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的内容,它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是它的漂白性)和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等内容。二氧化硫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与前面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相联系,起到复习巩固前面知识的作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氯水的漂白性相对比,又有所不同,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同时此节内容又为后面硫酸的内容作铺垫。总的来说,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

二、学情分析

虽然他们是处在高一阶段的学生,但大半个学期过去了,在学习上掌握了一定对比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学习本节内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时,很容易和前面学习的氯水的漂白性相对比,但往往二氧化硫和氯水的漂白原理分不清,容易造成错误;同时该阶段该时期的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所以在通过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来推测其的化学性质(即氧化还原性)时,比较轻松,也比较容易理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工业生产硫酸的的基本原理。

2.了解亚硫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

3.了解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并与氯水的漂白性进行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验以及与氯水漂白性的比较,使学生加深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通过对比学习,发掘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

〈二〉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五、教学方法

生活实例引入、问题引导、实验探究与对比学习相结合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实验仪器及药品

七、课时数

1

八、教学过程

九、板书设计

第四章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一、硫

1、存在

2、物理性质

黄色,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CS2)。

3.化学性质

(1)氧化性:

S+H2=H2S

(2)还原性:

S+O2=SO2

二、二氧化硫

1.实验现象: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SO2 +H2O =H2SO3

(2)与碱反应:

SO2+2NaOH==Na2SO3+H2O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

(4)氧化性:

SO2+ 2H2S= 3S↓+ 2H2O (5)还原性:

SO2+Cl2+2H20==H2SO4+2HCl SO2+O2 == SO3

三、三氧化硫

点燃

催化剂

加热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生活事例引入新课,通过设疑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思路:S →SO2→SO3 。从课堂练习与学生课堂的反响来看,学生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和基本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以后要完善。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2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有关化学性质可能不了解,但对有二氧化硫引起的一些现象却很熟悉,如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银耳的漂白等。可以由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疑问,激发兴趣,导入学习。而且高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并且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SO2以及SO2 的物理性质。 三、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本人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②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③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使学生学会通过阅读资料等途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②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2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了解SO2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②使学生了解SO2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 ③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四、教学方法 本节我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采用分组实验探究法,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并与阅读、多媒体等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学生:猜想与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验证、解释与结论,在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五:教学过程 (一)、提供素材、确定研究对象,导入新课: 1、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和播放与酸雨有关的图片和短片,以及二氧化硫漂白食品,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和短片中思考以下问题: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2)

第四章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的内容,它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是它的漂白性)和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等内容。二氧化硫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与前面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相联系,起到复习巩固前面知识的作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氯水的漂白性相对比,又有所不同,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同时此节内容又为后面硫酸的内容作铺垫。总的来说,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 二、学情分析 虽然他们是处在高一阶段的学生,但大半个学期过去了,在学习上掌握了一定对比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学习本节内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时,很容易和前面学习的氯水的漂白性相对比,但往往二氧化硫和氯水的漂白原理分不清,容易造成错误;同时该阶段该时期的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所以在通过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来推测其的化学性质(即氧化还原性)时,比较轻松,也比较容易理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工业生产硫酸的的基本原理。 2.了解亚硫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 3.了解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并与氯水的漂白性进行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验以及与氯水漂白性的比较,使学生加深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通过对比学习,发掘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五、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与实验探究相结合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实验仪器及药品 七、课时数 1 八、教学过程

