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根盆景制作的五大方法

提根盆景制作的五大方法

提根盆景制作的五大方法
提根盆景制作的五大方法

提根盆景制作的五大方法

树桩盆景应如何进行提根?根是树粧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的分布及形状直接影响盆景的观赏价值。

树桩的根通过有计划的培养,逐年翻盆、换土、换盆,在这个过程中整理根部,掌握根的伸展方向,再继续种植,逐步将根部显谣出土面.

常用的提根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深盆高栽壅土法。

用深宽形的培养盆,盆内盛满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盆中的土壤可壅出盆面,把树桩种于高出盆面的土内.经过几年的栽培,根系长粗伸长,盆面土壤逐渐减少,裉部就慢慢显露出来。

(2) 浅盆套筒填土法。

用浅、宽形的培养盆,盆内平装适合培养树木的土壤,盆面套上一个比盆口小1/3的圆筒。圆筒可用塑料薄膜多层围成,也可用油毡、薄木板围成。然后往筒内加入疏松、肥沃的土壤,把树粧种在套筒内。通过几年的培养,根部伸长到盆

底井适当增粗,达到能支撑树桩时,可去掉套筒,把根提露出来。容易生长气根的树种,如榕树,常用此法培根。

(3) 树桩截根培养。

利用山上挖掘或市场上购买来的带有露根的树桩:,截去其主根和侧根(截面应朝下通过栽培,细根从截口上长出·这样既看不见锯截疤痕,根形又美观,还可以缩短培根的时间。

(4)抱根式提根法。

此法多用于南洋杉盆景。杷南洋杉小苗种丁小盆内,其根自然沿着盆缘绕圈伸长,当苗木生长旺盛时,根系绕抱成拳,然后提根种檀成形。

(5)附石培育。

按提根要求,把树根培养到一定长度时,选择形状好看、纵向有洞扎或缝隙的砂积石或英德石、海母石等,且石头长度与树根长度相宽,然后把树根穿洞嵌隙抱紧石头,再用棕丝、塑料带绑附,使根紧贴石体,石的外围用套筒围起,茼内填土。树桩培育2?3年后,套筒逐渐降至全部去掉,形成自然附石提根盆景。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 设计与制作 一、盆景知识介绍 盆景是艺术美的创造,同山水画和山 水园林有着相似之处,很重视写意和抒情。 虽然师法造化,以自然为蓝本,但又不仅仅 是单纯地摹拟自然景物。在创作上常常采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 术手法,以达到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审美效果。 盆景不同于盆栽的道理就在于此:盆栽仅仅是一种栽培方式,在 盆钵中栽植树木花草,未经艺术加工。而盆景则是栽培技术与造型艺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具 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优美的造型风格。同时,盆景中的树木山石必须与盆钵、几架相配合,互相协调衬托,才能构成真正完善的盆景艺术。 盆景艺术在历史的沿革过程中,形成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树木盆景以木本植物 为主要素材,是活的生命体,其制作技术较为复杂,大致有挖掘、种植、整形、攀扎、修剪、上盆、养护等步骤。艺术上则要求具有老干虬枝,清奇古雅,生机勃勃,意韵深远的效果。山水盆景则以山石、水、土为主要材料,为无生命物质,其制作技术要求侧重于艺术境界,不论是层峦叠蟑,还是波光岛影,应能表现出山河的锦绣壮丽 盆景是以植物、石料、土壤、水体、风、雨、雪、配景、盆、几架等为材料创作而成的,饱含作者思想 感情的立体的中国山水画,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提炼,集中表现大自然优美 风光的一种特殊艺术品。 盆景艺术源于中国,约1,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在瓦盆、陶盆和木桶中栽培树木,将天 然情景移入咫尺盆中,後来这技术又被日本人接受和发展。日本有关树桩盆景的纪录,最早 见于高阶隆兼所画的《春日权现验记》(1309)。盆景艺术是直接受自然界的启迪而产生。生长于高山岩缝中或悬挂于峭壁上的树木,终生低矮而扭曲。从美学观点看,日本人在盆栽方 面欣赏的是:枝干老态龙锺,上部根条露出土外,显得饱经风霜;这被视为体现了万物无常 的哲学概念。 盆景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 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之一。盆景始于唐代,至今大约有1300余年历史。1972年在陕西出 土的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甬道壁画上两盆盆栽,是至今发现最早的盆栽。盆景源出我国,盛 于日本,播于世界。依据盆栽发展经过以及各种迹象来加以考究推敲,可以推定和证明盆栽是在我国的东晋以前业已发生,至初唐时发展进步具体形成一门盆栽艺术,在盛唐期才由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教学教材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 一、盆景知识介绍 盆景是艺术美的创造,同山水 画和山水园林有着相似之处,很重 视写意和抒情。虽然师法造化,以 自然为蓝本,但又不仅仅是单纯地 摹拟自然景物。在创作上常常采取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 术手法,以达到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审美效果。 盆景不同于盆栽的道理就在于此:盆栽仅仅是一种栽培方式,在 盆钵中栽植树木花草,未经艺术加工。而盆景则是栽培技术与造型艺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优美的造型风格。同时,盆景中的树木山石必须与盆钵、几架相配合,互相协调衬托,才能构成真正完善的盆景艺术。 盆景艺术在历史的沿革过程中,形成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树木盆景以木本植物为主要素材,是活的生命体,其制作技术较为复杂,大致有挖掘、种植、整形、攀扎、修剪、上盆、养护等步骤。艺术上则要求具有老干虬枝,清奇古雅,生机勃勃,意韵深远的效果。山水盆景则以山石、水、土为主要材料,为无生命物质,其制作技术要求侧重于艺术境界,不论是层峦叠蟑,还是波光岛影,应能表现出山河的锦绣壮丽 盆景是以植物、石料、土壤、水体、风、雨、雪、配景、盆、几架等为材料创作而成的,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立体的中国山水画,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提炼,集中表现大自然优美风光的一种特殊艺术品。 盆景艺术源于中国,约1,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在瓦盆、陶盆和木桶中栽培树木,将天然情景移入咫尺盆中,後来这技术又被日本人接受和发展。日本有关树桩盆景的纪录,最早见于高阶隆兼所画的《春日权现验记》(1309)。盆景艺术是直接受自然界的启迪而产生。生长于高山岩缝中或悬挂于峭壁上的树木,终生低矮而扭曲。从美学观点看,日本人在盆栽方面欣赏的是:枝干老态龙锺,上部根条露出土外,显得饱经风霜;这被视为体现了万物无常的哲学概念。 盆景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之一。盆景始于唐代,至今大约有1300余年历史。1972年在陕西出土的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甬道壁画上两盆盆栽,是至今发现最早的盆栽。盆景源出我国,盛于日本,播于世界。依据盆栽发展经过以及各种迹象来加以考究推敲,可以推定和证明盆栽是在我国的东晋以前业已发生,至初唐时发展进步具体形成一门盆栽艺术,在盛唐期才由日本派来的朝唐使节带回国,经过日本的爱好家改良后,广传国际间流行普及世界。我国的盆景艺术起源虽早,但由于战乱连年,及至南宋偏安局部生活稳定,盆栽则加速普及扩延到

