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导管拔除,或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导管滑脱,又称意外拔管。包括患者自行拔除、各种原因堵塞等情况而造成的提前拔管。

1、非计划性拔管的防范措施

(1)熟悉患者的病情以及所置管道的名称、性质、作用、部位及数量并作好标识。

(2)维持良好的固定。检查固定方法是否妥当,需胶布固定的管道应选用粘性好的胶布,如为缝针固定或水囊、气囊固定者,应定期检查缝合处是否牢固,水囊、气囊是否有泄露。

(3)病人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病人搬移,因卧位改变,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受污染。

(4)引流液应及时倾倒,防止引流液过多因重力作用将管道拔出。

(5)管道过长的导管应注意观察是否有无扭曲缠绕现象,应妥善固定于衣服或床单上,穿衣或翻身时先松开,调整好管道位置后再固定妥当。

(6)对于烦躁不安、不合作的患者,在征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可使用保护性约束,放松约束期间有专人守护,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7)做好健康宣教,反复向患者和家属或陪护强调管道的重要性及保护方法,防止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2、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流程

患者发生管道脱落→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由医生确认并进行处理→及时做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医患冲突→严密观察病情并及时作好记录→科室讨论→上报护理部。

附:各种管道脱落的应急流程

1、经口气管插管脱落的应急流程:发现病人有人工气道脱落的征象(SPO2降低,紫绀,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双肺呼吸音不对称或无呼吸音,气管插管距门齿或鼻长度变短)→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医生进行紧急处理(若部分脱出,松解气囊,尝试回插,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即可妥善固定;无呼吸音,立即拔出导管开放气道予以高流量面罩加压给氧)→协助医生重新插管→及时完成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预防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预防 早安,我的朋友们。非计划性拔管或许是医护人员头疼的事情。顾名思义,因为这些状况都是没有考虑在工作计划之内的。如何正确合理的分析、防范和处理这些状况呢?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概念 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 是指根据病情需要仍需中心静脉给药,但因某种因素不得不拔除中心静脉置管 神经外科常见管道1血管内导管2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3胃管4腰大池引流管5尿管6脑室内外引流管非计划拔管顺序 胃管>气管插管>静脉插管>尿管>引流管 非计划性拔管危害

1 增加患者痛苦、病情加重、如果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成为患者的致死原因。 2 使重插管率增加,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医疗费用。 3 造成患者心理影响。患者会认为自行拔管后自己的行为会加重疾病,难以治愈,造成心理阴影。 3 当班护士懊悔自己未能及时阻止意外的拔管、脱管,怕造成严重医疗纠分,担心被处分,产生了心理压力。 非计划拔管原因1患者因素 躁动与意识障碍 神经外科病人多有脑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精神症状,表现为躁动、易激怒、意识不清、幻觉等,导致患者自行拔管。有调查结果显示意外拔管事件中76.36%发生在夜间。夜间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二氧化碳潴留,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等精神障碍等导致大部分患者在睡眠状态拔管 不配合治疗和护理 神经外科患者往往患者住院时间较长,肢体活动障碍,有些患者对疾病好转缺乏信心使患者产生紧张、烦躁、悲观、绝望的情绪,造成意外拔管。 疼痛、不适 气管插管患者无法说话或吞咽,咳嗽时有痰或异物感,留置胃管者可有咽部肿痛、恶心;留置尿管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急、尿痛等不适感,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成为医疗工作者面临的常见问题之一。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患者可能面临着生命危险及严重并发症。因此,如何应对非计划性拔管事件,成为目前的紧急管理事项之一。 一、非计划性拔管的定义 非计划性拔管,指在呼吸机治疗或插管期间,由于患者因自身行为或不当操作等原因而导致呼吸机导管或气管插管脱落、滑出或拔出的情况。非计划性拔管导致气道阻塞、低氧血症、窒息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并可能导致喉头水肿、声带损伤、肺挫伤、胸膜炎、肺炎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二、应急管理措施 针对于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应急管理分为四个方面:预防措施、緊急處置措施、风险评估与反馈措施、教育和培训措施。 1.预防措施 (1) 严格的护理操作,如定时清洗、更换导管,检查导管 的固定情况,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饱和度。 (2) 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如进行理疗、做深呼吸等,避免 因咳嗽、呕吐等行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3) 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实际操作中避免快速脱机、快速拔管等错误操作。 (4) 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并在拔管风险高的患者上加强监测和操作。 2. 緊急處置措施 (1) 立即抢救患者,维持呼吸道通畅和供氧。 (2) 确认气管插管或呼吸机导管的位置,及时进行再次插管或导管并调整吸入氧气流量。 (3) 处理并发症,如喉头水肿、声带损伤、肺挫伤、胸膜炎、肺炎等。 (4) 进行系统循环和呼吸功能支持,监测病情变化和指征。 3. 风险评估与反馈措施 (1) 对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了解其相关病史及操作人员情况等信息,以便准确分析原因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按照风险等级对拔管风险高的患者进行重点监管,加强护理,提高拔管、导管的紧急处置能力。 (3) 在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后,要立即进行事件受理和报告,并开展相关安全检查,深入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并跟踪执行效果,以避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4. 教育和培训措施

