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作业答案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思考题、习题 1-1.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答: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设备所组成的网络称为电力网。 把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和电力系统合在一起称为动力系统。 1-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保证可靠地的持续供电(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4)环保性。 1-3.何为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其运行方式如何它们有什么特点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情况如何答:星型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就是电力系统的中性点。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有直接接地和不接地以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直接接地供电可靠性低。系统中一相接地,接地相电流很大,必须迅速切除接地相甚至三相。不接地供电可靠性高,对绝缘水平的要求也高。系统中一相接地时,接地相电流不大,但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 我国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60kV及以下系统中性点不接地。 1-4.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相对地电压有什么变化单相接地电流的性质如何怎样计算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电压为0 倍,即升高为线电压。单项接地电流为容性。接地相的对地电容电流应为其它两非接地相电容电流之和, 倍非接地相对地电容电流,也就等于正常运行时一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可画向量图来解释) 1-5.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补偿方式有哪些电力系统一般采用哪种补偿方式为什么 消弧线圈就是电抗线圈。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一相接地时,接地点的接地相电流属容性电流,通过装消弧线圈,接地点的接地相电流中增加了一个感性分量,它和容性电流分量相抵消,减小接地点的电流。使电弧易于熄灭,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补偿方式有欠补偿和过补偿,欠补偿就是感性电流小于容性电流的补偿方式,过补偿就是感性电流大于容性电流的补偿方式。电力系统一般采用过补偿方式。因为随着网络的延伸,电流也日益增大,以致完全有可能使接地点电弧不能自行熄灭并引起弧光接地过电压,所以一般采用过补偿。 1-6.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哪些额定电压等级选择确定原则有哪些 答: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3kV、6kV、10kV、35kV、60kV、110kV、154kV、220kV、330kV、500kV、750kV、1000kV。 额定电压等级选择确定原则有: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系统额定电压。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系

电力系统自动化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发电机的自动并列习题 1、同步发电机并网(列)方式有几种?在操作程序上有何区别?并网效果 上有何特点? 分类:准同期,自同期 程序:准:在待并发电机加励磁,调节其参数使之参数符合并网条件,并入电网。 自:不在待并电机加励磁,当转速接近同步转速,并列断路器合闸,之后加励磁,由系统拉入同步。 特点:准;冲击电流小,合闸后机组能迅速同步运行,对系统影响最小 自:速度快,控制操作简单,但冲击电流大,从系统吸收无功,导致系统电压短时下降。 2、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是什么?实际条件的允许差各是多 少? 理想条件:实际条件(待并发电机与系统) 幅值相等:UG=UX 电压差Us不能超过额定电压的5%-10% 频率相等:ωG=ωX 频率差不超过额定的0.2%-0.5% 相角相等:δe=0(δG=δX)相位差接近,误差不大于5° 3、幅值和频率分别不满足准同期理想并列条件时对系统和发电机分别有何 影响? 幅值差:合闸时产生冲击电流,为无功性质,对发电机定子绕组产生作用力。 频率差:因为频率不等产生电压差,这个电压差是变化的,变化值在0-2Um之间。 这种瞬时值的幅值有规律地时大时小变化的电压成为拍振电压。它产生的 拍振电流也时大时小变化,有功分量和转子电流作用产生的力矩也时大时 小变化,使发电机振动。频率差大时,无法拉入同步。 4、何为正弦脉动电压?如何获得?包含合闸需要的哪些信息?如何从波形上获得?

