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油地质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

采油地质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

采油地质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

1.胶结物充填于颗粒之间的孔隙中,颗粒呈支架状接触,这种胶结称为()胶结。

(A)孔隙(B)基底(C)点状(D)接触

2.基底胶结,孔隙率()

(A)没有(B)中等(C)很高(D)很低

3.储层定向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都在极性不均匀地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储层的()

(A)均质性(B)物性(C)特性(D)非均质性

4.孔隙非均质性主要指()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包括砂体孔隙、吼道大小及其均匀程度,孔隙吼道的配置关系和连通程度。

(A)直观(B)微观(C)宏观(D)地下

5.研究地层或岩石的()关系应能够重建地壳运动的历史。

(A)接触(B)岩性(C)环境(D)沉积

6.下面不属于地层或岩石的接触关系的是()接触。

(A)整合(B)假整合(C)角度不整合(D)沉积

7.整合接触地层的产状一致,其岩石性质与生物演化连续而渐变,沉积作用上()

(A)有地壳运动(B)没有沉积(C)有间断(D)没有间断

8.地层沉积中()表明该地层是在地壳运动中处于持续下降或持续上升的沉积背景中,但仍为沉积环境。

(A)整合(B)假整合(C)不整合(D)平行不整合

9.新老地层产状一致,其岩石性质与古生物演化突变,沉积作用上有(),接触处有剥蚀面,剥蚀面与上下地层平行的接触关系为假整合接触。

(A)连续(B)间断(C)未遭受剥蚀(D)持续上升

10.假整合接触表示老地层形成以后,地壳曾明显地均衡上升,老地层遭受剥蚀,接着地壳又均衡下降,在剥蚀面上重新接受沉积形成()的地层。

(A)老(B)新(C)厚(D)薄

11.不整合接触表示在老地层形成以后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老地层

()并遭受剥蚀,形成剥蚀面,然后地壳下降在剥蚀面上接受沉积,形成新地层。

(A)褶皱隆起(B)起伏不平(C)水平倾斜(D)露出水面

12.新老地层产状不一致,其岩石性质与古生物演化突变,沉积作用上有间断,新老地层间有广泛的剥蚀面,剥蚀面上常堆积有底砾岩,剥蚀面与上覆地层平行,但披盖在不同的下伏地层之上的接触关系称()接触。

(A)整合(B)假整合(C)角度不整合(D)平行不整合

13.侵入接触的主要标志是侵入体与其围岩的接触带有接触()现象,侵入体边缘常有捕虏体,侵入与其围岩石的界线常常不很规则等。

(A)变质 (B)量变 (C)渐变 (D)剥蚀

14.侵入体的沉积接触关系,说明侵入体的年龄( )其直接上覆岩层的年龄,而且在人群腐朽形成的时期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A)小于等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

15.古潜山本身与其上面的披覆层呈( )接触。

(A) 不整合 (B)整合 (C)连续 (D)侵入

16.古潜山上边的披覆层是( )层,古潜山应形成了储集油气的圈团。

(A)砂岩 (B)剥蚀面 (C)渗透 (D)非渗透

17.由于出露地表的岩石抗风化能力不同,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就在古地形上形成高低起伏的残丘山头;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被风化剥蚀成洼地,这些残丘山头被埋藏起来形成的古潜山称( )型古潜山。

(A)残丘 (B)侵蚀残丘 (C)侵蚀 (D)构造运动

18.运动着的石油和天然气如果遇到阻止其继续运移的遮挡物,则停止运动,并在遮挡物附近聚集形成( )。

(A)油气田 (B)油气藏 (C)圈闭 (D)储油构造

19.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使油气聚起来、形成油气藏的地质体,称为( )。

(A)油气田 (B)遮挡物 (C)圈团 (D)储油构造

20.能够储集油气并且油气在其中能够流动的岩层,称为( )

(A) 油气田 (B)储集层 (C)圈闭 (D)储油构造

21.盖在储集层之上的、能够阻止油气散失的、致密的不渗透的岩层称( )

(A)生油层 (B)储集层 (C)遮挡物 (D)盖层

22.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 )圈闭。

(A)构造 (B)断层 (C)地层 (D)岩性

23.能控制( )形成的决定因素是最大沉积条件的改变。

(A) 断层圈闭 (B)地层圈闭 (C)岩性圈闭 (D)构造圈闭

24.圈闭实际容量的大小主要由圈闭的最大( )来度量。

(A)有效厚度 (B)不效面积 (C)体积 (D)有效容积

25.在背斜圈闭中,流体充满圈闭后开始溢出的位置,称为该圈闭的( )。

(A)闭全高度 (B)体积 (C)有效容积 (D)溢出点

26.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闭的( ),称为该圈闭的闭合面积。

(A)体积 (B)高度 (C)构造 (D)面积

27.背斜油气藏中,油气藏高度是指油气藏从顶点到油—水界面的( )。

(A)垂直距离 (B)水平距离 (C)距离 (D)高度

28.背斜油气藏中,含油边缘所圈闭的面积称为( )面积,气顶边缘所圈闭的面积称为含气面积,若为油气藏,则含油边藏所圈闭的面积称为含油气面积。

(A)含油 (B)含气 (C)含水 (D)圈闭

29.刚性水压驱动油藏必须是油水层连通( ),水层有露头,水的供应非常活跃,它的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流量大。

