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法规解读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法规解读

2016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新政策。其中,《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与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合作,为各类所有制医疗机构提供分期付款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的服务。”对于医疗设备融资租赁行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各医疗机构购买和更新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使得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市场迎来高速增长期。但同时,由于医疗设备的特殊性,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出租人和承租人均受到比普通设备融资租赁更为严

格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设备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

具体而言,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以下简称“租赁公司”)开展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业务除受到银监会/商务部的监管外,还受限于以下两方面的监管要求:

对租赁公司的资质要求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经营企业应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其

符合《条例》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

请经营许可并提交其符合《条例》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融资租赁医疗器械监管问题的答复意见》(国食药监市[2005]250号)(以下简称“《答复意见》”),租赁公司开展融资租赁医疗器械是经营行为,应当按照《条例》的规定办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此外,融资租赁发展最集中的两个地区——上海市和天津市【1】也先后出台相应的医疗器械融资租赁监管规定,强调融资租赁企业需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同时对融资租赁企业的设施设备条件和质量管理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在现行法律规章下,租赁公司从事相关医疗设备经营活动的,应根据《条例》和相关部门和地方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办理备案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对于违反规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依《条例》规定对违规的租赁公司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等等)。

对医疗机构采购医疗器械的控制

根据《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于列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品目的医用设备,以及尚未列入管理品目、省级区域内首次配置的整套单价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用设备,其管理实行配置规划和配置证制度,医疗机构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性质的医疗机构)获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后方可购置大型医用设备。

针对各级政府、行业和国有企业举办的所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采购医疗设备的事宜,《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管理的通知》(卫规财[2007]208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规定,所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均应参加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大型医用设备应取得配置许可证方可列入集中采购计划。此外,《通知》还明确规定要对医疗机构利用贷款、融资、集资等形式负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的行为进行严格控制。

我们认为,医疗设备作为一个特殊行业,严格监管固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在实践中将对医疗设备的监管扩展到对融资租赁的监管,却造成了一个悖论,即法理上,融资租赁合同法律关系不因租赁公司不具有相关经营资质而无效【2】;但是在监管层面,监管部门却有权对租赁公司进行处罚(包括罚没租赁物),使得融资租赁安排无法实现。

针对现存问题,本次出台的《指导意见》从侧面肯定了融资租赁在各类所有制医疗机构采购大型医疗设备业务中的积极作用,并明确分期付款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的服务对象包括“各类所有制医疗机构”。我们相信,本次《指导意见》的出台,无疑会对加深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机构与租赁公司的合作,推动医疗设备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指导意见》采用了“探索”一词,体现了对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现存问题的清醒认识和谨慎态度。在国务院出台《指导意见》的背景下,租赁公司从事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资质要求和医疗机构融资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的监管是否会获得实质放松,还有待相关部门和地方根据《指导意见》制定细则和配套规定。我们后续将密切关注该等细则和配套规定的出台。

注:

1. 值得注意的是, 2015年3月24日,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天津市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亦明确从事医疗器械融资租赁应具有融资租赁资质,并且其经营范围仅限于融资租赁大型医用设备。

2.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就该司法解释答记者问的相关内容。来源:金杜说法作者:金杜律师事务所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是指租赁公司根据医院选定的医疗设备和厂商,以对医院资金融通为目的而购买该设备,并通过与医院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将设备租赁给医院使用,医院支付租金的一种金融服务业务。 由于我国特定的医疗体制等原因,国家对医疗机构的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医院基础设施普遍陈旧,医疗设备也大都比较老化,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引进医疗机构急需的先进医疗设备,有利于医院提升医疗科研能力和诊治水平,从而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以融资租赁方式引进医疗设备可以迅速扩充设备数量和提升设备等级,从而带动学科梯队建设,提升医院综合诊治能力,使医院走上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融资租赁可以充分缓解医院在医疗设备投入上的资金压力,极大地减少医院在添置大型设备资金上的一次性投入,从而使得医院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医学科研、学科建设、员工福利等急需投入的领域,使得医院更具备持续发展能力。 (一)融资租赁方式引进医疗设备,有利于缓解医院资金压力 对于那些急于购置设备而资金相对短缺的医疗机构来说,融资租赁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医院只需要付出少量资金(一般为设备价款的20%~30%),便可获得设备的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并最终获得设备的所有权。融资租赁具有强大的杠杠作用,能极大的放大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现有资金一定的情况下,占有和使用更多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医疗市场上占得先机。同时,在租金偿还上,医院可以用医疗设备获得的收益用以偿还租金,而不必动用医院其他资金。 (二)以融资租赁方式引进医疗设备,操作简便、手续灵活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采用各种租赁方案。租赁公司也可以针对医院及具体租赁设备在租赁首付款、租赁保证金、租赁期、租赁利率、租金偿还节奏,以及最终的租赁物件处置等多个租赁要素上进行调整,设计出符合医院具体情况的个性化方案。 (三)以融资租赁方式引进医疗设备,有利于增加医院资金来源的渠道,加速医疗设备更新 融资租赁使医院在传统的自身积累资金、上级财政拨款、国外政府贷款,以及商业银行贷款等资金来源渠道之外,增加了新的资金渠道。融资租赁业务,可以在不影响银行授信额度的基础上,以灵活、便捷的方式获得资金融通。医院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使医院拥有更多的手段进行灵活的财务安排,确保医院财务稳定和降低财务风险。 (四)以融资租赁方式引进医疗设备,有利于盘活医院资产 医院可以把自己闲置和利用率不高的医疗设备委托租赁公司,利用他们专业、信息灵的特点,将其租赁给需要的单位,盘活医院设备存量,使医院医疗设备的配置达到最优化。