5、何为线形整步电压?如何得到线形整步电压?线性整步电压的特点是什么? 6、线性整步电压形成电路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根据电网电压和发电机端电压波形绘制出各部分对应的波形图。 书上第13页,图1-12 组成:由整形电路,相敏电路,滤波电路组成 作用:整形电路:是将Ug和Ux的正弦波转变成与其频率和相位相同的一系列方波,其幅值与Ug和Ux无关。 相敏电路:是在两个输出信号电平相同时输出高电平,两者不同时输出低电平。 滤波电路:有低通滤波器和射极跟随器组成,为获得线性整步电压Us和&e的线性相关,采用滤波器使波形平滑 7、简述合闸条件的计算过程。 Step 1:计算Usmin,如果Usmin≤USy转Step 2;否则调整G来改变UG Step 2:ωsy的计算 Step 3:如果ωs≤ωsy继续Step 4;否则调整G来改变ωG,ωs=ωG-ωX Step 4:δe的计算:δe=tYJ?ωs Step5:δe≤δey合闸;否则调整G来改变ωG,从而δe 8、简述同步发电机并列后由不同步到同步的过程(要求画图配合说明)。 书上第7页,图1-4 说明:1、如果发电机电压Ug超前电网电压Ux,发电机发出功率,则发电机将被制动减速,当Ug落后Ux,发电机吸收无功,则发电机加速。 2、当发电机刚并入时处于a电,为超前情况,Ws下降---到达b点,Wg=Wx,&e最 大,W下降,&e下降——处于原点,Ug=Ux----&e=0,Wg<Wx——过原点后, &e<0,——Wg上升 总之。A-b-0-c,c-0-a,由于阻尼等因素影响,摆动幅度逐渐减小到同步角9、准同期并列为什么要在δ=0之前提前发合闸脉冲?提前时间取决于什么?恒定越前时间并列装置的恒定越前时间如何设定? 10、恒定越前时间并列装置如何检测ωs<ωSY?

电力系统自动化 第三版(王葵、孙莹编)的复习资料汇总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题 一判断: 1所谓互操作是指,同一厂家或者不同厂家的两个或多个智能电子设备具有交换信息并使用这些信息进行正确协同操作的能力。() 2在IEC 61850标准中规定,只有逻辑节点不能交换数据。() 3间隔层设备包括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开关设备的智能单元。() 4 变压器分接头调压本质上是不改变无功功率分布,以全系统无功功率电源充足为基本条件。() 5运行规程要求电力系统的频率不能长时期的运行在49.5~49Hz以下;事故情 况下不能较长时间的停留在47Hz以下,瞬时值则不能低于45Hz。() 6按各发电设备耗量微增率不相等的原则分配负荷最经济,即等耗量微增率原则。 () 7对于由发电机直接供电的小系统,供电线路不长,可采用发电机直接控制电 压方式。 () 8配电远方终端很少安装在电线杆上、马路边的环网柜内等环境非常恶劣的户外。() 9主导发电机法调频,调频过程较快,最终不存在频率偏差。() 10 正调差系数,有利于维持稳定运行。 11传统变电所中,采用强电电缆在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传输控制和模拟量信号,电缆利用率高。() 12分段器可开断负荷电流、关合短路电流,不能开断短路电流,因此可以单独作为主保护开关使用。() 13配电管理系统主要针对配电和用电系统,用于10KV以上的电网;() 14 大量传输无功会导致小的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 15 正调差系数,(有利)于维持稳定运行。()答案: 1答:正确 2答:错,改为能 3答:错,改为过程层 4 答:错,改为改变 5答:正确 6答:错改为相等 7答:正确 8答:错改为大多

9答:错改为慢 10 答:正确 11 答:错改为低 12 答:错改为不能 13 答:错改为以下 14 答:错改为大 15 答:正确 二填空 1 由于并列操作为正常运行操作,冲击电流最大瞬时值限制在()倍额定电流以下为宜。 2 准同期并列并列装置分为合闸控制单元和()控制单元及压差控制单元。 3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增大励磁电流,可以改善电网的电压水平及()性。 4发电机空载电势决定于励磁电流,改变()电流就可影响同步发电机在电 力系统中的运行特性。 5对远距离输电的发电机组,为了能在人工稳定区域运行,要求励磁调节器()失灵区。 6 提高励磁系统的强励能力,即提高电压()倍数和电压上升速度,被认为是提供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7直流励磁机大多与发电机同轴,它是靠()来建立电压的;按励磁机励磁绕组供电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式和他励式两种。 8由于要求励磁系统响应速度很快,所以现在用作大型机组的交流励磁机系统一般都采用他励的方式;有交流主励磁机也有交流()励磁机,其频率都大于 50Hz,一般主励磁机为100Hz或更高。 9在有滑差的情况下,将机组投入电网,需要经过一段加速的过程,才能使机组与系统在频率上()。加速或减速力矩会对机组造成冲击。显然,滑差(),并列时的冲击就越大,因而应该严格限制并列时的允许滑差。 10 准同期并列并列装置分为合闸控制单元和频差控制单元及()控制单元。 11 励磁系统是与同步发电机励磁回路电压建立、调整及在必要时使其电压消失的有关设备和电路,励磁系统一般由()单元和励磁调节器两个部分组成。 12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可以通过控制励磁电流来控制电网的电压水平和并联运行机组间无功功率的()。 13励磁自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发电机励磁以()短路电流,使继电保护正确工作。 14励磁顶值电压是励磁功率单元在强行励磁时,可能提供的最高输出电压值,该值与额定工况下励磁电压之比称为()倍数。

