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建筑-建筑设计说明-初步设计

高效建筑-建筑设计说明-初步设计

高效建筑-建筑设计说明-初步设计

1. 背景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关注日益增加,高效建筑成为了当今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趋势。高效建筑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提供更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2. 设计目标

本初步设计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 提升建筑的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 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

- 优化建筑的室内环境,提供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空间。

3. 设计策略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采用了以下设计策略:

3.1 能源效率

- 有效利用被动设计策略,如合理的朝向、通风和日照控制;

- 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减少热量传输;

- 选择节能型设备和照明系统,降低能耗。

3.2 可再生能源

- 考虑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利用太阳能发电;

- 制定合理的能源回收和再利用计划,减少能源浪费。

3.3 室内环境

- 保证室内空气质量,采用高效的通风系统和空气过滤器;

-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 考虑可持续材料和健康建筑标准,创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4. 预期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设计策略,我们预期本建筑项目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 节能效果显著,能源消耗大幅减少;

-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安装和运行可以覆盖部分或全部建筑能源需求;

- 居住者可享受到舒适、健康和环保的居住环境。

5. 后续工作

本初步设计仅为建筑项目的起点,后续工作将包括详细设计、施工和验收。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确保高效建筑的实际效果和预期目标的实现。

以上为高效建筑的初步设计说明,希望能为项目的后续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主要设计依据 1.建设方提供由规划部分出具的规划设计条件书、地形图、红线图等基础资料。 2.《嵊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18。 4.《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6.《浙江省住宅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DB33/1006-2017。 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4763-2012。 二、项目用地概况 1.工程名称:XXXXX; 2.地块位置:西地块东至规划道路,南至规划用地,西至嵊州大桥,北至规划道路,东西长约120米,南北长约72米;东地块东至嵊州市公用事业-养护中心及城南垃圾中转站,南至规划道路,西至规划道路,北至规划道路,东西长约138米,南北长约89米。 3.用地面积:9156平方米(折合约28亩)。其中西侧地块用地面积为8191平方米;东侧地块用地面积为10965平方米,; 4.用地性质:居住用地为主; 5.容积率:西地块1.3-2.6;东地块1.5-3.47; 6.建筑密度:西地块30%;东地块35%; 7.绿地率: 30% 8.建筑层数:西地块地上自然层数不超过 8 层;东地块地上自然层数不超过18层9.建筑层高控制:按浙江省《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和竣工综合测 量技术规程》(建设发〔2018) 136 号)执行; 10.建筑高程控制:12-79米(采用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 11.建筑日照间距控制:按《嵊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执行; 建筑侧向间距控制:按《嵊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执行。

建筑初步设计成果及深度要求

建筑初步设计成果及深度要求 修订记录

一、成果内容要求 1、初步设计文本 1.1 设计说明书 1.2 规划总平面彩图 1.3 总平面图 1.4 消防分析图、日照分析图 1.5 鸟瞰图、透视图、单体各方向彩色立面渲染图 1.6 地下车库图纸 1.7 各单体建筑方案深化设计图纸(平立剖面图) 1.8 节点大样图 1.9 门窗分隔图 1.10 厨卫定位布置图(住宅部分) 2、材料的选型定版文本(初步设计文本完成后20天内提供) 2.1 立面材料表(文本) 2.2 立面材料分类索引意向图(文本) 2.3 材料样板(实样) 二、成果深度要求 1. 初步设计文本内容深度要求(按此顺序排列) 1.1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1.2 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 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1.3 设计文件目录; 1.4 设计说明书; 1.4.1 委托设计的内容和范围,包括功能项目配置情况。 1.4.2 简述建设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设计的要求,如对总平面布置、建筑立面 造型等。当城市规划对建筑物高度有限制时,应说明建筑、构筑物的控制高度 (包括最高和最低高度限值),以及规划设计条件。 1.4.3 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及各分项建筑面积(还要分 别列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绿地总面积、容积

