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6-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工艺规程

026-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工艺规程

026-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工艺规程
026-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工艺规程

盐酸林可霉素(无菌粉)原料药

工艺规程

二00六年三月

盐酸林可霉素(无菌粉)原料药工艺规程

目 录

一、药品概述

二、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副反应)及生产流程图(工艺及设备流程) 三、工艺过程

四、物料规格、质量标准

五、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检查成品质量标准 六、技术安全与防火(包括劳动保护、环境卫生)

七、综合利用(包括辅助品回收的处理)与“三废”治理(包括“三废”排放标准) 八、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九、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十、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包括仪表规格型号) 十一、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 十二、物料平衡(包括原料利用率的计算)

海南豪创药业有限公司

【目的】建立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的工艺规程,使生产规范化、标准化。 【范围】适用于生产技术部、质管部、物料部等相关部门。 【责任】生产技术部、质管部、物料部等相关人员。 【内容】 一、药品概述 1.1 药品名称

中文名:盐酸林可霉素

汉语拼音:Yansuan Linkemeisu

英文名: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化学名:6-(1- 甲基-反-4- 丙基-L-2- 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a-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一水合物。

1.2 分子式:C 18H 34N 2O 6S 2·HCl ·H 2O

分子量:461.02

1.3 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微臭或特殊臭;味苦。本品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

1.4 简介

本品为链菌属链丝菌菌群生长时的产物,即一种林可胺类碱性抗生素。主要通过抵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而起作用。

1.5 用途

本品适用于链球菌、肺炎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敏感菌所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青霉素过敏的或临床医师判定为青霉素药物不适用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本品可能导致抗生素所致的伪膜性肠炎的危险,医师在选择本药时就当考虑感染的情况是否有较低毒性药物适用的可能(如红霉素)。

林可霉素不宜用于轻微的细菌感染,也不用于病毒感染。

用于呼吸道感染、骨髓炎、胆道炎、败血症及关节软组织感染。 盐酸林可霉素(无菌粉)原料药工艺规程 文件编码:TS-MF-026-00

三、生产流程图

局部百级 一般生产区

四、工艺过程

4.1 盐酸林可霉素的精制

投料:盐酸林可霉素 20kg 纯化水 5kg

活性炭 0.164kg

95%乙醇 43kg 丙酮 70kg

在100L 搪瓷反应罐中,按批生产指令的批量加入纯化水和95%乙醇,搅匀,升温至50~55℃,再加入盐酸林可霉素,搅拌、溶解(澄清),保温至50~55℃。然后加入0.82%(g/g)针用活性炭(盐酸林可霉素∶95﹪乙醇∶纯化水=1∶2.15∶0.25),搅拌吸附0.5h ,先用滤纸然后用1.0μm 钛棒、0.45μm 微孔滤芯、0.22μm 微孔滤芯滤过,滤液进入万级洁净区结晶罐中。

4.2盐酸林可霉素的结晶

滤液转入万级洁净区结晶罐中,在缓慢搅拌(36~40rpm )条件下,开冷却水降温先快速滴加盐酸林可霉素约1.4倍(g/g)已炭脱的丙酮,缓慢搅拌,降温至约25℃,待溶液开始析晶, 再滴加盐酸林可霉素约2倍(g/g) 已炭脱的丙酮开冷却水降温,同时慢加完丙酮。当温度降 至约10~18℃时开始离心、甩干,检查可见异物,澄清度合格得湿成品。(丙酮∶盐酸林可霉素≈3. 5∶1)(g/g) 4.3盐酸林可霉素的干燥

离心后将湿品投入双锥干燥器中,按干燥岗位标准操作程序(SOP-PM-703-00)在35℃干燥1小时,50℃干燥约5~8小时,25℃干燥0.5小时, 干燥真空度-0.05~-0.09Mpa,每小时记录一次,结束后,关闭加热器. 4.4盐酸林可霉素的包装

盐酸林可霉素(无菌粉)原料药工艺规程 文件编码:TS-MF-026-00

四、物料规格、质量标准

5.1成品质量标准

盐酸林可霉素(无菌粉)原料药工艺规程 文件编码:TS-MF-026-00

5.3盐酸林可霉素成品质量检验方法

5.3.1 性状

取少量于洁净的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微臭或特殊臭;味苦。本品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

5.3.2 鉴别

5.3.2.1 本品依法检查(SOP-QC-008-00)所得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图谱一致。

5.3.2.2 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5.3.2.3 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5.3.2.3.1 取试品溶液,加稀硝酸使成酸性后,滴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稀硝酸酸化后,沉淀复生成。

5.3.2.3.2 取供试品少量,置试管中,加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湿润,缓缓加热,即发生氯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

5.4 检查

5.4.1 结晶性取本品少许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5.4.2 酸度取本品0.10g,加水制成每1ml中含0.1g的溶液,依法测定(SOP-QC-011-01),pH值应为3.0~5.5。

5.4.3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5份,各2g,分别加水5ml使溶解,溶液应澄清;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SOP-QC-019-00)比较,均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或黄绿色1号标准比色液(SOP-QC-020-01)比较,均不得更深。

5.4.4 水分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SOP-QC-021-01)测定,含水分不得过

6.0%。

5.4.5 炽灼残渣依法检查(SOP-QC-018-01),不得过0.5%。

5.4.6 细菌内毒素取本品,依法检查(SOP-QC-026-01),每1mg盐酸林可霉素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5EU。

5.4.7 林可霉素B 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林可霉素B的峰面积不得过林可霉素与林可霉素B峰面积之和的5.0%。

5.4.8 有关物质取本品,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盐酸林可霉素12.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到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液。

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25%,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5%)。

文件编码:TS-MF-026-00

5.4.9 异常毒性 取本品,加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1ml 含5mg 的溶液,照异常毒性检查法(SOP-QC-041-01)检查,按静脉注射法给药,应符合规定。

5.4.10 降压物质 取本品,依法(SOP-QC-028-01)检查,剂量按猫体重每kg 注射5mg ,应符合规定。

5.4.11 无菌 取本品适量,依法检查(SOP-QC-025-01),应符合规定。(无菌粉) 5.4.12 可见异物 取本品1g ,加灭菌注射用水5ml ,照(SOP-QC-084-01)检查,应符合规定。(无菌粉)