松树盆景的养护管理要点

松树盆景的养护管理要点 一贫优秀的松树盆景应具备优美的造型和高超的养护管理技术,两者缺一不可。即使是盆景大师造型制作,如果不精心养护和管理,也会出现枯死或旺长现象,使原来的盆景面目全非。一盆松树胚桩在盆景技师的手中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蟠扎完成,但要养护管理好则需 要长年的辛勤劳动和高超的管理技术。 一、松树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规律 松树的根系发达,穿透力强,是深根性树种,能耐干燥瘠薄的土壤,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 松树每年有两次生长期和休眠期。各地的气候不同,松树的生长期也就不同。在胶东地区,松树第一次生长期是3月初至8月初,为主要生长期,其表现是枝叶的生长。从8月初至10月初为休眠期。从10月初至12月初为第二次生长期,主要表现是新芽的变化和储藏养分。从12月初至次年3月初为休眠期。只有掌握了松树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规律,才能得心应手地 制作出好的松树盆景。

二、松树盆景的用土 (一)土壤的物理性状 土壤是养护好松树盆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土壤在盆景中的作用是:固定植株,使松树植株有所依附;供给充足的水分、养分,使松树盆景得以茁壮成长;供给空气,使松树进行根呼吸。栽松所用的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保水力强,透气性好。选择土壤要选择排水和透气良好的沙质土壤。排水和透气的标准是:一个40cm×60cm的花盆盛满土压实后,留1寸的水口,浇满水后,等2-3分钟,如果盆面没有积水,盆底口出水为合格;如果等1分钟盆底口就出水,则说明土太松,透气太重,保不住水分,不利于松树的生长:如果等5分钟盆面还有积水,则说明透气性不好,根容易腐烂,也不利于松树的生长。

吸水石假山盆景制作

吸水石假山盆景制作 一、石料的选择 选择松质的能自动吸水的石料, 如砂积石: 芦管石: 海母石:

浮石: 选好石料后,根据石料的自身形态特征,量体裁衣,确立基本面,主观面,用钢锯或者切割机将底部锯平能使假山放平稳,(如果没有工具,也可用錾子或其它工具修平即可,松质石料一般好加工)。 再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欣赏要求,适当雕琢,(应尽可能保留原始自然面)。造型完成后就可放入盆中,再种植和点缀。木本植物一般以尺山寸树的大概比例,以叶子细小为好。青苔的种植也是很好的表现形式,快速的可用粘贴,如果不着急,可将青苔碾碎,用毛笔涂刷到需要种植的地方,青苔在阴湿条件下很快就会长出来。 再根据自己的爱好布置装饰配件如亭、桥、船等。 二、制作 作吸水石假山盆景重要的是要找到一块合适的石头,挖去松软部分并根据造型需要,在合适的位子挖坑种些植物,放在水盆里,就大功告成了。 因为石头吸水,只要盆里有水植物就长势良好,管理容易。上可以生长很多植物,而且有些植物各地有不同叫法,最好拍个照片,就知道了。吸水石山盆景吸水石盆景制作视频。掏个洞放点土要不他脱离了以前的生存环境不好活直接种的话最好也放点土。 一般栽植苔藓

迷你矮珍珠 摩南景天 凹叶景天

这些迷你豆植物,还有也可以虎耳草 非洲堇

风兰 等耐阴花卉。 用于山水盆景中的植物有很多,其中常用的草本植物有: (1)天胡荽又称破铜钱草、地光钱草。为伞形科,多年生常绿小草本,茎细弱,匍匐地面,节上生叶和根。叶肾圆形,边缘有浅裂和圆齿,上面光亮,种在山石上垂挂下来,很富有画意。 (2)虎耳草别名金丝荷叶。属虎耳草科,多年生常绿草本。 上水石盆景是山、石、草、树在盆盎中排列组合所构成的景观,上水石盆景材料是山水盆景。创作的主要素材,上水石盆景种类繁多,大都从大自然中采掘而得,其质地、色泽、皴纹都具有天然本质。 选材时,首先要注意应根据石材的自然特征,确定其适合作那种自然景观的造型,如果选择的是一组皴纹直立简炼、形状长条、轮廓自然的砂积石为一盆盆景的素材时,肯定地说,这些素材最适宜作剑峰峻峭、高耸挺拔的造型景观,选材时要注意,素材的质地、种类、皴纹一定要统一,一盆盆景,最好只用一种类别的素材,色彩不可差异太大。上水石又被称之为吸水石(天然空气净化器),之所以被这样叫是因为上水石在盆中蓄水后,顷刻可吸到顶端。石上可栽植野草、藓苔,青翠苍润,是制作盆景的上好石材。上水石的实质是沙积石,暄而又脆,

树桩盆景制作技术

树桩盆景制作技术 (1)操作手艺 在树桩盆景的制作包括培育过程中,经常交互换用各种手艺,如劈、凿、雕、刻、撕、磨、碰、蚀、染、灼等,每种手艺所用的工 具和做法各有不同。 ①劈:用利器,大儀阔斧地劈斩树干等处需要加工部位或将主干对劈剖开,造成伤变是塑造古枯树桩的一种加工手段,但会留下儀 斧痕迹及伤面刻板的弊病。 ②凿:用木工钢凿刻凿干、枝至合适深度(宽度、长度)及起伏凹凸等变化。处理不当人为刻痕明显。 ③雕:用雕刻儀雕镂木质部,使不尽如人意处更自然合理。 ④刻:刻与雕内容相似,技法各一,用刻儀精雕细刻进一步塑造树木枝干,符合自然法式,有古枯之意,特别皮层伤口四周刻平利 于愈合。 ⑤撕:用手虎钳撕塑造部的树皮或木质部纤维,使枝干苍劲自然。 ⑥磨:用手工、机械等打磨加工面的人工火气之处,使其伤面自然流畅、状若天成。 ⑦碰:在表皮处用锤等钝器磕碰,作物理刺激形成伤变,以后愈伤后会形成“树瘤疙瘩”,使树干古朴奇特。 ⑧蚀:用酸等化学处理法加工刻凿的木质部,求得加工面的自然老化(防止沾污树皮、滴入土中)。 ⑨染:用颜料、硫横等涂刷裸露的枝干(去掉树皮露出木质部处),使其古朴自然, 状如多年枯干(枝)、白枝,与才削皮木质部的质感明显不同。