非计划拔管防范措施

一、非计划性拔管UEX 指患者留置的各种管路意外脱管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出,也就是非医务人员计划范畴内的脱管。 二、六个意外拔管、脱管的案例 案例一、患者男,87 岁,胃癌根治术术后第四天,自行将胃肠减压管和鼻肠营养管拔出。 案例二、患者女,回盲部恶性肿瘤,护士巡视病房,发现患者胃管脱出近三分之一。患者感觉带胃管不舒服,有意将胃管拔除。 案例三、患者女,47 岁,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翻身时不慎踩到尿管,致尿管脱出。 案例四、患者男,70 岁,患者夜间睡梦中自行将PICC 导管拔出,查看导管完整。 案例五、患者男,66 岁,前往高压氧室行高压氧治疗,返病房途中未及时约束,患者将胃管自行拔出。 案例六、患者男,47 岁,脑出血,气管套管部分脱出切口。检查所见:气管套管固定带打结处松动,立即给予处理。 三、临床上常见的各种导管: 一、供给性导管:又称生命管道火进行生命支持的管道。 1、给氧管:如人工气道、气管插管等。 2、静脉滴注管:如中心静脉置管、PICC 等 3、胃肠营养管:如鼻胃管、空肠造瘘管等。 二、排出性管道:包括各种引流管如尿管、胸腔及腹腔各种引流管等。 三、监测性管道:包括动脉置管、心电监测管道等。 四、诊疗性管道:如造影用的导管、化疗用的导管等。 四、非计划性拔管四大危害: 1、增加患者痛苦,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成为患者的致死原因,发生

后需要重新置管的患者病死率增加。 2、重新置管率增加,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费用负担。 3、给护士造成心理压力:当班护士懊悔自己未能及时阻止意外的拔管、脱管,怕造成严重医疗纠分,担心被处分。 4、给患者造成心理影响,担心自行拔管后病情加重,造成心理阴影。 五、UEX 四大原因: 一、医护方面: 1、管路评估能力不足,护士宣教、观察、巡视不到位。 2、未采用科学的镇静方式 3、未满足患者舒适需要 4、对不合作的患者未采取有效的肢体约束 5、管路固定欠有效:连接处不紧密。 二、患者方面: 1、患者对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不理解,不能有效配合,趁家人熟睡及护士巡视完毕将管拔出。 2、患者管道自我护理知识缺乏,不愿意带管。 3、家属重视程度不够。 4、患者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躯干和四肢活动无意识拔管。 5、高龄患者循环功能差,呼吸频率低,大脑缺氧,对异物刺激敏感性高,易产生一过性的认识混乱而发生拔管行为。 三、导管方面: 1、导管质量欠佳,导管的材质、粗细、软硬度给患者造成不适。 2、导管植入的位置:经鼻气管插管比经口气管插管UEX 发生率低。

