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信息组织

第五章 信息组织

第五章 信息组织
第五章 信息组织

1、信息组织含义: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

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化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2、信息组织内容:信息选择,目的就是从采集到的、处于无序状态的信息流中甄别出有用

的信息,剔除无用的信息。信息分析,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从语义、语用和语法上对选择过的信息内、外特征进行细化、挖掘、加工整理并归类的信息活动。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描述亦称信息资源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信息存贮,是将经过加工整理序化后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与顺序存贮在特定的载体中的一种信息活动。

3、信息组织的3大特性:第一,信息组织的渗透性,指信息组织存在于各种信息揭示、存

贮和检索活动之中。第二,信息组织的依附性,指信息组织无法独立存在,它要以信息的识别、揭示等活动为前提。第三,信息组织的增效性,是指信息组织可以增加信息传播、检索、利用的效率,是其他信息加工活动和利用的保障。

4、信息组织的4大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客观存在的信息本身;与条件变化和环境变

化保持客观一致性。第二,系统性原则。第三,目的性原则,必须围绕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展工作。第四,现代化原则,思想观念现代化和技术手段现代化。

5、信息组织的标准化,包括:基本术语标准;有关信息技术标准;信息组织技术标准;其

他相关标准。

6、信息组织最基础的理论仍然是语言学、逻辑学和知识分类。

7、知识分类:是一门研究知识体系结构的学问

8、耗散结构理论: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熵趋于最小值,能量远离平衡,混乱度最小,从原来无序结构转为一种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

9、自组织系统:凡是能够不再借助于外部控制而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并维持稳定有

序状态的系统。

10、突变理论:是指系统的熵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这种熵增、熵减可以在宏观无限小

的时间内突然产生。

11、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关于信息的信息,或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是专门用来

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也是描述和组织信息资源、发现信息资源的语言和工具。12、著录:是指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

程。著录的结果是款目。

13、标目:是从文献内容和形式的某一特征指引排检线索的著录项目。

14、文献著录标准化:是指在国家或国际范围内,对文献著录的原则、内容、格式等作

出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规范。

15、信息标引:原来多称文献标引,是指分析文献的内容属性及相关外表属性,并用特

定语言表达分析出的属性或特征,从而赋予文献检索标示的过程。包括两个环节:一是主题分析,二是转换标识。

16、分类语言,也称分类法。它是用分类号表达主题概念,依据知识分类将主题概念组

织、排列成类目体系,主要以类目体系的自身结构显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标引语言。17、主题语言,又称主题法。它是一种由受控的自然语言语词直接表达主题概念,按语

词字顺序列主题概念,主要用参照显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标引语言。

18、分类标引:是指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用分类语言表达出分析出的主题,赋予文献

分类检索标识的过程。

19、主题标引:是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用主题语言表达分析出的主题,赋予文献主题

检索标识的过程。

20、MARC:机器可读目录。

21、SGML:是一种元语言,是用来描述置标语言的语言,适用于电子文档交换、文档

管理和文档发布。

22、文献型信息4个组织方法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引用组织法,文献型信息的

宏观组织。

23、运用较为广泛的四种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第一,文件方式,文件是计算机保

存处理结果的基本单位。第二,数据库方式,数据库技术是从计算机系统中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大量规范化数据进行管理的一种技术。所谓数据库组织方式,是指将所有已获得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固定的记录格式存贮,用户通过关键词及其组配查询,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并通过信息线索直接连接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第三,主题树组织方式,就是将信息资源按照某种实现确定的概念体系结构,分门别类地逐层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逐层加以选择,层层遍历,直至找到所需的信息线索,并通过信息线索直接找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第四,超媒体方式,超媒体技术是超文本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它将文字、图表、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以超文本方式组织起来,使人们可以通过高度链接的网络结构在各种信息库中自由航行,找到所需要的任何媒体的信息。

24、知识组织:是对文献中所含内容进行分析,找到人们创造与思考的相互影响及联系

的结点,像地图一样把她们标记出来(即知识地图),以展示知识的有机结构,为人们直接提供创造时所需要的知识。

25、数据仓库:是将整个机构内的数据以统一形式集成存贮在一起,便于针对一定主题

的、集成的、时变的、非破坏性的数据进行集中分析。“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

26、联机分析处理(OLAP):是一种友好而灵活的工具,它允许用户以交互方式浏览数

据仓库,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多维分析,及时地从变化和不太完整的数据中提出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