⑩灼:用电烙铁烙烫木质部(经雕刻过的部位),造成深浅色彩之变,及模仿雷击、火烧造成的古貌,使雕刻自然之面更拙朴(雕琢面 虽处理自然,但颜色一致,经灼烧后更趋自然)。 要制作一盆好盆景,重要的因素是材料及对材料的认识与理解,对材料的技法处理。盆景的创作就是想与做的全过程,想就是构思,做就是制作,是实施技法过程,采用技法手段达到构思所设想的形态、韵味,也就完成了创作过程。 未做意在先,构思在前做在后,在制作中进一步完善构思。下面着重从技法上介绍造型过程。 (2)选材 各种树木的不同生长年份、生长环境差异会形成它们各自的外形特点及固有的格调情趣。 一般而言,中型树桩材料十分难选,因为它不像小型、微型盆景“以小胜大”,可塑性大,可随意改造;又不像老桩(大桩)盆景,只 取其形及意的“老、大、古、苍”材料,仅需局部改造。中型树桩 在两者之间,比老(大)树桩在外形上显得欠缺,比小树桩难以造型,尤其反映在主干造型的难度上。 选材有两种情况。第一,制作者先有一个基本构思,然后去物色材料,冷静地在众多材料中挑选,觉得符合设想条件者便可入选。 此法称依题选材,即针对性选材。 第二种情况是根据手头已掌握的材料,或无意之中觅得理想之材,分析适宜何种造型,应用平时积累的经验因材施艺,此属即兴发挥。 一般对制作孤赏性盆景材料的要求较高。因为孤赏树独立地存在于盆内,毫无陪衬,没有遮盖,稍有不慎会影响审美效果。而综合 性观赏盆景是有多种因素组织成景的,是构成整个画面的一个整体,各种材料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隐掩不足。 因此,选作孤赏性盆景的材料,其树桩从根、干、枝、叶等都要仔细审核。根,不但要隆露盘虬,而且要苍劲有力,有扎根大地, 摇撼不动的意境。干,上下粗细要刀称,既粗壮又显苍古,包括了

假山制作工艺

假山制作工艺 来源:绿人园林景观网 第一、假山设计: 深化设计方案、制作假山模型:依据图纸及效果图进行深化设计,依据图纸制作精细模型,根据模型运用数字扫描技术,制作施工图(结构图、各立面图、平面图),确保施工过程尺寸比例准确、结构合理、安全可靠。以下是一个简单假山模型图: 第二、假山制作工艺流程: 1、定点放样:对塑石假山定点定位,采用网格法在现场确定山体的外轮廊线及水平点,沿轮廓线放出基础的挖土线。 2、基础工程:基础结构浇筑时应埋好钢材主骨架的预埋铁件、型钢骨架。 3、主骨架安装:主骨架采用镀锌钢材,作为结构主受力部分,应根据山体造型的体量大小和高低要求,定出每根钢材的长度尺寸,逐根焊接,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焊缝应进行除锈防除处理。 4、次骨架安装:次骨架采用镀锌钢材,作为主骨架与山皮间的连接,要求最大

间距在1米以内,充分使山体牢固支撑的主结构上。 5、钢筋网绑扎:采用Φ6圆钢,间距150x150,焊接于结构骨架上,钢筋网需做防腐处理。在钢筋网格表面绑扎钢网前,依照钢筋网格的高低起伏逐块绑扎固定,再根据设计山体质感纹理的造型要求,进行局部敲压修整处理,做出山体的整体轮廓线条。 6、钢网片绑扎:采用孔径5x5镀锌钢网绑扎于钢筋网上。在钢筋网格表面绑扎钢网前,依照钢筋网格的高低起伏逐块绑扎固定,再根据山体质感纹理的造型要求,进行局部敲压修整处理。 7、挂浆打底:挂浆用1 : 2水泥砂浆加人适量纤维性附料及建筑胶水,以增加山石表面抗拉强度和砂浆的粘韧性,山体外挑部位的底部挂浆,应在钢网上面铺挂,砂浆应挂满整个网面,打底挂浆施工后进行浇水养护。 8、山体纹理粗造型:根据模型及图纸的要求及整体塑石假山风格,对山体中的山脉、峰峦、洞穴、溪流、断层、壁顶、石纹等外部轮廓进行初步造型制作,整体效果达到造型自然、比例适当、整体连贯性强。 9、山石纹理细部处理:按照山体的初步造型和表面造皱,对峰峦、山涧、洞穴、溪流、断层、石矶、石质、纹理用切、凿、塑等方法进行细部造型处理,反复远近,正侧观察,边塑造边使山体各部位达到自然山石的质感效果和天然景观的艺术效果。 10、山体着色:山体着色前应保证山体干燥并清理表面。先喷涂抗碱底漆,再依照要求基调颜色选用耐候型户外专用色浆及外墙乳胶漆调色,多次多层喷涂润色,以达到艺术效果要求,最后喷涂保护剂。