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分室内、外和地上、地下),以及主要建 筑或核心建筑的层数、层高和总高度等项指标。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还应表 述能反映工程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住宅的套型、套数及每套的建筑面 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型阳台面积。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规划)另有相应 规范和标准时,技术经济指标还应按其规定执行。 1.4.4 建筑的功能布局和立面造型以及公共配套的设计;各种出入口、垂直交通设施 (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置;建筑内部交通组织、防火设计和安全疏 散设计;关于无障碍、节能的简要说明;其它专业的相应说明 1.5 总平面设计 1.5.1 场地的区域位置; 1.5.2 场地的范围(用地和建筑物各角点的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 1.5.3 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 1.5.4 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地下车库出入口、消防登高面、消防车道、 绿地及建筑物的位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或道路红线、建筑红 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1.5.5 拟建主要建筑物(以房屋外边线含室外踏步、阳台或坡屋顶的正投影)的名称、 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主要道路、广场的控制标高; 1.5.6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1.6 消防分析图、日照分析图。 1.7 鸟瞰效果图、单体效果图、单体各方向彩色立面渲染图。 1.8 地下车库图纸(出入口、停车位、行车线表示清楚)。 1.9 单体设计 1.9.1 平面图应表示的内容 (1)绘制建筑的各层平面图; (2)平面的总尺寸、开间、进深尺寸或柱网尺寸; (3)各主要使用房间的名称; (4)结构受力体系中的柱网、承重墙位置(示意); (5)各楼层地面标高、屋面标高; (6)底层平面图应标明剖切线位置和编号,并应标示指北针;

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设计说明范本 一、项目名称 *** 二、项目背景 ***是由**公司投资开发的高档住宅项目,地处***,区域内地势平坦、气候温润。**宫占地***亩,总建筑面积约 **万平方米,绿地率38.1%,由独栋别墅、双拼别墅、叠加别墅、多层花园洋房。 ***建筑整体上延续欧式古典风格,传承文艺复兴人类生存价值和人文精神主张。在建筑外观和社区文化主题上,形成独特的、高贵的建筑品味;并且以法式古典建筑为蓝本,在建筑外立面、植物、河景、湖景、水景、园林、雕塑等方面均采用较为统一的风格,拟将其打造成欧式文化主题的高品质社区。 三、设计依据 1、***总平及鸟瞰; 2、相关图纸(建筑、结构、水电等施工图); 3、外立面效果图; 4、甲方提供的部分参考意境图; 5、设计任务书; 6、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规定和标准; 四、设计要求 1、了解项目“文化背景”,加深对项目的认识,清楚设计最终所需要表达的设计效果。室内装饰设计风格为“法式宫廷风格”,在设计上需强化主题,体现宫廷的“庄重、典雅、高贵、奢华”感,注重欧式中的“法式”文化内涵,挖掘出“宫廷文化”的真正“精髓”,做到所设计的产品具有超越感和国际化。设计面积按原建筑面积计算(含阳台、露台)***平方米,硬装造价成本控制在每平米***-***元(不含灯具、洁具、家具、家电)设计竟可能的保证后期效果。 2、在设计上首先强调“生活化”和“功能化,尽可能的满足功能需求,原建筑设计主要功能具体如下: 2.1地下一层主要功能有:厨房、早餐厅、正餐厅、酒吧、影视厅、公共洗手间、保姆房、洗衣房及卫生间等主要功能。 2.2首层主要功能有:客厅、休闲厅、娱乐室、老人房或客房、车库等。 2.3二层主要功能有:可设老人房、小孩房、客房、休息厅等功能。 2.4三层主要功能有:主卧室、书房、休息厅、衣帽间及主卫生间。 2.5所有露台、阳台位置需考虑其相对应的功能。 内装设计按原建筑图上布置的主要功能进行设计,若原功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目前市场发展的需求,需要内装设计单位对原建筑功能进一步的深化设计,“完善功能”。完善功能应做到“应有尽有”的原则,应具备一定的商务功能(会客、休闲)。平面布局完整、大气,赋有贵族气质,杜绝虚假的奢华,体现真正的“高品质建筑”。功能与风格需紧密结合。设计时可按家庭成员的爱好、兴趣等设定为一个主题进行设计,反应真实、形象的生活场景。 3、对空间的处理要求: 3.1强调空间的整体性,风格的统一性。根据不同功能对相应的房间立面作出处理方案,提倡自然简洁和理性的规则,比例均匀、形式新颖、材料搭配合理、收口方式干净利落、维护方便。整个内部结构严密紧凑、空间穿插有序、围护体各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的初步设计是指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建筑的主要构造、 功能布局、空间形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设计。以下为建筑初步设计 的说明。 一、总体方案 首先,根据建筑用地的情况和功能要求,确定总体方案。包括建筑的 布局方式、功能划分、建筑体量、高度、平面形态等。 1.建筑布局方式:根据用地特点和规划要求,选择合适的布局方式, 如线性布局、U型布局、L型布局等。 2.功能划分: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合理划分建筑的各个 功能区域,包括进出口、大厅、办公区、会议室、展示区等。 3.建筑体量和高度:根据总体规划和用地条件确定建筑的体量和高度,考虑建筑的比例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4.平面形态:根据建筑功能和效果要求,确定建筑的平面形态,如矩形、圆形、方形等,同时考虑建筑的空间连续性和布局合理性。 二、空间布局 根据总体方案,进行建筑的空间布局设计。主要包括各个功能区域的 位置、面积和内部分隔。 1.功能区域的位置: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使用者的便利性,确定各个 功能区域的位置,如进出口的位置、办公区的位置、会议室和展示区的位 置等。