5.5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SOP-QC-007-01)测定。

5.5.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5mol/L 硼砂溶液(用85%磷酸溶液调节pH 值至

6.0)-甲醇(4: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4nm 。理论板数按林可霉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林可霉素峰与林可霉素B 峰的分离度不小于2.6。林可霉素B 峰为林可霉素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0.5~0.7。

5.5.2 测定法 取本品约50mg ,精密称定,置25ml 量瓶中,用适量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取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精密称取盐酸林可霉素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C 18H 34N 2O 6S 的含量。

5.5.3 含量限度:本品为6-(1- 甲基-反-4- 丙基-L-2- 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a-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一水合物。按无水物计算,含林可可霉素 (C 18H 34N 2O 6S )不得少于82.5%。 5.5.4 计算公式 含量(%)=

%

10025

25?????供

对M

A M A R X ,式中:

X A :供试品峰面积;R A :对照品峰面积;供M :供试品称样量;对M :对照品称样量。

5.5.5相对误差范围:两份平行试验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5%。 计算公式: 相对偏差(%)=

%

100?+-B

A B A

六、技术安全与防火(包括劳动保护、环境卫生) 6.1 技术安全

6.1.1 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原料药安全生产包括防火安全(因为原料药生产所用的溶剂均为易燃品)、设备安全、用电安全、药品生产安全、用气安全等。 盐酸林可霉素(无菌粉)原料药工艺规程 文件编码:TS-MF-026-00

6.1.2 凡装有电器、电源开关、闸刀、插座等地方,不得用水冲洗,以防漏电事故的发 生,原料药生产车间任何地方不得私自接电源。

6.1.3 车间应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应配备专职安全员。

6.1.4 车间一切酸碱溶液应有妥善存放区,溅于地面的酸碱及洗液等,应及时用水冲洗。 6.1.5 非生产人员不得擅自开动设备,新工人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6.2 防火安全

本工艺规程在生产中,处于溶剂挥发区内,劳动保护与安全防火十分重要,结合生产实际,严格按照所制定的相应SOP 操作规程,从事生产。 6.3 劳动保护

6.3.1 劳动保护是生产所必备的防护措施,操作人员不得留长发,进入工序前应穿戴好工鞋、工衣、工帽及手套。

6.3.2 配制和使用清洁液时要穿戴好防护眼镜、耐酸手套,以免烧伤手、眼睛、皮肤及衣服。 6.3.3 各工序操作人员均应认真仔细操作,接近运行中的机械设备应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伤手及身体其他部位。

6.3.4 各工序应按GMP 要求,操作工每年应体检一次。 6.4 环境工艺卫生

6.4.1 原料药生产区除一般生产区外,生产过程中门窗应关闭,每周应用药物喷洒灭菌或药物熏蒸灭菌一次。

6.4.2 原料药生产车间,每周应将所药物管道及器具用洗液浸泡后,再用纯化水或注射用水清洗干净,外包装材料应彻底清洁后才能进入原料药生产车间。

七、综合利用(包括辅助品回收的处理)与“三废”治理(包括“三废”排和标准) 7.1 本产品溶剂可回收利用,主要是丙酮、乙醇,工艺过程中无废气产生,少量生产废水集中到污水处理场处理。 7.2 丙酮、乙醇的回收

生产过程中的丙酮乙醇混合液,其回收方法是采用通用的回收塔回收,其结构为蒸馏釜、分馏塔、冷凝器及接收罐。首先回收丙酮,控制条件是:68℃左右,冷凝器的用饮用水温作冷却水,回收时间2—5小时(依据具体情况定),回收的丙酮应是无色澄明液体,纯度可达90%以上;其次回收乙醇,控制条件是:76℃左右,回收的乙醇应是无色澄明液体,浓度可达90%以上。 7.3 废水处理

生产过程中的废水集中到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处理方法:静止沉渣 分离沉淀的废渣

瀑气处理两天

厌氧发酵制沼气(5~7天) 沉淀去污泥 排放 合格的水。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作绿色生态能源,污泥可作为有机肥料。

盐酸林可霉素(无菌粉)原料药工艺规程 文件编码:TS-MF-026-00

八、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1、精制工序:10小时/批次; 2、烘干工序:10小/批次; 3、粉碎分筛工序:1小时/批次; 4、包装工序:1小时/批次;

以上合计总生产周期:22小时/批次 九、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一)盐酸林可霉素生产线 共8人 1、合成工段(含溶剂回收)4人(轮班) 2、精制、烘干、包装各2人 3、机修1人

(二)车间人员 共4人 1、主任1人(兼设备管理员) 2、工艺员1人(兼质量管理员) 3、检验1人

4、工衣清洗及卫生1人 合计定员:共12名/班

十、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十一、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kg/kg 产品)。 盐酸林可霉素(无菌粉)原料药工艺规程 文件编码:TS-MF-026-00

11.1 原材料消耗定额

原材料消耗定额表

11.2 动力消耗定额

动力消耗定额表

11.3 技术经济指标 11.3.1 精制收率:70-80% 11.3.2 总收率:70-80%

十二、物料平衡(包括原料利用率的计算) 1、优级品率=

%

100)

()

(?kg kg 成品入库量

量成品入库量中的优级品

2、精制收率=

%

100)

()

(?kg kg 原料投入量半成品入库量

3、总收率=

%

100)

()(?kg kg 原料投入量

成品入库量

盐酸克林霉素合成工艺说明书

克林霉素的合成 工艺设计 设计题目:克林霉素的合成工艺设计(十二) 组员:徐文涛王严磊吕功勋彭峰彭颖张盟专业班级:制药10-2班 指导老师:姚日升、王淮老师

设计时间:2012.02.23-2012.03.08 克林霉素合成工艺说明书 0前言 0.1克林霉素简介 抗生素类药物。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自1970年在我国上市。其用途主要用来对抗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在应用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注射局部刺激和肝功能异常,最严重的是伪膜性肠炎(PMC)。 其结构式为 通用名称:克林霉素 英文名称:Clindamycin 英文别名:Chlorodeoxylincomycin Hydrochloride、Cleocin、Clindamycin Hydrochloride 汉语拼音:Kelinmeisu Linsuanzhi Zhusheye 中文别名:林大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氯林肯霉素、氯林霉素、盐酸克林霉素、盐酸氯洁霉素 CAS NO. 18323-44-9 EINECS 242-209-1 分子式 C18H33CLN2O5S 分子量 424.98