27、知识表示:是指把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表示出来,以便人们识别和理

解知识。

28、专家系统的核心是知识库系统,知识库中的知识存贮方式及其推理输出规则,即为

专家系统的知识表示方式。

信息组织试题及参考答案

信息组织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1.情报检索语言 2.信息揭示 3.仿分 4.倒排文档 5.八分法 6.信息描述 7.层累制 8.分类 9.UDC 10. 信息组织 11. 信息标引 12. XML 13. 关键词法 14. 词族索引 15. 等级体系分类法 16. 语法信息组织法 17. 模糊检索 18. 多元搜索引擎 19. EI Village 20. 超媒体存取 21. 虚拟图书馆 22. 文献分类 23.MARC 24. SGML 25. 文献标引 26. 主题词法 27. ISBDs 28. 顺排文档 29. 引证关系组织法 30. 双位制(百分法) 31. 信息存储 32. 双关索引 33. 范畴索引 34. 组配分类法 35. 语义信息组织法 36. 书次号 37. 文献检索 38. 超文本存取技术 39. 信息检索工具 40. 文献序号索引 41. 引文索引

42. 题内关键词索引 43. DIALOG 44. 基本索引字段 45. KWOC Index 46.PB报告 47.分析标引 48.类 49.概念组配 50.主题词款目 51.部分标引 52.词族 53.族首词 54.超级组配 55.款目主题词 56.词间相容关系 57.基本部类 58.类系 59.标识 60.专类附表 61.情报检索 62.二次文献 63.报导性文摘 64.图书分类 65.题录 66.PRECIS 67.多向成族 68.主题法 69.标引 70.类名 71.类目 72.类目表 73.类列 74.基本大类 75.基本序列 76.简表 77.详表 78.复分表 79.通用附表 80.上位类下位类 81.同位类 82.交替类目 83.参见类目 84.标记制度 85.单纯号码

第7章 信息管理的组织

授课时间2学时 第七章信息管理的组织 授课题目 第一、二节信息管理机构、组织体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这两节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管理组织的基本构成、企业管理的层次与机构模式,重点把握信息管理的组织体系的架构和设置ID的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为主,结合板书、课堂讨论和实例分析,同时加以作业和答疑。 教学基本内容: (一)信息管理机构 信息机构是实施信息收集、加工、储存、传递等有关信息管理活动的组织形式。 建立与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业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是实现信息管理战略任务的关键。 从信息产业化的全貌上来看,主要是由五种职能部门所组成: (1)信息使用部门:使用信息的用户,是提出信息的需求,信息的内容、范围、时限等具体的部门,也是将信息用于分析研究、解决管理决策问题的部门。 (2)信息供应部门:大体上有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 (3)信息处理部门:主要是使用各种技术工具和技术方法处理信息的专业部门。 (4)信息咨询部门:主要是为使用部门提供咨询意见,帮助他们向信息供应部门、信息处理部门提出要求,帮助用户研究信息和使用信息。 重要部门: (5)信息管理部门:它在信息工作的五种职能部门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负责协调各部门,使之能够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目前,一些企业内部的信息工作的职能分工还没有那样明确,信息资源往往广泛分布于各个部门,有的部门既是信息供应者又是信息处理者又是信息使用者。 信息管理部门要从企业的综合部门的角度,协助各业务部门抓好信息工作。为了提高信息管理的总体效率,需要建立一个集中管理企业信息的专门机构。这个机构承担以下四个功能:(1)、信息汇总与收集功能。 (2)、信息管理与检索功能。 (3)、信息分析与处理功能。 (4)、信息的协调与沟通功能。 关于企业信息管理的组织机构模式有三种: (1)、集中式结构模式。 (2)、分散型结构模式。 (3)、集中-分散型结构模式。

国外安全评价概况

编号:SM-ZD-83775 国外安全评价概况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国外安全评价概况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1 安全评价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1.1.1 国外安全评价概况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随着保险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安全评价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首先使用于美国军事工业,1969年美国国防部批准颁布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安全军事标准《系统安全大纲要点》(MIL-STD-822),对完成系统在安全方面的目标、计划和手段,包括设计、措施和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程序,此项标准于1977年修订为MIL-STD-822A,1984年又修订为MIL-STD-822B,该标准对系统整个寿命周期中的安全要求、安全工作项目都作了具体规定。我国于1990年10月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类似美国军用标准MIL-STD-822B的军用标准《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GJB900-90)。 1964年美国道(DOW)化学公司根据化工生产的特点,

信息组织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8分】 1. 信息组织的基本对象和管理依据是__D______。 A)外在特征 B) 内容特征 C)主题特征 D) 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 2. 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是____B____。 A) 语言学 B) 语言学、逻辑学和知识分类 C) 逻辑学 D) 语言学和逻辑学 3. 不属于布尔检索的是____B_______。 A)+ B)- C) ︳ D) () 4.大量信息的组织常采用数据库方法,ISO2709与GB2901是__B___的标准格式。 A)文献数据库B)数值数据库? C)事实数据库 D)多媒体数据库 5. 在元数据中,___A_____具有内容选择和过滤机制。 A)DC B)PICS C)CDF D)RDF 6. 根据信息资源的三级组织方法,Dublin Core被划分在_B________。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7.在HTML语言中, 实现外联图像的语句是_______A______。 A)< A HR EF=”文件名”>…… B)< IMG SRC=”文件名”>…… C)…….. D)…. 8.在多选按钮表单设计中, 相关的HTML语句为_____B_____________。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信息组织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信息搜集与选择 B) 信息分析与揭示 C) 信息描述与加工 D) 信息整理与存储 2.Yahoo分类目录对分面原理的具体应用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 A) 建立分类索引 B) 根据上下文进行信息内容组合 C) 利用冒号标记信息内容 D) 提供不同的路径入口 3.网络二次信息的组织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搜索引擎方法 B) 词表方法 C) 主题树方法 D) 国际十进分类法 4.在Web数据库中, 数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线性数据 B) 结构化数据 C) 无结构数据 D) 半结构化数据 5.标引语言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分类语言 B) 主题语言 C) 自然语言 D) 代码语言 6.电子商务系统设计步骤包括____________。 A) 商务分析与系统设计 B) 系统实现 C) 整合运行 D) 正常运行与维护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第5章

