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式建筑-建筑设计说明-初步设计

装配式建筑-建筑设计说明-初步设计

装配式建筑-建筑设计说明-初步设计

1 预制构件简介

在XXXX集成住宅结构体系中,PC(Precast Concrete)

构件是最主要的构件类型,包括叠合楼板、叠合梁、外墙挂板、轻质隔墙和预制楼梯。这些构件是按照极限强度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并在工厂或现场进行预制。预制采用的砼强度等级为

C35,主要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网可采用HPB235或CRB550焊接钢筋网。

1.1.1 叠合楼盖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复合楼板。预制部分的厚度为60mm或80mm,现浇层厚度不小于60mm。预制板表面做成凹凸差不小于4mm的粗糙面,并在

预制板内设置桁架钢筋,以增加预制板的整体刚度和水平界面抗剪性能。钢筋桁架的下弦及上弦可作为楼板的下部和上部受力钢筋使用。施工阶段,可考虑桁架钢筋的作用,减小预制板下的临时支撑。叠合板的钢筋桁架间距不大于600~900mm,

桁架高度为80~150mm。标准叠合楼板宽度为2000mm、2200mm、2400mm、2600mm或2700mm,叠合板跨度根据工程实体情况按标准模数设计。

叠合楼板的优点在于它不仅是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还是楼板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的永久性模板。此叠合板按照双向受力模型进行设计,整体刚度更好,承载力更高。同时,最大程度节约了传统楼板木模的使用,改良了楼板支模的施工工艺,缩短了施工周期,改善了施工环境,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和精度。

1.1.2 叠合梁

叠合梁的XXX为200~300mm,其中预制部分高度的为350~430mm,现浇部分的高度为200~120mm,等效高度为预制部分加现浇部分总高度。预制梁与梁现浇部分结合面设置抗剪键,增强叠合梁的整体抗剪性能。预制梁的箍筋按规范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相关要求全部伸入叠合层,且各肢伸入叠合层的直线段长度不宜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叠合梁的底筋和构造钢筋在满足设计图纸中梁钢筋相关内容及有关图集、构

造手册要求的前提下,预留在预制梁部分。XXX则在现场预

制梁吊装完成后于现场绑扎,与叠合板现浇部分一同整浇成型。

XXXX集成住宅结构体系最主要的连接为叠合梁与叠合

板的连接以及叠合梁与现浇柱的连接。

且保温效果显著。采用预制外墙挂板还能够减少现场施工噪音和粉尘,提高施工安全性和环保性。

连接叠合梁与现浇柱的方法:连接叠合梁与现浇柱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机械连接,另一种是采用现浇混凝土连接。机械连接方式需要在叠合梁和现浇柱的接口处设置连接板,通过螺栓将两者固定在一起,具有施工方便、连接牢固等优点。而现浇混凝土连接方式则是在叠合梁和现浇柱的接口处浇筑混凝土,形成一体化的连接,具有连接牢固、耐久性好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总之,叠合梁和外墙挂板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结构构件,它们具有施工方便、质量可控、节约材料等优点,能够满足工程需要,提高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连接叠合梁和现浇柱的方式也有多种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的初步设计是指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建筑的主要构造、 功能布局、空间形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设计。以下为建筑初步设计 的说明。 一、总体方案 首先,根据建筑用地的情况和功能要求,确定总体方案。包括建筑的 布局方式、功能划分、建筑体量、高度、平面形态等。 1.建筑布局方式:根据用地特点和规划要求,选择合适的布局方式, 如线性布局、U型布局、L型布局等。 2.功能划分: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合理划分建筑的各个 功能区域,包括进出口、大厅、办公区、会议室、展示区等。 3.建筑体量和高度:根据总体规划和用地条件确定建筑的体量和高度,考虑建筑的比例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4.平面形态:根据建筑功能和效果要求,确定建筑的平面形态,如矩形、圆形、方形等,同时考虑建筑的空间连续性和布局合理性。 二、空间布局 根据总体方案,进行建筑的空间布局设计。主要包括各个功能区域的 位置、面积和内部分隔。 1.功能区域的位置: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使用者的便利性,确定各个 功能区域的位置,如进出口的位置、办公区的位置、会议室和展示区的位 置等。