关于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一些思考

关于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一些思考 一、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定义及特点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是指承租人通过融资租赁公司向设备制造商或供应商购买医疗设备,并将其租赁给医疗机构使用,支付一定的租金,一定期限后可以选择购买或者退还设备的 一种融资方式。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特点主要包括:1. 灵活方便,根据使用需求定制融 资方案,不受资金来源限制;2. 节约成本,避免大额一次性投资,分期支付租金更加灵活;3. 降低风险,设备性能和维护由供应商承担,减轻医疗机构的运营压力。 1. 弥补资金不足,解决设备更新换代问题。很多医疗机构在设备更新换代时往往面 临资金不足的难题,而融资租赁可以帮助医疗机构用较低的租金来解决设备更新换代的问题。 2. 减轻负担,专注医疗服务。医疗机构通过融资租赁获取设备,无需一次性支付大 笔资金,从而减轻了负担,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医疗服务,提高了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3. 降低风险,提高设备使用效率。融资租赁公司通常会对设备的性能和维护质量进 行严格监督,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了医疗机构对设备损坏和维修的风险。 4. 租赁期满有选择权,灵活处理设备。医疗机构在租赁期满后可以选择购买设备, 也可以选择继续租赁,或者退还设备,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随着医疗设备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国内 外许多融资租赁公司都加大了对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的开拓力度。国内各大商业银行、 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大对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的投入。而在国外,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已经 成为医疗设备采购的主要方式之一。 1. 多元化产品和服务。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公司将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多元化,根据 不同医疗机构的需求提供不同的融资方案,以满足不同医疗机构的需求。 2. 加大风险管理力度。随着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融资租赁公司将更加注重风险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和合同执行。 3. 合作模式更加灵活。融资租赁公司将更加注重与医疗设备制造商、供应商和医疗 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更加灵活的合作模式,促进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 风险管理不到位。目前一些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相 对较低,容易面临资金风险和信用风险。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法规解读

2016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新政策。其中,《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与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合作,为各类所有制医疗机构提供分期付款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的服务。”对于医疗设备融资租赁行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各医疗机构购买和更新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使得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市场迎来高速增长期。但同时,由于医疗设备的特殊性,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出租人和承租人均受到比普通设备融资租赁更为严 格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设备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 具体而言,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以下简称“租赁公司”)开展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业务除受到银监会/商务部的监管外,还受限于以下两方面的监管要求: 对租赁公司的资质要求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经营企业应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其 符合《条例》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

请经营许可并提交其符合《条例》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融资租赁医疗器械监管问题的答复意见》(国食药监市[2005]250号)(以下简称“《答复意见》”),租赁公司开展融资租赁医疗器械是经营行为,应当按照《条例》的规定办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此外,融资租赁发展最集中的两个地区——上海市和天津市【1】也先后出台相应的医疗器械融资租赁监管规定,强调融资租赁企业需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同时对融资租赁企业的设施设备条件和质量管理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在现行法律规章下,租赁公司从事相关医疗设备经营活动的,应根据《条例》和相关部门和地方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办理备案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对于违反规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依《条例》规定对违规的租赁公司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等等)。 对医疗机构采购医疗器械的控制 根据《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于列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品目的医用设备,以及尚未列入管理品目、省级区域内首次配置的整套单价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用设备,其管理实行配置规划和配置证制度,医疗机构

