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视化程序设计(VS)实验讲义

可视化程序设计(VS)实验讲义

可视化程序设计(VS)实验讲义
可视化程序设计(VS)实验讲义

《可视化程序设计》实验指导讲义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可视化程序设计/Program Visual Design

学时学分:实验总学时:8;

先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电子信息科学、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实验一C#编程环境与编程基础练习实验二面向对象编程

实验三接口和异常处理

实验四Windows程序设计

实验五文件操作

实验六数据库应用

实验七综合应用

实验一C#编程环境与编程基础练习

实验目的:初步认识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练习在VS环境下创建控制台应用程序,并在该环境下练习调试应用程序的常用方法;进一步熟悉运用C#语言编程,为学习后续内容增加感性认识。

试验内容:

一、创建以下控制台应用程序:

1. 输入一个班同学的成绩,统计各个分数段的人数分布情况,并输出。

2. 求1000之内的所有“完数”。所谓“完数”是指一个数恰好等于它的所有因子之和。例如,6是完数,因为6=1+2+3。.

二、练习保存工程、运行、中断、等调试程序方法。

试验步骤:

一、创建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

1. 启动VS2005/Vs2008,进入如下界面:

2. 选择:“文件”-》“新建”-》“项目”,打开如下界面:

3. 选择“控制台应用程序”,并设置项目名称、保存位置等信息,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如下所示的代码编辑界面:

4. 编辑程序。

二、练习保存、中断等调试、运行程序方法。

1.保存工程。选择“文件”-》“全部保存”命令保存工程。

2.设置和取消断点。

在VS2008的源程序编辑界面中,设置和取消断点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方法1:用鼠标单击某代码行左边的灰色区域。单击一次设置断点,再次单击取消断点。

断点”或者“删除断点”命令。

方法3:用鼠标单击某代码行,直接按F9键设置断点或取消断点。

断点设置成功后,在对应代码行的左边会显示一个红色的实心圆,同时该行代码

页突出显示。

3.利用断点调试程序

设置断点后,即可运行程序。程序执行到断点所在的行,就会中断运行。断点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

需要注意的是,程序中断后,断点所在行还没有执行。

当程序中断后,如果将鼠标放在希望观察的执行过的语句的变量上面,调试器就会自动显示执行到断点时该变量的值。

观察以后,按F5键继续执行到下一个断点。

如果大范围调试仍然未找到错误之处,也可以在调试器执行到断点处停止后,直接按F11键逐句执行,按一次执行一条语句。

还有一种调试的方法,即按F10键“逐过程”执行,它和“逐语句”执行的区别是把一个过程也当做一条语句,不再转入到过程内部。

3. 运行程序:选择“调试”-》“启动调试”命令开始调试,若编译通过,则显示运行结果。或选择“调试”-》“开始执行”直接生成可执行程序,若出现错误,则提示并等待修改。

实验二窗体与常用组件的应用设计(1)

试验目的:练习使用所学常用基本组件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掌握工程的创组件的添加、组件的布局、属性的设置、方法的调用、事件代码的编辑方法,并进一步熟悉C++ Builder软件环境及调试方法。

实验内容:设计一个窗体,其中包含一个“计数“按钮,一个“清空“按钮,一个“关闭“按钮,和一个文本框。要求运行开始时“清空“按钮不可用。当文本框中输入数据后“清空“按钮可用。用户每单击一次“计数“按钮,文本框中的值加1,若文本框中无初始值,则从0开始计数。当用户单击“清空“按钮,则清除文本框中内容。当用户单击“关闭“按钮,结束程序。

实验步骤:

1、界面设计

界面可参照图1。

图1 计数器参照界面

2

3、事件代码编辑

代码写入对应按钮的单击事件(OnClick)。

4、调试运行

实验二窗体与常用组件的应用设计(2)

试验目的:练习使用所学常用基本组件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掌握工程的创组件的添加、组件的布局、属性的设置、方法的调用、事件代码的编辑方法,并进一步熟悉C++ Builder软件环境及调试方法。

实验内容:设计一个多重窗体程序,要求如下:

(1)“成绩数据处理”窗体上有三个按钮:“成绩输入”、“成绩计算”、“结束”。(2)单击“成绩输入”时弹出“成绩输入”窗体,该窗体上放置几个文本框和标签用于输入各门课的成绩,课程名称自定。其上还有一个“返回”按钮,用于返回到“成绩数据处理”窗口。

(3)单击“成绩计算”时弹出“成绩计算”窗体,在该窗体上显示学生的平均成绩与总成绩,同样设置一个“返回”按钮。

实验步骤:

1、界面设计

(根据题目要求分别设计成绩数据处理主窗体、成绩录入窗体)

2、属性设置

(对应窗体设计添加相应组件,并设置组件属性,填入下表)

3、事件代码编辑

(编写相应事件代码,注意将变量定义、事件名称书写清楚)

4、调试运行

(写出主要调试方法和试验结果)

实验三文件管理应用设计

试验目的:练习C++ Builder环境下的文件管理操作。

实验内容:在C盘当前文件夹下有一个已建好的数据文件alph.txt,文件内容为只含有字母的一个字符串。单击窗体,打开alph.txt文件,读取字符串并显示在备注组件Memo1中,然后通过调用strsort函数(自己编写)将此字符串按ASCII码的顺序重新排列并显示在备注组件Memo2中,最后将重新排列的字符串存入文件alphsort.txt中。