2.功能区域的面积:根据各个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确定各个功能区 域的面积大小,保证各个功能区域的舒适性和灵活性。 3.内部分隔设计:根据功能划分和使用要求,在建筑内部进行合理的 空间分隔设计,如隔墙、隔断、隔音等,满足各个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三、构造设计 进行建筑的构造设计,包括立面设计和结构设计。 1.立面设计: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造型要求,进行建筑立面的设计,考 虑立面的美观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选择合适的立面材料和形式。 2.结构设计:根据建筑的体量和高度,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同时考虑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四、效果图设计 进行建筑效果图的设计,包括外观效果图、室内效果图等。通过效果 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给业主和相关人员提供一个直 观的参考。 五、环境设计 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进行环境设计。包括景观设计、绿化 设计、交通组织等,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 六、安全设计 在初步设计中,要考虑建筑的安全问题,包括消防安全、人员疏散等。设计合理的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七、可持续设计

最新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问题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 可行性、使用性是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点。同时,在设计中首先必须注意在确保建筑物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专业、标准、精细的设计,充分发挥建筑设计的优越性,将建筑物的结构高度、不规则度及结构复杂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建筑设计在进行初步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各参数等,对多种设计方案从可行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充分比较,获得最优设计方案。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结构设计进行精确计算,保证在建筑过程中对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装配式建筑优化设计分析 1 设计流程优化 装配式建筑在考虑功能性需求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结构设计对工厂化生产及装配式施工的影响。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需要涵盖整个过程,从构件生产到运输、装配,对建筑物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在设计阶段,对构件设计、拆分等方面需要做好优化工作,保证装配式构建在设计、生产、施工过程中的紧密连接,形成完整的工艺流程;在图纸设计方面,以方案的可行性作为前提,细化设计建筑物装配结构的各构件,优化预制构件生产工序,降低现场管理难度和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成本。 2 预制构件拆分与控制 在不同项目中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预制部位和预制形式不同,需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而定,一般住宅建筑,首先应该考虑其水平构件的预制技术,主要有楼梯、阳台、预制叠合梁以及外墙保温与装饰等一体化设置,减少外墙脚手架的使用,优化承重墙与非承重墙的设置等。 3 预制构件节点优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重难主要在于节点设计,在抗震性、功能性方面对建筑物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建筑构件连接处控制所使用的钢筋、套筒、预埋件等的成本,优化节点处的连接方式,保证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争性能,同时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稳固连接各部件的目的。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广州市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

附件1 广州市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 (参考提纲)

广州市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 (参考提纲) 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应编制专篇文件,对装配式技术专项作详细说明。对于在其它文件(如计算书、设计图等)中已包含的内容,专篇中可指明文件名及所在章节,以便查阅。 一、工程概况 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1、区位 2、建筑类型、功能 3、规模 4、总平面图、效果图 5、BIM应用点、建模标准 二、设计要求 建设单位根据相关政策、用地出让条件、规划条件、项目情况等提出的装配面积要求。 1、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的楼栋名,装配式建筑面积。 2、装配率计算依据,装配率等级。 三、设计依据 相关国家、省市规范和图集等依据 四、设计说明 (一)设计安全标准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参数和指标说明,结构安全性的重点指标,结构整体计算结果。 1、结构设计基本参数: 2、结构体系 3、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 4、本项目需要特别说明的结构安全事项 (二)主要荷载取值 包含符合规范的荷载取值,以及特殊荷载。重点说明装配式构件或不同部位的荷载值。 (三)主要装配构件 包含项目所有相关装配式构件类型、数量、标准种类、构件项目定位等主要内容说明,编制具体数据表格。 1、采用装配式部品部件类型

2、采用装配式部品部件的部位、预制构件分布情况 3、对于采用新型材料的装配式部品部件应做材料特性说明 (四)装配率计算 按《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或《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J/T 15-163-2019的装配率计算要求填写表一或者表二。特殊说明或者引用可在“备注”一列填写,难以在表格中填写的得分依据或比例,应在本表下方补充描述,并在《广州市装配式建筑项目装配率计算书》和《广州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方案》中具体说明。 国标装配式建筑评分表表一