第五章 1.填空 (1)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战略性支持)。 (2)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3)新系统建成后,需要对系统的开发与运用情况加以(测定验收)。 (4)竞争力模型的基本出发点是认为企业外部环境存在一系列的威胁和(机会)。 (5)企业的经营模式,在信息系统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中相当重要。 2.选择题 (1)持续改良型的组织经营关键在于互相合作的(C)。 A 实际动机 B 奋斗目标 C 团队式结构 D 上下游分工 (2)要使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组织发挥战略支持,首先要对信息系统的战略进行(B)。 A 设计 B 规划 C 鉴别 D 定位 (3)规范的业务流程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D)。 A 保证B关键 C 核心 D 基础 3.名词解释 (1)组织战略 答:是指组织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它是组织为实现其宗旨和目标而确定的组织行动方向和资源配置纲要,是制定各种计划的基础。 (2)控制 答:控制是对偏离计划的具体管理业务进行计量和纠正,确保管理目标及为了达到目标而拟定计划得以实现。 (3)大量定制化 答:大量定制化是指通过服务或产品的变化与创新以满足广大客户不断改变产品的需求;但重要的是,它同时也在逐步建立能提高效率的长期流程经验与知识。 4.简答题 (1)系统开发中的问题 答: 1)系统建设与组织发展目标和战略不匹配,不能对组织的发展目标与战略提供支持,甚至 违背了组织的发展目标。 2)已建成的信息系统对组织管理的改善并无多大的效果,组织结构依然陈旧。管理落后, 企业主要业务流程效率与效益依然很低下。 3)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和组织变革的需要。 4)系统开发环境落后,技术方案不合理。系统开发及运行维护的标准、规范混乱,使系统 的生命周期大为缩短。 5)系统使用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有效发挥系统效率。 6)资源短缺,投入太小,但对系统的期望有过高。 (2)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 1)制定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 2)分析当前的资源状况。 3)可行性研究。 4)具体规划。

国外职业安全机构介绍

国际性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ILO)]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国际职业安全健康信息中心[International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Information Centre (ILO-CIS)] 国际劳动监督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abour Inspection] 国际职业卫生学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Occupational Health (ICOH)]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Association] 职业安全健康网[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sources Net] 欧洲职业安全健康局[European Agency for Safety and Health at Work]

加拿大-欧洲工作地安全和健康联盟[Canada and European Union Cooperation on Workplace Safety and Health] 亚太职业安全健康组织[Asia Pacific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Organizations(APOSHO)] 美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学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 ]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Administration(OSHA)]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复审委员会[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Review Commission (OSHRC) ]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afety Council(NSC)] 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Mine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MSHA)]

信息组织复习要点

信息组织复习要点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信息组织、检索语言、索引 三、其它要点: 1.信息组织处理层次 2.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关系 3.控制语言 4.检索工具的类型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分类法、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类目索引、引用次序、同位类、交替类目、网络分类搜索引擎、复分表、基本部类、基本序列、基本大类、简表、顺序标记制、层累标记制、 二、问答题: 1.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2.什么是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其特点和不足是什么? 3.怎样判断分类法基本大类设置的优劣? 4.分类法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什么是基本部类、基本序列、基本大类、简表?我国分类法的基本部类是什么? 5.复分表的作用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7分) 6.分类标记制度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0分) 7.简述分类标记采用哪些标记技术? 8.分类法对横向关系的处理采用了哪些方式?(5分) 9.文献分类法类目之间有哪些基本关系?它们的表现形式有哪些?(6分) 10.网络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有哪些不同? 三、其它要点:

1.类目索引的类型 2.对标记符号有哪些基本要求? 3.分类标记的种类 4.引用次序的作用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分类标引、使用本、同类书区分号、分类检索系统 二、问答题: 1. 确定使用本通常包括哪些内容? 2. 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有哪些? 3. 试述同类书区分的意义和排列方法。 三、其它要点: 1.分类标引有哪些基本要求? 2.《中图法》组配标引的类型 3.标引工作程序 4.单主题信息资源的分类标引 5.多主题信息资源的分类标引 6.分类索书号的编制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主题法、标题法、元词法、叙词法、叙词、双语种索引、范畴索引、词族索引、轮排索引 二、问答题: 1. 主题法有哪些基本类型? 2. 概要说明范畴索引、词族索引、轮排索引的作用和编制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习题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第五章习题 单项选择题 5.1.1 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 D )阶段。 a. 三个 b. 四个 c. 五个 d. 六个 5.1.2 信息系统发展的( D )理论被称为诺兰阶段模型。 a. 成熟 b. 形成 c. 优化 d. 阶段 5.1.3 MIS的战略规划可以作为将来考核( D )工作的标准。 a. 系统分析 b. 系统设计 c. 系统实施 d. 系统开发 5.1.4 MIS战略规划的组织除了包括成立一个领导小组、进行人员培训外,还包括( B )。 a. 制定规划 b. 规定进度 c. 研究资料 d. 明确问题 5.1.5 BSP法的优点在于能保证( A )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a. 信息系统 b. 数据类 c. 管理功能 d. 系统规划 5.1.6 ( B )指的是企业管理中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 a. 管理流程 b. 业务过程 c. 系统规划 d. 开发方法 5.1.7 U/C矩阵是用来进行( C )的方法。 a. 系统开发 b. 系统分析 c. 子系统划分 d.系统规划 5.1.8 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目的是刻画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 D )。 a. 功能组 b. 开发方案 c. 开发顺序 d. 数据类 5.1.9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在开发策略上强调( A ) a. 自上而下 b. 自下而上 c. 系统调查 d. 系统设计 5.1.10 原型法贯彻的是( B )的开发策略。 a. 自上而下 b. 自下而上 c. 系统调查 d. 系统设计 填充题 5.2.1 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初装、、控制、、数据管理和成熟等六个阶段。 5.2.2 蔓延阶段的特点有:、不一致性和等。 5.2.3 诺兰阶段模型的控制阶段是实现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 5.2.4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有和两种。 5.2.5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的主要缺点是 5.2.6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的主要优点是 5.2.7 “自下而上”的策略适用于型系统的设计,而“自下而上”的策略适用于型系统的设计。 5.2.8 MIS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MIS长远发展的规划。 5.2.9 规划领导小组应由单位(企业、部门)的负责。 5.2.10 制定MIS开发规划。需要成立一个,进行人员培训,同时明确规划进度。 5.2.11 BSP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

信息组织》复习大纲

《信息组织》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主要内容: 1.信息组织概述 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与种类;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内容及功能;信息标引的含义及类型;信息资源描述的含义;信息排序的内容;信息组织的必要性;信息组织的研究内容、类型和方法;信息组织手段。 2.信息组织的发展 我国分类法、主题法及文献编目的发展史;国外分类法、主题法及文献编目的发展史;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 二、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组织,它有哪些功能? 2.简述信息标引过程的主要环节;按所用的检索语言分,信息标引可分为哪两种主要类型? 3.为什么要进行信息组织?目前常用的信息组织的方法有哪几种? 4.我国古代主要的图书分类体系有哪几种?分别有哪些较有影响的图书分类目录? 5.DDC传入我国后,对我国近代分类法产生了哪些影响?请列举我国近代受DDC影响产生的部分分类法。 6.简述国外主题语言的演变历程(主题法类型、有代表性的词表) 7.请列举近现代欧美国家影响较大的编目规则或条例。 8.简述当前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信息组织分类法 一、本章主要内容: 1.分类法概述 类与分类的概念;文献分类的作用;文献分类法与电子分类法的概念;文献分类法的类型。 2.国内外主要分类法简介 《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冒号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及《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概况、体系结构、标记制度及其特点。 二、复习思考题: 1.文献分类有何作用? 2.什么是文献分类法?按编制方法,它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3.试比较等级列举式分类法与分面组配式分类法的特点,并请分别列举国外对应的有代表性的分类法作品。 4.试比较DDC、UDC和LCC的特点。 5.简述《人大法》的特点。 6.简述《科图法》的特点。

合同、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合同、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一、合同管理 1、合同管理工作容 (1)协助业主确定本工程项目的合同结构。 (2)协助业主起草与本工程项目有关的各类合同,并参与各类合同谈判。 (3)进行上述各类合同的跟踪管理,包括合同各方执行合同的情况检查。 (4)协助业主处理与本工程项目有关的索赔及合同纠纷事宜。 2、施工合同管理制度 施工合同是监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将贯穿监理工作的始终。其主要措施为: (1)协助建设单位签好施工合同及相应的协议文件。 (2)对总包和分包施工合同及建设单位直接分包合同及时向有关单位索取合同副本,并编号归档。 (3)对在施工过程中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的有关补充协议及时进行编号归档管理。 (4)对签订的施工合同项目监理机构组织各监理工程师认真阅读熟悉,明了施工合同的有关条款。以便了解掌握合同容,进行合同的跟踪管理。 (5)坚持在监理三控过程中及时查阅相关施工合同或协议,按照合同管理工程,包括合同各方面执行情况检查,向有关单位及时准确反映合同信息。 (6)本工程合同执行情况每月在建设监理月报中反映。 3、合同管理执行措施 (1)分清合同中每一项容,明确各方面的责、权、利,正确处理三方的关系。 (2)用书面指示或文件代替口头指示。 (3)考虑问题要灵活,管理工作要做到其它工作前面,如需某类资料应提前发出索取信函。 (4)工程进行中细节的文件资料包括:信件、会议纪录、建设单位的规定、指示、总监的决定、施工单位的请示、报告、监理的指令记录、信函以及各种报表资料等。一旦发生争执,监理工程师以此资料和记录作为调节问题的依据。 (5)对合同中的词意表达“含混”字句及时提出正确解释。