(完整版)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目前电力系统市场发展中的自动控制技术趋向于控制策略的日益优化,呈现出适应性强、协调控制完善、智能优势明显、区域分布日益平衡的发展趋势。在设计层面电力自动化系统更注重对多机模型的问题处理,且广泛借助现代控制理论及工具实现综合高效的控制。在实践控制手段的运用中合理引入了大量的计算机、电子器件及远程通信应用技术。而在研究人员的组合构建中电力企业本着精益求精、综合适用的原则强调基于多功能人才的联合作战模式。在整体电力系统中,其工作方式由原有的开环监测合理向闭环控制不断发展,且实现了由高电压等级主体向低电压丰富扩展的安全、合理性过度,例如从能量管理系统向配电管理系统合理转变等。再者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了由单个元件到部分甚至全系统区域的广泛发展,例如实现了全过程的监测控制及综合数据采集发展、区域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发展等。相应的其单一功能也实现了向多元化、一体化综合功能的发展,例如综合变电站实现了自动化发展与提升。系统中富含的装置性功能更是向着灵活、快速及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实现了全面更新及优势发展等。依据以上创新发展趋势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的发展目标更加趋于优化、协调与智能的发展,令潮流及励磁控制成为市场新一轮的发展研究目标。因此我们只有在实践发展中不仅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性、经济合理性、高效科学性,同时还应注重向自动化服务及管理的合理转变,引入诸如管理信息系统等高效自动化服务控制体系,才能最终令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的科学发展之路走的更远。 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科学发展前景 经过了数十年的研究发展,我国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通信及控制技术实现了跨越式提升,而新时期电力系统则毋庸置疑的成为集计算机、通信、控制与电力设备、电力电子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其应用内涵不断扩充、发展外延继续扩展,令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中包含的信息处理量越来越庞大、综合因素越来越复杂,可观、可测的在数据范围越来越广阔,能够合理实施闭环控制、实现良好效果的控制对象则越来越丰富。由此不难看出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已摒弃了传统的单一式、滞后式、人工式管理模式,而全面实现了变电站及保护的自动化发展市场、调度自动化市场、配电自动化市场及综合的电力市场。在变电站及保护的自动化市场发展中,我国的500千伏变电站的控制与运行已经全面实现了计算机化综合管理,而220千瓦变电站则科学实现了无人值班看守的自动化控制。当然我国众多变配电站的自动化控制程度普及还相对偏低,同时新一轮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标准的广泛推行及应用尚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应继续强化自动化控制理念的科学引入,树立中小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观念、提升大型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从而继续巩固电力自动化系统在整体市场中占据的排头兵位置,令其持之以恒的实现全面自动化发展。 电力调度及配电自动化市场的前景发展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市场规模将继续上升,省网及地方调度的自动化普及率将提升至近一半的比例,且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充。电力调度系统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知识点汇总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电力系统组成(*)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配电系统及负荷组成的有机的整体。 电力网络就是由电力线路、变压器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设备所组成的部分。 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线路与受电器等直接参与生产、输送、分配与使用电能的电力设备常称为主设备或称一次设备,由她们组成的系统又称为一次系统。 在电力系统中还包含各种测量、保护与控制装置,习惯上将它们称为二次设备与二次系统。 二、电力系统基本参量 总装机容量系统中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功功率的总与,其单位用千瓦(KW)、兆瓦(MW)或吉瓦(GW)。 年发电量指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组全年实际发出电能的总与,其单位用兆瓦时,吉瓦时或太瓦时。 最大负荷电力系统总有功夫与在一年内的最大值,以千瓦,兆瓦或吉瓦计。年发电量与最大负荷的比成为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 额定频率按国家标准规定,我国所有交流电系统的额定功率为50HZ。 最高电压等级就是指该系统中最高的电压等级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 三、电力系统的结线方式 对电力系统接线方式的基本要求:1、保证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质量;2、接线要求简单、明了,运行灵活,操作方便;3、保证维护及检修时的安全、方便;4、在满足以上要求的条件下,力求投资与运行费用低;5、满足扩建的要求。 无备用结线包括单回路放射式、干线式与链式网络。优点:简单、经济、运行方便。缺点:供电可靠性差。适用范围: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有备用结线包括双回路放射式、干线式与链式网络。优点:供电可靠性与电压质量高。缺点:不经济。适用范围:电压等级较高或重要的负荷。 四、电压等级及适用范围(*)