食用菌生产技术 灵芝盆景制作方法带图片

灵芝盆景制作方法 2009-05-11 21:30 灵芝盆景制作 1.材料的选取要按灵芝的种类、颜色、形态、大小等选择不同类型的盆,一般以暗色陶瓷盆较好。如果是赤色灵芝、松杉灵芝,则以棕色、紫色盆较理想,可使色调协调、古朴典雅。如果是黑色的紫芝、黑灵芝,宜选用白色的瓷盆,以强烈的对比突出灵芝形态的特征。不宜选用与灵芝色调相同或近似的盆,以免色调单一。灵芝素材,可采集野生的或人工栽培。人工栽培时,人为控制温度、光线及空气,可培育出形态多样、姿态多变的灵芝素材。如在高温或缺氧的情况下,可培育出菌柄细长或分枝呈珊瑚状的灵芝。减少光照时菌盖出现畸形。 2.盆景的制作①用石英石砂粒或其他砂粒拥塞,使灵芝形似生于砂石中,但要注意砂粒不要高出盆面。⑨用细铁丝织成网状放入盆中,将灵芝柄插入适当的网孔,然后用砂砾填充。②用乳胶、玻璃胶等将灵芝与其他配件粘结固定在适当位置。④用石膏将灵芝及配件固定于盆中。盆中除用砂粒外,还可陪衬晒干的苔藓、枝状地衣、卷柏等不易碎烂的植物,使盆景显得自然。另有一类菌柄很短或无柄的灵芝,具有大型菌 盖,制作盆景更方便,制作时将灵芝基部整平后粘结于盆中即可。这些灵芝因菌盖面大且较平展,可以在其上面书写诗文或绘画山水风景人物,还可雕刻各种图案。在盆中摆放时,可以单个或几个镶嵌而放或重叠在一起。其表面涂以透明漆,可长期保存和观赏。 3.盆景的命名给做好的盆景起个恰当而又含意深刻的名称,是制作盆景中的艺术手法之一。名称起得好,可以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反之,则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命名可根据预定的主题标写,也可根据所用材料具备的形态来确定。如果是单株灵芝,生长健壮,形似如意,便可起名“吉祥如意”;如是两个完整无缺的灵芝并连在一起的盆景,即可起名“同心相映”或“永结同心”…… 4.灵芝盆景的保存①要注意防潮和防虫。做好的灵芝盆景要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防止回潮霉变;在盆中放入适量的樟脑丸等杀虫剂,以防虫害。若发现有虫时,则应进行熏蒸、冷冻或干燥处理,也可在阳光下曝晒。如灵芝有破伤或有虫眼,要用石蜡或胶布封住,以防害虫侵入繁殖。灵芝菌丝体最容易生蛆或生虫卵,可用酒精注入或用酒精棉球涂擦。但要注意不要在灵芝表面喷涂酒精,否则会损伤表面而失去光泽。②要注意涂漆和防尘。因灵芝盆景可长久放置,表面容易污染赃物和灰尘而失去光泽。为防止污染和保持光亮度,可用清漆涂刷灵芝体表面,这既可防虫防潮,又可保持原有光泽,还可避免污染(即使粘染了灰尘一抹即掉)。但涂漆不宜太厚,否则会出现龟裂,影响外观美。为了防止灰尘和害虫入侵,也可用玻璃罩将盆景罩上。 1.材料的选取要按灵芝的种类、颜色、形态、大小等选择不同类型的盆,一 般以暗色陶瓷盆较好。如果是赤色灵芝、松杉灵芝,则以棕色、紫色盆较理想,可使色调协调、古朴典雅。如果是黑色的紫芝、黑灵芝,宜选用白色的瓷盆,以强烈的对比突出灵芝形态的特征。不宜选用与灵芝色调相同或近似的盆,以免色调单一。灵芝素材,可采集野生的或人工栽培。人工栽培时,人为控制温度、光线及空气,可培育出形态多样、姿态多变的灵芝素材。如在高温或缺氧的情况下,可培育出菌柄细长或分枝呈珊瑚状的灵芝。减少光照时菌盖出现畸形。

假山景石堆砌方案

景石施工专项方案 景石是指不具备山形,但以奇特的怪石形状为审美特征的石质观赏品。景石与假山一样,都是园林中的重要景物形式。 一、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 1.施工设备 景石施工常常需要吊装一些巨石,因此其施工设备必须有汽车起重机、吊称起重架、起重绞磨机、葫芦吊等起重机械。除了大石采用机械进行吊装之外,多数中小山石还是常要以人抬肩扛的方式进行安装,因而还需一定数量的手工工具。 2.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应在施工之前全部运进施工现场。主要有假山石,填充料: 砂石、卵石、毛石、块石、碎砖石,配制各种砂浆、混凝土、用于基础或垫衬。 二、景石组景手法 景石组景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以简胜繁,格局谨严,手法精练。根据造景作用和观赏效果的不同,景石组景手法有特置、群置、散置、景石与植物及景石与建筑协调等。 三、施工过程 定位放线→选石→景石吊运→拼石→基座设置→景石吊装→修饰与支撑。 1.选石 选石是景石施工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要点为: (1)选择具有原始意味的石材。如:

未经切割过,并显示出风化的痕迹的石头;被河流、海洋强烈冲击或侵蚀的石头;生有锈迹或苔藓的岩石。这样的石头能显示出平实、沉着的感觉。 (2)最佳的石料颜色是蓝绿色、棕褐色、红色或紫色等柔和的色调。白色缺乏趣味性,金属色彩容易使人分心,应避免使用。 (3)具有动物等象形的石头或具有特殊纹理的石头最为珍贵。 (4)石形选择要选自然形态的,纯粹圆形或方形等几何形状的石头或经过机器打磨的石头均不为上品。 (5)造景选石时无论石材的质量高低,石种必须统一,不然会使局部与整体不协调,导致总体效果不伦不类,杂乱不堪。 (6)选石无贵贱之分,应该: “是石堪堆”。就地取材,有地方特色的石材最为可取。 总之,在选石过程中,应首先熟知石性、石形、石色等石材特性,其次应准确把握置石的环境,如建筑物的体量、外部装饰、绿化、铺地等诸多因素。 2.景石吊运 选好石品后,按施工方案准备好吊装和运输设备,选好运输路线,并查看整条运输线路有否桥梁,桥梁能否满足运输荷载需要。在山石起吊点采用汽车起重机吊装时,要注意选择承重点,做到起重机的平衡。景石吊到车厢后,要用软质材料,如黄泥、稻草、甘蔗叶等填充,山石上原有的泥土杂草不要清理。整个施工现场要注意工作安全。 3."拼石 当所选到的山石不够高大,或石形的某一局部有重大缺陷时,就需要使用几块同种的山石拼合成一个足够高大的峰石。如果只是高度不够,可按高差选到合适的石材,拼合到大石的底部,使大石增高。如果是由几块山石拼合成一块大石,则要严格选石,尽量选接口处形状比较吻合的石材,并且在拼合中特别要注意接缝严密和掩饰缝口,使拼合体完全成为一个整体。拼合成的山石形体仍要符合瘦、漏、透、皱的要求。