(A)一般 (B)不好 (C)好 (D)差

30.驱动类型中( )水压驱动油藏,采收率是最高的,可能达到45%~60%。

(A)刚性 (B)弹性 (C)溶解性 (D)露头性

31.油藏投入开发时,靠水、油和地层本身的弹性膨胀将油藏中的油挤出来,没有高压水源源不断的推进,这种油藏叫( )驱动油藏。

(A)溶解气 (B)弹性水压 (C)刚性水压 (D)水压

32刚性水驱和弹性水驱合称( )驱动。

(A)刚性压力(B)弹性压力(C)压力(D)水压

33.依靠气体不断膨胀而把石油从油层中挤出来的或携带出来,这种油藏叫()驱动油藏。

(A)钢性(B)压力(C)弹性(D)溶解气

34.在溶解气驱动方式下采油,只有使油层压力不断(),才能使油层内的原油维持其连续的流动。

(A)下降(B)流动(C)上升(D)变化

35.油藏中存在有较大的气顶,开发时主要靠气顶中压缩气体的能量把原油驱向井底,这种油藏就叫()驱动油藏。

(A)刚性(B)弹性(C)溶解气(D)气压

36.当油藏中存在气顶时,就是油层压力不足以使油藏中所含的天然气全部溶解在石油井里,因此,地层压力一定()饱和压力。

(A)高于(B)小于(C)等于(D)大于

37.在油田开发的末期,一切驱动能量都已耗尽,原油只能靠本身的重力流向井底,叫做()驱动油藏。

(A)溶解气(B)气压(C)弹力(D)重力

38.在油田开发的(),重力驱动时期,产量极低,失去了大规模工业开采的价值。

(A)末期(B)初期(C)中期(D)初、中期

39.受同一局部构造、地层因素或岩性因素所控制的同一面积范围内的各种油、气藏总和都可以称为()。

(A)油气田(B)油气藏(C)油气圈闭(D)含油气构造

40.油气田是指石油和天然气现在聚集的场所,而不论它们原来()的地方在何处。

(A)运动(B)运移(C)生成(D)聚集

41.在进行油气田分类时,应考虑区分()油气田和碳酸盐岩油气田两大类,然后再分别根据单一的局部构造单位成因特点进行详细分类。

(A)构造(B)砂岩(C)外砂岩(D)岩石

42.下列不属于背斜型砂岩油、气田的是()。

(A)与褶皱作用有关的(B)与基底活动有关的(C)与同生断层有关的(D)砂岩古潜山油、气田

43.下列不属于刺穿构造型砂岩油、气田的是()。

(A)盐丘油、气田(B)与同生断层有关的油、气田(C)泥火山油、气田(D)岩浆柱油、气田

44.岩浆柱油、气田属于()型砂岩油、气田。

(A)断裂构造(B)基底活动(C)刺穿构造(D)古潜山构造

45.不属于碳酸盐岩类油气田的是()

(A)大型隆起碳酸盐岩油气田(B)裂缝型碳酸岩油气田(C)生物礁型碳酸盐岩油气田(D)岩浆柱油气田

46.碳酸盐岩古潜山油气田属于()类油气田类型之一。

(A)砂岩(B)碳酸盐岩(C)构造(D)基底活动

47.所谓()是指在一定沉积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岩石组合。

(A)沉积条件(B)沉积相(C)沉积环境(D)沉积特征

48.沉积相的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反映沉积岩的特征,二是指示沉积()

(A)颜色(B)温度(C)粒度(D)环境

49.沉积相分为陆相、()和海陆过渡相三大类。

(A)河流相(B)海相(C)湖泊相(D)三角洲相

50.湖泊相、沼泽相、冰川相沉积属于()沉积。

(A)河流相(B)过渡相(C)陆相(D)海相

51.陆相沉积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大陆上相对()的地方,即湖泊、河流,这就是沉积区。

(A)较低(B)较高(C)较热(D)较冷

52.陆相沉积是指()环境上形成的沉积体。

(A)陆地(B)湖泊(C)海洋(D)冰川

53.大陆上那些相对较高的地区,是沉积区的物质供给区,称为()或物源区。

(A)成岩区(B)岩石区(C)沉积区(D)侵蚀区

54.沉积环境中的()沉积面积广、层位稳定,以碳酸盐岩及粘土岩为主,碎屑岩次之。

(A)海相(B)陆相(C)河流(D)过渡相

55.海相碎屑岩的成分()、分选好、由岸及远粒度由粗变细,更远则是粘土沉积,沉积环境由氧化环境变成还原环境。

(A)简单(B)多样(C)复杂(D)单纯

56.凡处于海陆过渡地带的各种沉积相,统称海陆()。

(A)海相(B)陆相(C)过渡相(D)三角洲相

57.海陆过渡土坷垃的最大特征是海水()往往不正常,常因河流注入而淡化或因闭塞蒸发而咸化。

采油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A)

采油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A) 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內,每题1分,共40分) 1.在地质学中认为( )是地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天然物质记录,也是一定地质时间内所形成岩石的总称。 (A)沉积岩(B)碎屑岩(C)地层(D)沉积相 2.地质( )就是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 (A)规律(B)现象(C)时间(D)时代 3.地质时代包含两种意义:其一是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 ),另一个是地质事件发生到今天有多大年龄。 (A)规律(B)现象(C)顺序(D)岩性 4.地质年代单位的( )与地层单位宇、界、系、统相对应。 (A)群、组、段、层(B)宙、代、纪、世(C)阶、时、带(D)期、时、组 5.震旦系沉积地层是指( )。 (A)元古界(B)太古界(C)古生界(D)中生界 6.哺乳动物是在( )产生的。 (A)元古代(B)太古代(C)古生代(D)中生代 7.配产配注方案调整是指:根据油田( )、开采工艺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原油产量的需求,对上一时期或前一阶段的配产配注方案进行必要的综合调整。 (A)压力水平(B)油层吸水能力(C)开采现状(D)剩余储量 8.配产配注方案调整总体上是为了确保油田地下能量的补充和企业对( )的需求。 (A)高产稳产(B)长期稳产(C)开发效果(D)原油产量 9.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有统计法、( )、物质平衡法、地下流体力学法。 (A)模拟法(B)计算法(C)制表法(D)作图法 10. 井组分析时一般从注水井人手,最大限度地解决( )。 (A)压力平衡(B)平面矛盾(C)层内矛盾(D)层间矛盾 11.油田动态分析方法中,( )是把各种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对比,找出主要矛盾。 (A)统计法(B)对比法(C)平衡法(D)图表法 12.油井出的水,按其来源可分为外来水和地层水,不是地层水的是( )。 (A)注入水(B)夹层水(C)边水(D)底水 13.在非均质多油层油田笼统注水后,由于高中低渗透层的差异,各层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地层压力、采油速度、水淹状况等方面产生的差异,造成了( )矛盾。 (A)层内(B)平面(C)层间(D)开发 14.所谓( )矛盾是指在一个油层的内部,上下部位有差异,渗透率大小不均匀,高渗透层中有低渗透带,低渗透层中有高渗透带,注入水沿阻力小的高渗透带突进。 (A)层內(B)平面(C)层间(D)地层 15.单相交流电路是交流电路中最简单的电路,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照明电路,工作电压通常为( )V。 (A)60 (B)110 (C)220 (D)380 16.单相交流电路是交流电路中最简单的电路,电路中有( )。 (A)三根火线(B)三根火线与一根零线(C)两根火线与一根零线(D)一根火线与一根零线17.交流电的( )和周期成倒数关系。 (A)开关(B)熔断(C)负载(D)频率 18.三相交流电路是交流电路中应用最多的动力电路,通常电路工作电压为( )V。 (A)60 (B)110 (C)220 (D)380 19.螺钉旋具又称螺旋凿、起子、改锥和螺丝刀,它是一种( )的工具。 (A)紧固螺钉(B)拆卸螺钉(C)紧固和拆卸螺钉(D)紧固和拆卸螺帽