电力系统自动化

实验一励磁控制基本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同步发电机励磁调节原理和励磁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 2)了解微机励磁调节装置的基本控制方式。 3)掌握励磁调节装置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原理与说明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由励磁功率单元和励磁调节装置两部分组成,它们和同步发电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称为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励磁控制系统的三大基本任务是:稳定电压、合理分配无功功率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实验用的励磁控制系统示意图1-1如下所示,交流励磁电源取自380V市电,构成他励励磁系统,励磁系统的可控整流模块由TQLC-III微机自动励磁装置控制。 图1-1励磁控制系统示意图 TQLC-III型微机自动励磁装置的控制方式有四种:恒U g(恒机端电压方式,保持机端电压稳定)、恒I L(恒励磁电流方式,保持励磁电流稳定)、恒Q(恒无功方式,保持发电机输出的无功功率稳定)和恒α(恒控制角方式,保持控制角稳定),可以任选一种方式运行。恒Q和恒α方式一般在抢发无功的时候才投入。大多数情况下应选择恒电压方式运行,这样能满足发电机并网后调差要求,恒励流方式下并网的发电机不具备调

差特性。 同步发电机并入电力系统之前,励磁调节装置能维持机端电压在给定水平。当操作励磁调节装置的增减磁按钮,可以升高或降低发电机电压;当发电机并网运行时,操作励磁调节装置的增减磁按钮,可以增加或减少发电机的无功输出。 无论是在“手动”还是“自动”方式下,都可以操作增减磁按钮,所不同的是调节的参数不同。在“自动”方式下,调节是的机端电压,也就是上下平移特性曲线,在“手动”方式下,改变的是励磁电流的大小,此时即使在并网的情况下,也不具备调差特性。 三、实验项目与方法 3.1不同α角对应的励磁电压测试 实验准备 1)将发电机组电动机三相电源插头与机组控制屏侧面“电动机出线”插座连接,发电机 三相输出电压插头与“发电机进线”插座连接,发电机励磁电源插头与“励磁出线”插座连接。 2)检查机组控制屏上各指示仪表的指针是否指在0位置,如不在则应调到0位置。 3)合上“调速励磁电源”开关(380V)。注意,一定要先合“220V电源”开关,再合“调 速励磁电源”开关,否则,励磁或调速输出的功率模块可能处于失控状态! 4)检查调速、同期、励磁三个装置液晶显示屏显示和面板指示灯状态,正常情况下,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考试及答案