急诊科非计划性拔管的防范管理及应急预案流程

急诊科非计划性拔管的防范管理 一、概念: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导管拔除,或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导管滑脱,又称意外拔管。包括患者自行拔除、各种原因堵塞等情况而造成的提前拔管。 1、非计划性拔管的防范措施 (1)熟悉患者的病情以及所置管道的名称、性质、作用、部位及数量并作好标识。 (2)维持良好的固定。检查固定方法是否妥当,需胶布固定的管道应选用粘性好的胶布,如为缝针固定或水囊、气囊固定者,应定期检查缝合处是否牢固,水囊、气囊是否有泄露。 (3)病人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病人搬移,因卧位改变,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受污染。 (4)引流液应及时倾倒,防止引流液过多因重力作用将管道拔出。 (5)管道过长的导管应注意观察是否有无扭曲缠绕现象,应妥善固定于衣服或床单上,穿衣或翻身时先松开,调整好管道位置后再固定妥当。 (6)对于烦躁不安、不合作的患者,在征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可使用保护性约束,放松约束期间有专人守护,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7)做好健康宣教,反复向患者和家属或陪护强调管道的重要性及保护方法,防止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2、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流程 患者发生管道脱落 ↓ 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 ↓ 由医生确认并进行处理 ↓ 及时做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 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医患冲突 ↓ 严密观察病情并及时作好记录 ↓ 科室讨论

上报护理部。 二、各种管道脱落的应急流程 1、经口气管插管脱落的应急流程: 发现病人有人工气道脱落的征象 (SPO2降低,紫绀,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双肺呼吸音不对称或无呼吸音,气 管插管距门齿或鼻长度变短) ↓ 立即通知医生 ↓ 配合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若部分脱出,松解气囊,尝试回插,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即可妥善固定;无呼吸音,立即拔出导管开放气道予以高流量面罩加压给氧) ↓ 协助医生重新插管 ↓ 及时完成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 严密观察并及时作好记录 ↓ 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 2、气管切开导管脱落的应急流程: 发现病人有人工气道脱落的征象 (SPO2降低,紫绀,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双肺呼吸音不对称或无呼吸音,气 切套管外脱或用球囊通气阻力大) ↓ 立即通知医生并通知五官科医生协助紧急处理 ↓ 配合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若部分脱出,松解气囊,尝试回插,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时即可妥善固定;无呼吸音,立即拔出导管开放气道,用厚棉垫或油纱布封住切口,用面罩扣住 口鼻部用高流量加压给氧)

综合医院非计划性拔管应急处理预案

综合医院非计划性拔管应急处理预案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院护理人员对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时的应急处置。 二、工作规范 1、非计划性拔管(Unplaaned Extubation,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留置管路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管路脱落,又称意外拔管。 2、患者意外脱管预防措施: (1)对带管路的患者进行脱管风险评估,告知患者的带管的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 (2)护士对患者安置的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 (3)经常巡视管道固定是否良好、位置有无改变、是否通畅、局部有无渗血等情况,严格交接班。 (4)指导患者及家属翻身、活动的方法,避免管道牵拉、受压,保持功能位置,防止脱出。 (5)患者躁动时,应有专人看护或进行肢体约束,以免患者自行拔出。 (6)对外出做检查或下床活动的患者,应认真检查导管接口处是否衔接牢固,并告之引流袋要低于置管位置。 (7)一旦发生导管接口处脱落,应立即将导管反折,

对导管接口处彻底消毒后,再进行连接,并做妥善固定。如胃管不慎脱出,应及时检查患者有无因胃管内容物流出造成呛咳或窒息。 (8)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三、应急处理: 1.发生管路脱出时,护士根据管路的用途采取相应措施:外科手术引流管、深静脉置管等脱出时,禁止从原位回送管路,在局部出口处用无菌敷料按压;气管插管脱落时,立即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胃管、尿管脱落时,遵医嘱重新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管脱落时,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气管插管部分滑脱者,抽尽囊内气体,将气管套(插)管插回气管内,确认气管套(插)管正确的位置后,充气固定。全部滑脱时,立即配合医生做好开放气道,备好用物,准备重新置管。 2.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行导管再建术,或进行相应的调整。 3.根据需要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置管局部情况。 5.做好记录。 四、应急流程图