(完整版)二氧化硫教案讲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硫和氮的化合物(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是典型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之前对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学习本节内容做准备。同时,通过学习硫和氮的化合物知识,为本章第四节的学习做铺垫。在本节的学习中,通过实验现象,了解硫、氮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本节内容主要对SO2、NO、NO2进行全面剖析,分析氮氧化物和SO2性质及其对大气的污染,以及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措施,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去保护环境。因此在教学安排上,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有关的预防措施。第二课时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本节课学习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本节内容安排上,先学习其性质和用途,再认识其引起环境污染的原因,思考解决的措施,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同时本课时内容联系实际,学生易接受。教材编排的目的明确,给更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获取知识。同时提供相关的拓展阅读,开拓学生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前两节的知识,对非金属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也有了一个的整体思路。利用非金属元素的多种变价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学生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分析简单的化学反应。同时,本课时的学习也贴切生活,涉及漂白、酸雨等知识,学生容易接受,而且通过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现象,使他们以后对生活中的事物保持思考习惯,对身边的事物保持科学的态度。同时,对于刚步入高中学习的学生而言,虽然之前学习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其系统的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还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及物质有其一般规律,也有其特殊性质。对于大部分学生,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需要提高。对于实验的设计,这是学生的短板,也是学生所恐惧的板块,需要不断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克服畏惧心理、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二氧化硫教案3

二氧化硫教案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②了解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以及酸雨的形成与预防。 ③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推出物质的性质。 ②利用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间接学习的兴趣,同时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②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合作的能力。 ③通过学习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及酸雨的危害,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难点:可逆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媒介 1.多媒体 2.实验药品及仪器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谈话交流等。 五.教学过程 【引入】 同学们每天生活在城市中,呼吸着城市中的空气,如果你到乡村去,你会发现那里的空气很清新,那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原因便是城市里的空气质量下降,那么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老师这张图。 【讲】同学们是不是发现空气质量日报上有二氧化硫这种物质,好的,那么请同学们跟老师学习这节课硫及其氧化物。

【板书】 第一课硫及其氧化物 【投影视频】硫磺的存在形式及物理性质。 【讲解并投影小结】 存在形式:游离态: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石 化合态:硫化物和硫酸盐,如硫铁矿FeS2、黄铜CuFeS2、石膏 (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 【板书】 一.硫(俗称硫磺) 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熔沸点都很低。 [思考]用何种方法除去沾在试管上的硫单质? (用CS2 洗涤,加热升华法) [问]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常见化合价为-2,0,+4,+6,你能说出其代表物吗?写出你所知道的硫化物 [投影] 化合 价 -2 0 +4 +6 物质类别FeS、 Na2S、 HgS、H2S S SO2、H2SO3、 Na2SO3、 NaHSO3 SO3、H2SO4、 NaHSO4、Na2SO4 [问]硫单质的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那么硫会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讲]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讲】好的,下面咱们来学习它的氧化物,二氧化硫。 【板书】 二.二氧化硫

最新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设计1 2 一、教材分析 3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 2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硫酸 4 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 2 5 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6 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7 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8 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硫和含硫化合9 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10 必要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11 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12 二、学情分析 13 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有关化学性质可能不了解,但对有二氧化硫引起的一些现象却很14 熟悉,如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银耳的漂白等。可以由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疑问,激15 发兴趣,导入学习。而且高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在16 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这些内容对SO 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 17 和支持的作用。并且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 SO 2以及SO 2 的物理性 18 质。 19 三、教学目标: 20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21 等实际情况,本人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22 1)知识与技能: 23

①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24 ②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5 ③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6 2)过程与方法: 27 ①使学生学会通过阅读资料等途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 28 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9 ②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 2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0 和思维的逻辑性。31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2 ①使学生了解SO 2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 33 意识。 34 ②使学生了解SO 2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35 体验学科价值。 36 ③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7 四、教学方法 38 本节我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采用分组实验探究法,从实39 验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 40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并与阅读、多媒体等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41 堂。 42 学生:猜想与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验证、解释与结论,在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43 评价,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44