第五次作业 1、 造成电力系统电压水平波动的原因是什么? 2、 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与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相比较有那些特点? 3、 在常用的无功补偿设备中,那些无功补偿设备具有正的调节效应?那些具有负的调节效应? 4、 什么叫电力系统的电压中枢点?电压中枢点的电压调整方式有那几种? 5、 常用的调压措施有那些?对于由于无功缺乏造成电压水平下降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取何种调压措施?对于无功功率并不缺乏,但局部电网电压偏低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用何种调压措施? 6、 电力系统无功电源最有分布的目的是什么?无功电源最优分布的原则是什么? 7、 电力系统无功最优补偿的目的是什么?无功最优补偿的原则是什么? 8、某降压变电所由110kV 线路供电,变电所装有一台40MVA 普通变压器,如图三所示。110kV 送端电压U1保持115kV 不变。若要求变电所10kV 母线电压U2变化范围不超出10.0~10.7kV ,试选择变压器分接头。 9、电力网接线如下图所示,已知Ω=70ij X ,变电所低压母线要求逆调压(最小负荷时电压为额定电压,最大负荷时电压为105%U N ),低压母线额定电压为10KV ,变压器额定电压为KV 11/%5.22110?±。最大负荷及最小负荷时,归算到高压侧的实际电压分别为: KV U KV U j j 2.110;1.101min .max .='='。 若i U 不变,求应选择的变压器分接头和并联电容器的容量。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五次作业参考答案 1、造成电力系统电压水平波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造成电力系统电压水平波动的原因是电力系统无功负荷的波动。(要保持电力系统的电压在正常水平,就必须维持在该电压水平下的无功功率平衡,当电力系统无功负荷波动时,电力系统的的无功功率平衡关系被破坏,相应的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也就发生波动) 2、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与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相比较有那些特点? 答:电力系统的频率只有一个,频率调整也只有调整发电机有功出力一种方法(调速器、调频器和有功负荷最优分配都是改变发电机有功出力);而电力系统中各点的电压都不相同,电压的调整也有多种方式。 3、在常用的无功补偿设备中,那些无功补偿设备具有正的调节效应?那些具有负的调节效应?答:在常用的无功补偿设备中,调相机、S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和TC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具有正的电压调节效应;而电力电容器、TSC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具有负的电压调节效应。 4、什么叫电力系统的电压中枢点?电压中枢点的电压调整方式有那几种? 答: 电力系统的电压中枢点是指某些可以反映电力系统电压水平的主要发电厂或枢纽变电所母线,只要控制这些点的电压偏移在一定范围,就可以将电力系统绝大部分负荷的电压偏移在允许的范围。 电压中枢点的电压调整方式有三种:即逆调压、顺调压和常调压。(顺调压指负荷低谷时,允许电压适当升高,但不得高于107.5U N%,负荷高峰时允许电压适当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102.5U N的调压方式;逆调压指负荷低谷时,要求将电压中枢点电压适当降低,但不低于U N,负荷高峰时要求将电压中枢点电压升高至105U N%的电压调整方式;常调压则指无论在负荷低估还是负荷高峰时均保持中枢点电压为一基本不变的数值的电压调整方式。) 5、常用的调压措施有那些?对于由于无功缺乏造成电压水平下降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取何种调压 措施?对于无功功率并不缺乏,但局部电网电压偏低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用何种调压措施?答: 常用的调压措施有改变发电机机端电压调压、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和利用无功补偿装置调压等。 对于由于无功缺乏造成电压水平下降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取增加无功补偿设备的调压措施。(因为此时采用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并不能改变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关系,只能改变电力系统的无功流向,提高局部电网的电压水平,但这部分电网电压水平的提高,使其消耗的无功功率增大,将更加增大整个电力系统的无功缺额,导致电网其他部分的电压水平进一步下降)对于无功功率并不缺乏,但局部电网电压偏低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用改变变压器变比的调压措施。 6、电力系统无功电源最有分布的目的是什么?无功电源最优分布的原则是什么? 答: 电力系统无功电源最优分布的目的是使整个电力系统的有功损耗最小。 电力系统无功电源最优分布的原则是等网损微增率准则。 7、电力系统无功最优补偿的目的是什么?无功最优补偿的原则是什么? 答: 电力系统无功负荷最优补偿的目的是使增加无功补偿装置所减少电网损耗费用与增加无功补偿设备所增加的设备费用之差取得最大值,即取得最好无功补偿经济效益。 无功负荷最优补偿的原则是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 8、某降压变电所由110kV线路供电,变电所装有一台40MV A普通变压器,如图三所示。110kV送端电压U1保持115kV不变。若要求变电所10kV母线电压U2变化范围不超出10.0~10.7kV,试选