实验步骤:

1、建立alph.txt文件

在Windows下使用记事本建立一个名为alph.txt的文本文件,并任意输入一个英文字符串,并保存至特定路径。

2、界面设计,参照图1

图1 参照界面

3、属性设置

4、事件代码编辑

5、调试运行

实验提示:

1、实验中读写文件可采用两种方法:①采用FileOpen()和FileWrite()函数。②采用Memo组件的LoadFromFile()方法和SaveToFile()方法。

2、将AnsiString字符串转换成字符数组可使用C_str()函数。

试验四数据库应用设计

试验目的:熟悉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步骤;学会运用数据库组件结构中的数据集组件、数据源组件和数据控制组件;练习使用BCB DataBase Desktop创建数据表、编辑数据表;练习使用BDE Administrator设置、连接、管理数据;练习使用Query组件及SQL语句完成对数据库的查询。

实验内容:编写一个通讯录管理器,通讯录中的信息包括姓名、地址、邮编、电话1、电话2、电子邮件地址。该通讯录管理器应具有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查找功能。

实验步骤:

1、数据库设计与建立

通过主菜单Tool-〉DataBase Desktop命令打开C++ Builder数据库辅助工具——数据库桌面,并在该环境下创建数据表,步骤如下:

(1)选择菜单命令File->Working Directory,建立数据库存放路径。

(2)选择菜单命令File->New->Table,创建新表,在Create Tabled对话框中选择表的类型,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DataBase Desktop窗口

(3)建立表结构。在Create Tabled对话框中选择表的类型,并单击OK键后,出现表结构对话框,如图2 所示。逐行设置表中各字段的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和索引。设置后单击Save AS 键保存至事先建立好的数据库路径。

图2 表结构对话框

(4)打开BDE Administrator窗口,如图3所示。对数据库别名进行建立和维护,配置数据库驱动程序等。

图3 BDE Administrator窗口

2、界面设计

3、数据集、数据源组件的添加与设置,数据库的连接

4、组件对象属性设计,与数据源组件的连接

5、事件代码的编辑

6、调试运行

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实验四)数据库应用设计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试验目的:

熟悉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步骤;学会运用数据库组件结构中的数据集组件、数据源组件和数据控制组件;练习使用BCB DataBase Desktop创建数据表、编辑数据表;练习使用BDE Administrator设置、连接、管理数据;练习使用Query组件及SQL语句完成对数据库的查询。

二、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通讯录应用程序,通讯录中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院系、班级、地址、邮编、电话1、电话2、E_mail地址。

2.该通讯录应用程序应具有信息的查看、编辑功能。

3.该通讯录应用程序应具有对信息的添加和删除功能。

4.该通讯录应用程序应具有如下对信息的查找功能:

1)按院系查找,用户选择一个院系后应列出该系的所有班级,用户选择某一班级后应列出该班的所有学生信息。

2)按姓名查找。

3)按学号查找。

4)支持模糊查询。

三、试验步骤:

实验步骤书写要求:

1.有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库中各种组件之间的关系(可用课本P156图7-2方式表示);数据库中各表的结构及主关键字(格式参照P150表);

2.界面设计,将所有运行界面粘贴于本试验报告(复制活动窗口的命令为Alt+PrtScr)。并加以说明,附对应代码。

3.所有表和图要加标号,如表1、表2 、图1、图2等。所有表和图要加标题。

在报告说明文字中应对表或图进行引用(例:如图2 编辑窗口所示。)四、试验结果:

简要说明本设计中哪些功能通过调试得以实现(可附运行结果图),哪些未实现,分析原因。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试题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 1、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首先应该确定程序“做什么?”,然后再确定程序“如何做?”请问“如何做?”是属于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哪一个步骤?() A、分析问题 B、设计算法 C、编写程序 D、调试程序 2、在调试程序过程中,下列哪一种错误是计算机检查不出来的?() A、编译错误 B、执行错误 C、逻辑错误 D、任何错误计算机都能检查出来 3、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算法至少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B、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必须确切地定义 C、一个算法在执行有穷步之后必须结束 D、算法中有待执行的运算和操作必须是相当基本的。 4、流程图中表示判断的是()。 A、矩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椭圆形框 5、任何复杂的算法都可以用三种基本结构组成,下列不属于基本结构的是()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层次结构 D、循环结构 6、能够被计算机直接识别的语言是() A、伪代码 B、高级语言 C、机器语言 D、汇编语言 7、在VB语言中,下列数据中合法的长整型常量是() A、08A B、2380836E C、88.12345 D、1.2345E6 8、求Mid(“ABCDEFG”,3,2)的结果是() A、“ABC” B、“CD” C、“ABCDEF” D、“BCD” 9、表达式 A+B+C=3 OR NOT C<0 OR D>0 当A=3,B=4,C=-5,D=6时的运算结果是() A、0 B、1 C、TRUE D、FALSE 10、在循环语句 For x=1 to 100 step 2 …… Next x 中,x能达到的最大值是() A、100 B、99 C、98 D、97 11、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VB的对象的是() A、窗体的背景颜色 B、命令按钮 C、文本框 D、标签 12、在调试程序的时候,经常要设置断点,设置断点的快捷键是()

虚拟仪器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虚拟仪器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舒华戴新编 广州大学2009年