关于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一些思考

关于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一些思考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是指医疗机构通过租赁方式获取所需的医疗设备,以便实现设备更新、节约资金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目标。在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方面,有几点值得我们思 考和关注。 医疗设备的融资租赁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更及时地更新设备。医疗技术日新月异,新的 医疗设备不断涌现,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医疗设备的更新往往需要巨额的资 金投入,对于一些中小型医疗机构来说,这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通过融资租赁,医疗 机构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获取所需的设备,使更新设备的负担得到缓解,从而提高医 疗服务质量。 医疗设备的融资租赁还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通常附带 了全面的售后服务,包括维修、保养等,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和维修 服务,缩短设备故障修复时间,减少设备闲置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融资租赁还可以 根据医疗机构的需要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帮助医疗机构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医疗设备的融资租赁往往需要进行复杂的 合同和协议签订,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关系,需要各方进行详细的协商和沟通。医疗设备的 融资租赁通常需要对医疗机构的信用评估和财务状况进行评估,这对一些小型医疗机构来 说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医疗设备的融资租赁可能会增加医疗机构的负债压力,需要对 未来的经营状况进行合理的预估,以确保还款的能力。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更及时 地更新和升级设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又可以节约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还能提供 全面的售后服务,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在进行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时,医疗机构也需要认 真考虑和评估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以确保能够按时履行还款义务。

关于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一些思考

关于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一些思考 医疗设备在现代医疗领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可以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还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许多医疗机构在购买昂贵的医疗设备时 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这就需要寻找其他的融资方式来满足资金需求。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轻松获取所需的设备,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通过融资租赁,医疗机构可以在不影响现有资金的情况下获得现代化 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患者。租赁合同通常具有较 灵活的条款,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租赁周期和租金支付方式,降低了财务压力。 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而且更新换代后的设备通常会更加先进和高效。医疗 机构如果采用传统的购买方式,很可能会因为之前购买的设备尚未完全折旧就需要更新换 代而造成资金的浪费。而融资租赁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更加灵活地调整设备的使用周期,及 时跟进新的设备,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融资租赁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医疗机构,无论是大型综合性医院还是小型诊所,都可以 通过融资租赁来解决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和扩大规模的资金问题。对于一些新兴的医疗机构 来说,由于资金有限,采用融资租赁可以帮助它们更快地建立起现代化的医疗设备配置, 提高竞争力。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医疗机构来说,采用融资租赁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管 理资金流动,避免一次性大额的投资带来的财务压力。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由于医疗设备通常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融资租赁周期也会较长,医疗机构在租赁期间需承担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成本,这也增加了 医疗机构的运营负担。融资租赁的利息支出也会增加医疗机构的成本。虽然融资租赁相对 于一次性购买来说更为灵活,但在长期来看,总体成本可能并不低于一次性购买。融资租 赁还需要考虑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一些低质量的设备可能会增加医疗机构的后期维护成本,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是一个有利的选择。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在满足 现代医疗设备需求的同时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竞争力。医疗机构在选择 融资租赁的时候需要谨慎考虑合同条款和设备质量,避免带来后期的经营压力。希望本文 对医疗机构选择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提供了一些思考和帮助。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监管新规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监管新规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监管新规 一、引言 在当今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医疗设备的技术更新换代日新月异。 为了满足医疗机构对各类设备的需求,融资租赁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方便医疗机构获取所需的设备,同时也促进了医疗设备制造商和租赁 公司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面临一些监 管问题。为了更好地规范行业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医疗设备融资 租赁监管新规应运而生。 二、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监管新规的背景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涉及到医疗机构、设备制造商和租赁公司等多方利 益关系。过去,由于监管不完善,市场存在一些乱象。某些设备制造 商和租赁公司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合同条款不够明确,导致消费 者在租赁过程中陷入不利境地;另外,一些设备制造商甚至以低价出 售设备,但在合同中设下高额的租金要求,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医 疗设备融资租赁监管新规应运而生,旨在解决这些问题。