装配式建筑-建筑设计说明-初步设计

装配式建筑-建筑设计说明-初步设计 1 预制构件简介 在XXXX集成住宅结构体系中,PC(Precast Concrete) 构件是最主要的构件类型,包括叠合楼板、叠合梁、外墙挂板、轻质隔墙和预制楼梯。这些构件是按照极限强度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并在工厂或现场进行预制。预制采用的砼强度等级为 C35,主要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网可采用HPB235或CRB550焊接钢筋网。 1.1.1 叠合楼盖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复合楼板。预制部分的厚度为60mm或80mm,现浇层厚度不小于60mm。预制板表面做成凹凸差不小于4mm的粗糙面,并在 预制板内设置桁架钢筋,以增加预制板的整体刚度和水平界面抗剪性能。钢筋桁架的下弦及上弦可作为楼板的下部和上部受力钢筋使用。施工阶段,可考虑桁架钢筋的作用,减小预制板下的临时支撑。叠合板的钢筋桁架间距不大于600~900mm,

桁架高度为80~150mm。标准叠合楼板宽度为2000mm、2200mm、2400mm、2600mm或2700mm,叠合板跨度根据工程实体情况按标准模数设计。 叠合楼板的优点在于它不仅是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还是楼板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的永久性模板。此叠合板按照双向受力模型进行设计,整体刚度更好,承载力更高。同时,最大程度节约了传统楼板木模的使用,改良了楼板支模的施工工艺,缩短了施工周期,改善了施工环境,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和精度。 1.1.2 叠合梁 叠合梁的XXX为200~300mm,其中预制部分高度的为350~430mm,现浇部分的高度为200~120mm,等效高度为预制部分加现浇部分总高度。预制梁与梁现浇部分结合面设置抗剪键,增强叠合梁的整体抗剪性能。预制梁的箍筋按规范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相关要求全部伸入叠合层,且各肢伸入叠合层的直线段长度不宜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叠合梁的底筋和构造钢筋在满足设计图纸中梁钢筋相关内容及有关图集、构

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

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 一、设计依据 1.装配式建筑主要设计依据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 ✧《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013) ✧《装配式混凝土表示方法及示例》(15G107-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15G310-1~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258-201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2012)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15G365-1) ✧《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及女儿墙》(15G368-1) ✧《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技术规程》(JGJ289-2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版) ✧《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2016.01某省住房和城建设厅) 二、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1.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某市相关规X、规定,符合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文件要求。满足业主对设计 方面的基本要求及希望达到的目标。 (2)解决本工程中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使工程的建设在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技 术先进等方面能得到综合体现。 (3)充分发挥建筑工业化的相对优势,尽量减小预制构件建筑结构整体性的不利影响,预制装 配式建筑拆分原则是优先选用非抗侧移构件,便于模数协调,易于标准化生产和安装的建筑部品。 2.设计目标 (1)实现建筑设计的标准化。 (2)与构件生产、施工工艺形成配套设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形成符合模数数列的标准化模块。 (4)在标准化套型基础上,充分发挥生产和施工工艺的特点,满足里面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要 求。 3.工业化分析 (1)工业化实现目标 根据某省《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项目的预制率不低于 20%,预制率可按下式计算: K预=(V预+ 0.5V叠)/ V总 V预──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 V叠──叠合构件现浇混凝土体积; V总──±0.000 以上(不含±0.000)混凝土总体积。

装配式建筑 建筑方案说明

装配式建筑建筑方案说明 装配式建筑,又称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加工和装配,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的一种建筑方式。与传统的现场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环境污染少等优势,因此在现代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装配式建筑可以分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等几大类。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将混凝土板、墙板、楼梯等构件在工厂进行生产和加工,然后在工地现场进行组装。这种建筑方式具有施工效率高、材料节约、抗震性能好等特点。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则是以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将钢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和加工,然后再在现场进行组装。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结构强度高、建筑重量轻、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商业综合体等领域。 除了以上两种,装配式模块化建筑也是一种常见的装配式建筑方式。它将建筑划分成一个个独立的模块,然后在工厂进行生产和装配,最后再在现场进行组装。这种建筑方式具有快速组装、灵活度高、可再利用等优点,适用于临时建筑、移动房屋等场景。 装配式建筑的具体施工流程如下:首先,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制定生产计划,确定所需材料和设备,并进行采购;然后,将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和装配,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结构组装、模块装配等工序;接下来,将预制好的构件运输到现场,按照设