目录 实验1 熟悉LabVIEW编程环境 实验1-1 LabVIEW的基本操作 (1) 实验1-2 练习 (4) 实验2 控件与程序框图应用 实验2-1 虚拟仪器前面板的设计 (5) 实验2-2 编写简单的LabVIEW 程序 (6) 实验3 子VI程序设计及调试程序技巧 实验3-1 创建子程序 (8) 实验3-2 子程序的调用 (10) 实验3-3 程序调试技巧 (12) 实验4 程序结构(1) 实验4-1 使用for循环结构 (14) 实验4-2 使用while循环结构 (16) 实验5 程序结构(2) 实验5-1 使用条件结构 (18) 实验5-2 使用顺序结构 (19) 实验5-3 使用事件结构 (20) 实验6 数据的表达与图形显示 实验6-1 Waveform Graph的应用 (23) 实验6-2 比较Waveform Chart和Waveform Graph (24) 实验6-3 使用XY Graph显示图形 (26) 实验6-4 公式节点及图形显示 (27) 实验6-5 虚拟信号发生器 (28) 实验7 非连线的数据传递方式 实验7-1 控制仿真 (30) 实验7-2 数制变换及计数仿真 (32) 实验7-3 全局变量编程 (33) 实验8 文件操作 实验8-1 文本文件操作 (34) 实验8-2 电子表格文件操作 (35) 实验8-3 仿真温度数据的记录 (36) 实验8-4 仿真温度数据的读取 (37) 实验9 应用程序设计 实验9-1 构建简单的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 (38) 实验9-2 频率响应函数与数字滤波实验 (38)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长沙理工大学C语言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实验一熟悉C语言程序开发环境及数据描述四、程序清单 1.编写程序实现在屏幕上显示以下结果: Thedressislong Theshoesarebig Thetrousersareblack 答案: #include main() { printf("Thedressislong\n"); printf("Theshoesarebig\n"); printf("Thetrousersareblack\n"); } 2.改错题(将正确程序写在指定位置) 正确的程序为: #include main() {

printf("商品名称价格\n"); printf("TCL电视机¥7600\n"); printf("美的空调¥2000\n"); printf("SunRose键盘¥50.5\n"); } 2.编写程序:a=150,b=20,c=45,编写求a/b、a/c(商)和a%b、a%c(余数)的程序。 答案: #include main() { inta,b,c,x,y; a=150; b=20; c=45; x=a/b; y=a/c; printf("a/b的商=%d\n",x);

printf("a/c的商=%d\n",y); x=a%b; y=a%c; printf("a/b的余数=%d\n",x); printf("a/c的余数=%d\n",y); } 4.设变量a的值为0,b的值为-10,编写程序:当a>b时,将b赋给c;当a<=b时,将a赋给c。(提示:用条件运算符) 答案: #include main() { inta,b,c; a=0; b=-10; c=(a>b)?b:a; printf("c=%d\n",c); }

历年算法与程序设计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流程图是描述()的常用方式。 A、程序 B、算法 C、数据结构 D、计算规则 2、下面不属于算法描述方式的是()。 A、自然语言 B、伪代码 C、流程图 D、机器语言 3、以下运算符中运算优先级最高的是()。 A、+ B、^ C、>= D、* 4、某程序中三个连续语句如下: a=1 b=2 c=b+a 它属于()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循环结构 D、以上三种都不是 5、穷举法的适用范围是() A、一切问题 B、解的个数极多的问题 C、解的个数有限且可一一列举 D、不适合设计算法 6、在现实生活中,人工解题的过程一般分为() A、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 B、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 C、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 D、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 7、下列关于算法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穷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之内结束 B、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必须确切的定义 C、输入: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入 D、输出: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出 8、下列哪一个不是用于程序设计的软件() A、BASIC B、C语言 C、Word D、Pascal 9、下列可以作为合作变量名的是() A、a7 B、7a C、a-3 D、8 10、编程求1+2+3+........+1000的和,该题设计最适合使用的控制结构为()。 A、顺序结构 B、分支结构 C、循环结构 D、选择结构 11、下列步骤不属于软件开发过程的是() A、任务分析与系统设计 B、软件的销售 C、代码编写与测试 D、软件测试与维护12.以下程序段运行时,语句k=k+1 执行的次数为()次。 k=-10 do k=k+1 loop while(until)k=0 A. 9 B. 10 C. 11 D. 12 13.已知x=6, y=5, 则以下运算结果为True 的是() A.Not(x>y) B. (x<5)or(y>6) C. (x>=6)And(y>=5) D. Not(x>4) 14.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反映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A、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B、面向对象 C、自定义函数、过程 D、可视化编程 15、一位同学想编程解决“韩信点兵”的问题,他制定的如下工作过程中,最恰当的是() A、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提出问题,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实验指导书及答案

实验一熟悉C程序运行环境 班级学号成绩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C语言Visual C++6.0调试环境。 2. 掌握C程序的编辑、调试及运行。 二、实验内容 项目1.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include int main() { printf(“Good morning!\n”); printf(“Hello,world!\n”); return 0; } 运行结果(注意,按照屏幕输出格式写): 项目2.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b , sum; /*定义变量*/ a=23; b=56; /*为变量赋值*/ sum=a+b; /*计算两个变量的和*/ printf(“sum is %d\n”,sum); /*输出计算结果*/ return 0; } 运行结果:

项目3.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include int max(int,int); int main() { int a , b , c; /*定义变量*/ a=23; b=56; /*为变量赋值*/ c=max(a,b); /*调用max函数,将得到的值赋给c*/ printf(“max is %d\n”,c); /*输出c的值*/ return 0; } int max(int x,int y) /*定义max函数,函数值为整型*/ { int z; /*定义变量*/ if(x>y) z=x; else z=y; return(z); /*将z的值返回*/ } 运行结果: 三、提高部分 1.试想,如果求10个数中的最大者,则程序该如何编写。 程序代码 运行结果: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与习题答案

2.程序填空 (1)以下程序的功能是计算1~50之间能被7整除的整数之和。 #include void main() {int i,sum= 0; for(i=1;50;i++) if(i%7==0) sum+=i; printf("sum=%d\n",sum); } (2) 下面程序接收来自键盘的输入,直到输入+Z(值为-1)键为止。这些字符被原样输出,但若有连续一个以上的空格时只输出一个空格。请填空。 #include void main() {char cx; char front=’’; while ((cx=getchar())!=’\n’) {if (cx!=’’) putchar(cx); if (cx= =’’) if (front!=’’) putchar(cx); front=cx; } } 3.程序改错 (1)下列程序的功能是求1+3+5+…99的和。

#include void main( ) { int s,i; ★//int s=0,i; i=1; while(i<=99)s=s+i;★//{s=s+i;i++;} printf("1+3+5+…99的和是:%d\n",s); } (2)下面程序的功能是输入一个正整数,判断是否是素数,若 为素数输出1,否则输出0。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x,y=0; ★//y=1 scanf("%d",&x); for(i=2;i<=x/2&&y;i++) if ((x%i)!=0) y=0; ★//x%i==0 printf("%d\n",y); } 4.设计性实验 (1)题 /* 方法(1)精度控制*/ #include

算法与程序设计会考复习题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会考复习题 一.单选题 1. java方法重载时参数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____D______。P67 A.参数的个数不同 B.参数的个数相同而参数的类型不同 C.参数不完全对应相同D.参数完全对应相同 2. 运行Java程序需要的工具软件所在的目录是___A_______。P16 A.JDK的bin目录B.JDK的demo目录 C.JDK的lib目录D.JDK的jre目录 3. J_HelloWorld.java 的文件内容如下: class J_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不应大写 { System.out.println(" Hello World "); }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B______。 A.J_HelloWorld.java无法通过编译,因为main方法的声明方式不对 B.J_HelloWorld.java可以通过编译,但程序运行时出现“程序中没main方法”的异常C.J_HelloWorld.java可以通过编译,但无法运行,因为该文件没有public类 D.J_HelloWorld.java可以通过编译并正常运行,结果输出字符串“Hello World” 4. 逻辑表达式!(3/2==1.5)&& 9<3|| 9>3的运算结果为_____A_______。 P9 A.true B.false C.表达式有错D.条件不足 5. 下列可以将变量x和y的值互换的语句是___B______。P35 A.x=y;y=x; B.z=x;x=y;y=z; C.x=z;z=y;y=x; D. x=(x+y)/2;y=(x-y)/2; 6. 执行完下面程序片段之后,下面结论正确的是___B_____。 P43 int a,b,c; a=1;b=2; c=(a+b)>3 ? a++:b++; A.a的值是2,b的值是3 B.a的值是1,b的值是3 C.a的值是1,b的值是2 D.c的值是false。 7. 下面程序片段输出的是___C_______。应使用关系运算符== int a=3,b=1; if(a=b)

《网络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ASP编程环境设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1.了解并掌握Windows 2000/NT服务器上IIS(Internet服务管理器)的安装与配置; 2. 2.了解并掌握虚拟目录的设置方法; 3. 3.了解并掌握ASP文件上传、下载和运行方法。 4. 4.掌握Dreamweaver CS3站点环境的设置。 二、实验内容 5. 5.按教材所介绍的方法,在自己的个人计算机上不同的Windows系统安装IIS 或PWS。 6. 6.编写一个简单的ASP网页程序,实现在浏览器IE中输出“这是我的第一个ASP 程序!”。 三、实验步骤 (一)IIS的安装与配置 ASP必须运行在服务器上,因此实验的第一项工作是构建服务器运行环境。本实验指导以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下的IIS 5.0进行操作说明。 1.安装IIS 开始->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Windows组件向导,则出现如下对话框: 若没选取IIS信息服务(IIS),则选择,并点按“下一步”按钮,按屏幕提示安装。 2.检验安装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http://localhost 或http://127.0.0.1,观察其结果。 3.7.配置IIS 5.0