三、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监管新规的内容 1.合同条款规范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合同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依据。新规明确要求 合同中应清楚明示设备的型号、数量、售价、租金、租期等关键信息,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能够清晰了解每一项条款,并便于与其他公司进 行比较。 2.租金和费用规定 新规对医疗设备租金和附加费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租金应该合理, 不能出现虚高的情况。附加费用要明码标价,以免给消费者带来不必 要的费用负担。 3.设备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 医疗设备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新规要求 设备制造商在出售设备时,应提供相关质量证明和检测报告,确保设 备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租赁公司也要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确 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四、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监管新规的意义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是指企业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然 后向医院租赁医疗设备并进行管理的一种商业模式。医疗设备融资租 赁项目具有风险,控制这些风险是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项目的关键。本 文基于风险管理的原则,从三个方面分析控制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项目 的风险:项目前期调查、融资租赁合同管理和控制,及项目实施和管理。 一、项目前期调查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项目的风险控制必须从项目前期调查做起。试 探性调查是项目前期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现代金融管理的手段,对融资租赁市场做前瞻性的研究,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投资 方向和市场动态,提高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减少投资风险。在试探性 调查中,需要收集大量的市场信息、法律法规、技术资料和市场行情 分析等,以了解租赁方的设备管理、财务状况、信誉度和授信的实际 情况。 美国在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发展方面的经验表明,在项目前期调查 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完善调查手段,缩小误差范围,提高信息的 可信度和可行性,才能减少风险。因此,在进行项目前期调查时,应 该对项目的投入资金量、租赁方资信、技术水平、法律法规等各种因 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经验,并对整个项目做出正确、客观的 评估。 二、融资租赁合同管理和控制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项目的签订和管理过程涉及到理解、签署和执 行融资租赁合同的各个方面,也是控制项目风险的重要手段。 1、合同的签订 在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租约中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进行细化和落实。涉及到设备 的升级、维护和保养等问题,必须按合同约定及时解决,以免给租赁

商和租期融资带来风险。 二是在合同签订前要对租赁方的资金状况进行严格的审查。特别是对那些缺乏足够财务作为的小型企业和新兴企业,应该在合同签订前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避免签订风险较大的合同,造成租赁商的资金和信誉损失。 三是合同附加条款的制定。在制定合同附加条款时,需要特别关注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资质,做到合同条款合法性完备、合同内容明确,并在合同期内交付合法的设备或者设备交接证明。 2、合同的管理和控制 融资租赁合同的管理和控制是整个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项目中的重要一环。在实际操作中,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遵循完整的合同操作流程,落实合法、公正、公平、诚信的原则,根据合同规定和实际需要,积极进行签约工作、查验资产抵押物、执行还款等工作,并及时跟踪和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确保各方面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护,进一步降低项目整体风险。此外,还要对合同附加条款进行审查和修改,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项目实施和管理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只有做到全面、详细、科学和系统才能实现风险的控制。 1、项目管理和控制 项目管理和控制是整个项目实施的核心部分,而项目管理是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逐步提高项目经理的水平,掌握技术、法律和经营方面方面的特点和诀窍,从而提高项目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才能有效地降低项目风险。 在项目管理和控制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做好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项目管理和控制的关键环节,适当的风险评估能够帮助项目管理方和项目资金方充分了解实际运作情况,掌握项目的风险,为风险控制提供基础性的信息。 二是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执行监管机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租赁设备的技术规范、安全标准等各方面的把关过程,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监管制度,确保租赁设备的确切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方案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方案 导言 医疗设备的购置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投资。然而,购买高质量的医 疗设备常常需要巨额资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选择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方案。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方案的基本概念、优势以及应用场景,并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方案。 什么是医疗设备融资租赁?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是指医疗机构通过与融资租赁公司签订合同,在一定期限内 租赁所需的医疗设备。租赁合同通常包括租期、租金、设备维护等相关条款。 与传统的购买方式相比,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具有较低的资金投入和灵活的资金 运用特点。医疗机构无需一次性支付大额购买费用,而是按照合同约定的租金分期支付。这样,医疗机构可以将资金用于其他重要方面,如提升医疗水平、扩大规模等。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优势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方案相比于传统购买方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降低资金压力:医疗机构无需一次性支付巨额购买费用,可以通过分 期付款的方式降低投资压力。这对于一些资金相对较紧张的医疗机构来说尤为重要。 2.提高灵活性: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租赁期限和设 备规模,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需求。同时,医疗机构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包含设备维护、保修等服务的租赁方案,减轻运营压力。 3.更新设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通过 融资租赁,医疗机构可以在租期结束后选择继续租赁新的设备,始终使用最新的技术和设备。 4.简化管理: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方案通常包括设备维护、保修等服务, 减轻了医疗机构的后勤管理负担。融资租赁公司会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医疗机构只需要关注医疗工作即可。

设备租赁合同的融资租赁合同法规解读

设备租赁合同的融资租赁合同法规解读 融资租赁合同是设备租赁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既具备设备租赁的 特征,又具备融资行为的属性。在融资租赁合同中,租赁方向承租方 提供设备,并允许其在一定期限内使用该设备,承租方则按照协议约 定支付租金。本文将对设备租赁合同的融资租赁合同法规进行解读。 一、设备租赁合同的法律依据 设备租赁合同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 百八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租赁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根 据合同法的规定,设备租赁合同应当符合合同成立的基本要素,即订 立合同的主体、客体、内容、形式等要素。 二、设备租赁合同的主体要素 在设备租赁合同中,主体包括出租方和承租方。出租方通常是设备 的所有权人,他们有权将设备提供给承租方使用,并收取相应的租金。承租方则是设备的使用人,他们需要按照协议约定的方式和期限正确 使用设备,并支付租金。 三、设备租赁合同的客体要素 设备租赁合同中的客体即设备。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租赁的设备 名称、型号、数量、技术参数等相关信息,以确保双方对设备的了解 和认同。此外,合同中还应规定设备的交付时间、交付地点等具体细则。