2.功能区域的面积:根据各个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确定各个功能区 域的面积大小,保证各个功能区域的舒适性和灵活性。 3.内部分隔设计:根据功能划分和使用要求,在建筑内部进行合理的 空间分隔设计,如隔墙、隔断、隔音等,满足各个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三、构造设计 进行建筑的构造设计,包括立面设计和结构设计。 1.立面设计: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造型要求,进行建筑立面的设计,考 虑立面的美观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选择合适的立面材料和形式。 2.结构设计:根据建筑的体量和高度,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同时考虑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四、效果图设计 进行建筑效果图的设计,包括外观效果图、室内效果图等。通过效果 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给业主和相关人员提供一个直 观的参考。 五、环境设计 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进行环境设计。包括景观设计、绿化 设计、交通组织等,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 六、安全设计 在初步设计中,要考虑建筑的安全问题,包括消防安全、人员疏散等。设计合理的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七、可持续设计

绿色建筑-建筑设计说明-初步设计

绿色建筑-建筑设计说明-初步设计 1. 背景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建筑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通过集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环境友好的策略,绿色建筑旨在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本文档旨在介绍初步设计阶段下的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2. 设计原则 2.1 绿色材料选择 在初步设计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可持续、环保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应符合以下标准: - 低碳排放:优先选择产生较少碳排放的材料。 - 可再生资源:优先选择来自可再生资源的材料。 - 无毒无害:材料应符合环境友好的标准,不含有害物质。

2.2 能源效率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以下是一些提高能源效率的策略: - 优化建筑方向和布局,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通风。 - 使用高效的绝缘材料和隔热材料,减少能源损失。 - 采用节能设备和系统,如LED照明和高效空调设备。 2.3 水资源管理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以下是一些水资源管理的策略: - 收集和利用雨水,用于灌溉和冲洗。 - 安装高效节水设备,如低流量水龙头和双冲水马桶。 - 设计雨水渗透系统,以减少排水负担。 2.4 室内环境质量

室内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度。以下是一些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策略: - 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 - 选择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室内装饰材料,减少空气污染。 - 设计舒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以满足居住者的需求。 3. 总结 初步设计阶段是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部分。通过遵循绿色建筑的原则和策略,我们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创造一个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在后续设计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这些设计,以实现真正的绿色建筑目标。 注:本文档所述的绿色建筑原则和策略仅供参考,请在实际设计中根据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应用。

建筑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文本

建筑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文本 建筑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文本普陀区长风地区3D地块商业办公楼综合项目结构初步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普陀区长风地区3D地块商业办公楼综合项目地上部分包含“会展”及“写字楼”两个结构单体。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4.5万m2, 其中地上约9.6万m2(会展约4.4万m2,写字楼约5.2万m2),地下约4.9万m2。 会展上部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6层,屋顶设置平板钢结构网架,结构高度约40米,属于A级高度高层建筑。 写字楼上部结构为双塔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双塔分别为17层(2#楼)和20层(3#楼),结构高度分别约为73.8米和86.4米,属于A级高度高层建筑。 本工程设统一地下室,地下室为一整体不设缝,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进行结构计算分析。 地下共2层,平时为车库,战时地下二层局部设人防,人防设计另详。 二、设计依据、资料1.经认可的建筑设计资料。 2.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 l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l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l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l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 l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局部修订版) l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l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l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l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03) l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l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l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l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l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08-11-1999)l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08-9-2003)l 业主提供的由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09-G-074)3.设计荷载荷载取值除特别要求外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1)风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会展的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标准取值,基本风压为W0=0.55kN/m2,写字楼的基本风压按100年一遇标准取值,基本风压为W0=0.60kN/m2,本工程的地面粗糙度取C类。 (2)雪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上海地区50年一遇的基本雪压为S0=0.20kN/m2,屋面的基本雪压与均布活荷载不同时组合。 (3)地震作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初步设计总说明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建设厅综合楼 初步设计说明