最新采油地质高级工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胶结类型中的基 底胶结是指胶结 物含量高,岩石 颗粒之间(很少 接触)。 2、胶结的类型分为 (3)种。 3、胶结类型是指胶 结物在砂岩中的 分布状况以及与 碎屑颗粒的接触 关系。 4、储层定向分布及 内部各种属性都 在极不均匀地变 化,这种变化称 为储层的非均质 性。 5、碎屑岩储层的非 均质性分成4 类。 6、储集层的非均质 将直接影响到储 层中油、气、水 的分布规律和油 油开发效果的好 坏。 7、基底胶结的孔隙 度很低。 8、在几种胶结类型 中,基底胶结的 孔隙度最低。9、基底胶结的渗透 率很低。 10、胶结物充填于颗 粒之间的孔隙 中,颗粒呈支架 状接触,这种胶 结称为孔隙胶 结。 11、胶结物充填于颗 粒之间的孔隙 中,颗粒呈支架 状接触,这种胶 结称为孔隙胶 结。12、在几种胶结类型 中,孔隙度仅次 于接触胶结的是 孔隙胶结。 13、在几种胶结类型 中,接触胶结的 孔隙度最高。 14、在几种胶结类型 中,接触胶结的 孔隙度大于孔隙 胶结。 15、接触胶结是指胶 结物含量很少, 分布于颗粒相互 接触的地方,颗 粒呈点状或线状 接触的胶结。 16、层系的旋回性、 砂层间渗透率的 非均质程度、隔 层分布、特殊类 型的分布,统称 为层间非均质 性。 17、层间非均质性包 括层系的旋回 性、砂岩间渗透 率的非均质程 度、非均质程度、 隔层分布、特殊 类型的分布。 18、层间非均质性包 括层系的旋回 性、砂岩间渗透 率的非均质程 度、非均质程度、 隔层分布、特殊 类型的分布。 19、隔层分布、特殊 类型的分布属于 层间非均质性。 20、储集层的断层、 倾角、微型构造、 裂缝发育、层理 倾向等,都会加 剧储集层的平面 非均质性。 21、同一油层中,最 高渗透率与各井 点平均渗透率的 比值称为平面突 进系数,其值越 大,平面非均质 性就越严重。 22、平面非均质性包 括砂体成因单元 的连通程度、平 面孔隙度、渗透 率的变化和非均 质程度以及渗透 率的方向性。 23、从冲积扇到河流 再到三角洲,不 同的沉积成因形 成不同的层内非 均质,大都不利 于注水开发水驱 波及体积的提 高。 24、层内非均质性主 要是指单个砂层 内垂向上岩石颗 料和物性多种多 样的变化。 25、储集层层内非均 质类型可归纳为 正韵律、反韵律、 多层多韵律、复 合韵律和韵律性 不明显的储集层 五种类型。 26、孔隙非均质性主 要指微观孔隙结 构的非均质性。 27、岩石中沟通孔隙 之间的狭窄通道 称为孔隙喉道。 28、孔隙非均质性包 括砂体孔隙、喉 道大小及其均匀 程度、孔隙喉道 的配置关系和连 通程度。 29、同一类地区新老 地层或岩石之间 的相互关系称为 地层的接触关 系。 30、研究地层或岩石 的接触关系能够 重建地壳运动的 历史。 31、接触关系中,沉 积接触不是地层 或岩石的接触关 系。 32、整合接触地层的 产状,其岩石性 质与生物演化连 续而渐变,沉积 作用上没有间 断。 33、地层或岩石的接 触关系中,整合 接触表明该地层 是在地壳运动中 处于持续下降或 持续上升的沉积 背景中,在沉积 盆地内连续沉积 的。 34、上下两套岩层呈 连续沉积、无沉 积间断,这种接 触关系称为整合 接触。 35、新老地层产状一 致,其岩石性质 与古生物演化突 变,沉积作用上 有间断,接触处 有剥蚀面,剥蚀 面与上下地层平 行的接触关系为 假整合接触。 36、新老地层产状一 致,其岩石性质 与古生物演化突 变,沉积作用上 有间断,接触处 有剥蚀面,剥蚀

2021年采油工(高级工)考试题库(含答案)

2021年采油工(高级工)考试题库(含答案) 单选题 1.在电工仪表中仪表绝缘经500V耐压试验的标志符号是()。 A、∩ B、□ C、⊥ D、☆ 答案:D 2.动态控制图是利用流压和()的相关性绘制的图幅,反映抽油机的生产动态。 A、电流 B、泵效 C、沉没度 D、气油比 答案:B 3.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是()断层。 A、正 B、逆 C、平移 D、地垒 答案:A 4.生成的油气经过二次运移之后,必须保存于()中方可形成油气藏。

A、盖层 B、断层 C、圈闭 D、裂缝 答案:C 5.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装置是指()。 A、运算器 B、存贮器 C、控制器 D、显示器 答案:A 6.一个油气田总是受()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 A、单一 B、两个 C、三个 D、多个 答案:A 7.监测井点按开发区块、层系均匀布置,必须有代表性,确保监测资料能够反映全油田的真实情况,是建立()的原则之一。 A、分析系统 B、动态监测 C、监测系统

D、测试方式 答案:C 8.由于阀门(),会造成填料渗漏故障。 A、压盖过松 B、压盖过紧 C、阀体损坏 D、加油过多 答案:A 9.遵循的协议是()。 A、FTP B、HTTP C、BBS D、SMTP 答案:B 10.更换采油树卡箍钢圈首先要()后,才能卸开卡箍。 A、关井降压 B、停机断电 C、上提光杆 D、停机卸载 答案:A 11.机械堵水工艺要求探砂面,若口袋小于(),必须冲砂至人工井底。 A、5M

C、15M D、20M 答案:C 12.制造和检验零件所依据的图样叫()。 A、装配图 B、剖面图 C、剖视图 D、零件图 答案:D 13.某抽油机井流压高、泵效低,在动态控制图中,一般位于()区。 A、参数偏大 B、参数偏小 C、断脱漏失 D、合理 答案:C 14.油田开发过程中油藏内部的变化主要包括油气储量的变化,油、气、水分布的变化,()的变化,生产能力的变化等。 A、产液 B、注水 C、含水 D、压力

采油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D)

采油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D) 采油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D) 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內,每题1分,共40分) 1.宙、代、纪、世四个级别是国际性的地质时代( )。 (A)单位(B)区域(C)历史(D)地方 2.地层( )可划分为宇、界、系、统、阶、时、带、群、组、段、层等。 (A)单位(B)界限(C)厚度(D)年代 3.注水井动态分析的内容是:分析分层吸水能力的变化、注水井井下工作状况、( ) 对油井的适应程度、注水井增注效果。 (A)注水压力(B)配注水量(C)注水流程(D)泵压 4.分层指示曲线主要用于对分层吸水能力、注水井井下工作状况、注水井( )等进行分析。 (A)配注水量(B)注水压力(C)增注效果(D)工作状况 5.对于大片连通的油层,注入水的流动方向主要受( )的影响。 (A)油层厚度(B)油层渗透性(C)孔隙结构(D)油层夹层发育程度 6.层内矛盾的大小由( )表示。 (A)单层突进系数(B)层内水驱油效率(C)扫油面积系数(D)地质系数 7.皮带抽油机的主要特点是:长冲程、低冲次、( )。 (A)机架离井口近(B)重负荷(C)维修方便(D)节省材料 8.无游梁式抽油机是指( )型抽油机。 (A)前置(B)塔架(C)异相(D)双驴头 9.抽油机负载利用率是指( )载荷与铭牌最大载荷之比。 (A)上行(B)下行(C)平均(D)实际最大 10.某抽油机铭牌载荷100kN,上行平均载荷70kN,下行平均载荷50kN,上、下行平均载荷60kN,上行最大载荷为80kN,则该机负荷利用率为( )。 (A)70%(B)60%(C)80%(D)’71%