适应症1.本品适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1)扁桃体炎、 克林霉素氯化钠注射液 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3)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创伤和手术后感染等。(4)泌尿系统感染: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5)其它: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口腔感染等。2.本品适用于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1)脓胸、肺脓肿、厌氧菌引起的肺部感染。(2)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3)腹内感染:腹膜炎、腹腔内脓肿。(4)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子宫内膜炎、非淋球菌性输卵管及卵巢脓肿、盆腔蜂窝组织炎及妇科手术后感染等. 1 工艺概述 任务书中给定的合成路线是以林可霉素为起始原料,先后经过Vilsmeier 试剂合成和氯化/醇合成盐两步反应将林可霉素制成克林霉素,其反应方程式为: Vilsmeier 试剂合成 DMF+Cl 3C O C O O CCl 3 N + C Cl H +Cl 3C O C O O C OH Cl Cl 氯化/醇合成盐 N=C Cl H + + DMF 1,2-dichlorethane/BHT Et 首先DMF 和三光气反应合成Vilsmeier 试剂,然后将得到的Vilsmeier 试剂与林可霉素、1,2—二氯乙烷反应生成克林霉素,产率为90%。 2 工艺设计 其工艺流程框图如下:

医药类上市公司主要产品一览表(附股)

医药类上市公司主要产品一览表 主要收入来源于医药生产销售的公司 序号名称代码主要药品 1 双鹤药业60006 2 新诺明原料药、大输液系列产品、 利复星系列、北京降压0号、奥复星系列、 增效联磺片 2 天坛生物600161 疫苗、茵苗、类毒素、抗毒素、血液制品、 诊断用品、占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的产品 为基因乙肝疫苗和冻干风疹疫苗 3 复星实业600196 重组链激酶(r-sk)、r-干扰素、EPO、 体外诊断试剂(PCR)中成药、化学合成药, 医药商业及生物技术服务 4 浙江医药600216 来立信针剂、片剂、利福平原料药及胶囊剂、 柱晶白霉素原料药、乙酰螺旋霉素原料药及片剂、 胶囊剂、维生素E原料药及胶丸剂、维生素E中间体 异植醇、醋酸泼尼松原料药及片剂、 氢化泌尼松原料药、米非司酮片(含珠停) 5 天方药业600253 天方罗欣、乙酰螺旋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 维脑路通、佳静安定(阿普唑仑)、环丙沙星、 吉它霉素片等 6 海正药业60026 7 抗肿瘤药:阿霉素、柔红霉素、丝裂霉素、

博莱霉素、表阿霉素、抗寄生虫药: 阿佛茵素和依维菌素,心血管系统药:辛伐他汀、 洛伐他汀、普伐池汀、美伐他汀:抗感染类药: 美罗培南、盐酸圭霉素、妥布霉素、啶酸等18种7 恒瑞医药600276 抗肿瘤药:异环磷酰胺针、美司那针、 足叶乙甙针及软胶囊、亚叶酸钙针、 麻痛药品:达宁片; 抗感染类药品:甲红霉素片;药用包装材料: 药用PTP铝箔、药用SP复合膜 8 美罗药业600297 红霉素针、片,链霉素针、青霉素叶、 欣美罗片、红碱粉 9 康美药业600518 康美利乐(右麻扑片)、康美诺沙 (克拉霉分散片)、 阿莫西林和ATP肠溶液等 10 哈药集团600664 青霉素粉针、严迪、葡萄糖酸钙、盖中盖、 头孢拉定、益萨林、铃兰欣、头孢他定、司乐平、 脑安片、世一治感佳等 11 西南药业600666 西药制剂企业、片剂、针剂、输液剂等 12 南京医药600713 氟沙星滴眼液、琥乙红霉素(片剂、冲剂)、 氯霉素滴眼液、西米替丁、活脑灵、康洁、

非无菌原料药工艺验证方案模版

工艺验证方案 本公司氯化钾产品是非无菌原料药产品,为保证生产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故对其进行工艺验证,本工艺验证采用同步验证的方式。本生产工艺的验证是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生产技术部、设备工程部、生产车间及QC检验室有关人员参与实施。 本工艺验证方案参考了GMP2010年版的生产工艺验证的指导原则。 验证小组成员 方案制订 方案审核 方案批准

目录 1. 基本情况 (4) 1.1. 概述 (4) 1.2. 生产工艺 (4) 1.2.1. 生产工艺流程图 (4) 1.2.2. 生产工艺的详细描述 (4) 1.2.3. 关键工艺步骤和参数 (4) 2. 验证目的 (5) 3. 验证前提 (5) 3.1. 工艺环境包括公用系统情况 (5) 3.2. 工艺设备情况 (5) 3.3. 所用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情况 (5) 3.4. 所用文件的准备情况 (6) 3.5. 人员情况 (6) 4. 验证方案 (6) 4.1. 验证计划 (6) 4.2. 第一步反应(生产XXXXX粗品)的验证(应包括所有重点 考察的生产关键参数、结晶、离心、干燥) (6) 4.2.1第一步反应(生产XXXXX粗品)关键工艺参数验证 (6) 4.2.2第一步反应收率情况验证 (7) 4.2.3第一步反应中间体的质量情况验证 (7) 4.3. 粗品精制工序的验证 (8) 4.3.1溶解脱色验证 (8) 4.3.2 结晶工序验证 (8) 4.3.3 分离工序验证 (9) 4.3.4 干燥工序验证 (10) 4.3.5小批成品收率情况验证 (10) 4.3.6小批成品的质量情况验证 (11) 4.4批混合工艺的验证 (11) 4.4.1批混合工序关键工艺参数验证 (11) 4.4.2批混合效果的验证 (11) 4.5最终成品的质量情况验证 (12)

工艺规程模板

xxxxxx工艺规程 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

xxxxxxx工艺规程 目录 一、产品概述 二、原材料、包装材料规格及质量标准 三、生产过程执行文件 四、化学反应过程及生产流程图 五、工艺过程 六、成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七、技术安全、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 八、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 九、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十、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十一、主要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十二、原材料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 十三、总摩尔收率计算公式 十四、物料平衡 十五、附录

一、产品概述 1、产品名称 中文名称: 汉语拼音: 英文名称: 2、化学结构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l分子量: 3、理化性质:。 二、原材料、包装材料规格及质量标准 1、原材料规格及质量标准 2、包装材料 外包:.