气管插(套)管非计划性拔管应急预案

气管插(套)管非计划性拔管应急预案 目的: 本预案是为气管插(套)管非计划性拔管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病人生 命安全制订的应急处理方案。 应急预案: 1、在重症医学科日常工作中,出现气管插(套)管非计划性拔管等紧急情况时,医 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2、床边护士发现患者气管插(套)管部分或全部由气管内脱出;呼吸困难、紫绀、烦 躁、大汗;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机低压报警;喉部有声音发出;吸痰管无法插入气道;初步评估病人发生气管插(套)管滑脱,立即向护士长、大组长(夜班小组长)寻求帮助,通知医生。 3、紧急处理:如为部分滑脱:抽尽气囊内气体,将气管套(插)管插回气管内,确认 气管插(套)管的正确位置后充气囊,压力25-35cmH O,妥善固定;全部滑脱:气 2 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少于7天,无气管窦道形成者,立即配合医生做好气道开放,评估病人呼吸情况,自主呼吸良好者给予氧气吸入,自主呼吸差者给予面罩呼吸囊辅助呼吸。同时准备用物,重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必要时通知麻醉科(五官科)急会诊。 4、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配合医生更换或重置插(套)管;去除各种导管滑脱原因; 镇静剂、止血药、抗生素使用。 5、监测:呼吸音、胸廓运动及动脉血气氧饱和度;固定系带松紧度;切口周围渗血及 皮下气肿、气囊压力;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监测。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做好护理记录。

气管插(套)管非计划性拔管急救流程 初步评估 气管插(套)管滑脱 立即通知医生 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 1、配合五官科医生更换或重置套管 2、去除各种导管滑脱原因 3、镇静剂、止血药、抗生素使用 监测: 1、呼吸音、胸廓运动及动脉血气、氧饱和度 2、固定系带松紧度 3、插管周围渗血及皮下气肿 气囊压力 4、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监测 症状: 气管插(套)管部分或全部由气管内脱出;呼吸困难、紫绀、烦躁、大汗;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机低压报警;喉部有声音发出;吸痰管无法插入气道 病情好转,做好记录,继续观察病情;病情恶化,进行机械通气。 紧急处理 1、部分滑脱: 抽尽气囊内气体,将气管套管插回气管内 确认气管套管的正确位置后充气囊,压力 25-35cmH 2O ,妥善固 定 2、全部滑脱:无气管窦道形成者,立即配合医生做好气道开放 3、通知五官科急会诊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导管拔除,或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导管滑脱,又称意外拔管。包括患者自行拔除、各种原因堵塞等情况而造成的提前拔管。 1、非计划性拔管的防范措施 (1)熟悉患者的病情以及所置管道的名称、性质、作用、部位及数量并作好标识。 (2)维持良好的固定。检查固定方法是否妥当,需胶布固定的管道应选用粘性好的胶布,如为缝针固定或水囊、气囊固定者,应定期检查缝合处是否牢固,水囊、气囊是否有泄露。 (3)病人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病人搬移,因卧位改变,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受污染。 (4)引流液应及时倾倒,防止引流液过多因重力作用将管道拔出。 (5)管道过长的导管应注意观察是否有无扭曲缠绕现象,应妥善固定于衣服或床单上,穿衣或翻身时先松开,调整好管道位置后再固定妥当。 (6)对于烦躁不安、不合作的患者,在征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可使用保护性约束,放松约束期间有专人守护,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7)做好健康宣教,反复向患者和家属或陪护强调管道的重要性及保护方法,防止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2、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流程 患者发生管道脱落→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由医生确认并进行处理→及时做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医患冲突→严密观察病情并及时作好记录→科室讨论→上报护理部。 附:各种管道脱落的应急流程 1、经口气管插管脱落的应急流程:发现病人有人工气道脱落的征象(SPO2降低,紫绀,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双肺呼吸音不对称或无呼吸音,气管插管距门齿或鼻长度变短)→立即通知医生→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乂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 (二)导管分类: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nUEX )发生后导致患者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导管、T 管、脑室引流管和动静脉置管等;另外根据疾病和手术的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术后的尿管等。 2、非高危导管:UEX发生后不会导致患者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吸氧管、普通胃管等。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一)所有带管患者入院或转入后2小时内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风险初始评估,填写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单(见附表1)。评分>15 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高度风险患者。 (二)评估时间及频次:对留置各种管路的住院患者,责任护士均应进行风险初始评估:评分<10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低度风险患者,床头放置防脱管低危”警示牌,没有病情变化无需再评;评分11〜14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中度风险患者,床头放置防脱管中危”警示牌,每周至少评估1