目录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总图规划 第三章建筑 第四章结构 第五章给排水 第六章电气 第七章暖通 第八章消防篇 第九章环保篇 第十章劳动保护篇 第十一章节能篇 第十二章无障碍设计篇

第一章总论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厅综合楼初步设计,是在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甲方认可的建筑单体方案基础上,进行的按初步设计要求的深化设计工作。 一、规划设计依据 1.武汉市规划局关于该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 2.《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地块红线图。 二、基地概况 本工程为地铁二号线建设厅综合楼项目,该项目是为了配合轨道交通二号线和四号线中南路站的施工拆除后还建的项目。综合分析建设厅综合楼用地的整体情况,综合楼与还建楼同期建设是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唯一途径。同时为了合理安排建设厅办公场所,将建设厅综合楼作为建设厅还建楼的裙房设计。 该工程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北侧为发展大厦和一栋多层住宅楼,南侧为世纪中商百货,东侧为住宅区,西临中南路。用地范围呈L形,总用地面积为6925平方米。地块内由还建楼和综合楼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还建楼建筑面积为44715.48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为10179.08平方米。还建楼建筑高度为92.7米,地上24层,地下3层;综合楼建筑高度为18.9米,地上4层,地下4层(含1层设备夹层)。 该用地为武汉市重要的商业中心,周边均为成熟的商业中心和办公、居住区,交通方便,所有市政设施配套齐全。用地现状为轨道交通中南路站的施工场地,地势为东面用地范围比西面城市道路高2~3米。 三、规划构思 1.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地铁中南路站正在施工当中,配套的建设厅综合楼与还建楼贴临布置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二者与中南路车站附属建筑同时施工可缩短工期,减低施工成本。因此将本项目与还建楼及中南路车站附属建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初步设计

附录五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互提资料深度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以下简称《深度规定》)第3章.初步设计阶段,建筑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建筑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初步设计阶段的互提资料主要是为了解决工程设计中的技术问题。建筑专业要做到:将设计依据、简要设计说明、初步设计图纸等资料提供给各专业。 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一般分二个时段互提资料。 第一时段建筑专业向各专业提供在方案设计基础上,需要补充及调整后的设计资料。各专业设计人员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资料,了解建筑概况及设计范围等,进行专业确认,通过各专业间的配合,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意见,作为建筑专业在第一时段的接收资料(反馈形式可采用开协调会或书面意见等)。 第二时段建筑专业是依据各专业的反馈设计资料,主要完成对设计依据的补充,简要设计说明的细化及对设计图纸的补充和修改,同时为完成报送设计说明书,需各专业配合,作为建筑专业第二时段提供资料。各专业设计人员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资料,针对工程设计中的平面布置、技术要求等,反馈给建筑专业,作为第二时段的接收资料。 1.建筑专业提供资料(第一时段) 在初步设计工作开展第一时段,建筑专业首先将批准的方案设计资料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后,提供给各专业,作为下一步设计工作的依据。其提供资料内容深度要求见下表。 建筑专业提供资料(第一时段) 2.建筑专业接收结构、水、暖、电专业资料(第一时段) 各专业在初步设计第一时段接到建筑专业提供资料后,应及时对提供资料加以复核、确认并将初步设计中所需要的设计参数、设计要求及时反馈给建筑专业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其接收各专业资料内容深度要求见下表。 建筑专业接收结构、水、暖、电专业资料(第一时段) 提示:在初步设计第一时段中除方案设计图纸外,其他专业均可用会议纪要或设计说明形式提供资料,也可补充必要的布置图。 3.建筑专业提供资料(第二时段) 在初步设计工作开展的第二时段,建筑专业依据各专业反馈的资料,完成设计方案的调整工作后,既可按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开展深化设计工作,并对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设计参数、设计要求,以及初步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再次向各专业提供设计资料。在初步设计阶段为更好完成报送审批

环保建筑-建筑设计说明-初步设计

环保建筑-建筑设计说明-初步设计 背景介绍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环保建筑成为了当今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就环保建筑的初步设计进行说明,探讨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环保因素,以实现建筑的低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原则 在初步设计阶段,以下的设计原则将成为我们的指导: 1.节能: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材料选择和设备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2.资源循环利用:应利用可再生能源,并选择可回收或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 3.水资源管理:优化建筑设计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4.健康与舒适:创建健康、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5.生态系统保护:尊重并保护周围的生态系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设计策略 为了实现以上设计原则,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 1.能源效率:设计建筑的外观和布局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并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此外,我们将选择高效能源设备和照明系统,以降低能源消耗。 2.建筑材料: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建筑材料,如可回收材料和低碳排放材料。同时,将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污染。 3.水资源管理:通过收集雨水、使用节水设备和优化景观设计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使用和浪费。 4.室内环境:优化室内空气质量和采光条件,采用健康无污染的装修材料和家具,为居住者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5.绿色屋顶和立面:设计绿色屋顶和立面,以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提供降温和隔音效果,并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6.周边环境保护: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周边生态系统的保护,避免对土地、水源和野生动植物的破坏。