内包:. 三、生产过程执行文件 1、工艺规程 ?? xxxxx工艺规程 2、管理制度 SMP-PR-02000 生产前检查管理制度 SMP-PR-02100 生产结束操作规程 3、生产SOP SOP-PR-01600 原料车间外包岗位SOP SOP-PR-02001 原料车间内包岗位SOP SOP-PR-? xxxxxxx合成岗位SOP SOP-PR-? xxxxxx合成岗位SOP SOP-PR-? xxxxxxx岗位SOP SOP-PR-?xxxxxx岗位SOP SOP-PR-02302 车间中间站岗位SOP SOP-PR-03602 洗衣岗位SOP 4、设备SOP SOP-EQ-18500 搪玻璃反应釜设备操作SOP SOP-EQ-18600 搪玻璃反应釜设备维护保养检修SOP SOP-EQ-?热风循环烘箱操作SOP SOP-EQ-?热风循环烘箱维护保养检修SOP SOP-EQ-? YZG-1400(单开门)型真空干燥机操作SOP SOP-EQ-? YZG-1400(单开门)型真空干燥机维护保养检修SOP SOP-EQ-19700 YZG-1400(双开门)型真空干燥机操作SOP SOP-EQ-19800 YZG-1400(双开门)型真空干燥机维护保养检修SOP SOP-EQ-? SS-800三足式离心机操作SOP SOP-EQ-? SS-800三足式离心机维护保养检修SOP SOP-EQ-18900 SS-1000三足式离心机操作SOP

第三章物料衡算

第三章物料衡算 第一节概述 一、物料衡算的作用和任务 物料衡算是医药工艺设计的基础,根据所需要设计项目的年产量,通过对全过程或者单元操作的物料衡算计算,可以得到的单耗(生产1Kg产品所需要消耗的原料的Kg数)、副产品量以及输出过程中物料损耗量以及“三废”生成量等,使设计由定性转向定量。 在制药过程中经常遇到有关物料的各种数量和质量指标,如“量”(产量、流量、消耗量、排出量、投料量、损失量、循环量等);“度”(纯度、浓度、分离度等),“比”(配料比、循环比、固液比、气液比、回流比等);“率”(转化率、单程收率、产率、回收率、利用率等)等。这些量都与物料衡算有关,都影响到实际上的物料平衡。 因此,物料衡算是制药生产(及设计)的基本依据,是衡量制药生产(以及任何生产)经济效果的基础,对改进生产和指导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二、物料衡算的类型 在医药生产中,我们按照物质的变化过程来分,可以将物料衡算分为两类: 一类是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即在生产系统中,物料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它所发生的只是相态和浓度的变化,这类物理过程在医药工业中主要体现在混合过程和分离过程。如流体输送、吸附、结晶、过滤、干燥、粉碎、蒸馏、萃取等单元操作。 图3-1盐酸林可霉素结晶过程物料衡算 另一类是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即由于化学反应,原子与分子之间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形成完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在进行计算时候,经常用到组分平衡和化学元素平衡,特别是当化学反应计量系数未知或很复杂以及只有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化学分析数据时,用元素平衡最方便,有时甚至只能用该方法才能解决(如非那西丁酰化反应见图3-2)。同时,在化学反应中,还涉及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产物收率等因素。

5-工艺操作规程((模板)

XXXXXX(产品)生产工艺操作规程1、产品概述 2、产品和原料的物化性质 2.1产品XXXXX 2.1.1、化学名称: 化学结构: 分子量: 2.1.2、产品的物理性质: 2.1.3、化学性质 2.2、原料的物化性质: 2.2.1、原料XXXX物化性质 2.2.2、原料XXXXXX物化性质

. . . . . 3、产品及原料质量标准:3.1、产品XXXXXX质量标准 外观: 3.2、原料质量标准:(例如) 3.2.3、环已烷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含量≥99.0%,水分≤0.02%。 3.2.4、三氯甲烷 符合GB4118—92一等品标准,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含量≥99.0%,酸度≤0.001%,水分≤0.01%。 3.2.5、硫酸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含量≥98%。 3.2.6、碳酸钠 符合GB210—92一级品标准, 外观:白色固体,含量≥98.8%,水不溶物≤0.1%。 4、生产工艺原理 5、生产工艺流程叙述 5.1、工艺流程叙述: 7、主要工艺控制点: 7.2、原料配比及生产控制点 (分工序叙述) 7.2.6、公用工程准备:

8、开停车操作:(例如) 8.1、开车前准备: 8.1.1、仔细检查各种设备、管道和阀门,是否漏气、漏料,管道是否畅通; 8.1.2、各阀门是否灵活好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8.1.3、各泵机是否能正常运转; 8.1.4、仪表是否指示正确灵活好用。 8.1.5、空车时中间罐、成粉器试真空达到0.06MPa 以上; 8.1.6、备足各种原料,通知冷冻准备开车送冷冻盐水,做好开车记录; 8.1.7、放空冷凝器开启冷乙二醇水溶液进出口阀门,吸附器充填硅胶; 8.2、备料 8.2.1、在乙二醇水溶液罐E118、E117、E120中配制足量的30%乙二醇水溶液, 8.2.2、E118的乙二醇水溶液通过盘管用冷冻盐水降温到约00C用于冷凝器E111、成 粉器R116、真空泵前冷凝器E127、真空泵后冷凝器E130、集中放空冷凝器E152冷凝物料、中间罐R114物料的冷却、冷凝; 8.2.3、E117、E120的用蒸汽分别加热到约400C、80~850C备用; 8.2.4、在碱溶液罐V103中放入约4吨自来水,加入200kg无水碳酸钠,用P104打 循环配制成约5%的碳酸钠水溶液,经分析合格后,再用P104打到碱高位罐V113中备用。 8.2.5、原料、公用工程达到生产要求和规定指标后,往高位罐备足各种原料。 8.3、开车操作 8.3.1、合成工序: 1)、关闭反应锅放料底阀,打开反应锅冷凝器冷乙二醇水溶液进出口阀门,往冷凝器 中通冷乙二醇水溶液; 2)、从高位罐中放入1000L环已烷, 从高位罐加三氯乙醛,开动搅拌; 3)、打开反应锅夹套进出口阀门,往夹套内通80~850C的热乙二醇水溶液预热物料, 当物料温度达到600C以上时,开始自高位罐滴加二甲酯; 4)、滴加二甲酯时,控制滴加速度及调节反应锅夹套进出口阀门,保持反应温度76—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规程通则 目录 1.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图、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概况(附图)2.需要验证的关键工序及工艺验证(列表) 3.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技术安全、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 5.物料平衡及技经指标 6.设备一览表 7.岗位定员 8.附件目录(岗位操作、清洁规程)