四、设备租赁合同的内容要素 设备租赁合同的内容要素主要包括租金、租赁期限、租赁设备的维 护与保养责任、违约责任等。租金是设备租赁合同的核心内容,通常 由租赁双方协商确定。租赁期限是指承租方可以使用设备的时间,合 同应明确规定租赁期限的起止日期及可能的延长方式。 另外,设备租赁合同中应规定承租方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责任,明 确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而言,承租方需要按照合同约定进 行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设备租赁合同的形式要素 设备租赁合同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书面形式更为常见且更为可靠。书面形式可以通过纸质合同、电子合 同等来呈现,有利于保留证据、避免争议。 六、融资租赁合同的特点 融资租赁合同相较于传统设备租赁合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资金融通:融资租赁合同实质上是一种贷款行为,租赁方通过购 买设备并出租给承租方获取资金。 2. 资产使用权转移:租赁方在租赁期限内将设备的使用权转移给承 租方,承租方可以合法使用设备,具备设备使用权。 3. 租金支付方式:融资租赁合同的租金支付可以分为固定租金和浮 动租金两种,一般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市场情况来确定。

医疗器械行业的法律法规解读

医疗器械行业的法律法规解读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与人们的生命安全直接相关的领域,因此,对 于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 法规。本文将对医疗器械行业中的重要法律法规进行解读,以使读者 对该行业的监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一、医疗器械管理条例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颁布实施的《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是医疗器械行业中的核心法规。这部条例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定义、分类和注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根据该条例,医疗器械被分为三类: 一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和三类医疗器械。不同类别的医疗器械 对应着不同的管理要求和监管程序。 医疗器械管理条例还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注册管理制度。按照该制度,所有需要销售和使用的医疗器械都必须经过注册审批,并获得医疗器 械注册证书。通过注册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避免未经审批或未达到安 全要求的医疗器械流入市场。 二、医疗器械生产和销售质量管理规范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制定了 一系列关于医疗器械生产和销售质量管理的规范。比如《医疗器械生 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医疗器械销售质量管理规范》等。这些规范对 于医疗器械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质量管理 体系的建立、生产过程的控制、产品质量的监测和追溯等。

此外,医疗器械行业还有一些专门的管理规定,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办法》和《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这些规定旨在加强对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专利法和知识产权保护 在医疗器械研发和创新方面,专利法和知识产权保护也起着重要作用。创新是医疗器械行业的关键推动力,而专利法和知识产权保护则为企业提供了合法的创新保护机制。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医疗器械的新型技术、新型设计和新的应用方法等可以申请专利保护。通过专利保护,企业可以享受创新成果带来的经济利益,并对其他竞争对手进行法律上的限制。另外,对于医疗器械的商标等知识产权也需要进行保护,以防止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结语 医疗器械行业的法律法规对于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管和规范,才能保证医疗器械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专利法和知识产权保护也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提供了保障,促进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并意识到其重要性。只有深入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才能确保医疗器械行业的良好秩序和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以军民融合为目融资租赁医用设备的判决

以军民融合为目标的融资租赁医用设备的判决 引言 军民融合是指军队和民用经济的深度融合,旨在促进军民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融资租赁是一种常见的商业模式,通过租赁方式提供资金支持,为各行业提供所需设备。本文将探讨以军民融合为目标的融资租赁医用设备的判决。 为什么选择军民融合的融资租赁医用设备 1.军民融合能够有效整合军队和民用经济的资源,提高医疗设备的供给能力。 2.融资租赁模式可以减轻医疗机构的财务压力,降低设备采购成本。 军民融合融资租赁医用设备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租赁条例》 –融资租赁条例规定了融资租赁的定义、权利义务、合同内容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医用设备作为租赁物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技工业法》 –国防科技工业法鼓励军民融合,支持军队与民用经济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军民融合融资租赁医用设备的判决案例分析 案例一:XX医院与军队合作融资租赁医用设备 1.背景介绍 –XX医院与当地军队合作,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租用军队拥有的先进医用设备。 2.判决结果 –法院判决支持该合作方式,认为军民融合能够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服务社会大众。 案例二:XX医疗设备公司融资租赁医用设备给军队 1.背景介绍 –XX医疗设备公司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向军队提供医用设备,以支持军队的医疗保障工作。 2.判决结果 –法院判决支持该合作方式,认为军民融合能够提高军队的医疗保障水平,符合国家利益。