次;评分>15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高度风险患者,每24小时评估1次,床头放置防脱管高危”警示牌,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患者有特殊情况和病情变化时应随时评估。 (三)患者转科时此表随护理记录一并移交新科室继续填写记录。 三、制定非计划拔管风险防范措施 (一)非计划拔管风险防范管理措施 1、一旦出现非计划拔管高危患者,责任护士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评估结果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楚,告知患者根据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表患者得分处于哪一种危险状态,引起家属重视。 2、护士长在24小时内查看患者,组织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周密的护理计划。 3、责任护士根据护理计划,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将非计划脱管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4、科室护理质控小组把管路的护理纳入护理质量管理的范畴,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质量监督。 (二)非计划拔管的预防措施 1、各种管路均应妥善固定,根据管路特点和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路固定敷料,保证连接处连接紧密。 2、做好管路标识:患者置管后,并在标识贴上填写管道名称、 置管日期、置管长度等信息,如标识出现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导管拔除,或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导管滑脱,又称意外拔管。包括患者自行拔除、各种原因堵塞等情况而造成的提前拔管。 1、非计划性拔管的防范措施 (1)熟悉患者的病情以及所置管道的名称、性质、作用、部位及数量并作好标 识。 (2)维持良好的固定。检查固定方法是否妥当,需胶布固定的管道应选用粘性好 的胶布,如为缝针固定或水囊、气囊固定者,应定期检查缝合处是否牢固,水囊、 气囊是否有泄露。 (3)病人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病人搬移,因卧位改变,应 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受污染。 (4)引流液应及时倾倒,防止引流液过多因重力作用将管道拔出。 (5)管道过长的导管应注意观察是否有无扭曲缠绕现象,应妥善固定于衣服或床单上,穿衣或翻身时先松开,调整好管道位置后再固定妥当。 (6)对于烦躁不安、不合作的患者,在征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可使用保护性 约束,放松约束期间有专人守护,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7)做好健康宣教,反复向患者和家属或陪护强调管道的重要性及保护方法,防止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2、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流程 患者发生管道脱落一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一由医生确认并进行处理-及时做 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一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医患冲突-严密观察病情并及时作好 记录一科室讨论-上报护理部。 附:各种管道脱落的应急流程 1、经口气管插管脱落的应急流程:发现病人有人工气道脱落的征象(SP02降低, 紫 绀,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双肺呼吸音不对称或无呼吸音,气管插管距门齿或鼻长 度变短)-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医生进行紧急处理(若部分脱出,松解气囊,尝试回 插,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即可妥善固定;无呼吸音,立即拔出导管开放气道予以高 流量面罩加压给氧)-协助医生重新插管-及时完成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严密观察并及 时作好记录-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管理制度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住院留置管路虑者的安全管理,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对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的准确性,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特制订本制度。 一、定义及范围 (一)非计划拔管(UEX)又称意外拔管,是指患者有意造成或任何意外所致的拔管,即非医务人员计划范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①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出的导管;②各种原因导致的导管滑脱;③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拔除的导管。 (二)明确非计划拔管包括的范围;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动脉置管、脑室引流管、T型管、腹腔术区引流、深静脉管路、胸腔引流管、造痿管、骨科引流管、透析管路、鼻胃肠管、导尿管等。 二、评估 (一)评估所有插管的患者(不包括浅静脉留置针及吸氧管路),护士当班次完成非计划拔管风险的评估,此表初始评估后,总分A16分每24小时评估一次;9-15分每3天评估一次;6-8分每周评估一次,危重患者转运前、有病情变化、意识变化、新增管路需再次做好评估。 (二)按评估系统步骤逐项据实填写,评估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评估报告及患者告知书,科室需要打印一份,宣教后患者本人或家属签字,将高风险患者的告知书放置在医疗病历中,不是高风险的告知书护士留存于相应文件夹内,出院后放置在科室统一留存处,留存时间为6个月。 三、非计划性拔管的防范措施