1.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流程图 100000级区域 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概况(附图) 说明:由质监科按洁净厂房监控制度SMP-ZL-014对洁净区进行监控,由工

程设备科负责维修,车间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保证洁净厂房在 使用中符合GMP的规定。 2.需要验证的关键工序及工艺验证(列表) 说明:每年需按验证管理制度SMP-ZL-012对上述关键工序及工艺进行验证(再验证或回顾性验证)。若系统、设备设施发生变更则必须进行相应的验证。 验证由厂验证小组负责。车间应根据情况及时提出相应的申请。 3.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3.1 工艺用水: 3.1.1 操作过程: 3.1.1.1 原水为符合国家饮用水的标准自来水。 3.1.1.2 纯化水由原水经石英砂过滤→精滤(PE棒)→阴床→阳床→混床→ 紫外灯灭菌→进入贮罐。 3.1.1.3 注射用水由纯化水经多效蒸馏水机经过蒸馏而得。 3.1.2 工艺条件: 3.1.2.1 原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3.1.2.2 原水的预处理的进水流量应≤3m3/h。 3.1.2.3 温床的流量为3m3/h。 3.1.2.4 多放蒸馏水机蒸气压力应在0.30~0.4Mpa之间,压缩空气压力应在 0.3~0.4MPa之间。 3.1.2.5 纯化水的电导率应≤2us/cm,离子检查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二 部“纯化水”的标准。 注射用水的电导率≤2us/cm,离子检查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注射用水”的标准。 3.2 理瓶工序 3.2.1 本公司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所选用直接接触药品的容器为低硼硅玻璃 安瓿,执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用包装容器(材料)标准(试行)YBB00332002,以下均可简称安瓿。 3.2.2 操作过程: 按批生产指令领取安瓿并除去外包装,烧字安瓿要核对批号、品名、规格、数量。在理瓶间逐盘理好后送入联动机清洗或送入粗洗间用纯化水粗洗后送入精洗间超声,注射用水甩干并检查清洁符合规定后送隧道烘房。 3.2.3 工艺条件: 3.2.3.1 纯化水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标准 注射用水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标准 3.2.3.2 洗瓶用注射用水水温应为50℃±5℃,冲瓶水压应在0.15-0.2MPa 之间。 3.3 配制工序: 3.3.1 操作过程 3.3.1.1 按批生产指令,领取原辅料。 3.3.1.2 特别注意:注射剂用原料药,非水溶媒,部分辅料经本公司检验 核发的检验报告单加注了“供注射用”字样,请仔细核对!! 3.3.1.3 根据原辅料检验报告书,对原辅料的品名、批号、生产厂家规程 及数量核对,并分别标(量)取原辅料,各不同品种的具体操作按“工艺规程各论”执行。 3.3.1.4 原辅料的计算、称量、投料必须进行复核,操作人、复核人均应 在原始记录上签名。 3.3.1.5 过滤前后,过滤器均需要做起泡点试验,应合格。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英文名称: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Yansuan Linkemeisu Zhusheye 【成份】盐酸林可霉素。化学名称: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 -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一水合物。 【适应症】: 用于猪、牛等母畜产前、产后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阴道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乳腺炎、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临床具体 表现如下: 1、产后败血病(产褥热):体温急速升高,达40—4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两耳、四肢发凉,行动迟缓或卧地不起,从阴道流恶臭的褐色液体,常发下痢。 2、母畜产后恶露不净、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缺乳)、阴道炎、体质虚弱、长期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等产科疾病,以及受邪风导致的感冒、发热症。 3、通过母猪注射用药过奶或仔猪直接用药防治:仔猪黄白痢,水肿病、断奶仔猪肠道综合症及风寒感冒。 4、传染性胸膜炎、败血性链球菌病、重症恶性呼吸道感染。 5、特别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庆大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磺胺药、氟苯尼考已经耐药的菌株使用本品依然有显著疗效。 【用法用量】: 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0.15ml,一日一次,重症头天使用2次,连用2—3日,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注射。子宫灌注:用本品10ml溶于50—100ml生理盐水中灌注, 一日1一次,连用3日。 【通用名】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主要成份】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沙星、牛磺酸、蜂胶内脂、胃蛋白肽等。 【适应症】用于猪、牛、母畜产前、产后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阴道炎、 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乳腺炎、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 沙门氏菌病等;对已经耐药的菌株依然有显著疗效。临床表现: 1.产后败血症(产褥热):体温急速升高,达40~4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 绝,两耳、四肢发凉,行动迟缓或卧地不起,从阴道流恶臭的褐色液体,常发下 痢。 2.母畜产后恶露不净、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缺乳)、阴道炎、体质

制剂工艺规程模板

1 目的 建立****制剂工艺规程,保证工艺控制和工艺步骤严格的按规定执行。 2 范围

适用于****-的生产过程和中间控制。 3 职责 生产管理部、技术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4制定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年修订); 中国药典(*****年修订); (标准的名称、编号、以再注册上为准); ***制剂工艺验证报告(编号:**)。 5 程序 5.1 产品名称、剂型、规格 产品名称:***** 汉语拼音: 产品代码: 剂型:以再注册上为准 规格:以再注册上为准 有效期:以注册证或补充批件为准 性状:以最新质量标准描述一致。 药品批准文号: 批代表量:**万片。 5.2 处方

5.3 产品的法定质量标准和内控标准 5.3.1 原辅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质量标准5.3.1.1 原料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见: 5.3.1.2 辅料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见: 5.3.1.3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如有)