计图纸进行组装,包括吊装、焊接、拼接等操作;最后,进行外墙、地面、内饰装修等施工工序,完成整个建筑。 装配式建筑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施工周期短,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速度通常是传统施工的2倍以上,可以大幅度缩短工期;二是质量可控,预制构件生产过程在严格的工厂环境下进行,质量易于控制,相对于传统施工更加可靠;三是减少环境污染,装配式建筑在工厂进行预制,减少了现场施工带来的噪音、尘土等环境污染;四是材料节约,装配式建筑可以准确计算所需材料的数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浪费。 然而,装配式建筑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首先,装配式建筑需要工厂化的生产设备和流水线,对厂商的生产能力要求较高;其次,大型和复杂的装配式建筑需要现场施工组装,在现场施工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施工难度较大;最后,装配式建筑需要与传统建筑进行有机衔接,需要完善的设计和施工经验。 总的来说,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将进一步提高,质量将得到更好的保障,将在未来的建筑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装配式建筑设计流程

装配式建筑设计流程 一、前期准备 1.1 项目背景分析 首先,需要进行对项目的背景分析,包括建筑类型、用途、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方面的考虑。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 1.2 客户需求分析 其次,需要进行客户需求分析,了解客户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和期望。这些需求包括建筑外观、空间布局、功能设置等方面的内容。 1.3 可行性研究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市场可行性等方面的考虑。 二、概念设计 2.1 方案创意 在确定项目背景和客户需求之后,需要进行概念设计阶段。这一阶段 主要是通过创意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并从中选出最具有实现可能性 和符合客户需求的方案。 2.2 初步草图设计 在选定最佳方案后,需要进行初步草图设计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通 过手绘或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制作初步草图,并进一步完善空间布局

和外观形态等方面的设计。 三、设计开发 3.1 详细设计 在完成概念和初步草图设计后,需要进行详细设计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建筑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制定出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技术说明书。 3.2 结构设计 在进行详细设计时,需要进行结构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类型、材料选择、荷载计算等方面的考虑。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3 系统集成 装配式建筑需要通过系统集成来实现快速组装和拆卸。因此,在进行详细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将各个组件进行有效地搭配和组合,以实现最佳效果。 四、施工准备 4.1 工程规划 在完成详细设计后,需要进行工程规划,包括确定施工进度、人员配置、材料采购等方面的内容。 4.2 质量控制计划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前,需要制定质量控制计划。这一计划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先考虑,并提出解决方案,以确

装配式建筑中的建筑设计

装配式建筑中的建筑设计 摘要:当前,我国已步入新的经济、建筑行业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 发展的新时期,整个建筑业必须从传统的、落后的状态中走出来。新的建筑产品 与建造方式的转型与改造,这不仅关系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也关系到技术的变革,更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时期的全面建设的总目标,这需要从观念、模式、方式、途径等方面进行。在这一背景下,论文着重对装配式建筑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专业配合;节点构造;设计 引言:目前,装配式住宅在设计上还存在许多问题,致使其质量和水平都很 难提高,要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管理,做 好每个环节的设计工作,充分发挥其优越性。 1装配式建筑概述 1.1含义 所谓的装配式建筑,就是指在项目开始前,在工地上,由施工现场 和建筑单位,利用各种施工设施,将建筑所需要的构件其连接在一起。在此过程中,要按照业主和住户的需求来进行构件的设计,同时还要兼顾整个建筑的实际 应用和热通性。而且,所有的构件都要符合要求,要求通过后才能开始建造。 1.2构成部件 按业主的需求,装配式建筑的组成要素会有所不同,但大多数都是 固定的。梁、柱、墙等承重构件,空调板、楼梯板等不承重的二次承压构件,除 结构的框架外,还应包括排水、通风管道等。另外,装饰的构建,也是装配式建 筑的一部分。 1.3特点