《电力系统自动化》3参考答案

电力系统自动化(c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发电机准同期并列的实际条件为(1) 相角差在5o 以内,(2)压差在5%~10%(3) 频差在0.2~0.5%内 。如果发电机并列时满足理想准同期条件,即合闸瞬间,发电机电压和系统电压 幅值相等 、 频率相等 、 相角差为零 ,则不会产生冲击电流。 2.自动准同期装置主要由 合闸单元 、 调频单元 、 调压单元 和电源组成。 3.并联运行机组间无功负荷的合理分配取决于 发电机外特性 。可以利用自动调压器的 调 差 接线达到这一目的。 4.理想灭磁过程要求发电机转子电压 保持最大值不变 ,放电电流 直线下降 。 5.自励式励磁机比他励式励磁机时间常数 大 。 二、同步发电机并列操作可以采用哪两种方法?并简述其特点和适用场合。 答:同步发电机并列操作方法:准同期并列操作、自同期并列操作。 自动准同期并列特点:并列时冲击电流小,不会引起系统电压大幅降低;并列过程中需要对发电机电压、频率进行调整,并列时间较长且操作复杂。适用场合:适用于正常情况下发电机并列。 特点:自同期并列过程中不存在调整发电机电压、频率问题,并列时间短且操作简单,在系统频率和电压降低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发电机并列;容易实现自动化;冲击电流大。适用于在电力系统故障情况下的某些发电机的紧急并列。 三、画出自动准同期并列装置组成框图。 四、画出他励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原理接线图。 增速减速降压合闸 升压

五、综述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意义。 答:(1)维持一定电压,是电力系统功率传输的必要条件; (2)维持电压在一定范围内,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 (3)设备只有在额定电压下运行才能取得最佳的工作效率; (4)当电压偏离额定值较大时,会对威胁到用电设备正常运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甚至引起电力系统电压崩溃,造成大面积停电。 六、基于公式分析无功不能远距离大容量传输的原因。 (cos sin )?s r r r r r U j U S U I U jX δδ--=?=?- 受端接收到的无功功率为: (cos ) r s r r U U U Q X δ-= 上式表明,如果给受端传输无功功率,必须cos 0s r U U δ->。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远距离大容量传输功率会导致线路两侧相角差变大,相角差大到一定程度会导致cos 0s r U U δ-<,也即无法传输无 功。例如在最有利于无功传输时: 1.05,0.95s r U U ==(正常运行时通常要求母线电压在0.95~1.05p.u.之间),此时如果受端能够接收到无功,要求1.05cos 0.950δ?->,也即 U ∠s U δ∠r