5.3.1.4待包装产品质量标准见: 5.4工艺流程图及环境区域划分。 5.4.1工艺流程图 5.4.2、环境区域划分 5.5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5.1工序名称 5.5.1.1操作前准备(如清洗、组装、校准等)所采用的方法或相应操作规程编号。 5.5.1.2本工序所需物料的计算公式; 5.5.1.3具体操作步骤及工艺参数(如物料的核对、加入物料的顺序、煎煮时间、温度 等); 5.5.1.4本工序中间产品的抽验要求(需注明抽验人、抽验数量、控制方法、中间体标 准等); 5.5.1.5本工序所产中间产品的存储要求(注明盛装容器材质、容积、清洁要求、状态 标志要求、封口要求、堆码高度、存放地点、存放条件、存放时间)。 5.5.1.6物料平衡计算公式、平衡率范围。

HS1108·0-00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工艺规程

1 主题内容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等内容,经验证合格,符合GMP规范要求。本工艺规程具有技术法规作用。 2 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生产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3 引用标准: 《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一部 4 职责 生产车间工艺员:负责本工艺规程的编写。 生产部、质量部经理:负责本工艺规程的审核。 总经理:负责对本工艺规程批准。 各级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执行本工艺规程。 QA、生产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对本工艺规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5 正文 5.1 产品名称及剂型: 法定名称: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 汉语拼音名:Yansuan Daguangmeisu Yansuan Linkemeisu Kerongxingfen 英文名:Spectinomycin Hydrochloride and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Soluble Powder 剂型:本品为可溶性粉剂 5.2 产品概述: 5.2.1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5.2.2 主要成分: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 5.2.3 类别:抗原虫药。 5.2.4 规格:100g:大观霉素40g与林可霉素20g 5.2.5 包装规格:100g/袋×10袋/桶×6桶/件

5.2.6 贮藏: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5.4 处方及处方依据: 5.4.1 5.4.2 处方依据: 《中国药兽典》2005年版一部。 5.5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见附图1 5.6 工艺条件及生产过程: 5.6.1 生产前准备: 各岗位生产前先检查清洁、清场情况,有清场合格证,生产所用设备、容器有清洁状态标志,有该品种的批生产指令及相应配套文件,生产所需物料准备齐全。然后检查水、电是否正常,空转设备看设备运行是否正常。配料岗位使用的计量器具与称量范围相适应,并在检定有效期内。5.6.2领料: 按要求领料,领入生产车间的原辅料、包材有合格检验报告书。领料人仔细核对其品名、批号、数量与领料单相符,质量符合要求,印刷性标示材料、使用说明书除了以上检查外,还须检查文字内容、色泽、大小尺寸与标准实样一致。操作人员在领料时,也须按上述要求仔细核对后方可领料。并履行相关交接手续。 5.6.3干燥(水分超标时进行)。 5.6.3.1 干燥前检查: 干燥岗位操作人员按规定程序进入干燥室后,检查干燥室是否有清场合格证,烘箱是否清洁并能正常运行;然后从物料暂存间领取待干燥的物料。 5.6.3.2检查完毕并符合要求后,将需要干燥的物料均匀摊布于烘盘上,每烘盘以1.5~2cm为宜,不宜过厚以免造成干燥困难或干燥不透。 5.6.3.3 物料摊布好以后将烘盘送入烘箱,自上而下排列,全部送入烘箱后关闭烘箱门,设定温度、时间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随原辅料湿度不同而变。 5.6.3.4 烘干后待温度降至室温后开始收料,将物料装入干净、干燥的盛装容器中,并贴上盛装单,标明品名、数量、批号等相关信息,计算物料平衡。完毕后转入下道工序。 5.6.3.4.5清场: 按《清洁、清场管理程序》对设备、操作间和器具进行清洁,清场完毕后由QA检查员检查并及时填写清场记录,检查合格后QA检查员发清场合格证正副本,正本贴于本批,副本贴于下一批。 5.6.4 筛粉 5.6.4.1 操作前检查:

发酵后处理(制药)

发酵制药后处理 发酵结束后的发酵液组成情况非常复杂,处理措施与化学合成法明显不同。通常情况下,发酵液中目标物浓度很低,而杂质含量却很高,成份远较化学反应母液情况复杂,大量菌体细胞、培养基、各种蛋白质胶状物、色素、金属离子和其它代谢物等混杂其中,使得发酵液的预处理对于目标物的最终获取非常必要。 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是使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和某些杂质沉淀,以增加滤速,过滤的目的是使菌丝体与发酵液分离,以便从发酵液或菌丝体中提取目标物。预处理阶段主要去除两大类杂质:可溶性黏胶状物质(核酸、杂蛋白、不溶性多糖等)和无机盐(不仅影响成品炽灼残渣,还会影响离子交换法提取目标物的收率)。 确定预处理方法前,首先要明确目标物存在于胞内(菌体)还是胞外(发酵液),以确定弃去和收集的对象;还要结合目标物的稳定性等特点,选择预处理的pH、温度和化学试剂等。对于菌丝体及杂蛋白的处理一般可采用等电点沉淀、变性沉淀、沉淀剂沉淀、加入絮凝剂、加入凝聚剂、吸附以及酶解法去除不溶性多糖等措

施,对提取效果和成品质量影响较大的无机杂质主要是Ca2+、Mg2+、Fe3+等高价金属离子,可采用离子交换法、沉淀法等措施去除。加入的预处理试剂除要考虑到处理效果外,还要考虑低毒性、利于环保以及易于从终产品中除去等因素,申报时应说明所采取的措施及加入的试剂,必要时在成品质量研究中检测其残留量。 液-固分离是发酵液预处理的重要步骤,通常采用板框压滤、真空过滤以及离心分离等措施,过滤是各种措施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环节,为提高过滤效果、提高滤液质量,通常加入助滤剂,选择助滤剂时除考虑其效果和成本外,无毒,惰性,不与滤液和目标物产生化学反应对于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尤为重要。 预处理后的滤液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类似于化学反应中的中间体,有必要制订其质量控制标准,比如,一般情况下要澄清、有一定浓度、pH适中,需要说明的是,后续的提取工艺不同,对滤液的质量要求不同,如离子交换法提取目标物时对无机离子、澄清度等方面要求较严格,溶媒法提取时要求滤液蛋白含量较低。总之,经预处理后的滤液控制标准应根据其