二氧化硫教案

目录 一、教学目标......................................... - 2 - 1.知识与技能................................................. - 2 - 2. 过程与方法................................................ - 2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2 - 二、学情分析......................................... - 2 - 三、教学重点.......................................... - 3 - 四、教学难点.......................................... - 3 - 五、教学过程.......................................... - 3 - 第一课时:二氧化硫................................ - 3 - 1、学时目标................................................. - 3 - 1.1知识与技能............................................ - 3 - 1.2过程与方法............................................ - 3 -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3 - 2、学时重点与难点............................................ - 3 - 3、课前准备.................................................. - 4 - 4、教学过程.................................................. - 4 - 4.1导入新课.............................................. - 4 - 4.2热身: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感知阶段.................... - 4 - 4.3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深化阶段................. - 4 - ⑴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 5 - ⑵ SO 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以化合价为主线探究SO 2 可能具有的性质) ...................................................... - 5 - 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 6 - 4.4实践:二氧化硫污染与防治.............................. - 7 - 4.5小结................................................. - 7 - 4.6强化................................................. - 7 -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湘潭县五中肖亮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2)年级: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三节第1课时 (5)教学时间:45分钟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重点学习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学生在学习前两节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及其氧化物,巩固了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另外,二氧化硫是典型的大气污染物之一。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在介绍二氧化硫主要的性质和应用时,以正面教育为主,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认识形成积极的态度,同时不回避给环境、食品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在初中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在这节之前已接触过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二氧化硫也是酸性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许多共同之处,对本堂课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但由于学生是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尚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2.掌握研究非金属氧化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能否与水反应、漂白性等性质,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课题市优质课.doc刘芳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市一高芳一、教材分析 本节容选自人民教育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主要是二氧化硫的性质。教材意图在研究了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及其氧化物,也是为后面硫酸的学习做准备。因此本节容除本身容的重要性外,在这一章的学习中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硫元素有非金属元素的多种变价,性质上有很多的特殊性,学好本节容,学生可以进一步获得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对后续系统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极其重要。 另外,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两种典型代表之一。体现新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入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关注环境问题,体现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并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其中,在介绍二氧化硫主要的性质与应用时,不回避对环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指出化学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能的方向和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三已初步拥有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如酸性氧化物,初步了解有关二氧化硫与酸雨危害的知识,有一定的化学理论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但由于学生是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尚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还原性和漂白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化学特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提高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类比预测、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实际应用来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还原性、漂白性等,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及酸雨的控制与科学处理,进一步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化学的价值。 2.通过实验设计的微型化和环保化操作,形成科学的态度,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难点: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设计。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系列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知识、提炼方法—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学法指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猜想、设计、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主动获得知识。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白沙中学廖秋英 课题: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 学习目标: 1、能说出SO2的物理性质,知道它的来源与危害。 2、知道什么是可逆反应,能写出S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知道 SO2与HClO的漂白差异。 3、知道SO2和SO3都是酸性氧化物,能写出它们与碱反应的方 程式。 重点:SO2的性质 难点:可逆反应与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教学方法:阅读目标自学法、讲授法、实验法、练习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情境引入:以一幅厂区污染图引起学生的讨论与关注,通过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为SO2设疑,引出学生对SO2性 质探究的兴趣。 阅读答疑:SO2的来源与危害。 板书课题: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 展示目标1:学生齐读目标 达标1:阅读导学P89-90,要求标记S及SO2的物理性质(简要小结)。 [过渡] 板书硫的不同价态物质,师生互动完成:标示化合价、 判断升降、推测SO2的化学性质,进入下一目标的学习。展示目标2:解读目标要点。 达标2:阅读P90,尝试达标(学生练习书写方程式)。 精讲:可逆反应定义,SO2与水反应方程式及表示要点。 演示实验4-7:SO2的性质(任务:观察实验完成导学案问题一)实验小结:(师生互动问答)SO2的物理性质、水溶液的酸性、漂白性 展示目标3:解读标注关键词