与传统的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无论从制造到设计到建设,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生产环节而言,装配式建筑大多数的组装工程都是由工厂进行加工,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材料和环境,而且可以极大的提升工程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建筑所产生的废弃物,同时还可以降低工地的噪声和灰尘[[1]]。由于建筑构件逐步进入工厂化阶段,因此,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大大提高,其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在建筑设计领域,传统的建筑设计工作是先进行设计,然后是施工,最后是装饰。而装配式建筑能够实现设计、施工、装修的一体化,实现建筑施工的规范化设计和管理。 2、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 推进装配式设计,促进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设计,并积极运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增强各专业的协作设计水平;预制件制造企业必须提升产品的制造水准,确保产品的制造质量,减少产品的制造成本;施工单位应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力度,改进其施工技术,创新施工组织形式,推进绿色施工。 3、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3.1平面拆分 建筑预制外墙由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壁组成,分为预制受力和非预制受力两种。在拆除平面时,要注意避开钢筋,并预留一定的后浇段,以免在现场施工时发生钢筋冲撞,从而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图1中显示了装配式建筑预制品的平面拆分。 图1 平面拆分

简述装配式建筑设计流程

简述装配式建筑设计流程 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中预制好建筑构件后,再将其组装成一整个建 筑体系。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有很多优势,如施工速 度快、质量稳定、节省人力和材料等。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设 计师开始关注和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那么,下面就简述一下装配式 建筑的设计流程。 1.需求调研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是对建筑的需求进行 深入调研。这个调研的范围可以包括建筑功能需求、预算、时间、技 术需求等。只有通过对建筑需求的全面掌握,才能够为后续的设计提 供方案。 2.方案设计 在掌握建筑需求后,设计人员会根据建筑师或建筑主人的需求,进行 一系列的方案设计。这里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建筑的类型、结构、布局、风格等一系列细节。同时,考虑到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设计人员还需 要根据预制构件的特性设计适合建筑的方案,如尺寸,材料和装配方 式等。 3.技术验证和优化

在完成方案设计之后,需要进行技术验证和优化。主要包括确定尺寸 精度,材料选型,构件制造技术等技术细节,保证构件的精度和一致性,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并优化设计,使之更加精确、高效、可行。 4.生产制造 设计优化完成后,根据最终方案进行对构件进行生产制造,对于需要 装配的精度要求高的构件,还需要经过检验、测试和质量控制等环节,确保构件的一致性和质量的稳定性。 5.现场安装 在对构件进行生产制造之后,需要现场安装固定。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是工人可以直接进行装配,因此安装速度比传统的建筑方式更快。同时,要注意施工中的安全和协调,以保证整个建筑的结构完整和稳定。 总结:以上就是装配式建筑设计流程的基本概念。装配式建筑建筑相 对传统的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技术成熟、同时可以快速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等特点。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鉴定,越来越多的 装配式建筑将应运而生。

装配式建筑说明

装配式建筑说明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构件在工厂内进行预制加工,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一种建筑方式。它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同时还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构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生产。在工厂内,建筑构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制加工,可以进行精确控制和质量检测,确保每个构件的质量和尺寸的准确性。而传统的施工方式往往需要现场加工,容易出现尺寸误差和质量问题。 装配式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施工时间的缩短。由于构件在工厂内进行预制加工,可以与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同时进行,从而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传统的施工方式需要现场制作构件,工期较长,容易受到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由于工厂内的生产环境受到严格控制,可以减少水泥、砂浆等建筑材料的浪费,避免扬尘和噪音污染。此外,装配式建筑还可以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在节能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在预制过程中,可以在构件内设置保温材料,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降低能耗。此外,装配式建筑还可以利用建筑一体化设计,通过优化建

筑结构和采用新型材料,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带动了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传统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而装配式建筑将生产过程工业化,减少了对人力的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还需要建筑设计、工程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然而,装配式建筑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首先,装配式建筑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设计、材料采购、加工设备的调试等,这对项目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装配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此外,装配式建筑对施工现场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合适的场地和基础设施。 总的来说,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创新的建筑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工业化生产,可以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降低能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经验的积累,相信装配式建筑会在建筑行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建筑装修垃圾分拣场-装配式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装配式建筑专项设计说明书建筑装修垃圾分拣场项目 第一章设计概况