工艺验证的方案模版原料药

工艺验证方案 本公司产品XXXXX是非无菌原料药产品,为保证生产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故对其进行工艺验证,本工艺验证采用同步验证的方式。本生产工艺的验证是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生产技术部、设备工程部、生产车间及QC检验室有关人员参与实施。 本工艺验证方案参考了ICH Q7A的生产工艺验证的指导原则。 验证小组成员 方案制订 方案审核 方案批准

目录 1. 基本情况 (4) 1.1. 概述 (4) 1.2. 生产工艺 (4) 1.2.1. 生产工艺流程图 (4) 1.2.2. 生产工艺的详细描述 (4) 1.2.3. 关键工艺步骤和参数 (4) 2. 验证目的 (5) 3. 验证前提 (5) 3.1. 工艺环境包括公用系统情况 (5) 3.2. 工艺设备情况 (5) 3.3. 所用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情况 (5) 3.4. 所用文件的准备情况 (6) 3.5. 人员情况 (6) 4. 验证方案 (6) 4.1. 验证计划 (6) 4.2. 第一步反应(生产XXXXX粗品)的验证(应包括所有重点 考察的生产关键参数、结晶、离心、干燥) (6) 4.2.1第一步反应(生产XXXXX粗品)关键工艺参数验证 (6) 4.2.2第一步反应收率情况验证 (7) 4.2.3第一步反应中间体的质量情况验证 (7) 4.3. 粗品精制工序的验证 (8) 4.3.1溶解脱色验证 (8) 4.3.2 结晶工序验证 (8) 4.3.3 分离工序验证 (9) 4.3.4 干燥工序验证 (10) 4.3.5小批成品收率情况验证 (10) 4.3.6小批成品的质量情况验证 (11) 4.4批混合工艺的验证 (11) 4.4.1批混合工序关键工艺参数验证 (11) 4.4.2批混合效果的验证 (11) 4.5最终成品的质量情况验证 (12)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说明书(word版)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英文名: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Yansuan Linkemeisu Zhesheye 【成份】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盐酸林可霉素。 化学名称: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水合物。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8H34N2O6S·HCl·H2O 分子量:461.02 Cas No:154-21-2 辅料:苯甲醇、注射用水。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敏感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及厌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女性生殖道感染和盆腔感染及腹腔感染等,后两种病种可根据情况单用本品或与其他抗菌药联合应用。此外有应用青霉素指征的患者,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或不宜用青霉素者本品可用作替代药物。 【规格】按C18H34N2O6S·HCl计算2ml:0.6g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成人一日0.6~1.2g,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分次注射。静脉滴注:一般成人一次0.6g,每8小时或12小时1次,每0.6g溶于100~200ml输液中,滴注1~2小时。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需注意静脉滴注时每0.6g溶于不少于100ml的溶液中,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婴儿小于4周者不用。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有腹绞痛、腹部压痛、严重腹泻(水样或脓血样),伴发热、异常口渴和疲乏(假膜性肠炎);腹泻、肠炎和假膜性肠炎可发生在用药初期,也可发生在停药后数周。 2.血液系统:偶可发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低、中性粒细胞缺乏和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罕见。 3.过敏反应:可见皮疹、瘙痒等,偶见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血清病反应等,罕有表皮脱落、大疱性皮炎、多形红斑和S-J综合征的报道。 4.偶有应用本品引起黄疸的报道。 5.快速滴注本品时可能发生低血压、心电图变化甚至心跳、呼吸停止。 6.静脉给药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禁忌症】 1.对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2.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新版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模板

新版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模板

毕业设计( 论文) 论文( 设计) 题目冷冲压模具设计 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级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施加压力, 使其产生分离或塑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 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

( 金属或非金属) 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 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 批量冲压生产与自动化。 ( 2) 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 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因此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 3) 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 如小到钟表的秒表, 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 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 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 ( 4) 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 材料的消耗较少, 且不需其它加热设备, 因而是一种省料, 节能的加工方法, 冲压件的成本较低。 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 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同, 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 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 分离工序是指使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断面质量的冲压( 俗称冲裁件) 的工序; 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 上述两类工序, 按基本变形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四种基本工序, 每种基本工序还包含有多种单一工序。 在实际生产中, 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较大、尺寸较少而公差要求较小时, 若用分散的单一工序来冲压是不经济甚至难于达到要求。这时在工艺上多采用集中的方案, 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

安徽省抗生素生产现况研究戴一

表1安徽省抗生素生产企业及品目 地区药厂药品 安庆上海德胜科技集团制药公司乙酰螺旋霉素片、土霉素片、四环素片、氯霉素片上海宝龙安庆药业氯霉素片 蚌埠蚌埠泰格药业有限公司硫酸庆大霉素片、乙酰螺旋霉素片、盐酸林可霉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土霉素片、四环素片、氯霉素片、琥乙红霉素片、红霉素肠溶片 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注射用头孢米诺钠、注射用头孢拉定、注射用硫酸头孢匹罗、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琥乙红霉素颗粒、氯霉素注射液、制霉素片、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麦白霉素片、红霉素肠溶片 巢湖巢湖中辰药业有限公司阿莫西林颗粒、庆大霉素普鲁卡因维B12颗粒、头孢羟氨苄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4:1)干混悬剂、甲砜霉素胶囊、头孢克肟胶囊、复方庆大霉素普鲁卡因颗粒、琥乙红霉素片、头孢拉定胶囊、麦白霉素片 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 头孢拉定胶囊、头孢克肟胶囊、克拉霉素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砜霉素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4:1)干混悬剂、头孢羟氨苄胶囊、头孢氨苄胶囊 Vol.28No.12 Dec.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第28卷第12期(上)2012年12月 抗生素(Antibiotics),就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抗生素的全称叫作抗微生物药物,它的功能是尽可能消除造成机体感染的微生物.抗生素本身并不能消除感染后的炎症,只能使由于微生物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不再继续[1]. 国际抗生素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在8%左右,各制药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抗生素药物的研发,使抗生素新品不断涌现.在中国抗生素产业更多集中于低端的原料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绝对优势.2009年,我国抗生素产量合计14.7万吨,其中2.47万吨用于出口,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2].我国医药市场受政策与制度影响的特征较为明显,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大小,决定了医药市场的走向.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以及新医改三年基础目标的实现之年,2012年中国抗生素市场还会延续稳定增长的强劲势头.同时,加快产业资源整合共享与优势互补,以促进企业效益稳定增长,规范抗生素市场理性营销及临床合理应用,确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关键技术仿创能力以促进出口市场竞争水平,成为我国抗生素产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3].安徽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也是抗生素消费大省,但是对于抗生素的生产状况如何,基于此,2011年3月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调研了安徽省抗生素药生产企业,为安徽省抗生素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安徽抗生素生产企业及品目[4] 通过调研国家食品药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安徽省抗生素生产企业,对生产企业及品目进行了收集,整理数据见表1. 2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表1数据分析,反应出安徽省抗生素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2.1生产企业地区分布不均 安徽省抗生素生产现况研究 戴一1,施高翔2 (1.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品种多样,疗效确切.了解抗生素的生产现状对于抗生素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徽为例,通过SFDA官网查询安徽省生产抗生素的生产企业,搜集数据,从中分析安徽省抗生素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策略性讨论,以期为药品主管部门及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徽;抗生素;生产现状 中图分类号:R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2-0159-03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2Z136) 159 --