采油高级工理论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采油高级工理论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油井投产后,当地层压力低于( )压力时,气油比会很快上升。 A、静 B、饱和 C、流动 D、井口 【正确答案】:B 2.吞吐( )液量高,含水高(一般含水高于60%以上),随着生产时间延长,含水下降、产油量上升。 A、初期 B、中期 C、中后期 D、末期 【正确答案】:A 3.油井生产数据表如果反映一年或几年内的生产情况,应选用( )月度综合记录表上的数据。 A、单井 B、井组 C、区块 D、油田

【正确答案】:A 4.处理阀门填料渗漏故障时,填料切口应为( )。 A、10°~20° B、15°~25° C、20°~30° D、30°~45° 【正确答案】:D 5.油井动态分析的任务是拟定合理的( ),提出合理的管理及维修措施。 A、泵效 B、生产时间 C、工作制度 D、采油指数 【正确答案】:C 6.剖切面与物体的接触部分称为( )。 A、封闭区域 B、剖面区域 C、假想区域 D、剖切区域 【正确答案】:B 7.三视图中的左视图( )。 A、只能看到物体宽度

B、既能看到高度又能看到长度 C、既能看到高度又能看到宽度 D、既能看到长度又能看到宽度 【正确答案】:C 8.油井( ),增加了深井泵的漏失量,会使泵效变差。 A、结蜡 B、气体多 C、原油黏度高 D、含水高 【正确答案】:A 9.层间矛盾的大小由( )表示。 A、地层系数 B、扫油面积系数 C、层内水驱油效率 D、单层突进系数 【正确答案】:D 10.油层一般在其上下有不能渗透的( )和底层,边缘还有地下水阻挡。 A、顶层 B、隔层 C、地层 D、盖层

采油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采油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1.AA001 每个冲积扇在( A )上可分为扇顶、扇中、扇底三个亚相环境。 (A)平面 (B)剖面 (c)立体 (D)扇面 2.AA001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山地河流多为( )性水流,即洪流。 (A)永久 (B)地下 (c)暂时 (D)长期 3.AA001 当洪流由山谷进入平原的出口处时,坡度突然变小,流速( )。 (A)骤减 (B)骤增 (c)加快 (D)加速 4.AA002有些冲积扇可以直接入湖泊或海盆,形成( )冲积扇和扇三角洲。 (A)水下 (B)地下 (c)岩层 (D)构造 5.AA002冲积扇的特点是在( )上呈扇形分布,剖面上呈楔形或上凹下凸的透镜状,以砂、砾为主要成分。 (A)平面 (B)剖面 (c)立体 (D)规格 6.AA002冲积扇的面积变化较大,其半径可由小于100m到大于150km,为陆上沉积体最( )的、分选最差的近源沉积物。 (A)粗 (B)细 (c)原 (D)薄 7.AA003扇中沉积物与扇根比较,砂与砾比率( )。 (A)增加 (B)减少 (c)基本相等 (D)成倍数关系 8.AA003 扇根的特点是沉积坡角( ),发育有直而深的主河道,沉积物分选极差,一般无层理特征,呈块状。 (A)没有 (B)中等 (c)最小 (D)最大 9.AA003 分布在积扇中部称为( ),是冲积扇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到较低的沉积坡角和发育的辫状河道为特征。 (A)扇中 (B)冲积扇 (c)扇根 (D)扇尾 10.AA004扇端出现在冲积物的( )。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D)趾部 11.AA004扇端的地貌特征是具有最低的沉积坡角,地形较( )。 (A)单一 (B)复杂 (c)平缓 (D)较陡 12.AA004扇端的砂岩颗粒( ),分选性( )。 (A)较粗,好 (B)较细,好 (c)较粗,不好 (D)较细,不好 13.AA005 在大陆沉积环境中,河流作用是很重要的地质营力,它不仅是( )和搬运的营力,而且也是一种侵蚀营力。 (A)下切 (B)侵蚀 (c)运动 (D)沉积 14.AA005河流一般多发育在构造长期( )、气候潮湿地区。 (A)沉降 (B)上升 (c)沉积 (D)侵蚀 15.AA005根据浅滩在河床内所处的位置不同,将河床凸岸浅水处沉积称为( )。 (A)边滩 (B)心滩 (C)河漫滩 (D)天然堤 16.AA006河床是( )中经常有流水的部分。 (A)河谷 (B)心滩 (C)三角洲 (D)河漫滩 17.AA006河床沉积物在剖面上,其粒度常自下而上由粗变细,呈( )沉积。 (A)反旋回 (B)正旋回 (c)复合旋回 (D)叠加 18.AA006河床沉积物平面上粒度由上游向下游变( );分选自上游向下游变好。 (A)细 (B)差 (C)好 (D)粗 19.AA007河漫滩平常在河水面以上,( )季节被淹没,接受河流所携带的大量悬浮物质沉积。

石油钻井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附答案

石油钻井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1、石油是天然生成的、液态的、以( B )为主的混合物。 (A)氢氧化合物(B)碳氢化合物(C)氧化物(D)氢化物2、石油凝固点高低与其( A )量有关。 (A)蜡(B)胶质(C)硫(D)碳 3、石油的凝固点一般为( A )。 (A)-50~30℃(B)-10~10℃(C)0~30℃(D)30~40℃4、通常所说的天然气是指天然生成的( A )气体。 (A)所有(B)甲烷(C)烷类(D)烃类 5、在标准状态下,天然气和空气的密度之比为(B )。 (A)0.6~0.8 (B)0.6~1.0 (C)0.8~1.0 (D)1.06~1.20 6、天然气的发热量随着( A )含量增加而升高。 (A)重烃(B)轻烃(C)重烷(D)烃类 7、生油气层的颜色与岩石中含有的( A )、氢氧化压铁、绿泥石及有机物有关。(A)硫化铁(B)硫酸铁(C)碳酸铁(D)氧化铜 8、生油气层主要有暗色的( B )和富含有机质的碳酸盐岩。 (A)生物灰岩(B)沉积岩类(C)礁块灰岩(D)碎屑岩 9、生油气层富含有机质和生物化石,尤其以含大量成分散状的( A )为主。 (A)浮游生物(B)爬行动物(C)植物(D)微生物10、目前,生产部门大量采用地球化学分析的方法,来( C )认识生油气层。 (A)估计(B)定性(C)定量(D)线性11、反映岩层有机质丰度的指标不包括( C )。 (A)石油类沥青含量(B)剩余有机碳含量 (C)烃与有机质的比值(D)烃含量 12、反映岩层中氧化还原的指标不包括( C )。 (A)铁的还原系数(B)还原硫的含量