建筑各专业初步设计说明参考模版

建筑各专业初步设计说明参考模版 一、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描述,包括项目的位置、规模、功能、用途等。 二、设计目标 明确项目的设计目标,如风格定位、功能需求、环境适应等。 三、设计原则 设计团队所遵循的设计原则,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 四、建筑外观设计 1.建筑整体造型:描述建筑的整体外观造型设计,包括形式、比例、 立面风格等。 2.材料选择:选用什么样的材料进行建筑外墙装饰,如玻璃幕墙、石 材等。 3.色彩搭配:描述建筑外墙颜色的选择搭配,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响应。 五、空间布局设计 1.功能划分:对建筑内部各功能区域的布局划分进行说明。 2.流线设计:描述人员流线和交通组织设计,以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3.空间氛围:描述建筑内部空间的氛围设计,如采光、通风、温度等。 六、结构设计 1.结构形式:描述建筑的结构形式,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2.抗震设计:说明建筑在地震情况下的抗震能力。 3.悬挑设计:如有悬挑的部分,说明其支撑方式和结构设计。 七、建筑设备设计 1.供水排水系统:描述建筑的供水排水系统设计。 2.电气设计:说明建筑电力系统的设计,包括配电、照明、弱电等。 3.暖通设计:说明建筑的暖通系统设计,保证室内温度舒适。 4.消防设计:说明建筑的消防系统设计,确保人员安全。 八、环境保护设计 1.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描述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如太阳能、地源热泵等。 2.雨水收集利用设计:说明建筑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 3.绿化设计:说明建筑周边的绿化设计,包括植被种类、布置等。 九、安全设计 1.灾害防治设计:如有自然灾害的影响,说明建筑的防灾安全措施。 2.安全通道设计:说明建筑内部的安全通道设计,确保人员疏散畅通。 十、可持续性设计 说明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措施,包括节能设计、环保设计等。 十一、总结 对初步设计进行总结,指出设计的亮点和创新之处。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一)有关文件 1、设计任务书; (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具体详见各专业设计说明 (三)设计基础资料 1、气象资料:杭州地区30年平均(1971年-2000年) (1)温度:年平均气温为17.8℃ (2)降水量:年降水量为1454mm。 (3)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70.3%,最大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 (4)日照:平均日照小时147.1h/月。 2、建设场地工程技术条件: (1)用地条件:地块南北长约62.5米,东西长约65米。用地面积约3684.54平方米。 (2)交通条件:。 二、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 1、工程规模:建筑单体总建筑面积为2705.72平方米。 2、设计范围:根据建设单位的设计委托要求,我院设计内容包括总平面规划设计,建筑单体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三、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 1、遵循“适用、美观、大方” 的原则,同时风格和色彩要与一期 现有建筑的风格颜色及环境相协 调。。 2、遵从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完整以及节能、节地的原则。 3、综合考虑规划基地周围地区的土地使用功能、建筑物性质、道路交通、绿化状况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充分利用和强化已有特点和条件。 4、建筑单体设计依据总体布局,创造更多的自然通风、采光的室内空间,节约能源。平面布局紧凑,流线顺畅,布局经济合理,满足使用要求。 5、有效控制建设成本,提倡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原则。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684.54㎡