开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 Internet服务管理器,则出现如下对话框: 对“默认网站”单击鼠标右键,出现弹出菜单,选择“属性”,则屏幕显示: 可根据需要修改默认网站的属性,一般多为“主目录”和“文档”。 主目录中主要包括网站在本地机器中的实际路径以及相关权限;文档则设置网站启用的默认文档。 (二)虚拟目录的设置 要从主目录以外的其他目录中进行发布,就必须创建虚拟目录。“虚拟目录”不包含在主目录中,但在显示给客户浏览器时就象位于主目录中一样。虚拟目录有一个“别名”,供Web 浏览器用于访问此目录。别名通常要比目录的路径名短,便于用户输入。使用别名更安全,因为用户不知道文件是否真的存在于服务器上,所以便无法使用这些信息来修改文件。 本实验以对实际路径(例如:d:\asptemp)创建虚拟目录来说明其操作过程。 1.在硬盘上创建一个实际目录:d:\asptemp 2.为d:\asptemp创建虚拟目录 在“Internet信息服务”窗口,在“默认网站”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虚拟目录”,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数组)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数组) 1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输入、输出方法; (2)熟练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 (3)掌握与数组有关的常用算法(查找、排序等)。 2实验内容 编写函数catStr(char str1[],char str2[])用于进行两个字符串的连接,编写函数lenStr(char str[])用于统计一个字符串的长度,并在主函数中调用。 要求: 1、不允许用strcat()和strlen()字符处理库函数; 2、在主函数以直接初始化的方式输入两个字符串str1和str2.调用函数 strlen()计算并返回两个字符串的长度; 3、调用函数catstr()连接两个字符串(将str2连接在str1后面); 4、调用函数lenstr()计算并返回连接后字符串的长度; 5、在主函数中输入两个原始的字符串及几个字符串的长度,以及处理后字 符串及其长度。

3算法描述流程图

4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void catStr(char str1[],char str2[]) { int i,j; for (i=0;str1[i]!='\0';i++); for(j=0;str2[j]!='\0';j++) str1[i+j]=str2[j]; str1[i+j]='\0'; } lenStr(char m[] ) {int i;

for (i=0;m[i]!='\0';i++); printf("%d",i); } void main() {char s1[50]="forever",s2[50]="more"; printf("s1=%s,s2=%s",s1,s2); printf("\ns1的长度:"); lenStr(s1); printf("\ns2的长度:"); lenStr(s2); catStr(s1,s2); printf("\n连接后的字符:"); printf("%s\n",s1); printf("连接后字符的长度:"); lenStr(s1); printf("\n"); } 5测试数据 s1=forever, s2=more 6运行结果 7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输入程序时,少写了半边引号,调试时发现存在错误,找到了错误并加以改正。无论什么事,细心都是必不可少的,认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对于函数的定义和声明,数组以及循环语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了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以及与数组有关的常用算法。此次实验不是调用strlen()和strcat()函数,而是通过自己设计程序来进行字符串的连接以及计量字符串的长度,由此我学会了如何去理清自己的思路来设计程序。

讲义-VB变量与表达式及函数

vb变量与表达式 一、vb变量及定义 程序中要处理各种各样的数据,数据可以按照本身的特性分为若干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类型见表1: 表1vb常用的基本数据类型 注:字母e表示乘方的底数10。例如7×10和7×10可分别表示为7e5和7e-5 数据总是以常量或变量的形式出现在程序中。常量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值不变的存储单元或数据,例如语句 const pi=3.14,就是定义了一个常量pi,在这个程序中出现的所有pi 都会被vb自动转换成3.14。变量是用来表示数据的存储区,也就是存放数据的容器。 vb变量定义的方法:dim a as integer将a定义为整数型变量(a就是变量名),用于存放整数型数据,其他类型的变量定义类似。如果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型变量可以用语句:dim a,b as integer,就是定义了a,b两个整数型变量。 变量定义时,变量的取名有一定的限制,变量的名称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必须是字母开头,vb系统中已使用的字符不能作为变量名,比如dim long as integer,这句语句就是错误的,因为long是数据类型名,不能再作为变量名了。(注:其实vb6中也可以使用汉字作为变量名,不过一般不建议使用,因为容易导致程序兼容性变差) 在设计求圆面积程序时,写过一段程序 r=val(text1.text) s=3.14*r*r text2.text=str(s) 这段程序中r,s是变量名,而且是实数,所以应该在这段程序前加上一句定义变量的语句dim r , s as single(注:之前编写程序时没有加这句变量定义语句,程序也能正常运行是因为vb 能自动识别出程序中的变量,并定义为相关类型,为了规范起见,还是应该在程序开始时定义好程序中用到的变量。) 二、表达式 一个表达式中可能包括算术运算、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等多种基本运算,以及运算中涉及的数据(变量和常量)、常用标准函数等。 各种基本运算的符号及优先级别见表2,

算法与程序设计填空题10套

第一套 1.有如下程序段: x=5 y=6 p=Not(x+y=11) 该程序段运行后,P的值是(1)False或0。 2.有如下程序段: x=5 y=10 z=12 if x+y<=z Or y+z<=x Or x+z<=y then a="False"else a="True" 该程序段运行后,a的值为(1)True。 3.有如下程序段: s=0 for i=1to5 s=s+i*i next i 该程序段运行后,s的值为(1)55。 4.程序填空 随机产生10个0~100之间的整数,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序并输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完善下面 的VB程序,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语句或表达式,完成程序设计(流程图参见图12-3)。

图12-3 sub command1_click() const n=10 dim i,j,t as integer dim a(1to10)as integer for i=1to10 ______(1)__a(i)=int(Rnd*101)________ next i For i=1To n-1 For j=i+1To n If______(2)_a(i)>a(j)_____Then k=a(i):a(i)=a(j):a(j)=k End If Next j Next i