采油地质工高级试题

2009年职业技能鉴定操作技能考核项目采油地质工 高 级 中国石油辽河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第一采油职业技能鉴定站

采油地质工高级试题目录 1、绘制产量运行曲线绘图20% 2、绘制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绘图20% 3、利用注水指示曲线分析油层吸水指数变化分析资料35% 4、聚合物驱井组动态分析分析资料35% 5、计算抽油机井系统效率计算25% 6、计算油田生产任务管理指标计算25% 7、编排、输出数据表格操作计算机20% 8、制作Word文件操作计算机20%

试题一、绘制产量运行曲线 2、考核要求 (1)资料真实,数据标注齐全、准确。 (2)比例合理,图幅清晰、整洁、无涂改。 (3)各项颜色选择按地质部门常规执行,笔的色彩协调美观。(4)正确使用绘图仪器。 3、操作程序的规定及说明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坐标数值。 (2)标注各点数值,连线。 (3)资料整理,上墨着色,清图,标图名。 4、评分记录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试卷 采油地质工高级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 性别:_____ 试题名称:绘制产量运行曲线 评分人:核分人:年月日

试题二、绘制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 1、准备要求 2、考核要求 (1)明确绘制图件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2)整理资料,计算相关参数。 (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比例尺)或确定坐标数值,画图。(4)上墨着色,清图,标图名。 3、操作程序的规定及说明 (1)整理资料,选择横纵坐标。 (2)计算相关参数。 (3)绘制理论示功图。 (4)清图,标注图名等项。 4、评分记录表

采油高级工试题及答案

采油高级工试题及答案 1、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的乘积叫()。 A、采油指数 B、采液指数 C、压缩系数 D、地层系数(正确答案) 2、油层厚度()有效厚度。 A、大于(正确答案) B、小于 C、等于 D、不包含 3、油田开发方案中必须对()作出明确规定。 A、储量计算 B、油井试采 C、井网试验 D、开采方式(正确答案) 4、()是油田开发前期对油田开发方法的设计,是油田开发的依据。 A、开发原则 B、开采方式 C、开发方案(正确答案) D、开发层系

5、油藏开发阶段所侧重的油藏描述手段和方法不包括()。 A、钻井 B、测井 C、试油试采 D、地球物理(正确答案) 6、规定采油速度和()是油田开发原则中的重要内容。 A、开采方式 B、开发层系 C、布井原则 D、稳产期限(正确答案) 7、试油,求得油层()参数,是油田开发程序中的重要环节。 A、开发 B、物性 C、储量 D、产能(正确答案) 8、划分开发层系主要是解决多油层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中的()矛盾。 A、层间(正确答案) B、平面 C、层内 D、砂体 9、划分开发层系主要是解决多油层()注水开发中的层间矛盾。 A、均质油藏

B、井网 C、非均质油藏(正确答案) D、砂体 10、油田开发设计和投产是()的内容概括。 A、开发原则 B、开发方案(正确答案) C、开采方式 D、开发层系 11、在油田开发中,同一套开发层系用()进行开发。 A、不同井网 B、两套井网 C、同一井网(正确答案) D、各种井网 12、笼统注水可分为正注和()。 分层注水 B、笼统注水 C、反注(正确答案) D、合注 13、油田在开发以后,在某些井点,关井待压力恢复以后,所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称为()。 A、原始地层压力 B、目前地层压力(正确答案)

采油地质工高级技师理论试题

采油地质工高级技师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 1 AA001 海相沉积面积广,层位稳定,以()及粘土岩为主,碎屑岩次之。砂岩石膏硅酸镁碳酸盐岩 2 AA001海相沉积物具有规模()和纵向上、横向上分布()的特点。大,稳定小,稳定大,多变小,多变 3 AA002浅海是指退潮线至水深()m的地带,其范围与大陆架相当,但又不完全相同。200 500 300 70 4 AA002 根据水深、岩性和生物等特征的不同,又可将()相分为两个亚相,即亚浅海相和深浅海相。滨海 浅海深海半深海 5 AA003 半深海沉积发生在大陆()。边缘棚架斜坡 6 AA003 半深海一深海区由于深水,环境安静,主要沉积的是各种远洋()。硬泥生物钙泥砂软泥 7 AA004 凡处于海陆过渡地带的各种沉积相,统称海陆()相。比邻突变过渡渐变 8 AA004海陆过渡环境的最大特征是海水含盐度往往不正常,常因河流注入而淡化或因闭塞蒸发而()。咸化 淡化微淡微咸 9 AA005 泻湖相位于大陆和海洋之间的()地区。海湾海岸过渡砂坝 10 AA005 由于砂坝,砂洲、堤岛等离岸沉积的发育,把海湾与海洋完全隔开或基本隔开,形成一个封闭或基本封闭的湖盆状态称为()。海岸沼泽海湾泻湖 11 AA006 咸化泻湖相形成于气候()的地区。冷湿干旱潮湿干冷 12 AA006 所谓()泻湖相沉积物以纯化学沉积及细碎屑沉积为主,也有盐渍化和石膏化砂质粘土岩。滨海 淡化海湾咸化 13 AA007 油田沉积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油田()。注水效果产量效果开采时间开发效果 14 AA007 油田沉积相研究要以()砂体的几何形态、规模、稳定性、连通状况及内部结构的详细研究为核心。 连通单一复杂多层 15 AA008 细分()是油田沉积相研究的基础工作。沉积小层沉积单元沉积亚相沉积环境 16 AA008 陆相砂、泥岩沉积层常常具有明显的多级旋回性,因此可普遍采用()的总原则细分沉积单元。小层对比、分级控制旋回对比、分级控制亚相对比、标准层控制环境划分、标准层控制 17 AA009 判断古代沉积环境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好研究区域内有代表性的能清楚反映各种相变化的有效()和标志。 特征特别象征特殊 18 AA009 泥质岩的颜色、岩性组合与旋回性、层理类型与沉积层序、生物化石与遗迹化石、特殊岩性与特殊矿物,以及特殊构造、沉积现象都可作为主要的和基本的()标志。划相沉积砂体岩石 19 AB001 油田()是指一个油田内埋藏在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数量。沉积储量剩余储量地质储量 可采储量 20 AB001 油田()可分为两种即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沉积储量剩余储量地质储量可采储量 21 AB002 所谓()是指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从储油层中所能采出的那部分油气储量。沉积储量 剩余储量地质储量可采储量 22 AB002 可采储量用原始地质储量的()来表示。百分数乘积总和之差 23 AB003 预测储量相当其他矿种的()级。 A C B D—E 24 AB003 预测储量是制定评价()的依据。钻探方案开发方案经济效益地质方案 25 AB004 控制储量相当其他矿种的()级。C—D D—E B A 26 AB004 控制储量大体控制了含油面积和储层厚度的变化趋势,对油藏复杂程度、产能大小和油气质量已作出了()评价。较好可靠最终初步 27 AB005 在油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是()储量。可采控制探明剩余 28 AB00S 探明储量是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并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开采控制 探明分析 29 AB006 已开发探明储量简称()类储量,相当其他矿种的A级储量。I ⅡⅢⅣ 30 AB006 已开发()储量是指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开发方案的实施,已完成开发钻井和开发设施建设并已投入开采的储量。探明未探明基本探明剩余 31 AB007 未开发探明储量简称()类储量,相当其他矿种的B级。Ⅰ-ⅡⅠⅡⅢ 32 AB007 未开发()储量指已完成评价钻探并取得可靠的储量参数后所计算的储量。未探明探明剩余 控制 33 AB008 基本探明储量简称Ⅲ类,相当其他()的C级。类别储量行业矿种 34 AB008新油田在()井网钻完后,即应计算已开发探明储量。油井勘探基础开发