军民融合融资租赁医用设备的优势和挑战 优势 1.提高医疗设备的供给能力,满足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2.减轻医疗机构的财务压力,降低设备采购成本。 挑战 1.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缺乏明确的军民融合融资租赁医用设备的指导性文件。 2.信息不对称问题,医疗机构和设备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 3.风险管理问题,军民融合融资租赁涉及的风险需要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军民融合融资租赁医用设备的发展前景 1.政府支持军民融合的力度加大,为军民融合融资租赁医用设备提供政策支持。 2.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推动,将促进军民融合融资租赁医用设备的发展。 3.军民融合融资租赁医用设备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将吸引更多医疗机构和设 备供应商参与。 结论 以军民融合为目标的融资租赁医用设备的判决,旨在促进军队和民用经济的深度融合,提升医疗设备的供给能力。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军民融合融资租赁医用设备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将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解读医疗器械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和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与监督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和有效使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本文将对中国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并介绍其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 一、医疗器械管理法 《医疗器械管理法》是我国对医疗器械管理的基本法律。该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定义、分类、市场准入、注册备案、监督管理、不良反应和事件的报告等内容。根据该法,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为低风险医疗器械,二类为中、高风险医疗器械,三类为植入、重组和新技术等特殊医疗器械。 该法还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注册制度,即不同类别的医疗器械需要进行注册或备案,并批准相关许可证书后方可上市销售或使用。同时,该法还强调了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督,明确了监督管理的责任主体和监督措施。 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我国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核心法规之一。该规范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组织、设施、设备、人员、原材料、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细化的要求。 根据该规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质量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控制计划等。同时要求

企业保证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并定期进行 相关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计。 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办法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办法》是我国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 法规之一。该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定义、报告义务、报告 内容、报告途径、处理程序等。 根据该办法,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企业等单位必须及时 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并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同时,对于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关单位 还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四、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 《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医疗器械广告的发布和传播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该办法,医疗器械广告必须真实、合法、准确地宣传产品的性能和功效,不得夸大或误导消费者。 同时,该办法还规定了广告发布者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广告发布者 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有严格的责任。对于违反规定的广告行为,相 关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总结: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相关法规的出台和实施,有助于规范医疗器械市场秩序,提高医疗器 械的质量水平,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同时,需要各相关部门加强监

医疗器械的定义与法规解读

医疗器械的定义与法规解读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医疗器械 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对于医疗器械的定义以及相关法规的解读,很多人仍存在一些疑惑。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探讨医疗器械的 定义以及相关法规的解读,以期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医疗器械的定义。根据中国药典委员会发布的《医疗器械术语使用规则》的规定,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 治疗、监测或缓解疾病的设备、仪器、器具、材料或其他物品。医疗 器械的定义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医疗有关的设备和材料。 然而,仅有定义还不足以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性。为了保障 公众的健康和权益,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来管理和监管医疗器械。在中国,最重要的相关法规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根据该条例,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必须符合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 其中,医疗器械的生产是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 条例》,医疗器械的生产必须依法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并严格 按照许可范围和产品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一 系列的质量管理措施,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而医疗器械的销售也受到严格管控。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的销售必须依法取得医疗器械销售许可证,并且只能 销售具有合法生产许可证的产品。销售者必须对所售产品进行质量验 收和跟踪,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能。同时,销售者还需配备专业的售 后服务团队,为用户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咨询。

另外,医疗器械的使用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的使用说明和规定进行操作,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同时,医疗机构还需建立医疗器械的管理制度,定期检测和维护医疗器械,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除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我国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法规对医疗器械进行管理。比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和调查程序,以保障公众的安全。还有《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注册流程和要求,确保新上市的医疗器械符合安全和有效性的要求。 总结起来,医疗器械的定义是非常广泛的,几乎包括了与医疗有关的所有设备和材料。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来管理和监管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这些法规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医疗器械的生产管理、销售许可、使用要求等。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监管,我们可以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性,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融资租赁解读

融资租赁解读 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通过租赁来获取资金用于购买设备、机械等资产的一种租赁形式。在融资租赁中,出租人将资产以租赁方式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按照约定的租金和期限向出租人支付租金。融资租赁常用于企业购买高额资产,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一、融资租赁的特点 融资租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不同于传统租赁:融资租赁与一般租赁不同,它的目的在于提供资金,帮助承租人购买资产,并以租赁期限内的租金支付还本付息。 2. 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在融资租赁中,承租人享有使用权,但不拥有所租赁的资产的所有权。一般情况下,承租人在租赁合同期满后可以选择购买资产或退还给出租人。 3. 高额资产购买:融资租赁常用于购买高额资产,如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等。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减轻购买资产的压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4. 还款方式灵活:融资租赁的还款方式可以根据承租人的现金流状况进行灵活安排,既可以等额本息还款,也可以根据经营状况灵活调整还款计划。 二、融资租赁的利与弊