达标3:阅读P91(任务:完成导学案问题二) 精讲目标3:酸性氧化物,以CO2与水、CO2与Ca(OH)2反应为例引导学生推断SO2和SO3与水、与碱的反应,强 调生成的酸根离子的区别。 达标检测:导学案基础测评与能力测评题。 本节知识梳理:通过问题互动问答、听写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1.口述SO2的物理性质; 2.什么是可逆反应?写出S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3.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有什么现象?将所得溶液加 热又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4.写出SO2、SO3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视野拓展:一次性木筷与SO2、SO2与非法食品加工。 作业:固学案1-10小题。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测试题及答案

4.3.1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下列关于Cl2和S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同条件下,Cl2比SO2更易溶于水 B.在一定条件下,SO2比Cl2更易液化 C.常温下,等体积的Cl2和SO2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 D.等体积的Cl2和SO2分别通入含石蕊的水中,溶液的紫色立即褪去 【答案】B 【解析】C、D中因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使C中有沉淀,D中紫色不褪而是变为红色。 2.下列化学反应中,SO2是还原剂的是 ( ) A.SO2+2H2S===3S+2H2O B.SO2+2Mg===2MgO+S C.SO2+NaOH===NaHSO3 D.2SO2+O2 2SO3 【答案】D 【解析】可通过反应前后SO2中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 3.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 ) A.S→SO2 B.SO2→SO3 C.SO2→SO2-3 D.SO2→HSO-3 【答案】AB 【解析】加入氧化剂即使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4.关于二氧化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具有氧化性 B.只具有还原性

C.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D.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 【答案】C 【解析】在SO2中硫为+4价为中间价态,S0←S+4←S+6,反应 中可失去或得到电子。 5.造成大气污染的SO2气体,主要是来自 ( ) A.汽车尾气 B.硫酸工厂释放的气体 C.石油和煤的燃烧 D.火山爆发 【答案】C 【解析】SO2是酸雨的主要成因,大量的SO2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 的燃烧。火山爆发及硫酸工厂释放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均为SO2, 但它们并非空气中SO2污染的主要来源。 6.下列情况下,二氧化硫可作为还原剂的是 ( ) A.与潮湿的硫化氢混合 B.使溴水褪色 C.通入NaOH溶液中 D.使品红溶液褪色 【答案】B 【解析】A中二氧化硫与潮湿的硫化氢发生以下反应:2H2S+ SO2===3S↓+2H2O,反应时SO2中的硫从+4价转变为0价,降价得电子,SO2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B中二氧化硫使溴水 褪色,因发生以下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反应时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转变为+6价,SO2在反应中被氧化,是还原剂。C中二氧化硫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和水,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中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二氧化硫溶解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跟有色有机物质直接结合而生成无色化合物。7.Cl2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SO2混合后再通入品红与BaCl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 的现象是 ( )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市优质课.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商丘市一高刘芳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主要是二氧化硫的性质。教材意图在研究了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及其氧化物,也是为后面硫酸的学习做准备。因此本节内容除本身内容的重要性外,在这一章的学习中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硫元素有非金属元素的多种变价,性质上有很多的特殊性,学好本节内容,学生可以进一步获得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对后续系统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极其重要。 另外,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两种典型代表之一。体现新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入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关注环境问题,体现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并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其中,在介绍二氧化硫主要的性质与应用时,不回避对环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指出化学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能的方向和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三已初步拥有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如酸性氧化物,初步了解有关二氧化硫与酸雨危害的知识,有一定的化学理论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但由于学生是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尚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还原性和漂白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化学特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提高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结构与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通过二氧化硫污染的教学,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法建议 二氧化硫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二氧化硫与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里,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不可能回避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展研究,目的是将课堂上或书本中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体建议如下: (1)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①二氧化硫造成污染及其防治的化学原理; ②本地二氧化硫污染成因分析; ③防治建议(化学的、工业的、社会的角度)。 (2)布置任务 ①文献收集:学生查询有关资料,资料来源可以使多渠道的,例如计算机网络、图书馆、教科书、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报道、空气质量报告,也可以就此问题进行专家访谈等。 ②综述与分析:对所得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出主要数据、主要观点或主张;对这些数据和观点进行科学分析,整理成《文献综述》。 ③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出自己的观点(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论证。然后将研究成果以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是论文、小报、展板、调查报告等。 (3)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5-7人,选出组长,小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4)组织表达与交流活动 根据学生成果形式,组织全班交流活动。交流以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体师生介绍研究过程与成果。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为学生准备适当条件(例如多媒体系统、实验仪器与药品、相关软件等)。教师和其他学生对汇报的内容、形式、成果做出评价,评价以鼓励和肯定为主。 2.学生已经学习了典型的金属元素——碱金属和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在教学思路上,应该从“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过渡到“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法。也就是说二氧化硫的学习应该成为理论指导下的学习。 3.在本章教材内容里,关于硫元素的化合物只介绍两种——二氧化硫、硫酸。这两种物质的教学,应该足以支撑学生对硫元素的总体认识。通过二氧化硫和硫酸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建立“硫元素系统”的整体印象。