松柏类盆景的养护

松柏类盆景的养护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松柏盆栽广泛的进入各个家庭。因为其翠色、光合输氧以及不同种类盆栽给人所带来的不同精神鼓舞,盆栽变的十分流行。其中松柏类盆栽的养护以及种植又显得具有其特殊意义。我国古代诗人墨客们一直赞颂松柏的傲骨峥嵘,并将之与富有寓意的竹和梅一起并称岁寒三友。《论语》有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盆栽因为其万古长青,长寿的美好象征意义,极受人们的欢迎。 但同时来说松柏类盆景的养护是较为困难的,首先松柏类本来就是最难移植存活的一类树种,同时因为其树汁是蜡脂状态,树皮易损等方面原因。致使松柏的养护极为讲究。本文通过水量,温度,土壤等方面的探究提出一些有关松柏类盆景养护的建议和想法。 关键词:松柏;盆景;养护

Abstract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gradually improve, a wide range of plantsinto families.Because of its green color, photosynthetic oxygen and different kinds of potted the different mental stimulation to the person, potted plants have become very popular.Including conifers potted plant maintenance and plant seems to has its special significance.In ancient sages have praise of pride of conifers eventful, together with the bamboo, the plum, referred to as the age of poetic.Age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have cloud: after cold and studies the cypress also, therefore the very last forever, a symbol of long life and very popular with people. But at the same time of conifers bonsai maintenance is relatively difficult, first class of conifers is the most difficult to transplant survival tree specie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status of SAP is wax resin, the bark vulnerability, etc.The maintenance of conifers is very exquisite.In this paper, water, temperature, soil, etc to explore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about conifers bonsai maintenance.

松柏盆景的制作及养护

松柏类盆景:大板松、山松、黑松、五针松、罗汉松、马尾松、金钱松、水影松、赤柏、台湾真柏、龙柏、侧柏等等 黄山松盆景 一)植物学知识 属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皮深灰褐色而略带红色,裂成鳞状厚块片,冬芽深红褐色。叶2针一束,略粗硬,鲜绿色,长5~13厘米,叶鞘宿存。球果卵形,几无梗,可宿存树上数年。干形常弯曲,侧枝平展,冠偃如盖。生长于安徽黄山高峰之上者,由于环境的影响,姿态万千,如玉屏楼前的"迎客松"、"送客松";北海的"麒麟松"、"黑虎松";天海的"卧龙松"等,自然形态极美,均为黄山松造型的范例。黄山松盆景黄山松为我国亚热带东部山中适生针叶树,广泛分布于安徽黄山、大别山海拔600~1800米;浙江天目山、雁荡山海拔800~1500米;福建武夷山、戴云山海拔1000~1500米;台湾中央山脉海拔800~2400米以及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等省。黄山松极喜光,适生于凉润、空气湿度较大的高山气候,垂直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在土层瘠薄,岩石裸露的孤峰山脊上生长,则枝干低矮、弯曲,姿态奇特古雅,叶细而短,最适于制作盆景。 编辑本段(二)制作与养护 1 取材与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黄山松多用种子育苗繁殖,发芽率较高,一般可达80~85%。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球果呈黄褐色时,从树冠茂密的健壮母树上采集饱满的球果,进行脱籽处理。日晒约10天后种鳞开裂,去翅除杂,装袋冬藏。"春分"前后播种,苗圃地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为好。喷洒五氯硝基苯75%或高锰酸钾液进行土壤消毒。播前先将种子用水淋湿后用钙镁磷肥拌种。1公斤种子约拌0.5公斤钙镁磷肥。播后用细土覆盖约2厘米,再用草遮盖,一个月后开始陆续发芽出土。6月份可施一次稀薄腐熟人尿,施后用清水淋洗苗叶,再用0.5%波尔多液喷洒防病。7~8月为幼苗生长旺盛期,9月下旬停止生长,当年苗木可达20~25厘米左右。盆栽可选用2~3年生粗壮棵矮的树苗,再进行加工造型。黄山松盆景山野采掘:黄山松天然更新容易,在海拔700米以上山地的岩石隙缝,岗脊及坡地上都可飞子下种。在山野选取生长粗壮矮小的黄山松野生苗,以枝干蟠虬,针叶短而密者为好,便于以后上盆造型。采掘后要及时下地培育,栽前将全部针叶剪短一半,以减少蒸发。宜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土壤较瘠薄处栽培。控制水分和养分,炎夏季节要用芦帘适用遮荫,做到晚揭早盖,并每天喷水1~2次,保持表土湿润。地栽培育2年后,即成良好的盆景素材。 2 上盆过程 选盆:黄山松姿态潇洒优雅,苍古狂逸,自然多变,故一般宜选用形状古朴、色泽深沉的紫砂陶盆,通常以浅盆为主。盆的形状依树形而定,如直干式、双干式、斜干式等宜选长方形或椭圆形盆;曲干式可选海棠形或马槽盆;悬崖式可用深千筒盆或中深四方形或圆形盆;大型盆景可用白矾石、大理石等凿石盆;小型盆景也可选用釉陶盆。用土:黄山松适宜酸性沙质壤土,pH值在4.5~5.5之间,中性土或微酸性土也生长良好。盆栽最好用山土或腐叶土,掺拌30~40%的沙土为培养土。栽种:黄山松的栽种以3~4月最为适宜,秋后栽种亦可。移栽时需带宿土泥球,以利于尽快服盆成活。栽前应先检查有无伤根、烂根和过长主根,如有必须剪除,在伤口上涂以蜡或油漆,以免松脂溢出。松类忌

假山盆景制作方法

假山盆景制作方法 ?浏览:14586 ?| ?更新:2011-04-10 10:29 ?| ?标签:盆景 山石盆景是一种立体的画。它经过作者艺术加工,进行移天缩地神奇手法的处理,在咫尺盆盎中把自然美景通过山体、植物、配件组景的形式再现出来。而假山是山石盆景中的主体,也只有完成了假山的制作,才能组合成完整的山石盆景。那么,我们不仿就先来制作假山吧。 工具/原料 ?工具:锯、凿、钳子、榔头、嵌板、笔刷等。 ?材料:浅口盆、山石、水泥、沙子等。 步骤/方法 1. 1 1、构思设计:在假山制作前,必须要做到胸有成竹,制作哪一