For i=1To n List1.AddItem Str(a(i)) Next i 第二套 1.有如下程序段: x=5 y=6 t=x x=y y=t 该程序段运行后,y的值为(1)5。 2.有如下程序段: x=5 y=-20 if not x>0then x=y-3else y=x+3 该程序段运行后,x的值为(1)5。 3.有如下程序段: e=0:f=1 for i=1to3 e=e+f f=f+e next i 该程序段运行后,f的值为(1)13。 4.程序填空 有30个人,其中有男人、女人和小孩。他们在一家饭馆里花去500元。已知,每个男人花30元,每个女人花20元,每个小孩花10元。问男人、女人、小孩各为多少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完善下面的VB程序,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语句或表达式,完成程序设计。 sub command1_click() dim man,woman,child,s as integer for man=1to15 for woman=1to23 child=_______(1)_30-woman-man_ s=30*man+20*woman+10*child if___(2)s=500and child>0then list1.additem str(man)+""+str(woman)+""+ str(child) end if

C程序设计上实验报告(完整版)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自161213 姓名:刘昊 学号:20162181310 实验时间:2017年3月6号 任课老师:张锐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 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目的:了解在C编译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 程序 三、实验内容: (1). 输入并运行一个简单的C程序。 (2). 设计程序,对给定的两个数求和。 (3). 设计程序,对给定的两个数进行比较,然后输出其中较大的数。 四、源程序代码: 代码1: 运行结果1:

程序分析1: 该程序用来判断所输入的整数是否为一个素数,如果一个数能被除了1和它本身整除,还能被其它数整除,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素数,因此,用for 循环来进行整除过程的简写。 代码2: 运行结果2:

程序分析2: 简单的使用printf()和scanf()函数进行简单的数据运算。代码3: 运行结果3:

程序分析3: 使用if语句进行判断。 五.实验总结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二、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常用运算符(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的用法, 熟练掌握算术运算符及其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三、实验内容: (1). 编写程序,实现小写字母转大写。

(2). 编写程序,实现输入两个不同类型数据后,经过适当的运算(加、减、乘、除)后输出。 (3). 编写程序,计算三角形面积、立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圆的面积和周长。 (4). 编写程序,实现单字符getchar和putchar输入输出。 (5). 编写程序,实现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不同数制的输出。 四、源程序代码 代码1: 运行结果1: 程序分析1:

《算法与程序设计》VB教案

1-1节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算法、穷举法、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概念。 (2)让学生知道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语言的描述,特别是类似程序设计语言的自然语言描述。 (3)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作用。 2、方法与过程 (1)培养学生发现旧知识的规律、方法和步骤,并把它运用到新知识中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观摩、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韩信点兵”这个富有生动情节的实例和探究、讲授、观摩、交流等环节,让学生体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二、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上机调试程序等步骤。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也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环境 1、教材处理 教学内容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03年4月版)中信息技术部分的选修模块1“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章的第一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选用《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一节,建议“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在高中一年级下学期或高中二年级开设。 根据2003年4月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阐述,“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选修模块之1,它的前导课程是信息技术的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里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了启动程序、窗口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学生可以利用上述的基础知识,用于本节课的启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环境,输入程序代码,运行程序等操作。本节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第一节课,上好这节课是使学生能否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的关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也是后续课程如模块化程序设计、各种算法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让学生在人工解题中发现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等步骤,并把它应用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去,这是构建主义中知识迁移的方法。本节课还采用了探究、讲授、观摩、交流、阅读材料等多种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的方法。 2、预备知识 本节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中鼠标、键盘操作,启动、关闭程序,窗口、菜单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还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等知识。 3、硬件要求 可以进行屏幕广播的多媒体电脑室。教师自行设计制作的课件。准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 4、所需软件 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 5、所需课时 2课时(100分钟)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算法与程序设计》试题带答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试题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 1、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首先应该确定程序“做什么?”,然后再确定程序“如何做?”请问“如何做?”是属于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哪一个步骤?() A、分析问题 B、设计算法 C、编写程序 D、调试程序 2、在调试程序过程中,下列哪一种错误是计算机检查不出来的?() A、编译错误 B、执行错误 C、逻辑错误 D、任何错误计算机都能检查出来 3、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算法至少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B、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必须确切地定义 C、一个算法在执行有穷步之后必须结束 D、算法中有待执行的运算和操作必须是相当基本的。 4、流程图中表示判断的是()。 A、矩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椭圆形框 5、任何复杂的算法都可以用三种基本结构组成,下列不属于基本结构的是()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层次结构 D、循环结构 6、能够被计算机直接识别的语言是() A、伪代码 B、高级语言 C、机器语言 D、汇编语言 7、在VB语言中,下列数据中合法的长整型常量是() A、08A B、2380836E C、88.12345 D、1.2345E6 8、求Mid(“ABCDEFG”,3,2)的结果是() A、“ABC” B、“CD” C、“ABCDEF” D、“BCD” 9、表达式 A+B+C=3 OR NOT C<0 OR D>0 当A=3,B=4,C=-5,D=6时的运算结果是() A、0 B、1 C、TRUE D、FALSE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讲义