《二氧化硫》说课稿 (3)

《二氧化硫》说课稿 各位同学,早上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必修2第二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的第一课时《二氧化硫》。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课后作业这七个板块对这节课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一、教材分析:(分为三个部分讲述) 1.说地位:本节课位于第二章第三节,它在教材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2.说联系: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物质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之后,是在学生学习了卤素、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高三第六单元“硫酸工业”、“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3.说内容: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 2 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 识;让学生认识SO 2 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目标:(据学情得教学目标和本节课的重难点) 1、学情分析: ①本节课以“酸雨”为背景,它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②。并且学生已经知道硫与 氧气反应可生成SO 2以及SO 2 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物质的量、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及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等知识的学习。这些内容对SO 2 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的物理性质。本节许多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这些反应既可使学生加深对具体反应的理解,又可使学生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③高一年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思维敏捷、活跃,但不够严谨。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必须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加以培养勇于大胆实践、创新的精神。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上传教案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英德中学高一化学组梁瑞朝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酸雨的危害、酸雨的来源以及成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态度得到了增强; 3.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三、教学难点:酸雨的成分及形成 四、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平时你们尝过雨水的味道吗?那味道如何呢?通常雨水都是没有味道的,但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从大气中雨水却是酸的,pH值也小于5.6,那么在化学上我们称这中大气降雨是酸雨。那为什么雨水从无色无味变成了酸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索的内容。 【演示】多媒体设备投影酸雨的影片(内容有关一场重庆的黑雨) 【提问】影片当中重庆的酸雨的pH值居然达到了3.9,那么这场雨真是彻彻底底的一场酸雨了,那我有个问题想要提问大家,那么酸雨是怎么形成的呢?(学生回答) 【讲述】其实酸雨都是由于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造成的,那么其中的作用机理是那些呢?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酸雨中的“酸”究竟是什么呢? 【讨论】叫学生分成一个个四人小组,分别讨论酸雨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其中的酸是什么物质。【讲述】经过大家的讨论,大家得出的结论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也不乏有创造性的思维得出的结论,这些答案虽然并不完全正确,但是都体现着大家的集体智慧;但是究竟酸雨在形成过程中出现什么样的作用机理呢? 【多媒体演示】酸雨形成的作用机理 SO2 H2O? H 2SO3 2H2SO3 O2 =2H 2SO4 3NO2 H20 = HNO3 NO 【讲述】所以酸雨的幕后黑手就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但是酸雨中硫酸的成分较大。酸雨的危害非常巨大。