第五章习题(组织市场)

第五章组织市场及其购买行为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1. 组织市场包括() A.生产者市场 B.中间商市场 C.非营利组织市场 D. 和C 2.组织市场需求的波动幅度()消费者市场需求的波动幅度。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都不是 3.生产者用户初次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称为() A.直接重购 B.修正重购 C.重购 D.新购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政府市场一般以竞价投标为主 B.组织市场产品推广主要采取广告形式 C. 多采取互惠购买形式 D.组织市场的购买决策过程从提出需要开始 5.有权决定产品需求和供应商的人是() A. 决策者 B.影响者 C.购买者 D.守门者 6. 组织市场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你买我的产品,那么我也就买你的产品。”这种现象叫作() A.关系购买 B.互惠购买 C.条件购买 D. 连锁购买 7.组织市场购买决策过程从()开始。 A. 认识需要 B. 确定需要 C. 说明需要 D. 物色供应商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少选、多选、错选均无分)

1.组织市场有以下主要特点() A.购买者较少B.购买量大 C.供需双方密切D.采购者地理位置较分散 E.情感型购买 2.生产者购买行为的主要类型有() A.直接重购B.修正重购 C.新购D.间接重购 E.邮购 3.中间商的购买多属() A.冲动购买B.习惯购买 C.专业购买D.理性购买 E.非专业购买 4.“采购中心”成员包括() A.使用者B.影响者 C.决策者D.购买者 E.守门者 5. 影响组织购买者的因素有() A.环境因素B.组织因素 C.人际因素D.个人因素 E.文化因素 三、判断题 1.组织市场的购买者往往经过中间商进行采购。 2.组织也常常通过租赁方式取得所需的产品。 3.组织市场的购买行为比消费者购买行为更为理性。 4.生产者用户大多愿意采取有效长期合同形式。 5.组织市场的购买行为一般不受个人因素的影响。 6.如果所采购的商品效用和价格差异较大,经济因素就会成为采购人员所考虑的主要因素;而如果效用和价格差异很小,个人因素的影响就可能增大。 7.组织市场需求弹性大。

[第3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信息组织方法有哪些

[第3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信息组织方法 有哪些 第3 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有了正确的理论,才有正确的实践 信息组织的原理 系统原理 信息组织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将无序的零散的信息层次化、结构化,形成一种有序的体系或系统,因此,系统科学是信息组织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信息组织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信息组织系统中,如果将大量的、分散的、杂乱的信息组织成一个系统,建立起内在的关联,那么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将大于各个信息单元的功能之总和。也就是说,这将能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如此,在信息组织活动中,类目体系的展开、主题词族的编制、信息的分析等都体现着系统的思想。基于这一原理,信息组织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方便检索的信息系统。 语言学原理 具体而言,信息组织中的语言问题重要性在于:

信息组织的对象都是用语言描述的各种各样的具有语义性和准语义性的信息。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对事物的准确认识。 信息描述和信息揭示中需要运用大量的语言工具。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某些动物虽然也能说人话,有时似乎也能“理解”人类语言,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它们对人类语言的使用仅仅是动物高级条件反射。只有人才能准确识别、记忆和领会语言。人对事物的认识几乎都要转化语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物不能为其他人所了解。 在信息组织的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上,信息的编码、算法语言、程序语言、机器语言运用和自然语言理解和处理都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重要作用。 逻辑学原理 信息组织是一种智力活动,离不开人的逻辑思维,信息组织本身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概念是思维的元素,逻辑则是思维的规则。所以信息组织自然包含相应的逻辑学问题。实践证明,逻辑思维越强的信息组织者其信息组织工作也越好。事实上,信息组织是对信息对象的各个元素,经过从事物到概念再到语言的层层递进的分析之后,运用科学思维使之序化的一个复杂的过程。 1、概念的关系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其内涵是它所指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工权益的保护机制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912160989.html, 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工权益的保护机制研究 作者:刘黎明 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10期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劳动关系也日益全球化。为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又 不损害劳动力的后备资源,国际劳工组织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国际劳工组织是各国在劳工法制领域合作的国际性产物,它通过制定劳工标准为各国的劳工立法提供一个参考目标与借鉴对象,并提供一个对各国劳工状况进行监督的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劳工保护条件的改善。 关键词:国际劳工组织;三方机制;社会责任;集体谈判 中图分类号:D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037-02 一、国际劳工组织简介 国际劳工组织(ILO,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始建于1919年,于1946年国联解体后成为联合国的第一个专门机。其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合作;改善劳动条件;扩大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卫生;获得世界持久和平,建立和维护社会正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它的业务和活动领域不断扩大,成员国也日益增多,截止到2011年成员国发展到183个。 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机构是国际劳工大会、理事会和国际劳工局,它主要是通过“劳工立法”即制定国际劳工标准的形式来改善劳动者的生存状况。自1919-2011年期间,国际劳工大 会共通过189个公约和201个建议书,其中有八个公约涉及自由和集体谈判、反对强迫劳动、 废除童工、就业平等等四项工人的基本权利,被称为基本劳工公约,又被称为核心劳工标准。公约和建议书的区别只在于它们对成员国的法律约束力不同。前者一经成员国批准,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后者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国际劳工组织仍然采取多种措施,督促成员国实施建议书所规定的内容。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章程》(以下简称《章程》)的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将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建议书报国内立法机关,以便其在立法时予以参考。同时,成员国还应依照理事会规定的周期,定期向国际劳工局局长报告建议书条款得到实施的程度。 二、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工权益的保护 (一)预防机制 1、构建“三方机制”,有效平衡劳资关系。雇主和劳工是劳动关系的主体,但政府作为劳动关系的监督管理者,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形成了国际劳工组织平衡相关主体利益所特有的“三方机制”,这三方主体对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各自独立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和表决权。国际劳工组织所构建的这种“三方机制”,成为各国解决劳资纠纷的有效形式。为了切实加强

信息组织复习

信息组织复习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第一章 1.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就可以概括为: 以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为基础的信息序化方 法和信息优化方法。 2.信息的序化: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将无序的信息组织成有序信息的过程。经序化过的信 息会变得一目了然,便于管理和利用。 3.信息的优化:是在序化的基础上,按照结构功能优化的目的对信息进行再序化的过 程。 4.信息序化的基本方法:1.语法信息序化法 2. 语义信息序化法 3.语用信息序 化法 5.信息的优化主要包括: 信息的优选、浓缩、重新表述及三者的综合运用。 6.信息的重新表述 有改写、编译、翻译等方式。(了解) 7.信息的综合优化的主要形式是信息综述和信息述评。 8.信息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或课题一定时期的有关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加工后所形成的信息产品 6.信息述评:是针对某一领域、研究课题或成果的水平、现状、发展动向及影响进行全 面而系统的分析评价或明确提出建议 9信息组织的一般过程包括:1.信息替代 2.信息序化 信息的替代过程(亦可成为信息揭示过程)实际上是对原始信息的外表特征(包括题 名、着者、出处等)和内容特征(包括分类号、主题词、摘要等)进行描述的过程,这 项工作通常称为着录。 10.信息序化是对替代信息给出信息标识(如分类号、主题词等)的过程,这项工作通常 称为标引。 11.衡量信息检索效率的指标:查全率R = 查准率P = 查全率R 与查准率P 呈负相关 12.信息浓缩的主要方式:1)文摘 2)题录 3)目录 4)词条 第二章 分类法:是以知识属性来描述和表达信息内容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分类语言:是指以数字、字母或字母与数字结合作为基本字符,采用字符直接连接并以 圆点(或其他符号)作为隔离的书写法,以基本类目作为基本词汇,以类目的从属关系 来表达复杂概念的一类检索语言。 分类法的类型: 1)体系型分类法:是传统的分类法,它的特点是:直线型的序列,层累制的结构,列举 式的类目,码号式的语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典型的体系型分类法。 2)体系一组配分类法:在传统的分类法上,发展起来一种体系—组配型分类法,它的基 本特点仍然有体系型分类法的特点,但它增加了复分组配能力。 《国际十进分类法 》是典型的体系—组配型分类法。 比较中图法和UDC 中图法是体系型分类法,UDC 是体系—组配型分类法 中图法正表分为5个基本部类,22个基本大类,UDC 有十个基本大类 中图法的配号制度基本上采用层累制的原则,UDC 采用小数制 中图法采用拼音和数字结合的混合号码,UDC 采用纯数字作为标记符号 分类法通常由六个部分组成:类目、号码、正表、附表、说明、索引 总量 存储的某一课题的文献查出的有关文献量查出的文献总量查出的有关文献量

信息管理概论

信息管理概论(本)01 试卷总分:100 1 判断题(共10题,共5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5分) 信息组织是薪资管理的核心环节和重要工作。() √ × 2.(5分) 信息可以加工,同时信息量在加工中会丢失一部分。() √ × 3.(5分) 信息的作用是信息的特征的唯一体现。() √ × 4.(5分)