采油高级工考试知识

采油高级工考试知识 1、单选(江南博哥)电动潜油泵井欠载整定电流是工作电流的()。 A、60% B、70% C、80% D、90% 答案:C 2、单选螺旋千斤顶的起重能力一般为()t。 A.2~20 B.3~40 C.5~40 D.5~50答案:D 3、单选注水井调整可以缓解层间、层内和()矛盾。 A、井间 B、井距 C、地面 D、平面 答案:D 4、单选原始地层压力是在油层()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 A.未开采前,从探井中 B.开采后,某一时刻,从生产井中 C.开采后,从探井中 D.在生产中,关井后 答案:A 5、单选电动台钻钻通孔时,应在将要钻通前,()进给量。 A、加速 B、平稳 C、减少 D、增加 答案:C 6、单选台虎钳也称台钳,是中小型工件()必备的专用工具。 A、凿削加工 B、增加力矩 C、加压 D、旋转 答案:A 7、单选电工常用仪表名称中,按其测量对象分的是()。 A、电磁式

B、电压表 C、交流表 D、携带式 答案:B 8、单选分层流量监测主要包括()剖面监测、产液剖面监测、注蒸汽剖面监测。 A、注水 B、注气 C、吸水 D、产水 答案:C 9、问答题什么是动态分析? 答案:①动态分析是指通过大量的油水井第一性资料、分析、认识、判断地下油层的油水运动规律; ②利用这些规律提出相应的措施; ③挖掘油田潜力; ④预测今后发展趋势,确保油田高产稳产。 10、单选尼龙绳是由()制作的。 A、尼龙 B、纤维 C、玻璃丝 D、尼龙纤维 答案:D 11、单选钢丝绳常用规格有6×19,其中19表示()。 A、钢丝绳直径 B、钢丝数总根数 C、每股钢丝数 D、起重量数 答案:C 12、单选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过程中不能转动()。 A、万用表 B、转换开关 C、被测元件 D、表笔 答案:B 13、单选油、水井动态分析是指通过大量的油、水井第一性资料,认识油层中()运动规律的工作。 A、油

采油高级工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采油高级工理论知识考核试题 一、选择题 1. 磁浮子液位计应垂直安装在容器上,其最大铅直度为()。[单选题] * A.2° B.3°√ C.4° D.5° 2. 抽油机井量油发现产量下降后,首先应进行(),排除井筒状况的影响,再采取其他技术手段分析判断。[单选题] * A.测动液面 B.测示功图 C.洗井√ D.碰泵 3. 冷输管线回压在井口端不允许超过(),如果回压过高,会造成驱动头的损坏。[单选题] * A. 1.0MPa B. 1.2 MPa C. 1. 5 MPa√ D. I.8 MPa 4. 某注水井某日正常注水,今日水表读数为1068,昨日水表读数为1008,则该井今日注水量是()。[单选题] *

A.120 m3 B.1008 m3 C.1068 m3 D.60 m3√ 5. 使用高压验电器对同杆塔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进行验电时,应遵循()的原则。[单选题] * A.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 B.先验高压后验低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 C.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上层后验下层 D.先验高压后验低压、先验上层后验下层 6. 高压验电器应()进行一次预防性电气试验,保证安全使用。[单选题] *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D.每年 7. 在室外雨天使用高压绝缘棒时,额定电压为10kV及以下,应安装不少于()只的防雨罩。[单选题] * A.1 B.2√ C.3 D.4 8. 在室外雨天使用高压绝缘棒时,额定电压为35kV及以下,应安装不少于()只的防雨罩。[单选题] *

A.1 B.2 C.3 D.4√ 9. 为保证操作高压绝缘棒时有足够的绝缘安全距离,绝缘操作杆的绝缘部分长度不得小于()。[单选题] * A.0.5m B.0.7m√ C.1.0m D.1.2m 10. 吊线锤的规格是指线锤的()。[单选题] * A.锥度 B.直径 C.高度 D.重量√ 11. 在检测抽油机对中工作中应使用()。[单选题] * A.水平仪 B.千分尺 C.卡尺 D.吊线锤√ 12. 在检测抽油机()工作中,通常使用吊线锤检测。[单选题] * A.基础水平度

采油工考试:高级采油地质工考试题库

采油工考试:高级采油地质工考试题库 1、单选(江南博哥)生产测井为了解和分析井下技术状况及流体在井下和地层内流动问题提供了手段,它可以检查井下技术状况及井下水动力条件的完整性,可以求取()的性质参数,可以评价其生产特征及动态变化特征。 A、油气 B、原油 C、油藏 D、油层 答案:D 2、单选我国合理开发油田的()可归纳为:在总的投资最少,同时原油损失尽可能最少的条件下,能保证国家或企业原油需求量,获取最大利润的开发方式。 A、总方针 B、总方案 C、总原则 D、总策略 答案:C 3、单选影响聚合物溶液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溶解氧的影响、氧化还原作用的影响和()的影响。 A、杂质 B、细菌 C、微生物 D、胞外酶 答案:B 4、单选气体混相驱采油技术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烃类驱油、二氧化碳驱油和()驱油。 A、蒸汽 B、富气烃 C、惰性气体 D、液化石油气 答案:C 5、单选水淹层监测的电测曲线必须与()资料结合,经过计算机程序软件解释,确定油层水淹程度,揭示控制剩余油分布的因素,为油藏调整挖潜提供依据。 A、密闭取心 B、生产动态 C、其他测井