它们能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呼吸道疾病,严重时会使人死亡;还 会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多媒体演示】在多媒体课件上演示酸雨危害图片 【提问】那么酸雨的来源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主要是工厂排放的废气以及大量汽车排放的尾气就是酸雨的主要来源。 【讲述】其实酸雨只是一种危害形式,其实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污染的表现形式还有光 化学烟雾以及酸雾,它们会严重地危害人们地身体健康。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双河中学高一化学必修1学案 主要内容: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阅读课本P 89至P 91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单质硫 硫(俗称 ): 色固体(晶体), 溶于水, 溶于酒精, 溶于二硫化碳(CS 2)。 硫在自然界以 态和 态存在。 硫的化学性质:硫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 。 2、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一无二有二易) SO 2是 色、有 的有 气体,容易 ,易 于水(1体积水可溶解40体积)。密度比空气 ,收集SO 2用 方法。 3、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2和CO 2一样,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所以22①SO 2与水的反应: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②SO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 2 + CaO = SO 2与碱溶液反应: SO 2 + Ca(OH)2 = + ③SO 2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SO 2 + Na 2CO 3 =Na 2SO 3+ (3)还原性。由于SO 2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属于中间价态,所以SO 2既有 又 有 。一般表现为还原性,可被多种氧化剂(O 2﹑Cl 2﹑KMnO 4等)氧化为 价的硫。 ①SO 2可以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硫酸。 反应方程式: ; 。 ②SO 2可以使氯水、KMnO 4溶液褪色。 SO 2 +Cl 2 +2H 2O = + (生成两种强酸)。 〖思考交流〗(1)SO 2和Cl 2都具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在一起,漂白性会更强吗? (2)应用什么性质可以检验SO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吗? (3)课本P91“学与问”。 4、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SO 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中强酸,酸性..........比碳酸强....),亚硫酸不稳定,同时可以分解为SO 2和H 2O ,所以SO 2溶于水是一个可逆反应,用“”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于同一反应体系中。 又如CO 2与水的反应CO 2+H 2O H 2CO 3,Cl 2与水的反应Cl 2+H 2O HCl+HClO 均为可逆反应。 思考:H 2燃烧生成水,而水电解又生成H 2和O 2,这个反应是不是可逆反应?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二氧化硫 【活动方式】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重点难点】做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教学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二氧化硫》中的教学内容。本章中,关于硫元素的化合物主要介绍两种——二氧化硫、硫酸。通过二氧化硫和硫酸的教学,使学生建立“硫元素系统”的整体印象,达到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 本节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与生活、环境紧密相连:二氧化硫是高中化学中有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于多种性质的的酸性氧化物,是工业生产硫酸环节中的一种重要反应物质,也是学生初步认识环境污染中大气污染的一种主要物质。通过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的掌握,危害和用途的了解,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及辨证认识化学物质的思想,同时对非金属化合物的学习规律又加强了认识。 二、学情分析 ?知识准备:学生在初三阶段已经体验过硫燃烧实验,了解二氧化硫与酸雨危害的关系,这为快速归纳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提供了条件。化学性质反面,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