(合5.527亩) 2.总建筑面积:2705.72㎡ 3.建筑基底占地面积:1370.14㎡ 4.容积率:0.73 5.建筑密度:37.19% 6.绿地率:10% 7.机动车停车数:15个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乡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 6、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7、甲方提供规划用地红线图、地形图、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地方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二、场地概述 。 本新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为3684.54平方米。 三、总平面布局 (一)总体结构 基地主入口设在用地北侧,。 (二)建筑布局 建筑单体呈回字形布局,建筑层数为2层。 四、交通分析 根据2015《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本工程配备15个车位。 1、日常车行流线:。 五、绿化设计 本工程生态环境较好。设计主要考虑增加中下层小乔木,如桂花和鸡爪槭,建筑南侧绿地较开阔处增加地被植物,丰富绿化效果,同时遮挡建筑外露的墙面,弱化建筑体量,尽量减少新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六、竖向设计 本次竖向设计室内标高定为黄海高程3.800米,满足考虑防洪水要求。建筑室内外高差0.15m。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编号:TQC/K473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 I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make all the staff know what to do and what not to do,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work of the whole enterprise, so as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aff and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适用指导方向/规范行为/增强沟通/促进发展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管理规范资料适合用于管理中,为使全体人员都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明确自己的主要职责,所担负的职责对整个企业工作具有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把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成为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动力。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分析中国 电信初步设计说明书) (一)初步设计说明书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总说明; 2.总平面设计; 3.各专业设计说明,包括建筑、结构、 给排水、暖通、强电、弱电等; 4.各专篇设计说明,包括消防、环保、 人防、节能、劳动保护(安保、交通、建 筑智通化); 5.工程简单或规模较小时,设计总说明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终结版

长兴银都丽景.银都大厦初步设计总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总说明 一、概况 1、工程名称:长兴银都丽景.银都大厦 2、建设单位:长兴华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浙江长兴县城欢众酒厂原址,南临县前街,东至明珠路,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4716.83平方米,属于商业、住宅用地。 二、设计依据 1、长兴县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此项目的立项批 文. 2、地形图及长兴县建设局提供的关于此地块的设 计条件及要求 3、关于此地块建设项目规划例会审批意见书。 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 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9、《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表》(GB50189-2005) 1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4.其它有关的国家及地方设计规范及标准。 三、设计范围 本初步设计的范围为各幢楼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专业设计,不包括室内设计及室外环境设计。 四、总平面设计 小区规划以多层住宅以及小高住宅层为主,结合沿街的大型商业旗舰、单身公寓,配以齐全的配套设施,整个小区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开,布局合理。 住宅设计时将多层住宅均匀布置于基地南侧,以取得良好的日照和景观效果。北侧在T形绿化带中分散布置了三栋小高层。其中1#.2#小高层底层架空,并与中央景观带通过空间插穿,景观互借,休闲通道充分渗透到各组居住空间内部。使小区的空间形态形成一个流动的系统,充分体现出韵律感,丰富性及整体性。 主入口放在用地的北侧,与北侧的景观道路相连并与东端的明珠路相接。次入口放在东侧,从银都大厦一层穿过到明珠路。地下车库出入口为两个,一个开向小区内部,一个开向明珠路,方便快捷。 一份关爱、一片真情。在高层的公共出入口区域,凡有高差之处均设有坡道,以方便年老体弱的老人和儿童,以充分体现社区的人性关怀(无障碍设计) 五建筑单体设计 1、住宅设计 户型设计力求舒适,布置合理,房型以三室为主,其次为两室、四室户,还有一定 数量的顶层复式。多层公寓建筑面积为 8813.6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2.7-19.2米;多 层公寓和3#小高层设置半地下室,顶板抬高1 米,底板下挖1.19米作为储藏用房。小高层 公寓建筑面积为13746平方米,建筑高度为 26.1-34.8米.住宅层高2.9米,半地下室层高 为2.19米。住宅共182户。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怀化市生源之春三期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概况 一、设计依据 1、怀化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批准的方案; 2、建设方的设计任务书; 3、现行的国家有关建设设计规范,规程的规定; 3.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 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006年版); 3.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 3.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3.6《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3.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3.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3.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3.10《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90); 3.11《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3/001—2004、J1040-2004); 3.12其它根据本工程项目确定的相关设计规范。 4、怀化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湖南省生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雅景豪庭住宅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5、怀化市发改委、环保局、人防办等相关手续由建设方办理。 6、建设方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 二、本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1、气象资料 1.1 怀化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且雨热同步。但受地形影响,地域差异和垂直差异明显,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旱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1.2 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16.4℃,西南部山间盆地年均气温较高,北部和南部岗地段低。1月最冷,平均气温4.7~5.3℃,7月最热,月均气温26.3~28.4℃。年均无霜期为287天。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0% 2、地震烈度 怀化市抗震烈度为6度地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3g。 3、洪水为标高 100年一遇洪水水位标高为222.56米 2.4、地理条件 生源之春住宅小区位于城东新区;城市主干道——迎丰路已经形成,交通条件较好。该地块位于怀化市迎丰路以南、军民路以东、金海路以北交汇处。项目净用地面积约7.16公顷(合107.4亩)。地块几何形状呈不规则“梯”形;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较低;部分地段比相邻城市道路低4-5米,开发建设在竖向处理上有一定难度。 2.5、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基底岩面相对平缓,无产生滑坡泥石流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无可