信息的特征指的是信息区别于其他事物所特有的想象。() √ × 5.(5分)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它与材料和能源一起被看作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 × 6.(5分) 管理的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 7.(5分) 信息交流是组织结构的核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信息交流就没有组织。() √ × 8.(5分) 在信息组织活动中,信息的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是两个基础概念。() √ × 9.(5分)

信息技术是各行业信息化的基本前提。() √ × 10.(5分) 信息技术处于信息技术体系的中层,主要是指新材料、新能量技术等。() √ × 不定项选择题(共10题,共5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5分) 我国古代图书整理活动到清朝达到极致,其代表事件就是()的出版。 A、《七略》 B、《四库全书》 C、《汉书·艺文志》 D、《隋书·经籍志》 12.(5分)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它完成运算处理功能,并实施对计算机其他各部件的控制,使计算机各部件协调统一工作。 A、内存 B、中央处理器

C、操作系统 D、键盘 13.(5分) 应用软件是指针对特定用户或者某一特定用途的软件。以下软件属于()应用软件。 A、WindowsNT B、Excel C、WPS D、Unix 14.(5分) 根据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用的过程和发挥作用的特点,信息资源的主要功能有()。 A、管理与协调功能 B、文化传播功能 C、选择与决策功能 D、经济功能 15.(5分) Internet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先进的信息交流手段,对于用户来说,Internet可以提供的基本信息服务有:() A、电子邮件服务 B、电子商务 C、电子公告

《信息组织》复习提纲资料

2010年秋季学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组织》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一﹑复习方法 以本复习提纲作为复习的主要线索,掌握提纲中所涉及的各知识点。 二、参考资料 1 马张华《信息组织》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3版 2 《信息组织》网络课件 注:教材与课件在编排顺序和内容详略上有所不同,具体的对应关系见学期初挂在论坛上的“学习指导”。所以在复习时请以教材为主,配合使用网络课件。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采用闭卷方式。 考试的具体形式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 名词解释――主要帮助掌握术语体系;为了方便复习,本课程提供完整的名词复习范围。 填空和选择――帮助掌握基本知识; 问答题――帮助掌握内容的深度了解。 四、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信息组织、文献目录、索引、检索语言 二、简答题 1.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了解) 2.根据对象与特点划分,检索工具有哪些类型(掌握) 3.两种基本检索途径及其特点(掌握) 4.传统检索系统中对信息资源处理的基本做法。(掌握)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检全率、检准率

二、简答题(了解) 1、评价一个信息组织系统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2、信息组织中的规范控制主要有哪些方法。 第三四章 一、、名词解释 信息描述、元数据、检索点、MARC格式 二、几个典型的信息描述规范,如《文献著录总则》、《都柏林核心集》的基本描述项目(了解) 三、简答题:信息描述的作用有哪些(了解) 第五章分类法 第一节 一、名词解释 信息资源分类、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分面组配式分类法 二、简答题 1. 简述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作用。(了解) 2. 信息资源分类法的含义是什么?分为哪几种类型?(要求能根据实例判断类型)(掌握) 第二节 一、名词解释 基本部类、复分表(了解)、顺序标记制、层累标记制、八分法、双位制、预留空号法、类目索引(掌握) 二、简答题 1、分类法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 2、类目体系的结构组成。(掌握) 3、复分表的作用。(了解) 4、标记符号的要求、种类、编号制度、常用标记技术(掌握) 5、类目索引的几种常见类型及其定义。(掌握) 第三节 一、名词解释 引用次序、同位类、交替类目 二、简答题 1、引用次序对于类目体系展开的作用(掌握) 2、传统分类法对于横向关系的处理方法(掌握) 3、类目体系中类目之间存在的基本关系及表现形式。(掌握)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懂得系统开发的原则、系统开发的方式、开发的策略、开发的组织工作与项目管理的内容;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和各自的优缺点;理解面向对象法和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基本内容 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1.系统开发的任务:系统开发的任务是根据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其中核心是设计出一套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系统。 2.系统开发的特点:复杂性、基于原系统、高于原系统、一把手工程、产品是无形的。 3.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面向用户原则、系统性原则、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原则、逐步规范发展的原则。 4.系统开发的主要风险:投入超计划、系统性能比预期差、没获得预期收益,有的甚至导致完全失败。 二、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遵照用户至上的原则,从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提出建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到系统完全建成的生命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这5个阶段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与评价。按照规定的步骤和任务要求,使用图表工具完成规定的文档,采用自顶向下整体分析和设计,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 优点: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严格区分工作区间、设计方法结构化、文件标准化和文献化。 缺点:开发周期长、繁琐,使用工具落后、不能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变化、不直观,用户最后才能看到真实模型。 2.原型法 原型法: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在初步了解用户的基础上,借助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开发一个原型,并将其演示给用户,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意见和评价对这个原型进行修改,如此反复,逐步完善,直到用户完全满意为止。 原型法的类型:丢弃式原型法、演化式原型法、递增式原型法。 优点:减少开发时间,提高系统开发效率、改进用户与系统开发人员的信息交流方式、用户满意程度高、应变能力强。 缺点:开发工具要求高、对大型系统或复杂性高的系统不适用、管理水平要求高。 3.面向对象法 面向对象法:面向对象方法的技术把对象的属性(数据)和处理(方法)封装在一起,通过子类对父类的继承,使得软件便于维护和扩充,提高了软件的可复用性。 面向对象法的术语:对象、类、消息、继承、封装。 优点:以对象为基础,利用特定的软件工具直接完成对象客体的描述与软件结构之间的转换,解决了传统结构化开发方法中客观世界描述工具与软件结构不一致的问题,缩短了开发周期,解决了从分析和设计到软件模块多次转换的繁杂过程。 缺点:需要有一定的软件基础支持才可以应用,对大型的系统可能会造成系统结构不合