电力系统自动化完整版

1. 同步发电机组并列时遵循的原则:(1)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的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宜超过 1~2 倍的额定电流( 2)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其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9. 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方法:准同期并列,自同期并列。设待并发电机组 G 已经加上了 励磁电流,其端电压为 UG,调节待并发电机组 UG的状态参数使之符合并列条件并将发电机并入系统的操作,成为准同期并列。 10. 发电机并列的理想条件:并列断路器两侧电源电压的三个状态量全部相等。 11. 自同期并列:未加励磁电流的发电机组 12. 脉动电压含有同期合闸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即电压幅值差、频率差和合闸相角差。但 是,在实际装置中却不能利用它检测并列条件,原因是它的幅值与发电机电压及系统电压有关。 13. 励磁自动控制系统是由励磁调节器,励磁功率单元和发电机构成的一个反馈控制系统。 14.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任务:(1)电压控制(2)控制无功功率的分配(3)提 高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稳定性。 15. 为了便于研究,电力系统的稳定分为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两类。静态稳定是指电力 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经受微小扰动后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一正常运行方式下突然遭受大扰动后,能否过渡到一个新的稳定运行状态或者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 16. 对励磁系统的基本要求:(一)对励磁调节器的要求:O 1具有较小的时间常数,能 迅速响应输入信息的变化;② 系统正常运行时,励磁调节器应能反应 发电机电压高低,以维持发电机电压在给定水平;O 3励磁调节器应能合理分 配机组的无功功率;④ 对远距离输电的发电机组,为了能在人工稳定区域运 行,要求励磁调节器没有失灵区;◎励磁调节器应能迅速反应系统故障,具备强行励磁控制功能,以提高暂态稳定和改善系统运行条件。(二)对励磁功率单元要求: ①要求励磁功率单元有足够的可靠性并具有一定的调节容量;② 具有足够的励磁顶值 电压和电压上升速度。 17.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分类: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①自励②他励;交流励磁机励磁 系统①他励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②无刷励磁系统;静止励磁系统 18. 励磁调节器的主要功能有二:①保持发电机的端电压不变;②保持并联机组间无功电 流的合理分配。 19. 励磁调节器的型式很多,但自动控制系统核心部分相似。基本控制由测量比较、综 合放大、移相触发单元组成。测量比较单元的作用是测量发电机电压并变换为直流电压,与给定的基准电压相比较,得出电压的偏差信号。综合放大单元是沟通测量比较单元及调差单元与移相触发单元的一个中间单元,来自测量比较单元及调差单元的电压信号在综合放大单元与励磁限制、稳定控制及反馈补偿等其他辅助调节信号加以综合放大,用来得到满足移相触发单元相位控制所需的控制电压。移相触发单元是励磁调节器的输出单元,根 据综合放大单元送来的综合控制信号U SM的变化,产生触发脉冲,用以触发

电力系统自动化论文

新疆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题目: 变电站遥视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课程: 电力系统自动化 姓名: 胡旭涛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电气072 学号: 063736210 指导教师: 石砦职称: 讲师 20010年11月18 日

变电站遥视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作者:胡旭涛指导老师:石砦 摘要:变电站的遥视技术系统融合了网络视频和数据采集两大主要功能,本文介绍介绍当前无人值班变电站遥视系统的具体情况。此项技术为集控站的调度人员更好地掌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状况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可确保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充分发挥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控系统 The unmanned substations remote viewing system of specific situation Author:Hu Xutao Academic advisor: Shi Zhai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nmanned substations remote viewing system of specific situation. The technology is collect control station of dispatching personnel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peration status of unmanned substations provides a new technology, which can ensure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give full play to the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function and role[10]. Key words: dispatching personnel, the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viewing system 引言:变电站的遥视技术系统融合了网络视频和数据采集两大主要功能,集遥视系统、安全保卫系统、消防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动力监测系统五大功能子系统于一身,构建多级监控网络系统构架,各级用户都能够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其下属变电站的情况。一旦变电站内部发生安全或者设备数据的报警,系统可对发生的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并可通过系统中的调度视频会议功能,及时进行可视化调度处理,便于应急指挥,摆脱了传统系统相互独立、各自应用的非智能化模式,实现变电站多层次、立体化的安防自动化系统[1]。 1系统设计原则 遥视系统的设计原则是:建立以变电站为对象,以监控中心来实施监视和控制,并服务于各级主要生产管理部门的多级视频图像监控网络,并辅以适当的警戒功能以实现变电站“五遥”,为变电站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创造条件。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节省投资,使系统发挥良好的经济效应。 1.1 可靠性 硬件可靠性:系统采用高性能的工业级设备,保证硬件的7×24小时不间断运行。软件可靠性:监控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监控图像上通过软件叠加时间和地点防止非法篡改录像资料。供电可靠性:图像监控设备由UPS供电,在市电电压波动的情况下仍能够提供稳定的交流电压。用户管理用户等级管理和密码管理相结合,不同的操作人员具有不同的权限,禁止越权操作。用户操作有记录,系统过滤用户的错误操作。系统自检测与自恢复:前端系统可以启动自运行,无需现场人员维护。系统通过多种方式监视所有工作站和编码站的运行,并在发生故障时及时报警与恢复,保证系统