盐酸林可霉素胶囊(0.25g)生产工艺规程

目的:建立盐酸林可霉素胶囊的生产工艺规程。 范围:盐酸林可霉素胶囊的生产。 职责:生产管理部经理、质量管理部经理、车间主任、工艺员、班长、操作工、QA。规程: 1.品名、剂型与处方依据 1.1通用名称:盐酸林可霉素胶囊 汉语拼音: Yansuan Linkemeisu Jiaonang 英文名: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Capsules 1.2剂型:胶囊剂 1.3处方与处方依据项的说明 1.3.1处方(共制成165万粒) 盐酸林可霉素 200kg 硬脂酸镁2kg 1.3.2 处方依据项说明: 药品的生产批文: 批准时间: 质量标准编号:

2.生产工艺流程: ← ↓ → ↓ ← ← ↓ ← → ← → ↓ 一般生产区 三十万级生产区 3.生产工艺操作与工艺技术参数中关键的注意事项: 3.1操作过程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3.1.1配料工序: ● 按SOP-MN/G-001-00原辅料处理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对主药进行粉碎过40筛处理, 硬脂酸镁过80目筛,放备料间备用。 ● 按SOP-MN/G-007-00总混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要求投入原辅料,置于三维混合机中按SOP- EQ/G-009-00 SYH-600型三维混合机标准操作规程总混10分钟,颗粒倒出装桶,贴上中间产品标签,称量交中间站。 ● 按SOP-QA-015-00中间产品取样标准操作规程取样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即可进入下一 工序。 3.1.2填充工序: ● 按SOP-MN/G-008-00胶囊填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填充。 ● 注意环境空气的温、湿度,即室温18~26℃左右,湿度50-60%,严格执行SOP- EQ/G-014-00 NJP-1200型全自动胶囊填充机标准操作规程,出现偏差及时调整,以使其

工艺规程模版

文件形成: 文件控制: 变更记载: 目录.

1.目的 (2) 2.适用范围 (2) 3.引用标准 (2) 4.职责 (2) 5.产品名称 (2) 6.产品概述 (2) 7.饮片品种 (3) 8.工艺流程图 (3) 9.工艺控制要点 (4) 10.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 11.工艺卫生 (5) 12.质量监控 (5) 13.质量标准 (5) 14.技术安全、工业卫生及劳动保护 (6) 15.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7) 16.劳动组合与岗位定员 (7) 17.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7) 18.原材料、能源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 (7) 19.物料平衡的计算 (8) 附录 A 常用理化常数、换算表 (9) .

1.目的:建立本公司三七炮制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 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技术法规。 2.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三七炮制生产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3.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4.职责 4.1.生产技术部:负责起草本规程,并按本规程的要求执行。 4.2.质量部:负责审核本规程,并监督检查本规程的执行情况。 5.产品名称 5.1.品名:三七 5.2.汉语拼音: Sanqi 5.3.英文名: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6.产品概述 6.1.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 6.2.性状 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 筋条呈圆柱形,长2 ~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 。 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及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白色,边缘灰色。 6.3.炮制 三七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6.4.性味归经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6.5.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 6.6.用法与用量 3~9g;研粉吞服,一次1~3g。外用适量。孕妇慎用。 6.7.贮藏 .

026-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工艺规程

盐酸林可霉素(无菌粉)原料药 工艺规程 二00六年三月 盐酸林可霉素(无菌粉)原料药工艺规程

目 录 一、药品概述 二、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副反应)及生产流程图(工艺及设备流程) 三、工艺过程 四、物料规格、质量标准 五、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检查成品质量标准 六、技术安全与防火(包括劳动保护、环境卫生) 七、综合利用(包括辅助品回收的处理)与“三废”治理(包括“三废”排放标准) 八、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九、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十、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包括仪表规格型号) 十一、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 十二、物料平衡(包括原料利用率的计算) 海南豪创药业有限公司

【目的】建立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的工艺规程,使生产规范化、标准化。 【范围】适用于生产技术部、质管部、物料部等相关部门。 【责任】生产技术部、质管部、物料部等相关人员。 【内容】 一、药品概述 1.1 药品名称 中文名:盐酸林可霉素 汉语拼音:Yansuan Linkemeisu 英文名: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化学名:6-(1- 甲基-反-4- 丙基-L-2- 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a-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一水合物。 1.2 分子式:C 18H 34N 2O 6S 2·HCl ·H 2O 分子量:461.02 1.3 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微臭或特殊臭;味苦。本品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 1.4 简介 本品为链菌属链丝菌菌群生长时的产物,即一种林可胺类碱性抗生素。主要通过抵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而起作用。 1.5 用途 本品适用于链球菌、肺炎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敏感菌所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青霉素过敏的或临床医师判定为青霉素药物不适用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本品可能导致抗生素所致的伪膜性肠炎的危险,医师在选择本药时就当考虑感染的情况是否有较低毒性药物适用的可能(如红霉素)。 林可霉素不宜用于轻微的细菌感染,也不用于病毒感染。 用于呼吸道感染、骨髓炎、胆道炎、败血症及关节软组织感染。 盐酸林可霉素(无菌粉)原料药工艺规程 文件编码:TS-MF-026-00 三、生产流程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