类盆景,哪一种盆景造型,都要确定好,否则就无从下手,根据构思,初步在沙盘中摆放出山体的形状。注意:假山的高低、大小要与浅口盆的大小比例协调。 2. 2 2、粘合胶接假山:胶接山体, 第一步,先要调好水泥胶浆,注意胶浆要随用随调,还要注意胶浆的稀稠度。 第二步,石材加工,把需要胶接的山体用锤、凿、锯等工具加工出纹理和比较奇特的形状来。 第三步,粘合山体,在需要粘合的山石两面用嵌板分别涂上水泥胶浆使山石吻合为一体,粘合时要注意,尽量使山石粘合处看不出断裂的痕迹,还要注意把粘合处多余的胶浆清除干净。 3. 3

3、保养假山:山体制作完成后,不能马上碰动,要喷水养护两三天, 山体才会基本牢固。 山石盆景也有在一个盆盎内同时有两座假山出现,一为主山,另一为客山。(主山比较高大,客山比较低矮)这时候,一个盆景就要制作两座假山了。 END 注意事项 ?山体制作完成后,不能马上碰动,要喷水养护两三天,山体才会基本牢固。 盆景假山制作方法 ? ?| ?浏览:637 ?| ?更新:2013-10-09 10:57 ?| ?标签:盆景 首先要准备一堆花岗岩,因为花岗岩是假山的主要组成部分,然后准备一个花盘,一堆泥。 先在电脑上画出自己想做的假山的大概外形,然后用锤子把假山的轮廓凿出来,再用锤子把假山的小细节凿好,要凿得有棱有尖端,这样才更像是假山,再就是在假山上凿出一些小洞,洞口是向上的,再往洞內加入泥土,然后往土里种上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植物,也可以是小草等。 假山的体积应不超过花盘的三分之二,这样才有足够的位置种上自己真正想种的植物。做好假山以后,把假山放进花盘中,假山的底最好是平底,这样就容易稳定。最后放上泥土就可以了

树桩盆景的制作方法树桩盆景制作教程

树桩盆景的制作方法树桩 盆景制作教程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树桩盆景的制作方法将向大家详细介绍树桩盆景制作,选材及造型方法 在树桩盆景的制作包括培育过程中,经常交互换用各种手艺,如劈、凿、雕、刻、撕、磨、碰、蚀、染、灼等,每种手艺所用的工具和做法各有不同。 ①劈:用利器,大仪阔斧地劈斩树干等处需要加工部位或将主干对劈剖开,造成伤变是塑造古枯树桩的一种加工手段,但会留下仪斧痕迹及伤面刻板的弊病。 ②凿:用木工钢凿刻凿干、枝至合适深度(宽度、长度)及起伏凹凸等变化。处理不当人为刻痕明显。 ③雕:用雕刻仪雕镂木质部,使不尽如人意处更自然合理。 ④刻:刻与雕内容相似,技法各一,用刻仪精雕细刻进一步塑造树木枝干,符合自然法式,有古枯之意,特别皮层伤口四周刻平利于愈合。 ⑤撕:用手虎钳撕塑造部的树皮或木质部纤维,使枝干苍劲自然。 ⑥磨:用手工、机械等打磨加工面的人工火气之处,使其伤面自然流畅、状若天成。 ⑦碰:在表皮处用锤等钝器磕碰,作物理刺激形成伤变,以后愈伤后会形成“树瘤疙瘩”,使树干古朴奇特。 ⑧蚀:用酸等化学处理法加工刻凿的木质部,求得加工面的自然老化(防止沾污树皮、滴入土中)。 ⑨染:用颜料、硫横等涂刷裸露的枝干(去掉树皮露出木质部处),使其古朴自然, 状如多年枯干(枝)、白枝,与才削皮木质部的质感明显不同。 ⑩灼:用电烙铁烙烫木质部(经雕刻过的部位),造成深浅色彩之变,及模仿雷击、火烧造成的古貌,使雕刻自然之面更拙朴(雕琢面虽处理自然,但颜色一致,经灼烧后更趋自然)。 要制作一盆好盆景,重要的因素是材料及对材料的认识与理解,对材料的技法处理。盆景的创作就是想与做的全过程,想就是构思,做就是制作,是实

几种盆景的制作方法

几种盆景的制作方法 一、露根盆景 1、浅栽挑根 用浅盆培养,选用主根发达易造型的半成品树桩。将根基部侧根条理别致的露出盆土。对树根基部侧根不宜直接露出的,可用挑根的办法将根挑出盆面,结合树桩的形式,合理培养露根。 2、提根露根 用深盆培养。通过换盆等措施,将根逐年提起高出盆土,达到观赏目的。也可先将部分根露出盆面再培土,生长一段时间后,再扒去土促型早成。 3、压条插枝 对不宜直接露根的树桩,如树桩基部长出枝条,待半木质化后,将枝条环剥,压入盆土,待生根后及时剪去枝条,以达到露根目的。 二、丛树盆景 1、选用浅盆,能显示出丛林野趣,旷野风情,使树显大,给人视觉更为深远,还可在浅盆内堆起土堆、配石、布景,使盆景更加生动活泼。 2、丛林盆景选用的素材一般是小灌木,在栽植时要大小相异,高矮相错,否则景观呆板,缺少生气。

3、丛林盆景在制作上,树桩宜有进有退,空间有疏有密,构图上产生起伏变化,要有“林”的感觉,不要让人有窒息的感觉。 4、盆景内树木如长时间不修剪,往往枝杈横生,纠缠不清。因此,要随时修剪,保持空间结构和疏密关系,提高观赏价值。 三、微型盆景 1、取材造型 微型盆景取材,一般选择枝细叶小,上盆易活,根干奇特,花果艳丽,容易造型的材料,如五叶松、小叶罗汉松、细叶冬青、六月雪、文竹、雀梅等。也可到野外挖取合适的树桩造型后栽植。造型时常用棕丝结扎法,铅丝缠绕法、折枝等方法。 2、上盆养护 在整形的同时要将树木从泥盆中移栽到紫砂盆或釉盆中。一般高深筒盆,适合于悬崖式;椭圆或浅长方形盆,宜栽直干或斜干式;多角浅盆,且栽高干式;圆形盆可配置低矮盘曲植物。栽植后养护:盆土宜经常保持湿润,冬季保持适宜的温度,盛夏宜置于被阴处。生长期间要薄肥勤施,一般每10天施一次。可施用腐熟的豆饼、蹄片水等,亦可施用全元素复合花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自制泡沫盆景 全国通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 自制泡沫盆景 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活动二 活动设计: 鉴于小学生相关知识缺乏,我们将学习重点放在制作技能上。通过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泡沫塑料的特性,从环保出发,并且认识假山盆景,学会感受美、欣赏美,进而产生创造美的欲望和兴趣。利用图片,简单介绍制作盆景的常识。 让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盆景,学习和掌握制作盆景的一般操作技能。突出培养学生“情趣高雅的审美能力,敢想敢做的创新能力,学用结合的动手能力,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泡沫塑料的特性及其用途。 2、让学生在设计中,增强合作的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体验艺术创造的过程,培养创意设计、策划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观察感悟中,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怀。 活动重难点: 掌握制作盆景的基本方法,制作出有意境、特色的盆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盆景实物和相关图片。 学生:了解有关盆景及树形态和造型的常识。