素化合物知识体系(包括典型的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典型的金属元素——碱金属和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卤素)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又学习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二氧化硫是结构理论后学生学习的第一种物质,在教学思路上,应该从“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过渡到“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法。也就是说二氧化硫的学习应该成为理论指导下的学习。 情感态度:本节课以“酸雨”为情境,它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高一年的学生思维敏捷、活跃,喜欢动手做实验,也具备一定的'探究水平和实验能力,只是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思路。因此,借助二氧化硫的性质探究,对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环节,找到性质猜想的主要依据是十分有利的。 三、设计思路 基于教材分析中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中,以此为契机,运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料,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同时从二氧化硫的利弊两方面介绍其特点,意在消除偏见,树立辩证看待事物性质的观点。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做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逐层体验,希望最终能建立起二氧化硫具有四主要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通性、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的印象。猜想环节,基于学情分析中得出的“二氧化硫的学习应该成为理论指导下的学习”,放手让学生对二氧化硫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及推测:预计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及交流,能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教学原述] (1)教师出示一集气瓶盛放的二氧化硫,让学生观察现象。问:二氧化硫有什么物理性质?学生回答。 (2)教师演示二氧化硫和水的反应实验。问: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什么?学生回答。 (3)根据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启发学生二氧化硫还有哪些性质?学生回答:氧化 性、还原性。然后启发学生:二氧化硫可以和哪些物质反应分别体现其氧化性和 还原性?师生共同总结,并写出有关方程式。 (4)教师演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与氯气的漂白性作对比研究。 (5)小结后反馈练习 [课案分析] 本课从教学理念上看似乎达成了师生互动的效果,学生的思维活动、视觉感官等充分地被调动和活跃起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到位。但学生的兴趣、动手探 究能力、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观察能力等化学素养方面的培养是很不到位的。这 是因为这堂课从一开始在理念上就发生了偏差。 [反思视点] 反思一:让学生落实书上的知识点,而没有真正从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探究能力上下功夫。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素养的学生呢? 反思二:仅仅从演示实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吗?老师设计好的问题确实是学生要探究和想反问的吗?是教师领着学生学还是指导学生学呢?从提高 学生观察、发问和兴趣及进一步探究方面还应落实和整改哪些内容? 反思三:学生只掌握了知识点就可以了吗?从培养探究能力角度看,老师是否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充分让学生动手和观察,观察后让学生自 己来产生疑问,而不是老师来提问题,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适当提练 几个有价值的,针对重点知识进行引导和点拨。而不是马上告诉学生,让学生自 已思考获取知识。 [设计改进]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吉林省实验中学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主要是二氧化硫的性质。教材意图在研究了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及其氧化物,也是为后面硫酸的学习做准备。因此本节内容除本身内容的重要性外,在这一章的学习中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硫元素有非金属元素的多种变价,性质上有很多的特殊性,学好本节内容,学生可以进一步获得研究非金属单质极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对后续系统掌握元素极其化合物的性质极其重要。 另外,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两种典型代表之一。体现新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入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关注环境问题,体现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并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其中,在介绍二氧化硫主要的性质与应用时,不回避对环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指出化学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能的方向和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三已初步拥有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如酸性氧化物,初步了解有关二氧化硫与酸雨危害的知识,有一定的化学理论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但由于学生是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尚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还原性和漂白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化学特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提高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类比预测、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实际应用来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还原性、

4-3-1《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必修1化学同步练习(名师解析)(人教版必修1)

第4章 4.3 一 1.下列关于Cl 2和SO 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相同条件下,Cl 2比SO 2更易溶于水 B .在一定条件下,SO 2比Cl 2更易液化 C .常温下,等体积的Cl 2和SO 2混合气体通入BaCl 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 D .等体积的Cl 2和SO 2分别通入含石蕊的水中,溶液的紫色立即褪去 【答案】B 【解析】C 、D 中因反应Cl 2+SO 2+2H 2O===H 2SO 4+2HCl ,使C 中有沉淀,D 中紫色不褪而是变为红色。 2.下列化学反应中,SO 2是还原剂的是 ( ) A .SO 2+2H 2S===3S +2H 2O B .SO 2+2Mg===2MgO +S C .SO 2+NaOH===NaHSO 3 D .2SO 2+O 22SO 3 【答案】D 【解析】可通过反应前后SO 2中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 3.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 ) A .S →SO 2 B .SO 2→SO 3 C .SO 2→SO 2- 3 D .SO 2→HSO - 3 【答案】AB 【解析】加入氧化剂即使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4.关于二氧化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只具有氧化性 B .只具有还原性 C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D .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 【答案】C 【解析】在SO 2中硫为+4价为中间价态,S 0 ←S +4 ←S +6 ,反应中可失去或得到电子。 5.造成大气污染的SO 2气体,主要是来自 ( ) A .汽车尾气 B .硫酸工厂释放的气体 C .石油和煤的燃烧 D .火山爆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