实验内容及要求 实验一C++简单程序设计(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编写简单的C++程序; 2.复习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表达式等的应用; 3.复习结构化程序设计基本控制结构的运用、自定义数据类型的应用;简单的输入输出; 4.观察头文件的作用; 5.学习VC++的debug调试功能:单步执行、设置断点、观察变量值。 二、实验内容: 1.编程计算图形的面积。程序可以计算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运行时先提示用户选择图形类型,然后,对圆形要求用户输入半径、对长方形要求用户输入长和宽的值,对正方形要求用户输入边长,计算出面积后将其显示出来。要求使用debug调试功能观察程序运行中变量值的变化情况。 2.定义一个表示时间的结构体,可以精确的表示年、月、日、小时、分、秒;提示用户输入年、月、日、小时、分、秒的值,然后完整地显示出来。 实验二函数的应用(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2.练习重载函数、内联函数的定义和使用以及引用的使用方法; 3.学习VC++的debug调试功能:使用step into 追踪到函数内部。 二、实验内容: 1.编写重载函数Max1,分别求出两个整数,两个双精度数,三个整数,三个双精度数的最大值。 2.使用重载函数模板重新实现上面的函数Max1。要求:(1)练习重载函数的使用;(2) 练习函数模板的使用。

实验三类与对象(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类的定义和对象的声明; 2.复习具有不同访问属性的成员的访问方式; 3.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过程; 4.学习类的聚集使用方法; 5.使用VC++的debug调试功能观察程序流程:跟踪观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和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 二、实验内容:(1-4题可任选一) 1.声明一个Dog类,包含age、weight等属性,以及对这些属性操作的方法。实现并测试这个类。 2.设计并测试一个名为Rectangle的矩形类,其属性为矩形的左下角和右上角两个点的坐标,有成员函数能计算矩形的面积。 3.定义一个CPU类,包含等级、频率,电压等属性,并编写构造函数、析构函数,以及成员函数run、stop模拟CPU的状态。其中,等级为整型,频率为单位是兆赫兹的整数,电压为浮点型。要求自己设计各个属性的标识。 4.定义一个简单的Computer类,包含数据成员cpu、ram、cdrom等等,有两个成员函数run、stop。其中cpu为CPU类的一个对象,ram为RAM类的一个对象,cdrom为CDROM类的一个对象,定义并实现这个类。 5.(必做)设计一个用于人事管理的People类。考虑到通用性,可以只抽象出所有人员都具有的属性:number(编号),sex(性别) ,birthday(出生日期),id(身份证号)等等。其中“出生日期”定义为一个“日期”类内嵌子对象。用成员函数实现对人员函数的录入和显示。要求包括:编写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内联成员函数,类的组合。 实验四C++程序的结构(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程序运行中变量的作用域、生存性和可见性; 2.学习类的静态成员和友元函数的使用; 3.学习多文件结构在C++程序中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实验指导书及答案

实验一熟悉C程序运行环境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C语言Visual C++调试环境。 2. 掌握C程序的编辑、调试及运行。 二、实验内容 项目1.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include <> int main() { printf(“Good morning!\n”); printf(“Hello,world!\n”); return 0; } 运行结果(注意,按照屏幕输出格式写): 项目2.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include <> int main() { int a , b , sum; /*定义变量*/ a=23; b=56; /*为变量赋值*/ sum=a+b; /*计算两个变量的和*/ printf(“sum is %d\n”,sum); /*输出计算结果*/ return 0; } 运行结果:

项目3.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include <> int max(int,int); int main() { int a , b , c; /*定义变量*/ a=23; b=56; /*为变量赋值*/ c=max(a,b); /*调用max函数,将得到的值赋给c*/ printf(“max is %d\n”,c); /*输出c的值*/ return 0; } int max(int x,int y) /*定义max函数,函数值为整型*/ { int z; /*定义变量*/ if(x>y) z=x; else z=y; return(z); /*将z的值返回*/ } 运行结果: 三、提高部分 1.试想,如果求10个数中的最大者,则程序该如何编写。 程序代码 运行结果:

算法复习资料

选择题复习 1.下列各组控件都具有Caption属性的是 A.窗体、文本框 B.标签、定时器 C.窗体、标签 D.文本框、定时器 2. 下面关于算法的错误说法是 A)算法必须有输出B)算法必须在计算机上用某种语言实现 C)算法不一定有输入D)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执行后能结束 3.下列每个控件都具有的属性是 https://www.doczj.com/doc/697804334.html, B.Caption C.Font D.Interval 4.下列运算结果中,值最大的是 A.3\4 B.3/4 C.4 mod 3 D.3 mod 4 5.以下哪个是合法的变量名 A.Len B.Test@qw C.6cost_1 D.count2s 6.在Visual Basic代码中,将多个语句合并在一行上的并行符是 A. 撇号(') B. 冒号(:) C. 感叹号(!) D. 问号(?) 7.下列语句中,可以表示输入语句的有,输出语句的有 表示赋值语句的有(多选) A.text1.text=str(a) B.msgbox(a) C.inputbox() D.P=val(text5.text) E.print a F. a=a*b+c G.ads=309 8.下面程序执行的结果是 Private Sub Form_Click() A = "123": B = "456" C = Val(A) + Val(B) msgbox (C \ 100) End Sub A.123 B.3 C.5 D.579 9.在VB中,执行“IF A>5 then b=10 else b=20”语句后(程序在该行语句前未对A变量赋值),B值为 A.5 B.10 C.20 D.10或20 10.下列逻辑运算结果为"true"的是 A.flase or not true B.flase and not true C. true or not true D.true and not true 11.下列控件中可用于接受用户输入文本,又可用于显示文本的是 A.Label 控件 B. TextBox 控件 C. Timer 控件 D. CommandButton 控件 12.以下程序段执行后,整型变量n 的值为 year=2001 n=year\4+year\400-year\100 A. 495 B. 505 C. 500 D. 485 13.下列关于CommandButton 控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ommandButton 控件的Caption 属性决定按钮上显示的内容 B. 单击VB应用程序中的按钮,则系统激活按钮控件对应的Change 事件 C. CommandButton 控件的name 属性决定按钮上显示的内容 D. 以上都不对