融资租赁有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风险。 1. 优点: (1) 融资灵活:相比传统的贷款融资,融资租赁更加灵活,可以根 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资金状况来调整租赁方式和还款计划。 (2) 资金周转:融资租赁可以帮助企业在无需一次性支付购买资产 的大笔资金的情况下,迅速获得所需资产并开始使用,有助于提高企 业的资金周转效率。 (3) 税务优惠: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融资租赁可以享受税务优惠, 如租金支出可以列为企业的成本,减少税务负担。 2. 弊端: (1) 租金成本高:相比传统的贷款融资,融资租赁的租金成本通常 较高,这是由于租金中已经包含了利息和租赁服务费用等因素。 (2) 无法升值资产:在融资租赁中,承租人并不拥有资产的所有权,无法享受资产升值的收益。 (3) 违约风险:如果承租人不能按时支付租金或违反租赁合同的约定,将面临被收回资产的风险。 三、融资租赁的应用范围与案例 融资租赁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包括制造业、物流行业、能源行业等。以下是一些融资租赁的应用案例:

融资租赁政策解读

融资租赁政策解读 1. 什么是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租赁公司按照客户需求购买设备、车辆等资产,并将其租给客户,同时提供资金支持。融资租赁既服务于租赁客户,也有助于推动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融资租赁政策的制定和解读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 融资租赁政策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了加强对融资租赁业的管理,推动融资租赁在经济中的作用,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融资租赁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旨在规范融资租赁市场,促进企业创新、升级、转型。 3. 融资租赁政策解读 3.1 融资租赁业的监管机构 融资租赁业的监管机构是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三家机构共同负责对融资租赁公司的注册、审批、监管等工作,保障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 3.2 融资租赁政策的具体要求 融资租赁政策要求融资租赁公司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申请和获得相应的执照后方可开展业务。政府还要求融资租赁公司在合同签订、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 3.3 融资租赁政策的优惠措施 为了鼓励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政府在税收、信贷和融资方面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具体包括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印花税等税收方面的优惠;在信贷方面,融资租赁公司可以享受优惠的利率和贷款条件;在融资方面,政府提供了融资担保和补贴等支持措施,降低了融资租赁业务的风险成本。

4. 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家对融资租赁业的持续支持,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前景广阔。融资租赁可以提供企业所需的设备和资金,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同时,融资租赁也有助于刺激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因此,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结语 通过对融资租赁政策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融资租赁业的支持力度和优惠政策。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融资租赁业将会继续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解读融资租赁法规范融资租赁行为

解读融资租赁法规范融资租赁行为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租赁方式,它结合了租赁和融资的特点,为租赁双方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参与方的权益,各国都对融资租赁行为进行了法规定制。本文将解读融资租赁法规范融资租赁行为的相关内容。 一、融资租赁的法律地位及定义 融资租赁是指当事人约定,出租人以其自有资金购买符合承租人要求的设备、机械、设施等财物,由承租人按照约定的期限和租金支付方式使用和收益,并有权选定是否在租赁期满时将所有权转让给承租人的一种业务行为。融资租赁需要具备租赁的基本要素,同时又有融资的特点,因此在法律上享有一定的地位。 二、我国融资租赁的法律依据 我国对于融资租赁行为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及相关行业的管理规定。《合同法》规定了融资租赁合同的基本要素和法律效力,明确了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民法总则》则对融资租赁合同中的租赁和融资双方的权益进行了规范。 此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也发布了一系列的融资租赁业务监管规定,包括《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办法》、《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租赁公司开业条件》,进一步规范了融资租赁行业的经营行为。

三、融资租赁合同的要素 融资租赁合同是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法律约束文件,合同中应明确规定以下要素: 1. 甲方和乙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等必要信息。 2. 租赁设备的描述:应对所租赁的设备进行准确的描述,包括规格参数、数量、品牌等。 3. 租赁期限与租金支付方式:应明确租赁期限的起止日期,以及租金的支付方式和周期。 4. 承租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承租人在租赁期间内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等。 5. 出租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出租人在租赁期间内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提供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等。 6. 损害赔偿及争议解决方式:约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损害赔偿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式。 四、融资租赁的法律效力与纠纷解决 融资租赁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双方应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可以依法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干货分享新版融资租赁司法解释全文公布附实操详解