初步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

初步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就初步设计的内容及深度要求和扩充初步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无论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各单位还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都能高度重视建筑设计中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却往往忽视了初步设计。本文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可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初步设计;扩充深度 前言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于建筑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轻视乃至忽视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扩充初步设计的深度,已成为了当前我国工程设计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刻不容缓地进行改进的目标。相信一旦大家尝到了扩充初步设计深度的甜头、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的时候,我国的建筑设计将通过一系列的良性循环来实现质的飞跃。 一、初步设计的内容及深度要求分析 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一般包括设计说明书、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和工程概算书。其编排顺序一般为:封面→扉页→设计文件目录→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工程概算书。其中,封面上应注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和编制日期;扉页上应注明编制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和项目总负责人及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有上述人员的签名或盖章;设计说明书不仅包括设计总说明,还须包括各专业的设计说明,设计总说明应注明设计依据(各种法规、文件、地理和气候条件

等)、工程概况、设计的范围和规模、设计的特点和指导思想、交通、园林绿化、消防、节能、人防等的相关内容、环保、劳动保护、职业健康等的原则和标准、室内外装修、设备、电气系统等的标准和用量组成、外部市政条件、生产工艺流程、结构选型、抗震设防等等,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也应注明相关专业的详细标准和指标等;另外还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以附在设计说明书中,也可以附在设计图纸中,还可以单独成册;设计图纸应当包含所有相关专业的内容,其深度应当接近直接指导施工的标准,设计图纸可以单独成册;工程概算书应注明编制说明(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建设规模和范围、未包括的工程项目和费用以及其他必须说明的事项等)、总概算表、各单项工程综合概算书、各单位工程概算书、其他工程和费用概算书以及钢材、水泥等主要材料表。 二、扩充初步设计深度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分析 1、扩充设计说明书深度的作用。设计说明书是建筑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方向盘和灵魂所在,它不仅将设计的内容基本定型,而且其设计深度也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连贯性和细化程度。扩充设计说明书的设计深度,就是要将初步设计尽量的细化,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介绍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地质情况、施工工艺、结构选型、抗震等级等等基本的内容和参数,还应当将建筑、结构、给水排水、强电、弱电、采暖、空调与通风、热能动力、智能、消防、节能、人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等等各个方面的相关设计思路、设计标准和相关的参数指标等进行详细的说明。这样不仅能够使人通过设计说明书就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并形成一个比较具体的形象,还能方便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审图的过程中更轻易地发现初步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以便于设计的完善和补充。 2、扩充设计图纸深度的作用。设计图纸在建筑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地位不言而喻,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

建筑结构设计初步设计方案

建筑结构设计初步设计方案 建筑结构设计初步设计方案(草稿) 一、设计背景 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承担着承载和分配荷载的功能。本项目是一栋多功能综合楼的设计,要求结构稳定、安全、符合功能需求。为此,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初步设计方案,以满足项目需求。 二、设计目标 1. 结构稳定:确保建筑物在承受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等外部力的影响下,能保持稳定。 2. 安全性:确保人员在建筑物内外能够安全使用,防止结构破坏、倒塌等事故发生。 3. 功能需求:根据项目需求,提供合适的结构设计,以满足多功能综合楼的各项功能要求。 三、设计过程 1. 分析场地条件:对项目所在地的土壤条件、地质勘察报告等进行详细分析,选择适合的基础类型。 2. 确定荷载标准:根据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地震烈度等级确定建筑物所需承受的荷载标准。 3. 结构类型选择:本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承载力强、刚度大等特点。 4. 基础设计:根据场地条件和结构类型,选取适当的基础类型,如深基础或浅基础,并进行基础设计。 5. 结构分析:运用结构力学原理,对建筑物进行荷载计算和结

构分析,以确定结构形式和尺寸。 6. 板、墙、柱设计:根据结构分析的结果,对楼板、墙体、柱子等进行设计,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 连接设计:设计楼板、柱子、墙体等之间的连接方式,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8. 施工指导:提供施工图纸和施工说明书,协助施工单位进行结构施工。 四、设计方案 1.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 基础类型:采用深基础,如桩基础 3. 结构形式:一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二至五层为框架结构 4. 设计荷载:根据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和地震烈度等级进行计算 5. 板、墙、柱尺寸:根据荷载计算结果和构造格局进行设计 6. 连接方式:采用焊接和预埋钢板连接 7. 施工指导:提供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施工说明书,确保施工质量 五、设计成果 通过本方案的初步设计,可以得出建筑物的结构布置图、建筑物高度、结构平面布置图等设计成果,为项目后续的详细设计提供参考。 六、总结 本方案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旨在解决多功能综合楼的结构设计问题。在后续的详细设计中,需进一步优化并细化设计方案,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根据具