算法与程序设计习题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主要通过()来实现。 A.递归算法和递归程序 B.过程和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C.程序的循环结构 D.对象答案:B 2、text1.text的含义正确的是()。 A.text1是控件名称,text是控件属性 B.text1是窗体名称,text 是控件 C.text1是控件名称,text是方法 D.text1是控件属性,text是控 件答案:A 3、以下程序段运行后S的值是()。 s = 0 For i = 1 To 14 x = 2 * i - 1 If x Mod 3 = 0 Then s = s + 1 Next i A.0 B.4 C.5 D.14 答案:C 4、数列1,4,7,10,13,……的递推公式为()。 A.f(1)=1;f(n)=n+3 B.f(1)=1;f(n)=n*2-1 C.f(1)=1;f(n)=n*2+1

D.f(1)=1;f(n)=f(n-1)+3 答案:D 5、对于对象及其特征的错误理解是()。 A.对象都具有一个标识自己以区别其他对象的名字。 B.对象都具有自身的属性及其属性值。 C.对象一般只用数据表示属性,但不用代码表示行为。 D.对象都具有自身的行为(操作)。 答案:C 6、VB函数Left ()从字串左端取部分字串,那么Left("Visual Basic 6.0", 8)的值为()。 A.Visual B B.Visual C.Visual Ba D.asic 6.0 答案:A 7、程序段如下: c ="1234" For i = 1 To 4 Print _____, Next 如果要让程序运行后得到如下结果: 1 1 2 12 3 1234 则在下划线处应填入的内容为()。 A.Right(c,i) B.Left(c,i) C.Mid(c,i,1) D.Mid(c,i,i) 答案:B 8、若X = True,执行If X Then X = 0 Else X = 1后X的结果为()。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讲义

《C++程序设计》实验讲义 黑龙江大学软件学院

《C++程序设计》实验讲义根据《C++程序设计》实验大纲编写,共有十三实验,其中前九个实验为必做实验,后四个为选作实验,总计24学时。 实验一VC++6.0开发环境应用入门(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Visual C++6.0的特点; 2.熟悉Visual C++6.0的开发环境; 3.学习用Visual C++6.0编写标准C++控制台程序; 二、实验内容: 1.使用VC++建立一个非图形化的标准C++程序,编译、运行教材中例2-1程序。2.使用VC++建立一个非图形化的标准C++程序,编译、运行教材中例2-6程序。 实验二C++简单程序设计(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编写简单的C++程序; 2.复习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表达式等的应用; 3.复习结构化程序设计基本控制结构的运用、自定义数据类型的应用;简单的输入输出;4.观察头文件的作用; 5.学习VC++的debug调试功能:单步执行、设置断点、观察变量值。 二、实验内容: 1.编程计算图形的面积。程序可以计算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运行时先提示用户选择图形类型,然后,对圆形要求用户输入半径、对长方形要求用户输入长和宽的值,对正方形要求用户输入边长,计算出面积后将其显示出来。要求使用debug调试功能观察程序运行中变量值的变化情况。 2.定义一个表示时间的结构体,可以精确的表示年、月、日、小时、分、秒;提示用户输入年、月、日、小时、分、秒的值,然后完整地显示出来。 实验三函数的应用(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2.练习重载函数、内联函数的定义和使用以及引用的使用方法; 3.学习VC++的debug调试功能:使用step into 追踪到函数内部。 二、实验内容: 1.编写内联函数实现求n的阶乘,其中n由用户输入。 2.编写重载函数Max1,分别求出两个整数,两个双精度数,三个整数,三个双精度数的最大值。 3.编写函数,交换两个整数的值,要求参数使用引用。 注:对这几个题目,学会用step into 追踪到函数内部。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1-12)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C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一 实验项目名称: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 所使用的工具软件及环境:Visual C++ 6.0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在Visual C++ 6.0环境下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2.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预习内容: 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1章。 三、实验内容: 1. 在Visual C++ 6.0环境下输入并运行下面的程序: #include int main( ) { printf("This is a C program.\n"); return 0; } 2. 在Visual C++ 6.0环境下输入下面的程序(有语法错误),编译、连接、调试该程序,直至程序 无语法错误,然后运行程序,并观察分析运行结果。 #include int main( ) { int a,b,sum a=3; b=4; sun=a+b; print(“%d+%d=%d\n”,a,b,sum); return 0; } 四、实验结果: 1. 运行结果(或截图): This is a C program.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2. (1) 改正后的源程序: #include int main( ) { int a,b,sum; a=3; b=4; sum=a+b; printf("%d+%d=%d\n",a,b,sum); return 0; } (2) 运行结果(或截图): 3+4=7 五、思考题: 1. 一个C程序上机的步骤有哪些? 答:上级输入与编辑源程序—对原程序进行编译–与库函数链接–运行可执行的目标程序。 2. 组成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一个函数包括哪几个部分? 答:一个函数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函数头或函数首部和函数体。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实验二 实验项目名称: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所使用的工具软件及环境:Visual C++ 6.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整型、实型与字符型这三种基本类型的概念; 2.掌握常量及变量的使用方法; 3. 掌握基本算术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4. 掌握++、--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二、预习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