11建筑装修垃圾分拣场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为82059.74∏Λ用地呈不规则的形状。本项目为两栋建筑,功能包含厂房,生产辅房;总建筑面积7061.26m2,其中地上6861.68m2;地下199.58m2o 本工程厂房为门式刚架结构、生产辅房为混凝土框架结构。两栋建筑均为装配式建筑。 长寿区建筑装修垃圾分拣场项目初设阶段装配率为预评价为50%o 1.2主要采用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及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2.1J房: 1)主刚架为钢结构刚架,梁柱均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预制构件比例: 2)为100%。 3)屋面采用彩钢板与冷弯卷边钢楝条,均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预制构件比例:为100%。 4)围护墙与内隔墙部分:围护墙采用彩钢板与冷弯卷边钢楝条,均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预制构件比例:为100%。内隔墙全部采用非砌筑工艺,采用20Omm或IOomm 厚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干式工法组装,比例均大于80%;内隔墙全部采用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的装配式建筑技术,采用B1M技术对内隔墙板进行排板设计,标记设备管线的预留预埋位置,将有设备管线的墙板在工厂进行线管、开关、插座底盒等设备的预埋,比例达80%以上。 12.2生产辅房:1)主体结构部分,结构柱全部采用预制柱,采用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艺,竖向构件比 例:为100%。

2)水平构件均采用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艺,水平构件比例:为100%。 3)围护墙与内隔墙部分:非承重外围护墙采用采用具有自保温功能的薄砌工艺墙体,主要采用25Omm厚的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体,比例达100%;内隔墙全部采用非砌筑工艺,采用20Omm或IOOmm厚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干式工法组装,比例均大于80%;内隔墙全部采用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的装配式建筑技术,采用B1M技术对内隔墙板进行排板设计,标记设备管线的预留预埋位置,将有设备管线的墙板在工厂进行线管、开关、插座底盒等设备的预埋,比例达80%以上。 4)装修和设备管线部分:本楼栋采用全装修工艺;设备管线与主体结构采用管线分离的安装方式,设备管线系统在公共区域采用集中布置,竖向设备管线集中布置早设备管井,横向设备管线均敷设在吊顶内,实现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采用集成卫生间。 5)信息化应用:采用B1M数据在设计、生产、施工中的有效传递,实现施工作业行为和管理行为数字化。 第二章设计依据 2.1本项目装配式建筑设计遵循的国家及地方标准、规定及图集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5-2014(2018版); 2)《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5)《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 6)《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258-2011;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初步设计注意事项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初步设计注意事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高效、环保、经济的建筑需求不断增加,装配式建筑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现场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快速、节能、可重复利用等优势。然而,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时,初步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整个施工过程和建筑质量。本文将重点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初步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要点。 一、结构设计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是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在进行初步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承载力、抗震性以及材料使用等因素。首先,结构应该具备足够的承载力以支撑整个建筑体系,并且需要满足当地相关规范标准。其次,在地震区域施工时,必须要进行抗震设计,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装配式建筑可以安全稳固地屹立不倒。此外,在选择材料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材料强度与耐久性。 二、施工工序 装配式建筑采用的是工厂化生产模式,因此在初步设计中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个构件的装配顺序,并且确保各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稳固可靠。其次,在进行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浪费。最后,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施工效率与质量之间的平衡,尽可能提高施工速度但不影响建筑质量。 三、环境因素 装配式建筑多数情况下是在室外条件下进行组装和搭建,因此环境因素必须被充分考虑进初步设计当中。首先,装配式建筑需要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无论是酷热还是寒冷。其次,在湿润地区施工时,设计要考虑到防水与防潮措施,以免影响建筑结构和使用寿命。此外,在风大的地区,也要进行风荷载计算,并确保装配式结构可以很好地抵抗风力。

四、运输及安装 在进行初步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装配式建筑的运输和安装。首先,要确定合适的运输方式,包括整体运输和拆解后单个构件的运输等。其次,在进行安装时需要考虑吊装设备、搭建杆件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等因素,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此外,还要注意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尘土等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五、项目管理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初步设计时,项目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设计团队必须与其他施工方紧密配合,并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此外,需要制定详细完善的施工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要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六、质量控制 在初步设计中,质量控制是关键步骤之一。设计团队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并在每个阶段进行严格把关。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对结构强度、耐久性、防水防潮性能等进行全面检测,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总结起来,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初步设计需要关注结构设计、施工工序、环境因素、运输及安装、项目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只有在初步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且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安排,才能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稳定和高质量的施工。通过正确而细致的初步设计,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教育建筑学校建筑装配式专篇建筑设计说明