建筑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

建筑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说明部分应包括:总说明及建筑篇、结构篇、给水排水篇、电气篇(强电、弱电)、空调与通风篇、消防篇、人防篇、环境设计与保护篇、劳动安全篇、概算篇等各专业篇章说明。 l、设计总说明应包括:设计依据(各种文件、法规、地理、气候条件)、工程概况、工程设计的范围及规模、设计的特点及指导思想、交通组织及停车、园林绿化布置及指标、消防、环保、劳动保护、职业卫生、人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室内外装修标准、设备、电气系统标准及用量组成、外部市政条件、节水节电等措施、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结构选型及特点、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总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概算投资额,水、电、建材消耗量)等。 2、建筑篇说明内容包括: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场地条件及总平面设计、竖向设计、交通环境设计、功能布局、水平及垂直交通设计、单位平面、立面、剖面设计,地下室及屋面防水措施、门窗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地面建筑基底面积、覆盖率、容积率、绿地率等)。 3、结构篇说明内容包括: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工程地质概况、荷载取值、抗震设防烈度、结构安全等级及抗震等级、材料选用、结构设计(结构选型、基础形式、主要构件截面尺寸等)、结构计算(分析方法、计算内容、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小结)、按规定需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时程分析计算、特殊结构分析处理、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基坑支护方案、人防设计等。当设有结构转换层时,需说明转换层计算方法、梁板截面尺寸、上下层刚度比和框支柱

轴压比。 4、给水排水篇说明内容包括:设计依据、工程概况、设计范围、给水系统(水源、用水量、室外给水系统、室内给水系统)、室内热水及饮用水供水系统、消防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循环水系统、排水系统(市政排水系统、污水日排放量、雨水排水量、室外排水系统、餐厅厨房污水处理、粪便污水处理排放、室内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排放、卫生洁具选型)、人防给排水(给水、排水)、采用的节水、节能措施、防污染措施、主要设备及材料表等。 5、电气篇(强电、弱电)说明内容包括:设计依据、工程概况、设计范围、强电、弱电设计、设备用电负荷统计表、总电力供应指标、主要设备材料表等。强电设计应包括:供电设计(负荷等级、供电电源及电压、系统、变配电站、继电保护与计量、控制与信号、功率因素补偿方式、供电线路和户外照明、防雷与接地);电力设计(电源、电压和配电系统、环境特征和配电设备的选择、导线、电缆选择及敷设方式、设备安装、接地系统);照明设计(照明电源、电压、容量、照度标准及配电系统形式、光源及灯具的选择及控制、配电设备的选择及线路敷设方式、照明设备的接零或接地);自动控制与自动调节(工艺要求、控制原则、仪表和控制设备的选型);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人防地下室战时电气系统(供电电源、战时照明、线路的选择及敷设、接地)、建筑与构筑物防雷保护。弱电(建筑智能化)设计应包括: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保安电视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通讯设施系统、电脑经营管理系统设计(智能化网络)、综合布线、中央广播音响系统、有线电视(CATV系统等。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 建筑初步设计 3.1 一般要求 3.1.1 初步设计文件: 1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2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 3 工程概算书。 注: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附在说明书中,或附在设计图纸中,或单独成册。 【条文说明】关于初步设计文件是否单列消防、环保等3 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和签署也可在本专业设计说明的首页上标明。 3.2 设计总说明 3.2.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 设计中贯彻国家政策、法规; 2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方案文件等的文号或名称。 3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4 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6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3.2.2 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 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2 分期建设(应说明近期、远期的工程)的情况。 3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 3.2.3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设计原则。 3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3.2.4 总指标 1 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等指标。 2 其他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3.2.5 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1有关城市规划、红线、拆迁和水、电、蒸汽、燃料等能源供应的协作问题。 2总建筑面积、总概算(投资)存在的问题。 3设计选用标准方面的问题。 4主要设计基础资料和施工条件落实情况等影响设计进度和设计文件批复时间的因素。 3.2.6 总说明中已叙述的内容,在各专业说明中可不再重复。 3.3 总平面 3.3.1 在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的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 根据合同约定的鸟瞰图或模型。 3.3.2 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摘述方案设计依据资料及批示中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内容; 2)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建筑物控制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等),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