D、产液剖面 答案:A 6、单选背斜油气藏中,含油边缘所圈闭的面积称为()面积;气顶边缘所圈闭的面积称为含气面积;若为油气藏,则含油边缘所圈闭的面积称为含油气面积。 A.含油 B.含气 C.含水 D.圈闭 答案:A 7、单选堵水井选井要选择井下技术状况好、()、无套管损坏的井。 A、有封固 B、无封固 C、有窜槽 D、无窜槽 答案:D 8、单选涡轮流量计是利用流体的流动使涡轮转动,通过测量()而求出流量,是间接测量方式。 A、流体 B、流速 C、容积 D、转速 答案:D 9、单选在()要通过注水方案调整,提前把水注上去,保证预定压裂层段压裂时取得较好的增油效果,并保持较长的有效期。 A、压裂前 B、压裂后 C、压裂时 D、压裂中 答案:A 10、单选单泵单井流程就是由一台()泵供给高压高浓度聚合物母液,与高压清水混合,然后送给注入井。一台注聚泵仅对一口注入井。 A、螺杆 B、柱塞 C、离心 D、射流 答案:B

采油试题库(高级工)

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某油田ABCD区块开采示意图中,11井与()井开采同油田。 (A)19 (B)29 (C)31 (D)39 2.在如图所示的某油田ABCD区块开采示意图中,21井与()井开采同油层。 (A)19 (B)29 (C)31 (D)39 3.从开采过程和时间上配产配注可分为()的配产配注方案编制与某一个阶段(6~12月)配产配注方案的调整编制。 (A)某一个时期(1年)(B)某一个时期(1~2年) (C)某一个时期(3~5年)(D)某一个时期(5~10年) 4.配产配注方案的最终落脚点都是()。这也就是采油工为什么要学习好配产配注内容的根本所在。 (A)单井和小层(B)水淹小层(C)采油井(D)低含水层 5.配产配注方案的总体目标是()。 (A)采液能力增加(B)注水能力提高 (C)完成生产任务(D)注采平衡 6.配产配注方案调整是指根据油田()对上一时期或前一个阶段的配产配注方案进行必要的综合调整。 (A)系统压力水平和企业对原油产量的需求 (B)系统压力水平、油层吸水能力和企业对原油产量的需求 (C)开采现状、开采工艺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原油产量的需求 (D)开采现状、开采工艺技术的发展 7.配产配注方案调整总体上是为二个确保服务的,即()。 (A)确保差油的改造和好油层的调整。 (B)确保注水能力提高和完成生产任务 (C)确保地层压力不降和含水不上升 (D)确保油田地下能量的补充和企业对原油产量的需求 8.通过大量的油井、水井第一性资料,认识油层中油、气、水运动规律的工作是()动态分析。 (A)单井(B)油井(C)油井、水井(D)水井 9.油水井动态分析是指通过大量的油井、水井()资料,认识油层中油、气、水运动规律的工作。 (A)第一性(B)工程(C)动态(D)静态 10.动态分析的三大步骤可以概括为:针对油藏投入生产后,油藏内部诸因素都在发生变化情况,惊醒研究、分析;找出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生产问题所在;进而()。 (A)提出增产增注措施 (B)提出稳油控水措施 (C)提出调整挖潜生产潜力措施 (D)提出调整挖潜生产潜力、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11.动态分析的形式基本有:() (A)单井动态分析 (B)单井动态分析、井组动态分析 (C)单井动态分析、井组动态分析、区块(层系、油层)动态分析

采油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采油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AA001 在地质学中认为是地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天然物质记录也是一定地质时间内所形成岩石的总称 A 沉积岩 B 碎屑岩 C 地层 D 沉积相 2.AA00l 地质就是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 A 规律 B 现象 C 时间 D 时代 3.AA001 地质时代包含两种意义其一是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另一个是地质事件发生到今天有多大年龄 A 规律 B 现象 C 顺序 D 岩性 4.AA002 表明地层形成先后顺序的概念称为地质时代 A 规律 B 现象 C 年龄 D 时间 5.AA002 用以划分地球的单位称为地质时代单位 A 规律 B 现象 C 历史 D 时间 6.AA002 宙代纪世四个级别是国际性的地质时代 A 单位 B 区域 C 历史 D 地方 7.AA003 地层可划分为宇界系统阶时带群组段层等 A 单位 B 界限 C 厚度 D 年代 8.AA003 地层单位中宇界系统阶时带等单位主要是根据的发展演化阶段来划分的 A地层 B动物C植物D生物

9.AA003 群组段层四个单位则主要是根据地层岩性和地层关系来划分的 A 时间 B 沉积 C 接触 D 相互 10.AA004.界相当一个时间内形成的地层 A 代 B 宇 C 世 D 期 11.AA004统是国际通用的地层单位统相当一个时间内形成的地层 A 代 B 宇 C 世 D 期 12.AA004地质年代单位的与地层单位宇界系统相对应 A 群组段层 B 宙代纪世 C 阶时带 D 期时组 13.AA005 震旦系沉积地层是指 A 元古界 B 太古界 C 古生界 D 中生界 14.AA005 哺乳动物是在产生的 A 元古代 B 太古代 C 古生代 D 中生代 15.AA005 属于古生代的是 A 白垩纪 B 侏罗纪 C 二叠纪 D 三叠纪 16.AA006沉积是指地层剖面上相似岩性的岩石有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 A 储层 B 层理 C 岩层 D 旋回 17AA006沉积岩的岩性及岩相变化的规律是受沉积控制的 A 环境 B 气候 C 岩层 D 水动力 18.AA006由于地壳升降气候水动力强弱因素变化的不平衡所以沉积剖面上的沉积 就表现出不同级次来

新版采油地质工高级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C 1.胶结类型中的基底胶结是指胶结物含量高,岩石颗粒之间( )。 (A)大面积接触 (B)全部接触 (C)很少接触 (D)中等接触 B 2.胶结的类型分为( )种。 (A)2 (B)3 (C)4 (D)5 D 3.胶结类型是指胶结物在砂岩中的分布状况以及与碎屑( )的接触关系。 (A)粗粒 (B)中粒 (C)细粒 (D)颗粒 D 4.储层定向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都在极不均匀地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储层的( )性。 (A)均质 (B)物性 (C)特性 (D)非均质 C 5.碎屑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分成( )类。 (A)2 (B)3 (C)4 (D)5 B 6.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将( )影响到储层中油、气、水的分布规律和油田开发效果的好坏。 (A)间接 (B)直接 (C)严重 (D)可能 D 7.基底胶结的孔隙度( )。 (A)没有 (B)中等 (C)很高 (D)很低 B 8.在几种胶结类型中,基底胶结的孔隙度( ), (A)最高 (B)最低 (C)中等 (D)较高 B 9.基底胶结的渗透率( )。 (A)没有 (B)很低 (C)中等 (D)很高 D 10.胶结物充填于颗粒之间的孔隙中,颗粒呈( )接触,这种胶结称为孔隙胶结。 (A)稀疏 (B)紧密 (C)点状 (D)支架状 A 11.胶结物充填于颗粒之间的孔隙中,颗粒呈支架状接触,这种胶结称为( )胶结。 (A)孔隙 (B)基底 (C)接触 (D)支架 D 12.在几种胶结类型中,孔隙度仅次于接触胶结的是( )胶结。 (A)支架 (B)接触 (C)基底 (D)孔隙 C 13.在几种胶结类型中,接触胶结的孔隙度( )。 (A)较高 (B)中等 (C)最高 (D)最低 B 14.在几种胶结类型中,接触胶结的孔隙度( )孔隙胶结。 (A)低于 (B)大于 (C)等于 (D)小于 A 15、接触胶结是指胶结物含量( ),分布于颗粒相互接触的地方,颗粒呈点状或线状接触的胶结。 (A)很少 (B)很多 (C)较少 (D)较多 C 16.层系的旋回性、砂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隔层分布、特殊类型的分布,统称为( )非均质性。(A)平面 (B)层内 (C)层间 (D)孔隙 D 17.层间非均质性包括( )的旋回性、砂岩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隔层分布、特殊类型的分布。 (A)层段 (B)砂岩 (C)砂体 (D)层系 A 18、层间非均质性包括层系的旋回性、( )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隔层分布、特殊类型的分布。 (A)砂层 (B)地层 (C)层系 (D)隔层 C 19、隔层分布、特殊类型的分布属于( )的范畴。 (A)层内非均质性 (B)平面非均质性 (C)层间非均质性 (D)孔隙非均质性 A 20、储集层的断层、倾角、微型构造、裂缝发育、层理倾向等,都会加剧储集层的( )非均质性。 (A)平面 (B)层间 (C)层内 (D)层次 C 21、同一油层中,最高渗透率与各井点( )渗透率的比值称为平面突进系数,其值越大,平面非均质性就越严重。 (A)最接近 (B)总和 (C)平均 (D)最低 B 22、平面非均质性包括砂体成因单元的连通程度、平面孔隙度、( )的变化和非均质程度以及渗透率的方向性。