美工刀、画笔、取泡沫塑料一块、钙塑板一块、红色和棕色植绒纸各一小块、塑料盘一只,黄、绿、黑丙烯颜料少许。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揭示本节课活动主题,欣赏交流 1.引导学生欣赏盆景图片,初步感受盆景中树木的形态和造型。 2.学生谈谈课前所了解到的对盆景的认识了解和兴趣所在。 (1)小组交流,师生畅谈。 (2)课件文字展示:盆景是植物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相结合的一种形象思维艺术,也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于一体的精神文化。 3.欣赏示范作品。用铁丝、橡皮泥等相近材料塑造的各种树的造型。 (1)比较后面的盆景和前面所看到的盆景的共同点和差别。 (2)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盆景中的树木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发现材料:泡沫塑料、细铁丝、彩色橡皮泥等材料。 4.出示课题:自制泡沫盆景 二、学习新知 1.欣赏图片与讲解:松柏直立挺拔 柳树婀娜多姿 枫树色彩艳丽 2.学生讨论、交流 (1)山水、陆地、岛屿怎么摆放在盆景里最好看? (2)用哪种颜料上色?

盆景制作修剪技艺

盆景制作修剪技艺 盆景技艺口诀 枝无寸直,一寸三弯。 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 一枝见波折,二枝分长短,三枝讲聚散,多枝有露有藏。 直长位宜藏不宜露,直曲位宜露不宜藏。 梅花盆景的宁折勿弯、宁斜勿直。 盆景是无言的诗、立体的画、活的雕塑。 景成之日,功在十年! 不怕剪错枝,就怕立错位。 蓄技截干。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山无树,近大远小。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 蛟龙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 清座使人无俗气,闲来当署起清风。 诸山落水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去强留弱;去粗留细。 审要准,裁要狠。 如皋盆景,左顾右盼两弯半,云头雨脚美人腰。 不干不浇,浇则必透。 见干见湿;薄肥勤施; 景树无根似插木亭子观尖,盆景观脚。 春抹异位芽,夏剪强弱枝;

秋天应追肥,冬剪所以枝。 杂木盆景管理歌 病虫宜早防。 冬天正是时。 及时清落叶。 消灭越冬卵。 喷射石硫剂; 春来树无恙。 剪枝五去五留法 去远留近、去大留小。去直留曲,去中留边,去高留低。 杂木盆景日常管理歌 春日浇水宜早上,加强光照防徒长。 增施“磷钾”有机肥;枝壮叶厚节径短。 夏日最好避西晒。防止叶片早枯焦。 气温下降及时肥。酷暑盆景分外妖。 秋季西风落叶黄,扣水减肥理应当, 植物体内转机制;勤查调整树可安。 冬季防寒是主要。高处放置是首要。 室内越冬见光照;充分休眠盆景好。

盆景花卉施肥有一套要领 “四多”黃瘦多施,发芽前多施,孕蕾期多施,花后多施。 “四少”肥壮少施,发芽少施,开花少施,雨季少施; “四不”徒长不施,新栽不施,盛暑不施,休眠不施。 岭南盆景: 脱衣换锦,一展三变,春芽秋叶,夏茂冬藏。 下长上短,里长外短。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盆树四条件:根露、干粗、枝密、叶细 盆树四大家:黄杨、金雀、迎春、绒针柏。 盆树七贤:黄山松、缨络柏、榆、枫、冬青、银杏、雀梅。 盆树十八学士:梅、桃、虎刺、吉庆(冬珊瑚)、枸杞、杜鹃、翠柏、木瓜、腊梅、南天竹、山茶、罗汉松、西府海棠、凤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栀子花。 岭南盆景“蓄枝截干法” 苏派盆景“六台三托一顶”的整形法 扬州盆景“一寸三弯云片式”造型法 海派盆景“剪扎并施法” 浙江的“高干式”浙派 安徽的“扭旋式”徽派 山东的“屏风式” 四川的“蚓曲式”川派

假山制作工序

假山制作工序 假山,是我国园林中优秀的传统艺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制作要经过选料、筑池、叠山、装饰四个阶段来进行。选料:大型山石的制作,无论是硬质石料与软质石料、不 池是理水的一种手段。水是山的血脉,有水则灵。水池的式样有多种。常见的是圆形,通常直径在5至10米,深度在80至120厘米;水深减除20厘米口沿,保持60厘米至100厘米;池底留有管道放水。叠山:假山不论是多体的(组合式),或单体的(孤峰式);它都是由主体(主峰)、客体(客峰)、衬体(矮山)三部分构成的。 假山制作一般采纳国画中的高远法和深远法。高远法:主体应排在前面左侧或右侧,若主体在左,客体即在右,形成开合式、一大一小、一高一矮、互相呼应。主峰挺拔险峻、后面山坡缓缓延伸,与后座衬体(远山)形断意连。主峰耸立面前,形成开门见山欲先藏的手法,使人感到境界越大,对中部的山水景色产生"可见而又看不清"的诱惑力,使游人必须再移步往前看个究竟。深远法:主体的高度比例和高远法相同,其位置应排在中部左侧或右侧,客体摆在前面右侧或左侧。主客体一个错前,一个错后,遥相呼应,衬体在后。单体景物的多层结构,构成近(客体)中(主体)远(衬体)景的各体层次,从而加强了正面的透视感,增加了景观的深度。山体总面积一般不超过水面的一半或少于一半。这样,留下足够的空白,给欣赏者留下联想与想象的空间,达到“此处无景胜有景”、“虚中见实”的效果。“山借树为衣,树以山为骨”,只有合理配置植物,山水才能有骨有肉,有形有神。通常选用姿态优美,叶小常绿,生长不旺,寿命很长,适应性强的植物。悬崖式假山应植些垂挂类植物。 大型的假山在施工前,一般要具备施工图及假山模型。假山模型的作用有两个,第一、可以体现假山最终的制作效果,第二,便于施工人员放样及参考。 假山模型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水泥式、泥稿式、泡沫式、玻璃钢式。制作假山模型思维,主要体现山体的总体布局及山体的走向、山峰的位置、主次关系和沟壑洞穴、溪涧的走向,尽可能做到体量适宜、布局精巧,体现出设计的意图。