【干货分享】新版融资租赁司法解释全文公布(附实操 详解) 文章超长,朋友们拿出点耐心来吧。文末有彩蛋,最高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答记者问全文(答案以图片形式展示,非土豪朋友请在WIFI环境下打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19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97次会议通过)为正确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一、融资租赁合同的认定及效力 第一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结合标的物的性质、价值、租金的构成以及当事人的合同权利和义务,对是否构成融资租赁法律关系作出认定。 对名为融资租赁合同,但实际不构成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人民法院应按照其实际构成的法律关系处理。权威解读:发展初期,融资租赁标的物主要是企业的生产设备。但从中国近几年行业的发展看,租赁公司对设备租赁以外的房地产租赁、权利租赁,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如:房地产开发、高速公路的收费权、知识产权等。在业务增长幅度上,此类租赁业务也表现出了长足的进步。 从促进交易,增进社会财富的角度出发,即使对不构成融资租赁

合同关系的,在认定合同有效的前提下,以其实际交易结构和权利义务约定所构成的合同关系,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第二条承租人将其自有物出卖给出租人,再通过融资租赁合同将租赁物从出租人处租回的,人民法院不应仅以承租人和出卖人系同一人为由认定不构成融资租赁法律关系。权威解读:售后回租与抵押贷款相类似,均存在两个合同,有资金融通的本质。但两者也有差异。前者是包括买卖合同与融资租赁合同,后者则是包括借款合同和抵押借款合同。对售后回租的合法性问题,作为金融租赁公司监管部门的银监会制定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其中第4条明确规定了售后回租的融资租赁交易模式。这次司法解释也予以认可。 尽管真实的售后回租交易构成融资租赁,但一些交易中,当事人以售后回租为名义定立合同,交易实质却不符合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定义。具体而言,存在以售后回租形式规避相关法律及政策的情形有:没有真实明确的租赁物,或售后回租合同中,对租赁物低值高卖,租赁物上没有权利负担,致使出租人无法取得所有权,或无法实现租赁物的担保功能;出租人没有完成取得租赁物所有权的相关手续,等等。这些情形可能会对融资租赁合同的认定,以及法力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第二条只是表述为“不应仅以承租人和出卖人系同一人为由认定不构成融资租赁法律关系”,还要根据其他的规则去判断。第三条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承租人对于租赁物的经营使用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人

医院融资租赁相关问题

医院融资租赁相关问题 ⏹背景 近几年来,公立医疗拨款降低,医院融资渠道狭窄,医院运营本钱高,对大型或高端医疗设备的需求迫切,但资金缺乏,因此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使用和购置医疗设备的方式应运而生。 融资租赁:除了所有权保存外,几乎相同于购房信贷。即出租方按照承租人指令购置特定商品,并将该商品出租给承租人。承租人支付租金,到期可以折旧价购入商品,到达用很少的资金获得商品使用权的目的。 ⏹益处 提高社会资本利用率,解决医院资金短缺,设备缺乏的弊病,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 ⏹操作流程 医院选择设备——医院选定融资租赁商——签署融资租赁协议——医院支付首付款和保证金——融资租赁商与设备供给商签署供货协议——设备供给商向医院供货——医院试用并确认质量——融资租赁商向设备供给商支付全款——医院按月向融资租赁商支付租金——到期选择续租、购置或者不再续租。 ⏹惯例数据 首付款:20%—30%; 保证金:10%,医院无违约可冲抵最后几期租金; 租赁期限:1-5年,通常3-5年; 付款方式:月付、季付〔通常〕、年付; 租金起算:安装调试成功后,医院签署的接收证书之日当做起租日,有的是1-3个月后开始算起租日。

⏹资质要求 1.【金融租赁公司管理方法】规定,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应当经银监会批准,注册资本不低 于1亿元人民币,对投资人要求较高:商业银行,规模较大的租赁公司和大型生产企业; 2.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商务部、国税局可 以批准非金融类融资租赁业务,开展试点企业。目前多数非银行体系投资人设立的融 资租赁公司由商务部和国税局批准。 3.根据【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方法】外商可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由商务部审批,较内资 17000万人民币的注册资本来看,1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门槛较低,并可以享受差 额营业税,节约70%-80%。 4.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2005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 于融资租赁医疗设备器械监管问题的答复意见】,应当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后附相关法律法规(供选择性阅读): ●金融租赁公司管理方法〔2007年1月23日〕 第一章总那么 第一条为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开展,加强对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所称金融租赁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租赁公司名称中标明“金融租赁〞字样。未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融资租赁业务或在其名称中使用“金融租赁〞字样,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本方法所称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