采油工高级工理论试题(有答案)

采油工高级工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1.AA001在地质学中认为()是地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天然物质记录,也是一定地质时间内所形 成岩石的总称。 (A)沉积岩(B)碎屑岩(C)地层(D)沉积岩 2.AA001地质()就是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 (A)规律(B)现象(C)时间(D)时代 3.AA001地质时代包含两种意义:其一是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另一个是地质事件发生到 8. 9 (A)元古代(B)太古代(C)古生代(D)中生代 15.AA005属于古生代的是() (A)白垩纪(B)侏罗纪(C)二叠纪(D)三叠纪 16.AA006沉积()是指地层剖面上相似岩性的岩石有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 (A)储层(B)层理(C)岩层(D)旋回 17.AA006沉积岩的岩性及岩相变化的规律是受沉积()控制的。 (A)环境(B)气候(C)岩层(D)水动力 18.AA006由于地壳升降、气候、水动力强弱因素变化的不平衡,所以沉积剖面上的沉积()就表 现出不同级次来。 (A)储层(B)层理(C)岩层(D)旋回

19.AA007湖相油层根据标准层的分布规律及二级旋回的数量和性质,用()确定对比区内油层组 间的层位界限。 (A)特殊层(B)标准(C)标准层(D)标准曲线 20.AA007湖相沉积油层利用岩性和厚度对比()。 (A)同一时间(B)不同时间(C)砂岩组(D)相别 21.AA007在油田范围内()湖相沉积的单油层,不论是岩性和厚度都具有相似性. (A)同一时间(B)不同时间(C)同一环境(D)不同环境 22.AB001确定了开发层系后,就确定了()的井数。 (A)井网(B)油田(C)区块(D)井排 23.AB001一个开发区的每一套开发层系,对其井网、注采系统,工艺手段都要()做出规定。 (A)统一(B)独立(C)综合(D)尽量 . 35.AB005油井动态分析的任务是拟定合理的(),提出合理的管理及维修措施。 (A)生产时间(B)泵效(C)工作制度(D)采油指数 36.AB005井组动态分析是在单井动态分析的基础上,以注水井为中心,联系周围()和油井来进 行的。 (A)观察井(B)试验井(C)资料井(D)注水井 37.AB006在一个井组中,()往往起着主导作用,它是水驱油动力的源泉。。 (A)油井(B)水井(C)层间矛盾(D)注水压力 38.AB006油井动态分析主要分析产量、压力、含水、汽油比、()的变化及原因。 (A)动液面(B)剩余储量(C)工作制度(D)采油指数

采油高级工扩充试题库(带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采油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662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的括号中。每题0.1分,满分66.2分。) 1. 在地质学中认为( C )是地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天然物质记录,也是一定地质时间所形成岩石的总称。 A、沉积岩 B、碎屑岩 C、地层 D、沉积相 2. 地质( D )就是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 A、规律 B、现象 C、时间 D、时代 3. 地质时代包含两种意义:其一是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 C ),另一个是地质事件发生到今天有多大年龄。 A、规律 B、现象 C、顺序 D、岩性 4. 把各地大致相同时期沉积的某一地层,称为某某时代的( C )。 A、沉积岩 B、碎屑岩 C、地层 D、沉积相 5. 表明地层形成先后顺序 ( D )的概念称为地质时代。 A、规律 B、现象 C、年龄 D、时间 6. 用以划分地球( C )的单位称为地质时代单位。 A、规律 B、现象 C、历史 D、时间 7. 宙、代、纪、世四个级别是( D)性的地质时代单位。 A、地方 B、区域 C、历史 D、国际 8. 宙、代、纪、世、四个级别是国际性的地质时代( A )。 A、单位 B、区域 C、历史 D、地方 9. 地层( A )可划分为宇、界、系、统、阶、时、带、群、组、段、层等。 A、单位 B、界限 C、厚度 D、年代 10. 地层单位中,宇、界、系、统、阶、时、带等单位,主要是根据( D )的发展演化阶段来划分的。 A、地层 B、动物 C、植物 D、生物 11. 群、组、段、层四个单位主要是根据地层岩性和地层( C )关系来划分的。 A、时间 B、沉积 C、接触 D、相互 12. 群、组、段、层四个单位主要是根据地层( C )和地层接触关系来划分的。 A、渗透 B、沉积 C、岩性 D、构造 13. 界相当于一个( A )时间形成的地层。 A、代 B、宇 C、世 D、期 14. 统是国际通用的地层单位,统相当一个( C )时间形成的地层。 A、代 B、宇 C、世 D、期 15. 地质年代单位的宙、代、纪、世与地层单位相对应的是( B )。 A、群、组、段、层 B、宇、界、系、统 C、阶、时、带 D、期、时、组 16. 地质年代单位的( B )与地层单位宇、界、系、统相对应。 A、群、组、段、层 B、宙、代、纪、世 C、阶、时、带 D、期、时、组 17. 震旦系沉积地层是指( A )。 A、元古界 B、太古界 C、古生界 D、中生界 18. 哺乳动物是在( D )产生的。 A、元古代 B、太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19. ( C )不是中生代的。 A、白垩纪 B、侏罗纪 C、二叠纪 D、三叠纪 20. 属于古生代的是( C )。 A、白垩纪 B、侏罗纪 C、二叠纪 D、三叠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