教育建筑学校建筑装配式专篇设计说明 新型建筑装配式设计 1、装配式部分技术经济指标 装配式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数量单位备注 总用地面积23029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3851.0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22715.0平方米 其中:装配式建筑面积17749.0平方米 装配式建筑单体明细教学综合楼、14304 平方米 行政办公楼3445 平方米 项目预制率不小于20 % 本项目预制率计算方法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6年1月发布的《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第4.1.2条。预制率估算统计表 教学综合楼行政办公楼文体综合楼(体育馆)预制混凝土体积1273.4 305.6 0 现浇混凝土体积2887 927.3 1233.0 总混凝土体积4160.4 1232.9 1233.0 预制装配率30.6 24.8 0 2、装配式建筑单体技术配置表 阶段技术配置选项本项目实施情况 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模块、多样化组合√ 模式协调√ 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 工 预制框架柱 预制剪力墙 叠合梁√ 叠合楼板√

3、主要结构材料 1.混凝土: 地上部分: C30, C35 2.钢筋: HPB300、HRB400 且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筋》GB1499的有关规定。 3.型钢、钢板、钢管:Q235B、Q345B; 且应符合《碳素结构用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有关规定。 4.焊条 E43(用于HPB300级钢筋、 Q235B焊接); E50(用于HRB400级钢筋、 Q345B焊接); 且应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和《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有关规定。 4、主要荷载 1、本工程主要部位的设计活荷载: 办公室、会议室 2.0 kN/ m2 阳台 2.5 kN/ m2 卫生间 4.0 kN/ m2 厨房 4.0 kN/ m2 室内篮球场 4.0kN/ m2 普通教室 2.5kN/ m2 疏散楼梯 3.5 kN/ m2 化学/物理实验室 5.0 kN/ m2 设备间 7.0 kN/ m2 走廊、报告厅、门厅 3.5kN/ m2 非上人屋面 0.5 kN/ m2 上人屋面 2.0 kN/ m2 注:其余特殊房间按实取值。 2、风荷载:按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45 KN/m2,主体高度无大于等于60m情形,按0.45KN/m2计算位移,按0.45KN/m2计算受力配筋。地面粗糙程度按B类。 3.雪荷载 按50年一遇,采用0.45KN/m2,雪荷载不与屋面活荷载同时组合。 4.地震荷载 地震设计参数如下: 抗震设防烈度7度,近震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建筑场地类别暂定为Ⅲ类,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5、主体结构设计 (1)、预制单体信息 (2)、结构分析 1.上部结构主要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AD工程部编制的PKPM系列软件(V3.1)进行计算分析。

海南省装配式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要点

附件2 海南省装配式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要点

目录 一、设计依据 (1) 二、装配式建筑实施概况 (1) 三、装配式建筑评分表 (2) 四、施工图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4) (一) 建筑: (4) (二) 结构: (5) (三) 设备专业: (5) (四) 其他: (6)

一、设计依据 各专业总说明中应根据项目情况列明装配式建筑相关设计依据: 1.《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 3.《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3 4.《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 5.《海南省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技术标准》DBJ46-061 6.《海南省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DBJ46-063 7.《海南省建筑钢结构防腐技术标准》DBJ46-057 8.《海南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规则》 9. 国家、海南省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等 二、装配式建筑实施概况 1. 实施装配式建筑面积:m2 。

2.装配式楼栋总平面示意图(项目总平面图中应标识清楚具体实施的装配式楼栋)。 三、装配式建筑评分表 海南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规则(2021年修订版)评分表【必填】 (建筑专业总说明中应包括评分表)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评分表【选填】

四、施工图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筑: 1.总说明 1)装配式建筑设计概况及设计依据; 2)建筑专业技术选型内容,拟采用的技术措施、连接节点、构造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非承重围护墙非砌筑、围护墙与隔热、装饰一体化应用、内隔墙非砌筑设计、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设计、装配式装修、干式工法楼面、地面、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太阳能光伏应用等内容; 3)装配式装修设计的范围及技术内容; 4)装配式建筑特有的建筑节能设计内容 2.施工图 在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等设计图纸中用不同图例注明采用预制构件(柱、剪力墙、内外墙体、凸窗等)位置、板块拼缝位置、防水、保温、隔声、防火等典型构造大样和建筑构筑配件安装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