XX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XX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 一、总则 为规范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安全工作管理体系,需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以推动信息安全工作的开展。 二、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注明日期的应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不包括勘误、通知单),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GB/T 20274.1-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 四、组织机构 1、公司成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是信息安全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办公室,负责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2、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重大事件,落实方针政策和制定总体策略等。职责主要包括:①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信息安全的策略、法律和法规,批准公司信息安全总体策略规划、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②确定公司信息安全各有关部门工作职责,知道、监督信息安全工作。

3、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工作组:信息安全工作组、应急处理工作组。组长均由公司负责人担任。 4、信息安全工作组的主要职责包括: ①贯彻执行公司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决议,协调和规范公司信息安全工作; ②根据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对信息安全工作进行具体安排、落实; ③组织对重大的信息安全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策略进行审查,拟定信息安全总体策略规划,并监督执行;④负责协调、督促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信息安全工作,参与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的安全规划,监督安全措施的执行; ⑤组织信息安全工作检查,分析信息安全总体状况,提出分析报告和安全风险的防范对策;⑥负责接收各单位的紧急信息安全事件报告,组织进行时间调查,分析原因、涉及范围,并评估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提出信息安全时间防范措施; ⑦及时向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上级有关部门、单位报告信息安全时间。 ⑧跟踪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组织信息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 5、应急处理工作组的主要职责包括: ①审定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应急策略及应急预案; ②决定相应应急预案的启动,负责现场指挥,并组织相关人员排除故障,恢复系统; ③每年组织对信息安全应急策略和应急预案进行测试和演练。 五、关键岗位 1、设置信息系统的关键岗位并加强管理,配备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应用开发管理员、安全审计员、安全保密管理员。要害岗位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NPE 简介

NPE NPE(No Pesticid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Committee),零农药残留管理委员会,是一个非盈利组织,致力于促进全球社会责任的农业零农药残留化发展管理。它成立于1998年,其发起者为国际上一些希望阻止农业农药化的非政府机构、环保人士、农业贸易组织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消费者等。NPE通过制订农业零农药化良好经营的标准和产销监管链标准,来追踪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从而可以控制农产品的零农药及可持续来源。 中文名外文名 NPE No Pesticid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Committee 组织管理 非盈利促进全球农产品无农药残留化 政府组织适用对象 独立的、非盈利全球无农药残留的产品 1简介 2重要性 3准则 4效益 5认证准备录

NPE 是认可认证机构的国际组织,以确保认证机构认证的真实性。于1998年在意大利米兰创建的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在建立大会上,来自75个国家的230名代表和其他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组织(例如社会和本土组织、全球农业和国际环境组织)参加了这次会议。 NPE 是一个独立的、非赢利性的全球化组织。凡对农业产品感兴趣,并承认NPE 的目标,即可以成为该组织的成员。成员包括各种商业组织、环保组织和社会人文组织。 NPE 作为一个庞大的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评估、授权和监控认证主体。认证者特别承诺接受NPE 的目标和准则以及在他们的认证工作中反映这些目标和准则。NPE根据原则及标准独立审核后给单位颁发认证书,并在此后至少每12个月以内进行一次检查,如期间发现单位管理不善,或违反相关条例对其认证的单位做出不当举动时,可以即时收回认证。 购买带有NPE认证标志的农业产品,可以避免买到来源于高污染地区的产品,向消费者保证了产品来自于能满足自身食品安全、生态需求的农业,也是对绿色和平的支持。全球大约已有75个国家的一亿多公顷农业得到了NPE认证。 在任何情况下,认证过程都是由农场主和经营者自愿发起的,他们只要求认证机构提供相关服务。NPE的目标是通过制定世界范围内广泛认可的标准和相关的农业管理原则,以促进对环境负责、对社会有益和在经济上可行的全球农业经营活动。 NPE 及其认可的认证机构并不一定强求完全符合其原则与标准,但如在任何一条原则上存在重大差距,则通常被认为不合格,或导致证书吊销。这需要独立的认证机构依据每个标准满足的程度和差距的重大程度及其后果做出判定,允许根据当地情况做出某些灵活处理。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