电力系统自动化完整版

1.同步发电机组并列时遵循的原则:(1)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 能的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宜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2)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其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2.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方法:准同期并列,自同期并列。设待并发电机组G已经 加上了励磁电流,其端电压为UG,调节待并发电机组UG的状态参数使之符合并列条件并将发电机并入系统的操作,成为准同期并列。 3.发电机并列的理想条件:并列断路器两侧电源电压的三个状态量全部相等。 4.自同期并列:未加励磁电流的发电机组 5.脉动电压含有同期合闸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即电压幅值差、频率差和合闸相 角差。但是,在实际装置中却不能利用它检测并列条件,原因是它的幅值与发电机电压及系统电压有关。 6.励磁自动控制系统是由励磁调节器,励磁功率单元和发电机构成的一个反馈 控制系统。 7.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任务:(1)电压控制(2)控制无功功率的分配(3) 提高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稳定性。 8.为了便于研究,电力系统的稳定分为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两类。静态稳定是 指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经受微小扰动后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 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一正常运行方式下突然遭受大扰动后,能否过渡到一个新的稳定运行状态或者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 9.对励磁系统的基本要求:(一)对励磁调节器的要求:○1具有较小的时间常 数,能迅速响应输入信息的变化;○2系统正常运行时,励磁调节器应能反应发电机电压高低,以维持发电机电压在给定水平;○3励磁调节器应能合理分配机组的无功功率;○4对远距离输电的发电机组,为了能在人工稳定区域运行,要求励磁调节器没有失灵区;○5励磁调节器应能迅速反应系统故障,具备强行励磁控制功能,以提高暂态稳定和改善系统运行条件。(二)对励磁功率单元要求:○1要求励磁功率单元有足够的可靠性并具有一定的调节容量;○2 具有足够的励磁顶值电压和电压上升速度。 10.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分类: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①自励②他励;交流励磁 机励磁系统①他励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②无刷励磁系统;静止励磁系统11.励磁调节器的主要功能有二:①保持发电机的端电压不变;②保持并联机组 间无功电流的合理分配。 12.励磁调节器的型式很多,但自动控制系统核心部分相似。基本控制由测量比 较、综合放大、移相触发单元组成。测量比较单元的作用是测量发电机电压并变换为直流电压,与给定的基准电压相比较,得出电压的偏差信号。综合放大单元是沟通测量比较单元及调差单元与移相触发单元的一个中间单元,来自测量比较单元及调差单元的电压信号在综合放大单元与励磁限制、稳定控制及反馈补偿等其他辅助调节信号加以综合放大,用来得到满足移相触发

电力系统自动化读书笔记

电力系统自动化读书笔记 篇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及认识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及认识 今天,实习的第四天,我们学习了有关于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的知识。 首先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电力系统,简单来讲电力系统就是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的系统。而电力系统的功能就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一般来说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单位组成的整体,在同一瞬时,发电厂将发出的电能通过送变电线路,送到供配电所,经过变压器将电能送到用电单位,供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这也体现出了电能生产的特点即不能存储,必须做到即发即用。所以为了发电厂、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也是为了保障电能的品质,老师在课上介绍评价电能品质的三要素即电压、频率和波形的稳定。而要实现这一切,也需要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节。那么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包括什么

呢?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力求的发展方向,按照电能的生产和分配过程,电力系统自动化包括电网调度自动化、火力发电厂自动化、水力发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电力系统反事故自动装置、供电系统自动化、电力工业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等7个方面。 随后老师又为我们图解了发电机的基本构造和发电机发电的基本原理。简单来看,发电机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定子包括铁心和导体(电枢);转子包括磁极和励磁绕组。在发电的时候励磁绕组通上直流电从而产生磁场,转动转子定子导体由于与磁场有相对运动而产生交流电势,频率为f=pn/60,其中当p=1,n=1500r/s时f=50HZ。所以转速的变化会带来频率的改变。接着,老师又介绍了五大发电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及六大电网: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南方电网。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知识。 老师接着为我们介绍电网的监控和发电机的并断网。电网监控是由众多的远方终端和一个主控站,以及连接各个终端和主控站的数据通道构成。它的特点是四遥: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电网监控广泛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