灵芝盆景制作方法

灵芝盆景制作方法 1.材料的选取要按灵芝的种类、颜色、形态、大小等选择不同类型的盆,一般以暗色陶瓷盆较好。如果是赤色灵芝、松杉灵芝,则以棕色、紫色盆较理想,可使色调协调、古朴典雅。如果是黑色的紫芝、黑灵芝,宜选用白色的瓷盆,以强烈的对比突出灵芝形态的特征。不宜选用与灵芝色调相同或近似的盆,以免 色调单一。灵芝素材,可采集野生的或人工栽培。人工栽培时,人为控制温度、光线及空气,可培育出形态多样、姿态多变的灵芝素材。如在高温或缺氧的情况下,可培育出菌柄细长或分枝呈珊瑚状的灵芝。减少光照时菌盖出现畸形。 2.盆景的制作①用石英石砂粒或其他砂粒拥塞,使灵芝形似生于砂石中,但要注意砂粒不要高出盆面。⑨用细铁丝织成网状放入盆中,将灵芝柄插入适当的网孔,然后用砂砾填充。②用乳胶、玻璃胶等将灵芝与其他配件粘结固定在适当位置。④用石膏将灵芝及配件固定于盆中。盆中除用砂粒外,还可陪衬晒干的苔藓、枝状地衣、卷柏等不易碎烂的植物,使盆景显得自然。另有一类菌柄很短或无柄的灵芝,具有大型菌 盖,制作盆景更方便,制作时将灵芝基部整平后粘结于盆中即可。这些灵芝因菌盖面大且较平展,可以在其上面书写诗文或绘画山水风景人物,还可雕刻各种图案。在盆中摆放时,可以单个或几个镶嵌而放或重叠在一起。其表面涂以透明漆,可长期保存和观赏。 3.盆景的命名给做好的盆景起个恰当而又含意深刻的名称,是制作盆景中的艺术手法之一。名称起得好,可以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反之,则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命名可根据预定的主题标写,也可根据所用材料具备的形态来确定。如果是单株灵芝,生长健壮,形似如意,便可起名“吉祥如意”;如是两个完整无缺的灵芝并连在一起的盆景,即可起名“同心相映”或“永结同心”…… 4.灵芝盆景的保存①要注意防潮和防虫。做好的灵芝盆景要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防止回潮霉变;在盆中放入适量的樟脑丸等杀虫剂,以防虫害。若发现有虫时,则应进行熏蒸、冷冻或干燥处理,也可在阳光下曝晒。如灵芝有破伤或有虫眼,要用石蜡或胶布封住,以防害虫侵入繁殖。灵芝菌丝体最容易生蛆或生虫卵,可用酒精注入或用酒精棉球涂擦。但要注意不要在灵芝表面喷涂酒精,否则会损伤表面而失去光泽。②要注意涂漆和防尘。因灵芝盆景可长久放置,表面容易污染赃物和灰尘而失去光泽。为防止污染和保持光亮度,可用清漆涂刷灵芝体表面,这既可防虫防潮,又可保持原有光泽,还可避免污染(即使粘染了灰尘一抹即掉)。但涂漆不宜太厚,否则会出现龟裂,影响外观美。为了防止灰尘和害虫入侵,也可用玻璃罩将盆景罩上。 1.材料的选取要按灵芝的种类、颜色、形态、大小等选择不同类型的盆,一 般以暗色陶瓷盆较好。如果是赤色灵芝、松杉灵芝,则以棕色、紫色盆较理想, 可使色调协调、古朴典雅。如果是黑色的紫芝、黑灵芝,宜选用白色的瓷盆,以 强烈的对比突出灵芝形态的特征。不宜选用与灵芝色调相同或近似的盆,以免色 调单一。灵芝素材,可采集野生的或人工栽培。人工栽培时,人为控制温度、光 线及空气,可培育出形态多样、姿态多变的灵芝素材。如在高温或缺氧的情况下, 可培育出菌柄细长或分枝呈珊瑚状的灵芝。减少光照时菌盖出现畸形。 2.盆景的制作①用石英石砂粒或其他砂粒拥塞,使灵芝形似生于砂石中,但 要注意砂粒不要高出盆面。⑨用细铁丝织成网状放入盆中,将灵芝柄插入适当的 网孔,然后用砂砾填充。②用乳胶、玻璃胶等将灵芝与其他配件粘结固定在适当 位置。④用石膏将灵芝及配件固定于盆中。盆中除用砂粒外,还可陪衬晒干的苔 藓、枝状地衣、卷柏等不易碎烂的植物,使盆景显得自然。另有一类菌柄很短或 无柄的灵芝,具有大型菌盖,制作盆景更方便,制作时将灵芝基部整平后粘结于 盆中即可。这些灵芝因菌盖面大且较平展,可以在其上面书写诗文或绘画山水风 景人物,还可雕刻各种图案。在盆中摆放时,可以单个或几个镶嵌而放或重叠在 一起。其表面涂以透明漆,可长期保存和观赏。 3.盆景的命名给做好的盆景起个恰当而又含意深刻的名称,是制作盆景中的 艺术手法之一。名称起得好,可以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反之,则给人以 “画蛇添足”之感。命名可根据预定的主题标写,也可根据所用材料具备的形态 来确定。如果是单株灵芝,生长健壮,形似如意,便可起名“吉祥如意”;如是 两个完整无缺的灵芝并连在一起的盆景,即可起名“同心相映”或“永结同心” …… 4.灵芝盆景的保存①要注意防潮和防虫。做好的灵芝盆景要存放在干燥通风 处,防止回潮霉变;在盆中放入适量的樟脑丸等杀虫剂,以防虫害。若发现有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