(一)熟悉患者的病情以及所置管道的名称、性质、作用、部位及数量并做好相应的管路标识。 (二)根据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结果准确放置床尾警示标识。 (三)维持良好的固定。检查固定方法是否妥当,需胶布固定的管道应选用粘性好的胶布;如为缝针固定或水囊、气囊固定者,应定期检查缝合处是否牢固,水囊、气囊是否有泄露。 (四)病人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病人搬移,因卧位改变,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受污染。 (五)引流液应及时倾倒,防止引流液过多因重力作用将管道拔出。 (六)管道过长的导管应注意观察有无扭曲缠绕现象,应妥善固定于 衣服或床单上,穿衣或翻身时先松开,调整好管道位置后再固定妥当。 (七)对于烦躁不安、不合作的患者,在征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可使用保护性约束,放松约束期间有专人守护,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八)做好健康宣教,反复向患者、家属或陪护强调管道的重要性及保护方法,防止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四、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流程 (一)患者发生管道脱落,立即奔赴现场,查看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受损并对病人的情况作初步判断,询问管路脱落原因,安抚患者。 (二)当事人不能离开现场,请其他人员(一人值班时请求医师)推处置车携带必须物品(如血压计、手电筒、无菌手套、无菌纱布等)至患者床旁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病人意识等;同时请其他人员或家属协助立即通知护士长、负责医师(如负责医师不在,通知值班医师或上级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五篇模版)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五篇模版) 第一篇: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导管拔除,或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导管滑脱,又称意外拔管。包括患者自行拔除、各种原因堵塞等情况而造成的提前拔管。 1、非计划性拔管的防范措施 (1)熟悉患者的病情以及所置管道的名称、性质、作用、部位及数量并作好标识。 (2)维持良好的固定。检查固定方法是否妥当,需胶布固定的管道应选用粘性好的胶布,如为缝针固定或水囊、气囊固定者,应定期检查缝合处是否牢固,水囊、气囊是否有泄露。 (3)病人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病人搬移,因卧位改变,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受污染。 (4)引流液应及时倾倒,防止引流液过多因重力作用将管道拔出。 (5)管道过长的导管应注意观察是否有无扭曲缠绕现象,应妥善固定于衣服或床单上,穿衣或翻身时先松开,调整好管道位置后再固定妥当。 (6)对于烦躁不安、不合作的患者,在征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可使用保护性约束,放松约束期间有专人守护,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7)做好健康宣教,反复向患者和家属或陪护强调管道的重要性及保护方法,防止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2、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流程 患者发生管道脱落→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由医生确认并进行处理→及时做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医患冲突→严密观察病情并及时作好记录→科室讨论→上报护理部。 附:各种管道脱落的应急流程 1、经口气管插管脱落的应急流程:发现病人有人工气道脱落的征象(SPO2降低,紫绀,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双肺呼吸音不对称或无

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管理(精选合集)

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管理(精选合集) 第一篇: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管理 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非计划性导管拔除的发生率,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结果:ICU内非计划性拔除各种导管的比例为2%,其中氧气鼻导管、尿管、胃管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7%、27%、16%,其次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均为10%。结论:ICU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医护人员足够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加强固定,有效约束,适当镇静,加强观察与巡视,加强心理护理,严格遵照护理操作规范,注重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防范能力等,降低非计划拔管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非计划性拔管 危险因素 风险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是ICU病房的常见问题之一。[1]实际上,UEX即指为患者治疗需要而留置在患者体内的各种导管无意被拔除。在ICU有着很高的发生率,涉及到的导管有:胃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头部引流管、氧气鼻导管、保留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外周静脉导管、鼻空肠管少见。非计划性拔管容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可造成病情加重,如果处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使病死率增加。1.临床资料 回顾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共收治留置管路患者453例,男性387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51.5岁,留置尿管453例,胃管55例,气管插管26例,气管切开34例,中心静脉置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